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十篇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十篇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48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1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帮手,并深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工作领域当中。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企业对人才呈现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技能也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并将其列入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习的范畴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用技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知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总而言之,计算机是大学各个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者是继续升学必备的技能化基础。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2.1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由于高校在不断扩招,再加上地域教育水平的差异性,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生源往往具有比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有不少学生已经能够轻车熟路地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等基础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而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学生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对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知识的掌握,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也是影响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关键所在。2.2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它是一门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应用学科。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或者是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很难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面能够很认真地做笔记,听课,与此同时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机操作的各项任务,但是仍然无法轻车熟路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有些同学是出于完成或者解决某一问题而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和细致地进行了解和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一系列计算机的操作技巧。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和改革策略3.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策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强调通过科学系统性的组织策略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模工作。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90后,他们强调自身个性和价值观的体现,因而如果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俨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进一步在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工作效率,必须要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方案,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比如说构建一个以多媒体实验室为主体的交互性演示教学课堂,在这个学习中心里面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完成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示范操作,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教师只需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即可。要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理念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规律和技巧,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将知识点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3.2实施分层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计算机摸底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具体可以分成基础班,提高班和拔尖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被安排在基础班当中进行学习,而成绩一般和具有较好计算机运用基础的学生可以安排在提高班和拔尖班当中。对于基础班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提高班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基础班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难度,比如说可以穿插讲解windows操作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等等,而对于拔尖班的学生而言,由于拥有了较为扎实和稳固的基础,因而可以将重点放在windows软件以及常用软件的运用和创新上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符合自己学习程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考试方法,具体的可以采取上机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核策略,尽管当前许多学校都已经实行了这种考核方式,但是上机操作的考核比例仍然过低,因而无法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形成正确的知识学习导向,因而需要采取两者并重的方法,上机和笔试的成绩应该平分秋色。在平常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校内网的方式将学习资料,习题,模拟试题,上机任务等等内容发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巩固和复习知识点,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进行自我检测。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平时上机操作情况,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期末上机成绩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外一个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导向,让学生加大对上机操作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课外知识。4小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计算机综合运用性人才。新时代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而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2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脑逐渐普及的信息时代,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着冲击,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科技群都需要得到计算机的辅助和配合。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也对技工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理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作为技工院校的学生,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组成知识、网络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病毒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在操作方面,也就是实践部分,是学生必须对其进行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恰恰是学生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如基本的windowsXp系统使用方法、word文字处理技术、excel表格处理技术、中英文录入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这些内容都应该是技工院校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1.按专业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专业对于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教师在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时,要加以严格的区分。也就是说,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其区别对待,进行有区别的专项教学,根据每个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来对相应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安排。这种区别于专业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味地对特性加以强调从而忽略共性,各专业在第一学期仍然需要对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操作的学习,其中包括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以及操作系统等;第二学期的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分别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教学内容模块,对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要充分给予,学生也可根据自己专业的要求和特点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里面选择模块来进行学习。

2.促进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和保障,否则将只有面临发展滞后,甚至被时代所淘汰的命运。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以及整个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国内各层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计算机教师应坚持以过硬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将实践作为手段,应用作为目的。另外,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对于实验课和理论课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同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了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对于一周两个实验课时以及一周两个理论课时这种理论与实验分家的古老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3.强化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和应用的,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是计算机的支持,而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来展开和进行的。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强化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适当地穿插和添加一些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也间接地掌握和熟悉部分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客观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深化进行。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相关学科知识的灌输与讲解是对于教师的基本工作要求之一,也是素质教育重点强调的教学理念与方针。

4.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中,教学效果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其关键在于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适时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教师能操作、懂设计、会维修等基础计算机教学能力已刻不容缓。另外,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广大计算机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对技工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一问题,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分析与阐述,同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红.新形势下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J].教育论坛,2005(8).

[2]周兴社.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回顾和启迪[J],2005(3).

