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防拐骗安全方案十篇防拐骗安全方案十篇

防拐骗安全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53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1

一、情况分析:

近年来,拐卖幼儿的现象频发。追其原因,一方面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教育不到位。为了进一步增强家长和老师的安全教育能力和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

1、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跟陌生人走。

2、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安全意识。

3、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能力和保护能力。

三、活动时间:2019年10月18日

四、工作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成立防拐骗应急演练小组

组长:杨华

副组长:张米侠白莉

成员:李凯悦、刘娟丽、门卫及各班班主任。

2.领导小组研讨、制定本次活动方案并下发给幼儿园每位教职工及家长委员会,让全园师生及家长都能重视此次活动,认识了解防拐骗教育的重要性。

3.教师观看拐骗案例视频,结合实际准备本班防拐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二)幼儿方面

1.开展大中小班防拐骗主题安全教育活动,使幼儿能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能辨别拐骗人员的虚假骗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以班为单位绘画作品,。

3.班级制作“坏人来了我不怕”安全海报。

三、家长方面: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2

老人夜间走失民警护送回家

王运兴吴同琦

几日前,一位老人走失在齐齐哈尔农垦管局种畜场某居民区内,正在来往车辆差点将老人刮蹭时,巡逻民警及时出现并救助。据当地民警说,当日夜晚,民警在小区街道上例行巡逻,看见远处有一位老人独自在路边坐着,细心民警发现这一情形后,立即上前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在与之交流过程中民警发现老人神情恍惚、言语含糊,只说自己走失了。”在老人兜里发现老年证,上面写着老人的详细住址,得知老人的居住位置,民警驱车将老人护送回家。

夏初火灾隐患多消防安全检查不可少

丁巍许振峰

为进―步强化农垦各辖区内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消防安全,近日,由齐齐哈尔农垦管局种畜场政法委牵头,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参与,对辖区内的第―管理区、老年公寓、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各部门检查负责人称,此次检查,为切实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主要询问了各单位负责人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了解各场所消防责任制落实情况,消防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电器线路;用电、用火是否符合要求;并叮嘱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对员工的消防知识进行定期教育培训。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3

[关键词]虚拟网络信息交互电信诈骗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32-02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建了越来越庞大且就目前而言处于很难精准管控的虚拟网络社会。在对虚拟网络社会安全管控的过程中,各级公安机关都面临信息交流不稳定、不及时的难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治安管理脱节的问题,其中不法分子利用虚拟网络社会中身份隐匿的特点进行电信诈骗活动对现实生活社会威胁巨大,[1]给虚拟网络社会和现实生活社会的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基于此,本文提出由公安机关建立一个公民个人智能邮件系统应用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在虚拟网络社会和现实生活社会之间形成精准关联,解决公安机关在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综合治理的难题。

二、虚拟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6.68亿,手机网民达5.94亿,微博注册账户达8个多亿。虚拟网络社会已经建立并飞速发展,各种因虚拟网络社会身份隐匿带来的社会和治安问题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其中,电信诈骗等利用虚拟网络进行犯罪的刑事案件对人们日常生活伤害最深。[2]怎样对虚拟网络这把双刃剑进行高效、可靠、精准利用,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从社会治安管理层面来看,虚拟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能够为公安机关预防、制止犯罪和案件侦破提供契机,为现实生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稳定带来福音。

三、创建智能邮件系统的意义及建设方案

具体来讲就是在公民出生伊始,公安机关在登记公民户籍信息的同时给每个公民颁发一个唯一的公民个人电子邮箱,同时把该电子邮箱与公民个人特征信息如Dna信息、身份信息、指纹信息等进行绑定,如图1,从而打通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之间信息传递的通道,消除公安机关在虚拟网络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隐患。该邮件系统包括虚拟身份备案模块、及邮件发送模块,如图2。虚拟身份备案模块包括公民身份证号、公民邮件地址、公民父母邮件地址及重要亲友邮件地址、邮件注册地信息等。邮件发送模块主要对失踪选项进行判定,一旦失踪选项为假,录入失踪信息公安机关的公众邮箱便会给失踪人口的邮箱发送一封包含其“电子邮件家谱”如图3的电子邮件。

四、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当前电信诈骗案频发并不断高速变种,其过程可归纳成三步:购买公民信息办理银行卡或直接购买匿名的银行卡用来接收、转移诈骗所得;通过各种手段实施诈骗,使受害人给其办理的非法银行账户转账;快速转移诈骗所得,并处理使用过的银行账户,给公安机关办案造成障碍。在破获此类案件中,最大困难就是虚拟网络社会的身份与现实生活社会身份不统一、无法快速落地,和电子银行业务的高速跨地域、跨国界性。案件侦破的关键步骤是切断其资金转移的非法链条,有效方式是阻止犯罪嫌疑人利用别人身份信息办理银行卡。难点在于由于现实生活社会与虚拟网络社会缺少一个稳定的信息纽带,[3]拥有合法身份信息的公民在案件中对整个犯罪活动现金流转过程毫不知情,使得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很难快速从虚拟网络社会落地现实生活社会的犯罪嫌疑人。打击电信诈骗案件的具体方法是:依照现行公民知情权的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银行在办理新卡业务时都必须将办理银行卡的注册信息和使用公民身份所关联的邮件进行绑定,银行卡一旦办理成功便自动给公民的身份邮箱里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知其在某家银行成功办理银行卡这一事件,及时、精准、便捷地联系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就算有人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办理银行卡业务,真正的主人也能及时知道,并及时注销或报案冻结,彻底切断犯罪分子冒用别人信息办卡并进行犯罪活动的渠道,有效阻止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五、拐卖人口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加快建立公民个人邮件系统,能够有效打击拐卖人口这一犯罪行为。具体方式如下:每个新生儿童从出生到去公安机关上户后,便获得一个公民身份证号和一个电子邮件账号,这两个号均与该公民的Dna信息、身份信息、指纹信息进行绑定,并伴随该公民的一生。假如某天这名小孩不幸被拐卖,作为一种极端情况,跨省拐卖且被卖到信息闭塞的小村庄,经过很多年后,其直系亲属也搬离了原住址甚至出国移居。如果按照目前的办案条件,这个小孩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永远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即使未来的某天该小孩知道自己是被拐人口,其亲人当年也在公安机关报过案,由于时间太长,小孩想要和其亲人取得联系的几率非常小,成本也很大。如果公安机关建立了该智能邮件系统,一旦小孩亲人报案称其失踪,邮件系统就会自动记录拐卖信息并给小孩的邮箱里发送一条其亲人的邮件“家谱地址”,可以涵盖其家族几代人的联系方式。不管现实世界如何改变,其父母只要没有撤案,系统将一直智能地搜索、等待小孩的虚拟身份上线。一旦小孩上线,便能很快自动获得其亲人的联系方式,即使其父母搬迁、电话换号,也能快速实现家庭团聚。另一方面,目前拐卖儿童案频发是由于其购买市场的存在,而大多购买儿童的行为人是由于某种原因自己没有小孩,但受到现实生活环境中“买儿防老”的有害思想所左右,其核心就是在小孩没有辨别能力之前切断其与亲生父母的联系。一旦该邮件系统建立并应用,就算小孩在不记得自己出生信息的情况下被拐卖,只要被拐小孩在未来的某天主动或被动(公安机关对人口身份信息核实调查工作)地登录该系统,该小孩就能很快知道其真实的出生信息,并很快和亲人建立联系,打破“买儿防老”这一思想毒瘤,让拐卖者没有市场。

