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十篇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十篇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40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1

[关键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黏膜损伤;预见性护理;护理程序;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105-01

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是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病症之一,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皮肤薄嫩,其屏障功能较弱,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皮肤损伤。为了保持新生儿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2009年下半年,我科对新生儿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1~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患者1446例作为对照组,男826例,女620例,2009年7~12月1569例作为观察组,男887例,女682例,入院年龄为20min~28d,平均住院日为10.4d。疾病种类有:早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腹泻、先天性闭锁等外科术后监护患儿。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

1.2.2预见性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每个患儿的病情,进行认真仔细的入院评估、检查皮肤黏膜是否完整,有无异常及损伤,并在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基础护理本如实记录,并向家长交待病情;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及皮肤等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护理及保护措施;评估潜在皮肤黏膜受伤因素,包括尿布皮炎、鹅口疮、皮肤皱褶的红斑、脱屑、粘贴伤、摩擦伤、静脉注射外渗、造瘘口周围皮肤、抓伤等皮肤损伤,启动相应的预防和处理程序;严格交接班、落实责任制;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各班护士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由护士长、责任组长组成质控小组,定期组织召开责任落实质量会议,分析造成皮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

1.2.3评价方法统计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皮肤黏膜损伤的情况,包括尿布皮炎、鹅口疮、摩擦伤、静脉穿刺伤、粘贴伤、抓伤、皮肤皱褶的红斑、脱屑、造瘘口周围皮肤损伤及其他皮肤损伤。

1.2.4统计学方法记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将2009年1~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1446例作为对照组,与2009年7~12月1569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比较(χ2=33.528,p=0.000(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观察组发生皮肤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3.1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问题的重要性:根据新生儿皮肤结构的特点,一旦皮肤损伤极易发生感染及败血症,增加患儿痛苦,增加家属经济负担,特殊部位的损伤还会引起功能障碍、毁容。随着法制的健全,法律知识的普及,患儿家长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此而引发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因此,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3.2预见性护理是护士有目标的、有预见性的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尽可能消除发生皮肤损伤的隐患或一旦发生及时给予正确而有效的治疗[1]。预见性护理无疑能增进护士对病人的责任感,可以充分挖掘护士的潜能和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科研,从而进一步体现出护理的价值。但它对责任护士的知识、业务技术水平及总体素质要求较高,新上岗护士、转科护士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缩短适应期,提高工作效率[2],会努力学习专科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从而减少了因经验不足而发生的皮肤黏膜损伤。责任护士通过认真、仔细入院评估,可以预见每个新生儿各自发生皮肤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由高年资的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的全身情况、局部皮肤、血管等情况制定,效果评价、动态的修改计划贯穿始终,使每个患者都得到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护理。

3.3分析皮肤黏膜损伤常见原因。(1)尿布皮炎:新生儿尿布皮炎是最常见的皮肤损伤,它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皮肤娇嫩,尿布区域的皮肤长时间受尿、便刺激;皮肤表面及粪便中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大量氨,浸泡和刺激皮肤,据有关报道[3],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为14.1%,有腹泻的新生儿发生率则更高。腹泻时稀便中会有较多的脂肪液及变形杆菌和微生物,均可诱发和加重尿布皮炎,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2)鹅口疮: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护理人员的手及奶具消毒不严交叉感染引起。(3)粘贴伤:主要是因为使用普通胶布,粘贴时间长,远红外辐射床、光疗箱、保暖箱内治疗的患儿,加热后胶布的粘性增加,撕胶布时动作粗暴引起;使用透明敷贴过敏等。(4)静脉穿刺伤:剃伤头部皮肤和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水疱和发黑,主要是经验不足和观察不到位引起。(5)磨擦伤:暴露在保暖箱,光疗箱、远红外床治疗的患儿,双足外踝皮肤擦伤,耳后乳突压疮,主要是床平面过硬,患儿哭闹,活动过多磨擦引起。消瘦新生儿骶尾部等易受压部位压疮;经鼻气管插管所致的鼻部损伤等。(6)其它损伤:肥胖新生儿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的红斑、脱屑;在光疗箱,保温箱内患儿面部、胸部的抓伤;遗留在床上的硬物、利器所至的皮肤损伤;造瘘口周围皮肤损伤等。

