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13

法理学分析篇1

1.观察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视觉。观察能力的最可贵品质是从平凡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发现其因果关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即对事物的一切方面都要进行观察,以求对事物有全面的、彻底的了解。在全面观察时,要先观察事物的各方面的各种特性,然后再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此,要确定观察计划。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观察提纲为:(1)水的初温是多少?(2)水在被加热的过程中温度怎么变化?(3)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4)你在水沸腾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5)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6)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是否继续沸腾?(7)把停止沸腾的水移至低压玻璃罩内,你会看到什么现象?通过列提纲观察水的沸腾,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有关水沸腾的知识。

2.实验法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实验、尊重事实、尊重物理现象。在实验中决不能凑合,因为,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减小误差要从实验原理和步骤分析原因,让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中学物理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应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搜索性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密注视实验过程中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结束的细节,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训练。一是针对教材内容中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部分,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是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直观错误,设计针对性的实验,有的放矢地消除疑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是演示实验要教给学生科学、准确的观察方法;四是演示实验中,不仅要学生观察现象,而且要观察实验装置的构造;五是进行演示实验,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中的主要现象以及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现象,并有重点的记录下来。

3.逻辑思维法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物理假说、科学想象等都是逻辑思维方法。而中学物理中常用到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是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物理模型和假说等。

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因此,比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经常应用的主要方法。物理运动形态的种类无论怎样繁杂,怎样千变万化,它们总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比较法在物理学中得以应用的客观基础。不仅如此,物理学研究的需要是它发展的动力。纵观物理学发展史,无论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的创立与发展,都需要比较方法。这是因为人类要认识物理世界,建立物理理论,必须形成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而形成物理概念就要比较、鉴别各种物理现象。为了对本来是相互联系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分别地进行研究,就必须把其中的各种物体、因素、作用区分开来,以便分别地研究它们的不同性质与作用,从中找出最主要的、最本质的、带决定性的东西。

演绎法是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该类中个别事物也具有此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质点、单摆、理想气体等等都是中学物理中常用到的物理模型。在中学阶段要教育中学生认识到物理模型对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性,要着重培养中学生对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正确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进行合理简化的能力,认识到任何物理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物理假说向物理理论发展过程,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从地心说、日心说、牛顿定律到相对论的时空观,就是很好的例证。

法理学分析篇2

中学阶段的物理学起来是比较吃力,看着物理题不知道怎么做,着急却找不着合适的解决途径和突破口。在学习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尤其的重要。

“电学烦,力学难”,力学题目中,受力分析既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是由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不同。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主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态着手,分析它与所处环境的其它物体的相互联系。所以总结了一下物理学中受力的分析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首先我们得从物质的分类说起,物质分为实物和场。实物是物质的基本形态,在这里实物是指静止质量不等于零的物质。也就是说,物质世界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实物粒子所组成,这些粒子具有广延性,不可入性、不溶性和不变质量。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比如引力场、磁场等等,地球形成一个场,物体在地球的场的范围内受到力的作用,即重力,所以重力属于场力。

在牛顿经典力学当中,所研究的物体都是宏观的物体,其所受到力的作用,一种是其它实物产生的场跟它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种是其它实物直接给它的。在中学阶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所涉及到的场力,除了电场、磁场以外,基本就只有重力场所产生的重力,其它力的作用基本可归结为实物之间直接接触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所以,对地球表面的宏观物体,在没有涉及到电、磁场力作用而进行受力分析,可归纳为以下的两个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该物体所受重力;

2、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跟它直接接触,分析直接接触的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

在分析过程中要养成按步骤及时画出力的示意图的习惯。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则画出摩擦力。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②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这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相一致,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

③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

④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上升力等)。

下边我们就进行例题分析。

例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方向。

【分析】:(1)受力图示如图1-1-2。研究对象:足球。首先考虑足球受到重力G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第二考虑与足球直接接触的物体―只有草地,草地与足球接触的是一个点,对足球有一个垂直于水平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足球在草地上水平向右滚动,草地不光滑,所以还受到草地对足球水平向左的滚动摩擦力f。

【分析】:(2)受力图示如图1-2-2。研究对象:物体a。首先考虑物体a所受重力G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第二考虑与a直接接触的物体有施加推力F1的人和水平地面,水平面对物体有一个垂直于接触面向上的支持力F2,a在力F1的作用下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a还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

【分析】:(3)受力图示如图1-3-2。研究对象:物体a。首先考虑物体a所受重力G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第二考虑与a直接接触的物体有施加压力F的人和粗糙的天花板,因为压力F>G,所以天花板对物体a有个弹力F1(F1=F-G),物体沿粗糙天花板向右运动,所以a还受到平行于天花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例2、如图2-1-1所示,物体a、B、C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受6个,B受3个,C受4个

【分析】:研究对象分别是物体a、B、C,首先每个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其次考虑与其直接接触的物体。

与a直接接触的有:地面、物体B和物体C。地面对a有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物体B和C分别对a施加压力作用。由于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所以a受力平衡。a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必然还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动力作用,这个力就是C对a的静摩擦力。所以a受到6个力的作用。

与B直接接触的只有物体a,并且对物体B产生支持力作用。由于a、B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所以B相对于a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无摩擦力存在。所以B受到2个力的作用。

法理学分析篇3

【关键词】:分层管理法教学管理应用教学质量

一、分层管理法意义解析

站在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所谓分层管理即是对管理对象进行精细识别,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有效管理,实现优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果,避免管理资源浪费。合作学习是教学管理中分层管理法的特征之一。这种特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共同完成一项课题。同时,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细致划分,由教师来引导,由优等生带动中等生或成绩稍差的学生,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关系,提升教学质量。分层管理第二个特征体现在对教师的管理。通过管理者对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能力的不同划分,结合各年级的班级特色以及学习任务,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分层次、分班级、分能力的优化教育方式,实现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和谐统一,为教师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彰显教学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二、分层管理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效果即是切实创造价值,且能够做到人员的合理调配,合理运用。教育学中的分层管理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模式,即金字塔状态,顶端为教务管理者,其次为教师,而后是由学生担任的组长,塔底是组员。有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分层管理法"的计划制定即会更加的顺畅,各项工作也更能顺利的开展。

