首页范文统计学与信息论十篇统计学与信息论十篇

统计学与信息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57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1

计算机理论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计算机理论浅谈中专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法初探”,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计算机理论浅谈中专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法初探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内容强调以计算机硬件部件和和整机系统知识为主的同时,还必需适当兼顾与硬件关系最密切的基础软件知识的学习。那种把计算机组成原理完全作为纯硬件课来处理,是陈旧的认识和过时的做法,不符合当今计算机研究和教育发展的潮流。学好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应能抽象出一个计算机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专业性很强,很抽象,也很枯燥。而现在的中专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新知识时理解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本文针对中专学生的这一特征,提出了怎样教授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利用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联系实际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下的课堂理论教学、课后练习与辅导、教学效果检验等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用简单的问题切如枯燥的学习知识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实践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涉及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实践项目的作用、手段及能力培养的目标等因素进行分类,并按类进行整合,形成模块。各模块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高校中,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定位也有所不同。对于以为制造业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为主的理工科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重点围绕“eRp原理及应用”课程,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并模块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决策及eRp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能力。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按照eRp系统的设计、实施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一般可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分成四个模块,即课程实验模块、专项实训模块、项目实践模块和学科竞赛模块。四个模块间的关系具有系统性、衔接性、递进性。每个模块内部又可细分成若干个模块,以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3]。

1.课程实验模块。是将要求实践应用的课程配上必要的实验,以实验配合理论课教学,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模拟及设计,通过课程实验培养学生的eRp操作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该模块又细分为验证试验、模拟试验和设计实验。

2.专项实训模块。是学生必备基本能力的培训活动,主要结合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知识体系等展开。该模块又细分成平台实训、模块实训和方案实训。平台实训是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的实训,包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eRp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践、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平台设计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模块实训是根据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和角色定位进行的实训。包括eRp软件开发、eRp系统实施、eRp系统应用等。学生可以根据eRp软件设计员、eRp实施人员、eRp业务员等职业角色选择不同的模块,重在培养学生eRp专项技能、职业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方案实训是向学生提供选题难度相同、企业背景不同的若干实训备选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重在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项目实践模块。是学生结合具体项目进行的实践活动。该模块又细分成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实际的项目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十一五”期间设立的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之一,重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该项目由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组由3~5名学生组成,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正式立项,国家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在本科学习期间由教师指导完成。通过实践,很多项目的实验结果申请了专利,发表了论文,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开放性实验项目是由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20~30名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实践活动。学校提供一定的项目经费,以保证项目能够如期完成。此类项目参与的学生较多,项目的难度适中,可作为普通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eRp软件分角色模拟过程项目、电子商务网站设计项目等均可列入此类。实际的项目实施是指教师从申报的各级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中选择适合学生做的任务交给他们并指导他们去完成。例如派学生参加eRp实施项目,让他们走出学校、走进企业,亲身感受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eRp实施能力。

4.学科竞赛模块。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高水平竞赛。该模块学科竞赛又细分成技能类、模拟类和设计类。例如,eRp软件技能大赛可培养学生对eRp软件的应用技能,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可培养学生在模拟的企业运营中进行经营决策的能力,电子商务创业设计大赛可培养学生创业方案的设计能力等。这些学科竞赛均以团队形式参赛,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竞赛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

三、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不同的教学实践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教学实践达到预定的目标。

课程实验模块主要在实验室实施,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实验内容,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模拟和设计,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进行环境模拟。

专项实训模块主要采用课程设计、课程实践和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在集中的时间里进行比较系统、完整、感受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例如,企业经营模拟课程设计在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进行,五人组成一个模拟企业,让多个“企业”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模拟运营,展开竞争。项目实践模块主要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学生通过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由专任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以及教师的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在大学期间做真实项目的锻炼,将为尽快适应未来职业角色奠定基础。例如,可以请学生参加横向课题“eRp软件实施项目”,让学生跟随专业实施人员进行企业eRp项目的实施[5]。

学科竞赛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参加由学校教务处、学院组织的各项学科、技能竞赛。通过层层选拔甚至可以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高水平竞赛。学校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一项竞赛,旨在让学生把竞赛当成学习的一种手段,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实现。

课程实验一般在计算机房进行,先进的计算机软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硬件环境做支撑。因此,实验室必须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才能确保实验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系统,教师可以在教师机上随时查看每台学生机的实验情况,还可以通过教师机控制学生机,使之与教师机保持同步。

专项实训一般通过在学校课程设计或者去企业参观实习来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环境下进行设计和实习,而学校缺乏这样的环境,企业里这样的部门又是“禁地”,不方便接待大学生,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因此,在学校建立基于eRp的信息化模拟实习工厂是一项必要的选择。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模拟的信息工厂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实习。

项目实践是由专业教师做指导教师,要求学校实验室、机房全天候开放,保证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实验和研究的活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交流、沟通,可以通过网络教室远程视听各种课程,为学生多途径汲取新知识提供了平台。

校内的学科竞赛一般采用网上竞赛的方式开展。学生通过网络与众多看不见的对手进行较量。因此,充分掌握网络技术,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6]。

五、实践教学考核的标准化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项教学实践活动,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对于是否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用标准化、科学化的考核方法来评价。实践教学考核主要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的时间、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实施。

定量方式主要有笔试、上机考试等,以分数确定考核成绩。例如对“eRp课程实践”的考核主要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进行。学生进入考试系统环境界面,注册用户名,登陆考试系统,在真实的eRp软件环境中,按照题库要求做完业务处理题,并提交试卷,考试系统自动得出考试成绩。这种考试方式更具透明性、客观性。

定性方式主要有项目答辩、实践态度和合作意识考查等,以等级确定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2]王永红,何健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3]李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1(5).