3.4防护措施经过分析,质控小组一致认为皮肤黏膜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大多数通过努力是可以避免的,因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1)防止尿布皮炎所至的皮肤损伤:勤换尿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时局部涂老茶油或鞣酸软膏保护,腹泻的新生儿须加强护理,若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软膏等联合治疗,促进其痊愈。实行预见性护理后,尿布皮炎的发生仍高居,但只是轻度红臀,就得到控制。(2)防止鹅口疮:彻底清洁消毒奶具,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新生儿,加强口腔护理,必要时用2%~3%碳酸氢钠、制霉菌素联合涂抹口腔[4]。(3)防止粘贴伤:①选择对皮肤刺激小的3m防过敏系列产品,注意观察使用透明敷贴部位的皮肤。②接触探头每3~4小时更换粘贴位置,电极片每天更换粘贴部位;若胶布太粘,撕胶布时边湿润边分离。③早产儿皮肤薄嫩,动静脉止血,尽量采用手工按压止血,减少粘贴。(4)防止静脉穿刺伤:①新入院的危重病人,宜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选择粗、直血管,注射部位先选择手、足静脉,后选择头部静脉。根据新生儿皮肤损伤的统计,早产儿皮肤损伤占大部分,体重越小发生率越高。主要与早产儿皮肤薄嫩、水肿、皮下脂肪少及治疗多有关[6]。因此早产儿静脉穿刺选择有经验护士担任,以减少损伤,同时对极低体重儿开展中心静脉置管(piCC)新技术。②头部备皮时,使用一次性安全剃刀,避开骨缝,轻轻剃去毛发,防止剃伤头皮。③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发现穿刺部位红肿、异常或药物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部位重新穿刺,防止发生起水疱、坏死、感染等严重后果。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与时间有关,一般3~4h更换血管1次更安全[5]。因此输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高、渗透压高的液体时,采用留置针保留2个输液通道,每3~4h交替使用。高危新生儿由于缺氧、酸中毒及有效循环灌注不良等原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钙剂外渗的比例大[7]。要求注射钙剂时护士必须守在旁边,不得重复使用1处血管。因额部和颞部的皮肤损伤会导致该部位形成永久性疤痕,不长头发,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及葡萄糖酸钙等特殊药物时要避开额部和颞部细小血管。(5)防止磨擦伤及其它损伤:①更换柔软、安全的床单位,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防止遗留硬物、利器等;体质消瘦、危重的新生儿定时更换,防止压疮,使用气管插管的新生儿防止损伤鼻部;吸痰时动作轻柔,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口腔、鼻腔黏膜。②在辐射床、蓝光箱、保暖箱治疗的患儿,定期剪指甲并挫平,或双手双足用小袜子包裹,防止磨擦伤的同时防止指甲抓伤。③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减少哭闹,并仔细查看,必要时给予安慰,遵医嘱予以镇静,适当约束,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及远端血运。(6)防止感染:出现皮肤损伤时马上报告,及时处理。根据医嘱局部用药,如涂抹抗生素软膏等,加强护理,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包扎,防止进一步的损伤,促进其痊愈,做好交接班。

3.5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及有关人员组成的质控小组,是落实好预见性护理的保障。质控小组定期组织召开科室护士会议,进行防止皮肤黏膜损伤的重要性讨论,从思想理念上提高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将防止皮肤黏膜损伤作为交班和考核内容之一,责任到人,逐级处理。通过对新生儿实施预见性护理,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此也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素芳,吕元红,段伟莉,等.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22(13综合版):38-39.

[2]张泓,李善玲,赵冬梅.护理流程管理尝试.护理学杂志,2006,21(7):54-55.

[3]冯丽琪,江瑜茵,李小薇,等.影响新生儿红臀发生因素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3-4.

[4]龙琼芳,周丽平.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8,22(10):2683.

[5]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2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共689例为对照组,男411例,女278例;早产儿195例,足月儿494例;胎龄28.0周~40.8周(37.5周±2.5周)。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法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929例为观察组,男516例,女413例;早产儿247例,足月儿682例;胎龄27.8周~41.0周(37.7周±3.3周)。疾病种类包括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低血糖、新生儿贫血、胎粪吸入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足月小样儿、气胸、脓疱疮、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硬肿症。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疾病种类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科室已有的护理规范对住院新生儿实施皮肤护理。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法如下: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分析新生儿科常见医源性皮肤损伤及发生原因,制定风险管理程序及防范措施。

1.2.1常见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

①划伤:患儿指甲抓伤;护士剃头时不慎割伤头皮;输液针头从肝素帽牵拉掉下,划伤皮肤等。②压伤:留置针、肝素帽、导管对皮肤造成压伤;遗留的针帽及不正确应用棉签压迫止血等引起的皮肤损伤;无创辅助通气时对鼻中隔的压伤;气管插管固定不恰当,造成口角皮肤压伤等。③擦伤:患儿在蓝光箱及暖箱时,四肢摩擦引起骨突处皮肤破损等。④粘贴伤:取敷贴和固定用胶布及电极片时引起的皮肤损伤;粘贴敷料方法不正确,导致张力性损伤等。⑤药物渗漏:新生儿血管较细,血管壁较薄,静脉位置较浅,当输入一些刺激性较强药物或长期输液且观察不及时造成药物渗漏损伤皮肤。⑥皮肤感染损伤:沐浴时穿刺处浸湿;留置针保留时间过长;患儿呕吐后未及时清洁皮肤。⑦烫伤:仪器设备故障;蓝光箱、辐射台肤温探头脱落;沐浴时水温过高导致烫伤。

