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物业行政工作计划十篇物业行政工作计划十篇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4:22:46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重点,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市优”为目标,进一步转化服务理念,明确工作内容,强化督察措施,规范物业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全体物业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目标实现。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全力以赴,积极创建市级城市物业管理示范大厦称号(创市优)。

2.加强管理,确保业主满意率≥98%。

3.认真筹划,会务服务满意率≥98%,

4.同心协力,清洁保洁率99%,人员培训合格率100%,投诉处理率100%,事故率为0。

三、实现工作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和观念,明确工作目标。集中组织物业管理中心人员进行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物业管理中心管理实施办法》,从思想上加深对物业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管理手段,改进服务方式,利用各种形式研讨工作方法,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把物业管理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统筹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在新的一年,将在原岗位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人员分工,贯彻以岗定责的原则,要人人明确工作职能,做到层层分解落实,实行岗位问责制,严肃工作纪律。

(三)强化督察力度,完善督察手段。通过建立日常督察制度,细化工作内容,将督察内容明确化、条例化,在日常考核中对号入座,形成程序化,使日常督察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今年物业中心首要工作是完善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责任制,把责、权、利充分统一,落实到位。推行与之相配合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绩效源于执行力,执行力源于细节,对每个岗位提出具体的岗位职责要求,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不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明确工作标准,提高自我提升的动力并逐步推广。在各个岗位上采取绩效管理,以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的执行力度。对岗位的操作和执行进行有计划巡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五)大力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是物业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县政府作为国家政府机关部门,更需要注重公共安全;今年我们在安保工作中要坚持“外弛内张”、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控原则,做好治安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几个方面的安保工作,采取以下措施:1、以闭路电视监控、消防系统监控等综合安保系统为主,辅以保安门卫、流动岗哨、机动应急人员,建立一个严密、可靠地安全网络;2、保安员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岗位职责,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百倍提高警惕,是做好安全防控的关键;3、根据县政府地理环境和安防薄弱环节,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守护巡查,是做好保安护卫工作的主要措施4、加强晚上零时以后,特别凌晨时段的保安岗位督促检查工作,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监督;5、加强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相互提醒,相互照应,相互监督,互为联动,形成点、线、面严密的防控体系,发挥安全防范整体的功能效应;6、建立和完善区域内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把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监控中心的值班管理,做到百密不疏;7、做好门卫进出、车辆进出、巡查等各方面的工作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今年我们在安保工作上要做到事前控制,流动巡视堵塞漏洞相结合。消除安全死角,确保县政府内不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六)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今年物业管理中心要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团队凝聚力。加大对环境卫生工作监管力度,力争在保洁工作方面有更大的改观。今年卫生洁净目标实行全环境洁净保障,保洁率达99%,确保保洁质量,在管理措施上实行“三查”来保证保洁质量;一是员工自查,每个员工根据有关作业规程,对自己负责分管区域的保洁项目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二是领班巡查,领班应把巡查检查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对管理区域内所有保洁部位、保洁项目进行巡回检查,每天不得少于两次,并做好记录。三是主管抽查,主管每日不得少于一次的抽查,并做好记录,同时主管还要会同物业管理经理或县政府管理领导每月进行三次抽查,做好记录。确保管理区域内的保洁工作。

(七)以专业化会务保障为基点,做好会务服务,今年我们要尽力做好会务服务,从专业化、人性化、柔性化基础上入手,做好各项会务服务,严格按照《会议服务工作规范》进行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会议服务工作标准》。按照(1)一般小型会议由会议服务人员自查,对照会议要求,落实服务细节,会场管理员全面检查,协调服务环节,跟踪客人的服务要求,落实服务细节,中心领导应对会场布置,设备情况,服务程序包括人员进行抽查。(2)重要会议和大中型会议由会场服务人员自查,对照会议要求,落实服务细节,会场管理员,中心领导要先后进行全面检查,协调服务环节,跟踪客人的服务需求,落实服务细节,对会场布置、设备情况、服务程序包括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抽查。(3)对各项检查做好记录,时时传递,以便相关部门及时改进,提供高效、快速的会议服务。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2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原市城市建设局、原市房产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

(三)将城市照明管理工作职责划给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物业管理、市政、公用事业、风景名胜和市容、绿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拟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拟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负责房产的初始、

变更、注销和抵押登记,负责认定房产测绘成果,核发房屋所有权证书和他项权证;负责指导城市私房的房政管理工作。

(三)负责全市房地产市场管理,负责房地产转让、抵押、租赁、拍卖、置换等市场行为;负责房地产中介服务、价格评估、合同备案等管理工作,负责商品房预售管理,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展房地产广告真实性审查。

(四)负责房地产行业管理,指导和管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活动;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拆迁企业、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

(五)负责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工作;负责全市直管公房的资产管理工作;负责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分配及人员资格认定工作。

(六)负责全市住宅建设管理,负责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负责城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核发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参与新建小区综合验收工作。

(七)负责全市物业服务行业管理和房屋维修资金管理工作。

(八)负责城市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危险房屋鉴定,指导危险房屋治理工作。

(九)负责编制城市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维护年度投资计划及其资金管理;负责市政投资计划的组织实施;指导公用事业投资计划的实施。

(十)负责城市道路、排水、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公用设施的项目建设、维护和审批工作;负责城市道路的开挖审批。

(十一)负责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管理工作;审查、报批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并参与竣工验收;负责市区供水水源的论证、开发和引水工程建设;负责特种行业用水的审批和管理;负责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企业的资质认证和报批工作。

(十二)负责城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的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城镇供热、城乡燃气等企业资质认证和报批等工作。

(十三)指导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工作。

(十四)负责全市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十五)负责陈仓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十六)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设13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

(二)人事教育科

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三)计划财务科

负责局系统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负责局机关及局系统财务、内审、计划和统计工作;组织编报局系统部门预算、决算、企业决算;负责局系统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的报审工作;编制局系统年度生产计划、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性报告、建立项目库;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招商引资工作及局系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四)政策法规科

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局系统重大体制改革的法律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局系统普法、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承担本系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负责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核及管理工作;承担省级风景名胜区、部级风景名胜区申报的有关工作。

(五)市政工程建设科

负责执行城市市政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标准及建设程序;负责市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建审核、备案、招投标管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并组织或参与竣工验收;负责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城市园区、住宅小区内公用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核并参与验收;负责陈仓物流园区的有关业务工作。

(六)市政设施管理科

负责城市住房、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监察及安全工作;负责对依附于市政、公用设施设置的户外广告或其他设施的审批;负责城市园区、住宅小区内公用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核并参与验收;负责城市内涝整治工作;负责城市道路开挖审批及排水许可;负责城市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内工程档案管理;贯彻国家、省有关房地产信息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法规范和管理全市房地产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负责编制房地产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汇集房地产市场信息,调研、分析房地产市场;负责维护房地产信息系统。

