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绘本教学策略十篇绘本教学策略十篇

绘本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14

绘本教学策略篇1

一.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绘本。对于幼儿来说,何为优秀的绘本呢?首先对于绘本本身来说要做到文图一致。好的绘本是以图画的细部与整体结合以图文一致的形态表现整个故事。如果幼儿由画了解的故事内容与文字描述有出入,说明图、文没有配合好。其次,以幼儿兴趣为主,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绘本。兴趣是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主要动力,而幼儿的主要兴趣点恰恰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绘本的主角要有亲切感,幼儿容易认同,最好是幼儿喜欢的动物或者幼儿自己。这样巧妙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绘本为幼儿与绘本故事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提供了可能。共鸣的喜悦与烦恼会极大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最后,选择与幼儿年龄段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绘本。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幼儿期(三到六七岁)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这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正在惊人地发展,想象力与好奇心也在迅速成长,他们正以明显加快的速度进入语言所创造的故事世界之中。尤其在幼儿初期,语言离不开直观形象,直观和行动在思维中还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选取的绘本情节要简单、画面较大、以图为主、色彩鲜艳、内容健康积极、主题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并且纸质较硬的绘本。

二.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加入延伸活动。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体现在教学地点的开放性。开展绘本的教学的地点不必完全局限在教室,只要是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都可以被教师利用。舒适的阅读环境会使幼儿愉悦的情感体验更深刻。除了教室,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在幼儿园的阅览室、小花园等地进行绘本阅读,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放一些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积极开展绘本故事的阅读环节。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之后开展的各种延伸活动就是建立在对绘本故事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绘本是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刚接触新的绘本时,可以让幼儿根据观察绘本的封面、封底、扉页等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地想象。遵循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利用提问带领幼儿按顺序观察每一幅绘本图画内容,思考画面想要表达的意思,在重点观察画面的主角和配角的同时,兼顾图画的背景和细节,然后最后连起来想一想整个故事的内容,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幼儿自身的图画阅读再结合教师的文字讲解,会使幼儿对故事的情节更清晰和印象深刻。

三.确立适宜的教学重点。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其中把语言领域的发展分为了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教师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和幼儿园的教育宗旨,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确立适宜的教学重点。首先,对于刚刚来到一个新环境的小班幼儿,会带有对各方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不适应。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侧重在让幼儿感受美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同时通过集体阅读的方式学会和同伴或教师进行分享和交往,缓解幼儿对新环境的紧张焦虑情绪。其次,当幼儿进入中班以后,言语器官已发育成熟,且中班的幼儿对于绘本已经比较熟悉,对某一个事物的注意力时间也有所增长,所以此时教师应重点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建立图画与文字的联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并与他人围绕一个主题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最后,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该年龄段儿童对文字的敏感性放开幼儿自由阅读。幼儿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地主动去阅读绘本故事,同时能够完整地表达讲述给同伴、老师或家长听。大班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幼儿对绘本故事情节的创编,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在除语言外的其他四大领域相结合的延伸活动中会使教师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绘本教学策略篇2

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避免以上种种误区,真正让幼儿对绘本“爱看、会听、善讲、敢编、乐演”呢?

教材的调整和处理策略

在实践中,有些绘本页数较多,画面细节非常丰富,信息量较大。幼儿在集体阅读时兴趣点容易分散。根据这种现状,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进行研读与思考,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绘本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整合,用最适合幼儿的表现方式将绘本所蕴含的真正内涵传递给孩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有六个动物借小背心:小鸭子、小猴、海狮、狮子、马、大象。而且,他们的对白都是一样的。反复的情节反复的对白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单调,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删减了两个角色:海狮和马,这样故事更加紧凑又没有影响主题的表达。

幼儿活动式体验策略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强调亲自参与活动,使幼儿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提升经验,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式体验策略。针对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我们重点采用“游戏体验”和“操作探索”的策略,引导幼儿在游戏性、情景性、操作性的氛围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如: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探索环节:提供1~5的数字卡及水果卡一套,让小朋友进行数字方面的5以内的数量对应关系的操作。数字1对应毛毛虫吃了1个苹果;数字2,对应毛毛虫吃了2个梨子……

