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利信息管理十篇水利信息管理十篇

水利信息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5:20

水利信息管理篇1

由于水利工程属于基建工程,多由国家投资建设,所以部分施工单位常常会因为贪图一时之利而将工作重心放到施工成本控制上,导致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过度,出现偷工减料、用劣质材料代替优质材料等行为,给工程埋下巨大的质量隐患。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争夺项目建设权,会在前期项目成本预算上大做文章,项目中标之后,又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将工程转包、分包出去,导致工程无资质施工、无监理施工问题愈加严重,同样为工程后期的使用安全埋下隐患。除此之外,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工程监理执行力差等因素也是导致水利施工质量不保,阻碍水利建设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措施分析

针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是当前,乃至未来水利施工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施工管理质量,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国家务必要加大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在原有的管理体系上建立一套更加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领导、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切实实现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应对与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点:2.1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该系统的管理能效在水利施工管理中引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利用政务信息系统来实现部门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政务联通,实现水利部的办公自动化。目前,我国部级水利部和省级水利部的的内网办公自动化已经得以实现,外网联网办公还在积极推进。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之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管理工作时会更加方便、快捷,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资金、能源等的管理也将更加快速、有效。借助信息技术研发而成的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更加快速的实现信息数据传输,并且还能使单纯的信息数据传输变成网络化传输,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率。2.2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利用先进的信息监测技术可以随时监测到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检查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情况。施工过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确定后,管理人员应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以保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都在控制之中。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材料和设备,不合格的坚决不使用。除此之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责任终生制,并利用该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督促管理人员严把质量关,为水利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2.3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规划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子系统可以综合规划利用水资源,通过对进行技术方案的综合研究与评比,规划设计出最好的施工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设计软件来实现,这个系统可以规划设计全程的方案比较、工程设计、分析计算和图档审签。比如集成方案设计软件、造型渲染软件、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一系列设计软件,可以使规划设计与计算机有机结合,不断完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完善了,施工管理也会变的更为顺利。2.4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之一是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利用都需要信息技术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水利信息化工作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水利职工质量管理意识与信息技能的再教育,使现有的管理层与时俱进,完善现有的管理层人员的素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注重在职人员的培训,有计划的让在职人员带薪去大专院校接受培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管理层各方面的素质。

3结语

水利信息管理篇2

1、大量数据信息的管理

(1)数据库信息技术的管理

数据库是管理数据的存储终端,是进行所有数据存储和管理的系统。水利信息管理过程中因为其数据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数据含量巨大,数据格式分布各异,因此,必须具备一个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高效管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通常需要具备高效的硬件存储能力和科学的数据存储方式的设计,也是数据信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需要在数据管理系统上通过合理的层次结构设计同高效的硬件存储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库信息的技术的高效性集成化管理。

(2)数据引擎技术的管理

数据引擎技术即SpatialDataengine(SDe),也作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是一项中间性技术,主要作用于程序和关系数据库管理之间,可以匹配相关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对于复杂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通过该引擎技术用户可以直接访问空间信息数据,而避免了数据格式、存储位置和储存方式以及数据结构等问题的影响。目前应用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比较成熟的产品是eRSi推出的arcSDe软件,该软件采用开放式的客户端服务器设置体系,通过tCp-ip技术接受和处理客户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请求。其数据传输模式采用异步缓冲机制,可以很好的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使用户在大量的数据中可以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

2、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webGiS技术是GiS技术发展出来的一个主流技术,主要建立在internet的连通性和互动性基础上的将GiS服务实现网络平台化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同传统形式的GiS技术或者局域网技术相比较而言,其摆脱了平台相关性,具有更加广泛的范围范畴,操作简单,计算负载能力平衡高效,系统设计成本较低。随着一项新型技术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的引入,webGiS技术更加具有功能性,对于水利信息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适应性,也是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需求。