[4]黄淑伟,权奇哲.以就业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5]段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2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在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加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以及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多元性的审计理论基础,这些学科、领域的理论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则进行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组成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服务于审计理论。因而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区。

CiSa简介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t审计师,是指一批专家级的人士,既通晓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运营、维护、管理和安全,又熟悉业务运营管理的核心要义,能够利用规范和先进的审计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检查、评价和改造。拥有CiSa资格证书是持证人专业能力的展示,并成为专业程度的衡量基础。随着对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专业人士需求量的增长,CiSa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个人与公司机构不可或缺的认证。CiSa资格证书代表持证人以卓越的能力服务于公司并致力于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领域。据2001年一项针对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会员中持有CiSa证书的调查显示,71%的受查者认为,获得CiSa认证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有帮助。而对不论是否持有CiSa证书的iSaCa会员调查显示,更有75%的受查者认为通过CiSa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会有所帮助。因此,获得CiSa认证可以促进工作开展或为职务升迁创造竞争优势。

此外,这一认证的意义还在于,也许本认证对于个人当前的工作并不是绝对必需的,然而越来越多的机构希望员工得到CiSa认证。为了确保在全球市场中的成功,选择一个建立在全球认可技术实务基础上的认证是至关重要的。CiSa所提供的就是这种认证。CiSa作为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专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受到全世界所有行业的广泛认可。

CiSa的培养模式CiSa计划对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职业领域中具有卓越技能与判断力的个人做出评估与认证。若想获得CiSa认证,申请人需要:

u通过CiSa考试;

u遵守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的《职业道德规范》,此规范已列入《CiSa考试申请人指南》中,供应考人参考;

u在信息系统审计、控制、或安全领域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证明。具有下列同等经验,可申请免除该项经验,并应获得如下证明:

n1年以下的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工作的经验可用如下资历相抵:

■满1年的审计工作经验,或

■满1年的信息系统工作经验,和/或

■具有大专学历(大学60个学分或同等学历)。

n2年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工作的经验可用学士学位(大学120个学分或同等学历)相抵。

n1年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工作的经验可用2年相关领域(计算机科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内从事大学专职讲师的经验相抵。无最高年限(即6年大学讲师经验等同于3年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工作的经验)。

u提出CiSa资格申请并得到批准。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3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会计高等教育已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在新时期eRp环境下,我们必须转换教育观念,变通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来适应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将计电算化教学和新兴的eRp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对会计信息一体化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精进行重组,以此来优化学校会计教学体系组合,并提出适应会计信息化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eRp会计信息化教学

随着技术信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整合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融合先进管理思想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应用而生。这种eRp现代软件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人、财、物、产、供、销)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然而会计信息系统逐渐发展成为eRp软件的核心系统。要想让eRp在以后的现代教育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功关键在于人,所以作为学校会计信息化教育应该适应时展和需要,应注重适应信息化代对会计职业提出的新要求(这既包含新的职业范围,也包括新的会计信息技的应用),适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一、会计学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的现状

1.会计信息化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化教育存在着“唯师是从”的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和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培训发展能力。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教师们偏重会计理论研究,忽视了会计信息化教育理念研究。与此同时,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区别于专业培养目标,然而很多院校常常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会计软件的维护等内容混淆不清。只有少数教师认为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是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专业人员。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

为了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的能力,“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一般除了计算机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课程,主要设置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程。但其专业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会计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从课程内容上看,明显侧重于会计核算的功能作用;涉及的部门来看,只涉及财会部门;从技术手段上看,仅采用计算机技术。另外目前大部分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安排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尤为严重。八成以上学校会计信息化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为6:4,一成学校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为5:5,不到一成学校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为4:6,实践课课时过少,从而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训流于形式。

课程设置不适合eRp教学。eRp系统涉及的课程分散在不同学期,时间跨度较长,而且教师主要讲授手工内容,几乎不安排实训操作,即使少数课程安排实训操作,也不使用eRp系统进行,而是运用其他适合这门课程的单一系统。学生只有在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时才接触、了解和使用eRp软件,导致了学生无法熟练掌握eRp中全部的会计功能。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大多数学校所进行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如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等模拟性实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eRp环境对传统会计教育的影响

1.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对新的信息化工具的运用面对一定的困难,且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着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能力的长远发展。因此,会计教师必须尽快从“专业型”角色,转变为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学研究型”教师,引导学生能独立规划、设计,成为信息化管理型人才。

2.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冲击

目前我国各类院校会计专业仍然袭用中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上课做笔记、下课浏览笔记、考试硬背笔记。这种单向式的教学方式影响课堂气氛,使学生缺乏兴趣及挑战性,并且师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信息化时代的会计教育应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多种学习方法优化组合,实现以自学为主的知识吸收、消化与创新过程。一是教学手段信息化。计算机将转换成主要教学工具,教师借助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使讲授内容直观易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得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二是教学方法多样化。会计信息化教学除了进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应该加强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教学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

3.对传统教学平台的冲击

eRp环境下的教学应是一体化的教学,要采用多媒体和计算机媒介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传统的会计教学平台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要依托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实施开放式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机会进行网上远程学习,避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高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习效率。

