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十篇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十篇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50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1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作用

1.引言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类的文化进步密切相关的。当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体育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体育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化运动,要使它不流于平庸,就有必要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不把目光盯在走、跑、跳、投和打球上,这些仅仅是身体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则需要体育这种独特的文化作为依靠。所以体育文化建设可以将各项体育工作统一于一面旗帜下,形成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整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多种角色的能力;发展具备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2.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定位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1]。所谓物质文化,指的是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是人们根据体育运动的需要创造的文化物质[2]。如:雄伟的体育建筑、优美的体育雕像、壁画和图片、大方得体的运动服饰、齐全的运动器械及宽敞明亮的场所设施等,其中蕴含的美不胜收的体育文化,将大大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所谓制度文化,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训练、娱乐和竞赛中制定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程和行动准则[2]。制度的形成及其遵守,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沉淀和凝聚的过程,它是衡量和保证体育运动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体育的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3.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技能,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要使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校体育工作中逐步形成和巩固。从身体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给现有的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为学校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根本变革制造舆论,提供土壤,培养温床。在课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体育精神的培养,增加体育的艺术分量,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引导学生加厚体育文化内涵。

3.1体育文化增强了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的传习作用

学校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术而呈现的体育文化。作为传播体育文化阵地的学校体育,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教习技术,而是要教授学生“动脑子”地将运动技术所呈现出的体育文化内化为一种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而且要根深蒂固,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等体育习惯。

3.2体育文化的传授增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虽然不属于同一个系统,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是完全统一的,而达成两者协调统一的就是体育文化。例如:nBa职业篮球联赛,一个采用社会化、商业化运作模式的篮球联赛,风靡了全世界,创立了学校篮球文化的新理念,为增强全面的身体素质、加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搭建了强大的平台。

竞技体育是一种高品位、高水准、高质量的体育文化。如果没有竞争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就缺乏号召力。学校体育处于竞技体育的初级阶段,竞技体育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吸收有强大的牵引力,这种强大的牵引力也作用于体育教学。学生应以竞技体育这种体育文化开始认识体育、欣赏体育、发现体育的魅力,并热爱体育,最大可能地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随着体育参与人数和次数的大大增加,欣赏范围的扩大,欣赏水平的提高,文化熏陶作用的日益增强,以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世界一流的体育赛事掀起了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热潮,而这种体育文化热潮一命击中的便是强大的青年学生群体。他们向周围释放的能量是任何一个其他群体都无法比拟的。他们喜欢谈论明星,追捧明星,喜欢模仿明星的运动技术,在实践运动中不断揣摩和练习,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体验到强烈的运动愉,产生兴趣。

3.3体育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感召力被看做是民族精神的橱窗。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活动,因为在竞赛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把情感融入自己所在的集体中,从而抒发集体和国家荣誉感。每当目睹中国运动员在领奖台上含着泪水,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之情便油然而生,也极大地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堂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如在赛场上,王义夫为国拼搏,晕倒在赛场上;邓亚萍虽腰缠半尺腰带,仍然在乒乓球赛场上英姿勃勃,让对手望而生畏;刘翔不畏强手,打破了欧美运动员长期垄断短距离竞赛的神话,等等。这些体坛健将是民族的英雄和骄傲,焕发出的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

3.4体育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体育教学中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会产生诸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深刻的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心理情感。因此,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也是锻炼和磨炼意志品质的良机。例如: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拼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等等。

4.结语

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生的成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将体育文化之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的全过程,形成一个个“体育文化圈”或“文化场”,使学生真正卷入到强势的体育文化中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适应社会对体育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在机会相等的条件下,谁的节奏更快些,竞争意识更强些,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7]。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全面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

[3]颜军.体育心理学讲稿[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10.

[4]王良义.谈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2).