3、空间分析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空间分析技术一般指的是基于地理对象实现对地理空间布局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讲是GiS的核心技术支持和灵魂,也是GiS技术有别于其他一般的信息系统或者电子地图系统技术的重要标志性特点之一。在水利信息管理中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对水利系统中的水文信息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实时有效的支持,可以作为水利信息管理中水文预测、灾害预警以及损失评估等各个方面工作的精准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根据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为水利工程的决策、险情分析和防控工作提供真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4、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所谓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建立在以Dem、Dom和三维模型等基础上的将数据通过三维坐标系进行地貌重现和精准定位的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GiS系统应用,可以实现Dem数据通Dom数据的有机契合,从而达到直观反映当前地理、地貌以及地理位置的三维场景,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监测和决策提供更加真实的演示平台和决策支持。

二、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运用的需求

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信息的查询、监测的有效性要求十分严格,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工作的精准性和便捷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对于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水利信息查询、监测服务,同时还可以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水利信息管理对于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覆盖范围性和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水利系统的地域性较强,水利数据信息量大,对于系统的覆盖范围要求十分苛刻,系统设计需要满足水利信息区域内的二维和三维地图的实景重现性,以便满足用户可以在终端就可以对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定位,满足远程监控的性能需求。另外,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类、分层式的管理,将所有的数据信息建档,并实时更新,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2、灾害预警和信息共享性。不可否认,水利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对于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仿真模型,对水利系统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有效的预测。同时,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使水利部门同其他相关部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为信息传递提供多向性。

3、系统开放性。水利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水利工程的完善和改动,还必须具备升级能力,以便符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因此,对于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设计要求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结语

水利信息管理篇3

1.1可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各方面的文件比较繁杂,比如设计部门、项目法人、监管部门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了能使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并在共享后进行合理的配置与相应的调整以便查找,建立一个有效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1.2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个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现有的各种信息汇聚在一起,经过分析后可自动计算,然后输出正确格式的报表,这样有益于上报统计数据与布置工作。工程管理人员就可以迅速的掌握这些信息并且做出反应,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工程状况、质量、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以便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调节,这对提高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工程的安全、工程管理的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3有益于进行科学的决策

要想进行科学的决策,要先掌握工程全方位的信息,并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在调整过程中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工程的流程化、科学化的管理。在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信息系统是根据工程的流程、企业的信息化要求而建设的,它具有着实用性与高效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信息系统可以以工程的目标与计划为依据,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进行跟踪,从而能够有效的掌握工程的实际状况,使工程得到有效控制,使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能够具有现代化、科学化的特点。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

2.1坚持自主研发的构建方法

构建一个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国家、人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注意要以自主研发为原则,因为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任意一个项目或管理方式都是国际竞争的对象,所以我国必须要自主研发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使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2.2从人民的角度出发

要想真正的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要以人民为出发点。国家研发的任意一个项目技术或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不仅仅是为了竞争。所以我们在构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深入民间,做一些相关的调查,对人民的想法进行了解。这样研发出的管理方式或科学技术才能尽量使大家满意,从而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对国家综合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3以模块的形式构建信息系统

工程自行的管理制度与其管理系统是紧密联系的,二者不能分开来构建。业务的需求要根据管理制度来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要由业务需求来确定。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户的需求。在建立信息系统时一定要考虑当前的情况,使用管理系统的时候也要采用与当今纸面工作相适应的方式。同时要以相关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对报告进行分析,在选用平台时要注意其拓展性与开放性,一定要选择具有较高拓展性与开放性的平台,例如梦龙Linkworks协同工作平台。要对平台的基本模块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请一些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功能模块,这样会对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在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一些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合作,因为工程咨询公司都具有一定的管理方面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就增加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软件的开发速度。在实行以模块方式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构建的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利用模块的通用性,将其余的软件集中起来,将构建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当做基础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具有着一定的开放性,而且可以与其它系统的数据进行交换。

2.4提升数据的融合度

将所使用的平台进行统一,这样可将工程的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数据融合在一起,实行界面的统一化。为了将“三大控制”的数据联系起来,系统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不断提升各项数据的融合度。而且从界面统一与功能协调的角度来看,可由同一家公司来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关的信息以及公文等,它们在接受处理后可以自动归档,必要时可以将它们导出在自己建立的或者第三方的管理系统里面。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现状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关于信息处理流程方面,最好是由用户自己进行制定。系统应该采取B/S的运行模式,为了方便进行全面、统一的运行与维护,尽量不要在客户端上安装软件。同时也不要忘记对信息公司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选择合适的、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对信息系统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

