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十篇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十篇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6:41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1

〔关键词〕非遗文化四川扬琴校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流变”文化遗产,被我们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于2006年8月列入“四川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是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传承文明的殿堂。2006年,教育部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非遗传承月”,目的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教育。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入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以来,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官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可见其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产物;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并且是服务于教育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论域之一。2007年5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地区也陆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四川扬琴就是其中的一项。如何使这项艺术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四川扬琴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是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所开展的工作;在校师生对于四川扬琴的认识;被调查人对于校园传承四川扬琴的一些建议。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重点走访、个别座谈及电话访问等途径。调查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中小学50份,高等院校4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在调查的学校当中,有将近23所学校在进行“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工作,并入选了“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课题实验项目。其中,成华小学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外,还把川剧、曲艺纳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余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学习。青羊区的万春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等也都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戏曲、曲艺的巨大魅力。在高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选择了川江号子、羌族民歌以及羌笛作为研究课题。据电子科技大学该课题负责人何帆介绍,学校已经从各个学院选出对川江号子有兴趣多名学生,通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传授,他们在逐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的音乐。电子科技大学还准备将川江号子纳入公共选修课并编制教材。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我们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着,四川扬琴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成都师范学院于2014年7月2日,与来自川渝两地的部级、省级“四川扬琴”传承人、专家及学者聚集成都进行交流研讨,“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当日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基地的挂牌成立,使得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正式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四川扬琴,并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愿意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二、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措施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基本都上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还开设了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对于四川扬琴的宣传与学习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途径或者面向社会,对四川扬琴进行宣传。其中,学校的板报、报刊、海报都是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定期开展曲艺文化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曲艺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专题版块来举办“四川扬琴”保护的相关活动。如举办图片展和宣传栏,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组织以“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和相关的曲艺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次,对学校而言,引进相关师资,甚至将传承人邀请到课堂让学生现场拜师学艺等,并由此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第二课堂。也可以对专业团体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可以招标图书馆资源建设,购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文本或影视资料,重点收藏四川扬琴等相关曲艺类的图书音像资料,倡导并支持对已有相关资源的利用,通过组织相关的趣味活动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中去。再次,对于学校的艺术团或音乐学院等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说,可以在现有的艺术人才中选择适当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学习与专业训练,比如说通过对扬琴、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此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普修或选修声乐,再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培训,从四川扬琴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演出与实践,来扩大四川扬琴的影响度,由此,我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扬琴社团。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宣传,扩大四川扬琴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阶梯式的宣传与影响,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整体物质化、市场化的经济时代下,特别是在我们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曲艺四川扬琴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我们对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学校课程设置与相关活动开展还不够,专业教师甚少。虽然部分学校都有相关的课程或系列活动,但其开展的内容大多是停留在对四川扬琴的具体艺术形态进行介绍,在落实到艺术形式方面的传承与如何保护等重点问题上却涉及较少。而且对于四川扬琴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多是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段时间,组织一些相关的图片展或是以演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宣传,周期不长,而最终对于这些活动的影响也少有关注。且相关社团还不够强大,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小,此外,学校所藏相关资料并不多,运用也不是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大多数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对于四川扬琴这种技艺性的艺术形式多半只停留在兴趣性的观赏上,很少会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不会去过于深入的进行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研究。虽然师生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持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就算有学生参加了相关团体,多也是一时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相比于其他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四川扬琴有她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她需要乐器的演奏训练与声乐唱腔等训练为基础,而每件乐器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声乐训练更是对学员自身的嗓音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把这门说唱艺术演绎好。四川扬琴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四川扬琴校园传承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四川扬琴的保护开发与校园传承模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只要能将她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下去,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即将会迎来更加骄人的成绩。(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2013(4);

[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

[3]洪霞.四川扬琴坐地传情谱新春[J].四川戏剧.2012(01);

[4]李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2

关键词: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瑰宝,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它是无形的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相比,它的保护更加的难,也更容易受到毁坏,甚至被遗忘,流失。这也就使得在近几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且各自有各自的主张。由此可见,关于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开发的前提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无论是从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是有关旅游开发的方面来看,都应该本着以保护为前提的原则,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和真实并且原生态。尤其是有关于即将濒临灭绝和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注重发掘它的文化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来进行传播和弘扬;而不是为了旅游开发,而大肆的进行改造和创建,由此而破坏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双赢的结果,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促进旅游的开发。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时代”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积累下来的瑰宝,是历史的财富,它具有传统性的色彩,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积淀,甚至于还有部分的消极因素的传承,它是受历史环境所影响的,受制于传统。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会有很多不适应现在社会要求的因素,需要我们去改变的地方,所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应根据现代社会的文化,去改革创新和传承,使它富有时代的气息,符合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需求。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必须实行的,当然这里的保护,指的不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生态文化环境的保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改造,但是应该本着保护的原则,来适度地开发。保护和开发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和策略;而且只有在有效地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二、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的有效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淀,需要得到有效的传承,而旅游开发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起着促进的作用。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而不被流失或破坏;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众所熟知。旅游的开发都是根据当代社会的需求进行的开发,是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从而使其得到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些文化,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旅游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法,在使得被广泛大众所熟知的基础下,也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生自灭,同样还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传承。

三、以生态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模式

生态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指让人们充分的去的自然中,感受自然,享受自然,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贯彻落实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也让人们能体会到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这对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既能在保证其的完整性,也能得到更好地传承。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3

工匠精神应成青年气质“工匠精神”能在社会层面激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足为奇。一言以蔽之,躁动的心需要沉潜。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要长久飞天,还得能御风而行,而这御风的本事,就得靠“工匠精神”了。

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两个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放眼当下,真正创造时代传奇的企业家,身上也都有鲜明的“工匠精神”烙印。

日本以精细化工业闻名于世,追踪溯源,正是他们匠人文化的底子,正如日本大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合度仍是企业的核心工作,要让用户以拥有自己的产品为傲,靠的正是与众不同的那点沉潜功夫,或者说,“工匠精神”。

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如果说“互联网+”提醒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那么“工匠精神”就算是一种温和的劝勉,让我们在高喊“躁起来”的时代“想静静”,“静静”是谁?“静静”就是那个敢于为了梦想而努力沉潜的你自己。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2

大家好!

