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积金缴存方式十篇公积金缴存方式十篇

公积金缴存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52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1

抵押贷款额度不足,公积金缴存能做辅助证明

市民李女士是一家私企的老板,在丰台区买了套两居室。今年国庆节儿子结婚以后,她打算给儿子买辆车,因此准备用自己名下的房产申请抵押贷款。她在咨询了几家银行后得知,由于自己名下的房产房龄较老,贷款额度无法满足需求,部分银行需要她出具公积金缴存证明,根据缴存的额度来辅助证明她的信用资质。

专家解析

在抵押贷款额度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银行还需要借款人开具公积金缴存的证明,将公积金缴存的额度作为辅助证明材料,以此解决房龄较老或抵押成数不够的难题,满足借款人在贷款额度上的需要。

公积金缴存年限确定无抵押贷款额度,解决入股资金难题

韩先生是一家信托公司的经理,月收入2万元,已经连续缴存了8年公积金。近期他打算入股朋友新开的一家房产公司,前后需要100万元左右的资金,因此他想用自己名下的房产作为抵押物,然而各家银行对抵押经营贷款的审核都比较严格,银行信贷人员建议韩先生通过无抵押贷款的形式解决资金问题,而且能通过公积金缴存的年限来确定具体贷款的额度。

专家解析

针对这一难题,银行推出了一项新的贷款产品,将公积金年限与无抵押贷款的额度直接挂钩,可以通过公积金的缴存年限申请无抵押贷款,降低无抵押贷款的门槛。而在贷款额度方面,一般银行对无抵押贷款都有不同的标准,对借款人的个人资质要求也比较高,然而用公积金缴存与无抵押贷款相结合,让无抵押贷款的申请的方式更加灵活,也为需要短期融资的借款人拓宽了无抵押贷款申请的渠道。

通过连续缴存年限可以推算出无抵押贷款的最高额度,例如公积金连续缴存1~3年,申请的最高额度为月收入的12倍;连续缴存3~5年,最高额度为月收入的36倍;连续缴存5~10年,最高额度为月收入60倍;而连续缴存10年以上的,可以申请到的最高无抵押额度为月收入的96倍。公积金缴存年限确定无抵押贷款额度的方式见附表。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2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长沙410019)

[摘要]住房公积金以职工工资为基础,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创新公积金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公积金风险防范体系,才能形成解决问题对策。

关键词]公积金;公积金管理;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76

1前言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1]。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2住房公积金现状

2.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急需尽快修订,尽快推行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依据国务院令而设立的强制性基金。就是这样一项利民政策,也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享受。

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稳步增长,《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距上次2002年修改已经有十余年时间,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影响了公积金制度的推行。

2.2住房公积金重要作用远未发挥

目前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购房自住的老百姓都比较偏向于选择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虽然住房公积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它还处于“初级”阶段,使用条件限制太多。部分有改善住房需求的城镇职工因为没有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而无法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在银行里面闲置。解决好我国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难”问题,住房公积金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2]。

2.3住房公积金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很多单位以职工岗位不稳定、编外人员无编制等理由,不给建立住房公积金或故意降低缴存工资基数,使职工根本达不到正常标准。而有些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根据《住房公积金条例》中的有关条款在各方面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提高缴存比率或加大工资基数,争取多缴住房公积金,因建立住房公积金后单位可以冲抵利润,少交税费,个人可得到住房公积金本息,享受低息贷款,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个人缴存额的不公平现象,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势必形成住房保障体系的难以拓展和不同部门在政策执行上的差别。

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广,缴存公积金基数按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2.4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差距大,成为合理避税的渠道[3]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未规定缴存比例的上限,由于近几年不同行业、企业的收入差距拉大,各地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差距比较大。缴存基数高的单位,其缴存比例也普遍偏高,最高与最低相差高达6倍。税务部门对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有严格的限制,但对缴存基数却没有严格的规定,加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各单位上报的缴存基数审核流于形式,造成很多单位通过虚假高报工资基数,将住房公积金作为工资薪金外发放奖金、津贴的渠道,从而达到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3住房公积金对策

