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十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十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0:26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每一堂课的教学,从理论上讲,都必然要进行教改。没有哪个教师上的每一堂课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教改的基础是科研。一门课程或学科中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涉及到的是本课程或学科的整个体系,它往往是教改的核心内容。多媒体、导师制等教学手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它还只是形式。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作为基础,那必然是瞎胡闹。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最重要的媒介是学生心理上的感悟、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求背诵、朗读、记忆需要识记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求他们能理解、感悟、参透这些知识中所包含的自然、人生、社会和艺术的奥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落实在课程的教学中。审美能力是中文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文基础。承担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主要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靠古今汉语、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言和文学学科类教学在学生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本专业各学科能力培养结果的综合检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写作能力的高低上得到验证。为此,可以专门成立写作实验班和面向社会的写作事务所。一方面外聘作家、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传授实际的写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开一扇窗口,通过写作事务所,收集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状况,锻炼学生写作的实际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提供社会反馈信息。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2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www.133229.Com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3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学科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是1983年在为筹备成立的全国性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学术团体取名时首次提出并正式启用的。自1950年7月清华大学最早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至今,全国已有近400所大学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早在1978年,吕必松先生就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建设;1984年,熙先生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1984年12月,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明确指出:“多年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而又特殊的学科。

说它新型,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性质、内涵等问题,众多学者如吕必松(1999)、胡明扬(2000)、邢福义(2000)、陆俭明(2000)、赵金铭(2001)等发表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说它特殊,是因为在全国所有的学科中,只有这门学科有部级的领导小组及专门的机构。

在讨论学科定位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局限性,因为它无法用来指称对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也无法指称在世界其它地方进行的汉语教学。在讨论学科地位时,人们又感到“对外汉语教学”似乎只落实在了“教学”二字上,而缺少理论色彩。如潘文国(2004)“‘对外汉语教学’无法进入现行的学科体系”,“把建立学科的希望转移到‘对外汉语’上”。也就是说应把学科和专业合二为一。郭熙(2004)提出采用“对外汉语学”作为学科名称。周健(2005)也提出:“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称是不合适的,我们建议把‘对外汉语语言学’作为本学科的正式名称。”总的来说,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作为现代汉语专业的分支;一是从现代汉语专业中分立出来,作为教育学的分支;一是作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因为学科地位没有定论,学科的正式名称也就没有定论。正如鲁健骥(2000)所说,“一个学科,在发展初期,对其名称多推敲推敲,也是正常的,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二)一个学科必须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虽学科的名称没有定论,但它是使用者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名称)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研究目的是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内容包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有:1.对比研究。吕叔湘先生在北京语言学院做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学术报告,是向对外汉语教学界发出的开展不同语言间对比研究的号召。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是语言教学的有效资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又将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到了不同文化中。2.定量分析。“语言研究有一种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具有的特点。语言学是一门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又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工具并以语言本身为表达方式的科学。这就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宁春岩,1982)。

以往的语言研究,多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定性分析具有随意性,引入定量分析恰恰可以限制其主观随意性,使结论更客观、更科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是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使其达到有机统一,形成能够全面指导教学活动的理论系统。

(三)搞好学科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这是众多学者的共识。

对外汉语学科理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讨论空间。吕必松先生在他的着作和论文中提出了搞好学科建设的理论框架,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归结为基础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主要的热点问题有:1.国外语言教学流派介绍。对外汉语教学是世界第二语言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只有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将自己纳入世界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大的坐标系统中,才能取长补短、科学发展。早期的研究成果是《现代外语教学法》和《语言教学原理》等专着。现在设立的课程体系、分技能的课程教学模式都是它的产物。2.语言学习和习得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中,对外国人汉语学习的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较为显着,北京语言大学还研制出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虽然此类研究几乎是跟国际同类研究同步进行的,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限。3.汉语认知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是出成果比较多的时期。语言认知研究是当前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国际潮流。语言认知研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探索影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因素和学习策略,对认识汉语学习规律、改进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教学理论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文化与文化教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探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也进行了不断探讨,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第二,汉字教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汉字教学成为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召开了各种研讨会,并研制了汉字教学软件。第三,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研究。这方面相关的呼吁和理论探讨虽然不少,但除建立了个别教学网站,研制出了一些课件外,实际进展非常缓慢。

