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厂转正工作计划十篇工厂转正工作计划十篇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4:27:53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汽车工厂群、平面布置设计、冲压自制件库

近年来,在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对汽车制造业入厂物流系统研究较多,其目标是合理布局供需系统,以缩短装配厂与零部件厂之间的距离,探索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运作模式。

同时,行业内对汽车整车厂内部库区的最佳平面布置规划设计研究较少。事实上,汽车工厂群中早期合理的物流库区平面布置规划设计对缩短后期的物流转运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汽车冲压自制件库为例,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日产能和焊装车间需求等约束,有时不得不出现几个冲压件库间倒运模具和制件的情况。

汽车工厂群中物流库区运作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主要是由入厂物流、厂内运输、装卸搬运、厂内储存、包装、出厂物流和物流信息等环节组成,图1是某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框架。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物流(厂内物流)是企业物流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生产计划和需求的不确定、不稳定的库存件质量和诸多变化的环境等因素,使得生产物流及其库区布置设计变得非常复杂和难以量化。从汽车工厂群规划设计角度而言,工艺规划是龙头和方向,物流是支柱,车间内物流规划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相伴的,可以说是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厂区物流规划则需要考虑厂际间转运物流和库区的优化布置等情况。合理的冲压自制件库区平面布置设计需要根据换模时间、单品种冲压自制件经济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某公司冲压自制件库区的冲压件仓储周期为2~3天,仓库类型为地面库,采用专用工位器具和通用料箱三层码放方式进行仓储,并根据返修率设置适当大小的冲压自制件返修区和模具修理间。工厂平面布置的总体规划设计

①物流系统分析

冲压自制件库区是为满足冲压件物流在时间与空间上转移的需要。某些先进的汽车制造企业采用筐式物流或自动化输送链将冲压自制件直接配送到焊装生产线上的相应工位,但为了应对返修率高和计划的不均衡,在实际生产中设置合理的冲压自制件库存尤为重要。

对于冲压自制件转运至焊装车间(冲压车间、焊装车间厂房未相连的情况),对于自营物流中的取货制和送货制存在一些争论。从生产物流与调度的角度而言,应根据焊装车间准确的生产计划采取送货制的拉动式看板物流配送模式,使得在已设立冲压自制件库的情况下,尽量将焊装工位线边的库存降到最低或者为“零”,再根据计划和冲压件库区盘点情况,结合压力机、模具的产能,合理安排冲压自制件的生产与物流转运。

实行电子看板配送制是减少冲压自制件库存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和入厂物流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相比,公司内的冲压车间与焊装车间在空间距离上拥有绝对优势,焊装车间计划的调整和物流看板的变动,可以让冲压车间立即获得信息,缩短了信息响应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冲压自制件看板物流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对于焊装车间计划准确率高和执行力好的生产线,可以采取排序物流。

②平面布置设计

汽车工厂群中冲压自制件库间的平面布置设计,属于总图和物流应用技术范畴,需要充分考虑几个工厂间的距离、出厂和入厂的签单手续时间、质量检验环节等,规划出合理的运输节拍和适量的物流车辆的投入,可以降低焊装车间内物流仓库和冲压自制件库两边的库存量。总之,合理的冲压自制件库间的平面布置优化设计方案,对降低后期运行中的物流成本和返修率具有重大的影响。

汽车工厂群中物流库区平面布置规划设计按照目标数量大致可以分为:单目标平面布置设计模型(连续空间)、多目标平面布置设计模型(离散空间),一般适用于解决新建车间、新建工厂平面布置优化的小规模方案求解。当汽车工厂群中设施数目增多时,计算量急剧增加,此时应采用渐推法,目的是找到一个与最优解接近的次最优解。

应用实例

本文以某汽车制造企业4个工厂中4个冲压自制件库平面布置为例,说明汽车工厂群中物流库区平面布置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思路,并借助渐推法寻找最优的库间平面布局排列方案。

该汽车制造企业现有4个工厂,每个工厂都单独设计和建造了冲压车间、冲压件库区、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同一工厂的4个专业车间内部物料传输是通过通廊和机械化悬链实现的,不同工厂间物料的运输主要通过卡车转运。由于产能和计划调整等原因,4个单独的冲压车间和冲压自制件库间都频繁地转运冲压自制件。4个独立的冲压自制件库的位置及物流路线如图2所示。

工厂规划设计人员会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部门,开始对冲压自制件库间转运的物流量和运输距离进行测量,拟对新工厂群中冲压自制件库间的平面位置进行重新排列,以得到最佳的冲压自制件库规划设计平面布置方案,减少后期运行中的冲压自制件转运距离和物流转运卡车数量。根据公司各个车型生产计划和冲压模具产能的资料分折,结合转运物流路线图,得到各冲压自制件库间的距离和转运物流量测量结果的汇总,如表1所示。

其中,4个冲压自制件库区编号为a、B、C、D,场址位置为1、2、3、4。采用渐推法求总运输量(物流量×距离)最小情况下的平面布置方案。先将a、B、C、D布置到场址1、2、3、4作为初始平面布置方案,其总运输量为1272264。

在此方案基础上,库区位置两两互换,计算其运输量。经计算得到在总运输量(物流量×距离)最小情况下的最优平面布置方案为

上述多个冲压自制件库平面布置设计方案是在一定目标下的最优或较优方案。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排产计划和转运物流量的变化,不能把一次的静态布置看成是最终结果,最优的多物流库区间的平面布置规划设计方案,应适应汽车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同时满足自身市场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动态柔性。

总平面动态分析设计应以产品预测和工艺布置为先导,单体设施的可扩展性与汽车工厂群中物流库区总体布置的可调整性相结合,在充分优化的基础上,考量单体扩展协调后提出具有动态柔性合理的物流库区平面布置规划设计方案。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2

论文关键词:立足过程节点探索“t型双要素管理”不断夯实基建投资工作

随着2005年Sap系统上线运行,油田财务管理工作正式迈入集成化、精细化、规范化时代,不同管理模块间的业务信息初步实现了集成,有助于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但受日常运行模式和配套机制影响,基建投资工作相对弱化,业务工作较为被动。一是人员配置少,基建会计侧重于办公室里搞核算,对现场知之甚少,工程结算与现场实际差异大;二是不同业务部门间的目标不能有效统一,工程部门侧重于组织项目施工运行,对结算重视不够,计划部门考虑项目调整因素,对转资工作较为谨慎,财务部门强调结算转资,但协调力度有限;三是乙方施工单位拖延结算,搞年底突击,给基建会计人员年终决算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要按节点完成结算转资任务,只能加班加点连轴转,身心疲惫不说,工作质量也不易保证。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分公司基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结算转资工作滞后,账实差异较大,不利于做实成本。本文结合基建投资管理过程的节点分布情况,围绕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财务管理三个关键节点,抓住工作量、价值量两个过程要素,深入分析问题根源,运用“t型”管理思想,探索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力求推进节点要素间的平衡,通过明确部门责任项目管理论文,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提升结算转资率,进一步抓实成本核算。

一、“t型双要素管理”的理论内涵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挖掘智力资源,许多公司或者把知识集中起来管理,或者投资于知识管理技术,取得了一些成功。能源巨人Bp(英国石油公司)则发明了另一种方法:t型管理,其效果非同凡响。所谓“t型管理”是通过跨单元学习,共享资源,沟通思想,来创造横向价值(t的横向部分),同时致力于单个业务单元的业绩(t的垂直部分)。这需要管理者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支配时间的方式,打破传统的公司等级制度。成功的t型管理者将学会在这种双向责任产生的紧张中生存,最终获得发展。

引用“t型”管理思想的精髓,结合采油厂基建投资工作实际,我们从基建投资管理的过程节点中优选出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财务结算3个关键节点,结合价值量、工作量两个过程要素,探索形成了“t型双要素管理”理念(如图1)。所谓“t型双要素管理”就是以基建项目涉及的价值量、工作量要素管理为抓手,通过计划部门、工程部门管理职能的落实,形成横向的量价平衡(t的横向部分),财务部门的基建会计通过积极过程参与,强化工作协调力度,提升结算转资率,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t的垂直部分)。

