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十篇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十篇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49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

摘要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制度、资金、监督和人才的多方面的原因,正视这些问题才能够积极找到解决办法,完善农村合作社的管理,推行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力求在农村合作社的建立过程中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尽量规避,找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财务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

第一,农村合作社的财务制度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漏洞。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没有资金安全漏洞的,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安全漏洞,例如:合作社内部很多应该分工设置的财务管理项目存在重合管理的问题,会计、出纳、审计等重要环节都有重复管理的问题,导致很多重要资金都能够通过几个人就可以完成非法转移,加上农村合作社的资金往往是小笔但是繁多的,对具体管理也产生了影响。

第二,农村合作社对于合作社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约束。从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家族式的模式显著,很多农村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无法阻碍当地农村家族的合作模式,对于一些小型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第三,对于农村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必须要强化预算制度的规范,但是目前合作社的预算制度过于简单,合作社的长远预算需要有周期性的规划和资金设计的预算,但是这些工作都没有在合作社内广泛开展起来。

第四,在制度建设方面,很多合作社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规定执行,这个试行制度要求合作社应根据本制度规定和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账簿,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本着民主、自愿的原则,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记账机构记账、核算。但是,很多农村合作社没有完全按照这个规定来执行,还是在走着原始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无法走出困局。

二、资金营运能力差

第一,合作社的融资困难,很多合作社虽然提供了较强的服务性,但是相对于城市大型企业的支持而言,很多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对合作社没有信心,导致借贷问题严重。解决对策:争取在合作社党支部牵头的情况下,争取农业生产运营的专项担保基金,用基金作为社员扩大产业贷款担保,以破解资金短缺的“瓶颈”。同时,也能够在专项资金的管理模式下形成品牌效应。总之解决融资问题就要尝试实现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一体化财务管理的模式,解决实际的融资难问题。

第二,农村合作社的资金分配也存在很多问题,合作社还没有形成全面的股份制模式,自然也就导致股金分红、股息、利润返还的比例不够明确,这种随意利润分配的形式一方面导致了农户的不信任,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解决对策:对于资金分配管理问题要尝试进行明确的账目核对工作。明确的管理是我国农村合作社资金分配管理的关键,其主要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是要形成详细的股权计算,避免出现不平等的问题也避免了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随意性,失去入股村民的信任。

第三,资金预算能力较差。解决对策:要对经营项目进行明确的预算。例如:对于小尾寒羊的饲养问题,要明确预算期价格“小尾寒羊价格(优质种羊)3-8月龄:羔羊360-1000元、1-2岁怀孕母羊1200-2400元。波尔山羊价格(优质种羊)1代220-320元、2-3代280-360元、4-5代400-680元、纯种种公羊2000-3000元。奶山羊:500-820元。”而且要对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财务记录,例如:小尾寒羊的养户缺乏科学的喂养方法,饲料浪费大,利用效益低,养牛成本高。有的没有喂养经验,出现很多积食病牛,有的还造成死亡等。

三、审计监督形式化

首先,内部审计制度缺失,农村合作社的内部审计制度更多的是形式化,很多审计组织只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完全赞同,导致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一方面就是由于利益分配的因素而一味地反对,导致很多合作社的活动无法开展起来。

其次,外部审计制度缺失,农村合作社的外部审计更多的是要依靠财务管理的形成部门,而对于村民的民主监督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虽然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这样的情况下监督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基本不了解,平时只是听财务人员汇报工作,但并不知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而财务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弄虚作假、谋取私利。

四、财务人员素质低

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人才因素的影响,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很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例如:“松原市宁江区大洼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某村的财务人员调查发现,财务人员的选用,一般都是由村级领导就地任命,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正规的培训,在4名会计中有2人没有参加任何会计培训,缺乏必要的法律、财经基础知识。解决对策:通过推行会计选聘制,各镇(街道)吸收了一批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为农村财务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改变了农村会计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实现农村会计人员的年轻化、专业化,提高了顺德农村财会队伍素质。另外,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综上所述,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制度、资金、监督和人才的多方面的原因,正视这些问题才能够积极找到解决办法,完善农村合作社的管理,推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2]张光涌.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8).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农村消防;消防设施;对策