1、教师分层管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划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这不仅要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还需分析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从学生入手,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教学能力的划分并不是人格的划分,而是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因此在落实对教师的分层管理之前,要注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层次划分的合理性。

如本学院设有政治课程,基于学生们对政治课程的认识不足,倾向于专业知识的思想观念突出,因此大一政治课程必须由教学风格独特,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以期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他们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在大二,可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灌输,并适当调整课程,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由理论基础深厚的教师担当。

通过对教师的分层管理,管理者可在上述示例中找出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与管理对象相对应的一般性管理原理,并从分层的角度涵盖以及统筹教学管理,从而体现教学管理的内在共性。

2、学生分层管理。笔者曾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过长期的分析研究,事实上,学生的求学意识与其厌学的情绪是对等的,这充分证明学生的心理是长期处于矛盾之中的。因此,落实对学生的分层管理需避开学生的消极意识,迎合他们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落实自己的责任,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院校的管理制度。

如大一某班共有学生50人。经过调查,按照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其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a、B、C来代表。

学生状况分析:

a、人数15名。学习成绩属中上等,在学生中间具备一定

的影响力,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强烈的学习意识,可塑性强;

B、人数20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呈现出了偏科现象,

各科成绩不均衡,但理解能力较强,既有其自身的特长,又有些许方面的不足;

C、人数15名。这类学生的突出特点即是有着较强的环境

适应能力,表现为生活过早的侵入他们的思维,生活痕迹明显,虽然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却苦于找不到好的途径,各科成绩一般。

通过对学生的层次划分,在实施分层管理过程中首先明确各类学生的责任,其次落实责任制度。在教学活动中,其管理形式如下:

(1)、由教师直接管理C类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加大引导力度,注重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姿态,尽快缩减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

(2)、由a类学生带动B类学生,并辅助教师管理C类学生,与教师共同对他们进行辅导,为他们塑造榜样,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

分级管理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有具体的体现。教师可将课堂教学过程转化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减少讲解时间,营造互动课堂。课堂中的分层管理是合作学习的形态,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管理是引导、是讲解,而管理的过程即是讨论与交流的过程。

综上,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首先能够使教师的长处得以发挥,使他们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并通过"分层"而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其次,由对学生的分层管理而综合了他们学习成绩,使他们信心饱满的融入进学习过程,并乐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此,由教务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所组成的"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建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总而言之,分层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中最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应当大力提倡且全面落实应用。一直以来,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育"是广大教务工作者不断探求的课题,而分层管理法恰恰为"成功教育"的有效实施创造了条件。诚然,这种管理方法尚有些许不足,这还需我们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孟玲伟."三步四问、分层管理"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

[2]许宁.实施分层管理推进有效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

法理学分析篇4

   [关键词]潜规则危害措施

   近几年,由于全国声势浩大的反商业贿赂行为,使“潜规则”不再具有“潜性”,一跃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显词”。“潜规则”又称行规、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比如,在政治领域,权力“寻租”行为;在经济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在学术领域,学术腐败行为;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生的吃“回扣”、收“红包”行为;在体育领域,“吹黑哨”、“打假球”行为的问题等等。潜规则在各个领域以不同的面目出现,有其特殊性。但无论哪种或者哪个领域的“潜规则”,虽然表现形式有别,但都拥有“潜规则”这个相同的名字,因而它们必然有一些共性。作者就想以它们的共性为逻辑起点,从“潜规则”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潜规则”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潜规则”的治理方法。

   一、“潜规则”的概念分析

   “潜规则”是相对于“法律规则”或者“明规则”、“显规则”而言的,很难对其进行科学界定。有学者将“潜规则”作为中性词来界定,认为它是与正式的法律、法规制度相对的一个范畴,如当地习惯、习俗和特定环境中的约定俗成,因为其隐蔽性、非公开性而称为“潜规则”。[1]但根据最近几年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来看,“潜规则”不再是一个中性词,而更具有贬义色彩。所以,笔者认为,“潜规则”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一些流行于某个行业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潜在非法或者不当手段,直接指引人们行为的“规则”。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法律规避型。即有法律的明确禁止性规定,但仍然违法而行;二是法律空缺型。即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现行的行为是合法或者是违法,但从常识的角度看,这些行为都是与法律的基本精神相悖的。

   (一)“潜规则”的性质

   1.“规则”性

   规则是指能够持续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虽然“潜规则”是潜在的,但潜在的也是存在的,而不是不存在的,它毕竟也是“规则”,因而也具有规则的某些特征,比如,可以对人们的某些行为起到引导作用,有一定的约束力;人们可以进行模仿,重复,交流等。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运行市场,人们还在经常运用它。如果某人在某个场合偶尔只是运用了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人运作过,没有形成所谓的“惯例”,也就不能够称之为“潜规则”。

   2.普遍性

   这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来看。从纵向看,任何社会都存在潜规则,只是存在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2](p3)从横向来看,潜规则涉及各个领域。尤其在中国,人们在很多时候办事都想尽量通过熟人或者关系来解决问题。“关系在华人社会和组织里却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不仅‘关系学’发展成为一门尽人皆知的学问,而且关系成为各种组织内部‘潜规则’的一大根源。关系不仅渗透进几千年来的官僚体系中,成为政府组织腐败的一大诱因,而且在我国社会转型的今天,依然深深地扎根进各类组织之中。”[3]