(七)公用事业科

负责市区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管理及安全工作;编制城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实施方案;负责公用事业市场准入管理及城镇供热、城乡燃气等公用企业资质认证和报批等工作;负责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授予及对特许经营者的监管;负责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方案的拟定、送审及监督执行等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负责相关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市燃气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

(八)节约用水科

负责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管理工作;拟订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查、报批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并参与竣工验收;负责市区供水水源的论证、开发和引水工程建设;负责特种行业用水的审批和管理;负责城市供水、节水等相关资质的管理工作;承担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日常工作。

(九)住房改革与发展科

拟订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意见并组织实施,对全市房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对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的管理,组织建立职工住房档案;负责驻市企、事业单位集资合作建房项目的审批与管理;负责驻市企、事业单位公有住房出售的价格管理、规费减免、销售对象资格审查以及交易管理;负责住房产权过渡的审核和审批工作;负责房改房售后维修资金使用的勘察、审批工作;负责房改业务统计工作;协调、指导各县区住房制度改革工作。

(十)房产房政科

负责房产市场管理,规范房产市场行为。主管房产转让、抵押、租凭、拍卖、买卖合同备案工作;负责城乡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城乡房屋产权登记工作、房屋测绘成果,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他项权利证》,管理房屋产籍实施方案;负责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组织实施危险房屋鉴定,指导危险房屋治理工作;负责房产中介企业的资质管理,负责辖区房地产中介服务(评估、经纪、咨询、测绘)的日常管理,统计、市场信息;承担房政房产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指导县(区)房产管理工作;承担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一)物业管理科

负责制定本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规划;负责全市住房维修资金监管工作;负责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物业服务企业相关专业服务人员管理和监督;负责全市物业管理统计分析工作、诚信建设的信息记载、;负责新建住宅竣工附属设施设备交付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负责新建住宅物业保修金的管理和监督;负责物业服务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全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参与新建小区规划论证及综合验收工作;负责直管公房资产、租金、改造、改善、防汛防灾等管理工作,编制直管公房修缮计划并负责实施,组织编制、修订房屋修缮定额,审核公房维修资金预、决算;负责非住宅直管公房租赁合同的备案工作;负责房屋安全管理和房屋安全鉴定并推动解危;指导县区住房保障和公房管理工作;指导县、区物业管理业工作;承担市危房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

(十二)开发建设科

负责城市住宅建设工作,拟订城市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负责房地产综合开发管理、商品房销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屋拆迁企业资质管理;制定本市房屋计划、补偿及标准,裁决房屋拆迁纠纷,申请或组织实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等工作;指导各县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负责城市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负责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方案审核及项目管理工作。

(十三)住房保障科

贯彻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政策,负责全市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的管理;负责全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的审批;负责全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租赁补贴发放等具体政策的落实和监督;负责住房保障资料统计工作;负责全市直管公房、危险房屋和修缮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承担市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机关行政编制55名。其中:局长1名,党组书记1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1名,总会计师1名,科级领导职数21名(含监察室主任职数1名)。

五、其他事项

(一)将原市城市建设局和原房产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归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管理。

(二)将市路灯管理处整建制划入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管理。

(三)机构改革过渡期结束后,部门领导职数按局长1名,副局长3名配备。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决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物业配合”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提高城区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推动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二、目标任务

全面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以现居地管理为主,流出和流入地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依法落实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物业管理公司法人代表计划生育责任制,健全完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强化对人户分离、下岗失业、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

的综合治理,确保城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指标达到省、市要求。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落实和规范属地管理机制

1、国家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由所在单位负责。单位干部、职工下岗后,单位有生活费发放或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等经济来往的,由原单位管理;与原单位无任何联系的,由原单位将其下岗人员计划生育信息资料移交到现居住地并办好计划生育移交接管手续,由*镇负责,纳入社区管理。

2、正规管理的居民小区和商贸小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将住户和业主人口基本信息移交物业管理公司后,物业管理公司要确立1-2名工作人员对小区人口信息进行核实和完善,并按要求将人口信息变动情况报所在社区。各社区负责对辖区的小区居民和业主提供各项人口计生宣传、管理、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予以配合落实到位。

3、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的流入人口,以*镇管理为主。出租房主对入住人员的人口信息进行收集,报所在社区(村委会)。房主与*镇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社区(村委会)负责辖区内租房户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

4、个体工商户由工商部门在对业主进行工商注册、年审时对业主人口信息进行登记,并定期将信息提供给*镇,由*镇、社区进行计生管理服务。

(二)全面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的法人代表是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要求依法建立并实行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做好本单位(含临时工、流动人口、下岗分流人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协助计生部门抓好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自觉接受计生部门的指导、督促、检查。

(三)全面做好城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城区居民住宅小区的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

1、各企业要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建立并完善管理服务制度,确保责任到位,管理服务到位。

2、城区居民住宅小区要依法落实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责任,已成立物业公司的,由物业公司负责管理服务,未成立物业公司的,由开发单位负责管理服务。居民住宅小区要设立计划生育服务室,配备专(兼)职计生工作人员,协助计生部门开展工作。

3、加强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进一步完善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共同管理、并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和“抓雇主管雇工、抓房主管房客”的原则,切实抓好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出租房屋实行“四个一”的管理,即一表(房屋出租户登记表)、一簿(暂住人口情况登记簿)、一牌(房屋出租户标记牌)、一知(房屋出租户流动人口须知),做到“人

来登记、人走注销”。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有关乡镇、部门要加强对城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健全县、乡(镇)、村(社区)、组、中心户长五级流动人口管理网络,落实责、权、利,妥善解决工作人员报酬,社区计生专干津贴每月不低于70元,社区小组长每月60元,住宅小区专干(服务员)每月50元。要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的培训,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能力。要加大经费投入,县财政在计生事业费中每年拨付*镇城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12万元,确保城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所需经费足额落实到位。

(二)健全网络。县人口与计生委负责指导、协助*镇加强城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镇政府设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组,由一名副科级领导专门负责,做好城区人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六个社区负责本辖区(含居民住宅小区)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各社区按一定人口比例设立若干个社区居民小组,负责本小组辖区人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有一名专(兼)职计生工作人员负责本小区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县直各单位计生办人员要配合做好城区人口计生管理,负责本单位宿舍集资楼、出租房、门店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三)综合治理。公安、工商、建设、房管等流动人口相关

职责部门要按照各自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建立完善本部门履行计划生育职责的具体制度,配合当地政府在各自范围内做好城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在新生儿上户、办理《暂住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发放施工许可证、办理房产证、出租屋管理中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计划生育证明,并每月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当地计生部门。

(四)清理清查。充分发挥“一干两长”(社区干部、社区小组长、中心户长)作用,摸清城区流动人口底数,对城区流动人口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纳入常住人口信息微机管理。每月由*镇政府组织各社区和东、南、西、北门村委会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出租房进行一次集中清查,对房东、租房户、门店从业人员计生情况造册登记,落实计划生育管理属地。县人口与计生委行政执法大队每年协助*镇政府开展三次以上流动人口清理,对违犯计划生育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对流入*镇的本县外乡镇计划外生育对象,由*镇调查核实后移交对象所属乡镇,并办好移交手续,对象所属乡镇负责征收社会抚养费、上报出生及落实相应节育措施,同时按应征金额的10%提取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拨到*镇。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4

