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十篇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十篇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4:17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1

关键词:弱势群体;就业困境;社会转型;和谐社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在现代社会,通过就业获取薪酬仍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该来源被切除或萎缩,社会成员往往会陷入困境,以至成为弱势群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能否改善包括城市弱势群体在内的困难群众摆脱就业困境,通过实现就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困境的状况 

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构成比较特殊,具有显著“过渡性”。以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为例,他们本来并无弱势之虞,陷入弱势境地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城市出现了一个数目庞大的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就业困难群体,其中的部分成员在这场变革中,集体性地沉淀为城市新生弱势群体。 

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城市弱势群体的构成以及就业状况也不尽一致。但总体看,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困境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就业层次低。目前,大多数城市弱势群体成员被排斥在正规就业部门之外,从事非正规就业。当前我国非正规就业形式尚不稳定和规范,普遍存在就业环境差、市场风险大、就业收益微薄、就业保障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致使城市弱势群体虽有不稳定的收入来源,但生活状况都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弱势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2)就业竞争力弱。与外来务工人员相比,城市弱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技能、体力乃至吃苦精神上均显逊色,一旦失去政府提供的政策性保护,在市场化就业竞争中将明显处于劣势。此外,由于城市弱势群体中许多成员年龄大、负担重,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积累下良好的人力资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机会明显比其他群体少。(3)就业门槛高。弱势化是一个权利和资源被剥夺的过程。一个曾经生活体面的城市居民群体逐渐陷入弱势境地的过程,也是其所能维持的权利和所能掌握的资源被耗散的过程。在权利和资源双重匮乏的情况下,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竞争层次提升,城市弱势群体面临的就业门槛不断攀升,使得他们在谋求就业或自主创业时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二、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困境的深层成因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困境的成因,学术界从市场竞争、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文化观念等多个层面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对于如何理解该群体就业困境的成因,相关探讨还显薄弱。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 

(一)就业体制转轨不到位及劳动就业市场发育迟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城市实行的是国家“统包统配”的“保障型”就业体制。随着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和要素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效率型”就业体制逐渐建立。在“保障型”就业体制的累积效应下,形成了数以千万计的隐性失业人员,随着市场化就业体制的建立和企业用工自主权确立,企业冗员被剥离势在必然,市场化改革使蓄积已久隐性失业问题显性化为下岗失业问题。当前劳动就业市场发育相对迟缓,进一步加重了就业的严峻形势。例如,我国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市场劳动力自由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从短期效果看,这可能对城市弱势群体有利,但从尽早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视角看,实质上损害的城市就业者的长远利益;从整体效果看,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可能在局部地区失衡,从而难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城市弱势群体中多数成员在过去“低工资”的就业模式下缺少财富积累,在市场化就业体制下,一旦面临失业,“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就难以保障其生活,而匮缺的失业保障难以助其实现再就业,由此陷入生活困境和就业困境。 

(二)产业结构变迁及就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存在于产业结构之中,其特征和变迁受到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变迁的决定。产业结构调整内在要求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但目前,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以至出现了“有增长无就业”现象。第二产业最易受到“资本深化”影响,其就业弹性系数下降显著。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较高,但其容纳的就业量还不高。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与就业规模保持正向关系,但显著性不强,表明当前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支持程度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造成就业率下降的内生原因。一般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加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对就业者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无疑,这对旧体制下低素质劳动者形成排挤。“求职难”正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甚至一些高学历人才也加入了失业大军,或者“降格以求”,加入到低层次就业岗位的竞争当中。此时,在就业竞争中本来就处于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的境遇无疑将更加艰难。 

(三)人力资本贬值及人力资本失灵。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工人”是城市就业者的主体。在行业化的分工体系中,他们只需掌握“流水线”作业中的一个环节的技能,其人力资本的专业性极强。一旦转岗,这些技能就失去效用,而且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强,其人力资本的淘汰率越高,这一现象在老工业基地尤其普遍。此外,由于城市弱势群体多在非正规部门从事灵活就业,他们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条件下形成的技能派不上用场,造成其既有的人力资本收益极低,甚至为零。要降低因人力资本折旧和淘汰而造成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收入的下降,就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行终身教育,旧知识技能遭到淘汰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使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稳定的高收入。然而,城市弱势群体中许多成员在岗时没有意识到知识技能的更新,现在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又面临重重约束,使得他们面对自身人力资本贬值和失灵时束手无策,徒唤奈何。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2

宏观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可否认,当前市场的确面临困境:一方面,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凸显,利比亚与石油危机、日本地震与核危机均对未来能源的发展形成较大压力,更对国内市场构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过度悲观预期。的确,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调整的信号,包括二月份进出口增速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快速下滑让市场悲观者看到了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但我们同样要看到二月份进出口数据的下滑更多来自于春季假期的季节性因素。

从深层次角度而言,由于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尽管政策调控抑制经济过热的现象仍存在,但估计难以持续,因此,未来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的空间有限。对此,我们要看到政策紧缩更多的是抑制通胀的结果,短期影响经济增速,但不是为了改变经济增长的大趋势。如果看不到目前经济增速的放缓是源于对通胀压力及经济过热的主动性调控目的,而仅仅纠缠于经济数据下滑所带来的负面信号,那么,这种宏观分析的高度是需要调整的。

当然,要想看清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及未来的发展路径,就应避免纠缠于短期的经济数据的反复和政策调控的表象,而是深究数据与政策背后的高层决策者的战略意图。

不在地震中毁灭,而在地震后爆发

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不能成为看空市场的主因。每次牛市的启动都是在危机之后。自然灾害、战争因素或特定事件都是市场遭遇不确定的特点因素,但不是影响市场走向的根本原因。如果忽略了市场的内在本质,而放大了特定事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往往容易产生恐惧感,而放弃了坚定持股的信心。换句话说,牛市的泡沫往往都不是在恐惧中诞生,市场的风险亦不是在恐惧中诞生,而是在市场一致的乐观预期下形成巨大泡沫,进而破灭。因此,聪明投资者更应该坚定信心看到危机中酝酿的机会。

显然,中国经济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基础亦没有因为自然灾害而出现历史倒退,a股市场的做多力量将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过程中尽显“风流”。当前市场面临的困境犹如牛市长征过程的艰难险阻,尽管危险重重,但仍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负利率下的风险偏好过高

当前资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于负利率所派生的风险偏好。简单而言,在负利率的现状没有彻底缓解之前,市场流动性仍将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而这必然会推升资产价格上涨。房价不跌的预期和天津文交所的资产化证券的暴涨等现象正是中国资产市场风险偏好的极端体现。要套住流动性猛虎,最终还得数次采用利率工具。

