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十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十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5:2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1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竞争力;培养目标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指一个企业的某项专业技术在技术或管理模式方面优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并且可以凭借这个优势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好比树根、树干和花果之间的关系: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核心竞争力是树根,是所有这一切赖以存在的根本。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1]。

   核心能力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2l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已经形成,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宏观上体现在校与校、地区与地区之间,微观上体现在专业和专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的任务。学校只有围绕创建专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才能抓住市场机会,为学校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竞争力包括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等多因素,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就是各个因素的优化。下文就将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度、师资力量的加强、教育经费的增加投入、实践教学的合理开展、对行业领先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教学管理的强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特色的突出等方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的论述。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其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将来电器工程发展所需人才资源的培养需求。在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潜在人才的教育中,要注入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教育机构和学校要明确专业培养的方向。如何明确专业目标,我认为应该着重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形成专业培养目标。

   二加强师资力量

   对于一个专业课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师资的质量和优质师资的数量。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加强师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不具备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增长不明显状态。为了加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课程的提升,必须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一定的优化。对于该专业来说,专业的优质师资力量不够充分。为了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的改革,师资力量就必须得到足够的加强。当然,这种加强既包括数量的增加,还包括质量的提升。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都会依赖于其经济基础的扎实程度,故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专业技术课程的引进、专业实践操作软件的使用、专业教师的招聘等,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来实现操作的可能性。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资金投入方面还需加强。对于一项教学专业课程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该得到更多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用于专业教育相关的各类费用。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行业内企业加强合作,积极宣传并倡导企业对专业教学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合理开展实践教学

   对于一门课程的理论而言,其都来源于长期的实践,理论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实践的进步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对于它的理论的学习也是必须结合实践的开展,才能更好的得到理解和解释。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实践教学,如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实地考察,实施模型、模拟等教学方案。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要选择适当的参考案例和参考基地,在学生对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时进行理论教学,以达到在实践中总结理论,在理论中探究实践的目的。

   五跟进行业领先技术学习和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专业课程,其实在相关行业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中的到了发展。当然,处于市场经济的时代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须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才能实现该门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改善和优化主要体现在对行业内现金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要积极主动与市场和国际并轨,要不断总结理论、更新理论,从而达到促进实践进行的目的。

   六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一门课程在宏观方面的改进,主要就是对课程和教学的管理工作的改进。当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宏观方面也主要体现为该门专业学科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要是宏观方面的元素起到促进和催化的作用,就必须对这些元素进行一定的改变和提升。要强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管理,是教学可以顺利实施,是教学的次序逻辑分明、主次得当,从而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教学管理的强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开设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从而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打下牢固的根基。

   七突出专业特色

   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必须拥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是如此,必须突出其专业色彩,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学的特色和作用。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要如何突出其专业特色,本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是在对基础的扎实稳固前提之下,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教学模式,兼顾教与学的双方互动作用,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的学习是为了实践进行的特点。积极开展模型建立,积极做好专业实习工作等。

   第二是要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内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单位关系,参与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理论研究部分,在项目实施期间,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习工作等。

   综上而言,要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就必须结合教与学,充分开展理论与实际互相结合的学习和教学,从而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结束语: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的灵魂只有具备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自己的竞争力。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内,相关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设队伍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将会更加重要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龚志广,赵艳秋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04).

   [2]唐志平,过军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0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2

关键词: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29-02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自身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

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

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

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

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

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以申报部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电气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团队建设要依据电气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从团队的框架结构、教育理念、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实施大纲撰写与执行以及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对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构想和建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3

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自身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

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

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申报部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4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结算审核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电气行业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活力。电气工程的造价一直以来都是安装工程中十分关心的问题,能够通过工程的预结算审核直接关系着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只有及时对工程造价各个环节的预结算进行审核,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促进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一、阐述工程造价审核的主要内容

电气安装工程是一项工序众多,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且复杂的工程,这就使得对其安装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在进行审核时十分地繁琐,并且为了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对其的审核必须要更为仔细,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气安装工程的审核难度。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现做如下分析。第一,对电气安装工程量的审核。电气工程具有较多的安装环节,因此应该在熟悉各个安装工序的基础之上对电气安装的工程量进行审核,以便审核人员能做到心中有数,为接下来的审核工作打好基础;第二,对工程造价中的套用单价进行审核。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的定额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想确保其工程造价定额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忽上忽下随意改动的情况,就一定要准确的对套用单价进行审核;第三,对电气安装费用的审核。在对安装费用进行审核时,应该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和规定进行,并且还应该注意对时间的把握,确定安装的费用与电气安装工程的性质能否保持一致,所参考的费率以及计费基础是否合理准确。另外,在对安装工程费用进行审核时,及时灵活的进行审核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审核施工图结算的要点