一、主要职能

(一)负责国家及省有关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指令的贯彻实施。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云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规章,对辖区内道路运输(含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道路客货运站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以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等)经营实施行政许可。

(三)制定全州行业发展规划,制定道路运输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关的道路运输管理制度,合理调控运力、安排站点布局。

(四)负责组织运输市场的服务质量、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全州道路运输投诉处理机制,调解运输纠纷。

(五)掌握__州道路运输价格、税收的执行情况,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按分管权限,提出调整和修改的意见。

(六)组织实施重点物资、大宗物资、港站集散物资的运输,组织实施重要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实施指令性抢险救灾、战备物资运输,并进行监督检查。

(七)根据本州运力与运量情况,按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交通部门提供需求信息,进行宏观调控,组织车辆结构调整和推进技术进步,组织本州的道路运输站(场)规划、布局,组织本行业的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八)负责本州道路运输行业的生产经营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汇总及上报工作,组织道路运输业的各种基本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开展咨询服务,组织市场调查和预测。

(九)核发、管理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的各种证、牌及票据、凭证、单据等,负责道路运输规费的征收、管理。

(十)负责本州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推广经验交流,负责对道路运输企业和运输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工作。

(十一)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上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指示,对全州道路运输行业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十二)承办州人民政府和州交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工作职责,州交通运政管理处机关内设10个科、室、大队,下设12个运政管理所。

(一)办公室

1、组织起草综合性的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规划、决议、通知和规章制度等有关文件,并督促实施。

2、负责组织安排有关会议,会议记要,落实和检查会议精神执行情况。

3、掌管运政处印鉴,起草公文、函电,审核各科室以运政处名义制发的各种文件,负责公文收发、传阅、催办及管理。

4、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负责指导监督各科室档案工作,负责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5、负责日常内部事务处理,协调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督促和检查全处考勤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6、负责全州运政系统信息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政务正常运行,负责周期性转存文件和其他各种数据文件,保障文件安全。

(二)人事宣传科

1、负责全州运政系统人事、工资、职改、养老保险、职工福利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人事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台帐、档案。

2、根据上级机关的要求,结合全州运政系统的工作实际,负责全州运政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管理和纪检工作。

3、做好__州道路运输行业宣传工作,组织完成人力资源的统计上报工作。

4、组织撰写本州交通运输行业和运政系统的精神文明创建规划,抓好精神文明创建的日常工作;并组织抓好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工作。

(三)财务科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和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对全州运管系统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2、负责全州运管系统的预算、决算编制汇总上报工作;负责拟定年度规费征收和经费使用计划,负责对各县有关规费征收任务的下达。

3、做好票证的计划、管理和领发工作,建立健全领、发登记台帐。

4、做好行业统计工作,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建立健全台帐。

(四)旅客运输管理科

1、负责贯彻执行旅客运输行业管理法规、政策、规章和全州旅客运输市场的管理,拟定全州旅客运输市场发展规划。

2、按权限对全州的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及线路、班次及客运站实施行政许可。

3、负责全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客运站的监督管理。

4、负责全州农村客运的规划和发展工作。

5、负责处理旅客运输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

6、制定和组织实施道路旅客运输应急预案。

7、定期上报和公布道路旅客运输的统计数据。

(五)货物运输管理科

1、负责贯彻执行货物运输行业管理法规、政策、规章和全州货物运输市场的管理,拟定全州货物运输市场发展规划。

2、负责对普通货物和危险货物运输经营实施行政许可,审核上报国际道路运输相关手续。

3、负责对全州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普通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国际道路运输)及货运站(场)的监督管理。

4、负责处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

5、制定和组织实施道路货物运输应急预案。

6、管理和发放特种货物运输准运证。

7、对全州运政系统的基本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

8、定期上报和公布道路货物运输的统计数据。

(六)驾驶员培训管理科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2、负责本辖区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站)开、停业的审核、上报工作和本辖区汽车驾驶员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3、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州汽车驾驶员培训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拟定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站)管理制度,建立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站)档案、台帐。

4、组织实施全州营业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的审核、培训、考试。

5、组织对本辖区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站)的检查,督促其完成交通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按规定权限处理违法办学行为。

(七)车辆技术管理科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法规、政策、规章。

2、负责全州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强制二级维护制度的实施、检查和协调服务。

3、负责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资质和质量信誉考核,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质量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4、负责组织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宣传贯彻并监督实施。

5、指导和监督维修经营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国家、交通行业的维修作业工艺规范,积极推广应用汽车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

6、组织对维修质量纠纷的双方进行维修技术分析和鉴定,并对维修质量纠纷进行调解处理。

(八)运输安全监督科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

2、制定全州运管机构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的规章制度,督促全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全面落实“三关一监督”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职责。

3、负责全州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州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价,实施对各县(市)运管机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考核评价。

4、组织排查全行业和本系统内部安全生产隐患,并及时提出预防和整改的意见。

5、做好道路运输gps二级监控平台的管理工作。

(九)办证服务中心

1、负责全州道路运输业行政许可事项的业务受理和送达,做好道路运输经营行政许可的统计上报工作。

2、负责全州道路运输证的监督管理。

3、负责办理驾驶员培训学校教练车证制证工作。

4、负责全州营业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的办理、审验工作。

(十)交通运政稽查机动大队(加挂政策法规科)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道路运输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并负责做好运输行业普法工作。

2、负责全州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及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组织专项整治活动。

3、负责全州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的处置,维护辖区内道路运输市场的稳定。

4、负责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审核工作和道路运输案件的复议、诉讼工作以及全州运政系统的法制工作。

5、负责对全州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督察工作,组织全州运政执法人员、运政协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6、负责运政系统执法人员的资格培训及执法证年度审验工作,查办、催办、督办有关人民群众对运政执法的投诉。

7、负责全州道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十一)12县(市)运政管理所

1、负责国家、省、州有关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指令的贯彻实施。

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云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规章,对辖区内道路运输(含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道路客货运站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经营实施行政许可。

3、制定本县(市)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有关的道路运输管理制度,合理调控运力、安排站点布局。

4、核发、管理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各种证、牌及票据、凭证、单据等,负责道路运输规费的征收、上缴。

5、组织实施重点物资、大宗物资、重点港站集散物资的运输,组织实施重要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实施指令性抢险救灾、战备物资运输,并进行监督检查。

6、根据本县(市)运力与运量情况,按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交通部门提供需求信息,进行宏观调控,组织本县(市)的道路运输站(场)规划、布局。

7、负责本县(市)道路运输行业的生产经营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汇总及上报工作,组织道路运输业的各种基本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开展咨询服务,组织市场调查和预测。