六、虚拟社会中的“固定资产”被盗及侵权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目前很多虚拟网络社会的无形资产(QQ号、微博号、游戏装备、虚拟货币、专有网站的使用权限等)存在管理难、管理乱等问题,在面对此类案件或事件时,普通民众由于在虚拟网络社会缺少稳定、可信的身份识别方式和交流工具,遇到侵害时信息闭塞,丧失了报案的黄金期,在挽回损失时处于被动局面。这些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固定资产”一旦被别人盗走,将给现实生活社会中公民个体造成精神和物质生活损失。如果将这些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固定资产”绑定到该智能邮件系统,一旦公民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固定资产”被盗,[4]公民就能及时收到通知,并在申诉阶段占据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公民的个人损失。现实生活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越发达,现实生活社会中的公民就越离不开信息交流。目前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只能依靠虚拟网络社会中不稳定的身份识别信息(如手机号、座机号、QQ号)进行,而这些虚拟网络世界产物的拥有权,隶属于各个电信运营商,公民个体由于长时间使用这些虚拟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构筑的虚拟信息网络要求公民不得不连续使用这些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一旦发生运营商侵权事件,公民将处在被动局面。该智能邮件系统可以为现实世界生活的公民个体之间提供一个稳定、可信、高效的信息交流工具,打破商业垄断和其他非人为因素破坏造成的公民个体信息交流网络丢失给公民个体带来的时间、精神及金钱损失。

七、盗窃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目前在个人财产丢失案件中,脏物找回后如何及时、精准地归还给失主,是盗窃案件后续工作的一个难题。由于信息的闭塞,造成时间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建立该智能邮件系统平台后,公安机关只用把某被盗物品的部分特征信息输入该智能邮件系统,该系统便会自动与报案失主所提供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再通过公安机关的鉴别后,能够很快给失主发送该物品所在的公安机关联系方式。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物品和合法拥有该物品的公民通过该邮件系统及时、有效地建立联系,可以降低公安机关的办案成本,完善盗窃案件侦破的后续工作。

八、结束语

总之,虚拟网络社会对现实生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治理好虚拟网络社会对现实生活社会的治理有着巨大的意义,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新型网络技术切断其资金链条,让犯罪分子无利可图,从根源上消除此类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童文星.虚拟社会实效管控机制建设浅探[J].公安研究,2010(09).

[2]张永进.传统与超越――公安机关对虚拟社会管理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03).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4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3~6万名儿童失踪,这些失踪儿童家庭所面临的痛苦是无法言喻的,甚至很多家庭走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然而,孩子失踪之后,父母除了流泪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而防患于未然更是孩子和家长的必修课。

孩子丢失后,父母要做的“三件事”

孩子丢失之后,家长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件事:去找一个可以“广播信息”的地方。

第二件事:自己去追赶。

第三件事:马上报警。

做这三件事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怎么广播?

寻找近处的居委会、机关、大学等机构的广播站,请对方帮自己播出丢失孩子的信息;如果是在商场里丢失了孩子,可以找到商场的广播站。在进行广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讲清楚孩子的特征。有的家长这样写“广播词”:我的孩子叫甜甜,大眼睛,很可爱,爱说话。这些特征都太笼统,一定要讲清楚孩子穿什么衣服,有什么特殊标志,比如孩子身上的胎记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广播中一定要记得把父母的姓名、联系方式都讲清楚。

怎么追赶?

追赶分为一级面上搜寻和二级面上搜寻。一级面上就是两公里以内,沿着大路去追;二级面上,搜寻的面不用太大,但线路要多。家长也可以重点到火车站、汽车站等地点搜寻,因为犯罪分子把孩子拐走之后,有时会火速赶往火车站、汽车站,所以家长要争时间、抢速度。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就是一个母亲在丢失孩子之后,马上组织亲人分头追赶。结果一到火车站,发现犯罪分子正领着孩子在检票,便当场给截住了。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寻找孩子的时候,家里一定要留人,以防孩子回来。

怎么报案?

如果丢失的是两岁左右的孩子,那么家长就应该马上报案,因为孩子并不会自己走,很可能是被人拐走的。如果是3~6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去找一下;如果是小学生,家长可以到同学家去问一下情况等等。核心内容就是,孩子越小,家长越应该早报案。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尽量先“自救”再报警,因为即使报了警,他们也不可能马上出警。所以首要的事情就是先组织人力去寻找、救助,等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再尽快报警。

危险“预警表”

我们在这里准备了一个“预警表”,对于孩子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护。

如果“预警表”中有几个条件都符合,加起来超过20分,那你可就要考虑一下自己孩子所处的境况是不是很危险。

危险特征分值

居住地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5分

孩子小于3岁5分

父母从事餐饮、娱乐、发廊等服务行业5分

孩子没有固定可靠的人照看5分

父母是外来打工者5分

居住地点在城乡结合部5分

观念预防是关键

孩子丢失之后,广播、报警、追寻都是一些急救措施,然而关键还是事前对孩子进行一些观念上的预防,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四不”原则

不和陌生人交谈,

不把财富来显现。

不在半夜进酒店,

不能离开小伙伴。

让孩子记住被拐之后要注意些什么:

