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十篇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十篇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7:23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评估系统教育信息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科学规划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高等教育功能,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关键。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文件公布了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和506个专业。文件特别强调,“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开展专业自评工作”。专业评估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检验教学水平、加强质量保障和监控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评估系统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专业评估系统与教育信息化

专业评估是评估主体在专业教学范畴内,依据自身的需要和要求,按拟定的评估的实施方案和价值判断标准以及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被评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计划和按此计划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以及为实现和保证人才培养素质的必备条件,如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专业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过程实施和检测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相适应的评估活动。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可将专业评估划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一般是指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校外组织机构开展的评估活动,实现对高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教育投入、教学状况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内部评估是高校自主展开的评估活动,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专业建设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有效评估,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教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教育信息化为教育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推动了以“信息数据”为评估要素的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专业评估系统作为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与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因行政管理带来的信息闭塞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建设专业评估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的基础。从考核组织层面来看,专业评估的考核组织有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不同考核层面对专业评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政府层面侧重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强调高校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层面的专业评估侧重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所获得的专业技能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学校层面则侧重专业的价值判断,侧重对专业的优势和差距的评估,明确建设目标,促进专业的发展。通过学校建立专业评估系统,实现不同阶段的专业评估,关注质量的检测与改进,在专业建设规划、布局等方面为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实现高校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因此从考核层面和专业建设发展方面来讲,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是实现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的基础。

(二)有利于高校适应外部评估

建立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是高校做好迎接外来评估工作的需要,也能够弥补外部评估以统一标准衡量不同高校而引发的不足。2003年以来,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在促进高校转变办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及在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对高校进行教学水平评估的有效方式。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建设质量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显然,专业评估成为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为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发展应用型专业、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相协调、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去衡量专业建设水平,是难以达到“以评促建”评估目标的。建立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将有效弱化评估的评判,突出评估的过程,有助于高校形成长效的专业评估机制。因此,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是满足高校内部专业发展建设的需要,也对不断完善我国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形成良好的自我完善的评估机制

校内专业评估系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在需求。专业建设是实现高等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专业评估能够系统地、科学地掌握专业发展情况,准确判断专业建设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高校注重外部评估而轻视内部质量保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种外部评估手段往往是达到鉴定评级的目的却没有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真正目标。高校在通过教育部或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以后,并没有真正的发掘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过于关注评估结果对高校的影响。高校的自我完善的评估机制还很不健全,多数也是为应对外部评估而存在,不是高校自觉的评估机制,达不到保障专业教育质量的目标。因此,建立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增强高校自我评估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实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推动高校自我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四)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专业评估的高效性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信息化的数据采集平台,使学校核心工作数据录入、采集成为一种常态,并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评价全过程的有关数据纳入到学校数据库中心之中,为高校专业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了迎接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评估,高校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反复的采集与整合,而评估过后数据资料被作为档案保存,没有实现数据的有效采集和高效使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建立自己的专业信息数据平台,以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管理网络化、信息化、高效化。

三、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评估系统的思考

(一)基本构想

传统的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模式阻碍了专业评估工作的有效运行。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迎接评估或加强自身评估而建立像“评估办”这样的评估部门,但在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教务处往往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部门掌管着专业的相关事务。而专业评估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务处在评估指标制定、组织实施、评估反馈等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出现教务处直接管理“评估办”的现象,评估部门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削弱。同时,“评估办”与其他行政部门处于同一级别,在进行数据采集与任务分派方面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权利的干扰与阻碍,信息的有效性、全面性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内部专业评估的有效开展与实施。

教育信息化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体系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追求专业建设的价值,在专业评估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自主性。专业系统建设运用信息化方式收集数据,从管理层面看,能够有效弱化职能部门的行政管控权限,同时,实现信息的常态化采集和统一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反复整合。内部专业评估系统对信息数据采用多元化处理方式,实现数据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实现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作为专业信息统一平台,既要与校内各职能部门日常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又要实现与主管部门评估系统相互衔接,形成校内评估与外部评估有效融合的评估模式。只有将内部评估与外部监控两种评估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评估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科学化、规范化采集与分析,使数据采集成为一种常态,并将教学、管理、督导、监控全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即时纳入到数据平台系统中,找出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形成的优势和产生的弊端,最终在高校专业建设决策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与以往被动接受外部评估不同,内部专业评估中学校是评估的主体,能够自主确定评估目标、策划评估系统设计、制定评估流程等。自主参与的内部评估不涉及与其他学校的对比与排名,能够使高校真正的从实际出发,掌握专业建设状态与办学水平,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有利于高校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专业评估系统能够实现评估方与被评估方的充分交流,加强过程性评价,有助于“以评促建”原则的深入贯彻与落实。

(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系统是高校组织专业评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一种有效的结构形式,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是这个结构形式的重要内容并起着关键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量要求会有不同。专业评估指标的设置应当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专业评估,促使专业从学校实际出发,明确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掌握专业建设情况,特别是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与不足。

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评估指标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共性,又要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特点;既要全面反映专业建设情况又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既要满足高校内部专业评估需求又要做好与外部评估的衔接。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内部专业评估时,在考察专业教学工作基本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强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在指标设计时应注重实践教学情况、实习基地状况、学生毕业设计等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考核指标,突出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应用性”要求。

二是目标性指标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原则,目标性指标能够反映专业建设的现有情况,如“科研水平”指标中教师数、各级科研项目数等属于目标性指标,体现的是现有情况却体现不出指标的发展变化情况。而过程性指标着重指标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如教师科研成果数目的提升幅度、承担项目层次是否提升、学生参与创新试验项目的增长幅度、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发展态势等指标,能够考察各专业建设是否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是否实现了办学水平的提升。

四、小结

校内专业评估为专业遴选、专业建设,提供了科学又客观的依据,同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基础性的决策依据。校内专业评估系统将实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的、高效地对专业建设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与反馈等功能化处理,实现以专业评估的方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网络版、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保障数据中心平台,使学校核心工作数据录入、采集成为一种常态,并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评价全过程的有关数据即时纳入到学校数据库中心之中,为学校专业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晓义,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高教探索,2008,(04):75.

[3]汤潇林,杨慧芳.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机制构建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2):24.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教学评估,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其教学水平,人才质量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评估在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展开,如新建专业合格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士点授权评估、科研评估、校园文明建设评估、学

校治安综合治理评估等,评估内容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这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评价,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声誉和地位,是关

系到学校前途的大事。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评估的基础和依据,特别是教学档案完整、系统地反映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全貌,是高校教育改革和

学校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信息依据,其教学评估的结果与学校教学档案是否齐全、真实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高校评估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高校评估是高校完善教学设施、改进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巨大动力;同时高校评估的结果又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前途和命运,而档案材料是影响高校评估结果的一

个重要因素。高校评估一方面依靠高校档案,另一方面高校评估又促进了高校档案的完善和发展,所以高校评估与高校档案二者是辨证统一互相促进的关系。

1、高校档案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教育评估工作能进一步优化和充实馆藏。

在“迎评创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准备提供给专家审查的评估材料,因为它是学校工作成就与办学特色的载体,是专家了解学校工作的重要渠道,因此要求准备的材

料必须具备真实性、原始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接受评估的高校全面地收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形成系统的材料提供专家查阅。专家根据这些信息和资料,结合他们进驻学校实地

考察的情况,经过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估结论。高校评估工作,无论评估程序,组织机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最终要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只有这些材料,才能

客观、公正、全面地估计评价高校工作,否则,评估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系统地收集高校档案是搞好高校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

同时评估进一步丰富了档案馆藏。为了迎接教学评估,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形成一个收集和整理各类档案材料的热潮。。许多老教师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优秀教案、自编教材、成果材

