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医疗信息化十篇区域医疗信息化十篇

区域医疗信息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0:26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1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一、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技术。技术架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取法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标准,包括标识符合标准、通信技术符合标准、内容以及结构标准、相关的代码数据标准等;医疗信息化程度缺乏广度上的拓展及深度上延伸;数据信息资源分割,不能达到共享;要实现最大程度资源信息共享,就要在保证信息安全共享前提下,具备可续有效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

(二)运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统筹规划管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的区域,医院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已经到位,且具备能够支撑各个部门日常业务所需要的各种功能,但是由于受到业务水平受到限制,有些医院可能不能够获得一些超越本单位的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按照这种趋势的发展,医疗信息化建设必然重复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开始,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上,人力物力不充足不能够进行全面的规划,最终只能够导致资金的浪费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低下。

(三)应用。在病患转诊的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互认机制,医疗信息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和共享,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推进进程。近年来,中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统一的规划、地区发展不平衡、卫生监管、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信息流通较差的现象,这都致使医疗信息化推进难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业务。医疗信息化应用及业务支持方面存在几个问题信息化的基础总量较少;信息质量较低,在于缺乏完善的规划和管理,从而信息化建设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和高度;各地区各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分布不均衡,地区性差异引起;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原因在于医院条块分割不同、医疗领域不同、所属区域不同、不同的系统之间公共信息服务资源缺乏长期有效的共享机制,造成了医疗信息化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情况。

(五)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平衡,医疗发展水平、速度、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等不同方面,总体来说医疗信息服务意识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信息服务环境有待改善,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更完善的整体规划,信息咨询和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开发。

二、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完善

(一)标准。信息标准化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由于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口径(时间、范围、标准)不同、统计分析算法有异,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必定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定的信息化标准,全面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信息化网络,做到更好的服务。

(二)数据库的建立信息共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是区域医疗卫生核心机密。要采用科有效的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很快,共享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要充分融合周边医院HiS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疾病监控信息系统等系统的信息,在广度上拓展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覆盖面。同时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要横向连接整个区域的卫生信息化主干网,使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广度上覆盖整个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决策效益。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从基础层、业务层、知识层、决策层四个层次深度延伸系统应用。在基础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和快速、准确传输及共享;在业务层,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确保信息流与事务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在时空上的一致;在知识层,利用知识工程技术,提高知识生产和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在决策层,通过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为区域医疗卫生各级领导和上级行政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

(三)提高效益。经济效益,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病人诊断信息的重复利用等方面考虑隐性经济效益的实现。实现信息的跨区域采集、分析、利用和管理,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取得竞争优势;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减轻病人医疗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

管理效益,完善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求支持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全面、准确地采集、传输卫生信息;对卫生信息整理、分析;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合理分配资源。社会效益,重点要本着方便群众求医问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质量和管理,方便群众、方便患者。要适应本地区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险推行、医疗价格调整、医疗消费透明化及医药分家等的需求。要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区域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医疗卫生业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竞争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医疗卫生系统整体发展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它的业务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系统工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结合各地区发展经验,根据本地医疗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更好的实施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汪鹏,李刚荣,周来新等.建广义数字化医院,走区域医疗信息化之路[J].重庆医学,2009,38(13):1566-1567.

[2]唐凯,管世俊,黄钊等.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医疗数据交换平台[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35-37,40.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2

关键词:数据交换与交换平台;前置机;医疗机构

目前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医疗卫生作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行业,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医改的支撑作用,通过信息化建设,整合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全区域医疗资源、患者医疗信息、居民健康信息、基本医疗保险信息以及政府管理信息的共享,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为医改和当地居民健康提供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撑。

1区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分析

当前已经建好和正在建设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大体可分为5类:

1.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机构以全科医生为骨干,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服务重点对象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融入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服务。这些都需要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来进行工作开展。

1.2集团化医院模式以大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集团卫生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模式是在大医院或中心医院建议一个数据中心,辐射若干卫生社区。其特点是卫生社区可以直接共享到大医院或中心医院医疗资源,比如,专家资源,设备资源,远程挂号预约、远程会诊。

1.3区域医疗影像中心以地区为节点,构建整个区域的医疗影像中心,建设以医疗影像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影像平台。实现"基层拍片、中心阅片"功能,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普及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

1.4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是一个涵盖区域内全民诊疗信息、疾病预防与管理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等全面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数据中心对区域内各种医疗卫生数据进行采集、整合与挖掘分析,提供医疗卫生业务监督与决策支持。

1.5区域电子病历共享系统这类系统能够实现治疗记录共享,让医生在接诊时能够了解就诊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以此辅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为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医疗费用创造条件。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系统作为医疗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其核心应该是对各个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医疗文件以及医疗相关数据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对此,本文提出区域医疗服务数据交换平台的解决方案。下面分别从数据交换平台构建和技术实现的架构、关键技术展开来描述。

2数据交换平台的构建

2.1数据交换平台按照地理位置部署可分为两大部分中心节点功能组及前置节点功能组,分别安装部署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和前置机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系统间松散耦合和业务可扩展。在前置机与中心节点之间、中心节点系统内部,实现双向、自动、实时、准确、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系统可以采用集中交换、分布交换、混合交换等不同模式。

2.1.1中心节点功能文件归档存储用于支持iHeXDS的健康档案或电子病历等文本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的归档方案。各种类型的数据全部被转换成符合HL7的消息在网络上传输,传递到目的地后按照不同的应用要求进行数据还原。利用数据归档服务器可以完成全部XmL数据的临时存储或长期存储。

2.1.2关系型数据存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主要分为交换数据、业务数据与决策数据,这些数据以独立数据库表的形式存在于数据中心的交换区数据库、业务区数据库、决策区数据库中。交换区数据库:主要包括和系统相关的交换数据,其中主要有下属平台信息、医疗机构信息等。业务区数据库:业务区数据主要由交换区数据清洗重塑后为具体业务(如新农合)所产生的业务数据项,包括运行监控、跨区域协同、基础信息等业务功能相关的各种信息。决策区数据库:决策数据库即数据仓库,主要包括用于具体业务的分析评价、趋势预测与费用控制等决策支持功能相关的信息。

2.2前置节点功能数据抓取及提交过程按照不同的业务要求,依据不同的数据提取及转换规则完成,前置机节点提供数据源的实时的、新鲜的数据定义给中心节点。前置节点数据源有:①全区域医疗服务机构、各类收费系统、业务运营系统的基础数据;②各地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基础数据;③全区域医疗机构业务开展情况的统计汇总数据和监测、评估数据;④各类卫统直报系统数据;⑤居民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数据;⑥在业务管理、监督和决策中所需要的其他数据;⑦跨市转诊医疗费用核查数据;⑧医保、职保和新农合业务数据;⑨CDC、传染病、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数据。

根据区域信息平台的业务应用,以上数据可分为:运行监控数据、统计报表数据、决策支持数据、跨区域协同(转诊)数据、县级监测点数据、基础信息(字典、目录、指标、术语)等。按照数据范围分为以下四类:

2.2.1全区域卫生统计报表数据辖区内都要通过系统提交并能正常运行平台相关功能。建议要求各地方信息系统按照统一的上报格式生成报表,上传到区域平台进行汇总的方式进行。

2.2.2以省、市、县、乡为单位的综合管理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各地管理机构的基础数据;各地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基础数据;在业务管理、监督和决策中所需要的业务数据。建议要求各地方信息系统按照统一的上报格式生成报表,上传到区域平台进行汇总的方式进行。

2.2.3每个居民综合数据通过主索引系统调用到每个居民的综合数据包括个人基本体征情况、就医情况记录、诊断和治疗记录、就诊费用。建议采用webService方式,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前置机系统。

2.2.4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要求的其他数据将通过数据采集组件,按照预先制定的业务规则处理。

3数据交换平台架构

3.1数据总线服务数据总线服务包括数据采集、转换、传输功能,包括网络链接组件、消息数据传输转换组件、消息数据路由组件以及系统监控、灾难恢复等功能。这套组件可以无缝链接几乎全部医疗机构的数据系统,保证数据被准确传输的同时,消息转换功能使得医疗机构非标准化的数据以最小的开销完成标准化(HL7)。可靠的系统监控和灾难恢复功能,可以提供7×24h不间断服务,这一点为建立一个实时有效的数据整合平台提供保证,见图1。

3.2eSB全称为enterpriseServiceBus,即企业级服务总线。它是传统中间件技术与XmL、web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eSB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eSB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从功能上看,eSB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eSB适配器可根据用户的配置,适配器支持oracle、DB2、SQLServer、mySQL等主流的数据库,可以完成数据的提取、打包、存储等功能,eSB适配器还提供数据错误日志、异常处理机制等数据安全保证。

4数据交换平台关键技术

区域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前置节点按照中心节点的要求,将从数据源采集的数据进行归集汇总,将数据传送到数据中心存储,数据传输的策略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配置。一种策略是数据中心从前置机的数据库中抓取数据,另外一种策略是前置机直接将汇总数据直接写到数据中心的原始数据区的业务数据库中。数据流图见图2。

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需求对数据采集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为满足这些不同的业务需求,区域卫生集成交换平台采用定时触发和事件触发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数据采集。

定时触发主要针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大量数据采集,如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的院管理方面的运行数据,以及日常的医学影像等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及时性要求又不是很高的临床数据。在定时触发实现机制上,建议以数据提供方为主体用数据上传的方式提交至前置节点为首选数据采集方案。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无论是通过数据提供方用"推"的方式,还是数据采集方以"拉"的方式,都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目的。从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来看,由部署于医院端的前置机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抓取数据的方式仅能作为一种医院确实缺乏必要技术维护能力的补充手段。定时触发可在每日晚上进行,通过增量式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使得每日进行的数据传输量能够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畴,避免对网络等资源造成过大的负担。

事件触发主要针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具体所需要进行的数据采集,如急诊转诊。事件触发通常由医院端的业务应用系统发起,因此所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也应当有该业务应用系统发起数据提交的请求。通过部署于医院端的平台数据采集层终端适配器,可实现及时的数据提交响应。

参考文献: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3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费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58-01

引言

在新的医改政策下,医疗信息化要求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围绕与电子病历相关的医疗业务和管理业务,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运营管理中的高效利用,实现医院内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统一集成和高效运转以及区域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也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医疗行业信息化进程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院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医疗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迅速。全国完成了五级网络直报系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同时在线报告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等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部分二级医院已建立了以财务为重点的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模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支撑之一,要求医院信息化建设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医疗决策、医院管理和诊疗水平上来”。但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电子病历还处于初级阶段,以重点采集和电子打印为主,并未实现智能化。

