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力市场现状十篇电力市场现状十篇

电力市场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21

电力市场现状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二)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三)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忱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又如,可在企业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从中汲取教训。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

电力市场现状篇2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供电企业已经不是处于传统的先用电后交费的销售模式了。现在的电力市场已经由供给方占主导转为需求方占主导,电力市场营销应把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作为起点和最终目标,电力企业必须要适应这种转变,迅速改变传统的营销思维和服务思想。

一、概述

(一)电力市场营销

电力市场营销主要是指在电力销售过程中,供电企业要了解市场规律,运用营销方法和手段,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要提供增值服务,最重要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客户真正的需求,最终成功的把电力营销给潜在的客户。

电力市场营销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电力企业中的营销人员负责按国家规定的统一的电价销售电能,同时负责电费回收和线损管理的重要任务,电力市场营销做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公司效益和市场份额。

(二)电力商品特点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电力商品是无形的。电力是一种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但是他的存在是无形的,只有通过仪器的测量才可以知道它的存在。

2、电力应用广泛。电力被应用于取暖、生产、通信、照明、服务等等方方面面。逐渐成为现在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

3、电力是清洁能源。现在提倡低碳环保、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电力与太阳能、天然气都属于清洁能源。

4、电力是难以储存的。电力供应是不能储存的,一旦开始发电就将不断的供应下去,只能增加或减少供应,不能储存或者收回。

二、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供电企业对市场变化不敏感,供电产品多年未变,产品的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能源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对用电市场的分析、估计不足,尤其是居民用电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用电需求越来越强烈,用电量大幅增涨,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放弃了传统的用电模式,采用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作为家庭的主要能源共给。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尽快转变观念,加速开拓潜在市场。

(二)电力企业的营销意识薄弱

一是由于旧的营销观念导致处于垄断行业的供电企业认为自身处于优势,对电力营销的作用忽略了,对营销的必要性也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要逐步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以适应营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开展全面的学习和讨论,让员工针对电力管理和优质服务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提升营销队伍的人员素质,由于电力企业部分员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操作不熟悉,对新营销管理系统应用不适应。还有部分营销人员未从旧的用电管理思路转换过来,大市场,大营销的概念仍很模糊,缺乏营销意识。

(三)服务品种单一

今年来电力系统的服务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服务方式和项目与客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没有出台适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的服务项目,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街头宣传,散发传单,微笑服务,售电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涉及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总之,服务的局限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距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方针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浅议几点提高市场营销的建议

根据电力市场营销中现有的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电力企业面对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今市场,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结论。为此,在电力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适应新的市场,在竞争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一)改变电力市场营销的观念

确定以市场为主导、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电力营销模式。在充分做好需求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针对客户需求在未来用电量和用电时段等方面,调整用电价格和发电量等生产经营目标。并进行一系列营销策划活动。例如服务策略、定价策略、形象策略、促销策略等手段有效开拓市场。

(二)对电力市场进行客户细分

对电力市场进行细分,有助于在销售的过程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有差别的服务,以确保电力营销的全面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纳入不同的电网,按不同的用电量区别设定电价,避免出现由于供电不足就施行全面限电的现象。

(三)实行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等多项举措

1、实行阶梯电价: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顺电价关系,引导居民合理、节约用电,宁夏电力公司在2012年7月1日对居民生活用电实施了阶梯电价,范围是电网供电区域内的“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按照居民生活基本用电、正常合理用电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保留一个起步档阶段,然后每档电量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用电实际需求。

2、实行分时电价:按照宁价商发[2009]47号文件明确要求,宁夏电力公司峰谷电价执行范围,及时段划分仍按原国家计委、电力工业部计价格[1995]596号文件的规定,对于除了城乡居民用电、农业排灌用电及行政机关、学校(不含生产企业)、部队(不含生产企业)、医院、无轨电车、自来水、煤气用电的用户暂不执行峰谷电价以外,其他所有用户均执行峰谷电价,峰谷时段划分:宁夏电网:高峰:8:00-12:00,18:30-22:30,低谷22:30-6:30;其余时间为平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营销理念,以用户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为基础,提供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的电力能源),基于市场分析的基础采取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营销策略,以高品质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电力营销的现状进行描述,总结现状电力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来解决电力营销中的问题。主要的目的是与相关人士进行交流与学习,为电力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做一些努力。

参考文献:

电力市场现状篇3

从表面上看,薛家湾目前的电力供应不足,出现供需矛盾现象。2005年薛家湾供电局售电量是19.3亿kwh,仅是包头供电局年售电量的1/8,可见薛家湾供电局的用电指标并不高,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电网的“瓶颈效应”还没有解决。

电源建设步伐比较慢,电网的配套工程上不去,有的企业虽然已接入系统,但由于变电站早已满负载或超负荷运行,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上述“瓶颈效应”使部分新的用户无法及时用上电,也使一部分的老用户有电用却用不足,其结果不仅影响投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电力的营销量。