1.让孩子学会跟歹徒斗智,而且要“多听多看记心间”,比如,自己走到哪儿了、大概在什么位置、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跟坏人在一起的时候,让孩子尽量吃好喝好睡好,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有过一个真实的案例,犯罪分子把孩子绑架之后,孩子一会儿说饿了,一会儿又说渴了,一点儿都不害怕。因为孩子的奶奶告诉过他:“咱们平时不惹事,但是有了事咱们不怕事,要该吃吃该喝喝。”就是因为这句话,那个孩子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仍能镇定自如,正常的饮食让他保住了体力。最后,警察来了,孩子得救了,被救出来的时候精神状态非常好。

3.再有就是要“假痴装癫,不露锋芒”。如果歹徒问到家里的情况,比如,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有钱人等等,孩子一定要装穷,不要把家里的具体情况跟歹徒讲太多。另外,孩子要尽量争取对方的“同情”,可以跟对方聊天,比如问一些诸如“叔叔,你有孩子吗?你的孩子多大了”之类的问题。当然,这个要求对孩子来说有点高,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而定。

4.让孩子学会留下小标记,找到机会就要果断逃跑。在被劫持的路上,比如走到十字路口这些重要的地方,孩子可以将身上重要的物品扔出来,给爸爸妈妈或者警察叔叔提供重要线索,这是很重要的。

在德国,人们爬山的时候会被提醒:“你手上拿一个红包,或者一个雨伞,如果你掉到坑里了,那一瞬间,赶快把你的雨伞或红包扔出去。这样后面有人过来的话,一看这儿有个雨伞,却没了人,就会考虑是不是有人被雪埋住了,他们就会去解救你。”这就是面对危险的时候,学会留下个人标记的重要性。

5.最后,家长要教孩子学会“金蝉脱壳”。很多孩子都不会及时逃跑,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旦瞅准了机会,就要果断逃生。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犯罪分子把一个拐骗来的孩子放到三轮车上,然后仓皇逃跑。走到了一个红绿灯路口时,由于碰上了红灯,犯罪分子所骑的三轮车不得不停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三轮车刚一停,孩子就“噌”地跳了下来,拔腿就跑了。

小贴士:“护子儿歌”

小白兔,上学校,

见生人,有礼貌。

不说话,笑一笑,

蹦蹦跳跳快走掉。

我家有个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摇摇头呀摆摆手,

见了妈妈我才走。

街道门牌要记清,

清晨太阳升在东,

夜里马勺北斗星,

会认东西南北中。

防止儿童被拐10招

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切记不要一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情,就只顾自己聊天或观赏而忘记了孩子,结果使孩子意外走失。

2.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以防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骗取孩子的信任,将孩子拐骗。

3.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大型商店、热闹街道等,以免因人多拥挤,孩子被犯罪分子拐走。

4.家长有急事时,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哪怕时间很短,也不能这样做。

5.大一些的孩子外出时必须让大人掌握行踪,并尽量结伴而行;家长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6.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防止引狼入室。

7.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一定要使用“接送卡”,尽量别让外人替接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8.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并让其熟记,告知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绑架时,应找警察或者拨打110,同时可以模拟特殊情况,让孩子进行演练。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5

昨天,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以拐骗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和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宫清平不服判决当庭表示上诉。据悉,这是广东省首例审结的操纵残疾儿童乞讨牟利的刑事犯罪案件。

三罪成为庭审焦点 宫清平不服将上诉

昨天上午,十多家媒体共40余名记者到白云区法院参加旁听。被告人宫清平在安徽老家的律师担任其辩护人,而他70余岁的父亲也坐在旁听席的第一排。

昨天上午9时庭审正式开始。公诉人指控称,2001年2月,宫清平到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漳北村的徐倩倩家中,以自己开杂货铺收养残疾人可以免税为由,骗得其父徐某伟信任后将孩子带回自己家中,并将其改名为宫旋旋(以便能以是小孩的父亲为名领回来)。其后,宫清平又将孩子带到武汉、广州等地行乞。

2003年,宫清平发现本村村民宫清明从外地捡回宫小子闲置在家,就以人民币5000元买下宫小子3年,并带到广州行乞。

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宫清平在两个孩子到广州行乞期间经常伙同宫某勤以殴打、冲冷水等手段逼迫两人外出乞讨,并以威胁、监视、反锁等方法防止二人逃脱或被他人营救。2004年1月6日,公安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在白云区石井镇谭村大巷二横12号二楼将两个孩子救出。

公诉人认为,宫清平无视国家法律,以欺骗和收买的方法使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并非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其行为分别构成拐骗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非法拘禁罪三罪,应予以数罪并罚,于是辩护人与公诉人之间就是否构成这三罪进行长达4个多小时的庭审。

是否构成拐骗儿童罪

宫清平的辩护人辩称,拐骗罪要既骗又拐,而他们收养宫旋旋只骗没拐,因此是“骗养”而不构成拐骗罪。辩护人辩称,这是与被害人家长商量的结果,由于宫旋旋父母和奶奶都已经过世,只剩下年过八旬的爷爷,确实无力继续抚养,才自愿交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说了假话,以自己开杂货铺收养残疾人可以免税作为理由,但并没有诱取宫旋旋的信任,使其脱离家庭。而且宫清平是真心收养,没有想把孩子再转卖,宫旋旋也没有试图逃脱。

另外,在一年后,宫旋旋失踪时,他给其家人打了电话,从那时起,她的家人就知道了旋旋在广州从事乞讨活动,但没有拒绝,也不再有骗,因此不构成拐骗罪。

公诉人认为,骗养与骗拐没有区别,采用欺骗手段所获得的收养就是违法。即使一年后,宫旋旋的家人知道了孩子在外乞讨的事实而没有反对,但宫清平先前的行为已触犯了国家刑律,危害了国家和社会利益,触犯刑法不允许私下了结。

是否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

对公诉人指控的,其用5000元购买宫小子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宫清平及其辩护人辩称,宫小子是宫心明在河南打工时捡到的,不是被拐卖来的。另外,宫清平交出的5000元不是购买款,而是宫小子为他乞讨赚钱的劳动报酬。

公诉人指出,太和县的民政局已出具证明,宫心明并没有合法收养宫小子的手续,按照现有的司法解释,收买捡回的儿童同样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而且乞讨不是劳动,何来5000元的劳动报酬?

