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产养殖产业研究十篇水产养殖产业研究十篇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53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1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该准则仅对生物资产进行概括性的规定,其中对生物资产中的特殊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如何计量没有明确,从而无法反映企业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无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一、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特性及分类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是水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将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定义为: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水产养殖对象大部分不是静止不动的,且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也加大了其确认和计量的难度。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更是依赖于养殖水域的空间、质量等条件生存。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可以把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和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两类。一般来说,用于出售用途的属于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范畴,而成熟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处于繁殖期时,是属于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范畴。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既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也与其他生物资产存在差异,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

二、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应按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即以取得生物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使用状态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生物资产的成本。对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来说,获取的来源不同,其初始成本构成也有所不同。

(一)外购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

无论是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还是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其外购成本都应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以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包括捕捞费、装卸费和劳务费等)。

企业外购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按照应计入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或者“生产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二)自行培育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

1.自行培育的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对于自行培育的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其成本应该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包括培育所需要的水电费、捕捞费以及管理费等)等必要支出。企业计量自行培育的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时,应按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自行培育的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自行培育的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其中,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和出租。对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计量,则应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三)投资者投入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

对于投资者投入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者投入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时,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或者“生产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三、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及账务处理

(一)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费用化后续计量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为了维护或

提高其使用效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维护、饲养等。此时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能够产出农产品,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因此所发生的这类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费用化后续计量,应按实际培育过程中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等,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并且,在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生物资产的成本,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或者“生产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二)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后续计量

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应根据其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按期计提折旧。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即当对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量折旧时,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三)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后续计量

由于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自我生长性,有时短暂的减值可能会因为自我生长性得以恢复其价值,因此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或者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其差额,计提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即按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或者“资产减值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者“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即按照转回金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与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不同的是,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四)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不对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和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估计销售时所发生的费用调整其账面价值,其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收获及处置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2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建设;发展

“水产养殖学”是湖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新开设的专业,作为农业专业的一部分深受传统“轻农、歧农”思想观念的束缚,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水产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多数学生认为读此专业低人一等;其次,考生和家长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就业状况过度担忧,由于对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清楚,导致片面地认为水产类专业不好就业,工作环境差和劳动报酬低等,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本专业。近两年来,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生源第一志愿填报录取入校的较少,许多是调整志愿无奈进来读的,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很多家长对水产养殖专业也不认同,担心孩子读完大学仍旧无法“跳出农门”。这些可能会造成部分同学有转专业,甚至退学的念头。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节粮节地型产业,它既不与粮食争耕地,又不与畜牧争草原,可缓解粮食生产的压力。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的优质食物,被誉为“健康食品”[1]。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均占到世界产量的70%以上[2],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两个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水产养殖”。另外,湖州师范学院背靠南太湖,历来是水产养殖业发达的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地理位置,水生生物学与水环境学科是我校重中之重的建设学科,拥有水生生物学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我校要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也是申报硕士点,建设湖州大学的重要支撑之一,拥有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师资队伍,这些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校新办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我校水生生物学的优质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通过加强水产养殖学的专业宣传,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富有创新能力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秀生源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秀学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建设湖州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网站,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本专业进行全面详细介绍。通过招生宣传,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本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了解,包括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内涵、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同时依托本专业的养殖基地和养殖实验室,普及水生生物学知识,宣传渔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其二,挖掘专业发展的优秀人物及其成功事例,组织编撰宣传材料,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2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水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熟悉本专业、进而热爱本专业。除了会议上、课堂上宣讲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立“名家论坛”,请本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校讲学,介绍他们创业的经验,同时组织学生到水产养殖及饲料和食品的龙头企业、相关科研事业单位等参观学习,使学生真正看到水产业的希望,增强学生立志投身水产养殖业的信心。

3创立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来之能用,能够立即担当起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转化到生产中,做出其他非专业学生难以做到的创新性贡献。这就要求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导师制,强化实践教学[3-5],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实训平台指导培养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1实行导师制。让学生一进大学就由本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全方位引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大一第二学期起,指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立科研创新专项,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技能;进入大二以后,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课题,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指导学生、申请专利、服务地方等;进入大三以后,指导学生确定就业和考研方向;进入大四以后,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毕业论文、考研或就业等。让导师成为学生四年本科生活的“守护神”,从而增强师生感情,巩固专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2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学专业依托的“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校内外的实践实训基地等有利条件,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3.3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从课程体系设置到学时安排,都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够重视。然而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6]。

3.4利用生物科学学科优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强调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夯实学科基础,发挥本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所具备的生物科学学科优势,加强通识性课程的开设力度。

3.5严格教风,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教书育人,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普及高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基本功训练。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水产业精英人士或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以政策规定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发动现有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各级别课题项目,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7页)5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

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吸引优质生源和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方设法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引导学生考研继续深造。近年来,本专业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考研人数和上线率均在我校首屈一指,这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有示范带动作用;另外借助生物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考研视野,即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报考水产养殖相关专业,也可以报考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专业。其二,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注重师范技能培训的特点,鼓励学生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如参加普通话、化学分析工、教师证、会计证等的考证培训,为从事相关教育或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其三,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以水产业界成功人士的经历,引导学生去基层,去渔区,去生物技术类企业创业,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在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创立具有水产养殖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水产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确保新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康森.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科学养鱼,2010(11):1-2.

[2]农业部渔业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3.

[3]石耀华,顾志峰,王永强,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8):77-79.

[4]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3

1.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导致了新兴海洋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谓海洋新兴产业,是以海洋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和由此带动且服务于其开发利用需要为背景的、产业演化形成期进入成长期的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新兴产业的产生的基础,尤其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积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海洋新兴产业相对传统海洋产业而言,是科学技术进步积累和技术集成开拓了海洋资源利用的内容所形成的参与。

根据国内外海洋开发的实践和海洋高新技术储备的领域和强度,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在海洋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海洋化工及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环保、海洋石油、海洋能利用以及海洋服务业等领域均出现较大的进步,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在海洋科技创新对其改造、提升中,仍保持自身较大的发展。而海洋新兴产业依托于丰富的资源和海洋科技不断的创新,其发展迅猛,具有更大的真正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海洋科技创新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现代的海洋产业是融多行业、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包括复杂的结构和众多的分支,它的再生产过程同样包括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过程。有些海洋产业可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有些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可以联动陆地经济。海洋产业的纵向发展既为上游产业提供市场,拉动其发展,又为下游产业提品,推动其发展,并促进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如发展海洋造船、航运业,可以带动港口建设、以港兴市,带动沿海的工商业和城市发展。这就是说,海洋产业具有增长快、效益高、涵盖面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一个海洋产业就可以带动几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大的工程就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因此,由海洋科技创新催生的海洋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科技内涵,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科技、经济、社会三重价值的载体。这种可以迅速放大的价值优势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带动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

3.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开发与保护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处于中心地位,经济效益毫无疑问成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中,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衰退问题也是必须关注的焦点,海洋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自然界的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问题,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二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这两种海洋环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海洋科技创新。如海洋生态环境应用基础性演进领域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创新、入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对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4.海洋科创新对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战略利益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旺大计。海洋国土完整与拓展,以及国家安全,都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产与发展空间的维护与扩展。这是涉及维护国家现有生存空间的完整,以及未来生产空间的拓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在这其中,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十分巨大。例如,在海洋调查、极地考察与国际海洋法研究方面的海洋科技创新,可以为国家解决与邻国领海、岛屿归属权争端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开发利用公海大洋、南北极资源提供关键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支持。

二、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不断推动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向前发展。作为新兴海洋产业,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如下。

1.海水增养殖技术

优质种苗培育技术,选择适宜养殖的优势品种。种苗培育必须大力引进适合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国内外优良品种,用生物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多倍体技术开展名特优新品种的繁育,培育优质高效、抗病害的养殖品种,提高优良品种普及率。主要养殖品种原种保存、提纯复壮和良种选育研究。建立原种种质库和原种自然繁殖保护区;养殖方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等不同养殖方式的技术和设备研究。间养、混养、轮养等对养殖空间进行生态科学利用技术和理论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生态技术研究,包括海水养殖容量的研究和养殖区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技术和设备开发研究等;海水养殖病害防治,要加快引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加强预防研究,从养殖容量、水质控制、药物饲料、苗种繁育等环节入手,控制鱼、虾、贝、藻病原体的发展,建立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体系;海水养殖病害快速诊断技术和高效无公害无残留防治技术;加强养殖病害防治药物研究,以研制无公害高效新药物为主。

适合放流苗种选择研究,在稳定并逐步扩大中国对虾、金乌贼、海蜇等现有品种的放流规模,积极探索日本对虾、魁蚶、梭鱼、梭子蟹等放流品种开发试验;苗种放流、底播海区选择研究;苗种移植技术的研究;投放人工鱼礁,建设人工渔场技术研究。

2.水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技术

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附加值技术开发研究;建立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发研制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设施、设备,配套完善技工生产线,提高水产品加工利用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手段,建立水产品产业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开发研究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特点的产品;对加工机械、包装材料以及调味品等相关配套的研究开发;高档鱼、虾、贝、蟹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保鲜保活技术研究;冷冻调理食品开发技术、鱼糜以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究;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等海珍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开发技术,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技术、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酶技术、海洋生物材料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发技术、海洋农用生物制剂开发技术;海洋抗肿瘤化合物研究,海洋活性物质研究,鲨鱼软骨素、胶囊制剂研究,海洋多糖、寡糖的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海洋生物酶应用于医疗方面的研究等。

3.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加大海水增养殖良种推广工作力度;海洋药物开发产业化;海洋寡糖生物农药推广及产业化;海洋微生物农药研制推广及产业化;新型海洋寡糖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利用海参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的多种海参制品,进行扩大产业链条,完善推广、流通、贸易等服务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行;拓展新型海带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领域,完善流通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营;应用和开发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和渔民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创造名牌产品。重点推广应用超低温制冷技术、烘烤和软包装技术等,通过保鲜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海产品的质量。

三、科技创新有效影响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需求结构

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是关键。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从陆地走向浅海,继而逐步走向深海和南北极。从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渔业和盐业,到海洋油气、深海矿产的勘探与开采、极地考察和深海探索等方面,都是伴随着海洋科技创新而产生的。可以说,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突破与进展都是以相应的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密不可分。而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食品自给供应,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与营养水平,为国家的食品供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海洋渔业资源日趋枯竭的状况下,随着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海洋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食品供应。