8、负责组织运输市场的服务质量、经营行为,价格执行等的监督、检查,调解运输纠纷。

9、负责对本县(市)运输经营业户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10、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上级和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指示,对本县(市)道路运输行业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11、承办县(市)人民政府和县(市)交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5

2010年1月29日,香港红磁马头围道一幢55年楼龄的旧唐楼几秒之内完全倒塌,造成4死2伤事故,震惊整个香港社会,各方对楼宇失修问题非常关注。

根据香港政府屋宇署资料,现时香港有逾1.7万幢楼龄超过30年的私人楼宇,其中约4,000幢楼龄超过50年。本次意外发生的马头围一带,就有不少楼龄超过30年的“四无”旧楼,即无法团、无保安、无维修及无管理。按理说香港不乏楼宇保养维修的法例与技术,大厦普遍也已成立业主立案法团。民众的物业管理意识不能算低。那么此次悲剧究竟是人为错误,或是法律漏洞?是政府监管不善还是业主维修意识不足?要了解事件背后的起因,必先认识香港现存的楼宇维修机制。

香港的楼宇维修机制

建筑物条例的修订

香港特区政府于2007年11月开始就“简化小型工程申请手续”进行咨询,分开处理结构性工程与小型装修工程的申请手续,让业主以简单方便的途径进行小型工程,促成更多业主安全地进行楼宇维修。此条例经修改成为《2008年建筑物(修订)条例》,于2008年6月获立法会通过。紧随此条例的实施,屋宇署于2009年12月展开了小型工程承建商的注册工作,由注册人士统筹和进行工程,维修质量更有保障。在2010年1月马头围道事件时,立法会正就强制验楼及强制验窗的计划进行咨询及辩论。事发之后,议员也呼吁立法会尽快通过强制验楼条例(即《2010年建筑物(修订)条例草案》)。

楼宇更新大行动

2009年特区政府与香港房屋协会及市区重建局合作推出了“楼宇更新大行动”,该计划是一项单次、综合性、为期两年的维修资助计划。由政府拨款10亿元(注:均指港币,后同),协助约1,000幢旧楼的业主进行楼宇维修,在短期内为建造业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达致改善楼宇安全和美化市容的双重目标。“大行动”中包含有香港房屋协会(简称“房协”)、市区重建局、屋宇署等部门开展的各项资助扶持计划。

香港房屋协会

香港房屋协会开设“楼宇管理维修综合计划”,包含四个范畴:教育及宣传、提供指引及专业意见、鼓励及协助、贷款计划。房协定时举办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研讨会、物业管理课程、广告等,推广楼宇管理及维修的知识。房协已在全港各地开设物业管理咨询中心,每个中心均由拥有楼宇管理及维修专业资格的职员驻守,为市民提供意见。咨询中心内亦备有楼宇维修的刊物供市民参考。房协除了担负起教育、宣传及技术上的协助,亦以提供两种资金上的援助:-

“楼宇管理资助计划”资助仍未设有业主立案法团的大厦成立法团。根据《建筑物管理条例》妥善筹组业主立案法团的大厦,可获3,000元资助筹组业主立案法团的费用,亦可获资助楼宇公共地方第三者风险的年费,以每年6,000元为上限,为期不多于3年。

“楼宇维修资助计划”资助符合资格的法团维修大厦的公共部位。资助额因单位数目而异,如20个单位或以下的工程可获资助总额的三成或上限150,000元。此计划针对的是楼龄20年及以上的私人住宅或综合用途楼宇,并位于市区重建局“楼宇复修计划”服务区以外,使本来被忽略的住户能于此计划中被优先考虑。“楼宇维修资助计划”的一大特点是,集中改善大厦的公共部分,例如楼宇的安全、环境卫生及环保的工程,细项如维修外墙、混凝土剥落、更新喉管(编者注:此处特指洁具冲洗管和洁具排水管,下文同)或消防系统、加装节能装置及园林绿化等。为保证工程质量,法团必须委任认可人士或专业顾问(如建筑师、工程师及测量师),香港房屋协会会资助法团聘任这些专业人士的费用,以20,000元为上限。

除针对大厦法团和公共部分的维修资质计划之外,也有专门针对业主自有部分的资助计划。

“家居维修贷款计划”在于协助业主在其单位内进行的维修工程,如有关家居安全、环境卫生、更换电线及排污装置或清拆违建物等。申请大厦必须为住宅物业,楼龄20年或以上,免息贷款上限为50,000元,可分36期摊还。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在2008--200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公布,政府会动用10亿元推行“长者维修自住物业津贴计划”,并委托香港房屋协会负责推行。该计划为老年人自住业主提供财政资助,维修保养物业及改善楼宇安全。申请人须持有香港身份证、年满60岁、是楼宇或单位的业主,居住在有关物业,并符合每月入息限额及资产限额,合资格者在5年内可获批最多4万元津贴。津贴亦可用作偿还申请人在屋宇署、市区重建局或房协的楼宇维修贷款。而此项津贴计划的服务范畴包罗万有,并不如以上的资助计划般局限于某方面的维修。

市区重建局

市区重建局的其中一项工作重点,是促进及鼓励复修残旧的楼宇,防止市区老化。市建局推出的“楼宇复修计划”提供两项资助,分别是“楼宇复修贷款计划”和“楼宇复修物料资助计划”,供位于油麻地、旺角、大角咀、马头角、深水炒、荃湾、观塘、湾仔及中西区的人士申请。前者是毋须进行任何入息及资产审查的免息贷款,最高贷款金额为10万元,最长还款期为60个月及每月还款额不低于100元正。后者是具体的复修物料及服务的资助,市建局职员会提供免费专业技术支持,提供内,外墙漆油、排污、冲厕及公共饮用水喉管、天台防水物料、防火物料(现有提供:防烟门、紧急照明系统、灭火筒)、环保推广物料(现有提供:盆栽、废物分类回收筒、节能照明灯泡)。既能保证维修物料的质量及规格,更省却了业主自行选购的步骤,加快维修的步伐。

屋宇署

屋宇署主要的工作是执行《建筑物条例》的规定,向市民推广修葺和保养旧楼、排水渠及斜坡的知识。因此其“楼宇安全贷款计划”包含的资助项目范围最广:楼宇及斜坡的修葺、消防装置、升降机、电力装置及煤气竖管的维修和改善工程、斜坡的经常性维修工程及清拆违例建筑物等。个别业主可向屋宇署申请毋须接受经济状况调查的贷款,贷款额由屋宇署署长按有关工程所需的费用总额和承担改善工程费用的业主人数厘定,每个单位的贷款额上限为100万元。

旧楼失修未能根治的原因及补救

以上众多的资助计划,包括了资金、物资、专业咨询,独居老年人至业主立案法团皆可自由申请,基本上已提供了极为完善及全面的协助。但为何马头围道塌楼悲剧依然会发生?