二、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现状

对外汉语专业由1985年仅局限于4所高校到现在的遍地开花,成为对高考考生有吸引力的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不少学者对“对外汉语”这个名称提出了质疑,如吕必松、施光亨等认为“对外”是修饰“汉语教学”或“汉语教育”的,“汉语”本身没有对内、对外之分(汉语有无对内、对外之分也引起了讨论,如潘文国[2004]、周健[2005]、王路江[2003])。但“对外汉语”这一名称自从出现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里,就一直使用至今。在学者们纷纷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时,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是将来有可能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从业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具体的教学,或参与开发相关测试工作等。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即使学科理论建设搞得再好,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无法搞好这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在“汉语热”席卷全球而汉语师资缺口又相当大的情况下,“对外汉语”专业无疑是个“香饽饽”。但这个“香饽饽”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集中体现为就业率低和专业不对口。这种尴尬的状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第一,从课程设置和主干学科来看,根据200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对该专业的要求,全国普遍开设此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包括以下四类: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类和教育教学类。就语言类来说,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汉语既是他们听、说、读、写的工具,也是他们学习、研究的对象,更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目的语。汉语的学习、教学才是该专业的本体。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比重来看,基本上是外语所占的比重多于汉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顺利出国,可能对国外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却是令人担忧的。

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专业设置上看,以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的设置,无法体现出它的专业特性,也无法跟传统的相近专业区别开来。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此专业的主要课程做了相应的规定,但一般的高校在“学科基础课”中都添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课中都设置了“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目前,加强该专业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比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第二,从专业特色来看,该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是做好专业特色的建设工作。有文章曾将同时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秘”“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做过比对,发现这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几乎一样,稍有不同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在专业课中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两门课程以示区别。还有的高校在选修课上大作文章,将各种课程都纳入该体系中,美其名曰扩大学生的就业面。这两种做法实质上都将对外汉语专业置于了不伦不类的境地,没有深刻理解对外汉语的专业特色。该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中文素养、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较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其中较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尤其重要。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外国人聚集较多的地方,都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班,如“上海默恩国际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班”“上海曙海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研修班”等,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如何提升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与社会汉语教学人员相比,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优势,但如果没有一个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实践平台,缺少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为该专业的学生打造教学实践平台,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凸现其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展望和当前的任务[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邢福义.关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郭熙.“对外汉语学”说略[J].汉语学习,2004,(3).

周健.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10]鲁健骥.“对外汉语”之说不科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0,(4).

[11]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4).

[12]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2005,(1).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独立学院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在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应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如何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更值得探讨。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状

当今处于多元化时代,专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增多,传统专业面临挑战。当下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使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在走向社会时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状况,尤其是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更是面临日益萎缩的窘况与困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忽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导致当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所缺失。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专业的定位不准确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越来越小,专业价值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院校虽然意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性,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不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应用性,适合于行业的需要,让行业“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有效拓宽行业应用范围。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未能准确理解其应用性和行业性。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三)专业方向性不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失去其原有的专业优势和文化地位,学生的就业状况十分窘迫,大多成为公司企业的文职人员,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未能及时调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仍限于传统的专业教学,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专业方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

(四)教学中缺乏实践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应用性强的学科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少数要继续深造或在该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在相关的行业领域就业。所以,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直接涉及,大多只是作为文化背景存在。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专业色彩过于浓厚,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设计不能为培养目标服务。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应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由于过于追求强调应用性或专业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存在庞杂、重复等问题,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重视,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某些教师毕业后由一个校园进入另一个校园,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较少。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改变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模式,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三、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转变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被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