   3.多样性

   在不同的行业,就有不同的潜规则,即使在某一个行业,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以司法实践中的“潜规则”为例,房保国先生列举了“无供不录案,口供中心主义流行”、“传闻证据不排除”、“证人基本不出庭,质证难以进行”等至少八种情形。[4]

   (二)“潜规则”的特征

   与法律规则相比,其特征主要有:

   1.潜在性

   这是潜规则的最根本特征。它深藏于人们的行为中,不能见诸于公众,即不能在公开场合使用,又称为“见光死”。但它又象“潜水艇”一样,有时可以冒出水面,或明或暗。而法律规则的重要特征就必须具备公开性,公开性是现代法律文明的必然要求。“潜规则”属于非正式、不成文、秘密的,而法律规则是正式、明文、公开的,所以二者有根本区别。

   2.柔韧性

   由于潜规则的潜在性,所以它又象“变色龙”一样,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时间、空间、人物、环境的需要,所以非常具有弹性,因人而异。可以进行“讨价还价”,或多或少,让人难以捉摸。这就与法律规则的“刚性”、相对稳定性,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形成鲜明对比。

   3.“非法”性或者不正当性

   非法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潜规则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定程序,虽然潜规则是一种“规则”,但它是一个打了引号的规则,不同于法律规则的显着标志就是它没有上升到国家意志这个层面。法律规则必须是要经过国家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如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制定或者认可,才能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二是潜规则采取的是不合法、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目的。比如,商业贿赂中的行贿人通过行贿的非法手段达到了交易的目的。

   潜规则是为了某种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虽然潜规则为少数人认可,即为了达到目的的人所认可,但为公众大多数人所反对,因为它违反了公平竞争规则,严重缺乏正当性。比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某种交易,或者通过“关系”,此种行为即使不违法,但也肯定不道德。而法律规则必须符合道德性即正当性为其存在根据。

   二、“潜规则”的危害分析

   潜规则虽然是潜在的,但其危害则是明显的。从总体上看,所有的“潜规则”都应该有以下危害:

   (一)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潜规则”的运行,使形式上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结果上的不公平,表面看起来,人人都在“公平”竞争,其实在参与之前就已经定了谁是输家,谁是赢家。这会使真正的强者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而失败,使实际上的弱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获胜,这就损害了公平正义,在竞争中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机制。正如在柏拉图的神话之洞穴故事中,要“矫正”洞穴的习惯是极其困难的。那些知道公正、正义或者善的人或许不会赢得胜利。因为在斗争中,那些熟悉洞穴的路线、部落、位置、阴影的使用、“信息的不对称”,对证人的恶意盘问的人,对这种竞争才是最适合的人。[5](p36)这就类似于熟悉运作“潜规则”的人。

   (二)增大社会交易成本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只有按照公开的法律规则运行,交易成本最低,因为大家都知道法律的规定,只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条件,就应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潜规则”的运行,使不熟悉“潜规则”的人,再努力也是白费心机,使得社会的有限资源不能够得到及时地、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配置,增大了社会交易成本,减慢了社会发展速度。

   (三)促长违法犯罪

   正因为“潜规则”的潜在性,司法机关很难立案,也很难侦破,这也促使行为人具备了更大的侥幸心理。再加上它具有极大的“麻醉”性,有如“蛙跳效应”,最终使行为人走入犯罪的深渊。通过“潜规则”而成功者,沾沾自喜,尤其是当其“掌权”后,由于熟悉“潜规则”的运作,所以就会变本加厉地,更加隐蔽地运作“潜规则”,继续实施其“有效”伎俩,造成恶性循环。

   (四)减弱国家执行力

   我们经常听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中的对策就是典型的“潜规则”,所以造成上面的政策贯彻不力。“当某种行政潜规则被组织化时,既会阻碍行政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又导致行政系统的整体效率下降。”[6]据报道,中国的法令可以与某些其他顶尖国家相比,但问题是没有办法完全执行,因为地方政府专注于取悦公司的大老板。近年来,中国虽然有严惩贪官的案例,情况有所改善,但中央依然要努力说服地方官员配合政府政策。[7]“如果潜规则大行其道,社会关系的调整事实上主要交由潜规则,法律的调整功能大打折扣、甚至被潜规则架空。”[8]而且,潜规则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并且不以法律的改变而作多大的变化。

   三、“潜规则”的治理分析

   “潜规则”的危害之大,渗透之广,影响之深,治理之难,是人们对它的基本认识,也是让人们深恶痛绝的。但由于其潜在性,很难进行有效治理,即使进行治理,更多地是治标不治本,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又会死灰复燃。要对“潜规则”进行有效治理,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

法理学分析篇5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点讲清三种力产生的条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经讲过,对质点来说不会发生关于力的作用点的问题,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外,还跟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刚体概念,但所说的物体都是指刚体.力的作用点可以沿力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因此,与其说力的作用点是一个要素,还不如说力的作用线是一个要素.物体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等理想模型方法;“力的分解和合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用了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为基础,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在一直线上的运动以后,立即研究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和描述方法.运动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各章的必备知识.对平面运动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用了经验归纳方法论.虽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这就间接地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当今的实验已能近似地验证这个定律,例如用气垫导轨实验,运动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严密的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在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守恒这几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推导出来的.但应当明确一点,这是一条实验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此规律能够相互推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动量定理出自于牛顿第二定律,又异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的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它可以按过程始末状态处理物体的动量变化,而不必涉及过程的细节.如果只考虑两个物体的孤立体系,把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就得到作用前后的总动量不变.我们可以用实验进行检验,牛顿也正是用这个方法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

“振动与波”一章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运用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导出满足机械能和机械振动规律的新结论.

3.数学是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确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和”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象等),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中,牛顿运动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和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教材由分析物体只受一个力产生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渡到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产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能适合各种情况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在公式中,力与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一个矢量式.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或力的叠加原理),即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应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叠加——矢量和.在解题中,运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础知识.