2.国家宏观调控和出口退税政策对高载能产品利润影响。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高耗能产品供需矛盾突出,供大于求严重。电石生产用户销售资金回收困难。用户流动资金短缺,经营运转困难。在结算电费时,付款方式绝大部分为承兑汇票,不可避免增加了电费回收的难度,这也是影响电力销售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3.农村用电存在管理混乱、电价偏高现象。

农村电价偏高,制约了农民的用电量,究其原因主要有:

(1)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失修漏电严重,一部分电量白白地流失掉。

(2)管理混乱,私人承包电费使少数人在用电上占便宜,其负担转嫁到村民身上。

(3)“搭车收费”项目多,擅自提价政策多。

(4)窃电严重,往往是电价越高的窃电越严重。

上述种种现象直接影响着电力市场销售量的增加。所以说,在电力市场供需矛盾的情况下,用电部门应认真分析、研究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制定保护、扶持电力市场的措施、办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用户都能满意地用足电,这正是电力营销部门值得注意和必须认真改善的地方,也是电力营销部门可挖的营销潜力所在。

二、电力营销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薛家湾供电局实际,用电营销部门应考虑采取以下对策。

1.加快电网建设,消除“瓶颈效应”。

做好电力营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使电网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要认真改善原有电网,消除“瓶颈效应”,而且要按照发展的需要做好电网的发展规划。电网建设涉及征用土地和建设资金问题,但关键还是资金问题。目前电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有两条,一是电力建设资金用以电网建设为主,二是向银行贷款筹资建设电网。

2.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和“保大顾小”的原则。

对一些优质用户要力保。根据薛家湾供电局实际,内蒙古众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联化工)应放在保护的第一位。内蒙古亚矿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在解决好电费回收的情况下,也应保证其用电。对环保符合要求、交电费及时、2台炉生产的企业也要想方设法保证其连续正常用电。

3.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工作。

我们在优质服务方面将做细、做实、做到位,开展工业园区现场服务方式,部门领导和检修人员开始24小时值班,随时随地了解客户运行情况,为客户提供及时、主动、跟踪服务,不分节假日和周休日,组织周期巡视和特巡,对发现的缺陷和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故障而导致客户停产。安全监察、检修班继续进行客户用电服务工作,延伸服务范围,抓客户设备治理、无功补偿管理、谐波治理工作,对客户电工进行全面安全技能培训。同时,增强客户设备监督、检查、试验力度,经常性深入现场,确保用户设备运行正常,减少事故损失。服务人员应经常性帮助用户分析产品单耗情况,降低非生产成本支出。结合“蒙电服务进万家”活动,全面作好各类用户的优质服务工作,塑造“蒙电”服务品牌。

4.争取政府支持。

现准旗沙屹堵开发区国税局已经为区内高耗能用户退税纳税金额的20%,由环保局办理,用于环保设施改造,虽然我局营业区内用户环保已经合格,大部分不需要改造,我局也应积极争取政策,为生产和准备生产的用户退税,为环保设施提供运行费用,同时为准备生产的用户提供了启动资金。同时争取政府在交通、运管等方面为高耗能用户放宽政策,增加再生产的信心。

5.加强用电管理,加速电网改造。

对暂时无法由用电营销部门“直管”用户和农村用电,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费的监督管理。开展用电普查,禁止乱收费和“搭车收费”,严肃查处窃电行为,保障国家的电费回收和用户的利益。对陈旧的城区电网和农村电网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改造以减低损耗。资金不足可采用集资或贷款的办法解决。

6.加快用户工程进度,做好用电售后服务。

所有申请用电的用户都希望能早日用上电,所有已用电的用户都希望所用的电能质量是优质的和连续不断的(即不停电),这正与用电营销部门企盼增加营销电量的愿望一致。因此,用电营销部门可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用电手续的办理和工程建设的速度,使用户早日用上电。同时,保证所有已建立供需关系的用户用电的安全和可靠,加强对设备线路的巡查维护。发现故障及时处理,以减少每一环节的停电时间,使用户满意。

7.利用经济手段调控电力市场。

长期以来,对电力的供需矛盾都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进行调控的。电力不足了,就对用户进行电量的分配和限制;电富余了,就对发电厂的发电量进行计划安排和限定。这种安排总显得不合理。当然,电力是公共事业,用电营销部门要按一定比例的计划成份配以一定比例的竞争成份无疑对电力的发展和平衡是有利的。可考虑在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按照省调分配电力指标,对用户相应地实行配以一定的电量指标。超用分配电量的用户实行减扣分配电量一半的办法,鼓励多用电,但在用电高峰的情况下,不能超出分配电力指标。用这种手段不仅可以增加市场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可使各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超级秘书网

