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信用管理规范十篇企业信用管理规范十篇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8:05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1

问:请您谈谈标准出台的背景?

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商业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日益明显,针对我国商贸企业普遍存在的赊销坏账、账款回收期较长、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商务部于2005年起组织有关单位起草《商贸企业信用管理技术规范》推荐性行业标准。目的是希望通过该标准,指导企业改进信用管理技术,优化信用管理流程,提高信用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问:请您谈谈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商贸企业信用管理技术规范》规定了商贸企业信用管理的相关术语,对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必备的技术手段提出了规范要求。标准的主要特点:一是将企业信用细分为“社会信用”和“经济信用”,据此对商贸企业提出了不同的信用管理要求。社会信用管理要求企业不断完善信用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获取社会和公众的认可。经济信用管理要求企业在经济信用活动中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增强融资能力和防范信用风险能力,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全面规避信用风险。

二是标准内容实现了与发达国家的接轨,将经济信用管理的范围确定为“企业信用输出的信用管理、企业信用输入的信用管理、企业供应商的信用管理”。不仅为商贸企业提升信用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上游供货商考察企业信用状况,降低交易风险提供了参考。

三是标准参照了大量非商贸企业的信用管理经验。由于商贸企业服务于各行各业,为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汲取了食品、电子、能源、电力、医药等行业中有影响力企业的信用管理经验,因此非商贸企业也可参照使用。

四是标准参照企业销售工作流程和采购工作流程,把企业的信用管理流程划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并对在每一阶段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技术方法,以使企业在执行信用管理标准过程中做到流程清晰,操作规范,责任明确。

五是标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并强调企业应在信用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管理程序评审、管理效果测量分析和管理流程的改进,通过自我更新不断调整信用管理政策和流程,达到企业信用管理的最佳效果。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规范;有效措施

0前言

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业务单一,而且组织机构部门设定比较简单,多数人员的素质较低,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在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单一,设置会计部门成本高,便将会计工作外包出去,由专门的会计企业进行会计管理。但一些部门自己管理会计工作,但由于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其管理方法落后,而且管理不规范,这对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增加了很多困难,所以对于加强会计规范化措施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是指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每个会计工作环节都要遵循相应的规范,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对于会计信息的形成与利用也要遵守相关规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中的问题

中小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有着很多问题,需要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合理利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会计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账薄的规范化,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编写,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会计信息不仅作为企业管理的依据,还要作为社会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管理监督的主要依据,所以,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至关重要。

(1)会计信息不真实,核算不规范

会计规范化中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核算制度不规范,影响信息的可信性。在中小企业中规模小,业务单一,对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缺少重视,而且统一的规定较少,所以导致会计工作规范性水平较低。会计信息不真实,主要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忽视了其重要性。还有一些相关管理者的干预,从而是会计信息真实性受损。而且在中小企业中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没有外部的监督,导致会计信息的形成缺乏规范化。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制度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手续不规范,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会计部门与人员设置不规范

中小企业中,规模小,业务单一,很多管理者认为会计部门的设立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往往只是交给少数人员进行管理。会计部门多与其他部门合并,并且缺乏重视,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会计工作人员也缺乏专业的培训,对于会计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对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少,而且对于一些专业软件的应用缺乏锻炼,影响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意识较低,对于相关的制度了解少,再加上企业缺乏相关的会计工作标准,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2推进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措施

(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会计管理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增强他们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视,改善企业部门设置,将会计工作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地位中,使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2)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能力的培养

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对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定期的开展培训,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最先进的工作技术与方法,了解相关的制度与规定,从而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会计工作人员要有专业的素质,不断地提升职业道德素质,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畏强权。企业可以设置奖惩制度,进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地提升员工的素质,带动企业的发展。会计员工要有较高的信息分析能力,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影响会计工作规范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会计制度一方面是指国家相关部门指定的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标准,是对会计规范的严格规定,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国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定较少,从而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指企业本身对于会计工作的严格要求,要对会计工作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明确员工的职责与权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促进会计规范化发展。

(4)加大监督力度,促进会计规范化

监督是对会计工作规范化的一项有效手段,有一定的强制力,可以增强企业对于会计工作的制度。监督主要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由企业相关部门对会计工作进行评定,要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员工与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有效的为企业和国家提供服务。

3结语

中小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对于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会计工作在企业中有很高的地位,对于中小企业也有很大的帮助,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提供依据,但会计工作缺乏规范化,这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增加的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本文主要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对会计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会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文婷.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探究[J].商情,2013(28).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3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规范

   内部控制是由内部的牵制发展而来的。最早提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修订的《会计报表的验证》(Verific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在上述基础上再次修订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byindependentpublicaccountants)。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具有权威的CoSo委员会这样描述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此可见,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长期以来,我们所提及的会计信息,大多是指财务会计信息,也即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企业对外会计信息,更简化而直接的说,就是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会计报表(如税法规定的应交税金明细表等),充其量包含到对这3张报表形成过程进行评判的审计报告。在一定的情况下,对这3张报表的分析报告也属这一范畴。从我们对会计信息真实公允进行判定的结果来看,我们关注的是会计核算的结果,且把会计信息局限在对外提供的3张报表之中,忽视了会计信息形成的源头。而真正的、可怕的失真就是来自会计信息源头——经济业务或活动的虚拟和伪造。内部控制的提出,使我们开始关注到会计信息范围和源头。注册会计师为了解除审计责任,减少审计风险,逐步深入地注意到在企业一般“作业”层面上的信息及其产生过程。可见,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业”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源头。如此,注册会计师要完成审计责任,降低审计成本,减少审计风险,必须将一部分自己无法履行的信息真实性的责任分解给企业管理当局即董事会及经理层。从而在社会公众、小股东和政府的帮助下构筑了“内部控制”,并使董事会成为内部控制的核心。

   其实,董事会成为内部控制的核心是理所当然。因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验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保护资产安全,这也是作为股东代表和企业管理当局的董事会的责任。同时,实施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素质,提高股东收益,也正是董事会所企望的利益所在。

