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概念界定十篇科技创新概念界定十篇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2:11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1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 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全国上下奔涌之时,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自主创新”缺少本源意义上的完整表述,导致对这一概念的诠注与解读至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各取所需”的状态。为了形成对此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重新讨论和界定。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innovation)”、“技术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简称niS)”。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熊彼特还曾反复强调:“创新”可以基于“发明”或“试验”,但只要“发明”或“试验”“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如果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实验,不仅“是不适当的,并且还可能引起莫大的误解”。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edwinmansfield)、卡米恩(modon.i.Kanmlen)、施瓦茨(nancy.L.Schwartz)、门斯(G.mensch)和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的,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体研究内容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另一个是以戴维斯(Lance.eDavis)、诺思(Douglass.C.north)和拉坦(V.w.Ruttan)等为代表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04年,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Jean.ericaubert)综合了上述二派学者的观点,明确的指出:“创新”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即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经济领域的扩散;相应地,“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创新”。奥博特还对“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背景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关注。他认为,“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技术采用”,即创新的方式是针对全球或地方的技术改进及采用;二是“技术改进”,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参与竞争;三是“技术创造”,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全球的意义上进行技术的设计和生产。

“国家创新体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Bent-akeLundvall)在《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融合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熊彼特的创新思想,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随后,费里曼(C.Freeman,1987,1988)、艾德奎斯特(C.edquist,1988)、郎德沃尔(1992)、麦凯尔维(m,mcKelvy,1991)、纳尔逊(Rlnelson.1993)、帕特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1994)、波特(m.porter,1995)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学者们的研究相呼应,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成员国内启动和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工作论文和国别以及综合性分析报告,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此后,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欧盟(Un)等国际组织在也都相继采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尽管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国别特征(nation-spe-cificFactors),因而其至今尚未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内涵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机构网络。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引进、发行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3)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培训,资源禀赋,制度框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国家专有因素(nation-specificFactors)”的内生结果,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些特点及路径依赖将直接影响、制约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产生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国家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任何国家的经验,对其它国家只有借鉴意义,而无法直接照搬。

(4)国家创新体系在传统上仅由国内参与者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研发活动的全球化,开辟了一个可以进行资源流动和学习的新渠道,国家创新体系的界限、构成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互动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跨国家关系中分析创新过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上述由“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标志着人们对“创新”的行为、过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市场、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和认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讨论和界定“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首先,“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二字表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从发明创造到商业应用的经济过程,而且还是多种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在内的经济学概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但又强调非技术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技术”(beyondtechnoiogy)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其次,“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表明,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一个国家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正在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不能依靠“他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的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调整“知识分配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立振兴经济必备的技术基础,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技术进步道路。

再次,在“新技术实际上把国际化的世界放在你的桌子上,不管你的桌子在哪里”的今天,中国不仅需要有意识的摆脱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制约,保持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且更需要主动的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相连接,并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的重叠和互动中,使中国这一“迟到的工业化国家”迅速的接近世界范围内“海量的知识和技术”,并利用其“后发优势”缩短与先发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强调“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低下,激励科技发展,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从经济过程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安排。

与上述内涵和意义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对“自主创新”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的定义,是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界定为“自主创新”。这一界定,虽然正确的指出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且“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也不是“自己创新”。但是,由于该定义不仅抽掉了“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将具有特指含义的“自主创新”泛化为一般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概念完全雷同;而且还将“非技术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使“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被人为的分解和割裂。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使“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理论上产生诸多的歧义与纷争,而且还有可能会在政策实践中误导国民:或以为“自主创新”只是科技教育部门的事情,或者将“自主创新”仅作为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技术创新”的政治口号,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自主创新”当成新一轮的“超英赶美”“”运动。事实上,目前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自主创新”运动,已经或正在出现上述问题和征兆。正因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的定义进行限制,将其从泛指变为特指,以强调“自主创新”的中国含义和国家意志。即“自主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有意识的调整“知识分配力”、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路径(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政治独立的重要保障的长远筹划和谋略。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虽然源于“创新”,但又不等同于“创新”。“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滥觞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而“自主创新”则肇始于2005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的不发达历史阶段,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或者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具有浓烈“发展”色彩的“中国概念”。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这一概念的源起上正本清源,更最重要的是,要从国家战略上进行阐释,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它远远超过了学术概念本身。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超越经济学概念之上,具有重大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也正因如此,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自主创新”的国家意愿,坚持不懈的提升“自主创新”的国家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探索“自主创新”的“国家特色”。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2

知识、科学和技术这三个基础性的概念大家都非常熟悉,但人们在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却不甚了解。笔者首先阐明了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与这三个概念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概念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从这一侧面来说明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

[关键词]

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产权

一、知识、科学和技术的静态比较

(一)知识

知识的概念具有意义上的多重性。在哲学上,知识是一种经过证明的真信念,“正确”或者“真”是知识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学上,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和实践后获得的情感、技能、经验和理论,教育学家关注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在经济学上,知识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用的一切理论、经验和技能等等,经济学家关注的是知识的经济价值。那么知识的含义到底是怎样的?

1、知识的内涵

现如今,学界对于知识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认识成果说。这类观点试图从知识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将知识限定在主客二元理解框架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参与。(2)工具说。这类观点从知识的价值出发,试图说明知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3)实践活动说。这类观点倾向于动态理解实践与个体知识产生的关系,认为知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关于知识产生和验证的活动。(4)信息发展说。这类观点从知识与信息的关系着手,突出知识和信息的密切关系。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也可以说是“信息的蒸馏物”(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公司iRBm)。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从单一的文化角度来定义,将很难领会知识丰富的内涵,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给出一个普遍认同的知识定义的难度。所以,只有在尽量完善已有定义的基础上,依据“概念=种差+属”的逻辑结构模型,整合出最低限度的知识概念涵义:知识是人类正确的可以在不同背景下运用的认识和整体技巧。