在人们的印象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非常高大上了。6年获得22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就算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朱爱民,一位纺织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他的钻研精神。本来可以在办公室“坐班”,他却要求到生产一线去锻炼,而当自己所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促进了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

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懂技术的能人非常紧缺。有的生产设备比较高端,一旦出了问题,想要修起来没有那么容易。要是找外面的人修,就要花费不少钱财。如果单位里面有人能够修理这种设备,无疑会为企业节省很大一笔物质财富。就拿朱爱民来说,他在获得22项国家专利的个人荣誉的同时,也为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这形成了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碰到问题迎难而上,专心致志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拿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这其实就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中提到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要增强主人翁精神。有的人可能有小富即安或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这些都是要不得的。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每个人都增强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积极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发展才能迎来一片艳阳天。弘扬工匠精神,要专心致志地对待工作,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朱爱民能够脱颖而出,正在于他碰到问题不退缩,潜心钻研,虚心学习,掌握了相关技术,有了看家本领,碰到问题才不至于心慌。长期的坚持,让他成为了众人羡慕的技能状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跟他的差距其实也不是那么大。眼高手低、得过且过,形成了自己与技能状元之间的差距。

6年获得22项专利,为企业降本320多万,这样的成就正是发扬工匠精神的成绩单。每位企业员工都应该积极发扬工匠精神,让自己的技术更熟练、更精湛,这样既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改善个人的薪资待遇。技能状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认真钻研铸就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认真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是通往技能状元的必由路径。

愿企业员工都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争当技能状元。愿全社会都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谢谢大家!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3

工匠,一种信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是工匠精神?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30年间,何世良从一位初中毕业生成长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岭南民间雕刻工艺大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奉献了不少大型作品,体现的不正是我们当下念兹在兹的工匠精神么?

走进沙湾何世良工作室,记者目光立马被一幅砖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现了香蕉、荔枝、龙眼、洋桃等岭南佳果,构图疏密有致,密处叶果层叠,疏处大量留白,颇富中国画意蕴。最诱人处当属细节,香蕉的饱满、荔枝的粗糙、小鸟的顾盼,甚至蕉叶上的虫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砖上表现如此精妙细节需要何等功力。感叹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他对砖雕艺术如此痴迷。

何世良说,生于斯长于斯,自己从小就“流窜”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见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满神秘感的砖雕、木雕、灰雕,长期浸淫在岭南建筑艺术中,让他从小涵养了一种古典情怀、雕刻情结。从16岁初中毕业到今天,从木雕到砖雕,从家具到大型砖雕作品,从个人到团队协作,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他一直在坚持,未离开过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乐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贯之。那些杰出工匠一辈子,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负责宫殿、皇陵修缮的“样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8代,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正是有这着这样一种信仰,一种耕耘不辍的愚公精神。

创新,一种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说,“如果师傅教会我雕荷花,我一辈子只会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么用呢?一辈子都不能超越师傅,机械式传承意义不大。师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创新,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这种观念深深融进他的砖雕创新实践中,譬如砖雕工具改良创新,采用电动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创新,在长50米、高9米的大型砖雕作品《百福晖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积甚大,为增强立体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计让雕刻物“凸”出来,成为砖雕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由于青砖质地松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砖雕镂空较浅,此壁镂空度极大,深厚而面广,景物内部结构通空如蚁穴,把镂空技术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进步。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可以称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传承,一份责任

传统工匠讲究师徒之间口授心传,随着老一辈工匠离去,后辈一旦跟不上,这门手艺就有失传的危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岭南砖雕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不仅面临着制作材料的枯竭,还有人才断层之虞,能够掌握在砖上进行雕刻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如再不重视,和许多老手艺一样,砖雕这种岭南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让传统工艺薪火相传,不让砖雕后继无人,何世良成立砖雕工作组。由于砖雕市场日益萎缩,愿意学艺传承者并不多,很少人能坚持下去。

不但砖雕,包括岭南风格特色建筑,也因受到现代建筑冲击,人才不足而日渐式微。何世良举了一个例子,某单位需要设计一个传统岭南戏台,但许多设计院都无法胜任此项任务,这个侧面足以窥见岭南风格特色建筑的尴尬现状。

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个行业中,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如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点扶持某些行业,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并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举个例子说明。坐过广州地铁的人都听过“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这句提醒,可谁又知道,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次引进国外屏蔽门时,单维修一扇屏蔽门就得花8万元。9年后,经过广州工匠努力,维修价格已降至不足1万元。2007年起,广州地铁工程师成功促使屏蔽门国产化。

一个优秀工匠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工匠可以带动一个明星企业,一群明星企业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工匠精神重要性可见一斑。“十三五”期间,广州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将由的54.2%提升到2020年的70%。从这个战略高度,广州不仅需要讨论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的再度诠释,还要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新实践,为广州打造先进制造业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不久前,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计划5年投入约35亿元,在重点产业领域内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团队成员),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政策先行、资金到位,广州将成为人才洼地。大量工匠注入,亦将为广州经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4