3.1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强监督

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强化行政监督,规范监督行为,保证住房公积金规范管理和安全运作,定期开展对公积金使用管理的专项审计。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提高公积金缴存率和归集量。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执法队伍,经常检查各单位的缴存情况,对违反规定未建立和不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要采取警告处罚、新闻通报相结合的措施,督促各单位按时足额缴存。

3.2创新公积金运作模式、构建管理机构

设计灵活多样的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创新贷款品种、完善贷款政策、提高服务科技含量、建立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体系[4]。按照“统一决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原则调整,单位及其职工缴存的公积金必须归集到所在城市的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3.3严格执法,进一步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

各市(州)政府应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经市(州)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批准,可适当提高公积金缴交比例。各级机关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的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对公积金归集的执法工作,督促不缴、欠缴单位按规定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

3.4加强宣传,积极鼓励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建住房

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使用上,需保持住房公积金贷款在使用上的公平性。适于在中、低收入居民中开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支取、个人购建房贷款发放等公积金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公众了解住房公积金“低存低贷”的政策优势。

3.5加大力度清理回收违规使用的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专门用于职工个人住房建设的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职工住房公积金只能围绕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各地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清理回收违规使用的住房公积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Z].国务院,1999.

[2]钱凯.改革和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24).

[3]徐达.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eB/oL].[2014-04-15].ce.cn/xwzx/gnsz/gdxw/201404/15/t20140415_2656557.shtml.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3

【摘要】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归集模式和委托归集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够完善。因此,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归集管理模式的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课题。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运作任务是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不是投资资金,只是暂存资金,是属于居民(职工)个人的。作为住房公积金的具体管理运作机构的管理中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营机构,而是代替政府执行管理和协调职能,协调政府、职工个人、单位、银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关系,替职工个人管理缴存住房公积金。同时按现行体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会计核算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积金业务的核算,二是中心自身业务的核算。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工作就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遵循其固有的原则并不断探索会计核算的新模式。

一、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既要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普遍原则,同时又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住房公积金的核算要实现两个分账。一是管理中心管理的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住房资金要实行分账核算。管理中心自身业务的核算,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管理中心管理费用应严格实行分立账户,单独核算。

第二,管理中心要设立住房公积金个人明细账,实行三级明细核算。住房公积金总账核算(一级科目)、住房公积金单位账户核算(二级科目)、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核算(三级科目),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三,对住房公积金收入和支出的核算采用对应的核算原则,即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目前,管理中心对住房公积金收支业务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其要点是,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的成果。

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一)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管理模式的分类

住房公积金是结合住房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而实行的一种政策,是通过强制性的储蓄方式,建立的一种义务性的个人住房消费专项资金,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长期强制性储蓄政策,筹集和融通住房建设资金,不断提高和改善城镇职工家庭解决自住住房的能力。目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归集模式;另一类是委托归集模式。

这种分类的依据是看归集审核前台由谁承办,如果是由管理中心直接承担,如北京、杭州、青岛、桂林,就为直接管理模式;而委托由银行承担的,如上海、南京、重庆、天津、武汉、成都,则是间接管理模式。但也有从归集信息采集的直接性来分类的,即看中心能否直接从归集业务前台采集到第一手归集信息,若能够直接采集信息的,如北京、杭州、南京、重庆、青岛、桂林,则为直接模式;若是滞后的,如上海、天津、武汉、成都则是间接模式。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的侧重点与一般会计核算有所不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科目分为四大类14个科目,即资产类6个、负债类3个、净资产类3个和收支类2个,会计处理相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较为简单,既不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又不需要按产品进行分配,成本核算不是住房公积金核算的主要方面。由于保证住房公积金归集资金的运营安全、保值增值是其主要目标,其会计核算注重的是准确性和及时性,财务管理注重的是风险的防范以及保证资金的安全。