1.科技创新对海水增养殖需求结构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海水增养殖需求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增养殖业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新突破不断支撑海水增养殖健康稳定发展。如,中草药、疫苗、免疫增强剂等养殖新药代替抗生素预防防治鱼病、虾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公害系列养殖用药进入了产业化开发;开发研制了新的微波增氧消毒设备,提高了工厂化养殖循环水的利用效率;为建立生态养殖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海水增养殖业强有力的推动。二是随着“科技入户工程”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实施,海水增养殖业整体科技水平得到提升,整个行业的开发利用率得到提高。例如,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开展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和新型渔民培训等活动,在200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30余期,培训3.3万余人(次),统一编印健康养殖技术资料8000余份,有效推动渔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普及,提升了海水增养殖行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同时随着科技成果的应用,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三是通过科技创新,加强了养殖病害预测与防治工作力度。通过技术突破和革新,提升测报精准度,为海水增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山东省2009年组织200多个测报点开展了病害监测报告工作,测报品种涵盖了大菱鲆、对虾、刺参等26个优势养殖品种,测报面积接近1万hm2。设立了50多个省级直报点,对海参、凡纳滨对虾、大菱鲆、日本对虾、梭子蟹和乌鳢等六大养殖品种的病害的发生、传播情况进行了监测快报,监测直报面积2700hm2。

2.科技创新对水产品精深加工需求结构的影响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4

在有限的渔业资源情况下,渔业的可持续增长必然要在养殖渔业上寻求发展,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适当增加可养水域。然而应用已有的传统养殖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对水产养殖发展的要求,问题是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已难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养殖比较效益下降;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环境恶化;主要养殖品种疫病严重,而且多呈暴发性流行。为了应付养殖中的疾病及生长缓慢,提高养殖密度,人们使用药物和添加剂不当,这不但没有抑制疫病流行,反而常因此而导致环境污染与食物污染,对人类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在20世纪后半叶,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取得较大进步,水产养殖总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在淡水池塘养殖、海水藻类养殖、贝类养殖、综合养殖技术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紧缺,在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养殖水面已基本利用,养殖渔业也需要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因此,发展内涵为高效益、高投入的集约式养殖,也就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集约式养殖增加了养殖密度,增加了对养殖条件的可控性,因此,也必须在健康养殖技术及其管理的实施下才可持续发展。

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也包涵了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安全,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及其管理当前出现的随意性,导致疫病蔓延,种质退化,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影响了食品的卫生安全。

集约式养殖的设施及其健康养殖技术,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其它养殖方式的健康养殖技术,均需要开发高新技术予以支撑。特别是我国水产养殖学科比较薄弱的应用基础研究、集约式养殖的设备及其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的保护技术、疫病的防治技术、高效的饵料技术、适宜于高密度养殖品种的选育等,均是21世纪初需要解决的水产养殖的瓶颈。

当代与水产养殖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已经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发展集约式养殖所需的物质基础,如材料科学的进步、电子技术的进步、水处理技术的进步、饲料工业的发展等。而且我国的集约式养殖也逐步由高产低效向高产高效优质发展,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因此,发展我国的集约式养殖、健康养殖技术和管理,已是我国养殖渔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产物。

(二)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集约式养殖及研究现状

我国设施渔业在传统的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基础上,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产业资金积累,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苗种工厂化培育的进步,正在逐步发展。

在淡水渔业方面,现已形成工厂化养鱼、流水养鱼、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和湖泊、水库三网(围网、拦网、网箱)养鱼等多种方式,适应了我国不同水域生态环境条件的开发与利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厂化养鱼、流水养鱼和三网养鱼的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高出池塘养殖的10多倍。

我国的淡水网箱养鱼是在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当时主要是在一些水库、湖泊中利用天然饵料——浮游生物,为水库、湖泊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1973年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在湖北省白莲河水库,用总面积168平方米的6个网箱放养全长3.4~5.1厘米的鲢鱼苗,经46~75天培育,每平方米收获全长13.1~19.3厘米的鱼种266.5尾,共14.6公斤。湖北省浮桥河水库利用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鱼种以来,1992年网箱养殖面积达69亩,年产鱼种8万~12万尾。70年代后期,我国淡水网箱养鱼从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的粗放式养殖转变为投喂配合饲料的精养式养殖,养殖品种为鲤、罗非鱼、草鱼等摄食性鱼类。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推广使用1~4立方米的小体积网箱养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黑龙江省向阳山水库,1992年用202只,体积为1~4立方米的小型网箱养殖鲤鱼,经103天饲养,总产鱼6.5万公斤,平均每立方米产鱼187.8公斤,其中两只1立方米的网箱,平均每立方米产鱼246.7公斤。同年,辽宁省大伙房水库,8只1立米网箱养殖罗非鱼,经74天饲养,平均每立方米产鱼214.6公斤。

90年代后期,我国的淡水网箱养鱼种类又有了扩展,除了仍以鲤鱼、罗非鱼为主要养殖鱼类外,在广东、湖北、浙江等地,还发展了鳜鱼、鳗鲡、加州鲈、斑点叉尾鮰等名优鱼类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湖北省浮桥河水库,1992年网箱养鳜鱼,养殖面积达1000平方米,产鱼7233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鱼7.2公斤。浙江省新安江水库,1990年网箱面积1044.9平方米,经18个月的饲养,从黑仔鳗养至成鳗,产量达3.1万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鳗为30公斤。1989年,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广东省肇庆养殖加州鲈鱼,网箱面积589平方米,经7~11个月饲养,净产鱼2万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鱼33.9公斤。同年,肇庆市鼎湖区水产局与湖北省机械化养鱼开发公司,采用机械化自动投饵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网箱面积666.7平方米,放养全长2厘米的鱼苗,经17个月饲养,净产达9万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鱼135公斤。经过20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推广,我国的集约式养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单产水平要高出池塘10多倍,显示了集约式养殖的优越性。

我国的工厂化集约式养鱼起步较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自动化控制水平则更为落后,虽然有些发展,但都属于比较初级的室内高密度养殖,只不过增加了充气和流水而已。20世纪80年代引入一批国外养鳗鱼的成套技术,目前仅个别尚可运转,没有普及推广。工厂化养殖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投资高,能耗大,而鱼的售价偏低,尚未找到适合中国淡水鱼养殖的配套技术。近几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具有8800平方米,可供应660吨鲜鱼的鱼菜共生养殖系统,虽未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生产效果良好,鱼产量达100公斤/平方米·年,前景看好。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起步较晚。70年代末,广东省惠阳县、珠海市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种类,获得了成功。1981年转入生产性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生产和经济效益。1984年广东省的海水网箱养殖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随后在福建省的平潭和浙江省的苍南一带,也出现了海水网箱养鱼的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海水网箱数量已超过5.7万个,养殖品种达到40多种,养殖产量近6000吨,养殖鱼类有赤点石斑鱼、巨石斑鱼、鲑点石斑鱼、青石斑、真鲷、黄鳍鲷、平鲷、黑鲷、尖吻鲈、花鲈、高体鰤、紫红笛鲷、红鳍笛鲷、蓝子鱼等。鱼种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苗种,以新鲜低值小杂鱼为饵料,每平方米网箱产量为20~30公斤。

近几年海水网箱养殖有了较快的发展,原来比较薄弱的北方地区也有了一定数量的网箱养殖。南方各省发展更为迅速,如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浙江省等,而且养殖品种也有所增加。1998年全国海水网箱总数在20万个左右,仅福建省1998年全省大黄鱼网箱养殖约6万个。我国海水网箱虽然有了较多的数量,但由于网箱材料与结构极为简单,抗风浪能力差,只能在一些风浪较小的港湾内或避风处养殖。目前已引入国外的抗风浪能力强的网箱进行养殖实验,但尚处于探索阶段。

海水工厂化养殖比网箱养殖更为落后,最早发展的是室内鲍鱼养殖,近几年真鲷、牙鲆、美国红鱼等室内工厂化养殖规模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是属于开放式、流水养殖。虽然采取了一些净化水质措施,然而目前水平还难以令人满意。

我国许多海水养殖品种的苗种,基本上是采用工厂化方式培育,在幼体饵料培育、水质调控、疾病预防、亲体培育等基本可形成配套体系。虽然设备落后于欧美,但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

2.国外集约式养殖及研究现状

国外的集约式养殖业比较先进的有日本、欧洲和美国等,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科学技术发达,材料先进,而且与集约式养殖有关的基础研究如养殖对象的营养生理、新品种开发、防病技术、水处理技术等已有较高的水平。

50年代起,日本首先使用合成纤维制成网箱进行养殖。60年代,日本网箱养鱼进入了迅速推广和发展阶段,网箱养鱼无论在海水或淡水都十分发达。海水网箱以养殖鰤鱼、真鲷为主。1980年养殖鲷科鱼类网箱有1.4万个,总产量达1.5万吨,1982年网箱养鰤鱼产量达14.6万吨,已能利用网箱完成亲鱼产卵、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以及饵料培养等一系列生产过程,并已利用升降式网箱系统,将网箱养鱼向外海发展。淡水网箱以养鲤鱼为主,尚有罗非鱼、香鱼、虹鳟等,一般产量达70多公斤/立方米水平。前苏联建立了多处网箱养殖场,养殖鲤鱼和草鱼,一般每平方米产量为60公斤;温流水网箱养鱼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15公斤。近年来趋向养殖名贵鱼类如鳟、鳇、西伯利亚鲟、斑点叉尾鮰等。美国自1964年引进网箱养鱼技术,多采用1立方米正方形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产量最高达到600公斤/立方米。目前,网箱养鱼已扩展到欧洲、非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

近十多年来,北欧和西欧的挪威、芬兰、法国、德国等正在开发大型海洋网箱研究,如挪威,海上网箱最大达1.2万立方米,而且网箱形式多样,材料轻,抗风浪能力大,抗老化,安装方便,在波高12米的巨浪下,网箱不变形,不影响网箱内鱼类的行为。网箱有浮式、沉降式、半潜式等,有配套的自动投饵机械及自动监测设备。