1.2.2防范措施

①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学习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增强责任心,操作动作轻柔,提高人文关爱。②改进护理方法及流程,如皮肤的患儿戴棉布手足套保护;体重大于3000g或活动度较大的患儿足端放置长条形软布垫;规范胶布及敷贴等的使用,尽量减少粘贴时间及范围,撕取时动作轻柔,用生理盐水或润肤油,边浸湿边撕取;为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敷料撕取时造成的损伤,将piCC敷料常规更换时间定为1周1次;极低及超低体重儿尽量使用水胶体敷料;妥善固定各种导管、监护线等,紧贴皮肤时予适当衬垫。③加强输液操作管理。认真评估、选择合适的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针柄处根据情况用小棉球衬垫,禁止覆盖穿刺点;输液针柄用条形胶布交叉固定于肝素帽上;输注特殊药物时有明确的床头标识,15min~30min观察1次,做到“一看二摸三对比”,如有渗漏及时报告,根据药物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法;沐浴时使用一次性手套保护留置针;需长期输入强刺激性药物的病人选用piCC。④维持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建立“日常设备检查维修记录本”,统一“设备故障”及“运转良好”等标识,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1.2.3观察指标和评估

观察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皮肤压伤、划伤、粘贴伤、擦伤、药物渗漏所致损伤、皮肤感染损伤、烫伤共7项指标。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儿皮肤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记录住院期间皮肤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填写专用交接班本。风险管理小组每日检查,定期总结。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笔者通过对2007年1月-12月份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存在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12月共收治155例新生儿黄疸,其血清总胆红素值均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且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足月儿110例,早产儿31例,早产低体重儿10例,足月小样儿4例。

1.2方法将光疗箱清洁,箱内湿化器水箱加蒸馏水到2/3满,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一般夏天30℃左右,冬天31-32℃左右,根据新生儿病情随时调节,相对湿度55%-65%[1],将患儿双眼佩戴黑色的眼罩(自制,用纯棉黑布制成,类型为眼睛状),以防损伤视网膜,全身裸露,用尿布遮盖阴部(男婴尤其要注意阴囊的保护),放入预热的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

1.3结果通过对15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疗,重视存在护理问题并加以总结,及时整改不足之处,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未发生一例护患纠纷,均治愈出院。

2存在护理问题

2.1环境的改变新生儿光疗时因全身裸露,失去了安全感,加上灯光刺激及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环境,表现为剧烈苦恼,烦躁不安,出汗等。

2.2皮肤损伤的危险新生儿皮肤娇嫩,如保护措施不当,皮肤易损伤。足月儿指甲超过指端,活动时容易划破面部及前胸部的皮肤;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可使外踝皮肤擦伤;光疗时患儿处于一个高温环境,如不及时更换尿布,容易引起红臀;光疗时间长,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眼罩处皮肤易损伤。

2.3体温改变光疗时荧光灯产热较多,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易受环境的影响,在高温中易发热,体温可达38-39℃,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红、哭闹、躁动不安等表现。

2.4体液不足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严重者会引起脱水。

2.5哺乳方式改变光疗时新生儿与母亲分离,哺乳方式改变,新生儿室采用奶瓶喂养,有些新生儿不习惯用奶瓶,引起哭闹不安。

2.6知识缺乏

2.6.1护士自身知识缺乏少数护士对影响光疗疗效的因素认识不足,如灯管灰尘,机箱湿化器的清洁处理不到位,灯管的使用寿命,新生儿皮肤扑粉或涂油剂等,均能影响光疗的效果。

2.6.2家长知识缺乏由于医务人员的宣教不够,与家长交流不到位,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认识,对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预后等不了解,以致于多次到病房询问病情,如解释工作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医患矛盾。

3护理对策

3.1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其详细介绍光疗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取得其信任和配合,通过良好的有效沟通,155例中无1例发生医患纠纷;

3.2满足新生儿的需要针对环境改变、哭闹不安,护士应能判断哭闹不安的原因,首先应满足生理需要:如尿湿、饥饿、箱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有无发热或腹胀等不适;其次是满足安全需要;光疗时无依无靠,失去了安全感;再次是满足爱的需要。采用通过听觉和触觉给予安慰,用温和的语言与其说话,并给予躯体的抚触,使患儿感到安全、舒适。对于哭闹剧烈,精神极度疲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可减轻黄疸,减少体力消耗。

3.3皮肤护理入箱前皮肤清洁,剪短指甲,双手戴小手套,注意松紧适度,能容纳一指为宜,不能影响血液循环,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双脚套上袜子,减少与有机玻璃的摩擦,防止皮肤损伤。光疗期间因过热,容易引起红臀,应及时观察患儿尿布有无潮湿及大便污染;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部皮肤,防止发生红臀,如发生红臀,可用面棒蘸少量糊状思密达均匀涂抹于臀红部位皮肤上,自然待干,3-4次/d[3]做好脐部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禁止在患儿身上涂粉剂或油剂,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3.4加强巡视和观察

3.4.1观察眼罩有无脱落及眼罩处皮肤有无擦伤,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有无外渗及针尖滑脱情况,并及时处理。

3.4.2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随时观察光疗箱的使用效果,发生报警信号及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保持患儿体温36-37℃,及时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的温度,防受凉或发热。由于裸露散热增加,特别是早产儿易致体温过低。足月儿夏天光疗时,也可因热量过高而发热。曾有1例患儿,体温36.5℃,进入光疗箱时,由于当班护士粗心大意,未注意光疗箱玻璃窗的通风,再加上夏季室内温度比较高,新生儿的体温升高至39℃,另一护士巡视时及时发现,汇报医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故光疗时应每1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作好记录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同时应保持通风,早产儿需置于暖箱内,以补充额外的热量需求。体温超过38.5℃,应停止光疗。