(二)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的责任主体

住房公积金是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所法定的单位职工按月缴存的个人长期住房储金,管理中心作为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独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法定主体,对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依法进行账目和资金管理,形成与缴存人之间的住房公积金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尽管管理中心一般不直接握持职工住房公积金,而采取在银行开设住房公积金资金账户,把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托存于银行的做法,但在法律意义上,管理中心承担着对每个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负债的法律责任。

住房公积金前台功能的承办机构主要有管理中心和银行两种做法。北京、杭州、青岛均是由管理中心自设前台网点,直接面向职工和单位,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进行信息审核。而上海、重庆、南京则均采取委托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做法。在法律意义上,上海、重庆、南京由于采取委托银行进行前台操作的做法,管理中心实际上没有在法律意义上自己直接履行审核缴存信息合法性的责任。换句话说,一旦发生缴存审核合法性争议,管理中心与银行之间的法律责任将按照合同法规定委托原则,即作为委托人的管理中心相对缴存单位和职工负有直接的审核法律责任。

总之,无论是直接归集模式还是间接归集模式,作为管理主体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法律主体。

(三)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住房公积金是封闭性的专项基金。从缴交者角度看,其缴交的公积金不能随时“回赎”,只有符合购房等条件时才能使用,否则只有退休时一次性提取,在此之前,其资金实质上被用于帮助其他缴交者满足住房需求,体现基金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和互济。从资金运作角度看,公积金从归集“入账”,到提取或者发放贷款“出账”,整个资金循环限于内部,没有和外面资本市场连通起来,因此保证资金“入账”与“出账”相称,实现资金收支平衡至为关键,否则就会出现“钱不够用”或者“钱无处用”的局面。因此,归集业务是保证提取和个贷业务正常开展,维持整个公积金资本运作的基础和前提。

另外,《条例》第四条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管理中心只负责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保值和增值,但具体金融业务(开立公积金账户、缴存、提取、贷款、结算及归还)等均委托给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国有银行来办理。这种委托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增加住房公积金的行政管理成本、使住房公积金面临的风险更大等。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的一般业务性问题相比,会计模式上的问题显得更为关键、更为根本。因此,解决会计核算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三、住房公积金归集会计核算模式

(一)改革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

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的改革主要应该着眼于归集管理模式的改革上。因为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向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有明确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只能用于职工购建房提取、退休提取、个人住房贷款和购买国债等。各地在使用住房公积金时基本是按照这个方向使用住房公积金,进行保值增值的。所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模式改革的余地不大,要有改革和创新,也必须是国家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向作出规定。地方上特别是城市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向要有突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地方来说,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的改革应该着眼于住房公积金归集模式的改革。

由于管理中心不是金融机构,但又要面对数以万计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进行资金管理,因此,《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委托受委托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结算等金融业务和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缴存、归还手续”。这条规定实际上确立了管理中心和银行之间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进行分工协作的合法性。

为适应住房公积金管营分离的管理模式,强化以会计核算为主线的业务管理和操作,改革原归集、贷款核算的方式已势在必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核算包括公积金汇缴、补缴业务,公积金转移业务,公积金提取业务。住房公积金归集核算的部门职能为受托银行和中心营业部、办事处(以下简称部办)、会计核算处,会计核算新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受托银行负责住房公积金汇缴、补缴、转移、提取的银行金融结算业务。“中心”营业部、办事处负责与受托银行的公积金结算票据的交接;对公积金票据的复核、票据与公积金系统信息的核对;根据公积金票据编制财务记账凭证;核对公积金票据和记账凭证的一致性,同时,按日序时整理,装订公积金票据,并将财务记账凭证和银行流水对账单与会计核算处凭证交接。“中心”会计核算处负责根据业务处室交接的记账凭证和银行流水对账单,审核记账凭证编制的正确性,审核记账凭证相关科目与银行流水账勾稽关系的正确性,并在电算化财务系统中留下审核的痕迹;根据已审核的记账凭证,进行电算化记账,记录公积金财务账簿和公积金存款序时日记账;公积金存款账和各受托银行的“中心”专户进行资金对账,编制存款调节表;会计凭证整理、归档。