[5]房晋.浅谈体育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体育科学研究,2005.3,(1).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育背景信息

引言

我国外语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而偏重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甚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论述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化教育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英语语言文化简史及概要。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不可能不谈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这样一种语言难免不会出现混乱。但它同时也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在需要新词时,英语本身设置的障碍很少。出版商每年都要推出记录大量新创词的字典,而英语随时准备接纳它们。

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全球大约1/3的人口每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它;并且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都能比较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你会在罗马街头的广告上发现它;从东京的流行歌曲里听到它;在柬埔寨官方文件中读到它;德国的电视和广播中有它的专门节目;法国的商务学校教授它;波利维亚内阁开会时,它是主要的表达工具。诚然,这种在14世纪的英格兰只有“下等人”才讲的口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演变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二、语言文化对人类文化发展所起的认知作用。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而文学作品又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

因此,开展外国文化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有效提高外语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在语篇选取时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愈益显得重要,教材中便可以选入一些反映深层文化的语言材料。

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注解,实践,对比,融合等都是常用教学方法。

另外在课外补充上要下大功夫。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主题概括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要掠读,有的要精读,还有的就要反复咀嚼,以此来大量摄取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整个语言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和环境去学习和了解语言文化。

结语

我们提倡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加强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未来社会的外语人才,不仅仅要具有外语语言的自如运用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许国璋,Culturally-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a]。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3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07-01

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所共同营造出的,能够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展现高校现代精神和时代风貌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思政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教育界一般将思政教育和高校文化关系认定为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1.思政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越来越重视将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在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下,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稳稳地把握在自己手中。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为此思政教育就成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校园文化的发展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精神,用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来武装学生的的头脑,升华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觉悟,使理论的政治思想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思政教育来进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2.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高校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作用于师生,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校园文化中的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的结合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教育和感染人。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和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展了新的领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加强思政教育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创新思政工作,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理念之一,已经深深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之中。当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推向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当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主动适应变化的新环境,培养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品学兼优的创新性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是具有一定超前性和现实性的,是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基本前提。其基本职能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教会学生如何“去糟粕,取精华”的对世界进行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立足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代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重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体现出他们鲜明的先进性。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用最先进的理论去教育学生,教会他们去认清社会的发展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2.塑造特色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一所优秀大学,如果没有卓越的理念作为其核心精神,就不可能拥有优秀的校园文化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从建立初期走向成熟辉煌的重要思想前提。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精神属性,它是一所大学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所在,是高校被社会认可的基本办学理念。她在校园文化中以厚重悟性的特征描绘着大学所拥有的学校风气、价值取向、人文气息、培养目标和校规校纪等多个方面,深刻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

3.弘扬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下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大学精神的发展水平和未来走向,大学精神的提升则是主导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校园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代表及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和工作形式,大学精神是否能够展现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最好回馈。校园文化的特质是通过实际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大学学习以及生活的意义所在,从而有效地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要培育出能够启发学生无限创造力、激发学生凝聚力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后的精华产物,它虽不具有形象直观的外形,但由于其深刻的内涵已渗透到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才会令人深刻的感受到她巨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当我们走入一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学,总会感觉到校园里有着许多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事物吸引着眼球,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求知欲和兴奋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高校教师应正确梳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对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指导和加强建设,扬长避短,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健康发展。良好的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余春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4

1、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定义

音乐文化就是利用音乐的语言来将人们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各个地域的音乐展现出不同的音乐文化,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其特有的民族色彩,同时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1]。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音乐文化,每种音乐中文化都有其音乐精髓,在民族传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反映了音乐特征以及音乐文化的差异性。而各个民族之间在音乐文化上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也就使得各个民族之间具有特色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主要是借助不同的语言文化表达人们的音乐思想,在一个民族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所展现出的音乐文化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上民族气息并没有改变,为了突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同时还要反应一个民族的兴衰,这也就给音乐教育带来一定难度。但是这种音乐文化却又有不得已的理由传承下去,民族的文化是音乐文化的构成部分,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传播工具,同样都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如何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传承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内容都可以通过音乐文化传统体现出来,音乐教育中涉及多方面的音乐文化教学内容,对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方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赏析、音乐学习、音乐创作,能够让学生在独立的情况下,基于民族音乐的内容向全世界传播音乐文化的理念。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包括本民族的音乐教育,还包括其他民族的音乐教育,涵盖了不同民族背景的音乐文化。因此,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首先应从当前的民族文化入手,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深刻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及民族的音乐历史。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将相应的音乐文化所在的地区正确的区分出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充满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多地理解音乐文化,塑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音乐文化因素、内涵主要是通过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音乐文化其实是一个变化的过程[2]。每一个民族的音乐中都饱含了的当地的民族文化,通过多元化音乐教学能够在社会上不同的音乐团体、社会人群中通过多种方法、媒介进行传播,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的优势,是传统的民族音乐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无止境的传播下去。在音乐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借鉴外来文化,并融合外来文化,形成多种音乐风格以及音乐精神,并体现当前民族文化的特点。