国外的工厂化养殖,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德国、英国、丹麦及前苏联。工厂化养鱼可分为工厂化育苗和工厂化养成两种。前者有挪威的大西洋鲑育苗和日本的真鲷育苗等;后者如德国、丹麦、英国的闭路循环式养鱼和温流水养鱼,以及加拿大的高潮线水池集约式养鱼等。

从历史来看,工厂化养鱼技术开发较早,但由于工厂化养鱼本身的局限性,其发展的速度和范围均不如网箱养鱼。60~70年代,不少国家由于过滤系统的技术和设备尚未完善,使得当时曾经一度繁荣的闭路式工厂化养鱼多因水质控制不理想而半途而废。近代工厂化养鱼较为成功的有丹麦的生物转筒过滤为主的养鱼系统,英国汉德斯顿电站的温流水养鱼,德国的生物包过滤系统和挪威的大西洋鲑工厂化育苗等。

1965年,日本在一个直径10米,水深2.5米,水容量143立方米的八角形水泥池中试养鰤鱼,水流量为100立方米/小时,每小时更换70%的水,收获时试验鱼平均重2公斤,而养在海中的对照组个体重为1公斤。1971年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建立了有2040立方米水面的余热利用水池,养殖锄齿鲷和真鲷。日本还利用温流水培育真鲷亲鱼,在温流水池中培育的真鲷比天然水域的亲鱼提早2个月产卵。英国利用温流水培育比目鱼,美国培育银鲑苗、鲻,挪威培育大西洋鲑鱼。

值得注意的是工厂化养殖中的水质调控的自动化、机械化研究,如美国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中,程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非常先进。目前国外采用两种自动控制系统,一是通用控制系统,即由微机输入输出、数据记录仪和遥控组件构成;二是工业程序控制系统,即由小型计算机和控制软件组成的具有16个控制器的网络结构。两种系统可控制溶氧、pH值、温度、室内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能耗、电导率、混浊度,又可控制投饵、泵、阀门、增养机、空气压缩机等,使整个系统自动化。其它先进国家也同样在自动控制及水质处理、监测等方面有许多研究及应用,如增氧、生物净化沉淀、过滤、脱氮、曝气等技术。

3.健康养殖现状

随着健康养殖的理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理解与接受,其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展开。在对可持续水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际上,水产健康养殖的研究主要涉及现行不同养殖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估;养殖系统内的水质调控技术;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水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水产养殖中的优质饲料技术等领域。90年代初期,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亚太水产养殖网(naCa)组织实施了亚洲现行主要养殖方式的环境评估项目,对亚洲的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研究作出了建议。澳大利亚著名微生物学家莫利亚蒂博士(moriarty)在养殖系统内部的微生物生态学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微生物生态技术控制养殖病害的可行性及其对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美国奥本大学在养殖系统内部的水质调控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日本是海水养殖比较发达的国家,80年代以来,养殖环境的困扰,使他们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网箱养殖的残饵粪便形成堆积物的处理方法,直至最近仍是研究热点。同时也对湾内养殖的容纳量、养殖污染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作为整治措施主要是泼洒石灰、粘土、覆盖砂土、翻耕海底、海底曝气以及工程导流冲涮等。

欧美在健康养殖技术及健康养殖管理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淡水鮰鱼养殖与挪威的大西洋鲑养殖。他们的大多数技术措施均体现了健康养殖的思想,首先是在这两种鱼类的养殖生物学、生态环境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养殖设施先进,而且操作机械化程度很高,如排进水、投饵施肥、清塘、苗种运输等,快捷方便,单位水体产量高,而且水产品质量也很高,有明确的卫生标准。他们的主要措施是,不间断的进行品种选育,以保证养殖良种化,如挪威大西洋鲑的人工选育品系,已占该国网箱养殖产量的80%以上。使用的健康鱼苗、商业养殖用苗,基本由良种培育中心供应,这是保持良种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建立严格的养殖防疫体系,包括鱼病监测系统。开发疫苗与强化鱼体免疫功能的免疫增强剂,如多糖类药物,从亲体、幼苗,直到养成各阶段均可使用疫苗,使养殖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减少了药物使用量,如挪威大西洋鲑养殖,1987年全国平均生产1吨鱼需1公斤抗生素,而到1993年,几乎很少使用抗生素。1996年全国年产30万吨鱼仅用了1吨抗生素。开发使用高性能饵料,使用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达1.1~0.9,降低了成本,更主要是减轻了污染。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如控制养殖规模,建立疫病防疫体系等。

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微生物、微生态技术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尚属初步,而对于许多具体的健康养殖技术的有效性有待评价。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已起步。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淡水鱼类、海养虾类、贝类等的暴发性死亡的出现,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健康养殖技术的必要性。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中的综合养殖技术,包含了许多健康养殖的内容。近几年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例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池塘动力学和微生物生态学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研究,以及养殖系统内部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对湖泊中不同养殖方式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技术、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我国的海水养殖业中,近几年也已经提倡实施健康养殖管理并发展了一些相应的技术,特别是疾病预防体系的建立及诊断技术的开发。水产药物使用与开发逐步走向规范化,海水养殖品种的育种问题已引起人们重视。养殖容纳量的研究以及生态养殖的开发均有一些初步成果。鱼虾类病害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目前在水产健康养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非常不够。21世纪,我国将面临更大的人口压力,水产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16亿人口的食物保障问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健康养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21世纪水产养殖研究的重要领域。

4.我国集约式养殖、健康养殖与国外的差距及发展趋势

我国的集约式养殖与先进国家相比,主要差距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所用的建材较为落后,不少地方基本上是“因地制宜”,特别是海水近岸养殖尤其明显。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海水网箱养鱼发展很快,然而,每年受东南沿海台风和风暴潮的影响,给海水养殖造成极大的破坏,现有网箱多为简单的浮式网箱,构架均较简单,不够坚固,而且易变形,无法抗御大风大浪的袭击。这与先进国家的抗风浪能力强的网箱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工厂化养鱼、养鲍至今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水处理设备落后,基本为流水式开放系统。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水质监测管理和投喂均为自动化。年产25万尾100克鱼种的育苗场,仅有1名工作人员,而我国,生产同样数量的鱼种约需10人。

③目前我国海水养鱼所用的饲料基本是小杂鱼,配合饲料在海水鱼养殖方面的应用较为薄弱,结果容易造成渔场老化,水质污染。而且,天然饲料易传染疾病病原,饲料来源不稳,受制于海区天然小杂鱼源及保存条件。国外先进国家基本使用优质配合饲料,饵料系数低,不易传染疫病,供应来源稳定。

④我国网箱养殖及工厂化养殖单产较先进国家低,由于水质控制落后,没有健全的防病体系,防病能力较差,养殖中的疾病问题严重。

我国健康养殖技术和先进国家相比较,除技术落后外,另一方面是管理落后,主要表现于病害严重,养殖环境自家污染严重,特别是海水养殖品种及名优水产品尤其突出。主要原因是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环境控制手段落后,水产药物使用混乱,某些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特别是海水养殖的品种,多数产量是由贝类构成,它们的免疫问题难以用疫苗预防。饲料技术在海水养殖中,除对虾以外,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海水养殖及名优水产品养殖的抗逆品种的选育工作几乎是空白,养殖健康管理急待认识和普及。

在我国21世纪渔业中,集约式养殖业特别是海水鱼类及名优品种的生产应尽快发展,它应该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养殖方式。这是因为我国近海适于放置现有形式网箱的海区较少,北方沿海地区多属水浅、岸直、冬寒夏热,只有向深海发展及工厂化养殖,才可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我国国情,直接引进先进国家的装备和技术,不但运转成本高,而且因为鱼价相对便宜,难以维持。因此,发展的趋势应首先是名优品种的集约式养殖,探索低成本、高产出的运行技术,获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后,再扩展到一般品种,由流水开放式逐渐向海水封闭式、工厂化方向发展。海水网箱养殖主要向抗风浪、自动控制沉浮,投饵自动化方向发展。

健康养殖技术及管理是一切养殖方式均应具备的要求,对于集约式养殖尤为重要。养殖密集、单位水体鱼产量大幅增长的条件下,环境极易恶化。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良种培育及环境改善两条技术路线着手,不断地培育可以满足高密度集约式养殖的品种,适应人为各种养殖方式;另一方面应不断发展水环境调控技术、高效饵料技术、疾病防疫技术以适应养殖品种的生理、生态要求。我国的综合养殖和生态养殖是一种很好的初级健康养殖模式,但仍需使用优良品种,提高饵料利用技术,研究水环境保护技术。

(三)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集约式养殖渔业的健康养殖技术

集约式养殖方式,由于高能量投入,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强化了生态功能,因此它应具有一套相应于这些设施的工艺技术,包括适应于集约式养殖品种培育和选择(海水养殖更为需要,目前,我们是有什么样的鱼苗就养什么鱼,什么鱼价格好就养什么,养殖品种和设施不配套,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率)、集约式养殖模式、饲料及其给饵技术、水净化技术等。由于我们集约式养殖渔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应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对现行的集约式养殖进行改造,设计出适于我国不同养殖品种的养殖设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解决针对不同设备和养殖品种的工艺流程、鱼种结构、水质净化措施、饲料配方及给饵技术、疾病防制体系、水环境控制指标、产量与养殖投入产出分析等。

(2)海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及浅海、湖泊水库网箱养殖技术

针对当前病害环境污染严重,饵料效率低,着重研究网箱鱼种的结构、环境的净化措施、高效优质饵料及投饵技术、养殖区域的养殖容纳量、养殖规模的控制、鱼类养殖的免疫体系及寄生虫的控制技术、网箱内鱼类行为生态学等。

2.健康养殖模式及技术开发

养殖模式是影响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重要技术关键。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搭配、放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养鱼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

许多现行的水产养殖模式多从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出发,品种搭配不够合理,养殖生产方式单一,结果非但达不到所追求的高产高效,反而造成了自身养殖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应当是品种结构搭配合理,投入和产量水平适中,养鱼和种植业、禽畜养殖业有机结合,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在这方面,应当在我国传统综合养鱼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养殖结构和模式,形成适合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文化、经济特点的健康养殖模式。