[3]傅统先,王珂.浅议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的改革[J].陕西科技前沿,2007(6).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3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案例分层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78-0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由于全国各省份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要求不同,导致大一新生初入校园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层次差异较大。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教师无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更具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使得基础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无法都得到最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计算机教育。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层次教学改革将从多个方面推进,该文重点研究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于该校在该课程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因此分层次地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办公案例就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1分层次改革总体思想

我校根据教学现状实施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改革在遵循着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活化了计算机教学。新生入学后,统一参加我校组织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划分出免修和必修两个级别,依据级别的划分进入不同的计算机学习阶段,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新的改革方案中,依据水平测试中的各个测试模块来分析学生的成绩、结合改革后的课时,以“任务为驱动,案例为导向”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各个教学模块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分层次教学案例库”,即为免修生和必修生中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案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他们获得最切合其需求的计算机教育,使计算机教学更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案例分层次设计

(1)计算机操作水平测试的成绩能够达到80分以上的同学,准予免修该课程。免修的学生虽然可以不必与其他学生同在课堂学习基础内容,但免修不免考,仍然要参加该课程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为他们安排了指导教师,他们需要自主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会定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督导。此层次的教学案例需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计算机教师设计,在该校原则上要求由多年教授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师完成设计。原因是,对于这部分基础比较雄厚的学生,如果提供的教学案例过于简单直接,学生会缺乏学习兴趣,案例必须突出较强的综合性、实用性、设计性。该校是应用型大学,因此我们将很多学生未来学习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知识增添入学习范围,这样可以使该校计算机教学向着“合格职业人”的培养靠拢。例如:word中的“论文排版”案例,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因此即使是底子较厚的学生也对毕业论文排版案例兴趣度极高,虽然其中包含了一些实验难度较高的索引目录、分节符控制、奇偶页页眉页脚控制等问题,但学生们都能够通过交流、查阅资料、查询网络等方式解决。excel部分、ppt部分,指导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列出,要求学生将自己模拟为职场中的特定职业人,自主设计办公案例,数据源、主题均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和设定,设计中必须涵盖教师提供的知识要点,增添自我开拓创新的知识点可以加分,这恰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设计创新能力,还可以选拔出一些未来在计算机领域有发展潜力的尖子学生,为其提供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树立学习典型,激励其他同学,增加计算机学习的内驱力。

(2)计算机操作水平测试的成绩未能达到80分的同学,必须按照学校常规教学要求到微机实验室完成该课程的正常学习。这部分必修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在同一个课堂学习,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这是该项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除了从教学形式上组建学习小组,为每个层次选拨学习组组长来辅助教师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源包,其中的教学案例、办公案例细致地划分为基础型、提高型、课后型,基础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不同的案例去完成,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例如:word排版中一个经典办公案例“邀请函”设计,在分层次案例设计的方案下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型案例仅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运用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按照案例操作要求完成邀请函的简单排版;提高型案例要求基础相对厚一些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邀请函;课后型案例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从网络或参考书籍上查询word邮件合并功能的应用,完成邀请函的批量制作。这种分层次的案例设计,特别适用于学生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整个课堂气氛真正的活跃起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的分层次设计改革实施至今,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将把课堂教学实践与这项改革工作紧密结合,不断调整完善改革方案,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红照,王爱民.高校计算机公修课分层次教学体系及其实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92-94.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1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情况

湖北文理学院位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及第二大城市――襄阳市,是一所省属地方性综合型本科院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在校学生近18000人,每年招收本专科学生近4500人,学生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

多年来,我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基本上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原则性指导意见进行设置,目前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主要开设两个层次的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

对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将所有学时全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不严格区分理论与实验学时,采用“边讲边练、讲讲练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分理工类、艺术体育类、文史类,分别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案。

2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学生的分类

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不同,学校设置有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我们对多年来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将全校所有学生按专业分为大理工科类(以下简称a类)、大文科类(以下简称B类)、音体美类(以下简称C类)等三类,分别进行公共计算机课程设置。a类专业包括常规的理工科类专业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类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a》和《程序设计基础》;B类指不包含音乐、体育、美术类专业和a类专业的所有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B》和《程序设计基础》;C类专业即为上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所含的相应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C》,不开设《程序设计基础》。

2.2学生的分级

对上述三类学生,在具体组织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我们再采取分级的教学方式,即在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级。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我们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从学生的测试与分级、学生的分班、学生成绩的记载与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地规定,并作为实施《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利用购置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组织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及文字输入、office办公软件的日常使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等。