2当前医疗信息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烟囱与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各个业务系统都是按照条线进行建设和管理。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采用各自为阵的建设模式,形成了信息的烟囱和孤岛。造成了医疗资源缺乏整合及利用、信息难以共享和业务服务不协同。

2.2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目前医疗卫生信息行业的现状而言,缺乏统一的标准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各地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规范,出现各地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不统一,系统之间难以互联互通、数据难以共享。对于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建设迫在眉睫,解决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问题,可以促进和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

2.3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无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由于现阶段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都是采用各自为阵的模式进行,使得各医疗业务系统之间缺乏共享和协同,业务系统难以整合。进行区域性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对医疗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的协同。

2.4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无法实现对机构、人员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

3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进程的对策

3.1建立统一的医疗资源平台

信息化的医疗模式以病患为中心,使不同层级医院、医疗管理部门以及患者之间能够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实现跨组织、高效率的网络交流和协调配合。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消费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政府管理机构可以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进而降低成本,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改观医疗业务管理模式,从条线业务管理向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转变,实现区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

3.2实现信息协作与多方共赢

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各卫生机构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信息共享和分工协作。对医疗机构而言,方便了医生诊疗,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对科研机构而言,对医学科学专题研究等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获取来源;对于卫生管理机构而言,在降低市民医疗支出的同时也减少了大型检查设备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对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机构,由于系统能及时监控到异常及突发病历情况,使得卫生管理机构能对类似情况进行预防与管理。

3.3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成本

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打破了传统的条块分割,为医疗资源共享开辟一条新路。经过授权的各医院及卫生机构可以从统一的平台提取、更新、保存信息。这种以“区域政府主导、第三方平台共享式”的医疗协同模式的好处是以区域为中心,直接共享,影响范围大,减少了重复投资和建设成本。以卫生部的信息标准规范为蓝本,各地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应遵照国家卫生部的标准规范要求。减少不同系统之间的不兼容不共享的现象,降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投入。

3.4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区域医疗信息信息化的深入人心,必将医疗机构业务流程信息化、医疗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患者服务信息化三条线满足医疗机构业务的发展需求。各地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将辖区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互联起来,有利用辖区内医疗资源的共享、业务的协同及数据的决策分析。第一,提升医疗机构业务的整体形;第二,开源节流,查漏补缺,实现人、财、物规范化管理;第三,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降低管理成本;第四,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在加速培养高水平医务人员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第五,使业务更加透明化,从而杜绝许多管理中的“猫腻”现象,减少了医疗纠纷。

3.5保障及安全体系建设

区域医疗信息化工程建设,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保障实施,包括政策法规上的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以及经费来源,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另外安全体系的建设也很重要,医疗系统中个人的健康记录涉及到众多个人隐私问题,病患与用药数据库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对信息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加以考虑。要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管辖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绩效考核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性、社会性的复杂工程,无论其提出背景还是对社会的好处都有深远的意义。其目的是通过协同和整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实现互联互通、高效高质的卫生服务和管理,建立一个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体系,实现信息、业务和管理的一致性、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控性,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4

家住绍兴县夏履镇莲西村的62岁周老汉,因为身体不适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通过ip视频电话,他“面对面”地得到数公里外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诊治。通过信息化手段,患者得以享受更为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绍兴乃至浙江已不鲜见,而信息化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也大大提升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医疗涉及民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我国当前初级医疗机构力量薄弱、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和医疗水平差异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造成当前“看病难”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状况下,信息化被认为是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支柱。卫生部在《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提到卫生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工作,推进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完善大型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探索建设区域远程会诊中心,共享区域医疗资源。”

在卫生部对信息化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绍兴市,成为国家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试点城市,其下辖的绍兴县还是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样板示范区。为此,《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赴浙江绍兴考察其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覆盖2195个村的卫生网络

区域医疗,首要就是要互联互通,在区域内能够形成医疗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共用。绍兴市卫生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王首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绍兴市作为浙江省的地级市,卫生信息平台上要与浙江省卫生信息平台相连接,下要与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等县市互通。王首珏表示,过去的医疗信息化系统由各个医院和卫生机构自行建设,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的问题。要打破烟囱、连接孤岛,建设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作为绍兴医疗卫生基础网络的建设者,H3C(华三通信技术有线公司)商业行业系统部总监毛立志认为,医疗行业对基础网络有着更为特殊的需求。医疗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其网络必须有着极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任何一个网络上的中断或者故障,就有可能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各个层级的医疗机构遍布城市和乡村,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各医疗机构的连接。以绍兴区域医疗卫生网络为例,绍兴市有79个镇、15个乡、24个街道、2195个行政村、480个(社区)居委会,按照王首珏“几乎全部覆盖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说法,这个网络规模可以说覆盖到了绍兴从市区、乡镇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此外,在绍兴的区域医疗卫生网络上,除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还有下级县市的卫生平台、公共卫生系统、互联网系统、医联系统等,可见其网络的复杂性。

谈到基础网络建设,绍兴县卫生信息中心主任朱国锋深有体会。绍兴县是绍兴市下辖的县市之一,不仅是“3521”项目试点,还是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样板示范区。朱国锋介绍,绍兴县的卫生信息平台连接整个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承载着应用系统的数据和交互,例如县属医院paCS系统的交互都需要通过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来进行,因此这些大访问量和大数据量的需求,对网络的可靠性、连接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绍兴县卫生信息平台采用H3C的核心交换机来搭建千兆骨干网络,从而实现了千兆到数据中心机房、百兆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保障了整个县级平台的高效运行,利用不间断转发、不间断升级、环网保护等多种高可靠技术,在提高用户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最大正常运行时间。此外,该核心设备的多级CLoS架构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平台架构,提高了可维护性。

王首珏认为,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始终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因为在这个平台上都是居民的健康信息,还会涉及居民隐私,所以信息安全必须得到有效的保障。王首珏表示,信息安全是整体的事情,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制度和措施保障。目前绍兴市已经采用了防火墙、日志审计、数据库审计等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第一步的防范,此外还会通过备案、测评等一系列步骤来保障信息安全,并到达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据朱国锋介绍,绍兴县采用数据中心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硬件防火墙模块实现网络安全隔离,实现了端到端的立体防护。

社区与大医院门诊比例1∶1

区域医疗的本质,正是让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得到共享共用,让患者可以在一家医院就诊即可享受到区域内医疗的资源,让医生可以在诊疗过程中全程掌握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的情况,以做出最为合理有效的诊疗判断。方便的远程医疗、顺畅的转诊程序是强健社区医疗机构,引导患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的关键。王首珏介绍,得益于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信息化应用,目前绍兴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与大医院门诊比例可以达到1∶1,这在全国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新医改提出“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病人更倾向于到大城市、大医院就诊,这一行为不仅加剧了患者异地求医的盲目性、增加了患者就医成本,也让大医院车水马龙、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形不断在中国各地上演,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社区医疗资源又出现浪费。针对这种现状,建立以双向转诊为核心的社区首诊工程尤为重要。在绍兴,部分经过专家会诊需要转到省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的病例,由基层医生通过双向转诊系统提供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住院床位等绿色通道服务并上转到省级医院;而病人在省级医院出院后信息会回传到基层医院,由基层医院或社区对病人进行随访和后续的康复治疗,为病人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把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留在基层。

朱国锋介绍,绍兴县的“健康面对面”ip视频电话系统可以帮助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地偏僻的患者更为方便地就医,就像本文开头例子中的周老汉那样,通过ip视频电话系统,患者可以跨越空间、省却舟车劳顿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享受到区域内其他高等级医疗机构的诊治。如果说ip视频电话这个基于H3C搭建的医疗卫生网络应用为患者带来很大便利的话,那基于网络的远程诊疗应用系统则直接让绍兴县的患者全方位享受到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带来的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绍兴县的3家县属医院已安装远程会诊系统、转诊预约系统及远程教育系统;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安装远程会诊系统、远程心电系统;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安装转诊预约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区域paCS。朱国锋将此称为新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这个平台连接了浙江省级医院、绍兴市级医院、绍兴县级医院和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绍兴县的患者可以在平台上享受各个等级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

临床上,危重症患者病情紧急、死亡率高、移动不便、转院风险大,是最需要、最适合远程会诊的患者。杭州邦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茂华介绍,使用远程会诊和远程持续监护系统,通过床边终端、系统自动采集监护仪、呼吸机等实时生命体征数据,危重症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的远程会诊服务,为危重症患者争取最佳诊疗时机,可以充分发挥高等级医院医师在危重急症诊疗上的技术优势。目前绍兴第二医院、绍兴县中心医院、绍兴县中医院3家绍兴县属医院均已安装以重症监护室(iCU)为核心,面向危重症病人、能够响应病人床边需求的24小时远程持续监护系统。

其实,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医疗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远程会诊、远程持续监护等诊疗项目上,它在区域医疗机构协同以及医疗教学上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由邦泰科技承建的远程医疗平台中就包含了远程教育系统,在实现传统远程教学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远程教学查房、远程学术讨论、远程教学讲课等结合临床实际案例的交互式教育模式,使医护人员不脱岗就能接受到省级专家教授的优质培训,及时解决临床中出现的问题,使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据记者了解,浙江省的远程医疗平台已经覆盖了11家省级医院,160多家市县级医院、6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绍兴县的新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正是基于这个远程医疗平台来为区域内的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浙江的省县乡三级远程医疗网络的建立,带动了“大院带县院”、“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庄”的新型医疗服务与教育模式,促进省级医院、市县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合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就诊模式,构建了“首诊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下接24版)

(上接23版)

三卡融合服务共享

在《绍兴市国家卫生信息“3521工程”建设试点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中有这样的表述:“建设核心是三卡融合,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从出生到死亡的终身健康信息共享,并形成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库,支持数据分析和领导综合决策,实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信息的‘一卡通’。”王首珏表示,三卡(医保卡、新农合卡、居民健康卡)合一是绍兴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一大特色和创新。早在2004年,绍兴市就在二级以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医保和新农合的实时结报,而且医保和新农合的网络是两网合一的。这样的前瞻性建设,使得推行居民健康卡、实现三卡合一变得更为顺理成章。

王首珏介绍,目前绍兴各县市新农合参合农民在县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100%实行新农合实时结算;参合农民在绍兴市级定点医院已实现网络(异地)实时刷卡结算,并在部分省级医院已实现联网(异地)实时结算。而且,绍兴已经完成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HiS及相关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等的接口改造,居民只需持一张卡即可实现在区域范围内的无障碍就医。

