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十篇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十篇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5:38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1

关键词:地面塌陷;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光导纤维tDR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作用的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成为岩溶区城市的主要地质灾害,严重妨碍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岩溶塌陷的形成,通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下部有岩溶地层,有溶蚀的空间(溶洞或土洞),为地下水和塌陷物质提供存储场所或通道;上部有一定厚度的盖层,盖层可以是基岩,也可以是松散土层;其三是产生岩溶塌陷的主导因素-致塌作用力。由于岩溶塌陷的产生在时间上具突发性,在空间上具隐蔽性[2],采取地面常规监测手段来监测预报岩溶塌陷的产生非常困难。因此,选择有效的监测方法,对于岩溶塌陷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2塌陷监测技术

目前,岩溶土洞塌陷监测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直接监测法和间接监测法两类[3]。直接监测方法就是通过直接监测地下土体或地面的变形来判断地面塌陷的方法,如监测地面沉降、地面和房屋开裂等常规方法,以及地质雷达、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以及光导纤维(BotDR)等监测地下土体变形的非常规方法。

间接监测方法主要有岩溶管道系统中水(气)压力的动态变化传感器自动监测技术。由于塌陷具有突发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监测地面沉降、地面和房屋开裂的方法来监测塌陷,效果并不好,而采用地质雷达以及光导纤维等直接监测和岩溶管道系统中水(气)压力的动态变化传感器自动监测的间接监测技术所取得的效果较好。

2.1直接监测方法

2.1.1地质雷达监测技术[4]

(1)监测原理

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由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从地下不同电性界面上反射回来的信号,该方法适用于探索洞穴,不宜用来监测地面塌陷。

2.1.2浅层地震

根据利用地震波的类型不同,浅层地震基本的方法有反射波法、折射波法、面波法。浅层地震法在监测地面塌陷时用得较少,主要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而且不能动态实时连续化监测。

2.1.3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国外称为多电极电阻率法,与常规电阻率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实现了野外测量数据的快速、自动和智能化采集。通过一次性布设数十根电极如图3,进行不同方式的测量。

2.1.4光导纤维监测技术

tDR技术监测岩溶土洞(塌陷)的原理主要是断点测量,就是通过同轴电缆与水泥砂浆胶结,在可能发现土洞(塌陷)地段水平布置同轴电缆,在上覆土层荷载的作用下,当土洞发育到一定规模时,同轴电缆水泥砂浆将断裂,折断同轴电缆,通过检测tDR电缆的特征信号,就可判断出土洞的确切发生位置如图1。

目前,具有分布式可用于持续监测远程控制准确定位土洞(塌陷)位置的方法有基于同轴电缆的tDR

技术和基于光纤的传感技术(如BotDR、BotDa、otDR)[5,6]。tDR技术用于定位滑动面的方法是可靠的准确的,但其可靠性与同轴电缆类型埋设方法关系较为密切,因此,蒋小珍[7]等人组成的究小组在2006年开展了tDR技术用于岩溶塌陷监测的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室内试验与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同轴电缆的选型及埋设技术。

光导纤维监测技术既能对早期的土层小变形作出反应,又能对中后期土层的大变形(如垮塌)作出反应。因此,可利用光导纤维技术对土体内部的变形量进行监测来预报塌陷,尤其适用于线状工程如岩溶区高速公路塌陷监测中。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要求沿公路将光纤按一定的深度间隔铺设于路基以上路面以下,当公路投入使用后,即可不断获得路基不同位置的土层垂直变形情况,从而判断公路可能发生塌陷的时间和位置。尽管光纤监测技术在塌陷监测应用上还不成熟,但从光纤监测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应用上所取得的成果看[8],光纤监测技术在塌陷监测预报工作中运用前景应该是光明的。

2.2岩溶塌陷间接监测方法

2.2.1基于岩溶管道裂隙水(气)压力监测的触发因素监测法

室内岩溶塌陷模拟试验表明,频繁的地下水(气)压力的变化,会造成第四系土层的变形破坏。当水(气)压力变化或作用于第四系底部土层的水力坡度达到该地层土体的临界值,第四系土层就会发生破坏,进而产生地面塌陷。因此,通过监测地下水(气)压力的变化可以对岩溶塌陷进行监测预报。

3结论

尽管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其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岩溶塌陷仍是可以监测和预报的。

(1)对于高速公路等线状工程可采用地质雷达和光导纤维等直接监测方法对岩溶塌陷进行监测和预报。不过,由于使用费用昂贵,地质雷达适于短距离、小范围的区域使用;而成本低廉,同时又能连续进行监测的光导纤维技术更适用于距离较长的线状工程的岩溶塌陷监测预报,但光导纤维监测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埋设线网。

(2)对于岩溶管道裂隙水(气)压力监测经过多次实践验证,该方法实用性较强,监测效果显著,在其他监测手段受限时可优先考虑该方法,但决定监测成败的关键是要确定好临界水(气)压力值。

(3)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一种方法可能会因为环境条件限制导致监测不能正常实施或者会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时,可以考虑采用两种以上监测方法来辅助监测,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4)浅层地震法和高密度电法由于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对监测结果进行解译分析时准确性不足,所以在选择时可作为辅助监测。

【参考文献】

[1]张丽芬,曾夏生.我国岩溶塌陷研究综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3):126-130

[2]雷明堂.岩溶塌陷预测评价系统及其应用:以唐山岩溶塌陷为例.中国岩溶,1997,16(2):97-104

[3]李瑜,朱平,雷明堂,蒋小珍,戴建玲,蒙彦.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技术与方法[J].中国岩溶,2005,24(2):103-108.

[4]蒋小珍.线性工程路基岩溶土洞(塌陷)灾害防治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5]蒋小珍,雷明堂,顾维芳,等.线性工程路基岩溶土洞(塌陷)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J].中国岩溶,2008,27(2):172-176.