这个概念表达了三层意义:第一,知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正确”两字表示知识意义下的认识具有真理性,准确规定了知识的本质,界定了知识的属性及其外延,从而把错误知识排除出知识概念。同时,从哲学的角度指出知识的产生正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一种客观反映,知识是由人构建创造的;第二,知识是有价值的认识。“有价值”指知识在一定范围内,“一定背景下”,还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较为宽松地规定了实践层次知识的本质,揭示了知识的能动性,也充分展示了人的思想、个性及主观能动性,排除了那些不联系实际,非“合理使用”状态下造成的对知识本身正确性的怀疑;第三,知识是用以解决问题的认识和整体技巧,包含理论和应用。现在,知识已经突破了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了实践、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的思想、工具与手段,是创造未来的理想与设计。

2、知识的外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目前,中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知识分类是波兰尼提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958年,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体知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字公式表达出的知识,仅仅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而不能系统阐述出来的知识,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是知识的另一种形式。如果我们称前一种知识为言传的知识,后一种则为意会的知识。”这种言传的知识就被称为显性知识,而这种意会的知识则成为隐性知识。

自波兰尼提出该知识形态的分类之后,隐性知识的存在和意义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肯定了这两种形式的存在。但该书颇为关注隐性知识,以至于在此基础上所作的知识分类存在某些牵强之处。该书认为知识可以分成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四种。信息一般是知识的know-what和know-why范畴。这也是最接近市场商品或适合于经济生产函数中的经济资源的知识类型。其他类型的知识特别是know-how和know-who方面的知识,是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更难于编码化和度量。

(二)科学与技术

对于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概念,笔者希望更多的通过概念之间的对比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此对其基本概念做简要介绍,而对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深入的探讨。

1、基本概念

科学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技术是人们为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的知识体系。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两者之间的区别,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第一,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基本任务不同,决定了科学所要回答的主要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主要回答的是“作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发现,技术的研究成果是发明,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表现形式不同。科学发现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它提供物化的可能,不需要经过操作创造出来;技术发明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它提供物化的现实、需要经过有效手段把它创造出来。

第三、科学活动偏重于软性的管理,技术活动偏重于硬性管理。科学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管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难于事先硬性做出规定,要求科学研究人员必须做出某个具体内容的发现,在什么时候完成,用什么方法完成等等。而技术活动,特别是工程技术设计活动则不同,它的管理具有较为严格的计划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第四,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相同。这是由两者的基本任务、成果表现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科学人才应该具有特有的好奇心、独到的想象力、捕捉信息的敏感程度、高度的理论思维能力等等;而技术人才在运用科学原理研究技术的时候,既要考虑这项技术在原理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造价上的经济性、操作上的安全性和社会上的适应性。总的来说,科学人才着重要求“从实到虚”的才智,技术人才则着重要求“从虚到实”的能力。

(2)联系: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劳动性质基本相同。他们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的复杂劳动。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都属于知识分子的范畴,他们一般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二,在劳动成果上,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都可以用信息的方式进行储存,以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它们的“产品”在本质上都是知识性的产品,并且这种知识性产品在交换过程中都会出现增殖效应。这是科学产品、技术产品与实物性产品的一个很明显的区别。

第三,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益相互渗透、明显地出现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使得它们原来的一些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一新的社会机制意味着,科学研究本身不得不包含其本身的应用和商业化,而现代技术却变成“科学的”了。

(三)静态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得出了关于知识、科学和技术的静态关系图,这一图形很直观的表现出了这三者之间的静态关系:

二、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动态分析

(一)知识科学技术的动态分析

1、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和技术是脱节的

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和技术是分离的,它们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技术的进步往往依靠传统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探索前进。科学理论也经常是跟在实践之后来概括和总结人们在生产技术活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材料。因此,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在科学理论上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可以实现它,而科学上已经发现了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很久不能实现。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常常同理论科学没有直接联系。

2、到了19世纪中叶,科学和技术形成了互相制约、相互捉进的关系

科学经过中间环节与技术相联系,技术则通过中介因素作用于科学。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在时代的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科学的基本目的是为技术提供理论原理,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确定它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现代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在技术要有重大突破,如果不懂得它的理论原理是很难实现的。技术已在相当大约程度上变成了“科学的应用”。

3、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在20世纪中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表现在:在技术发明过程中,许多方面都要用到科学,从“确定方向”的基础科研到科学研究的实际运用以及技术定型定级等等,建立了像链条那样串在一起的技术系统。这里面的“前因”和“后果”紧密地连接起来,技术的精髓少不了科学的介入。在技术发展无法向前推进一步而产品和生产方法显得陈旧的时候,人们就要向科学求援,求助于源于科学的、理论的“先决要素”。于是科学应用成了科学本身的一项内容,而技术源的设计则是技术研制的起点。这种科学与技术的新关系表明,一旦科学上有了新发现,就能较快地在技术上得到应用;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在相当多的科技活动中,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以及创造已经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一种活动的两个侧面。总之,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机制已成为客观事实.并已在为人们所认识。

(二)结论

通过上面概念的动态分析,笔者认为知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个结论:

1、从上面的动态分析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两者均属于知识。

2、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技术主要是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前进,与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的联系很不密切,它不是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经验的传授,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而现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现代的一些大型技术、突破性技术,无一不是建立在已经相对成熟的科学原理之上的。

3、从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来看:在现有知识提供的背景下,知识更新的方式,或者是出现了天才式的新技术,随后通过科研人员的理论提炼,上升到一种新的科学理论的高度;或者是科研人员在原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上的新的突破,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指导技术发展的目的。

4、从广义上讲,知识存量包括人类所有知识在内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知识存在形式,也就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和。对于一个个体的人而言,更主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这种种的发展,都离不开现有知识提供的智力支持,都是以一个社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

三、结论:从知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辨析角度看知识产权制度

通过上文对于这三个概念的静态的比较和动态的分析,笔者推导出了以下几个结论,这些结论能够使这三个概念的辨析更加的完整并使这一辨析变得更加的有意义。

(一)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经济上的价值,如何用知识创造价值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进一步说,如何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科学和技术等一系列知识,然后以这种新的知识创造价值,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思想推动着整个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现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是目的,科学、技术都是手段。