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

辩护人认为,宫清平的所作所为是正常的看管行为,在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公诉人为此举出大量证据,宫清平在白云区出租屋的几名邻居作证称,宫家的门从来不开,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晚上7时常常能听到屋内传出的打骂声。即使在冬天,还看到宫清平将一个小男孩放在阳台上洗澡。

几名被害孩子也口述称“多数情况下,讨回来的钱都不能令他们满意,所以我们经常挨打,我挨打的日子多过不挨打的日子,我也记不起被打过几次。我很想逃走,但不敢,我害怕……”“有一次我曾见宫旋旋整个人被扔到地上”法医鉴定也验证了孩子们被打的事实。

另外,参与营救宫旋旋的好心市民刘先生当时常常看到孩子乞讨,经仔细观察,发现宫旋旋的伤口总是不能愈合,于是将宫旋旋带回家4天,并将此事告诉了《信息时报》的记者。而且在公安机关解救当日,两名孩子还被反锁在屋内。

三罪并罚判刑八年

昨天下午2时15分,法院再次开庭并当庭作出一审宣判,判决宫清平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犯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决定执行8年有期徒刑。宣判后,宫清平及其辩护人都表示不服判决,要提出上诉。

庭审插曲 

    父子庭上哭叫 先后被带出庭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所问的每一个问题宫清平都要回答,而且还长篇大论,但他却从不直接回答问题,以至法官不得不对其多次提醒。

在听到公诉方念出孩子们口述被打经历时,宫清平立即大叫:“我要申请回避,这些都是假的,我接受不了,我什么都不说了,就等判决了……”在法警的控制下、法官重敲法棰才恢复了法庭秩序。而宫清平坐在旁听席的父亲也跟着吵嚷起来,由于这已经是其第二次违反法庭纪律,其父亲被法官“红牌”罚下。

辩护律师在最后陈辞时拿出村委会的证明,提到宫清平的妻子患有重病,要花很多钱,因家境困难才萌发这样的行为,请求法官从轻处罚。此时的宫清平失声痛哭,称其没有想到本以为很平常的事会成为被告。由于其情绪长时间失控,法官不得不要求法警将其带出法庭并休庭15分钟。

法官专访

暂无专法处罚操控儿童乞讨

记者发现,该案所判的3条罪名都没有直接指向操控乞讨这一行为。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白云区法院的法官,该法官认为,刑法暂无法律直接惩罚操控儿童乞讨这一行为。目前仅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作出软性限制,因为儿童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刑法一般只惩罚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如果不触及刚刚所判决的3个罪名,则不触犯刑法。

孩子近况

家中亲人冷漠 市民仍然热心

昨天下午,记者给宫璇璇带去了“宫清平一审被判8年”的消息时,宫璇璇表情异乎寻常的平静,她很冷静地说了两个字:“活该”。比起半年前,宫璇璇明显长胖了,日渐白皙的脸色泛着红润。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虽然警方、民政部门已经找到了宫璇璇的生父,但这个家庭并不欢迎孩子回家,理由是“家里太穷,负担不了一个残疾孩子。”

尽管家人对小璇璇有些冷漠,但善良的好心人并没有忘记她。据了解,宫璇璇有可能会被送到西安一家民间孤儿院,受良好的照顾及教育。

宫璇璇事件

今年1月6日,本报记者接到读者报料,得知白云区一些好心市民解救了在新市天桥上被迫乞讨的12岁残疾女童宫璇璇。当时,女童腿上有多处伤疤,后来得知是一个名叫“三牙”的人逼迫她用血淋淋伤口为其乞讨赚钱。当天晚上,白云区石井镇派出所接到记者和市民报案后,前往“三牙”租住地解救了陶丽莎、小子、龙龙、宫清涛等另外4名被迫乞讨儿童,其中3名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6

阿松的父母放声大哭,他们带着发黄但保存完好的照片,从未忘记这个儿子。阿松看上去则要平静得多。血缘长存,但感情陌生。这才是真正的最熟悉的陌生人。阿松说,需要时间来适应。

2015年,深圳CiD成功帮助27个被拐家庭团聚,这一数据创下新高,从全国来看也占到7%。与此同时新发的儿童拐卖案仅5宗,创下深圳新低,且所有案件均告侦破。

在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抢”回孩子

(电影《亲爱的》中的田文军原型彭高峰终与儿子团聚)

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以下简称深圳CiD)三大队副大队长温妙洋,从警已25年,干的都是刑警。虽然参与办过的大案要案不少,比如发生于1993年到1994年的深圳19宗人车失踪案,举国震惊,温妙洋就曾参与过对穷凶极恶嫌疑人的追捕。

但是温妙洋频频出镜,被不少人熟知,却是近两年的事。“从去年开始,到央视录节目就录了四次。”温妙洋说的是去参加央视《等着我》的录制,这是一档知名的寻亲节目,温妙洋代表深圳警方为这一节目提供协助,帮助被拐家庭团聚。

温妙洋是在2011年1月通过岗位交流,开始负责反拐工作。刚上任新岗位,温妙洋就遇到一件大事,彭高峰找到孩子了。

彭高峰是电影《亲爱的》田文军原型,由黄渤扮演。他4岁的儿子于2008年3月25日被人在深圳公明一商场门口拐走,彭高峰开始了长时间的寻找,他开了一个寻子店悬赏20万,还曾在微博上写寻子经历。彭高峰失子的伤痛被广泛传播,代表着最为典型的寻子家庭。

到2011年初,彭高峰接到一个来电,江苏邳州有人反映,在村内见到一个孩子疑似彭高峰儿子。

温妙洋告诉记者,彭高峰在网络上悬赏寻子之后,曾接到过各地大量的来电,提供了很多线索,其中既有热心人,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骗取钱财,一些人甚至使用pS过的照片骗取彭高峰的信任。

“那一次线索不同寻常。”温妙洋说,举报人提供了在村子内拍摄的孩子照片,彭高峰马上确认这正是被拐将近三年的孩子。

在电影中,黄渤是和其他寻子家长一起赶到涉事村庄去抢孩子,并被当地上百的村民追赶。但在实际中,去“抢”孩子的并不是彭高峰,而是民警。

温妙洋回忆说,彭高峰获得线索后马上就与深圳警方取得联系,他们也当机立断立即赶赴江苏邳州解救孩子。

除了深圳警方,公安部也密切关注这一次解救。温妙洋记得那还是2011年大年初四,他和同事一同赶赴江苏邳州。

天下着雪,村庄位置偏僻,在大雪的覆盖下更显寂静,沉浸在过年的慵懒气氛中。为避免解救行动遭到村民阻碍,民警秘密开展摸排蹲守,确认孩子信息。

经过连续两三天的摸排蹲守,2月8日,民警发现一个机会,彭高峰的儿子与一些小伙伴在村里玩。民警分为两拨,一拨将彭高峰的儿子秘密带走,另一拨人则寻找彭高峰儿子的养母将其控制。