[6]蒋小珍,雷明堂,陈渊.岩溶塌陷的光纤传感监测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6):75-79.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2

1.工程地质测绘

所谓的工程地质测绘,就是指通过相关的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地质存在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地质性质及其规律,分析地下地质的基本状况。很显然,工程地质测绘能为岩土工程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做好岩土工程勘探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种地质条件都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它主要应用于那些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形,而对于地形平坦、地质环境简单的情形,则完全可以通过调查等途径来实现测绘目的。

2.取样勘探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地质勘探,如坑深、深探、钻探等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地质勘探办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如物探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程序简单等优点,使其能够有效弥补工程地质测绘中出现的问题;钻探具有使用范围广的优点,针对不同的勘探要求和地质类别,可采用不同的钻探技术;而坑探则具有种类繁多的优点,可实现其它两种方法所不能实现的勘探效果,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地下地质状况。同样地,这些方法也各有自身的局限性。在现实中,地质勘探方法不能盲目的施行,而要依据原位测试和监测的勘探目标,并结合岩土的具体特性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3.现场检验与监测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基础地质勘探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现场检验与监测,旨在增加岩土工程的质量安全系数,提高岩土工程的效益。现场检验与监测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对环境影响的检验与监测,也包括对施工和运营中结构物的检验与监测,还包括对岩土反应性状的检验与监测。不管是哪项内容,其提供的资料都可作为确定工程技术参数的重要依据。

4.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是基础地质勘探的最常用方法。它为工程提供各项技术参数,作为问题评价和分析的重要依据。其中,原位测试是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的,其试样依托于现有的环境,使测定的数据更加贴合于现实。而室内试验的周期一般较短,而且试验的条件易于控制,这种试验的结果更加高效,极大地节约了试验成本。

二、加强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勘探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随着质量认证工作实践,现有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愈发凸显。对此,应对该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需要进行质量认证的勘探设计单位,应严格符合新体系的要求,并运用pDCa循环和过程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勘探设计能力,真正做到让顾客满意,让顾客放心。其次,应进一步创新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在基础地质勘探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克里格法来有效规避勘探点布置随意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高密度点法或者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法来增强准度和效度;既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保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精确度,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基础来确保成果的正确性。鉴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勘探技术必须与时俱进,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来保证各项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3

[关键词]岩土;质量;勘察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22-01

前言: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实验、检验和检测、分析计算、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其勘察对象包括岩土的分布和工程特征、地下水的赋存及其变化、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

一、岩土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基础类型建议,提供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等岩土参数,为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场地的岩土体,是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受区域地质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口向较大,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勘察质量的优劣对建设工程影响很大,勘察成果过于保守,将会导致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反之,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岩土工程勘察包括现场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和报告整编等方面,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执行,并结合地区经验,才能保证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作用是为设计配套服务,提供设计需要的勘察资料,工程勘察体现的主要是认知作用,通过必要的勘察手段和工作,认识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属性,为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工程地质条件作出正确的评价分析,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及工程造价的高低,故在勘察过程中,要选择最为适合及全面的勘察方法,其目的是为给设计施工提供各类土的基本参数,勘察成果直接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有所影响。高质量的岩土勘察报告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

二、强化岩土勘察质量水平的几个必要措施

1、加强岩土工程监测

1.1岩土开挖后,由于卸除了地基土自重压力和坑壁的测向压力,而进行基底回弹隆起及坑壁变形的监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量测。

1.2岩土处理过程中,由于震动会对周围的建筑和勘察监测产生影响,可进行其水平位移和倾斜等观测,同时,由于建筑施工和运输而引起的边坡变形及滑坡位移的监测。对主要建筑物的施工中及建成运营后的沉降变形监测,加固地基过程中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变化的监测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监测等。

2、重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得出岩土勘察结果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技术人员解决勘察技术问题的重点。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是勘察结果进行分析的前提,如果没有准确、完整的测试数据,所有的勘察结果分析都是不合理的。岩土工程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在于数据计算的模式和参数的计算,计算参数作为技术重点而得以重视。岩土测试本身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当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3、重视地质钻探的过程控制

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岩土勘察技术手段之一就是地质钻探,这是能及时、有效得到勘察数据的重点方法,不同的岩土勘察有不同的方法,而这些不同的方法也是根据不同的岩体、地层条件和取样、测试而进行的,这就要求钻探工程应具有针对性,提高地质钻探的质量是完善岩土勘察工作的基本条件。

4、巧妙选择和改进勘察方法

岩土的勘察方法很多,在这些繁多的方法中要找到符合具体情况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完成勘察工作。企业在这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勘察方法。在这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部分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采用静探孔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一些土质较软的地质,但是并不适合其他的地质。但是一些特殊地质和地形来说,应用静探孔就不能够准确的反应底层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就不适用静探孔这种方法。总的来说,在勘探施工中,一定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探测手段,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这样会导致勘察结果的不准确。

5、实现勘察与设计的有机结合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建设工程提供可靠的实际数据,便于建设单位设计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要始终与设计保持一体,也就是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较为轻松的实现该要求。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够排除设计中的人为主观因素,避免由于工作疏忽产生的数据抄录错误等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勘察数据的分析汇总效率,减少勘察设计时间,因此勘察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引用先进的工程建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实现勘察与设计的有机结合。

6、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

现代社会逐渐步入互联网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工程勘察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减少一定的工作量,可以建立岩土工程数字化模型,还可以用来设计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数据库系统,使得各种资料集中管理,便于对比分析和评估,对声音和视频的处理也更为便捷。同时,国家在制定相关技术政策时,要积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不断吸收和借鉴他国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7、强化勘察人员的技能培训

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会影响到工程勘察结果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针对勘察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培训方案,进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另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合理的薪资以及升职体系,激励勘察人员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多种勘察手段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全方位的勘察数字化管理,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4

摘要:在这个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依据高应变法速度时程曲线在桩底的反射情况和力的时程曲线两者的帮助下可判断出桩底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并应用曲线拟合法分析基桩承载力,并以此对桩底持力层岩土状况进行监控,因而可以在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检测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应变时速持力层时程曲线试验检验

1、前言

运输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一幢幢高楼大厦在建设,一座座新城在崛起。此外,港口、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地下建筑设施等建设工程也在不停的开工建设。当建筑物竖向荷载较大,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只能采用深基础,其中桩基础是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根据规定,我们把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所以桩基础持力层岩土的承载性状不仅直接反映地基变形,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的预制管桩工程应采用静载试验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这就足以说明我国对该类地质状况的工程应予以重视。场地地质报告显示,如果桩基持力层是属遇水易软化的泥岩,施工后桩底持力层被软化会对工程质量带来隐患,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桩底持力层岩土状况的动态监控。