(一)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当前社会各个部门与各个行业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融合渗透,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就业时亦存在起点低、工资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明确专业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行业性。首先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独立院校的性质,形成依托学校资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若属于面向传媒行业的专业类学校,可依托独特的行业优势,定位于为传媒行业培养专门的文秘人才。

2.区域性。独立学院一般为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定位,故定位于为全省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

3.实践性。独立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专业基础厚、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学生。另外,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可开设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突出专业特色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不是之前的单一型人才,而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要求不仅熟练运用汉语与外语,而且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不仅要笔头能力强,还要扛摄像机,懂得编辑与制作,运用网络等多种传媒途径进行文化宣传。因此,我们应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首先,应根据实际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院的总体规划及市场需求,为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大致分为师范类、文秘、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方向。其次,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主修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以培养其主修方向能力及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兼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分展。最后,坚持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现代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型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以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将学生的诸多创新潜能挖掘出来,凸显“重基础、强实践、促创新”的专业培养特色。

(三)合理设置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准绳,所设课程既体现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又适当打破固有专业结构的完整系统,突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束缚,科学构建出既适合独立学院专业定位又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可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石。公共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类课程、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又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后劲,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史、基础写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应做到课程的精简、优化与整合,突出重点,避免交叉,强化实践。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在该领域中把握、探究新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凸显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其主要方向,若以文秘为主要方向,则依据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能力与技能,设置相应核心课程,即与秘书职业素养、技能密切相关课程,如秘书学概论、档案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等。此类课程实践性较强,突出文秘人才应用型、实践型的特点。

4.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现代行业化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增设传媒、法律、商业类拓展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传媒素养、策划能力、法律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

5.实践与创新课程模块――培养应用人才。除了四大课程模块之外,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与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课外实践包括集中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集中实习实践包括项目专题实践和定点合作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以上五大模块,促使学生形成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各类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保证学生在校四年能够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利条件。

(四)优化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当今教学模式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

1.借鉴慕课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慕课(mooC)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于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简单地说,慕课是为了加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课程范围广,而且绝大多数免费。尽管慕课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的形式,通常包括讲授、研讨问题及阅读建议等。在“慕课”中,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慕课的发展模式触动了传统的高等教育,许多大学开始加入慕课大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可借鉴慕课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等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外先“听课”,课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

2.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内的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共同研究讨论课程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而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课后的自主学习,可以看视频讲座(慕课)、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学生讨论,在任何时候查阅需要的材料。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可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大量节省课堂讲授信息的时间,基本知识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更多地用于讨论问题、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强化实践环节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强化主要从课程实践、课外实践和教师自身实践三方面展开。

1.课程实践。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定学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实践的表现与成果计入该门课程的总体评分。课内练习与课外定点实习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战”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文学课程可以把课外活动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以创办文学报纸、文学刊物和组织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文化课程可组织学生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文化古迹,制作电子文化期刊,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创建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验并实践,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因共同利益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一种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选择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共同培养的方式深化就业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形成一种产学模式。

3.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复合型教师。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聘请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丰富行业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关系到该学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独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让独立学院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1.8.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高校各专业想要保住教学的效果,需要指定完备的方案,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从而使得各个科目课程都可以同时使得学生把握广阔知识和实际能力,就“汉文专业”来说,专业各科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所以建设专业特色各环节工作具有较高难度,相应人员应该全面把握具体的准则和思路,提升“汉文专业”教学的效果,使得知识可以转变成能力。

1“汉文专业”特色建设需要遵循的准则

专业的特色性质,就是在学科教学方案和正确思路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教学的经验,使自身具有特色,既符合学科的主要要求,使得学生良好学习、老师良好教学,又使专业自身研究出突出成绩,包括教学的方法、课节数的设置问题等,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对“汉文专业”来说,想要具有特色,必须明确一点,这个建设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长时间不断地改进,那么想要做好专业的特色建设,需要遵循下面几点准则:第一,专业人员培养的准则,注重培养“汉文专业”内容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要按照专业的目标,着重教育,应保证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全面把握知识的同时,可以具体运用;第二,遵循写作水平的准则,因为“汉文专业”中,要求广泛阅读,然后可以良好写作文章,反过来在写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更加范围广的知识,特色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这个准则设置课堂的内容和要求;第三,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方向的准则,在“汉文专业”特色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课程的老师可以良好教学,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不容易主动学习,所以要推动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参与到课堂和各类比赛、活动中,使得“汉文专业”特色更加明显[1]。