机械能和动量这两章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力的空间和时间积累效应,从而引出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功和能将矢量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教材从力对物体做功引出动能和动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弹力做功的特点,引出势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最后,从一般的功能原理阐明功的本质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作为本章的总结.能的转换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讨论动量定理时,应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一个瞬时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应用它研究某一过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时,只有在t0时,才是相等的.实验是讲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教材这样处理是考虑到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不是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得出的,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规律.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没有具体给出,目的是避免学生只是死记公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选用惯性系,物体的动量mv、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应特别注意计算同一系统中各部分的动量不能用不同的参照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它需要力学、圆周运动、运动图象等知识作基础.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是讲清波的关键.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与区别,是突破机械波教学难点的关键.

二、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学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离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理学分析篇6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分析;综合;方法;可持续发展

一、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法及其应用分析

(一)分析法的基本情况

其实所谓的分析法,主要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将某一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划分和拆解后,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的属性和本质的,从而形成一种将复杂化为简单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学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人文地理对构建和谐人地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在不断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促进领悟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新发展。

(二)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1.降低了人文地理学的复杂性和繁琐性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问,由于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数量的增多,研究时间的长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人文地理学中进行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加大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难度和深度。通过采用分析的方法对人文地理学进行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了分析的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研究对象的组成因素和变化规律等方面似乎更加的清晰、明确,降低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复杂性和繁琐性,简化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过程。

2.克服了研究对象的假象误导

人文地理学主要是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展开相关的研究和考核活动的,但是由于人文现象的组成内容十分复杂和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对象和周遭环境的联系的紧密性和混乱性,所以同时也就给研究对象增添了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而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法能够及时的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了解到研究对象的本质,不受假象的迷惑。

(三)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法

1.区域分析法。人文地理学中常用的分析法就是区域分析法,任何的人文现象都是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性,区域性作为人文地理学独有的特点之一,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区域分析法主要是从空间的结构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切入点,掌握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整体分布,利用比例的方法绘制出相应的图纸,使研究对象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2.时段分析法。时段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从不同的时间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时段分析法正是根据这一特点对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的,通过研究对象由简单变化为复杂的过程,了解研究对象的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使人文地理学在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完善。

二、人文地理学常用的综合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一)综合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表现

1.能够有效地摸清研究对象的本质

综合方法在人文地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十分积极和重要的,由于人文地理研究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人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假象的迷惑和干扰,而综合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进行科学、细致、严谨的综合,就能够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研究和综合,最终摸清研究对象的本质。

2.巩固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研究和涉及问题面很宽,大到军事地理、天下观念、地域宗教,小到疾病分布、地图思想、风水思想等;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文地理学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使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分解,动摇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而综合的方法则能够通过地将人文地理学所涉及的方面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分析,使研究对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的发挥了人文地理学的独特优势,有效地缓解了人地供需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区域的健康持续发展,巩固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

(二)人文地理学常用的综合法

1.区域综合法。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综合法,在对研究对象采用了分析法后,根据得出研究对象组成部分和发展规律等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为基础进行综合后,得出不同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和发展规律就会形成的人文地理区域的构成主体和使用功能也都不尽相同。

2.动态综合法。人文地理学中的动态综合法主要针对研究对象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段的研究进行动态的综合,从而研究得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律,同时对研究对象为了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

三、总结

法理学分析篇7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专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职教育教学的对象是15~18岁的学生,由于她们的自尊心与个性人格倾向较强,虽然对新鲜事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且学习能力低下,学习过程枯燥不能给予快乐,不愿自主学习,造成教学目标无法落实;使许多学生感觉学业和就业压力过重,存消极心理。从学科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填塞式"教学会引起学生逆反厌学情绪,使师生关系出现紧张,对抗抵触,教学环境出现尴尬不协调状态,作为一名妇产科教师除了要探索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基于此,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探析。

1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记忆

知识和理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妇产科护理教学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忆的基础上。就妇产科护理教学教学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强化知识和理论的记忆:

1.1注意知识和理论的浓缩。从理论的角度讲,在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人会存在记忆上的饱和。随着知识和理论内容的增加,学生的记忆难度也会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地追求记忆数量而忽视记忆质量,则会严重影响最终的记忆效果。例如,早孕、中孕、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流产等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果只是孤立的记忆,就非常容易混淆。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脉络将其串联起来,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

1.2注意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消化。理解消化是增强记忆效果的重要保障。对知识理论的理解的越深刻,消化的越透彻,记忆的效率就越高,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把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进而掌握知识和理论的精髓。

1.3注意知识和理论的反复重复。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复重复来增强记忆效果。当然,这种反复重复绝不是盲目地,而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方法的针对性。

2高度重视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既是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价值,提升教学实效。

2.1教学见习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学见习计划。尽管见习时间有长短之分,见习效果有强弱之别,但是教学见习的价值已获得世人公认。妇产科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学生见习阶段就要求掌握骨盆外测量、产前四步触诊、妇科检查等内容。由于胎方位、分娩机制等产科基础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单靠理论讲解很难理解。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习时教师先用模型进行分娩机制每一个动作的分解演示和讲解,然后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模拟一遍,带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辅导。然后再抽1~2名学生进行示范性操作,由其他学生指出操作或讲解错误之处,教师最后总结,这样学生既积极主动参与又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2.2毕业实习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会在第三学年组织毕业实习活动。实习的过程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涵盖范围比较广,实习的内容也比较宽泛,如待产室、产房、产科病房、新生儿室等等,都是其具体的内容。通过毕业实习,学生会切实增强自身的临床实践感受,熟练掌握孕期诊断、顺产接生、产程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等产科比较常用的监护措施,以及监护仪的使用、心电图观察等护理操作技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在强化妇产科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患者作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患者的目的,是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妇女的护理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徐颖颖,杨甜,张卫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助产专业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导刊,2012,46(30):35-36.