三、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建构

1.更新观念,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目标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业务处理流程、会计的职能与原来的会计课程内容相比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更新观念,要模拟eRp环境来组织与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根据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与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目前许多高校实践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阶段,在教学上只侧重会计软件计算的功能,在新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从eRp系统的高度出发,以学习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体系和主流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为契机,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的管理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自学、职业决策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能将其融合在一起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重组会计信息理论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体系应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在培养学生基本会计理论的同时,应加强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财务一体化的重要元素。将重点突出会计基本理论教学体系与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体系。在会计基本理论教学体系中,主要通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整个会计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做一个整体的宏观把握,为会计信息的综合运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体系中,主要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软件技术基础和应用分析软件,特别是eRp为基础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能够运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等进行日常的分析、维护处理,能够理解eRp的新型管理思想、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整合教学内容。为了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动向,一些高校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日益紧密的趋势,开始将诸如物料需求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纳入会计信息化教育的范畴。学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会计信息化教育目标为依据,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科学整合、精选知识,搞好整体优化。

3.改进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

一是丰富教学形式与方法,拓展学生思路。由于实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积极引导为辅”的教学形式。“以学生操作为主”不是放任学生,教师必须在钻研并熟悉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将实验内容搞清摸透,亲自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各步骤的示范编写实验操作指导,合理安排每次实习的操作步骤、内容和目的。

二是精心设计实验材料,提高实验的真实性与综合性。设计上机操作案例是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基础。学生可以先通过对财务部分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单模块操作,熟悉某一角色的职能和模块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实验。这样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出来的实验材料,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还可以丰富案例教学的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缩小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三是创造实训环境,使模拟部门共享信息资源。安装了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和财务软件的基础上,要模拟eRp环境下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实验,对每组工作站的参数进行设置,确保数据在购销存模块与总账、应收应付等相关模块传递。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实训体系,课堂单项和课堂业务实训随堂安排,作业设计在完成会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教学后,利用课后三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实训教学在全部课程教学完成后,安排两周的时间在计算机训练室进行实训教学,随后完成顶岗实习,最后撰写顶岗实结。

eRp环境下构建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根据社会环境与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目标,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专业课、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更新与完善配套的实验材料,改进教学方式,模拟职业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营造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综合实践能力。随后对实验的效果设制合理的评价机制,使会计信息化的实验教学改进更有据可循,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宏英.信息技术及eRp软件应用与大学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12).

[2]刘红梅,胡晓风.现代技术条件下会计专业eRp教学方案的实施思路.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0).

[4]欧阳电平,罗林.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改革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5).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4

一、我国事项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回顾

把握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为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必要对近年来我国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加以回顾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对价值法与事项法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学者最初对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是将事项法与传统会计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事项会计的优点与不足。娄权从六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1)会计目标不同。(2)数据汇总程度不同。(3)计量属性不同。(4)事项特征揭示不同。(5)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程度不同。(6)对会计报表的认识不同。以上几个方面可体现事项法的优点所在。同时,还指出了事项法的三大缺陷:其一,大量事项的列示会造成会计信息超载,面对大量信息,使用者可能无所适从,同时还会增加信息处理成本;其二,事项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其三,事项法受使用者知识能力的限制。李艳玲认为事项会计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涉及泄漏企业商业机密,以及如何检验事项价值信息的预测价值问题。

宋献中等除了比较会计目标和汇总程度外,还比较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信息收集对象的范围不同。传统会计只收集会计事项,而事项会计则收集范围更广且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其次,适应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提供信息的时间不同。事项法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与业务活动的时间差,实现会计与业务的一体化处理,从而可以提供实时的会计报告。李桂荣认为事项法的优点还在于提供个性化的有用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有利于克服现行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误解和混乱等。

(二)网络会计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从网络会计的角度对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李文美等认为事项法下企业将提供多元化报告、适时而充分的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事项法从理论走向实践势在必行。吴祖光等认为要用事项法理念改造传统会计,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量。(2)减少抽象性。(3)形成符合个性色彩的财务报告。(4)提高信息的及时性。(5)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事项会计理论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

朱叶堂分别从事项会计的会计目标、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信息收集范围和列示方法、财务报告以及技术支持等六个方面来阐明事项会计将成为网络时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李君在事项会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网络财务体系的构建,认为网络财务应以事项会计作为基石,价值法会计可以作为一个子系统继承和发展。网络财务按事项会计理念收集原始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标准会计项目依然采用价值法模式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服务于受托责任目标。

(三)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趋同已成为潮流所向、大势所趋。陈岳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角度阐述了事项法会计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他认为,因为价值法下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对相同业务有不同的规范,所以要达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困难的。而由于事项法提供的是原始的经济事项信息,无论各国的会计准则如何不同,重构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是相同的,会使会计政策的选择相对简单化而提高信息的可比性,更有利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四)会计信息系统。我国亦有不少学者从会计信息系统的角度来探讨事项会计。林雄伟初步提出了基于事件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指出这种信息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提供的模式是双向模式,赋予了使用者选择信息和自主处理信息的权利,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2)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3)消除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状态,增强了开放性。李玉琪也认为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永雄提出用事项会计理论改造现行会计信息系统(aiS)的构想。他指出,用事项会计理论改造aiS不能局限在aiS内实行,其改造必须结合整个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事项会计理论的应用应该由aiS拓展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不仅aiS以事项会计为设计基础,而且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也以它为设计基础。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与分工协作,会计与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是建立在事项会计的基础上的。同时张永雄还分别从aiS与业务系统的整合基础、aiS的体系结构和信息处理模式三个方面对基于事项法的aiS基本架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事项法aiS的具体应用,提出“事项凭证”的构思,分析了Rea模型在“事项凭证”设计中的应用。