师幼互动提问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抓住故事情节线索,抓住绘本特质进行引导提问。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引导性互动提问、追问式互动提问、层次性互动提问、启发式互动提问等一系列的策略。如:大班绘本《我的幸运一天》,针对幼儿在阅读过程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设计了启发式互动提问:“为什么狐狸不吃小猪,反给它洗澡、做午餐、做按摩呢?”一些幼儿认为是狐狸想吃到干净、肥一点的小猪;另一些幼儿则认为这是小猪想出来的办法,想拖延时间。到底哪种推测是正确的,老师不作解答,而是让幼儿带着期待到最后几张画面中(这部分事先用夹子夹住)去寻找答案。

实践证明,以上互动中的提问共同构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绘本阅读活动中关于问题的探究过程,这种全面的互动使阅读活动更富有活力,并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绘本阅读活动目标的实现。

幼儿情感体验式策略

幼儿期的情绪情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而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绘本幽默、夸张的内容深深吸引幼儿的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真实情绪的需求,紧扣绘本情感的中心思想,因势利导,弥散情绪气氛,使大家受到感染和影响,再通过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让这种体验印入更多幼儿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大班绘本《苏菲生气了》,开始时我让幼儿观察苏菲生气的表情,并学一学她生气的表情。猜一猜苏菲今天为什么这么生气?通过猜想生气的原因让幼儿设身处地将自己和苏菲融合在一起,感同身受地去阅读理解后面的故事。当幼儿阅读了绘本知道了苏菲生气的原因后,再让幼儿讨论:生气好吗?有什么不好?那你们在非常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你能把自己的办法记录下来吗?同时将幼儿的记录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小朋友逐个说明自己的做法。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生气的情绪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当你生气的时候,要学会找一个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重新快乐起来。

多元化表达表现策略

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想像、尝试多元化表达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运用多种形式创设各种有利于幼儿多角度、多方面表达表现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对绘本中描述情景的理解,从而实现艺术间的同构。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可让幼儿从衣料的大小、材质方面,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多途径、多方面的讲述衣料还可以变成什么?并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和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爷爷的智慧和不同制作方法带来不同效果的成就感。多元化的表达表现,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语言表达的渴望,也深植了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多途径的角色体验。

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绘本教学策略篇3

关键词:绘本;教学;问题;对策

G613

一、绘本的含义

绘本,“绘本”(pictureBook)一词源自日本,“绘”字凸@手绘、绘画之义。英文叫做“pictureBook”,中文译做“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绘本作为已经独立发展了100多年的一种儿童读本,有着其他任何书籍难以取代的功能。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

二、绘本教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绘本教学的含义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而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文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也最能让年轻的读者察觉和掌握英语文字与其声音的特性。

2.绘本教学的历史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一些教育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便致力推荐绘本,推广绘本阅读。于是,绘本阅读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在我们的小学中展开实践。

3.绘本教学的实施现状

a.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认为只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顺利通过测验就是好的教学方式。但绘本教学的实施彻底改变这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数低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压抑下,更多的思维创造性没有被开发出来。

b.教学形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用学生的理解,不利用学生创造力的提升。绘本教学以形象的绘画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加上教师穿插的耐心讲解,学生在生动的教学形式中得到了最有效的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大多是以讲授为主,多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的关说,统治着课堂的话语权。同时,教师为了课堂管理方便,大多也不会采取其他的体现教学尝试。绘本教学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位中心,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象的绘画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灵活与创造性、知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绘本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

1.利用绘本进行语言文字教学

图文并茂的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者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还有一些教师让学生根据绘本图片,讲述绘本内容,回答绘本的故事内容。

2.教学目标模糊

绘本教学的主要手段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绘本教学更像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上课。

3.教师提问过多。

大部分老师在绘本教学中还是没有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习惯,还是喜欢在课堂中过多的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导致了学生思维形式的禁锢。

4.过分强调教学课件的作用。

部分教师还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片面的理解绘本教学是将图片结合文字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教育,因此,这部分教师就尽量减少自己的教授时间,将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留给课件,自己成为了课件播放者。

四、绘本教学问题策略

1.正确认识绘本教学

绘本以其特有的价值成为首选儿童读物,它不仅仅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认知,更是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审过的体验和想象,做出种种猜想推测。绘本教学应是以儿童的视觉为基础,好的绘本以图画讲述故事。富于趣味性的画面、恰当的色彩运用、合理的节奏展开和细节描述等都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儿童通过绘本阅读获得快乐和情感的满足。