被拐接近三年,彭高峰终于与儿子团聚,被媒体广泛报道。这是温妙洋参与的第一个打拐案。他发现媒体的惊人力量,如果没有广泛的宣传,举报人就无法判断村庄里的孩子有被拐嫌疑。

“以往儿童被拐案发生后,往往被认为影响老百姓的安全感,不希望媒体报道。”温妙洋认为,近年来这样的观念已转变过来,公安部门越来越注意反拐宣传。

2015年,深圳CiD帮助27个被拐家庭团聚,这一数据创下深圳CiD新高,从全国来看也占到7%。而今年截至本周,深圳CiD又已成功帮助9个被拐家庭团聚。这些数据中,与反拐的广泛宣传是分不开的。

打拐Dna库

(只要怀疑自己是被拐人员,都可到深圳CiD采集血样)

以2015年找到家庭的27个被拐孩子为例,他们中间只有4人是在深圳被拐的,其他23人都是在外地被拐,但是在深圳找回父母,他们有的是成年之后在深圳打工,有一部分则是专程从外地来深圳采集血样,通过深圳警方将Dna信息上传到公安部的打拐Dna库,实现信息比对。

去年1月,温妙洋去央视录制《等着我》节目,当期节目中深圳警方通过采集血样提取Dna信息,成功帮助一个家庭找到被拐的孩子。

节目录制现场,这名孩子在被拐家庭里的堂弟也在,他也知道自己也是被拐的,节目录制后,他就径直找到温妙洋希望采集血样提取Dna,温妙洋一口答应。于是这名长年在福建工作的安徽小伙子,最终通过深圳警方的帮助成功找到父母。

刚刚通过深圳警方找到父母的阿松,同样也不是在深圳工作,之所以专程来深圳采血,同样也是听闻深圳警方很负责任,效率高。

2009年以来,公安部启动打拐Dna库,一方面主动采集可疑人员的Dna信息(包括上户不及时有被拐嫌疑的),另一方面也通知被拐家庭的父母到公安部门采集Dna信息,呼吁怀疑自己是被拐的孩子到公安机关采集Dna信息。

温妙洋告诉记者,从技术上来讲,只要父母与孩子还在相互寻找,到公安部门采集Dna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比对,为他们找回彼此。

但是宝贝回家志愿者云谷告诉记者,虽然公安部有明文规定,各地公安机关对于主动上门要求采集血样的疑似被拐卖人员,均要予以采血提取Dna录入到全国打拐Dna库,但是实际运作过程中,部分区域还是没有积极落实。

云谷是深圳劳动系统的一名公务员,目前是退休返聘状态。宝贝回家网站,是一支重要的民间反拐力量,与公安部有直接联系。云谷目前主要负责与广东、福建两地警方对接,协调相关的寻亲事宜。

云谷提到一个极端案例,在外地,一个疑似被拐人员向志愿者求助想找亲生父母,不过他是瞒着养父母寻亲,怕去公安部门采血会被养父母知道。志愿者给他做了很多工作,说通他去当地派出所采血。但他到派出所提出采血要求之后,值班人员竟要求他先把养父母带来做过Dna检测,以证明他不是养父母亲生的。

这毫无疑问制造了采血的障碍,吓跑疑似被拐人员。云谷告诉记者,经过相关部门反映调查,才知道这名值班人员是新来的不熟悉流程。除此之外,部分区域还出现过采集血样后,迟迟没有提取Dna,没有及时将信息入库。

但深圳从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云谷与温妙洋有着直接联系。她对温妙洋评价很高,认为他很热情、负责任,深圳警方也保持着高效率的采血入库。

“有的地方有的人会比较难沟通,甚至认为我们是在给他们找事。”云谷说,作为协调人员,云谷会加强与一些工作不那么积极区域的人员协调,但有时候她也会选择“用脚投票”,安排外地人员到深圳采集血样。

深圳警方对于外地人员来采集血样持欢迎态度,温妙洋每次在面向媒体的新闻会上,都会强调这一点,只要怀疑自己是被拐人员,都可到深圳CiD采集血样。

这与深圳对反拐的财政支持有关系。温妙洋介绍说,除了深圳CiD有实验室可以采集血样提取Dna并上传到公安部打拐Dna库外,龙岗与宝安警方也有实验室可以从血样中提取Dna信息,这大大提高了效率。

民间力量

(电影《失孤》原型杨桂霜被拐20多年后找回父母,“云谷是她回家的领路人”)

打拐Dna库威力强大,但并非都在坐等Dna库发挥作用。温妙洋告诉记者,这些年对于陈年旧案,警方有专案组跟进,民警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就好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往下传,从未放弃。

2015年,深圳警方就根据新的线索,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该女子涉嫌在1995年到2000年在盐田拐卖了6名儿童。

根据这个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警方在她的周边展开排查,查找当年被拐孩子的下落,最终发现她娘家所在的村有一个男子疑似被拐卖人员,经过Dna比对技术,最终确认该名男子正是1998年在盐田被拐走的2岁男童。

新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在发挥作用。1995年在盐田被拐卖的男童,因为有一名双胞胎哥哥,警方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出河源有一男子与其长相相似。经过Dna比对,证实该名河源籍男子正是1995年在盐田被拐卖的男童。

除此之外,志愿者也在发挥着特有作用。在公安部建立打拐Dna库之前,主要是民间在网上发帖描述个人特征来进行寻亲。宝贝回家网站长期在做着这样的工作。

云谷曾一度认为,公安部建立打拐Dna库之后,民间的反拐力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她认为志愿者有着独特的优势。迄今在该网站上登记的资料中,尚有约2万名家长在寻找孩子,而寻找父母的登记者也有1万人左右。

重庆女孩杨桂霜,是电影《失孤》的原型。杨桂霜在2011年6月,被拐卖到福建20多年后,重新找回父母。杨桂霜曾表示,云谷是她回家的领路人。

电视镜头记录下杨桂霜与父母相见时的场景,父母对着镜头说:“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云谷,祝愿她百年长寿永远不老。”

杨桂霜最初就是在2010年1月到宝贝回家网站求助,云谷接下了这个案子。杨桂霜记得父亲叫杨富国,家住江边,附近有铁索桥,父亲是补船的,小时候她的脚曾被船钉扎透,奶奶卖过五香豆腐。