(二)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4

关键词:覆盖面;欠缴;追缴;监督促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改善和提高城镇职工住房水平的重要保障和主要途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稳定的住房资金筹集渠道,截止2009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总额为26091.24亿元,同比增长26.05%,缴存余额为14648.80亿元。然而,随着住房公积金资金归集总量的持续增长,作为资金源头的归集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产生出系列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资金归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覆盖面狭窄

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强制缴存的特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所有的城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交纳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只要是符合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象,就必须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按期、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2009年末,全国实际缴存职工人数为8031.30万人,仅占在岗职工人数的69.74%,较同口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加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职工人数少7800万人,大部分非公企业、个体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以及进城务工人员,还没有全面覆盖。

2、归集率低,缴存单位不能按月足额缴存,欠缴、缓缴情况严重

全国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总额以年25%以上的速度递增,归集总额持续增长主要是受逐年增长利工资基数和缴存比例提高的影响。实际上,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并没有显著提高,一些用人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缴存登记,履行缴存义务,有许多已开户单位不能按月足额缴存,特别是企业单位存在欠缴、缓缴的情况。

3、执法稽查制度不健全,追讨工作缺乏法律约束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凡用人单位招聘职工,单位和职工个人都必须缴存住房公积金。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尽管《条例》已赋予管理中心相应的管理职能,但是对违规单位进行催缴、征缴的追讨工作成效仍不明显。

二、归集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单位和职工的缴存意识差,影响住房公积金覆盖对象扩展

根据《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范围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对象范围一致,但是人们对住房公积金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企业经营者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缺乏了解。非公有制单位受自身利益驱使,因考虑到经济利益,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意味着自身利益受损,因此对缴存住房公积金持消极态度;私营企业职工流动性较大,而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转移手续繁杂,限制条件较多,诸多不便严重影响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未建立与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无法监督未缴存的单位按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2、单位不能足额缴存,发生欠缴的主要原因

(1)一些国有企业单位由于企业转制或机构精简,企业内部需要进行协调稳定,调整时间不能确定,因此不能实现按月缴存。

(2)有些企业效益不稳定,存在周期性差异,企业负责人往往会先考虑企业经营资金的充足率,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欠缴、缓缴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现象屡有发生。

(3)私营企业业主为谋取私利,只扣不缴。虽然每月都从职工工资中扣下职工负担部分,但企业配比部分却一直未能落实,有些单位一年只汇缴一至两次,甚至个别企业长时间挪用职工个人扣缴金额,严重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4)缴存单位负责人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认识模糊,尚未形成规章制度,缴存随意性较大,单位经办人员嫌每月缴交公积金麻烦,就几个月扣缴一次,此类情况较多,对归集率影响较大。

3、行政执法制度不健全,使追缴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首先,行政执法制度不健全。根据《条例》规定,管理中心虽然有权对欠缴、少缴的单位采取行政执法措施,但是,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和能力,未制定相应的行政执法细则和创造内部稽查的执法环境,运用执法手段追缴住房公积金存在极大困难。其次,行政追讨缺乏法律约束。住房公积金问题不属于《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明确规定的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因此,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讨住房公积金和提起劳动仲裁时,劳动仲裁机构因没有依据,一般不予受理。对于违规单位在限期内仍未纠正错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对单位不为其职工缴存或者少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行为,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依据,使行政追缴失去了法律约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救济。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认知度

可以采取报纸、电视、宣传资料、会议、上门讲解等多种形式,对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在职职工了解住房公积金政策,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重点的是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如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不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就难以推动建制工作。因此,宣传的重点是填补政策盲区,解决企业领导缴存责任意识不强问题,形成有利于扩面工作的舆论氛围。

2、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制订扩面目标计划

应选择典型的单位作为试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例如,非公企业的职工人数多的单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单位、劳资关系比较和谐的单位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等作为试点,耐心细致地做企业工作,要尊重企业和职工的意见,在重点单位树立典型并摸索经验,因循渐进,逐步在面上进行普及推广。要积极与工商、税务、统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设立、登记等情况,长期平稳地推进建制缴存工作。