(五)财务会计目标。胡玉明认为事项会计体现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他指出当今信息技术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冲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在价值法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一切信息使用者“一视同仁”地提供同样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同样的会计信息,这本身就有悖于“决策有用观”。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强调货币计量和报表揭示,导致许多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难以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因此,现行财务会计系统只能履行受托责任。

与价值法不同,事项法认为财务会计目标在于提供与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信息,而且与决策相关的事件信息应尽量以其原始的形式保存。事项会计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各取所需”,迎合了会计“决策有用观”。事项会计尽管以事项为核心,但是有些事项依然可以采用货币计量来描述。这部分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属性特征来构成价值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它服务于企业的“受托责任观”目标。因此,事项会计包含了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如此,会计“受托责任观”目标与“决策有用观”目标将统一于事项会计。

(六)会计信息失真。关宏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角度对事项会计进行了分析。指出事项法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提供原始信息,按照事项法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缓解逆向选择的负面影响,有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他认为,企业应建立以事项法理论为基础的、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在内的所有日常经济活动的会计事项信息库,并以此作为价值法下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基础,同时按事项法的要求进行详细的信息披露。

二、我国事项会计理论研究建议

以上回顾表明,虽然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事项会计理论展开了探讨,但这种研究还仅仅是开始,大多数只是对国外学者的一些观点的简单介绍与比较,未能在国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从内容上看,关于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章较多,关于实用性较强的业务理论研究的文章较少。(2)从研究方法上,规范研究的文章较多,实证研究的文章较少。(3)对国际前沿理论的介绍不系统,也缺乏对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

面对这样一个理论框架还远未完善、后续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的新兴研究领域,研究者们不能困惑,更不能迷茫,而应该牢牢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投入。一方面要积极和西方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交流,更多更快的引进西方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积极与国际趋同;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推出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争取将事项会计理论发展成为一套完备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在这一领域取得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1、研究事项会计的会计规范及其标准问题。不少学者指出事项会计的标准不完善或是难以确定,但是很少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国外学者也仅仅在其报告模式方面有些简单的设想。这或许与事项会计是非主流会计思想有关。但是,一种会计理论与方法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会计规范及标准,那么将很难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因此,加强事项会计的会计规范及标准的研究迫在眉睫。这包括如何对经济事项进行分类、确认、报告;对经济事项和交易的记录规范以及使用者所使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标准等等。

2、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及有效运行。今天会计学面临的挑战是: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会计学界定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有鉴于此,事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改进当前会计信息系统的首选。建立在事项会计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提供及时、实时、不同计量属性的事项信息,能极大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全面反映业务活动的事项信息可为其他业务系统所调用,从而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事项法把会计信息系统的对外报告从财务报告扩展到企业报告,对外提供更为全面的企业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因此,在“会计信息化”要求构建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今天,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5

关键词:信息融合多传感器模式识别

1、多源信息融合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定义

信息融合就是由多种信息源如传感器、数据库、知识库和人类本身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滤波、相关、和集成,从而形成一个表示构架,这种构架适合于获得有关决策,如对信息的解释,达到系统目标(例如识别、跟踪或态势评估),传感器管理和系统控制等。

根据信息融合的定义,信息融合技术包括以下方面的核心内容:

(1)信息融合是在几个层次上完成对多源信息处理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不同级别的信息抽象;

(2)信息融合包括探测、互联、相关、估计以及信息组合;

(3)信息融合的结果包括较低层次上的状态估计和身份估计,以及较高层次上的整个战术态势估计。

因此,多传感器是信息融合的硬件基础,多源信息是信息融合的加工对象,协调优化和综合处理是信息融合技术的核心。

(1)国内外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现状

美国是信息融合技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国防部早在70年代就资助从事声纳信号理解及融合的研究。我国对信息融合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也是从军事领域和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始。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融合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形成高潮。不仅召开了关于数据融合的会议,出版了关于信息融合的专著和译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也将其列入重点支持项目。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分别在军用民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2、研究多源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及主要方法

利用多个传感器所获取的关于对象和环境全面、完整信息,主要体现在融合算法上。因此,多传感器系统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融合算法。对于多传感器系统来说,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信息融合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鲁棒性和并行处理能力。此外,还有方法的运算速度和精度;与前续预处理系统和后续信息识别系统的接口性能;与不同技术和方法的协调能力;对信息样本的要求等。一般情况下,基于非线性的数学方法,如果它具有容错性、自适应性、联想记忆和并行处理能力,则都可以用来作为融合方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虽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融合算法,但在不少应用领域根据各自的具体应用背景,已经提出了许多成熟并且有效的融合方法。

(1)多源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

目前,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中,常用的理论包括:

1)信号处理与估计理论:包括不确定、不精确、含糊的数学分支,如概率论、模糊数学、随机集理论、粗糙集理论等;

2)统计学:包括统计推断和决策理论等;

3)各种逻辑、推理和证据理论:包括证据推理、条件事件代数、不确定性推理、可能性理论,以及近似推理等;

4)认知科学与脑科学:包括认知理论与脑科学等;

5)学习理论:包括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等;

6)计算机科学:包括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

7)工程:特别是机器人、信号与图像处理、传感器和网络等;