[2]唐玲.助产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0,24(10):45-46.

法理学分析篇8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高校管理学教学中一直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是教学主体,负责传授学生管理学知识,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来听课,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不需要做出其他的反应。教师很少向学生提出问题,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课堂节奏比较紧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仅通过期末考核来检验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诟病,无法体现管理学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教师无视了学生的想法,只顾着自己讲解早已经烂熟于心的课件,却不顾学生理解了多少、实际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表情呆滞,正说明了学生对当前教师所讲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教师一味墨守陈规,不知变通,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学的乐趣的,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将其作为管理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对教学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还可以让学生来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激发出来,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性格单纯,往往仅凭借个人喜好行事,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会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乐此不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征,提高管理学课堂的趣味性,以问题为导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和探索管理学问题,从而养成积极发言,不耻下问的精神,在班级内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长久地保存下来。

第一,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在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还要将结论整理出来,选出代表加以阐述,最终教师将对各个小组的结论进行汇总、完善。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在听到他人的言论后,学生会将其与自己的想法作对比,进而了解思维上存在的漏洞,并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这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美好品德大有助益。

第二,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勇于发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都可以询问教师,每道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无论是浅显的观点还是高深的论据,教师都要一一分析给学生,以梳理学生的知识点,弥补知识缺陷,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都存在怯懦的心理,羞于将自身的弱点暴露出来,如果学生不提问,教师也就不会知道学生知识点上的遗漏,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知道提问是不可耻的,应该予以支持和发扬,从而将提问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如今,各行各业都普遍缺乏精通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仅仅了解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高校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渗透,实践训练稍有不足,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了达成学生的就业规划,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建立校企联合模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企业可以优先从高校内挑选优秀毕业生签订合同,补充新鲜血液,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此外,高校还可以让教师到企业取经,根据企业的管理流程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来制定解决方案,给予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手脑配合的能力,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对知识也起到了巩固和强化的效果。

四、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大多数教师在管理学知识的传授中常常采用案例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因此选择的案例要能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就要求引入案例时必须根据对知识点的抽象概括与科学诠释,最大化地选择能吸引学生眼球的优秀案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案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对于人性的理解,《西游记》中人物角色的特点和行为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点来学习讨论。唐僧的慈悲、孙悟空的自主、猪八戒的随从意识等,更加有趣味地诠释知识。如对于时间管理的学习这一模块,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用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总的来说,使管理学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学好的保障。

五、创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平常心来面对学习,教师放弃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学生就会将学习中遇到的种种疑惑提出来,老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真正保障。教师在课堂内可以借助教室、校园网等平台,通过案例研讨、习题考核、情境模拟、管理游戏等多元教学方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堂外,借助课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电子邮件、电话、博客等媒介,通过在线辅导、在线测试、文献导读、听取讲座、课外活动等多维课外教学方式,以补充和延续师生间交互。此外,还可以进行课程创新,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问题统一布置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行决定活动过程,并展开设计与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时间,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使学生之间能互通有无、智慧共享。

法理学分析篇9

心理学的研究是否科学,方法是否可靠?这直接与科学观有关。科学观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分界,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间做出区分并且规定划界标准。[4]科学分界的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对于心理学是科学抑或非科学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答案。

(一)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

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心理学要想获得科学的认定,就不得不截短、毁伤历史以使其屈就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这使心理学好像被撕成碎片;在逻辑证伪主义那里,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观点对心理学获得“科学”的名义创造了一点条件,但他们把经验看作可以不需要再检验的绝对观点却把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特点抹杀了。狄尔泰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是经验的,但所有的经验都必须与产生它的语境和条件———也就是我们全部的本性———相联系”,[6]这表明在波谱尔那里无需检验的经验并非坚不可摧。所以,心理学在逻辑主义那里获得的地位就必然是非科学、软科学。

(二)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

这类标准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库恩反对简单的超越历史的分界标准,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科学共同体认为合理的东西就是科学的;[7](p99-104)而拉卡托斯反对库恩的过于强调科学家个人的心理特点,认为过于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特点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划界问题软化为“评估”问题,提出了用“研究纲领”来评估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库恩认为,心理学至今仍然没有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科学范式”,也就是说心理学还没达到“规范科学”阶段,正处于流派纷争、组织分裂的“前规范科学”阶段。[8](p106-109)在拉卡托斯所说的研究纲领中,目前的心理学更是难以企及。所以,心理学在相对主义那里获得了前规范科学地位,较之逻辑主义划界时期已是不易,有一定积极意义,这可能正是心理学界对库恩的范式论比较关注的原因。

(三)无政府主义及后现代哲学的“怎么都行”标准

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根本不承认科学与非科学间有明确分界线,完全取消了分界问题,抛出“怎么都行”标准。[9]他提出只要不阻碍科学进步,怎么都行。显然,在“怎么都行”标准下,心理学不但得不到被确认所谓“科学”的东西,反而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分界标准起码给了心理学一个希望,那就是:传统所谓的“科学”的标定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学已经有可能成为或被标定为一门科学。(四)新的实在论重建“多元”标准[10]m.邦格(m.Bunge)认为,消解科学分界问题不利于文化的健康。“伪科学和反科学是任何科学哲学加以检验的典型问题,科学分界仍有意义,只是抛弃简单的一元霸权的逻辑主义的传统标准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相信,新的实在论重建的多元标准将更接近科学的本质,将有更大包容性和建设性。依据任何一个尚处于争论之中的科学分界标准,武断心理学是或不是科学都是毫无道理的,现存划界标准无法解释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问题,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二、一般科学方法论分析的科学整合