3结束语

水利信息管理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信息管理

一、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监理工作开展和实施日益重要。在监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中,进行信息的搜集、记录和管理工作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进度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施工情况的重要档案。认真加强监理工作,努力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其自身发展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料的采集、测量数据的整理、设备的安排、人员的调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会产生庞大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记录和分析是做好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和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可靠性低,很容易造成造价的施工和工程进度的延缓等问题。对信息的搜集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监理人员依据工程建设中的事实数据和信息进行问题的判断和分析,并在对信息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做出工程问题的科学判断和控制。

三、监理信息管理的原则

3.1、全面收集整理的原则

监理信息来源广泛,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全面收集、整理、分析,排除垃圾数据,改正不准确的数据,然后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3.2、系统管理的原则

(1)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使监理信息在监理组织机构内部、上下级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2)建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编码系统,为各项信息提供概念清楚的唯一编码,便于数据存储、加工和检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3)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搜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前期工作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保修阶段等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作做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的内容与规定

4.1、现场监理记录

监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全过程参与的重要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设项目单位和施工现场都要进行监理人员的安排和设置。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区域,对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工作,并且对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监理人员的记录内容,是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控制合同赔偿和变更量确认的重要依据。在现场监理记录过程中,要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和实施工序要进行专业的核对,监理站还要对监理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和监督。

4.2、监理现场记录

监理现场记录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涉及到的记录内容都是根据标准规定的,包括监理日志工程量签证等。监理人员在进行记录内容的填写时,要根据记录内容和标准的规定填写,不能出现后期的删减和修改情况,当由于客观原因确实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时,要经过监理站或其他监理部门的检查和批准。在进行监理工作大事记的记录工作时,要对记录内容进行编号处理,以便于记录材料的整理最终,在建立工作结束后,要对监理现场记录进行编订和归档。

4.3、信息录入管理

信息录入的格式要进行统一的规定,监理部门要将检查审核过的监理台账进行备份,以免记录的丢失。由于要把日报信息录入到日报系统,所以要对台账中的日报进行筛选。在进行台账和日报录入时,要特别注意格式和方式的问题,这是监理信息管理规范化处理和保存的重要环节。个别地方的修改和调整要提前申报,以免信息录入出现混乱和管理不清的情况在录入之前要做好信息的分类,录入时要依次录入。

五、监理信息的来源和收集

5.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信息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水平,监理人员要提前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实际规划的数据和图纸,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布局进行充分的了解,对监理项目的原材料使用和技术实施要求、指标有初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在工程开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有更加全面成熟的了解。此外,监理工作不仅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的内容了解,对具体的工程建设条款和要求要心里有数。特别是对合同条款的了解,是保障工程建设符合建设指标和建设单位要求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了解核实。

5.2、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

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来自于多个水利工程参与单位,包括业主提供的信息、施工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监理部门提供的信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就是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造价和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定都来自于业主的要求和看法,建立人员要加强对业主提供的信息的重视,对业主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尽的记录。施工单位的信息是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搜集的主要方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施工进度的规定,施工设备的租用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监理人员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数据。监理部门的信息主要是监理部门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检验、审查和工程款支付等向施工单位发出的通知和指示信息。

六、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6.1、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网络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业主、监理部门等各个监理信息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水平。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施工项目分配,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并在具体项目负责部门建立子系统。这些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由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人才负责,监理人员在进行监理信息的记录和录入工作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确认,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录入。

6.2、内部的信息系统

信息除了要在外部进行彼此传递之外,内部信息系统区别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外部信息传递和分享系统,主要是通过内部的信息管理,辅助现场监理的管理。比如各个处室要及时将收发的文件施工之中验收的各种资料等录入到企业查询系统中以及进行验收台帐,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快捷的查询和调阅。

七、结束语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水平,在信息搜集、录入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要注意注意信息搜集的全面录入的规范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海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能力成熟度测评研究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15(07)