8)其它:如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神经元网络等。

(2)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常用算法

针对不同的理论基础,在多源信息的融合技术中,运用了不同的算法:

1)信号处理与估计理论方法:包括小波变换技术、加权平均、最小二乘、Kalman滤波等线性估计技术,以及扩展Kalman滤波,Gauss和滤波等非线性估计技术等。近年来主要研究UKF滤波,粒子滤波,以及期望极大化(em)算法等。

2)统计推断方法:包括经典推理、Bayes推理、证据推理,以及随机集理论、支持向量机理论等。

3)信息论方法:运用优化信息度量的手段融合多源数据,从而获得问题的有效解决。典型算法有熵方法、最小描述长度方法等。

4)决策论方法:往往应用于高级别的决策融合。

5)人工智能方法: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基于规则的推理以及专家系统、逻辑模板法、品质因数法等。

6)几何方法:通过充分探讨环境以及传感器模型的几何属性来达到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目的。

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里,常用的算法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法、贝叶斯估计法、统计决策理论法、证据推理法、模糊推理法、神经元网络法和产生式规则法,这些算法的应用层次如表1所示。

3、多源信息融合的处理过程

信息融合的五级融合模型通过动态监视融合处理过程,优化资源和传感器管理,实时反馈融合结果信息,以使融合处理过程具有自适应性,从而达到最佳融合效果。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1)信息预处理:预处理过程,根据当前的形式确定数据处理的重点。

(2)目标识别:将目标的位置、参数及特征信息综合提取目标的表征。

(3)态势分析:综合各种信息,将目标和事件融入背景描述,确立目标各自的含义和联系。

(4)冲突评价:在目标信息发生冲突的时候,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确定提取信号的优先级。

(5)过程优化:优化其它过程的源过程。

4、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息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生活、军事的很多方面,但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尤其是在信息融合系统的功能模型、抽象层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和性能评价等方面还有待于从系统角度进行探讨。

当前信息融合研究存在的问题有:

(1)未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有效广义模型及算法。由于理论欠缺现象阻碍了研究者对信息融合本身的深入认识,也使得信息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仅被看成是一种多传感器信息处理概念;人们无法对面向对象的融合系统作出综合分析和评估,使得融合系统的设计常有一定的盲目性。

(2)关联的二义性是信息融合中的主要障碍。怎样确立信息可融性的判别准则,如何进一步降低关联的二义性已成为如何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3)融合系统的容错性和稳健型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冲突信息或传感器故障产生的错误信息等的有效处理,即融合系统的容错性和稳健型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4)信息融合系统的设计还存在许多的实际问题。如严格的系统设计工程和规范,传感器测量误差模型的建立,复杂环境下的系统实时响应,大知识库的建立以及管理等。

参考文献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6

论文摘要:本文分别从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信息管理理论与学科基础、行业与岗位以及技术等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指出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该定位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应该是组织中系统开发的参与者和中间人,更主要的,应做好数据(资料)的分析工作。

1998年,教育部整合了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等5个专业,设立了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流派,出现了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信管专业。在这些已开设的专业中,有偏重于计算机方面的,有偏重信息情报的,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的,所开设的课程也多种多样。那么,信息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尝试从以下4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对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确定的:“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是一个边缘性学科,且是多学科交叉的,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那么,其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又体现在何处呢?所从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是其全部还是部分?是组织领导还是具体实施?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从理论与学科角度看

信管专业是计算机专业吗?显然不是。信管专业是管理学科吗?至少不全是。所以,我们说信管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那么,交叉点在哪儿呢?假定是计算机与管理的交叉,那么,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用于管理领域,还是用计算机来实现管理?是偏重计算机,还是偏重管理,还是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什么都开,什么都学,最后什么也不知道。

如果把信息科学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科基础,那么,信管专业是侧重于哪一方面呢?是信息生成、信息加工处理、噪声控制、信息展示还是全部?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作为信管专业的专业概论课,有开“信息管理基础”或是“信息管理概论”的,也有开“信息资源管理”的,我们又需要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了。

三、从行业及岗位角度看

按教育部设定的培养目标,信管专业是适合于全行业的。至于岗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这也就是说,本专业可以做系统分析工作,系统设计工作,系统实施管理或者评价、评估等工作。那么,系统分析工作、系统设计工作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或者程序员呢?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即该专业的人在一个组织或者单位中的角色,是系统开发,还是系统使用。如果是系统开发,目前自行开发系统的组织已经很少了,多数通过专门的软件公司来开发,这时,信管专业的角色应该是开发公司与本组织之间的中间人。况且,不论是在软件公司里做开发,还是在本单位做开发,与软件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相比,信管专业的人是没有优势的。基于此,信管专业更多的是系统的使用。准确地说,信管专业在组织中的角色应该是信息分析与处理(也可称为数据分析与处理)。

四、从技术角度看

信管专业有什么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还是什么?如果单从信管专业的课程来看,上述这些都是信管专业的技术。但不论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与计算机专业有区别吗?