一般科学方法论是具体学科研究方法和哲学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现代科学的普适方法论,属横断科学范畴。[11](p6-7)一般科学方法论也叫系统科学,研究广义复杂系统组成和发展规律。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认为,“无论系统的种类和性质有何不同,存在着适用于各种系统的一般性原则”[12]在系统科学的视野里,任何现象都可以看作不同复杂程度的系统,简单和复杂系统的区别在于构成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程度,人的心理系统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巨型系统。本文就是运用“适用于各种系统的一般性原则”,对心理学学科问题进行探讨。系统科学研究证明:探索世界“构成”和“生成”是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关于这两条道路的学说分别被称为构成论和生成论。[13]构成论前提是“精神和自然的二分法”,而生成论前提为“过程”。生成论认为系统诞生和整体重建可以与系统的物质无关。这意味系统科学开始由传统构成论走向生成论。人的心理不服从线形决定论,心理学处于构成维度和生成维度、纵跨微观和宏观维度两个区域。这更符合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心理系统既与大脑系统的物质构成有关,又与心理系统的诞生和发展有关。新的构成论的观点可能更加有利于心理学学科问题的解决。目前,传统一般科学方法论体系正在向新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转化,系统科学的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正在走向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也被称为新三论),着重研究系统从无序到统一有序的发展规律。这一方法论的确立将无疑有利于心理学科体系及科学性等问题的解决。克拉威克论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将还是重点经常转移,观点、方法和理论非常繁复”。[14]

三、哲学方法论分析的发展对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哲学方法论是最高层次的普适方法论,是各个心理学派的哲学基础。[15]心理学派别林立从根本上是哲学基础对立的具体表现:

(一)传统本体论对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消极性影响

根据哲学方法论基础,冯特之后的心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实证主义阵营,包括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日内瓦学派和认知心理学;二是现象主义阵营,包括意动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等。[16]不难看出,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实证主义的、量性的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和现象主义的质性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这两大阵营的对峙。艾森克在反对精神分析时说:“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同骗术有着剧烈的争斗。心理学中也有科学与骗术之战,非科学的一方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释义学方法,特别是精神分析”。而另一阵营却指责实证主义把心理撕成碎片进行研究,结果只是冷冰冰的可笑结果。时至今日,两大阵营的对峙并没有消失。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盛行时,精神分析茁壮成长;行为主义兴起,格式塔心理学继续发展;认知心理学兴起,后现代主义又登台。[17]追溯两大阵营的分歧来自于两种思想渊源———“说明”和“理解”,对应于两种哲学本体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德罗依森首次将“理解”和“说明”加以区分,之后,狄尔泰在他的解释学名作《人文科学导论》中说“自然需要说明,历史需要理解”[18,19]把“说明”与“理解”分别指向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二分方法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自然与精神的对立存在是二分思想的主要观点,“说明”与“理解”二分方法论的本质是传统实体本体论关于自然本体和精神本体的二元思想。实证主义运用“量”的严格控制的方法追求客观地“说明”主体外的客体,认为这才是真正科学,归属于自然本体论哲学范畴;现象主义运用“质”的方法主观地“理解”现象本身,归属精神本体论的哲学范畴。心理学学科科学性问题和体系难以统一,问题的根本是心理现象存在本身同时具有自然和精神两种属性,并不遵从自然与精神对立的二分观点。在一种分裂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实证主义与现象主义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科学性进行较量,这种较量一方面导致两大派别的心理学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思想的对立导致组织的分裂,心理学的科学性难以确定,学科体系难以统一。因此,传统哲学本体论影响了心理的科学性与体系的统一。

(二)实践本体论使心理学学科科学化更具真实性

辨正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存在的一般本质———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对象化”的思想,“人是靠了对象而存在的,人的对象对人来说才是对象”。[20](p79-82)认为社会存在从本质上看是实践的。这肯定了自然存在的真实性,以及精神世界在自然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派生而存在的真实性,而且肯定了社会存在的真实性———自然和精神这两种真实存在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自然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为建立统一的心理学体系提供了哲学基础上的可能性,然而,这并不能代替和跨越具体科学本身。实证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学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意义上的统一性;现象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学过于主观,缺乏分析意义上的确定性。笔者认为,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注意到两种派别的不可分割性,但大部分研究只是笼统地作一些所谓“交叉”或“结合”的文章。这实际上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外在生硬的“结合”,虽冠辩证之名,难逃折中之嫌。心理学的统一要首先依靠心理学本身的长期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统一的大心理学观的建立仍要依靠心理学科本身的长足发展。

四、心理学学科问题的再思考

(一)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理论与现实的回答

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科体系能否统一?狄尔泰回答是:研究对象方面,如果我们不能获得某个东西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这个东西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主题。研究方法方面,有人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能量化,就不适合于科学研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运用任何可能的手段“说明”世界有什么就是科学。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对事物本体进行最小实物粒子或最小功能粒子化的实物本体论的观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心理现象涉及的生理成分、心理成分以及心理功能单元的不断分析和剥离,必然有助于探索心理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稳定的静态关系。实践的回答是:如果世界有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它们不是实物粒子,不能量化或客观化,它必然落入解释学的领域。那么,否定其客观实在性才是真正的不科学。心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自生成、自组织的复杂系统,这决定了人的心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循虚体本体方法论的指导,必然有助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研究。现实的考虑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极度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心理系统的极度复杂性的事实,最终决定心理学的研究将极其多样繁复。短时期内渴望心理学学科体系统一、学科性质确定是不现实的。然而,当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实证主义的零碎、刻板和严谨,现象主义的模糊、丰富和想象力的时候,才可以看到立体的动态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学科的方法论问题的讨论