1.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消防工作发展较慢,乡镇级财政经费匮乏,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欠缺,消防安全宣传能力较弱,安全意识淡薄,农村房屋耐火等级低,村民生产生活用火、用电不规范,导致乡镇、农村和社区火灾隐患严重,火灾时有发生,教训十分深刻。笔者所在临沧市永德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幅员3208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5%以上,2009年到2011年全县共发生农村火灾38起,占火灾总数的63.3%。

一是农村消防规划达不到要求,随着国家政策对新农村、新家园建设的大力支持,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农村消防规划未得到重视,消防车通道、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形成极大反差,存在较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首先,由于边疆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政府部门对消防事业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有些乡(镇)领导视消防工作为“软任务、软指标”,不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致使农村消防工作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这就直接造成农村消防工作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部分村干部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导致农村防火工作基本无人抓、无人管的状态。

其次,农民自身的防火意识薄弱,缺乏日常的防火安全常识,自防自救能力差,一些边远山区农村,防火工作几乎凭传统经验,缺乏现代技防、人防知识,有的农民甚至不知道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如何报警、怎样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火场自救逃生等消防常识,导致农村火灾频发,造成报警晚而错过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二是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消防工作责任状基本上没有签到社区、村民委员会一级基层组织,大部分农村未配备常规的灭火设备,农村义务消防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农村公共消防设施不全是历史性遗留问题,目前许多农村在建设中也常常忽视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各地区因财力、领导不重视等诸多原因,每年投入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较少,甚至没有安排经费,消防器材装备严重缺乏,领导对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和经济发展滞后直接导致了消防建设的不平衡。近年来,农村许多地方都在搞基础建设,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有的新农村建设甚至没有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农村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使用大量易燃材料装修、消防水源缺乏、消防通道不畅是农村常见的问题。各乡(镇)虽然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社区、村民委会成立了义务消防队,但因缺乏必要的消防配套设施和器材装备,各种组织也是形同虚设,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一直是消防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以原始的灭火方法扑救,小灾很易酿成大祸。有些边远地区只有崎岖不平的村级道路,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不能到达,只能望火兴叹。

三是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消防宣传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村民消防安全知识缺乏,消防法律意识淡薄。

当前,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普遍依赖于基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的宣传活动。农村地区消防宣传教育机制不完善,既缺乏行之有效的宣传制度做保障,又无专职防火宣传人员。加之多数农村干部对消防安全认识不足,没有把消防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谈不上花时间、花精力抓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一些边远山区,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缺乏安全用火常识,大部分农村因经济条件限制,固守旧的风俗习惯,用柴禾生火做饭、取暖,柴草乱堆乱放,诱发火灾因素多。由于受到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现状,基层消防监督部门对农村消防宣传教育“鞭长莫及”。

2.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如何扭转农村火灾频发、损失增多的现状是目前消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改变消防工作由公安消防机构“单打独斗”的局面,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增强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工作的自觉性,提升抗御火灾能力。各基层乡(镇)、社区、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成立乡(镇)一级综合应急救援分队和农村各类消防义务组织,配齐消防器材装备,让全社会群众参与到防火灭火工作中来。

2.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政领导应牢固树立“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大局意识,要把消防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层层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将责任书的具体内容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村民委员会的考核验收评比工作中。每个乡镇选取一两个村作为试点村,并制定计划,逐年解决。同时,根据《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利用村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村民防火安全公约。消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给予指导和监督。各乡镇应明确一名政府领导主管消防工作,并落实一定数量的农村消防专项经费,结合乡镇实际,帮助解决农村消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各乡镇政府、社区、村委员会,要根据本地实际经济状况,尽可能做到花小钱办大事,扎扎实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三农”问题;小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26-1

0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中央连续十年出台一号文件强力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2005年12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的《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自2006年起施行48年,1958年6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农业税条例退出历史舞台,9亿农民彻底摆脱农业税负担,为农业快展、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经历几十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农业经济,如何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广播电视宣传如何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致富信息,帮助农民走上小康之路值得广播电视工作者认真思考并采取得力措施做好工作的新问题。

自从1920年11月2日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茨堡的KDKa电台播出哈定当选总统,1925年,拜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视台开始,广播电视逐渐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数十年来广播电视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为信息传递带来了极大地方便。然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畅通,广播电视传递信息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与80年代抢购电视时期相比,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重视程度也在下降。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尽管近年来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大体持平,农村人民群众依然把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想千方设百计尽可能多为农民朋友提供实用信息,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生产。