云谷与杨桂霜进行交流,引导她回忆童年时候的饮食习惯等。这些资料经过整理,被到宝贝回家网站上,由网友及志愿者进行分析判断,提供相应的帮助。这是宝贝回家的一个正常工作流程。

同时,志愿者们还负有劝说求助者到公安部门采集血样的责任。但是云谷告诉记者,杨桂霜当时没有入户没有身份证,到公安部门采集血样有困难。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云谷和志愿者们通过这些信息,百度了很多船以及铁索桥的照片,供杨桂霜来辨认,以判断她由何地被拐卖。但事情毫无进展。

云谷记得是一年多以后,2011年5月,母亲节前,杨桂霜与她网络聊天时再度倾诉对亲生父母的思念。云谷很是触动,她把杨桂霜的话截图发到志愿者群,大家再次根据杨桂霜的资料进行排查,其中有一名志愿者认为杨桂霜描述的生活环境特别像重庆巫溪。

云谷根据这个地域信息,通过志愿者查询到,在巫溪,年龄较为相符名为杨富国的人只有两个。

云谷在网上百度了巫溪县十几个派出所的电话,逐一打电话询问。她不敢说自己是志愿者,“很多人不知道志愿者是干什么的。”

她称家中有个保姆,是被拐卖的,记得爸爸叫杨富国,询问他们辖区有没有这么一个人。她一连打了三个电话,一无所获,她甚至与第二个接电话的人发生了一点争执,对方质问她从哪里知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云谷怒而问她,这不是网上公开的电话吗?你的辖区有没有这么个丢失小孩的人你不应该关心吗?电话的最后,对方转变了态度,说会去问一问,云谷也留下了号码。

云谷打算打第四个电话时,第二个接电话的人突然回电,说辖区内真有一个叫杨富国的人,20多年前丢失了6岁的女儿。他很快叫来这名叫杨富国的男人接电话,所有信息都能吻合。

后来事情有一点波折,杨富国回家后,女儿女婿都以为他被骗了。他们认为事情不符合常理,杨桂霜既然被拐卖到福建,为什么是一个深圳人来电通知?

“她的女儿女婿轮番打电话来问,我到底想骗他们家什么?说老人家经不起折腾。”云谷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很好笑,后来重庆的宝贝回家志愿者上门说明,才解开他们的疑惑。

2011年6月,杨桂霜被拐20多年后,回到老家,与父母团聚。她的父母一度以为她落江溺水身亡,他们会在她失踪的日子到江边烧纸祭奠。

“所以她的父母也没考虑去公安部门采集血样做Dna鉴定。”云谷说,如果光等着Dna库的比对,必然还有一些遗漏。

对杨桂霜的遭遇,云谷感慨万千。杨桂霜被拐到福建后当了童养媳,没有多少文化,而她的姐妹有的读了本科、硕士,她们的命运已经被彻底改变。

反拐新变化

(现阶段警方强调利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信息,动员网友参与寻人)

在创下找回被拐儿童数量新高的同时,2015年深圳警方还创下新发案件数量的历史最低值,仅有5宗,且全部告破。

深圳曾经多次发生儿童拐卖案。温妙洋2011年到打拐部门来工作时,多时一年曾有过20多个孩子被拐。

但这还不是最多的。深圳警方披露的一个系列案中,1995年到2000年,仅在盐田区东菜市场附近,一个犯罪嫌疑人就涉嫌拐卖6名儿童,这个嫌疑人直到2015年被警方抓获,至今仍有3名被拐儿童下落不明。

在温妙洋看来,被拐案高发与城市特征有关系,深圳人口密集,很多年轻人来此打拼,疏于管理小孩,给了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除此之外,深圳交通四通八达,嫌犯往往是跨区域作案,流窜性强,四通八达的交通正好便于犯罪分子作案后撤离。

但是2015年,深圳立了119宗拐卖案,其中九成是孩子走失寻回类的,真正的儿童被拐案只有5宗,这5宗也全部告破。这样的发案率也创下深圳历史新低。

在这背后,温妙洋认为这与工作方法与理念的变化有关。温妙洋表示,频繁的反拐宣传,一方面是对很多人进行持续的警示教育,让家长更注意防止孩子被拐卖。另一方面也是在警告嫌疑人,来深圳作案必被抓,形成震慑作用。

而现阶段警方强调利用互联网+,主动通过互联网信息,动员网友一起参与寻人。今年3月2日,光明新区一名初三女生在上学途中失踪,深圳警方通过“QQ全城助力”合作,在4月7日由“QQ全城助力”向深圳1400万手机用户推送寻人信息。一名在梅州的用户看到信息后,发现一起打工的女孩正是该名女孩,女孩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在该名手机用户的劝说下,女孩三天后回到了父母身边。

温妙洋还介绍说,在办案层面,警方现在对每一个案子都要总结,看背后会不会存在什么问题,面对拐卖案发后嫌疑人快速逃离深圳等特点,警方也采取以快制快的手法,更快地出警处置。

当然,这给温妙洋等130名奋战在深圳打拐一线的民警带来很大压力。发生在今年1月26日的龙华一4岁男童被拐案,案发时温妙洋正在台湾休假,计划休假7天,案件突发,他立即取消休假,提前三天回到深圳,投入到案件侦办中。历时8天,孩子成功被解救,与家长团聚。

但温妙洋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他记得转岗到打拐部门不久,2011年5月,一宗儿童被拐案发生后,经过10天辗转多地,行程超过1000公里,终于将孩子成功解救。回到深圳,将孩子交给他的父母时,孩子的母亲激动得跪倒在办案民警跟前。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7

生活案例:警察叔叔救命啊!

这是生活中的真实一幕。

这一天的上午9时许,南宁市高新区新村菜市场里,只有2岁大的同同(化名)和爸爸来买菜。就在爸爸与菜贩讨价还价时,同同独自走到不远处玩耍。偏巧的是,粗心的爸爸买完菜后,竟忘了与自己一起来买菜的儿子,独自离开了菜市场。约半个多小时后,同同始终没等到爸爸,这才开始害怕起来,站在原地放声大哭,口中还不停地叫着“爸爸……”

旁边店铺的老板见状,不由得心疼起来,上前想把他带到店里吃点东西。可不管怎么劝,他就是坚持不肯离开原地,口中一直囔着“我要在这里等爸爸……”

一些热心的叔叔阿姨看到这种状况,担心天气炎热会使宝宝中暑,好心地想把同同拉到树阴下凉快一下,谁知同同却死死抱住身边的一根电线杆,甚至张嘴想咬上前强拉他的人。无奈之下,大家只好报警求助。

南宁市心圩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看到民警时,一直哭闹的同同突然松开紧紧抱住电线杆的手,冲着民警大喊道:“警察叔叔救命啊!”