新知识的提出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的,因此现有知识的丰富与否决定了一个社会创造新知识的潜力。不论科学还是技术,都只是推动现有知识向新知识转化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并且在现如今的发展趋势下,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知识更新换代的主力军,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新旧知识转化的意义

既然知识是具有价值的,那么如何处理现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答案就是构建知识产权制度,这实际上关系到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问题――即知识产权制度能否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新知识的创造,同时也暗合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繁荣。

(四)动态关系图

为了更直观的表现知识产权制度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笔者将上文的内容整理成了一个图形,以期能够更好的彰显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蒙虎,赵云.简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孙恒志.从已有知识定义的缺陷看知识定义的科学整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唐增增.“知识”考辨.图书与情报,2009,2

[4]王杰才.谈谈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文科教学,1996,2

[5]王坤.论知识产权法上的知识概念.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王坤.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中共浙江省党校学报,2009,1

[7]伍振华.知识与信息的定义及其关系新探.图书情报工作,2003,10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3

关键词 概念车 发展 设计 科技 文化

科技创业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

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缺乏以及对概念车研发的不够重视。可以说,一个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产业,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1 “概念车”的定义

所谓“概念车”就是尚未开始进入市场的一种设计独特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新车型。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能给人以思考、能引导新观念的汽车。一般在它刚设计出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能力甚至于汽车制造工业的水平还难以承受。一般它会以它前卫的外形设计、创新材料的大胆运用、更完美的性能、全新的汽车室内设计等预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一些大汽车公司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设计自己的概念车,并在一些大型汽车博览会上展示。可以说,随着概念车的不断推出,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出现具有今天某些概念车的某些特征或功能的汽车。但不一定每一辆概念车都会最终演变为量产车进入市场,大多数的概念车最终只能是个“概念”为人们讨论、研究而已。

2 概念车在现实中的意义

2.1 概念车反映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

2.1.1 表现最高科学水平和最成熟技术的概念车

在历届的国际汽车大展之中,各大汽车公司和推出许多概念汽车,这些概念车除去造型优美之外,还更多的融入了大量现代的高新技术及手段,概念汽车的推出成为汽车公司引以自豪的理念,概念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开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公司对概念汽车的开发都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其显示汽车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

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汽车慢慢地演变为信息、通信、娱乐中心并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计算机功能及互联网的全方位介入,车载信息,娱乐设备,高级导航设备,实时交通信息功能日趋普及,这些高新技术必然要求汽车设计师们建立起一种超越时空的新的价值体系,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设计赋予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汽车的功能也进一步扩展,在概念汽车的开发中,汽车逐渐由冰冷的机器变成人类交流的信息平台,如有的概念车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具备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这些都使得概念汽车高高地超越于量产汽车,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的象征。概念汽车的设计对汽车产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是汽车公司设计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2.1.2 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汽车工程中的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解决工程技术设计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而汽车车身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则是要以人(驾驶员、乘客)为中心,从人体的生理、心理和人体的运动出发,研究车身设计时,在布置和设备等方面,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出一个操纵方便、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分析首先需要对人体各部尺寸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在进行室内布置设计时以此为依据,确定车内的有效空间,以及各部件、总成(座椅、仪表板、方向盘等)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关系。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研究,使座椅设计充分符合人体乘坐舒适性要求。根据对人体的操纵范围和操纵力的测定,确定各操纵装置的布置位置和作用力大小,使人体操纵时自然、迅速、准确、轻便,以降低操纵疲劳程度。通过对人眼的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校核驾驶员的信息系统,以保证驾驶员能获得正确的驾驶信息。根据人体的运动特点,研究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合理保护,正确地确定安全带的铰接点位置和对人体的约束力,研究振动时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以确定车门的开口部位和尺寸。根据人体的生理要求,合理地确定和布置空调系统。研究人的心理特性和要求,设计一个舒适、美观、轻松的乘坐环境。

2.1.3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的运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公司及制造公司开始使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采用三维3D技术虚拟实境开发概念车。欧宝汽车即采用3D虚拟实境技术设计开发概念车。设计人员可以亲身体验飘浮在空中的虚拟影像汽车设计和制造,节省了可观的开发费用,并计划推广到其在北美的14座装配厂去。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雷诺、德国奥迪,以及意大利、瑞典等汽车厂都在积极进行这种虚拟设计、制造。

过去汽车研究开发中心要开发新车或是改型,都是先用油泥塑造车身实物模型,修改极为耗时。现在汽车的研发,尤其是概念车的开发越来越追求最短的开发时间。如果现在引进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数据,建构出车型数字模型,在实验室中,即可呈现出一辆理想中的汽车影像,工程师们只要戴上目镜,就可看得一清二楚,就有如一辆真的汽车在眼前,经过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讨论修改后,很快就可设计出理想的新款汽车。定型后,既可利用电脑中的数据,外包试制零部件和试装新车,实现组装零误差,而且开发时效比过去快多了。转贴于

2.1.4 概念车向绿色环保型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累计生产约15亿辆汽车,据专家估计,2010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将达到7500万辆。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于是各国纷纷制定有关汽车的环保措施和法规,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汽车环保设计这一汽车设计新概念被摆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进发动机配置,包括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二次空气喷射、热反应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催化净化装置、曲轴箱通风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发展代用燃料,开发研究新的环保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快速充电蓄电池、混合动力、氢燃料。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绿色包装、绿色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设备与装备。

绿色汽车的回收再制造。

2.2 概念车预示道路交通中人类行为方式的演变

2.2.1 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地位也在慢慢地变化,如今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财富的象征和一种地位的体现,然而汽车作为一种道路交通方式的本质却被人们忽略。概念车设计正是基于汽车本质的一种具有预见性的创新设计。在概念车的设计中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人类于道路交通中的使用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分析,设想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方式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当今科技强劲而高速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不断地在新车中应用。当前世界许多大的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今后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限制了,而是设计师思维的限制了。