房地产投资总规模自2003年的3万亿上升至2010年的21万亿,7年投资总规模涨幅7倍,尽管房地产供给庞大,但在非理性的投资偏好推动下依然显得供给不足。各项银行存款则自2003年的17万亿上升到2010年71万亿,期间涨幅4倍有余,而对应居民储蓄从2003年的9万亿上升至30万亿左右,涨幅仅3倍。因此,负利率才是中国资产价格上涨的背后推手,老百姓为避免存款遭受损失而过于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偏好才是资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3

2008年,a股市场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市场的均衡性、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会日趋显现。目前,a股市场的主力资金包括基金、保险、券商等境内机构资金和具有国际投资背景和跨市场运作的跨境流动资金。本文将从资金面特别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角度,对a股市场资金面进行分析。我们把跨境运作资金分为以QFii、QDii为代表的“正规军”和以短期流动资金即俗称“热钱”的“游击队”。

“正规军”光环渐退

截至目前,具备QFii资格的共有52家投资公司,共计使用了99.95亿美元的QFii额度。目前其额度已经增加到300亿美元。2006年QFii的表现强劲,连续多月超越境内基金的业绩,一直是热门话题,其获批额度也在2007年初猛增至95.45亿美元,距离100亿美元的封顶不远。但是在2007年,QFii总体的表现并不抢眼,业绩也不再比境内基金领先很多,甚至很多时候落后于境内基金。虽然QFii的总额度已达到300亿美元,但使用额度仍然维持在99.95亿美元的水平上,在几次大盘深度调整时,甚至出现了大规模赎回。由此可以看出,2007年QFii并没有大幅提升投资规模,反而是在估值水平偏高的情况下,主动减持a股,其对市场的影响已经远远不如境内基金。

QFii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中国以来,QFii一直提倡价值投资理念,强调他们是在看好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进行中长期投资,随着业绩的突出表现,在中国a股市场掀起了一阵“价值投资理念”的热潮。但随着a股市场的震荡加剧,QFii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短线投资增多,换手率上升,似乎也不再坚持长线投资策略,而转为了中线甚至短线操作。长期投资理念大旗已经由部分国内基金接过。

QDii方面,目前,具备QDii资格的共有65家投资公司,共计455.88亿美元的额度。QDii作为境内资金投资海外市场的产品,对于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当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较高时,海外市场在2007年吸引了市场大量目光。随着银行系QDii在2006年出海,证券基金类QDii产品也在2007年得到了出生证。由于境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充裕,以及境内基金产品的优异业绩,使得投资者对于QDii基金给予了相当高的热情,申购十分踊跃。但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美国及全球股市大幅下挫,QDii产品的净值出现了巨幅缩水。截至目前,基金类QDii平均损失已在20%以上,部分基金净值已经跌到0.8元以下,而稍早发行的银行类QDii产品也已大面积跌破面值。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余波未了,以及对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担忧,QDii类产品未来走势仍不明朗,近期仍将以震荡为主。

约有2万亿热钱流入股市

热钱,又称游资,即国际资本流动,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快速流动进行投机获利为重要特征,主要来源于跨国公司手中掌握的流动资金及一些暂时闲置或过剩资金。带有短期逐利性质、随时可能改变方向的资本流动,都归入热钱的估算范围。

基于热钱的高度流动性与保密性,即便是可获得准确数据的、资本可自由流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难以精确计算热钱流动的具体规模。对于存在资本管制,统计数据不完备或者误差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测算就更为困难。尽管存在着很多难题,但基于现有数据,可以通过研究各数据相互间逻辑关系对短期资本的流动进行估算。

我们根据直接测量法,认为热钱是隐蔽的资本流动和“游资”构成的。综合大量数据测算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规模如下表所示。2003~2007年,每年大约有近1000亿美元“热钱”流入境内,累计高达5000亿美元,即4万亿元人民币,即使只有一半资金流入股市,也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目前a股流通市值的1/4。

利差

是热钱涌入的动力之源

大量短期资本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进入中国,不仅加剧我国在国际经贸和政治领域的压力,而且对境内的通胀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极端情况下,会引起金融市场大动荡。

首先,热钱的目的是逐利,特别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利差的情况下,短期资本会由低利率国向高利率国流动。当一国和地区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热钱会大量涌入,如果该国汇率机制不能对热钱流动进行迅速反应,将迫使该国大量被动增加货币投放,抵消掉相关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应。而当国内经济形势低迷或恶化,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的政策,热钱又会转换成外币迅速撤离,使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操作效应减弱。与此同时,本币面临更大贬值压力,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降低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

其次,热钱的隐蔽性使中央银行难以区分所结售外汇的性质,加大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难度。当中央银行的调控措施经过一段时滞产生效果时,具有高度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热钱,很可能因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突然掉转方向,使货币政策失效甚至适得其反。

在对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都实施严格管制和实施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系可以被割断,即使国内外利差较大,利率政策与汇率稳定政策也可以相对独立地实施,彼此没有冲突。我国现阶段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通过市场供求及时进行调整,境内外容易形成较大的利差,同时,政府对汇率的隐性和显性担保,使人民币汇率保持较强的稳定性,汇率风险小,以套利为目的的国际热钱出入我国需要承担的汇率风险不大,必然想方设法绕过或突破资本管制,从而引起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

短期资本吹起

境内资产价格泡沫

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是短期性和逐利性,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入会引起境内资产价格泡沫。热钱通过隐藏在经常项目下或通过其他渠道流入国内,形成的外汇占款所带来的货币供给与真实贸易结汇所造成的货币供给不同,热钱带来的货币供给往往直接流向股市、房地产或外汇市场,形成投机需求,最终造成资本市场泡沫。同时,央行为控制总量会通过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控制外汇占款的影响,这些措施减少了实际经济部门货币供给的投入,使企业生产资金不足,从而形成虚拟经济泡沫和实体经济紧缩共存的畸形经济结构。

大量短期资本流动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如果形成对某一事件共同的预期,在短时间内的突然转向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大动荡。例如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热钱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大量快速流出,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大跌,金融市场崩溃,经济大幅度倒退。

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币汇率等。如果具体分析人民币利率走势,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强弱对比和政治角力的制约。因此,分析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美元汇率和利率走势,已成为判断大势的关键点。

分析2008年乃至今后的a股市场,不仅必须密切关注相关期货市场走势,关注美国股市、美国经济、香港股市等相关市场,还应密切关注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外汇储备、资本管制等相关领域政策的调整,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运行的方向。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4

国泰金鹰增长开放式基金以募集22.26亿元的资金规模顺利发行。这是自2001年9月第一家开放式基金推出以来,基金业发展中的又一闪光点,确是令人鼓舞的。可是从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势头看,却不甚看好。那么应如何认识当前开放式基金发展势头不猛这一现象?我国开放式基金近期能否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我们又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就这些问题笔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开放式基金发展形势分析