   回顾内部控制的历史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由内部的牵制发展而来的,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古埃及的国库管理。再看现在,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仅是注册会计师、企业管理当局,更有政府监管部门。在我国,1997年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2001年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2001年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无不表明,内部控制已成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企业经济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们一直依靠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内部的勾稽关系或逻辑关系来维系的。我们通过制定会计准则来规范对外会计信息,且把会计信息真实的责任局限在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范围内。事实证明,这样做很难保证会计信息中的掩盖与欺诈。现在,提出内部控制强调的是从会计信息源头(即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和责任性的控制,让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与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一起承担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责任,这样的控制将会是有效的。同样,对会计信息真实的保证措施必然是制定相关规范。目前,对外信息的规范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真与欺诈现象(不可否认世界各国的这方面的准则是合适的),但究此原因,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信息方面责任不清及诚信缺失是主要的原因。因此,通过对“内部”(其实是指未规范的会计信息,详见下文的解释)会计信息的规范,从而达到对会计信息全面规范,迫使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真实的责任“回归”,是必要和紧迫的。美国“安然事件”之后,布什总统提出了10点计划,紧紧围绕:(1)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信息;(2)使公司官员负有更大的责任;(3)发展一个更强有力的和更独立的审计系统三大核心原则,其关键就是在使公司官员对会计信息的真实负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只有公司管理当局对此具有责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二)会计信息的全面规范

   长期以来,会计界一直沿袭“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组成的”之观点,并认为财务会计提供对外(或外部)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提供对内《或内部》会计信息,即专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信息。然而,我们对企业会计工作现状稍作考察,不难发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程序上、方法上乃至理论上是难以准确而清晰界定的,更别说会计信息上的如此武断的划分。有谁能肯定对内信息仅由管理会计提供的?比如说前述的企业成本、费用这个对内信息就是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及观点而提供的;再比如,会计的凭证、账簿资料一般不对外提供,但它们所记载的信息都是由财务会计的理论、方法和程序所决定的。更不容否认的是,对外会计信息都能对外了,自然也就对内了,已为企业内部所用了,你还能说它是对外信息吗?因此,我们认为,对会计信息这样的划分和认识是不正确的,是一种想象,是一种误解。借用习惯的“对内会计信息”说法,我们觉得对内或内部会计信息涵盖了企业会计系统所提供的所有会计信息。会计信息首先是对内的,然后才是有选择的(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外的。也就是说,如果坚持采用“对外”和“对内”的传统名词,对外会计信息只是内部会计信息的一部分而已。据此可以看出,内部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着对外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可以根据规范状况,将其分为已规范的会计信息和未规范的会计信息。同时我们也强调,对外会计信息出现了“失真”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没有被全面规范。那部分未被规范的(很多人认为无需规范的)“内部”会计信息,是指那些无需对外陈述或无需详细对外陈述的会计信息。这类会计信息因为都不对外,最易于被掩盖和造假。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实施全面规范,将那些至今尚未规范的会计信息全都加以规范。只有将所谓的“内部”会计信息规范严格,才能保证对外会计信息真实和充分。据此,我们可以说,会计信息只有“对外会计信息”的说法,而无“对内(内部)会计信息”的说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内部”会计信息就是所有会计信息。

   所谓会计信息全面规范,就是对企业所有会计信息形成的全员(全体企业人员)、全过程(从源头到结果)、全方位(业务、职责乃至程序、方法)进行的规范。笔者认为,现在所谓对内部会计信息的规范就是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全面规范,将那些至今尚未规范的会计信息全都加以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外会计信息真实和充分。

   对未规范的会计信息的规范是内部控制的政策和基础,也是内部控制的有效保障,当然这部分会计信息规范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规律和要求,相对于对外会计信息规范在目标、程序乃至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内部”特征:(1)在目标上,这类规范必须以内部控制目标为基本的目标和标准;(2)在制定程序上,这类规范的基本规范应由财政部或相关机构制定,而具体规范和制度应由企业依据基本规范自行制定;(3)在要求上,主要的标准是“有”还是“没有”制度或条例,“符合”还是“不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体规范“遵循”还是“不遵循”基本规范;(4)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结论,主要是定性的陈述而非定量的说明,以表达企业规范是否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认为,这部分会计信息在原有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会计监督。会计控制程序和制度方面,除了具备真实性、相关性、一致性、明晰性、可比性、重要性和谨慎性等会计信息一般原则要求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则:(1)内外一致原则,即对外那部分会计信息必须与原有会计信息相一致,不得粉饰与调整;(2)与控制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即这部分会计信息的生成、报告等程序和方法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及管理水平相协调,并使之达到有效控制的目标;(3)保密性原则,即这部分会计信息由于揭示企业内部管理动态,涉及大量的商业秘密,必须依照相关法规进行不同等级的保密;(4)授权控制原则,即这部分会计信息因散布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上,会计信息必须为各部门各层次组织所提供和控制;(5)职位不相容原则,即在信息生成、报告及控制(监督)过程中,分设岗位及人员互相牵制完成职责,以免权利过于集中而出现失真;(6)针对性原则,这部分会计信息可以通过“再加工”,针对企业管理或内部控制中的局部问题和典型问题,提供专题信息报告(含分析报告)。据此,我们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提出关于未规范的(即不对外的)会计信息规范的粗略框架。

   关于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表明:内部会计信息规范已将会计规范是从仅对会计行为的规范拓展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会计的历史告诉我们,会计源于管理,又为管理所用,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研究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时更深切地感到,会计与企业管理的这种“血缘”关系难以分割。据此,笔者觉得,在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内部会计信息规范时,还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企业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目标,它统领着内部控制目标以及内部会计信息规范(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相应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服从于企业的目标。在研究中不容忽视。