养殖设施是开展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养殖设施的结构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产养殖应用以及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我国的水产养殖设施,尤其是作为最主要养殖方式的池塘,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仅具有提供鱼类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我国虽然在七八十年代对鱼池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也主要限于鱼池的大小、形状和深度。现行鱼池的水质控制功能差,在养殖过程中难以对池水进行有效的调控,池水水质逐渐变差,严重影响了养殖的效果。养殖过程结束以后,富含各种营养盐类及其它废弃物的池水大多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现行的鱼池构造和设计已不能适应健康养殖和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要开展健康养殖,达到养殖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新型的养殖设施,除了具有提供鱼类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使养殖用水能够内部循环使用。这种养殖设施既能极大地改善养殖效果,同时又能够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对水环境的不良影响,真正做到健康养殖。其研究应主要包括养殖设施结构、水质净化技术和养殖设施的总体规划等。

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海水浅海、滩涂综合多元养殖、生态养殖、海水池塘持续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特别是维持养殖区、浅海、滩涂及投饵养殖的生态自净功能,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在浅海滩涂、湖泊等开放型水域养殖结构及调控方面,研究最适养殖量与养殖结构、自然生态功能的维护、开放水域贝类等滤食生物的营养保障技术、富营养化的控制及浅海、滩涂养殖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改善养殖污染的工程设施及设备。

开放型水体的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开放型水体的养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直接,因此,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在不同养殖方式中各种废弃物向养殖水体的排放情况和水体养殖容纳量的研究方面,也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深度不够,尤其是对水体自净能力及其过程的研究不够,不同条件下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在水体中积累的情况尚不清楚,研究结果对不同水面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操作指导意义不强。

今后开放型水体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现行各种养殖方式中废弃物的产生、水体对养殖废弃物的自净能力及其过程、废弃物在水体中的积累情况以及各种养殖模式对水体环境的实际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起不同类型水体中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技术和整个水体中养殖的宏观管理模式。

3.高效饲料及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水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饲料质量的好坏和饲料投喂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水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饲料的质量不但决定了饲料本身的转化效率,而且对池塘环境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饲料质量低下不仅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恶化养殖环境。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各种饲料,除了少数名优品种的专用饲料外,大多质量不高。一方面营养组成与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差,转化效率低,饲料系数高,影响了鱼类正常生长,也造成了养殖水体中各种有机物的大量积累,恶化了鱼类的生长环境,增加了病害发生的机会。此外,养殖生产中饲料多采用人工投喂,技术粗糙,随意性大,常常造成饲料的浪费,恶化养殖环境。

要开展健康养殖,保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饲料投饲技术非常关键。首先,应加强养殖品种摄食行为学的研究,应用摄食生态、摄食行为的特性,提高投饲的科学性。根据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要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鱼类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目前,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养殖生产单位过于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致使养殖技术、模式不够合理;另一方面,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不但养殖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而且大量用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水产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其研究内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

其重点是根据特定养殖方式下养殖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管理时期的特点,在采用合理的养殖技术、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技术(包括生物、化学等方面),尽可能维持良好的养殖种类的生长环境,减少发生病害的可能性。

(2)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许多病害(尤其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不仅与病原生物的存在有关,而且和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水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直接决定着病原生物是否会最终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通过对水体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关系的深入研究,就有可能找到通过维持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来消除某些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国内外都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在水体中存在着不少有效分解和消灭病原菌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对这些有益微生物的分离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研究,有可能找到一种通过微生物来控制一些微生物病害的有效途径。微生物生态技术和微生物制剂将成为健康养殖中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

(3)无公害鱼药的研制

目前养殖生产中使用的鱼药大多由人药、兽药配制而成,针对性不强,不少鱼药的残留严重,长期使用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都将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研究出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无公害鱼药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中草药制剂的开发研制应成为工作的重点。

5.抗病、抗逆养殖品种的培育

解决人工圈养条件下动物的疾病,基本上遵循着两条技术路线,一是让养殖环境条件满足动物的生理生态要求;二是培育和选择适应于高密度集约式养殖条件的养殖品种。因此,必须选育和改良适应于各种养殖方式的的养殖品种,使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配套。

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目前,水产养殖抗病、抗逆品种、品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

6.健康养殖应用基础研究

健康养殖技术及养殖工艺,必须以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为依据,养殖条件和养殖环境,必须满足养殖品种的生态生理、营养生理、繁殖生理的要求。

应用基础研究是先进养殖技术研究的理论依据,它涉及到阐明养殖鱼类和水产动物对其栖息生活的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养殖品种有其本身的生态生理学要求,环境也是其天然饵料直接和间接的培育场。研究生态系统的高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等基本功能,提出健康养殖的管理措施,获得较高的动物蛋白质和适宜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①主要养殖品种单养和多元养殖的群体生态学。要研究养殖系统中的能流、物流,提高养殖系统的能量效率及物质转化效率,建立最适的养殖结构。

②集约式养殖水域中的生态要素(池塘、工厂化水池和网箱等)对水产动物生长、生理变化及行为的影响。要研究养殖水质自家污染和外源(使用鱼药)污染及其变化对养殖生物健康的影响。

③海水主要养殖品种的生态生理、营养生理及繁殖生理的应用基础研究。要提出养殖品种的生态生理适宜状态的参数及营养要求。为了提出最适的养殖工艺,了解养殖操作及环境因子对养殖对象的影响,必须研究养殖品种健康标准参数及应激条件下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应用生物技术及其它技术,提高养殖品种的健康、繁殖、发育、生长的整体水平。加强对养殖环境微生物的生态生理、遗传学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以便有效利用微生物,控制养殖环境,提高养殖生物的健康水平。为保证贝类的营养要求,提高贝类的抗病能力,必须对滩涂、浅海养殖贝类的营养要求、生态系统的供饵动态,养殖容量等作深入研究。

(四)分阶段目标

1.2001~2005年

①使我国现行的养殖方式逐步走向健康养殖的运行机制。重点解决一般网箱养殖区的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制订出每种养殖品种的网箱养殖规范和养殖区的养殖规模。

②提高工厂化养殖水处理技术、水环境调控技术。在沿海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逐步发展工业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鱼类养殖饵料系数降至1.5以下,养殖排水水质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③建设一批海上抗风浪能力较强的网箱养鱼示范试验点,开发出适宜我国海区特点的网箱结构及养殖工艺。

④研究工厂化集约式养殖主要养殖品种及主要养殖滤食性贝类的营养要求、生态生理、繁殖生理、健康生理指标。解决养殖系统内部水净化技术和池塘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

⑤提高我国主要海水池塘养殖品种的集约式养殖技术,着重研究虾、蟹、鱼及其它适合于池塘集约式养殖品种的养殖技术,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饵料及给饵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品种的选择、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使我国海水池塘的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

⑥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的主体是浅海式养殖和滩涂贝类养殖,在5年内应完成主要养殖海区的两种养殖方式的结构性调整,控制养殖规模及布局,制订出相应的健康养殖技术、管理规范。

2.2006~2015年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水质净化和养殖废水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微生物生态制剂和无公害鱼药;开发出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种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研究适合不同类型开放水体(浅海、滩涂、湖泊等)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技术。

我国近海网箱养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有一定规模,工业化养殖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疾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使我国水产养殖不再发生区域性暴发性疫病流行。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5

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

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的资助,疫苗研究有了飞跃式的进展,研究对象涉及到海水鱼弧菌、鱼类嗜水气单胞菌、鱼类柱状曲挠杆菌、鱼类虹彩病毒、鱼类神经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等引起的水产动物重大疫病的广泛范围,在抗原特性与功能基因克隆表达、免疫应答机理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制的部分疫苗进入田间试验阶段;疫苗的研究向浸泡甚至是口服等易于疫苗施予、低成本工厂化生产工艺的方向努力。可以预见,这些阶段性成果的进一步熟化,可在未来的3-5年将有系列疫苗产品逐步实现商品化,将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病害防治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生态防治方面,以微生物制剂为代表的开展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等对养殖环境理化因子、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以及水生态改良或混饲对养殖生物生长、成活、非特异性免疫、抗病力、抗应激力的影响研究;等等。筛选、分离益生菌菌株,研究培养参数和培养技术,研制开发出系列微生态水质、底质改良剂,这些微生态调控剂产品已在水产养殖中逐步广泛应用。

四、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应以“预防、安全、实用、节约”为宗旨,以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提高病害早期预测能力等为主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思路,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的研究:

(一)基础研究主要养殖动物病原分子致病机理、流行病学、功能基因研究;养殖动物抗感染机理与特异、非特异免疫评价动物模型研究;渔药有效、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养殖动物对生态因子影响的应激机理研究。

(二)预警技术研究主要水产养殖病毒生物分子芯片监测技术、细菌免疫学与基因学快速诊断试剂盒技术研究;主要水产养殖病害生态检测试剂盒技术研究;病害分析专家系统工程研究。

(三)控制品研制及配套技术研究主要养殖鱼类重要病毒疫苗、细菌疫苗及寄生虫疫苗(储备)研制;主要养殖动物免疫增强剂研制;水产动物主要寄生虫、真菌等植物源药物、天敌生物制剂(储备)研制;连作发病生态改良制剂及配套技术研究;主要渔药的药代学、药效学、毒理学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

(四)技术集成研究技术联合、复合研究,技术集成操作规程研究;计算机识别技术在病害预警、控制技术体系构建的应用研究。

“十一五”期间重点突破商品化疫苗技术、病因检测试剂盒技术、养殖生态防治技术、药物安全使用技术等,建立科学、高效的病害监控技术体系,争取在较短周期内显著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水平。

五、关于我国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组织保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研究体系。我国一方面在水产病害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另一方面为加速疫苗、病原检测试剂盒等技术向实用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均急需科技投入的推进。在人才队伍、研究设备、研究方法、实验材料等方面需要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共享、流动与协作机制,建立科学、先进、高效、合理运作的水产病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二)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规保障措施。建立苗种免疫和疫苗补贴制度、疫病报告制度和隔离制度、用药处方制度和用药可追溯制度,等等,以起到政府引导、监督的作用。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6

[关键词]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主要解决方案研究,这一课题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越南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起着重大作用。