料、论文、图片、获奖证书等平时很难收集到的档案材料毫无保留地拿出来;许多院系派人深入全国各地机关单位、学校等,大量搜集本校的教学评价材料,并将收集到的杰出校友资

料等重要档案材料移交档案室存档保存。迎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从不同角度编辑的专题资料汇编、综合分析材料等,是原始档案材料中没有的,属于档案编研的成果。

2、教育评估进一步增强了档案意识,是促进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动力。

评估是全校范围的档案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档案作用的宣传。在准备评估的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位教职员工,任何一位参与准备材料的教职工都能真切感受到,如

果没有原始档案和数据作为支撑材料,再好的自评报告也会显得空洞乏力。档案在评估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不断增强,更加配合档案室开展收集

工作,主动地将自身在教学实践、科研活动中的个性化的鲜活材料归档保存。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的良好互动有利于高校档案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进行高校档案工作评估,是提高高校档案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发挥档案作用的强大动力。。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可促进建立

良好的学校档案管理方法,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使档案管理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3、教学评估依赖于档案的完整、系统、准确,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不再依赖于资本的存量,而更多地依赖于对优化科技信息的创造、

收集、传输、存贮、处理、加工、应用和再生产能力。档案资源作为信息开发利用已被现代社会所公认,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既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标准、严要求、多角度的观测点,与广泛的评估范围则更需要依赖于完整、系统、准确的档案信息资源。

我国高校认真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

加强档案基础建设,提高档案质量,增强服务功能,积极为学校教学、科研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在这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受了教学评估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检验和选择,即有力地推动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4、教学评估是对档案管理的检验和推进,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的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趋势日渐显现出来。在这一

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必将面临和接受国内国际市场经济规律的检验和选择,为使我国高等

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形势,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政府将转变职能,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定期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作为基础和依据的档案能否满足评估的要求,这也是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一次检验和选择。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

二、高等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等教学评建工作实践,高等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有些单位对教学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在收集评估材料时才发现自己虽然在过去教学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建设缺乏足够认识,相当一部分教学档案材料散存在个人手中,导致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完整。同时也存在教学档案材料没有全面记录或没有及时记录或虽有记录但不规范。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各高校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机制,都有教学检查措施。例如领导听课,有的听课记录没有及时收集整理,过后就丢失了;又如学生考试档案中无考场记录和评分标准,有的试卷档案因为保管场地或条件限制造成管理不善而缺失。

2、教学档案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管理权限及义务有待进一步明晰。要使平时收集的材料真正成为日后查考利用的案卷,必须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整理和分析,按照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进行科学地,系统地整理与分类。

3、教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中共有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4个主要观测点.在44个观测点中,与教学院(系)及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教学档案密切相关的就有35个,这些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都离不开教学管理人员的参与。许多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是由教学管理人员兼任,如果教学管理人员对档案知识学习不够,对教学工作的了解和研究不够,或者不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那么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对反映某一教学过程的材料收集不全,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原始凭证材料的收集,或对教学档案内容不明确,分类不合理,整理档案时文件的先后顺序颠倒,案卷标题拟写不明确,档案保管期限划分宽严不一,档案材料不规范,纸张无统一规格,大小不一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材料的质量。

三、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领导。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一所高校的声誉和地位,是关系到学校命运和前途的大事,因此评估工作受到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密切关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利用档案,是对档案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宣传。不仅引起学校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对教职员工进行了一次全员性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教育,通过宣传,使广大教职员工了解了归档范围,提高了存档、用档意识。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教学档案工作,把教学档案工作纳人院教学工作计划,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高校档案部门对院级档案工作应加强考评和业务指导。

2、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起由分管领导、教学部门负责人、教学部门专兼职档案员等组成的教学档案管理网络,明确岗位责任制,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确定教学档案的内容、保存的范围和期限,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院级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内容,将教学材料的归档工作同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聘、奖励等挂钩,增强教师的归档责任感和积极性。确定一名校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成立校综合档案室,指定一名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全校档案的综合管理,各科室明确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形成一个以档案室为中心的强有力的管理网络。

3、推进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便利了教学档案归档、管理、检索等工作。计算机可以实现档案的自动编目、自动检索、自动统计等常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档案的利用,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教学档案开展网络服务已成为可能。综上所述,高校评估与教学档案工作关系密不可分,教学档案既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缩影,也是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和依据,教学评估工作将有力地推动高校教学档案事业的发展。

4、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发教学档案信息更是当前高校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档案部门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档案信息的需求研究,把重要的教学档案信息编制成专题材料,并通过档案网页、校园网及其相关网络丰富信息量,把存放的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利用者,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方便、快捷,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对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各种需求,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

为扩大信息编研的范围,加深开发档案信息的深度,高校档案部门要积极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协作,实现分散的信息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充分整合,建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库。如科研部门负责科研论著数据库的构建,教务部门承担试题库、电子课件、学籍异动等教学专题库的建设任务,等等。同时,充分利用整理好的评估材料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便捷途径。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综合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66-02

在网络信息化的当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网上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的重要形式,在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大学自1998年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工作以来,逐步加强评估与监控网络信息化建设,在2003年研发并使用“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后,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研发并使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重要数据达标状况测评系统”和“大三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综合评价系统”。这些系统的研发与使用,对提高评估与监控结果的有效性与可信度、改进与完善评估与监控手段与方法、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始,黑龙江大学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对以上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并增设一些新系统,努力构建校内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综合信息系统并使之逐步完善。

一、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理论

我们提出“以学校网络信息化大环境为基础,通过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科学设计教学评估与监控组织体系,逐步提高教学评估与监控水平,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的总体构建思想,依据基于网络环境的、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全员、实时和动态评估与监控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理念,根据学校评估与监控工作需要,开发“黑龙江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综合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系统”。综合系统主要包含六个子系统(框架)――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门户网站、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督导员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系统、教师本科教学业绩评估系统和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专项评估数据系统。门户网站,具有前端展示和导航的功能,是评估工作信息的平台,从门户网站链接导航到其余五个子系统,将六个框架的功能整合,形成完整的综合系统,对规范评估、监控和服务过程,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综合系统的开发理论是基于B/S开发模式,采用三层架构模型。第一层是浏览器,浏览者通过界面向web提交服务请求。第二层的web服务器专门用来进行请求中的事务处理,根据请求与第三层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易,然后返回浏览者所需要的结果,显示在第一层的浏览器界面上,从而达到远程操作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架构,降低了客户端程序逻辑的复杂度,减轻了后端数据库存取的负载。

二、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路径

该系统开发的工具选择为JaVa、JSp、JavaScript、Html语言,采用tomcat服务器技术,后台数据库选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连接采用的是JDBC,连接语句写在JavaBean中,它是可重用组件,以后在页面中就可以引用这个JavaBean来连接数据库,而不用重复写连接语句,从而提高了代码效率。

(一)前台界面

该系统用户分三种角色,即学生、教师(督导员)、管理员。用户在使用本系统时均需要登录,登录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所以设计成三个模块:学生模块、教师(督导员)模块与管理员模块。

由于该系统主要面对的是大量评估与监控信息的提交、用户高并发的请求,这对系统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保证系统能满足需求,并长期、稳定地运行,完善后的界面拟实现以下功能。

1.处理信息的及时性。由于涉及大量用户访问,参与评估与监控的人员较多,尽量控制提交速度在用户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该系统要具有较好的并发响应能力。

2.功能提升的开放性。该系统运行在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这样既便于以后系统的升级,又利于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交换信息,

3.系统内涵的可扩充性。要求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可扩充性。例如: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提出各种新的需求,这就要求系统拥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4.操作界面的友好性。此系统应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和方式。要求操作界面美观大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用户容易上手。

(二)后台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是综合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综合系统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数据库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否易于维护和扩充。数据库是否有很好的并发访问控制、完整性和可用性也非常重要。因此,采用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er2008数据库,同时,为了更好地在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本系统,特选择aSp(activeServerpages)作为网络开发语言。

后台数据库连接采用的是oDBC模式:

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可实现多个用户共享数据,解决可能在同一时间有大量用户要存取数据的问题。