事实上,卡片只是一个终端介质。三卡能够成功合一的背后,是绍兴各县市电子健康档案等基础数据库的共享和整合,各个系统在统一数据标准下的对接和协同。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己建立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档率己达80%以上,并全部上传到省卫生厅。像绍兴县这样的示范县,已经完成录入家庭电子健康档案24万余份,个人电子健康档案70多万份,建档率达98%。

王首珏介绍,目前基于一卡通的二库(电子健康档案资源库和电子病历资源库)数据共享在市区、绍兴县等县市已经实现,而全市6县市范围内的一卡通的二库数据共享预计8月份完成。通过一卡通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之间临床诊疗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包括诊断、用药、检查检验结果、住院信息等,实现市级数据中心和县(市)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实现医疗机构和其他公共卫生单位之间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以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为基础,信息化又为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了帮助。朱国锋介绍,绍兴县涵盖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通过临床路径标准化的方式,系统在医师医疗、用药时会给出提示,这样既提高了医疗水平、规范了医疗行为,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万达信息股份有线公司行业顾问汪森然介绍,在联网医院的每台医生工作站都会有监控,医生每开具一个处方,绍兴市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平台都会对其进行比对,对患者近期已用过的药品、已做过的检验检查项目进行提醒,从而降低重复用药、重复检验检查的几率。

基于这两个基础数据库,绍兴市在联网医院范围内实现了居民门急诊、住院、检验检查、用药等信息的共享,医生在就诊状态下可对居民的诊疗档案进行调阅。同时,在绍兴市卫生局网站上开通了检验报告查询功能,居民在任何联网医院就医检验,就可以登录统一的网站进行结果查询,避免了居民到医院取报告的繁琐。此外,针对现有数据还实现了对医疗费用、医疗业务等的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统一卫生信息交换标准

当记者问及在绍兴市区域医疗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时,王首珏坦言挑战很多,但标准的统一是最大的挑战。王主任介绍,绍兴市及越城区(越城区是绍兴市的中心城区,越城区的医疗资源一并整合到市级平台上)的联网医院使用了多家公司的医院信息系统,包括HiS、CiS、LiS、paCS/RiS、电子病历等,而且就算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也存在版本不同的情况。绍兴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不但要与医院对接,还要与省级平台以及绍兴市辖属的5县市对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在这种情况下,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绍兴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绍兴市卫生局根据浙江省卫生厅相关的标准与规范,统一对各级医疗机构提出数据标准,要求各医疗机构将数据按统一标准转换后,通过部署在医院的前置机上传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整合、管理,从而形成绍兴市统一的居民健康(诊疗)档案数据库。汪森然介绍,万达信息协助卫生局制定绍兴市的数据交换标准时,参考了国家以及浙江省的标准,并将其与绍兴市的情况进行比对,结合绍兴市的需求最终形成了适合绍兴市实际情况的数据标准。

据了解,卫生部对健康档案、电子病例系统等都有相关数据标准和对接建议。但是中国幅员辽阔,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千差万别,同一个标准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上海、厦门等区域医疗信息化先行地区,都有不同的体制和模式。可以说,能够打破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壁垒,协调统筹上级省厅、下级县市以及本级各类医疗机构,最终形成能够上传下达,并且为患者、为医院以及区域管理决策者都能带来帮助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凸显了王首珏等绍兴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实践者的魄力和能力。但是,在区域医疗实例越来越多、区域医疗模式越来越多的时候,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对接和互联会不会成为更大范围区域医疗进程中的障碍,此时的区域医疗信息化成功案例是否会变成彼时的大信息孤岛、大信息烟囱呢?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李包罗目前正在致力于推广以文档为基础的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L7(HealthLevel7),而记者了解到HL7标准已经在佛山等地开始应用。或许,统一的医学信息交换标准、站在全国层面来考虑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共用,将是区域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曾提出“构建我国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议;而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婕也曾表示:“在将来,应该向着更大的协同目标发展,要有一个大协同的概念。”

记者手记

区域医疗功夫在it外

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推动和建设上,区域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卫生厅、局)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区域医疗不是某家医院的职责,而且未必使医院获利,初期还可能因为向上转诊给高等级大医院带来更大的就诊负担和压力。

作为卫生厅、局的信息中心主任,不仅要考虑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更要在完成平台搭建之后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来管理、规范、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毕竟,只有实际有效的应用,才能使it设施、软硬件实现它们的价值。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5

2010年初,新津县荣获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创新奖,站在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最高领奖台上。

建设背景

按照《新津县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新津县要在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卫生应急指挥、社区卫生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县域卫生信息体系,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县。

创新之处

该项目建设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区域”概念上,通过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辅助检查结果的共享,从而为市民节约了诊疗费用,缓解了市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

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宗旨,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健康“一卡通”的实施,是以城乡居民“医保卡”为载体,将居民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就诊、体检等信息和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关联。实现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跨越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作。

以“人”为中心实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宗旨是将以“收费”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居民通过刷卡记录每次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不断增添、更新和完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内容。

给老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健康“一卡通”管理系统共用城乡居民“医保卡”,拥有医保卡的本县城乡参保居民,直接使用医保卡就能快速实现建档、免疫、就诊、保健、查询等服务的“一卡通”,还可实时刷卡结算费用,信息“一次录入、多方共享”。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6

2013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扩大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加快推进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网络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借以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

卫生部于2011年7月的《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1]中明确提出优化布局和结构、统筹区域内康复医疗资源,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并于同年9月份在全国选取14个省份开展为期2年的试点工作。

本文希望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构建区域康复服务体系,实现国务院所提出的医疗信息服务。

2系统概述

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有线通信的补充与延伸,可以大大加强基于有线网络的医疗信息系统的移动性和便利性。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将借此摆脱台式终端的物理位置束缚,在区域内实现移动和漫游的康复医疗信息的快速介入,借以提高医疗的时效性。本系统通过移动网络运营技术与有线网络通信技术结合,构建广覆盖、功能齐全、畅通安全的网络系统,服务于区域康复服务体系。其主要包括康复诊疗管理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双向转诊服务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实现康复机构的病区查房、医技沟通、决策支持、双向转诊、医疗咨询、预约诊疗等应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3实施方案

根据区域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笔者引入云计算概念,将应用系统的软硬件整合起来,打破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应用中物理设备之间的划分,实现计算资源分配与管理的动态化。该系统采取数据分布式应用结构,以移动4GtD-Lte网络为纽带,开发多个系统版本及app应用。在个人层面,患者可通过手机传感器采集个人健康信息,系统自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亦可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咨询、健康管理、预约诊疗等服务。在医疗机构层面,系统采用数据接口控制器结合有线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既可满足本地康复诊疗需求,又可通过移动4GtD-Lte网络实时将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本地数据上传至云端。在需要发生双向转诊事件时,转诊前医疗机构只需通过双向转诊平台将患者的个人病历信息权限开放至转诊后的医疗机构即可,患者就诊信息将自动由云端传输至转诊后的医疗机构。

在信息安全方面,本系统自动获取各级医疗机构的本地信息,任何中间环节都没有权限修改数据,可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可信;并采取网络多层次多区域设计原则,建立安全边界及防火墙,确保病人信息等医疗数据的安全性,促进双向转诊的及时性、可靠性。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网络拓扑具体见图2。

4系统功能

4.1云数据管理平台

建立区级的云数据库,存储区域内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部署和运行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康复服务信息云数据管理平台,以移动tD-Lte网络为传输通道,建立各级康复医疗机构间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体系。在云数据管理平台中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为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提供可靠、高效及可扩展的云数据库、云搜索引擎、云存储及分布式并行计算服务。

(1)基础数据库

建立区域内就诊人群基本档案数据库,实行“一个患者一个标识码,具备区域内的唯一性”,建立覆盖区域内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人群数据库,为每一名患者建立唯一的个人健康档案,形成“综合三级医院-综合二级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纵向一体化的康复诊疗的基础数据库。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慢性病情况)、失能分类及等级、失能原因、康复需求等。

(2)患者诊疗信息库

保存患者在不同医院的结构化的病历信息、康复诊疗方案、康复治疗信息(包括康复设备治疗部位、治疗强度、治疗时间、治疗周期等参数)、康复前/中/末期评估及分析、后期随访等数据。这些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中该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中,确保数据准确、有据可查。

(3)数据挖掘系统

云数据管理平台通过云搜索引擎提供了分布式的索引系统,通过和云数据库相结合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和访问实现数据挖掘功能。该子系统通过使用mapReduce技术,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及分析,支持临床科研工作,可实时调整决策支持管理模块模式库,使决策支持更趋精准。它亦可挖掘区域内康复需求、康复疾病类别等数据信息,为政府部门的政策调控提供数据支持。其原理见图3:

图3云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挖掘系统

4.2康复诊疗管理平台

(1)康复临床管理门户

康复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在应用决策支援技术上,开发了医师工作模块、治疗师工作模块,针对康复科的整体管理而研发,以使临床康复诊疗更加规范、科学和人性化。该平台主要服务于各级康复医学科,通过康复诊疗过程的决策监控,提升基层医院的康复诊疗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院的人才匮乏、资源薄弱、患者不愿就医等现实问题。

医师工作模块主要服务于康复医师的临床工作,实现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初步诊断病人疾病,提供快速有效的康复评估和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套餐,并即时通知治疗室该病人的新治疗医嘱项目。在医师工作模块中,决策支援功能根植于医师临床诊疗的各流程,按照康复诊疗规范设计运行模式,辅助医师分析临床资料,预测、推理诊断及治疗方案。

治疗师工作模块主要服务于康复治疗师的临床工作,康复治疗师根据医师的患者基本情况接诊患者,查阅病人康复治疗医嘱项目,并对患者本治疗室的康复进行详细评定,核对康复治疗医嘱项目;若发现不合适之处,可向医师提出质疑。在治疗师工作模块中,决策支援技术可辅助治疗师制定合适的治疗参数,并提供禁忌症的系统默认取消功能。

(2)康复决策支援系统

决策支援管理模块构架主要由模式管理单元、资料库管理单元这两部分组成,因其后台服务于康复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自动辅助其他模块临床诊疗过程。其中模式管理单元[2]是决策支援系统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针对不同的输入、输出级运算,整合各类临床资料,通过模式来提供预测、推理、分析、创造可行方案。而资料管理单元是决策支援的基础[3],通过将临床病历资料(主诉、病史、查体、检验检查结果)等内容条目化,完成主观性的病历资料数字化、标准化。决策支援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康复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参数的临床决策,规范康复诊疗流程,提升基层医院的康复诊疗水平。

4.3双向转诊管理平台

(1)康复转诊信息管理门户

康复诊疗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康复诊疗信息管理门户,利用云数据库集成各级医疗康复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面向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服务。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可根据患者转诊情况及病情,通过此门户实时调取患者区域内个人信息及就诊信息,保障患者区域内就诊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2)双向转诊应用门户