2关于“汉文专业”特色建设有效思路的几点思考

2.1合理设置“汉文专业”学习科目和课节数

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根据专业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对学习科目和课节数进行合理设置:第一,对于中文文学内容,负责人要明确这个内容主要提升学生的掌握文学范围和审美思维,所以需要以这个要求为主要方向,学习科目方面,需要按照中国和外国来分别设置,每一个大类别中,分为散文、诗词、现代诗歌、小说等,按照类别设立科目,也为选择有效的教科书予以正确方向;第二,对于“汉文专业”的语言内容,主要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具有“说”的能力,包括说的内容有涵养、有逻辑,并且可以准确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善于使用合适的词语等,那么对于这个方面,需要将其单独设立一个科目,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与之相对应的,组织相应活动、比赛等,比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第三,对于“汉文专业”中的写作内容,需要与“说”科目结合起来,按照文章的类别、形式等,选择教学的内容,包括文艺作品、新闻文章、公文等,老师以此制定教学的方案;第四,上面三方面主要针对“汉文专业”学科科目,那么在课节数方面,总体上要将三大主要内容予以结合,穿插地设置,比如一天的课程,上午进行语言内容的知识讲解,下午或者是第二天安排实践课程,同时设立选择科目,比如文学欣赏课,让学生们自主学习[2]。

2.2对“汉文专业”学习各科目内容予以拓展和提升

做好上一点内容之后,每个学校的“汉文专业”已经具有特色,那么需要继续对每一刻课程科目的内容予以研究:一方面,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负责人和老师,明确课程科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每一个科目的老师,都要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要的方向,以此设置科目的内容,一是学校方面,选择合适的教科书,保证教科书具有现代层面性质、内容“新”和文字组织“新”,不能再以讲解某一个文学大师的作品和分析为什么写这个内容等,要选择可以提升学生见识的内容,比如学习怎样写新闻性质的文章时,可以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增加当年度获得新闻类评选获奖文章,详细解析具体的优点;另一方面,虽然“汉文专业”特色建设的准则包括分别重要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汉文专业”每一个科目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各科目的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候,要渗透其他科目的内容,比如在练习说的科目中,将写的内容也予以讲解,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复习其他的内容,共同提升[3]。

2.3完备教学的设备,选择正确方法

一方面,根据“汉文专业”的内容,完备教学的设备,比如练习说的场所、多媒体等,按照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主要要求,推动各科目的老师,合理、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使得教学的效果大程度提升;另一方面,“汉文专业”老师要选择正确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方向,使得他们一直保持思考,全面把握老师讲解的内容,比如情境方法、合作方法等。

3结论

总之,“汉文专业”进行特色建设,是设立“汉文专业”学校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相应人员要仔细思考。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要保证专业内所有老师都有较高水平,一定要定期培训。

参考文献

[1]许贻斌.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J].戏剧之家,2016,18:212-213.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7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我国具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队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正迈入向高水平民办高校发展的阶段。作为独立学院,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以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水平发展。作为基础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学科特色建设和“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出专业特色,才能提升专业竞争力,赢得发展先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及独立学院专业改革

(一)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文科专业,在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个传统人文学科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性”应该围绕哪些因素建设起来?如何建设?在就业市场上,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思考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明确认识。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类:一是重点院校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重点发展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主,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二是师范类院校以教育职业和知识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培养模式。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为主,增加教育类专业课程,实现面向教育职业岗位的目标,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职业走向排列,比较分散。三是高职类院校以窄知识、宽技能为指导的技能特色培养模式。