数据流程图:

数据库(以学生评教数据库为例)

三、综合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

(一)评估中心门户网站

该网站内容包括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试卷评估、毕业论文评估等内容展示,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又包括学生网上评教、院(部)督导员网上评教、教师个人自评和院(部)领导班子认证、教师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奖评选、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示范奖评选、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标兵奖评选等内容展示。网站把每个操作或访问人员作为一个用户进行管理;整个系统的子系统通过权限分配赋予不同的人员使用,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根据不同子系统的特点分为四种授权模式,即全校授权模式、院(部)授权模式、教师授权模式和学生授权模块。将各模块的权限分配给用户组,用户根据属于不同的用户组继承用户组所拥有的权限。

(二)学生网上评教系统

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主要面向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三个用户群,可分别以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身份登录。学生评教内容包括教师教学效果和师德师风评价。系统分为学生功能模块、管理员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用户群共享模块四个模块,具有校级管理员权限、院(部)级管理员权限、普通管理员权限三种权限。系统的优势是直观、快捷、自主性强和操作方便,使课堂教学效果和师德师风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完善后的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系统首页增设教师通道,每位教师具有一个账

号。教师可查看个人评教所得分数、排名及学生评价意见与建议;验证所授课班级的学生人数;查看个人历史评教数据。

2.增设师德师风评价内容――师德师风包括学生

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对教师的工作态度、答疑解惑、对学生学习纪律的管理、课堂以外对学生成长的指导帮助、师生关系、德行与品格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3.延长系统运行时间,分为评教时间和数据验证时间。

4.评教结束后系统根据公式自动计算评教结果。

5.学生利用“校园一卡通”密码进行评教,防止代评现象发生。

(三)督导员网上评教系统

督导员网上评教系统解决了以往纸质反馈和口头反馈的陈旧方式。督导员听课后登录该系统对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为两年一周期的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以及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奖、示范奖、标兵奖的评选提供方便、快捷的听课评价结果。

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采取督导组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与院(部)系领导班子认证三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督导组评价重在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学术水平、教学效率等。新建后的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督导员每学期在网上对每个被听课教师的教学

质量进行打分评价。

2.评估中心每学期将督导员听课评价结果和意见

与建议反馈至教师本人。

3.评估中心每两年将督导员打分评价综合结果反

馈至院(部),为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提供院(部)督导组的评价结果。

4.系统自动统计、合分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四)教师本科教学业绩评估系统

教师自评与院(部)系领导班子认证重在考察教师教学业绩,包括教师从事教学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教研教改成果等。

新建后的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教师个人进行自评,系统自动进行合分。

2.院(部)系领导班子对教师自评进行认证,合计认证分数。

3.系统对认证后的所有教师按照得分从高到低自

动进行统计、排序。

(五)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系统

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系统的用户分为四种,即学生、学业导师、学院、评估中心。按照用户类别进行划分系统功能。四种用户共同的权限是都拥有自己的用户口令,并且可以修改密码。

系统面向每位学生、学业导师和学生工作领导干部,在原有大三学生“综合性评学”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学生方便快捷地制订和调节学业规划并对自身学习状态与效果进行评价、班级认证、学院评估领导小组核实以及导师有效指导等问题,完善后的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建立大一学生的“引导性评学系统”和大二学生的“改进性评学系统”。

2.实现学业导师与指导学生之间的绑定关系,使双方在网上能查阅到对方信息,学业导师在网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3.检查学业导师的工作情况,为有关部门对学业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提供现实依据。

4.增加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的部分内容填

写、统计、合分与反馈。

(六)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专项评估数据系统

系统展示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试卷评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实验室评估的初评、复评、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新建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形成自评信息数据化,减轻院(部)初评工作量。

2.形成学校复评信息数据化,方便专家提取数据。

3.存储初评、复评历史数据等。

收稿日期:2013-10-02

作者简介:吴红英(1965―),女(达斡尔族),黑龙江泰来人,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图书馆评估;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如何办馆、如何拓宽办馆思路、顺应时代潮流、真正满足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要求,已是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推动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高校图书馆评估,它是国家、社会、群众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监督的一种有力措施。

一、评估的目的与指导原则

开展图书馆评估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促进图书馆不断明确办馆指导思想,改善办馆条件,加强图书馆基本建设,深化图书馆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制定,就是要在纷繁的图书馆活动中选择出能充分描述其状态的资料和数据,作为评估的指标依据,以实现“对状态做出判断,提出路向和改进措施”的目的。目前,高校图书馆已进入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制定上,应体现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评估指标的制定应与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相一致。

(二)连续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三)导向性原则

评估指标是描述和考察图书馆活动状态的条款,是有选择性的,制定评估指标所作的选择,就体现了评估指标对图书馆建设的导向性。

二、评估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一)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指标包括:全年学生平均图书拥有量、全年学生平均经费数、馆藏文献资源量、资源结构、管理水平、利用效果等。全年学生平均图书拥有量和全年学生平均经费数是图书馆的重要评估指标。在图书馆评估中,藏书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是衡量图书馆办馆条件、办馆规模的重要参数,也是考核图书馆能否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可以说,藏书量是一无法回避的硬指标。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图书馆在迎评中,片面追求藏书量,具体表现在:

1.临时增拨专款购置书刊资料。在临近评估的关键时刻,许多高校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大对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入,以增加藏书量,但由于急于“达标”,极易打乱在非评估时期坚守得很好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经费所能发挥的作用均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选购高复本质量差的书,及劣质书刊的误购;甚至还有意以低廉的价格去购买一些过期或剔旧的图书,以“弥补”馆藏的不足。在资金本已紧缺的情况下,为“达标”而进行的超大规模的盲目购书行动,虽暂缓了“藏书总量”的一时之急,却带来了图书质量的长久之忧。一方面我们在大叫经费困难之苦,另一方面又未能使仅有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绩效。

2.对过期藏书不进行剔旧处理,以保证一定的藏书总量。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我们都知道的图书馆图书“中3外7”的规律,冗余图书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定期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剔旧,是保持藏书活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为了应付评估,许多图书馆在几年内都没有对旧书进行必要的剔旧处理,违背藏书建设规律,目的只有一个:达到指标规定的藏书总量。网络环境下图书的满足率不能仅从现实馆藏来进行统计,传统的纸质和印刷型文献应该和电子出版物、光盘、视听资料、缩微资料并存、互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把握住“藏”与“用”的关系,尽量购置一些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有收藏和利用价值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二)自动化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出现了电子文献与传统文献资源并存的状况,由于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不受时间、空间和用户人数限制的特点,能极大地丰富、深化馆藏内容,网络信息资源在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的应用”指标就成了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它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利用效用。加大这些方面的评估比重,将促使高校图书馆重视和发展数字化建设,提高读者对信息的利用率和图书馆对社会的满足能力。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规范、指导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有了计算机、有了网络系统,并不等于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有效而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施才是现代化管理的实质。对电子文献馆藏资源的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馆藏资源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建设光盘塔、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拥有本地服务器)和镜像站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多、检索速度快、文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等特点;同时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各自学校的专业范围、学科类型、办学特色、科研项目等,有选择性地购置一些中外文数据库,增加电子阅览室网络终端连接数量,提高图书馆自身网络带宽和连接速率,增加网络远程连接的开放时间,最大化地利用电子文献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自动化。

(三)服务

评价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指标由3个要素构成:一是提供的信息资源(包括传统的文献)保障率,以满足信息时代广大读者的需求;二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方式和手段,让读者得到最为满意的服务,以优质服务获得读者满意度是评估的归宿;三是达到的服务效益,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心,图书馆资源利用程度越高,其社会效益就越能更好地发挥。但从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看,图书馆评估的结果不容乐观,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素质普遍不高,服务层次、服务质量还不能达到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