我们认为,信管专业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对于组织而言,这更多地是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加工,而对于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说,它更多地应该是对数据的操作。具体说,就是对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即数据预处理、索引的建立,然后按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这是初级技术也是信管专业的基本技术,信管专业高级一点的技术应该是对数据处理后的分析、规律的探寻甚至是模型的建立。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信管专业与计算机相关,但更着重于对数据的处理,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发。

如果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看,其过程是: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施。信管专业在这其中应该做的是:需求分析中向开发单位提供本组织最基本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与之反复交流和沟通,以确定需求。总体设计中能够起到辅助作用,详细设计中应侧重于数据库及数据问题,开发过程积极参与,系统实施中验收通过。上述是从一个组织的系统开发过程来看的。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信管专业的学生不能学习计算机语言,不能去做系统开发,而是说,信管专业应主要侧重于数据处理,对其他的知识,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技能,但谈不上精通。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理论及学科基础,还是从行业及岗位,以及技术等多个角度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都是一个多科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信管专业本身应定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做好组织内系统开发的参与者和中间人,并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数据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做好数据(资料)的分析工作;更进一步,可以做一些数据模型的建立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志豪,王衍,等.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112-114.

[2]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对策

财务信息化在空间上实现了远程处理、协同业务,使财务管理集中化远程处理;在时间上实现了会计核算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在效率上财务信息化使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财务信息化的这些特点都特别适用于现代化企业,尤其是分散的企业。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财务信息化必将在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必将为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内容

会计信息化理论是由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其中,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是构成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方法理论等;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是将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信息化实践、指导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理论,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理论等;而会计信息化环境理论,则是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的理论,包括信息、技术和组织等环境的影响。

作为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立足于其会计反映与监控的基本职能,对其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环境理论深入研究,不仅是会计信息化的当务之急,而且对会计理论创新研究有着重大意义。研究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首先必须根据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分阶段加以进行。信息系统与组织内外部环境之间共生与互动的关系,决定了财务会计系统必须是一个活跃开放的系统。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与演化程度,直接反映出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根据会计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集成的程度,可将财务会计系统的发展阶段分为手工会计模式、计算机会计模式和网络会计模式三个阶段。而我国信息化财务会计系统至今经历了手工会计仿真模式与计算机会计模式两个阶段。30年来我国财务会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该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信息集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内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进程。

二、财务会计基本程序的改进

在将财务会计的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中,其基本程序必不可少。我国会计软件问世至今的30年,是一个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不断信息化的30年,财务会计系统的人机角色的转换程度高低,直接通过这四个基本程序表现出来。同时,它又从理论上丰富了财务会计基本程序的内涵与外延。

(一)会计记录的信息化

在我国财务会计系统四个基本程序信息化过程中,以会计记录的信息化最为成功。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与无纸化。同时,会计处理过程的程序化与规范化,又使会计集中核算、记账,以及企业租用服务供应商信息系统成为可能。信息理论所包含的数据压缩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两个基本定理同样也适用于会计记录。在对数据的压缩过程中,当前财务会计系统在获取会计账户和报表的压缩信息中一方面保证信息的不受损失,同时,通过凭证模板和非法对应科目控制减少了信息失真。而在保证一个有噪音的信道中传递最大数量会计信息的设计之中,当前系统则多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合二而一地归集于一个数据文件之中,以便账簿和报表提供更为详尽数据与信息,并注重会计处理过程中对有效编码方案使用冗余技术。

当前,应当探讨电子化原始凭证项目与格式规范化,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财务会计系统嵌入更为严密的会计记录控制程序,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要运用信息管理学理论,立足于财务报告需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会计记录压缩与冗余等问题。

(二)会计确认的信息化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信息化,是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难点。如何将人脑对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逐步转化为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首要问题是要进行“初始记录的确认”(即初始确认),apBStatementno认为“初始记录”包括对进入会计程序的数据、作出分录的时点和通常要予以记录的金额等三项原则,其中前两项属会计确认问题,而第三项属于会计计量问题。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已对数据电文及其发送时间与地点,以及电子签名的有效性等从法律上予以认定。这种以电子替代手写的签名直接关系到上述的初始记录的确认。即使所有原始凭证都已实现电子化,对其是否进入以及何时何地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经济事项的人脑确认过程仍然必不可少。当前电脑替代人脑的会计确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已被人脑确认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经济事项的会计要素的自动确认。这种有限的初始确认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具有其积极意义,它既可使系统远离人为的干扰,又可快速形成记账凭证数据(借贷方会计科目);二是对电子化原始凭证是否进入财务会计系统施行“有限度确认”,即对日常发生的采购、生产、销售各循环中的基本经济业务加以判断,在确认依据(如电子合同、付款单据等)完整的条件下准许进入财务会计系统之中。

在财务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将会计确认交由计算机系统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想象,那种缺乏完整的原始凭证数据仍可准许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做法。将给系统带来多大的危害。因此,制定“准入”数据的确认条件必须完整充分。

(三)会计计量的信息化

选择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计量的主要问题,在当前财务会计系统提供以货币量度为主的信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能使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克服相关性不强的缺陷,而且可以使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尽可能同步地得以反映。这是因为,企业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以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平台,进而使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成本(俗称“三零”)成为现实,由此使企业许多流动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相关性得以提高。同时,全球网络平台提供的众多资产和负债的活跃市场,信息中介的服务又能帮助企业形成基于各种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因此,通过建立基于以上五种计量属性相应的数据库文件,并根据各计量模式的要求分别生成不同计量属性的财务报表信息,对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计量过程的信息化,首先体现在记账凭证借贷方金额的计算。我国会计软件实现了转账凭证和部分收付款凭证的自动计算。例如对期末收益类账户结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职工薪酬的结算与分配等,都已借助会计模板方式自动进行计算生成。然而,会计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全依靠计算机技术目前尚难实现,做好人机的科学分工以保证会计计量合规性至关重要。