1 村广播电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互动性时效性不强,信息比较零碎,缺乏对农民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化信息

由于农村居住分散,通讯、光纤铺设线路的成本高,造成农户使用成本过高。农业信息服务人才总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1.2 农村广播电视的主导的作用和地位极度弱化

长期以来,农村广播在政策宣传、信息传播、民众教化和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科技发达、传媒众多、通讯便利的今天,农村广播不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广播功能在衰退,阵地日见萎缩。大多乡镇领导和村组干部对农村广播并不重视,他们对广播的关心大多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很少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有的乡镇连广播电视站必需的机房都没有安排。

1.3 农村广播管理体制较乱,职责不明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广播员是由乡镇进行统一管理的,农村广播的建设、运行维护和人员管理应该是乡镇政府的职责,广电局是业务管理部门,主要是负责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行业管理。但由于管理较为混乱,或大多数广播员职责不太明确,或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村广播建设和管理“就是区广电局的事,该广电局来搞”。

1.4 农村基础所限,短期内全面建网有难度

就农村广播技术体系而言,发展方向主要是广播与电视共缆传输技术方式。

1.5 农村广播经费缺乏

政府财政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上级文件规定的财政预算经费大多难于兑现。乡镇广播的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运行维护困难,大大影响到了乡镇和村级对农村广播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现在,就靠区广电局无偿提供一些维修器材,但长此以往坚持不了多久。有的村在广播建成后因电费的原因,长期关停扩音机,村干部只是在有事情通知时才偶尔用一用。好不容易建起的网络,一部分成了摆设。

1.6 地市级广播电视节目编排受到制约

个别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除了新闻节目经常更新以外,涉及农业信息,农民致富的专题节目制作编排略显不足。

2 解决广播电视宣传面向农村的对策

2.1 加深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积极为农民着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针对农业生产特点,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系统建设,对年久失修的广播电视系统进行认真维护和维修,确保广播电视系统正常运行。

2.2 抓住家电下乡,农民大量更新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的良好机遇,做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该政策于2013年1月31日将全部执行到期。

2.3 提供准确可靠的种植信息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广河县

农村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03―01

最近几年,广县农经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不断适应深化农村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认真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锐意进取,全县农经工作整体上有提升,重点工作有特色,难点工作有突破。首先,农民负担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其次,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和资产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再次,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最后,广河县农经网络平台的开通提升了农经工作水平。尽管现阶段我们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显著的,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农村经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对新知识和新业务的学习还有待加强。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农村经营管理干部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对农村会计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农经会计人员的流动性逐渐频发起来,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十分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拓展会计管理的工作面,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其次,随着大量的乡镇企业、专业公司进行了改革,许多企业对于报表工作出现懈怠,甚至不报,有时连乡(镇)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对非公经济的统计则难度更大。因此在报表信息收集的各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我们的工作无法正常完成,容易导致我们的信息报送工作不全面、不准确或不及时。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与基层的交流不够,掌握的信息资料有局限,另一方面是由于某些乡村领导不够重视以及村级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等;最后,缺乏有效管理制度,工作很难落实。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建设不健全,主要是因为农村管理关系没有明确,虽然在一些地区建立了相应的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承担了统筹兼顾,协调办公的作用,但是依然存在管理方面不协调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管理职能不一样,地方的资产、债券和债务内矛盾十分突出。土地承包和农村财务管理出现了管理体制缺失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2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加大对基层管理组织的建设力度

要根据农村基层经营管理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农经管理人才,培养优秀干部,加强对会计和村干部的廉政工作建设,做好这些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让他们具备专业农经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此外,还要加强农经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机制,以工作效益为核心,激发干部职工工作活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干部职工找准工作切入点的能力、协调配合沟通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大农村经营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专业培训,保证管理人员紧跟时展,从而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收集农村各个领域的报表信息,更好的为农经管理工作服务。

2.2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管理模式,健全“三资”管理制度。资金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财务收支、预决算和财务公开制度建设;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等制度建设;资源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资源的承包、出让管理,建立公开协商、招投标、拍卖等制度,开展“三资”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监督即时化,达到让群众更明白,让工作更透明,让监管更到位的目标。