3、推行缴交监督机制,灵活调整缴交政策

(1)建立缴交保障机制,实时检查和督促单位按时足额缴交住房公积金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缴交信息,但对缴交记录有效性分析及其此后的跟踪管理还很欠缺,建立缴交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检查和督促单位按时足额缴交住房公积金。针对缴交保障机制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①运用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记录单位的

缴交情况,包括缴交职工人数、缴交金额、基数调整等,发现单位不正常缴交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②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缴交情况进行稽查,重点检查单位是否有故意压低或抬高工资基数而少缴或多缴、挪用住房公积金、不及时缴交等情况。在稽查过程中发现单位有违规行为的,应督促单位限期改正。

③应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缴交单位进行业务培训,使单位经办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并全面掌握缴存业务流程和汇缴办理方式。

(2)对于各类企业缴存单位可根据其经济效益,制定灵活的缴交政策

企业单位的缴存经常会受到自身经济效益直接影响,资金周转紧张时,无法做到按时足额缴存。针对这种情况,管理中心应本着人性化管理原则,根据缴交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缴交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首先,对于一直保持良好缴存记录的企业,发生逾期缴存时要及时向企业单位了解逾期原因,企业单位可向管理机构申请缓缴,并确定缓缴时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如在规定时限内未及时补缴,可根据有关规定对企业进行警告及处罚。其次,企业效益如果受季节或周期性影响,可以先与管理中心签订按季度或按年进行缴存协议,另外,企业效益持续下滑或资金紧张时,应允许企业单位先缴存职工扣缴部分或单位扣缴部分,另一部分匹配资金待企业效益转好时可进行补缴。

以上三种灵活的缴交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是,管理中心必须联合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实际资金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真实。

4、加强稽查执法力度

在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加大稽查力度,将无视法律、法规,单位效益好,领导责任意识不足,职工反映强烈的未建单位,列入执法重点,启动执法程序,依法强制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另外,可以改变旧的催建催缴的归集方法,探讨试行成立专门稽查机构(譬如稽查大队)对违规单位进行稽查,依法强制,威慑影响其它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参考文献:

[1]2002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修订,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第六章,第三十七条、三十八条规定.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5

(一)1、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监管归口不统一。我国目前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的是住房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行使着住房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且管理中心有三种模式;一是单独设立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由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二是利用房管局的职能优势与其合并在一起办公的模式;三是便于统一管理住房资金的模式,作为财政部门一个内设机构。这种多头监管的制度,使得住房公积金处于监管缺失、责任不明的状态。一方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领导权力过大,另一方面由于“九龙治水”的监管模式而使得监管难以真正到位。

2、部分单位对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认识不足。单位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既是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单位的义务,目前部分单位对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意识淡薄,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增加了单位支出,加重了单位负担。从对我县审计的情况看,公积金归集覆盖面不大,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归集面不大,占应归集单位的不到5%.全县已缴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占应缴的单位只有43%,覆盖面达不到一半。

3、归集公积金基数和比例高低不等、差距较大。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规定的缴存基数和比例是5%-12%和不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或3倍,但实际执行有的缴存比例高达15%,主要是部分垄断性行业和高收入行业(通讯、银行、电力、烟草、盐业等);低的只有3%,基数有的年工资高达10万元,低的还不到5000元。经济状况好的单位把公积金作为解决职工的一项福利待遇。失去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意义。

4、公积金缴存、贷款过程中挪用、套取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目前个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借款人除向住房管理中心提供相当完整的能够证明个人户籍、婚姻、收入、抵押担保资料外,还要提供住房产权证、在住房资金中心缴存公积金的证明等资料,且贷款利率比银行低,大部分都以购房的名义申请贷款。但贷款是否真正用于购房,管理中心只是以收回贷款和利息确保增值为目的,据审计调查真正用于购房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挪作他用。二是对扣缴职工个人公积金的单位将资金不缴存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而是用来偿还债务,挪作他用。任意拖欠公积金。