图1:t型双要素管理模式图

作为项目计划节点计划部门主要负责项目计划落实,计划资金的申请、下达,确保eRp项目资金与实物工程进度相匹配。项目实施节点的责任部门工程部门负责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监督项目施工质量,及时反馈工作量进度,督促施工方办理竣工验收结算,配合做好实物转资工作。通过计划部门、工程部门落实部门职责,保持价值量和工作量的有效对接和总量平衡,即t的横向部分维持衡状态。而基建会计的管理职责就是要参与到项目运行过程,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与计划、工程部门强化沟通协调,切实抓好结算、转资工作,不断提升结算转资率(即t的垂直部分对应的高度水平),使实物工作量形成的资产与价值量转化的项目成本保持一致性。t型管理可以产生的垂直价值—通过提升结算转资率来做实成本、规范管理、降低风险。

二、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油田基建投资管理工作的表象是结算转资率较低,与项目进度差异显著,主要表现是:一是计划、工程部门前期对项目评估不准导致项目超预算运行,竣工后缺少相应资金结算;二是项目进度估计失准及向上级部门反馈项目调整变化不够及时,造成计划资金不到位;三是工程部门重视工作量进度,忽视价值量结算,工程竣工后结算资料在乙方单位长时间滞留;四是财务部门协调力度偏弱,工作手段单一,无法根据业务认知判断及时进行核算,结算、转资工作被动等待。这些现象究其实质是部门责任落实不够、协调工作不到位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带来了核算管理不规范,成本运行前低后高的失衡现象,也潜存着一定的业务风险。

近几年,分公司提出夯实基建投资管理工作,并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预案。从加强采油厂基建投资管理出发,关键是要抓实结算、抓实转资、抓细责任。“t型双要素管理”对于强化基建投资管理、评价工作效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t型双要素管理”的内容

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健全工作考评机制,推进信息及时反馈,强化部门目标责任。在信息共享机制方面,采油厂认真落实“三会联检”机制,即项目论证会、合同会签会、关联交易运行协调会和部门联合现场检查验收。在工作考评机制方面采油厂推行了“两会一通报”制度,即经济活动分析例会、结算工作例会和结算运行通报。

在项目计划前期阶段,通过召开项目论证会计划部门、工程部门讨论优化实施方案,形成工作量计划,经工程定额套算制定出资金计划,由计划部门组织申报项目管理论文,落实项目投资计划。采油厂每周三上午组织召开合同会签会,对各类合同申请、合同履行进行集中审核签认,相关责任科室负责说明项目有关情况,便于信息沟通。财务部门通过参与以上“两会”及时切入到项目前端,能够提前掌握相关项目运行信息,对经济性、合规性有了准确把握。

在项目实施阶段,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牵头组织计划、审计、定额、财务、技检人员开展现场联合检查,督查项目工作量和施工质量,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每月25日及时把项目进度情况报计划部门,由计划部门汇总统计形成工程项目统计月报。计划部门根据统计月报可以提前申请,及时落实项目资金计划,财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工程进展,协调做好项目结算及实物转资相关准备工作小论文。

在财务管理上,财务部门在获取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后,主要工作就是督促协调甲乙方相关部门加快结算进度。对于基建投资项目中比例较大的关联交易业务,采油厂定期组织召开关联交易运行协调会,由各相关业务科室详细剖析结算差异原因,财务部门进行总体协调,形成会议纪要,明确部门责任;对于地面工程项目,采油厂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牵头科室作为第一责任部门,负责督促乙方施工单位办理结算,防止年底突击结算。项目竣工阶段,财务部门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时协调基层资产员做好实物资产验收交接,收集反馈上来的资产信息,协调计划、地质等部门认真做好项目转资工作。

为了有序推进基建投资管理工作,采油厂进一步加强了工作考评机制建设,完善了“两会一通报”(经济活动分析例会、结算工作例会和结算运行通报)运行机制。每月6号前,财务部门与计划、工程部门一起分析项目成本差异,形成分析材料,参加采油厂月初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及时向采油厂领导汇报基建投资运行情况。每月23号采油厂召开结算工作例会,由财务部门编制结算运行通报,并在会上进行通报。为激励责任部门做好结算工作,采油厂定期开展工作考评,对工作落实、绩效明显的相关责任部门和业务人员进行奖励。

推行“t型双要素管理”紧紧抓住工作量、价值量两个要素,强化了部门责任,密切了部门协作,有助于提升基建投资管理水平。

四、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取得的初步效果

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通过强化项目过程节点的职能作用,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有力地推进了采油厂基建投资管理工作。

一是部门责任意识显著增强。推行“t型双要素管理”就是要激发职能部门的能动作用,通过考评形成压力效应,促使各节点的职能科室不再从局部利益出发,而是着眼于采油厂总体利益,消除了相互间信息传递的无形障碍,增强了管理的主动性。以往,工程部门侧重于现场管理,现在工程部门既要抓好现场管理,也要时刻关注竣工结算,并且建立了相应台帐专人督促落实。

二是纵横向工作协调力度明显加大。09年,采油厂计划部门针对低油价形势,及时与工程部门沟通,了解项目施工进度,认真做好向油田计划开发处室的汇报工作,积极申请计划资金。财务部门定期做好与计划、工程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落实单项工程的计划资金,针对少数关联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送达不及时问题,财务部门及时收集汇总情况向油田关联交易结算运行办公室反馈,争取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确保工程项目结算工作顺畅运行。

三是结算工作稳步提升。自年初探索实施“t型双要素管理”以来项目管理论文,财务、计划、工程等相关节点部门的合力效应日渐体现出了,以前上半年地面工程结算滞缓的现象得到改观,关联交易结算步入良性运行轨道,自4月份起采油厂关联交易综合结算率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运行,较好地推进了成本做实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改进意见

“t型双要素管理”的实施对采油厂基建投资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时间短、配套机制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是现有核算环境制约总体结算水平。目前,eRp尚不能支持暂估结算、项目调整转资和批量转资,致使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根据职业判断进行相应业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建投资工作水平的提升。09年,分公司着手改进eRp系统相关功能,逐步推行暂估结算转资工作,这将对基建核算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快结算转资工作水平。

二是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管理的深入推进。当前,采油厂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对基建项目过程管理的支撑,信息反馈时效性、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而“t型双要素管理”的横向量价平衡关键是要信息传递、反馈,通过共享提升平衡性,实现用“杠杆”提升结算转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条件开发相应的基建(资产)管理平台,与eRp系统、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对接,促进要素信息的高效传递。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传统工业化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对环境质量的破坏问题不容忽视。现代工厂企业要向实现快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的做法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设计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兼顾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现代工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标志着现代工厂景观研究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2、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理论

2.1“去工业化”景观的内涵

去工业化本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滑,而将去工业化应用到现代工厂的景观研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对“去工业化”重新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对于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工业化的概念,我们推出去工业化在景观研究方向的理论为“对生态进程没有破坏的前提下,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景观设计理论”。去工业化景观理论中,每一个生产过程都相互关联,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将每一个过程串联在一起,全面考虑生产、生态和人的需求,建设现代工厂景观生态系统。

2.2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工厂正在经历工厂转型,所谓工厂转型,即是由传统工业的工厂向现代工厂转型的一种过程,其基本特征是转变或者扩增。现代工厂转型的主要原因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新的生产项目、原有技术纵深发展以及发展模式的改变等。转型工厂的景观设计会因工厂的走向不同而有区别,现代工厂的规划和设计在考虑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无论是进行新厂规划或者旧厂改造都应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这样既可以实现现代工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协调整体景观斑块的布局。