1.必须加强图书馆服务队伍的建设,图书馆队伍可能是“老、弱、病、残”或“关系户”的落脚点,根本谈不上是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人员数量可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高学历、高职称的图书馆员所占比例有限,应对图书馆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

2.提高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服务层次,应从一般性咨询、课题检索、查证检索,到编制二、三次文献。

3.强调对读者的方便服务,将以馆员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文献资料的管理必须由闭架向开架转移,一切服务形式要体现方便读者,简便快捷有效。随着电子文献的收藏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的增加,设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导航”式服务,深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学生做好参考咨询。

4.深化情报信息服务的途径,对文献信息进行多方揭示、深层加工、有序开发,使文献信息浓缩化、有序化、有针对性,才可能被读者借鉴、参考、利用。提高读者满意度,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迈上新的台阶。

(四)科学管理

构建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评估体系,也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新时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的灵魂。读者第一即以人为中心,其一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其二是实施目标管理、重视人的管理、重视人的劳动成果管理;其三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发馆员的创造才能;其四是培养馆员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因此,科学管理评估应着眼于目标管理、人才的使用及学术成果激励机制的建设。

三、关于评估的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是图书馆在评估工作中的标准,它的完善与否,则是导致图书馆工作是否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一个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应对图书馆工作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充分体现科学性、相关性、整体性原则。科学性是指标体系的基础和灵魂,而相关性和整体性则是考核各项指标时必须遵守的。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是一项有建设意义的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向正常化、健康化方向发展,笔者就目前高校图书馆评估提几点建议:

(一)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指标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结构及成分都发生了变化,评估重点应放在馆藏文献资源量、文献资源结构、文献资源管理、文献资源利用方面。文献资源结构是馆藏建设策略的反映,包括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文献类型结构、时间结构。文献加工深度和馆藏布局的合理性体现了文献资源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文献需求满足率、馆际互借频率、文献保障率。

(二)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评价指标

当今数字化时代,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在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秉承“以用为主”的方针,规划、指导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同时指标的制定要考虑其能够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而可涵盖近几年的建设需要,即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数字化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利用效用,其中数据库建设包括数据库购入量、数据库自建与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与组织;信息资源利用效果包括利用程度和信息需求满足率评价。对电子文献不能参照印刷型文献的人均种数和复本量来衡量馆藏的多少,而应考虑以提供给读者的电子文献资源覆盖学校学科的广度和深度来测量。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对于不能以多少来量化的指标,根据内涵全面表述,以定性指标表明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三)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评估体系

图书馆无论是资源建设还是自动化建设的成效最终将体现在读者服务水平和质量这个层面,最终目标是为了在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平台上更有效地为读者提供基于知识的信息服务。重视读者满意度,既可制定不同层次使用者满意程度的评定,也可用于评估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内容满意程度,还可以评估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等;做好参考咨询服务,从一般性咨询,课题检索,查证检索,及编制二、三次文献进行评估;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四)图书馆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图书馆效益应以高校办学效益为主,兼顾自身,在注重社会效益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图书馆经费的比例分配将影响并使图书馆效益的优劣得以体现。图书馆经费的评估指标一般有图书资料购置费、设备购置费、维护费、人员培训费和其他费用等。随着图书馆投资于数字化建设和电子出版物的费用逐年增加,将改变读者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方式,而读者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将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效益的主要标准,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窗口就是网站。网站内容主要包括:馆情介绍;馆藏书目检索;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检索;个人借阅系统;网络导航;在线咨询等。网站设计要求简洁大方、结构合理、检索途径多、交互性能强。避免出现狭义的提高图书馆主页点击率的观点,主页点击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首页的刷新率,另一种是计算访问者的ip地址在一定时间内的访问次数,采用刷新率的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利用率高,关键是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性能提高读者的满意率。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组织,在不违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网站管理员懂得挖掘互联网中的免费信息资源,网络中免费的电子图书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完全可以自建小型全文数据库,挂链到首页中实行全文数据库检索,既能丰富馆藏,方便读者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又能加快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将有限的资金用于购买与学校办学方针密切相关的专业数据库,实现资本的最大绩效。读者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将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效益的主要标准。

(五)评估指标体系的不足

从目前的评估体系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评估主体结构不合理,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评估以教育部评估为主,来自社会的评价极少,评估主体结构和人员类型结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评估过程和结果片面;评估程序不够完整,目前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由四个环节组成,即确立评估项目、制订评估方案、方案具体实施、评估报告总结。并没有把评估中遇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纳入必要的评估程序中,造成忽略评估目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事实。评价图书馆质量好坏不能由管理者单方面决定,可以尝试让读者参与评估。高校图书馆是多学科知识的收藏所和集聚地,评估内容复杂,服务模式的自动化、网络化也对评估主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评估主体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复合化在转型时期的图书馆评估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网络环境下,随着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期刊的存在,高校学生平均图书拥有量数值应该降低。

四、总结:以评促建

现代化图书馆管理需要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评估规范了办馆条件,提出的高质量、高水平要求,内含竞争和效益因素,能充实馆力、增强活力,推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总之,评估工作是否成功,是否真正对图书馆工作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其关键的一环是评估指标的制订。而“以读者为中心,以利用为目的”是制订评估指标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坚持了这一点,图书馆才能在评估中争取主动,更好地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与利用,走出一条真正提高高校图书馆办馆水平和办馆效益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周有芬,朱复成.大学图书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和方法[J].图书馆学研究,2003,(9)59-65.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5

一、引言

工商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工商监管执法效能、公共服务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工商信息化已进入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工商信息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商业务的融合,不断开创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设计科学、实用、可操作的信息化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建立工商信息化效能评估机制的基础,有利于科学引导工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不断提高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和服务科学发展能力,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的目的。

二、基本概念

1.效能概念。“效能”(effectiveness)我国学者对组织效能的研究认为,效能是指一个组织表现出来的效率与能力,是评价一个组织发展与活力的指标之一。

2.评估概念。评估是指按预定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的属性(即评估指标),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它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极为重要的认识活动。评估的依据是指标,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评估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因此往往需要将反映评估事物的多项指标的信息加以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以此来从整体上反映被评估事物的整体情况。评估方法最终要对被评估事物做出一个整体性的评判,用一个总指标来说明被评估事物的一般水平。

3.效能评估。效能评估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效果审计等原理方法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个组织或一个体系的服务能力与效率的测量。效能评估是由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三、指标体系设计

1.指标体系设计目标。研究制订适合国家工商总局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可操作、可评价、可指导的动态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建设长效评价机制,指导信息化效能评估工作的开展,引导工商信息化效能改进,进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信息化效能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的复杂系统。因此,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评估目标为逻辑起点,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产物,它必须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在构建工商管理信息化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时,必须紧紧抓住工商管理信息化效能最重要、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每个评估指标的概念要有准确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满足科学性要求。

2.2客观性原则。在设计指标时,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指标的客观性:一是采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数据,二是针对特定评估事项,进行抽样调查获得,三是调阅权威信息等途径获得,以保证评估所需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2.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概念确切、含义清楚、信息集中,数据资料易于采集,数据资料要保证其真实、可靠和有效,计算范围明确,计算方法简便、明确、易于操作。

3.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总体上采用从背景分析→应用研究→成功借鉴→体系搭建→抽样检验→评估实施的设计思路。

3.1背景分析:分析研究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信息化的基本现状,梳理进一步推进“数字工商”的切入点等。

3.2应用研究:通过资料收集、讨论座谈、实地调研等途径,按照落实“五个四”的总体要求,归纳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相关概念体系,全面把握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3.3成果借鉴:收集整理“金信工程”以及国内外相关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推进成果,汇总国家信息化战略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政策文献,借鉴信息化有关的评比评选、体系评估等已形成的相应成果。

3.4体系搭建:在以上工作基础上,结合总局工商业务,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与考察内容,初步选定相应的构成指标与评估办法。