5、住房公积金支取政策不规范。按有关规定职工购房、维修、翻新等一般情况都可以申请支取公积金,但发生此种情况,住房资金中心对大修、翻新费用的标准、资金中心管理部门没有技术力量核实,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作出硬性的限制性条件,在现行住房制度下,许多购房人由于拿不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房屋鉴定资料而被拒绝。公积金中途支取的政策不能落实,只有职工退休或调离本地才能支取公积金。

6、住房公积金的放贷存在潜在的风险。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贷款回收采取的是委托银行在借款人的工资收入中按时扣款。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公积金借款人工作变动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中途退休、调往异地、自动离职、下岗以及非正常身亡等,由于资金管理中心对这部分贷款人的变动,不能随时掌握情况,贷款回收的风险也就越大。从审计公布的情况看,住房公积金的损失、投资和回收风险的问题比较严重,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公开制度。住房公积金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每年住房公积金存款的财务报表;二是单位或个人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三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情况,特别是利用住房公积金进行资金运作的情况更是必须公开。

第二,住房公积金机构应加强与工商、税务、劳动保障、机构编制、财政、银行和社团管理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及时了解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设立、登记、分立和解散等情况,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及时建立和有效延续。

第三,规范使用投向,合理营运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遵照管理、运用分离和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合理科学的营运资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在保证政策性支付前提下编制住房公积金使用计划,慎重确定资金使用方向,以确保住房公积金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第四,加强对有能力的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个体、私营、民营、改制等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工作的宣传力度,将非公企业作为目前住房公积金缴存工作的突破口和住房公积归集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任意不缴和欠缴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进行核查,对只为少数职工缴存而未覆盖全体职工、降低缴存基数和比例的行为进行揭露。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6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优化;问题;对策

0.前言

我国在一九九几年住房制度才开始有了变化,从以计划体制为主体演变为以市场体制为主体。那时候已经没有了福利分房的政策,出现了另一种形式,叫做市场化商品房,这就不得不改革当时的住房制度,但是一方面由于当时社会还比较落后,住房公积金这样的新名词在我国还不存在市场,另一方面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又势在必行,所以在当时的政策鼓励下,我国吸收国外的先进的住房策略,在住房方面,开始了住房公积金之路。

1.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史

九一年,上海市首次向新加坡学习,引进了住房公积金这一先进的住房制度,而且受到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支持。从此,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正式被使用,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效,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给人们住房困难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福音。到九四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显然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给政府、百姓以及企业带来了各自不同的利益,是对住房公积金在解决城镇化住房问题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肯定,此项政策的颁布极大的鼓励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到九八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遍布全国很多省、市、县、镇等,至此,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已经全面推行。到九九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正式颁布,此项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住房公积金的适用人群、覆盖区域、资金用途、风险简介等。二零零二年,国务院再一次修改了这个条例,又一次补充和修改了住房公积金缴纳主体、监督机构、决策机构及其职能、监管办法及处罚措施等。之后又多次颁发各种法案和通知,以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合理化,更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展。

2.我国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地区发展不平衡

住房公积金在某些地区供不应求,而在其他地区却资金沉积,比如说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密集,买房热,造成住房公积金不足,只能通过向银行借贷的方式来补贴资金,这样就导致了住房公积金政策无法全面实施。但是在一些中低等水平、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区,有很大一部分住房公积金得不到使用。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区域封闭性,不同的地区又无法相互调配资金,形成严重的浪费现象,这样自然无法体现住房公积金的优越性,不但有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2.2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比较低