主要服务于“康复服务体系”中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区域内三级康复医疗机构间的医疗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医疗,实现患者从发病到回归家庭的完善康复诊疗流程,同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服务监督及评价系统。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系统会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评定自动进行综合评分,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即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平台期),制定明确、规范的双向转诊标准,辅助医师进行病人的双向转诊,建立完整的现代康复供应链体系,实现对服务对象的长期、联系追踪管理。

5系统功能架构

康复服务信息系统采取“区域建设,三级应用”的方式,即在海珠区内建设运行环境,物理部署于全区内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康复服务基础数据库。整个系统包括三级应用系统,分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见图4)。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社区康复中心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

6系统设计原则

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规模庞大、信息量大、安全性高的综合信息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和规范化

系统建设采用的软件平台、数据标准、开发技术应符合公认的工业标准,以确保系统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可扩充性。

(2)科学性和先进性

系统设计与开发采用先进成熟的思想、概念、方法、技术和平台,在理解用户的各项需求后,进行科学的建模、功能结构设计及数据库设计以指导系统开发建设;同时在系统建设上适应未来技术、业务发展的需要,保证系统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3)易维护性和扩展性

采用开放的系统设计,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易维护性和扩展性,能方便地进行功能的调整以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如专题应用、数据更新等方面引起的变化。同时系统的升级要充分考虑与现有各应用系统的版本兼容问题,尽可能保证系统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4)安全性和保密性

为了保证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安全,系统应具有防止病毒入侵、非法用户访问、恶意更改破坏数据的功能,并采取完备的数据保护和备份机制,防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入侵和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系统应可以进行各种权限级别的控制,并具备审核功能,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情况和操作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5)高性能和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

(6)方便实用性原则

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康复医疗的实际需要,贴近用户的需求与习惯做法,做到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7结束语

区域性康复服务体系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部分,具备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特征,即以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康复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和信息共享为目标,使有限的康复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利用移动tD-Lte无线通信技术,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诊疗流程都在严密的网络管理中进行,并接受质量抽查和阶段性考核,确保信息及时反馈,医疗、康复经验可以互用,能够加快康复专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何成奇.解读《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基本思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6):494-496.

[2]marisGmartinsons,RobertmDavison.StrategicdecisionmakingandsupportsystemsComparingamerican,JapaneseandChinesemanagement[J].DecisionSupportSystems,2007(43):284-300.

[3]pekkaKorhonen,Haimmano,SariStenfors,etal.inherentBiasesinDecisionSupportSystems:theinfluenceofoptimisticandpessimisticDSSonChoice,affect,andattitudes[J].JournalofBehavioralDecisionmaking,2008(21):45-58.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7

医疗信息化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部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中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2010年末,财政部又新增11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医改,其中27亿元直接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80%以上的亿元采用了HiS系统,95%以上的医院采用财务管理系统,至少13个以上的地市开始调研或正在筹建区域医疗信息化,全国提供医疗软件的厂家不少于500家。中国目前每年的医疗it消费约为150亿元,并保持25%的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90亿元的规模。

同时也应该看到,各医疗机构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以眼前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系统选型和建设,导致系统功能单一、应用独立、布局分散。这样的建设格局很难满足医疗发展的需要,维护系统升级,安全难以保障,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的问题日益严重。

抓好标准化工作是医疗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医疗协同和医疗资源整合的前提。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制定。卫生部自2011年起修订了超过120条标准,正式的接近80项,内容包括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区域卫生平台、医院信息平台等技术标准,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目前的医疗标准体系还不够全面,仍有空白的领域,比如与医疗通信有关的标准就较欠缺,医疗标准体系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还有待观察和完善。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医疗机构和it厂商对医疗标准的重视程度和应用程度较低,没有很好地贯彻和执行,这种现象在前几年尤为明显。

构建以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医疗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从2009年开始,国家选定了13个地区作为区域医疗试点,这13个地区大部分正在论证或已经启动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然而,在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中尚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投入不足、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够、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技术和人才匮乏等众多问题。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医疗体制、it安全和标准化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撑。

我国政府已经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药物配给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医保制度等为医疗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分配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不然“看病贵”、医生拿回扣等问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在应用安全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需要新一代的安全手段或措施来保障,如云安全等,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前的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大型医疗机构和城市的医疗机构在设备、人才、技术等各个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然而规模较小和地区偏远的医院机构留不住人才,无力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导致医疗资源严重失衡,这种现象是造成目前大型医疗机构人满为患、挂不上号,小型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少人问诊的根本原因。因此,构建区域性的医疗信息化大平台,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初诊在社区,看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以及“双向转诊”等新型医疗模式是未来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智能和高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趋势。例如,突发疾病自动报警、药品运输自动跟踪、医疗数据自动获取等,都需要智能化设备和软件来完成。此外,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效率,使卫生机构在固定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比如在挂号、建立病例、化验、诊断、配药、缴费等环节采用信息化技术,医疗效率较传统做法将有革命性提高。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直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心之一。我国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形势并不令人乐观,近期社会上医疗投诉和医疗事故频发就说明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迫切性。未来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将更多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在医生行为管理、卫材管理、医药管理、临床化验等方面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和透明化,减少人为失误,大幅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it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医疗事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比如移动医疗、家庭智能保健和远程医疗等,这些新型的医疗形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1.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是基于移动计算、智能识别和无线网络等新一代it技术及通信技术,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药品及标本智能识别、人员和设备实时定位、病人呼叫无线传达等功能。

2.家庭智能保健

老人是容易患病的高危人群,再加上居民对疾病预防和日常养护的重视,家庭保健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家庭智能保健就是利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通过感应装置、监测装置、报警装置、求助系统等便携式医疗设备,不仅可以使居民能够实时获取本人的健康指数,而且远在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居民的保健和护理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3.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就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发挥大型医学中心(比如三甲医院)的人才、设备、技术优势,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医疗机构(比如社区医院)或处于特殊环境下的患者提供远程医疗诊断、专家会诊、医疗咨询、培训和其他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总体架构

智慧医疗体系有应用层、云计算平台层、数据层、物联网技术层和保障层。

1.应用层

智慧医疗应用层主要包括门户类和业务类两类系统。

医疗门户应用系统通过web方式,使医疗事物的参与者,比如患者、医生、护士和行政监管人员等,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参与医疗事务,真正达到了应用网络化、应用终端化、应用实时化,最大限度地将智慧医疗的效果落到实处。这类应用通过自助服务类门户、医疗业务类门户、医疗监管类门户三类典型的门户网站来实现。

自助服务类门户系统。居民通过登录自助服务门户网站,可以实现网上健康信息查询、网上医保信息查询、网上购药、网上挂号、网上健康咨询、网上培训等。

医疗业务类门户系统。医护人员通过登录医疗业务类的门户网站,一方面,可以调取和查阅病人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现与病人的互动;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以登录相关的业务系统,完成日常医疗工作,比如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典型的应用。

医疗监管类门户系统。医疗监管人员通过登录医疗监管类门户网站,可以及时对医疗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对于院长等医院管理者来说,可以及时监管到医生的出诊情况、床位使用情况、挂号情况和收费情况等;对于卫生局局长等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可以了解全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患者的投诉情况、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医疗业务类应用系统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医疗监管者等如何为患者提供智能、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主线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安排的。覆盖公共卫生业务、医疗服务业务、医疗保障业务、医药供应业务四大方面,以及行政监管和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

2.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网络化存储和系统快速部署,能够根据客户或业务的需要按需定制,投资回报率高、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低。这些特点刚好为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平台层是整个智慧医疗体系运行的心脏,能够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应用主体,和不同的业务系统提供可定制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网络服务。

3.数据层

数据是智慧医疗的核心,整个体系就是围绕着如何获取医疗数据,如何加工医疗数据和如何使用医疗数据展开的。

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规划医疗数据,在规划时要严格遵守标准化的原则,这是整个平台能否成功的关键。

此外,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要对医疗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安全策略,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隐私。

4.物联网技术层

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实时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满足智慧医疗体系对医疗数据的获取、传输、应用的需要。

对智慧医疗来说,就是通过智能内衣、智能胶囊、测量设备、成像设备、RFiD设备、扫描设备、GpS跟踪仪等实时获取与医疗有关的数据和参数,为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

智慧医疗所采用的网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网络方式和手段,而是广泛采用了三网融合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医疗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个网络内流通,而是可以在三个网络之间跨网流通。

智慧医疗的典型应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智慧型区域医疗是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缓解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点已经得到社会的广发共识。

正是在政策引导和现实需要的双重推动下,全国各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势头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0个以上的地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型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区域医疗建设广泛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区域医疗大平台”,通过平台向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提供“公共云”服务。

区域医疗的业务涵盖了居民医疗自助服务、医院医疗业务及管理、其他机构医疗服务及监管三个方面,主要功能和目的是实现医疗协同。

医疗协同主要包括一卡通系统、转诊系统、区域paCS、区域LiS、远程会诊、疾病预防、区域临床路径等。该业务需要在卫生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下,各医疗组织共同参与,协同配合,行动一致。

居民医疗自助服务是指通过自助服务门户,居民可方便快捷地获取医疗服务。

医院医疗业务及管理主要体现在医院管理和临床管理两个方面。

其他机构医疗服务及监管主要指卫生厅、药监、血液中心、急救中心和疾控等部门通过监管系统、急救系统、血液系统、药品流通系统等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智慧型医疗服务,从其应用的形态来看有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将以物理形态存在的“物”自动转化为医疗信息;二是这些医疗信息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传递给医疗事务参与者。从这个角度讲,物联网、三网融合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在医疗业务中广泛采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例来说,在联合会诊中,通过医疗成像设备、电子感应设备和检验检疫设备,能够将病人的体征参数、血液/尿液的化验结果、医学图像等数据,通过网络传递和移动终端设备,传递给每个参与会诊的医生,医生据此会诊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通过信息化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

(本文摘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未来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将更多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减少人为失误,大幅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范。

智慧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大多数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仅侧重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面向临床应用为目标,比较侧重于医护人员日常的医疗文书处理等工作;而与医院临床业务密切相关的,更为专业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比如在护理信息管理、多媒体智能化的电子病历、患者生命指征监护、手术室监控、临床实验室检查报告、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处理、功能检查信息管理、病理图片及报告、血库管理、营养配餐管理、临床用药咨询等系统的建设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

■信息孤岛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生产厂商各自为政,很少考虑到用户集成的需要,有些子系统集成困难,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医院内部存在着各种信息孤岛。

■集团化管理和区域医疗建设问题

怎样实现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和跨医疗机构之间的临床信息共享和交换,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统一管理?已建成的大量电子病历信息可利用性低,无法很好地支持病历数据科研分析与临床质量控制,成为困扰医院科研及管理部门的难题。

■标准不统一

智慧医疗被广泛应用于急救医疗调度体系中。看似简单的无线解决方案,实现了急救调度的流程再造,使各方得以协同工作。

实际上,各医院间也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欧美医疗信息化遵循相对统一的HL7卫生信息交换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不同医院的HiS、paCS系统由不同的方案商开发、实施,标准、接口并不统一。

因此,如果想建设一套联接急救中心和各大医院的应急指挥和救治体系,各大医院如何开放其信息接口?通过何种方案实现无统一标准的接口信息交互?这些都是对医疗方案商的挑战。

■如何盈利

以智慧医疗在急救体系的应用为例。按传统买卖的模式,方案商将解决方案销售给用户,并实现盈利。在智慧医疗体系下,这种方式还可延续,但也会有方案商希望探索联合运营模式,改变盈利方式。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8

在全球区域化医疗卫生改革浪潮中,影像医疗借助持续快速发展的paCS技术常常率先进入信息化行列。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国内外若干区域paCS项目在实现互通、互联及数据中心建设目标之后,影像医疗业务依然滞留于机构内模式,距离跨机构、跨学科、跨地域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优质均等服务等区域化医疗卫生改革目标尚有相当一段距离。面对如此的困惑,2009年初上海松江区将区域影像医疗建设列为区域医疗卫生改革新一轮目标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区域影像医疗建设,paCS之外,还需要什么?