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置更多层面的学科应用型课程,比如文秘方向的课程,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一些行业设置技能课程,比较单一。四是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既有本科层次办学的理论基础课,又突出应用型和有较强市场适应性的复合型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体现在知识面的杂多而非能力的全面发展。前三类培养计划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不适合作为独立学院社会需求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摹本来借鉴,原因有三:

一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服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性质上来说,独立学院是公办民营性质,其经费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院校,不具有品牌优势、层级优势、国家配套资金投入优势等,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看它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从而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学思想,甚至不能完全照搬国有院校的培养思路,必须有更加鲜明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否则将会在就业市场中失去话语权。

二是学生群体素质落差大,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独立学院是介于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之间作为三本院校录取的,生源素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源的基础知识面和自主学习、综合创新能力处于中等,但单方面却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活跃的社会实践意愿,在动手实践方面有着相对优越的潜能。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有相对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支持。这些学生在具体的引导下,很容易在“知”向“能”转化方面快速提升。

三是专业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独立学院培养面向市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发展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充分发掘文科基础专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断改革思路,自主调整培养计划中各板块的比重,灵活主动地在人才管理上建设学科,大力发展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才能维持其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机会。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可能延续其他高校中此学科发展的模式和培养思路,必须找到面向市场的专业生长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近5届毕业生做了追踪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在教育、出版、传媒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文字写作工作的学生占85%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写作能力仍然是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文专业的市场需求,仍然是以熟练的技术性人才为主。市场需要熟练工,但许多学生却只能是合格工,不能在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中快速融入。汉语言专业教育中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比较薄弱,这对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个软肋。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目标指向

与此同时,近五年来的学生就业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实例,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目标指向。

其一,课外实践向专长能力发展,有效提升就业层次。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能力,这不是靠理论学习而是要大量集中的专长化训练才能提高。实践证明,专长集训这种做法效果良好。曾经有一位计算机专业选修《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生,选择了“人物采访”和“深度报导”两个写作方向,坚持两年课外写作训练,最终依靠过硬的写作基本功成功就职上海一家外企。一个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尚且能够从实践能力训练中获得良好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高层次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何不可呢?如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这个学生的成功经验大面积推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类能力中获得长期的专门训练,这将会产生良好的集体效益,对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应对力大有裨益。

其二,应用性能力面向职业进行训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实践自觉性。比如,以前的课外实践环节,学生大都是自主实习,专业实践和实习活动有没有实效,效果如何,都比较模糊。如果我们能将课外实践规划起来,面向一定职业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形成指导教师与学生单独结对的方式去管理,那会大大提升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我们有一位汉语言专业学生,在与很多重点大学学生同台竞技一家媒体记者职位时,以熟练的新闻编写技能脱颖而出,顺利签约。其之所以能有过硬的写作能力,得益于在老师引导下朝记者这个职业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写作训练。两年多时间,她从零学起到最终能独立完成记者的相关工作,得益于课外实践训练过程从未间断。这个实例说明,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基础知识差并不是制约人才质量的原因,关键是学生的潜能有没有被明确的学习目标所激发,能不能持之以恒完成预定职业目标所必需的实践训练。能力训练需要有目标才会有持久的实践动力,有动力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实践练习,这样,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才能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就业市场上,拥有非常熟练的职业能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专、精、尖的要求。所以,汉语言专业的特色建设一定要依靠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环节中突出“目标性”和“职业性”这两个关键点,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专,以能立身。#p#分页标题#e#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一)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

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明确意见:“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思路,也应该从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角度出发,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1.树立专才教育的理念,强化专业的应用性能力。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和综合类研究型院校的同类专业发展背景相比,学生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相对比较弱,不可能在这样的生源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纵深发展,但却有足够的能力和基础实现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个别发展点上做到集中提高。质变源自于量变,比如学生可以在文学创作、文秘应用文写作、新闻文体写作、宣传编辑写作等具体的技能性写作领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类别,集中精力将某些类别的写作知识和实践能力强化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专长。专长教育,是短时期里集中学生自身的优势资源所可能达到的最有操作性的应用性能力培养途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高水平建设阶段能体现出专业特色的一个亮点。