1.开放式基金的成功推出开端良好

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是以2001年9月第一家华安创新开放式基金正式发行为开端的,至今仅半年多的时间。目前,我国先后推出开放式基金已有4只,募集资金总额已超过百亿元。应当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先后有数只开放式基金成功推出,对于我国尚不够发达的基金业来说,确是一个不小的成绩,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开放式基金发行过程中,虽然在认购、赎回、市场运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总体而言,基本状况是良好的,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第一,4只开放式基金的推出,为我国基金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第二,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是完善基金投资结构的关键一环。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亡,开放式基金已是投资基金的主要形式,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德国乃至我国的香港,其基金业都是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其封闭式基金所占比例都越来越小(约为10%)。我国在2001年9月之前,只有48只基金,且全部为封闭式基金,仅就这一点而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即使只数甚少,资金额很小,但它却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由此成为走向完善的开端,标志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第三,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意义深远。由全部封闭式基金到推出开放式基金,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最近国泰金鹰增长和鹏华行业成长两家开放式基金的相继推出,的确令人感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已步入以加速发展开放式基金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新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以开放式基金为主要投资形式的规范化的理性机构投资者,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证券市场日趋完善、运作规范的情况下,那些缺乏经验或缺少充余的时间奔波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将资金以开放式基金形式委托给以专家组成的基金管理人经营,将成为主要的投资选择。由以上分析可见,开放式基金的成功推出,既为基金业阶段性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也为证券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目前开放式基金的运营形势不够乐观

虽然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与人们的预期和期望值尚有一定距离,甚至在某些方面令人失望,一些投资者的认购热情不够高。从第一家开放式基金推出以来,虽然基金越发越多,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却呈现出一种降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最早创下最高业绩的华安创新募集资金为58.67亿元,后来南方稳健募集资金仅为34.88亿元;在投资者认购方面,开始对华安创新的认购呈现超额态势,而对南方稳健的认购额却不及华安创新的一半;销售网点发展也不平衡,国泰金鹰开放式基金销售网点一度增至1500个,可是有些地方却出现了开放式基金售出的还不如赎回的多的现象。面对这种市场对开放式基金的认同度和投资者热情不高的状况,业内人士颇为困惑。一个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的金融品种,在我国推出后市场的反响却不够强烈,而且遇到种种障碍,不能不令人深思。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尽管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个时期,甚至几年,但随着开放式基金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提升,上述情况将会逐渐减少。而且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开放式基金市场认同度和投资者热情的提升,是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转移的。因此业内人士应当树立这样的信心:若干年后,开放式基金一定会代替封闭式基金的地位,成为我国基金的主流。

二、发展开放式基金的理性思考

我国开放式基金推出后,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主要是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因此,让广大基金管理者和投资者理性地认识开放式基金及其发展,便成为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开放式基金成为基金市场主流是国际基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不否认,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开放式基金也是有其无法回避的弱点的,如开放式基金费率一般高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投资者可随时赎回)而不能全部用于投资,其效益受会到一定影响;开放式基金在证券市场处于上涨时,因申购数量激增而使基金收益“稀释”,股市下跌时,又因应付赎回而使基金业绩下滑等等。但是,从总的趋势看,开放式基金将以其诸多优势如流动性强、便利快捷、透明度高等而取代封闭基金地位的。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其基金的发展也无不遵循一条从封闭式基金为主流到以开放式基金为主流形式的发展规律。1999年底,美国共同基金(开放式基金)在资产规模上一举取代了传统上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商业银行而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的第一大金融中介。截止2000年9月底,全球开放式基金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占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总市值的36.19%,开放式基金数目已达到53450只。仅美国就拥有8027种开放式基金,投资总额超过了7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国内3.2万亿美元银行存款总额。到2000年6月,美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人数达8790万人,比1999年同期增加了500多万。仅美国的家庭就有52%人持有开放式基金,品种达8000只,平均每户就有4只。而同期美国封闭基金数目降到495只,资产总额仅1647亿美元。日本开放式基金的总值已达4.9万亿美元,数目达2884只。德国开放式基金(公众型)已发展到964只,资产总值2408亿美元。就是我国的香港特区,至今已有注册式开放基金899只,资产净值超过2200亿美元。2000年9月,我国台湾地区的开放式基金也已达到280只,管理的资产389亿美元。

上述情况表明,开放式基金已成为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也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基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广大投资者应当清醒地认识这一趋势,看到方兴未艾的我国基金业,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以大规模、更完善的发展之势,快步走上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发展之路。

2.冷静认识当前开放式基金市场的“冷淡”局面

面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推出后即遭“冷遇”的问题,有些业内人士困惑不解,甚至忧心忡忡。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凡关心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人,都希望开放式基金推出后立即出现一个投资踊跃、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基金市场发展的规律。由封闭式到开放式,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势到强势、由小规模到小规模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开放式基金的认识也要经过一个由浅到深、由盲目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开放式基金的管理和操作也必然经历一个不断调整、完善和规范的过程。目前,开放式基金对我国基金业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崭新的金融品种,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它不可能在近期内有一个大规模发展。理论上讲是这样,从实际情况看也是这样。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大规模发展开放式基金的条件尚不具备,主要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容延度尚有不足,即证券市场的容量及广延度尚不适合开放式基金大规模发展。证券市场的容量有绝对容量与相对容量之分,绝对容量是指证券市场上证券流通总额;而相对容量则是绝对容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储蓄总额)之比。所谓市场广延度,是指其在外延上的扩延程度,包括:交易规模;各类子市场的细分及专门化程度;市场体系的开放程度。只有证券市场的容量大、交易规模大、专门化与开放程度较高时,证券市场才能有较高的容延度和高效率。换言之,也只有当市场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并达到一定层次、且流动性相当强的时候,开放式基金的大规模发展才有可能。反观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状况,虽然股市发展已有一定规模,但与之密切相关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发育得还很不完善,整个资本市场尚处于封闭状态,对外开放度极小,当然资本市场的容延度也相当有限。然而,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是远远大于封闭式基金的,在资本市场尚处于封闭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奢望和要求开放式基金有一个大规模发展。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发展开放式基金还存在市场技术缺陷。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可以投资的金融工具仅限于境内依法上市的股票和债券,其中债券也以国债为主。这样,基金经营者在进行操作时,首要的选择是购买股票,只有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才能实现资本增值。然而当股市进入阶段性空头市场时,股价普遍下跌,由于缺乏有效做空机制,基金经理者很难回避市场风险。投资渠道的单一性与避险工具的缺乏性,就不可避免地限制基金管理者和专家理财优势的发挥,当然也就制约了开放式基金的大规模发展。