水利信息管理篇5

我国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为顺应社会发展,水利行业应积极实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确保水利行业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稳步前进、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同时顺应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实效性。但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水利行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对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才能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完善及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1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资源匮乏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针对水污染、干旱及洪涝等水灾害进行水土保持、水资源调配及监控、检测等预警防范工作,因此要求给予支持的信息资源设计范围宽、层次深。但由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匮乏,不能满足管理信息化对信息资源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1.2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信息资源共享是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及开发的必经之路,但由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停留在初期阶段,管理信息化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使得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1.3信息应用环节薄弱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应用建立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共享及业务信息数据处理工作之上。造成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应用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信息资源开发限制及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同时也包括水利工程及水利行业中信息技术的限制。由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及系统存在重复开发、实用性低、规范性差、功能过于简单以及开发成本高、利用率低、不易于维护等弊端,因此,水利工程信息应用环节异常薄弱。

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社会的发展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水利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水本文由收集整理利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2.1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涉及面广、牵扯层次深,为适应现代化、科技化的社会环境,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及智能平台,将水利工程相关数据、文档、信息以电子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及通信,以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及资料能够得到统一的保管及处理,同时实现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宽带网络的融合统一。

2.2建立防灾预警系统

建立防灾预警系统,以便于系统对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监测及分析,同时通过卫星接收数据,对降雨、水情等进行科学分析及预测。防灾预警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及时勘探、预测洪涝、干旱、降水等情况,以便于及时了解灾情动态,并对受灾程度及灾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制定相关抗洪、防旱措施,最终避免灾情造成的损失,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2.3建立水质监控、检测系统

水质监测系统的建立,通过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及应用,其输出形式采用了多媒体报警信号的方法,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是实现科学监测水质的必要基础设施。

2.4建立水资源调配系统

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立应确保其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发展性。也就是说,建立水资源调配系统要在确保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可循环利用以及海河流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利用水资源优化系统以及平衡水资源供需情况模型,对海河流域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水资源工程布局对海河流域地区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分析出最为符合该地区社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调配办法,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结束语

水利信息管理篇6

 

一、水利工程自动化定义及基本特征

 

1.1水利工程自动化定义

 

所谓的水利工程自动化,是指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集成。

 

1.2水利工程自动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水利工程自动化具有自动化工程的基本特征,即涉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自动化工程集成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另外,水利工程自动化的目的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水利事业服务,全面提升各种水利业务的效率与效能,推进行业技术的优化升级。

 

基于以上两点基本特征,水利行业的自动化工程不仅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而且是跨学科、多层次、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建设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谨慎对待。工程建设中应运用系统工程理念,多方统筹,充分细致地协调各方的关系与利益,满足近期与长远发展需要。

 

二、水利工程自动化管理建设问题

 

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对于水利工程的专题信息系统研究主要侧重于具体工程的实际应用方面,而且侧重点在局部、底层业务管理实现方面,而没有从国家层面上对各个专题信息系统的共性与特性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研究则侧重于水利工程信息本身的采集、加工、网络化管理以及水利资源的信息集成研究方面,而缺乏对水利工程各业务管理与其所需信息的关系的研究,因为信息的产生、加工形成于水利工程具体的业务管理,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业务管理流与信息流的融合,就达不到水利工程高效管理的目的。

 

①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和规划。各相关部门都只按各自管理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整体的理论体系、规划和规范标准,导致各部门之间数据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重复建设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②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整体的信息技术体系模式规范。虽然信息技术己普遍应用于具体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但是缺乏水利工程自动化共性和特性研究,没有形成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模式规范。③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尚未形成全局的建设方案和发展战略。由于我国水利工程自动化没有规范性的管理业务流程以及一体化的数据技术等规范,导致其规划性的建设方案和发展战略研究匾乏。

 

三、水利工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3.1自动操作系统的配置

 

其中主坝设置了自动操作系统。副坝设置了监控系统,设置在主坝的主控室中包括了比如汉字打印机和语音报警装置、微波传输系统及UpS电源、主坝操作控制台和副坝操作控制台等设备。其中,主坝控制台设有安全监控平台和自动化操作平台,主要负责对主坝和副坝之间进行协调、联系及管理调动的工作。而且,主副坝自动控制室中的人机接口功能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对相关画面和数据进行在线修改,包括修改限值和设置监控状态、恢复操作指导及人工设定等方面的功能。作为主控平台的主坝控制室,可以发出对副坝进行监控及操作的命令,但是,副坝只能向主坝控制发出关于对其设施进行监控的命令。