2、现场状况

2.1试验桩的成桩情况

根据试验方案和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本工程采用f500锤击预应力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试验桩共选取4根,桩号分别为16—1J—2、20—Y—3、38—C—4、37—F—1,入土桩长分别为28.45,23.15,28.15,33.65m,配桩长度分别为(11+12+6)m,(12+12)m,(14+14)m,(14+10+9)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均为1800kn,全部桩孔内都自然充满地下水,以监控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

2.2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较高,部分淤泥层较厚,持力层埋深变化大,大部分均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泥岩。试验桩区域内地质土层状况由上至下分别为:①耕土:层厚0~1m,饱和;②淤泥:层厚4.5m~5.6m,饱和;③粉质粘土:层厚14.9m~18.8m,很湿;④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1.2m~11.6m,湿;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4.0m~12.7m,密实;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2.5m~4.3m,较软;⑦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1.3m~5.2m,坚硬。

3、基桩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监控方案

3.1桩孔内充水原因

根据现场观察,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超过90%的桩在很短时间内桩孔内便充满地下水,其原因有:①桩身存在裂缝,地下水沿裂缝进入桩孔内;②两节桩的接口在施打过程中出现松动,地下水从接口处进入桩孔内;③地下水直接从桩底位置进入桩孔内。

3.2基桩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监控的必要性

沿海地区普遍地质淤泥层较厚,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可能沿桩身渗入到桩底或从桩孔渗入桩底造成桩底持力层岩土软化,影响桩基承载性状,带来严重的工程质量隐患。因此,对桩基础持力层岩土状况有必要进行监控,以排除隐患。

3.3监控方法及方案

根据高应变法的检测原理,速度时程曲线在桩底位置的反射情况和力的时程曲线可判断桩底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并应用曲线拟合法分析承载力,因此拟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桩底持力层岩土状况监控。

在一定区域内抽取桩孔内充满地下水的基桩作为试验桩,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多次高应变试验,分析其结果,掌握该区域的基桩施工后一段时间内桩底持力层的岩土状况。本次监控选取的桩号同前。

4、现场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各试验桩的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见表1

5、结论

对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桩孔内自然充满地下水状态的试验桩每桩均进行4次高应变试验,总监控时间为21d~27d。从不同间歇时间实测曲线和曲线拟合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第1次试验时间歇时间较短,从曲线拟合法分析,摩阻力较小,端阻力得到较大发挥,动测承载力也较低。随着间歇时间的延长,第2~4次试验结果从曲线拟合法分析,摩阻力和动测承载力明显提高,说明基桩承载性状不断得到改善。

⑵第1次试验时桩周土和桩端土受到打桩时的搅动,实测曲线有明显的桩底反射,随后几次试验则由于打桩施工时对岩土扰动后有效应力的恢复,桩底反射明显减弱甚至接近消失,桩底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稳定性良好,未发生软化情况。

⑶本文对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的地质条件时桩承载力的判定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测试和研究方法。

⑷采用高应变法对桩底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的动态监控,作为有效监控的成功试验,为今后的基桩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5

关键词:建筑;岩土工程;监理技术

市场越大就越需要方法和人来进行规范,建筑行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越来越快,“监理”已成为这个行业中不可缺少的[1]。对监理技术的提升也是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提出的必然的要求,但我国仍有很多的企业并不太重视监理技术,忽视了它的作用。岩土工程监理可以说关系着一个工程的生命,必须明白岩土监理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岩土工程监理技术,吸纳更多这方面的人才。

一、初勘和祥勘

1、初勘

初勘也就是最初的勘测,主要是确定建筑总面积的布置并对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评价。对之前的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一些恢复性的目的性的建议。

1.1关于初步勘测一般要搜集以下的资料

(1)在选址时候进行勘查的资料。

(2)施工建筑区范围内地形的资料。

(3)工程的性质及规模等。

1.2关于初步勘察阶段,一般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了解冻土的分布规律、情况和大概类型,成因和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预见性的建议,冻土可能发生的变化。

(2)查明建筑物下面地下水的情况,判断是否对建筑物有影响。

(3)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建筑场地,应判明场地的地震效应。

(4)查明环境地质对建筑场地的影响。

1.3勘探线、点、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线。

(2)勘探点的布置应考虑每个地貌单元类型的地貌交接部位,在微地貌或冻土现象发育地段应适当增加勘探点的数量。

(3)在同一地貌单元,地形平坦、分布面积较大的场地,勘探点可按方格网布置。

(4)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根据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确定。

(5)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除控制性勘探孔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到基岩即可。

(6)在预定深度内为少冰冻土,除控制性钻孔钻入预定深度外,其他钻孔可适当减少钻入深度。

2、祥勘

详勘就是详细勘察,经过初勘了之后,把一切的资料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进行的的对初勘的补充,主要是为了弥补初勘中遗漏的不足之处。使地基明确,提供计算数据和资料,即对具体建筑物地基或具体地质问题进行深度的钻探。

2.1祥勘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1)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压缩性及容许承载力作出评定。

(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侵蚀性,必要时还需查明地层的渗透性、

水位变化幅度及其规律。

(3)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整、防治工程所需资料和数据。

(4)判定和查明地基岩土和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及其防治所需的资料。

(5)对水工建筑区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如何进行岩样的判定

1、打桩入岩对岩石的判定

第一,要求施工班组在刚进入岩层时立即通知,到现场后,看钻杆是否在异常振动,声音也和平常的不一样,看看冲出来的石粒是否是持力层的岩样,这样判断是否开始进入岩层。然后记录时间和钻杆的位置。第二,每隔一段时间比如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看钻杆进入的深度,判断钻速。第三,大概估算出达到设计岩层深度需要的时间。这个方法有几点要注意的:1、判断是否开始进入岩层;2、判断钻机是否有下钻,有时候班组为了省事,往往把钻速降低,然后就在原位空钻,所以要让钻杆下钻很关键主要是看孔底渣样来判断。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从取芯的颜色跟硬度来判断是否到了持力层。最后根据碎屑来确定是什么样的岩土。