用上述市场经济手段调控电力市场,使电力体现了高来高去,低来低去的商品价格规律,在电力宽松时刺激市场需量的增加,在电力紧缺时自动调控市场的需量。从而达到发电和用电不断趋于平衡。

8.利用科技拓展市场。

电力市场现状篇4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特点;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建筑安装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已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逐步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源点的投资规模和速度都会大幅度下降,一些大型工程可能拖后或中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任务不足、负担沉重的困境。因此,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电力施工企业的特点

电力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员工不仅能说还要会做,是建立在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体实施技能和工程管理的施工人才,具备多技能、跨工种,打破原有专业界限的复合型人才。电力施工企业最显著的特点是苦、脏、累、险。职工们在施工生产中要付出很多,他们需要大家去理解和关心。特别是在当前商品经济条件下,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对空的那一套逐渐感到厌烦,更渴望来一些实际的内容。电力施工企业是一种管理模式经常变化的企业,企业管理规范性和统一比较弱。同时,电力施工市场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的市场,因此,电力施工市场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新技术的支持,这就决定了电力施工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2电力施工企业现状

目前的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主要形成了依靠或依赖主业生存和发展的专业化产业结构模式。有电力安装、电力修试、电力监理、电力物资、物业后勤管理、简单的电力制造等产业支柱。大多数还仅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既无可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又无具体实体可言,基本上是人们常常称之为以辅助生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模式。

2.1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产权问题决定着企业的属性问题。电力多经企业大多为原电力企业的辅助生产、后勤服务部分,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等,本来作为电力主业和电力多种经营产业是一种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应当建立相应的资本纽带关系,按《公司法》规定运作。而从实际财务账面情况看,电力主业对多经企业并没有任何投资,主业实际划出的国有资产部分并未转作对多经企业的投资和持股。

2.2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管理模式的不足

电力多经企业多年来经营思路沉陷于服务型、安置型、福利型的模式,没有真正受到市场挑战,其管理仍然是传统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没有面向市场建立符合市场规则要求的多经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电力多经人员身份依然是电力职工,保持稳定而较高的收人与福利,使多经职工有一种优越感,工作没有实效。即使部分有识之士对电力多种经营产业发展有宏伟构想,由于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只能是意见保留,有想法,没办法,严重制约了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2.3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规划不足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普遍存在背靠主业有余,面向市场不足的问题。电力企业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作用,使得电力多经企业经常处于接受指令和行政命令的状况。电力多经的划分和改制,从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电力企业的化整为零行为,致使多经企业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天不足之说。没有准确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开拓计划,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极易迷失航向,走简单经营型、凑合型、围绕主业型、甚至为主业倒账、变通型公司的路子。

3电力施工企业发展的对策

3.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学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那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人事分配制度。人事分配改革就是把现代管理思想和一些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的分配办法糅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分配制度有较大转变,形成具有企业独特风格的员工分配制度。

积极开展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企业在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因此,进一步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成本控制是当前电力施工企业的首要任务。

3.2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开拓市场

对电力施工企业来讲,工程造价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对投标报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工程在招标阶段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只能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征,借用以往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投标报价。为此,如何保证工程造价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造价资料虽然不具有法定性,但要真正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讲质量。资料积累工作不仅仅是原始资料的搜集,还必须经过加工、整理。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搜集就不能仅停留在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上,还必须立足于企业以往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竣工决算等资料;为保证其合理性,就必须将竣工决算价与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进行分析对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造价资料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和单价。

3.3重视价格资料积累,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对施工企业来讲,工程造价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对投标报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搜集就不能仅停留在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上,还必须立足于企业以往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竣工决算等资料。为保证其合理性,就必须将竣工决算价与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进行分析对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造价资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和单价。

3.4增加成本控制力度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的使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并且使企业的人、财、物和信息等有限资源在不同的子市场上进行有效的配置,特别是尽可能的把企业的主要资源投到最有利的子市场上,从而以最低的经营成本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

3.5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市场

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纵观世界各国的改革,都是从发展生产力出发,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分阶段实施的。对电力施工企业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配置生产要素,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电力施工企业更快的发展。

电力施工企业可以提供电厂检修和技术改造服务,并利用资源优势向相关产业发展,为用户提供运输、吊装、机械修理、工业设备安装、土建等服务。从技术相关性分析,制造、检修、吊装等与核心业务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已有的资源包括管理、技术、人才和设备都是适用的;从资源的利用看,由于安装业务对资源需求有峰有谷,相关产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峰谷合理地缓冲与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相对而言,施工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队伍庞大,负担很重,效益难以提高。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应向管理型企业发展,造就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及施工班组带头人,其他一般人员可逐步减少。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电力施工企业应认清形势,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不断充实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只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赋予企业管理新的活力,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创出企业的品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电力市场现状篇5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

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的建设,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截至到2004年9月,我国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200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核发电总量,分别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1.7%和2.3%。在浙江、广东两省,2003年核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的13%,核电成为当地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到2005年在建机组全部投产后,我国核电将有11台机组、900万千瓦,届时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左右。