大家好!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劲头。工匠在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改进创新提高,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上乘佳品。这也是工匠们的难能可贵之处。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近代的苏绣、景德镇陶瓷等名扬海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令人骄傲的“两弹一星”、深海探测、超大型计算机等等,都少不了“工匠精神”。正是成千上万个工匠的呕心沥血,才使一些中国品牌在全球叫响,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伟大事业。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工匠还不够多,“工匠精神”还不够强,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许多产品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只有看到这个差距,才能面向未来,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腾飞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迫切需要那些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作有力支撑;也迫切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建设人才高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尤其是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工匠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在铁路建设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5

大家好!

“传统服装行业竞争压力大,学艺的过程又很枯燥乏味,工资待遇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做学徒。即使有也很难熬过三年学徒期,无法出师。”3月31日,静安区政协委员马颖慧在静安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指出,上海传统技艺正面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窘境,引起委员们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呼吁弘扬“工匠精神”,救救沪上“老字号”。

静安区拥有丰富的沪上“老字号”资源,漫步陕西北路,“白玉兰”真丝、“第一西比利亚”、“美新点心”等。其中,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鸿翔女装制作技艺、王家沙点心制作技艺、陆氏伤科疗法、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等等,都是沪上“老字号”非遗技艺的典型代表。

但近年来,众多沪上“老字号”品牌陷入青黄不接、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继承荒。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方素文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这种人才发展中“匠人精神”的缺失,不仅让“老字号”品牌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继承荒,也抑制了老品牌自身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更让中国制造遭遇“人才瓶颈”。

有委员指出,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历史负担重、人员结构老化等原因,市场化能力和品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明显不足。加之“老字号”品牌的工匠整体收入不高,部级、市级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得到与自身精湛技艺相匹配的收入,学徒收入则更加有限,造成了像方素文这样的“老字号”技艺非遗传承人招不到学徒,或者只能招收外地学徒。但在上海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压力下,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徒无法安心学艺,跳槽离职率很高。

委员在调研中还发现,被认定为静安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目前尚只是荣誉,没有相关津贴。此外,根据现有国家相关政策,部级非遗传承人每个项目只限一位,这让该技艺师承的其他中高级技师看不到希望,从而导致动力不足、人才流失。

那么,如何拯救“老字号”呢?有委员倡导,当今社会需要重视匠人、匠艺、匠心的培养,加大对劳动技术能手、手工艺能手等特殊人才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还有的委员发现,静安区政府相关部门就曾牵线逸夫高级职校与“老字号”企业对接,为非遗传承人输送了一批学员,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社会反响。因此建议让静安区域内众多的国家、市、区级的非遗技术、“老字号”品牌文化和历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同时关心好区域内各级非遗传承人、中高级技师队伍,进一步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据了解,去年静安区相关部门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率先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助计划》,作为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一个项目,对区内非遗传承人带教学徒及学徒本人进行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鼓励非遗技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非遗传承人及学徒也产生了激励效果。

今年全国“”上,李克强总理在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4

关键词:扬州盐商;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理念;价值

中图分类号:g09;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080-07

一、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的贡献

城市的魅力在于个性。扬州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个性的文化。

扬州处在南北走向的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长江交汇点上,凭藉其地理区位的得天独厚,营造出一代又一代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兴盛景象。专家认为,正是由于山西商人和新安商人在财力上的支持,扬州才在文化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其实除晋商、徽商的功劳,其他地方的商人也愿意在扬州投资赢利。扬州的文化成就得益于它对四面八方的人才与文化的吸纳,得益于扬州文化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在家族聚居的传统乡土社会,封闭保守是其文化特征,兼容并包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扬州正是以交流融合为其文化特长,它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各地的文化资源,加以融会冶炼,从没有中断和消亡,使之传承、发展、弘扬,彰显出个性,而独树一帜。

扬州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自然曲折的脉脉清流,秀石叠砌的池沼假山,鳞次栉比的楼阁亭台,城闽清梵的庵观寺庙,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成为“淮东第一观”,竹西最佳处。

扬州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钟灵毓秀之地引动多少文人雅士云集寻胜,雄姿英才荟萃探幽,吟诗作赋,留下多少歌咏扬州佳景的华章;拈毫挥翰,作成多少描摹古城风韵的书画;孜矻探求,写就多少研究古代文化的专著。运河碧水是滋养骚人墨客的甘甜乳汁,“烟花三月”又平添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地以人名,文因地著,文地交辉,使“人天美景不胜收”。

扬州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神似取胜的国画艺术,气韵生动的雕塑艺术,五彩缤纷的工艺美术,淳朴深厚的风俗民情,奥博罕见的典籍收藏,古色斑斓的雕版印刷,乡土气息的戏剧曲艺,巧夺天工的园艺技术……这些异彩纷呈的艺术门类,扬州皆代有创新,独领风骚。

扬州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扬州屡经风云变幻,饱览人间沧桑,才迎来了今天的普天同庆、莺歌燕舞。扬州的街头巷陌,处处流传着英雄感天动地的传说;邗城的古壁残碑,时时回荡着历史深沉悠远的回音。扬州城因之正气沛然,扬州人则因之骄傲自豪。

扬州是物产富庶的丰乐城,汉代的兴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现代的腾飞使这座古城为全国的经济繁荣做出过自己应有的贡献,而创造的饮食文化使文人雅士发出“却将一脔配两螫,世间真有扬州鹤”的感叹。

