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空间设计概念十篇空间设计概念十篇

空间设计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4:27

空间设计概念篇1

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得实体商业空间的经营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零售店若想焕发新生,观念的革新和形式的改变势在必行。因此,在新的消费模式影响下,品牌概念店作为新型零售店模式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多功能、体验式的空间将成为设计重点。

1品牌概念店的空间概要

1.1品牌概念店的定义

品牌概念店一词来源于欧美,用来形容那些极具创意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实体店铺,即以品牌文化为基础,融合更多创新点、体验环节以及生活导向的店铺,一般统称为概念店。在店面设计、产品的摆设等方面,品牌概念店通过融入的品牌文化、地方特色以及时代元素,让消费者体验其中。

1.2品牌概念店空间组成

品牌概念店通常由展示空间、交往互动空间以及中介空间三部分组成。其中展示空间是品牌概念店空间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来向消费者宣传品牌文化,展示品牌商品。与过去的零售店摆放柜台进行展示与销售商品不同,品牌概念店的展示空间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与空间感的表达,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在空间中的消费体验需求。交往互动空间则是品牌概念店空间的特色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多媒体互动区、休息等候区、会客商谈区等。正因为交往互动空间的存在,使得零售店不再是一个售卖场所。通过构建“建筑社区感”的方式,让消费者可以互相交流、探索关于品牌的全新事物,传递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将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以及将室内外空间紧密联系起来部分的就是中介空间,在品牌概念店中,中介空间的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交通空间、边界空间等。

2体验式消费与品牌概念店

2.1体验式消费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模式也因此逐渐转变。体验式消费模式应运而生,取代了以往的交易式消费而成为当下的主流消费模式之一。体验式消费模式关注的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感与自我满足感,而并非只是为了购买商品。在此基础上,商家根据人们的消费特征,为消费者创造特色、丰富的购物体验环境,使消费者在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上得到满足。

2.2体验式消费与品牌概念店的关系

品牌概念店与体验式消费是相互作用的共存体,表现在品牌概念店空间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感,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而消费者的体验感又影响了品牌概念店在空间上的各个设计环节。只有在尊重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品牌概念店空间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建筑空间(图1)。

3体验消费模式下的品牌概念店空间设计策略

3.1注重互动体验的空间功能设计

品牌概念店不同于传统零售店以售卖商品为主的单一功能空间模式,其通过多元化的空间功能吸引消费者前来,并在空间中都融入了互动体验环节,加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使消费者产生丰富个人情感。

3.1.1展示空间

品牌概念店的展示空间多采用开放的形式,为保证消费者通透的视线,室内很少通过隔墙来对空间进行划分,减少了空间的边界感,从而形成了具有连续性、通透性、灵活性的空间序列整体,给消费者带来了自由的体验氛围。由于空间中的阻隔被打破,空间四周的墙体甚至是天花板都可以用来展示品牌商品,传递品牌文化。北京三里屯苹果概念店的展示空间(图2)中除了摆放商品的展示台外,没有设置任何的隔断,空间连续通透,充分地将品牌商品展现给消费者。开放自由的体验空间极大增加了消费者与品牌商品以及导购员之间的互动。

3.1.2交往互动空间

品牌概念店中,交往互动空间主要由三个区块组成,即多媒体互动区、休息等候区、会客商谈区。在多媒体互动区设计中主要运用“超媒体”技术来激发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欲望。如VR、3D虚拟等沉浸式体验,带给消费者全方位的视觉体验感。品牌信息通过超媒体的形式直观快速地传达给消费者。新鲜感促使消费者主动参与到品牌活动中,使其更全面地了解品牌商品与文化。休息等候区与会客商谈区同样加入“超媒体”技术,加强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感。3.1.3中介空间品牌概念店中的中介空间主要包括连接内部不用功能板块的交通空间,以及连接室内外环境的边界空间。其中交通空间不但起到连接与分隔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消费者。通过在交通空间中加入展示环节,加强了消费者互动体验的连续性。边界空间的设计则可以结合外部立面,通过设置“柔性边界”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渗透,使得消费者还未走进店面就可以透过边界空间注意到商品,从而产生体验欲望。

3.2整合知觉体验的空间场所设计

一般情况下,对于外部环境所传递的信息通过感知器官传到大脑,进而产生相应的知觉感受。莫里斯•梅洛-庞蒂①(mauricemerleau-ponty)在其《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世界,就是因为人体本身的感觉器官对于世界的直接体验,即知觉体验”[1]。交叉知觉模式可以加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共同的认知反馈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商品及空间的整体印象。因此,在品牌概念店空间场所设计时,应从多个方面考虑,从而帮助消费者形成对建筑空间的良好认知,如建筑空间场所的气味、声音、温度等因素。在听觉方面,可以在品牌概念店内部空间播放符合消费体验的音乐;在视觉方面,可以通过塑造其内部空间特有的界面形态等;在触觉方面,有机地调节空间中的温度与湿度;在嗅觉方面,可以通过特有的空间气味形成消费者的嗅觉记忆,增强其对品牌空间的辨识度。

3.3激发审美体验的空间环境设计

3.3.1材质与色彩的选择

品牌概念店室内空间的材质与色彩会影响消费者在空间中的视觉感受以及审美体验,不同色彩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尺度、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冷色使人冷静,暖色使人感到温馨、安逸。不同材质的使用会给空间表面带来不同的触觉和视觉体验,创造出不同的内部风格。如天然材质让人感到亲切,人工材料常用来塑造现代风格。因此,品牌概念店的内部空间材质与色彩的选择因考虑该品牌商品的风格,店面选址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地域气候环境等,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品牌概念店的空间环境审美体验的需求。东京星巴克概念店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②设计,内部空间的色彩选用暖色,营造出温暖调和的气氛。在建筑中央巨大的铜咖啡豆桶表面采用铜材质,并在其表面制作出数百朵樱花,来模仿每年春天出现的花朵。隈研吾将日本传统设计与星巴克的现代感相结合,再搭配目黑川的季节变化,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在空间中审美体验。

3.3.2景观与植物的引入

品牌概念店中引入景观与植物,可以调节空间内微气候,从而增加室内的氧气含量。从体验上来看,景观与植物作为自然元素,不但可以使得消费者精神愉悦,还可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增加室内空间活力,创造出充满生机的室内环境和丰富的光影效果。植物有时还具有象征意义,将其引入到室内空间中,使得消费者产生认同感与亲切感,极大刺激了消费者的审美体验。

3.3.3外部空间环境的渗透

人们在空间中与外界环境交往的中介就是窗户,其直接影响了内部空间环境的质量。在品牌概念店中,窗的使用更多是考虑到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窗作为内外空间交往的媒介,将室外环境引入室内,让消费者与室外环境发生联系,并提供了有趣而多变的视野。品牌概念店的立面大多采用玻璃幕墙,并在窗前结合布置展示空间,一方面增大室内采光面积,在视觉上丰富空间层次;另一方面加强室内外的联系,模糊了内外空间的界限,提升消费者对场所的认同感,进而激发了消费者在室内的审美体验。

结语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品牌概念店作为全新的零售店模式,其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具有品牌特色的体验式空间。因此,与之相关的品牌概念店空间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功能、空间场所与空间环境,并结合消费者的多种体验需求,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刘凤军,雷丙寅,王艳霞.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08):81-86.

[3]刘磊.体验式消费模式下商业综合体商业空间解析[J].科学中国人,2015(36):64+67.

[4]沈梦琦.体验式买手店空间设计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07):215.