 

3.2现地控制层配置

 

包括公共pCU(publicControlUnit)和机组LCU(LocalControlUnit)两部分组成了现地控制层,这两部分主要包括智能i/o控制器和输出继电器、人际界面终端(液晶触摸屏)和i/o模块、数字式测量仪表和温度测量装置、准同步装置及交直流双供电源、转速信号测量装置等设备构成。包括进水口滤水器阀和充排水泵、排水控制阀及液压启闭机等设备都在现地控制层的控制范围之内。可以通过现地控制层对包括进水口滤水器阀和充排水泵、排水控制阀及液压启闭机等设备进行手动操作控制。而且可以通过与i/o设备自动化平台的连接,能够实现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换,良好的实现现地控制设备的数据共享及监控。此外,现地控制设备不因为管理站自控层因故退出运行的影响,可以实现独立的运行。

 

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自动化建设措施

 

4.1运用it科学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现代化程度

 

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等。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搜集开发信息资源,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性,实现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自动化,以自动化带动现代化,从而增强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减少资源消耗,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4.2建设信息共享体系,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现代化建设,可以实现各方信息数据的快速实时汇总。及时分析水利工程的各类信息,完成信息数据自动处理,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促进工程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建设全国水利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水利工程数据库,实现信息现代化,建立安全体系框架,提供时效性的信息服务。实现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现代化,可以实现国家防总、全国水利政务、国家水质监测、国家水资源管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农村水利等系统和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从而有效地实现全国水利系统化管理与监控。

 

4.3分析处理信息资源,实现水利工程的科学化管理

 

若要实现科学的管理,就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可以实现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兼顾水土流失、移民安排等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工程管理人员运用科技手段收集信息,进而掌握工程进度、资源调配、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实时情况,并依此对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方面,因为实现了资源共享,可以更好地兼顾水资源分配、水源地保护等工作,还可以有效地引发各部门增强责任心,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4.4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规律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更新。在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具有进步性的科技事物,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信息现代化建设,进而促进水利事业大发展。

 

结语

 

水利工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化进行管理,帮助其运转。能够极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少其在这方面投入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不协调现象的出现,对促进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水利信息管理篇7

1.1中国农村水利的主网站此网站已经全面投入应用,为农村水利的信息化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中国农村水利主网站不但能够及时刷新信息、撰写新闻、传扬政策,它还是农村水利信息系统数据信息控制中心,是农村水利体系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的运行平台。信息控制中心有农村水利资金投入量、灌溉用地、除涝用地、用水多少、用水效率、用水要求、灌溉布局等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现在依靠原有数据信息以及农村水利建设各施工团队积极填报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工作,并及时在主网站更新,用于农村水利行业和项目的管理。

1.2项目管理分系统

在加强农村水利项目管理的方面,于信息系统中设计项目管理分系统来管理农村水利中的各个项目。从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开始到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分系统中都要有详实的内容,以便完善项目的管理体系。

1.2.1大型灌区信息系统此项目信息系统有灌溉地区的实际环境、灌区管理状况、工程建设进程。在了解灌溉地区地形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对渠道、沟道、路桥、管道等工程设施进行建设。项目信息系统通过收集数据,经处理分析后可满足水利部门管理机构的需要。还有,可以归集农村水利行业的各种信息,整理汇编成相关数据图表,作为宏观管理的依据。最后,实现大型灌区节水建设项目电子地图资源的共享,易于培训各地的水利施工人员。

1.2.2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此分系统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和灌溉地区相比,其水利工程的规模比较小、资金投入较少。其信息收集渠道较为广泛,有水利机构、省级水利部门、市级水利管理部门、县级水利管理小组等等。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因其庞大的数据来源,造成维护繁琐,与主网站的链接易于中断,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处理。

2结论

水利信息管理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GpS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243-02