   (2)内部控制的第一要素是控制环境,而控制环境的认识和分析,必然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最新理论。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内部控制研究,才能使内部控制更有效。我们不仅要重视内部控制研究前提的客观性(指符合中国国情),更要重视引用理论的实用性(即可行性)。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4

关键词:企业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02

0引言

企业在处理日常工作管理事务中需要将档案资料合理归档和保管,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文书处理工作。实现档案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基本制度完善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创新方法,利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1]。

1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企业档案管理需要在日常行政工作中结合经验和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的转变,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升级,综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企业对文书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就会导致企业内部资料保管不到位、档案分类混乱等现象的出现,影响档案的有效利用。企业档案管理是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如果档案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就会导致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知识缺乏等情况。同时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安排不颍难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因而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也不同,这就导致单一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所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且由于缺少专门的管理理论研究难以达到系统化要求。企业档案管理统一标准体系建立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是否到位。在企业传统的档案资料管理中,缺少专业的管理手段,人工操作是主要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效率低,速度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2]。

2实现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方法

2.1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档案资料管理的基础性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另外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观念需要及时转变,认识到文书处理工作是企业档案信息保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对于档案管理要结合实际、更新观念、创新方法,追求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另外在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收纳所有资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筛选,根据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特点,保存具有利用和参考价值的档案,在改进信息检索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需要与时俱进,在现代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及时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促进企业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

2.2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企业档案管理中,需要采用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就是实现企业文档管理的前端控制管理、集成管理和全程管理。前端控制管理主要就是要对搜集和整理后的档案信息内容和性质进行区分处理,例如对于不适应企业发展规划、参考作用不明显的资料可以不必录入系统进行保管,可直接销毁;对于具有重要的文书保管意义,像企业发展年鉴、投资规划和企业资产清算以及账务处理等资料则需要重点保管,实行长期或永久性保存。企业生产、管理内容复杂,对于不同性质的档案资料都要区别分类管理、保存,提高管理质量。集成管理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规范的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严谨性,减少疏漏,同时需要将档案管理形式和观念进行延伸,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全程管理原则是企业档案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档案管理不能视作单一性的资料管理工作,需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合作与交流,提高信息的共享率[3]。

2.3完善制度规范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离不开具体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实践工作中,要将档案管理的原则性内容进行制度化规定,对于不同类别和用途的资料需要进行人员区分管理和专项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文书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归档保存,对于资料的收集归档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例如在企业的文书管理中,需要根据文件内容和问题进行分类。主要档案类型分为请示、通知、批复、信函、决定、会议记录等。可以对资料的保管期限进行划分,可分为永久、长期、短期等,保管期限到了再分析决定是长期保管还是永久销毁,便于今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料进行查找利用。对于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都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形式归档,将企业档案管理进行制度化规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4]。

2.4加强基础设施

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企业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制定人才培养技术;硬件设施方面,企业需要对档案信息管理、检索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提高管理专业化、技术化。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和互换和共享,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具效率性的参考意见。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建立起工作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立旨在通过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创建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5]。

3结语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企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下,需要不断发挥创新精神,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网络信息使用水平,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档案资料保管是一项专业、严谨的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

参考文献:

[1]杜娟.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研究[J].城建档案,2016(05):79-80.

[2]赵颖.如何推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兰台世界,2016(S1):106-107.

[3]宫春影.探究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J].信息化建设,2016(06):267.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信息采集、汇总、加工、处理的系统,企业的各项管理和业绩考核,都必须以会计核算数据为基础。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系统将是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业务内容来自企业内外业务的实时数据,会计处理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并为以后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维框架,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反映着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变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人们区分绩效优劣的企业,降低利益相关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使社会资源的良性流动,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会计人员依据企业经营活动所建立的财务管理成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决策作用。

二、当前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各类型企业的种种原因,在实际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很多企业存在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资料信息不全不实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在我国,由于会计工作核算基础不一、水平各异。不仅原始凭证填制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而且白条入账等现象屡禁不止。在记账凭证方面,有的企业制作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使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成本数据和盈余状况。在账户管理中,“账外账”和“小金库”严重。企业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而且“账表不符”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企业没有使用完整正规的报表报送系统,各表间没有完整严密的勾稽关系。

2.会计信息的采集不完全,各成本费用信息来源比较片面。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收集、汇总、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有些核算岗位人员不深入基层企业,财务核算缺乏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各核算基础资料没有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要求报送,造成成本不真实,难以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作出正确抉择。

3.电算会计资料管理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施行会计电算化后,一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达不到要求,造成电算化会计资料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近年来频繁更换和升级,引起的会计资料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长期下去,必然导致会计档案不完整和不安全。

4.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匮乏,由此也造成很多问题。会计人员、经济事项的经办人在会计事项的处理和会计核算中,专业知识缺乏,业务水平不高,法规知识缺乏了解,在对高科技会计设备和网络的应用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许多会计人员和企业财务领导电算会计知识缺乏或老化,对本企业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硬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

(二)制度不健全和执法不严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会计核算中内控制度及其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薄弱。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即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管理无序,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不重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增固定资产不记账,减少固定资产不冲账等问题相当普遍。

2.相关法制不够完善与健全,现有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制环境。尽管《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规对弄虚造假者和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作了许多规定与限制,但有不少制度法规范围和标准滞后于新的经济形势,远远不能够满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给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提供了温床。

3.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陈旧、内部监督不力。在对会计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会计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抑制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另外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很多企业没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政策不细化、不明确、不规范,会计科目不统一,对许多会计事项的处理还大量依赖各级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会计人员往往会作出有利于完成预算指标的会计判断甚至操纵会计信息。因此,要真正发挥企业业绩考核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基础。

1.建立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是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明确财务职能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内容庞杂。会计管理制度不仅包括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管理办法、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还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以及各项资产负债、权益的管理办法。必须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核算更加明确、简化,业务流程更加优化,运行效率更加提高。

2.实行规范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会计政策不规范会使一个公司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经营分析缺乏合理性基础。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强化管理手段,提高对子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制定差别化的会计政策。