2.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服务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流转双方的流转行为,防止和降低流转风险、减少矛盾纠纷。同时加大引导农户将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流转的力度,推进土地集中,为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扩大土地流转示范点建设范围。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提高仲裁工作水平。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7-5123(2011)03-067-03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深受农村低收入人群的欢迎和拥护,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治任务。

1 农村危房形成的原因

从现象看,农村危房中,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有的房子内用椽子顶着,有的房檐塌了,有的房顶透着阳光,有的房墙到处是裂缝。从本质看,由于这些危房户大都经济困难,无力筹集建房资金。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自身经济条件差。农村危房户家庭底子薄,没有资金力量翻建或维修房屋,来钱的路子又少,仅靠种植业收入维持正常生活,无再多积累。

1.2 痴呆傻型、因灾因病返贫人员多。大部分危房户是身残力缺型、痴呆傻型、受灾返贫型、债务积压型、鳏寡孤独型、大病返贫型等人员,这些危房户中的家庭主要是丧失劳动能力,或家中有患重病的,并借了一屁股债,家中有点积蓄全部用于看病或还债,只能勉强度日或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无力翻建房屋。

1.3 自然灾害频发。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和部分人为因素(如开采矿产资源等)造成的山体滑坡、地面坍塌等,导致房屋的倒塌或房墙的到处裂缝等。

1.4 存在懒惰思想。极少部分人好逸恶劳,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总认为“粮要政府给,房靠政府建”。

2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1 资金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扶持力度,但危房户本身经济基础差,自筹资金难度大,因建房再一次加剧贫困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近两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情况来看,补助资金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在验收危房改造和兑现补助资金时,反映最多的是资金缺乏问题,大部分危房改造户都要借钱,有的是政府帮助贷一点款,更多的是找亲戚朋友借,甚至有的借了高利贷。对于如何还款,农户们很有担忧。另外,随着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农村只要重新建房,一般都得两万元以上才能动土开工,而政府现有的补助标准(低保户和五保户最高12000元、其他贫困户最高6000元)最高也只12000元,有的困难农户因为无力筹集建房款或者担心还不了借款和贷款,放弃了危房改造机会。因此,补助标准偏低,使农户不愿重新建房,影响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整体推进。

2.2 质量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建筑企业很少,多数危房都是依靠临工和略懂建筑的周边劳力来进行改造建设。近几年来,由于农村乡镇有许多年轻人都到沿海和外地打工谋生,余下在农村居住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样,导致了农村劳力的缺失和劳动力组织困难,再加上建材价格上涨、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等因素对工程进度影响很大。危房改造涉及面太广,时间进度要求高,在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的情况下,质量控制难以细化,指导农民按图施工的力度不强,对水泥、沙石、墙砖等原材料的采购、房屋设计、工程检查验收等环节缺乏具体措施,对农房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这样,每年改造建房的大市场,仅靠个体的工匠显然无法应对,同时缺乏有资质的建设单位和建筑技术工人进行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

2.3 危房改造面积和标准的控制还需进一步加强。按有关文件规定,改造后每户村民的农房面积标准是40~60m,但实际上,普遍存在超面积改造现象,部分农户追求宽大,不切实际地改造,存在建筑面积“求大”倾向,大大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危房户本身经济基础差,自筹资金难度大,这样,大部分建房资金找亲戚朋友借,甚至有的借了高利贷,导致还款困难,再一次加剧了贫困现象的普遍存在。

2.4 危房改造的规划统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规划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危房改造建设规划欠长远,普遍存在设计规划要求不高、布局不合理,对农村后续发展论证不足的情况。有些能够集中建房的没有集中,有些集中连片建房点没有规划,或所做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在改造布局上,与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的衔接有一定的困难。