扬州又是国际交往的友谊城,它既无私地把自己成熟的文化输向天涯海角,又充分地吮吸五洲四海文化丰富营养。唐代鉴真大师盲目航东海,将盛唐文化之菁华一一传播于彼邦;晚唐新罗(韩国)学者、诗人崔致远入淮南节度使幕府;宋代,阿拉伯友好使者普哈丁来扬州传教,临终还愿意安卧于维扬之畔;元代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遍访扬州,并且有在扬州任职之说,可谓“维扬玉立亭亭柳,送客迎宾总是情”。

所以著名学者宋振庭先生盛赞:“扬州,是唤起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好地方”,“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真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结晶之城”。

这一切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与扬州盐商,尤其是清代盐商的崇文尚德情结,对扬州文化遗产的贡献密不可分。是他们垄断行业,富甲一方,对文化大力倡导,躬亲参与,财力支持,使扬州的文化有世俗的精细,工巧而精致,浅近而精妙。但细则细矣,却细而不弱;浅则浅矣,却浅而不薄。他不同于北京的博大恢弘、苏州的精致雅丽、成都的悠闲洒脱,而是精细而厚重、精致而朴实,这成为城市最可贵的个性。

二、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价值

扬州丰富的、独特的、高品位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造就了“文化扬州”的城市特色。其文化是中国境内众多地域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特征最鲜明的地域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三个层次。三三种形态,即物质形态,如建筑、园林、街巷等

文艺形态,为戏剧、曲艺、书画、工艺等;观念形态,如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等。三个层次,即学术、艺术、技术。不是说其他城市没有这些,但像扬州这样的地级市,差不多每个门类都能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的很少。

扬州盐商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历史经验是:

1.注重形成官民上下一心的合力。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2.注重摆正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扬州当时所以能在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上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并非没有社会矛盾,而是因为解决社会生存和发展两者的关系应寻找不同的途径: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物质;而解决发展的众多烦恼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文化。这是在精神层面上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那时形成的对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氛围,以至于形成现时的扬州传统文化精神,不仅仅具有了文物价值,而且已作为一种传统和习惯,早已渗入扬州人的血液中,至今仍在指导着扬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扬州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3.注重全方位的开拓,雅俗共同发展,文野各擅胜场,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包容南北,传承古今。“扬州学派”、“扬州八怪”、扬州园林、扬派盆景、扬州戏曲、雕版印刷、扬州工艺、“淮扬菜系”,文化的不同层面都努力做到:和而不同,发扬个性;吸收而不排外,传出而不自私;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学人之长,锐意创新。

4.注重队伍建设。当时培养了群体经学、小学大家、书画艺术家、工艺美术家、园林艺术家、戏曲表演艺术家、烹饪艺术家、休闲服务大师。正是有了这支队伍,才使文化活动积累的技艺大都没有消亡,而是壮大发展,经三四百年的传承,零散的、个体的、少数人的文化活动有的已发展成为产业,如休闲服务;有的已成为品牌,如烹饪;有的已成为文化行业的领军,如玉雕、漆雕;现在业内的专家呼声很高,认为扬州最有资格打造中国“玉”中心。

5.注重吸收、包容和创新。如兼具吴学之专、皖学之精并以“通”为最大特色的扬州学派,这种包容和博大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汇融不同地域空间精英文化而造就的“扬州八怪”立异新、纵横恣肆的文化精神;兼具“南秀北雄”之美的扬州园林,如“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的瘦西湖和小金山;如海纳百川、群芳斗妍、花(部)雅(部)争盛的扬州戏曲舞台和兼收并蓄、包容创新的扬剧;如集致用、审美、技艺为一体,技艺精湛,琳琅满目的扬州工艺珍品;如集扬州菜、苏州菜、上海菜、杭州菜等各路江浙菜之大成的“淮扬菜系”等。

这些经验比起可触可摸的文化遗存更可宝贵,那时形成的对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氛围,以至于形成现时的扬州传统文化精神,不仅仅具有了文物价值的“木乃伊”,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化石”,已作为一种传统和习惯,早已渗入扬州人的血液中,至今仍在指导着扬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扬州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发创新文化的动力。

三、新时期对盐商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理念的弘扬

扬州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我们理应继承和弘扬历史遗产。历史上的盐商有意无意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但是历史的局限、时代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使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处于“自在”的阶段——有意无意地,仅以个人的喜好、享乐、功利为动因;我们完全可以升华为“自为”的阶段——应该而且必须站在时展的高度,在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更高的层面上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的。

虽然扬州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开发与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扬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忧

喜并存,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尚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保护与开发中面临着一些困境,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有待上档次、上水平,戏剧、工艺、古建技艺的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甚至人逝艺亡,一句话,政府重视、资金扶持、人才配备、法规建设、宣传力度等方面并不完全到位。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既不能毁祖宗基业,更不能砸子孙的饭碗,对于打造扬州文化遗产的国内外品牌形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历史上盐商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经验,就是要解决扬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保护与发展并存的问题

不管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还是一般的边境小城,在现代化社会中,都面临一个发展的问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也概莫能外。我们既要保留住古城的特色和传统,也要让古城里生活的人们有着现代生活环境,享受现代人应有的生活条件。在国内,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保护做法是:跳出老城建新城,将老城置于独立空间之中,使其不受现代文明干扰,利用各种办法最大化地将居民迁出,避免形成新的破坏。这种形式犹如建立起一个保护单位,先将古城“存”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城区房屋破旧,街巷狭窄,卫生消防等功能设施不全,历史城区居民生活质量普遍较差,使得历史城区保护遇到了新的难题。所以,我们在保护的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地发掘历史城区的潜力,最终回到改善历史城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上去。