3.5抽样检验:以抽样调查等形式,获取评估所需要的各方面数据信息,以此检验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3.6评估实施:实施评估,对试评估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就评估体系应用成果召开评审会,结合各方面意见对评估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后实施。

四、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效能分析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工商行政管理属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推行的电子政务关键业务之一。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责是市场监管,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商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的迫切需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发展事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政府综合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在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创新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始终,服务于“五个四”总体战略的实施。“四个只有”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关键举措,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重要保障作用;“四个统一”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需要以加快信息化发展作为技术保障;“四化建设”是构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各项工作的融合来实现;“四个转变”是新形势下推进职能转变、提高执法效能的必然选择,需要以信息化来支撑;“四高目标”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自身建设、履行法定职能的总体要求和努力方向,需要以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因此,工商行政信息化效能体现在信息化技术在监管执法、公共服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效能,同时也体现在信息化顶层设计对工商业务改革和创新发展方面的效能。#p#分页标题#e#

1.监管执法的信息化效能分析。国内外市场监管信息化成功经验表明,科学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推进工商监管改革创新,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效能。信息化手段能够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作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维护消费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能力,信息化能够强化广告监管、商标保护、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力度,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效能稳步提升。信息化手段在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中有重要促进作用。

2.工商职能的发挥和服务水平的信息化效能分析。信息化能够促进建立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实现“网站受理、后台办理、网站反馈”的模式,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便利条件,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服务、效能、阳光政府转变。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区域产业发展和投资信息参考数据分析报告。以联网信息为基础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能够实现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市场监管信息共认共享、市场监管措施联动、消费维权异地保护等,有效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机关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效能。在工商总局内部管理信息化中,提升了机关办公效能;提升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升了各级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

五、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1.结构框架。按照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国家工商总局行政管理业务特点和总局领导对信息化效能评估的要求,设计信息化效能评价指标为“三级指标”的框架结构。

1.1一级指标设计。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和行政效能出发,设计“监管执法信息化效能、公共服务信息化效能、内部管理信息化效能、信息化支撑效能”4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是对工商行政信息化效能领域的划分。

1.2二级指标设计。从工商行政管理核心业务角度,对一级指标按照“效”和“能”两个要素进行分解,设计相关二级指标;其中监管执法信息化效能分解为2个二级指标,公共服务信息化效能分解为2个二级指标,内部管理信息化效能分解为2个二级指标,信息化支撑效能分解为3个二级指标。共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对特定信息化效能领域效能要素的分解。

1.3三级指标设计。从信息化可评估和信息技术对核心业务效能的支撑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共设计16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是对信息化效能要素进行评估的基础指标。

2.评估指标框架。(1)监管执法信息化效能评估。重点考察和评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规范工商行政监管和执行的工作流程,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保障执法程序公正,有效规范自由裁量权,防范市场监管风险,整合各类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统一协调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体监管执法效能。(2)公共服务信息化效能评估。重点考察和评估推进网上服务,提升服务满意度,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情况,主要包括:服务大厅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工商总局政府网站场景式办事服务导航和在线办事能力,网上办事大厅、在线办事的业务覆盖,全流程网上办事水平,网上登记咨询、网上查询服务、网上名称核准、网上年检、网上登记预审等网上办事服务比例等。(3)内部管理信息化效能评估。重点考察和评估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日常办公、公文流转、财务及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服务质量评价、效果考核、档案管理等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主要包括:网上办公效率和办公自动化覆盖度等。(4)信息化支撑效能评估。重点考察和评估工商信息化对顶层设计能力、统筹规划、标准体系建设、信息资源管理、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保障等支撑效能,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信息资源、信息化运维信息安全保障等。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绩效评估;政府垄断;效能政府

一、政府绩效评估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义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活动的成绩与成效,即“政府做了什么”,“社会各方从中得到了什么”。更准确地说,政府绩效就是政府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水平,是政府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体现在政府行政管理的每一层面和领域。政府绩效评估是指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管理行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的过程。对于政府绩效的评估一般以经济、效率、效益、公平为评估标准。

服务理念是服务型政府对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价值理解和价值追求的阐述,是对政府行为起统帅作用的主导价值观。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政府服务的质量以及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蕴含了公众至上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将服务型政府的各项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使得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成为各政府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将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使得政府管理真正面向公众提供服务,从而引导政府公共管理从政府本位转向社会和公众本位;从以政府自身的规则为导向转变为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归;从强调对上级负责转向对社会公众负责,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评估主体的政府垄断

就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来看,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其中处于主角和垄断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单一化。目前,中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评议政府的活动,然而,正如“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所说:“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对政府的评估都是上级评下级或组织、宣传人事部门评其他部门,说到底是政府自己的内部评价。”[1]这就降低了社会公众对民主评估的热情和对政府承诺的信心。二是绩效评估信息的垄断。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广泛运用决定了绩效评估本身又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与沟通[2]。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完备、及时的绩效信息基础之上。而在我国,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很多情况下,政府部门绩效信息公开是例外,不公开却是正常,政府外部人员往往是最后才知道评估结果,对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内容、组成人员等各种信息一无所知,这必然导致绩效评估活动的封闭性、神秘性,使得评估流于形式。

(二)评估方法不科学且技术手段落后

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手段是评估结果准确的必要保证,而我国大多数政府部门在这两方面都非常欠缺。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而是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评估程序没有规范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评估方法多是定性,较少采取定量方法,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科学。这些问题使得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够实现准确的评估,甚至带来一些严重的危害。在绩效评估的手段上也非常落后。从评价技术上看,我国的政府在绩效评估信息收集和甄别技术、质的量化技术、以复杂数学模型为代表的分析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还很落后,整个评价技术在操作上还处于“手工操作”,科学化水平很低,这种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满足需要,必须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三)评估相关制度的缺乏

现代绩效评价是一种整合多种管理理念和工具的系统框架,是实现现代政府制度和理念极为重要的工具,而绩效评价的运作离不开民主公正的制度环境。目前,我国的民主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政府的责任实现体制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政府权力的公共性职能发挥的制度保障有待加强,这一切都使得我国绩效评价缺乏必要的制度基础,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功能没真正有效发挥出来[3]。在绩效评估的制度保障方面,缺乏统一的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应用的法定依据。当前,各地各部门采用的绩效管理和评估活动,多数都处于自发状态,缺乏较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指导,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制度保障。这对于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的长远发展,更好地促进“服务型政府”显然极端不利。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具体发展对策

(一)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1.政府官员思想的转变。我们想建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以服务理念为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系。价值取向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构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行为的深层结构,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魂[4]。而对于政府官员来说,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从“政府本位”向“民本位”的思想转变。促成这种思想转变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包括理论上的学习以及到一些绩效评估执行较好的地区去参观考察。

2.政府相关职能的改变。要彻底改变政府在绩效评估的角色定位,根本的途径在于改变政府的相关职能。在政府部门的内部,由于政府部门评估的复杂性和利益的相关性,为了使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有计划、有步骤展开,需要成立绩效评估主管部门,其工作职能应从全能的管理者转变到专注于宏观的管理方面,具体的工作可以通过外包、协议等方式来交给其他的组织来完成,而专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总体规划工作;二是做好各个环节、各种团体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三是做好绩效的奖惩和反馈工作。

3.选择独立的中介组织来进行评估的具体工作。政府内部绩效评估主管机构从职能上看,更适合做宏观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而一些具体的工作则更应该由来自外部的组织和机构去完成。“通常,在整个政府机构中遵循着这样的一条原则:评估活动应该由一个符合评估内容的组织来进行;应该由那些不受项目发展结果影响的人们来进行。”[5]因为它们的工作更专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并且由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他们的工作也会更加客观。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可以提高评估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通过委托中介组织实施指标评估,如公民满意度的评估,可以节省大量公共资源,提高绩效评估的效率[6]。