1、审核工作量和材料量

首先,必须确认结算工程实际的施工内容及范围,是否完成图纸设计的所有内容,必要时与现场管理人员或监理进行沟通确认。其次,不能将设备材料清单的材料量作为结算的工程量进行编制。很多单位编制施工结算时工程量往往采用设备材料清单给出的材料量,实际上审核中发现材料清单给出的材料量往往会多出,比如配电柜的基础槽钢依据柜体实际尺寸计算比材料清单量少;又如,电缆用量依据管线表汇总的得出的使用量比材料清单给出的量少。因此,工程量计算要结合工程设计图,要对图纸进行审核,图纸间的相关量是否存在不一致,必要时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确认。工程材料量是依据审核得出的工程量加上损耗量才是给出工程材料量。最后,重复计算的工程量要剔除,尤其是隐性的、不容易发现的工程量。例如,封闭母线,很多供货合同中签订供货商负责安装和调试,应该将封闭母线的安装和调试工程量剔除。因此,有必要查阅相关的材料供应合同。

2、审核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

设备、材料预算价格是施工图预算价格造价价格所占比重最大,变化最大的内容,应当重点审核。首先,依据甲乙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确认工程材料的供应方式,材料的供应方式不同,结算时要区别对待。首先,分清工程材料属于甲供还是乙供。实际工程中,很多工程合同约定得不够详尽,或者存在实际供应方式与合同签订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得到甲方的供应部门书面核实确认;其次,要分清甲供材料是甲供计价还是甲供不计价。甲供计价材料是根据合同约定的结算时计取材料价格的计价方式,甲供不计价则需将材料费用扣除。其次,乙供材料价格的审核首先审核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是否符合当地的真实价格及价格水平。若是采用市场价,要核实其真实性,可靠性;若是采用有关部门的公布信息价,要注意信息价价格的时间、地点是否符合要求。

3、审核预算定额套用

审核预算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首先熟悉定额包含的工程内容,甄别是否重复套用预算定额。较常见的安装工程部分,如:设备接地在预算定额中已经包含在内,就不能既套用设备安装又套用设备接地;电气工程结算出现争议较多的是调试部分,在定额的理解上分歧较大,例如:所调试的变压器系统中含有差动保护,很多单位除了套用变压器系统调试,还套用差动保护。实际上,根据编制说明,变压器系统调试定额中包括的常规保护里含有差动保护的调整,定额中的差动保护是指线路的差动保护,而不是其他的系统。其次,审核是否高套定额、套错定额。要合理地套用定额,理解定额无疑是首要的、最重要的一步,简单的如电缆头制作采用的是户内热缩式电缆终端头施工方法,却套用户内浇注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定额是高套定额,这很容易发现。许多隐性的,专业性较强的必须理解了才能合理套用,如“备用电源自投入”和“线路自动重合闸”这两个定额,一不小心就会套错,造成高套定额。“备用电源自投入”是指有源的切换,切换的是变压器;而“线路自动重合闸”是指无源的切换,也就是说装设的的地点不一样,“备用电源自投入”切换的是变压器,“线路自动重合闸”切换的是线路。很多时候出现双方分歧较大,无法确定时,除了查阅资料,必要时咨询权威部门以解决分歧。

4、审核有关费用项目及其计取

(1)有关费用项目的审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措施费的计取是否符合有关的规定标准,间接费和利润的计取基础是否符合现行的规定,有无不能作为计算基础的费用列入计费基础。比如,建筑工程多数以直接费作为计算基数,而安装工程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其次,是否多套措施费用,比如超高增加费、脚手架搭拆费在预算定额已考虑了超高因素的子目,不能重复计取。

(2)审核结算用计算软件完成结算的审核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定额中基价是否输入正确。特别是补充定额需要手工输入计算机的,其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费是否输入正确。其次,费率表的计算是否因为某一项单价的增减,如人工费的增减等,费率表计算出现错误。有效的检查办法是在将费率表做成模板之前,手工核算一遍,计算无误后,将其制成模板以便调用。

三、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结算审核效率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电气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

无论电气设备多么的先进,安装流程多么的规范化,若没有审核人员的密切配合,避免其预结算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错误,电气安装工作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有的电气安装工程预结算审核人员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也比较低,大大增加了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难度。因此,相关审计公司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审核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气工程的安装流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认真的对待并审核安装工程的每一项造价,提高审核工作效率。