2.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明确授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切记不要将绘本教学当做故事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控制课堂的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但是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考方式,要对不正确的思考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

3.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在学会观察想像、推理,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凭借语言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对看到的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思考。

4.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绘本教学策略篇4

关键词:幼儿阅读;绘本教学;提问策略

学龄前阶段是“读图”的最佳时期,此阶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色彩鲜明的图画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读图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情感等。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问题的设计,以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提问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绘本作品,在感受画面和语言的丰富的基础上,启迪智慧,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品质。

情境式提问:活化教材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说:“接受问题和思考回答是幼儿认知过程中的两个梯子,一个代表认知行为的发展,一个代表情感目标的达成,这两个梯子只有交替攀登,才能实现复杂的教育目的。”事实恰恰如此,幼儿绘本教学中,一方面让幼儿读图,感知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也必须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知情合一,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针对绘本内容,教师不妨采用情境式提问,调动幼儿情绪,激发阅读潜能。

如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的后半部分,母鸡一家热情对待狼大叔,最后改变了狼大叔吃掉母鸡的坏念头,考虑到幼儿年龄,狼大叔的心理变化不容易把握,教师特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准备了很多小鸡手偶,为了让孩子们用心揣摩“亲了一百下”的感受,教师让孩子们拿着手偶结成对子,互相“亲吻”“赞美”“拥抱”,孩子们快乐极了,沉浸在游戏中,乐此不疲。接着教师以此情境为基础提问:“狼大叔来到母鸡家,受到小鸡如此热情的亲吻,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狼大叔心里甜滋滋的;狼大叔的心里很舒服,因为小鸡们都把他当做朋友……”问题与情境接轨,孩子们轻松的理解和感受到了绘本图文中所寄寓的内涵。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情境、游戏等活动更加形象直观,浅显易懂。上述案例中,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创设思考空间,可以更好地增进孩子们对绘本的理解和把握。

递进式提问:循循善诱

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思维的推动是关键。然而,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整齐划一的提问满足不了所有孩子的需求,教师应当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程度设计问题,采用递进式提问的方法,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为幼儿更好地投入故事情节提供必要的阶梯。

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这本故事书情节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一开始狐狸认为这是自己最幸运的一天,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小猪幸运起来,变成小猪最幸运的一天。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了递进式提问方式,第一层,先让幼儿看一看,观察图画中的两个角色在做什么?第二层,让孩子们猜一猜,将前后两幅图联系起来,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三层,将几幅画联系起来,说一说小猪是怎样从一盘午餐变成全村最干净,最饱,最软的小猪的?这样的提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孩子们不知不觉间走进绘本,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不但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伴随着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活动的开展,更好的促进了幼儿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

开放式提问:发散思维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鼓励,推进互动,帮助幼儿从不同角度理解绘本作品寄寓的内涵。而开放式提问,恰恰是一种真正从幼儿成长角度出发的提问方式,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设计开放自主,灵活自由的问题,幼儿围绕感兴趣话题,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促进幼儿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

如教学《鸟窝里的树》绘本,绘本讲述了鸟妈妈孵出一株小树苗,最后保护它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当孩子们读到“鸟窝里长出一棵树”的时候,教师提出了问题:面对这棵小树,鸟妈妈和鸟爸爸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把它砍掉吧!否则长大了会把鸟窝顶破的。也有的回答:不行,不行,那也是一个生命,可以把鸟窝挪走啊!还有的回答:不行,不行,挪动鸟窝,那些小鸟还不会飞,会掉下去的……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小树”的处理问题上动足了脑筋。根据孩子们提出的方案,教师又一一带领他们思考方案的可实施性。最后,教师见火候已到,赶紧抛出第二个问题:我们看鸟爸爸和鸟妈妈有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孩子们跟随教师一起又回到绘本中,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上述案例,教师采用开放式提问,让孩子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为幼儿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空间。

经典的绘本是通往幼儿阅读世界的一道大门,而课堂提问则是打开大门的金钥匙。如何打开,还需要教师根据绘本内容选择提问方式,让问题更加简洁、明确,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和指向性,引导幼儿沉浸在绘本的丰富世界中,不断提高思维品质,促进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雄.爱上全语言――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Z1).