3.4.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组织儿科护士认真学习专科护理知识,掌握光疗护理基本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指导于临床,要密切观察黄疸的部位、程度以及变化,光疗前后及过程中注意检测血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的改变,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以判断有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患儿皮肤有无发汗、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嗜睡、腹泻、呕吐、惊厥等,以及患儿大小便的性状、色、次数和量,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3.5合理喂养光疗期间应保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护士应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间歇喂养,保持奶量摄入,每2餐喂奶间隙要给水,多喂些糖水,夏天需防止患儿哭闹,大量出汗引起的脱水、发热、酸中毒。不能口服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喂奶后让患儿侧卧,防止误吸造成窒息。

3.6蓝光箱的消毒与处理使用期间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箱内、外,用清水擦拭1边。湿化器水箱用蒸馏水每天更换1次,以免细菌滋生。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日清洗1次。

3.7保持灯光及反射板的清洁,并定时更换灯光,如有灰尘会影响光疗效果,每天应清洁灯下及反射板,灯光使用1000h必须更换[1]。在光疗箱旁边悬挂一本登记本,以记录光疗照射时间。

3.8出箱一般采用12-24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时间按医嘱执行。一般血清胆红素

4小结

通过密切观察变化,改进工作方法,满足新生儿需要,合理喂养,做好皮肤护理,能减轻患儿焦虑,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100.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4

【关键词】niCU;感染;损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50-0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属于儿科急救的一部分,通常用来集中救治病情危重,需要密切监护的新生儿[1],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是高风险科室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基本功,防患于未然,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

1niCU存在的危险因素

1.1交叉感染的问题:在niCU内进行治疗的均为危重的新生儿、早产儿,反复吸痰、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静脉内高营养、支持疗法等均增加了皮肤、黏膜、气道受损伤的机会,感染的风险亦随之增加[2],对于刚刚失去母体保护、从无菌环境进入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的危害之一[3]。如果消毒、隔离不严格势必增加患儿感染的机会。获得性感染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对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不同程度地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的痛苦,同时亦增中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护理工作。

1.2意外损伤:由于早产儿、低体质量儿特殊的发育尚未完善,其皮肤娇嫩,屏障功能脆弱,所以易发生皮肤压伤及红臀;输液时使用的输液泵压力较高,或者扩容、纠酸、静脉高营养治疗时使用的液体浓度较高,刺激性强,对血管及周围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导致皮肤损伤,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其他如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的烫伤、喂奶或食管反流导致的呛咳窒息、意外跌落等均为较为常见的意外损伤。

2应对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niCU内工作的医护人应相对固定,且应定期为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必须要确保医护人员无传染、感染性疾病。医护人员进入niCU时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并用流动水仔细洗手。定期定时常规用紫外线照射或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用吸尘器或湿布拖地2次/d,仪器设备每日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在每次使用前后均应消毒。如有感染性患儿应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4-5]。

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护理原则科室成立由专人负责的安全及质量监控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抢救物品、药品进行标识,对急救仪器设备、岗位职责、环境卫生设施进行全面地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积极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树立人人防范风险的意识,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每日认真给患儿进行沐浴或油浴1次,以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是否有破损、脓点、红疹等。部分患儿会出现红臀,一旦出现,应涂抹护臀,此外还可用保鲜膜包裹红臀24h。如需长期输液的患儿,可在固定胶带下使用皮肤保护剂安息香酊,以防止表皮细胞脱落。同时还应做好患儿眼部、口腔及脐部的护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规范操作、确保护理安全如需对患儿进行侵袭性的操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动作尽量要轻柔,尽量降低或避免疼痛的发生或对患儿造成损伤,合理的使用止痛方法,如非营养性吸吮(如安慰奶嘴)、口服蔗糖、抚摸诱导等,对于较小早产儿,应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操作和检查,如确有需要者,应对各种操作集中进行,以避免长时间的打扰患儿,操作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确保护理安全。

3小结

长期以来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护理安全隐患。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观念的增强,患者在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服务质量及服务内涵。这就给我们医护人员,尤其是在niCU工作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切实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方便、优质的全程服务。

参考文献

[1]冯东霞,董方,徐樨巍,等.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6):591

[2]陈筱珊.niCU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9):47-48

[3]周敏,丁爱国.新生儿医院感染研究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99-800

[4]张睛.niCU风险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3(2):106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5