2、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够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若音乐文化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教学,那么实施教学的整体会忽视民族音乐的的内涵,并封闭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及延续,尽管融合多种音乐文化艺术,但是严重的制约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多种音乐之间的融合,加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音乐之间进行交流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促使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3、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在当前社会不断的进步,经济不断的发展,政治文化和当前的时代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在两种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碰撞、交流,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促进社会进步。而音乐教育不仅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也包含着浓厚的民族内涵[3]。在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突出音乐的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并在不同民族之间传播的产生的一种文化变迁,能够有效的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在各项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通过独特的音乐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那不断的变化却又具有一定规律的音乐旋律,能够让给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在多种文化的音乐教学形式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时,感受民族文化,意识到音乐文化的统一性以及整体性,增强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三、结语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5

1.1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篮球运动是篮球文化是教育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篮球运动的同场对抗性特征,决定场上青少年身体接触与碰撞是难免的,而激烈的碰撞则会引起情绪的激化及动作行为的粗野,合理而全面的篮球规则对其起到了控制和规范的作用,它规范了参与者的动作行为、限制了粗野动作。篮球竞赛规则作为一个基本的篮球运动行为规则,它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一样,都制约着篮球运动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因此广泛开展大学篮球运动,不仅仅可以培养青少年行为意识规范,与此同时,它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从而引导、控制和调节青少年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篮球文化能从多维空间对培养青少年道德素质具有积极影响。

1.2青少年身体素质

在我国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最后阶段,通过篮球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教育,掌握必要的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篮球文化是通过篮球文化活动的形式面向全体青少年进行教育,这也就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在篮球教学和训练时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训练大纲预先科学的设计了课的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合理地安排了课的密度和强度。在教学训练中对青少年施以指导和影响,青少年通过身体的直接参与学习和运动,完成一定量的身体练习,生理上承受完成这些身体练习所带来的运动负荷,从而调动人体各组织器官参与运动,增强人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因此,通过长期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和训练,能够使得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1.3青少年创新素质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篮球观念文化对青少年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有着独特的影响,为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提供着前提条件。当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训练理念时,它就会在训练的全过程逐渐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青少年的头脑中,在各个环节都促使青少年将自身创新素质培养作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为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一切条件。处于这种氛围的青少年,长期的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激起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

1.4青少年审美素质

篮球文化的本质就是造就人,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也造就人的心灵。篮球运动在我国是最风靡的一项运动。篮球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青少年参与篮球文化活动能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篮球运动是健、力、美的完整体现,在运动中所形成的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和巧妙的配合,使技艺的惊险性、造型的艺术性与熟练配合的默契性融为一体,参与者可以直接得到美的体验和美的感受,从而培养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青少年在美的体验中,有时感到体验过程本身就具有一种美,这种感觉似乎不单纯是感知、情感、理解上的,而是一种情感、理智、意志和筋肉运动相结合的状态,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行为因素,很多人在参加篮球运动时都有一种从内心发出的美的享受。