2、选择合适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

在对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审核时,有着很多的审核方法,不同的审核方法所带来的审核效果是不同的。电气安装工程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以及安装工期较长、工程量较大,通常情况下得进行多次性计价,这就要求对预结算的审核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以便促进审核效率的提高,保证审核质量,降低电气安装的工程造价,加快电气安装工程的发展进程。对于新人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核或者对工程项目投资较少以及内容单一的项目通常会采用全面审核的方法来进行全面而且仔细的审核,以便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该方法所需的审核时间较长,并不适合于大工程、时间较紧的项目。另外还有对比审核法以及分组计算审核法等多种审核方法,至于选择哪种审核方法应该据电气安装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准确的对电气安装工程的预结算进行审核,对于电气安装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门知识性、专业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提高审核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法,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公正、客观、科学地做好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审核工作。

参考文献

[1]《2011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安装工程预算定额》[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5

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37-02

2010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出通知,确定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高函[2010]27号),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名列其中,被确定为2011年启动建设的单位。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对于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教高[2010]8号)。

高职骨干院校建设提出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可理解为将“核心课程”建设达到“优质”的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所以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能力来确定核心课程,要使课程达到“优质”的水平,就必须坚持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改革和创新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

一、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的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创立于1959年,1999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教改试点专业。2003年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担任交通教职委“船舶电气技术”主任委员单位。2006年被确定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同年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部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2008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人数680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1.8%。作为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近十年来,已累计为船舶行业培养3000余名船舶电气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对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为依据,校企共同构建、实施和评价基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施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从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网络课程资源、教学仿真软件等6个方面进行4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同时带动专业支撑及船舶电气专项技能训练等课程建设,最终建成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4门,其他课程11门;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4部,完成工学结合校本讲义11部。

二、船舶电气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

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为导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校企合作,进行4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通过船舶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论证,以船舶电气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参照船舶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和知识序列,设计教学情境。

基于教学情境的任务分析和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实施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再现工作过程,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合作进行核心课程教学仿真软件的开发,实现教学形态创新。借助真实设备及其仿真系统,将船舶电气安装与调试典型任务的实际操作与仿真操作相结合,达到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项目化课程资源(包括:项目教学视频、动画、企业技术案例、虚拟仿真、行业企业标准、新技术新工艺)、习题、在线测试等。

在核心课程教学组织安排中,根据校内外实训条件,将不同学习任务分别安排在校内专业一体化实训室与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进行,由校内外专兼职

教师分别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形成课程建设整体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见表1。

三、船舶电气专业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

以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为例说明建设过程如下:《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课程是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船舶电站及配电系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现有技术,具有从事船舶电站及相关配电设备的初步设计与安装调试方面的专业技能,具备在专业领域继续发展的能力。课程教学设计以船舶电站为核心,以船舶电站建设任务为驱动,完成船舶电站建设项目需要的设备选型、设备安装、继电保护调试与试验;按照船舶电站的设备构成及内容,设置电源选型与设计、配电装置与调试和系统试验与管理维护3个学习情境;按照船舶电站安装调试与运行使用要求的具体工作内容——电站系统初步设计、发电机起压、继电保护与整定、发电机并车与调频调载、电站自动化、系泊试验及电站管护,设置了7个“调试”的项目任务,并对每个项目任务进行分解。

学习过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方式组织教学,实施基于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工作过程的六步式教学法。通过在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工作过程的认识和经验,获得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职业技能全面发展的需要。

《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在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同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船电气设备系统为载体,在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中心营造的一体化教学环境中,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一体化、课堂与车间一体化、学校学习与岗位操作一体化。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按照任务完成的六个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进行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

(二)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按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要求,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引入船舶行业技术标准、企业技术规范、生产实际新工艺、新方法,建成船舶电气技术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教材4部,工学结合校本讲义11部。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

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提高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能力目标,实行过程考核、阶段考核相结合,采用理论考核、现场操作考核、实践报告、项目操作、口头答辩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最后,通过三年建设,将4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验收标准,完成工学结合的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特色教材4部,同时带动专业支撑及船舶电气专项技能训练等课程建设11门,编写工学结合校本讲义11部。

参考文献:

[1]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eb/ol].http://topic.vecity.cn/bhcbzyxy/.