(2)缺乏投入和规划的问题

扬州历史城区的保护实际上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何做到“定位准、起点高、格调雅、内涵深”,真正成为荟萃古城人文的窗口,任重道远。它的完成是和一定的经济投入分不开的。少量的资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投入,可能只能永远穷于应付现状,而古城资源却在日渐递减和损耗。另外,古城的保护整治工作很有必要形成一个总体的规划,以避免起点不高和具体实施时的随意性。有人说现时有一种“极端发展主义”,不是又好又快,而是只快不好,表面上看越俎代庖,恨不能一天内将明天的事做完,其实是把祖宗的业毁完,把子孙的饭吃完。许多时候,基于好的出发点,却做了不少不明智的事。很多原生态的东西都遭到了破坏,本来是古城应该拥有的东西却被彻底地现代化,只落得“可粗看不可细看,可远看不可近看,可外行人看不可内行人看”的无奈和叹息,让人很难在这里找到一种对历史的回忆。

(3)古城资源产权模糊的问题

丰富的古城资源是一块香饽饽,每一个部门都想去插一手。多主体就必然导致了权利和责任、义务的无序化,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表现在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对文化遗产的法规建设滞后;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缺乏;宣传不力,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合力;文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这些问题当由扬州市政府牵头,对5.0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种事物的产权作专题调研,规范统计,并采取措施归拢产权,划分到相应的管理机构,集中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保护过程中责任不清“踢皮球”、权利不明乱指挥的局面,为古城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历史上盐商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经验,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出现今对扬州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对策,呼唤新时期的扬州人文精神

(1)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政府主导体系。政府在其中的主导决策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地方政府作为职责部门,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制定者和最终决策者,一个政府尊重历史和文化,它一定会在这些历史城区的保护上下功夫,作为政府机关,在充分发挥扬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时,应按照点、线、片、面结合的方式,坚持保护、保留、整治的有机结合,分级保护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老城区的历史街区及传统民居的整体布局和独特风貌,全力保存建筑符号、历史信息、文化元素。

社区辅助体系。扬州文化遗产载体的历史城区大部分都是居民集中区,这就必然使它的保护与整个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街区风貌、街巷体系、建筑空间尺度的保护和复原固然重要,地方特色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保护和传承更为重要。规划人员和政府开发商对此一般没有切肤之痛,而社区居民作为这些区域的主

,有权利知道这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如何成立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协调委员会,提高社区参与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让社区居民参与选择具体的重大的保护整改项目的设计和决策,使社区参与成为居民与政府之间利益沟通的桥梁,社区居民感受到实在的利益后,更有利于这块地域的保护和开展,减少因此造成的矛盾。进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社区参与古城保护的法律条例及规范,建立社区参与的权威的监督机制。

(2)加强对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教育

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每个市民应自觉地用法规约束自己的行动,我们一方面要依靠法制加大打击文物破坏、盗掘、走私的力度,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之认识到这一不会再生的资源正是发展扬州、提高扬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可缺少的资本,这既是负责于历史,负责于当前,也是负责于子孙后代。青少年作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未来,如果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荣誉感树立了起来,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古城的保护工作当中来,古城保护就有了更光明的前景。

(3)充分肯定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成绩,发扬光大成功的经验

历届政府相承相传的共同努力是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保证。追溯其原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赖于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二是由于历届政府相承相传的共同努力。如文革中扬州的文化遗产受到冲击,由于政府部门顶着压力严防死守,不惜顶着“保护四旧”的罪名,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物。

城市建设必须处理好拆旧建新的关系,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旧城改造中,如今是“拆星”下凡,对于扬州这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几乎每一次改造都是对文物的破坏。这种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追求原真性与注入现代元素的矛盾日益尖锐。历届政府和文物部门共同努力,在必须改造旧城的大前提下,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采取了一些文物保护措施,有些是行之有效的。

坚持“修旧如旧”。扬州的盐商遗存在经历建国60年建设后的今天进行整体全面保护已不现实,因此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以便确保最能反映古城盐商遗存景观的地段。文化、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已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保遗存保护的范围,并报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在省人民政府尚未核定之前,由市文管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并提出建设性的保护思路,启动保护立法程序,从而有效、持久地管理和整治,坚决贯彻中央规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坚持原真性。对原真性的评价主要从设计、材料、工艺、环境四个方面考察,扬州的盐商遗存都是传统民居,其资源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特征,必须要考虑外观和功能的统一性。遗存的保护要强调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为保证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可根据建筑与环境的价值、质量、特点等因素,分层次采取维修、改建、新建等不同处理方法。遗存的保护应建立在对整体传统风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据此划定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从而使保护中有发展,实现保护进程的有机更新。

坚持稳定社会结构和优化城市功能相结合。扬州的盐商遗存的保护不仅要从原有的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考虑,还应注重原有的社会结构等城市历史文脉,并符合改善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为此,必须加强对传统居住形态的研究,创造出新的改良模式,使之既维持历史传统风貌,又充分发挥其优良居住模式、组织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使用功能,从而实现保护和使用的和谐共存。