测试成绩出来后,我们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测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的同学,经我们公布成绩和名单,学生自愿申请(本人签名确认),教务处批准后,取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资格,直接获得本课程的学分,测试成绩即为本课程结业成绩。对于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其它同学,我们按照上述“教学实施方案”中对测试成绩的规定,将学生分为高、中、初三个级别,再根据各实验室设备台套数进行合理的教学班级划分,并据此编排出分级后的课表。

2.3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分类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老师共同编写了三个类别的课程教学方案。总体上讲,对a类和B类学生,我们基本上按照教指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对C类学生,我们除按照B类学生设置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与相应专业的任课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讨论、商定如何结合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模块。同时,我们结合学生课程学习和就业工作的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用于就业招聘的个人简历的制作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分级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根据前面的各类的课程教学方案,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各类别的初级班,因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基本上按照教指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常规内容和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也就是前面制定的三个类别的课程教学方案作为各类别初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使用。对各类别的中级班,这部分学生对基本操作已基本掌握,我们在相应初级班的教学方案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增减”,即减少基础性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增加原理性教学内容和技巧性操作内容,进而形成各类别中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对各类别的高级班,这部分学生的常规操作能力已具备,我们在相应中级班的教学方案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地“增减”,即减少大部分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增加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要用到的高级技术(技巧)性内容,并适当增加计算思维、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有关的专题性教学内容,进而形成各类别高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

3我校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经验与体会

通过“分类+分级”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采用分类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信息技术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采用分级的教学方式,既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使得各级学生得到相应的信息素养的训练,避免出现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免修政策的制定,既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直接体现,也将少部分学生解放出来,使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因为分级而重新组合的由多个专业学生构成的教学班,也进一步促进了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当然,《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实施,更多的是在教学组织层面进行的改革。要真正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服务于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要更加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利用,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象mooC/Sp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可以很好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并取得好的效果。这将是我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洪溪等.地方性综合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1)

[2]王凤芹,李瑛.《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5(6)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5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大学生在计算机运用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法而言,由于模式太过单一,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应用能够对大学生基础计算机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较为适用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并且这种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医学、管理以及风险投资等等各个方面,现在已经被公认为可能成为将来教学方向最为成功的教育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不仅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一案例教学概述

1对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定义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被应用到法学教育方面,目前也因为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性,被欧美一些院校所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别的学科当中。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目的要求,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调查、探讨沟通的一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具有的理论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给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知识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案例教学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转变为理性,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也是将实际例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好的案例

第一,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的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将其分层次设计,将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中需要所有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给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做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样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在21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费,并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对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就必须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并且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案例设计,要保证案例必须和时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是围绕着“学”服务的,较为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认知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问题自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落实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进行案列教学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心理准备、情感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的时间,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阅读案例,并且给予其一定时间思考案例阅读提示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让其克服自卑、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勇于发言,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设计

电子表格、文字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都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以上章节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优势以及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将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当做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设计。

1microsoftword―――毕业论文

microsoftword是一款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适用于各个文档的制作,比如:信件、报刊、论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够让用户流程的处理文字信息以及数据,并且能够创建出各种各样的图文。目前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每个学生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掌握microsoftword这款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将毕业论文当成案例来进行设计,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仅对于对于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学校毕业论文管理也有着一定影响。不同的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也有所不一样。在落实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拿出已经完成的纸质版毕业论文,交给学生,让其进行传阅,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更加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学生传阅的论文,提出学校对于论文的相应规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上作出较为规范的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因为课时的关系,需要明确操作任务,给学生规划出必须做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以及交流,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经由这样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microsoftexcel―――学生成绩统计

microsoftexcel是基于microsoftoffice的一款组件,由微软公司研发,能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适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财税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当中,学生较为关注考试成绩,并且也和考试成绩有较多的接触,教师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及录入,成绩的排名以及分数也常常以mi-crosoftexcel电子版的形式出来。所以教师能够将学生成绩统计当做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把原始的成绩与做出来的成绩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在对microsoftword学习的前提下,把学生经由查阅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较为难的操作步骤,最后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对其进行评价,进行交流和讨论。

3powerpoint―――毕业答辩

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稿演示软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传输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以及音频为一体的文稿。因为演示文稿和大学生毕业答辩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说来,学生毕业都会要求其做一个大约十分钟左右的ppt,将毕业答辩作为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以前学生制作的优秀ppt,对学生讲解模板的选择、幻灯片包含对象的设置以及设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让学生对于ppt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能够在教学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94,197.