1越南岛屿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的解决方案

1.1投资与信贷

继续优先投资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的水产基础设备,比如海鲜开采、海岛上养殖的设备等。加大对于向工业化、集中生产方向建设海岛上水产养殖的重要基础设施的投资。在繁殖生产海鲜特别珍稀种类和健康的种苗高科技技术,饵料生产,水产疾病,海带加工制品,海鲜制作功能性食品、药物,收获后保管技术等研究方面,不断增加投资资金。制定出吸引海岛上水产养殖外资、私营企业资金,尤其是公私合作(ppp)投资形式的激励政策,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优先配置基金并加以吸引外资、政府开发援助等资金,激励经济成分参与发展海岛水产养殖业。为工业化现代化的海岛水产养殖业创造动力,提供技术设备。继续研究制定发展海岛水产养殖业的优惠贷款政策,例如给企业、合作社、渔民贷款投资发展海岛水产养殖业、海鲜开采物流服务加工、海岛养殖生产实施套期保险的政策。政府应当投资建设岛屿、海湾、海上集中养殖区域里必不可少的工程、技术设施如电力系统、浮标系统、养殖区与海上交通线边界或其他区域的警报灯、主要网箱的锚系统、废水处理厂。

1.2水产养殖水面、土地的使用政策

继续实施发展海岛水产养殖业的激励政策。鼓励投资开发未经过使用的岛屿、海水面、土地来进行水产养殖。研究制定给各经济成分按商品生产方向租赁水面的政策,发展岛屿与海上水产养殖经济。根据渔业法推进对沿海水面的使用,并将其分给各地方各级政府管理。

1.3环保政策

实施支持水产养殖业中清洁养殖规程技术、节约水资源、环保技术、废物处理技术等研究与应用的激励政策;帮助改造、新建海上集中养殖区的废物处理系统;对海产养殖良好实践养殖模式的应用继续给予支持的政策。鼓励水产加工企业建设废水、废物处理厂,研究先进的技术,从而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预防。

1.4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政策

优先培训生物技术、高科技应用、海洋研究以及海洋、岛屿养殖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给从事水产业的年轻工作人员、学生以及渔民孩子在国内外提供先进的海岛海鲜养殖技术的大学学习,帮助其进修本科学位或研究生学位。

2联结产业价值链、提升产品价值的方案

海岛水产养殖以及水产加工、包装、出口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包括筹备养殖系统、种苗、水环境管理、喂养管理、鱼药、饵料、伴随配套服务(金融保险、银行)、包装、国内外产品销售等环节的产业价值链。水产加工、包装和出口活动是给水产养殖者包括海岛海鲜养殖者提升产品价值和增加利润的最重要关键环节。实践证明生产以及其伴随服务的封闭能力对水产企业有着很大的作用。水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越封闭,其原料自给自足能力和经营效率更强。反之,企业生产以及其伴随的服务之间的封闭性低、松散、单一,导致其必须依靠其他企业,因此就会造成被动生产情况,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利润。由于对于海岛海鲜养殖的发展需求以及在销售市场上很难应对、具有严格的进口标准市场对其质量、信誉、打造品牌的要求日益提升,所以需要质量检验机构和金融组织参与海岛海鲜养殖活动,从而使越南海岛海鲜养殖业价值链的环节之间更加紧密。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并降低成本,政府应当出台鱼药、生物制品、饵料营养研究应用的方案,寻找可代替鱼粉、鱼油的生产饵料原材料并研制成本合理、食品系数低的饵料。同时开发、进口从水产提炼出来的功能性食品、药品的生产技术。对水产加工厂进行规划并加以监察,保证这些加工厂满足环保护标准;而新建的加工厂要按规定在生产原材料的工业区里建设,以降低生产费、废物处理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海鲜向多样化的种类、包装、易用方向进行研究、生产、加工,使得海鲜产品能够尽量满足销售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提升海岛海鲜养殖产品的价值,扩大国内外销售市场;大力推进越南岛屿海鲜养殖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并使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产业。积极实施上述方案以提升价值链的效率,同时恢复资源,设立海洋保护区,恢复一些典型生态系统,按照联结价值链中的环节方向去重组生产过程,建立未经过中间媒介的养殖者、饵料供应者、药品供应者、加工销售企业相联系的封闭型生产模式以减少生产费,提高产品价值,制定使得生产中各环节紧密联结的激励政策,采用有证书的养殖、捕捞活动,保护水产资源,尽量防止水产病害,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得具有巨大潜能的越南海洋岛屿海鲜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分析并提出越南岛屿水产业向生态养殖趋向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7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虾蟹增养殖;理论知识;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23-02

“积极推进和深化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素质”是近年来教育部门明确提出的,此决策为当前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确立了导向。新形势下,倡导和开展高校研究性教学,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在教师指导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课外知识拓展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践,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

《虾蟹类增养殖学》和《虾蟹养殖实习》两门课程不论从理论知识方面还是从实践应用方面均具有紧密联系。《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主要研究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原理、生产技术,介绍常见经济虾蟹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体养殖及增殖措施等基本技术。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直接为虾蟹类养殖科研、生产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虾蟹类增养殖的意义,掌握虾蟹类的基础生物学、虾蟹类育苗与养成的原理与通用技术、虾蟹类的增殖及养殖技术,使学生具备从事虾蟹类增养殖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2]。而《虾蟹养殖实习》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到生产企业或实验基地进行专业观摩和参与生产实践,对虾蟹类养殖的生产环节、生产技术管理有全面而直观的了解,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水产养殖技术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了解我省当前鱼虾蟹的养殖现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两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可以发现《虾蟹养殖实习》是《虾蟹增养殖学》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深化,也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有效体现,是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保证。但在经过四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两门课程的实践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保证了学习时间的衔接性,而忽略了与生产实践的衔接性。《虾蟹增养殖学》的课程安排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即每年上半年的3~5月份,而《虾蟹养殖实习》正好在《虾蟹增养殖学》课程结束后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从课程学习安排上来说是合理的。但是由于水产养殖的季节性限制,一般的虾蟹育苗生产在也集中在3~4月份,5月份后基本已经进入了大塘养殖阶段。因此,这就导致学生实习内容仅限于成虾(蟹)的养殖实习,而没有机会接触育苗生产。

其次,《虾蟹增养殖学》尽量涵盖了国内大部分经济虾蟹类的知识概况,但忽略了虾蟹类经济动物的养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虾蟹增养殖学》所涉及到的养殖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龙虾、河蟹、锯缘青和梭子蟹等大部分经济种类,但因为各养殖品种在生物学及生态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时由于实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地区性限制,导致《虾蟹养殖实习》实习对象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再次,《虾蟹增养殖学》是以增加水产资源为目的,研究经济虾蟹类生存、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工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目前大部分学校《虾蟹增养殖学》教材采用的是由王克行主编的《虾蟹类增养殖学》一书,该书的出版是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水产学科组的指派下,由青岛海洋大学、湛江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单位共同编著的,吸收了当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联系实际,找出规律,升华为理论,写出的一本适合于当时形势的教科书。综合来看,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自1997年发行第一版开始,迄今已18年,部分知识更新性不强。而在实践生产中,与育苗、养殖等相关的技术已不断更新,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生产存在脱节。

最后,《虾蟹增养殖学》课程评价体系以试卷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日常参与实践学习的贡献。目前,《虾蟹增养殖学》课程仍以试卷分数作为考查学生掌握课程水平的主要方式,导致有的同学仅在考试前一两周突击背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以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为例,通过背书,学生仅知道其适宜的温度、盐度、pH值等生态学指标,但却不知将其与养殖实践相结合,在回答“如何建造一个现代化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时,无法准确给出对养殖场场地选择、水质处理等方面的答案,充分体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虾蟹增养殖学》和《虾蟹养殖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系统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应用,不利于学生实践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从教学时间调整、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做了如下尝试和思考。

第一,将《虾蟹增养殖学》的课程调整为四年级的上学期,即每年的9~12月份,而在四年级的下学期,即第二年的4~5月份开展《虾蟹养殖实习》的课程,这样既能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生产的有效衔接,又能使实习课程与实践生产紧密联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第二,在《虾蟹增养殖学》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养殖品种的人工育苗技术、成体养殖技术都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把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养殖经验充实到理论课教学中,同时就关键技术进行见习和技能培训实习。有针对性地讲解必需的理论知识,重点讲授育苗和养殖技术,同时介绍一些实践经验。在讲授每一项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前、后都安排与之对应的实训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将课程内容与当地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水平这一问题,已有专家从各个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指导,我的看法是:首先,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将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作者,即“使从事理论学习的人去研究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练习实际生产。其次,要优化教育体制,淡化应试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地位,在国家和学校的正确引导下,适量、适时、适度地在高校实行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实践问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优秀的国内外虾蟹类增养殖学教材作为参考。优秀的国外教材,特别是随着高校英文授课和双语教学的广泛开展,及时更新使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教学中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我们筛选了部分书籍和期刊杂志作为参考,如《甲壳动物学》、《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水生生物学报》、《aquaculture》、《Fishandshellfishimmunology》等。通过对以上期刊上有关虾蟹类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便于补充和充实行业知识。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定期举行水产养殖技术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水产行业发展状况、水产新品种养殖技术、水产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等。另外,注重将“教学与科研”高效有机结合。对于所授课程涉及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来,做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科研相长。在将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大题“小”做,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视提高教学的设计和引导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获取、消化吸收,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涵养,注重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促成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另外,在专业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训,直接参与到水产养殖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综合以上改革和完善,总结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运行过程是:理论教学适时穿插现场教学(见习)技能培训实习。同时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课程学习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校内教室的教学模式。对于必须掌握的虾、蟹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明白讲解,让学生彻底掌握,突出技能主线。通过真实的、实际的虾、蟹人工育苗生产管理过程以及成体养殖管理过程的实习(或某一环节的见习),让学生亲身感觉到实际生产过程的同时,也感受到生产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实习过程中由实习单位负责人、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培养、鉴定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三方共同评定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

通过对《虾蟹增养殖学》和《虾蟹养殖实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时间及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水平得到了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科基础知识的储备,也有利于毕业后能更顺利、快速地融入到工作中,这种效果的取得正是研究性教学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专业基础知识的宣传,促进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接收和消化,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专业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加快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丰富校外实习的内容,真正做到产学研合一。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殖户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30-02

一、引言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形成一体化经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研究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解决家庭经营的规模不经济与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于实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特以番禺区海鸥岛的渔业经营组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来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