3.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开放式基金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开放式基金的条件,但是,悲观、裹足不前和无所作为的观点与态度是不可取的。现在我国已加入wto,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开放度的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封闭状态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打破。届时开放式基金大规模发展的局面一定会出现。在此之前,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积极创造条件,以稳扎稳打的策略,大力推进开放式基金的发展。

其一,努力创造适合开放式基金能够获得更大发展的法律环境。就目前而言,除进一步落实《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外,还应尽快制定、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基金申购、赎回、投资决策、清算结算、过户交割行为,为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和正常运转提供更明确的引导。特别是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健全开放式基金法律、法规的经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其二,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适时推出指数期货,通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减少盲目性,减少基金的动荡,从而为开放式基金创造良好的市场生存环境。二是增加开放式基金新品种,让一些经营好、效果好、有一定证券交易经验的券商适时转移到经营基金方面来,以扩大市场容量。三是让市场环境适应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因为市场环境与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既是互相影响的,又是互相适应的,开放式基金发展迟缓也会影响市场环境,反过来就会迫使市场环境来适应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因此,继续发展保险市场、股票市场等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曹彤。论中国投资基金业发展策略的理性选择[J].现代财经,2002,(2)。

[2]钱进。理性对待开放式基金[n].金融时报,2002-05-10.

[3]赵广辉。开放式基金理论、实务与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5

【关键字】贸易,对外贸易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趋势的加强,这一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尤其在当前贸易争端频发,并且我国承诺wto保护期期满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应着力于拓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by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三、结语wto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在世贸组织所处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都会进一步增加。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会继续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看作挑战与机遇,因此,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争端案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将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要面临的国际贸易的新环境。为此,我们应当在遵守wto规则之下,着力于拓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6

[关键词]内需出口新优势市场规模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5-0092-07

一、内需与出口:一个新型关系的解读

过去的30多年,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对外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够利用低要素价格的优势迅速成为世界工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需急剧恶化,国内劳动力、土地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支撑原有出口高速增长的内外部条件不断消失或弱化,中国东部沿海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日渐难以为继,以传统“中国制造”为特征的、凭低端要素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十字路口”。但对于开放型经济如何转型抑或走一条什么样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还存在较多争议。有学者认为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尚有较大潜力空间,原有模式可以有条件地继续维持;有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回归自力更生的内向型经济,不可再依靠外部市场;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要协调利用外需和内需拉动经济,实现内外需的均衡发展;翻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应该“利用本国的市场用足国外的高级生产要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显然,在原有开放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拓展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是我国经济开放战略转型的关键。这种新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一个现实而又正确的选择就是内需市场。

这其实又回到了我们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一直关注的两个政策导向:“扩内需”与“促出口”。对此两者的关系,政界、企业层面和相关研究者的结论大致包括“重出口,轻内需”、“轻出口,重内需”、“由出口为主向内需为主转变”、“内需出口并重,协调发展”等几方面。当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降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升,但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比,消费的比重还是偏低。那么,如何认识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此消彼长,如何理解“出口”与“内需”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全面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已然不可阻挡,以国内需求带动出口发展无疑是最好的思路,在此需要厘清的是,以国内市场促进出口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尽快尽好完善这些机制。

政策层面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扩内需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具体而言,国内消费市场的开启、升级和增长,也是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的基础,没有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需求的升级、经营的创新,企业永远只会是“为出口而出口”的加工厂,远离了消费市场,也就远离了“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其进一步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当前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把国内市场纳入进来,通过内需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重塑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产品竞争力。换言之,出口转型的出路不在出口本身,而在于国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结合。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种转型,诸多的转型表现已在悄然发生。以外企的对华投资为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外商对中国投资的重点日益从出口市场向中国本土市场转移,2013年初华南美国商会对425家在华美资企业的调查显示,受访企业中主要向中国市场提品或服务的比例高达80.5%,比2012年的70%有大幅度上升,而这一数字在2006年仅为35%。中国日渐从“加工厂”转变为“销售地”,同时随着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日趋成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迅速而居高的盈利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外资企业长足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外企利用中国本土市场产生的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源泉,也会因此带动“新产品”的出口,此时的模式变为:外资进来-本土创新-产品出口,这便是一种出口竞争新优势。需要指出的是,以内需市场培育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竞争新优势,虽然是我们对中国发展趋势和要求的一个新提法,但放在全球范围看,这却是一个经济发展常态性规律。当前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或企业,大多都在较大的本国市场先起家,由内而外走向世界。无论是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日本和韩国,还是国内市场庞大的美国,其实都如此。美国较高的购买力加上众多的人口,成就了美国世界第一大市场需求的规模,诱使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向美国流动,并以此形成了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地位,向世界出口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形成了以内需为基础的美国式开放型经济。

二、以内需市场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理论基础

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袤的国土面积、超过13亿的人口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潜力以及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决定了国内市场规模会持续扩张,这将是中国未来发展转型的基石和内在推动力。更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依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把国内市场规模与出口竞争新优势的理论逻辑关系简要表示为图1。

(一)国内市场规模、本地市场效应与出口竞争新优势:新贸易理论的解释

以垄断竞争为特征的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促使没有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并以此提出了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的论断,即著名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者以不同国家的数据均验证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我国区域间也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本地市场效应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在增大。此外,市场规模也是决定增长绩效和出口水平的重要因素,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有正向作用,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随着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深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内的大市场正逐渐成为中国出口增长和升级的主要动力所在。

就我国现有的贸易条件而言,凭借劳动力比较优势仍能保住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能从中获取贸易利益,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大量的产业部门将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从而成为产业升级和出口转型的障碍。在要素边际产出并未持续下降的条件下,传统贸易理论并没有给出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外贸转型的路径选择。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意味着中国有了新的比较优势,即国内需求和规模经济的优势。显然,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国内消费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将成为净进口国的观点正好相反,大国的规模生产和生产率改进表现更为明显,这会显著地增强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形成出口的新优势。中国之前更多贸易出口的动力来源于低成本而非规模经济,这些产品的出口并不是依托于国内市场需求,而只是为了出口的单一目的。例如,中国境内生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高达九成以上用于出口,国内市场对其需求影响十分有限,这直接导致了该产业的发展极度依赖外部市场,受贸易摩擦影响而极其不稳定。可喜的是,更多的产业在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并因此走了出去。例如工程机械产业、家电产业、通信设备产业等领域,企业首先去满足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或资源整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然后再进行对外出口和投资,属于典型的“内销转出口”,与当前很多出口型企业的“出口转内销”正好相反。也正是在这些产业中诞生了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如海尔、华为、三一重工等,与这些企业竞争的同行也同样是中国企业的佼佼者。鲜活的案例表明,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的动力和优势正逐渐从成本优势过渡到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市场优势,这是中国的大市场在“默默无闻”地孕育着出口竞争新优势。现实的情形更多地表现为传统成本优势和新增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兼而有之。可以预见,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旧优势会持续弱化,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营商环境的完善会继续放大本土需求成长而带来新优势,而且新优势的表现形式也会是多样的,不止是单一的产品出口,更可能是对外投资、并购,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终极目标是能优化配置更广范围内要素资源和产品市场,而非仅仅出口。