目前,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还处于比较窄的阶段,融资渠道有限,有很多人还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缴存公积金方式过于死板,全国上下应用同一个缴纳比率,忽略了各地及各阶层的收入差别,不利于公积金扩大其规模。缴存基数的审核不够清晰,它是指单位职工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因为有些企业的工资基数是保密的,这给核定上带来不便。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就是有一些拖欠缴存的现象,并且惩治力度不够。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各部门都认为住房公积金有利可图,争先恐后的要求管理住房公积金这一块,最后造成了公积金不能统筹管理,归集上出现问题。再就是过于注重宣传,不注重服务质量,没有从实际出发,不能让员工有一个很好的信任度,达不到预期的征缴公积金的目标。严重影响住房公积金的长远发展。

2.3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不够公开化

现在很多地区自己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方案,而从不向外界公开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情况,这在缺乏有效的住房公积金监管组织的大环境下,让一些不正规公司有机可乘,擅自挪用公积金、非法使用公积金等,不仅损害了人们的利益,还有损国家和社会的形象。

3.住房公积金优化措施

3.1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

要本着以住房公积金为途径来改善住房条件提高人民福利的思想,把住房公积金的发展作为住房建设的核心,继续完善公积金制度。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对下属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使住房公积金更好的造福百姓。但是这些机构也应该受到各地区的人大财政、审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的监督。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向公众公布公积金的收缴、利用和相关事宜的执行情况,或者利用媒体等工具向广大人民群众做汇报,让公积金管理公开化、透明化,这样不仅是群众了解住房公积金制的政策,提高群众参与意识,还可以提高公积金的管理,有助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逐步完善。保障参缴人员的根本利益的同时,也是对社会稳定做出相应的贡献。

3.2在公积金的收缴模式上进行创新

根据地域、对象群体的不同,制定合理的住房公积金缴交率,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积。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群体不再只是有固定工作的正式员工,也包括临时员工,那些自谋职业的人自己缴纳公积金,设定一个缴纳比例,根据其营业额来按时交存。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年限,不仅延续到退休,以自愿为基础,若退休后仍有收入,也可以允许其参缴。调整住房公积金缴交率,以工资为参考,不同收入的人缴交率不同,建立缴交率动态管理机制,各个城市根据经济状况不同,缴交率也会有相应改变。强化单位及职工按时足额缴存的义务,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公积金缴纳的法律法规,并大力宣传公积金制度,促使各企业履行自己的职责,让员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福利。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正确分析和认识职工思想承受力和经济承受力。企业内部对公积金的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应进行明确的规定,以免部门之间产生矛盾,给公积金的实施与发展带来困扰。

3.3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公积金管理的透明度

积极引进先进的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选择管理系统时最好考虑到系统的信息覆盖率,能否覆盖到各缴存单位的工作业务,以网络为纽带,控制单位与中心数据的共享,这样就可以实现动态管理。同时新技术的使用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来完成这一项一项的操作步骤,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以及素质提高强化培训,同时注重员工的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7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索改革旧的城镇住房制度,其目的:(1)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2)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1991年5月,上海市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率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标志着一个由国家支持、单位资助、依靠职工群众自己力量解决住房问题的市场化机制开始形成。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确定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二、天津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现状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我市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部门。根据国家规定,该中心在铁路、油田设立了两个分中心,在各区县设立了18个管理部。该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法规范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发挥资金使用最大效益,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天津市住房公积金推出八项服务新举措。

(1)已办理住房公积金龙卡的非集中封存户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不需单位开具的《提取申请书》,凭有关资料直接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

(2)单位可在公积金网站进行缴存业务操作。缴存单位可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填写、打印住房公积金缴存、转移等业务票据,到前台办理缴存、转移等业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为单位提供实时、准确、快捷的网络记账,方便单位办理各项业务。

(3)单位可在公积金网站进行年检业务操作。缴存单位可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填写、打印《年检登记表》,到前台办理年检手续。

(4)单位可在公积金网站进行缴存额调整业务操作。缴存单位可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填写、打印《调整清册》等表册,到前台办理调整手续。

(5)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单位在公积金网站建立单位账、个人账。缴存单位可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在线查询住房公积金单位账、住房公积金个人账及单位人员明细表。

(6)单位应持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卡办理业务。新单位卡增设密码管理功能,确保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安全。单位在办理2010年度年检手续同时办理新单位卡。8月1日起,单位应持卡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查询等业务。