[3]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224-226.

[4]张丽.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1-12.

[6]李丽,刘晴,符轶,等.pBL联合Ctm教学法在面向医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3):363-365.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6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改革,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难以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降低。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较低

由于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较高,但是,一些学生却没有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导致出现整体学生基础能力降低。在职业院校学生新生入学期间,计算机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量,难以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无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降低[1]。

2.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观念滞后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观念较为滞后,不能明确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目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掌握不足,一味的重视应试教育,难以与新形势下教学要求与时俱进,过于强调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忽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培养,导致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降低。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重要,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无法根据学生的根本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质量降低[2]。

4.教学考核体系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中,教师还没有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无法在实际考核的过程中,采取统一命题与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进行考核,不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提升其发展效率[3]。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改革教学方式,提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教学质量。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实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改革思路的实际情况,首先,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提升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实训教学质量。其次,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设计完善的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学中心,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最后,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模块与方案,引进教学案例,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4]。

2.教学改革措施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中,教学方法改革措施较为重要,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

首先,改革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采取职业岗位培训方式改革教学模式,也就是在设计实训教学任务、实训教学项目与实训教学实践活动等,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改造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顺序,提升其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该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与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训练效率,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简化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案例等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能力。再次,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网络平台,优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在线学习与测试平台,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讨论相关知识[5]。最后,考核体系的改革。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讲解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革考核机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全过程的考核体系,突出计算机实践技能教学,逐渐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方式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学实训教学需要教师全面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优化其发展体系。

首先,要设计具体模块范例。例如:windows操作教学中,要设计个性化的桌面设置与个人资料管理模块等。对于word文档排版教学而言,教师需要设计制作电子小报与考试试卷制作模式。其次,课程案例示范。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引入案例为其演示,例如:课程表教学案例演示、个人简历教学案例演示等,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岗位实践能力,提升其发展效率。最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需要对其进行作业考核,全面分析学生的表格制作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制作规则与不规则的制作方式,完成各类表格的制作。

4.岗位模拟实践教学

要为学生开展岗位模拟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模拟岗位实践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效率,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体系,提升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学实训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基础高职学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等,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尤其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现在的人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最后才进行综合应用,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先展示综合应用效果,让学生真实形象的看到并应用学习成果,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图文混排讲授过程中,先把提前做好的并且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图文混排案例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通过对展示案例的分析、引导、讲解帮助学生对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只是的目的。例如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演示,让学生看到所学习的知识的具体应用,明确“做什么”,以激发学生产生“怎么做”的学习欲望。

2.根据高职学生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理解,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案例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表格制作教学中可以选择的案例很多,但是选取个人简历为教学案例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2.课堂上案例展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对案例开展讨论实践工作。例如在讲表格制作时,了解到学生准备参加寻找兼职工作,我就向学生提问:“寻找兼职工作,你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学生告诉我:“需要准备个人简历”。这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个人简历,展示给学生。

在提出案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是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例如展示了个人简历的案例后,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对学生的大胆回答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急于评判,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实际应用能力。在实例中掌握表格的一些知识点,学生以后也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课后讨论总结存在的问题

课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一个案例操作完成得较好的来展示,总结案例作品的操作技巧,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教师不只是指出哪些方案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依据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即便是没有定论也应提出值得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做到每学习一个案例都有收获。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国内案例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基础的案例还比较的少,虽然现在有些教师已经开始设计和制作计算机基础案例,但是由于缺少专家的指导,案例水平都偏低。

2.有些知识点不适合案例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8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19-0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一门必修公共课,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二是计算机应用无所不在,各专业亟待提高人才的计算机高级应用能力;三是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其在改变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复杂事务,同时能借助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分析、处理现实事务。总之,我们应认清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快改革步伐,使之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三个困局