关键词婴儿尿布皮炎炉甘石洗剂碘伏治疗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症。一般认为,由于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它刺激皮肤使其发炎。此外尿布未漂洗或加用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使婴儿臀部处于湿热状态,也会产生尿布皮炎[1]。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斑,严重者出现丘疹、斑丘疹、水疱及糜烂。多累及婴儿的会,有时可蔓延至腹股沟及下腹部,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皮肤损伤。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儿科临床的棘手问题。收治尿布皮炎患儿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炉甘石洗剂与碘伏外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00例,经诊断均符合要儿尿布皮炎诊断标准。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病情、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涂药前先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后,用湿纸巾拭干,及时更换尿布。对照组采取局部涂红霉素软膏;观察组则先用消毒棉签蘸取碘伏溶液涂于患处,待碘伏充分发挥其消毒作用后再蘸取摇匀后的炉甘石洗剂涂于皮疹处,避开破损部位皮肤。每天使用3~4次,病程中加强护理,及时更换污湿尿布、减少婴儿臀部受尿液、粪便以及不洁尿布刺激、摩擦,保持皮肤清洁。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24小时后臀部潮红面积缩小,皮损处表面干燥,5~7天臀部皮肤恢复正常;②有效:24~72小时臀部潮红面积缩小,皮损处表面干燥,7~10天臀部皮肤恢复正常;③无效:>72小时臀部皮损处糜烂及渗出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婴儿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观察组64.0%,对照组15.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见表1。

讨论

尿布皮炎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最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病。因为这个时期的小儿皮肤非常娇嫩,皮肤表皮的角化层很薄,皮肤屏障作用弱,在多种刺激下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国内曾经有报道[2],对132例小儿进行病原学监测,获取细菌137株,真菌19株,92.4%的患儿合并有细菌或真菌感染。碘伏是由表面活性剂与碘络合而成的不稳定络合物,其中有80%~90%的络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浓度大、杀菌力强,无味、无刺激、无致敏性,毒性低,为广谱杀菌剂,能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3]。碘伏性质温和,对创面无刺激无疼痛,患儿易接受。炉甘石洗剂是以炉甘石为主要成分,辅以氧化锌和甘油、乙醇加蒸馏水配制而成,炉甘石有收敛、轻度防腐作用,氧化锌有消炎、干燥、吸附、保护和弱收敛作用,甘油有轻度的吸湿作用,联合应用具有消炎、收敛和保护作用,两者联用增强了消炎、杀菌、收敛、止痒作用,减轻患儿不适,促进皮肤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济实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55.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9-01

肛周脓肿是婴幼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因婴幼儿肛管短,括约肌松弛,皮肤粘膜薄嫩,屏障功能不全,适应能力差,周围皮肤及粘膜,经常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如:尿液、粪便、尿布摩擦等)护理不当造成周围皮肤感染,最终导致肛周脓肿,甚至肛瘘。术后护理不当会加快术后复发的频率,故积极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1病例资料

例1:患儿,男,20天,因哭闹2天入院,查体:t38.6℃,肛缘4点位距2cm处有一范围2cm×4cm红肿区域,皮温升高,波动感明显,触痛。

例2:患儿,女,24天,因肛旁红肿伴哭闹2天入院,查体:t38.9℃,肛缘5点位距约3cm处有一范围3cm×4cm红肿区域,有波动感,触痛明显。

例3:患儿,男,20天,因哭闹3天入院,查体:t39.2℃,肛缘3点位距约3cm处有一范围2cm×3cm红肿区域,有波动感,触痛明显。

2术前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过小,有些甚至刚刚出生,对这样的患儿做手术,家长是很难接受的,眼看患儿遭受病痛折磨,同时又担心手术效果,思想压力很大。所以术前应耐心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做好健康宣教,让患儿家长加深对小儿肛周脓肿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打消家属的顾虑,同时介绍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使患儿家长有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医生应多与患儿接触,消除患儿对医务人员的恐惧感,更好地配合治疗。

3术后护理

3.1疼痛护理患儿会因术后伤口疼痛哭闹不休,影响休息与睡眠,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经常巡视病房,给予关心、安慰、耐心的诱导,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疼痛感。但总体而言,由于手术使脓汁得以引流,只要不触碰伤口,患儿的疼痛会较术前轻,因而可能表现得较术前更安静。

3.2饮食护理术后患儿进母乳或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肉粥、鱼粥、菜泥等。适当进食香蕉、蜂蜜水、红薯等,忌进食油炸、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也不能进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3.3切口护理由于小儿排便次多,屎尿齐排,容易污染伤口。加上小儿皮肤娇嫩,反复粪便刺激可引起肛周皮肤炎症反应。伤口换药时患儿常因疼痛而不合作,加重手术切口护理的困难。因此,患儿每次排便后都应用温水清洗,再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外洗。医务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动作应熟练、轻柔,尽量缩短换药时间。换药时应认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分泌物是否有异味,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是否正常等。换药胶布应用透气小条胶布,每次贴在不同的位置,以免损伤肛周皮肤。换药后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如发现敷料脱落或被尿液、分泌物等浸湿,应及时更换,保持引流通畅及敷料干洁固定,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创面假愈合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湿疹,防止伤口感染。

4体会

小儿肛周脓肿是小儿较常见的疾病,小儿心理、生理有别于成人,其护理有其特殊性。由于小儿神经发育尚未完善,术中和术后患儿的疼痛感较轻,因此术后较少出现尿潴留,也无需口服止痛药。术后通过饮食调理,保持大便通畅,无需口服通便药。但小儿皮肤娇嫩,排便次数多,换药时不能合作,增加了伤口护理的困难。因此,换药时操作应又柔又稳,并防止小儿换药时间过长而受凉。保持伤口及肛周皮肤清洁卫生对婴幼儿肛周疾病患儿术后尤其重要。