2.5 危房户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明确。首先,危房的出现具有动态性,一次性排查,分年度实施存在不科学性,必然有部分危房没有列入改造计划;其次,危房改造的对象是困难群众,要求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优抚对象优先改造,并且所占比例也有要求。由于部分干部群众对危房改造对象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将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当成是一般的农房改造,对特困对象的危房没引起高度重视,导致个别特别困难群众的危房还没有改造;再次,部分乡镇的失地农民户口整建制转为城市户,部分危房户享受城市低保,他们具有双重身份,这部分贫困群体的危房是否按农村危房进行改造难以界定,导致这部分困难群众的危房没有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3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户住房问题,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是合民心、顺民意、符民愿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站在新的高度,采取新的对策,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3.1 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要根据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文化特点,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相结合,与推进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活相统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乡村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相衔接,编制布局合理、体现地方和民族建筑风格的科学规划,配套帮助农民群众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为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创造条件。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改造和新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危房的改造建设。在规划选址上,对新建住房,特别是集中连片的房屋,要按照宜于建筑、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的原则选址,对宅、厕、水、路、电等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危房改造工程整齐、美观、实用。在住房的设计和施工上,①要达到一定的抗震要求和使用年限;②要与当地的居民建筑相得益彰,尽可能做到和谐统一;⑧既要从严控制建房面积,又要有前瞻性,合理确定居住空间、卫生设施、公共设施等技术标准,达到节约资源、节能、环保等要求;④注意保护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历史古迹、古街道、古建筑、古树、自然环境与村庄融为一体。

3.2 科学组织,整合项目与资金。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政府组织牵头抓好这项工程既是政府责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体现。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将农村危旧房改造与生态移民、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水利、交通、林业、农业、文体、电力、通讯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制定扶持措施,千方百计加大投入,通过项目建设,借力推动危旧房改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切实解决补助标准偏低、经费不足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大政府预算,确保尽快实现农村困难群众的安居工程。要把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问题彻底解决到位,首先要采取国家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对口帮扶一点、亲友帮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模式,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其次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危房改造的投入,提高每平方米补助金额数,同时,还可由各级政府出面集中采购建材,降低危房改造成本,积极动员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危房改造工作。

3.3 因地制宜,突出以人为本。农村危房改造主旨是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保障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推进此项工程中,①突出农村危改户的主体作用,充分征求危改户的意见和想法,根据各类危房户的经济条件,因户规划,量力而行,不能过份强调规划统一;②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分散与集中、防灾与实用、整村推进与集中解决的思路进行建设。①与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硬化村道,配套供水供电设施,解决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问题,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②与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相结合。引导农民建设具有地方文化、民族特色的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村庄;⑧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农村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各地结合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等,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i④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兴建农家书屋、文化团体、文明村庄、建设和谐家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3.4 规范审核程序和档案信息化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环节多、程序复杂、工作量大,应做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和每项责任都不放松。

3.4.1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审核程序。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重点是帮助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中的无房户及严重危房户进行改造或新建。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本人自愿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和张榜公布、乡镇政府审核、县级相关部门审批)的程序确定危房改造对象。同时,严格实行分类救助,按照无自建能力、自建能力差和有自建能力等档次,分别给予不同等次款额的补贴。

3.4.2 建立健全及时准确的纸质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录入制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首先,要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公示、审批、协议等相关资料i其次,同步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化录入,是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按户登记、动态录入的危房改造农户数据,实现对危房改造农户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汇总数据的实时生成和有关统计指标的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有效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3.5 加强技术培训和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安居工程。加强房屋的结构安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农村危房改造的根本目的。

3.5.1 强化技术培训,多渠道集聚劳动力。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劳动力和技术缺乏,要政府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积极对农村建筑技术进行补充和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时要有效引导;城乡建设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工匠培训,安监部门要加强施工检查,确保施工无安全隐患;监理部门要跟踪施工到位,确保把农村危房改造建成人民满意工程和质量放心工程。

3.5.2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危房改造质量。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严格督查抓落实的工作机制。①根据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适当控制面积,引导帮助群众建造减灾抗灾能力强、造价适中和安全舒适的房屋;②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要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明确施工内容、工程质量、建设时间、安全责任等;⑧及时组织力量对竣工的房屋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限期解决,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④实行严格的建房责任制、验收责任制及验房备案制度,严防建房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和建房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总之,各级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建设、民政、监察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建立督查工作制度,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采取综合督查、反复督查、跟踪督查等方式,督促危房改造工作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

3.6 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解决好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周密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