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3年,在2003年结束的第七个燃料循环中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43天的国内核电站最好成绩,2003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九项性能指标中,秦山核电站有六项指标达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二期国产化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资1330美元/千瓦,国产化率55%,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的多项纪录。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运10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的运行业绩。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在调试过程中。此外,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2000年6月并网发电,2003年负荷因子达到85%。

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准建设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会议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努力落实国务院领导“不走错一步”的要求,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确保核电自主化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努力形成自主设计、设备制造和建设中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

总之,中国核电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核电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1.核电设计。我国核工业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核电研究设计队伍,形成了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设计技术;能自主设计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核电设计院,开展了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

2.核电技术研发。我国核工业建立了专业齐全的核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的核电科研队伍,已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核动力技术试验基地,各种试验台架、科研设施齐全,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设计的需要,为核电技术进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设计技术研究工作中,解决了核电站工程设计的许多技术难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核电工程设计分析的骨干程序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套先进反应堆设计方法和试验验证手段,提高了我国先进压水堆设计开发的能力。正在立足自主开发第三代、第四代核电关键技术。

3.核电工程建设管理。“九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无论是国产化项目,还是中外合作的项目,都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项目业主对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全面负责。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行了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通过招标选择施工承包商和设备采购,有效降低了成本,确保了施工质量。在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核电设备制造。通过“八五”、“九五”期间的科技攻关和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核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除了主泵、数字化仪控系统等少部分设备以外,国内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大部分设备的能力。哈尔滨、上海、四川东方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和第一、第二重型机械制造集团已经成为加工制造大型核电设备的骨干企业。

5.核燃料保障。在核电建设的带动下,核燃料循环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初步形成了包括铀矿地质勘探、铀矿采冶、铀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以及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管理等环节的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在一些关键环节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工艺技术的跨越提升。

铀地质勘探通过对装备的技术改造,勘探能力得到加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铀矿冶形成了以地浸、堆浸、原地爆破浸出为主的新型生产体系;铀同位素分离实现了从扩散法向离心法的过渡;全部核电站燃料元件均实现国内生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生产出合格的高燃耗燃料元件产品。

6.建立了完善的核电安全管理、核事故应急和技术后援体系。我国政府特别关注核能的安全问题,已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核安全法规,形成了一支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技术队伍。核安全保障贯穿于核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直到退役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从电厂、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的核事故应急体系,为保障核电站的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时,我国核工业经过近五十年实践建立起来的核安全后援与技术支持体系,在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环境保护、放射性废物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7.核电站厂址资源。经过20多年的勘探和规划,我国已确定了相当容量的核电厂址。目前,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厂址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可以满足2020年前再建约30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需要。秦山核电基地还可以再安排2台百万千瓦机组,江苏田湾核电基地还可再安排6台百万千瓦机组,浙江三门厂址可安排6台百万千瓦机组,广东阳江、福建惠安、山东海阳都具有安排6台百万千瓦机组的条件。

8.中国核电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满足经济的持续发展,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和要求,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在2010年和2020年,需要达到6亿千瓦和近10亿千瓦。

电力市场现状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94-01

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发展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自身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电力企业的发展较慢。电力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从思想观念上说,是要以市场需求来定位的,电力企业的产品无论有多特殊都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故而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策略定位要以市场为导向,需要依据自身产品特点趋向于环保能源扩张,市场细分,完善技术等等方面的改善。电力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要针对市场经济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现有在经营与管理上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达到合理的营销与管理目标,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1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具有其独特的经营与管理特点,由于是有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管理,形成了自身的“惰性”管理状态,也因为这种情况,导致电力企业在发展缓慢,经验不足,更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自身经营与管理的能力也相对薄弱,近年来由于一系列的改革,电力企业已有了不错的改善,但依然存在不足,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现状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的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是依据市场和原有经营管理模式而凸显的。第一是电力企业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政府管理转变到市场调控上。电力企业的发展是市场自然调控的,而不少电力企业还是陈旧的观念,致使对市场认知不足,而无法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和规避市场风险。第二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制度不够完善。市场在发展,但电力企业却并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因此管理模式上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缺少必要的监督、决策、鼓励以及培训等等经营管理模式。

2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也是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的。由于电力企业在我国是处于垄断的地位,加之电力企业拥有较好的信誉,在经营上的风险还是较小的。电力企业在经营上应对的是市场,但电力企业的产品较为单一,因此在营销、合同、以及投标上都是小风险。电力企业经营中所涉及到的经济、法律以及社会在政府的管理上显现的并不明显。故而电力企业尽管对于市场认知不足,但因为其产品与管理经营上的特殊性,在外在风险的影响是还是很小的,更多的风险还是来源于电力企业内部。电力企业因为自身特殊性,在管理上也是采用的“政府管理”模式,因此在决策上的把握并不能够适时的应对现有问题,加之自身的管理模式繁琐,机构众多,人员素质以及人员职能重复等等情况,致使电力企业在内部存在巨大的风险。此外电力企业在资金回收、法律上存在一些风险,在整体上而言,电力企业的风险还是出现在内部的。