坚持保护原状与“有机更新”相结合。扬州的盐商遗存应尽量维护原有肌理,不能轻率地大规模拆建,必须整体规划,有机更新,滚动建设。其整体保护规划可借用“主景”和“背景”的关系来研究处理,即可把巨大的纪念性建筑视为“主景”,把传统民居等历史环境视为“背景”。过去的保护我们多着眼于“主景”,现在还应同时注重对“背景”的保护,即环境肌理文脉的保护。

以法明确政府、部门和全民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问题。

《文物保护法》已制定多年,尽管不断重申其意义,不仅关乎一地一物,更关系着国家主权和尊严,但全民保护意识还

比较淡薄,致使文物保护举步维艰。保护不力破坏却有力,这似乎是双刃剑,既破坏着文物又败坏着旅游发展。解决之唯一途径是增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自觉地以法规规范领导部门以及个人的责任。

(4)建设文化博览城,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遗产,更高层次地提升古城新貌的档次

近年来,已建成或新建广陵书社、工艺美术馆、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城市水环境展览馆、扬派盆景博物馆、淮扬菜历史博物馆等几十个博物馆。“十一五”期间,进行了《扬州市古城区建筑风貌管理办法》《扬州市古城区居民翻建管理办法》的制定,将建设扬州文化博览城十类重点项目列入规划,将发挥名城的综合效应。《“文化扬州”建设“十二五”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确立了“一带、一区、两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框架,扬州历史街区有2500年建城史,保留了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文化遗产,集中国古典园林、盐商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是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最积聚的区域。新的时期,对于扬州的历史城区保护和开发,一方面,我们要去保护它,只有完整的历史城区的存在才能完整地去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这些年来,尽管许多城市都树立起建国际型大城市的目标,高喊“工业立市”的口号,但扬州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如果也加以仿效,将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三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那很可能就是“邯郸学步”,得不偿失了。历史城区代表的就是传统风貌,我们要是无计划地大拆大建,那很可能就是走别人已经失败了的老路。尤其是在历史城区的规划方面,更是要从长计议,不能为短期利益所左右,为后人留下遗憾。另一方面,正如专家所认为的那样,保护和利用古城有三条基本原则: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得其益”即通过保护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扬州自古就是淮左名都,在清代尤其是盐商云集之地,这里的很多高宅大院的主人以前多是盐商富贾,现在许多大盐商的后人都居住在世界各地,且很多都颇有成就,他们的后人也都回来寻根问祖。扬州市政府当及时制定措施,以此带动吸引这些大宅门的后人们来扬投资建设,这也是提高这些历史城区保护综合效应的一大举措。

(5)积极务实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申请世界遗产仿佛成了一个时髦、一个潮流,只要是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一夜间就可以身价百倍,所以申请世界遗产不失为一个为旅游城市提升自身档次的好方式。当然,这样的想法会被看做急功近利,进入世界遗产的最长远的优点就是可以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世界遗产的申请和评定都是漫长而艰苦的工作,对于申报遗产的候选者来说,特别是文化遗产的候选者,光靠宣传或做秀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因为评定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文化厚实的沉淀程度和人文的光辉程度,也就是说,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不可能速成。

现在大运河申遗已列入议事日程,这是用世界语言讲述“扬州故事”,几年前扬州市府提出,2014年前,在大运河申遗中确保扬州重要点段列入,争取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项目申报成功。扬州应凸显申遗牵头城市的重要地位,扬州历史城区是我国唯一的被现代城市叠压的古城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单》。但剖析了申遗存在的问题,认识还不到位,对扬州文物遗产保护意识还没有上升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对标准理解不到位”,目前,单就文物保护而言,我市走在全省前列,但围绕着如何用国际标准、用世界语言来讲述世界的遗产、中国的历史、扬州的故事这一要求,还有差距。

2011年4月,大运河申遗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各成员单位意见及专家现场复核,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进行了调整,名单共包括132个运河遗产点和43段河段。其中,立即列入遗产点的有65个,我市瘦西湖、普哈丁墓、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仅门厅)、扬州盐业历史遗迹、盂城驿、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闸、邵伯码头、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镇水铁牛10个项目人选;还有扬州城遗址、茱萸湾古闸等5个遗产点列入后续项目。大运河申遗已定的目标是2014年申报成功,2013年国际专家现场考察,申遗项目建设环境整治迫在眉睫。但老城区、古运河沿线、瘦西湖景区的建设项目多,老城区及古运河沿线大部分文物建筑属于直管公房、单位集体用房,特别是市区有的建筑几十年未经维修和保护,大多已成危房,必须按照世界遗产标准推进修缮和整治工作。

现在扬州又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其实运河、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都是以扬州盐商园林、住宅、会馆、盐号等为标志的“扬州盐商历史遗迹”为申遗的主要项目的,何不以“扬州盐商历史遗迹”单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这是最有资格的。清代刘大观有评:“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如今苏州、杭州都以园林申报成功了世界文化遗产,而扬州园亭远胜它们,却与世遗无缘,实在令人感叹。现在我们只能另辟蹊径,打出“扬州盐商历史遗迹”之牌,当包括清代盐商自己享用的、出资修葺的、赞助文化的行状的遗迹,包括园林、住宅、寺庙、会馆、书院等遗迹,包括废圮的、现存的,其中湖上园林、寺庙园林、住宅园林、陵墓园林等。如李泽厚言:“但就整体建筑群而言,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个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其显现的中国古代文明独特的审美方式、人生态度、哲学观念,对世界文明的进程的突出影响和意义。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