(二)国内市场规模、消费需求升级与出口竞争新优势:需求转型诱发供给升级

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我国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中等收入阶层也在不断壮大。依据消费需求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过程,基本生存需求的温饱解决后,消费转向改善生活质量的耐用品,然后更多的消费支出用于安全、社会交往、赢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标准、品牌、服务等附加值的需求不断提高,消费转型开始倒逼供给转型。国内需求升级引致出口转型升级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路径一:市场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升级产业链再分工出口产品升级。收入的持续增加扩大了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也会使最终产品的需求层次得到提升。消费需求升级会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产业链中的企业重新选择其位置,从而使得需求端的变化传递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一些企业能捕捉到市场信息的变化开始转型获得成功,另外一些企业可能不适应市场变化而被淘汰,市场变化使得产业结构开始优化,产品质量得以提升。斯密指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市场越大,产业分工愈加有效率,杨格进一步指出,分工又会引发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越细,市场越大;此两者互为因果并循环累积,在此过程中,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得以提升,产业链条的分工也逐步优化。中国目前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使得最终产品市场需求规模扩大、产品品质提升,这两方面的力量将重塑原有产业链的分工格局,很多企业将从“加工”到“制造”再到“创造”,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同时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也由此形成。能说明此问题最典型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下降。我国原有的“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企业只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的最低端,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更多的产品开始“出口转内销”,简单的委托加工逐渐演化为设计加工,并有部分企业开始拥有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不断改善自身在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从而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到oDm(委托设计)再到oBm(自有品牌)的价值链攀升。这使得近些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并以此开启新的出口模式:出口转内销再出口,从而实现了出口产品和贸易模式的升级。

路径二:市场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升级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增强。由消费需求升级引致的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技术基础。Romer(1990)指出,技术创新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追求新技术之超额利润的结果,技术创新是由所需技术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包括专利申请、技术发明等技术创新活动。它首先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受消费需求的引导和制约。在技术创新的动力方面,来自市场的消费需求比技术创新供给领域的知识更重要。最直接的体现是,消费需求升级是当前产品创新的第一动力,企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更多市场、获取更多利润而创新。因此,往往是更活跃、更旺盛、更高级的市场中诞生了最优质的产品,造就了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如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所指出的,庞大的国内需求规模帮助厂商建立了竞争优势,富裕后的国内购买者对产品的品质、品牌和质量的追求迫使并刺激厂商不断改进、创新产品,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正是产品升级的动力所在。

市场的开放和跨国界经济活动会强化和加速创新的进程,开放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多元的市场需求有助于企业进行多样性创新,更广泛的交流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能丰富创意的信息或创新的技术。这样就形成了市场开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带动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出口再次推动开放的良性互动。即使没有外部市场需求的推动,高速增长的内需市场也能借助对创新动力引致功能的发挥,内生地培育出其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此即“需求引致型创新”。以大国市场促进自主创新,以国内需求推动出口转型,这是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最重要动力源。

国内市场的成长和成熟会带动消费需求升级,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会倒逼产业和出口转型,但这个过程并不会自然发生,或者不一定同步发生。由于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竞争环境等诸多条件尚未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国内消费者可能转而购买进口产品以满足升级后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内产品的消费量。由于国内市场环境相对滞后,同样的企业可能为国内和国外提供质量存在差异性的商品,如出口产品的质量更高,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更低。本文认为,此种情形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但它是一种过渡状态,国内市场环境的尽快改善有助于缩短这个过渡状态存在的时间。

(三)国内市场规模、经营模式创新与出口竞争新优势:从国内网购到跨境电子商务

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传统的外贸方式对中小企业出口的推动作用愈来愈不明显。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在此时崛起,出口企业以此获得了新的渠道优势。以传统小商品的出口重镇义乌为例,现在每天有15万单网购的包裹发往世界各地。在过去传统出口中,一件商品从中国工厂到外国消费者,要经过工厂-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五个环节,而现在电子商务把链条简化为工厂到消费者。这种小额度、快频率的跨境网络贸易,正在成为国内企业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手段。正是有了当前电子商务的成熟应用,中国的服装、箱包、玩具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维持了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需恶化的不利影响。

商务部的测算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大约1.85万亿元,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电子商务在改变国内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外贸经营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开始试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与国外客户交易。省去了与中间商交易费用,也掌握了销售终端的变化。这一全新的外贸经营模式实现了国内生产企业和国外消费者双赢,使得出口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终端定价权,也使得修正当前不公平的全球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成为可能。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不足10%,但同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强劲。2013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并且,国内的中小制造企业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向海外直销出口,其利润可以由原先大宗采购的5%-10%提高到30%-40%。

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有赖于国内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成熟,更基于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例如,大规模的国内网络交易市场催生了支付宝等担保交易平台,这些交易平台在国内成熟应用的基础上开始逐步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解决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支付宝先与visa、万事达合作,后与俄罗斯Qiwi、香港“缴费灵”(ppS)达成合作,促进国际消费者本地化便捷支付。没有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成长和模式成熟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的资金、物流、信息等瓶颈便无从突破,从国内网购到跨境电子商务,全新的外贸经营模式给中国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可以预见,这种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的外贸经营模式必然会影响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中国的企业在此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形成了新优势。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原有的一些监管模式正成为新的障碍,如货物的出关申报,新的外贸出口方式对出口的平台、物流、支付、结算和海关等环节提出新的要求,这有待通过改革进行通关模式创新。

三、日本的经验:立足国内市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大多数的研究都承认出口导向型经济是推动日本战后走向富裕国家行列的重要支撑。但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形成取决于贸易出口的不断转型和升级,而贸易出口的转型升级依赖于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成长和成熟。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注重通过实现经济平等来扩大内需,伴随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逐步走向成熟。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基础上努力建立内生的创新机制,进行独立自主的跟踪式研发,创立自主品牌,以迅速的产业升级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为基础进行出口扩张,然后又通过出口贸易规模扩张和质量升级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形成内外市场良性互动的格局。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来讲,日本几乎完全依靠内生的资本,这得益于其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够把国内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