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正常管理与控制,要做好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就要将计算机、交换控制设备、通信设备、遥测遥控设备等软硬件设备处理安排好,将这些设备进行协调调配,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能够实现管理的自动化以及远程控制、异地通讯等信息处理功能,这样一来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便会在效率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概述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将计算机、通信、光电、微电子、遥感等高科技技术普遍而又系统地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上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与发展,这些技术使我们在水利系统信息获取上能够更加便捷,在水情、雨情以及联机预报方面的工作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与提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的发展,在防洪抗旱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已经日益突出与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也却得不小的成绩与进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资源分析和处理系统、水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工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工程实时运行监控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水利工程信息资料中心等。

2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信息技术

要加强水利信息化的管理,必须要将现代化的信息积水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充分的协调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wDS9002技术和GpS技术。其中wDS9002技术是水情水调自动系统,其能够较好地应用到信息化管理中来。其工作的优点就是能够将欣欣最大化的搜集并进行专业的处理,这样可以对水利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与管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水利测绘变得更加方便、便捷。使用GpS全站仪自动成图系统能够将工程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搜集汇总并且能够绘制成图可以进行工程方面数据的采集及测绘成图,它对于水库坝址的地形及河道的地形图的绘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GpS系统具有高精度及高效的信息自动化处理的特点,能够全天候、精确的完成各种水利工程的数据的采集,并能够为水利工程图形的精确绘制提供科学的依据,能够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很大的帮助。

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例

温州赵山渡引水工程是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工程,珊溪水库发电尾水进入下游赵山渡水库,通过水库的反调节,经引水渠道向温州市沿海平原河网自流供水。工程由赵山渡引水枢纽和渠系两大部分组成,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灌溉。工程由浙江省和温州市共同出资兴建,于2002年11月投入试运行。供水调度采用了计算机远程控制和现地控制相结合的运行方式,调度中心设在温州。计算机监控系统由引水枢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泄洪闸监控)和输水渠系计算机监控系统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两个子系统的主计算机通过远程以太网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控制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连接,向管理控制中心传送数据和接受管理控制中心的调度指令。通过温州工作站控制沿线渠系节制闸的开启,实现远程供水调度,如中心控制出现问题还可通过实地控制站启闭闸门,同时全线关键节点安装了流量计和水位计,使沿线供水调度信息一目了然。

4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4.1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在我国水利工程都采用信息化管理,虽然水利信息化管理优点很多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国家在知道这一问题后,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协调部门,并依照现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是相关部门领导,落实的情况不怎么好,监管部门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有相应的漏洞。管理部门对水利工程信息不能很好的把控和其他部门配合不当,自己的职责也弄不清楚,比较模糊,现在在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展进行,但是还是缺少相应的监察和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是的全国各个地方的水利化建设工程,没有统一标准,不能够达成标准化,管理存在瑕疵还是存在漏洞。

4.2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维护体制不健全

水利工程实施信息化管理,就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系统需要相应的人员进行维护,但是维护不到位,在水利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很多功能,模块都不能完全发挥出作用,达到预期的要求,也经常出现设备或者软件故障造成系统瘫痪。这样就对信息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致使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进度缓慢。系统虽然已经上架,但是还处在试运行阶段,必须对其各个功能进行系统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以前做过的不会因为系统的问题而重新在做,这样才能使水利信息化系统发挥应该发挥出的功能,对水利工程做到事半功倍。

4.3水利工程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众所周知水中还有很多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都是一些重要生产材料,但是在我国这些矿物质不能得到完全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现在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率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水利资源的利用率是使水利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必须重视。但是我国各个地区对其的重视程度一直都不是很高。这样就对水利资源开发的各个属性和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要素的不能统一,形象到了我过水利工程的长期发展,拖延了工程的周期浪费了资源,使发展停滞不前。所以我国必须重视对水利资源开采的高度重视,对开采高度重视也是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素,所以国家应该对这一现象提高警惕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及最后的开展成果以及后期的开发和使用,我国坚信采集利用率低管理不完善的现象,一定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变,真正是我国水利工程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5问题的解决对策