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一般哲学方法论,为心理学的学科提供坚实可靠的实践原则。实践本体论的观点坚持从“人”与“物”的矛盾实践关系中把握心理的本质,我们只有在不断揭示“人”与“物”的矛盾实践关系,才能最终达到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提出任何心理学假设都必须具备人类实践的原型,验证假设的范式必须是现实心理实践的简化模型等等,一个没有现实原型的心理学假设更多只是毫无意义的玄想。因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现实现象和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可能是一条防止迷失于主观建模的玄幻的科学研究境地。本体论层次上的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心理学学科科研实践的矛盾。实践本体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然经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研究探索、理性认识。实在本体论的科学哲学家———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也提出三个世界的观点:第一世界———物质世界;第二世界———精神世界;第三世界———知识世界。而在实在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下,罗姆•哈瑞(HarréRom)借用生物学“环境”这个术语把物质世界分为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较之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划分,罗姆•哈瑞的划分由于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接近了“人”与“物”实践关系的本质。心理学研究能够紧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能不脱离其研究的本质。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动态系统生成方法,把握了形式逻辑与发展逻辑的统一性,为研究“人”的心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一般系统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于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存在的伟大论断。波普尔也认为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罗姆•哈瑞承认他所认为的三个世界的边界是历史的、可变的。总之,只有在发展中,只有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真正把握“人”的动态生成心理系统的本质。只有以多元代替一元的具体方法体系,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各种方法在各自体系内充分发展,才能正确把握了感性、科学研究和理性之间,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知识世界之间,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通达关系。而哈瑞在《认知科学哲学导论》中主张的科学研究方法:描述分类方法和模型解释方法,至少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阵营而言,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方法。

法理学分析篇10

相关热搜:心理学  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字、口头及图像材料进行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某些领域(如图书情报、新闻传播等)其运用比较广泛[1]。心理学作为兼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分支,长期以来较少使用内容分析法。随着内容分析法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能给心理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一、内容分析法的由来及演变

内容分析法即对既有材料进行的定量分析。这个词出现大约有60年,但直到1961年才正式将它列入webster的词典中。根据Krippendorff的考究发现,在18世纪的瑞士第一次出现了对印刷材料的定量分析的较全面地记载。当时,有一部名为“基督教之歌”的圣歌集,其中有90首作者不祥的歌曲遭到了教徒们的谴责,原因是这些歌曲的有些象征词与传统牧师的要求相违背,同时又有助于异教徒的志气。于是人们对照早期的圣歌,数出了歌曲中不符合宗派的象征词,直至将问题解决。

20世纪初期,内容分析法广泛的应用于新闻界,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公众热点及市场状况。但新闻事业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广泛的影响公众。为此定量的报纸分析油然而生,用以考察报纸的客观性。后来,通过主观分类,对词与短语的测量开始扩展到广播事业。如1939年albig通过主观分类,以内容分析运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分析中,如笔记、演讲、广告、电影、电视、艺术、音乐、文学等中,以期发现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趋势。后来电子媒介的介入,以及社会科学中实际考察方法的出现,使内容分析法得以不断的完善。但是二战期之前,内容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为了验证科学假设或批判新闻事业而使用媒介交流来搜集数据的方法。

二战期间,内容分析法实践性的在“宣传机构分析”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由于要分析大量的手写材料,并且许多任务要不断反复进行,使得计算机成为内容分析的天然“盟军”。在以后几十年中,微型电脑的引进、内容分析软件的开发及计算机价格的普遍下降,使内容分析法在广泛的社会科学问题研究中成为独树一帜的方法。

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较少使用内容分析法,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之前,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浪费时间且主观性太强。至今内容分析法仍然较少使用,原因之一可能在于研究者对这种方法不太熟悉,不确定如何使用。Bryman[4]认为,为了发现最适合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调查之前应该仔细查看大量的研究方法。为了便于心理学研究者对内容分析法的了解,下面我们将对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程序(附以事例)、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加以简要介绍与分析。

二、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步骤步骤是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框架,很多学者以自

己的研究内容为基础提出了运用内容分析法的步骤,如1967年nunnally[5提出了包括给客体词负值的测量步骤;GaryS.insch[6等提出了内容分析的11个步骤。针对心理学科及其研究方法体系的特点,我们认为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1)确定问题:即确立内容分析的目的。问题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一步与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或调查等的开始步骤一致。

(2)确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7]。在心理学研究中,分析单元并未限制,它可以是个体、家庭甚至地域,也可以是口头或文字材料中的词、短语或一个句子等等。

(3)抽取样本:由于研究者的精力、时间及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研究不可能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必须采用抽样。抽样时要考虑分析单元,合理的利用一些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群体抽样等方式进行。

(4)制定分析体系:即确定分析单元的归类标准,把分析单元分配到最能说明目的的逻辑分类框架中去。类别间应相互独立。对于分析体系,可以通过专家评定法进行反复的修订,还可以借助最后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或t检验,验证体系的合理性。它是整个步骤实施中的难点。

(5)编码及计算:在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情况下,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是必要的。编码的最终结果是数字化的,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各类词、短语出现的频数、语意强度等。

(6)分析解释: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有用性和可靠性分析。一方面对分析体系的合理与否提供定量的支持;另外如若体系合理,可以根据结果对实际问题提出解释。解释结论时一定要谨慎,必要时结合口头或文字材料,甚至研究者的观察做出尽可能切合实际的推断。