当前,随着电脑的普及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平板电脑和手机智能化的突飞猛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局,主要表现在:一是普及化与专业化的需求悖论;二是理论化与实战性的二律背反;三是趣味性与逻辑性的内在冲突。

(一)普及化与专业化的需求悖论

根据最新网络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率超过70%;截至2012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我国网民中农村占比为27.6%;截至目前,一些省市城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普及率达到100%,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普及率甚至高达80%。计算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已成为生活、娱乐等的必需品。他们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有的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编程能力。课堂上“普及化”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他们来讲已不再神奇,非但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反而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计算机基础课程。然而,在有限的学时内,能普及那些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同学计算机知识,已非易事,又如何扩展知识呢?

(二)理论化与实战性的二律背反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配比问题,一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备受争议的问题。很多高校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然而,实际教学中,实践学时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无显著提高,反而使学生因课程设置过于简单,而忽视这门课程。针对这一问题,一些高校尝试将原有的以技能性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改为计算机导论的精简版。学生们在无形之中被从其熟知的计算机世界带入到了一个充满陌生的概念和符号的计算机世界,他们不能理解为何要学习那些似乎很高深而又对自身似乎毫无用处的原理和思想,从而使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因厌恶而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失去兴趣。

(三)趣味性与逻辑性的内在冲突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偏理工类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程逻辑性较强,缺乏趣味性。通常仅有那些求知欲或好奇心很强的学生会被那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代码所吸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校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试图通过声音、图像等外在因素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然而,对于像计算机的发展、特点等叙述性的知识点以及程序设计这类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即便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依然不明显。

目前,鉴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很多专业都在考虑删减这一公共必修课的学时,甚至取消这门课程,并将其列入专业改革方案中,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困境。

二、破解困境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一)破解困境的实践探索

面对种种困境,我们曾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

1.分层次教学模式

学生入学初始,对其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通过网考形式进行摸底。各任课教师根据授课班级考核的各项得失分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展开主要以占多数的中等层次学生为主,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指导等多多关注低层次同学。通过课外思考等方式满足高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每次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包括基础实验和实战思考,基础实验是必须完成部分,而实战思考则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完成。

2.案例教学法

主要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因为个体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存在一个以上的解决方案。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交流各自方法的优缺点的同时,吸纳彼此的精华,这不仅能增进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拓展了思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资源网络共享

教学课件、历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等资源均实现网络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还采用QQ群等方式加强师生间沟通。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上机网络考核

期中、期末课程考核方式均采用上机网考,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的随机性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学生为了通过期末考试,则必须化压力为动力,用心地去练习。这种间接的自主学习,着实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编程技能更上一层楼,并大大提高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

除了以上几种改革外,有些高校还引入e-Learning[1]等学习交流的新的教学模式,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但是均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所遇到的困境。

(二)破解困境的理论思考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2],可归纳为三种能力[3],即计算机使用能力;计算机系统认知能力;计算思维能力。

很多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将重点锁定在前两种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通过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认知能力。但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虽然没有偏离培养目标,但却没能很好地权衡三种能力的轻重。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教师常常将语法、读程序、编写程序作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没有好的思维方式的引导,常常在遇到一些陌生问题时无从下手。在程序设计课程中,语法都是固定的,而待解决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如何用固有的语言基础知识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就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成败的瓶颈。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为解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随后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4]。201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国良院士在“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倡议将计算思维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确认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思维教学的注意事项及实施路径

(一)计算思维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灌输计算思维,目的是培养学生像拥有阅读、写作和算术基本技能一样拥有计算思维能力,并能自觉地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研究与将来的工作中[5]。培养大学生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倒重来”[6],而是要在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优化[7]。

(二)计算思维教学的实施路径

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同时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敏感点、兴趣点,在教学中选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恰到好处地将计算思维融入原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当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专题课

(1)以讲授为主的人物专题

设置以讲授为主的人物专题,这一想法主要来自于笔者曾接触过的哲学专业课程,他们通过介绍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让学生来理解、掌握某一观点。同样,如果想让广大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并走进计算机世界,我们也有必要让他们熟悉计算机世界的代表性人物。由于人物专题以介绍人物的背景、生平、经历、思想、主要成就等内容为主线,因此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带有了故事性、趣味性。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人物的核心思想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了解人物的同时将其思想融入自身。