5婴幼儿病的预防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7

【关键词】新生儿;家庭访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儿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儿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诸如合理喂养、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处理等许多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把孩子送往医院就诊,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有专业医务人员按时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十分必要。通过访视,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母亲哺乳、护理、防病和如何发现异常[2]。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对58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访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儿访视资料进行分析。

1.2方法组织好人员,准备好物品,在新生儿出院后第3~7天进行初访,新生儿第14天进行复访,第28天进行满月访。每次访视,首先和家长进行交流,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其次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如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等;再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如颈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对通过询问、观察、监测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健康指导或者转诊,做好访视记录。

2结果

在对58名新生儿的家庭访视中,21名新生儿存在各种问题(有9名同时存在2种问题)。其中皮肤黄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湿疹5例,脐部渗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泻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脏听诊闻及杂音1例。

3讨论

3.1在新生儿访视中,笔者发现皮肤黄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黄疸6例,转诊1例,后被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经治疗痊愈。通过家庭访视,发现很多家长缺乏皮肤黄疸的相关知识,盲目地等待黄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长对皮肤黄疸过于担心,以为孩子生了什么病。笔者向家长讲解黄疸发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帮助分析是否有喂养方面的因素,指导如何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及消退情况,怀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诊。

3.2通过访视还发现,尿布炎在新生儿期也比较常见,尿布炎有6例,占10.34%,笔者指导家长勤给宝宝更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轻度的用电吹风吹局部、茶叶外涂等实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导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笔者还帮助家长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让其注意避免,如长时间使用尿不湿、使用的尿布是化纤类的、便后不及时清洗皮肤、臀部垫不透气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强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过指导,家长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发生,也学会了尿布炎的正确护理方法。

3.3面部湿疹在新生儿家庭访视中也发现了5例,占8.62%。笔者针对湿疹发生的原因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生儿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选用柔软的棉制品且经常暴晒,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亲最好不要吃辛辣、鱼虾等食物[4],新生儿可带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痒而抓伤脸部。尽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湿疹严重出现渗液,建议转诊。

3.4新生儿出院在家,脐部护理对于家长来说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访视发现5例脐部渗液,占8.62%。多是在脐带残端脱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湿脐带及敷料,家长由于缺乏脐部护理知识,担心宝宝疼痛,不敢或不会清洁消毒脐带局部皮肤引起。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家中没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笔者通过家庭访视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让家长感到如释重负,还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常识,教会其用75%的酒精彻底擦拭脐部,更换敷料,指导每日观察脐部,洗澡或换尿布时避免沾湿或污染。

3.5通过访视笔者还发现,有些家长缺乏科学育儿观念,不敢开窗通风,过度保暖,生活环境空气不新鲜,室内温湿度掌握不好,导致新生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长缺少新生儿喂养方面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破裂疼痛,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则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有些老人还再给新生儿挤、捆蜡烛包、用书或硬的东西枕扁头、用母乳给宝宝擦脸。通过家庭访视得以发现这些问题,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和就诊指导。访视时,笔者还询问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免疫接种情况,接受家长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的咨询,指导接种卡介苗后皮肤局部反应的观察方法;笔者教年轻家长学习婴儿抚触和给宝宝做婴儿操,讲解抚触和婴儿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鹅口疮、先心病、髋关节发育不良、脐疝、隐睾等,通过家庭访视亦能够及时发现并指导就诊。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对新生儿家长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拓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面,提高新生儿保健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参考文献

[1]张淑丽,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访视对新生儿期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81.

[2]杨金梅,张翠梅.以产后访视为契机拓展妇幼保健院功能[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919.

[3]段梦娟,何国平.新生儿尿布皮炎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9):97.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8

【关键词】尿布皮炎;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珍珠层粉混合剂;新生儿;治疗;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sofmicrowavetherapeuticinstrumentandpearlpowdermixtureonneonataldiaperdermatitis.methods:86neonataldiaperdermatitiscases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multi?functionalmicrowavetherapeuticinstrumentcombiningpearlpowdermixture;while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buttockprotectioncream.after3daysoftreatmentcurativeeffectswerecomparedwitheachother.results:thecombinationofmulti?functionalmicrowavetherapeuticinstrumentandpearlpowdermixturecancurediaperdermatitiswithasignificanthighertotaleffective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multi?functionalmicrowavetherapeuticinstrumentandpearlpowdermixtureisaconvenient,economicalandeffectivetreatmenttoneonataldiaperdermatitis,andworthwideapplication.

