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十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十篇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41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但多年来因其灵活性大、涉及面广、主观性强而成为学生的难题。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笔者浅谈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训练尝试。

一、教学氛围要民主

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二、问题要有创新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精简;有序;内在的牵引力。“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如,在上完小说单元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异同?这两个人物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采用的写法有何区别?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充分讨论、发言辩论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三、阅读要有步骤

在讲读教学过程中,我习惯把阅读环节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辨清文体

辨明文章体裁,以利于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内容。

第二步:审清题目

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意图,并点出“题眼”,初步了解文章所写的对象或内容。

第三步:把握主旨

如,在《藤野先生》阅读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初读弄懂此篇经典回忆散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大致可分三部分:(1)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见先生之前;(2)在仙台学医的生活片断--受先生教益;(3)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再通过“精读”,使学生领悟到本文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有的学生还能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来理解先生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线索,笔者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映作者思想变化的内容,并回答:(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2)在观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这件事时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第四步:体会写作技巧

这个环节,不同文体的课文也有相应的要求。记叙文,要掌握怎样叙事──人称、顺序、线索和详略;怎样写人──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说明文,要求掌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顺序、并列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用图表;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精练等特色。议论文,要求掌握怎样提出论点;怎样证明论点──例证、引证、对比、类比、比喻等;怎样反驳谬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怎样安排结构──总分式、并列式、正反式、层进式等。

第五步:感知写作目的

这一教学环节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从整体、探求作者构思意图,加深对全文谋篇布局、主题思想的理解。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可以质疑设问。如有的记叙文用倒叙法,可问:“为什么用倒叙法?”或用逆问法:“如果用顺叙法写好不好?为什么?”

至此,在讲读教学的各环节中具体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全部任务,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和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六步:联想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25-02

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应当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策略培训,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使用阅读策略的能力,独立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成为一个自主的英语学习者。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在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同时,进行有效地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一、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目标

进行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基于的理念是: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学习者,尤其是不成功的阅读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成功者所使用的一些有效策略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并对阅读过程有意识地自我调控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要真正将这个理念付诸实施,那我们确立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目标应当是: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阅读策略,明确阅读目的,灵活、合理地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对阅读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内容

要实现大学阅读策略教学的目标,大学阅读策略培训应当包含四个教学模块的内容。

1.策略评估模块。教师在进行正式的策略培训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前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估。根据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确立策略培训的内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估,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策略训练,确立策略培训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策略使用上的不足,制定适合个人的阅读计划,纠正在阅读中的不良策略,如默读、频繁查字典等,提高自身策略意识。教师可以利用mokhtari和Sheory的阅读策略调查表(mokhtari&Sheorey,2002),也可以通过个人访谈、班级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对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评估。

2.讲解示范模块。教师向学生具体讲解阅读策略的分类、定义、目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阅读策略是什么;然后教师采用有声思维的方式,根据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确立不同的阅读目的,将阅读过程中选择使用不同策略,理解文本的过程呈现给学生,逐步向学生示范阅读过程中运用到的阅读策略。这个教学模块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要灵活合理运用阅读策略的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了解到主要的阅读策略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有选择性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的阅读过程,使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使用某个策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某个策略、怎样使用某个策略等的知识,进行阅读过程的思维活动。通过讲解示范模块,学生初步树立在阅读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目的和任务、灵活选用恰当阅读策略的概念。

3.操练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教师提供阅读材料,给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将阅读的策略知识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教师的有声思维过程,并注意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是否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或任务,灵活、合理地采用恰当的阅读速度、阅读方式等阅读策略。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阅读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描述阅读的思维过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使用某种阅读策略完成阅读任务的。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通过实际操练,在实践中运用学习到的阅读策略知识,为独立进行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4.监测和评价模块。这个模块,包含教师和学生对于策略训练成效的双向监测和评估。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及运用策略的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学生的反馈是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教师了解学生反馈情况的方式包括:策略操练后的访谈、讨论、运用策略的心得体会、调查问卷等,反馈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学生是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有否提高;策略运用是否合理、灵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否增强等;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在阅读中策略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评估自己的阅读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在进行策略性阅读中所取得的进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的监测和评估,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大学阅读策略培训的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经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达成了共识是:阅读策略教学具有可行性;以策略为导向的、有意识地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考试成绩、对知识的记忆等。许多外语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策略教学,阅读课上充斥着词汇、例句的讲解和句子的语法分析,很少或者几乎不涉及阅读策略知识的教学。这种现状部分地造成了学生们的不良阅读习惯:在阅读时过分关注词汇、语法等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策略教学的意义,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把语言技能教学和策略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策略使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策略知识和能力成功迁移其他科目和知识的学习中去,最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履行了他们作为教师的双重职责:“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mokhtari,K.&SheoreyR.measuringeSLStudents’awarenessofReadingStrategies[J].JournalofDevelopmenteducation,2002,25(3).