众所周知,影像医疗业务直接依赖于影像信息。影像医疗在模拟/胶片成像以及胶片/人工存储传递方式延续达百年之后,上世纪70年代Ct的发明以及接踵而至的paCS技术直接为其开启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大门。1992年DiCom标准颁布,将paCS纳入到标准化、产品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使其迅速覆盖整个医学影像领域,从而奠定了影像医疗在数字和信息化医疗建设中的领先地位。21世纪初,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涌现的一批跨地域、跨学科、跨机构的企业级paCS,充分展现了其在区域医疗卫生改革中的活力和潜力。在国内,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地区或城市paCS,表明结合国情的paCS技术和产品,是可以在中国区域医疗建设中一枝独秀地发挥其独特作用的。

如果仅仅将影像医疗区域化建设圈定在建立机构间影像信息互通、互联及集中存储等目标,paCS将无愧于此重任。然而,应该看到,区域影像医疗的实质是将与影像医疗相关的资源、业务、信息、服务从传统的、基于机构的管理体制纳入到基于区域的管理体制。因此,区域影像医疗的建设实际上是对传统体制的变革。严格来说,作为信息载体和网络通讯工具,paCS在区域影像医疗建设中只是恰如其分地扮演着“生产工具”的角色,并不具备变革医疗体制及资源、业务、信息应用和服务模式的功能。显然,后者应归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或“上层建筑”领域。为此,上海松江区强调,区域影像医疗建设不仅需要建设paCS,同时还需要对传统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进行变革,需要实行“生产关系和生产工具改革同时并进”的方针。

建立区域影像联合体

建立区域影像联合体的首要步骤是区域影像医疗管理体制的变革。上海松江区提出,在区政府主导下,建立区域影像联合体(RegionalimagingUnion,RiU),将全区20家公有医疗机构所属的放射、超声、核医学、病理及消化内镜在内的影像科室资源、业务、信息、应用和服务纳入基于区域的管理体制,以实现区域资源优化、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均质和专业化应用/服务的管理目标。RiU的创意,源于为影像医疗从个体机构体制向跨机构区域体制过渡变革探寻一条先进、实用、可行、可持续发展道路。或者,将其理解为区域医疗卫生改革的实验模型。RiU作为未来上海松江区影像医疗管理机构,将全面肩负区域影像医疗建设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责任。在区政府主导下,区域影像联合体将不断吸纳区医政、医保、公共卫生以及临床科室等学科和部门参与政策、制度、规程的制订。考虑到郊区医疗水平与上海市区的差异,RiU将通过跨地域、跨机构、跨学科区域paCS,建立与市区高级别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郊区医疗资源与市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提高本地影像医疗质量。

RiU的建设由松江区影像中心(SongjiangimagingCenter,SiC)和松江区域影像网(SongjiangRegionalimagingnetwork,SRin)两个项目组成:SiC的建设目标是建立松江区域影像医疗管理体系,SRin的建设目标是建立松江区域影像网络。SiC管理体系构建将遵循“基于机构业务类型和影像业务流程节点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管理”的原则。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将根据各医疗机构在区域影像医疗中的业务类型定位进行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比如松江影像中心将承担全区高端影像业务,配备64排Ct、mRi、DSa等大型成像设备及相关技术和工程人员。此外,SiC将承担全区影像诊断报告二审和终审以及会诊业务。为此,松江区将全额配置中、高级职称医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全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域影像医疗中定位为影像检查预约/结果窗口以及X线检查业务,其设备将以X线检查设备和登录工作站、条码打印和激光胶片打印等为主,人员配置则为窗口人员、X线检查技术员以及负责急诊和承担初级诊断报告的住院医师。

影像业务管理目标是高效、均等、优质的应用和服务。RiU高度强调信息源即信息生成的管理,实行统一的影像技术和诊断操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标准。换言之,无论机构级别高低,将采用相同的影像业务流程、检查程序和检查规范,从信息源头确保信息质量。比如X线检查各部位投射部位、照片幅数、曝光要求均应达到规范要求。Ct检查常规也将根据检查目对基本参数如扫描范围、层厚、螺距等做出相对统一的规范。统一基本操作和质量考核标准的目的是期望全区各机构生成的基本信息能够达到跨机构、跨学科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的需求,最终使全区居民在任意机构获得均等、优质的服务。

RiU创建影像业务新模式

RiU强调创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地区特殊需求的影像业务模式。考虑松江人口密度大、影像信息量增长迅速等特点,RiU高度重视信息供需之间的平衡。为此,RiU将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医学影像档案即个人电子图像档案(electronicimagingRecord,eiR)作为网络通讯及终端应用/服务的基本载体。eiR将提供全部诊断报告以及按终端用户专业和应用性质对图像种类、质量、容量以及浏览方式进行编辑后的图像,以三种版本即影像诊断版、临床参考版和公众版分别提供给影像科室、临床科室/公共卫生/决策机构和公众用户,以此提升影像信息应用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由于诊断版、临床版和公众版图像容量由大至小,尽管区域影像医疗终端用户分布广阔,eiR仍然随范围由小至大、由近至远,图像文件容量亦由大变小。因此,eiR版本化构建和应用为平衡信息源、通讯网络和终端用户之间在图像信息质和量上的矛盾建立了一种科学、动态的平衡机制。

绩效考核制度

RiU将以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切实保证新生的管理体系得以生存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RiU的大多数影像业务将在跨机构的环境中完成。比如,X线检查和诊断可能分别在社区卫生中心和SiC完成;Ct/mRi检查可能在社区中心完成预约之后,在SiC完成检查和诊断报告,之后,回到就近的社区中心领取报告。因此,大部分影像业务的作业人员将分散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如何确保整个工作流程的质量,不仅需要操作流程的规范和严格的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将责任落实到流程各节点的执行人。为此,RiU制定了基于工作流程节点的质量评估、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体系。在全新的分账系统中,将根据各种影像业务流程中各节点承担的工作量和技术难度,确定其在总分中所占比值,作为月考评和奖金发放的依据。

构建管理体系

强调RiU管理体系构建,并不排除对区域paCS建设的重视。事实上,松江区域影像网即SRin作为RiU信息和通讯载体,将在区域影像医疗的建设中发挥基础骨干的作用。在SRin的建设中,除强调国情化和区域化应用构建外,还强调网络技术的标准化。其中,着重强调采用iHe实现区域内以及与区域外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到目前为止,RiU已完成与同步在建的松江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和电子病历在iHeXDS框架下单一身份认证和诊断结果共享。SRin标准化、国情化和地域化建设的结合,是RiU稳步发展和不断扩展的基础。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9

关键词:区域医疗;电子;健康档案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4-0923-04

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推行,医疗卫生行业备受关注,并且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软件界的一个热点。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医疗服务体系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对于现在的区域医疗来讲,实现其信息化,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是关键。医疗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双向动力作用,建立一个集约化、科学化的卫生工作模式。区域医疗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思想,提出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载体,基于医疗行业信息化架构,实现医院、社区、公共卫生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实现以居民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体系。针对区域医疗中的重点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电子化档案系统,无论是对卫生服务的记录、数据库管理,还是分析和再利用相关数据。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方便了居民的就医,而且也能够让医疗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总而言之,电子健康档案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医疗发生的需要。

1居民健康档案

1.1居民健康档案概念

居民健康档案就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的资料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历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片,个人、家庭一般情况。对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定义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试行)中已经给出。总而言之,居民健康档案就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个人基本信息表主要包括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血型、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药物过敏史、既往史、家族史、遗传病史、残疾情况;健康体检表主要包括症状、一般状况、生活方式、脏器功能、查体、辅助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现存主要健康问题、住院治疗情况、主要用药情况、非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史、健康评价、健康指导。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重要科学依据。健康档案数据来源主要是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项数据指标,可以用三个坐标轴来表示,X轴代表生命阶段,Y轴代表健康和疾病问题,Z轴代表卫生服务活动。由此可见,有了居民健康档案就能够全面、有效、多视角地描述居民的健康信息。如图1所示。三维坐标轴上的某一区间连线所圈定的空间域,表示个人在特定的生命阶段,因某种健康或疾病问题而发生相应的卫生服务活动所记录的信息数据集。理论上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是由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产生和记录的所有信息数据集构成。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时序性的特性来关注健康的相关信息。

1.2健康档案的内容

健康档案的内容就是卫生服务活动的记录,也就是包括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死亡过程中的一切健康记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记录、身体检查记录、特殊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保健记录和社区健康档案等。其中,家庭健康档案是必须要有的,家庭是由人这个个体组成的,它也是影响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家庭健康档案是以家庭为单位,对家庭成员的医疗保健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如家庭的基本资料、家庭生活周期、家庭各成员的健康档案、家系图、家庭卫生保健等,这些资料都是了解家庭医疗保健的重要依据。个人健康档案就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

程健康状况情况以及所进行的卫生服务记录。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健康问题记录、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这三部分。基本信息就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健康问题记录就是有过的病史等记录;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就是定期身体检查、预防接种等。社区健康档案就是对社区人们健康状况进行记录的资料库。