三、土建工程中岩土工程监理应如何做

1、施工前的土样选取、检测

在开始之前,岩土工程监理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貌进行全面的勘测,这是很必要的。在勘测的时候不能只看土层表面样貌,更应该取样,然后进行专业的化验,这样得出的结果才会令人信服。在一些常规的检查外,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土壤进行剖开,然后分别选取不同的各层的土壤样本,并且选取现场多个地点的,保证随机抽取[2]。把这些抽取的土壤样本进行编号,有系统的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的结论。在取样本的时候保证真实,不能进行人为的捏碎,要做到随机,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才是可信的。

2、施工中对土样的选取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保证岩土工程监理技术的存在,要对建筑刚开始下的地基中夯实的土壤进行每一层的样本检测,仔细分析和关注土层结构的变化,判断在刚开始的建筑施工中对土壤的夯实是否合格,达到质量的要求。

3、施工后的抽查

在建筑行业中,占全部施工时间百分之六十五的就是地面上的工程,所以地上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在基础的施工后更应该用岩土工程监理施工技术来进行核实和检验,来保证下一步地面建筑的正常施工。应全面的进行检测,在现场如果发现不合格的,没有达到要求的,应该停工寻找解决方法、制定新的方案来应对。四、如何提高岩土工程监理技术

1、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

1.1运用GpRS

监理部门可以通过手持GpS和基站式GpS等设备[3],对施工现场有很全面的控制,岩土工程监理单位所用的控制网络和施工单位的并不一样,但却可以与施工单位的测量做对比,以决定最后的结果。这个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很方便的看出不同,打击一些施工条件不足但又想违法施工的施工团队。

1.2应用综合记录仪

越是小的团队越不服从监理的管理,认为自己是老大,这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所以这项技术便起到了作用,在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上配备综合记录仪,这样万一现场出现了紧急情况便可以有章可循,它能够记录图像、声音,这个软件可以记录下事情发生的经过,提供证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结束语:

岩土工程监理技术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它是一个行业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承载的更多的还有人的安全,和对生命的负责。我们应该重视这一技术,发展这一行业,培养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相信在今后的更加成熟的监理技术下,建筑工程行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质量会更加有保证。在以后,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会更加专业化,越来越多的新科技也会应用其中。

参考文献:

[1]裴寒蕊.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5,01:244.

[2]王润飞.刍议岩土工程专项监理技术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127.

[3]蒲冬林.对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方法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191-192.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措施管理

一、岩土工程项目勘察的基本方法

(一)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岩土工程项目的勘察最基本的测试方法是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在现有的岩土工程项目初期进行地质全面的测绘和调查,以确保了解新疆地区地质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状况。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现有的地形的形成规律和性质进行分析,以便推测出地下的构成状况,这样可以实现对将要进行的岩土工程项目的有效参考,也可以在认识工程的场地特征的基础上,实现对项目的实施可能性和岩土工程的具体设计环节的有效建议。

岩土工程项目勘察阶段与设计阶段在项目工程中处于共生状态。根据岩土工程项目设计划分为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岩土工程项目勘察可分为四个阶段:(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又称“选址勘察”)(2)初步勘察阶段(3)详细勘察阶段(4)施工勘察阶段。而岩土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正是在第一、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详细勘察阶段可通过岩土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对其中一些地质相关问题做补充调查。岩土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实际是对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对地面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依据野外调查和测绘的结果,绘制岩土工程地质图,以此分析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及规律,以便推断地下地质状况。此方法率先运用在勘察工作,具有指导勘探、测绘调查等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但单靠此方法无论在科学认识的深度和定量评价的要求上都是不够的,还必须同其他勘察方法一起运用实施,特别是需要通过勘探工作验证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勘探与取样

岩土工程项目勘探方法包括了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地下岩土的性质、分布及地下水等条件,并可利用岩土勘探工程取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及监测。勘察工作中具体勘察方法应符合勘察的目的,要求岩土体特点,力求以合理有效的工作量达到应有的技术效果。物探是一种间接地勘探手段,其特点在于较为轻便、经济而快速。同时物探又可以为钻探和坑探布置提供必要的指导,作为其先行或辅助手段。但考虑到物探的使用受地形条件等限制及其成果的不具有唯一性,因此物探需以地质测绘为指导,并用勘探工程加以验证才可。勘探工程是钻探和坑探的别称,是查明地下状况最直接最有效的勘察手段,在岩土工程项目勘察中必不可少。钻探工作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依据勘察条件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无法达到目的时候,可采取勘探方法。岩土工程项目勘探工作种类繁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项目的布置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指导,避免出现盲目和随意的情况。但勘探工作一般都需要动用大型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些勘探工程周期长并且容易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因此勘探工程项目应当做到目的明确、经济合理,加强观测记录工作,尽可能较少工作量。工程地质测绘、物探和钻探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需尽力配合。

(三)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是指对现有的岩土工程项目的勘察结果在原有的地理地质位置和部位上进行实验和分析的一种检测方式,原位测试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项目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各种技术参数,包括岩土工程的物理性指标、强度参数、渗透性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等等。而室内试验则是指将样品材料取回实验室内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实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优点互补相辅相成,需要配合使用,以便更加经济有效地取得所需要技术参数。原位测试一般都借助于岩土工程项目的勘探工作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采用的勘察方法。试验工作则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为基础,在设计提供指标时,更需要考虑测绘和勘探的成果。所以,在原位测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应该对测试得出的结论,各种实验标准和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即对其测试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现场检验与监测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构成岩土工程项目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场检验是指检查并验证岩土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及工程施工监理和工程施工前的勘察结果。现场监测则主要包括荷载及工程施工时监测岩土反应性状、工程施工及运营时的监测结构物及对环境的影响作用等等通过检测及检验取得的相关数据资料,以对一部分工程项目技术参数进行反证作为根据,及时修正工程项目设计,做到缩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在岩土工程项目的实施现场,对其工程项目的控制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即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理工作的落实,也是实现岩土工程项目的勘察效果的重要环节。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配合监理单位工作,认真落实现场勘察的各种活动,排除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正确的利用勘察技术和设备对现有的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检验与监测,以便最终实现对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施工指标的有效贯彻实施。