现在各大车展中出现的概念车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以现有的最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的概念车另外一种是那些提出了某些创新但还处于技术方案研究阶段的概念车。比如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车,能够随意更换车壳的汽车,能够方便地更改驾驶方式的汽车,能够在水中游的水陆两用车,能够飞的太空汽车,能够变色的汽车。像由丰田和索尼共同研制的“poD”车,就能通过车前灯、后视镜、尾部天线以及座椅向车主表达自己的“感情”。像德国大众旗下西亚特公司在美国国际车展上推出的多功能概念车“Sal?鄄sa”,就有运动型、舒适型和城市型3种驾驶方式可供你选择。

2.2.2 概念车表现各国文化的差异

美国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在概念车的制造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因为各种文化在美国交融、碰撞,因此其概念车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又引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国家,商业设计及实用主义盛行,因此其设计是建立在深厚的美学伦理之上而又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与美国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概念车。日本作为世界产量第二的汽车大国,其概念车务实多与想象,技术胜于艺术,更关注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说这是日本概念车的设计前提,每一种车型都是为解决一种技术问题而开发的。而日本车造型保持小巧、简洁、经济的风格特征以及和谐的人机关系处理均体现出了日本人作为东方人思维的细腻和折衷解决问题的处事方法。

美国把设计看作商业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日本把设计看作加速产品淘汰的一个工具,德国把设计看作社会文化的基础,而法国则把设计看作设计师表现的舞台。所以从各个国家的概念车设计风格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度的不同设计理念、以及其不同的设计文化背景。

3 结束语

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众多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也会更广泛更强烈地体现在汽车设计之中,而给予人们更加广泛的选择。高科技下,个性鲜明、更加人性化的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它符合人类对文化、个性的追求和需要。因此,加大对概念汽车的设计的重视和投入,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张洪欣.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4

关键词:风险;风险社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B82-057C91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166-03

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风险不断出现,各个领域已经处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除去自然原因之外,很多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是自然原因中也能发现很多人为的痕迹,风险之间又呈现出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这种复杂关系又增大了决策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可能又会导致更大风险的产生。我们不难捕捉到隐藏着的“风险”二字和伴随着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风险影像”的无处不在,其中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有显性的、隐性的,有确定的、不确定的,有天灾的,更有人祸的。这又一次引起我们对“风险”的再思考。

一、风险概念的产生和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在其论著《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风险社会”(risksociety)的概念,随后引发了吉登斯、卢曼、拉什等一批学者们的激烈讨论,以及学术界和大众媒介的高度关注。据吉登斯考证,“风险”概念可能来自于西班牙的航海术语,在16和17世纪,风险这个概念似乎已经有了,西方探险家们在开始他们的全世界航海时,他们第一次创造了这个概念,原意是指航行到未知的领域时遇上危险或触礁。对此,吉登斯曾作过这样的解释:风险概念“看来最初是在两个背景下出现的:它起源于探险家们前往前所未知的地区的时候,还起源于早期重商主义资本家们的活动”。后来这个词就用来指代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情况。通过分析,吉登斯指出,风险这个概念与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概念是分不开的。

20世纪后半期,安东尼-吉登斯对风险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关风险的社会学理论。

首先,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文明的结果。吉登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时期,而是正处于现代性之中。他所谓的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它的那些主要特征却还仍然在黑箱之中藏而不露”。风险性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性总是涉及风险观念”。现代性具有双重性,其高度的以信息社会、消费社会和知识社会作为标志的文明在给人类带来舒适和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消极的一面,那就是风险社会的出现。在吉登斯看来,风险社会就是日益生活在高科技前沿,无人能够完全明白,也难以把握各种可能的未来。吉登斯还预言:现代性文明带来的社会风险还对现代社会的根基产生异议并最终破坏现代社会的根基,毁灭所谓现代化的一切胜利成果。

其次,吉登斯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制度化的结构,具有制度化的结构性特征。这种制度化的结构不仅涉及到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构,还涉及到社会结构的制度化功能和制度安排下的人类建构的社会结构。吉登斯指出“当与目前的实际相联系的时候,风险关涉的是未来所发生的事情,而对未来的拓殖却又打开了新的风险情景,其中有些也是制度化地组织起来的”。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是一种“已定的”制度化了的行为。

再次,吉登斯在考察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基础上,把社会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外部风险和人造风险。外部风险是指以时间序列为依据可作出估计的风险,像威胁人类社会的旱灾、地震、饥荒和暴风雨等来自自然界、与人类行为无关的风险,成因在于传统或自然的不变性和固定性;人造风险是指“人力制造出来的风险”,它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人们以往并没有体验到,也无法依据传统的时间序列作出估计。当代社会面临的许多环境和健康威胁就是人为风险的例证,随着人类对自然干预的程度和广度的稳步扩大,自然界几乎没有哪个方面不受到人类的影响,人造风险几乎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因主要在于“科学与技术的不受限制的推进。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也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

二、吉登斯关于社会风险的特点

吉登斯认为,社会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风险具有人为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由于不断加速的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直接后果是使科学技术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并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人类主动行为的不利后果就是灾难,就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风险,因此吉登斯认为,“我们每日所面临的风险是无所不包的,它们不是自然性风险,也不是由于人们的行动或住所选择而暴露其中的风险,我们无法选择是否接受它们,它们是被我们的专家系统所制造设计出来的”。风险实际上是由常见的各种受到人们认同的活动方式引起的。我们周围的许多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都是人类利用高度发达的科技“制造”出来的。

其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总是指向未来,但关于未来领域是未知的、难以把握的。“正是无法预见的东西创造了曾经未知的情境”。同样,我们缺乏关于风险的过去的历史经验,因为越来越多的风险正以前所未闻的形式表现出来。理性主义关于“知识越多就越能够把握未来”的信条已经不再能对社会风险有效了。我们对于风险的当下体验也往往是模糊的、不自觉的,这是因为,与可以基本预测的自然灾害不同,社会风险经常以隐蔽的、突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不确定性还表现在今天的风险无论在起源上还是在后果上都是不确定的:确切原因并不清楚,实际后果同样难以预料。例如:科学家已经发现化学污染对南极某些企鹅群造成了有害影响,但是他们不可能查明污染的准确来源,也不能说明污染在将来对企鹅可能造成的影响。