[2]Souvigniere.&mokhlesgeramiJ.UsingSelf-regulationasaFrameworkforimplementingStrategyinstructiontoFosterReadingComprehension[J].Learningandinstruction,2006:16,57-60,69.

[3]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2005,(4):45.

[4]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79(2):24.

[5]文秋芳,王格非.中国当代英语学习与策略研究丛——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2.

[6]曾祥敏.国外近十年阅读策略训练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92.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3

关键词:农村英语;阅读能力;习惯养成;能力提升

阅读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对英语阅读很害怕,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以下问题:①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差;②阅读内容中生词过多,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③大部分农村学生阅读时随意性太大,对阅读策略较陌生。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正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缺少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没有条件像英语国家孩子那样从听说入手去学,依靠听力输入非常困难,只能以阅读为基础,通过对英文书籍、文章等的阅读,扩大词汇量,为听说、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在农村中学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材料增强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而完形填空、单项选择等题型也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形成习惯的前提,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英语,并且在阅读中增加兴趣。人教版英语从八年级开始又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定的阅读材料,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由于农村学生目前水平尚低,时间又不充裕,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每天让他们读感兴趣的短文。在选择读物时要选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而且难度不是太大的内容,最好选择紧贴学生业余喜好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男生热心体育和游戏,那么体育新闻、游戏资讯类的文章男生很可能更愿意阅读;女生对涉及歌星、影星之类信息或许较为感兴趣,那么这方面的文段能吸引她们。为了培养读英语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或自己周围的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看看到底如何用英语谈论这些话题。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1.坚持朗读。

在农村,大多数的学生到了中学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英语初学者,教师要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要养成经常朗读的习惯,绝不能放松。可以有目的、有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等让学生练习诵读。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阅读、写作等活又形薹ǖ玫降男Ч,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

2.保证时间。

教师除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安排每天20分钟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3.训练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去阅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其中,阅读技巧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初就应有意识地在传授英语阅读技巧上下功夫。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就能在阅读中正确处理好朗读和默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逐渐培养视读习惯,加上各种阅读技巧的综合运用,高效率阅读自然不会是一句空话。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阅读技巧有:①略读;②跳读;③细读。同时,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材料,能使学生加快阅读节奏,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师主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地将阅读的进度、笔记、作业等情况送交老师检查,老师要及时总结反馈,肯定其成绩进步,鼓励其勤学多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详细介绍教材中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文化并进一步喜爱上英语阅读。

四、强化基本功训练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4

中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训练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调查这一研究,以笔者所任教的高一学生为受训对象,研究问题是: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本论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测试分析、课堂观察、师生间讨论谈话、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受试学生为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年级高一(1)班和高一(2)班各55名学生。研究历时两学期,约计100课时。通过对高一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和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证明:灵活恰当地使用阅读策略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有助于英语阅读成绩的提升。

对于刚刚迈入高中校园的高一新生而言,英语阅读策略的学习更为迫切。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并灵活运用,将会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只有在高一阶段就弄清楚学生的阅读策略知识储备和掌握状况,才能为以后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前准备

1.研究问题

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2.调查工具

(1)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南省新郑市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年级110名学生,分两步进行。一份“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一份“英语教师阅读策略教学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刻总结,全面把握目前高中生英语阅读及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阅读培训

其内容包括:略读、跳读、推理、猜测。

(3)测试

依据受试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阅读成绩和受试学生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英语阅读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后其英语成绩的变化。

3.调查目的

通过分析英语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方面的差异,研究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对学生阅读成绩有怎样的影响。

4.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报告受试对象为河南省新郑市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高一年级110学生,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包括55名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招考试英语成绩100以上),B组包括55名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中招考试英语成绩不及格者)。

二、实验过程

1.教师讲解阅读策略的含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阅读策略训练前,教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策略教学的意义、各项策略的定义和使用价值、训练计划的制订、策略的用法和使用场合。