3提高电力企业经营水平的措施

电力企业要达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现有问题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电力企业的特殊性推动了电力企业在前期的发展,但也因为其特殊性制约着其在未来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本身的问题是因为自身内部管理以及对于市场认知的改变所产生的,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现有问题的解决要抓住病根,从本质上入手对电力企业进行相应的改善,才能改善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促进其发展。电力企业要改变现状就要对以下几点进行改善:第一是电力企业要对市场经济从思想观念上改变。计划经济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因此电力企业不要在有“国家管理”的思想,要转而更好的认知市场,从而了解市场需求和规避市场风险。第二是改革现有的经营与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应该改善或改革现有制度,做到“以人为本”明白内外需求,寻求更符合市场发展的管理经营制度,例如:学习市场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激励以及培训等等。第三是电力企业要针对需求进行合理改变。这样的改变不仅制度上的改善,在服务上在也要有所改变。正确的应对市场需求的战略是有效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正确的战略策略能最大响度的提高经济效益。例如: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宣传、完善技术系统等等。第四是电力企业针对企业人员问题的解决。企业人员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人员繁多、职能重复与素质问题。解决现有人员繁多的情况需要制度的完善,而对于人员素质的改善就需要监督、激励以及培训等方法,这样才能容根本上改变电力企业的现状。

4结语

电力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企业,其特殊性是时代与政府所赋予的,但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原有的经营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改善是必然趋势。电力企业现有问题有所改变就必须从本质上去改善,而这个本质就是对企业人员经营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电力企业对于市场经济的认知,因此对于这两点的研究是必须的,而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改善也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2013(18):149.

电力市场现状篇7

1、销售状况

从2005年我国家用电器市场各月销售收入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来看,1―6月基本保持在7.5%的水平,7―11月基本保持在6%的水平。其中,5月最高,为8.19%;9月最低,为5.2%。

2、生产状况

2005年,我国家用电器生产量比2004年有较大增长。其中,传统大家电的产量增长较为稳定,而小家电的产量增长却甚为迅猛。1―11月累计,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传统大家电的产量增速稳健,其中电冰箱产量同比增幅仅为4.6%;而洗碗机、电热水器、电饭锅等小家电的产量却迅猛增长,都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其中洗碗机产量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69.05%的水平。

3、价格走势

近两年以来,我国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一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04年相比,2005年我国家用电器的整体价格水平仍然稳中有升。

二、2005年空调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空调是传统大家电的一种。在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下,与2004年相比,2005年空调市场没有太大发展,其产量同比增幅为12.26%,价格同比增幅为3%左右。2005年我国空调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下:

1、销售状况

报告重点对2004―2005年我国空调市场分城市规模的销售量市场集中度进行了分析。2004―2005年间超大型城市的销售量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一直低于其他四类城市的水平,这意味着在一级市场中空调厂商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2、生产状况

2005年1―11月我国空调累计产量为7037.39万台,比2004年同期的6268.72万台增长了12.26%。消费者对空调产品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这在其各月产量上有明显体现。

3、价格走势

2005年空调产品的均价较2004年有轻微上升,平均上升幅度在3%左右。分月比较,2005年各月的均价走势与2004年基本一致。3―7月为销售旺季,厂商的大量涌入导致了竞争的激烈,从而压低了价格;其他月份的均价明显高于3―7月的水平。此外,2005年各月空调的均价落差较大,均价最高的11月(2835元)与均价最低的7月(2360元)之间的价差达到了475元。

三、2005年洗衣机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洗衣机是传统大家电的一种。作为一个成熟度较高的市场,2005年我国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长了17.06%,整体均价同比增长了约6%。作为洗衣机市场中的高端产品,滚筒式洗衣机的市场地位日益重要。2005年我国洗衣机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下:

1、销售状况

2004―2005年间,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的洗衣机销售量发展趋势都较为稳定,这反映了我国洗衣机一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局面较为稳定;而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销售量却出现了较大波动,这意味着我国洗衣机二级市场的成熟度还不够,厂商之间的市场角力行为较为频繁发生;小型城市的销售量波动极为剧烈,这是由于洗衣机的三、四级市场正在逐渐形成,厂商的纷纷涌入导致了市场结构的大幅震动。此外,同2004年相比,除超大型城市2005年的销售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外,其他四类规模城市2005年的销售量都有所提升。

2、生产状况

由于市场形势较好,同2004年相比,2005年我国洗衣机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1―11月洗衣机累计产量2586.41万台,比2004年同期的2209.45万台增长了17.06%。除6月外,2005年其他各月的洗衣机产量同比都呈正增长,产量最高的11月达到了321.42万台,同比增幅最大的1月达到了39.3%;产量最低的是7月,为145.67万台,同比增幅最小的是6月,为-8.7%。