3.使用统一的会计科目。在大型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性是减少核算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是规范核算的前提。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数据难以汇总,难以实施考核,因此,应由公司的最高会计管理层依据国家统一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会计科目,并明细到一定级次;在已经规定的会计科目级次上,下级企业既不能增加科目,也不能减少科目,只能在最末级下设科目,以保证数据的汇集能够自动完成;各级企业设置科目的明细程度以满足本级企业的核算管理需要为最低原则。

4.执行固定的会计报告及分析制度。各企业必须对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的因素分析,报告企业的预算管理当局,并具体规定会计报告表格体系,明确向哪些级别的管理者报送哪些明细报表、报告的周期及时限,明确每种报告类型的上报时间。定期举行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具体分析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优化经济后果,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1.完善约束治理机制。完善的公司管理结构能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准确、公允。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作用,以确保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完善会计监管系统,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管理中堵塞漏洞、强化法律约束,提高造假者的成本。

2.强化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更新观念。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会计人员侧重会计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会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去的习惯,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工作的需要。

3.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还应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及方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提高职业判断的利器。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责任的配置和赔偿规则的实施,引导个人行为,增强其荣辱感,形成外在的他律机制。

(三)深入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促进企业信息质量不断提升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广泛地涵盖了企业治理、业务管理等方方面面,既涉及组织机构设置,也涉及工程项目、全面预算,采购、销售等具体业务事项。

企业应当根据基本规范指引的规定,结合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内控制度及措施,合理的岗位设计,以利于会计人员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将内控制度与企业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相衔接、相融合,确保内控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将各项管理制度信息化,实现对各类业务的自动控制,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要做到各项制度坚决执行、坚持始终。各公司及相关企业的总经理、总会计师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和责任观念,主动成为本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确保本单位会计规范化核算的顺利实施。

(四)完善和健全国家会计法规制度

完善的会计法规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应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

1.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企业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使会计违规违法行为无立足之地。

2.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各监督部门不仅要对税收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对一些违纪违规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企业也应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自检自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

3.实现会计核算程序的公正性。会计程序制定的公正性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而影响会计结果的公正性。再好的理念和规则,不按其去执行,也不会产生公正的结果,导致背离初衷,从而造成结果的误差或者错误。现在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检查和监督,基本上是对会计结果的监督和检查,这种检查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还应对会计核算程序的运行进行检查。

总之,企业归集财务核算成果,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不仅是企业发展壮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应当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只有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发展进程中,才能规避会计风险,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甫.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J].财务会计,2009(12).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档案资料是国有企业重要的生产成果和信息资源,是国有企业历史的总结和相关经验的积累,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创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推进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适应国有企业管理信息化要求,才能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一、当前国有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长久以来,很多国有企业认为档案管理并不重要,没有直接的价值体现,所以对档案工作也不重视。类似档案管理的规划、安全、人员配置,经费预算等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管理功能弱化,工作非常混乱。(2)因为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等改革背景的前提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人员要求精简,档案部门往往就首当其冲。如档案部门并入综合部门下,档案工作从业人员几乎没有专业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与培训,缺乏专业化管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势必出现许多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人员的聘用上也较为随意,只要能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录用,这些人员在工作中都是按老方法,按部就班,不具备主观能动性去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3)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有许多管理环节,如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借阅、销毁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化要求。许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收集不齐全,归档混乱,纸质资料存放不合理,借阅后不归还,造成了档案丢失,发霉受潮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档案合理利用。(4)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但许多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中还遵循着传统的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管理软件功能滞后,加之没有与企业办公系统搭建起有效的网络通道,导致目前国有企业档案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档案信息开发和充分利用也得不到深入,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也面临挑战。

二、提高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1.纳入公司制度,提高档案意识

为了优化档案管理,提升规范化程度,首先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公司领导职工对档案管理正确的认识和思想上的重视。将档案工作纳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和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同企业各项工作同步发展。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制定由领导分管、综合部门领导主管管的综合管理制度,并且列入领导议事日程,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让档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提升人员素质,适应信息化需求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要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实现专业化的操作和技能势在必行。为此,在档案专业人员的选用上,要严把关口,选择那些专业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人才。更要加强培训,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指导档案从业人员工作,逐步培养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意识,进而激发工作热情,能主动掌握时代脉搏,树立适应形势的主动服务理念。确保从业人员对资料信息的产生来源保持高度敏感,主动收集,调查了解用户的潜在需要,针对性设计出不同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

3.健全档案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制度是确保规范化管理的基石,也是最强有力的保障。在每一个管理环节,都应该构建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制度。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收集规范,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确保资料收集的完备;在资料的分类归档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分类法则,编号排序,这样不但能清晰明确的把档案分类完好,也便于以后的查阅利用;在档案的保存过程中,完善档案保管制度,加强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伤害;在档案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时代前提下,档案管理制度与办公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的。在以国有企业良好的管理制度为依托,根据档案信息化的要求,创新、规范化开发信息系统,积极主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保障其在应用过程中能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用户的需要,从而才能发挥出档案的最佳效能。