在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比较多。张皓若(1996)指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是我国农业实现转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途径,但他没有说明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含义。随后,有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对此进行了补充完善。例如,康云海(1998)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行为。尹成杰(2001)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杨明洪(2002)、牛若峰(2006)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上述研究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但终归是定性研究,缺乏一定的实际调查研究。在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方面,周立群和曹利群(2001)对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此研究并非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能够把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实地调研分析

本文以番禺区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的海鸥岛地区为例进行微观调研。我们访谈了海鸥岛的渔业基地共六家(包括华名养殖基地,金海养殖基地,悦丰养殖基地等),其规模都在350亩以上,其中有最大的规模达到1036亩。与此同时我们也访谈了当地的养殖户数家。通过对企业的现状对比分析和养殖户的实际及主观意愿调查,探讨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海鸥岛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番禺养殖生产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如今,番禺区充分利用海鸥岛的“番禺区名优水产养殖试验基地”的产学研平台和规模渔业企业资源优势,加强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快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打造优质健康咸淡水产品品牌、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促进渔业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以提高番禺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经形成了“番海黄鳍鲷”、“金海南美白对虾”、“新一代罗非”、“金洋笋壳”等著名品牌。

(二)当地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般包括企业+基地,企业+基地+养殖户,中介组织+养殖户,企业+协会+养殖户,水产批发市场+营销大户+养殖户,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而目前海鸥岛存在以下几种经营模式。

1.企业+合作社+养殖户

例如海鸥岛华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以合作社为依托,养殖户为基础,通过提供饲料赊购、统一收购水产品的服务,带动了区内的石楼镇、化龙镇、石基镇、鱼窝头镇等养殖户300多户农民进行规范养殖。企业还以“赊账形式”供应饲料、药物及免费提供技术应用服务,扶持养殖户进行生产,并订价回收养殖户的鱼类产品,供应番禺、广州、东莞、中山、深圳、香港等地的批发市场。目前带动并规范养殖面积达30000多亩,每年销售鱼类水产品30000吨以上。

2.企业+协会+养殖户

这种模式以专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渔业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养殖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如悦丰企业与番禺区渔业协会合作,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及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扶持和引导周边地区养殖户改变原有落后的养殖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商品鱼养殖户共计232户、生产基地养殖面积22000多亩,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及从研发—鱼苗—饲料—养殖—产品回收—内销及出口的产业化模式,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忠诚企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设备完善的检验检测中心,养殖基地并于2005年获得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与此同时也通过了检验检疫备案注册登记,成为符合出口水产品标准的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殖面积达到1030多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550吨,年销售总额达到2300多万元。

3.企业+协会

如沙南金海企业,加入到番禺区渔业协会,同时也担任了协会的理事单位,其在养殖技术、经营管理方面加强与其他渔业龙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协会的引导下,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打响了“金海”这个品牌。目前养殖面积362亩,年产量约300多吨。

(三)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在各方面对渔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具体如下。

1.成本利润方面

我们把企业渔业产业化经营采取不同模式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对比。

由表1可知,企业+协会+养殖户模式的企业每年每亩的总投资成本最低,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利润水平最高;企业单干的投资成本最高,且净利润最低;对企业不同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利润对比分析可见实行渔业产业化经营明显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政府支持力度方面

番禺海鸥岛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其中,政府给予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以技术支持;给予企业+协会+养殖户模式以项目补贴,为100万每项目;给予企业+协会以及企业单干模式以基地建设补贴,推塘费2000元每亩。

3.市场销售方面

渔业产业化经营后,海鸥岛企业以产品质量为保证,运用多种策略,成功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定价平均高于市场价5元/斤,销往本地及外地市场,销售利润大。而其中,万兴企业利用著名的鱼品牌“番海黄鳍鲷”达到较好的效益,并抓住机遇,成为亚运会的水产品主要供销商。

4.质量和环保方面

从访谈中得知,企业大都有较充裕的资金增设高科技设备,管理自动化。有增氧器、饲料投喂机以及水质监测器,能够时刻保证水质和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中悦丰企业还极力打造环境友好型渔业,自己生产饲料,自己培育鱼种,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杜绝污染,保证安全。

5.生产技术与生产条件方面

在所有访谈的企业中,虽然金海的经营面积最小,但是每年每亩的净利润却有0.55万元,这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条件,如采用美国阿科蔓生态膜;种类主要为虾,品种达十多种,专业化程度高。

(四)当地企业与养殖户产业化经营客观情况及主观意愿分析

1.企业方面

据调研和收集资料得:番禺区海鸥岛并未全面实现渔业企业产业化经营。其中50%的企业都已实现渔业产业化经营,如华名养殖基地,江鸥村龙头企业悦丰等。而另外50%的企业大多具备渔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同时具有主观意愿成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者,走渔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2.养殖户方面

通过对20户养殖户进行参与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意愿调查可知,83.3%养殖户都希望能够以较高的价格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并希望通过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支持带领他们走向规模化经营的合作道路。但有16.7%的养殖户不管什么条件都不愿意进行产业化经营合作,希望自己“作主”,他们普遍认为该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前景不好。

3.企业与养殖户在实行渔业产业化所持观点

企业实行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政府推动,鼓励企业实行渔业产业化;实行渔业产业化能得到政府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渔业产业化能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风险,稳定产品供应,增加收入。

企业未实行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政府刚在与企业商议当中,还未真正开始实行;部门养殖户不愿意参与到渔业产业化的行列当中。

养殖户参与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参与渔业产业化能分散自身经营的风险,稳定和增加收益;参与渔业产业化能提高生产效率,集体经营,减少自身劳动力的损耗;参与渔业产业化能确保产品的销售,减少市场滞后带来的影响。

养殖户未参与渔业产业化的原因有:不了解渔业产业化,不信任渔业产业化经营;希望通过自身经营获取收入,自力更生;养殖只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充实生活。

综上所述,龙头企业和养殖户大都有意愿相互合作,一起走向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同时也要求龙头企业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养殖户要有较高的产业化经营意识。然而,在经济学理论中,只有具备“愿力”(愿力既是指有需求,愿意去接受产业化并主动去实行产业化的意愿)和“能力”(具备支撑愿力的经济基础,或者是物质基础)的较好结合的经济事物才能发展得更好。而对还存在3000多户养殖户的番禺区来说,在这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海鸥岛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结合海鸥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为海鸥地区的渔业产业化能否在市场上立足脚跟,我们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要提高养殖户利益保障

产业化经营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要经济利益上的增加,而企业养殖户双方签订合同契约、实行股份合作制和风险补偿制度的建立都是有效的利益增收机制保障机制,政府就要在其中做好协调引导的作用。还有企业的盈利和养殖户的收入率要大致相等,落实企业与养殖户共担风险的原则。在实现产业化经营,尤其要注重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这主要因为,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发展,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利益共沾,风险共担”渔民的关系。

2.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实施

在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还处于试行阶段,而我省也将在2010年内有望实施,这无疑能填补我国渔业保险的空白。作为水产养殖业示范区的海鸥岛应大力推广普及渔业保险,这能够大大降低企业和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尤其是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养殖户,这无疑将会为该地区渔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

3.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位于珠三角地区中心地带的海鸥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优势,要想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新产品的销路必须大于传统产品的销路,才具有持续竞争的能力。在海鸥岛地区,要进一步发展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提高渔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在纵向上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延长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一批内联千万家养殖户外联国外市场的龙头企业。加强市场信息基地设施和市场组织网络建设,在商品鱼集中产区,交通枢纽和大中城市兴办新的批发交易市场、民办流通组织和专业运销大户,参与流通。如五湖四海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海鸥岛地区的水产养殖要通过争创名牌战略增加产品价值,名牌是现代化社会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最大特征之一,企业要发展,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名牌产品,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皓若.积极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加快实现农业的两个转变[J].农业经济问题,1996(6):2-8.

[2]康云海.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1):6-11.

[3]杨明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演进: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的理论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11-15.

[4]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1-6.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9

水产养殖环境是水产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场所。水产养殖生态系统通过水域中的生物和生物(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相对稳定的统一体。环境通过与水生生物的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优良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经济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3]。水产养殖必须要有优良的水体环境作为基础,而养殖水体的水源主要来自天然水体,即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故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首先来自于外源性的污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天然水体因遭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环境质量有所下降,这给水产养殖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4]的数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峻,饮用水源和地表水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生态压力较大。对于水产养殖水体而言,其所受的外源性污染主要是植物性营养元素氮、磷和耗氧有机物的污染。这些外源污染源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和磷、氮等,进入养殖水体后在微生物的生化降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释放出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造成水体缺氧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养殖生物发生病害和死亡,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外源性污染中还包括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中的重金属、农药和除草剂等,它们或为持久性污染物,或为环境激素类物质,污染效应严重,不仅可直接引起养殖生物中毒死亡,而且可在水产品中蓄积残留,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并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相关的研究显示,水体环境或水源受此类物质的污染已相当严重。王宁等[5]调查了吉林松花湖区及其上游入湖河流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发现水体受汞污染严重,水体中林蛙体内的甲基汞呈富集状态,较未污染河流中的林蛙体内高出2~29倍;李敏学等[6]对第二松花江水体中多氯联苯(pCBs)进行了检测,检出率达31.5%,平均含量为0.013μg/kg;底泥检出率为100%,平均含量达0.12~1.05μg/kg;鱼体中检出率为100%,含量达6.4~214μg/kg;管玉峰等[7]在珠江8个入海口检测了96个水样中的多溴联苯醚(pBDes)的残留状况,水体中pBDes的质量浓度为0.344~68.0ng/L;黄卫国等[8]对烟台四十里湾和套子湾以及青岛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壬/辛基酚(np/op)、壬/辛基酚单聚氧乙烯醚(npleo/opleo)以及双酚a(Bpa)的浓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p和np1eo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河口和港口是海湾中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区域。