3、价格走势

2005年洗衣机的均价比2004年有较大程度提高,全年总体均价较2004年提高了大约6%。2005年1―11月各月洗衣机的均价都高于2004年同期水平,同比增幅最大的10月更是达到了11.62%。此外,2005年各月洗衣机均价的落差较大,均价最高的7月(1507元)与均价最低的1月(1369元)间的均价差达到了138元。

四、2005年彩色电视机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彩色电视机是传统大家电的一种。2005年我国洗衣机产量的同比增幅为12.51%。作为平板电视市场推广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05年液晶、等离子、背投等高端电视产品全面进入了我国彩色电视机一级市场。2005年我国彩色电视机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下:

1、销售状况

从分城市规模销售量情况看,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销售量波动较为剧烈,这主要是由于液晶、等离子、背投等高端电视产品全面进入一级市场,市场的原有秩序被打乱,厂商之间出现了较为频繁的分化和竞争;除个别月份的异动外,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销售量的变动都较为平稳,这主要是因为二、三、四级市场消费者的整体购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还未能进入这些市场或仅少量进入,原有的市场格局基本得以维持。

2、生产状况

2005年1―11月彩色电视机生产量为7802.06万台,比2004年同期的6934.64万台增长了12.51%。从各月情况来看,除2月、3月的产量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外,其他各月的产量均高于2004年同期水平。产量最高的是9月,为977.04万台;同比增幅最高的是1月,为47%;2月的产量及增幅均为最低,相应指标为488.96万台、-9.2%。

3、价格走势

从分种类彩色电视机均价走势看,普通CRt彩色电视机的均价变化不大但趋势明显。2005年1―3月其均价高于2004年同期水平,5―11月其均价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普通CRt彩色电视机市场已经极为成熟,市场中厂商关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液晶、等离子、背投等高端电视机逐步占领市场,作为传统产品的普通CRt彩色电视机的市场地位受到了威胁。作为彩色电视机市场中的高端产品,平板电视的均价远远高于普通CRt彩色电视机。

五、2005年电冰箱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电冰箱是传统大家电的一种。作为家用电器中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产品,2005年我国洗衣机市场的整体均价同比提高了约9%,是4类传统大家电中的最高水平;总产量同比增加了4.6%,是4类传统大家电中的最低水平。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对电冰箱厂商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2005年我国电冰箱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下:

1、销售状况

从分城市规模电冰箱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看,各规模城市的销售量变化趋势在总体上趋于一致,全年之中都有较大程度的波动且波动周期趋同,但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这表明一级市场中大厂商的控制能力较强,二、三、四级市场中大厂商与中、小厂商的实力差距不大。与2004年相比,超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的电冰箱销售量呈轻微下降的趋势,而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的电冰箱销售量呈轻微上升的趋势。

2、生产状况

2005年1―11月电冰箱累计产量为2927.77万台,与2004年同期的2798.97万台相比仅增长了4.6%。

3、价格走势

在家电产业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电冰箱行业的影响最大。为了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提价是必然的选择。2005年电冰箱均价比2004年有较大程度提高,全年总体均价较2004年提高了大约9%。

六、2005年微波炉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微波炉属于小家电,其代表的是小家电中消费者认知程度较高、市场较成熟的产品类型。我国微波炉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中,2005年微波炉产品的产量变化和价格走势都较为平稳。2005年我国微波炉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下:

1、销售状况

从分城市规模微波炉销售量的变动趋势看,在2004―2005年中,除少数月份外,绝大多数月份的销售量都大于96%,其中小型城市2005年9月微波炉销售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9.23%,这标志着我国微波炉市场已成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前5家厂商基本控制了这一市场;而且,不同规模城市的销售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也是我国微波炉市场寡头垄断特征的具体表现;此外,与2004年相比,2005年各规模城市的微波炉销售量都呈上升趋势,市场中5个最大厂商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寡头垄断地位更为稳固。

2、生产状况

2005年1―11月我国微波炉产量累计为4440.27万台,与2004年同期的3855.39万台相比增长了15.17%。

七、2005年吸尘器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吸尘器属于小家电,其代表的是小家电中消费者认知程度不太高、市场不太成熟但发展前景看好的类型。2005年我国吸尘器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如下:

1、销售状况

2005年吸尘器销售量比2004年约提高了5个百分点。从2005年各月的情况看,其各月销售量总体上呈连续上升趋势,11月的销售量(78.40%)比1月的相应指标(72.04%)高出了6.36个百分点。

2、生产状况

2005年1―11月我国吸尘器累计产量为3993.92万台,比2004年同期的3460.45万台增长了15.42%。从各月具体情况看,1―11各月吸尘器产量较为稳定,各月之间差距不大。