2.突出以写作能力为主的核心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可以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1]。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市场经济中要依靠实力和特色生存,人才培养理念就必须转到以质量提升求发展的思路上来,而质量的提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外,还要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以第一个基本核心能力为龙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上,以写作技能训练为抓手,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贯彻技能意识。教改项目也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指向实践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唤起,由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点的研究中。通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写作“熟练技能工”,主动适应市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操作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以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实现人才的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创新能力提升。基础学科专业要真的适应“需求导向”的发展趋势,必须克服同质化倾向,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综合性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根本,探索具体的能力培养载体,使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熟悉其他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基础知识,打破知识边界,吸收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框架上的综合化培养。比如,目前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是孤立讲授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是相对分散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以写作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为纽带,将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把文学理论和文史类课程知识,融合在对当代文艺现象的评论写作中,把文秘类知识和管理、新闻、法律等类似的课程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融合在新闻文体、法律文书和管理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中,使课堂学习和课外能力提升紧密联系,每一个课程群落就能形成一类写作能力集训地,使原来独立的课程体系在主题明确的实践环节,得到融合和协同作用,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使能力培养过程有规划有目标的开展。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课外实践是自主实践,缺乏长久的动力和计划,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随意和短期的,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坚持下去,由于缺乏教师指导和制度规定,实践没有系统性,这样的个体自主实践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收效甚微。为了切实提高实践训练的效果,我们力求实践能力综合提升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与某些行业关联,形成实践环节管理制度,包括写作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考核目标、写作方向、教师指导制度等等,引导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课外实践有系统的认识。比如,我们根据就业需求和汉语言专业相对适合的一些行业,将写作实践的内容设置了文学创作、新闻传媒、文秘管理、编辑与宣传四个能力训练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版块,确定自己课外实践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引导学生在某个写作能力板块中,完成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校外实践的一系列锻炼,最后成为某个行业的技术熟练工。实践过程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活动组织和实施计划、实践能力训练的考核指标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束了以往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自主性、盲目性和短期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系统实践训练中集体提升。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在对以上专业发展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建设具体思路,那就是以写作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分流、专任教师负责带队为有效手段,以阶段性能力目标和长远职业目标考核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长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中,加大了写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做到前后连贯,保证每个学生在至少一个领域的写作技能上,成为这个领域的能手、快手、老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写作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他们就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凭借过硬的动手能力立足发展。