5.1加强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的重视

必须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加强注重和管理。专业的管理部门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的需求,制定水利工程信息化长远发展的目标与战略。要重视系统的建设以及管理保养,要对现已存在的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使其能够具备较长的使用年限,保证最大的使用率。相关部门要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充分的利用好资源,在建设中敢于创新,要能够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来。在管理中要能够找到重点,节约相应的成本,并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够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变得更加的轻松和有效。

5.2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

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要以信息资源作为基础与发展依据。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也要以水利相关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基础与依据,信息资源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无形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对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首先要做到能够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合理的调配与运用。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将这种工作不断的规范起来。专业的管理机构必须要将各种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使其实现系统性,使得不同的专业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都能够实现共享,使得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要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建设,将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

5.3设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机构

水利工程信息化的革新与发展必须有比较健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这是进行管理的基础与保证。水利管理与组织部门必须进行相关管理机构的建立以及解决资金问题,注重对管理机构的设置。在进行统一管理过程中,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信息化管理职能,从而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更加的便捷与高效。

6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正在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就是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的转变,水利行业属于我国的重点行业,其向着信息化转型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趋势。相关人员必须要在转化过程中不断开拓进取,注重在水利工作的各个部分加强管理与控制,采用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不断推进水利行业的进步与转型。

参考文献

水利信息管理篇9

在现代企业的部门管理中,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沟通协调问题曾经干扰许多企业管理者.其实这就涉及到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交流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得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作,并且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学化管理,使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得以全面梳理.业务操作系统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以有精力对重点业务实行全面的质最监控,做到全面覆盖与重点监控并重。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在水利工程管理实践中,无论是采用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加以改造,还是自行开发系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采用现有的一些方式构建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对提高工作效率作用不大,往往纸面工作、上机工作还需要重复进行,用户仍然偏向先用excel处理数据,然后再向信息系统中输入一遍,这样反而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现行的软件和系统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受软件开发平台的限制,现有的专业软件往往缺乏可视化分析技术的支持,对于管理的对象只能进行抽象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大大限制了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在基于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的可视化和空间信息管理方面的开发存在明显不足。2.系统多采用C/S结构,不能满足目益增长的,面向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的B/S结构的开放式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3.软件开发标准不统一,工程建设管理的专业化必然形成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产品,因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复杂性,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4.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工程建设通过社会化劳动过程形成庞大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的获取建立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基础上.具有极为宝贵的应用价值,现有的技术尚未做到对工程数据进行统一的时间属性管理、空问属性管理、对应关系管理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化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GiS作为储存和分析空间资料的强有力的工具,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以将复杂施工过程用动画图像形象地描绘出来,为全面、准确、快速地分析掌握工程施工全过程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目前。GiS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中用到的大部分是C/S结构,企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低.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实现数据共享。在水利工程中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对整个流域地形进行三维观察.利Hj-GiS分析实际问题将是GiS的发展方向。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更有利于处理具有分布式特点的水利问题。三维GiS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三维数据结构的设计、优化与实现技术的运用,三维系统的功能和模块设计等方面。网络GiS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水利工程中地理信息和大量的空间数据都是以文字、数字、图形和影像方式表示的,将它们数字化,发挥GiS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先进的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有利于快速建立起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体系。应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启动、建设并完善一大批利基础数据库.包括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综合数据库、国家水文数据库、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资源数据库、水利工程数据库、水利经济数据库等,使我国的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3.整合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系统。水利管理信息系统要简单实用,切合实际情况,便于用户使用在管理平台基本模块的基础上,使这些功能模块与纸面的工作流程一致。网络检索工具的使用给用户查找信息带来了方便,但作为通用型的网络检索工具.覆盖面广、行业针对性较弱。系统在全面的数据支持下,将拥有完善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于水利工程的水利专业刚络检索系统为水利工作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水利信息管理篇10

当今社会俨然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对于水利项目来讲亦是如此。在开展水利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融入信息化体系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带动行业的发展。作者具体的论述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它在项目管理方面体现出的意义。

关键词: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不论是在经济亦或是科技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就,此时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水利工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即管理工作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开展信息化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水灾等,同时还能够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不过实际情况是我们在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时候还面对许多的不利现象,比如设施不完善,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不高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水利项目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步调变缓慢,所以,当前时期我们必须要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