八、2006年发展趋势预测

在对2005年我国家用电器市场整体运行状况及空调、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传统大家电和微波炉、吸尘器等小家电的市场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家用电器行业的其他特征,我们认为,在2006年及随后的几年中,我国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1、我国家用电器市场的整体经济效益将显著提升

2、我国家电产品技术升级速度将加快,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提高

3、高端家电产品市场将成为盈利亮点

4、我国家用电器市场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5、农村家用电器市场的地位将逐步提高

电力市场现状篇8

【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现状发展趋势

一、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

第一点,综观我国目前的电力营销市场,发现所有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营销活动时都必须确定好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而我国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确定大多以市场导向型模式为主,将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工作核心,指出电力生产必须要为电力营销服务。

第二点,国内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营销活动时,都坚持贯彻“电网建设是基础,施工技术是支撑,管理和服务是保障”的经营原则,并提出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必须要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要在管理过程中多多引入现代化技术,并利用这些现代化技术来提高电网的管理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第三点,当前的电力企业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并且在管理时引入了法制建设。也就是说,国内目前的电力企业已经从以前的政企不分转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独立行业,但仍然接收政府的监管,只是不再如往前那么严格。

二、我国电力营销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现状有些令人担忧,一是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电力营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二是相关政策存在局限性,给电力营销工作制造了麻烦;三是价格机制的问题,竞价机制的缺失使得电力营销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给农村用户造成了经济负担。详细情况如下:

(一)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电力营销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现有的电力营销制度来看,电力企业对于电力电能的计量实行的都是抄表到户、收费到家政策,且在农村,家庭用户的抄表多以县电力企业为抄表实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对农村用户的用电度数进行抄取。原则上这种抄表方式完全可以保证电力营销管理的公平、公正性,但不可排除的情况是,在实际抄表中,电力企业对抄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抄表管理,在管理体制涉及不到的地方,很容易出现“人情电”、“关系电”,严重影响了电力营销管理质量,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国家政策存在局限性

我国虽然颁布了相关的《电力法》,但截至目前,与《电力法》相配套的《用电管理法》并没有及时出台,进而导致在相关政策规则中,不同条政策对居民用电情况考虑不够,在某些规范和规则上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比如在《供电营业规则》中,第33条和第26条就出现了相互局限的现象,第33条说,如果用电用户连续6个月不使用电,也不到相关企业办理相应的暂停用电申请,那么供电企业有权利取消和终止用户的用电;而26条中又规定,用户迁移新址不在原供电点供电的按新装用电办理,这样就出现了因用户调整场地,用电工程费用较高、投资较大而不得不停止用电的现象。

三、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

我国电力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应同时由生产管理向营销管理转变。供电企业要适应这一转变,必须努力做好用电营销管理工作。从市场营销学来看,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应是有效利用电力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提供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能源,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用电营销管理为供电企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首先,转变营销观念。供电企业可以依赖知识教育为主题的营销创新活动,催化消费者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催生新的消费欲望,从而主动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

其次,转变消费者满意观念。供电企业必须酬于客户满意的新理念,把让客户满意、为客户提供“三全”(全员、全天候、全过程)销售服务作为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在电力营销组合方面,理顺电力营销思路,抓好产品的创新策略、销售渠道创新策略、促销创新策略、营销管理的创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供电企业必须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消费者与供电部门是甲种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给客户优质和满意的服务是电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电力部门现有的销售体系沿袭了几十年,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已由“用户”改为“客户”。低廉的电价、高质量的电能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保侍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以环保、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为契机。电能是公认的最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大量煤炭直接燃烧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它被替代已是必然趋势。依据我国现行的能源政策,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将成为一种必然,这为电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四、结束语

本篇文章通过对我国电力营销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作了浅要的探讨,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创新措施,实现了对我国电力营销发展前景的展望。笔者认为,尽管我国当前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相信在未来,随着各项制度、政策的愈加完善,电力企业终会深刻认识到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也必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现有的营销行为,改变当前的营销现状,转变营销观念,切实实现我国电力营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悦.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东科技.2009(18)

[2]卢盛涛.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

电力市场现状篇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市场化的同步发展,电力市场营销已成为我国供电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生活生产的日常进行,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其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的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供电企业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供电行业;市场现状;营销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力行业是垄断经营的,人们也一致认为电力企业经营不会遇到市场竞争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力流通于市场依然是一种商品,只不过这种特殊的商品的市场规律没有得到重视,这直接导致我国电力企业的忧患意识严重缺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现象。为此,电力行业很有必要改变当前的单一经营模式,在保证大的方向不改变的前提下,实施新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

概括起来,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营销意识淡薄。我国供电企业的经营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真正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市场观念比较落后,仍然依靠上级、依靠政策来处理和解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遇到的难题,致使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安于现状,缺少竞争意识,缺乏创新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供电企业也因此出现了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限制供电企业发展的短板,使其在市场竞争和机制改革中处于劣势。