1.实践能力提升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适应社会需要”,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已面临萎缩,如果不能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实现质的突破,快速凝聚自己的专业特色,势必会影响其生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在人才培养结构上有大的调整,只有整合资源,集中时间和所有教育资源在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点上,实现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才可能不被市场淘汰。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本质不是通才教育,而是专长教育,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和兴趣,然后帮助学生把这个兴趣无限放大,最终成就特长和专才。鉴于此,我们把写作实践训练的内容实行版块化设置,使能力“专长”面向“文学创作”、“新闻传播”、“文秘写作”、“编辑出版”四大就业领域,有的放矢的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天分和兴趣不尽相同,我们通过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最有可能成为专长的方向上多下点功夫,以点带面提高综合能力。比如“文学创作”这个版块,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对于有相当文学创作经验和基础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在6个学期中,写作出或者发表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在国内文学刊物和其他媒体公开发表,并结集出版,既可积累实践教学的经验,又能在客观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通过鼓励一部分人先走出校门,依靠文学创作活动获取一定的社会收益,以点带面,从而激励一大批学生将课外时间用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上,全面带动学风、教风和教学研究活动。因此,通过实践内容版块化设置,巩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四个基本就业面,且整合了有限资源,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有效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创新性和技能性以及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实践教学重点在于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作为三本招生,其生源相对其他本科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且专业知识面相对较狭隘,如果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课外学习的目标就会比较迷惘,以至于实践训练很难有长久的动力,所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写作能力和某些行业、职业知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质量真正提高的关键。我们根据大学生课外实践的特点,采用导师负责制的指导方式,让学生摹拟就业领域为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面向社会行业的具体问题,踏踏实实进行一些锻炼,最终实现学校的实践指导与解决社会行业的实际问题联合起来的协同教育,在实践环节完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赋予学生走向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选择“新闻传播”版块的学生,可以在基本新闻从业能力训练成熟后,用一年或更长时间,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新闻或传媒机构挂职,实现其从基础能力到就业能力甚至是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的职业化能力提升计划,让校内和校外协同教育,共同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高水平发展,反过来也促使专业教学内容面向市场的改革和扩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8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式是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也从知识传授变为能力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老牌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出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在新闻出版、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为适应教育转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扎实深厚的人文素养、强化提高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和创新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目标性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突显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既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实践类课程,依据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又要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熟练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出兼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独立性原则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将理论置于实践之上,实践教学因不被重视而只能“寄人篱下”,缺乏独立的体系。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突出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建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对学生语言文学运用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基础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写作、口语表达、朗读朗诵,还包括现代化办公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几个实践教学环节是难以承担的,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完成人才培养重任。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也体现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主要遵循的原则,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应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大模块。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口语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基础写作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则是在实践环境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增加实践类课程或课程实践内容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要本着“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凸显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对应基本能力培养的书法、朗读与演讲、写作等课程;对应专业能力培养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内容,将理论转化为能力;对应综合技能训练的微格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这些课程均衡分布于大学四年,使实践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在传统课程中,淡化理论传授,增强实践内容。如写作能力,除基础的写作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也可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写作,小说、诗歌、评论、杂感、散文等等,文体不限,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间断地练习写作,进而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课程实践内容的增加也可促进课程考核的改革,将写作练习记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拓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

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第二课堂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大学生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相较于第一课堂重在理论传授,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而言,第二课堂的优势则在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方面,重视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团、兴趣小组,研读专业著作,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学科竞赛,发表文章或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依托,举办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话剧演出、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讲课大赛、说课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等,对于职业技能的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逐渐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9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汉语热的渐渐升温,汉语已经走向了世界语言的大舞台。理所当然,专业的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增大,起初还一度呈现出了“求过于供”的紧张局面,为了解决国际汉语教师人才稀缺的问题,国内各个高等院校都掀起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潮流,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地方性高等院校。但是地方性高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其与部级的重点大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百分之八十的地方性高校都是生拉硬拽的将北京语言大学等老一辈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套用到本院校,使得大多数地方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不够准确,失去了自身的一些特色和优势。

一、陕西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反馈

笔者就读于陕西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此院校恰恰就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院校,所以选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地方院校的代表,对地方性院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收回来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专业的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专业定位的不准确也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所以说这些数据为我们指出优化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准确的专业定位。除此之外,对于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生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教与学方式单一、实践课程薄弱、专业技能欠重视、课程脱离实际,而且学生们都希望老师不要照本宣科的传授理论知识,因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个学科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从问卷中他们希望开设的课程名称看,在他们眼中实践性、实用性比理论性更为重要,问卷也调查了一下陕西理工大学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从调查问卷的总结来看,若地方院校能将本地区的特色设置到课程当中去,那么培养出来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更具有特色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1.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设置合理全面的课程。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学生或老师有“英语+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以至于造成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方面比不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语知识比不上外语专业的,教育技能比不上教育专业的”的尴尬局面。这说明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院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有的学校的外语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学校的汉语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同学们不仅要上英语专业的课程,也要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当下感觉貌似是赚了,但是当他们真正走上对外汉语课堂的时候,才会发现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远远没有单单学习英语和汉语那么简单。将此专业仅仅局限于英语和汉语,忽视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是专业定位不准确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体现。前面有说过,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而培养目标是专业定位的体现,所以对专业的准确定位是合理全面课程设置的前提,从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里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一个合格,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身上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和外语功底,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不能只局限于英语和汉语,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此专业进行准确定位。