1.5青少年心理素质

篮球文化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通过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对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发挥起着重要作用。篮球文化通过篮球运动来体现,篮球比赛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下进行,它要求参与者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展开强烈地争夺。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参与者健康良好的心态,使青少年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懂得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篮球文化通过营造轻松舒畅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使青少年从课业负担中走出来,参与到生动活泼的课余生活中,不仅使青少年在观赏体验和享受篮球的同时,调节情绪、忘却烦恼、缓解焦虑、净化心灵,更使青少年在参与篮球文化的活动中展示自我、发挥潜能、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最终营造轻松愉快、健康阳光的生活模式。

1.6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

篮球文化可以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上逐步实现由课堂获得知识为主向课堂内外并重的转变;在教育方式上,也可以逐步实现以接受他人教育为主向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在行为特征上能逐步实现由盲目服从他人为主向有目的有选择的服从自我的转变;在文化态度上,逐步实现盲目吸收或盲目排斥为主向有批判的吸收的转变。所以,青少年随着这些转变的逐步深化,思维的自主性、多维性以及创造性特征在青少年们的思维方式中越来越突出,实现青少年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结语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华渗透家庭教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星光闪耀、熠熠生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崇尚道德的价值观、讲求整体的思维方式、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是现代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注入家庭教育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底蕴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人们立足于天地间确立了标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凭借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个人而言,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家庭教育中就应该让孩子懂得:有了自强不息,才能坦然应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做生活的强者。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赋予孩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孟子就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然”,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敗和国家的盛衰強弱与是否具备忧患意识休戚相关。正是儒家这种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焕发出人们強烈的入世精神,催生出“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起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志存高远、心系苍生、以天下为己任这些理念从小抓起,贯穿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在为国家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崇德尚德的家风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儒家文化历来注重道德品格的追求,以期在人格的修养中实现自我完善。古语曰“德是为人之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行为规范的指引,不重视高尚人格品质的健全完善,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培养,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能欠缺。

(四)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和谐理念的养成

基于对自然的敬畏意识,形成“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观念,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和自然界的一体化而实现个体生命的永恒化。从小给孩子灌输这种理念,有助于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睦相处,懂得完善自身、尊重自然、尊重他人。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重智轻德教育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等关键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失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与追求,容易导致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是非观念淡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期望值过高教育,使孩子丧失了感受快乐、体验生活的机会,成长容易出现偏差。

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甚至把自身的“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体验生活和感受快乐的能力,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二)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1、溺爱型教育,易养成孩子自私骄横的性格,不利于人际交往。

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部分家长的爱却不够理性,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许多失误。只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养育方式造成孩子习惯了接受,习惯了索取,习惯了只考虑自己的结果,形成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的性格,自私骄横、惟我独尊不利于将来的人际交往。

2、放任式教育,使孩子行为缺乏规范,易造成人格缺陷。

一些家长因为忙于事业或是自身条件限制而无暇、无奈顾及教育孩子,对子女的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自大、目空一切、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

三、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历史的荡涤、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显现了巨大的魅力和光彩,引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为孩子的人生指引前行方向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和集中表现,鞭策着人们为理想而不懈追求、执着奋斗。志存高远的精神从小养成,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个人梦想融入到社会进步中,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发展。

(二)修身养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知识的积累和熏陶。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可以说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应该是家庭中的父母,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为人父母者应做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

(三)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铸就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热爱祖国、敬老慈幼、节俭不奢的传统美德,历经岁月的荡涤,根深蒂固,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理想、兴趣、诚实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培养。培养孩子活泼、开朗、进取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鼓励孩子朝着习惯良好、品行端正、目标远大、意志坚定的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7

abstract:teacheroccupiesanimportantpositionincultureandqualityeducation.itisurgenttoenhancetheteacherteamaboutthecultureandqualityeducation.the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teacherteamaboutthecultureandqualityeducation,themeasuresofenhancingtheteacherteambuildingandsignificanceofbuildingtheteacherteam.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师;作用

Keywords:culturalqualities;teachers;role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19-02

————————————

作者简介:王彦(1964-),女,广西灌阳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职业口才、文化礼仪与文化素质研究。