绘本教学策略篇5

绘本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园比较明显的特色。但在指导幼儿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在在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过于注重文字,忽视画面,指导策略也比较单一;而家L对于绘本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存在差异,也不够重视。

关键词:绘本;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幼儿绘本教育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切实符合幼儿生活,与幼儿形象思维特点相匹配,通过视觉对幼儿形成美感的体验,对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过对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形成一些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阅读,形成家园合力,让绘本真正走进孩子,让阅读真正融入幼儿生活,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结构和特点

研究发现,影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因素包括参与性、效能性、倾向性和广泛性,而这四个因素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效能性、参与性、倾向性和广泛性。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缺乏稳定性,且缺乏中心兴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幼儿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坚持力的年龄特点以及有意注意发展滞后、没有稳定的中心兴趣、很难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情的心理特点等有关。幼儿对阅读材料有独特的喜好,色彩鲜艳、图多字少、夸张、充满想象力且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对于幼儿更有吸引力。

2师幼互动,阅读区气氛融洽

约一半的教师会选择在幼儿阅读时或阅读后进行指导;只让幼儿独自阅读、只让幼儿听老师阅读讲解的也有,但所占比例小,说明大部分教师注重阅读时的师幼互动,态度较积极,指导频率较高。

3教师组织下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最常采用的是区域活动,幼儿自己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其次是集体教学、小组活动,这三种情况都能培养幼儿同伴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师生之间阅读的互动,最后是一对一教学,它主要是培养师生之间的阅读沟通,但忽视了同伴之间的阅读互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制作绘本ppt,人手一本图书阅读,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故事内涵。

4绘本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教师往往是拿来主义,不对绘本内容、画面做取舍,在教学过程中,将绘本教学简单地等同于看图讲述、故事教学等传统的语言活动,因而教学活动往往显得冗长而沉闷,绘本的内容得不到深入的挖掘,也抹煞了孩子们对绘本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师们在思索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使幼儿在绘本背景中,学习自然科学、情感艺术、生活品行、发展思维等各方面能力。早期阅读的语言力学习已不再是教学重点,却是完成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们表现出对绘本教学的目的缺乏准确的价值判断,因而在定目标的时候,往往将了解故事内容作为主要目标。

如何深入挖掘绘本内涵?教师将理解绘本内容作为绘本教学的主要目标,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绘本教学价值理解上的偏差,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深入挖掘绘本内涵方面的欠缺,我们的教师缺乏投放在专研绘本上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本身文学素养的差异,也造成了在理解文学作品上的偏差和不足。

5结论与建议

1.正确选择好绘本。绘本有品质高下之分,尤其在绘本已经热起来的今天,难免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是“伪劣绘本”的出现,作为教师,具备鉴赏优秀绘本的能力,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举足轻重。怎样选择绘本?

首先,要以幼儿为本,充分考虑阅读兴趣。以幼儿为本,即选择适合幼儿不同年龄段与智力发展段的绘本。比如,中班儿童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更注意事物的表面属性,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强,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较复杂的绘本就不太适合他们阅读。教师应选择那些画面清晰、形象突出、情节简单、内容健康的绘本供幼儿阅读。充分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要选择趣味性强的,情节比较紧张、角色个性鲜明的故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鼠小弟的小背心》等。

另外,不能根据文字多少来判断绘本传授知识的深浅。接触绘本多的人就知道,著名大师绘就的绘本,即使文字不多,但却具有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如美国伊恩・福尔克纳的《奥莉薇》,文字不多,却通过作者简单的笔触将这只超有个性的猪小妹跃然纸上,让小读者享受一场特别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从内心深处为发现另一个自己而会心一笑,奥莉薇是只拥有“大大梦想”的猪,小朋友们何尝没有呢?