[2]张西振,陈金玉.高职示范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

1引言

根据教职成[2006]4号文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通过把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学习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学习与工作在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毕业生适应生产岗位的时间,使学生在学校长期与企业接触,有利于学生快速实现学校到职业的转变,使学生在毕业后迅速融入就业岗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设备及技术更新步伐很快,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因此,本文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实训建设、职业技能等环节上进行了探讨,使该专业建设不仅具有国内高职院校的共同点,而且具有地方经济需求的办学特色。

2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渗透到工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众多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随之产生,使得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专业培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电气控制与电气传动系统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技术改造能力,适应企业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素养、适应岗位(群)等方面有具体的目标要求。

3课程建设标准

课程建设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应指明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反映其掌握的程度与水平;反映对师资以及学校、社会所提供的其他资源的使用。图1是主要岗位与核心课程之间关系。

图1岗位与核心课程关系图

4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进行“学训交替”、“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图2是专业实践训练体系图。

校内实训基地可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校内生产性实训,推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生产性实训的实施。做好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将实训室建成具有浓厚岗位现场氛围,与实际岗位操作相一致的,可以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实训场地。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和学生校外实训的要求,能接受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综合项目设计等的教学需求。通过建设生产性教学工厂,为本专业师生的产学研和“工学结合”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培养学生职业经验能力。

图2专业实践训练体系图

5核心技能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和“职业”之间的桥梁,是学生顺利步入社会,理想就业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必要的培训、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成为既有学历又有能力、既有技术又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核心技能的培训,缩短了学生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以最大的优势适应岗位的需求和自身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可选如下:(1)维修电工(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

(2)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3)pCB设计工程师;(4)电气智能技术工程师;

(5)电子产品装调工程师;(6)制图员中、高级等级证书。

6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学做分离的问题,本文对专业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专业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7

关键词气象观测仪器;试验;考核;云;雨滴谱仪;湖南长沙

中图分类号p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1-0208-02

processandSuggestionsofComprehensiv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instrumenttestinChangshaCity

SonGweipanJiang-ping

(ChangshameteorologicalBureauofHu′nanprovince,ChangshaHu′nan410205)

abstractthemaintenanceandassessmentofcloudfieldandrainspectruminstrumentwasconductedatChangshaComprehensiv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testBasefrommay29,2014toJune21,2015forthefirsttime.therewasanewunderstandingabouttheinstrumentworkprinciples,instrumentcorestructureandfiledataformat.Duringtheexamination,failuresofpowersupply,equipment,software,andterminalsystemcameout,whichexposedtheproblemsintest.throughtheexplorationoftheevaluationandassessmentofthebase,thecorrespondingsystemwasproposedtodevelop,inordertomaketheassessmentworkmoresmoothly.

Keywords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instrument;test;assessment;cloud;raindropspectrometer;ChangshaHunan

地面观测的信息和数据是为天气预报预警、气候预测预估、气象服务、防灾感灾、气象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观测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气象观测项目的扩充,气象观测将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光电声学的原理和信号的变化逐步取代传统的地面气象仪器。地面气象观测总体上将朝遥感遥测、自动化、高精度、高时空、高分辨率方向发展[1]。长沙综合气象观测实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中国气象局确立的南方仪器实验考核评估基地,基地任务是评估高端精密观测设备的性能状态、考核试验数据信息对比分析、担负仪器日常维护、异常故障处理等。本文通过对2014年5月29日至2015年6月21日在基地进行的云外场和雨滴谱考核过程以及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今后更好地完成考核任铡

1仪器试验考核概况

1.1云外场

从2014年5月29日至2015年1月7日安徽蓝盾光电子有限公司、华云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凯迈电子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进行云高、云量的考核,并与标准云仪器、人工观测进行对比。

1.2雨滴谱

从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21日有无锡无线电科研所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维天信气象设备有限公司、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进行降水起始时间、速率和强度的考核,并与标准校准仪、人工观测、自动站数据进行对比。

2仪器试验考核过程

2.1标准云仪器数据整理与自动数据、人工观测

标准云仪器主要是对高、中、低3层云的高度,每1h查看45~54分10min的数据,填写此10min出现的云高最多的高度,以百米位数据对比、千位照实、十位与个位用“0”补充。如果各占平均,则填写“复杂”,不需填写具体高度;云量则从自动图片中读取,云量可记为“10-”或“10”时,标准云量中直接记录占天空的100%;如果从自动图片中显示无云,则直接在标准云量中记录占天空的0%;其他云量,通过自动图片与人工勾画云量并结合公式计算占天空的百分比。在同一时间进行人工观测云高、云量和云状与考核厂家数据比较,并填入云观测记录表,同时填入自动站相对湿度、天气现象、能见度[2-3]。

2.2雨滴谱考核仪器与自动站数据人工观测整理

雨滴谱标准器主要是对降水现象自动观测,每1min产生1个图片并记录降水起始时间,以0:00为日界。每日20:00查看图片统计降水起始时段、过程累计时间、分钟降水量累计值、计算雨强并与人工观测数据比较,填入降水加密观测记录表[4-5]。