2.完善本科院校汉语过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关键,它是该专业学习课程计划的中的集中体现,为更好的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服务的。要想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要对该专业进行精确的定位。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复合型”的专业特点出发。有行内人士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提出“2+X”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2”指汉语言文学和应用语言文学;“X”主要指语言文化以外的其他学科,也就是跨学科的嫁接与交融。这可以说是当下汉语国际教育?R蹬嘌?模式中最先进的理念,也是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各大地方高校可以借鉴此模式,根据自身特点,各自需求和专业定位,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选择和改革。

3.利用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地方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如北京语言大学等老牌院校在竞争中不堪一击,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大部分都是生拉硬拽的将其复制粘贴到本校的专业课程中,这样的方式必然是死路一条,地方院校若想在夹缝中求得发展,只能利用自身独有的优势不断的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创立特色课程是地方院校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方法。如陕西理工大学地处具有“小江南”之城的汉中,其可以开设茶艺、地方戏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地域文化,吸收地域文化,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4.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开发,提高实践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教育是一门永久都在研究的艺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承担着推广汉语和播撒中华文化的责任,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职业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实践性、前沿性、综合性。所以,各个高校要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与机会,可以通过“微格教学与试讲”等的教学演练及培训,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教学技能。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让学生和海外留学生接触,使他们在学校就可以体验海外汉语教学课堂,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5.开设多语种的外语课程。如今,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根据《专业介绍》的“本专业重视汉英的双语教学”,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都是“英汉”的双语人才。不可否认,英语是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前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都在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如:韩国、泰国、日本等与我国接壤的一些国家。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英汉”双语教学,漠视这些变化和发展,那么显然是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陕西有七所开设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高校,其中只有西安外国语大学因自身的优势开设了第二外语的选修课,其他几个学校就只开设了英语这一门外语,所以说各大地方院校要努力增设多语种的外语课程,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并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将所学的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汉语进行对比,总结其不同之处,在大脑中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语法概念体系,并将这些不同之处运用到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篇10

(一)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

对外汉语专业1983年确立,1985年正式招生,当初国家设立这一专业,旨在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就把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定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即使是后期增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且具有较强优势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讨论,以凸显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阶段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原则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如李铁范、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关心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学者们还提出,地方高校在依据国家专业整体规划或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自身定位、特色、区域位置、教学实际、学生个性以及就业等因素,如熊素娟、石诗、黄剑涛、李丹、张静等。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方面,2003年,“第一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35所院校代表经过讨论后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教学技能,并确立了本专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这为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奠定了基调。此后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者们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教学四大课程模块不可或缺,如李铁范、白朝霞、杨同用、赵金广、李红、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蒋协众等。其中李铁范、蒋协众提出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为主体,以文化和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设置模式,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尤其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二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期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此外,学者们对其他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建、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应当依据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依据整体性、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开展课程优化和设计,考虑开设基础理论课、主干课,实践课,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詹向红、张发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能狭义的定位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而应转变培养模式,把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宣炳善认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传播意识,为此必须增加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课程。罗小东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围绕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综观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对外汉语专业定位在师范性,旨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2012)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课程设置应集中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类、外语类等方面,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凸显地方特色、增进学生就业的特长课,这或许可以视为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

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都明确规定,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一是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门人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都把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课程开设也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展开,对于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则着力不够。课程设置虽涉及文化类课程,但其主要目不是基于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如李铁范、詹向红、张发清、宣炳善等也注意到文化传播类课程设置的不足,提议设置此类课程,但是这一阶段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专业课程设置仍在如何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过去三十年中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明显不足是仅仅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中二分之一的要求,即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交流传播类课程的开设,使得课程设置中缺少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技能的课程。

二、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提出了针对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六大转变。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面临着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及传播人才培养并重的轨道上,这一发展变化本身要求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转变。教育部1998版和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表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两种职能:一是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一是能够从事与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据此,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特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介绍给世人,必须拥有懂得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培养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重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13.53%,在国内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4.51%”,因此,从学生的就业角度着想,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文化交流传播类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又可以从事汉语国际交流与传播类工作。

三、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课程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