[5]曲伟.购物中心室内公共空间体验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空间设计概念篇2

按照JCi标准进行设计

为了将医院打造成为先进的现代化医疗机构,设计时按照JCi的标准进行设计。JCi标准是国际性的认证标准,满足其标准的医院在医疗护理和安全性方面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于在亚洲有过参与JCi医院认证的经验,设计单位将设计与用户的满意度之间的基本关系充分展现出来。设计团队特别重视室内运行和设计,并根据医院的价值观念采用了以下主要设计理念:现代化先进水平、功能性、以患者为中心的环境。

设计原则植根于医院“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患者的体验满意度是形成整个设计流程的关键。设计团队借鉴了酒店设计的元素,并在所有室内空间采用了宁静的设计概念,以便提高患者和探视者的体验满意度。按照“风水”的说法,我们在医疗门诊综合楼的主要入口通道设置了水景,降低了人流拥挤区域的噪音,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除了室内的空间,通过大玻璃窗将室内与外界环境相连,可以直接看见花园的美景和让自热光进入室内。

功能性空间的特点具有便捷、通达性

每层楼采用不同的颜色方案,帮助患者和探视者定位,并很容易找到目的地。另外,灯具将导示和标识牌结合起来,在引导人们的同时还节省了能源。公共和个人空间用透明隔墙分开,可以让灯光穿透,同时还能为病患提供一个隐私的环境。

入口通道采用门廊模式

天津北辰的入口通道采用了门廊的模式,探视者在进入医院前必须经过,以便清洁他们的鞋。在入口处采用了风帘系统,将室内和室外空气分开。这些特点都是现代医院的基本要素,避免了细菌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医院内部。        (责任编辑许译心)

1~2.天津北辰医院整体外观图

3.设计团队借鉴了酒店设计的元素,天津北辰医院内部设计光线充足,宽敞明亮

4.每层楼采用不同的颜色方案,帮助病患和探视者定位,并很容易找到目的地

空间设计概念篇3

关键词:创意产业;设计创新;概念设计

中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东拼西凑和学习借鉴的艰难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素质设计师队伍的不断成长,曾经的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需求,以设计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成为当代设计界的主旋律。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环境下,环境设计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向创新思维要效益,在设计与教学中,探讨环境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1创意产业背景下,创新产生价值

环境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设计师必须丢弃单调的功能主义设计观,逐渐认识到产品和服务包含象征性意义和非功能性价值。借用经济学家JosephaloisSchumpeter对于创新给出的概念:“创新”(innovation)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JosephaloisSchumpeter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所淘汰。同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创新”赋予环境空间前所未有的生趣和意境,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承担起艺术“改变生活”的承诺,这种设计将是顺应时代的创新性设计,被大众所接受从而付诸实施,否则将被设计市场所淘汰。在创意产业语境下,产品的设计创新具有特殊性。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创新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通过新颖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开发新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在创意产业语境下,设计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非实质性品质的创新。产品的价值(价格)更多依赖于它们无可测量的非实质性品质,而不是依赖其具有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这些非实质性品质,如风格、新颖性、商标声誉、匮乏性或“独占度”——能授予产品一种与艺术匹配的地位[1]。其中产品的风格、新颖性以及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的发掘,正是设计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设计创新带来产品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创造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设计品质的优劣与市场受欢迎程度,关键在于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满足了“基本需要”后,还有“爱、友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和“尊重需要”,社会现在还能继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渐增加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人们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设计创新就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要为目的。针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的设计,处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端,难以调动大众潜在的购买欲望。例如,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用餐活动的餐厅,只注重饭菜品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更高层次的需要,就要诗意地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塑造新颖的餐厅空间情境,让顾客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增加顾客的认可度,这样才有可能带来高附加值,提升餐厅的经济效益。

2概念设计是设计创新的有效方法

从总的社会层面来说,设计创新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设计师个体来说,创新是设计师的立身之本,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创新模式。在环境设计中,乃至于设计教学中,设计创新不是具体的知识,它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能力,记住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即可。我们必须去探求这样一套方法去应对设计项目——从客户需求出发,分析研究设计项目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念设计正是这样一种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可组织、有目标的设计思维模式,它表现为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进化的思维过程。概念设计是从设计对象的众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提取出本质属性,用某种媒介手段概括起来,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2]。就环境设计而言,“概念设计”就是用视觉语言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这些概念和思想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点子、创意、想法,区别于其他领域,在室内设计中它们都要归结为视觉形态和空间语言。它们构成三维视觉形态,建构特定空间关系,形成市场价值,呼应人们高层次需求。

3概念设计的步骤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美院设计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就是一个运用概念设计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创新的成功案例。世博会展馆不仅引领着各个时代的建筑思潮,而且在空间和技术的创造上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空间观念和体验[3]。根据米兰世博会的场地和要求,经过综合分析,中国馆确立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麦浪、田野、城市天际线等视觉形象的展现成为语言媒介的视觉形象转述,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主题。最终用放样技术把田野和城市天际线相连,自然景观元素与群山型的建筑相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同时,建筑外形提取了传统歇山式屋顶的造型元素,让中国馆打上深深的中国建筑文化烙印。在世博会的国际舞台上,其体现了中国气度,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在有效利用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从米兰中国馆的设计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概念设计做为一种设计创新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分三步走。

3.1概念的提出

概念设计的第一步是对事物作出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认识,一方面有对于场地空间的历史、现状、功能需求、技术参数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在空间中那回眸一望、记忆中的一份感动、使用者的生活琐事等等感性的片断和灵感的闪现,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美国当代建筑大师斯蒂芬•霍尔在其著作《锚》中也就设计概念的提出讲到,一方面是理性思考的,即“从功能方面对场地的解析、远处的景观、日照的角度、交通的运行以及通道”;另一方面则是灵感、经验的,即“从场地的第一感觉中产生意念……赋予一个新的空间确切内涵。”概念设计的关键在于思想,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具有同样功能属性的空间不计其数,尽管现代主义大师们提出“功能决定形式”,但这些空间不可能以同样的面貌存在。不同的地点、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甚至一场、冬天的一缕阳光,抑或门前一棵柳树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为空间带来无数的可能性。设计者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室内空间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空间定位,最终形成一个对该空间的独特认识,提炼出设计概念。

3.2.概念的转化

当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确定下来之后,对于空间的完整认识起初可能是以文字语言这样一种媒介表述出来,也可能是文字语言与影像相结合的,最终在环境空间中都需要转换成空间语言与图形语言。概念转化的关键在于设计概念是否能够全面透彻执行下去,设计想法能否有效表达出来并适用于环境空间。在这个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平时训练有素的空间组织能力,需要对图形语言的抽象与构成能力,需要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知识,形成该设计项目的一整套系统造型组织模式语言,用这套模式语言统筹该环境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从设计语言学的角度说,也就是形成一个特定的句法,把这些单个设计词汇组织起来,表达一定的语义,塑造其特有的空间意境。同样的词汇由于句法不同,可以有多种语义,这正是概念设计的创新本质,是我们能够产生新形式、新语言的关键。同样是设计灵感来源于山川的视觉形态,但设计的形式语言组织方式不同,譬如说句法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方式与运用立体构成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空间,肯定是大相径庭、各有特色的。

3.3概念的实施

概念设计可以让设计师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精神的世界,但要想概念设计结出硕果,那么就要在概念实施的过程中紧扣主题,始终以设计概念为中心,保持设计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在设计概念的框架下有了整体的视觉形象,让视觉形象统筹整个空间,这样就避免了设计中东拼西凑所造成的空间中各个界面形象的凌乱、不协调。概念设计要有可行性的材料和技术支持,如果现有技术不能完全支撑我们的创意,首先要想办法去解决。在弗兰克•盖里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时候,其外墙曲面在技术上是个难题,但整个项目没有为此放弃,设计者不是修改设计方案而是请技术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软件,用于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从而成就了这一解构主义的建筑杰作,也让我们看到了之后一系列巨大体量的曲面有机形态建筑。如果以当时的技术无论如何跨越不了现实与想像的鸿沟,也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替换和妥协。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以海面上的白色风帆作为设计概念,计划把屋顶设计成壳结构,但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无法完成,最终妥协,用同样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代替,最大化保持了设计概念,为世界留下了童话般的建筑并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在信息化时代,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让概念设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为概念的表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设计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4概念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简而言之,在基于概念设计的环境设计创新模式过程中,首先,设计师从理性分析和感性的灵感闪现中确立设计主题,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视觉语言替换文字语言,对视觉图像和空间进行处理,形成独特的环境空间视觉语言;最终,与现有的材料技术进行整合,把概念转换为物质实体,完成现实环境空间建构。总之,概念设计模式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能在设计实践和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设计者的设计竞争力。

作者:王莹单位: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英贾斯汀•奥康诺著,王斌,张良丛译.艺术与创意产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50.