再次,风险具有广泛性。风险的危害性不受空间、时间和社会的限制。由于全球化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分工协作,同时产生了在全球范围内接触更广、程度更深的相互依赖,因而任何此时此地产生的风险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今天的风险可以影响到所有的国家以及所有的社会阶层,关于这一点,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就是明证,在大爆炸发生以后很久,在欧洲及以外的地区还能检测到高于正常水平的放射性污染。1997―1998年的亚洲经融风暴,几乎一夜之间就对亚洲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2008年10月发生的目前还在持续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是如此。此外,还有关于全球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其危害涉及全人类。

三、吉登斯社会风险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科技伦理的规制

从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特点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风险的最大来源,这是由科学技术的双重性所决定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生活和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把社会带人到高风险和多危机的阶段。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查理斯・培罗所说: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却掩盖了社会潜在的巨大风险;而被认为是“社会发展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成为当代最大的社会风险源。过去发挥过巨大威力的原子弹和生化武器其危险性至今依然存在,现今出现的克隆技术、基因技术其潜在的威胁正带给全人类深深的忧虑。人类无法阻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但却可以通过对全社会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引导,运用技术、道德和法律等手段,加强对人文创新的重视,以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小风险危害的程度。

首先,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伦理教育,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技的反思能力,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倡导绿色科技的理念。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物种的发展,这是1992年《里约宣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高等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对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应当进行科技伦理、尤其是科技创新的伦理教育,以便从根本上降低科技创新的伦理风险,否则,我们极有可能培养出一批崇尚竞争、唯我独尊、缺乏教养的无情才子,甚至可能是危害社会的破坏性人才,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有教养的、高尚的知识公民。对于从事实际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来说,其自身的科学活动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人类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科学研究者必须以追求自身崇高价值的实现为目的,以完善自我德性为归宿,只有这种研究才是对人类社会进步起正面作用的,才是绿色科技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通过对科技的理性反思,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自觉性。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5

信息产业从不缺少热点,并常常让人目不暇给。仅近几年,就纷涌出3G、SaaS、多晶硅、上网本、社交网站、云计算、虚拟化、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在英文或中文名后附带了1.0、2.0、3.0等数字标识的新名词和新概念,成为业界热点甚至时尚焦点,被宣传,被提起,被追逐,被热捧,既给产业界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混乱和喧嚣。

可以将信息产业界的热点粗略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和产品。它们能够引发新的应用需求,营造广阔市场空间,推动信息产业飞跃发展。无论计算机、手机,还是互联网、通信网,或者数据库、图形界面技术,都属于此类。第二类是具备创新实质的技术、产品和理念。虽无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其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形成新的价值,推动产业进步,如数码相机、上网本。还有一类就是仿佛新鲜的名词或概念。虽然听起来很美,也着实被大众热捧,可细细分析,会发现这些概念虚多实少,技术含量偏低,炒作成分居多,难以真正成气候。但就是因为其新、其热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名气,在于概念的渲染,反而容易为越来越多似乎懂得的人提及,被有意无意地加上重重梦幻般色彩。于是乎,在漫天遍地的宣传攻势和舆论攻势下,众多企业和用户不留神间就会成为“概念传销”的下线。也还是因为缺乏实质和内涵,这些新热点往往难以持久,靠炒作聚集起的人气往往难以转化成实际效益。太过喧嚣的热潮来得快去得更快。

客观来看,当前信息产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低潮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或显著市场价值的新技术较少,多数创新都集中在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方面。虽然模式创新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并确实有过不少成功范例,但也有许多属于前述的第三类热点――只是缺乏内容的名词和概念,且不乏“新瓶旧酒”的包装。也正因如此,加上现时社会对注意力经济的重视,对这些名词、概念的宣传规模越发扩大,喧嚣程度甚至胜过去年6100点时的股市。

要实现企业和产业的真正发展,必须有真本事,有择定并坚持正确道路的能力。随着技术创新低潮期的持续,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所谓的创新概念混杂其中,唱颂的声音也会更大。但越是在喧嚣的舆论及产业环境下,越是要静下心来,不刻意抗拒潮流,不断然拒绝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骚动,而是能深入思考,努力认清各新名词、新概念的本质,尽力剖析清其技术实质和业务实质,才能做到成竹在胸,谋定而后动。

我国是信息产业后发国家,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还处于跟随阶段,对业界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学习实践的愿望更强,对先进国家、跨国企业所倡导的产业发展热点的追随速度和力度相对也更快、更大。这种热情对产业发展是积极和有益的。但若对新概念尚未有清醒认知就盲目追随,则容易掉入“概念陷阱”,不仅难以成功,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化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生活素材之外,还应该紧密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概念理解规律的生活背景,选取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事例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对新的问题情境做出描述、解释和探究,并尝试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真实的化学课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探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1.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感到意义不大,而且觉得十分生疏。学生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化学前他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会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记忆。为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也应当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

2.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引导学生解决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作为“先行组织者”,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理解周围世界的相关概念,不一定与科学概念一致,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可能起阻碍作用。如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等。当代教学理论指出,对于错误前概念的教学,首先要做好“引蛇出洞”,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前概念,然后设计矛盾性实验予以冲击和破除。最后建构对科学的正确理解。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3.回归生活解决化学习题

世界本来是一体化的,伴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哲学、科学、艺术等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取得了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世界的独立性。科学创造了一套揭示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概念符号系统,与此相适应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遵循理性的逻辑,传授抽象的概念,而远离学生的生活实践。日常生活世界隐退于理性视域之外,成为理性逻辑之网的背景。为巩固课堂教学而实施的习题教学,出现的同样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分离,莘莘学子沉浸于题海之中使人遗憾的场景。另人费解的是一些学生题做得很多,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差,教师提供的“压缩饼干”式的知识,造成学生的消化不良,就像只顾记诵抽象的“导游图”,而将“美丽的自然风景”置于脑后的匆匆过客。要改变上述状况,就应把改革习题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口,进而改变传统习题枯燥、抽象、脱离实际的“纯化学”模式,增加习题的生活气息,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让习题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充分发挥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解答化学习题,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在研究素质教育习题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习题形式进行了研究,改编了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题目,注意了习题本身的趣味性,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的情感。高中化学教学中也有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现实世界,掌握改造世界的本领。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让习题既生动活泼、联系实际,又能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感到:化学并不难学,化学就在你身边。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化学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化学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问题,使之走入课堂。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5.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生活资源或生活资源中的元件做实验,学生对实验所用的物品熟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化学教学贴近,消除畏难情绪及对化学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脑的心理,使其玩出化学规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生活资源或生活资源的元件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化学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成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6.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