0引言

近年来,道德滑坡,社会失范,几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要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而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教师是关键。比起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来说,理工类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是最薄弱的,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1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教师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导者,承担着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任。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高职院校教师如果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取专业知识,并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获得精神营养,从而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理工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学校人文教育的成败,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师资队伍现状却难以令人乐观。

1.1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欠缺在工科类高职院校中,主要从事文化素质课程教学的是政治、中文及少数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其它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中能开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不多,就笔者所在院校来说,直接参与文化素质课程教学的,占不到教师总数的10%,其它学校也大体如此,这就使得文化素质教学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当然,除了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外,专业课教学也应该渗透文化素质的内容,专业课教师也必须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但是,工科高职院校任课教师中,绝大部分是理、工科专业出身,是改革开放后走向高等教育岗位的,他们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学历高,脑子活,但也容易受时下一些消极思想的侵蚀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功利思想严重,在教学和科研上,关注的是是否有利可图,在科研成果和奖金分配上毫不放松,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对“第二职业”却投入了主要精力。在对待自己的知识素养上,当然也就只注重对有现实效用知识的涉猎,在有用的专业知识上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对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知识便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些现象,也许不很普遍,但也绝非少数,问题的严重性可以想象,是与教师的身份、责任背道而驰的,将会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当然,这与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水平,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有关系。总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着人才结构单一,知识结构不完备,文史哲知识涉猎少,人文知识贫乏,文化素质欠缺的弱点,这样的师资队伍状况,严重制约了学校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1.2领导重视不够,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具体配套措施

1.2.1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化,可操作的办法还无法拟出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6号)等文件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但具体到各院校,还没能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对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尚无具体办法出台。

1.2.2师资队伍人员数量无法保证出于编制的限制,经济效益的考虑等诸多因素,工科类院校对引进人文、社科类教师积极性不高,致使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人员数量无法保证。

2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面对当前理工类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众多困惑,学校应大刀阔斧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积极探索,努力追寻有计划、多层次地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与途径,确保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

2.1树立全新教育观念21世纪已是知识创新时代,拥有人文素质,知识结构全面,人格发展丰盈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高职院校教师应及时抛弃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克服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功利思想,认清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从迷途中摆脱出来,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

2.2优化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2.2.1充分调动院内师资文化素质教育积极性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应起到主力军作用。除日常教学外,还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征文、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营造活跃的学校文化氛围,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学校应在物质上、精神上、培训进修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普通理工科专业教师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是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当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内容,绝不是生硬地添加进去,而是将人文知识的内容、人文精神的熏陶与专业内容巧妙贯穿,紧密融合,浸润于专业知识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人文光辉的洗礼。而且,专业课教师也担当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就需要将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力。另一方面,“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由于深厚的学养而散发出来的气质风度以及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总之,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环节的教学中,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修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2.2积极引进院外兼职文化素质教育师资聘请院外名人、学者开设课程或举办讲座,让他们深邃的思想,智慧的火花,启迪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整个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融合度高、与社会联系广、与一线沟通多等特点,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兼任文化素质课程教师,他们既可担任一些专业课程教学,还可开设讲座或选修课程,他们来自生产一线,可以使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精神,是文化素质师资队伍的有效补充。

2.3建立和完善文化素质教师队伍培训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校内培训,大力创建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通过举办人文教育专题辅导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办文学艺术讲座等方式,使所有教师都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并通过广纳人文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育人文精神,从而使整个学校的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其次,校外取经,强化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可进一步采取脱产进修、考察学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举措,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使文化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文素养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再次,经济支撑,建立师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全面实施,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只有把人文素质师资培训经费纳入学校总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才能有保障,才能切实解决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确保文化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如期开展。

2.4实行定期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教师完善提高考核评价,目的在于激励教师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校应把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人文素养等纳入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并建立教、学双向测评制度。通过定期考核评价,督促全体教师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花大力气拓展人文知识,使知识结构更趋完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提升。