3仪器故障及处理

(1)查数据发现软件出现故障。云高仪软件无故卡死,重启电脑,恢复正常,并重新下载数据。

(2)激光测云仪软件停止工作。因两厂家采集软件共用一台电脑,厂家远程查看数据时关闭另一厂家采集软件,观测人员疏忽仪器的巡视,造成记录缺测,发现问题重启软件,即时数据恢复正常,重新下载历史数据不成功。

(3)云高云量仪无云图。巡检仪器,终端系统和采集软件正常,发现集成电路板显示灯不亮,重启空气开关,更换保险,故障没有排除,后更换电路集成板,云图恢复正常。电路板故障时段数据缺测,故障产生原因为雷击所致。

(4)云高云量仪数据存盘异常。检查时终端系统、采集软件、仪器运行正常。重启电脑和仪器数据也无法存盘,重建文件夹,将数据剪切另存,重启电脑数据存盘恢复正常。故障原因是数据存盘已满。

(5)软件经常无故卡死,数据无法下载。采集软件升级维护,卡死故障排除。

(6)显示器无数据。采集软件无数据,所有系统正常,原因不明,发现数据线布局不规范,数据线易松动。重新布局数据线,固定串口,故障排除,数据恢复正常。

(7)所有厂家无数据。采集软件,终端系统正常,巡检场外仪器发现无发射近红外光脉冲信号。判断电路故障,检查电源,发现场外电源箱无电源进入。修复进电电源,仪器故障排除,数据恢复正常。

(8)部分数据缺测。查询数据缺测时间,分析原因为整改升级影响。

4建议

在考核期间,遇到了供电、仪器雷击、终端系统等故障以及人工对比观测中等不少问题,在考核评估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为此,从基地考核的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试验工作奠定基础。规章制度是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行为的规则、条文,它能够保证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的制度,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4.1学习培训

由于考核的厂家多,属于前端高精密仪器,数据存盘位置不同,仪器结构复杂,维护要求严格,产生的各类问题较多,观测员应在考核开始之前接受系统的培训。培训的主要着重点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培训手册;明确考核任务,细化各项考核制度;统一填写方法,学习各表格故障的填写;数据和各类表格定时归档整理;各厂家制定仪器说明书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仪器基本原理。通过培训考核人员应学会仪器日常维护、简单的仪器故障排除以及资料的运用。

4.2考核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主要规范日常业务工作的运行,保障仪器数据工作正常的前提。主要规定每日必须有固定巡检的时间、填写值班日志,做到当面交接班。巡检内容:①终端系统巡检视:检查各考核厂家终端与电脑、设备供电的通讯状态、文件数据记录的完整性、终端运行时钟的准确性。出现问题及时记入《故障维修表》。②仪器巡检:认真检查观测仪器的供电状态、运行状态运,出现问题及时维护,记录并按规定通知相关部门;降水发生、强风沙尘、冻结和停电来电时要重点检查和处理事项。③供电设备巡检:检查UpS电源;每月定时启动应急供电设备1次;停电后及时巡检终端系统、仪器巡视及UpS供电设备。来电后及时巡检终端系统和仪器巡视查看文件数据是否完整,出现问题及时记入《故障维修表》。④其他注意事项:注意巡检因降水引起的脏污、遮蔽,确认仪器是否清洁,及时清理并记录;强风是否导致仪器松动、变形和观测窗损坏;冰冻发生是否导致仪器观测窗遮蔽、观测仪器转动部分卡滞。可简单维护的须及时处理,否则及时报告并记录。

4.3故障报告制度

因天气、供电等其他原因造成仪器或终端出现故障,观测人员无法修复应及时报告和故障登记,应建立通讯联系录,方便快捷联络;巡检时仪器或终端出现故障,应及时维护并填写故障维修表,应清楚地写明故障发现时间和故障出现时间,故障排除时间、故障仪器厂家、故障原因、故障类别、故障现象描叙、故障记录截图、是否通知厂家(通知时间、结果及联系人姓名)、故障时段内数据缺测及合计缺测具体分钟数、修复结果以及故障处理人姓名。

4.4试验数据文件和仪器故障维修表归档制度

每月试验数据归档、标准校准仪数据归档、人工观测数据整理归档,故障维修表格整理。

4.5仪器、数据故障分析评估考核制度

每月对终端系统评估分析;每月对天气、供电以及不明原因等导致的仪器故障评估分析;每月对试验资料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标准器数据分析应用和对比。主要比对项目:人工观测云数据、标准器与试验数据对比;天气现象开始结束时间与人工、标准器、自动站对比分析;过程降水量与自动站对比分析;过程时间与自动站对比分析;过程降水量与自动站对比分析;本月停电分钟数;本月正常观测次数率,统计出数据的缺测率、准确率和数据自动获取率。根据分析和统计数据考核评估厂家仪器的性能指标。