与中国经济发展曾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不同,日本经济在崛起的过程中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并不是很高,其原因有三:一是日本当年利用的外资远低于中国;二是日本国内的市场开放度远低于中国,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日本只是第六大进口国;三是中国以廉价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基础深度参与大规模的国际生产分工,日本更多地以企业和产品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条件使得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首先来源于国内市场,而非外部市场,具体表现在:在企业战略方面,日本企业一直以发展本国品牌为主,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后再走向世界;在新技术方面,注重以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研发同欧美企业竞争;在对外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国内GDp)方面,日本在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超过30%,中国即使在金融危机后的2012年依然接近50%;在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上,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对资源的利用十分有效,日本的能源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日元大幅度升值后,日本仍然依靠自己的品牌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在保持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把关键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从而支持其规模经济效益。正是因为日本国内市场的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日本看重的是日本的国内消费,1984年外资企业在日本生产的产品92.4%在日本本土销售。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将更多的产品销往国外,外资企业的出口占据了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这意味着外资到日本的目的是占据日本的国内市场,而到中国看重是能以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其产品甚至与国内消费者无关,此种条件下的企业创新、技术升级和对相关产业的溢出效应必然是不强的。可喜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看重的是国内市场,这种企业投资战略意图的变化正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微观体现。

四、以内需市场培育出口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

当前外需市场持续低迷,贸易摩擦日渐增多,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回归自力更生的内向型经济,避免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但历史告诉我们,自我封闭就等于自取灭亡,更何况,在当前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完全意义上的独善其身没必要也不可能。我们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给中国产品走出去提供的机遇,升级原有的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继续深度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去,并成为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一极。新的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是立足国内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把扩大内需与促进出口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和产业在国内市场形成竞争力和资本积累,然后通过出口或对外投资“走出去”。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内需市场与全球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全球高级创新要素,通过创新性要素的“进口”和庞大国内市场规模的“培育”,形成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优势。发展和利用国内日渐庞大的市场规模已成为学界和决策者的共识。但对于如何扩大内需尚存在不少难题。除了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缩小收入差距和规范消费市场环境外,内需的扩大更仰仗于供给方的技术水平、质量和品牌等条件。作为供给方的企业为满足国内日渐“富裕”、“挑剔”和“升级”的消费者及其需求而做出的创新和改变是其日后产品出口或“走出去”的基石,也是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形成的动力所在。

第一,以信用惩戒和行业自律引导国内供给的转换。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转换是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内在条件。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正由之前的出口导向型向全面开放型过渡,接下来应该朝着基于内需的全面开放型经济方向发展。这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国内市场需求和供给两端的转换。需求结构的转换作用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已处于转换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大中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满足过渡到品质需要。但供给端的转换才刚刚开始,远滞后于消费者的需求,使得国内消费者被迫转向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国内庞大的需求不仅没能助本土企业提升竞争力,倒是给国外的竞争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因此,国内供给的转换和过渡必须辅之于相关制度性规范或安排,制度性规范是为了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用惩戒和行业自律。信用惩戒和行业自律是保证“大市场成就更优质产品”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信用惩戒是一种强制性约束,例如某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假冒伪劣,该企业就要被列入“黑名单”,其信贷、采购、营销等经营活动都严格受限,违法成本极高;行业自律则是一种软性同业自治,通过同业协(商)会组织形成行业标准、经营规范和市场约定,在维护行业利益的同时提升行业的信誉度。此两者是保障“更大的市场-更强规模经济-更激烈竞争-更优质产品”的逻辑链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否则产品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不仅无法实现,更大市场可能是更混乱的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供给市场可能最终被升级中的消费者所抛弃。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7

三十多年过去了,招商引资在我国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招商引资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招商引资增速开始减慢,项目大量向房地产、金融业等领域集中,而制造业项目开始急剧萎缩,一些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则回流发达国家。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原先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近年飙升,人口红利消失。原先依靠我国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赚取巨额利润的外国企业无心恋战,重新调整其全球产业布局,将一些工业制造项目撤出中国,导致我国出现产业的平庸化趋势。本质上讲,招商引资吸引来的企业仅仅是把中国制造放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并没有把核心技术带入中国,我国原先期望的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有限,一旦中国生产成本优势不再,缺乏忠诚度的外国企业便会迅速抛弃中国转往他处,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我们的自主企业还不足以在世界市场上独自撑起中国制造这杆大旗。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亟须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正式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分“三步走”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结合当今的国际形势以及我国自身的发展条件,我认为,要想迅速实现工业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尖端竞争力的工业制造体系,必须牢牢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以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实施“引资购商”的新战略!

“引资购商”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募集多方资本构建产业基金等资本容器,聚焦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选择处于国际先进乃至顶尖水平的国外制造企业作为目标,发起控股并购或整体并购,将零配件和总装制造逐步复制至中国,挟世界顶级品牌和技术以及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不仅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场优势,而且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的领导地位,进而夺得全球市场的行业定价权与规则制定权,最终形成政府、投资者、企业和劳动者多方共赢的局面。

与“招商引资”依靠行政优惠措施吸引外资不同,“引资购商”依靠的是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为主的跨境并购、重组、整合获取和整合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借以快速学习、消化和吸收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管理经验、研发和供应链体系。借助全球资本和中国市场融合所形成的千钧之势,“引资购商”将能够迅速在国内制造业几十个行业中形成新的增长点,其与中低端制造业外流的对冲力度强大,可谓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引资购商”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紧迫的。我国在招商引资阶段形成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庞大的外汇储备,这是“引资购商”战略落地的有利前提条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规模也最具潜力的市场,其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举世称羡,一旦有“引资购商”所带来的高投资效率和高劳动收入支撑,将切实体现消费驱动的经济拉动效果,中国将再次成为全球投资者和企业家取得商业成功的宝地。

虽然中低端传统成本优势流逝,但是我国在中高端制造业上尚存一定的成本优势,还没有被发达国家完全挤压,这一成本优势通过“引资购商”战略加以整合和利用,不仅能继续延续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而且依靠巨大市场腹地形成的战略纵深,将激发出创新潜力,从而能培育出新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8

而就在此前不久,同样来自于摩根大通的一份尚模棱两可的“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报告,亦引发了一次业界热议风波。是否国家已正式开始出台经济刺激的政策以对当前显疲势的房地产市场拉上一把?究竟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要如何调整才能真正帮助中国的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入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

本期嘉宾

王珏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 晓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范小冲 阳光100置业集团副总裁

李文杰 北京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

主持人:本刊记者 姚妍艳

观点集萃:

王珏林:市场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需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对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和对部分市场进行调控,目的就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房地产市场发展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开发由企业选择,消费由消费者决定,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暂时面临的困难,更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必须两者兼顾。

赵晓:重申对中国当前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曾经主张过的6条建议政策,一是立即停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稳定中国的外贸;二是依旧要释放出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三是稳定投资增长;四是实施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五是必须稳定房地产市场;六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此外,出台一些市场化的改革,尤其是制度性的改革措施。