4.加强软件开发,提升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和重要体现。新形势下的档案开发和利用,更是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以实现的。应重点做好档案的编目、编研工作,编制适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求。国有企业应通过定制开发适合自身文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软件编程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构建网络工作流程来支持、执行和管理公司的各项职能业务活动。在国有企业定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建立具有国有企业特点、匹配自身需求的档案管理软件,与企业其他办公软件紧密结合,架构起一个由网络连接来实现的综合数据库,共享信息数据。行政办公、生产经营和业务审批的工作流程与文档一体化工作流程紧密集合起来,产生新的文件方式——电子文件,形成了一套从文件的生成、流转到归档的全新流程,精简工作冗余,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协同办公的目的。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的同时,对档案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在硬件环节上,通过设置防护墙等技术手段,阻隔不安全因素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工作环节中,通过对工作流程、文件传递以及保管保密等方式加强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综上所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革新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管理活动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应用信息化系统提高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档案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顾玉红.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3,(22):129-130.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7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湖南外贸风险防范与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湖南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初步建议。【论文关键词】湖南外贸风险防范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一、湖南对外贸易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1.外贸企业和外贸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湖南一些外贸企业普遍缺乏风险防范和规避意识,认为只要有定单、有业务做就是好事,一心只想者开发市场,增加成交量。而对于交易中潜伏的风险因素无暇顾及。对于一些国际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缺乏有效认识和利用。平时很少研究国际贸易风险实例,很少考虑预防各种风险的对策。一些外贸企业内部基本不开展国际贸易防范的教育,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企业外贸人员对风险的生成、发展的特点规律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对外贸风险的诸多征兆不去关注,对那些可以用来规避外贸风险的工具手段不去了解。一些外贸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不能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一些外贸人员急功近利,无视风险的存在,为完成任务而不惜一切代价,不知不觉地陷入外贸陷阱。为了摸清楚湖南外贸企业在风险防范与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笔者专门组织了对湖南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相当多的湖南外贸企业将订单、利润、效益等指标放在企业经营目标的首位,而很少有外贸企业去关注风险防范与管理。这个问题需引起湖南外贸企业的高度重视。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看重订单、利润,更应该重视企业的风险防范与管理。2.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湖南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风险防范的组织机构缺位,风险管理的制度规范很不健全。风险防范管理组织制度的缺位,使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活动中无法对国际贸易风险实施有效的监控、预警,出现风险也不够及时控制、处置,企业在国际贸易风险面前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制度的缺位,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和交易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目前,湖南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的缺位主要表现为:其一,相当部分的企业没有设置外贸风险管理的岗位,更没有建立风险防范的专门部门或联勤机构。少数设有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大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二,外贸企业内部缺乏一个统一的信用风险防范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过于粗略、模糊,制度落实执行的刚性较差,有令不行、行而不严的现象较普遍。其三,外贸企业缺少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外贸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无章可循,各外贸人员的职责不明。其四,对国外客户风险信息收集不全面、不真实,对拟交易客户的资信状况把握不准,不能选择正确的交易方式和结算条件。其五,外贸交易项目审批不规范、不科学,各个交易流程缺乏相互间的协调和制约,以致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租船订舱、跟踪货款等诸多环节中,出现操作失误。相当多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只侧重市场赢利,不去进行风险防范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没有相应的风险预警方案和监控机制。这些外贸企业,事前往往缺乏对风险的预测,事中往往缺乏对风险的控制,事后往往缺乏对风险的有效处理。3.忽视对客户的资信管理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客商资信不良,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支付货款或提交货物;一些信用恶劣的商户利用假单据、合同中的陷阱条款等方式蓄意欺诈,妄图部分或全部占有对方货物、货款。如果忽视对客户的资信管理,外贸企业就会遭遇信用风险和风险损失。当前,湖南一些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处于空转或无序状态,诸多湖南外贸公司对国外客户缺乏充分的资信调查。出于市场竟争的压力,一些外贸企业不得不以赊销而拉拢国外客户。有的湖南外贸企业货款制度管理不严,或没有对货款的回收有制度性的要求,而只凭外贸业务员的感觉控制,货款目标不明,导致外贸企业进入“呆账坏账”的陷阱。在对外经营中,外贸企业对新客户或许还会去调查下其信用状况,而对老客户却似乎非常缺乏提防的意识。而实际上许多风险事件往往系所谓的老客户所为,对新老客户信用管理的缺失使湖南外贸企业吃亏不少。这些外贸企业又由于法制观念不强,存在着“人情重于债”的意识,怕得罪老客户,因此不善于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债权,甚至放弃债权。4.湖南外贸企业缺乏风险防范管理人才风险防范与管理,是湖南外贸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树立湖南外贸企业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风险防范管理的建设需要专业人才。外贸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经验、管理水平、责任心等方面。相对于西方国家风险防范管理经验和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湖南的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就落后了许多。风险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处于空缺状态。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损害着湖南外贸企业的利益,影响着湖南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5.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风险防范管理已普及到各种规模的国际化经营企业之中。这些国家的外贸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制度相当完善,能够对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国际上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运用自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外贸经营风险。然而,处于内陆省份的湖南外贸企业对于国际上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的了解和认识远远不够,能有效地运用这些手段的更少。大多数湖南外贸企业只是通过单一的保险方式来处理风险。许多企业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建设不到位,一些外贸企业在遭遇诸如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跨国欺诈等风险危机打击时,往往一蹶不振,甚至破产。二、加强湖南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初步建议1.加强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的组织机构建设为了提高湖南外贸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能力,有必要在外贸企业中设置专门的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门并配备风险防范经理。湖南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风险防范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外包”给风险防范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部门相比,实行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降低外贸风险。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应直接设在总经理之下,和财务部与业务部并列,并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是业务部和财务部之间的桥梁,是保证公司利益的必要组成部分。2.完善政府与企业间的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大好形势下,湖南各级政府(尤其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可依据国家有关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本地外贸企业出口经营的支持力度,建立与外贸企业互动的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在维护外贸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外贸经营的同时,引导湖南外贸企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有效的帮助湖南外贸企业解决其在外贸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问题,为湖南外贸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湖南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外贸企业互动的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就必须发挥好湖南各级贸促会的纽带作用。湖南贸促会作为连接政府和外贸企业的“纽带”,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向湖南外贸企业提供涉外信息、出口指导等,使湖南外贸企业能够选择市场潜力良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出口经营。同时,湖南贸促会应该与国外同类组织建立联系,开展国际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及时搜集、海外市场信息,避免湖南外贸企业因资源能力的限制,造成信息短缺引起不必要的风险损失。3.重视国际资信调查在外贸业务往来中,湖南外贸企业要建立资信调查制度,确认客户的付款能力,特别是合同交易金额较大的,更应重视调查客户的资信情况。资信调查主要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日期、公司性质、业务范围、注册资本等基本内容。对客户特别是主要客户,必须要有一个专门部门负责档案管理,按照业务往来中客户的付款情况和信用情况,建立、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信誉较差的客户,一要控制业务规模;二要严格付款条件;三要坚持前款不清不再发货,以免发生损失。湖南外贸企业在开展资信调查时,应力求全面了解对方经营状况,获取对方的注册或商业登记等资信资料,运用国际上通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评判对方的财务状况。4.充分利用风险防范的国际网络世界上除了wto、国际商会等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外,还有专门针对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方面的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这些专门性的风险防范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国际风险防范网络,能够为湖南的外贸企业提供详细可靠的资信调查及其他的风险防范服务。可资利用的国际性风险防范网络有:国际海事局、劳埃德船级社调查中心、纽约信用管理协会、美国的邓白氏集团公司。5.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控和风险应急系统外贸企业在进行风险防范管理时,还应建立信息监控系统,监视相关风险因素和事件的演进状况,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际市场竞争程度、交易流程的动态、货物与货款的状况等。通过及时掌握国外风险动态,捕捉外贸风险征兆,及时制定对策,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政府还要与企业一道建设国际贸易风险应急系统,制定出外贸风险发生后的多套风险应急处置预案,预备好各项危机处置措施。一旦发生风险,就能根据风险的性质、危害程度,按照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风险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风险处理成本和费用化解风险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贸企业所遭受的风险损失。6.加强外贸从业人员风险防范专业素质建设外贸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要想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也就必须提高本企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直接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方式提高本企业员工整体专业素养,也可以采用安排进修、专家讲座、中短期培训等方式对本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强化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为提高员工风险防范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直接引进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特别是风险管理人才。二是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使其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对于在职在岗的外贸人员开展一些中短期培训,对之进行专门的风险防范操作训练,撰写一些风险防范研究报告,掌握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参考文献:胡小娟: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案例评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湖南省商务厅:《2006年湖南省对外贸易发展报告》王涛生郭双焦:湖南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壁垒及应对策略[J].湖湘论坛,2006,(1)http://www.tradehn.com/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8