4.6场地和实验室制度

仪器实验观测场是考核仪器资料数据的主要场所,必须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仪器的安装要求。实验室内安放电脑,应具备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安装空调保持恒温,各项考核制度和职责悬挂在墙上;并配有专门的资料柜和维护工具箱。安装供电专线应严格按照供电的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用电操作,配置UpS电源和应急发电设备,空调照明线与微机设备线分开,保证场内各厂家仪器电源有独立的空气开关。

4.7仪器安装和撤离制度

必须接到业务主管部门的安装和撤离设备的函,才能进行后续工作。由专业人员、厂家和基地工作人员共同安装和结束撤离。确定安装位置,使各仪器间互不影响,严格按照仪器的方位要求安装,例如雨滴谱接收光镜面需向北,空气开关电源线数据线贴上标签,注明厂家,最后调试仪器查看数据。撤移时避免影响其他仪器电源和数据,保证电源安全。建立仪器安装和撤离档案,包括厂家仪器名称、仪器维护工具、安装和撤离时间、人员、仪器位置照片、通讯联系方式等,最后签字交接,同时与大气探测中心联系。

4.8数据保密制度

保证厂家之间实验仪器考核的公平、公正、透明和数据的保密。考核仪器电脑禁止联网,禁止设置远程程序,防止试验数据厂家私自更改和外泄。厂家进入考核基地,需经大气探测中心和考核人员的许可,禁止操作与本厂家无关的电脑和仪器。建立进出登记制度(登记进出时间、厂家、工作人员姓名、工作内容)。仪器实验室安装摄像头,24h监控仪器电脑。

4.9规范考核数据记录方法制度

因时间和统计方法不一,造成考核时评估数据有差异,以标准器时间为准,统一采集软件和采集器时间;所有数据存放路径统一;观测项目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统一标准记录;做到旬清月结,及时整理归档。

5结语

综合气象观测试验仪器考核在全国均属于开拓性事业,通过对基地实验仪器考核过程的探索与钻研以及规范化仪器考核制度,能够使考核更加顺利,能迅速提高基地观测人员业务水平,更进一步对后续大气探测中心的仪器考核评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把关仪器实验考核评估对我国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气象现代化国际标准、气象行业大数据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参考文献

[1]王振会,黄兴友,马舒庆.大气探测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2]崔讲学,柯怡明,杨志彪.地面气象观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3]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1电气自动化应用与内涵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持续提速,建筑行业之中,项目施工智能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较多施工方在建设阶段中,均借助机械设备开展工作。机械操控生产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成为一项核心应用技术,在科技发展获取成就的同时,已在建筑项目建设领域实现了全面推广。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促进建筑行业更加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机械自动化水平。我国地大物博,地下富含多元化的矿产资源,伴随采矿生产行业的快速崛起,为确保采矿工人安全生产作业,我国在采矿事业之中持续加大对生产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财力投入,然而矿井坍塌事故或者井下爆炸事故却始终频繁发生,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为降低该类事故引发频率,我国较多采矿生产大省均继续扩充对井下安全生产建设的投入,形成了大量优质的安全防爆电气自动化技术产品,并积极优化煤矿井下建设生产安全条件,强化安全保障。足以见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手段为我国安全采矿生产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代社会生产发展进程中,社会服务行业始终是一个重要领域,人们之间通过互相交流,提供优质服务。目前,随着电气自动化工具手段应用的不断普及,为服务行业发展增加了更大便利性,使人们在整体服务行业之中获取了更好的体验。例如,应用快速更新换代的智能化手机,为广大消费者以及提供服务一方增加了更大的便利。消费者可利用智能化工具软件更加清晰全面的掌握提供服务的内容,同时服务人员还可为广大顾客提供更加优质、充满人性化的服务。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对于宝贵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加之对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调节,我国油气管道系统总量持续增长,继续推动管道建设施工技术持续更新发展,同时油气管道整体施工工艺以及电气自动化生产技术也实现了较大飞跃。油气管道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手段是我国整体石油行业持久、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我们应针对短期目标以及长期规划,有的放矢、有方向,分层次的开展各类生产技术研发,进而实现更大的创新发展。