3.6.1 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在工作方式上,突出改造重点,多模式推进,保证危房改造工作的有序性和协调性。①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在总体布局上,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惠民生与促发展统筹推进,组织力量攻坚克难,使农村危房改造与其他工作协调发展;②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在关键环节上,把资金筹措、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坚持农民自筹为主、其他补助为辅的原则,采取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统筹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3.6.2 坚持科学运作,稳步实施。根据贫困户的困难情况和房屋的危险程度,优先安排严重的进行重点帮扶,其余的分期、分批逐渐解决。危房改造不是锦上添花,是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危房改造的核心对象是“极贫”和“极危”户,要有正确的导向,量上要严格控制、实事求是。①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要以重度危房户、五保户和地质灾害户危房为重点,先解决最危险、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确保“极贫”“极危”群众的住房安全。后解决其他类别和等级的危房户,量力而行,分批进行改造;②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各项工作能够提早的尽量提早,尽可能快的让危房户住上新房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要在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同时,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和发展农村市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 结束语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问题对策工作

一、引言

财务会计工作的进行直接决定着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重视,政府对于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了制度改革和发展规划,并且大大加强了贯彻实施的力度,以确保经济管理的日趋完善与长久功效。很多财务工作者都积极投入到知识的自主汲取当中,利用可能的机会增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在这些方面,城市的财务会计工作的提升要比农村显著很多,这是因为农村在财务政策的贯彻方面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度。因此,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应该怎么样进行运作以及如何解决现有问题,都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此,笔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二、农村财务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财务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人员编制也不合理

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与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的经济水平提升,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渐扩大,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首先,由于日常培训比较缺乏,财务会计工作者的素质都很低下,符合专业基本要求和学历的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财务会计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与规范,但是农村的财务会计工作者并没有真正了解认知这些规定,人才选拔方面也缺少法律观念;其次,几乎每次农村干部更换都会引发整个政治团队的巨大变更,这其中当然包括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更替,这种变化非常频繁,而且家族聚集的状况特别明显,因此,财政方面的营私舞弊和包庇袒护变得非常的严重,这样不仅败坏了整个政治风气,而且严重制约了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财务会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梳理账目,做好报表,农村财务工作人员做的报表不论是种类,还是内容都很不齐全,不能够达到会计制度最基本的要求,很多时候,月报,季报和年报只做其一,即便是将报表种类做齐全,报表和做出的项目也不尽相符。可见,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可见,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可见,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做的比较糟糕,账目核算更是一片混乱

农村财务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都比较低,相关的基础工作质量也比较差,账目的核算更是呈现出一片混乱状态。

首先,很多单位的账簿设置非常不合理,对登记和结算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算出的总账目和明细账目不能够匹配,账目和相关的凭证也对不上号,而且有些时候账目和报表也不相符等等。有些单位甚至会用一本流水帐本交差账目中只涉及到货币流通的状况,其他的活动都不入账;其次,做出的最初凭证都很不规格,一些票据都不具有法律效力,还有一些票据缺少相关的经手人和验收人,甚至会存在自批自报的状况,手续办理都非常不规范;再次,现在很多报表的形式都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财务会计的工作需要,而且,票据的使用和管理都不规范,例如一些罚款等账目都没有相关部门的合法收据;最后,财务会计的重要档案的保存和整理工作做的也很不到位,很多报表等资料都是过后才能进行归档,比较滞后,基本不可能完整地保存。

三、针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加大农村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力度,显著提升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养

第一,对于农村的财务会计进行一个集体的大整顿,使得整个团体的结构更加合理,如果存在徇私枉法或者是不符合任职要求的工作人员坚决予以剔除,定期进行人才的招聘与选拔,及时招入德才兼具的专业型人才,进行岗位培训与教育,不断壮大与完善财务会计的人员编制。

第二,在国家的相关法律当中,对于会计工作者的任职要求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各个单位都应该严格按照法规执行,进行合理规范的工作任职,切实做到凭证上岗。

第三,会计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教育,相关的培训制度也应该得到不断地完善,最终达到整体能力提升的目的。

第四,督促会计工作者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参加一些正规的资格考试,不断促进财会工作者的知识更新。

(二)着力加强与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管理方式和制度

第一,财务管理采用公开账目的制度,鼓励民主理财,加强监督和审查力度,这包括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财务的收支状况应该公开化,随时欢迎群众的监督,逐步加大财务运作的透明度。

第二,财务工作者的办公地点可以设置得比较集中,进行集中性质的办公,并且采取上级监督管理下级的政策。

第三,不断完善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和审核制度,小开支可以通过单位审核,大开支就需要进行集体审批,定期进行各种审计工作,促进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农村财务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需要加强会计制度等的改革,上述建议虽然粗浅,但是希望能够对农村财会工作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政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政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监察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政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独立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立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独立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