[keywords]diaperdermatitis;multi?functionalmicrowavetherapeuticinstrument;pearlpowdermixture;neonate;treat;nursing

尿布皮炎[1]是新生儿的常见问题,新生儿皮肤娇嫩,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使其发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如家属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尿布未漂净或长期加用橡皮布、油布或塑料布,使婴儿臀部处于湿热状态,先是小红点状,继而成片状红斑样改变,有的隆起于皮肤,边缘不清,医学上称为“丘疹样皮肤损害”,此处皮肤用手触摸时有“发热”感,不同于其他健康处皮肤。严重者患处皮肤起疱疹,渗出水样物,皮肤溃烂,呈化脓样改变,此时新生儿常有发热、拒奶、易哭叫等全身表现。个别甚至可继发全身感染,引起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005年9月~2008年10月我科采用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联合珍珠层粉混合剂治疗43例尿布皮炎婴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尿布皮炎新生儿,男性52例,女性34例,日龄7~30d,体重2~4kg。皮肤潮红者35例,有破损出血者15例,皮炎面积局限于臀部者30例,皮炎涉及会阴、阴囊、者20例。原发病:腹泻43例,肺炎25例,早产儿8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

1.2方法

加强日常护理,勤换尿布,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洁皮肤。86例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适当充分暴露患处,用eco?100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功率25w)照射患处,皮肤干燥后涂上珍珠层粉混合剂(珍珠层粉12g+喉风散2.2g+扑尔敏16mg研粉+氯霉素眼药水10ml),再照射至干,距离5~7cm,每次15~20min,每天2~3次,男婴避开阴囊。对照组用温水清洁皮肤后涂市售某品牌婴儿护臀霜。两组治疗原发病、喂养方法及基础护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3d后观察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

无效:皮炎面积无缩小,丘疹、潮红、糜烂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有效:糜烂创面无渗出液,仍有丘疹,皮肤仍潮红。显效:糜烂面结茄,丘疹消退,皮肤稍潮红。治愈:皮肤平整完好无潮红。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3.1医学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疗效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有效率8例(18.6%),显效12例(27.9%),治愈21例(48.8%),无效2例(4.7%),总有效率达95.3%。对照组有效率7例(16.3%),显效10例(23.3%),治愈5例(11.6%)无效2例(4.7%),总有效率51.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程缩短,患儿痛苦减轻,并发症减少,护理上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3讨论

婴幼儿表皮角化层、透明层和颗粒层均很薄,皮肤的防御功能差,对外界刺激抵抗能力低,易受伤和感染。当婴儿的臀部经常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刺激或粗糙尿布摩擦或尿布通透性差,婴儿的臀部经常处于湿热状态而引起尿布性皮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合并细菌感染甚至败血症,增加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痛苦[2],延长治疗时间。因此,除做好预防尿布皮炎工作外,利用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对局部皮肤组织温度加热,加速患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渗出液吸收,结合珍珠层粉混合剂中珍珠层粉、扑尔敏、喉风散、氯霉素的抗过敏、消肿、去腐生肌、消炎、抗感染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肿,促进局部伤口愈合。

本组结果显示,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与珍珠层粉混合剂合用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缩短疗程,减少新生儿因皮炎带来的疼痛且价格便宜,能有效治疗尿布皮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9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临终关怀;营养支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22-02

1病例资料

患儿,男,40天。G1p1,胎龄31+1周,于2013年04月10号因胎膜早破并宫内窘迫剖腹产娩出,出生体重2.0Kg,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5分,5分钟8分,10分钟未评,羊水Ⅲ°污染,量少,双上肢垂腕,脐带明显水肿,胎盘正常。出生后即行气管插管下气囊加压复苏。尿常规(4.12):隐血3+,尿蛋白3+,红细胞2+/Hp;肝功:总蛋白44.4g/L,白蛋白22.8g/L,肾功:尿素氮8.75mmol/L,肌酐75umol/L;予以清洗尿道后复查(4.14)尿常规:隐血3+,尿蛋白3+,红细胞+/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07mg;肝功:总蛋白30.2g/L,白蛋白14.7g/L,肾功:尿素氮3.55mmol/L,肌酐33umol/L;4月15号出现呼吸费力,为进一步治疗转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后查白蛋白16.0g/L;电解质:低钙血症,(4.21)血脂:总胆固醇7.07mmol/L;甘油三酯2.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56mmol/L(.4.22)超声:双肾实质弥漫性回声改变。补充白蛋白后(4.24)复查:血白蛋白15.0g/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77pmol/L;游离甲状腺素10.34pmol/L;促甲状腺激素22.10uiU/ml;(4.28)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80mg。4.25加用优甲乐片,4.30加用骨化三醇软胶囊。5.5出现呕吐,消化道造影显示:胃食管轻度反流。病情告知家长,家长辗转多家医院咨询,被告知治愈希望渺茫,于5月20号要求出院。出院诊断:①先天性肾病综合征;②新生儿肺炎;③新生儿窒息;④新生儿贫血;⑤甲状腺功能减退;⑥低钙血症;⑦双上肢畸形;⑧胃食管反流;⑨早产儿。于5月20号鼻导管吸氧下转入我院要求进行临终关怀。入院查体:t36.6℃,p180次/分,R46次/分,Bp78/50mmHg,wt2700g。早产儿貌,全身水肿,反应可,面色苍白,口周及额头皮肤发绀,皮肤弹性差,散在脓疱,以眼睑、足部和会水肿明显,前囟4cmx4cm,颅缝分离约1.0cm,眼球无凝视,鼻翼扇动。外耳外形正常,口腔黏膜光滑。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音。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无肠型,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肋下1.5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脐带已脱落。脊柱无畸形,双上肢垂腕,肌张力正常,耻骨联合处皮肤硬性水肿,包皮水肿明显、皮薄如蝉翼,皮纹消失。神经系统检查:觅食、吸吮、吞咽、拥抱反射可引出,握持反射、踏步反射未引出。