空间设计概念篇4

关键词:动画场景设计;场景;背景;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和动画场景相似的传统电影、戏剧的场景,与动画场景有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传统电影、戏剧的场景是属于实物性的空间范畴,而动画场景是属于虚拟性的空间范畴。实物性的空间通常服务于真实角色的表演,受限于角色真实性特征的影响,场景空间的调度和自由度必然要控制在一定范围;而虚拟性的空间则一般服务于虚拟角色的表演,在画面场景空间的调度和自由度上,可以不受如电影、戏剧中的真实环境的空间限制,使动画场景呈现的范围、角度、镜头运动与衔接达到无所不及的自由。当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已经大量运用于电影制作之中,这使得原有的实物性的空间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而虚拟性的空间的服务对象也出现运用于真人。

因此,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动画的许多概念已经需要与时俱进,逐步更新,从动画发展的时代性与技术性上来探讨动画场景设计与场景、背景的异同。

1动画场景设计与场景的概念之争

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场景是指“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包含了角色生活、工作等活动场景和想象的非现实环境。”[1]场景,在电影或戏剧中是为角色表演所搭建的舞台,在动画片中同样也是为角色表演所营造的空间环境。只是从传统意义上讲,服务于真实对象的实物性空间范畴与服务于虚拟对象的虚拟性空间范畴作为两者最大区别。但是,数字技术的介入,让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虚拟性空间环境,也使得电影中的角色不再只是真人,还出现了虚拟角色与真人共同在虚拟性空间环境中的表演。如类似《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影片中真人、虚拟角色、实物性空间与虚拟性空间的结合,成为当下电影大片追逐的一种时尚,同时也引领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审美观的提升。

回过头来看,电影中出现的这样一种虚拟空间环境,它在服务于真人角色表演也必须要受制于角色真实性特征,这种虚拟性空间环境仅仅是无法实拍的实物性空间的“模拟再现”,场景空间的调度和自由度必然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电影的虚拟空间环境与动画场景设计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从概念上梳理来看,场景中的“场”通常是指电影或者戏剧的场次、段落,是时间的概念;而场景中的“景”是指景物、环境的意思,是空间的概念。这一点,电影或者戏剧的场景与动画场景两者都是相通的,属于同一范畴。进一步衍生来看,电影、戏剧、动漫、游戏、广告等一系列由镜头语言所表现的作品,都是由角色和供角色表演的环境这两部分组成的,而角色所处的“环境”就是场景。不管是针对什么类型的艺术形式,场景向观众阐明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时代特征和地理特征等。

从现代动画理论发展的研究来看,动画这一门艺术,它被归纳为电影的一个门类,从呈现的最终形式上包含了电影的基本特征。按以前的动画史研究中表述,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是以真人为拍摄对象,而动画则是以虚拟角色作为表现对象。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审美的提高,电影在表现手段上更加追求创新,更加注重基于现代科技的精心包装,使电影似乎呈现出无所不及的电影效果,画面冲击力、感染力,在编剧渐趋成熟的桥段下,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美感。而与此同时,随着饱含诸多类似动画技术的数字特效大量的运用,电影与动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电影中的虚拟角色有时已经作为主角呈现,或与主角人类同等重要的地位,如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其中10英尺高(约3米)的3D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的展现几乎撑起了影片的主要剧情叙事,而其如世外桃源般的潘多拉星球的各种数字场景与虚拟角色的结合,在忽略真人故事部分后,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部三维动画片,可见数字技术的应用应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动画、纯数字三维动画,更衍生至与真人结合的新的展现形式。因此,现代电影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是饱含诸多动画元素的数字技术的电影;动画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了,而是一个“大动画”的概念,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两者的界定越来越困难,而蕴含动画元素的数字技术与真人的结合也将成为未来电影发展的趋势。对于这类电影与动画的概念界定,是未来动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与同属动漫门类的游戏,其“场景”则是指游戏中的环境、建筑、机械、道具等。从动画本体上看,游戏没有动画剧情般的叙事,它只是游戏桥段的环境场所,是为完成动漫游戏的任务、冲突服务,以及为刻画角色性格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游戏场景通常可以理解为根据企划的要求还原出游戏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环境元素、建筑物、道具、幻想环境等。它的创作是依据动漫游戏剧本、依据角色造型、依据特定的时间线索规定的。游戏场景设计不但影响着角色与游戏进程,而且还影响着游戏画面的欣赏。动画片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是动画片中多种元素综合产生的,它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而紧张、忧伤、欣喜、兴奋,而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玩者最直接感受到的还是场景设计所传达出来的气氛和画面整体情绪。

2动画场景设计与背景之争

对于动画行业传统的从业人员来说,“背景”这一词可谓是非常熟悉的一个叫法,在动画公司,背景是作为一个部门存在,从业人员叫做背景人员或绘景人员,背景是传统动画片中作为衬托角色表演的舞台。但就字面意义而言,背景包含两层意思,“背”是背后、后面的意思;而“景”则是指景物、环境的意思,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而这个空间其实只是一个具体的针对性的单独空间环境,它没有时间性的概念。

首先,传统意义上所谓的“背景”,单独拿出来看,就是一张静止的、单一的、不与角色产生互动的画面。由此,它也不足以表达“场景”,因为场景既具有空间性特征,又具有时间性特征。往往,这种“背景”呈现的是一种“标牌功能”,如同电影中某个建筑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杂货店”等等之类,这是创作者的刻意表达。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在看一部动画片的时候特意去留意角色身后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张“背景”,进而反复揣摩。除非这是一张长时间不动的背景,人们在看腻了角色后只能被强迫去看角色以外的背景,但这样的动画就显得很无聊了。观众通常只会接受“场景”的概念,一旦这张画面完全凝固和孤立,而且无法与角色产生互动作用,那它就显得多余,也就毫无意义了。

其次,在行业实际操作过程中,“背景”这一词也不够严密,比如在具体的动画影片画面中,角色前可能还会有前层、中层,在角色后,背景层前面可能还有后景等,而“背景”两字只是指角色后面衬托角色表演的环境。所以,以单独“背景”一词而概而括之,此概念显然不够准确、严密。只是行业内由于传统动画片场景是以背景居多而产生的一种习惯性说法而已。