(二)评估技术手段的科学化

1.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很简陋,有的只有少的可怜的几项指标或是指标虽多却乱的不成体系。实际上,指标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工作,涉及到绩效评估的主题,评估的基本原则、结构和纬度,指标的选取以及调查和统计方法的选用,绝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是绩效评估是否顺畅进行的关键。

2.信息化手段在政府绩效评估建立中的运用。政府绩效评估是一件复杂的工程。从最初的数据收集到最后的报告之整个旅程,数据质量必须在每一个步骤被考虑和处理[7]。绩效评估体系是多层次的,包含着多个绩效指标,同时,由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外部化以及对评估结果准确的分析和运用要求,使得信息化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运用变得如此的迫切。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化,首先,要做好资料搜集和需求分析工作;其次,要加强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加强信息制度的建设;最后,要把绩效评估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结合起来。

3.加强学习和人才的引进。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门融合了很多知识,它与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以及信息科学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在信息处理方面,大量的外部和内部信息的处理需要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要做好这项工作要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管理人才更为重要,能整体地把握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拥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能和实践相结合。他们是政府绩效评估建设的骨干力量。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加大对这些人才的引进力度,如外聘制、高度鼓励等,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来促进政府绩效评估的更快发展。

(三)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相关制度的建设

法律制度建设是政府绩效评估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在全面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活动的过程中,相当注重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体系。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将评估的内容、方式、标准等纳入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是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第一,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法规体系,尽快将我国目前的各种绩效评估措施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从立法上明确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第二,必须从法律上保障政府绩效评估组织机构所处的地位,保证其收集信息、开展评估、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等评价过程中的畅通无阻。第三,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与机制,包括目标管理机制、标杆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顾客导向机制等。第四,建立正式的绩效评估信息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采取各种方式对外绩效信息,接受公民监督。第五,要在法律上规范政府绩效评估组织者的行为,防止评估行为失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江,乐瑞芳.学术机构独立评价政府——衡量民意与决策间的距离[j].晾望新闻周刊,2004,4(15).

[2]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2003,(1):80.

[3]马敬仁,杨卓如.现代政府绩效评价:中国问题与策略[j].公共行政,2005,(5):15.

[4]彭国甫.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7):75.

[5][美]菲利克斯·a.尼格罗,等.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203.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7

关键词科研竞争力评估文献计量院系

1机构内科研竞争力分析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研的发展,科研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科研竞争力评估也应运而生。众多评估案例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指标来评价机构间的科研实力,也产生了很多版本的高校排名。目前常见评估案例的内容以机构间的对比评价为主,主要为部级别的资源配置提供信息。但对于单个的科研机构而言,其管理部门还经常需要在机构内部的各子机构之间配置资源,因而迫切需要全面了解院系等子机构的科研发展情况,识别出较有潜力的领域和科研团队。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某一机构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报告,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准确把握各机构目前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科学判断机构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合理分配科研资源。

2011年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为编写“十二五”规划,委托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本校的科研实力进行评估。为此,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逐步探索了兼顾机构内外,全面反映机构本身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大学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完成《北京大学科研实力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北京大学的科研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了解目前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并为科研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2机构内科研竞争力的评价思路

2.1评价角度

科研的评价角度非常多,如:学术论文产出情况、著作产出情况、获奖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科技会议参与情况、经费的获取与投入产出比情况等。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要在同行评议的同时,提供一个基于客观数据的量化评估体系作为基准和参考,才能实现公平客观、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估。文献计量学分析将提供有关学术活动的一般特征信息,还是一个保持同行评议过程诚信的工具。因此,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探讨如何依据事实数据,客观评估机构、尤其是其子机构(院系)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

本次评估从机构科研决策的需要出发,主旨在于帮助管理者发现机构的优势、劣势和突破口,因此既需要评估机构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影响力,也会涉及各院系及个人的科研情况。此外,由于国内外不同机构的院系设置差异较大,难以实现真正院系级别的比较,只能通过学科评估作为院系评估的参考。因此,本文的科研竞争力评估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北大整体科研实力以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横向比较;其二,北大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其三,北大各院系及研究人员的科研实力。

2.2评价标准

在机构整体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机构论文被webofScience(woS)等著名数据库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并将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客观衡量当前的科研实力水平;考察特定时间段内机构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数量变化,分析机构科研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考虑到科研人员在领域内著名期刊或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成果通常被视为科研绩效的一种指标,本次评估增加了机构通讯作者、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等的发文量统计;另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发表的作品较多,将CnKi、CSSCi等中文数据库的收录引用情况作为参考。

在学科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学科的活跃程度;分析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的及被引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比较;此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特殊性,将此领域内各学科的论文收录情况与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比较。

在院系的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考察各院系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情况,并分析特定时间段内院系论文被收录及被引用的数量发展趋势;进行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eSi的论文统计,识别出院系科研影响力较高的论文及其作者;此外,对多院系合作的论文进行单独分析,考察多院系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和优秀率,以及学科交融情况。

2.3数据来源

本文的评估数据主要以woS数据库的SCi、SSCi、a&HCi数据为主,并参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nature》、《Sci-ence》的部分数据。人文社科领域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期刊网(CnKi)作为补充。

数据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成员按照作者署名、地址等从上述数据库中提取。由于短期的数据难以全面反映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变化情况,因此本次评估提取了北京大学从2000年到2010年的科研产出数据,包括SCi中的2.5万余篇,CSSCi中的1.9万余篇,CnKi中的2.3万余篇,eSi中的近300篇文章。

由于数据库中作者、地址等字段的数据信息经常会出现不够规范和准确的情况,因此本次评估对提取出的数据库信息进行了人工清理,保证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科研竞争力分析。

3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3.1整体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的整体科研竞争力主要从woS总收录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进行分析,评价了2000~2010年北京大学被SCi、SSCi、a8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总被引用次数、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为降低国外合作对评估机构真实科研竞争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大学科研人员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重。同时,将北京大学被SCi、SSCi、a&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和篇均被引次数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衡量北京大学整体科研竞争力在国内外的地位。

考虑到不同学科在期刊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采取分学科的方式选取优秀期刊,具体做法为:以JCR的特征因子指标为主要参考依据,按照2010年JCR自然科学版和JCR人文社科版的学科分类,选取各学科下特征因子排序前10名的期刊作为优秀期刊。自然科学版分为173个学科,选出1376种优秀期刊;JCR人文社科版分为55个学科,选出462种优秀期刊;两部分去重后共有1759种期刊。最后统计出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全部论文中发表在JCR优秀期刊上的比例。此外,还统计了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间每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数量。

此外,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统计了北大发表的中文论文被CSSCi、中国期刊网人文社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收录情况,并与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对比。

3.2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包括根据woS的SCi、SSCi、a&HCi数据,分析2000-2010年机构发文量最活跃的排名前10位的学科,分别统计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发文量排名前10的学科。鉴于不同学科之间论文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机构、学科、院系、个人等各个层次的评估都尽量避免不同学科间的比较,主要与国内外同学科的机构、子机构或国际平均水平进行对比。

根据eSi数据分析北大进入全球1%的学科中,woS收录的论文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从每个学科选取eSi中排名前5位的各国高校进行比较,同时选取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若干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内高校与北大进行对比。

鉴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SocialSciences,General”学科选取人文社科重点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对比,并将上述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被CSSCi收录的各学科论文数量与北大进行对比。

3.3院系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内各院系由于学科的不同,总收录论文数量、总被引次数以及篇均被引次数存在较大差异。评估将2000~2010年各院系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a&HCi收录及被引用次数分别按照理工类、交叉学科类、人文社科类进行归类,并分析变化趋势。由于论文数量较少的院系的被引用次数受单篇论文影响较显著,因此只挑选收录和被引较高的前10个院系进行分析。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1-2010年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在JCR优秀期刊上按发文量排名前20的院系,并计算这些院系在JCR优秀期刊上的发文比例。根据eSi的数据,统计2000—2011年各院系在本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的论文数量及通讯作者为机构人员的论文数量。此外,将2000-2011年各院系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补充指标。