原因一:政出多门。前文所提及的香港房屋协会、市区重建局、屋宇署等部门互不统属,所推行的资助计划亦是各自营运。一直到2000年11月开始,屋宇署联同民政事务总署、消防处、机电工程署、食物环境卫生署、水务署及环境保护署等政府部门,在全港各区推行“屋宇维修统筹计划”,这是六个政府部门首次联合处理旧楼事

务。然而此统筹计划并未取得明显成效,大部分建议都停留于咨询阶段。事实上,六个政府部门各施其职,统筹旧楼维修事务,碍于职权难以界定及内部协调的困难进展缓慢。因此,部分立法会议员建议设专员处理,或成立一个旧楼管理局,统合各相关部门直接处理旧楼的维修安全问题。

原因二:屋宇署无法进入业主单位巡查。虽然《建筑物条例》赋予建筑事务监督权力机构进入任何处所及土地,但需先认为有危险建筑物或正进行会构成危险的建筑工程。然而,除非有市民投诉并提供充足证据,屋宇署不能进入业主单位巡查,否则根本不会知悉有这些个案。因此,日后审议《2010年建筑物(修订)条例草案》时,应规定强制验楼范围包括单位内的建筑物结构,并给予屋宇署进入单位巡查的渠道,以确保影响大厦结构的私用及公用部位亦受法例规管。

原因三:住户不合作。按照普通法,每一名楼宇业主都有责任维修及管理其物业,包括楼宇结构、墙身及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建筑物条例》仅列明所有私人楼宇皆受该条例监管,以确保楼宇达到基本安全标准,检查工作则由建筑事务监督负责。但香港至今仍未有强制业主履行上述责任的法例,因此业主一般都只会待问题恶化到不得不正视时才会主动维修。而且,现时居于旧楼的居民多为基层租客,他们一般无法应付验楼及维修开支。即使政府各部门提供种种资助计划,响应者也并不多。归根究底,仍因香港物业的租售频密,业主名册变动大,当中不少心存侥幸者尽量拖延,希望把楼宇维修的责任丢到下一任的租户或业主身上。而不打算出售物业的业主,因钉契(因物业违反某法律规定而被禁止转让)对他们毫无影响,更对修葺令视若无睹。部分业主则力图政府着急全助,他们就能坐享其成。马头围道倒塌大厦在2004年前就收到修葺令,拖延了六年仍没有落实执行,就是各种心态综合的后果。

马头围事件发生后,屋宇署立即全面巡查全港所有约4,000幢1960年以前建成的楼宇。如发现有任何不寻常迹象或状况,专业人员会作出进一步跟进措施,包括进入大厦单位内视察。屋宇署人员若发现大厦个别单位内到有明显的不寻常改动,亦会作出跟进。立法会随即就《2010年建筑物(修订)条例草案》法案讨论,以求尽快推行强制验楼及验窗计划。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物流企业;纳税筹划;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030-02

引言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涉税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设计、运筹和安排,使得纳税人能够以较低的纳税成本完成经营行为。物流企业需要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房产税、所得税、印花税等多个税种的纳税义务,而中国政府并没有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物流企业以优惠,使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较重。物流企业必须对本行业所适用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以期合理、合法地降低纳税成本。

一、物流企业纳税筹划的现状

1.纳税筹划外部环境差。中国纳税筹划外部环境差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税法建设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和调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税法传力度不够,纳税人无太多的途径了解税法的全貌,也就难以知道税法的调整情况,这种情况影响物流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同时社会各界对纳税筹划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其次,中国税收征管意识较差、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低,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最后,中国的税务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在当下这个时期,中国的税务服务业才刚刚起步,发展还比较滞后,再加上专业人员素质比较低、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使得税务服务行业更缺乏吸引力,也就难以满足众多纳税人的需求。

2.纳税筹划基本工作没有做好。由于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低,会计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物流企业中的管理活动不是按照工作流程,并且财务上还没有规范的预算方案,企业领导权力过于集中,只是凭自己意愿擅自决定;同时,由于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物流企业的税务筹划主要工作人员主体不明,企业领导主要还是靠财务部门做好纳税筹划,但会计人员自身认为本职工作就是做好会计核算,为领导提供会计报表,不去做纳税筹划。会计人员还存在素质比较低,专业水平不高的缺点,导致物流企业当前执行会计政策力度不够,账目出错,不按会计工作程序做账、核算方法出错等问题,企业无法进行纳税筹划。

二、物流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纳税筹划的涵义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纳税筹划还不了解,当谈及到纳税筹划时,总是与偷税、漏税联系在一起,认为纳税筹划就是违法行为。而实际上,偷税与纳税筹划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偷税是指纳税人采用不正当手段,千方百计少缴税或者干脆不缴税,从而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属于违法行为。

2.税收筹划外部环境差。中国税收筹划的外部环境差,第一是税法建设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传力度是不够的,纳税人太多的途径的不理解,也难以理解或税法规定,这种情况影响的企业税收筹划。同时,社会各界对税收筹划和误解。其次,中国的税收征管竹意识差,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中国税务发展比较慢。在这一时期,中国服务业刚刚起步,发展比较滞后,加上专业人员素质低,专业化水平不高,使得税务服务行业更具吸引力,满足许多纳税人。

3.物流企业缺乏纳税筹划高素质人才。众所周知,我们无法补救发生的市场经济活动,必须事先对纳税筹划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来适应市场变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人员熟知企业整个筹资、经营、投资等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内容,同时还要具备会计、税收财务等专业知识,此外物流企业纳税筹划人员不但要对税法精通,并且能掌握税收政策调整情况,还要熟悉物流企业业务流程,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从而供管理者决策。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执业水平是纳税筹划成功的保证,也是纳税筹划人员自身价值的体现。但当前大部分物流企业纳税筹划人员执业水平较低,不具备较高的税收政策水平,不具有对税收政策深层加工的能力,无法保证筹划方案的合法性。

三、物流企业纳税筹划策略分析

1.提高物流企业相关人员的素质。物流企业纳税筹划亟待解决,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物流企业人员,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外出考察、聘请教师、组织培训等形式来提高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消除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纳税筹划的错误认识,不能把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要让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熟悉、熟练应用税收方面的知识,采用纳税筹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

2.遵守税收法律规范,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物流企业必须要树立纳税筹划的风险意识,凡事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物流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首先要树立起牢固的风险意识,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涉及国家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时,必须要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各个层面上对所筹划项目的合理性、合法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税收具有强制性,如果偏离了纳税遵从,企业将面临涉税风险。如果触犯了税法,那就是偷逃税,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就是无效的,甚至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纳税筹划必须坚持其合法性原则,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政策的规定是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关键,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纳税筹划行为能得到当地税务机关的认可,还可以聘请纳税筹划专家,提高纳税筹划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加强纳税筹划管理,保证企业的战略利益。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从纳税人方面来看,纳税筹划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人的经营和发展,其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筹划必须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就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因而,纳税筹划既要考虑某一税种的节税利益,也要考虑多税种之间的利益抵消因素。纳税活动涉及的利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项目纳税的减少并不等于纳税人整体利益的增加。企业经营的最优方案应是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纳税人或机构开展纳税筹划应综合考虑,全面权衡,不能为筹划而筹划。物流企业应该熟悉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当前,中国对企业的税收,也像其他国家一样,都采取了许多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物流企业应该熟练运用纳税筹划的方法,去合理避税,来提高企业利益最大化。