那么,对于动画场景设计而言,从目前国外动画行业的一般操作程序来看,有些导演习惯性的在正式进行动画场景设计之前,通常会先展开探索影片风格基调的概念设计,动画影片的概念设计分为角色概念设计和场景概念设计,动画场景概念设计是动画场景设计之前的前期构想与影片基调测试。根据剧本,设计出场景概念草图与场景概念气氛图,可以基本框定影片的时代特征、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是动画影片创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影片的正式制作起到一种整体性引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会经过许多的尝试、修改,直至最终确定。如宫崎骏多部动画影片的场景概念设计,从影片正式制作之初,就基本控制住了影片的风格基调,为影片的展开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依据概念设计的风格基调指示,动画场景设计这一步骤将按此完成整部影片的场景设计细节工作,包括主次场景、多角度场景等。接下来,进入绘景绘制这一程序,完成场景正式彩稿的着色工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画场景设计其实是作为动画场景概念设计的进一步升华,它把导演的想法明确,风格基调确定,与角色设计共同构建出完整的影片世界观。

综上所述,动画场景设计既要包含时间的概念,又要包含空间的概念,更要涵盖动画片所具有的诸多特性,因此动画场景设计可以这样重新定义:指随着动画剧情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特定空间中,除角色以外的一切对象的动画景物元素的设计。这其中既包含了时间的概念,又包含了整个空间的概念,同时又紧扣动画这一基点,基本上完整的阐述了其内涵。有时,在具体创作中,根据需要,我们也往往把作为环境气氛元素的群众角色作为动画场景设计的范畴。动画场景设计它不是单独的背景设计,也不是单纯的环境艺术设计,更不是艺术家感情宣泄的风景写生,而是依据动画剧本特定的时间线索等来为角色表演服务所进行的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艺术创作。因此,要学习、研究动画场景设计,必须首先理清“场景”、“背景”和“动画场景设计”的概念,以明析正确概念,使学习起始就能抓住核心要领。

参考文献:

[1]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418.

[2]汪璎.动画场景设计[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空间设计概念篇5

《现代设计词典》中写到“构思设计”等同于“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整个设计阶段的初期,它包括前期资料收集、理想化草图分析、基于现状分析、最终设计构想的提出和拓展。《设计词典》中将“概念设计”定义为一种以形象作为设计对象,宽泛思维的设计形式;它开始于对新观念的一种理想化思考,在其中提炼并产生新的设计方式。概念设计始发源于20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它又被称为“观念设计”。在“观念艺术”影响下,起初的“概念设计”形成了在抛开所有技术限制的环境下,以无限制的全角度探索与探讨和自由的表现创意为最终目的。概念设计在平面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方面运用较多且理论探讨也较丰富。美国平面设计师爱伦?霍伯特(allenHubert)曾撰写了一本书“ConceptualDesign”(概念设计),有关如何进行平面设计的创意表现,将创意理念赋予某设计对象,通过这种方式直观趣味地向消费者推广产品和企业。当时“概念设计”这个观点还不为人所熟知,人们没有从该角度理解、重视这个问题。而工业设计领域可以说是倡导“概念设计”的先驱者,由于工业产品具有批量化生产的特点,工业设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更直观,可以快速、高效的对大众市场信息做出准确的反馈。在汽车工业尤其明显,概念设计成为推动汽车工业不断创新的源头。但是在景观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并不能纯粹的只表现创意,而应重视对场地的思考,即从一理念出发,结合场地的现状及设计要求对方案在意向形态上进行的归纳与总结,为设计活动的深入开展指引前进的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

2景观概念设计的要素

当今,世界众多设计师们都认为一个场所应该有其特征———“认同”(identity)是最常用的词———来使它有别于其他场所。而景观概念设计的最终目标也是赋予场所以认同感,通过对场地氛围的营造让人们身临其境的对其有一个概念的体会,在营造场所认同感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色彩、光线、材质是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同时也是景观概念设计中的三个要素。

2.1色彩———景观概念设计中恰当色彩的应用可以达到渲染环境氛围和影响人们情绪感受的作用纵观众多景观概念设计作品,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有关色彩运用方面的规律,即概念设计师们喜欢用干净的纯色、原色、自然色来赋予景观象征性达到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目的,因为纯色、原色具有很高的概括性搭配使用可以起到震撼人心和引导人们产生丰富联想空间的效果。德国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师与教育家彼得?拉茨曾说过:“熔化的铁水在凝固过程中塑造的肌理和铁块被锈蚀后改变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相对于花木的种植毫不逊色,甚至要更自然一些”。由此可见,色彩具有一种似语言的象征特点,概念设计师们可以很好地将其使用于作品中从而表现设计概念。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心理感受,例如,色调鲜明的空间给予人愉悦的感受,灰暗的空间带给人压抑、抑郁的情感。此外,颜色具有国度界限和民族特性,比如美国的股市,红色代表下跌,但是在中国,红色则代表上涨。由于色彩的这种特性,概念设计师们将其与空间形态很好地揉捏在一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觉空间。

2.2光影———包含所有的颜色,万物之源“光”,可以强烈地唤醒物质性,它孕育着时间和空间,光影的交错记录着场所的四季变迁光与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安藤忠雄是一位将光影与空间巧妙运用的建筑大师,将清水混凝土材质运用于建筑外立面是其常用设计手法之一,同时通过对外观形态的改造将外界自然光线引入室内,随着时间或季节的变迁而光影流连,即使是最简单的元素形体,在光线缓慢的移动下光影千变万化,形态变得活泼而生动,随着居住人的行动实现移步换景。他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态,用光线为人们创造一个微观世界。光影效果的运用不止体现在白天,夜晚通过人造灯光打造的效果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一种数字视觉概念的效果,这是概念景观设计表现的一大特点。

2.3材质———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特有的质感与肌理,在景观概念设计过程中善于发现与重塑材料是现代景观设计师们常用手法之一在安藤忠雄的设计作品中我们通常只能见到如混凝土、玻璃板、木材等少数材料。在他的设计中,所有建筑表面都进行清水模处理,不加其他修饰,很多项目以近乎成本的低造价完成。他将谦逊、纯朴、节约的文化融入设计中,通过质朴的材料和单纯的几何结构来达到居住和生活上的精神满足,同时又具时代感和艺术性。彼得?沃克强调人类与环境的交流,强调追寻并表现大自然的奥秘,在他的作品中多见如石材与木材的运用。可见现代景观概念设计师们崇尚自然材料,他们尝试将普通廉价的材料将其艺术重塑从而变成有用耐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让其独具艺术性,自然中现有的材料如生锈的铁、打磨的石材等在景观空间中都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最原始最质朴的感受。

3.结语

空间设计概念篇6

提出了一个用于服装虚拟营销和展示的新型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旨在提供一个操作环境,以直观、人性化方式为展示设计的不同阶段提供支持。首先,本研究为师生提出了一个计算机辅助服装展示设计系统框架。该框架指的是实用工具箱和目前的商业软件功能,以及符合服装展示教学的实用要求。其次,本文描述了基于过程的服装展示设计系统(pCDDS)的机构和功能,以及展示设计的工作流程,这个系统被称为基于过程的服装展示设计系统(pCDDS)。该系统提供了一个操作环境,以直观的人性化方式支持展示和设计过程,为设计新手提供指导以完成虚拟展示设计,更好地理解概念、原则和相关知识。最后,运用定量与定性评估方法进行了用户评估,使用pCDDS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完成整个展示设计过程从概念化到特定设计方案评估,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虚拟营销;展示设计过程;展示设计系统;评估