2.3某热电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本文结合某热电厂的实际案例对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某热电厂进行厂区规划分为厂前区规划和成产作业区规划两个部分,厂区规划借鉴了“去工业化”景观设计规划的先进理念,紧紧围绕简洁、凝聚、生长的设计主题,营造现代工厂“去工业化”的花园式工厂,并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打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更是一个三季有花四级常绿的公园式绿化工厂。

运用“去工业化”景观设计理念对热电厂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要突出其电厂特性,运用“电流”的抽象形状和“叶片”形状作为整体构图元素,再配合“四季”的规划空间布局,展现现代化、简洁的办公气息。

3、现代工厂特质与“去工业化”景观生态规划

现代工厂因其生产工艺、防火、防爆、采光、通风、生活、居住与环境等要求,从而形成由生活、生产、办公等一系列空间组成的特有的工业空间景观。

3.1现代工厂的功能区域构成及其景观生态规划

工厂按照其功能性质不同,将区域分为:办公管理区域、生产要素区域、后勤保障区域、职工生活区域以及弹性用地等。

(1)办公管理区域:办公管理是工厂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系的地方,对工厂的每一个部门进行指挥调控,是展现工厂形象的重要空间,也是整个工厂的行政枢纽。现代工厂的转型和发展会因工厂规模和体制不同而其办公管理区域会有所差异,是重要的功能区域。

(2)生产要素区域:生产要素决定工厂的发展方向,是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使用率和较大的占地比例。主要包括:生产车间、辅助车间、运输设施以及各类管线等。

(3)后勤保障区域:后勤保障区域主要用于存储原材料、产品和设备等。分为露天、半露天以及室内三种。

(4)职工生活区域:职工生活区域提供生活需求用地给职工,用以餐饮、娱乐、消费、出行和教育等。职工生活区域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5)弹性用地:为了不局限工厂的长远发展,也为了避免出现工厂发展在时间与空间上出现矛盾,因此预留一定比例的弹性用地。

以上所述皆为现代工厂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五大要素,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影响。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统筹以上五个要素,合理规划工厂厂区各区域的规模和功能、交通选择和布局、生产安全和清洁卫生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高效以及布局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工厂景观。

3.2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的能动作用

现代工厂从事工业生产对与生态系统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往往是不可逆的。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设计规划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为目的,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3制约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的因素

(1)生产和资源节约

现代工厂也不能摆脱其提高经济效益的特质,还是把生产及其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现代工厂要向实现“去工业化”景观规划的愿景,首先要控制生产的源头及过程,一方面要遵循生产要求;另一方面要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并且实现节约、低效、高能,景观规划。

(2)场地和环境友好

现代工厂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比如不良耕地、垃圾排放场、回填场以及工厂自身代谢所产生的三废等。

(3)建筑分布密集

工厂里建筑物、构筑物、设施、以及道路的布局不合理,建筑密集且硬覆盖率较高,那么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就相对较小。

(4)管线密布

生产工艺需求导致工厂场地内管线密布,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给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设计规划带来了麻烦。

(5)工厂的特殊建筑和服务对象较为单一

工厂里会因为生产要求从而设置一些特殊建筑物,会对工厂整体景观视觉效果有所影响。

某热电厂运用“去工业化”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厂区规划也避免不了以上这几个影响因素,将整体空间布局体现“一轴,两线,四片区”,建筑设计运用院落的传统元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有机的把建筑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感。厂房立面设计也紧紧把握住去工业化设计理念,整体上大气稳重,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冲击力,符合电厂的特质。

4、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尚处于研究初期阶段。为了进一步深化其发展和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今后的“去工业化”景观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第一,应该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现代工厂进行景观规划应该从生产的全部过程全面考虑节约资源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工厂。第二,引入“去工业化”景观风险评价并对环境进行战略性质的调控。第三,我们在设计时也考虑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如雨水回收,太阳能灯,中水利用等措施。最后,处理好各大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其本质功能,并着重有关植物的景观规划,体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理念,同时增加了观叶、观花、观果的不同效果。

5、结语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融入经济社会高效低能的理念。但是由于“去工业化”景观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初期阶段,因此研究“去工业化”景观对于现代工厂的景观规划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一个融合自然、人文特性,体现集团文化的现代化、花园式厂区。

参考文献

[1]黄志新,张建平.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彭峰.城市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3]章超.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远东集团;生产管理;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47-02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是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目前员工5600余名,资产51亿元,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先后经过了四次改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远东控股集团

从最初的自办企业性质到现在的民营企业性质,在远东的发展历史上,先后跨越了近二十个年头,经历了四次改制,生产管理体系也必然经过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还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远东的生产管理体系经历了从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向现代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生产管理制度的提升

远东集团目前以电缆为主业的生产厂已经有13个(包括复合材料厂、复合铝厂),总人数超过5000,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远东有与同行相比更为诱人的薪金和福利待遇,但要管理好这么一个生产团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远东在生产管理方面经验已相当丰富,并已将这些经验转化为一套相对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生产程序。这是远东生产管理制度提升的一个方面:生产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这一套生产管理制度中包括:

1.完善各机台班产定额

远东实行的是定额计酬的薪酬管理制度,针对这一制度,生产部对各机台的生产能力进行了测量,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各机台制定了明确的班产定额表。这一制度既使员工的奖金有了一个评定标准,又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各机台的生产能力。

2.制定产品生产流程图

这是远东电缆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亮点。电缆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它不仅型号规格多,而且客户的要货数量也不同,从几米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等。为了减少机台换规格、提高机台利用率、减少车间与车间之间的流转以及发生各车间计划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性,生产部特根据各车间的生产设备以及产能情况,将不同类别、相同类别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安排在不同的生产厂。

3.完善计划管理与考核细则

为了提高交货进度,确保交货期,避免订单流失,远东集团制定了计划管理与考核细则,详细规定了计划的编制过程、计划的下发流程、计划的过程管理、生产厂计划管理工作要求、计划延期管理等内容,规范了生产计划工作。通过考核的手段促进生产计划按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

此外,生产管理制度中还包括《关于eRp信息反馈制度》、《关于电缆长度误差的有关规定》、《工艺盘具管理制度》、《关于成品用盘的相关规定》、《关于pVC再生料的相关规定》、《入库电缆退生产厂规定》、《交联内芯库管理制度》、《工序能力验证管理制度》等,内容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生产管理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二、信息化管理的提升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远东电缆厂在eRp信息化建设中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信息化之路。如同公司建立至今经历了四次改制一样,公司的信息化管理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公司2002年开始全面系统实施信息化,从改造1996、1997年就已实施的初步信息化系统入手,扎实推进信息化工程。

一年多后,构架于C/S结构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物流系统先后步入正轨。

2004年3月,原来的C/S结构全部改造B/S结构系统。为以后的远程操作、异地数据交换等新的需求管理做打算。

2004年4月,B/S版的oa系统开始运行,在与老系统并行三个月后,B/S版物流结算系统、稽核结算处也正式启用新系统,标志着新系统初步实施成功。在全厂上下的努力下,物流、销售、行政都一步步纳入了eRp系统之中并步入正轨。2006年9月,在全体远东的共同努力下,远东电缆厂eRp生产管理系统实施动员及培训大会召开,标志着远东电缆厂eRp生产管理系统正式启动。eRp系统从引进开始就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中,目前此系统不仅包含了生产模块、销售模块,还包括采购等模块。相信随着生产管理的不断改进,远东集团的eRp系统将越来越完善,也必将给远东的生产管理的进一步提升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三、生产准备管理的提升

随着远东的发展,业务做的越来越大,以前的车间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在向其他领域投资的同时,更对电缆主业加大了投入。近几年不仅引进了很多新设备(多台进联机),而且新建了很多厂房,包括新远东交联一厂、新远东低压电缆厂、复合铝厂、复合绞线厂的投产,而且仍有几个新厂正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如新远东交联二厂、新远东橡缆厂等。这些都为远东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生产准备,这样才能做到只要经理将订单拿回来,员工就能保证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包括产品的质量以及交货期)。