(1)略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浏览文章的标题、插图、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及各段的主题句或结论句,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然后回答问题。

(2)跳读。在具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跳读策略去获取特定的信息,如年代、数字等,同时引导学生在跳读过程中理解情节,预测结局,找出主旨大意。

(3)细读。学生在对阅读材料有整体印象的前提下细致阅读,并提出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精读。引导学生猜测生词含义、推敲难句的句意、分析复杂句子的句法结构欣赏文中精彩的词句、关注句与句和段与段的连接手段,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强化练习阅读策略的运用

本阶段的重点是通过课堂阅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使用策略的能力。

3.学生独立练习使用阅读策略并将其贯穿于日常学习中

学生们独立将四项策略应用于新的阅读任务,并监控策略使用情况及效果,经常进行英语阅读比赛和阅读心得大赛。

4.加强交际策略和管理控制策略的训练

在合作学习策略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难题,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通过集体的智慧或老师的帮助寻找答案。

5.巩固和评价阅读策略训练

本研究历时两个学期,在每周的正常教学内容的每单元的课文和快速阅读短文进行策略训练,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并对阅读分数进行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高一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阅读策略训练的培训和训练后的结果,结论是:高分组的学生能在运用阅读策略的灵活度方面高于低分组,高分组在运用的阅读策略的次数也高于低分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和训练,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对教学的建议

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有丰富的策略意识,这样能做到随时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策略知识,能让学生也意识到策略的重要。

2.阅读教学与阅读策略要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策略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策略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拓展课外阅读

从高一年级起步,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网上资料的习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判断应使用何种策略。阅读后,鼓励学生开展班级,小组内的读书报告会,交流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1\]侯东华.阅读策略在高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

\[2\]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5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的训练,能够认识到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从把握阅读教学环节和过程、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注意提问和评价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关键词】

阅读教学过程小学语言文字问题措施

一、前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和理解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基,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对语言魅力的认知和重视,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目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中的问题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阅读内容的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重视,没有看到语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1】。在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和熏陶都是通过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作为前提来进行的。但是之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阅读内容的训练,注重情感的熏陶,一些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却跟不上步伐,语言训练的题目过少。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好阅读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课本内容,即使在阅读教学中,也仅限于阅读内容,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出更多的指导。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语言的学习,这都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内容分析过于琐碎和零散,小学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看法。过于琐碎的语言分析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教师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琐碎语言材料学习上,占据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也会降低其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以及阅读都丧失兴趣。

最后,教师不能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没有重视,对作文的训练不重视,缺乏指导。或者有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分开的,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

三、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语言文字训练

1.把握阅读教学环节和过程

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思考、练习、写作等作为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是基础,学生思考是关键【2】。多样环节的结合是学生在阅读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基础,并且教师要注重把学生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主体,做好主导,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在思考、写作以及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教师要先带领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障碍主要包括生字词、阅读的知识和背景等,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初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结构。再次,教师要重视重点片段的精读,要侧重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能够勤加背诵,积累语言。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能够做到迁移学习,学会运用语言。

2.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具体教学目标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落实到具体。首先,要在每节课之前明确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明确对学生情感教育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之外,还要明确语言文字的目标。例如,训练学生读,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而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落实到写,学生语句连贯是必须的要求,不能在写作时定一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空而且大的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步骤中。最后,教学目标还要包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学生课外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包括,阅读的指导、书面的练习以及写作等。教师要明确任务,不能布置“让学生自己去随便阅读”的任务,要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目标和任务中落实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3.教师注意提问和评价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提问以及评价。由于阅读课程中任务比较多,侧重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在提问启发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导向性、启发性以及示范性。在一节课中教师不应该提问过多,以免难以把握课堂节奏,要让学生有质疑的精神。再者,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练习等有适当及时的评价,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并要说出评价的原因,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对教师评价及时反馈。最后,不能一节课全部由教师自己讲解,还要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自学主要是指学生预习、回答问题前的思考、讨论、查阅资料以及复习的时间。这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做到巡视指导。

四、结语

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对学生语言文字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做到课外和课内两方面双管齐下,教学目标还要有长期性和具体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课做到逐步的积累,最后实现跨越。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6