其次应以审美、娱乐功能为主。美是绘本最重要的本质,图画是美的主要载体,图画如果是美的,高品质的,丰富的,那么儿童从中获得的想象就必然是美的、高品质的、丰富的;相反,图画若是低劣的、呆板的、恶俗的,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选择绘本要重视绘画的艺术品质。另外,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教育功能为主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绘本的选择,“板起脸来说教”是我们一贯的作风。但是绘本教学的本质不应该如此,选择属于孩子自己的故事,让他们沉浸在幻想和快乐的天堂才是绘本应有的作用。因此,选择绘本,不是选择“大道理”,孩子美好的童年时光,不该是被端端正正地钉在教育里,而是在轻松愉悦的绘本故事中笑着成长。

2.追求绘本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绘本教学应该是一种充满童趣和利在营造快乐气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保证孩子获得了快乐。也许,在这个生存要经过激烈竞争的时代,千方百计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老师们无奈地故意忘记了孩子的天性,或者习惯了忘记,不得不在他们年纪尚小的时候就对其开始知识和道德的教育,但还是请他们偶尔给孩子自由呼吸的机会。因此,在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现实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各种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提高活动片段带来快乐的价值。小二班有个很不喜欢看书的小朋友,原因是其在家里看书后总要回答父母的问题,她一方面很怕答不上来,另一方面就是在看书时集中不了经历,老在琢磨爸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结果没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使读书在其心里成了件有压力的事。同样,绘本教学活动设计如果有过多的提问,且不懂得提问的策略,同样没法使绘本活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也发挥不了绘本在孩子成长中应有的价值。

绘本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16-0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之一的美术教学活动,具有色彩鲜明、形象丰满、构图自由等特点,能有效促进幼儿自由表达、满足感、成功感、美感等多方面的情感发展,因此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老师们普遍都感觉到,绘本精炼的文字和图画带给孩子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间,借助优秀的绘本作品,可以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进行最真切的表达。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挖掘其绘本的情感教育价值,成了我思考的方向。

一、案例概述

《蜡笔小黑》是一本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都比较突出的绘本,它选择了孩子生活中最熟悉的蜡笔和孩子们最喜欢的绘画来构建故事。不同颜色的蜡笔变身为生活中的一群孩子,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具有蜡笔的特性,但又与孩子的生活和情感紧密相关。故事中蕴含了人人都各有所用的道理,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

在活动中,老师们也将其情感教育的因素进行了挖掘,以绘本《蜡笔小黑》为载体开展了一个美术教学活动。

片段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个朋友来到我们班,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教师出示绘本中的有关画面,讲述故事《蜡笔小黑》中的一个部分。)

师:“你们也觉得黑色蜡笔没用吗?那你想怎样来帮助蜡笔小黑呢?”

分析:

教师选取了绘本故事《蜡笔小黑》中的有关画面,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蜡笔小黑因为颜色是黑色的,受到了其他颜色蜡笔的排挤,不让他在白纸上画画。孩子们觉得黑色蜡笔在画画的时候也是非常需要的啊,可以给轮廓勾线,画黑色的物体等。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了自己对蜡笔小黑的关心与帮助之情。同时,教师也引出了今天的美术活动的材料是用刮画笔在黑色的刮画纸上进行创作。

片段二:布置任务,幼儿创作

在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的环节中,教师播放了相关的刮画作品与背景音乐。这时,教师对小朋友们说:“如果你在作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与困难,可以举手问老师,我也是非常愿意来帮助大家的啊!”于是,教师开始了巡回观察与指导。

分析:

教师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作画的环境,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之情。在活动中,也有一些小朋友举手向老师提出了帮助的请求,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给予孩子提示,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品。教师情感的投入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认知水平。【1】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情感投入能起到直接提高幼儿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对幼儿的喜爱以及暗含于教育中的期待,会使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幼儿表现得更加自信。【2】

片段三: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师:“如果你已经完成作品了,请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可以和你的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帮助蜡笔小黑的,现在心情如何?”(幼儿大胆介绍了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状态。)

师:“小朋友们创作出了这么多奇妙的刮画作品,蜡笔小黑和他的朋友们可高兴了,都要来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啊!”