应该认识申遗的有利因素。扬州盐商遗址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比较久远,扬州盐商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应具有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体现在预先制定保护历史遗产的法规条例,支持园林的管理和关注园林的修复和完整;现状保护较好、遗址文化保护状况的良好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改善园林周边环境与遗址的协调度,支持搬迁和支持遗址文化的宣传;企业单位应自觉支持遗址的修复,不造成污染和支持迁出工作,积极配合政府活动。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5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多样性,这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保护“非遗”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同时更是对“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艺术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着继承和保护“非遗”的天赋职责,同时,从社会服务职能方面来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使得“非遗”传承之路不够畅通,其中主要包括:

1.少数民族传承人得不到保护且缺乏接班人

由于传承体系不够科学,又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非遗的传承方式得不到科学的保障和体系的支撑。例如,政府制定了部级、省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但是如何延续这些传承人却没有标准的模式可供参考。

2.商业化和政绩化导致“非遗”内部发展不均衡

在众多“非遗”类别中,有些地区政府只注重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类目。例如手艺、民族服装、表演等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带动旅游业发展。而民间传说、口头文学等则被完全忽视。另外,过多的商业行为导致一些传承人注重眼前利益,从而丧失对技艺的追求。

3.“非遗”创新缺乏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非遗”传承人多数以民间传承方式得到技艺,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教育指导,因此无法与当代学术界进行对接和交流。一些传统技法的由于其自身生存所决定的垄断性和私密性,因过于老套而早已与当代社会隔裂,因此变得落后,几乎没有市场。

比较与分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艺术院校通过探索“校政行企”四方联合,将传承和保护“非遗”难点陆续攻破,更开辟了一条“四赢”的畅通道路。

2011年,学院与贵州雷山县合作成立了“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打造了一个由地方与高校共同建立的文化产业链,使苗族“非遗”向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将人才培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政府参与

当前许多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缺乏政府资金投入、组织引导以及考核评估的“校企合作”是无法彻底立足的。“校政合作”将以政策引导“非遗”保护和传承。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最终在“非遗”传承和保护问题上开启了新的篇章。一方面,在解决少数民族传承人得不到保护的问题上,由雷山县委县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出面并出资召集当地“非遗”传承人组织前往参加学院本部接受系统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定向招生,改变了传统了技艺传承模式,也同时加速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2.跨界教学

由于许多地方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趋同趋热的专业较多,其中艺术类专业较为典型,专业不强不特,毕业生就业率不高,被称为“鸡肋”专业。在对待“非遗”创新方面来讲,急需一些专业能力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专业艺术院校来完成使命。

学院有意识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例如在与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学院根据合作项目要求,采用项目导入法,把“雷山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形成跨界课程,以项目+主题教学形式,深化创作主题,尤其强化苗族银饰和苗族服装设计、制作和旅游品研发。

这项举措使得一些陈旧的技艺在研发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特有的文化元素也不再与当代社会脱节,而是被全新的创意设计所提炼,变得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因此,教师、学生通过跨界课程向全社会证明了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意义。

3.行业助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产业化”这一问题,“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华老字号竟品博览会”给出的回答是非遗产业化不是采用现代化大生产来替代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是“搭建非遗生产性保护平台。

学院通过两项工作引导整个行业关注并参与到搭建“非遗”保护平台的工作中去。一是学院于2012年在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举办了2012年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年会暨江苏省艺术设计职教集团工作会议。二是雷山县政府特在学院本部举办了“苗年鼓藏节”旅游推介会。两次活动都旨在通过行业来推动“非遗”的发展。

4.社会宣传

一些被市场所忽视的“非遗”不仅需要得到传承和保留,还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努力探索,为记录和保存雷山特色文化的传统技法,学院以文字、摄影、摄像以及录音等多种保存形式进行记录。例如,学院与雷山县政府共同出资合作出版《苗疆圣地和美雷山》宣传画册并配有CD光盘,之后还以雷山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刺绣、银器、音乐、舞蹈、戏曲等文化资源为蓝本,制作了影像宣传片《中国雷山》。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6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意识课程指导方案》等条例,加快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在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却比较低,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另外,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的目的主要是凑学分或者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很难达到艺术教育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以一个悠久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很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社会礼仪、节日、风俗等方面,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无法体会到优秀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长盛不衰。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实现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让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一)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统的文化和艺术,忽视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的引用,还没有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脱节现象。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逐渐养成“文化自觉”的思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实现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提炼,挖掘其中的艺术内容和教育价值,并融入到高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高效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与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等的融合,不断拓展其题材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三)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队伍

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很难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题,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为艺术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实现课堂教学与参观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其艺术载体展现出来,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欣赏图片、观看影响的形式,则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在辅助以必要的讲解,把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传达给学生,教会学生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于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合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1.将公共艺术教育当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平台,并将其纳入专业课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个教学平台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知识应该更新换代,并不等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遭到抛弃,与之相反,对其传承与发扬理念应当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始终。

2.在教学中抓住校内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的基础元素,积极践行设计实践、采风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且带率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内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3.使用多媒体以及校内刊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的平台,配合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和栏目,征集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价值的观点和论文,以便辅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4.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拜访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记下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遗产。

四、结语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7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与民间传承

国内的非遗保护实践在相当短暂的时期内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通过比照非遗保护的国际建议和国际公约中的相关理念、思想和原则,以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公约,传统知识和民间传承等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要求,针对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特征与现实问题,从维持文化多样性与就地保护、完善保护制度与保存方式、尊重社区文化权利与可持续使用等方面,探讨以社区为基础实现更加广泛的非遗保护路径的可能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由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列》中首次提出的,而真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定义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国务院颁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糕品等)和文化空间。”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宝贵记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是民族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

三、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下去呢?