在服装虚拟营销和展示(CVmD)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很少使用三维(3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如3Dsmaxandmaya)以营造概念阶段的橱窗或店内展示。与传统的纸制图片相比,3D工具可以快速营造3D模型,用摄影质量形成仿真图像,从不同视角呈现展示。这对于提升设计质量,执行设计创意,以及改善师生在设计方面的沟通起到了关键作用。3D工具其应用在服装展示设计方面也有缺陷[1-3]。本研究为师生提出了一个计算机辅助服装展示设计系统框架。该框架指的是实用工具箱和目前的商业软件功能,以及符合服装展示教学的实用要求。这个系统被称为基于过程的服装展示设计系统(pCDDS)[4]。该系统提供了一个操作环境,以直观的人性化方式支持展示和设计过程,为设计新手提供指导以完成虚拟展示设计,更好地理解概念、原则和相关知识。该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基于概念设计过程的系统功能和交互技术,旨在帮助设计新手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2)系统强调设计创意在最初概念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故事板模块支持设计草图和照片的下载和组织,支持文本编辑用以呈现学生设计者的设计创意,以及为他们提供快速形成3D展示场景的指导。(3)突出了人类工程学以及展示空间之间的关系。为顾客从视觉上描述了活动空间,以及勾画了浏览商品时遵循的路线。该特征帮助学生根据人体平均尺码进行展示空间的合理设计,因此提高了空间布局的有效性[5-7]。(4)该系统可以对设计不同阶段或不同展示方案的录制和浏览。运用截屏功能支持不同设计阶段的录制,然后通过动画逐一放映。该功能对不同设计阶段的解构或者不同设计过程的录制进行了阐释,有助于对一系列展示方案进行评估和交流。

1展示设计过程

对一个设计过程的不同解释取决于如何界定一个设计的视角,并应用于不同的设计学科。Dym等主张,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其中设计者形成设计创意、评估思路、确定细节。westerman列举了创意过程的不同阶段,如问题的定义、概念的生成和组织、结果的视觉模拟、产品设计生成价值的评价。本研究综合了展示设计教学过程以及生成过程的操作模型:提出概念设计中展示设计过程的六大阶段(见图1)。即设计主题决定和分析,概念生成,概念组织,概念评估,具体设计方案展示,评估。评估是设计过程的要素,与其他设计阶段相互作用。概念和具体设计可行性评估对于改进设计方案更为重要[8]。因此,我们的模型有两个评估阶段。在确认展示设计方案之前,必须多次对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图1说明了展示设计过程的主要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在下述的各段落中进行表述。主题的决定和分析是展示设计课程规划的主要论题,为学生(设计者)确定了规划程序的方向。决定和阐明展示主题后,要求学生从互联网或杂志和图库等其他设计相关材料中寻找灵感。该阶段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设计信息,并据此提炼设计要素。概念生成和组织是展示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要求学生基于检索信息以及问题域提取一个准确的设计理念。而且学生必须形成与概念相关的一些设计创意。随后根据不同方法(如整合、概括、归纳),将这些设计创意进行分类,以便确定不同设计创意之间的关系,识别形成特征,建立设计理念。概念评估旨在选择或优化基于既定要求和设计主题的设计创意和概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决定理念及概念中的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评估,摒弃薄弱概念,或将其合并入其他的概念中,而恰当的概念保留下来,或与其他细节内容一起进行开发。特定的设计方案包括基于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设想和重新建立。在展示设计培训中,要求学生将先前阶段形成的理念转化为3D结构形式。学生们通常从最初的设计理念中找出多种可选择方案。在具体方案评估阶段,通过理念评审会以及师生研讨,选择正确的设计方案。

2系统设计

2.1系统结构展示服装设计的具体方案反映设计理念的提炼过程,通过:①固定装置、服装及装饰元素的放置;②环境的细节内容添加;③用以提升展示空间的美感和人体工程学效果。为了支持销售空间的展示和布置,建立三大模块(即模型数据库模块、展示设计模块、场景截图及动画模块),在形成、编辑和组织3D展示元素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此外,建立评价模块,进行展示效果分析,帮助学生选择最优方案。随后,根据设计过程不同阶段的需求,系统由五大模块组成:故事板模块、模型数据库模块、展示设计模块、场景截图和动画模块、评估模块。图2为各模块的系统框架。

2.2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2.2.1模型数据库模块该模块由一个空间界面数据库、一个服装数据库和一个展示家具数据库组成。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下载、更新和管理模型文件。空间界面数据库由不同类型的模型组成,如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围绕着空间区域,装饰了空间实体。展示家具数据库包括各种桌子、柜台、货架、书架、人体模型,除此之外还有道具。服装数据库由男装、女装和童装子库组成。各子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营销类别。例如,女装可以分为外套、套装、衬衫、裤子等。不可再分为具体子类的展示元素并入所有类属下的“其他”子类别。由于服装是一个可延伸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拉伸、展开、折叠,可以用穿戴、悬挂、堆叠以及搁置的方式进行展示。因此,该模块在服装模型收藏中提供了不同展示效果的3D模型。学生或老师可以更新收藏,以建立基于他们具体要求的模型数据库。

2.2.2故事板模块该模块支持文本编辑以及下载、处理、复制、删除图片,用图形或文本呈现和表述思路。随后,在形成3D展示场景之前,学生或老师可以输入各种图像(如之前所画草图、图表、空间规划以及其他信息图片),并用文本编辑功能为图像加注。他们还可以给展示场景的截图加注,来帮助他们录制关键设计思路。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故事板模块呈现设计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理念、基本视觉营销以及展示知识。通过呈现展示要素(如服装、道具以及其他源自不同灵感的材料),学生们可以界定他们的工作,分析和评论其他学生的展示,用以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交流[11]。

2.2.3展示设计模块该模块是实现展示设计的最重要的交互平台。这一模块包括三大主要功能。(1)在3D环境中布置展示元素。根据销售空间中的地面以及空间规划,用户只需点击或拖动模型数据库支持的窗口类型的操作,就可以布置展示元素。他们使用诸如选择、平移、旋转之类的基本交互工具,可以组织展示元素。为了从视觉上展示活动空间和浏览路线,系统已经添加另外两大功能,即交通空间工具以及流通路线工具。交通空间的计算基于人体肩膀的平均宽度以及适当的活动空间量。该功能帮助用户判断顾客活动空间的合理性。流通路线可以解释为顾客浏览商品经由的路线。路线标记功能帮助用户基于空间布局形成几个可能的浏览路线,并确定空间布局与顾客浏览路线之间的合理性[10-11]。当用户在工具栏中点击流通路线工具,鼠标左键点击顶视图时,用户可以用不同颜色划线,如图3所示。(2)展示元素的呈现功能。为了模仿一个真实的营销环境,该模块中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可以为任何3D物体添加纹理或颜色。颜色填充功能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调色板和预设RGB调色板。一旦用户选择某种颜色,系统可以立刻更换选中物体的颜色。纹理菜单提供了四个纹理类型:木纹、大理石、砖墙以及帆布。用户还可以从外部文件中输入其他类型的纹理。(3)三大漫游类型,如步行、旋转和浏览。漫游功能可以让用户便利地观察展示场景和物体。方向键用来控制方向,这样用户可以前后左右平移。点击alt+left控制任何角度的左转右转,点击alt+right进行拖放,用户可以全方位观察展示场景。

2.2.4场景截图及动画模块随着展示设计的推进,通常要求学生形成多维设计布局图或调整原始设计方案。为了保持大量的可能设计选项,同时浏览这些方案,使用屏幕截图及动画功能可以在透视图中捕捉当前场景。设置播放速度参数以灵活观察设计效果[8-11]。图4显示了该模块的界面,该界面演示了用户可以录制和回放捕捉到的设计方案。简而言之,该功能的目的是帮助老师或学生录制、解构和分析关键设计要素以及设计方案,提高不同场景或设计效果的比较与评估的速度。