英语阅读能力包括对英语词汇、结构和语篇的理解掌握能力。有效地阅读能获得更多的更准确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是理解语言知识、学习语言基础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生工作所需的主要语言之一。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读物,积累大量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能有效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兴趣。英语阅读又分泛读和精读,泛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精读能帮助学生透彻地掌握语言特点。同时,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全方面能力的教学的过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学生在听、说、写方面的能力的提高。此外,英语阅读理解也是英语考试中篇幅最长、耗时最长、单词最多、分值最高的题型。综上,可以看出,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目的之一。尽管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而专门的阅读训练较少,使得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英语基础高低不一。部分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偏少,学习方法单一。有些学生的英语语言功底不够深厚,学习兴趣淡薄,阅读量很少。在阅读文章过程中,遇到很多单词障碍,造成对语句理解不正确,进而影响对段落和整篇文章的理解。有些学生缺乏语法知识,回避对语法结构的透彻分析,也掌握不好语句与语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遇到复杂的语法结构的文章时,更是一头雾水,即弄不懂文章的表层大意,也理解不了文章的深层含意。

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发挥主动学习、主动阅读的能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部分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赶进度,忽视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也有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提供学生阅读、讨论的时间,忽视语言作为认识工具的作用,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思维意识。还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词汇的讲解过多,忽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技能的培训,更忽略课外阅读的训练,导致学生的阅读量过少、阅读技能不足,阅读综合能力相对薄弱。

三、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文章的准确性。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默读,提高阅读速度。许多学生阅读时习惯发出读声,有些学生甚至一词一句地阅读。有些学生习惯边读边用笔写画,或一遇生词就查词典。这种不好的阅读习惯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让学生养成迅速扫视的阅读习惯。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具体阅读教学中,一是要教育学生认真浏览题目,带着问题去阅读。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找主题句,获取大体信息,做到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明确文章体裁。三是要学会确定文章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推理和判断,运用标题和主题句去推测作者的意图,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语气和情绪基调,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来进行推理。

(三)培养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境、习惯

语言是人类进行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在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区别东西方文化差异,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这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理解文章的习惯,消除文化误区,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正确信息,从而得出精确的答案,达到顺利阅读的目的。

总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培养学生能够快速并准确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全元.巧攻阅读理解120篇[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2]唐滟珊.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高教论坛,2005.

[3]张彩云,刘海奋.探讨英语快速阅读的问题与技巧[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3)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7

一、阅读感知,创设语感培养契机

语感就是一种语言感觉,具有抽象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主动认知角度展开引导。首先是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小学生兴趣广泛,教师要利用生动讲述、故事引入、问题设计等手段,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广泛阅读感知中形成语感。其次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文字、动画等材料信息,引发学生阅读热情,学生在多媒体声光电信息冲击下,也会产生阅读文本的欲望,从而形成语感。再就是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和篇目,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阅读机会展开个性阅读,并从具体操作中形成语感。

在学习《荷花》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荷花图片,让学生结合文本描写,说说荷花的形态和内质特点。学生观察图片之后,对荷花有了更深刻了解。有学生说:荷花在盛夏开得特别旺盛,荷叶将池塘水面都遮盖了,像一个个大圆盘,挨挨挤挤的,托举出来的荷花,真像美丽的少女。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为学生提供观察机会,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其感知更丰富了。在总结中表现出来的语感因素更为鲜明。小学生语言表达水平普遍不高,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至关重要,对历练学生语感有积极作用。

二、揣摩体验,强化语感阅读引导

学生语感的建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感知的个性引导,让学生在口语交际、集体讨论、书面作文等活动中自然形成语感。教师在课堂中提出思考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进行解答,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辩论、演讲、讲故事等活动,都可以形成重要语感成长机会。学生阅读文本往往带有盲目性,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综合考量阅读环境、文本内容的深度广度、学生阅读兴趣激发点以及阅读可能达成的语感培养目标等,给出阅读提纲、设计阅读问题、展示阅读线索、进行阅读赏析,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语感。特别是阅读语言赏析,这是提升学生语感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引导学生揣摩文本人物情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如学习《可贵的沉默》时,教师把描写沉默的语段展示出来,让学生展开分析欣赏,并引导:从这段描写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呢?你如何看待大家的沉默呢?教室内立刻活跃起来,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成果展示时,有学生说:“大家沉默是因为都不知道爸妈的生日,内心显得不安起来。这件事对我们感触也很深,爸妈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幸福,我们却不记得他们的生日,这当然是不合适的。”从学生内心独白可以看出,学生从文本阅读中形成了触动,自然是不吐不快,语感自然生成。