2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影响

水产养殖是中国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其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来源,而且对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解决农民就业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养殖业者对高产高效益的追求,中国的水产养殖朝着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和名优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高生物负载量和高投入量的养殖模式。在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下,养殖密度超过了水体容量,大量的残剩饵料、肥料和生物代谢产物累积,使得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富养化显著,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日益严重[9,10]。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是指由于水产养殖活动的自身因素导致养殖水体环境及周边邻近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导致水体的生态功能受到影响的水体状况。水产养殖自身污染主要来源于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水产苗种、渔用肥料、饲料、渔用药物及环境改良剂等)及由此所产出的固液态废弃物(残饵、动物粪便和排泄物以及固态物质的溶出成分等)。除此之外,养殖过程中所形成的底部沉积物也是自身污染来源的一部分。2.1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污染2.1.1水产苗种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生产优质、健康水产品的保障。我国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并实施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苗种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具体要求。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不良苗种,即近亲繁殖的苗种、健康不佳的苗种和带病染毒的苗种。这些苗种存在先天不足、体质弱、适应能力差、生长速度慢、抗逆性差、易受病害侵袭和死亡率高等问题。有些甚至携带疫病病毒或致病菌,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性鱼病的发生或本身残留有化学药物等。不良苗种在养殖过程中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加剧了渔药等的应用,间接引起养殖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养殖自身的污染。2.1.2水产肥料和饲料无论是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水产养殖品种几乎都是异养生物(水生植物除外),其生长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入营养,以维持其生命活动。除了少数养殖品种(滤食性鱼类、贝类等)可利用水体环境中的天然饵料外,其他品种必须靠人工投饵来获取能量和蛋白质。因此水产肥料和饲料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需品。水产肥料包括无机化肥(氮肥、磷肥等)、有机肥(动物粪肥、植物废弃物)和融无机肥、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于一体的高效复合肥,其主要为水体提供适度的氮磷营养,促进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维持一定的透明度,为水体环境提供溶解氧,同时为滤食性生物提供天然饵料。养殖者过量的肥料使用,会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剧增,浮游生物量增加迅速,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养殖水体蓝藻泛滥[11],在淡水中形成“水华”、在海水中形成“赤潮”。由于集约化水产养殖采取高密度的放养模式,大量投喂外源性饲料,大量残饵所含的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悬浮性颗粒、耗氧有机物等成为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导致养殖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12]。研究资料表明,池塘系统中饵料氮素仅13.9%转化为养殖产品,另有13.4%沉积于底泥,水体及损失部分占72.7%;输入磷素约25.4%转化为养殖产品,28.9%沉积于底泥,45.7%汇集于水体[13];penczak等[14]研究了淡水网箱养殖虹鳟对饲料的食用情况,发现投喂的干饲料有30%残剩于网箱中;Braaten等[15]在利用网箱海水养殖鲑鱼时研究了投饵后网箱中的残饵量,发现残饵量高达20%。2.1.3渔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渔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是养殖过程中用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害,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和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所使用的外源性投入品。现阶段我国使用的这类制品主要包括:用于防治病害的清塘除杂剂、消毒杀菌剂、杀真菌剂、杀寄生虫剂、杀藻除苔剂、疫苗以及用于改良环境的增氧剂、解毒剂、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等。其大部分主要是化学制品,包括农药、除草剂、抗生素、氧化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和吸附剂等,仅小部分为微生物制剂。在当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因养殖周期长,养殖水质呈半污染状态,且经过夏季高温,容易发生病害,故从苗种入水到商品出水销售,经常会使用渔药和环境改良剂。如正确合理地使用一般不会对养殖环境和水产品造成危害,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养殖业者往往会不科学地使用渔药甚至使用违禁药物,从而对养殖水体产生严重的危害。相关研究表明仅20%~30%投加的抗生素被养殖鱼类吸收,而大部分进入了水体环境中[16]。梁惜梅等[17]的研究表明,在珠江口典型水产养殖区的水体中检出两类三种(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四环素)抗生素的残留,平均质量浓度在7.63~59.00ng/L,且养殖时间越长,抗生素的总量越高,显示出抗生素的累积效应;另据研究报导,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中用于清除丝状藻类(青苔)、大型草类及有害藻类的扑草净[18],其在水体中的半衰期长达1~3个月[19],过度使用势必会污染水环境,并危害栖息的生物体,破坏生态平衡[20]。2.2水产养殖过程中代谢产物的污染养殖过程中所投入的饵料被养殖生物摄食后,经过养殖生物的吸收代谢排入水中,使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加。一般情况下,在鱼类所摄食的饲料中,约有20%~30%转化为粪便,经排泄进入水体环境。据对鲤鱼养殖中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36%)中氮、磷的迁移分析可见,仅有31.89%的氮进入机体后转化为鱼体组织,其余的52.5%随尿液(以氨、尿素和尿酸的形式)、15.61%随粪便被排出鱼体后进入水体环境;进入水体环境的磷的比例则超过了氮,达到投饲量的70.2%,其中的5.1%和65.1%分别随尿和粪便排出体外。每吨鱼在喂养1.4t饵料后产生的粪便达0.45t(干重)[21]。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鲑鱼网箱养殖中,约有80%的饵料氮素可被鱼类摄入体内,其中25%用于维持鱼类的生存,75%被排出体外,仅粪便就占10%[22]。Beveridge等[23]根据饲料组分和已知的鱼类消化率估算过鲑鳟鱼的排粪量,即鲑鳟鱼可以消化约74%的典型商品饲料,每消化100g饲料可产出25~30g的粪便(以干重计)。由此可见,高密度养殖模式下生物的排泄物污染值得关注。除此之外,某些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如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等,其引起的养殖自身污染更应得到重视[24]。2.3水产养殖环境中底部沉积物的污染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底部沉积物是由养殖水体中的碎屑物质、溶解物质、次生物质、生物遗体、生物碎屑、生物代谢产物以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经表面电荷吸附或重力的作用在水体底部沉积的堆积物质的统称。养殖环境的底部沉积物可通过再悬浮-溶解-释放等过程,使相关物质回到水体环境中,引发水体二次污染。故底质环境成为养殖环境中污染物的聚集地。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网箱、池塘等非开放式水产养殖环境的底质中,碳、氮、磷的含量和耗氧量比周围水体沉积物中的含量明显要高[25],且底质中经常有残饵富集。在对虾养殖池塘中,残饵、粪便沉积形成的有机污染底泥,深度可达30~40cm,并随池龄增长而增加[26]。在老化池塘中,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尸体以及药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底泥中的富集更为严重。Funge等[27]对精养虾池中物质平衡的研究表明,只有10%的氮和7%的磷在虾类养殖过程中被利用,其余都以各种形式进入沉积物中。徐永健[28]研究了封闭式对虾综合养殖围隔,发现水体中氮、磷的最终去向主要是沉积于底泥中;在半精养的鱼塘中,每产出鱼3~4g/(m·d)就有700~800mgn/(m·d)进入系统中,而生物的利用率仅有11%~36%,其余均沉积于鱼塘底质中[29]。2.4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影响2.4.1对外环境的影响由于集约化养殖下过量的施肥、投饵以及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累积,导致养殖水体内部污染负荷的急剧增加,明显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水体自净能力明显下降。为了维持水体的生态功能,必须通过更新水源来保证水产养殖正常进行。这就导致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外扩,影响周边的水域生态环境。据2010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联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称,全国CoD排放总量为3028.96万t,总磷42.32万t,总氮472.89万t;而水产养殖业所排放的CoD为55.83万t,总磷1.56万t,总氮8.21万t,分别占1.84%、3.69%和1.74%。虽然我国于2007年颁布了水产行业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和《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对养殖排水进行管理和约束,但由于养殖区域分布广、排放又属于无组织排放,故管理上难度极大,效果不佳。水产养殖排水主要增加了周边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的浓度,加剧了水体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危害水质、底质和水生生物。研究表明,养殖排水所排出的营养物质增加了周边水域的氮、磷输入量,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导致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发生变化。韩志泉等[30]研究显示,与浮游植物数量显著相关的水质指标是总氮、总磷,水中总磷浓度每上升0.01mg/L,浮游植物便增加3.53×105个/L;Brown等[31]发现,离养殖区越近,水质Do饱和度(溶解氧实际含量/饱和含量)越低。养殖区附近3m和15m处的水质Do的饱和度分别为35%~70%和50%~85%。2.4.2对自身的影响由于大量残饵、肥料、生物排泄物等的沉降和堆积,造成水体中植物营养性元素含量增加,藻类爆发性生长,水体中藻毒素水平上升,影响生物健康。养殖水体和底质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水体及底质中的有机物质而产生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如nH3、no-2、H2S、CH4和有机酸等,在水中不断积累,对养殖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导致养殖生物生长受限,饵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升高。其中nH3、no-2、H2S都能引起养殖生物病害(如no-2易诱发草鱼出血病)[32],提高生物对细菌性疾病的易感性,引起养殖生物中毒死亡或泛塘,造成巨大损失。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可使底质酸化,pH明显下降。低pH可影响养殖生物的呼吸,造成新陈代谢下降,生长发育停滞等一系列异常变化。研究表明,虾塘底层残饵分解可引起海水Do饱和度和pH的下降,水中的溶解氧在24h内由8mg/L降至0,pH由8降至6[33];隗黎丽[34]指出,水体中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会影响鱼类的胚胎发育、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在组织中累积;李建等[35]研究了氨氮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影响,发现氨氮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显著,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叶俊[36]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草鱼RBC形态和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亚硝酸盐暴露可导致RBC形态发生改变,RBC数量和HCt降低,HB被大量氧化为met,从而导致鱼体呼吸功能受到影响。

3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与修复

当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和修复技术主要分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类,这两类技术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异位修复技术的水质处理效果较好,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养殖尾水的零污染排放,但需要将养殖水移出原有水体,在原水体之外的固定处理单元里进行净化修复,需要消耗额外的空间、能源等;原位修复技术在原水体环境中进行,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在土地资源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体现了其有利的一面。然而水产养殖本身需要适度的肥水,因而决定了原位修复的程度和效果是以维持养殖水质与养殖生物的平衡和谐为准,并不是以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污染排放为最终目标,体现了其净化修复效果的不彻底性。一项实用的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净化和修复技术,不仅要达到应有的净化效果,而且应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养殖水质净化和修复技术的开发应依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状况,研发与水域功能和地区资源相适应的养殖水环境调控技术,使养殖尾水的处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3.1原位净化与修复原位净化与修复技术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主要是机械增氧、底泥疏浚;化学技术主要是投入氧化剂提高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使用络合剂络合金属离子等,而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来净化水体环境。因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多为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及BoD、CoD等有机污染物,其恰好是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故可通过生物的生长代谢来完成物质循环、污染物的净化及生态的控制。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吴伟等[37~40]先后报导了采用浮床种植空心菜净化池塘养殖环境(图1)、利用人工弹性填料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处理养殖水体(图2)、应用脱氮副球菌实现养殖水体好氧反硝化以及运用侧孢芽孢杆菌控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杨琳等[41]研究了沉水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效应。3.2异位净化与修复异位净化与修复技术主要是人工湿地循环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处理系统是指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水生植物、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系。按水流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三大类型。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氮磷去除率高和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面源污染、恢复和净化受污河流、湖泊等诸多方面。将人工湿地用于水产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已有报导。吴振斌[42]和谢小龙等[43]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水体的效果,水体中浮游动物和tSS的去除率分别达60%和70%,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4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管理措施建议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篇10