2.2.5评估模块影响店面形象展示效果的变量:商品布置,商品展示,展示主题,次序,设备布置,交通和通道设计,固定装置或行李架,卖场的视觉氛围,整体或局部感观。这些因素的内容将在随后文中进行讨论。由于设计方案的评估,在不同设计阶段或项目中存在不同设计标准和视角,用户还可以规定新标准。因此,用户既可以使用预设评价,也可以规定一套新标准,然后在概念评估窗口使用语意区分的方法对各项目进行评价。语意区分技术是一种评分量表,设计用于计算概念的内涵意义。内涵意义用来衍生出对给出概念所持态度。在对各项目进行评价后,系统进行一则简单的算术运算,以在评价时评估概念变量[12-13]。为确保变量的内容效度,我们回顾了店面形象综述,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我们采用了两大明确划分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从相关店面形象文献中提取了影响展示效果的维度和子维度。在第二阶段中,由专家对维度进行检测,以得到最终维度集。下面,对各阶段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讨论。提取影响展示效果的维度和子维度:提取维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挖掘店面设计和展示效果诸因素的影响。步骤如下:①从相关店面形象文献中编写一个维度清单;②确认出现的维度;③编写各维度包括的子维度清单。

2.3展示设计工作流程根据展示设计过程以及系统功能,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下载二维(2D)设计图片以及3D模型。用户根据方案设计的先后顺序下载2D图片到故事板。用户可以在故事板中完成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编辑。随后,用3Dsmax或maya软件输出形成的3D模型,转换为网格文件形式,分类存储在数据库中[14]。(2)创制展示场景。基于故事板的方案设计的先后顺序,用户可以从分类收藏中预览服装、家具以及装饰元素,随后选择这些项目,并将其插入3D背景中。通过交互工具,在空间中安放布置展示的元素,然后赋予3D模型以诸如颜色和纹理等特征。(3)浏览场景截图和动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捕捉3D场景。他们还可以录制重要的设计步骤或不同设计方案,用动画功能浏览一系列场景截图[16]。(4)展示场景评估。在展示设计的不同阶段,用户可以评估展示计划。他们通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以及尝试不同的视角观察展示元素和空间,评估提出的理念。他们使用预设标准对理念进行评价,或用语意区分的方法规定各项目。图5显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3结语

空间设计概念篇7

关键词:时空四维空间影视服装设计

黑格尔曾把服装称为“走动的建筑”,他认为服装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他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服装设计追求的是在“动”的变化中产生立体的造型之美,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当今,建筑艺术领域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即从传统的二维界面、三维空间进入时间与空间综合的四维空间,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参与和体验。其实,人们早已从物理学角度提出了“四维空间”理念,并且这一理念也在现当代其他艺术和金融、科技领域有所运用。

一、关于“时空”概念及其在其他艺术领域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时空”实际上指的就是“四维空间”。最早提出四维空间概念的是爱因斯坦,他在《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认为,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然而,对于时空的存在我们却无法觉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感觉到的时间很慢,因此不会明显地感觉到四维空间的存在。

而西方另外一位宇宙学家、物理学家霍金也提及:所有的物体存在都是三维的,包括轮椅上的我。任何物体都有特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度”,这个度就是时间。根据霍金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任何东西在时间上都有个“度”。而且,他认为“第四维空间”具备可以自由移动的动态性的特点。如果我们把握好这个“度”,利用四维空间的时空效应,就可以在“第四维空间”里任意穿行,回到过去、通往未来。

按照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四维空间理论,我们可以明确,我们的生活空间中的所有物体皆具备四维空间特征。因此,观察、塑造、表现任何事物都应是动态的、多维的、整体的。四维空间这一时空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宇宙、自然、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不断被引用到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例如,柯林・洛的“拼贴城市”模式、黑川纪章的“共生城市”模式与阿尔多・罗西的“类似型城市”模式等,将城市的时间因素更好地整合在空间中,实现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富有文化感的四维空间。德国艺术史家、瑞士苏黎世造型与艺术学院教授基德・黑尔格・弗格尔以《移动性:艺术和建筑中的第四维度》为题,阐述了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模式。

那么换个角度,鉴于服装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我们能否用“四维空间”这一时空概念拓展影视服装设计的空间?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探讨仅仅还停留在长、宽、高三维空间形态之中,这种三维空间的设计理念局限了设计师的创作空间。如果将物理学、建筑学关于“四维空间”的概念引入时装的形态之中,是否会扩大和丰富时装造型的语言与内涵?

二、2010版《红楼梦》服饰设计对于时空概念的尝试

目前,四维空间的时空概念还没有直接引入到影视服装设计研究领域,但已经有很多国内外著名的影视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通过外在与精神的结合来塑造人物性格,利用时间的前移和后推还原历史文化和服饰。例如,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间的著名艺术家叶锦添,对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服饰设计,让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传递和交融,也可以伴随着他的服饰作品在中国历代服饰文化中穿梭。时装界的有识之士认为,服装不仅仅是传统的长、宽、高(长度、围度)三维空间形态,而且还存在“时间”这个维度,从而以四维形式来展现现代服装设计的艺术特点,而叶锦添大胆地将“时空”这一思想贯穿在新版《红楼梦》服饰的整体设计之中,正如他本人所说,《红楼梦》服饰其实是一个时空跟细节的混搭。观者可以通过他搭建的服饰空间看到不同时代的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这种影视服装的表现方式已经跨越了传统。

时空概念,在视觉艺术中是一种心理体验,在影视剧的制作中需要“时空”这种动态的体验过程。同样,在影视剧的服装设计中也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达到对于“时空”动态的演绎,而在这一概念中对于时间的表现尤为重要。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服装设计大多会采用“自然时间”的时空方式来进行设计。这种“自然时间”的服饰演绎,是服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以写实的方式还原历史,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剧定的某个时代。然而,在倡导多元文化的时代,对于“自然时间”的服饰表现缺少了审美与文化的传递,使影视服装给人平淡、产生距离的视觉感受。但叶锦添的新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大胆地将昆曲的形式、中国历代的服饰元素(如唐朝、明朝、清朝等)与各种现代服饰元素相结合,营造了一个年轻、反叛、少男少女的想象世界,让观者置身其中产生一种虚幻感。例如,他为凤姐做的其中一款服饰造型(图1),大胆地将胡服、短褥等服饰元素结合在其中,让观者感觉又似唐代又似明代,两者融合在一起而又不失中国传统服饰之美,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东方主义艺术观念的传递。这种服饰元素的时空链接在新版《红楼梦》中屡见不鲜。而另一款秦可卿的服饰造型(图2),从服装款式与服饰面料的选择上呈现了强烈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大胆尝试,他将传统性感与现代性感两种不同之美,以一种和谐的语言方式呈现给观者。在叶锦添的新版《红楼梦》服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服装造型基本元素的重组表现时空效应、采取服饰风格之间的游离呈现时空效应、利用不同文化在服装上的重组表现时空效应、采取设计师的心理效应运用在服装中传递时空效应等多种设计手段。叶锦添大胆地从“心理时间”的角度营造了极具艺术美感的“时空”概念服饰,为现当代影视服装设计观念的拓展与改进呈现了全新的视角。

三、其他影视服装对于时空概念的尝试

叶锦添在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中的服装设计除了“重视剧情中所有情绪的起落和时空的转变”,还利用一些建筑的空间艺术。作为武则天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她的服装会一直在宫廷中发生作用。大臣的服装的颜色是深深的重色,与宫廷建筑的重量感是一致的。而太平公主那清淡的色彩,一出现便打破了这种沉重的调子,她和武则天的关系便被衬托了出来:年轻时明丽、清新,结婚后鲜艳、灿烂,晚年深沉、冷艳,再加上那律动有致的线条的融入,使人感受到那种绿叶红花和平共存、敷色之繁而不冗的美学境界。《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所呈现出的精美的影视服装,给观众提供了很强的视觉感和时空界定感,可以说是把服装造型“活化”了,使人感受到服装强烈的对话、服装与服装之间的对话、面料与面料之间的对话。而当这些服装穿在演员身上时,那“别出心裁的裁剪使得材质成为演员肢体的延伸,而产生出动静皆宜的效果”,给观众以鲜明的印象。