三、迁移训练,构建完善语感体系

语感训练方法众多,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式训练,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常见的教法应用。但在迁移训练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掌握几个维度要求:一要紧密联系课堂学习实际,实现认知顺利转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实践相互作用和转换,形成语感能力。二要体现训练题目的梯度性,小学生学习认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实际设计训练内容,提升训练内容的覆盖面。三要丰富迁移训练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迁移训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还可以从不同维度形成感知动力,对培养学生全面语感能力创造条件。

在学习《月球之谜》时,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出一组迁移训练题目:①完成表达:从月球的自述中,我知道了()。②用“我来到月球上了!”为开头写几句话。③将课文中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展开题目设计,让学生总结阅读体会,给出习作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将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下来,这些内容限制不多,给学生训练留下宽阔的空间,学生在自由操作中有感而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8

一、英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地途径,也是学生与文字作者的一种思想交流。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展他们的视野,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甚至思维等内容的理解。

根据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能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得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的高中生由于缺乏自然的社会和家庭语言环境,因此阅读能带给学生的可理解语言输入量远大于听。阅读在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生成语言规则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阅读是学生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最主要途径,而大量的语言输入是今后进行语言输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二、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三、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主体由学生、教师和阅读材料三方面组成。

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这一新的学习阶段时,他们还停在以前的积累单词、巩固语法的做法上,在阅读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由于对课文阅读没有兴趣,更谈不上阅读课外材料,这样高中三年下来,他们的阅读总量偏少,阅读能力较差也就不足奇了。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难取得理想效果,其原因首先在于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没有注意到材料难度的阶梯性,而从对学生提出合适的阅读要求。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贪图省事,照搬现成的材料,使学生读后似懂非懂,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致使一些阅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对阅读望而生畏。再者,阅读训练没有计划性,传统课堂上师生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知识点的传授、掌握、复习和操练上,造成以语篇理解、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因此,运用英语阅读理论有效地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显得非常必要。

四、英语阅读理论依据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Gough(1972)等学者提出“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模式。此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解码过程,即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但此理论对篇章的重视不足。而Goodman(1967)和Smith(1982)提出“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Goodman认为阅读过程就是一个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但是这种模式由于过分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等技巧,忽视了诸如快速辨认词汇、句子结构等低层次技能,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同样不利。

许多教师还尝试运用Rumelhart(1977)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学说中的相互作用阅读模式指导教学,此模式认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在阅读的各个层次应同时发生。由于这一模式具备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教师面临词汇记忆和阅读策略培养的双重压力,加上缺乏系统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中下水平学生难以奏效。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摈弃阅读训练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其次不能全盘否定或者夸大某种阅读模式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一个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五、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阶段: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摆脱初中的阅读方式,往往会侧重于直接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重理性的感悟,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在一开始可进行句式辨认强化训练,每天几分钟。当学生熟练了以后,再改为词汇识别能力训练和段落略读训练,扩大视幅。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和句式识别能力后,教师选择一些与课文同步、难度适中的材料进行整篇阅读训练,帮助巩固基本句式,提高阅读兴趣,树立阅读信心。

在阅读策略方面建议先使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为主,辅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以略读为主。如在看到文章标题、黑体字等时能够预测文章大意、背景情况和文章风格。阅读时,能够关注文章开头的段落、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等,理清文章的脉络。快速浏览并找出给出的词汇,做上记号,将其作关键信号去识别。在阅读后的题目设计上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形式检测理解。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综合能力强化

进入高二年级以后,学生已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也逐渐摆脱了初中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此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学生对已掌握的阅读方式慢慢厌烦,对简单的检测题和阅读题材不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调整运用新的阅读理论来指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

这时要充分运用相互作用模式理论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教师可通过简单句与复杂句限时训练,语篇连贯训练,阅读问题类型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理解。而相互作用模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的信息不仅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传递的过程,而且高层次同样可以影响力到低层次。因而,学生阅读文章的活动和学生自己的背景知识储备相结合之后,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文章,而且能巩固深化句式和提高高频词汇的识别能力。这样,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深化。

第三阶段:知识综合拓展能力

到了高三年级,学生已有了较好的文章理解能力,经过两年的阅读训练,在阅读速度上也应有了不小的进步。当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学生对语篇的综合运用是教师要着重培养的能力。此时,教师才可运用自下而上模式结合语法教学,例如让学生在含有高考英语阅读高频难词的长句或段落中找出主干和大意、进行文体结构训练等。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9