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旨在加强和规范企业内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其为企业构筑了一道风险防火墙。

《规范》要求,中国境内上市公司须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该规范,同时鼓励非上市公司的大中型企业参照执行。萨班斯法案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内控规范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并确立了CoSo(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于1992年制定的《内部控制框架》(以下简称CoSo框架)作为对上市公司内控审计的审计标准。以下对《规范》与萨班斯法案下的内控规范体系进行一些比较分析,以期加深对《规范》的理解。

内控制度的改进与加强

萨班斯法案在其404条款中强制要求公众公司年报中应包含内控报告及其评价,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管理层作出的评价出具鉴证报告。《规范》之前,我国仅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中要求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的内控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控鉴证报告。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中并没有要求对其内控状况作出报告,提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控鉴证报告也没有成为对上市公司的强行性要求。《规范》要求执行该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这意味着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内控成为了上市公司的一项法定义务。

可以看出,《规范》借鉴了萨班斯法,这对于保护公众投资者有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可以借助内控审计报告进一步判断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的内控报告的评价也揭示了管理层的品行,由此促使管理层认真地去执行《规范》。

内控制度控制要素分析

《规范》对内控的基本要素作了指引性的统一规定,基本与CoSo框架一致,包括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个方面。

控制环境

《规范》及CoSo框架中所指的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了公司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内部的文化和诚信价值观念等。《规范》之前,我国在各种内控指导原则、意见或指引中对内控环境这一要素缺乏详细的规范。《规范》将内控环境作为内控框架的首要要素,认为其是企业内控体系得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而对控制环境影响重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治理层的参与程度。《规范》明确指出了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在内控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职责:董事会负责内控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控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内控的日常运行。

《规范》还规定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明确各自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这将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控制环境,体现了内控建设的全面性原则。

控制活动

CoSo框架下内控活动是指为确保管理层指示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了高层复核、指导并管理业务活动、资产保护即实物控制、信息核对、业绩指标分析、职责分离等具体活动和措施。《规范》对控制活动的定义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按照CoSo框架下的理解,控制活动旨在确保管理层指示得以执行,而《规范》认为控制活动旨在将风险降低到可承受范围内。笔者认为后者的表述更加恰当,因为一旦出现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的情形时,旨在确保管理层指示得以执行的控制活动很可能无法发挥其控制风险的应有作用。

《规范》列举了控制活动的一般内容,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预算控制、运营分析和绩效考评。这些列举同CoSo框架基本一致。《规范》对这些控制活动的具体含义和设计要求都作出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例如对于财产保护控制,《规范》详细描述了这一控制应包括财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以及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具体措施。这对于指引企业建立起常用的、基本的控制措施作用很大。

《规范》对于控制活动的规定相较于CoSo框架有两个创造性的发展。第一,《规范》强调了预算控制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性,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对企业活动的约束。完善的预算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可预见的程度,从而将经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二,《规范》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这些控制措施对于提高企业应对突况和重大变化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

风险管理

内控要素方面的另一个主要构成就是风险管理。任何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的风险,风险对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产生影响。很多风险并不为经济组织所控制,但管理层应当确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评估纳入内控要素是CoSo框架的创举,并且还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过程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应对变化。从本质上说,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或者说整体风险进行预测、估计和应对,以实现企业的战略与运营目标。这也就是CoSo为何如此重视风险管理的根本原因。

《规范》明确地规定了企业的内控应当包括风险评估过程,即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控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同时《规范》非常详细地列举了企业识别内部及外部风险时应当关注的各个方面,有效地指引企业对其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信息沟通