服饰在影视中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无论是在气氛营造还是对于人物心理的象征以及文化学意义上的指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影视服装的设计,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外观审美和娱悦受众这一基本美学价值,不要仅仅停留在还原真实历史和表达设计师主观情感的基础需求上,而要运用“四维空间”思维方式,融入时空概念进行影视服装设计,借助服装这一物质平台传递人类古今历史文化和进程,借助多种视觉语言呈现某个特定时代的态度、观念和意识。通过内与外的时空接轨塑造人物的外在和内在,通过古与今的时空移动营造影视场景氛围,借着历史与当代的时空重组呈现影视文化内涵,从而拉近电影与生活的距离,增添电影艺术的感染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陶音,肖颖娴.服装创意设计的50次闪光――灵感作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陈平.服装造型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3]李稚田.第三类时空――电影艺术欣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4]华梅.服饰社会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5]颜纯钧.电影的读解[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6]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7]基德・黑尔格・弗格尔.移动性:艺术和建筑中的第四维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8]董华峰.时尚中的突围――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12.

[9]李娜,孙萍萍.透过历史烟尘的诗意化华美阐释――《大明宫词》《高阳公主》中的唐代公主塑造[J].电影评介,2008(5):64-65.

[10]郑曙.走向四维空间――室内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J].装饰,1998(3).

[11]王静.把握第四维空间元素营造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序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z2).

[12]许晓慧.影视服装设计方法解析[J].电影文学,2009(14).

[13]赖涛.服装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空间设计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设计;结构设计;运用

一些结构设计师不重视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正确使用,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去考虑结构的整体设计、协同工作等一系列概念设计问题而是一味地依赖计算机,久而久之许多设计人员缺乏结构设计的概念,对软件技术条件认识不清、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无法判断,对规范与软件之间的差异不甚了解,对如何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合理性、经济性没有概念,甚至一些设计人员因为过多地相信计算机分析结果而导致结构计算模型与实际建筑物存在较大差别,引起结构施工图中出现了大量的概念性错误和计算错误,且有些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适用、经济、可靠,对设计人员强调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重视概念设计

只有具备优秀的设计,才能创建优质的工程。一个优秀的结构工程师会在每一项工程设计的开始,即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根据经验和专业设计理论,在脑海中进行一个“优化”过程,运用概念设计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同时帮助建筑师开拓或实现建筑物业所想要的空间形式及其使用、构造与形象功能,并以此为目标,与建筑师一起确定建筑的总体结构体系,并能明确总体结构体系分体结构体系的最优受力方案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了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烦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这也是判断汁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它统领结构设计的全过程,贯穿着设计工程师的知识水平和设计水平。

二、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宏观设计

(一)概念设计是运用人的判断和思维能力,从宏观解决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概念设计是一种思路,是一种定性的设计,它不以精确的力学分析、生搬硬套的规范条文为依据,而是对工程进行概括性的分析,制定设计目标,采取相应结构措施。具体到设计过程,就是根据特定的建筑空间和地理条件,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考虑结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施工方便等各种因素后,确定结构的总体方案,按照结构的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灵活且能有意识地利用整体结构体系与基本杆件间的力学特性与关系、设计准则、工程现场实时的资源条件,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既要注意到总体布置的大原则,又要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可靠度。

(二)在方案设计满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从宏观的角度考虑结构整体性及主要分体的相互协调关系,确定总体设计方案;二是在理论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工程条件、计算理论、材料性能等各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判断理论设计的准确性,并对一些工程中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根据实际经验采用一些结构构造措施进行处理

三、概念设计应尽早介入工程设计

建筑的概念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幢建筑物的设计,如果没有事先经过全盘正确的概念设计,以后的计算模式再准确、计算再精确、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一个经济、合理的优秀设计工程。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及早介入建筑的概念设计。住宅设计无论是多层砖混或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都不同于以往的静力设计,必须从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阶段设计来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为在建筑物的方案设计阶段正确把握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应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设计中容易疏忽的要点。因此,结构的概念设计主要是重视规范及规程中有关结构概念设计的各条规定,不至于陷入只凭计算的误区。若结构严重不规则,整体性差,则仅按目前的结构设计计算水平,难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而且十分不经济。

四、运用概念设计思想

概念设计的取得要根据个人经验的积累,在实际中结合建筑功能要求、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登记、地质资料、当地资料、当地自然环境等来进行定性设计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确定三缝设置、结构体系、基础形式的埋主要构件的几何尺寸等。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既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还是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不妨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

五、概念设计需要创新力

我国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与过去经历过的经验估算法、容许应力法及破损阶段法相比,它更科学、更合理,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或不可计算性,即它对具体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如,对混凝土楼板结构设计,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必须用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要充分发挥结构程工师的创新能力,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六、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中的应用

地震活动是一种随机的、破坏性很大的振动,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于把握,要想掌握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得特性与参数目前很难做到。同时在结构的设计分析方面,对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实效,阻尼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而建造良好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因素就是长期抗震经验经验的总结,也就是“概念设计”。它强调,在工程的开始阶段就掌握能量输入、结构体型、体系等几方面,找到抗震的不利因素,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必要的加强措施,以满足抗震的设防要求。

空间设计概念篇9

这是《汽车商业评论》与宝马新能源汽车品牌i设计师JacobBenoit探讨的话题。我们从和他的谈话还引发了另一个话题:汽车设计师是在设计一件工业作品,还是创造一个生物,并且赋予它一个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

JacobBenoit认为,宝马i8Spyder正在进行尝试。

《汽车商业评论》:空气动力学对设计之美的影响有多大?在设计中如何看待这种妥协?

JacobBenoit:我做一个比喻,在设计的时候,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讲,并不是设计师一个人在完成,而是和风一起来完成车辆整体外观的设计,可以说是大自然的规律帮助我们设计了车辆。大自然想怎样使车辆在行驶中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我们就将这个车设计成什么样,正如我们希望i8Spyder的设计更能体现自然的规律。

另外,设计的一般原则是形式要服从于功能,但是对于宝马品牌来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上的表达,也就是在功能性设计上必须加入情感化设计和美学设计,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冲突,相反这些不同的诉求反而会带来新的机遇,让我们寻求新的突破,创造更新的设计语言。

因而i品牌在强调低碳排放和空气动力学的重点特性之下,再用设计语言进行其他表达。

你谈到了大自然,这种宽泛的概念怎么捕捉、应用?

你知道机械感吗,比如有些车型的表面会有很多生硬的冲压痕迹,弯折的很明显,或是形成一些尖角,在视觉上造成强烈的机械感。

在开发i的时候,我们会做很多小比例的模型,甚至用卡纸做一些局部细节概念的演示,来体验大自然甚至迎风招展的感觉,然后我们再进一步去考虑体验,形成最终的设计概念。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让i的车身呈现一种流线型的效果,好像是空气流过车身表面,尽量避免机械生硬的弯折,而是流畅的。

那么非自然的碳纤维和电池的使用,对于i的设计语言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想强调两个概念,机遇和轻盈。

新材料的出现为汽车设计带来新的机遇,i3概念车使用了LifeDrive模块化设计,所有电池和驱动系统都集成在底盘下面,而不是像现在的内燃机汽车,用很大的空间装载各种设备,这样i3概念车可以获得更多车内空间。同时,这辆概念车在外观设计上变得紧凑,因此车辆在城市中占用的资源就非常少。一多一少,i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种和谐的存在。

什么是轻盈?如何轻盈?观察一下i的门柱设计和外形中的一些设计,正在传达轻盈行驶的理念。而大量轻量化材质碳纤维的使用,也在辅助这种理念的成形。

那么怎么设计出“环保”的感觉?