3.4识别突出科研人员和科研合作情况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0-2010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作者,并根据eSi的数据,统计出各院系进入全球前1%高引论文的作者,尤其是eSi中被引次数高、且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通过高被引文章和权威期刊文章识别各院系中成果突出的科研人员。

为了解院系间的合作对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以及学科间交融的情况,本次评估同时也分析了北京大学2001-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由不同院系合作完成的论文数量和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情况,并分析了合作在JCR优秀期刊的比例是否高于全校整体的优秀论文比例。

4评价小结

此次科研竞争力的评估主要基于SCi、SSCi、a&HCi、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的文献统计信息,并参考JCR、eSi等专业学科评估工具,力图客观、如实地反映北京大学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此外,尝试了院系层面的科研实力、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填补了以往科研实力评估中高校与个人两个层面之间院系层次评估的空白,也为学校的多学科交叉与跨院系合作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估角度。

科研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为科研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但由于评价方法尚在探索过程中,评价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估中发现各数据库中的论文署名单位、各院系(实验室、研究中心)名称等信息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机构(或院系)英文名称不规范或科研人员的论文署名只包含实验室而未体现机构名称等情况尤为常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数据导出和分析的准确性。虽然通过人工的数据清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从根源上则需要各机构进一步规范其署名形式和要求,加强署名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从而在今后的评估中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机构成果数据,使评估分析更为精准地反映实际情况。

此次科研竞争力评估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开展高端咨询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熟悉相关数据库与文献计量方法的特长,以客观、严谨的量化分析为学校的科研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参考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服务与高端咨询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图书馆可以在此领域继续探索,为更加知识化、专业化的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1):31-36

2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科研管理,2010,31(4):111-118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8

[关键词]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社会公众

[作者简介] 卢效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财经系教师,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广东 东莞,523106

[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2)03-0045-0003

现代政府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因而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一直以来是受到重点关注的问题。绩效评估是否客观、公正及科学,将直接影响政府的正常管理运作。而数量最为广大的社会公众,作为地方政府的服务对象,对地方政府的绩效有着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同时社会公众又参与政府绩效的考评,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社会公众广泛地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必能促使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保持其活力与动力。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因素

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价值取向、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估流程、实施方案、评估体系的构建和政府绩效提升的对策,等 等[1]。其中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包括政府机关自身及其上级评估组织、党组织和人大的评估组织,专家评估组织以及社会公众评估组织,等等。笔者正是从社会公众这一评估主体的影响力作用作为切入点,依据我国至今还没有探索出完全适合地方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估方法、途径的状况,提出基于电子政务的运用,探讨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力。通过这条评估路径的选择,以推动和促进政府绩效考评的发展,为地方政府绩效做出准确、合理与科学的评价。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作用

(一)电子政务在全国政府中的影响作用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电子政务所带来的信息化,使许多政府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做得更快、更好,帮助政府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电子政务为政府绩效评估迈向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提供了多方面支持。

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

(二)电子政务用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急需性

尽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仍然步履艰难,面临着很多难题:目标的多元性;产出的特殊性,政府的产出具有无形性;评估标准指标的难确定性;评估信息的稀缺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依据、评估技术与方法、评估程序等)的不科学[2]。政府绩效评估的上述制约因素成为我国政府改革与行政发展的重大困境。正因为如此,经过探索和实践,在绩效评估中需要引进了电子政务这种新的方法。

在我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一方面,对我国政府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借助电子政务这个平台,可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成效。

三、基于电子政务的运用,加强评估主体——社会公众的影响力的具体路径

利用电子政务的平台来加强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最终是为了推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那具体方法呢?本文试图从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本身这两个不同角色,来探索基于电子政务的运用来加强社会公众影响力的具体方法、途径。

(一)加强社会公众影响力的角色之一——地方政府

加强社会公众这一评估主体的影响力作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援助。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政府自身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科学化的政务流程等途径来使社会公众这一个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影响力得到加强,从而促进地方政府本身绩效评估的发展。

1.建立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公众为中心,要使社会群众与企业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使社会公众真正成为政府服务的对象,使社会公众真正了解政府的日常运作,使社会公众获得准确、完整的数据,地方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化、信息化的需求。政府可以在管理上引进市场机制,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并把“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引入政府管理中来。“客户关系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界非常流行的一种通过改善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来留住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技术[3]。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政府是比任何企业或单位拥有更多的“客户”的,政府从过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以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在线服务为首要目标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的与政府互动的事务处理,根本不需要知道在这件事情完成的过程中,他与哪些政府部门、哪些政府官员打过交道。这样,可以大幅度度提高办事效率,又可以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政府管理中引进这种新的理念,不仅能增加政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起新的、更融洽的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多了解政府的日常运作,使社会公众体会到政府在给其提供服务,使其感受到自己本身地位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最终必然也会加大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当然也包括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等相关的工作,而且对于政府来说,这也会促使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立能根据用户的意见和需要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决定,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地方政府在进行绩效评估管理的工作时,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一情况,建立“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发挥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作用,为绩效评估的发展做出贡献,而电子政务便是给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这个极其有效的工具。

2.地方政府建立科学化的电子政务管理流程

地方政府建立科学化的电子政务管理流程,对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诸如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之类的系统支持。在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目前的情况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所涉及的很多资料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数据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中,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共享而为评估所用[4]。而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管理过程中,全面、完备、及时的评估数据必须是要有保证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电子政务流程,取消部门间的信息垄断,建立一个为评估政府绩效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把与绩效评估有关的数据集成、存储起来。同时要求整个管理流程是透明的,也是开放的,信息是透明的,渠道是开通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营私舞弊都会被暴露在公众面前,从而保证了政府绩效管理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这样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之一的社会公众,既可以使他们地方政府中更快、更容易地获得准确、完整的数据,为他们做出的政府绩效提供科学的评估根据,同时也增强社会公众参与评估的自信心。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掌握政府绩效的有利信息,这样也就会扩大社会公众这一评估主体的影响力作用,进而影响政府绩效的评估。

(二)加强社会公众影响力的角色之二——社会公众本身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5]。地方政府是外因,社会公众是内因,两者都对社会公众影响力的加强起作用。但是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外在的影响条件,而最终起到加强社会公众影响力的还是得靠社会公众本身,社会公众才是加强社会公众影响力的主角。

1.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掌握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越高,公众作为主体地位的意识就越强,就意识到作为主体所拥有的权利,积极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由于许多社会公众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对自身的地位、作用、权利和责任没有清楚的认识,对理想、信念等没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对审美感、正义感、道德感等心理活动不敏感,明显不能自发、主动地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他们往往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况且他们有一种“畏官”的心理,公众根本不敢去评估、监督“高高在上”的政府机构。

文化素质高的社会公众比文化素质低的公众更懂得利用现代化的工具、手段来获取参与评估的信息,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评估知识和技术,其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力必然也越大。作为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电子政务,对于很多普通的社会公众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还欠缺,使用更不用说了。即使有些公众懂得一些电子政务的知识,但是更多的技能还是很贫乏。

基于社会公众本身存在的这些原因,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这一评估主体的影响力作用,社会公众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提高自身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电子政务要运用到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当中,那么社会公众必须熟悉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技术,这也是在新时代社会公众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之一。社会公众可以参加针对电子政务的信息化的培训,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掌握电子政务相关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样,社会公众更好地利用电子政务,更加熟知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管理、运作,提高社会公众自身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力。

2.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为保证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收集准确、全面的评估信息

电子政务的运行必须以真实、有效、准确的信息为基础,而政务信息的生产、采集、处理和传递过程则依赖于技术含量很高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及其使用人员。计算机网络具有自由、开放、个性、随意、匿名与隐秘等特点,这些因素都将导致虚假信息的泛滥与扩散。虚假信息在政府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发送中无处不在,直接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有效与准确度。

基于此因,社会公众在对地方政府评估的过程中,在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这一平台时,必须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静态和动态的信息,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要因为不真实的信息而影响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进行不正确、不科学的评估。必要时,社会公众可以运用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对电子政务参与人员进行规制,尽量杜绝人为因素对信息的干扰,捍卫社会公众自身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地位。如果社会公众依据不正确、不全面的信息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必然给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工作造成巨大损害,从而也会降低社会公众这一绩效评估主体的影响力。所以社会公众在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平台时,必须要掌握准确、全面的评估信息,用事实说话,保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进行。

[参考文献]

[1]彭国甫.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06,(11).