(2)电力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产品质量是销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电力产品同样如此,其中供电电压合格率、供电频率是较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目前,这两项指标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种类的多样性研发,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满足日常的家用需求,还要满足各种特殊产品的要求,如果供电质量不能达到标准,那么供电机器的效能就不能得到展现,尤其是一些高档用电设备如果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进一步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次品率和废品率提高,严重的甚至会使生产设备报废。

(3)电网建设比较落后。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电网建设水平比较落后,基本特征是农村电网设施简陋薄弱,城市电网建设速度较慢,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适当超前”原则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电网建设理念。但反观事实,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论是在资金投入方面还是在地方建设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需求,电力未能顺畅地运输到有电力需求的城市和乡镇。简而言之,电网建设相比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投入资金不足,电网建设水平依然比较落后。

2我国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

(1)适应市场竞争并稳固市场份额。社会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居民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随着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供电企业在面临同行业区域供电竞争的同时,也要面临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带来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当前的电力行业一改往日的发电、供电和用电这一连续的过程,现在已经实施了大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单位的政策,即用电单位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单一供电选择的方式,而是可以同购买普通产品一样在市场上进行自由选购,这也必然导致电网企业的市场重新布局。针对这些情况,电力企业应当稳固当前的市场份额。第一,要做好售后服务,抓牢当前的客户资源;第二,要开发新能源尚未进入的行业,同用电单位达成协议,尽早占有市场份额。

(2)认识和确立营销策略。要适应当前的市场格局,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就是说要确立电力市场市场营销的经营思想,对新的形势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扩大电力销售份额。除此之外还要有健全完善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根据市场营销的观点,电力市场同样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分析市场特点和市场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有市场特色的营销机制,进行电力企业的市场布局,获取市场份额。

(3)电力分销渠道策略。我国电网建设落后、建设成本较高,针对这一特点,供电企业要采取灵活的电力分销渠道策略:对地理位置距离电网公司较近的用电单位可采取直供策略;对地理位置距离电网公司较远的用电地区采取趸售的策略;对其他省市,在用电市场开放允许的情况下,宜采取专供方式,以此来开拓外地的市场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电力市场现状篇10

1.1电力市场的选择性日益突出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在西部电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建设发电站的力度,并通过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高压电网实现了电力资源的远距离输送,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在降低了电损的基础上还可以促进不同发电区域的良性竞争。通过多年的发展,这种跨区域输电的方式已经变成了通过使用国家电网来实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功率交换.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使得电力供应的各个环节能够自由的选择贸易的对象,使得选择性在电力市场中显得尤为突出.

1.2发电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通过使用国家电网将电企所发电量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将发电企业与供电环节进行了分离,发电企业只有国家电网这一用户,从而使得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电力行业虽然是垄断行业,但是由于发电和供电的分开运行,使得电力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

1.3发电和供电环节相辅相成

由于电力商品这一特殊性造成供电企业和发电企业都不能单独完成电力的销售,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使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使得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2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缺陷分析

2.1电网对于电力市场营销的支持不足

现今,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智能电网建设与旧网改造同时进行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的电力配送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地区的电网建设速度无法达到一致,这样就严重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综合配送能力,从而对电力营销工作造成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用电一直处于地位,造成了供电企业无法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农村用电。

2.2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缺乏服务的支撑

由于我国的电力长期处于紧缺状况从而造成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随着电力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电力行业的垄断状况得以打破,使得供电企业逐渐感受到了外部竞争的压力,因此,做好电力营销工作刻不容缓。在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竞争中,供电企业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客户为中心,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多元化的服务出发展开电力营销工作。但是,长期的电力垄断销售使得一些员工无法适应现今电力营销模式的的转变,普遍存在着服务理念不强与服务意识缺失的缺陷,仍然坚持原来的工作态度,从而对电力营销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2.3电力企业的电能质量存在一定缺陷

现今,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张,对于电能的质量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电力在供应的过程中,电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至关重要,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输送的电压和频率都需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波动,现今,由于在用电高峰期时会导致电网的电压等波动范围增大,这对于电网的电力运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在定价机制方面,由于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用电收费,用电电价存在着一定的行政性,同时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造成在用电收费上往往存在着统一省份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相同性质用电的电价存在着差异。

3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方法

上文通过对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和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介绍,使我们认识到了电力市场营销在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下文将就如何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进行介绍。

3.1转变思想建立现代的电力市场营销理念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电力企业急需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电力市场营销理念,通过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来带动供电企业的服务升级,通过分析市场的需求来采用合理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谋其企业的长期收益,增强市场观念,以市场为第一导向,推动供电企业向前发展。

3.2做好电力市场的研究

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需要将用电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客户群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同时市场是不停变化的,电力营销策略需要根据市场实时进行改进,使其更贴合与市场的需求。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