范小冲;当前的形势使得我们开发商们面临着有如“大地震”一样的危难局面,感到市场正迎来一次大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像“猪坚强”一样被动地在地震下苟延残喘,等待别人的救助,而是应该打消消极情绪,积极应对甚至自我调整以自我救助,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自身也应有充分应对任何困难的准备。

李文杰:所谓“救市”的呼吁目前尚未有必要,即便必须进行一些调整,也要从宏观、金融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入手,继续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方向。

当前市场有压力

主持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一直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究竟是否当下的形势确实如很多观点所说到了病痛深重期?这一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会给整个市场及房地产行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王珏林:就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住宅价格涨幅趋缓。住房价格放缓,对国家、对市场、对百姓都有好处,前两年我国部分城市的住房价格涨得确实过快,有的城市增幅已经达到30~50%,呈现不健康的态势,这样下去,就会使更多的家庭无法解决或改善住房条件,房地产市场也会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无法实现。房价的发展应稳步,而不能大升大降,就如同人一样,动了大手术后将很难恢复元气。二是当前住房的销售量明显下滑,说明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不景气。

赵晓:眼下我们碰到的是整个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一些新的形势上的问题。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以来,我们的市场以及整体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据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推算,上半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约在8%~9%之间,唯一保持亮点的是消费实际增长12.9%,高于2007年12.5%。

同时,上半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4.4%,与去年相比,实际几乎只有一半的增长幅度。而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全民整体收入的主体部分。所以,当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大幅度下滑,甚至几乎是腰斩这样的速度下滑的时候,基本上消费的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到股市的崩盘,以及房市的低迷会造成负财富效应,可以说这对未来的消费增长很不利。

基于此,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情况和去年相比已经出现了快速回落,目前的运行实际相当令人担忧,经济形势比较严峻,连我们也都没能完全意料到这个情况。

李文杰:2008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价量齐跌的现象,成交量下滑明显,一直到8月这种状况还在延续,并没有很明显的改观。造成这一低迷形势延续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针对地产市场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措施,二是投资环境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境外资本受限以及国内投资市场低迷等因素。

范小冲:其实中国的房地产以及整体经济形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很多大家看到的颓靡之象并非都是大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只是去年资本市场的推动,包括大规模扩张、高价囤地等造成了现在的“拐点”、资本市场下滑等紧张局面,可以说是市场自身过度扩张的结果。

王珏林:一个市场若出现不景气,不仅会制约经济发展,还会影响许多产业发展。因为一个市场能带动数十个产业,影响更多个企业发展,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它的影响面会更大。房屋销售量下降,不是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要还是消费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大家预判的是房价还会下降,那就继续等待时机,这是消费市场的普遍规律和消费心理的普遍想法,就是买涨不买跌。影响消费心理变化的原因是政府保障制度的完善、保障范围的扩大、保障措施的到位,因为大部分家庭都期盼能够得到保障性住房,这是其一,由于加强对规划、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严格管理,一些房地产企业以占地为目的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发展思路,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为摆脱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扩大市场销售份额,搞各种促销活动,并大力进行宣传,这是其二,舆论又对市场拐点、价格打赌、各类促销等进行推波助澜的宣传,自然会影响市场销售,这是其三。

政府的整体调整与企业的自我调节

主持人:有人说,到了这样不安定的“危难时期”,政府必须要站出来做出一些什么,以帮助大局的稳定,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是否真的如此?

王珏林:事实上,政府并没有像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样开始对房价进行调整,而是在调整一些企业的不规范行为。

真正市场的发展还得看消费者,市场本身就应该有买有卖,如果大家都不买房,市场怎能好起来?如同今年之前的房价一直居高,试图靠国家

政府出面调节,也依然会有不断的上涨一样,现在房子销售困难,试图指望市场自己好起来,或者国家出面调节,试问企业自身为什么不能首先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呢?

城镇住房价格应当与国家经济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相适应,如果达不到其目标,就应当从土地供应、市场规范和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实现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大部分家庭的住房条件能够改善的目标。

赵晓:如果任由市场自我调节而放任不管,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市场完全自我调节的情况下,其实很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因此其实我们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尽可能地避免其出现系统性的崩盘。

实际上部分楼盘销售、经纪公司崩溃等个别现象如果不影响全局,原则上我们不会管理,但如果影响了全局,市场出现大的变动,政府的各个部门就有必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必要时出手。比如深圳出现的断供就是个别现象,如果一旦演变成了集体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深圳市的经济风险,这时候就一定要出手。

当然,我觉得目前的市场形势尚未走到崩溃边缘这一步,更多的是需要政府先稳定经济,在财政、货币政策上做出改良,财政政策上已经有所举措,例如出口退税、放松中小企业的信贷等都是一些基本的稳定经济的手段,如果整体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稳定,相信整个局势的发展会逐步好转。

李文杰:我认为,政府没有能改变的政策来做出一些观点提出的所谓“救市”,包括不可能放开二套房贷政策,因为从大形势看,近期银行并没有这一打算,而由于房地产行业近期波动较大,银行甚至还会谨慎把控。此外,境外资本受限也不可能放开,放松二手房上市的门槛更不可能。当然,事实上政府能够调整的手段其实也非常有限。

目前房地产经济增长率高于GDp,同时房地产在逐步向理性过渡,依靠市场调节,是正常调整过程。

范小冲:在当前的形势下,加上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家一些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开发商们面临着有如“大地震”一样的危难局面,感到市场正迎来一次大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像“猪坚强”一样被动地在地震下苟延残喘,等待别人的救助,而是应该打消消极情绪,积极应对甚至自我调整以自我救助。

稳定压倒一切

主持人:大家都提到了,当前的市场环境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来帮助稳定,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者手段来调整?

赵晓:在此我要再次重申对中国当前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曾经主张过的6条建议政策:第一是立即停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稳定中国的外贸,保住中国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这一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发动机,第二是依旧要释放出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扭转当前这样一个扭曲的货币政策效益,更重要的是应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是稳定投资增长,因为消费增长和收入增长有密切关系,应对居民的消费下滑真正能起作为的是稳定投资增长;第四是要实施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五是必须稳定房地产市场,包括稳定市场的金融,不能让房地产市场成为第二个股市,第六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有时需要特殊考虑,出台区域性的措施稳定当地市场。此外,一些市场化的改革,尤其是制度性的改革措施,在此时是出台的最佳机会。

王珏林:市场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需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对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和对部分市场进行调控,目的就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保证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能够得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能够逐步得到改善。房地产市场发展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开发由企业选择,消费由消费者决定,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暂时面临的困难,更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这种兼顾不应建立在助推房价上涨,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仍在上涨,一些调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落实。

李文杰:如果政府采取一些调整,就要从宏观、金融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入手,继续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方向,例如增加市场的流动性,缓解开发商的资金短缺局面。降低购房人门槛,加大对购房人的贷款力度及额度,降低卖房门槛便于存量住房的卖出;减少交易环节的税收,舆论上给予房地产市场同情和支持等。