1信息化技术的内涵及其在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势

1.1信息化技术的内涵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信息化技术指的是将高科技合理的运用到水利建设工作之中。其作用办法是对具体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借助处理工艺获取所需的地图,进而对项目合理测绘,恰当监管,最终起到促进项目创新工作的开展的意义。在开展水利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借助电脑,我们可以更好的收集并且分析信息,便于我们更为精准的设计图纸。除此之外,借助电脑技术我们还能够从总体上监控水利项目。

1.2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优势

第一,使得测绘工作更加精准。比对于过去的测绘方法来看,信息化方法的优点更加明显,它的精确性非常高,这样就不会出现误差,当我们分析地理事物的时候就能够更好的收集所需的信息,在这个前提之下更好的开展工作。当我们施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些干扰要素而导致工作无法顺畅开展,比如勘查工作的难度非常大,此时就要依靠信息技术帮助我们开展勘查工作,便于我们获取更为精准的信息。第二,能够明显的提升效率。信息化技术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可以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更加高效率的完成对水利工程的测绘,从而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一体化是指通过计算机完成对于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完善统计,一步到位,把以前繁琐的步骤综合到一起,这样就能够提升效率。如在测绘时,传统测绘一个工作组一天最多只可以测绘200个地形点,而现在的数字化测绘则可以每天轻松完成测绘400个地形点的工作量。很显然这就能够提升效率,带动项目总体发展。

2当前时期水利项目的信息化状态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切实的提升信息的传递速率,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处理问题,因此凭借这些优点它依然成为了当前水利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方法,同时它还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水利事业发展到全新的阶段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已经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在具体的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还面对很多的不利现象。接下来具体论述。第一,管理设施不配套。要想开展好管理工作,就要依靠数量众多的设施,不过当前的实情是资金不充足,交通不通畅,这就使得相关设施不是很完善,使得管理能力无法提升。第二,信息不全面。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在管理的时候必须认真分析污染情况以及旱涝状态等,项目对于资源的规定很严格,不过由于网络不完善,导致信息无法共享,搜集的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时候还会因为信息的欠缺而引发很多问题。第三,工作者的素养还需提升。因为我们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搜集很多的信息,之后还要系统处理,除此之外,还要查看当地的水文特点,并依据特点而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法。综上来看,工作者必须有高超的工作水平和素养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不过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工作者并未真正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意义所在,缺少高素养的管理者,这就从根本上使得该项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3强化信息化管理力度的方法

3.1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信息化管理工作亦是如此。要想推动管理工作的进程,最关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高素养的工作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工作者。作为水利机构,必须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形,培养适合单位发展的综合性的工作者,设立合理的人才引入体系,吸引高素养的工作者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且要积极的开展培训工作,做好知识更新活动,确保管理工作者能够从大的层面上掌控好局面。而且要确保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高,职业操守良好。

3.2完善灾害预警体系

很多人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忽略了水文灾害产生的影响。它和其他的要素一样,对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建立完善的灾害警示体系,这样才能便于我们更好的分析灾害,才能够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够将灾害带来的负面效益降低到最小。水文灾害预警系统可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完善,并通过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调配。

3.3完善信息管控系统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要实现顺利的开展和推进,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建立信息勘探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对影响水利工程的气候、水文等要素进行监控,做好雨季的防洪准备,避免发生洪涝灾害。同时还需要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管理中。

3.4完善基础设施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资金的欠缺是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因为资金不足使得我们没有能力去采购所需的设备,很显然设备不足就不能够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比如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群众集资等。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完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采集工作能够顺畅开展。

3.5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是事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因网络设施不完善等各种原因导致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相关部门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为了适应世道发展的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络,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传播,保证数据信息得到科学的处理,并将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有线网络处理与无线网络处理紧密结合。

4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评判一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如何的时候,主要分析它的信息化能力如何。对于水利行业来讲亦是如此。目前我们国家的水利项目已经开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水利项目是国家的重点项目,要想发挥它的价值,就要切实提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畅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卓.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

[2]李陶.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

[3]丰景春,蔡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信息化成熟度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6(3).

[4]毕连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