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主要是进行模仿创新,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的科技设计、制作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训练教育中也会有少数学生在老师的辅导和协助下,能有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珊;;初中化学“符号语言”有效教学策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7

[摘要]由于文化引导的城市再生普遍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文化产业空间集群策略在西方国家许多城市被积极鼓励,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也就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措施。鉴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城市中的日益兴起,而相关的基础理论却显滞后,本论文从概念、特征、类型几方面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

(一)国外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

随着文化产业园区在西方城市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anne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在德瑞克·韦恩看来,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其特色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设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1]。HilaryanneFrost-Kumpf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一个在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夜间活动且延长地区的使用时间,让地区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另外,nolapotpumhiran和wansborough&mageean均将文化产业园区定义为一个空间有限和具有明显地理区域,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的地方。这些集群由文化企业和一些自己经营或自由创作的创意个体组成。园区内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在这些园区中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的生产和消费的集中[2][3]。

(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与文化产业园区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也显滞后,主要有一些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由具有相关性的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4];欧阳友权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5]。

国内至今尚无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统一界定。在以上国内外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诠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情,在此尝试将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为: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二、文化产业园区的特征

在这方面,John.montgomery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他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并以temple酒吧,Sheffield文化园区,HindleyStreet,manchester北部园区等为例,分析、总结出成功文化园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活动、形式、意义三方面[6]:

(一)活动

文化园区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与其他同行相互接触的刺激,在众多的活动别是多样化文化聚会地点的出现,通常能充分提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获取灵感。因此,集聚地点的设置通常被考虑到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中。

(二)建筑形式

John.montgomery认为最适合一个文化园区活动空间的城市环境应倾向于有一个半径为400米,建筑平均5-8层,在10米范围有非常少的街道(包括人行道)。

文化园区应该有非常多功能的公共领地。它提供人们聚会交流的空间,也为园区内的交易提供场所,这样一个区域将具有渗透性。

成功的文化园区倾向于有几个具有活跃、渗透性强、临街地带的街道,或至少有一些活动的结点,便于人们在其间很容易走动。

(三)意义

文化园区要像物质一样能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参观之后能形成和保留园区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文化园区的活动、风格、形象。

成功的文化园区应是革新和创意的地方,在设计和欣赏方面经常是超时代的,并且这些超时念被带入园区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间的照明等方面。

文化园区应刺激新的理念,成为新产品和新机会能得以开拓、努力尝试的地方。因此,文化园区意义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有历史和发展意义、园区身份和形象及知识性、环境意识等方面。

三、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

(一)国外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划分

从不同的角度,文化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划分方法。Hans.mommaas在分析荷兰5个文化产业园区时提出,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区分有7个核心尺度可以参考:园区内活动的横向组合及其协作和一体化水平;园区内文化功能的垂直组合—设计、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具体的混合,以及与此相关的园区内融合水平;涉及到园区管理的不同参与者的园区组织框架;金融制度和相关的公私部门的参与种类;空间和文化节目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园区具体的发展途径;园区的位置[7]。

walterSantagata根据功能将文化产业园区分为四种类型: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8]。

1.产业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的。此类园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的差异”。

2.机构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产权转让和象征价值为基础而建立。其基本特征是有正规机构,并将产权和商标分配给受限制的生产地区。

3.博物馆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网络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寻为基础而建立。园区通常是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统性效应,吸引旅游观光者。

4.都市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园区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建立。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赋予社区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落,并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划分

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胚胎期,因而对其的分类很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区位依附、园区性质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进行划分。

1.按区位依附划分为4种类型:

(1)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城市中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因其宽敞明亮的空间及廉价的租金,或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滋生之地。国外许多成功的文化园区就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的。我国较早出现的大山子艺术区依托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上海近些年成长起来的创意产业园区绝大部分也是由旧厂房和仓库改造而成。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现有建筑创造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又保护了历史文化财产,是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良好典范[9][10]。

(2)以大学为区位依托。大学作为技术的发生器,可以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同时它又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养人才也吸引着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场所,大学往往成为创意的中心[11]。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依托的就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同济大学,上海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依托的是东华大学和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及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都是以大学为区位依托的。

(3)以开发区为区位依附。这类文化产业园区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区位依附。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聚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智力型人才众多,最适宜发展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产业,这些产业跟文化产业能够实现很好的融合。属于此类型的有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等[12][13]。

(4)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托一些传统的文化区域,在这些区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利于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产业园区。如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园区等等。第二种是依托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些艺术家村,有些是属于创作型的园区,如北京的几个画家村;有的则已形成产业化运作,如位于深圳特区郊边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等。

2.按园区性质划分为5种类型[14]:

(1)产业型。一是独立型的。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规模效应。如深圳大芬村,以绘画艺术为主,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及规模效应,但原创能力不强,而且这是我国此类文化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依托型的。依托高校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如上海虹漕南路创意产业园,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区等等。

(2)混合型。这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往往依托科技园区,并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园区内并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等。

(3)艺术型。这种类型的园区也是创作型园区,原创能力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较弱。目前国内最有名的艺术园区有北京大山子艺术园区、青岛达尼画家村等。

(4)休闲娱乐性。这类文化园区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长安街文化演艺集聚区等。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8

近日,忙于科技部的一个科技与经济关系的课题研究时,听科技部的领导提到,部里正在组织学习乔布斯;同时也提到在中国,尤其是国企,缺少类似乔氏这样的顶尖创新人才。不禁想到:中国整体上,尤其是国企,在最顶层的科技方面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国家,其哲学层面的原因何在呢?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近年一直徘徊在头脑中的李约瑟难题。半个世纪前,英国的李约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也称“中国难题”。如何能够破解掉李约瑟难题呢?我们可以从创新精神、道家创新哲学入手分析,寻求国企创新不足的破解之道。

创新是什么?