范小冲:首先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如今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过去开发商们把囤地当做成长的利器,今天大量囤积的地块却成为累赘,而资金紧张的局面出现则是因为脱离了市场,今天的房价波动是因为去年的虚高、不真实导致。在资本市场推动下,已远离了市场供需关系,忘了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只是期待资本市场的变现来预期未来的上涨,这是个过于浮躁而非理性的判断。

作为开发企业,我们自身应有充分应对任何困难的准备,以积极心态看待新的游戏规则,同时审视自我竞争力与品牌,思考市场的真实需求。有的企业出现问题,但不代表全行业,真正有实力的开发企业此时更能脱颖而出。而政府应该帮助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市场金融的有效机制,帮助企业自由竞争,而非一味地收紧一些政策。

调控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持人: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已经过去,持续大半年疲软之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整体经济形势会不会在此之后出现转机,或者说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赵晓: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已快速回落,未来的形势将会更严峻。由于紧缩政策会有惯性效应,因此如果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没有雷厉风行的大的改变,则明年的经济可能会相当困难。因此在包括稳定房地产市场等问题上,政府应更加积极有力地出牌。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缺失定价权;经济学分析

国际贸易定价权,指的是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种能够左右国际产品市场交易价格走向的力量或权利。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进出口贸易大国,但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定价权几乎丧失。那么,导致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缺失定价权的原因是什么?

一、我国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的供求理论分析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市场供求力量所形成的自由竞争机制解释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波动和均衡,探讨了由于产品的供求关系失衡对产品价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即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当求小于供时价格下跌、求大于供时价格上涨;并得出了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结论。尽管商品价格决定理论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取得了重多项目研究成果,但供求关系仍然是影响价格的最基本力量。

(一)我国进出口产品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的供求理论分析在出口贸易中,如果国际市场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是一定的、且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那么当本国出口产品的数量供小于求时,就有可能取得定价上的优势;否则,就必然会丧失定价上的优势。以我国出口的稀土为例,我国稀土出口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1990~2007年,我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lo倍,可出口价格却持续下跌,平均价格曾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2008年,全球稀土的需求量为10万吨左右,我国稀土生产能力却达20万吨,国内消费占总产量的1/3,2/3的稀土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刘刚,2009)。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丧失定价权的直接原因是持续、快速、严重超过需求的无节制供给所致,因此,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的重要措施是大幅减少稀土出口量,适度实施稀土供给的饥渴战略,有效把握稀土出口的供给弹性。

(二)进口产品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的供求理论分析在进口贸易中,如果本国进口产品占国际市场10%以上较大份额、且国际市场上对该种产品的供给是一定的,那么当本国进口产品的数量求小于供时,就有可能取得定价上的优势;否则,就必然失去定价上的优势。以我国进口的铁矿石为例,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占据全球65%以上的市场份额,2000年,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从690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6.27亿吨,10年间增长了近10倍;而同期的铁矿石价格也由2000年的25美元,吨上升到2008年的137美元/吨,9年间增长了5倍多。应当说,我国对铁矿石进口需求的持续、刚性、甚至是过度增长是导致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原因。因此,降低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钢铁产量、合理减少进口量,有效把握铁矿石进口的需求弹性。

二、我国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市场理论分析

以产业组织理论代表人物张伯仑和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等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的决定问题。他们认为,随着现代市场的发展,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成为了大多数市场结构的现实状况;因此,除了供求关系以外,在垄断竞争中拥有资源、技术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成了决定价格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市场理论,出口国能够对出口产品价格形成影响或取得定价权除需满足占据国际市场较大或领先份额这一充分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出口产品非同质且较难被替代;二是出口骨干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有强大的影响力等。

产品的非同质和较难被替代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因自然资源稀缺性所形成的资源类产品的独占性或垄断性;二是因技术专利性所形成的技术的领先性和先进性;三是因企业、组织或政府的政策等所形成的行业产品的进入标准和禁出标准等。出口骨干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有强大影响力的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其生产产量足以保持其在国内市场具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二是具有组织协调国内行业横向一体化的领导能力,能够通过有目的产品价格变动引领行业的价格走势;三是有强大的信息、融资和营销渠道平台,善于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等。

(一)我国出口产品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市场理论分析我国出品产品包括少量的资源性产品、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和少量的服务产品等。从我国出口的少量资源类产品看,有些资源性产品如稀土是具有资源垄断优势的,但未能影响直至取得国际市场定价权的主要原因是稀土行业没有培育和形成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行业企业众多导致集中度过低,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下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就成其必然;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控制供给数量,变数量优势为规模优势。

从我国出口的一般工业制成品看,工业制成品技术的自主率很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同时,大多数产品以一般竞争性产品为主,国际市场上的替代程度较高。因此,因缺少技术优势而难以采取控制供给的政策,一旦控制产品供给,其它已存在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就很快填补到市场内。此外,我国同一行业生产厂商众多、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内部缺少协调和整合,导致对内无序竞争、对外缺乏合力,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恶性竞争,结果使得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我国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的自主率。

当前资本市场的形势篇10

在此阶段的操作方法与大平衡市有所不同,一是要轻仓(10%以内),二是要随时准备跑路,破2650点或许就是瞬间的事情,所以“冬泳”的同志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严禁“裸泳”。

在趋势没有确立之前,市场主力不会有真正大的动作,盘面观察发现近期很难赚钱。游资也没有玩出像样的概念了,在“摘帽”概念(比如金瑞矿业、百花村等)之后便偃旗息鼓。近几天的涨停板基本都是一些超跌反弹,多属出货途中的一些诱多伎俩,骗骗公众交易者而已,不能形成大气候,根本没有市场主力参与。这是判断行情的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涨停的个股很多都是创出历史新高的,或者是突破长期形态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乐观,现在还是等待比较安全。

做基本面分析容易让人迷惑。本周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当天盘口并没有反应出来,反而是微微放量上涨29点。近期大盘处在盘整无趋势状态,股评界早已炸开了锅,“短期底部确立”、“市场进入新一轮下跌”等言论不绝于耳。实际上,交易者不要随便去主观预测市场走势,按照投机教父安德烈斯托克兰尼的话说,“市场将一直向右走”。

我们应该倾听市场的声音,顺应趋势,等待趋势确立。一旦上证指数跌破2650点,我们就做空股指期货,假如上了2750点就小规模做多。而在大盘窄幅震荡的无趋势状态,我们跟随主力观望是最好的策略。尤其资金量大的要学会空仓,小资金的朋友实在手痒,就按照我前几期介绍的方法玩一下强势股,在放量突破长期形态的瞬间介入,设好止损,至于获利还是止损出局,由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