(四)财务报告的信息化

当前,通过公式定义方式使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表内信息能够自动取数生成,但附注内容的完整披露完全依靠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却尚待时日。同时,注重其他财务报告多元化与实时性,进而提高财务报告的整体质量,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在财政部和中国证券会等部门推动和组织下,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取得较大的进展。王松年和沈颖玲、张天西、潘琰等学者对XBRL的基本原理、作用与贡献,以及在我国应用等展开研究。无疑,XBRL对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报告模式变革、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准则选择、实时监控和持续审计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技术在我国财务会计中应用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是今后的重点。

三、结束语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务必思想重视,上下齐心,措施得当投入足,培训全面,评估科学,更新及时,以确保企业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全面实现,达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信誉及对国家的贡献持续上升,股东的分红及职工的收入(福利)稳步增长。

财务会计是一个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因此,按照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信息技术治理架构是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要运用会计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观点,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重构为主线,以业务流程集成、组织结构集成和服务集成为重点开展研究。而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目标,则是要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以过去为重心。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进而在实现财务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的功能与信息集成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财务报告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统计理论创新

一、现代企业统计功能定位

(一)现代企业统计的信息功能

信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反映了物质和非物质状态及其运动特征,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普遍存在,统计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记录的数据特征,无疑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人、财、物三种资源之后,信息已经被人们视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第四种重要资源。统计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定量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统计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

一般说来,企业统计通过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传递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完整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从而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而发挥有利作用。这一过程称为现代企业统计的信息功能。

(二)现代企业统计的分析功能

基本统计数据作为企业统计分析的基础,企业统计人员通过深入系统地分析和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数量、数据关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企业统计工作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企业统计发挥认识和管理作用的关键一环。通过统计调查、整理得来的基本统计数据,尽管能对研究现象总体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而这一认识还是肤浅的、表面的,对于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内在动力、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统计分析不仅有利于对事物发展变化有深层次的认识,分析矛盾并提出解决矛盾的措施,而且能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三)现代企业统计的管理功能

统计学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只是单纯地提供统计数据,后来运用统计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再到统计方法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现在已经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统计管理方法,统计技术与管理相得益彰。

企业统计管理功能,是统计与管理的协调一体。企业管理离不开统计,是因为统计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发挥有利作用;同时,统计方法只有与企业管理结合,才能发挥其更显著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统计的运行模式

(一)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基本框架

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统计信息中心。统计信息中心作为一个功能中心,主要具备五个方面的功能,即:统计信息管理中心、统计调查中心、统计处理中心、统计产品中心以及统计服务中心。

五个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基本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二)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功能

1.统计信息管理。主要功能是对企业统计整个运行体系进行协调管理。包括:企业统计规范化管理、统计信息安全管理、统计标准化管理和企业统计制度管理。

2.统计信息采集。企业统计以管理任务的要求作为依据,通过多样的统计调查技术、采用可靠的调查组织形式,搜集关系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等相关的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称为统计信息采集。

3.统计信息加工与处理。统计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工整理出要求企业上报的统计报表并符合统计法规定,第二是加工整理常规性综合统计信息,并能满足企业内部职能管理需要,为企业管理服务。

4.统计信息开发与利用。统计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现代企业统计寻求发挥整体功能提供突破。较传统的统计分析而言,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更加注重定量分析。(2)充分利用事后分析与事中控制、事前预测,运用多种预测方法获取决策信息,使企业统计与企业管理相得益彰,采用灵活的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3)结合个别指标分析与综合分析,更加注重综合分析。(4)结合单项分析与综合评价,对个体局部分析评价的同时对总体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对企业管理和决策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5.统计信息服务与咨询。统计信息服务根据服务对象主要分为:为政府服务,根据政府的布置上报各种统计报表;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企业信息(包括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企业外部环境);为股东服务,为股东提供生产经营业绩;为债权人服务,向债权人显示企业的偿债能力;为客户服务,为胡可提品质量、市场占有率、产品价格等信息。

现代企业统计模型主要通过统计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以便满足各利益主体的统计信息需求。

三、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现代企业依据企业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首先,企业根据信息的流转的基本规律构建信息系统,然后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中心,随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咨询。企业统计信息按照发展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起步阶段、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构成了企业统计信息化过程。

要想实现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宏伟构想:统计学和管理学这两大基础学科的支撑缺一不可。与此同时,信息科学、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等辅助课程也十分重要。有了这些基础学科的支撑,企业统计信息化必定会实现。

(二)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经过大量的系统分析,系统需求就转变为了系统设计,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怎么做”的问题。

依据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工作的职能、统计工作流程,设计企业统计信息系统,主要有:利用统计数据收集平台,建立统计数据收集系统;利用统计数据处理平台,建立统计数据处理系统;利用统计网络建设平台,建立统计数据上报系统;利用统计信息传播平台,建立统计信息系统;利用统计数据仓库平台,建立统计信息查询系统;平台采用统计专题分析,建立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同时,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从五个方面同时推进,推进整体系统的建设。具体可以概括为“五化”:企业统计数据信息化、企业统计信息流程化、企业统计流程系统化、企业统计系统网络化、企业统计网络智能化。将这“五化”循环进行,每完成一个循环,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上升一个台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也趋于成熟,传统的企业统计理论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的任务刻不容缓。因此,创新现代企业的统计理论,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理论指导统计实际的作用,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慧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信息孤岛;数据安全;中国