4.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关注法律环境变化。纳税筹划使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也必然会为实施该方案付出相应的代价,使物流企业因税务筹划而发生一些支出或损失。如果税务筹划的节税额不能弥补这些支出和损失,那这种税务筹划就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无效和不可取的。

中国在不断加快纳税基本法的制定和颁布同时,还逐步对已经发现的有关税法的模糊或不明确之处进行修订,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的纳税筹划策略必须做出及时调整,若构成违法行为,企业将受到严厉惩处,这样就会使纳税筹划行为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结论

税收筹划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需要。税收作为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合理,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获得最大利润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税收筹划可以合法,合理,有效减轻税负,提高资本回收率,税后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活力。

总之,物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大。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的同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基于企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所有的影响和制约的税收筹划的条件和因素,权衡了利弊会计政策选择的选择,可以使企业税收负担不轻但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畅.浅谈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12.

[2]华峥嵘.中国物流企业纳税筹划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3]林立清.物流企业纳税筹划的现状分析[J].京会月刊,2012,(1).

[4]尚胜利.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11.

[5]张汉.新时期中国物流企业纳税筹划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4).

[6]张守文.财税法疏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程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前沿[J].延安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8]罗豪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9]史晓原.中小企业物流运作的思路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7).

[10]李芳.虚拟物流企业技术框架体系的构建[m].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出版社,2011.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7

摘要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按照发展战略,滚动编制长期规划,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税收环境、涉税政策是项目可研、运营管理的决策依据,涉税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学习研究工程项目中涉税政策,防范经营风险,用好用足政策,服务投资控制,是工程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参与项目建设经验,围绕工程项目中涉税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涉税政策应对措施

一、增值税管控

1、不动产进项税管理

2009年,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固定资产进项税允许抵扣,同时明确,一般纳税人不动产、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购进,其进项税不准予抵扣。不动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之规定: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鉴上,实际操作中,为防范涉税风险,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界定动产和不动产。国家已颁布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新标准,采用GB/t14885-2010代替GB/t14885-1994,作为建筑物、构筑物确认的参考依据。二是需要对建筑物、构筑物的独立性和设备的附属性进行甄别。按照与主体设备配套、不独立形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材料可以抵扣;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不直接参与生产、安装使用后与建筑物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以抵扣的原则,准确核算进项税转出;三是外接可移动设备。有些设备虽然通过端口与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连接,但可以独立为一项资产,能够移动,不符合不动产的定义,进项税额应予抵扣。

企业运用eRp/pS模块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项目wBS(工作细分结构)元素为工程项目中设备和材料准确划分创造了条件。投资管控部门应参考工程详细设计,合理划分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其项下提报材料、设备需求,以便财务人员准确核算进项税转出。

2、“营改增”进项税管理

2012年以来,全国陆续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本轮“营改增”覆盖交通运输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运用好这一结构性减税措施,可降低投资成本。一是优先选择已实施“营改增”地区的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勘探、设计、软件等服务,变营业税价内税为增值税价外税,降低工程建设中二、三类费用。二是优化工程承包合同,将施工作业中,有形动产租赁业务划分出来,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

二、营业税管控

1、化解多计缴营业税风险

材料、设备计税依据分析。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之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企业工程采取epC(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模式的,鉴于epC总承包单位既是设备供应商,又是工程承包商,按照上述之规定,epC采购中设备部分将作为工程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无形中增加工程成本。对此,可将物资采购合同从两方(建设方、epC总承包单位)变更为三方(增加供应商),从源头规避多缴纳营业税、增加投资成本风险。

如上所述,建设方提供的设备,不计入营业税计税依据。现实中,企业会出现材料采购、现场预制设备的情况,如该部分材料用途划分不清,易并入工程营业税的计税依据。针对这点,首先,要对材料和设备准确界定。原则上参照《建设工程设备材料划分标准》(国标GB/t50531-2009),并结合地方税务部门的具体规定执行。其次,材料需求源头要界定清楚。投资控制部门应严格按照工程概算,准确划分预制设备所用材料和一般材料,并体现于wBS的不同网络之中。确切地讲,要将预制设备所用材料需求提报反映在设备购置费的网络之中;将一般材料需求提报反映在主要材料或建筑、安装工程的网络之中,以便财务人员分别统计、计提税金;最后,财务人员要对照网络成本归集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对标分析,防止超需求计划发货、预制材料和一般材料相串等,防范投资超概或少计税收风险。

2、化解重复计缴营业税风险

工程分包、转包风险分析。一是《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换言之,安装、装修、装饰和其他工程的总分包之间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二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124号令)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不履行合同规定,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分包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分包给他人的,属于转包行为。转包不同于分包,在建筑工程总分包之间,如果总承包商将工程转包的,总承包方必须缴纳全额营业税,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地方税务部门划分转包、分包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总承包方承揽主体工程应超过总工程的50%,否则,认定为转包行为,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综上,笔者认为,工程分包原则上,建筑工程可以分包,而安装、装修、装饰及其他工程原则上不予分包,确系资质等因素需要分包的,可由建设方直接与分包商直接签定工程承揽合同。具体操作中,一是要严格审查总承包方的资质,严禁工程转包;二是准确划分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按照主体工程的性质,将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等工程划入建筑工程;而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工程以及被安装设备的防腐、保温、油漆等工程作业划入建筑工程。三是满足工程分包条件,实行差额计征营业税,即总承包方应承揽主体工程,占总工程的50%以上;总承包方将分包合同到地方税务部门登记备案、申报纳税;总承包方应向地方税务部门提供分包商开具的建筑业发票和完税证明。

三、所得税管控

1、项目转资后折旧费处理方式

工程项目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企业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办理工程项目预转资,暂估资产计提折旧,将来工程决算后,正式转资与预转资有出入的,折旧费不再追溯调整,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再作调整,但该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用后的12个月内进行。

有关工程项目预转资中会税差异,企业层面倾向于:工程项目一年内能完成工程决算的,按合同金额暂估转资产;否则,按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办理转资,每月动态调整。笔者认为,应根据工程项目预计成本办理转资,一年后,比对工程项目账面价值与暂估价值不同形成的折旧差异,做递延税款处理,并做好动态台账,以便后续转回处理。