这一幕令现场的叔叔阿姨哭笑不得,大家都说这宝宝的警惕心太强了。

同同为什么不肯接受叔叔阿姨的热心帮助呢?父子相见后,同同爸爸揭晓了谜底:他从小就教育儿子,如果在外面与爸爸妈妈走失了,就必须在原地等待。不管是谁,凡是不认识的人就不能跟他走,除非是警察叔叔才可以,以防被骗子拐走。

心理把脉:可怕的“安全教育”

这样的一幕是否似曾相识?这样的安全教育是否有道理?

“不要跟陌生人走”,在宝宝心理的作用是什么?它暗示宝宝,陌生人是坏人,意味着危险;它暗示宝宝,危险无处不在,并且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它暗示宝宝,人是不可靠的,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于是,无论你教宝宝多少防范本事,宝宝心里也找不到安全感,甚至将可能永远生活在不安全中。因为这样的“安全教育”,在宝宝心里埋下了一颗不安全的种子,从根本上毁灭了宝宝心灵的安全感。这是多么可怕的“安全教育”!

不错,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但是,作为成人,通常不会因此而怀疑整个世界,怀疑所有的人,依然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这个世界还是安全的。可是,当我们把一些事情说给宝宝听,宝宝接收到信息后,经过自己小脑袋的加工,理解起来就会与我们传递信息的本意相差甚远。比如,你告诉宝宝有个小宝宝被拐骗了,你知道这是个别现象,宝宝却会把这当成普遍现象,担心身边的人都会拐骗他。

心理处方:给心打好阳光底色

这样说来,爸爸妈妈还要不要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呢?安全教育当然是非常必要的,问题的关键是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重在为宝宝建立安全感。

没有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源于他的精心防范。说句极端的话,宁可宝宝因为不会怀疑而可能受骗,也不让宝宝因过度怀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骗子,而在心灵深处埋下对这个世界不信任的种子。因为这颗不信任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大后,宝宝可能就永远失去与幸福相遇的机会了。所以,一定要给宝宝的心打好阳光的底色:他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他周围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只有这样的宝宝,才能真正找到安全感,才能真正享有幸福的人生。

2.安全教育要多传递正面信息。

因为宝宝容易以偏概全,有时候大人说的话,从成人角度来说可能没错,但是,从宝宝角度来说就未必妥当。所以,在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要多传递正面信息。比如,让宝宝知道,遇到困难可以去找警察叔叔寻求帮助就可以了,不必再夹杂一些负面信息。再比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妈妈没回来”,这样的儿歌,就既起到了安全教育的作用,又没有负面消息。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8

在骗子眼里,容易轻信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是绝佳的行骗对象。

经常叮嘱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家的信息。

在外面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要及时向父母、爷爷奶奶求证。

对陌生人的搭讪,孩子要敢于大声说:“我不认识你!”

Grace一直十分自豪,她的宝贝女儿佳佳“打小就不怕生,放得开,带得出去”。可是,近来奶奶危言耸听的“安全教育”,令Grace有些纠结:一来,奶奶说的不无道理,无论别人拿什么东西给佳佳,她都来者不拒,用奶奶的话说“一骗就被骗掉了”;二来,佳佳毕竟只有5岁,“受教育”之后又变得束手束脚,大方的“社交小明星”不见了。

对于欠缺社会经验的孩子们来说,适时的防骗教育很有必要,关键在于爸爸妈妈教孩子的时候如何把握尺度,以及怎样正确地实施你们的“防骗教育计划”。

第一步:识破骗子真面目

还记得童话故事《小红帽》吗?里面的“狼外婆”真是个可恶的大骗子。现实生活中,骗子们的脸上并没有贴上“狼外婆”的标签,怎样识破他们的真面目呢?

报纸、电视、广播中时常会有警方提示,告诉大家要高度防范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妇女儿童被拐卖等骗局,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或收听真实的诈骗案件回放,因为那些都是非常好的识骗素材。案例中的骗子,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过的,还是没遇到的,他们往往巧舌如簧,他们的手里还会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其行骗伎俩总是“与时俱进”,想方设法让你上当。

学习时,爸妈要不失时机地叮嘱孩子,遇到陌生人敲门、问路,声称要帮爸爸妈妈来接自己,或者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骗孩子的惯用伎俩;如果遇到陌生人叫门、问路,或要带孩子去什么地方,此时,孩子要敢于大声说:“我不认识你!”必要时还可以“逼问”对方:“我爸叫什么”、“什么单位的”、“电话多少”、“我爸就在那儿,敢和他对话吗”……骗子通常答不上来,此时打110报警,大声向路人求救“抓骗子”、“骗小孩啦”,也都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善于识破骗人者的谎言是机智的表现,同时,孩子还要能抵御“诱惑”才行。

曾看过一则报道,有记者挑选幼儿园小朋友做“诱拐”实验,事先和幼儿园老师作了沟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过程中,由记者扮演“骗子”(绝对是一个面相和善的“骗子”),用弹性球、糖果、漂亮的饰物等小道具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结果一个弹性球,居然能从班里“骗走”1/3的小朋友。

可见,很多时候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有多高明,他们只是利用了孩子的弱点。而孩子的警惕性是需要培养的,关键时刻,大人的一句提醒“小心狼外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别信他”往往很管用哦!

tips:给自家孩子测一测:

以下哪些会是他无法拒绝的诱惑?

()玩具球

()糖果

()冰激凌

()小点心

()车模

()卡通娃娃、芭比娃娃等

()游戏机

()带游戏的手机或ipad

上述选项中,即使只有一项打钩,也说明孩子身上存在可能被利用的“短板”,爸爸妈妈平时要多给他打打“预防针”哦!