同时在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外协件的引进管理、技术力量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这些都是远东生产管理提升的保证。

四、生产计划管理的提升

远东的生产计划按“以销定产”和“适量持库”的原则编制;其分为年度、月度和临时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依据市场部的年度销售计划由生产管理部进行编制并分解至各生产厂。月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年度生产计划、产品调配部的月库存计划和临时生产计划的需要量而进行编制与分解。临时生产计划则是远东创收的重点。

生产计划管理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的宏观调度与微观管理相结合

远东厂生产计划分为厂级和车间两级计划,实行按产品按车间相结合的分工方法,对临时计划的管理采用的是生产部宏观调度与各生产厂计划员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2.加强瓶颈工序的控制

不同电缆因为其制造工序不一样,而各工序的生产效率又有区别,因此理论上讲,每类电缆中都存在某一工序相对于其他工序来说生产效率偏低,此工序就是瓶颈工序。在不同的生产时期、不同的生产规模中,瓶颈工序并不一定都会显示出来。但总的来说,瓶颈工序都是提高生产能力的隐患,尤其是生产任务忙时,瓶颈工序是缩短产品交货期的严重障碍。作为一个大型电缆生产企业,远东同样也存在以上问题,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远东人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解决瓶颈工序问题,既要做好预防工作,又要做好补救措施。就预防来讲:首先,以瓶颈工序的产能进行排产,不至于盲目签交货期,避免出现交货期混乱现象;其次通过增加设备、合理安排来缓解瓶颈工序带来的交货压力;再次,通过培训和技术改进,不断提高瓶颈工序的产能。预防措施做好了,瓶颈工序的压力就小了,就不容易出现。如果因为产量暴增,导致瓶颈工序影响交货期了,也必须做好补救措施,就是及时与经理或客户协调,先保紧急交货产品。

3.合理解决插单问题

无论淡季还是旺季,插单问题始终是计划安排过程中一项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旺季时尤为突出。因为旺季,电缆的交货期往往比较长,这种交货期很多时候确实很难满足客户的交货要求,为了减少订单的流失,必须为客户提供插单的可能。而在远东,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计划管理与考核制度,对计划的延期考核非常严重,所有计划员都严格按照交货期进行排产。为了解决插单对其他计划交货期产生的影响,远东采用了这样一个办法:用提前计划推延迟计划。生产部调度员通过协调,了解客户的真正交货期,合理安排,将交货期晚的计划的交货期适当后推而将其他紧急客户的计划提前生产,以此来解决插单问题。总的来说,这基本上解决了插单问题。

五、生产控制管理的提升

远东集团生产控制实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对于电缆生产来说,所谓事前控制就是按照国标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各种公司内部控制标准和制度;所谓事中控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制度进行控制;所谓事后控制就是对成品电缆进行检测,必须符合相应标准和规定才能入库或发车。所有控制不仅要控制好产品的生产周期、质量,还要控制好产品的成本,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要将成本控制在最低。这是远东生产管理控制的前提。

1.做好事前控制

就拿有技术协议的非常规电缆来说,要做好事前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1)明确技术协议内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根据技术协议和相关标准编制临时工艺和定额;(3)根据临时工艺引进原材料(着重抓非常备库存材料);(4)将工艺文件下发到各机台,以便操作工能按文件生产。事前控制是否到位将影响产品能否顺利生产。

2.做好事中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事中控制。(1)加强质检部门的巡检,杜绝机台操作工违规操作,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2)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马上制止,并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必须上报领导进行判断。做好事前、事中控制,产品基本上已经生产出来了,但能否最终入库还要抓好事后控制这一环,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合格入库。当然在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两个环节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总之,随着远东集团的发展、生产规模的壮大,远东集团必将在现有生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更适合远东的生产管理模式。远东生产管理模式的提升过程,不仅可以为远东集团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保证,而且为中国绝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生产管理体系的制造型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中国的制造业腾飞将从远东开始。

参考文献:

[1]王关义.现代生产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5

太古饮料集团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内地最大的合作伙伴,在内地有7家装瓶厂。上世纪90年代,太古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遇到了一系列管理难题:竞争激烈、企业增长放缓、客户经常抱怨缺货、生产和库存也时常处于无序状态;尤其是节假日或不期而至的炎热天气带来的突发订单,常常使得太古饮料措手不及,要么短缺运输资源,要么库存已空,这些情况导致客户满意度不断下降。

此外,由于太古饮料在内地实行多点制造策略以服务于不同区域市场,产品类别也在不断增加,他们的采购、生产和配送的管理复杂度开始加大。而“买得到、买得起”是他们的原则,他们认为,如果在任一消费者想购买产品的地方断货,对企业而言,都是一种损失。1999年,太古饮料在杭州的装瓶厂开始了供应链管理的变革之旅。

在他们看来,如果货架上空空如也,消费者会失望离开,并心生不满或转投竞争对手,从而影响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而库存过多或不平衡,又会增加资金占用成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并且带来产品货龄老化、产品破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时采用的变革方案是从需求管理入手,建立基于销售预测基础上的供应链计划管理体系。

一、流程先行

太古饮料集团的供应链管理优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们首先在杭州装瓶厂展开D&op(Demand&operationplan,需求和营运计划)项目。这个项目通过推动10大流程,建立了一个基于需求预测管理的供应链计划流程。过去,太古饮料没有需求预测这样的职能,部门之间也没有适当的数据交换,通常是生产、销售、储运工作各做各的业务计划,彼此没有协调。

历经两年的D&op项目实现了太古饮料供应链计划管理的标准化运作流程。在杭州实施完毕后,太古饮料将这个标准化业务流程推广到其它6家工厂。这个项目的最大意义在于,太古饮料在这几家装瓶厂形成了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文化。此外,还在各厂分别建立了供应链计划中心,主管整个工厂运作的预测和计划,再以这个部门为引擎,将采购、生产、工程和储运部门整合为统一的供应链部门。

经过几年的流程再造,太古饮料各工厂在拥有相同的标准业务流程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工厂与工厂之间的生产代加工,实现整个系统的产能最大化。之前,太古饮料在内地的7家装瓶厂各自运营,没有一家工厂能生产出全系列产品。有的工厂只有pet瓶生产线,有的工厂则只能生产碳酸饮料。因此,在变革的第二阶段,太古饮料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出发,增加了一个中央规划功能,于2002年成立了太古饮料集团供应链计划中心。这个中心的第一任经理黄纵苇说:“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整个集团的需求和库存以及产能状况,以统一的规划预测做出最经济合理的资源分配。”

太古饮料集团供应链计划中心作为太古饮料供应链变革产物的新部门,是整个集团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中央配送计划的协调单位,通过运用各种预测工具和计划方法,他们要确保太古饮料各分支机构产生正确的销售预测,进而协调供应链各部门的运作,以期达到运作成本效益的最合理搭配。

二、平台的力量

几年来,太古饮料供应链变革的经验证明,供应链的转型是以流程为主导,而不是以软件系统为主导。因此,在经过3年的流程变革后,太古饮料才出于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的需要,引进了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JDa的apS(advancedplanningandScheduling,先进规划与排程)系统,建立了一个整合的系统平台,从而支持整个太古集团饮料市场区域整合的规划与协调。这是太古饮料供应链变革的第三阶段。apS系统令太古饮料拥有了追踪及预测顾客需求的功能,使他们对产品流量的调整更加精确,并有助于降低存货、提高交货效率。

理论上讲,JDa的apS系统是利用it及规划技术,如基因算法、限制理论、作业研究、系统仿真及限制条件满足技术等,在考量企业资源(主要为物料与产能)、限制条件与生产现场的控制与派工法则下,帮助企业规划可行的物料需求计划与生产排程计划,以满足顾客需求及面对市场竞争。一般而言,有效的apS系统可以让规划者快速结合生产信息(如订单、途程、存货、Bom与产能限制等),作出平衡企业利益与顾客权益的最佳规划与决策。