为了进一步说明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步骤,我们举一简单的事例加以说明。例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想知道来访者的认知焦虑程度如何,首先我们把研究的问题确定为对“来访者认知焦虑程度的测查”。然后进入第二步确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解释来访者认知焦虑差异的最小单位。基于咨询这一特征,最方便的材料取样便是来访者的直接谈话内容,为此分析单元可确定为“句子”。第三步为抽样,来访者咨询之时,说话的多少不固定,如何选择关于他(她)的认知焦虑材料呢?这关系到抽样。首先,可以在一定标准语的指导下,引导来访者讲“最近生活怎样,有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到苦恼”等,然后从来访者所谈内容中随机抽取几段话(共约5分钟)作为分析来访者的焦虑水平而抽取的样本。第四步即确定认知焦虑的分析体系。一般分析文字材料时,此时应该确定分析单元归类的体系,但鉴于咨询的特殊性,分析体系应该在问题确定之后依据定性分析事先建立起来。我们可以把认知焦虑分为镇定、轻度、中度、重度四类,每种认知焦虑的类型又可分为对事件难度的估计和对自己应对能力的估计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区分出几种不同的特征,对每一特征要有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并且尽可能详尽的列举每一种特征的典型语句。之后进入第五步编码及计算,即把来访者的话,依据类型用一定的数字代表,必要时借助计算机分类汇总,然后按一定的方式计算。第六步,如果分析体系为初次编制使用,可借助统计分析检验其信、效度,甚至适当的修改分析体系。若经检验确定分析体系有较好的信、效度,则依据计算结果及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观察,对来访者的认知焦虑做出恰当的推断。

以上结合认知焦虑的事例对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程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其实在心理学研究中,无论哪种问题,都可以通过这6个步骤来完成,例如关于性格内外向、自主一被动、精神分裂、社会交往、积极情绪、希望以及领导角色、职员交流及人际关系、互联网等等。同样,其研究的材料也依据具体的问题而加以确定,不仅限于对言语内容的分析。但在心理学的实际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的运用相对较少。我们认为,如果研究者能把其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之中,它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一)能完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心理学研究使用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是实验法、测量法。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质性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不断地引入心理学研究之中,使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不断完善。但是质性研究等方法在心理学中的价值都无法与内容分析法同日而语。我们认为它们更多地是一种研究的视角或思路,而内容分析法并不然,它与心理测量法一样,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只要有文献、言语或图片等信息材料,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跨文化研究,它都可以使用。从一定角度讲,内容分析法与心理测量法存在某种共同之处,即它们都遵循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的原则。但是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收集或总结的既有资料,后者一般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认为,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和心理测量、实验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中不可缺少。可是截至目前,内容分析法仍没有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对此我们不可轻视,应积极地把其纳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之列,使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更加的合理、完善。

(二)能增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确性与可信度

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除实验、测量法进行研究之外,对于实验中的开放式问卷、访谈内容等只做简单的定性分析,这种定性分析较难发现研究的主题内容的量变关系。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能为开放式材料提供一种量化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步骤,它可将非定量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使研究达到最大程度的系统性和客观性,从而增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内容分析存在一种潜在的高测量信度。不像其它的情景性研究,事过境迁,很难重复,其信度也较难确定。内容分析法的由其研究材料(文献、信件、录音带等)的性质决定了,研究可以反复进行,确保其有较高的信度。例如,在关于认知焦虑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速记或征得来访者的同意进行谈话录音,只要标准一致,反复分析的结果会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具有较高的信度。尤其当计算机软件运用于一些文献分析时,所有的分类规则自始至终保持一致,同样的材料重复研究能获得同样的结果,这较之内容分析手工分类时的研究,其信度与效度明显提高。

(三)能扩大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时间跨度

内容分析不仅能研究文字材料与口头材料,也能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内容分析对汹涌而至的电子邮件、世界广域网、视频图像等交流信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随着可利用存储信息的增长,内容分析也促进了交流的纵向研究,使研究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加大了研究的时间跨度。例如,关于幼儿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就能反映内容分析的这一特性,这是其它的研究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当然,内容分析也非万能,它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Bryman[4]提出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以便在研究中让一种方法的优势来弥补另一种方法的不足。心理学研究者应采纳这种观点,综合利用其它的多种方法,扬长避短,促进心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四、内容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纵观内容分析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我们认为,内容分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内容分析法将会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是由内容分析法自身的优点所决定的。内容分析法是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其分析的对象广泛。一直以来心理学研究中有部分资料如开放式问卷,访谈内容等只有作定性的分析,辅助说明实验或调查研究的结果,这种定性的分析不仅带有较大的研究者偏向,而且分析中会失去大量的其它信息。如果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能加强结果的客观性,捕捉更多的信息,加强实验结果解释的准确度。另外内容分析法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结合统计分析自成体系研究问题。并且相对于实验与调查的方法,它需要较少研究人员,还能节约开支。

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的结果。心理学从创建至今已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研究的主题也越来越丰富,可利用于研究的材料也不断的增多,除了文献、演讲稿、信件、录音等资料外,随着网络时代的步入,电子邮件等广阔的交流信息也成为可利用的研究资源,这使内容分析法成为广阔的心理学研究问题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例如,D'aveni[8]等在1990年通过对“股东的信件”进行内容分析,研究了“成功与破产公司的管理者在注意力上是否不同”的问题。Kabanoff,walderse[9通过对年度报告,公司内杂志、雇主间的信件等进行内容分析,测査了组织的价值结构。总之,随着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内容分析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必然。同时,内容分析的一些软件包的开发与利用,使内容分析法更加客观,运用更加简便,也是促进内容分析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内容分析法将会更加客观化、系统化

尽管内容分析法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内容分析法的发展。相反,学者们通过努力,不断的创建内容分析词典和内容分析系统软件,弥补以往内容分析手工编码中规则不一致,研佛第四版心理学词典,lasswell价值词典(简称LVD)。“LVD是一种单维分类词典,而哈佛的是复合分类词典”。他们不仅为分类提供了广阔的类别,还因分类规则的一致性而提高了研究的信度。近年来,心理学关于领导角色的研究已经采用这种客观化的内容分析词典,如Kabanoff191为测量组织价值就综合性地利用了以上两种辞典进行了研究分类,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系统。这种发展趋势还在不断的扩大,不同类别的词典及内容分析统计软件还在不断的完善与涌现,心理学研究也将更广泛的采用之,使方法本身更加客观、系统,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三)内容分析将结合其它的方法,走综合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