2电子健康档案及其构建

2.1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就是对居民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病史、接种史、保健史等于健康相关信息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电子健康档案是时展的必然结构,它代替了传统健康档案,二者具有很大区别。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实现共享、在线、实时的功能,能够为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具有以下优势:满足自我保健的需要。对于健康档案,居民可以通过授权进行查阅。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将居民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状况情况清楚地记录下来,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进而能够促进居民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满足健康管理的需要。电子健康档案具有持续积累、动态更新的作用,这两种作用促进了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这样也达到了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共享功能实现了居民跨机构、跨地域的就医。满足健康决策的需要。满足健康决策的需要。电子健康档案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医疗机构能够客观的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电子健康档案(eletronicHealthRecord)简称HeR,它是以个人健康、保健和治疗为中心的数字记录,包括体检、记录、门诊、病史、各种影像信息及相关药物治疗信息等。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可为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提供支持,提高医生、护士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就是对健康档案信息的整理、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询档案信息,医生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患者疾病诊断的参考资料。电子健康档案的网络构建标准要以“人”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实现社区和医院的资源共享。卫生部已经出台了与电子健康档案相关的试行标准与规范,但由于是框架性、建议性标准,各地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理解各异、模式不一等问题。因此,卫生主管部门应将其进一步细化并形成约束力较强的标准,引导各地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来源。

2.2电子健康档案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的构建

2.2.1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建设条件

在互联网环境下,区域信息化是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前提,其建立主要是以一个区域为中心集中建立。由于互联网的参与,使其环境和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如此大的规模下,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采用卫生信息资源的集成式进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需要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的支持,这样从技术支持、用户使用方面都非常便利。目前,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已经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来,并已经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2.2电子健康档案包含的内容

电子健康档案与传统的健康档案在核心上都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同的是电子健康档案利用这一中心构建了一个逻辑架构,此架构一共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以生命阶段、健康和疾病问题、卫生服务活动作为三个维度,此逻辑架构主要用于对健康档案的组成结构进行详细、准确、全面的描述以及对复杂信息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准确地阐述。电子健康档案将人一生的健康问题通过有序的记录起来,并且将所记录的大量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和抽象描述,促进电子健康档案更加系统化。电子健康档案包含内容主要有:1)在医院HiS系统中,电子病历并不等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包含电子健康档案的一部分,患者每次住院的所有详细信息都在电子健康档案中;2)在社区中,电子健康档案的创建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记录、预防接种信息以及现在健康状况等信息内容;3)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依托医院及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省市一级地区建立区域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包括了一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信息。全民享受医疗保健的最高理念的实现可以说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电子健康档案不仅有利于公民自己获取信息资源,而且还有助于医院和社区能够更方便的获取卫生信息资源。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HiS系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的电子健康档案已经相当成熟,社区医疗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这这种的医疗机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各自为政,尤其在医院HiS系统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开发商在开发HiS系统中都是根据各自的要求来进行,对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社区医院而言,它们的数据库系统参差不齐。面对这些问题,电子健康档案发展得到阻碍,因此,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电子健康档案充分发挥出其作用。由此可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进而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

2.2.3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设计原则

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设计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高度运行能力的主服务器。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建立要求其主服务器要具有高度运行能力,主服务器在此发挥着无以伦比的作用,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和医疗工作者更多的数据处理要求。在运行过程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整个运行平台必须确保技术先进性。另外,由于数字资源区域数据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因此,对于未来技术升级的需求以及应用需求能够很好满足。2)具有高度的数据库安全功能。由于网络的参与,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要求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基础的。因此,为了确保数据更加安全和可靠,要适当的进行数据备份,以防发生问题时,不会有任何损失。3)卫生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卫生信息数据的标准化需要国家的支持,应从国际标准角度出发,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进行建立。

2.2.4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建设

在区域资源卫生信息系统下,构建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总数据库时按照分层式来进行。医院的HiS系统、各社区医院医疗服务系统以及家庭终端都要与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相链接,最终实现,医院、病人、社区服务中心相互之间的连接,当然在这三个方面通过各自的密钥系统使其具有不同的权限。

2.3电子健康档案模型

1)个人健康信息共享与交换模型

传统的区域医疗服务与现代化的区域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是以临床信息共享为核心,而随着网络和医疗的快速发展,目前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是以患者为中心,最终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发展。通过对与健康相关信息的维护,根据这些信息级别等标准来对人健康状态进行判断,为个人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保健信息参考,而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健康体检表、病史记录、双向转诊单、预防信息等。总而言之,这些信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个人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等,第二类就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患者个人的健康体检表、病史记录、预防保健康复服务记录等。这种健康信息系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够让个人注册之后能够获取自己的健康信息,而且系统还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合适的健康课程。这种信息系统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诊疗服务类别来总结个人健康偏好,根据个人的相关健康偏好来推荐相关的服务或者相关的专家。另外,此系统还可根据个人长期的健康状况来为个人未来的健康做出一个合理的健康规划建议等。虽然这个系统具有如此多的功能,但是其所提出的健康建议也只能代表个人健康状况的局部情况,不能将个人健康状况的全面情况清楚的反映出来,对于症状相类似的患者,此系统很可能提供相同的健康信息,但是无法针对每个患者提出不同的健康需要,无法区分相似患者之间不同的健康状况。那么从这点来看,根本没有将个性化的服务发挥出来,顶多也只将信息和服务进行分类和条理化的效果实现了而已。健康信息系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存的健康标准较多,没有统一。在不同健康服务网络门户或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系统中,它们采用不同的健康标准,而这些分布式健康系统之间对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无法进行共享和协同,从而导致在不同系统中,这些信息产生“信息孤岛”;第二,患者自身完整的健康特点并没有得到医疗系统网络的重视,因此它们所收集的信息根本不全面,存在片面性,不具备完整全面的健康特征模型,从而导致个人健康完整信息无法得到跟踪;第三,针对患者健康内容需求相匹配的推理机制在医疗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医疗系统的健康建议的推理能力较弱。

2)web服务解决方案

健康系统建立的条件就是web标准,数据拥有语义标识主要是因为其使用了本体和元数据,就因为如此,才彻底消除了信息产生的“孤岛”。健康系统封装各种软硬件资源,并将其作为web服务,彻底将业务和资源分离开来,在状态的web服务和有状态的软硬件资源条件下,这种分离能够从根本上得以区分。web服务资源本身形式比较固定,具有明确的语义,这种特性无论web服务形式怎么变化,只要具有标准化的数据资源,根据web服务变化进行重用和组装。另外,网格的功能也是非常大的,其具有分布式超级计算等科学计算的专业用途,不仅如此,网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大规模商用和专业知识组织服务,确保更多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交互。

在实际医疗中应用基于网格的web信息检索,借助患者健康信息,来实现最佳目标,即在适当时间利用适当方式为患者提出适当的资源服务,这个目标既是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之一。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健康服务来说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但是这种个性化服务的实现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此代价主要取决于异构医疗系统以及解决患者需求特征和所需资源之间匹配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健康档案网格服务的概念框架,同时利用健康信息交换模型对患者的所有健康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相应的建模,进而通过标准化的服务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健康信息。

2.4健康信息标准分析

1)HL7CDa标准

CDa是一个文档标识标准,规定了用于交换的临床文档的结构和语义。CDa文档是详细而完整的信息体,这些信息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和其它多媒体文件。既可以与消息一起传输,又可以独立于传输的消息而存在。利用XmL语言来编写符合CDa临床文档架构的文档,在编写过程中,可以包含丰富的数据类型。赋予文档的语义来源于HL7的信息参考模型,元数据名称是从标准的医学术语而得来。CDa文档的特点是表达各种不同含义可以充分利用众多的元数据组合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元数据名称是从标准的医学术语中得来的,可以确保描述更加准确,并且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2)openeHR标准

openeHR标准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进一步加快了医疗领域信息化的进程。医疗公共信息的读取、交换、修改的标准都被openeHR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openeHR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很多个电子健康文档标准,其中构建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的基础就是参考模型和原型模型,软件对象模型和数据库模式的定义由参考模型负责,其实在制定过程中还涉及了服务模型。openeHR标准的构建促进了电子健康档案的进一步发展。openeHR标准参考了很多CDa的内容。

2.5区域医疗电子健康档案推送网格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由于应用了很多的现代化先进技术,如网格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式管理技术等,而变得如此成熟。网格技术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最大功能就是实现信息共享。健康信息数据的维护通过服务网格管理平台来实现,其也就是对健康信息交换文化的维护。对于健康信息交换文化的共享在不同的医疗系统和评价系统间主要是通过健康信息交换模型来实现,如将用户的健康偏好、健康状况等信息充分利用起来,提供面向个人的网格服务。另外,根据这种交换模型的要求建立服务资源特征模型,健康资源网络为用户推荐合适他们的资源,推荐合适他们自己的服务设计方案,充分解决用户所需。我国医疗机构有很多,每个地区都有很多,并且每个医疗机构都具有其特色的服务,因此,用户一般是不会在同一个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者检查,也就是说,用户可能会使用很多不同的医疗管理系统,而这些系统也就只能存储用户健康信息片段。那么如何将这些分离的片段共享起来或者能够实现交换等呢,此时这个问题显得如此重要。是要使用推理机制或者排序算法呢,还是用健康模型互操作来完成呢?在这里本文提出了应用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思想,使用表示、共享和访问健康概况信息的一般概念和实现互操作健康服务的方法和相关技术。

电子健康档案的难点在于实现众多医疗机构间大量异构系统、异构与数据的整合。健康数据的涉及面广、涉及的部门多、数据繁杂、数据增长快、适时性高。不仅需要整合跨机构跨部门的横向数据,还需要建立以个人为中心跨越时间维度的纵向记录。为此,建立以区域范围内的健康数据共享平台,以健康数据共享平台为中心整合多方的异构数据成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共识。

3结束语

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电子健康档案的支持,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卫生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各种技术(网格技术、信息搜索技术等)实现共享,方便就医。总而言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能够提高区域卫生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便捷度,并且能够通过开发卫生服务相关软件,不断拓展卫生服务,加强卫生服务管理,最终提高卫生服务管理效率。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还需要相关人士对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提起重视,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事业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特殊且重大的事业。因此,不断完善电子健康档案,也促进了我国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宁,王海琴,陈冬冬.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与交互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10).

[2]徐勇勇,刘丹红,王霞,廉恒丽,杨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亟待“唤醒”[J].中国医院院长,2009(14)

[3]何蕾,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内外,2011(2).

[4]卫生部:出台我国首部电子化健康档案标准[J].陕西档案,2009(4).

[5]孙锡萍,韩咏梅.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0(2).