第二步:上回小当长一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何况,我们大人都不止吃过一回堑。生活中,明智的父母允许孩子、允许自己上点小当,从中得到些许教训,避免下次犯相似的错,上更大的当。

《边过日子边教育》的作者吴斌荣,做过8年教师,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在书中她如实记录了和女儿外出时上当受骗的一段经历――

一天,沿街有人在卖玩具,一种会动的小兔玩具,旁边的小牌子上写着一行小字“信不信由你”,摊主说,小兔玩具你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5块一个。我说了一声“跪下”,小兔马上跪下了。我和女儿猜它是声控玩具,可声控玩具不会这么便宜。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门道,因为还要办其他事,又不想错过这么好的玩具,就掏钱买了两个,一个给女儿玩,另一个给我妹妹的孩子玩。

结果,我们买回去的是根本不会动、制作粗糙的小东西。当时说“就当10块钱买了一次娱乐”,但无论怎样,我们确实是受骗上当了。

最后,作者做了如下总结:

这次经历带给我们一个教训,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奇事,也不会有平白无故的好事。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一开始的判断。

正如吴斌荣所言,上当受骗是很多人可能遭遇的事。相信孩子有过一次受骗的经历,自然会记住深刻的教训,下次遇到类似的“奇遇”、“好事”,警惕性高了,就不会再上当了。

第三步:我才不怕骗子呢!

防骗教育是幼儿园、学校的职责,更是父母不可回避的义务。尤其是三四岁的小小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怎么做是危险的”,除了“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父母还应跟孩子强调些什么呢?

外出时,爸爸妈妈预设一个移动的“亲子自由活动圈”。活动圈规定,孩子离开爸妈不能超过2米,超过距离就要受罚“立定5秒”,几次之后,孩子就会记住教训,玩得再兴奋也不会脱离安全范围,骗子自然就无机可趁了。

让孩子勇敢地说“不”。

这一点说说容易做到难,因为我们通常要求孩子“懂礼貌”、“有教养”,往往忽视孩子也有反驳的权利和自由。在本文第一步“识破骗子真面目”中提及,遇到陌生人叫门、问路,或带孩子去什么地方,此时,孩子要敢于大声说:“我不认识你!”

有教养和大声说“不”,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当孩子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你就可以教他学会打破常规,勇敢说“不”。

假如你的孩子天性羞涩,让他大声说话都难,怎么办?有件防范骗子的法宝,看着很小,却很管用,那就是――哨子。外出时给宝贝套在脖子上,遇到危险时,要孩子记得大声吹哨子,好让爸爸妈妈知道自己很危险,“快来救我”。

骗术止于智者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成成和妈妈在家时,有个陌生人来敲门,他拿出一张白纸放在水中,显现出人和鬼的图像,妈妈被吓坏了,那人借机推销“消灾护身符”,500元一张!还好,成成及时识破那是化学药水制造的骗局,提醒妈妈不要上当,妈妈听了,恍然大悟,刚要找陌生人算账,那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还有一小学生阳阳,他和爸爸一起在车站遇到一行骗的马路摊贩,很多大人都在那儿围观,跃跃欲试,想用小钱博取大奖品,阳阳看出摊主其实就是玩的数学游戏,花钱想博大者,最终得到的都是不值钱的小礼物,于是他和爸爸一起上前戳穿了骗子的把戏,围观的群众恍然大悟。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9

节日期间,谨防家中失火据统计,由液化气、电器引发的居民家庭火灾已达火灾总数的50%。节日期间,居民用气、用电肯定会比平日增多。使用燃气罐前一定要检查连接煤气灶与燃气罐的胶管是否完好无损,使用后要关好煤气灶和燃气罐的开关。一旦发现液化气泄漏,应立即打开门窗,自然通风透气。此时千万不要开关任何家用电器,也不要使用手机和电话,以免引起火灾。另外,在选择取暖器、电热毯等电热产品时,一定要去正规商场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使用时不要长时间超负荷运转,防止火灾的发生。

走亲访友,不能人去楼空近年来,盗窃案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在大量的盗窃案件中,以入室盗窃居多。尤其是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人去楼空,易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分析以往的案件,盗窃犯得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居民不冗分利用防盗设施,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二是邻里之间共同防范意识差,相互帮助少,这一点常常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所以,节日期间最好做到:走亲访友别忘家中留人;家里不要存留大额现金;平时关好防盗门;邻里之间互相照顾,发现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另外,小区保安也要充分发挥作用,越是过节越不能松懈。

出门在外,当心坑蒙拐骗春节假期长,休假的人们喜欢上街逛逛或出门旅游。不论逛街还是旅游,人们兜里、包里都会带些钱,街头骗子和扒手的目光也就盯向了这些钱。因此,出门的人千万别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例如香烟、饮料等,以免中了骗子的计。因为骗子常会将、麻醉剂等混入这些物品中。中老年人更要多个心眼,不要在没弄清真相的情况下乱施同情心,更不要贪小便宜,因为中老年人常是罪犯“下手”的对象。在公共场合,如商场里、公共汽车中,记住不要在人群中拥挤,说不定扒手就在你身边。同时要注意识破扒手的伪装。一般来说,扒手行窃时手中常拿着报纸、书包等遮盖物,他们喜欢在人堆中钻来钻去,上车时喜欢挤在车门处,以便得手后迅速下车。

行车走路,勿忘交通安全节日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这主要与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的司机增多有关。所以,当您外出时,千万不要搭乘超载、酒后驾车或车况较差的车。居民出行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横穿马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不在马路上奔跑追车,不论走路还是骑自行车都不占用机动车道。在这里,我们尤其要提醒司机朋友,一定不要酒后或疲劳驾驶,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相信只要您加强防范意识,注意安全,就能平平安安过个吉祥如意年。

防拐骗安全方案篇10

@伯通,技校精英,知乎网友

这是一次热腾腾的中国法治意识形态大摸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副教授李春雷博士曾经把2000~2013年之间,媒体公开报道的133个拐卖儿童犯罪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有69个(52%)儿童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掉的。无独有偶,2015年1月,山东破获了贩婴大案,37名儿童被救,然而令警方惊讶的是,这些儿童大都是被亲生父母自愿卖到了人贩子手中。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民意的确上达天听,修改了刑法,是否会迎来一个没有拐卖的美好人间?法学泰斗贝卡利亚曾经说过:法律的震慑力,源于承担犯罪后果的必然性,而非承担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陈士渠,公安部打拐办主任

1.鉴于拐卖危害巨大,应依法从严惩处人贩子,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坚决依法适用死刑,以震慑犯罪。2.买方应定罪,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减少收买需求,从源头上减少拐卖犯罪发生。3.家长应看护好孩子,加强防范。

@日剧《胜者即是正义》台词

“民意就是对的,大家赞成的事全都是对的……要是民意想判一个人死刑,那就判吧,这一系列官司,不过就是一场以绞死讨厌鬼为目的的国民运动,为了给自己无聊的人生消愁解闷的运动……如果民意可以决定一切……”

@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