分析:

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帮助蜡笔小黑后的心情体验,对于孩子的行为与语言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在审美的同时也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孩子双方情感的互动与外化,让幼儿更好地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

二、思考

如何运用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情感积极发展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绘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绘本《蜡笔小黑》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显性地加以渲染,表达了情感的主题。在导入部分,教师选择了绘本中有代表性的画面,以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让孩子们感受蜡笔小黑的心情,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虽然老师定位在美术教学活动,但是教师能灵活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让孩子来感受蜡笔小黑情感变化的过程,引导孩子来感受帮助蜡笔小黑后的喜悦心情。

2.创设情感教育中的教学情境

幼儿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幼儿创设生动而富有情感的活动情境。【3】所谓情境主要即指某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活动,能够产生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把孩子带入了一个帮助蜡笔小黑的情境,让孩子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就是以铅笔哥哥的身份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请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来把被蜡笔小黑涂黑的画纸进行刮画创作。活动中,教师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有机整合,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反馈

首先,应关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一般而言,幼儿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兴趣高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较强,能全神贯注、全身心进入活动状态。其次,应关注幼儿的表情,及时了解幼儿反馈的情感信息,并根据此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策略,如放慢提问速度、分解提问内容等。

在活动中,教师在出示图片讲述故事的时候,引导幼儿来观察画面中蜡笔小黑的表情。如教师提问:“蜡笔小黑为什么站在这里呢?不去画画呢?”幼儿回答:“蜡笔小黑心情不好啊,没有人和他一起画画啊!”教师继续提问:“你是怎么发现的?”“谁愿意来学一学蜡笔小黑的表情与动作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放慢了节奏,让孩子来体验蜡笔小黑的心情,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4.发挥教师活动中的传情作用

幼儿对教师的态度情感、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音语调等均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幼儿往往会追随教师的情绪情感而起伏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良好的情感,给予更多的提问、指导、赞许等方式,将这种真情传递给幼儿,使孩子得到鼓舞,最终促进其情感的积极发展。

在上述活动中,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孩子“有什么需要帮助,老师可以给予”,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在作品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将讲评变成了分享,充分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大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对于幼儿的作品,教师进行了全部展示,肯定了每一位孩子的美术作品,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感,更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帮助他人就在自己的身边。

参考文献:

[1]李化树,任丽平,徐廷福.论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中国教育学刊,2004,(5)

绘本教学策略篇7

关键词:儿童绘本;美术;课堂教学;教学现状;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59-01

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作画能力,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新课标的实施对于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就成为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化选择儿童绘本开展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儿童绘本,对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随便选择绘本就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在选择绘本的时候需要注重选择的科学化。首先,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儿童绘本,从而使绘本的内容能够与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绘本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例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比较鲜艳、色彩模块比较大的绘本。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文字相对比较多、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绘本。同时,教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只有选择最适合的儿童绘本,才能使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儿童绘本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在课程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绘本进行课堂导入。这是因为学生受形象思维的影响,对于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会有更多的兴趣,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美术知识“我爱树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绘本《爱心树》来进行课程导入。通过对绘本内容的播放,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绘本上,对所学习的内容会更加有兴趣。这样在具体学习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三、加强对于儿童绘本中绘画手法的解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动手绘画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仅仅是进行讲解和示范,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绘画的精髓,难以实现“用心绘画”,他们的绘画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进行理论的讲解和示范,还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禁锢,美术意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儿童绘本开展绘画教学,启发学生绘画的思维,使学生理解绘画的要义。例如,在学习绘画一些比较有深意的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来进行绘画手法的解读。学生通过绘本上的内容,就能够掌握怎样进行构图和设计。同时,教师安排学生根据绘本上的图画进行绘画,可以让学生深刻地领会绘画的要义,使学生掌握绘画的思维,实现美术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绘本内涵的解读

美术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之外,还应具备情感塑造的功能,使学生能用美术表达出喜怒哀乐,在绘画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利用绘本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关注绘本中的情感因素,注重向学生传递绘本中的情感,使学生对于绘本的内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当前,学生所接触到的绘本中,有许多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绘本《朱家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相互尊重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理解和尊重别人,实现和谐相处。除此之外,一些绘本中还包含着一些民间的习俗、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绘本内涵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对世界的多元文化有更好的理解,进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在课后作业中应用儿童绘本

由于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作业,才能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作业,提高课下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布置读绘本《妈妈你好吗》和《烟花》等,使学生能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作品,能够欣赏到一些与常见的美术图画不一样的艺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进而从绘本中找到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综合素养的方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时间,使美术教学不仅局限于课上有限的时间。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结束语

总之,通过应用儿童绘本开展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绘本中的色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儿童绘本的资源,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绘本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素描教学;严格训练;善始善终;培养能力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学好美术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要求学生善始善终。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1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2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3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4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5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素描教学看似单调,实质趣味横生,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理想的成效;而学好了素描,对于进一步学好美术,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陈彦玲.美术复习课中问题优化策略的研究[J].美术教育.2005年05期.