[6]李道苹,陈敏,蔡筱英,吕孟涛,饶克勤.美国电子健康档案功能模型分析[J].中国医院院长,2008(11).

[7]武文娣,吴静,李敏,施燕,缪隼,吴凡.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2007(4).

[8]潘炳凯,蔡桂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

[9]陈冬冬,廉启国.上海市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及利用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9).

区域医疗信息化篇10

一个明显的亮点是,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新医改方案不仅明确了医疗信息化对于医疗改革进程的重要性,并且作为二十四条意见其中之一,单列出来。这是史无前例的。

事实上,在这部被看作为“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中,医疗信息化就是其中的“一柱”。

根据《意见》,我国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还将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机制,其中之一便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在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看来,整个医改方案就是一剂汤药,信息化作为这剂汤药中的重要配方,它的表现可以说直接决定汤药的疗效。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信息是,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推动医疗改革,这对医疗信息化的推进,无疑又是一场及时雨。

很多人开始思考,8500亿将有多少指向信息化,各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该如何规划,电子病历、公共卫生网络、医生工作站……哪些内容将会成为重点建设内容。

不管怎么说,医疗信息化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新医改 新机遇

如何从医疗信息化的角度解读新医改方案,未来几年,医疗信息化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最近这段时间,卫生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燕婕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打电话“骚扰”她的人不是来自卫生行政系统的同行,就是各大医院的信息化专家,再有就是各个密切关注医疗信息化发展动向的媒体记者。

原因很简单,2009年4月6日,酝酿多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在这部被形象地称为“一顶、四梁、八柱”的医改文件中,信息化内容作为二十四个章节之一,被史无前例地“单拎”出来,成为其中“一柱”。

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医疗信息化内容以如此的形式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未来几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方面将成为建设重点,各级医院该如何规划自己的it建设,相关的it厂商该从何处寻找机遇。

面对这些困惑,作为医疗卫生部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老人”,高燕婕自然成为各方寻求信息解读的重要人物。当然,除她之外,来自医疗信息化各条战线的人也在做着各自的解读尝试。

为医疗信息化“正名”

“新医改方案中的五项改革目标,无一能离开信息化的支持。”对于《意见》将信息化“单列”出来的意义,高燕婕告诉记者,“信息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促进各地区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围绕医改目标的业务流程的变革,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集中共享,逐步奠定基础。”

在高燕婕看来,医疗信息化的推进可以将过去被动式的医疗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包括实现病人网上预约、手机挂号、网上医疗咨询;主动提供常规医疗保健服务;给病人提供就医保健指导,合理分流患者;延伸医疗服务供应链,合理利用和选择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前医疗、中医疗、后医疗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规范经济的医疗服务流程。

如果把视角转换到基层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他们对此颇感欣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尚邦治表示,《意见》把信息化单独提出来,这不仅体现了信息化对于未来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表明了政府已从全局的发展角度加强了对信息化的认识,开始进一步重视起来了。

北医三院信息中心主任沈韬的观点则更显感性,在他看来,此次《意见》的出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给医疗信息化“正名”。在此之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大都是从医院自身的需求出发,自筹资金自主建设,国家层面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态度。如今,举国关注的新医改《意见》明确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这显然是一种进步,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政府对于医疗信息化不同以往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开始明确给予医疗信息化一个‘名份’了,从以往的‘没名没份’到如今的‘有名有份’,这种进步是值得欢欣鼓舞的。”

“每家医院是信息采集单元”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信息化建设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固然重要,如今又把其定位于新医改实现的支柱之一,但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在以往的讨论中,各个奋战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线的人们,都很明白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于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和就医成本,存在直接的促进作用。HiS(医院信息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paCS(医疗影像系统)、门诊系统、住院系统、医生工作站……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全国各级医院逐步完善起来。

但是,当脱离单独的医院本身,把视角拔高到区域范围内,或者国家层面的话,医疗信息化建设对于新医改的价值又“别有一番风景”。

最近,尚邦治参加了一次由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召开的关于近期流感事件的会议,其中,在谈到信息化对于医疗行业的重要性时,卫生局的某位专家就拿流感事件当作例子,解读了这“别有的一番风景”。

为了应对全球爆发的猪流感疫情,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全面启动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从机场到车站再到港口,各个出入境口岸都严格监测,发现任何发烧发热症状的病人,立刻上报国家监控中心。同样,全国各大医院也严阵以待,紧密监测任何发烧发热症状的病人情况。

当所有这些病情监测信息汇总后,政府就可以掌握全部的形势走向,并作出针对性的决策部署。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信息网络,散落各地的病情信息就无法有效采集,也无法及时汇集,从而无法从全局角度判断病情发展,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

“所以,信息化对于整个医疗改革的价值,在于让每家医院成为一个信息采集点,不仅服务于医院内部,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社会全局,发挥协同整合作用。”尚邦治如此强调。

事实上,如果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医疗信息化服务社会全局、发挥协同整合作用的背后,体现的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而这,恰恰又是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所在。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介绍,从医生角度说,信息化手段可以改变过去手工纸质的就诊流程,不仅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少医院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从医院领导角度说,来自基层的医疗信息有助于调整医院的运行管理,促进医院更好更优的发展。

比如说,当把全年某个病种的就诊信息汇总后,院领导可以分析出具体某个病种大概花费多少钱,如果费用出现异常偏高情况,就可判断是否哪个品种的药物使用过度、过频,这样不仅可以监测医生、医院的运行情况,还可及时使做出调整,从而降低病人的就医成本。

从地区卫生行政部分角度说,可以分析判断出本地区哪些病种是长见病、多发病,如果出现某个病种突然异常,则可预警是否有传染病出现,或者是否存在带有普遍性的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因素,这样其实可以减少社会整体的医疗成本;从国家层面说,又可把人们的病情信息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判断预警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有效决策,比如是否需要发放口罩,是否需要向社会公告等,从而把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减到最小。

8500亿有多少惠及信息化?

8500亿,这是解读此次《意见》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在未来三年间,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平均每年约2833亿元。在很多人眼中,这是新医改方案中最引人注意、最让人兴奋的一条。

作为支撑“四梁八柱”力量的其中一柱,医疗信息化建设自然包括在8500亿将要惠及的范围内。不过,很多人都在进一步询问:8500亿中,有多少比例的投入会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呢?

目前,很多人都在尝试着解读。根据iDC咨询分析,2008年我国医疗整体it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投资规模已达8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20亿元,而2007~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7%。目前,在国内近3万所医院中,有75%的医院已建或正在建设HiS系统,而在“十一五”期间,将有70%以上的医院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市场需求总量将可能达到两百亿元。

相关的it厂商更为积极。一直关注医疗市场的东软集团首席运营官卢朝霞就认为,未来三年医疗机构信息化的投入将高达100~160亿元。国际it巨头iBm公司则预计,新医改将产生至少15亿美元的软件支出。而甲骨文中国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则表示,过往国有企业在it信息化的投入,一般只占总体投入的0.6%~0.8%。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算,8500亿元中大概只有65亿元用于信息化投入。

而对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人来说,他们则相对更为谨慎,但内心又更为迫切。沈韬告诉记者,虽然国家明确将在未来几年投入8500亿到医改中,但具体有多少是细分给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却并不明确。

过去到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医院自筹,政府给予的支持非常少,当大家都期盼着政府会从8500亿中拿出多少支持信息化建设时,不免又有些期待。

事实上,新医改中提出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共享平台等内容,每个都是复杂而浩大的系统工程,相应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

在琚文胜看来,虽然没有明确8500亿中有多少细分给信息化部分,但是,这8500亿投入将会起到一个放大和带动的效应,在这8500亿带动下,各个地方政府、社会机构等可能会跟随做相应的资金投入。从这个角度说,接下来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总是值得期待的。

it厂商顺势而起

对于it厂商而言,新医改意见的出台以及8500亿的巨大投入,无疑是块值得憧憬的巨大蛋糕。事实上,跟随《意见》的出台,许多厂商也开始顺势而动了。

4月8日,也就是新医改方案公布之后的第三天,iBm软件集团全球销售总经理RobertLeBlanc亲自来到北京,与iBm中国开发中心共同宣布成立“iBm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并公布了iBm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

据悉,iBm此次“应时应景”推出的一系列医疗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区域医疗卫生和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团,内容包括区域医疗信息网络、CHaS临床科研信息整和平台、医疗协同平台、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等。与新医改的目标同向,iBm的这些方案旨在以信息化推进医疗患资源的优化流动,助力新医改扎实启动,从而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体系。

随后的4月19日,东软集团在深圳也高调了面向“新医改”的医药卫生全面解决方案。早在今年二月份,东软就已成立了“东软医药卫生业务发展中心”,紧密跟踪医改新动向。此次新推出的解决方案以“服务医改,惠及民生”为宗旨,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数字字典为标准,形成覆盖医疗卫生信息化全过程的系列解决方案。

其实,除了iBm、东软之外,英特尔、微软、甲骨文、思科、用友软件等it厂商也已经或正在实施自己对于新医改营造的广阔市场的投入。

由于《意见》中重点提到农村区域医疗体系的建设,因此,县级中心医院和乡镇医院可能成为信息化的重要战场。赛迪顾问分析师张华认为,目前全国有29000多家乡镇医院以及5000家县级中心医院,因此,新医改创造的信息化市场,大概超过75%的份额都将集中在县及乡镇医院。

一直以来,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大型医院等高端用户常常青睐国际巨头厂商,国内企业则占据着中低端市场。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由新医改营造的巨大市场中,国内外厂商将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局面。

未来需求有哪些

虽然各大it厂商已经为新医改有所行动,但对于各级医院来说,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到底在哪些方面,搞清楚这点,才能做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既然国家已经明确了信息化作为医疗改革的手段支撑,那么,从医疗行为的监控,到医疗数据的采集,再到医疗质量的提高,信息化手段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沈韬告诉记者,“作为新医改的三大要点,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区域医疗体系的背后,将给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其中关键之一,就是带动各级医院的数据中心建设。”

比女口,社区、农村医疗单位it建设将是热点之一。社区、农村将是目前国家实施基本医疗的主体,也是新医改的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另外,电子病历的普及和完善也是重点。目前,电子病历大致处于“病历电子化”阶段,接下来,如何让电子病历更好地为临床系统服务,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都将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完善。

还有,集成共享医疗系统将是突破点。实现医院间的资源共享,需要规避现存的“信息孤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一套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大量的系统集成、各种异构平台的整合将是重要建设方向。

总体而言,新医改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医疗卫生发展方向,给出了8500亿元的巨大蛋糕,接下来,就看各级医疗机构如何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逐步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健康设立“守护人”