(2)以课堂讨论为主的知识点专题

针对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师在课前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向,以学生对问题的看法、疑问为主题进行讨论,教师给予参考观点。如多媒体技术、网络基础知识等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身边的多媒体、网络,以及他们所期待的、喜欢的未来的多媒体、网络的形态、应用是什么。通过课堂探讨,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出他们所不熟知的一些重要的多媒体、网络的应用,以及多媒体及网络的新一代高端技术。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从过程来看,内容比较零散,课堂相对无序,但从宏观上看,是完全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展开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计算思维,还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启发式教学法

实际上,在过去的教学中,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我们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计算思维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即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1)“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microsoftword等以操作性为主的课程,我们的理论课通常是以介绍各功能、菜单为主,辅以简单实例。对于学生来讲,听课的难度系数为0,一看就会。但到实验课或实际应用时,什么都不记得了。因此,对于这一类的理论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适合。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任务”的执行者,他必须经过思考完成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直至任务结束。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引入我国,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就是以我们都熟悉并常常需要处理的一些问题作为讨论的核心,并为学生提供问题的背景,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每一次案例教学课,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认真分析案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每个环节分配适当的时间,进而完成教案。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进行总评,指出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实现时的注意事项。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类实验课。

四、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每一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都是这一改革的践行者。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是一项难度很大、具有开创型的工作,只依靠个人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广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经过努力的思考与探索,积极地、有意识地采用计算思维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并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容,陈一明.基于e-Learning与iCt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平台[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tech-nologyandtraining,2010(3):285-288.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波.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2(7):43-45.

[4]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5]朱鸣华,赵铭伟,赵晶等.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2(3):33-35.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9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启发学员研究实际问题,注重能力培养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根据我院士官学员任职教育的特点,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轮士官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士官队伍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如今各部队都在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士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士官人才信息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从而影响部队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属于我院所培养档案保密士官任职教育中开设的基础性课程。如何不断提高授课质量是我们教员一直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

相对其重要性而言,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总体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的学时量不多,但教学内容丰富,任课教员不仅需要讲授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还要完成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及实际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时量相对较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下,如果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归纳总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难以出彩。

士官学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加上他们入伍几年后才入学,初高中知识遗忘较多,文化基础薄弱。对于计算机,多数学员入学前或多或少接触过,但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因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异、个人爱好和原部队单位信息化建设程度而存在着明显差异。有基础的学员听课时会觉得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而提不起兴趣,而基础差的学员因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往往跟不上进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员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以教材为蓝本,逐项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学员上机遵循教员的操作步骤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员对操作的结果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操作过程变成一个十分机械的过程。当真正让学员独立作出一项完整的任务时他们却又无从下手,缺乏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办公事务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士官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士官学员计算机基础类各课程具体《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相关知识点构成知识模块,以易于理解的实际学习生活和部队工作的实例为原型,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案例既是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的延伸及拓展。

2.1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全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案例的选择要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案例的类型很多,体现内容也很复杂,选取或设计什么样的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相对而言最容易做到的。

同时,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员现实工作与生活。首先要了解学员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是一名普通的保密档案专业在校学员,要服从队干部的统一管理,要完成队里的各项公差勤务。我在教授word中实用文体模板时,先以学院门诊部的名义给该队生病学员开具了去上级部队医院就诊的转诊介绍信,然后引导学员触类旁通,独立完成一份请柬,内容设定为开学初邀请队里各任课教员参加本队的教学联系会,要求在传达准确意思的基础上对请柬进行美化设计。这样的案例激发了学员的兴趣,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比直接一个一个按部就班地介绍协议书、介绍信、申请书、聘书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要把握学员毕业回到部队后绝大多数是从事保密员或者机关工勤人员工作的情况,案例的设计就要以他们工作岗位为中心,从任职的需要出发。考虑到将领导写的稿子按军队公文格式编辑并打印下发是他们今后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学习word文字编辑时,就按照这项实际工作设置一个案例,这样学员学习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后也具备了一项实际工作的能力,这也更符合任职教育的要求。