2治疗经过

入院后通过计算患儿的院内营养量并应用,专人负责每天使用新生儿量表测量,记24小时出入量,行尿常规检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加强皮肤护理,每天进行洗浴、油浴、抚触,臀部护理、口腔护理,经口微量喂养早产儿配方奶,60ml/天,均匀分成8次喂养,视耐受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奶量;准确计算营养素,静脉输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的量、促进追赶生长。停吸氧哭闹时,指脉氧56,安静时,指脉氧98。间断鼻导管吸氧。水肿明显尿少时,(5.22;5.23;5.27;6.1;6.5;6.7)给予白蛋白2.5g+呋塞米2mg;每天给予碳酸钙D3颗粒1/5包口服;于6月9号查尿常规时尿蛋白+,复查尿蛋白+,尊重家长意愿每天和孩子单独见面1-2小时,皮肤完整无皮疹及出血点,患儿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应人应物能力强,容易安抚。于6月10号,患儿家长要求出院。出院体重2.76Kg,水肿较前减轻,尿量仍然较少。出院时给予出院后喂养的指导数据,使出院后喂养有章可循。出院时医生和护士向家长交待护理及喂养要点,及随访计划。基本随访原则为出院后1周电话随访,根据随访中的问题确定下次随访时间。

3结论

近20年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营养问题很少得到重视。[1-3]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aap-Con)强调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简称特殊婴儿)的喂养应当得到特别的重视[4]营养支持疗法对特殊婴儿在特殊年龄阶段的重要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脆弱的特殊群体,其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所有必须和条件必需营养素缺乏引起的健康问题,还要关注营养对促进早产儿成熟和人体功能的作用。院内的医疗目标是给予最佳营养投入,促进追赶生长,使其在短期内迅速具备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宗一.婴幼儿早期喂养回顾。中华儿科杂志,2007,45:955-957.

[2]丁宗一.高度重视早产儿、低体重儿出院后喂养.中华儿科杂志,2009,47:484-486.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篇10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以皮肤与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1]。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2、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儿,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出生2-28d。其中早产儿15例,新生儿肺炎35例,光疗前查总胆红素123-336umol/l,均达光疗指征。

1.2光疗设备

全部病例均使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XHZ-90双面光照治疗仪,采用蓝光灯管5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护理

2.1对患儿家长的宣教

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在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些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取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4]。

2.2光疗仪器的准备

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及时更换灯管。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高度,并使箱温升到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为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2.3患儿的准备

光照前常规体温监护,检查患儿皮肤完整性,有无红臀,有无硬肿,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防止患儿舞动抓破皮肤,必要时包裹患儿手足。包裹时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为避免生殖器损伤,应使用尿垫,并及时更换。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损伤。

2.4防呕吐,防止窒息

光照疗法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引起新生儿窒息,所以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度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分钟内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使其成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在新生儿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患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儿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哭吵。患儿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2.5光疗中的护理:

(1)病情观察:光疗过程中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有无心衰或者呼吸暂停发生,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在光疗过程中,要每3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体温随时调节蓝光箱的温度,观察黄疸消退的情况及大、小便色泽、量;观察患儿有无皮肤发红、皮疹等不良反应,观察有无拒食、嗜睡、及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配合处理。[4]

(2)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勤换尿布,加强臀部护理。

(3)用药护理:光疗的患儿常规口服核黄素片(维生素B2),避免光疗造成患儿体内核黄素缺乏。并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儿溶血的药物。

(4)饮食护理:保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按时箱内喂奶,两次喂奶间喂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以补充光疗所增加的不显性失水量,观察大小便次数及性质:蓝光治疗的患儿可出现轻度腹泻,使胆红素从大便中排除,要注意大便的性状、颜色。要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不能经口喂养的患儿,应鼻饲或静脉输液,并记录出入量。

2.6光疗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取下眼罩及尿不湿,检查眼部有无感染,并用生理盐水做眼部护理,记录光疗时间、停止时间及黄疸消退情况,并检查患儿皮肤有无皮疹、炎症及破损等出现,常规脐部护理。

2.7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十分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不接触患儿。注意做好新生儿臀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进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清洁,并做常规消毒。光疗箱内湿化器的水箱均使用灭菌蒸馏水,光疗结束后倒掉水箱内的水,使水箱干燥备用。光疗时戴的眼罩使用后均用清水洗净,在放入煮沸的蒸汽中熏蒸3分钟,晾干备用。

3结果

本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通过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47例患儿好转出院,其中光疗24h32例、8-16h10例,3例aBo溶血及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4.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但是许多患儿家长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必然延迟患儿的康复,甚至发生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5]。因此,必须多与患儿家长沟通,耐心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引起其重视,使患儿尽早接受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可采用药物、光照疗法、换血等治疗手段,光疗是最简单易行的疗法,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且经济方便,患儿无痛苦。但在光疗前给家属的宣教、光疗前的准备、光疗过程中,护士认真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光疗后的护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患儿的痊愈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毅。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56-3957.

[2]金汉珍,黄德珉个,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