2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

为促进电气工程全面实现统一化管理与通用化发展,符合更多业主的现实需要,应积极采取统一化措施,加快周期性产品的研究规划。同时精确完成产品测试评估以及试运行应用,进而对整体系统的开机运行、维护调试形成积极有利影响,进一步提升系统统一性标准,降低设计产品、生产建设以及安装产品花费的时间,缩减成本投入,达到高效、经济的良好目标。应用标准化接口,是各个厂家之间进行信息数据无缝对接的核心保障,对办公室日常工作以及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两环节的资源信息共享极为有利。通过应用标准化接口,不仅可缩减电气工程整体生产运行成本,还可节省工程项目建设时间。如果电气工程整体策划设计方案同应用场地相隔较远距离,则应用标准化结构技术可保障资料信息的准确高效传输。新时期,电气工程自动化将进一步向着市场化、安全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逐步迈向市场化,是其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相对成熟的时期,各行业企业在优化调节产业结构,实现全面升级,优化管理制度、发展科学应用技术的同时,还应尤其重视电气自动化行业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过度阶段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实践过程中,企业电气自动化工程建设不仅应重视自身技术手段的研究开发,创建良好的集成系统,还应做好全面分工以及协调合作,进而引领相关配套设施以及企业应用零部件建设生产的市场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单位设备系统自主创新发展的整体比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逐步向着应用集成化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方向积极发展与推进,同时增强了安全与非安全体系的集成度。当前,怎样在非安全体系管控的基础之上,投入最低的开发设计费用,最大化实现安全生产方案,则是研发电气工程技术产品应全面考量的重要问题。伴随广大客户对系统安全应用水平要求的持续提升,今后,电气自动化产品整体安全水平将成为系统研究过程中应主力应对的核心。负责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的员工其具备的专业素养、掌握的技术水平,对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全面集成度,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为此,电气自动化单位对该行业专业员工应强化培训教育力度,便于提升技术员工对整体应用体系流程的操作熟练度,令他们更好的掌握相关软件系统应用以及硬件设备维护技术,能够合理的应用专业技能知识处理日常问题。通过提升技术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可从间接层面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3结语

总之,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使得更多行业企业全面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加大了各项资源投入。在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整体安全可靠性以及系统稳定性的同时,还应做好重要任务项目的全面掌控,方能真正激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优势,使之在更多领域之中发挥更大的功能价值,推动现代社会各行业生产建设实现高效益、高品质、高可靠性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巧立.浅谈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论坛,2014(03).

[2]耿钊底稿哦哦们管理的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J].技术探讨,2014,06(17).

[3]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隆重举行办学90周年纪念活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2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26-02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是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根据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的要求,课程组开展了基于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电气设备安装工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在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所涉及技术的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将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融合,例如,将维修电工(中级工)职业资格标准、电气设备安装工职业标准及三菱、西门子等企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中。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导向,结合项目工程图纸,对工作任务进行知识点分析、归纳、序化和整合,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过程的要求,最终实现知识重构。以真实的生产过程为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训练获得综合职业技能。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课程摒弃了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以培养电气设备装调维护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应用pLC、变频器、伺服控制、触摸屏等先进控制技术,和企业合作进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精心选择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作为教学内容,重点介绍设备安装调试流程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为明确。根据项目任务对应的装配、调试、质检、生产管理工作岗位,归纳出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项目流程安排教学计划,以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选取电气控制柜作为教学载体,设计了安全文明生产、工具元件认知、图纸分析、产品装配与调试5个项目内容。结合职业标准,设计了贴近企业实际的10个任务,使学生掌握电气产品生产工艺的关键要素和流程,培养学生在电气产品的生产、调试、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首先,根据专业相关要求,进行校本实训教材的编写。为满足电气设备制造的行业需求,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校企合作,强调“知识、能力、素质”融入一体,内容以电气设备安装从业人员的工作与任务为线索,以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必需、技能、实战”的特色,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无缝衔接。其次,为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学习搭建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课程网站及时公布行业动态、企业信息和课程动态、学习指南等,并提供有关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链接平台,让学生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网站设有“职业标准”、“元器件库”、“视频”、“在线交流”等模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能力并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职业素养。