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财政部对作为第一家试点单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500万元人民币,帮助其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1981年8月,为了总结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由第一汽车制造厂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起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在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会计研究和发展。至此,“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在中国正式被提出。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目前,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谢诗芬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何日胜认为,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互相融合并逐渐发展的产物,它引发了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并带来了会计观念的更新、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的拓宽、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会计核算程序方法和操作手段的改变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

二、中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会计信息化已开展二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中国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全社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人认为不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企业也能搞好。还有人将会计信息化等同与会计电算化,认为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

(二)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滞后

会计信息化理论来源于会计信息化实践,同时又指导会计信息化实践。只有将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会计信息化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才能使会计工作在实现信息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效益原则。中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际应用的发展,目前仅涉及会计理论、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系统等部分,其余部分几乎是空白。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匮乏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精通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推动,因此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有不少部门组织各种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单位事务及个人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目前,中国许多单位、部门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精通,但是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四)“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企业在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的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将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彼此共享,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才能真正从全方位、多层次体现可信的决策信息。但是,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对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将会计信息系统纳入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规划,会计信息系统处于封闭运行的状态,没有很好地融入企业的业务流程,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

(五)数据安全问题突出

在信息系统条件下,会计信息所面临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质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复存在,信息的安全受到了严重挑战。另外,如果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的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也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泄密。当前,大部分的会计信息系统当将重点放在了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忽视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会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为了尽快提高中国的会计信息化水平,针对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提高全社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了解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从信息社会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这是会计信息化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定要使企业的领导层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有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

(二)强化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

会计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要从政策上给予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人员以支持,帮助其把握好理论研究的着力点,并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关键问题的研究上,切实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而对于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基础和支撑,指导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对会计信息化理论进行研究时要特别重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的研究带动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

(三)加快培养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根据会计信息化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的培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现代会计理论与知识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推进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立足于企业整体来定位它的发展方向。在纵向上,会计信息化应该不再局限于提供传统的核算型财务信息,而要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支持;在横向上,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和企业内外部其他信息系统融合在一起,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即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五)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企业必须克服“重建设轻安全、重技术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逐步建立以“检查与管理、保密与防护、检测与防治、测评与服务”为基本架构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系统,通过管理和技术两种手段,使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可以包括建立严格的系统加密措施、建立严格的数据存贮措施、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等。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J].湖南财政与会计,1999,(11).

[2]何日胜.中国会计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4).

统计学与信息论篇10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1998年教育部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林业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学5个背景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我校于2001年在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组,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时间。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该专业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包含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而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特点,同时这些课程特点也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在强化理论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文将就我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本身复杂度较高

由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综合性、专业性较强。分析、建模、设计、实施、编程的流程很多,而且也十分繁琐。所以该课程的实验复杂程度是其他专业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如涉及到企业具体系统的设计开发周期较长,另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等多种复杂的问题。因而实验本身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2实验设备单一

目前,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没有专有的实验室。用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设备仅为常规的计算机软硬件,没有其他相关的实验环境支持。这势必会使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受到限制。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对网络、eRp、DSS等专业概念的认识和了解。

1.3学生认识程度不够

信管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课程基础,平时与计算机相关的实验课都是以程序设计、编程、调试、运行为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一些较为具体化的问题。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了解整个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利用管理学的知识、数学的思想、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信息化的方法构造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模型,然后再利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将问题逐步细化,最终利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构造出真实的信息系统。整个过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目前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往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实验上,认为上机实验就是编写程序做出系统,缺乏充分的分析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仅凭空想做出来的系统即使界面友好,功能也很齐全,也无法取得好的实用效果。

1.4实验教学内容综合程度不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较广,旨在培养学生对多种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实验环节与理论教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实验教学过程将成为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而事实上,目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却较为陈旧,传统验证型实验内容占主要地位,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的综合型、设计型以及创新型的实验开设较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1.5实验过程缺乏有力的反馈机制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过程还缺乏良好的反馈机制。没有好的反馈机制就没有办法使老师更多更好的了解整个实验在学生中开展的情况,也不能让老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目前,多数高校用于检验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还是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而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往往是敷衍了事,所以老师很难真正的从实验报告中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另外,实验过程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检查往往耗费的时间较长,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而且由于一次实验课的时间有限,老师并不一定能检查到所有的学生,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反馈的效果并不明显。

2解决思路

2.1扩大对外交流

交流是学习的最佳方法,对实验教学的建设更应如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法。“请进来”主要是请其他高校有关方面的资深学者介绍其所在院校该课程实验环节的设置和开展情况。另外我们还可以邀请本地知名企业的代表介绍企业对本课程知识的需求和使用状况。这样便于我们根据需求及时的调整课程结构并设置更为合理的实验项目。“走出去”一方面可组织老师到其他高校去学习和观摩,了解他们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上的经验和进展。另一方面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及时了解专业建设的最新动态,并应用到实验课程的程建设中去。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必要保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的要求。只有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对实验教学有所贡献。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实践教学工作做出一定的倾斜,使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另外还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到其他实力较强的高校进修,学习先进的实验操作技术,巩固专业知识。

2.3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本身综合性较强,包括的内容范围较广。针对目前我校该课程实验内容较为单一的特点,我们需要根据理论课程的内容重新设计实验环节,在原有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设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双管齐下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实验课程的设置和教授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实验教学方案,以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电子商务,2010(12).

[2]景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1(6).

[3]连仁包,陈端芝.《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