三、apS系统发挥出色源于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从某种意义上,apS系统帮助太古饮料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模型,不但能够预测短期(3个月)市场需求,也能预测中长期(18个月)市场需求;并且还可以综合库存信息、采购周期、采购规模效应、生产周期、生产产能限制、配送网络限制、运费等各种因素,生成成本最低化的短期生产、采购和配送计划,以及中长期的产能规划,供管理层做决策参考。

自从2003年底完成apS系统实施后,太古饮料的需求管理已不再是由工厂计划部门运用软件工具进行简单的短期预测,它成为贯穿企业整个供应链、产品开发、技术战略、服务支持和组织设计等一系列活动的短期和长期的需求预测与管理。一般情况下,给制造商和原料供应商突发性地做一个基于新需求的新计划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它极可能带来组织上的浪费、混乱和停工。这种负效应使得企业即使面临市场改变,也会因可能发生的破坏效应而不敢重新计划。但有效的软件系统,就能突破这种局限。

其实,每个产品每天在某个区域产生的销售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不同地方,人的需求、消费习惯和购买能力,以及季节、节日等因素都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变量指标。因此,为了确保预测的精度,太古饮料的供应链计划在每个预测计划里,都会同时提供4个可能的场景再进行分析,以提供不同情况下,这个预测可能波动的范围。这样,摸索把握关键的管理控制点,在信息系统中配入合适的业务原则,使他们的需求预测更加精准。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优化;钢铁产品;系统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总结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结、勇于创新,逐步探索出适合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完整的一套信息化工程,包括基础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经营决策系统等等各级信息化系统,为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钢)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动下,于2002年启动全面的信息化建设,2004年基本实现公司级eRp系统,后续信息化建设也逐年稳健推进提升。多年的建设与使用,使信息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对系统的理解吸收,系统的优化改进成为必然。

二、成品物流信息系统功能现状分析

梅钢eRp系统分级建设,产销系统(L4级)主要功能包括: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出厂管理和财务管理五大管理业务。

产销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接收公司级销售管理系统下发的炼钢连铸、热轧、冷轧用户合同,处理为属地产销系统销售合同信息,形成用户的订单信息;根据产品规范和冶金闺房对用户订单进行质量设计、生产设计,设计出适合该合同标准(额定)的工艺生产参数、检验标准、放行标准的产品;按照合同组织各工序的材料申请和存货实绩,编制制造计划;将各生产单元的生产作业计划分别下发给各L3生产系统;收集各L3系统上传的生产实绩和质量实绩;根据成品实绩,编制转库计划、准发计划、出厂计划,并下达给各作业仓库;收集仓库的转库实绩、准发确认及发货实绩;跟踪生产实绩和质量实绩,并进行成本核算。

炼钢meS系统、热轧meS系统、冷轧meS系统(L3)系统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实绩管理、库场管理和设备管理六大管理业务。

L3主要功能包括:接收产销系统的计划信息,提供生产作业计划的编排和管理,并下发至各个工序的L2系统;接收产销系统下发的工艺卡信息以及各个技术标准和检化验要求,并下发至各个L2系统;监控各个设备的生产状况,接收并保存各工序的实绩信息,上传至产销系统;监控各个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提供各个设备使用情况的历史查询。

各L3系统与产销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协调炼钢、热轧、冷轧的销售、生产、质量、出厂及财务和成本管理,并与相关单元的进行生产组织、物料平衡,确保生产过程的物流畅通,同时不断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最大限度缩短交货期,降低生产成本[2]。

本文要研究是从冷轧酸洗生产线生产出酸洗成品卷发货出厂的物流节奏优化问题。按照L4/L3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担,酸洗卷产出后,进行判定是否合格,具备发货条件得产品,由产销L4下发出厂计划,L3系统接收到此计划,安排发货工作:配车、吊装、出厂发货。即设计实现思路是L4负责编制下发作业计划,L3对计划进行执行,L3处于被动接收角色。冷轧厂于2009年试生产,冷轧L3系统同期配套建设,设计理念秉承原有的L3/L4功能分担和设计思想。因种种原因,酸洗成品库的库容起初相对比较小,酸洗成品产出后需要打包、入库、装车出库,作业内容多,成品库库容约3000吨,而酸洗卷在2012年下半年日产量将提升到5000吨左右,成品物流将会成为一个瓶颈,造成物流作业节奏很紧张,仓库扩容是不现实的,那么人的智慧在此时就被充分调动发挥出来了:系统设计方、业务各方进行了头脑风暴的充分讨论后,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必须充分发挥现场人员掌握生产情况的优势,由酸洗成品库主动发出出厂请示,L4自动根据请求下发发货计划,以酸洗库主动的方式将酸洗成品卷从酸洗库直接转库到厂外码头的酸洗场地进行集批发运,而不是被动的等待L4计划下发,从而提高发货效率和库利用率,避免涨库而导致生产停顿,这种解决方法巧妙的将实际业务与系统原有功能无缝对接,对系统的设计原则无大的冲击,保证了系统完整性。

三、成品物流优化分析方案设计

根据提出的初步设想,结合信息系统已有的流程,将改造内容有机的与现有功能整合在一起,无缝对接,保证数据流的完整性以及业务人员操作的便捷性[3]。

本次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酸洗成品物流问题,保障生产的节奏。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系统的功能流程,并与业务人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厂外找一个成品仓库(此仓库原本就是生产厂外的成品卷仓库,作为配车配船的备货仓库),将此仓库划定一堆放区供冷轧酸洗卷存放,同时将酸洗包装区有限的扩位,将包装区附近的仓库堆垛区改造为包装堆放区,将原10个位置拓展到15个,酸洗卷产出后吊到包装堆放区空余位置,打包完毕,待包装堆放区已包装好到一定卷数时(一般在5卷以内),由现场作业人员在L3系统上提出转库申请,L4在接收到L3的申请后自动生成转库计划并下发,命令L3将具体的酸洗卷从L3仓库转库到厂外库酸洗存放专区,L3进行计划释放,生成行车命令,将酸洗卷从包装区直接吊装到车辆上,装满一车后拖运到厂外库酸洗存放专区,后续的工作按照已有的流程进行作业,如此处理既充分发挥了现场仓库人员的主动性,又减少了管理人员编制转库计划时不了解现场情况的盲点。具体的系统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1)L4根据合同、热卷存货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计划中包括生产工艺参数、作业标准、检验要求、运输方式、热卷明细等等信息,下发给L3系统,L3系统接收后按照计划生产,生成作业计划命令,分批次下发给酸洗L2,接收L2的生产实绩,并转发给产销L4系统,在L3、L4系统形成合同酸洗存货。

(2)酸洗卷产出后在打包区进行打包作业,完成后,在L3录入打包实绩并上传给L4系统,同时上传虚拟包装库区CBZ,满足L4编制转库计划前提条件,包装好的酸洗卷在包装区等待,而不需要吊运到L3的酸洗成品仓库堆放。汽车在打包区等待。

(3)现场作业人员在L3系统选择已包装待发运的酸洗卷向产销系统提出转库申请。同时结合公司的运输方式特点,水运方向的酸洗合同量很大,所以L3只针对水运的酸洗卷提出申请,汽车、火车运输的不提出,而是留在酸洗仓库等待集批。

(4)L3系统根据车辆载重等条件的约束,每车申请最多提5个酸洗卷,且卷重总和不能超过80吨。

(5)产销系统在接收到L3的转库申请后,自动生成转库计划(厂外库酸洗存放专区F07)。

(6)L3系统接收到转库计划,计划释放,生成行车命令进行装车作业,出库作业,将酸洗卷从包装区吊到汽车上,由汽车拖运到厂外库酸洗存放专区。

(7)厂外库酸洗存放专区的作业人员按照正常的产品移库作业进行入库作业。

(8)后续的流程进行正常地进行准发管理、出厂管理和结算管理:在酸洗存放专区进行准发确认,产成品标签打印、粘贴,等待配船。接收物流室下发发货计划,进行装船发运,财务部门根据发货实绩,结合合同订单的要求开票结算。