3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3.1高职院校教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人文素养丰厚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知识广博,内心充实,对事业、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他们陶然于清淡的生活,醉心于教书育人的繁重工作。他们的人生态度平和而又乐观,自然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无怨无悔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精神,都会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只有加强所有教师的人文素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推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3.2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对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强调各种知识的交汇融合,单一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创新和科研工作上几乎寸步难行。就理工科教师来说,人文素养欠缺,知识结构不完善,思路就难以拓展,创造性的灵感迸发就无从谈起。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他们在自然科学上做出过杰出贡献,但这些科学大家除拥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因此,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显然是不能胜任的。教师加强人文素养,才能使教师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3.3拥有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群体,才能培育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才能展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学生时刻置身其中,受到熏陶和浸染,必将产生最为恒久的影响,才能成才,整个学校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也只有高度重视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才会开出文明和谐之花,结出人才辈出之果。

参考文献:

[1]韩冰.工科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2]桂署钦.关于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8(4).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8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教育

在今后几年,“9o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相对于“70后”、“80后”,这个群体所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接触的事物更多,所受的思想冲击也更大,加强高校思想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尝试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高校思想工作,发现结果事半功倍。

一、高校加强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群大量进入高校,以及社会其他矛盾,如就业、社会公平等矛盾的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加强思想工作教育。

1."90后”泛指1990年到1999年之间出生的群体。由于九十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年代,再加上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这个群体接受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强。由于时代的变革,“90后”的思维更为活跃,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他们的观念、思想和老一辈人的价值观相差很大。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他们更加个性更加张扬,性格趋于自我。这些特点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引导,以期达到让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2.“90后”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其所受冲击更大。因为高校的连续扩招,以及多年累积下来的就业压力,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以至于已经对入学新生都产生了冲击。甚至在南方一些城市,发生了高中生放弃高考的事件。高中生放弃高考固然有多种因素,就业难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环境下进入高校的学生,其思想压力可想而知,高校需要加强思想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心理疏解,避免极端事例的出现。

3很多调查数据显示“90后”群体对于社会、对于政治表现漠然,但对于偶像、明星却过于狂热。有人说“90后”是自私的一代,尽管这些话有些危言耸听,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表现在这个群体中的,所特有的特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如何挖掘这个群体的优点,摒弃他们的缺点,也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文化的优势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亘古的历史中,很多贤人志士留下了诸多文化瑰宝,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典范。比如,儒家对品德和操守的磨练、道家对事物规律的探索以及法家对法则的研究等等。传统文化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思想高度、亲和力等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从某一方面而言,高校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比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我国历史长河中涌现的志士仁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精神楷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1.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与大学生没有隔阂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十几个朝代的文化大家的沉淀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了溶于中华民族骨髓中的营养物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大学生从小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即使是青春叛逆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接受和认可的。将传统文化教育溶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

2.传统文化流派繁多,有利于大学生挑选。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流传中,有许多分支、理念在互相争论中逐渐发展成型,像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法家的“刑名”等等,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些流派,对社会方方面面思想动态都会有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或者崇尚“中庸”的儒家,或者喜欢“刑名”的法家,或者喜欢道家等等,方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挑选。根据大学生的兴趣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的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3.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有利于大学生产生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在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接受。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必将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1.遵循行为矫正原则,对“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的定义有很多,比如违法道德规范行为,违反学生守则行为,违反纪律、规范行为等等。针对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塑造、消退、强化、模仿、惩罚等手段进行矫正。所谓塑造就是引诱学生的目标行为,并通过奖励等措施使其行为进行巩固;所谓消退就是废除使其行为可以进行下去的一切外在因素;强化则是在消退的基础上进行行为巩固的一种手段;模仿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通过塑造学生的精神偶像而达到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一种策略;惩罚就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处罚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融入传统文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塑造”,接受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塑造学生的人格,可从营造校园氛同人手,如开展国学课程、国学学习社团、请国学大师讲座等,将国学融入到校园氛围中来,引导学生学习各家流派精髓之处,领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和人格精华。再如“模仿”,孟子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孔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孔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之美,我国文人高风亮节的人格品德,是学生们加以学习的楷模。引导学生掌握国学、了解我国文人志士的故事、塑造学生心目中的精神楷模。