2、“三项设备”政策处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规定,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三项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由于“三项设备”优惠目录范围过窄、审批手续复杂、内部责任主体不清晰、工程流程不顺,等等,企业落实效果不尽理想。为最大限度落实该优惠政策,笔者认为,要积极推动国家税务总局修订、扩大专用设备目录;要完善落实“三项设备”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理顺工作关系,建立跟踪机制,实行激励引导。一是安全、环保、机动等采购需求部门是责任主体,在设备选型、技术谈判时,优先选择优惠目录产品;二是采购部门关注收集采购合同、产品性能参数、合格证明等资料;三是生产、技术部门要全面评价设备投入运行效果;四是财务部门收集资料、整理归档,聘请中介开展税务鉴证,并落实于所得税清算中。企业要根据落实政策情况予以一定奖励,建立责任主体为主导、联动部门分享的分配机制。

3、政府补助的业务处理。

为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地方政府会在新征土地等方面给予企业发展建设支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地方政府财政返还属政府补助,如费用性返还,当期直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而资本性返还,于收到款项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后续依据资产的使用年限,分别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税法不同于准则,要求资本性返还于收到款项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待后续分期确认收入时做转回处理。实际工作中,企业收到政府补助时,不论费用性、资本性返还,应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续根据返还使用情况、受益年限,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四、其他税种管控

1、房产税政策

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计税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计征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73号)规定:为了维持和增加房屋的使用功能或使房屋满足设计要求,凡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如给排水、采暖、消防、中央空调、电气及智能化楼宇设备等,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都应计入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笔者认为,新建房屋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如安装使用后与房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应并入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

2、土地使用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规定:以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由受让方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现实中,由于政府规划、拆迁不及时等客观因素,导致企业虽然受让取得了土地但却无法使用。笔者认为,企业在签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应明确土地交付时间为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拆除完毕、具备使用条件时为基准日,对土地不具备使用条件的,请国土部门出具的无法使用该宗土地的有效证明,报请主管地税机关核实、减免该期间的土地使用税。

3、采购设备关税处理

根据《关于部分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涉及的相关执行问题》(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103号)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进口设备及随上述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可免征关税。企业应编制政策应用方案和计划安排,列出了政策依据、注意事项、工作步骤、时间节点等,取得国家发改委出具《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送达地方海关备案、提请减免关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9.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8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依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市危房棚户区改造的实际,现就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宅。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和危房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今后,危房棚户区改造,其住宅建设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年度计划管理。可以采取项目法人招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良好开发业绩和社会信誉的开发企业进行建设,也可由城市政府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机构直接组织建设。

三、城市政府每年要根据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有计划的建设一定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要按国家规定和城市政府划定的中低收入和住房困难标准组织相关部门,审核确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

四、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必须具有当地城镇户口;家庭收入符合当地政府划定的中低收入家庭标准;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标准。具体标准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四条要求,由政府制定并定期公布。

五、市房产局是经济适用住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城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和对各县(市)区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发改委、监察、财政、国土、规划、建设、价格、税务和金融管理等部门根据责职分工,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工作。

六、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对其开发建设的住房工程质量负最终责任。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向买受人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并承担保修责任。

七、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以保本微利为原则,由城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审定。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单位在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前,核算住房成本,向价格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会同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共同审核经济适用住房成本费用,确定价格。其价格构成包括以下因素:

(一)拆迁费和安置费;

(二)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三)建安工程费;

(四)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按建筑面积0.5%建设的物业用房、公益活动用房的成本费用);

(五)以上4项之和为基数的2%管理费;

(六)贷款利息;

(七)税金;

(八)3%以下的利润。

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确保优先供应;非住宅房屋部分,必须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不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收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可以将建设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

十、用于个人购房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优先向认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发放。

十一、经济适用住房套型面积,要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项目立项申报时由规划、建设部门把关,设计部门按规划、建设部门的要求进行设计,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

十二、经济适用住房的准入和退出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五章规定办理。

经审核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家庭要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买卖合同》。

十三、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要按规划委员会批准方案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和物业、公益用房建设。凡没有按规划设计进行建设的,相关部门一律不预验收。一个小区由一个单位进行开发建设的,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划部门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小区建设;由多个单位进行建设的,按小区规划,分摊到各开发建设单位进行建设或按分摊任务出资,由一家单位进行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小区建设的规划和预算,房产部门要按规划设计要求,负责对小区建设的协调、检查和验收工作。

十四、经济适用住房建房单位,在办理经济适用住房许可证的同时要委托物业企业提前介入管理,并报房产管理部门备案。一个小区只能聘用一家物业企业介入前期物业管理,由房产管理部门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入住后可续聘前期介入的物业企业进行物业服务,或重新选聘其他物业企业进行物业服务,也可以在社区居委会等机构的指导下,由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符合居住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物业服务。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9

一、整体目标

继第一阶段(2015-2016)交付后,计划近期开始第二阶段(2016-2017)。合作方以首阶段收效为基础,制定了本阶段的工作计划。首先,继续明确大方向,即促进伦敦实现其2020年废弃物管理目标:废弃物总循环率50%;二氧化碳排放量满足排放绩效标准;为英格兰生活废弃物的循环率达到50%作出贡献。

二、工作重心

第二阶段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四个方面:

最小化垃圾产量,最大化废弃物再利用;提高食品垃圾的收集量,改进收集手段;提高干燥循环的产量,改进处理质量;控制废弃物处理残渣的产出量。

三、具体措施

落实工作分三个路径同时展开:

评估服务。从五个方面协助市政部门开展服务评估:(1)寻找不足,发现废弃物收集服务中有待改进之处,找到节约成本的切入点;(2)改进服务,实施一整套实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路边食品废弃物的收集效率;(3)辅助采购,提供外包废弃物收集服务相关支持,使采购合同既能发挥政府财政的最大价值又能提升绩效;(4)促进合作,通过开展联合服务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区域服务的协调性;(5)增加收入,开发盈利,例如商业废弃物相关的收费服务能为市政部门创收,补贴成本。

转变行为。一是为大伦敦各级市政部门之间的贤ㄐ调工作提供支持;二是协助开展各项废弃物循环和减量行动,例如策划符合各地需求的“珍惜食物、厌恶浪费”行动(LoveFoodHatewaste)和“爱你的衣物”(LoveYourClothes)行动。在综合协调方面,计划通过提供津贴补助和咨询建议等形式,重点推动各部门提升公共宣传质量,并加强宣传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信息公共传播的质量和频率会影响到居民的回收和循环的效果。在项目执行方面,主要确保各级别环保活动在伦敦的深化与协调,包括英国环保团体(Recyclenow)开展的全国性废弃物循环活动、欧盟级别的废弃物意识增强周活动(europeanwasteawarenessweek)等。计划根据活动的日程安排,确定与伦敦废弃物管理事项优先级别相吻合的季度活动主题,并据此向各级行政区推广。此外,在确保活动在伦敦深入推进的同时,该计划还致力于探索新活动。

依靠创新与发展。该路径方案旨在帮助各部门提高知识技能水平,减小部门之间的技术差距,推动研究并落实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具体工作分方面推进。一是注重培训,为市政部门开设专题研讨会、线上研讨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定制培训主题。该计划还与英国特许废弃物管理学会(Ciwm)合作,面向市政主管开设循环经理人认证培训课程。二是注重研究,资助与上述工作相关的创新项目。第二阶段计划已经确定的资助方向包括密集城市循环项目(DenseUrbanRecycling)等部级试点计划,以及伦敦范围内的研究项目。