(9)如此完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作业。

四、系统改造与实现

本次改造涉及到冷轧L3系统(生产计划模块、质量模块、发货模块)以及产销系统(生产子系统、出厂子系统),各系统主要改造内容如下:

1.冷轧L3系统

打包逻辑改造:打包完毕后,L3对酸洗成品卷不进行行车命令的推荐,钢卷堆放在包装区,等待转库计划的申请。

新增酸洗成品转库申请功能:增加酸洗成品转库申请功能,对于已包装完毕酸洗卷进行转库的申请。原则上一车一申请,便于现场作业,并对仓库作业人员就运输方式、卷数、车载吨位进行控制提醒。

其他功能配合改造。

2.产销L4系统

新增对L3酸洗成品转库申请处理:接收L3的转库申请,对于申请中的酸洗卷自动生成一个转库计划,目的地为库区厂外库酸洗库,进行计划释放,出库信息下发到L3系统,入库信息下发到产销出厂子系统。

其他诸如运输方式的传递、产品标签/出库单优化、报表处理等等也进行相应的优化。

3.系统测试投运

系统开发完毕后组织测试,除了针对本次的改造内容酸洗水运合同进行详细的测试之外,正常的系统功能,如热轧合同组织生产,冷轧其他产品,如镀锡、镀锌合同组织生产也需要参加测试,酸洗汽车/铁路合同也参加测试,避免在改造过程中对其他不在本次改造范围之内的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功能测试完毕后,制定上线切换投运方案,在生产检修时间进行上线,并进行后续的跟踪,保证系统稳定,项目结项后转入系统运维。

五、结束语

本次酸洗物流改造于2012年4月初上线,系统改造后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节奏,成功解决成品仓库库容小的问题,更加理顺了物流,同时也减少二次起吊机械作业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市场竞争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Z].中商情报网.2012.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7

伴随着比较紧凑但不太紧张的工作节奏,年就这样快接近尾声,经过这一年的不太忙碌的工作,却又有很多所感所悟,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一定要把自己浅薄的一些体会用朴实的文字罗嗦下来。

对于工作这个词,是潜移默化的接受的,自2009年7月份从学校毕业,带着一身稚气来到公司参加工作。从开始的对工作环境的茫然,到后来把工作这个概念强加到自己的观念中,从分厂的一线上升到制造公司的生产管理,从一个眼光狭小的高校毕业生慢慢的树立起全局的系统观念,我在一步步成长起来。

没有太多宏伟的高瞻远瞩,也没有过于细腻的深切体会,只是在这一年中的一些琐碎的想法和话语,分为不太清楚的几方面在下面慢慢道来:

一、学习业务知识,作好本职工作

年1-7月,我在特种电机组学习火电生产管理方法。由于自身对电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欠缺,初期就表现出了对工作的盲目以及被动排斥,给自己的岗位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后来经过领导和师父的及时引导,加上自我深入到生产现场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经过几次的思想调整过后,就逐渐的适应了生产管理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环境。

由于所学的专业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对机械加工有一些理论上的了解,很快就熟悉了汽发机的主要部件的机加工,对于各分厂的主要设备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的,通过每天到生产现场进行学习和观察,然后结合专业工艺路线表和图纸,我开始对汽发机的各个部套和总装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样,我对产品就有初步的了解了。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成长

无论我们的理论知识多么丰富,最后都是要回归到实践中来,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实践性的。

在以前谈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会潜意识的理解为把书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被动的动作行为。在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以前的想法都是片面的或形而上学的,因为以前思考问题都是基于完全的理论之上,没有真正触碰到实践的东西,才会导致理解结果显得单薄和脆弱。直到慢慢的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去处理以一些问题,才发现理论和实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理论联系实际本事是应该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我们的实践需要以理论作为基石,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去探索和实施;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思考,为自己的理论知识补充鲜活的营养。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漫长的实践,自己在编制计划和到分厂处理协调事情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次遇到困难时,我就虚心系向别人请教,事后自己又归纳总结,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虽然目前还是显得稚嫩和粗糙,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历练和提升的。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我作为制造分公司的一名新人,也将是未来的新生力量,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分公司的领导也时常教导我们要多学习各种知识,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层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学习党的新的思想政策,随时用最新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对于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我也密切关注。对于别人的批评,我都是虚心接受,然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并慢慢的改进自己。我还多次参加分公司党委和公司团委举办的各种培训,不断的充实自己。

我平时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读中国古典的名着和现当代的一些励志的书籍,并坚持写作,定期向公司广播站和团委等机构投稿。对于公司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我也是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四、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实际的处理各种生产问题,发现在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的事实或问题:

问题1.零件按时完工,却未能及时转序。分厂往往以没有交转车或者行车为由,拖延交转时间。特别是涉及到转下序分厂的零件,转序的不及时往往成为阻碍生产的重要因素。以一个零件的加工转序举例,①零件在一天内完工,却在三天后转下序;②这个零件在三天内完工,在一天后转下序。表面上看起来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完工及时,但是两种情况下,到达下序的时间都是四天,对生产造成的阻碍是一样的。若在设备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第一种情况造成的阻碍会更糟,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完工,必定会占用紧张的设备的人员,给其他急需的零件加工造成阻碍。

建议:对零件的交转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交转车的安排协调,提高交转车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交转车单边空载行驶,将零件的交转纳入生产周期,以零件转下序的时间节点为完工信号对分厂进行考核。

挥生产,生产协调中带着感彩。自我感觉在协调分厂的生产时,多数是人的感情因素要大于生产的制度。就造成了生产随着各级人员间的关系亲密程度、各级管理人员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状态而上下波动。不确定因素极大,给生产造成了无形的阻碍。

建议:重视生产制度和规则的贯彻实施,要仿照“党指挥枪”的原则,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和指导生产。(当然,我知道要改变这种现在实在太困难了,但我还是应该提出来。)

问题3.计划的执行度太差,导致很多计划成为一纸空谈。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纠偏,甚至进行经济考核,但计划的执行仍然得不到良好的改善。

建议:自己眼见为实,制造分公司在编制和下达生产计划时都是精心细致的,都是充分了分厂的加工能力和实际情况的,各种计划包括:关键件计划、焊接大件计划、关键设备计划等。但就是这样详尽的计划,分厂还是未能很好的执行。我的观点是分厂对制造分公司下达的各种计划根本不重视,没有认真消化,或者是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建议加强计划在分厂的管理,特别是提高分厂计划人员(应该懂得生产)的素质,分厂内部的计划应该以制造分公司的计划为中心。

问题4.出现质量问题,程序过多过繁。每次出现质量问题,第一个矛盾定是大家相互推脱责任,最后才勉强确定责任单位。而且在提出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后,都要程序化的请相关部门签订意见(多数时候,相关部门并未真正到现场看到问题的所在)。

建议:其实出现质量问题,大致就两种结果:一是报废,二是回用或者按方案处理,其最终目标都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很多质量问题都属于常见的或比较简单的,在出现问题后,应该会同相关部门先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其实一线工人对很多问题更有发言权),最后再来判定责任单位等相关问题。

以上问题只是我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中虽然带着很多理想化的色彩,但以上问题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我知道上述问题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不会实现的。虽然我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可以作出努力去改善某些东西,也许是微乎其微的,但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五、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

通过了一年的工作,虽然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一是自己对产品结构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一些配套小件的认识上有待提高;二是自己对许多零件的工艺流程了解的不够清晰,很多细节方面的认识还有待加深;三是自己对各分厂的设备加工能力的掌握的还不够全面,对许多零件加工周期评估的还不够准确;四是自己在协调特殊问题上还不够成熟,还要多学习前辈的经验。

以上的几点都是我在平时的工作表现出的主要的缺点,这些不足都对我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些不足,我要多学习,多总结,多思考,尽量改正自己的缺点,为以后的工作服好务。