(一)建立健全法稍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这一渠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法律的保护范围内,不断完善当前法律法规,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立法者可以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遣产和知识产权属性的基本结构特征.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规范。明确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主体、客体及内容,并将它们法律化和规范化,这样才方便对它的管理和开发。对即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要严格要求申请程序,并将之规范化、法定化,明确拥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某些特殊的非物凄文化遗产,政府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进行保护。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权,包括法定许可制度、一般许可制度、特殊许可制度二类,并且对使用者应当承担的相应的义务微出明确规定,例如;免费使用,不经许可但可通过付费使用,经许可且需付费使用。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来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且的保护期限。对于故意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更严重者要动用刑法制裁。只制定法律法规而不实行是远远不够的,执法者要行动起来,运用法律武器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增强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各级行政部门应当各尽其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展开保护行动,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行政部门的保护圈内得到很好静传承和发扬。重要的是,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不断增强权利人知识产权意识

权利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权利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权利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有基础上,设计出更加长远的保护和发展方案,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生产化、经营化和商业化,最大限度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合法权益。其次,权利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要学会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最后,权利入要及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进行登记,属于商业机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技术防范。

(三)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行动

尽管现在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进行归属人管理,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也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保护者。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没有入民群众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政府要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全民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种人民世代相承的,是群众生活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族土壤中,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它不能脱离生产生活而独立存在,它存在于特定的民族群体生活中,所以,应当以群众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培育适合传统文化和民间传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生境条件,保护好非遗存在、存活和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积极保护和活态传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土社会和乡村文化的复兴,需要各地广泛开展积极的保护实践来深入探索。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如何保持和促进地域文化的繁荣,需要将遗产保护作为发展战略,或者至少是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参考文献:

[1]郭玉军.国际法与比较法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8

2012年5月28日至6月1日,由商务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数十家非遗单位参展京交会。非遗产品走进交易会,其意义在于交易实现价值,交易拉动生产,生产带动传承保护。

2011年7月3日,经文化部、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由文化部所属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为指导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及有关新闻媒体协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该活动的宗旨是为宣传、落实面向大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昭示。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表明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立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变为有法可依。然而,法律保护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如何将法律付诸实践,与之更好地融合,建立以政府作后盾,以法律为依据的、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体系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法律体系内,如何有效地付诸实施,这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考验。

其次,从宏观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对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文化立法的建立、健全做了一次补充和有益尝试。在国家政策支持及立法制度下,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了解,当这一了解越来越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提高了,我们的传承就有了更多希望。

再者,从微观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对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的一个有益尝试。从校园做起,从学生抓起,就是从根本上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助推作用。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和诸多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有效行动,也从侧面折射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因此,发展与保护迫在眉睫。

带着这些思考,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乔申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执行单位之一,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命脉”为主题,以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运营,举办多种类、大型的非遗展览展示等活动,努力发掘收集各个民族的原生态形态、创造艺术形态、历史变迁的发展变化形态,努力成为在中国了解各个民族文化最全面、最具体、最生动的一个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了近两年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个计划仍在中心各位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努力下积极地运行,因为‘教育事,乃国之事’。”乔申乾说。

据乔申乾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策划的目的是从广大青少年入手,努力推动文化传承教育,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以项目成功举办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工作进课堂、进校园,使博大精深的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有效地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同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效地配合和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关于这一活动的具体实施,乔申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这一策划项目主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主导,以展示宣传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并辅以非遗主题大赛为重点,以志愿者招募等系列活动为辅助,紧紧抓住“华夏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行动”三项核心,分层次、分对象、出亮点、出声势。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如今儿童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家长和学校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多接触、增长某一方面的技能,通过培训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然而,作为学校和家长,是否缺少了另一层次的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多接触传统文化知识,有多层次的文化熏陶,让他们知道华夏文化遗产和文明博大精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那么,人才的成才指数是否会更高呢?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理性看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然而,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蕴藏着我们先民锲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不二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共产主义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适性宣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非遗文化如何传承发扬篇10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传统节日符号;仪式;文化符号;弘扬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委托课题(决策咨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于2010年6月立项并成立课题组,最初将该项目分解为十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均以春节为核心,着重对列入第一、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七个传统节日特别是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传承情况、节日现状、存在问题、应对对策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到2010年末,经过约半年紧锣密鼓的调研,《弘扬节日文化研究》已按最初的预定计划完成各子课题的调研及报告初稿的写作。

通过深入系统的调研,课题组愈益明晰意识到,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一个重要问题上来,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也就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

为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2011年元月25日,本课题组邀请在京的部分节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中国文化报》社联合召开了题为“探讨节日符号仪式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高层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切实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有力推动了社会及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发言的专家有:文化部艺术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中国文化报社孔繁灼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祁庆富教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赵书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北京福人福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磊总设计师、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徐涟主任、北京大学陈连山副教授、王娟副教授等。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心峰研究员主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代表及课题组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一、为什么要深入探讨节日符号与仪式

研讨会的焦点首先集中到为什么要深入探讨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的问题。

研讨会一开始,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说:有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在学术界已探讨多年,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有关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这样一个问题上来。但是,有关媒体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与仪式的探讨,仍相对零散,也不够深入具体。我们今天召开这样一个专题研讨会,意在对这样一个节日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重新作一次相对集中的思考,将有关的探讨引向深入,甚至可以在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更加切实具体的办法来。总之,我们应该努力探讨的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孜孜关切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命运的诸位方家学者,一定在深切关注和思考传统节日的现状以及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红火热闹、富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