此外,在案例规模方面,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案例的设计要跟课程的进度相一致,大小要适中。刚进入某一专题时,适宜选取知识点比较少的案例,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接受,否则容易引发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当课程进入到一定深度后,适宜采用综合性较高,赋有启发性的案例,将新知识点的学习与旧知识点的复习结合起来,温故知新,培养学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无论规模大小,都不是简单的操作习题,都必须包括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

2.2“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员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有效的使用案例教学。教学中既注重理论性教学环节,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案例教学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员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应从注重教学方面向注重引导方面转化。这样教员备课的压力更大了,尤其是案例的选择与设计环节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课堂上,教员要更好地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形成学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3结语

目前,案例教学已经在我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普遍使用,在我们教员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下,紧密贴近学员实际的案例也越来越丰富。随着对经典案例的积累总结,案例教学一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唐名华,陈尹立.适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案例教学法[J].计算机教育,2011(11).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篇1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公共通识课,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要求。实践表明,这种单一的、缺少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支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院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逐步确立了“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操作使用,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教学理念,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有的院校甚至实施了分级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立足点都是按“办公文秘”岗位展开教学,重点培养普适性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未能很好地考虑与专业和职业的对接,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研究较少。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由普及型转向服务专业应用型,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岗位任职需求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面向确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已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新课题。

2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熟练应用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教学需求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学院现有的能源类、化工类、油气工程类、土木建筑类、机械与汽车类、电子信息类六大专业群为依托,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分析方法,解析各专业核心岗位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构建服务专业、面向职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新体系。具体来说,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3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方案

3.1以专业群为依托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各专业群专业核心岗位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扩展模块”两大模块,公共基础模块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专业扩展模块设计以专业应用为导向,选择与专业对接的“模块化”课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同时针对各专业特色和对信息化技术的不同要求,提炼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应用中的经典案例,通过创设职场情境将职场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各专业群学习服务,提高专业续航能力。专业扩展模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照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国家职业标准选取与专业日常事务有关的职业化办公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文字信息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电子演示文稿制作、internet综合应用。主要职业能力见表1。二是针对各专业特色和对信息化技术的不同要求,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求较深的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学时安排,增加photoshop软件、autoCaD软件、access数据库技术、办公室局域网组建技术等,为其今后的职业工作、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目前我们在教学实施中侧重于通过职场案例培养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

3.2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职场情

境模拟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两个学期两个阶段实施教学,第一学期主要是公共基础模块教学及基本操作能力训练,第二学期专业扩展模块教学及基本操作能力训练,考虑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职场情境模拟教学等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3.2.1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教学

我们采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建华老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对操作性强的章节采用了任务驱动模式,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三部曲进行讲解。在公共基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要求为指导,设置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基本应用等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多个具体的项目,每个项目又有若干个具体的任务来实施,每个任务在知识与技能要求上非常明确,学生通过按步骤完成操作训练达到掌握知识与基本操作的要求。

3.2.2职场情境模拟教学

教师在授课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特色和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思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对哪些专业能力的培养有帮助,从而提炼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应用中的经典案例,通过职场情境模拟教学将职场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化办公能力。比如,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在练习打字时,打字练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设置为汽车企业文化、汽车美容、汽车理赔等文字性材料,这样学生在练习打字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在学习文字处理操作时,可创设开展汽车文化节的职场情境,让学生成为汽车文化节方案的设计者,用word去设计制作出文化节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制订从而达到对word编辑技能的学习与领悟,培养学生的文本编辑能力;而学生设计完成后,可让学生成为汽车文化节的宣传人员,利用各种图片、视频素材,去设计制作汽车文化节电子宣传文稿,通过设计制作出宣传文稿来学习领悟powerpoint的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而在进行电子表excel的学习时,可为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创设4s店职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车辆销售情况表、车辆维保情况表的统计、分析来学习电子表格中数据的计算、排序等操作,从而培养学生数据管理数据分析职业能力。

3.3考核手段改革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操作能力采用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实行统一命题、考试、阅卷,考教分离,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有一个较客观的评价,以促进教师更关注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督促,促使学生重视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于专业扩展模块学习效果的评价则是过程性的,教师在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每个专业职场案例后进行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