[关键词]汉语阅读语言能力口语训练语感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90-02

现代汉语发展研究认为,口语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主体自身反复地历练才能实现,其他外在因素是无法替代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口语规范性、灵活性、生动性、独特性训练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口语训练意识,依据教材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尽可能拓展口语训练渠道,给予学生更多的口语历练机会,从而丰富学生的口语知识,训练学生的口语方法技巧,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一、阅读的重要性

对汉语学习者来说,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视野,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及语用技能,培养汉语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尽管我们的汉语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传统的汉语教学过多地承担了语音、生词、课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汉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最好范例。除此之外,课文还应成为学生说话的内容,这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教材。教师要很好地活用这一源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服务。教师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深入发掘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要在课堂上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本的口语素材,创造形式引导学生表达。

二、口语的重要性

“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如何利用有效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阅读水平,笔者以为在汉语阅读课堂上应着重加强口语、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

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阅读教学应有别于汉族学生,应把重点放在读和说上。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汉语综合素养的提高。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生活交往中,也能形成口语训练的习惯。可是,因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口语教学并不够重视,对于语言学习的规律,对于教学对象、教学的意义却研究得比较少,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是以自己的讲授、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展现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空间和时间,而且会损伤学生语言表达上的自信心,既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兴趣的激发

学生易为真实、具体、形象的东西所吸引。一方面,学生在直观的形象、连贯的情节的激发下,更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另一方面,多样的题材,动态的方式,也会使学生说起话来情趣高涨。假如我们能选择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便一定会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至有话可说。

在口语训练中给学生以成功的反馈,能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学生动机,光强调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应该使学生感到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让他们在老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四、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此《新课标》中进一步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朗读中加强口语训练

朗读训练是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的基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通过诵读、背诵,训练语感,学生不断积累词汇和句式,丰富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能力。诵读训练还应结合语文教学进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教师的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多角色读。有关描写生动、精彩的片断,含意深刻的语段,历代传颂的古诗文还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了然于胸。

(二)利用提问进行口语训练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表达的初期训练方法,是发挥性的口语练习。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请学习成绩不同、口头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应专注聆听,以便做恰切的评价和指导。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重点词语对学生进行提问竞答。精当的提问,是阅读教学激活思维、调控思路、引导深入读悟探究的有效手段。问题竞答则是引发学生的发言动机,调动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复述课文进行口语训练

复述是检验学生对所阅读课文的感知、理解、记忆,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达能力的常用手段。阅读教材中的不少课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可有针对性地选用改变人称、改变体裁、改变记叙顺序、补充扩展课文内容或故事情节。故事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故事,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情景模拟进行口语训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适时地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可以让学生饰演原文中的一些角色,以丰富、活跃的语言环境自由发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式和结构,从模仿开始,将课文的规范语言逐渐成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读中学说,会说也敢说,从而使读说能力同时得以提高。具体的做法是依据课文范例举一反三,说出内容不同而结构相似的话。训练口语表达的具体性、准确性、逻辑性、严密性,促进思维和语言的协同发展。

(五)在讨论中加强口语训练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的讨论,学生的说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特别在师生共评的开放性讨论中,不仅能提高学生说的胆量,说的欲望,说有能力,说准确、说流利、说生动,而且能提高学生说的思维品质,使思维变得灵活、敏捷、流畅与独特。这样的说,能使学生享受无尽的快乐。

(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口语训练

《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但在按小组形式练说时,往往会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其实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比如先可以一个人说,三四个人听,听完了凑在一起议一议,哪句话应该用什么语调,什么地方用什么动作,甚至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眼神,流露什么感情等都可为议题。由于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甚至不同性别的学生,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而小组讨论为他们创设了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减少了他们的心理压力,给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较为宽阔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在汉语阅读课中必须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的效果。不断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积极练习,认真摸索,善于总结,找出更好的方法,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其提高汉语听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泉水.还口语交际一席之地.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

[2]张秀琴.对改进现代汉语教学的思考.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2).