(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独立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5、季化敏,刘冬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函待进一步加强管理[J].济南金融,2006(8).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8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各种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投入不足。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经济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基层领导干部也把发展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其他一切事业的发展,淡化、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这不仅会影响到党的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贯彻落实,也势必会影响到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由于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势必会影响到各级政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包括政策支持与经济投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政策很少,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职能划分、工作目标等,而大部分农村地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投入较少,致使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教育主体不明确,工作方式陈旧。当前从事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主体不明确,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从事基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多为基层干部兼职,这些同志虽有工作经验,但大多文化程度低,理论素养差,很难胜任复杂多样的新情况。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比较陈旧,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创新。许多地方开展某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般都是以会议贯彻会议,检查督导也无非是做表面文章,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抓具体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多流于形式,实效性较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应多面向群众,而当前农村中很少有针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宣传活动,群众影响力较小。

(三)教育对象日趋复杂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是农民,而改革开放后,农民无论从阶层上,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日趋复杂化,加大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已经划分成不同的阶层,主要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个体工商业阶层等,这些不同层面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由于其不同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在思想政治上也会有不同的反映,增加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农民不仅阶层结构日益复杂化,思想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农民群众的思想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农民政治修养较差,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理想信念淡化;有些农民道德缺失,诚信观念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有些地区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抬头,看风水等旧的封建习俗在有些地方死灰复燃。这些无疑都影响到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在农村的各项事业中,农村的经济是重中之重,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才能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首先,要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产业化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其次,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网和文体、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最后,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改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增强紧迫性,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加投入。首先要通过举办培训班或集中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农村地区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之充分认识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把是否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成效,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条件,调动农村基层党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其次要增加经济投入与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不足的情况,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经济投入,主要用于增加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基础设施投入。同时要加强政策支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展做好职能划分,对其内容进行科学规范和合理界定,科学指导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保证。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要建设一支由党的组织、宣传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参加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可以选聘一些年轻的基础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补充到现有的工作队伍中去。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工作素质的高低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我们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贯彻执行政策的水平、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9

1背景

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政府一直在寻求科学地进行农村产权关系改革的办法。只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确定了,才能发现科学合理的土地管制措施,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才能落到实处,保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这样,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当前农村土地确权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2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国家三部政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文件,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做好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文件下发后,各地有关部门有条不紊地实施土地确权工作计划,其中,四川、安徽、湖南、海南、河北等省份下属相关部门、乡镇机构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央部署的工作。

21农民对土地政权还不够重视

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农民绝大多数倾向于在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留在农村的主要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因此,在土地确权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很难与他们针对土地的权属问题进行有效的协商。在此项目进行过程中,农民没有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对土地权证的实际用途、发放土地权证的科学意义缺乏认识,其更关心政府对土地占用发放的补偿金等涉及自身直接的经济利益问题,这对土地确权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甚至出现由于开展效果不佳而造成土地非农化使用的相关问题。另外,农民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法律关系,更不懂如何去使用他们所拥有的权利。因此,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不仅没有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了农民的担忧和不理解。一些乡镇土地管理机构没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22对私垦的“四荒”土地进行确权困难

部分农户在“四荒”土地开发之前没有在相关部门申请、登记,在土地确权工作中遇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问题就比较困难,“四荒”土地产权的归属权容易滋生争议、矛盾。农民私自开垦的“四荒”土地缺乏合法的登记或者合法的合同,仅仅只是依据荒地优先占用者获得土地产权的原则,就会造成更多的纠纷难以解决,也和确权的公平性相背离,若是搁置“四荒”土地,不予以下发土地权证,农民参与开荒的热情就会下降,致使“四荒”土地闲置,土地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3技术困难、经费不足造成土地确权精确度不足

在土地确权工作开展过程中,先进的勘察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在土地确权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相关技术人员缺位的情况,为了完成土地确权的相关工作,部分地区只是抽调抽派一些相关人员进行土地勘察和测绘工作。另外,在经费方面也是一个问题,由于各地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尽相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财务供应不能及时到位,致使他们不愿意拿出资金来雇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影响了土地确权工作中测量的准确性。由于这些都是土地确权前期的基础性工作,人力、财力供应不到位,肯定会对测量的准确度造成不良影响,也会降低土地确权的精确度。