三、尊重学生主体,创新教学模式

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现状,本课程教学安排在工学结合的真实现场环境中,使教学、生产、管理、产品调试融为一体,创新地设计出“教学工厂”教学模式,适时地结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法、示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按照完成实际工作过程的步骤进行学习,教学一体,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与拓展能力。下面,以控制柜调试任务为例来说明课程教学设计:第1步,任务下达及分析;第2步,分析制定调试方案;第3步,调试过程;第4步,教师检查;第5步,成品展示;第6步,企业意见反馈。指导教师先分析产品设计图纸,讲解企业工艺规范,示范操作制造设备,然后让学生按照生产工艺开始操作。指导教师先教会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将其安排到技术要求高、生产浪费较大的岗位上,然后再指导其他同学进行生产性实训。指导老师要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是主导角色,但以学生为中心,在行动导向中完成教学,使学生听到、看到、摸到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师生共同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给予师生更多的实践空间,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学以致用,实现教学与生产的融合。互动中教师通过电气柜的调试示范了解学生,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进阶练习,结合真实产品,动手产生兴趣。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反馈与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行动导向,营造生动活泼的双向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技能教学的效率,改善了教学质量。

四、注重技能,采用开放多元化考核

校企合作下,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践教学考核融入职业标准,以岗位需求作为质量考核标准,可以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实施职业化。在评价标准上,立足社会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在评价主体上,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企业;在评价过程上,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企业评价环节。本课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更关注过程,主要评价标准包括:(1)情感态度(工作态度端正、出勤情况);(2)团队协作(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3)操作技能(设备操作规范);(4)生产实践能力(安全用电文明生产、生产质量合格、生产成本控制得当);(5)综合职业素质(成果汇报、答辩)。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既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重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突出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本课程推行“企业化”的实训模式,强调工程中“怎么做”和“怎样更好地做”,强调操作规范的养成,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从事电气控制柜安装调试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在典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工艺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电气产品生产工艺的关键要素和流程,大大提升了学习与岗位的对接能力。实践表明,本课程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生产任务也完成了,课程教学和生产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极大地加快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7):19-21.

[2]杨筝,翟志华.电气控制柜总装实训室的建设与创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6):169-170.

[3]廖建,杨小刚.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32):9-11.

[4]李颖,尤立明.实施双赢战略,加强校企合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44-14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是一个涉及电工、电子、计算机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应用技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技术,其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电气自动化已经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促进着我国各个行业的进步。基于此,根据我国目前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工业发展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1.电气自动化在工业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工业的进步,工业自动化得以实现,而在工业发展取得这一成绩的基础上,电气自动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工厂生产操作的实施都是通过机械进行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支持机械操作的核心技术,其大大的加快了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同时,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工业的自动化程度也在逐步的上升。

2.电气自动化在农业中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农业成为了我国的基础产业和第一产业,而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一直没有间断[1]。在我国的部分农业生产基地中,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在不断的加深,播种机、收割机等电气自动化产品,为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促进着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

3.电气自动化在第三产业中的应用

第三产业即为服务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工作,而在这一工作的良好体现上,很多自动化工具为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2]。第三产业中,游戏机、机器、足浴器等这些常见的电气自动化工具,无一不带动着服务行业工作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而这些电气自动化服务工具也为顾客提供了更高、更好的服务。

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向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电气自动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向更高层次迈进。未来,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上的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会逐步的加大,而投入的增加也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在技术的进步中,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差距就会缩短,进而实现电气自动化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全面性,提高着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电气自动化目前的发展来看,其主要呈现着分布式和开放化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的结构能够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相对独立功能模块系统的建立,开放式的系统趋势,实现着电气自动化和外界系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两种变化趋势,电气自动化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系统运行的风险,保证系统运行的正常,还能和企业的管理系统进行联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

2.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从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程度分析,其已经在自动控制、专用集成电路、机器人产品、CimS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各电气自动化开发设计公司也推出了他们的一些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促使电气自动化线智能化方向的发展[3]。在电气自动化已经智能化发展的局势下,电气产品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种智能化所指的是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自动性能将更好,更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计算机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对自己商品的购买欲望,众多的电子产品生产商都在绞尽脑汁的研发新产品,这就要求他们使产品具有消费者所需要的便捷性,让消费者省心省力。而在技术力量的支持下,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3.产品的生产更具安全性

目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正在朝着一个安全防范技术的集成系统方向发展,并对安全和非安全系统控制一体化的集成进行了加强。那么,现阶段,在用户非安全系统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最低的设计开发费用,实现自己制定的安全方案,这都是开发者所需要慎重考虑和面临的问题。随着用户对产品安全性能需求的不断加深,未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开发亮点和重点就集中在了电气自动化产品系统的安全性能上,而这一安全性也是电气自动化产品设计和研发中的一项基础工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都被广泛的应用着,并逐步的发挥和体现着其在各行业中优良的适用性。根据这一应用现状可以发现,电气自动化产品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著,那么,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需要,电气自动化行业必须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加强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力度,运用电气自动化的力量,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检法.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3,(1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