2.开展传统文化课堂,引导学生兴趣。在平时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兴趣课,或者利用学校的各种社团,组建“国学社团”,在校园内部大力倡导国学精神。在这里,国学不应是仅仅限定于儒家一门学科,还应该含有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各种学派,并引导学生用现论对千年前的文化进行解读。学校还可以定时组织“国学辩论大讲堂”等活动、评选“秀才”等内容,把传统文化借助国学的形式发扬光大,用国学的精华引导学生的兴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在生活学习中,使传统文化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9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发挥学习积极性,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除经常向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电化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比如我在教《故宫博物》这课时,就采用了投影把前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总体布局、艺术风格;殿内陈设、雕饰等学生从未看过的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之中。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方面,电化教学有自己的长处,比如,运用投影进行教学,由于投影的教材能抓住主题,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过程又生动、形象、直观。因而能促进学生的感知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容易、更深刻。投影用于讲解字词,使具体的图画与抽象的词义相联系,学生理解快,记得牢。用于讲读课文,图文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的段落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更好的把握住课文,用于指导朗读,学生在朗读时会在脑子里浮现出投影画面所描绘的情景,更好的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用于指导说话、写话、作文,由于向学生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学生说话写话和作文,就会内容具体,语句连贯,条理清楚,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课中采用电化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利的。比如,在朗读《海燕》一课时,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彩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海燕对暴风雨来临的渴望,让学生掌握所写的海鸥、海鸭、企鹅等并不难,而要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就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用音乐配合,在语言信息中加入音乐信息,唤起了学生更广泛的联想,就能够体会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朗读效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个人的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电教媒体由于本身具有的特点,对发展学生智力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观察力的培养,电教媒体更能引起学生对观察对象的兴趣和注意,能够增大观察的可见度和清晰度,能够突出观察的重点和本质特征。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供了比传统教学媒体更为有利的条件。又比如思维力的培养,由于电教媒体能够向学生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和过程,学生可以凭借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思维传递信息,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开阔,使感性认识很快形成理性认识。同时,电教媒体本身还能够对复杂的事物、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因而学生不仅能够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科学的概念,而且还会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有利于加强德育和美育

语文是一门思维性、艺术性很强的课程,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德育和美育,并使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电教媒体能够直观地表现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具有形象性、构图美、意境美、思想美等特点,对加强语文德育和美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感染作用。人的感情总是与一定的情景、场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电化教学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再现环境,渲染气氛,够学生以真实感受,对感染学生,激感具有独特作用。比如《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我一开始使用投影出示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杀害了7000多名塞尔维亚人民,其中有300个孩子,并播放悲壮的哀乐,同时我用低沉的语调导入新课,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事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学生凝视着7000多名塞尔维亚人民,听着悼念的哀乐和教师富于感情的话语,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学生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二是教育作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只有紧密结合阅读、欣赏和写作等教学活动才能得到发挥。电化教学具有鲜明生动的视听形象,在教学中借助并正确地运用鲜明生动的视听形象,可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比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课,学生初读课文,我出示投影后,指导观察“咸鸭蛋”这件珍品的特点。学生认识了“咸鸭蛋”的特点之后,我又结合投影讲解了咸鸭蛋制作的科学原理。最后,我提问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学生们能围绕中心思想各抒己见。在教师和投影片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从而受到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育。

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篇10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思想、言论、行为的一种物化形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在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引导学生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及其规律的综合性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奠定深厚而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对国家、民众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报效祖国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

1.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对“忧患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的学术思想起源于“忧患意识”,中国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忧患意识”,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也是“忧患意识”,中国与西方文化之不同、文化精神之差异都可以由此找到答案。“忧患”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一书:“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陇患意识的实质,是对现实的忧思和对人生的关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优越,物质条件非前人可比,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得不够充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恰恰可以利用传统文比中“忧患意识”的积淀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补足。纵观中国文化历程中的伟人,无一不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未来。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杖汉节牧羊”的苏武,从“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顾宪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打上了忧患意识的烙印,成为一种支配其行为的清醒的自觉理念。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更可以引发他们对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的深度思考,激发他们忧国忧民的意识。