近些年,部分地方对淡水养殖业发展打压得非常严重,采取了不少限制措施。有些人士甚至建议“直接禁止淡水养殖发展得了。”此言一出,与淡水养殖打了近30年交道的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院长杨品红教授坐不住了,连呼:“这种言论太过片面,且不负责任。”

“早有调查统计表明,污染水的最大元凶是工业,其次是城市生活污水、农业、畜禽养殖,然后才轮到淡水养殖,把矛头都指向淡水渔业,有失公平。”杨品红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鱼类是人类获取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也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重要手段之一。单纯的禁止淡水养殖业发展,完全是治标不治本,也不符合生物资源多样性的自然规律。”

在我国,食用淡水鱼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内陆的人的饮食习惯。杨品红所在的湖南省,拥有充沛的水量、广阔的河网,水资源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水面积全国排名第四,仅环洞庭湖区域的水产就占到了湖南省水产总量的60%,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大省之一,古代就曾有“湖广熟,天下足”一说。对于爱吃淡水鱼的中国人来说,这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一边系着百姓的生活需求,一边牵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期盼,淡水养殖和水体污染这对“死对头”也曾一度是困扰湖南省政府的老大难问题之一,专项整治活动没少开展,但水却没有清澈多少。在杨品红眼里,这对矛盾本不应该存在,“用对了方式,养对了鱼,不但不污染水,反而还能净化水。现在这种局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构建起良好的水产生态系统所致。”

话虽如此,在各行各业都吹绿色环保风的今天,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摘掉“污染”这顶帽子,否则淡水渔业的发展必然会举步维艰。为了摘掉“污染”的帽子,杨品红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人-鱼-生态”和谐共处的良方。

那么,杨品红究竟使用了怎样的灵丹妙药,不仅改善了淡水养殖对水质的污染,还实现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价值?他只说了四个字—能效渔业。

所谓能效渔业,就是指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以水域环境生态现有能量为基础,根据水域中能量特色及原生态系统定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特点而设计的一种能量生物生态控制技术,也可以叫做能量食物网(链)操控技术,主要通过人工调控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改善氮、磷比例关系,使其通过水产生物的食物链转化为人类和陆生动物的食物或饲料,从而达到保护水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水域渔产潜力与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多重目的。

2012年,杨品红辞去全国“淡水鱼第一股”—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和首席科学家职务后,出任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并率领团队从渔业资源的物种多样性和种质资源收集入手,开展了渔业发展新模式探索,把自己在2004年首次提出的“能效渔业”理念,再度推广应用并深化。他认为,能效渔业注重的是以保护水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域中的现有能量为目标而进行的渔业活动,它是动态的,“能效”突出的是实施过程和方法,最终达到了低碳的效果,尽管与时下热门的低碳渔业、生态渔业、碳汇渔业等概念有相似之处,“但能效渔业更全面、更可行、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特色。”

据杨品红介绍,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淡水养殖能量配比非常不平衡,假设能量投入是100,最后产出80,流失20算配比正常。但现实的情况是,投入100的能量,却只产出30~40,另外的60~70都被浪费了。如果实施能效渔业,则能有效避免这样的浪费。杨品红解释称:“能效渔业的实质其实是按需投入,假设一亩水面要产100公斤鱼,我们就计算在水体自身所含有的能量以外,要实现这样的产出目标,还需要补充多少能量。然后根据所得数据对缺少的能量进行相应补充。”能效渔业综合考虑了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在配比恰当的情况下,不仅能实现最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还能保证鱼类健康成长。

在2012年11月8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上,杨品红作了题为《内陆湖泊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前景》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与会专家对能效渔业理念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模式,为我国未来淡水渔业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一条新路。杨品红说:“养殖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就要‘以水为根,以鱼为本’,用好水好种孕育好鱼,依靠能效渔业构建起科学的水产生物水生态系统,为我国淡水渔业成功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近20年来,我国不少内陆水域、浅海滩涂和低洼宜渔荒地都得到了开发利用,水产品产量占到世界水产品总量的2/3左右,连续十余年处于世界首位,品种也由单一变得丰富起来,养殖区域从沿海、长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了全国各地。然而,养殖模式落后、投入大、能耗高、效益提升乏力以及养殖的自身污染等问题导致水产养殖一度遭到诟病,不少传统养殖方式被取缔,新型养殖方式却仍有待探索。

杨品红称,当前我国淡水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水库养殖和湖泊养殖等,这些传统方式由于适应了我国“小农式”的种植和养殖传统,历经数百年仍无根本变化,不仅与规模化养殖和机械化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也无力应对动物流行病、水体污染、渔业资源衰退等带来的新挑战,这是目前我国淡水渔业发展遭遇的最大瓶颈。

地处湖南洞庭流域的大通湖区,是湖南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素有“中国淡水鱼都”之称,与连通长江水体的东、西、南洞庭不同,它的主要功能是养殖。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洋水产大举占领我国市场等多重挑战,这里肩负着做大做强我国现代淡水渔业的重任。但是,如何兼顾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域生态环境,探索一条可持续的淡水渔业发展之路,是洞庭湖及湖区人民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也为了进一步考察能效渔业的效果,杨品红率领团队与当地渔民合作,以湖区自然资源调查和湖泊自然生产潜力估算模型为基础,从湖泊水生植被和人工水环境的重建入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闸蟹原生态放养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希望由此探索出适合国内淡水渔业发展的新型养殖模式。

大闸蟹是我国特有品种,也是国人喜爱的水产品之一。据杨品红透露,目前市场上的大闸蟹,90%来自人工养殖,原生态大闸蟹的数量非常少。而现阶段我国湖泊河蟹仍以封闭式围网养殖和池塘养殖为主,过于强调人工干预,忽视了环境的承载力。近年来,大闸蟹的食品质量和养殖引致的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频出,产量、质量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有部分地区尝试放养,但由于缺乏科学研究,诸多技术环节存在空白,大水面中河蟹放养的产量也十分不稳定。为此,以能效渔业为基础,杨品红及其团队开展了此次研究,希望借助生态养殖,提升放养大闸蟹的质量和产量。

据杨品红介绍,为了保证大通湖大闸蟹的种群质量,他们选用正宗长江大闸蟹蟹种进行苗种培育,对大闸蟹进行了蟹种优质高产生态培育模式研究。随后,又对大通湖河蟹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确定了蟹种放养数量,此举为大通湖河蟹原生态养殖提供了依据。紧接着,在对湖泊水生植被和人工环境进行重建后,项目组才真正开始原生态放养大闸蟹蟹种。放养期间,他们对大闸蟹进行了细菌性病的鉴定、药敏试验及防护研究,以确保大通湖大闸蟹的绿色健康及稳定增产。

这一系列工作完成后,项目组又开始分析回捕时间对回捕率的影响以及河蟹的软壳率对暂养成活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大闸蟹的最佳起捕时间,并建立了绿色食品大通湖大闸蟹放养规范和全国唯一一家大闸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大闸蟹质量与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在对大通湖大闸蟹进行品质分析和质量评估的基础上,项目组还建立了大通湖大闸蟹产品质量标准,为之后的品牌建设与绿色营销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在此次大闸蟹原生态放养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杨品红及其团队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建立一整套大闸蟹湖泊原生态放养产业化模式,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首次建立湖泊原生态放养自然生产潜力估算模型及放养估算模式;首次根据软壳蟹的暂养成活率、硬壳率对回捕率的影响确定了起捕时间……

由于有效控制了水体质量,使大闸蟹回捕率提高了5~10个百分点,再加上独特的人文地理和质量特色,这一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专家组的评审,同时还得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的高度肯定,他说:“大闸蟹原生态放养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化模式和技术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首个大闸蟹原生态放养技术标准的出台,为我国大闸蟹湖泊原生态高产、高效放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在国内同类研究中,相关成果处于领先水平。”

然而,“领先的水平”可不是在一夜之间达到的,为了给淡水渔业“穿上”能效渔业这件绿装,杨品红及其团队可是从2010年起,就长期“泡”在大通湖里。据他介绍,目前,除大通湖区外,湖南几大主要湖泊都在实践能效渔业,一般情况下每年3万吨的投入,最后能换来5万吨的产出,而且湖区水质也长期保持在三类水左右,冬季人工不投入时,水质甚至能达到一类水的标准。

自1985年毕业投身淡水渔业研究以来,杨品红一直在探索新型且生态环保的淡水养殖发展模式。28年间,他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与开发项目达45项,通过鉴定的项目就有23项,更有57个子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或国际空白。近10年来,他相继完成了“大水面无公害养殖技术与示范”、“超大型无核珍珠养殖与示范”、“洞庭青鲫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等1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及市级奖励13项、国家发明授权专利20项;150余篇,其中16篇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这些成果均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累计推广面积达1800万亩,创造了约130亿元的收益。他本人也凭借在淡水养殖研究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与称号。

然而,相比这些荣誉和奖励,他更关心我国淡水渔业的生态发展。他说:“荣誉都是过去式,思考如何解决当前困扰整个淡水渔业发展的难题,可比谈论荣誉更有意义。”在杨品红看来,淡水养殖对水质造成的污染,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养殖户不科学的投入和养殖模式有问题造成的。“整个行业太分散,没有形成规模,也就没法规范管理。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利益,过量使用饲料,本来养一斤鱼用两斤饲料就行,非要投三斤,多余的饲料肯定会污染水质。尽管政府对此采取了干预手段,但引导性的措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