3有效推进农村确权工作开展的应对策略

31健全完善土地确权的法规、政策

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其能快速、有效、公平地将土地分配到农民手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时土地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资本属性;另一方面,土地进行市场流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此,农民产生比较大的纠纷不会是由于土地分配公平性的问题。如今,由于不断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土地的资本属性就表现得极为明显,造成在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村干部、农民等众多利益群体之间的纠纷、矛盾。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这些利益问题,及时普及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让农民认识到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明确划分土地资源的归属权,制定出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办法。严厉打击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现象。

32政府要加强政策干预的力度

合理放宽限制性政策,增加政策优惠和补贴点,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具体措施有如下三点:第一,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第二,放宽现行政策,增加实际的补贴优惠,让工商资本顺利进入农村市场。第三,政府对农产品企业进行资金补贴,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33有效利用农村“四荒”土地

我国政府应该鼓励并支持“四荒”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四荒”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仅可以增加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也可以基于“四荒”土地开展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实践中获得对农村土地发展的有益经验。如何达到“四荒”土地的集约化目标?需要做到下面四点: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在“四荒”土地开发的产权得到确定和优化;二是政府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开发“四荒”土地的积极性;三是增加优惠政策,引导其他实力雄厚的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四荒”土地的经营主体;四是禁止乡村组织未经上级批准私自转让、开发土地,“四荒”土地要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转让、开发要有据可依。

政府制定一些与工作环节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落实土地确权工作中各级部门的职责、权利,真正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为人民服务;切实解决土地证权登记和发放中的遇到的相关问题,规范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瞒报、多报、漏?蟮刃形?必须进行严厉惩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法完善土地确权的工作流程,完成相关程序和审批工作后再发放土地权证,让农村“四荒”土地不浪费。

34引入前沿技术推动土地确权工作

依据相关的条例规定,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时,对现有集体土地采用地籍调查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我们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土地产权的争端、纠纷问题是各户、各村以及各镇之间常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给土地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影响到科学地对土地进行规划和土地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政府渐渐重视土地确权工作,采用传统的测绘方式展开对土地权属的划分工作,但由于经费的短缺,技术人员不足,测绘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同时测绘的误差较大致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一些新产品如综合地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系统、3s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所以,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地方测绘的扶持力度,更应该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农村;体育;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半个多世纪以来,“体育”课这个名称逐渐演变成“体育与健康”课,并且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新理念,这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是,在诸多的农村中,中学学校体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于是笔者对本市及周边邻县的农村中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和研究,并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同行们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在体育科目还未列入中考之前,有的人认为体育课就是所谓的“放羊课”“玩耍课”,想方设法压缩课程计划,改上其他所谓的“正科”。后来体育科目列入中考之后,还是有部分人认为,体育课可以到了九年级再突击一两个学期,或想出一些歪点子让学生能够得到高分等等,而每周2~3节的体育课被无情地剥夺,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更是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又不知飞向何方。

2.体育教学设施、器材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的现实,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设施、器材远远不如城里的中学。通过调查了解,农村中学中85%以上的没有田径场,只有近15%的建有不正规、不标准的田径场,多数学校就那么一两个篮球场,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各种应该具备的体育器材少得可怜,多数学校就那么“几大件”: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教师苦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等方面的原因,体育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不愿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缺额较大,尤其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①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兼职的占相当比例。②专职体育教师中,“全能型”的少之又少,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③兼职体育教师中,多半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低下,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4.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体育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平时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多体育教师想出的绝招是:上面考什么,我就上什么,不考的就不上,雨雪天气的体育课基本不上理论课。这使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地的锻炼、指导和鼓励,学校体育工作形同虚设。

二、相应的对策

1.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相关文件,严格要求学校领导必须认真学习有关体育、卫生的相关文件,切实落实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把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之中。同时,要求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添置体育器材、完善体育设施,避免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局面。

2.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委派专业人士到农村中学去调查研究,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看看差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给农村中学配足配齐体育设施和器材,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

3.加大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国家多次强调,国家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没有一支师德水平高、知识渊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要想办好教育那是天方夜谭。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向农村学校定向招收体育院校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学校工作。这样农村体育教师队伍才可能有人才保障。

4.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建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体育教师集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分期分批安排体育教师到外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不断吸取精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建立新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