(五)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岩土工程项目勘察资料室内整理包括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整理、地质图片的编制反演、岩土工程项目分析评价及编写报告书等等。在完成具体的岩土工程项目勘察活动后,勘察人员通常要整理编写勘查资料。材料的整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勘查数据的归类整理,可以为日后的岩土工程项目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在整理勘察资料的过程中,勘察人员应当认真详细的对比原始的数据和实验结果与工程现场的相关测量结果,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原因采取恰当的技术处理措施。在整理完后,应当将勘察资料交给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核实,并通过两次以上的检查。技术人员应当认真仔细地对待勘察资料整理工作,确保勘察记录和信息的准确性。

二、强化岩土工程项目勘察的措施管理

(一)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

我国在岩土工程建筑领域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的模式。实施“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规则。如果在建设程序中不按规则执行,必然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岩土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详尽有效的监督管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后果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尽快加强相关勘察人员业务素质

历经近些年来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岩土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偏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其他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远远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提议最好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的双重保险来控制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完善质量管理

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最终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单位应当通过有效详尽的管理体系,运用勘察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项目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进行改进。提高岩土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能力,完满的完成岩土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监测信息;处理技术

1.岩土工程监测的主要任务

岩土工程监测的范围广,为了弄清楚复杂的地质材料力学参数,工程需要通过采样、试验、测定等方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等,但前提是否付出昂贵的技术和成本代价。为此,我们需要明确岩土工程监测的主要任务,以减少监测是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费用:

任务一:综合性分析监测的数据资料,从数据当中寻找工程的危险点,并针对危险点对工程的整体安全产生的影响展开综合性判断,以此作为防范措施制定的依据。通过该任务的完成,有利于预防工程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是岩土工程施工重要的防范性手段之一。

任务二:根据监测的数据资料,理顺成为具体的施工思路,作为工程现场施工的指导依据,尤其是对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起到有效的参数借鉴作用。随着岩土工程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工程的监测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任务三: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资料进行检验,判断这些资料的可靠性与否,作为施工方案设计在理论和参数选定方面准确性的验证依据。

任务四:对施工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校核,为采用类比方法的岩土工程施工,详细剖析相关的理论,提供数值分析的计算数据和对比性指标,以及为工程提供相应的参数指标。

任务五:针对施工设计的理论服务,为衍伸出更新的施工方法,要求在岩土工程监测的时候,通过该验证的方式,对实践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检验,进而分析施工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效益水平的高低。

2.岩土工程监测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建议

在上文提到的岩土工程监测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监测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水平,要求我们统计处理监测信息,并通过建模,采用监测信息相应面法,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进行修正。

2.1统计处理监测信息

岩土工程监测信息的统计处理,需要针对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岩土工程量的突变点,通常由开挖、降雨等外因和岩体结构等内因共同引起的,其中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反映,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以原变量表示回归方程,然后综合岩土工程监测当中的各种主客观原因,估计出预报误差。至于时间序列的线性模型,常见的有自回归模型、滑动平均模型、混合模型三种,这三种模型需要根据岩土工程具体的监测条件和要求选用,而且出于模型非线性迭代和计算时间的考虑,在建模的时候要考虑这三种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采用双向预测误差平方,预测出模型的参数,其中模型的程序为:开始-读入时间序列及有关信息-差分-计算均值-计算方程-确定模型阶数及参数估计-计算预报误差值-输出模型阶数及参数估计值、预报误差值-结束。

2.2信息响应面法处理技术

岩土工程信息监测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应用相应面法等综合试验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随机变量和系统响应的转换关系问题,以修匀函数的形式,整理所有非常规数据,用修匀的函数趋近值,表示真实的响应函数。在应用响应面法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设计计算点,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的方法,迭代加权拟合监测数据,另一方面是估计修匀函数,准确反映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提高修匀函数的拟合程度。

2.3处理信息的神经网络

鉴于岩土工程的监测受到抵地质条件、工程施工和工程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监测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和随机性特征,从而使得监测系统存在诸多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应用神经网络解决非线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这里主要分析Bp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这种网络具有多个隐层采用纯线性变换函数,增加训练的次数之后,误差就会越小,但需要克服网络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回归分析等曲线处理,相比于神经网络数据处理,后者为岩土工程提供的监理信息更加的细致,但容易受到工程现场条件的限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应用。

2.4修正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

首先是误差的量测,采用监测仪器对装置、环境、人员、方法等的误差进行量测,在量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用综合均方差反映系统的误差和误差的传递。其次是滞后误差的初测,从洞内开始施测,根据规范读取爆破等初读数,然后根据施工管理水平,分析空间效应的影响误差。最后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进行修正,主要根据粘弹性变性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引入荷载和位移比值,算出总位移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监测的范围广,为了弄清楚复杂的地质材料力学参数,工程需要通过采样、试验、测定等方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等,为此我们需要统计处理监测信息,并通过建模,采用监测信息相应面法,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进行修正,以此提高监测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水平。[科]

【参考文献】

[1]彭婷,袁章均.浅析岩土工程的勘查技术与应用[J].赤子,2012,(23):153.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8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实例探讨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3-170-1

1当前岩土地质勘察的基本现状

1.1界面划分不科学。我国大部分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在界面划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如,不同岩土体与岩石风化的界面划分、软弱结构与地质构造的界面判定等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缺乏一定的实用性。

1.2取样不全面。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在对岩土取样操作中,没有收集所有土样,致使缺少对一些土样的研究。这样不全面的取样操作,致使取得的数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无法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勘察者素质不足。在开展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一些勘察人员的素质能力还无法达到勘察工作的实际要求,对于一些复杂工程而言,这些勘察工作人员还无法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同时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2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

2.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其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

2.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勘探等方法。物探是间接的勘探手段,它优点是轻便、经济,能及时解决工程测绘中难于推断的地质情况,所以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钻探和勘探也称勘探工程,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勘探方法。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2.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勘探工程进行,详细勘察阶段主要勘察方法。其优点试样不脱离原来环境,基本在原位应力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2.4现场检验与监测。现场检验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

3工程概述

某地区居住小区工程,用地面积约59000o,建筑物高25m,总建筑面积约19000o,地下室面积19000o。受单位委托,我司拟对该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活动。