生事件更是如此。

“健康孤岛”需要整合

“目前,虽然各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计划明显提速,但是,以社区为单位的电子健康档案就像一个信息孤岛,如何把这些孤岛整合起来,才是成功建立健康档案的关键所在。”尚邦治表示,“而整合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困难将是艰巨的。”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仅仅是把各种有关居民健康的信息电子化,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各种健康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监测,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辅助。

因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至少面临以下四方面困难:一,尽快明确健康档案应该包涵的内容以及电子化的技术标准,从而为整合共享打下基础;二是健康档案由于记录有病人的众多历史信息,如何从技术和立法两个层面,确保公民隐私的安全保护和信息的合理使用;三是从信息技术角度看,健康档案建立后的海量信息,将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稳定运营,使之真正支撑业务系统的需要。这其中,包括数据中心的建立,数据存储体系及备份方案的制定,都将是确保健康档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四是建立如此庞大的信息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目前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看,是否会出现地区间居民健康档案的“贫富分化”。

据了解,北京市近期将选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对其现有网络进行系统改造,统一健康档案的标识、目录索引、数据采集方式。实现试点所辖社区卫生管理系统的数据集中存储,统一展示,即让原本存放在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静态档案“流动”起来。

而深圳市则是将原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机版的信息系统统一转换成网络版。目前,已将3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信息上传到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以此为整合应用的共享平台。

医疗共享“走在路上”

在区域医疗、社区医疗的快速推动下,医疗共享又将迈向新的台阶,背后支撑运行的信息化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局面。

2009年4月17日,也就是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第十天,北京市卫生局召开了2009年医政工作会,会议部署了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规划,拟按照区域医疗共同体思路,重新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表示,一级基层医院、(区级)二甲医院,三甲大医院等已成患者就医“导航”的传统标准,该标准将随着北京医改进程逐渐淡化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在北京城每30万~50万人口的居住区,由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几家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院为主要元素,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显然,这与新医改方案中强调建立区域医疗体系,推进医疗共享平台遥相呼应。

“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长久困扰人们的难题正是新医改方案所要解决的,而推进区域医疗体系的建设,实行医疗资源共享,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然而,在一些城市的一些社区,居民的普通感冒等小病,以及一些老年人慢性病的开药等就医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还只停留在结算和药房管理上,医生仍需要用手写的方式完成处方笺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

如此情况下,这些病人的健康信息就无法与大医院实现共享,那么,双向转诊就可能不会顺利,重复检查还会无可避免。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化手段在深化医疗共享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区域医疗建设的步伐全面加快的今天,信息化建设又将该如何跟进呢?

“盘活”医疗资源

“全国人民奔协和,有病就去三零一”,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看病就医这件事总保持一个“二八状态”。根据卫生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门、急诊人次达50.1亿,次均就诊费用为169元。中国13.3亿人口一年共有8466.9亿元门、急诊支出。这其中,80%的患者都是去大医院看病,只有20%到社区医院看病。这就是所谓的“二八状态”,“看病难,看病贵”也因此形成。

所以,如何共享医疗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被看作是破除“二八状态”的理想选择。因为,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在实现双向转诊的前提下,大医院的患者数量就会分流,从而缓解人们的看病难问题。同时,既然实现双向转诊,患者的病历记录、检验结果、用药情况等信息就可以充分共享,这样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降低了患者的看病成本,解决了看病贵问题。

理想的选择背后总需要现实的路径,医疗信息化的配套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包罗教授介绍,按照医疗信息水平划分,医院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财务核算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阶段,第三阶段是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已开始从以财务管理为主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临床信息系统支持为主的第二阶段,并逐步实现“以收费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转变。

此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行病历“一本通”,通过各家医院间的互联互通,衔接诊断和治疗结果,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但是,在电子病历被广泛应用的今天,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不同医院要想全面共享病人信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拿最简单的病人iD来说,有的医院的男/女用m/F表示,有的医院用0/1表示,不同的表现形式往往给医疗共享带来想象不到的麻烦。

同样的情况在“地小人少”的新加坡就不一样了。去年底,新加坡已经明确宣布,新一代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将在2010年全线推出。届时,新加坡的患者踏进公共医院、综合诊所和专科中心,医生都可以从中央数据库中调出病人资料。通过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医生不仅可以全面掌握病人接受过哪些治疗及化验结果,而且还能协助医生制定全方位的疗程,减少配药错误,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区域医疗共同体来说,医疗共享大多是建立在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医院之间,通过把大型医院已见规模的信息系统延伸到社区,比如医生工作站,病人信息集中存储到大型医院的数据中心,如此形式的医疗共享避免了许多技术壁垒,显得相对较容易。

“厦门模式”率先成型

自2005年开始建设,2009年2月28日正式起用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则是以区域医疗名义实践医疗共享的典型范例。

“目前,全市86%的医院(共36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通过病人一卡通,调阅市民电子医疗档案,做过什么检查,用过什么药,曾经有过什么病史,各家医院的医生都可查阅。”厦门市第二医院网络中心主任伊桂林表示。

据了解,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是由厦门市卫生局统一规划部署,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全国率先成功建立的一套比较完善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作为一个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该系统内容涵盖了每个市民完整的就诊信息和体检信息等健康档案记录、妇幼保健数据档案、城市公共卫生数据档案,以及区域医学影像四大部分。

由于厦门全市医院已经实现了就诊卡一卡通,因此,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这个平台,市民凭借自己的市民健康卡(或社会保障卡),在系统范围内医疗机构均能以“一卡通”的方式刷卡进行诊病、体检、保健等。

同时,该系统将患者的医疗保健活动完整地记录下来,保存到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中央数据库中,成为组成该市民全面的记录一生的健康信息档案的一部分,还可实现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部分检验结果的共享,为避免重复检查和用药提供技术支持,也有利于医生了解病人的就诊信息。

此外,市民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自己的体检情况和就医情况。对于病人而言,通过该系统,可直接提高诊疗质量和诊疗效率,缩短病人治疗时间,减少诊疗费用。

由于这个健康信息系统是以第三方数据中心集中存储管理,区域内的几十家医院全部通过网络互联互通,这样的话,不仅避免病人档案的丢失,还可避免携带大量病历资料及检查报告、胶片等四处奔波和重复检查。

从“1+X”模式开始

应该说,“厦门模式”产生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不过,“由于厦门地方小,医院少,加上政府主导实施,医疗共享自然要顺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尚邦治表示,“同样的事情如果拿到北京来做,未必就有那个效果了”。

因为,医疗共享除了需要信息化的技术层面支持外,配套的管理机制也必不可少。道理很简单,患者如果在a医院做完了检查,然后拿着结果到B医院就诊,B医院势必面临一定的利益损失。

“和国外不一样,中国的医院即便大小不一,但每家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疗共享难免遭遇利益平衡的问题。”尚邦治表示,“尤其北京的医院有部属的、校属的、区属的、市属的以及部队的,不同属性的医院有其自身的管理单位,如果要医疗共享,面临的协调障碍无比艰难。”

因此,北京市在推进医疗共享过程中,首要以区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为主要内容。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启动区域医疗项目,该项目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整合该范围内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从最初的展览路和德胜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两个成员,到如今共组建了13个专家团队、建立了13类疾病的诊疗标准和就诊规范,社区医院成员还在不断增加。

在专家眼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这种医疗共享模式被称为“1+X”。“1”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X”指西城区下属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而这背后,是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信息平台在发挥作用。由西城区卫生局牵头,建立了跨医院、跨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管理机制,在技术上实现了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整合、跨系统的医疗信息共享与交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介绍,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基于医疗卫生实现双向转诊、预约医生、预约检查、检验检查报告共享、处方、健康档案共享、视频会诊中心、急诊绿色通道等功能。

据了解,“1+X”模式只是该共享平台的一期工程。2009年2月,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平台”试图把该模式推广到护国寺中医院、肛肠医院、丰盛医院以及平安医院4所二级专科医院和7个中心、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也就是说,在原来三甲医院加社区服务站的基础上,再融入二级专科医院,把医疗资源共享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实现从“一点对多点”到“多点对多点”模式的转变。

“数据中心”全面启动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厦门模式”,还是大型综合医院主导的“1+X”模式,随着区域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资源共享逐步深化,背后支撑运作的数据中心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因为在区域医疗体系中,医疗共享实质上是医疗文档的共享,而医疗文档的共享就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及管理。在不同模式的医疗共享体系中,医疗数据如何存储,存储在哪里,怎样管理,这是让医疗共享发挥实效的关键所在。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已经出现有三种实现形式:一种是完全集中,即把共享数据全部集中到区域数据中心;第二种是分布式存储,即提供的共享数据依然存储在各个医疗机构,只不过这种共享数据是经过以就诊者为中心集成后的归档数据;第三种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即医疗数据仍然存储在各个医院自己的数据中心,但将一部分主要表明区域医疗协同运行状况的、查询统计使用频度较高的数据集中到第三方数据中心,通常这种数据中心由区域内的卫生行政机构建设管理。

据伊桂林介绍,目前,厦门市政府正在着手把以前设立在市卫生局的数据中心迁移到市政府信息中心,同时,由于医疗影像的数据量增长迅速,还将重点完善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

另外,类似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的以大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共享系统,其基本模式大都是在某大医院或地区的中心医院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外联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网络直接享受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如远程挂号预约、远程会诊、“上传下送”服务。

随着医疗信息共享进一步丰富,相应的系统改造和数据中心升级也势在必行。尤其,对于大部分信息化水平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的社区卫生机构而言,为了更好地配合大医院实现医疗共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记者手记

采访中,无论是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官员,还是各个大小医院信息中心的主任,新医改方案的出台都给他们的工作平添了一份热情。因为明确把医疗信息化内容单列出来,有的人从中读出了一份认可,有的人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激励,有的人则从中看到了一副愿景。

和其他行业的Cio一样,医院Cio对于信息化工作的感受同样是“五味杂陈”。有时候,因为医院的资金投入有限,信息化建设总是迈不开步子;有时候,医院领导对于信息化不够重视,Dio的工作常常也会遭遇“夹板气”;有时候,受限于一些管理机制的冲突或技术规范的缺失,能为老百姓直接带来好处的医疗共享系统建设却无法施展开来……

现在不一样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已被明确写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知道,这是最高级别的政策指导,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其将产生的意义和影响都是不同以往的。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就说,新医改对信息化的作用,最关键的不在于文件中写了信息化要干什么,而是将信息化列入到了文件中,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进步。

明确了认识,必然会强化态度。这种对于医疗信息化态度的强化,不仅是在医院层面,更重要是政府层面。形象点说,如果说过去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医院内部业务需求的“推力”的话,那么,如今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又多一股来自于政府层面的外部“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