[3]田宇贺.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改革论析.社会科学家,2004,(5).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所在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组元不科学,无层进关系,导致过多的无效重复劳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

第一,教材编写体例导致教师、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是说教材编写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说教材编写体例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教材选材、组材的首要视点是明确目标;其次是排列顺序的标准问题。一门学科所拥有的体系是重要的,它一旦瓦解便会丧失逻辑性,这两点本应综合起来考虑,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分开来考虑,总体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而教材分类却是以文章体裁作为组元标准。文体之间本身无层进关系,无难易之分;受教材限制,语文课堂教学当然也无层进关系。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使师生感到目标模糊,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语文教师的被动操作与思维定势。面对教材的编写体例,大多数老师只是顺其自然,教材怎么编,我就怎么教,不去主动改变。加上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师已经适应、习惯,并形成思维定势,不想改变,不愿改变,甘愿受教材体例所限。而那些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显著成绩的老师,往往不受教材限制,主动探索,对教材作创造性运用和发挥,因而他们的教学卓有成效。

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基本设想

(一)打破语文课堂教学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的目标体系,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应以语文能力作为组元分类标准。在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以何种能力为中介又兼及其它三种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书本教材与学生发生联系的媒介,又是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的中介,通过阅读优秀文章可以学习借鉴写作方法、写作经验;反过来写作也可以从某个侧面了解阅读效果如何;阅读之后交流阅读体会,听与说既可成为阅读的延伸,反过来又可评价阅读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于阅读。以高中语文为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阅读技能呢?回答是:能准确快速筛选必要的信息,能迅速把握文章语脉,能深入挖掘文章内涵,能赏析精美文章,进而能研究语言现象,研究文章特点,掌握阅读规律。阅读能力有层级差异,以阅读能力为标准,根据不同的阅读技能配以相应的阅读课型来组单元,以分别实现一个个具体的能力目标。语文教材相应改变,第一单元为筛选型阅读,培养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判断、选择、吸取必要信息的能力;第二单元为框架型阅读,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把握文章语脉的能力;第三单元为阐释型阅读,培养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理解文章主旨精神的能力;第四单元为赏析型阅读,这是综合型的,既可以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分析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鉴赏能力,丰富想象力;第五单元为研究型阅读,培养学生研究语言现象文章特点和阅读规律的能力。这样使语文教材前后单元具有了层进关系,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层进性、阶段性,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一阶段的语文能力的掌握为下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鼓舞、激励学生去进行下一阶段的语文学习,成效鼓励在阶段性层进性的学科教学中作用明显,而在无阶段性标志、无层进性的学科教学中作用模糊。这样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为学习其它学科作了工具性准备。学生所学习的数理化,都有比较严密的逻辑序列,先易后难,层级递进。

(二)引进多媒体技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语文训练效率。所谓多媒体是指具有多种传播媒体、交互性、集成性三大特征的计算机处理和应用信息的一整套技术,它能同时抓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二个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把多媒体引入语文训练,能够解决一直困扰于语文教学界的难题,使语文训练科学有序,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语文能力科学训练系统可以集训练、辅导、达标于一体。

(1)训练。实现层进有序的科学训练,以现代文阅读为例。先根据文体分类,每种文体都分项训练与综合训练二步,分项训练按能力点逐个分解,包括词的理解、句的理解、某一局部内容的理解、段的理解、篇的分析理解,每个能力点集中训练,由浅而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每个项目学生通过之后,多媒体都给予鼓励。类似于游戏机,分项训练通过之后,然后进行综合训练。

(2)辅导。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进行辅导,每个训练题都给答案,并解说正误原因,每项能力点的试题,都介绍一般解题常规和解题方法,根据需要可以播出,使学生不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知其如何然,即怎样才能做对。综合训练完成之后,多媒体给判分评卷,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分析错误原因,分析能力差异,并告诉你通过方法,指点迷津。如综合试卷未能通过,则根据试卷分析,找出缺漏,重新做分项练习,单项通过之后,再做综合训练,通过之后,则进入下一阶段。

(3)达标。与同级考试同等水准,训练分几种级别,有单篇课文的,也有单元测试,有期中期末考试级别的,也有会考高考级的,难度逐渐加大,水平渐渐提高。

将多媒体引入语文训练,有诸多长处,首先实现了有意识的有效重复,消除无意识的无效重复,从而提高效率,避免做无用功;其次在语文训练环节上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以往教师限于时力、水平不能实现的,多媒体技术达到了;第三从根本上实现了语文训练科学化,训练有针对性,训练有序,训练有趣,提高了语文训练效率,达到了使学生语文能力逐级层进发展的科学境界;第四在训练领域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