从设计语言上,i概念车采用了黑色和银色交接的分层设计方式,从颜色、结构、流线的外观设计传达了车辆高效、轻量化的理念。从视觉上给人非常的动感、轻盈,以及油耗很低的感觉。

最后就是材料,我们使用碳纤维材料有机物做成的车身,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并不是很冰冷的金属,这种材料更环保。

最后谈一个你设计中的细节吧,比如它的来源和你的落实。

空间设计概念篇10

关键词概念车发展设计科技文化

科技创业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

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缺乏以及对概念车研发的不够重视。可以说,一个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产业,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1“概念车”的定义

所谓“概念车”就是尚未开始进入市场的一种设计独特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新车型。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能给人以思考、能引导新观念的汽车。一般在它刚设计出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能力甚至于汽车制造工业的水平还难以承受。一般它会以它前卫的外形设计、创新材料的大胆运用、更完美的性能、全新的汽车室内设计等预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一些大汽车公司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设计自己的概念车,并在一些大型汽车博览会上展示。可以说,随着概念车的不断推出,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出现具有今天某些概念车的某些特征或功能的汽车。但不一定每一辆概念车都会最终演变为量产车进入市场,大多数的概念车最终只能是个“概念”为人们讨论、研究而已。

2概念车在现实中的意义

2.1概念车反映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

2.1.1表现最高科学水平和最成熟技术的概念车

在历届的国际汽车大展之中,各大汽车公司和推出许多概念汽车,这些概念车除去造型优美之外,还更多的融入了大量现代的高新技术及手段,概念汽车的推出成为汽车公司引以自豪的理念,概念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开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公司对概念汽车的开发都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其显示汽车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

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汽车慢慢地演变为信息、通信、娱乐中心并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计算机功能及互联网的全方位介入,车载信息,娱乐设备,高级导航设备,实时交通信息功能日趋普及,这些高新技术必然要求汽车设计师们建立起一种超越时空的新的价值体系,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设计赋予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汽车的功能也进一步扩展,在概念汽车的开发中,汽车逐渐由冰冷的机器变成人类交流的信息平台,如有的概念车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具备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这些都使得概念汽车高高地超越于量产汽车,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的象征。概念汽车的设计对汽车产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是汽车公司设计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2.1.2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汽车工程中的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解决工程技术设计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而汽车车身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则是要以人(驾驶员、乘客)为中心,从人体的生理、心理和人体的运动出发,研究车身设计时,在布置和设备等方面,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出一个操纵方便、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分析首先需要对人体各部尺寸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在进行室内布置设计时以此为依据,确定车内的有效空间,以及各部件、总成(座椅、仪表板、方向盘等)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关系。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研究,使座椅设计充分符合人体乘坐舒适性要求。根据对人体的操纵范围和操纵力的测定,确定各操纵装置的布置位置和作用力大小,使人体操纵时自然、迅速、准确、轻便,以降低操纵疲劳程度。通过对人眼的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校核驾驶员的信息系统,以保证驾驶员能获得正确的驾驶信息。根据人体的运动特点,研究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合理保护,正确地确定安全带的铰接点位置和对人体的约束力,研究振动时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以确定车门的开口部位和尺寸。根据人体的生理要求,合理地确定和布置空调系统。研究人的心理特性和要求,设计一个舒适、美观、轻松的乘坐环境。

2.1.3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的运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公司及制造公司开始使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采用三维3D技术虚拟实境开发概念车。欧宝汽车即采用3D虚拟实境技术设计开发概念车。设计人员可以亲身体验飘浮在空中的虚拟影像汽车设计和制造,节省了可观的开发费用,并计划推广到其在北美的14座装配厂去。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雷诺、德国奥迪,以及意大利、瑞典等汽车厂都在积极进行这种虚拟设计、制造。

过去汽车研究开发中心要开发新车或是改型,都是先用油泥塑造车身实物模型,修改极为耗时。现在汽车的研发,尤其是概念车的开发越来越追求最短的开发时间。如果现在引进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数据,建构出车型数字模型,在实验室中,即可呈现出一辆理想中的汽车影像,工程师们只要戴上目镜,就可看得一清二楚,就有如一辆真的汽车在眼前,经过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讨论修改后,很快就可设计出理想的新款汽车。定型后,既可利用电脑中的数据,外包试制零部件和试装新车,实现组装零误差,而且开发时效比过去快多了。

2.1.4概念车向绿色环保型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累计生产约15亿辆汽车,据专家估计,2010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将达到7500万辆。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于是各国纷纷制定有关汽车的环保措施和法规,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汽车环保设计这一汽车设计新概念被摆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进发动机配置,包括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二次空气喷射、热反应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催化净化装置、曲轴箱通风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发展代用燃料,开发研究新的环保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快速充电蓄电池、混合动力、氢燃料。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绿色包装、绿色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设备与装备。

绿色汽车的回收再制造。

2.2概念车预示道路交通中人类行为方式的演变

2.2.1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地位也在慢慢地变化,如今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财富的象征和一种地位的体现,然而汽车作为一种道路交通方式的本质却被人们忽略。概念车设计正是基于汽车本质的一种具有预见性的创新设计。在概念车的设计中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人类于道路交通中的使用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分析,设想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方式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当今科技强劲而高速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不断地在新车中应用。当前世界许多大的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今后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限制了,而是设计师思维的限制了。

现在各大车展中出现的概念车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以现有的最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的概念车另外一种是那些提出了某些创新但还处于技术方案研究阶段的概念车。比如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车,能够随意更换车壳的汽车,能够方便地更改驾驶方式的汽车,能够在水中游的水陆两用车,能够飞的太空汽车,能够变色的汽车。像由丰田和索尼共同研制的“poD”车,就能通过车前灯、后视镜、尾部天线以及座椅向车主表达自己的“感情”。像德国大众旗下西亚特公司在美国国际车展上推出的多功能概念车“Sal?鄄sa”,就有运动型、舒适型和城市型3种驾驶方式可供你选择。

2.2.2概念车表现各国文化的差异

美国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在概念车的制造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因为各种文化在美国交融、碰撞,因此其概念车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又引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国家,商业设计及实用主义盛行,因此其设计是建立在深厚的美学伦理之上而又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与美国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概念车。日本作为世界产量第二的汽车大国,其概念车务实多与想象,技术胜于艺术,更关注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说这是日本概念车的设计前提,每一种车型都是为解决一种技术问题而开发的。而日本车造型保持小巧、简洁、经济的风格特征以及和谐的人机关系处理均体现出了日本人作为东方人思维的细腻和折衷解决问题的处事方法。

美国把设计看作商业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日本把设计看作加速产品淘汰的一个工具,德国把设计看作社会文化的基础,而法国则把设计看作设计师表现的舞台。所以从各个国家的概念车设计风格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度的不同设计理念、以及其不同的设计文化背景。

3结束语

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众多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也会更广泛更强烈地体现在汽车设计之中,而给予人们更加广泛的选择。高科技下,个性鲜明、更加人性化的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它符合人类对文化、个性的追求和需要。因此,加大对概念汽车的设计的重视和投入,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张洪欣.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