[2]常永华.基于电子政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7,(7).

[3]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9

【关键词】:港口管理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估

一、概述

综合我国港口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可体现如下特点:信息化重视程度在加强,多省开展了信息化顶层设计、信息化专项规划或建设方案研究;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来说沿海优于内河,南方优于北方;起步早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现在普遍面临着信息资源整合,业务系统协同等问题;港口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认清现状,寻找差距、解决问题,持续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港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也是如此。因此,在港口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信息化现状的评估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评估流程

(1)建立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采用“层次清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理念,充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与管理特点,遵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分层、分级的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本层指标中所占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评估目的和要求不同,分析指标的内涵与属性特征,选取主观或客观的赋权法,以确定指标权重。

(3)评估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分为定量数据处理和定性数据处理两种,本研究通过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结果,结合权重计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4)选择评估模型

根据评估对象与评估目的的不同,在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估的基准,明确评估指标与基准的对应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

三、评估指标体系

3.1指标构成

遵循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结合港口管理部门的业务职责和信息化特点,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服务、基础保障等四类。每类指标,根据评估要求再逐层细化建立二级指标,如图下表所示。

四、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是评估分值的形式化表示说明。评估模型是整个评估体系的主体部分。结合港口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建立了“五级评估模型”,将信息化能力分:启蒙级、基本级、适应级、规范级、智能级等五个评分等级。每项指标按评分区间从低到高为1~10分,2分内表示“启蒙级”,8—10分表示“战略级”,每个评分等级都有相应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1级(启蒙级):表示港口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信息化应用处于一般的使用阶段,能够对业务提供初始的支持,但应用效果不明显。

2级(基本级):表示根据现有港口管理部门的管理业务要求,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软硬件系统性能基本稳定,能够满足日常业务开展的基本需求,但系统功能覆盖面不足,技术应用尚待完善。

3级(适应级):表示港口管理部门进行了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建设趋于全面、系统,软硬件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较为完整,能够满足当前业务的需求,对业务的支持能力较强,促进了业务运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行政管理业务的科学管理。

4级(规范级):表示先进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方法与现有管理及服务需求充分结合,信息化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信息化建设、应用及管理能力全面,符合业务流程规范及行业标准,技术应用的适用性和规范性较好,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

5级(智能级):表示港口管理部门已形成服务到位、监管有效、保障有力、安全稳定的港口管理智能化体系。港口管理部门已实现由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转变,高效地支撑行政管理的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及智能决策。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评估篇10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教学评估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55-02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记录,信息的源泉,决策的依据。它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积累而成,来自于教学各个环节中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数据、图表、声像等载体材料。教学档案是将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全过程的文件材料及时、完整、准确、规范地呈现出来,是广大师生在教学中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为教职人员提供多方面的借鉴资料,为总结和研究新时期学教育和教学规律,提供全面而丰富的原始资料。是反映一所高校的教学管理,是衡量管理单位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

1教学档案的重要性

1.1教学档案对教学工作评估的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

2004年8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的支撑材料,例如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学术水平等方面的材料都集中体现在高校的教学档案中,其唯一性保证了教学档案的凭证作用。

“在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中,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评估,无论评估的程序、领导机构、指标体系如何制定,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是原始的档案资料,只有依据这些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才能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对评估单位进行评价。”[1]教学档案承载着大量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建设信息,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学校或教学管理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档案内容和建设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主要包括党政管理、教学文件、教学活动、教师业务、学生工作、实验室建设、学术水平、考试考核档案等档案,通过大量档案的自我综合分析、整理和完善,在不同方面体现出教学档案对教学评估的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

1.2教学档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针对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及管理工作水平。由此可见,教学档案内容的完备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

教学档案是经过长期“教”与“学”的教学管理中不断产生和积累的,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各职能部门考核评估时,教学档案演绎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占有者绝对性的地位。鉴于其本身的凭证和参考价值,教学档案对管理职能部门有独一无二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总之,教学档案是在高校教育建设和发展中逐渐丰富和完善的。它的参考价值、凭证价值和指导作用,创造性地为高校发展、教学管理提升服务。

2优化和规范教学档案管理

高等教育事业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教学档案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做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教育部五年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近年来省教育厅不断开展的各种形式教育评估,如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连海洋大学2013年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等,如此形式多样化的教育评估更是对本科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其发展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确定了教学档案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教学档案的价值。所以,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是高校办学质量体现的视口,不断优化教学档案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之一。[2]

鉴于此,逐步实现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化、归档自动化,馆藏数字化,通过教学档案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使教学档案的管理理念、管理理论、管理队伍得到全面提升,是实现教学档案优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2.1以评促建,明确教学档案管理重要性,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

教学档案是反映一所学校的教育秩序、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重要背景资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可以为评估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而且可以把学校围绕教学中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系统而准确地再现出来,把学校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展示出来。[3]因此在形式多样的教育评估的中,档案管理作为掌握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足以引起高校各级领导和专职档案工作者的重视,并加大管理和建设力度。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结合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律对档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例如标题名称、主题词、档案形成者、档号编制等,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围绕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立足长远进行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知识结构的培训培养,强化高校各部门办公室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学档案的作用和重要性得以明确,教学档案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才能确定起来。以教学评估为契机,各个高校为能使教学档案在评估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档案管理的各种相关文件。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制定的《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连海洋大学2013年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等文件,使教学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评估支撑材料的重要依据和源泉。

2.2加强管理体制化,理顺管理过程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使教学档案更好地为高校建设服务,就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档案分类、分级原则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规范化、学科化。

首先,有前瞻性,预见性地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实行“三纳入”,纳入学校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4]教学档案管理几乎涉及到学校或教学管理部门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而不同职位、承担不同任务的人又会从不同的角度上认识档案管理和系统的应用。因此,工作冲突、思想抵触、观念差异将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标准和规范是实施档案管理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例如《大连水产学院本科教学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大连海洋大学各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制度,详尽列举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其次,突出档案管理学科化,档案管理队伍职业化。积极优化档案管理工作职能和结构,打造专业队伍。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级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不同方式的培训和指导。一是打破过去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结构模式,注重专业学科人才的交叉互补,例如档案传统学科、管理学科、信息技术等人才的全面组。二是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拓展。培养档案人员的责任心、职业操守、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数字化网络技术知识。三是引进档案管理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包括有经验的社会型人才和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将档案管理与现代化发展的相融合,打造档案管理职业化队伍。

2.3加快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管理

推进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指要实现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加强教学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办公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5]2002年国家档案局制定《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逐步构建了档案信息化的实施战略。而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以整合、集成、共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传统纸质文件通过扫描电子化;将传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将现有电子文件进行逻辑归档、备份。在自动化网络办公条件下,将教学档案信息管理同办公自动化管理融为一体,利用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库、实现信息采集、共享与开发、档案智能化控制的效能。对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国家对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常性开展,高校档案优化管理工作愈发重要。高校教学档案的优化管理,必须与时俱进,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矛盾和创新中不断进步,并提出针对性地切实可行地改进对策。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和高校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延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与档案管理,学校档案,2007(4):176-177.

[2]王凌燕.从教育评估角度思考独立学院二级院系下的教学档案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8).

[3]常艳杰,冯晓莉.以教学评估为契机规范高效教学档案管理[J].机电兵船档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