六、展望未来,做个有目标的人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接手具体的电站项目,做的工作也大部分是比较杂碎零散的,甚至大部分时间还处于学习阶段。离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冷静对待,不应急于求成,好好把握现在每一个的学习机会,让自己一点点去积淀,为以后接管项目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我明年成为项目负责人之后,我还是要保持这种学习的态度,多向前辈们请教,多在实践中去总结,并要形成自己的一套高效合理的工作管理方法,努力使自己所负责的电站项目又好又快的完成。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选煤厂;机电设备;检修

选煤厂中传统的机电设备检修多采用计划检修的方式,但随着选煤厂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不断复杂化,计划检修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计划检修的最大缺陷是其滞后性,无法及时的发现并排除机电设备中潜在的问题和故障,因而会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运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设备检修上的缺陷是致命的。为此,选煤厂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1]。

1选煤厂机电设备的计划检修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行,选煤厂都会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工作,但是当前大多数选煤厂采用的是计划性的检修方式,有时在设备临时发生故障时还会采用临时性的抢修,这种检修方式的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的缺陷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1.1计划检修过度或不足。选煤厂通常是根据设备生产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制定检修计划。而不同的选煤厂在选择生产设备时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损坏,生产厂商提供的参数无法真正起到帮助检修人员了解设备状态的作用,从而导致检修的不合理,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过度检修或检修不足的问题。对设备的过度检修会增加选煤厂的检修资金,也会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而检修不足则会导致机电设备中的问题和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也会给选煤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2无法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在采用计划检修方式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时才对机电设备进行抢修。而且,有时检修人员为了提高检修速度,会凭借自身的检修经验仅仅对设备进行选择性的检修,而没有全面排查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损坏和故障。在后续的设备运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因为其他的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转,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检修的效果,反而给选煤厂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状态检修的优点

当前解决计划检修缺陷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采用状态检修的方式。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监视和诊断来获得设备实时的状态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外,根据监测得到的状态信息还可以预测设备是否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与传统的计划检修相比,状态检修可以及时得到设备实时的运行状态、结构特点等,并深入分析当前设备是否有进行检修的必要以及设备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种检修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检修效果也更好。其次,状态检修可以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从而减少了检修成本。在传统的计划检修中,过于频繁的设备检修也会对设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而状态检修则能更好的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状态检修相较于计划检修,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优势,提高检修的质量和效果。

3做好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选煤厂的计划检修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影响到了选煤厂的正常运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3.1充分保障技术资料齐全。为了确保在数据分析的环节中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必须确保技术资料齐全。通常情况下,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出厂时的质量合格证书和相关的试验数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方法、维护方法;设备运行过程中累积的试验报告、问题报告、故障报告等。3.2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选煤厂的设备检修人员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得出设备检修的方法和状态检查报告。此外,检修人员还要凭借实际检修经验制定检修的计划和决策。对于那些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则要保持其运行状态,加大日常的监控力度;对于运行状态不佳的设备则要继续进行检修,及时消除故障,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当设备的状态无法进行确定时,需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加强对其日常监控,并通过监测的结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3.3采用先进设备技术进行状态监测。选煤厂状态检修设备很多,如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振动监测仪、卧立振离心机等,在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利用这些监测设备加上相应的软件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对于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行和检修数据要及时记录,这些数据中包含着重要的状态信息,对以后的检修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此外,要加强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为设备状态的判定提供良好的参考。3.4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在选煤厂的设备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最终的检修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素质也是工作结果的影响因素。为此,需要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帮助检修人员及时明确设备检修过程中相关的流程和标准。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主次分明,抓住重点。此外,对决策人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更好的理解状态检修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对于操作人员则主要进行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一般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维修标准。3.5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机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对设备的运行数据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数据包括设备的运行数据、日常检修数据、监测数据、历史数据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行业标准等。要更好的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将机电设备检修真正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来进行,实现更好的资源共享。

4结语

选煤厂的机电设备检修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过程,状态检修这一新的检修方式与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相比,它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更好的保障选煤厂正常运行。对于选煤厂而言,要充分发挥状态检修优势,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和水平,选择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为机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奠定良好基础,最终促进选煤厂的设备长期有效运转。

作者:赵玉红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毛军.选煤厂机电设备状态检修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117.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9

对于工作这个词,是潜移默化的接受的,自7月份从学校毕业,带着一身稚气来到公司参加工作。从开始的对工作环境的茫然,到后来把工作这个概念强加到自己的观念中,从分厂的一线上升到制造公司的生产管理,从一个眼光狭小的高校毕业生慢慢的树立起全局的系统观念,我在一步步成长起来。

没有太多宏伟的高瞻远瞩,也没有过于细腻的深切体会,只是在这一年中的一些琐碎的想法和话语,分为不太清楚的几方面在下面慢慢道来:

一、学习业务知识,作好本职工作

年1-7月,我在特种电机组学习火电生产管理方法。由于自身对电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欠缺,初期就表现出了对工作的盲目以及被动排斥,给自己的岗位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后来经过领导和师父的及时引导,加上自我深入到生产现场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经过几次的思想调整过后,就逐渐的适应了生产管理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环境。

由于所学的专业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对机械加工有一些理论上的了解,很快就熟悉了汽发机的主要部件的机加工,对于各分厂的主要设备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的,通过每天到生产现场进行学习和观察,然后结合专业工艺路线表和图纸,我开始对汽发机的各个部套和总装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样,我对产品就有初步的了解了。

在了解了产品之后,接下来就是管理了。制造分公司作为生产系统的核心管理部门,生产计划便是生产能顺利开展起来的灵魂,作好生产计划也是一个生产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优秀的生产计划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可执行性、合理客观的生产周期以及应对偏差的纠正性。要作出这样一份优秀的生产计划,作为生产管理者,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工艺路线,然后根据分厂的设备能力和人员配备情况,还要能预计在实际生产中的突况,综合判定生产周期,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跟踪以及时纠偏。在拥有了编制生产计划的能力后,要想计划在分厂能够正在的落实下去,除了计划本身的优质性,我们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由于分厂的各管理人员在年龄、性格、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他们的地域文化差异,就使得他们处理对待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和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员正确沟通交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增强自己的协调能力。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还必须掌握常用的现代办公软件,以及学习其他优秀的管理方法。在这方面,我平时除了学习一些常用的文字、图像处理软件外,还在分公司领导的关心下,开始接触一些专业的生产管理方面的书籍,

虽然现在收效甚微,但对我以后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成长

无论我们的理论知识多么丰富,最后都是要回归到实践中来,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实践性的。

在以前谈到理论联系实际,就会潜意识的理解为把书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被动的动作行为。在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以前的想法都是片面的或形而上学的,因为以前思考问题都是基于完全的理论之上,没有真正触碰到实践的东西,才会导致理解结果显得单薄和脆弱。直到慢慢的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去处理以一些问题,才发现理论和实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理论联系实际本事是应该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我们的实践需要以理论作为基石,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去探索和实施;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思考,为自己的理论知识补充鲜活的营养。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漫长的实践,自己在编制计划和到分厂处理协调事情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次遇到困难时,我就虚心系向别人请教,事后自己又归纳总结,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虽然目前还是显得稚嫩和粗糙,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历练和提升的。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我作为制造分公司的一名新人,也将是未来的新生力量,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分公司的领导也时常教导我们要多学习各种知识,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层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学习党的新的思想政策,随时用最新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对于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我也密切关注。对于别人的批评,我都是虚心接受,然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并慢慢的改进自己。我还多次参加分公司党委和公司团委举办的各种培训,不断的充实自己。

我平时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读中国古典的名着和现当代的一些励志的书籍,并坚持写作,定期向公司广播站和团委等机构投稿。对于公司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我也是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四、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实际的处理各种生产问题,发现在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的事实或问题:

比如零件按时完工,却未能及时转序。分厂往往以没有交转车或者行车为由,拖延交转时间。特别是涉及到转下序分厂的零件,转序的不及时往往成为阻碍生产的重要因素。以一个零件的加工转序举例,①零件在一天内完工,却在三天后转下序;②这个零件在三天内完工,在一天后转下序。表面上看起来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完工及时,但是两种情况下,到达下序的时间都是四天,对生产造成的阻碍是一样的。若在设备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第一种情况造成的阻碍会更糟,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完工,必定会占用紧张的设备的人员,给其他急需的零件加工造成阻碍。

建议:对零件的交转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交转车的安排协调,提高交转车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交转车单边空载行驶,将零件的交转纳入生产周期,以零件转下序的时间节点为完工信号对分厂进行考核。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客户服务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3-0193-03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分公司)的特点以及原油销售客户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开展客户服务,从而达到建立一套实用、有效、受控的客户管理体系的目标。

一、开展客户服务的意义

客户服务是贯穿于整个销售过程的与客户有关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客户联系、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存在的问题从而到达客户满意,并将这种满意化为忠诚地与企业合作,从而为企业带来长久的效益。此外客户服务还有助于帮助树立企业形象、提高本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等。因此客户服务是销售企业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二、西部管道原油购销模式简介

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分公司主要负责西部管道输送原油的购销工作。将新疆油田原油、塔里木油田原油、吐哈油田原油、哈国原油分别在王家沟、轮南、吐哈油库、阿拉山口买断,通过西部管道公司原油管道承运后,销售给独山子石化、乌鲁木齐石化等中石油炼厂以及部分中石化和地方炼油厂。上游购油数量、下游销售数量均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计划,上游买断价格和下游销售价格执行股份公司统一定价。运输损耗率、管输价格以及结算方式按股份公司有关文件执行。将以往的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中联油西部国际事业部通过管道、铁路自行向下游炼厂销售原油的模式,转化为由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分公司上游统购、下游统销的模式,从而理顺了西部管道原油的销售体制。

三、西部管道原油销售的特点

原油是国家统配物资,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因其特有的销售模式而区别于其他石油产品销售,具有以下特点:

(一)严格的指令性计划

西部管道原油购销计划由股份公司根据油田生产情况和炼厂加工情况经过综合平衡后统一下达,分为年度、季度、月度原油调运计划和调整令。调运计划中明确列出了当期各炼厂所销油品的种类和数量。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分公司必须严格执行调运计划,无权擅自更改。这与其他销售企业根据产品市场状况自行制定销售计划的模式完全不同。

(二)权威、刚性的价格

原油价格的制定是由股份公司根据当前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以及国内成品油市场情况、需求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的,在股份公司范围内适用,所有股份公司原油销售企业都须无条件执行,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原油价格原则上每月调整一次(特殊情况除外)。价格的刚性决定了原油销售公司只能是价格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与其他销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销售情况展开降价促销等营销手段有很大的区别。

(三)销售过程与输送、发运密不可分

西部管道原油销售是通过管道输送原油至炼厂、或管输后再通过铁路中转发运到炼厂实现销售的。销售计划能否顺利完成与管道输送及铁路发运是否正常、是否按计划执行息息相关。一旦管线出现故障停输或者铁路因种种原因停运,必然会造成销售受阻,原油库存上涨的局面。较之其他销售企业形式多样的运输措施来说,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受运输方式的制约,较为被动。

(四)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客户构成及现阶段客户服务状况

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客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中石油炼厂、中石化炼厂和地方炼厂。由于结算方式的不同,中石油和中石化炼厂均按股份公司调运计划接油,而地方炼厂则视资金周转情况决定接油数量。

由于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分公司开展原油销售工作仅一年有余。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的原油购销流程刚刚理顺,与之配套的各项管理工作才开始起步,客户服务工作尚在摸索阶段。目前已开展的客户服务工作有:

1 原油买卖合同的签订。在原油买卖合同签订之前,根据股份公司制定的年度原油调运计划,将客户所购的油品品种、价格、结算方式及交付方式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与用户完全达成一致后,确定合同内容,作为全年原油销售的依据。

2 日常业务协调。就日常的原油销售计划执行情况与各炼厂进行沟通,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由于中石油炼厂接油通常按照原油调运计划及管输批次计划执行,产生的问题较少,日常沟通较少。而地方炼厂和中石化炼厂均在兰州中转发运,受油源、铁路、以及装车设备等因素影响,会出现种种情况阻碍发运的进行。为此需要经常与相关部门联系,为客户解决发运的瓶颈问题。

3 进行客户走访和调研。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工作开展一年多来,由于人手少、工作量繁杂的原因,尚未对客户进行系统、有计划的走访。只是在奥运期间,为确保兰州铁路发运顺利进行,派人员去几家地方炼厂进行了简短的沟通。走访后并未形成书面的有参考价值的客户走访和市场调研报告。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客户服务体系的思路

客户服务是原油销售工作配合西部管道公司实现“国际先进水平管道公司”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西部管道原油销售模式的特殊性,不需要我们去开拓市场,寻找客户,但优质的客户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树立西部管道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目前建立科学、有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1 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签约炼厂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原油加工能力、加工品种、储存能力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在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为此应对每一家客户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动态),通过电话、传真、函调、会议、调研等方式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为我所用。

2 保持销售全过程沟通渠道的畅通。沟通是了解和互信的基础。只有进行充分的沟通,销售业务才能顺利地开展。原油销售应进行售前、售中和售后沟通。

(1)售前沟通:尽管西部管道原油销售计划是由股份公司来确定,但在签订合同或执行计划前,仍应通过电话联系、客户走访等方式,就合同内容、计划品种、数量以及客户的资金状况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为销售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可向客户介绍和宣传公司形象,服务情况,保证能力等。

(2)售中沟通:在与客户进行业务活动过程中。尽可能为顾客提供方便。其中包括我方所了解的原油市场行情,原油掺混、原油运销情况等信息都及时向客户通报,并了解对方生产加工情况。销售中如遇到问题,作为供油方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各相关方进行协调解决,充分为客户着想,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3)售后沟通:当期销售计划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沟通的结束。原油销售分公司应主动与各炼厂联系当期的结算情况和产品使用情况,对其资金周转状况更应心中有数。良好的售后沟通是下一阶段销售成功的开始。

3 对客户需求和意见有反馈和处理。了解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是客户服务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在这里体现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基础。因此作为原油供应方必须及时了解、妥善处理客户对产品质量、服务、安全、环境等的要求和意见,并做到有答复有结果,绝不敷衍了事。与此同时做好处理和反馈记录,形成书面的《顾客意见反馈处理表》。在年度终了时,将顾客反馈的信息及处理结果做出书面总结,作为公司下一年度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

4 建立客户走访、调研制度。原油销售运输方式的特殊性使得购销双方无需见面就可以实现销售。因此电话、网络、传真成为最常见的沟通方式。但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沟通方式使购销双方难以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亲切感,而定期进行客户走访、调研,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真实想法则可以弥补电话沟通的缺陷。客户走访、调研须形成一项制度,定时开展。为避免客户走访调研流于形式,走访调研前应对走访时间、对象、目的和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走访结束后,还应有总结报告以及建议。计划和总结均以书面形式报主管领导审阅并存档。

5 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满意是客户服务工作追求的目标。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是对原油销售服务质量的检查和督促,其目的是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客户满意度调查并非随性而为,应制定一套严格、完整的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对调查目的、调查方案、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分析以及纠正和预付措施等都应做出相应的规定,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满意度调查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持续提高原油销售服务质量的目的。调查内容应涵盖原油运销工作的方方面面。

6 进行客户忠诚度评价。忠诚的客户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也是企业的核心客户。尽管目前西部管道原油销售并不考核利润指标,而且客户也是股份公司指定,似乎不用谈忠诚度。但笔者以为,就2008年原油销售情况来看,各家炼厂(尤其是地方炼厂)计划完成情况差异是很大的。而这些地炼计划能否如期完成,对降低库存,确保西部管道后路畅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