为使内控相关信息能够被及时地搜集、处理和沟通,以促进内控的有效运行,《规范》提出完整的内控框架中应当包含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机制。《规范》中所称的信息包括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信息的沟通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同时还发生在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之间。《规范》要求所有重要的信息都应当及时传递给公司的治理层和管理层,这将有助于及时地发现、识别风险并尽早作出应对措施。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舞弊导致的风险难以识别,造成的后果相对较严重。因此《规范》特别强调了信息和沟通机制应当发挥反舞弊的作用,要求企业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设置举报专线,并明确举报投诉的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9

企业规章制度基本概述

规章制度是指企业在履行职能期间,根据不同主要内容,从而制定的具备一定约束力的制度与规范,比如,结合界定管理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开展检查考核工作等。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我国法律法规相类似,法律法规主要是用于确保国家各项事务能够正常运作的重点,而规章制度的核心是促使企业能够更好实现经营发展目标,在履行企业管理职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不仅要针对外部要求制定相应文件,同时还要在不同要素基础上,实现对文件统一管理,这样才能使得各个工作流程能够在完善制度体系下展开。在企业管理工作落实中,对于管理责任要作出明确,确保不会出现重复叠情况以及遗漏情况等。针对规章制度,采用一体化、结构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将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引导作用与规范作用发挥出来,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信息化过程中规章制度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仅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发生诸多变化,对于企业发展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更加轻松完善数据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数据信息利用率,增强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对于信息化过程中,规章制度对于企业之间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各个管理工作中,在具体工作落实期间,要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全面记录,同时在信息数据处理中具备高效性特点。保证数据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为企业领导、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参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管理对象属性信息、行为信息以及操作信息等进行收集,并根据相应逻辑设定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的最终结果,可以为企业领导工作以及企业决策提供更多帮助与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将决策信息,直接传输给管理对象。在此期间,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以及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安全性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防止认为干预等情况出现。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高层提供高质量服务,促使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落实,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同时自身也存在一定风险。安全风险来自于不同方面,比如,不法分子的有意破坏、病毒入侵等。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信息管理工作没有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通过规章制度可以为信息系统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因自身利益而对系统内容造成破坏,或者篡改其中的消息。在得到规章制度的保障后,才能使得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将自身价值发挥出来。在信息化时展当中,企业需要拥有完善规章制度,在合法、合规、科学管理的环境下展开各项工作,为企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化过程中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与管理措施

加强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管理

信息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企业更好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在不断发展期间,对于不同方面,比如,组织方面、财务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以及资产方面等,已经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企业信息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对企业信息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先进技术手段、信息管理技术都会被广泛应用在企业各环节工作中。企业加强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为信息化管理做支撑。另一方面,企业各类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管理具体的要求,企业针对自身的管理架构与管理流程,要及时做好优化整理工作,通过加强对先进信息处理方式的应用,将其纳入到系统当中进行管理。这样传统抽象的规章制度,可以确保其精确性,能够被更好应用在企业各环节工作中。在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之下,使得管理制度的创新性与完善性得到保障,促使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不同管理表格的填写中,以往需要采取人工填写方式,在填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等问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无法保障,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借助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选择最为合理的方式,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规范填写,能够与系统之间实现直接通讯,落实数据加工处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表格关系到企业规章制度,那么就要根据这一信息化特点,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确保规章制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

实施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管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将管理制度信息数字化。每项管理制度的都会经过企业内部决策机构的集体审议、制度等环节,这个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应进行准确的收集和登记,借助信息系统,搭建制度信息管理平台,将每一项制度的基本信息、审定会议类型、审定会议纪要、发文通知、制度文稿等传输到信息系统中,形成可供员工查阅的信息台账,一方面方便企业全员查阅、学习、使用规章制度,为各项制度落地实施打基础;一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规章制度的更迭,逐步将规章制度信息积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做管理信息数字积累,为日后企业管理发展演变分析、常规审计等提供信息资料;最后也为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措施和平台。

明确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分类

企业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一般分为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两类。企业管理制度纳入信息化管理要求,是规章制度的一个新形式和要求,要让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展开起到促进作用,需将其贯穿到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具备强制性特点,将其深化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企业各项管理措施的信息化过程往往会反映具体操作当中,例如,不同系统维护操作规范,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等等。在管理制度、流程的编制与修改,同样要遵循规章制度进行。企业信息化发展,对于规章制度提出更高要求,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与管理,为未来企业更好发展提供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分类有全面认识与了解,这样规章制度构建的完善性与合理性都可以得到保障,为后续工作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遵循工作原则

企业在规章制度的构建与管理中,需要遵循相应工作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章制度构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规章制度构建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遵循效率性原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得企业能够更好、更快适应市场发展与企业发展,从而推动自身的进步。规章制度建设期间,要保证合规高效、工作人员易于理解,这对于规章制度的落实能够起到很大推进作用。遵循精确性原则。精确性原则也就是说,规章制度内容要保证精确,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落实,在每制定一条规章制度中,都要对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完整性原则。规章制度在构建过程中,要保证能够覆盖到企业各个层面与各环节工作中,那么其完整性需要保证。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前对企业各方面发展进行了解与分析,避免在规章制度中出现遗漏情况。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篇1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企业运营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础动力。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必然不断加快。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让信息化发挥作用,促进管理提升、技术创新,支撑企业高效运营,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进程中,数据不准、流程不畅和沟通困难等问题,阻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甚至导致很多项目实施失败。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意识到,基础能力的建设和完善,是信息化建设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当中,标准作为企业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信息化过程中标准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推行的为确保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得以贯彻实施,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成功,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过程以及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系统实施、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系统集成、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系统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系统维护和升级、系统评测等信息化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规定。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就像法律法规在法制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一样,标准是构成企业基础管理、业务操作、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和信息安全等的技术起跑点和落脚点。