四、效果评估

计划实施效果主要依据关键绩效指数(Kpis)和计划指数(ppis)进行评估,同时参考上一阶段的实施效果。

物业行政工作计划篇10

电力是国家的基础产业,电力工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结构复杂、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复杂过程,科学管理对工程的成功实施起关键性的作用。工程项目管理是以进度管理为主线,通过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等管理手段,有序推动工程建设,全面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过程。在项目管理的进度、安全、质量、投资4方面控制中,进度控制是导向旗帜的管理观念,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偏差的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电力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应遵循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程序,科学编制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开展进度计划全过程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基建工程依法开工、有序推进、合理工期、均衡投产的总体控制目标。业主是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策划者、总组织者和总集成者。业主方的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核心,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电力建设工程中基建部门行使管理职能,业主项目部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和参建队伍管控,实现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质量、造价、技术管控目标。

2电网建设进度计划的编制

电网建设进度计划是指各级基建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协同,根据职责分工,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总结评价4个阶段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

2.1进度计划的编制要点及措施

编制进度计划时,基建管理部门需掌握所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如土地许可、穿跨重要设施许可、停电计划、物资供应等项目信息,从项目实施难度、地方支持程度、负荷紧急程度等方面提出计划安排的建议,合理制定节点计划,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建设管理单位应积极同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了解电网建设项目依托的市政配套工程、远景规划工程、政府承诺事项的进展和后续建设计划;重点关注处于政策处理敏感区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通道,提前明确政策导向;土地性质不符或用地指标未落实的,要积极同国土部门沟通,明确土地手续办理时间;站址及附属物存在拆迁的,要考虑相关手续和费用情况。建立横向沟通机制,基建管理部门要与发展、财务、物资、运检、调控、营销等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可研批复、项目核准、项目预算安排、采购供应计划、电网运行方式、停电计划安排、业扩工程进度等情况,及时通报工程前期进展、可研批复方案复核、站址路径落实,以及对电网方式影响较大的停电方案和工程过渡方案等情况,涉及电网安全运行、迎峰度夏、用户接入受限等项目要安排好开工、投产时序,协同做好进度计划编制工作。

2.2重点工程的进度要求及计划编制

对于电网加强工程、新增城农网工程、“低电压”治理等配电网工程,要会同物资、运检部门,进一步细化物资供应计划、调度停电计划;对于电铁配套工程,要深入掌握铁路调试、通车用电时间要求,及时了解有关动态,合理安排投产计划;对于重要电厂送出、新能源送出工程,要加强与电源建设方沟通,掌握送电计划需求,加强建设协调,确保送出工程先期投产,满足电源送出需求。重点工程的开工、投产时间计划,要尽量满足外部需要(社会需要、电网需要、客户需要);抓好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与投资计划、年度预算安排的紧密衔接,抓好工程前期计划与项目前期计划、招标采购计划的紧密衔接,抓好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与物资供应计划、停送电计划的紧密衔接,做到工程前期各环节有效衔接,计划编制严丝合缝;配套工程进展缓慢的,要提高关注,及时沟通,了解对侧项目建设难点及推进情况;民事问题复杂、跨越协调困难的,要合理安排协调时间。

3电力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

建设管理单位细化下发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业主项目部编制工程进度实施计划,确定关键节点计划并严格执行,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监督实施。

3.1落实标准化开工条件,履行相关开工手续,依法开工建设

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项目核准等相关手续办理。已下达投资计划;已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完成施工招标,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已组建施工项目部,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已审批;施工图已交底与会检;变电工程已完成“四通一平”、线路工程已完成复测及满足连续施工条件;施工人力和机械设备已进场。基建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推进工程前期工作,督促发展部门尽早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电网建设项目所需的用地预审、水保、环保、规划选址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性文件,并做好项目前期成果移交接收。在开工之前,业主要切实做好自己应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开工后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施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进行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及场外道路等外部条件,尽快办理各种施工手续,请城市规划部门现场实测定位、测放建筑界线、街道控制桩和水准点交给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放线,准备开工。

3.2建立“一口对外”“统筹资源、属地协调”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成立以公司领导任组长的“一口对外”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公司整体优势,统筹协调电网前期、建设中的涉外相关事宜,与地方政府重点部门(发改委)、铁路局、高速管理局建立协商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协调电网建设的受阻情况,优化外部环境。统筹资源,建立工程建设外部协调属地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供电公司及供电所的作用,提高建设协调效率,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

3.3强化专业部门协同,实现横向专业无缝衔接

加强基建管理部门与各相关专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工作衔接。建设部门应与物资部门开展物资招标、非物资招标计划上报协调工作,联系物资部门与物资供应商开展设计确认、物资交货等协调工作,特别是对于影响项目进度的物资催交工作协调;与调度部门开展停电计划协调工作,统筹合理安排基建工程停电计划;与运检部门开展项目验收安排等协调工作,对于进度安排较紧的项目,与运检部门协调开展随工验收。利用基建月度协调会机制,加强内部协调,重点解决工程建设共性问题和重点工程协调问题。对内部协调存在困难的工程提前梳理、预警,在协调会上及时反映,确保公司各部门间协调畅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4以工程为中心,推进不同计划、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之间有序衔接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业主项目部组织有关参建单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招标需求计划、设计进度计划、物资到货计划、停电计划等,实现各项计划有效衔接,按计划有序推进工程建设。业主项目部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工期与合同、施工顺序与施工工艺,保证资源供应均衡,各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相互协调,专业分工与计划衔接、业主负责提供的施工条件(包括资金、施工图纸、施工场地、供应的物资等)在施工进度计划中有明确合理的安排。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多专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复杂过程,业主项目部应做好日常协调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电力基建工程中土建、电气等各施工专业交叉作业、各工序交接的管理,可采用行政干预法,它更多地强调对设计、施工、监理各参建单位的协作管理。业主方在工程整体的立场上,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利用各种行政方式对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工序间的问题、矛盾予以协调、解决,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有序衔接,保证工程整体的顺利进行。业主项目部应加强工程现场过程管理,将进度计划执行的责任落实到各参建单位,加强各阶段和节点的进度管控,推进不同阶段工作的有序衔接。明确设计工代,做好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物资协调联系人动态跟踪设备、材料的生产进度和供货情况;授权监理“四控二管一协调”;施工项目经理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严格落实施工进度计划;业主方加强关键节点管控,如投产送电前倒排工期时间节点,督促各参建单位严格参照执行,确保顺利启动投产送电。

3.5分析进度偏差,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业主方通过收集进度报表资料、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进度、定期如开现场会议,及时统计分析所辖工程的建设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当项目进度偏离计划进度时,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影响到其后续工作和总工期,采取调整工作顺序、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有效的纠偏措施。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