3.1初步勘察。(1)初勘工作步骤:按收集资料,工程地质选定隧道线位,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2)收集资料:收集已有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隧道所在位置的初步总平面。(3)资料整理: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包括调查、测绘、勘探、试验等资料,并按有关规定填写,进行复核与检查。

3.2详细勘察。(1)通过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2)详勘工作步骤: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由于详勘工作需在初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隧道中线两侧的工程地质和不良地质区段的主要问题。

3.3工程地质条件简述。(1)地形、地貌。建筑物场地地形比较平坦,局部有起伏,属岩溶孤峰平原亚区地貌。(2)场地岩土层分布。①层填土层:杂色,结构松散,高压缩性,主要有碎石、混凝土、块石等组成。②层淤泥质土:黑色,饱和,流塑状态,强度低,成份为粘性土及砂土。③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硬塑、可塑或软塑状态均有分布,厚度不均。④层砂土:砂土有细砂、粉砂等,多为稍密~松散状态,厚度不均。⑤层卵石层:多为稍密~中密、密实状态,厚度不均。⑥层灰岩:基岩面一般埋深5.0~8.0m,局部浅部有溶洞等岩溶现象发育。

3.4岩石勘探。(1)勘探与取样。勘探就是采取某种方法去揭示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取样则是为了提供对岩土的工程特性进行鉴定和各种试验所需的样品。(2)钻探。钻探就是利用专门的钻探机具钻入岩土层中,以揭露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化的一种勘探方法。它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所采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技术方法,其成果是进行岩土工程评价、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资料。

3.5岩土工程地质钻探的特点。一是勘探线网的布置不仅要考虑自然地质条件,还要结合工程的类型、规模与特点。二是钻探的深度一般较小,多在数米到数十米范围内。三是钻孔孔径变化较大,小者数十毫米,大者数千毫米。四是钻孔多具综合目的,除查明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条件外,还要进行各种力学试验和采取试样等。五是对岩心采取率要求较高,岩石破碎带等也应千方百计取出岩心。六是在拟做试验的孔段,要求孔壁光滑平整以便进行测试工作。七是为了解岩土天然状态下的物理力学性质,以便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6原位测试按作业文件中标准贯入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1)岩性描述:必须按绘测描述,粘性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包含物、结构及层理特征;粉土应描述其颜色、颗粒级配、包含物、湿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砂土应描述其颜色、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性土含量、湿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2)土样应详细标明孔号、取样深度及野外定名。原状样及水可比样品应封严,防止失水,运输过程中防震等,保证样品质量。土工试验严格按照相关试验规范规程执行。

3.7钻探方法应符合要求。一是对要求鉴别地层岩性和取样的钻孔,均应采用回转方式钻进,遇到碎石土可以用振动回转方式钻进;二是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层应进行干钻,不得使用冲洗液,也不得向孔内注水,但可以用能隔离冲洗液的二重管或三重管钻进取样;三是钻进岩层宜采用金刚石钻头,对软质岩石及风化破碎岩石应采用双层岩心管钻头钻进;四是在湿陷性黄土中,应采用螺旋钻头钻进,或采用薄壁钻头锤击钻进,操作时应符合“分段钻进,逐次缩减,坚持清孔”的原则。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9

关键词:岩土;勘察;建设;规划;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属于基础工作,为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提供基础的地理数据。工程建设都要以岩土工程的勘察为前提,才能使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而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勘察工作也要对内容和工作的方式做出改变,才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使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保持持续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同时使工程勘察转变为岩土工程方向。我国积极支持着工程勘察朝着岩土工程的转变,在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而勘察设计不断的创新也会为工程建设创建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同行的认同。

一、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的概述

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是所有的工程的建设基础,给建设项目规划提供夯实的环境基础,任何的大型建设项目在建设时都必须要首先展开对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顺利的开展,由于土木工程的建设正在迅速的发展,因此工程勘察工作需要对有关内容和工作的方式有所转变,这样才能适应到土木工程的建设发展的需要;这能够促进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的技术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了从工程勘察逐步的向岩土工程的方向转变。为加强国际之间的工程建设之间的接轨与交流,我国的相关部门积极的支持并倡导传统的工程勘察转变为岩土工程,这主要在岩土工程的勘察、施工、设计及监理等几个方面上体现出来,为我国的工程建设建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致使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二、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综述

1、地质测绘法

岩土工程勘察前期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工程的地段进行测绘和地质调查,并且结合已有的地形地质,工程地质以及水利地理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然后绘制出测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底图,根据编制好的底图测绘出区段内地面工程地质样图,这将为工程地质的勘察,实验取样等工作提供最有效的资料。

2、物探法

物探法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简称。物探法是指利用岩土自身的重力特性,磁性以及电学特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对建设工程的测区进行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然后对所勘察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建设施工工作高效进行。

3、原位测试与室内实验

为了得到一些分析评价岩土工程的技术参数如岩土物性指标、固结变形特性参数、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关系等。我们需要进行原位测试与室内实验。

4、现场检测与监测

现场检测是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验证和控制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现场监测则是监测施工作用以及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状况。通过检测与监测可以反算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以便于及时修正设计,优化岩土技术节约经济成本。现场检测与监测一般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在一些特殊建设工程中应该在建筑物运营期间进行。

三、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规划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岩土勘察设计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部门的支持与社会认可,而且勘察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我国岩土勘察整体上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勘察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的勘察设计水平各地参差不齐,而且整体水平不高。可以说,我国岩土勘察设计的水平只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只有个别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就决定大多岩土工程的勘察企业资质低,提交勘察的成果水平也很低。有些资质达到甲级企业勘察成果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有些成果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而且新技术与新勘察方法的应用,也只有很少的企业在开发,大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方法的使用上,这就使勘察设计工作不能取得太好的效果。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通过政策的导向,才能提高勘察设计整体水平提高,不能只提高少数企业的勘察水平。把知识与劳动都密集的企业以分流方式,才能完成对勘察设计的改造。