[2]杨峥.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高敬林.关于美术课堂训练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04年09期.

[4]江立.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绘本教学策略篇9

绘本,以其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儿童的喜爱。绘本阅读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有积极作用。自绘本阅读进入幼儿园以来,深受教师和幼儿的喜爱,逐渐成为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在绘本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主要侧重于讲故事的过程,而忽略了充分利用绘本这一载体,实现师幼间的有效互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提问的形式、内容、方法缺乏探索和研究,导致幼儿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处于被动听故事的状态,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幼儿拓展思维,更限制了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所以,绘本教学时老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想说、想表达的强烈欲望。

教师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巧设提问呢?通过长期实践,笔者探索出的五种提问方法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表达力、思考力及感受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对学龄前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线索式提问法助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前,要仔细阅读绘本,找出作品的中心线索,围绕线索设计启发式提问。

在设置绘本教学问题情境时,教师还可以围绕线索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例如: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当故事发展到高潮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渐进式提问法助幼儿表达力的发展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能一步步引导幼儿敏锐的观察图画,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涵。提问要讲究层次性。首先的提问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描述画面内容;然后是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各种事物的联系,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和发展;最后是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提问,才能促进幼儿学会仔细观察,分析画面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感情,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激情式提问法助幼儿思考力的发展

教师提问时的语言和语气要充满激情,既能吸引幼儿,提高幼儿注意力,又能充分调动幼儿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在给幼儿讲述绘本故事的时候,也要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去讲述故事,这样才能将快乐带给幼儿,感染幼儿。讲述时教师要根据故事的情节变化和人物的心理变化等变化语气、语调和表情等,适时配以肢体动作,声情并茂地给幼儿讲述故事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延伸式提问法助幼儿感受力的发展

绘本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延伸,设计讨论的话题,进一步增强幼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强调延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幼儿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在进行知识延伸的时候,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拓展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幼儿的生活现象为例,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提问来拓展话题,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幼儿感受身边的事情,设身处地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互动式提问法助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绘本教学策略篇10

一、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绘本的认知情况不佳

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具有直观、内容丰富、主题丰富等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其在表现内容方面借助图像的形式实现了生动直观,内容不呆板,较符合小学生阶段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点,因而易于被小学生接受。

为了明确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知情况,本研究针对某市的部分小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形式明确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结论可知,小学教师对绘本十分了解的情形占比仅为27%,而对绘本具有一般了解或仅限于概念等的了解的情形占比则将近50%,以上情况说明绘本在小学教师团队中的实际认知情形要落后于绘本在小学生中发展的相关要求,大部分小学教师对于绘本还处于不了解、概念模糊的阶段,因而也无法更好地通过绘本进行教学。

2.教师活用绘本形式的能力还不足

就绘本作为一种符号而言,图画是一种语言类型的符号,绘本以“无字书”的形式在培养孩子的细节想象力、整体创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这样的无字书有《飞机》、《流浪狗之歌》等。而小学教师在理解方面尚存在不足,认为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还无法对绘本材料做更深的理解,因而忽视了相关的内容,应该注意的是,不光无字书可以作孩子编写故事的素材,类似的许多绘本都能实现这种效果。如果去掉相关的解释性英语,使孩子专心读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故事写出来,这也是一种锻炼孩子灵感的方法。目前小学教师对这方面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无法更好地表现出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运用绘本的鲜活实例,进行模仿

模仿对于小学生学习技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点已经由诸多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这一论断肯定了模仿对于儿童实践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之后,有汪潮教授对儿童读写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分析,读是阅读和体验现成文章的过程,而表达(写或者语言表述)是将内心想法表现到现实世界中的过程,二者在实现顺序上是相反的。这也决定了表达的难度要难于读。对于初学者而言,降低难度,化繁为简对于实现寓教于乐的过程十分必要,与此同时,绘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规律,是孩子们仿写的好材料。绘本中语言往往非常简练,却也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有序、规范地说,更让孩子愿意表达、乐于表达。

2.加强小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常规教育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