2.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民族、爱祖国历来被视为“大节”,是爱亲人、爱家族的情感的升华,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的始终。虽然在封建社会“精忠报国”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实质上它是将“君”作为国家的代表,“精忠”的背后有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被敌俘获长达四年之久,其间受尽折磨,吃尽苦头,但仍坚定信念,保持民族气节,最后挥毫写下《过零丁洋》,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句,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和民族气节。《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辉煌的文化成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更要使学生懂得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大学生要保持民族气节,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为最大耻辱,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是通过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得以强化、巩固和发扬光大的。

1.提升正义感,培养刚健有为的优秀品格。

刚健有为是中国文化中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周易·乾》说:“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这种品质首先是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指坚定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的弟子曾参提倡知识分子要“弘毅”。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无穷,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强调了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刚健有为还是一种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他把“养浩然之气”作为培养人生追求的一种方法,并把“大丈夫精神”即刚健有为、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确立为人的行为准则。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伟大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刚健有为思想的一大拓展。王夫之说:“圣人尽道而合天得。合天得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他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他的创新在于赋予刚健有为思想以主动性、能动性,把“刚健”与能动有机统一起来。因此,立志持志,自我磨炼,这是奋发刚健的应有之义。《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要激励学生有自我磨炼的砥砺意志及吃劳耐苦精神。刚健有为的品格使人奋发向上,充实着生命本真的力量,这种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性格和气派,应当在大学生的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2.树立积极态度,培养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是:君子应当以“天为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进取,决不懈怠。这一思想两千多年来激励着正直的中华儿女拼搏向上,努力前进,不屈服于内部的恶势力,坚持与外来的压迫作斗争。历史上,坚持反对不法权贵的忠贞之士,尽力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孜孜不倦探索真理的思想家、科学家,致力于移风易俗的文学家、艺术家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哲学思想,极力主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主张人活着就要勤奋学习。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下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从而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潮中去,培养他们刚健有为的优秀品格,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熏陶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严重倾斜于物欲和私利,存在重个人轻社会、重功利轻道义、重索取轻奉献的现象,这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价值目标构成了挑战。因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见利思义、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已成为《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1.明确义利关系,引导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先利后义、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并没有拒斥利,也没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他在义利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义利统一,“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孟子要求“先义而后利”,培养“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可以说,整个传统价值观的基调和主流是先利后义,但同时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精髓。苟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亦不能去民之好义。”_9孟子要求人们“去利怀义”,主张谋求个人利益应合乎道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骊,弗视也。”“弗顾”、“弗视”只是因其不合道义,不难推论,若合道义,顾视便是合理的。传统文化的义利之辩是立足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是直接从社会生活中提出的一个实际问题。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所提出的处理利义关系的见利思义原则,始终为世人所信奉、恪守和弘扬。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其所倡导的“见利思义”原则在处理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关系中仍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所要做的,是对具有复杂内容的传统文化义利观进行清晰人理的讲解,带领学生弄清它所应用的范围和层次,并在具体的范围和层次上去分析评判并决定其扬弃取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见利思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2.明辨公私关系,引导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在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中逐步形成了克己奉公的美德,要求把维护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伦理道德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公义胜私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中国人历来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文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可以说克己奉公作为处理公私关系上的要求具有普遍的适用本性。它与集体义原则有一定的共振点,但这种以公为重、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公利与集体主义原则又有着本质区别封建私有制社会里,公与私从本质上说是根本对立的。它的重公轻私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立基础上的故它往往需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而集体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从本质上说,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利是统一的。因此,它虽然也要求重公利,但并不轻私利,更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由于社会公利是所有的人的普遍而长远的根本利益,它总是以关心、服务和发展个人利益为其最终目标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既要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克己奉公的美德,又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现实条件下“奉公”精神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认真研究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站在这个基点上,充分发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找准课程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必将使《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2][6][10]万丽华.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郭或.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5][8]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