2、勘察成果的质量不高

我国很多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企业开始了企业化的发展,而行政拨款也转为企业自己承担的自负盈亏方式。有些勘察设计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就会放松勘察设计的质量,导致勘察设计成果的质量不高,放松勘察设计质量一般表现在两方面:①减少勘察时间,要完成勘察的工作量,就压缩了工程的成本,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就不会对勘察的成果认真检查和验证。②在钻探和取样时,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工作,为了减少工作的时间,勘察中会在2~3m内完成一次采样,这样就会导致分层不准确,不能准确的勘察出稀薄的地层,而且取样中并没有使用取样器,只使用了原状的土样。

3、勘察技术、勘察标准及勘察成果都无法达到国际标准

我国勘察技术、勘察标准及勘察成果都无法达到国际标准,我国工程勘察经过改革,在勘察设计的水平上也只能保持在国内的水平线上,所以,在工程勘察设计中总有大量问题出现。我国勘察技术与体制和国际水平没有实现接轨,这就需要我国在未来的时间里,要对勘察设计工作不断创新与完善,最终才能完成国内和国际间的接轨。国际对勘察设计的技术标准上和政策制定上的变化,也要求国内勘察设计企业向国际积极的学习,防止过于封闭,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生。

4、勘察纲要编制单一、不够完整

对于大多数勘察单位,其勘察纲要比较单一、不够完整。比如,一些勘察单位缺少必要的勘察平面图,甚至在没有审查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的施工;有的勘察单位甚至没有相应的勘察纲要,或者仪器编号和责任人签名填写不全;还有一些勘察单位没有引起对落实审核原始资料的重视,导致其原始资料丢失及其归档制度的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对岩土勘察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5、地下水位观测出现问题

各勘探点的地下水位测量应保持一致性,其测量时间要满足在勘探点完成最后一个钻孔后的24h内进行测量。测量的主要范围包括:钻孔坐标与水位测量、地下水的开采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标高。但在工程实际施工中,钻孔周围往往存在着一些陡壁和地下井,但这种情况我们往往在进行测量时容易被忽视,以至于测量的结果和实际地下水位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最终会为岩土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

6、试样采集出现问题

在试样采集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其采集过程,致使采集的样本不能够保持原样,其采集的数量和质量也没有进一步到位,使得图纸中的水分流失量很大,从而影响了对土盐分化学的准确性分析及对实际级配的定性。在地下水采集过程中,在终孔中取得的地下水,则无法代表实际地下水中的成分。

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相关问题的处理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对于勘察纲要和勘察合同要进一步严格审查;勘察、设计、施工的工作顺序要严格有序的开展;为了提高勘察工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要不断的完善现场监督管理体制;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其勘察报告的审查内容包括稳定性评价、数据分析、勘探质量、选型论证、结论建议等;工程建设中应设立监理部门,对勘察工作进一步监督;为了防止不公平的竞争,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调动相关机构对勘察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2、加强对工程地质的地域性研究,因地制宜的制定勘察规范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均不相同,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针对于现实情况,我们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中,不能以全国统一的勘察规范为标准和依据,这种不科学的、机械式的套用严重违背了当地地域条件的特点,使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地域性的研究,结合当地地质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地方性勘查规范。

3、加强勘察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效率及勘察内容的准确性,勘察部门应实行对勘察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勘察知识,使勘察队伍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勘察单位应积极地组织技术人员通过讲座的形式参与学术的交流,带动相关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技术能够相互的交流,从而有效的提高勘察人员对勘察技术的深入了解,并做到在实际勘察中的有效运用。

4、勘察范围扩大到工程能够影响到的岩土层

由于岩土工程施工是在一个三维空间内进行的,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同穿越每层岩土层的物理力学特点和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加大对岩土工程影响范围内岩土层特点的有效勘察,内容主要包括:岩土层的容重、岩土层的孔隙比例、地基的最大承载力、极限摩阻力等等,测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要按照所在地区的地质状况和相关的工程措施来进行。

五、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规划及设计中的实践与创新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要明确工作内容,掌握工作要点,才能做好勘察设计工作。工程中的岩体属于工程重点的部分,而且岩体对工程勘察设计来说属于重要勘察目标,而且有着不连续工作的特点,一定要对岩体结构面形状、参数与分布等方面有着详细的分析,才能开展工程建设,而要分析这些数据也是十分困难的,需要通过勘察设计工作来实现。只有将岩体工作面的属性确定清楚,才能准确完成施工的判断。岩土勘察设计对岩体空隙压力的掌握对岩土工程的建设来说,具有关键作用,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只有对工程现场钻探和原位测试及原土取样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有步骤的全面开展工作。

1、数字化的岩土建模方法

岩土工程的地质建模方法主要应用的是表面模型法,对工程地质体外表面精确的表示,对离散测点完成数据的收集,对测点几何进行特征与属性数据的收集,通过数据对结构重构的地质体界面进行解释。将系列同属性点以一定规则进行抽象的连接,这样就构成了网状的曲面片,确定了地质体空间的属性。

2、数字化的岩土勘察技术

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数字化设备几乎完全取代了落后的生产设备,现代化设备的高效快捷在岩土勘察工作中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因为岩土勘察工作需要进行很多地质数据的测量分析等。传统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其精度,红外线勘察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勘察精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必定会被研发出来应用到岩土勘察工程中促进岩土勘察事业的发展。结束语: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高质量高标准的工程建设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循先勘察后设计的原则,更应重视岩土勘察工程的质量,因为岩土勘察成果直接影响到设计和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岩土勘察成果应该包括科学分析建筑场地、准确评岩土特性。过于保守将会大大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反之将会严重降低工程质量,增加工程建设的风险。为了满足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我国岩土勘察事业应该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这需要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同时政府部分也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来确保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只有这样,我国岩土勘察事业的发展才会蒸蒸日上。

3、岩土勘察与GiS技术结合起来

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结合在一起,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管理能力,进行空间的查询和分析,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受到勘察数据复杂,形式的多样而无法正常完成数据的处理。

4、水文地质的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和地下水的状况联系紧密,在开采与使用地下水和建筑地基的水工建筑物在防渗施工的处理过程之中,与地下水都是密切相关,目前,地下水工程状况的问题采用的主要技术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之后所得到的数据与数值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复杂的补给条件与渗流等相关的因素,将地下水的控制状态做出资源评价与分析。将非饱和的渗流理论进行研究,其主要的集中在构建方程与相关参数确定方面,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地建立并完善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的规律测试与自动化的处理系统。

5、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结合以往的勘察手段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工程物探专业在近十年来依据弹性波理论、电学原理及电磁波理论等,研发除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软硬件功能集一身的工程探测设备。这种设备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大、成本低、速度快、密度大等。将此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手段及工艺相结合,能够使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要想能合理的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就必须采用工程物探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能够使勘察结果起到相互补充和验证的作用。

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高质量高标准的工程建设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循先勘察后设计的原则,更应重视岩土勘察工程的质量,因为岩土勘察成果直接影响到设计和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岩土勘察成果应该包括科学分析建筑场地、准确评岩土特性。过于保守将会大大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反之将会严重降低工程质量,增加工程建设的风险。为了满足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我国岩土勘察事业应该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这需要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同时政府部分也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来确保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陆余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管理的战略性定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10):201.