1.统一口径、有效沟通

在信息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业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以及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而统一标准是沟通的前提。标准是桥梁和纽带,就像《圣经》中“巴别塔”故事中,语言所起的作用一样,只有在统一的编码标准、统一的流程定义标准、统一的业务术语标准的前提下,业务和业务、业务和信息技术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业务需求才能准确地转化为信息化功能,信息化工具才能切实地为业务服务,信息化企业这座“巴别塔”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个技术项目,从更大范围、更多内容上,究其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这不仅仅体现在信息化系统本身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而运作的,就信息化项目管理而言,也需要极强的管理的科学和艺术,这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共识是,信息化项目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人、财、物的各个方面,必须用工程化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这就意味着,在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过程、开发过程、实施过程和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必须采用或建立相关的技术、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功。

3.规范操作、提高质量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从项目管理,到数据整理,都需要有统一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只有在统一的操作标准下,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建立业务操作和技术管理标准,规范开发、实施和具体操作行为,有助于提高信息化项目开发实施的质量。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问题

国内制造企业相对于国际先进企业,信息化基础差,但起点相对较高,缺少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往往形成揠苗助长的状况。信息化标准更是如此,多模仿、借用,存在很多问题。

1.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信息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全面应用时间并不长,企业信息化标准更是在一片空白中艰难摸索。如何与业务结合、如何具有可操作性,各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何,都是信息化标准制定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企业信息化标准既要服务于业务,又要对业务起到促进、引领作用。而随着企业信息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缺失等问题逐步凸现,需要进行完善和逐步优化。

2.标准滞后

制造企业以产品为主,信息化标准虽是企业的基础标准,但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企业主营业务的标准更新较快,但是信息化相关标准往往更新较慢,制定之后,缺少修订和更新,不能与国际、国家标准同步,甚至不能与企业业务发展同步,采用过期、作废标准的现象比较普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发挥作用。

3.标准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起步晚,管理基础落后,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在对信息系统的选择上应小心谨慎,这同样也适用于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很多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初期往往起点很高,与国际接轨,引用先进标准,但是与企业的实际水平相差太远,贯彻实施难度巨大,最终沦为空纸,不得不从头再来。

4.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企业制定了适应实际情况的相关标准之后,应大力推进贯彻,在应用中完善。但是在很多企业中,为了完成信息化项目目标,花大力气制定了标准,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忽视标准的长期作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执行不严,在具体的业务中没有得到应用,成为摆设。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信息技术刚开始必定是新事物,无先例,需逐步探索,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是逐步建立。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渗入性,必然影响企业其他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作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也逐步明确。

制造企业主要围绕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开展信息化工作,根据信息化涉及的对象,信息化标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的与信息化相关的传统业务标准。要实施信息化,首先要对传统业务进行梳理,使数据规范化、流程透明化,必要的话需要对业务进行改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针对业务情况,结合信息化要求,同时修订和完善基础业务标准;二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业务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例如:CaD标准、mBD标准和meS操作规范等,此类标准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还有一类标准和规范是指信息化项目实施所涉及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如项目管理标准、软件工程规范等。这是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的重要保障,此类标准也要因地制宜,引进国际、国家先进标准的同时,针对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原则

1.关注全局,打好基础

企业信息化标准应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代表的是企业的整体最高目标和利益,而不仅仅代表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局部利益,因而制定标准具有企业目标的全局性,制定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出发,要有助于应用的开展,有助于取得企业综合效益。

信息化不但涉及企业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甚至影响到了企业活动的准则――企业文化,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信息化标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而出现和完善的,这是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做好基础工作十分重要。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托于具体业务,什么样的技术可行,什么是未来发展趋势,要找准方向,打好基础,使信息化实现对企业促进和提高作用。

2.因地制宜,先进适用

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共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脱离信息技术的支持,任何企业都不会成功。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必须的,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标准,是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管理准则和操作规范,应因地制宜,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既实用又应具有提升作用,实现与业务的互相促进,在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修订和完善。

3.业务融合,全面考虑

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应依从体系,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统一标准基础上进行编制。标准应做到承上启下,有理有据,与企业管理、技术现状完全融合。不但在企业内部能够实行,在企业参与市场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沟通作用。同时,信息化标准要考虑长远利益,能够适应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奠定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能够推动企业各方面的进步。

4.注重细节,合理可行

在编制具体信息化标准时,应注重细节,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规程等要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使之能够与信息技术融合匹配,与企业具体情况相吻合,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具有有效的规范作用,能够指导具体工作。不能盲目引用或脱离实际,形成标准高高在上,行动无法可依的状况。

五、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过程

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建立必须要与具体业务相结合,要根据企业业务的具体特点,在对采购、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和维修维护等业务流程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特性,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提升促进作用和对业务的改造作用,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具体分类。在具体分类确定后,按照体系确定具体分类中信息化标准的内容范围,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状况和业务情况,确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和制定方案。然后,完善企业涉及信息化的业务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经营、生产制造等具体环节涉及的业务信息化标准。同时,对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的规范化进行研究,涉及规划、立项、方案、开发、实施与维护等多个环节,完善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提高信息化项目推进的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对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化问题展开研究,如系统开发涉及的信息分类与代码、数据接口和运行操作规程等,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信息共享,会导致“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增加管理成本。标准制定后,要建立标准贯彻和实施的相关制度,明确奖惩条例,全力推进标准的执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基于业务,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标准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和信息化具体情况,真正起到指导促进作用。整个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

六、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示例

某企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企业,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设计加工技术难度高,信息化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的重要推力。该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面推进信息化,从基础网络建设、甩图板工程到知识管理、企业门户建设等信息化项目的分步实施,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和维修等生产制造环节和采购、计划、财务、人力资源和销售等企业管理环节大量应用了信息技术,实施了多个信息化系统,基本覆盖了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用的增幅越来越小,系统推广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业务系统间沟通困难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业务状况,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企业各环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还需要与企业业务紧密结合,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为了使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符合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在调查和分析国内外信息化标准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具体情况,结合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总体需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运用标准化原理,按照适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兼容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原则,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架,如图2所示。

在此分类基础上,企业对标准体系逐步细化,根据业务情况及时调整,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