创新的原义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创新成为了个人、企业、产业、国家、社会的主旋律。对于企业家来说,从事“创新性的破坏”工作的动机,不一定出自个人发财致富的欲望,最突出的动机来自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管理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技术创新反过来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

管理创新主要指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管理创新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履行社会责任、信息化建设、软实力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其中,战略转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不仅与高科技产业有关,而且它能应用于任何行业的任何部分。同样的,创新不仅仅是原创的“巨大理论”或由此带来的最终产品或服务。更准确的定义是把创新看作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或由于采用新方法带来的产业生产力的提高。新的时代,企业经营战略逐渐转向知识管理;文化管理转向了精神治理;领导哲学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理念精神从个体领导者向整个企业内外部传递的过程。

古老的道家元典《道德经》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字,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等等,不一而足。老子为什么讲这么多“生”?他的“生”与现代社会有什么关系?与管理哲学有什么关系?胡孚琛先生的《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其中提到:道学文化的精要在哪里?究而论之,道学在本体论上强调一个“生”字,主张宇宙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世界观上突出一个“化”字,即认为事物按照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强与弱、祸与福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生和化就是道学的本体论和世界观。“生化原理”的“生”有“生成、生长、生命、生存、创造等意义;”“化”有“变化、发展、转化、进化”等内容,表明宇宙、人类由道生成,并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最终会转化至“中和”之道境。

原来,我们道家的“生”,有生成和创造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找创新之源,应该从哲学入手,才能彻悟其理。

生成论、构成论与创新哲学

人类对于自然的演进,从古至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宇宙构成论,一种是宇宙生成论。所谓“构成论”,即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组成的原子、因素的不断分离和组合,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在虚空中的不断变化着的结合。离开其构成的原子、因素,不会有事物的变化发展;而要搞清变化发展,就要搞清其构成的原子、因素。所谓“生成论”,就是认为事物发展变化是一个自身产生和破灭不断演化的过程。强调自组织、不可逆性和整体把握。它特别重视探讨条件和性状、开放和交换、氤氲和显现、过程和阶段、演化和推进等等。

总体上说,西方哲学是一种构成论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由原子或基本粒子所构成,如泰利斯的水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等。而中国哲学,以儒道两家为主,陈静先生提到:“儒家的宇宙构成理论是一套空间形态的理论。空间统摄一切性质,使宇宙构成的理论最终成为大一统政治制度的理论表述。道家的宇宙生成理论是一套时间形态的理论,时间开展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和终点被表达为时间的‘初’和‘今’,它们也指示着两种不同的状态。”。“大一统”思想下的中国,实质上是实行一种儒家为主导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构成论思想,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空间层级关系,从而维持了两千多年的政治统治。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9

上海车展,根本不需要意图明显的表扬词汇。每一届的启幕与收场,都是带着一种承上启下的态度。这种态度如同隐藏的重启键,轻轻按下,车市便有了旧的归纳与新的导向。

又是黄浦江畔,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向世界问好。其实,我们不用看得太远,上海车展天性的磅礴气度自然会赋予很多幽默、情节、思考,当然还有前瞻未来的风景――譬如:概念车型就是最好的范例。

请用一半欣赏,一半思考的态度去关注上海车展。透过方寸舞台之上的展演,我们看到的是汽车对生活的憧憬和对商业的包容,又似乎是在缅怀当年十里洋场上的那些跑马场的喧哗。

1/2欣赏

上海车展如同一张母版,有的人善于拷贝,有的人善于延展。是这样吗?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以几何级增长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全世界汽车制造商的目光。上海凭借不可复制的优越感,装饰了华丽的上海车展。在这个当今汽车前沿潮流与科技实力的综合演练场上,各大厂商都在力推能够提升企业形象的新技术、新能源的概念车型,占据未来先机。许多外媒都慨叹上海车展不愧为汽车世界“首都”的超级车展。在众多的展车技术选择中,纯电动车与作为阶段性产品的混合动力车已经跨入全新的引导领域。

本次车展“创新未来”的主题,演绎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催生出的全球产业界新的科技革命,“创新”正在加速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绿色环保已然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本届上海车展雷诺带来的纯电动车DeZir就是一款零排放未来车辆的预览。同时,雪佛兰,继续推行“未来,为你而来”的广告理念,把电动车代表“沃蓝达”搬上舞台,引起车展轰动。当然,还有在本届车展全球首发的奥迪a3e-tronconcept概念车,这是奥迪正式的第五款e-tron电动车。自2009年奥迪推出首款e-tron概念车以来,奥迪在每一款e-tron车型上都会展示一项独特的电驱动技术,并由此积累了多样化、全方位的未来电动车解决方案。

这里是上海车展现场,有朋克,有艺术,有文化,有商业,有边缘,有繁华,有竞争,有营养……有着更多谓之铅华繁复却又久治不愈的情愫,是关乎世界共有的汽车情结,高高在上,无法割舍。

德国大众作为代表,呈上的系列高尔夫电动车、朗逸电动车和途锐混合动力车显示出它对于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的浓厚兴趣以及将其实用化的努力。然而其首度亮相的创新交通概念――大众电动脚踏板车e-Scooter及租赁方案――则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更具创新性的城市零排放短途交通方案,向公众展现了大众汽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交通模式的创新探索。

当然,一系列在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零配件制造厂,也开始注意上电动车的市场化。已在中国运营15年的法雷奥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轻重量提高效率、智能驾驶三方面着手,已经在开发一系列用于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这些技术能够在不降低舒适性的前提下增大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甚至能够将寒冷天气条件下电池的续航里程增大10%。总之,未来新能源车的突破点或许就在类似的专业行家手里。

1/2思考

按理说,汽车生产不是作者开杂志专栏,可以在某个特定板块里,变换不同的主角和态度。可是,在油价日益飞涨与排放法规日趋严苛的双重压力下,低油耗、低排放与高动力必然成为汽车技术的关键词。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自主厂商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铺展小排量增压新车。

本次车展,华晨汽车带来了大中华概念车、中华530高性能版、中华530混合动力版、中华eV纯电动概念车等车型,并且在动力产品线上带来了涵盖1.0t、1.5t、2.0t三款全新的动力,加之华晨之前就已经广泛应用的1.8t发动机,这样一来成为最喜欢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自主品牌车企。

谈及概念车型,全世界都带着美好高雅的格调上路,正如张爱玲《金锁记》里写的一样:我们确是走入了一条寂寂的绮丽的回廊――走不完的寂寂的回廊。我们究竟能走多远?是下一个远方那么远吗?