[2]卢正广.对岩土工程勘察若干问题的认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1(23):126.

[3]任红芳,陈晓红.浅谈建筑场地岩土勘察的内容与分析评价―――以天津某工业厂房岩土勘察为例[J].四川建筑,2012(3):223.

[4]许宗录.浅谈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214.

岩土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篇10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基础类型建议,提供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等岩土参数,为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的监理工作谈一些体会。

一、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同施工、设计监理相比,在工作目标与程序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其工作内容、方法及性质却有很大不同。

1.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勘察周期一般是2~3个月,与施工监理相比,明显周期要短。开展工程勘察监理,一般是在详细勘察阶段,勘察手段和数量都较明确,变更较少。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野外作业也包括室内作业的质量控制。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复杂性和拟建项目的专业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工作的难度。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工程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部分,处于隐蔽状态,不如地面以上部分一目了然,特别是覆盖以后,就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监理人员既要熟悉工程勘察的一般性技术要求,又要了解拟建项目设计、施工及各种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原理。

3.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带有科研和咨询性质,对监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勘察技术纲要的审查;(2)复杂地质现象的识别,根据影响因素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勘察技术方案的调整;(3)复杂试验测试工作的监控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4)有关评价结论和勘察报告的审查。

二、岩土工程勘察监理控制要点

(一)开工准备阶段

1.为了使勘察及其监理尽早纳入规范轨道,并使监理工作比较顺畅,应首先编制工程勘察监理规划,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所涉及的各种工法的勘察要点,针对勘察大纲编写、勘察取样、水文地质调查、岩土试验、成果分析与报告编制提出具体要求。

2.认真分析勘察技术方案能否达到勘察目的,勘察手段与工作量是否恰当,现场技术人员素质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审查中还要做到实地落实(与勘察单位一道)和图上落实(如果有,则执行设计单位签认制度)。

(二)勘察实施阶段

技术交底准确清晰:在施工动员和第一次工地例会,对监理程序和内容交底,并配合勘察单位对施工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清晰、准确、无歧义,并有书面记录。把住源头:监理从编录、试验测试、外业整理就介入,从源头抓起,保证原始成果的可靠性。关键问题的重点监控:对于关键问题或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重点监控,抓出实效。这些关键问题或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包括:

1.钻探操作:不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中的明确规定进行操作,对要求鉴别地层和取样的钻孔,回次进尺过大,一般地层中超过2m,在巨厚的淤泥质土中甚至超过5m。在粉土、砂层和卵石层中钻进时,没有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泥浆浓度也控制不好,出现塌孔甚至埋钻,从而造成地层的漏记和一些原位测试无法进行。

2.取样和原位测试:在采取i,Ⅱ级原状土试样时不按《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CJ89-92)的有关规定操作,对所取试样也没有及时贴标签、封腊,不及时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导致土样严重失水,致使土工试验成果中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指标严重失真。在标贯和动探试验时没有清除孔底残土就进行试验,在静探试验中不控制贯入速率,造成试验数据失准。主要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原状土样少于6件,原位测试数据少于6个,力学性质指标不满足统计要求。

3.地层描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7对土的描述做了6点规定。但现在很多单位对土的鉴定和描述很不规范,在野外地层描述中仅对土的状态、湿度及包含物进行描述,对粘性土和粉土不描述其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导致野外肉眼鉴定与土工试验结果不吻合。

4.地下水量测:当勘察场地地层中同时有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时,没有进行分层量测水位,对承压水头不测,致使报告中无法明确地下水性质,只能提供混合型地下水位和水头。

5.土工实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的采样密度大,一个工地往往要取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土样,扣除报告编写、审核、修改的时间,留给土工实验的时间只有3~5天,因此除个别实验室外,大多实验室无法100%满足工期要求;加上目前实验室大多实行经济责任制,迫使实验室对一些占设备、费工时的项目(如剪切、固快、压缩、三轴等)不按规范步骤做,或只做部分就编出实验报告。

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进行充分论证和咨询。地质问题的判断常常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多种证据、多方面综合分析,充分搜集各种资料,广泛咨询各方面专家,提出科学的处置方案,不仅可保证重点难点问题勘察的可靠性,还可节省费用。

(三)审查验收阶段

(1)岩土工程勘察大多是隐蔽工程,每个环节都要严格验收、规范完整地记录;(2)勘察报告的审查,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决不能敷衍,并且还要保证审查意见落到实处。

三、培养高素质的监理队伍

工程监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培养一支事业心强、专业技术过硬、不怕艰苦的监理队伍,是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原则。守法、诚信是监理的前提;科学是监理的手段,即实事求是的方法;公正是遵循这一监理原则的核心。

2.坚持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公司要进一步规范员工的监理行为而制订的一整套相关的规章制度。

3.坚持树立牢固的服务宗旨。监理是企业行为,它必须走出去,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有否强烈的服务意识,是监理市场竞争能力的一大标志。这里的服务,指公司的信誉度、外部形象、也指一定的宣传公关能力。

4.坚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由于监理人员来自于社会各个不同的层次,他们的监理专业知识水平及年龄不尽相同,尤其对那些刚出校门的专业人才,他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开展经常性的专业知识培训,相互交流监理实践经验,尤其显得重要。

5.坚持发扬不怕艰苦的团队精神。监理不同于质监部门,他必须天天坚持在工程第一线,时刻掌握工程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