举例说明,别克首款紧凑型SUV概念车Buickenvision别克愿景SUV也如约在车展前夕首发。这辆概念车由别克与泛亚技术中心共同设计。此次别克把上海选作envision的首发地点也可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而一款尽显英菲尼迪灵感优雅与力量品牌内涵、昭示未来又一全新发展方向的etHeRea豪华概念车型,由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中村史郎先生指导设计,也在本次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亚洲市场。无论是动感飘逸的跑车、修长宽适的轿车、灵动实用的掀背车,甚至是身形高大通过性出色的类SUV跨界车型,它们的特质在etHeRea身上都若隐若现。

这款车型的诞生,不仅展现了英菲尼迪品牌一贯优雅灵感的先锋造车技艺,更印证了英菲尼迪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高度重视和承诺,并解读出etHeRea概念车所蕴藏的灵感内涵。

的确,车展上如果缺少了概念车,就如同拍照的时候少了暗衬,不够完美。汽车产品与文化艺术一样,是要有点灵气的。

为了强调概念汽车市场的诉求,一汽集团在上海车展正式低碳环保的“蓝途战略”,并携五款新能源概念车全球首发。一汽“蓝途战略”是依托体系支撑、立足科技创新、追求节能环保、憧憬蓝色天空、扎实推进汽车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的蓝色征程。在传统节能技术方面,从“高效动力、减轻自重、降低阻力、智能控制”四个方面,打造传统节油技术优势。

享誉上海车展的意柯那为2011年上海车展推出的概念车型――飞鲨,设计为宽敞的4座电动车,具有美观而令人振奋的设计风格,展示了4座轿车如何拥有优雅简洁、运动风格的外观。

在车展如潮的客流群中,我看到了一对手持单反的老夫妇,站在长城推出的高端概念车型――商务SUV(哈弗iF)概念车前拍照,他们的腮瘪得像是皴了皮的南瓜,没有了水分。可是他们的微笑却在那一刻被我定格在相机里。那种微笑,是概念性的,昭示性的。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篇10

【关键词】tRiZ概念设计产品创新

引言

产品创新是企业取得市场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概念设计是产品创新的重要阶段。产品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取决于概念设计阶段创新性设计理论的运用。

1tRlZ

1.1概念

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由前苏联专家GS.alshuler等人在探究世界数万件专利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创新设计理论。是一种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的方法学。

1.2内容

(1)产品进化理论:是tRiZ理论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产品技术成熟度、产品进化模式、进化定律和进化路线等内容。(2)分析问题的工具: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包括产品功能分析、理想解分析、资源分析及矛盾冲突分析。(3)冲突的解决原理: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冲突,tRiZ将冲突分为物理冲突和技术冲突。为解决特定冲突,用39个工程参数描述冲突,将实际工程中的冲突转变为一般技术冲突,对应40条发明原理解决技术冲突并进行设计创新;也可利用四大分离原理解决物理冲突。这些冲突解决原理为创新产品的设计概念提供新出路。(4)物质―场分析:由于产品是功能的实现,每种功能都由两种物质一种场所组成,故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再根据不同情况运用76个标准解将待定的标准解变成特点解。(5)效应原理:是tRiZ基于知识的问题解决工具,对特定输入产生特定效应。(6)发明问题解决算法:采用系统的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在未确定真正冲突前,不断对问题进行细化,寻求冲突与理想解的程式化。

1.3发展趋势

我国学者对tRiZ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tRlZ逐步引起关注,对tRiZ原理、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tRiZ与多种设计理论的集成已成为该领域重要研究方向。

2概念设计

2.1概念

概念设计定义为:“在确定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和其组合,确定基本求解途径,并得出相关方案,这部分的设计工作称之为概念设计。”

2.2过程

(1)需求分析:顾客需求的满足是概念设计的最终目标,分析顾客的声音,为概念设计中产品的功能结构和技术特性的完善奠定基础。(2)功能设计:将产品概念从抽象到具体、深入有序地分析产品的功能结构,分析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结合相关原理,进行功能的构思和设计。(3)方案评价与优选:概念设计阶段方案的评价与优选对后续设计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依据相关评价属性和准则,建立系统的评价优选体系。

2.3特点

创新性、多样性、层次性是概念设计的三大特点。(1)创新性: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概念设计阶段的核心就是创新,决定着产品未来的设计的水平和发展方向。(2)多样性:概念设计阶段涉及的知识领域及实现功能的设计原理、设计思路、设计方案均具有多样性。(3)层次性:概念设计过程具有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次性。

3基于tRiZ的概念设计过程模型构建

基于tRiZ的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分为有冲突和无冲突两类:(1)有冲突:特定产品的顾客需求、功能结构分析一发现并确定冲突(技术冲突、物理冲突)一标准化冲突tRiZ标准解解决冲突tRiZ通用解领域解。(2)无冲突:特点产品的顾客需求、功能结构分析未发现并确定冲突重新对产品界定分析。

通过对特定产品的顾客需求分析了解顾客的声音,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对产品功能结构从抽象到具体地分析研究,将tRiZ通用解转变为一般解,再将其具体化为特定问题的解;若未发现冲突,再重新对产品各方面进行界定分析。

结语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tRiZ作为一种创新问题的解决理论,为产品概念设计阶段提供理论支持。将tRiZ与概念设计结合,对于满足顾客需求、预测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创新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H].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