(7)全面放开周六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在原有职工个人周六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担保费补贴业务、余额还贷业务、住房公积金个人(组合)贷款业务。目前,可在河西、南开、河北、塘沽区管理部及对应的建设银行办理余额还贷业务。

(8)全面放开跨区县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职工个人(分中心职工和集中封存户职工除外)可跨区县办理全部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及担保费补贴业务。分中心职工应在单位开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分中心办理提取手续;集中封存户职工应到集中封存的分中心或管理部办理提取手续。

三、当前天津市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执法不严,难以调控

事实上,和“三险”一样,住房公积金也是一种强制性社会福利,但未能享受到这项福利的人并不在少数。调查中发现,不仅有许多私营、民营企业没有参加到公积金体系中来,就连某些大型国有企业对正式编制内员工缴纳公积金,而对聘用员工不缴纳公积金。部门也经常接到职工反映,有的单位不建或不缴、欠缴住房公积金,其中很大部分职工怕举报后被辞退而忍气吞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2.分配不公,济贫不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职工收入差距不大,住房公积金缴存差异也不大。但目前收入差距已大大拉开,甚至有两极分化的倾向。然而公积金的缴存仍沿用老办法,高的极高、低的很低,很不合理。在公积金使用方面,虽然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低息贷款,比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利率低,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条件比较严格,部分中低收入者却难以通过这个渠道获取融资购房。而相对的低存低贷,实际上是让低收入家庭承受了利息损失。

3.功能单一,作用减弱

住房公积金在个人积累模式下具有良好的成长性。随着房改的逐步到位和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初步改善,公积金仅仅作用于住房保障这一功能就显得特别单一,对市民的住房保障作用有不断减弱的趋势。

四、完善天津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我市住房公积金在制度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制度,加强管理,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严肃法纪,严格征缴

对不为职工登记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加强处罚和执法力度,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低收入职工的住房工资分配。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采取由市质监局组织机构登记信息与中心单位缴存登记信息比对,经初步核实,确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单位信息。采用以下形式,宣传住房公积金登记、缴存政策,督促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宣传督促。对经核实确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发送《住房公积金催建通知书》,或联合区县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组织召开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动会,宣传政策,限期单位于30日内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2)上门调查。对经发送《住房公积金催建通知书》仍不建立的单位,进行上门调查或与所在区县政府或上级主管单位沟通情况。(3)立案执法。对经宣传督促拒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办理立案手续,经归集执法处审批同意后,立案执法。经审案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后,作出限期改正决定。

2.探索建立企业变动情况的信息共享机制问题

建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动与工商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加强联系,研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变动情况,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探索与社保等部门的联合执法,维护公积金制度的严肃性。

(二)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

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应切实履行起职责,尽快按照要求,规范缴存基数,坚决杜绝擅自扩大缴存基数、超比例缴存公积金问题,避免公积金中心成为缴存单位工资外发放薪金补贴及避税的渠道。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加强资金的管理,在国家规定的商业银行内开设公积金缴存、贷款及增值收益账户。

(三)拓展使用途径

可链接社保功能,进而将公积金“个人积累制”模式逐渐覆盖原社保账户的“统筹管理”模式,扩大公积金的社保功能。(1)设立倒按揭业务,向老年职工预购其产权住房,房款按月或按期向老人发放,用于老人养老金补充。待老人去世后收回其住房,出售回笼资金。(2)允许职工退休时不领取公积金余额,将其转入社保局个人养老金账户,随养老金一起发放,政府和社保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3)借鉴新加坡公积金中的家属保障计划和健保双全计划等做法,要求每个公积金缴交人每年在其账户中划出几元钱作为投保金,一旦出现缴存人意外死亡或遭受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可得到一笔“保险金”。

(四)创新贷款品种,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

目前由于政策原因,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受许多条件限制,一是只有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二是一些低收入行业的职工因为工资低,受缴存额少的限制,能够申请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却难以满足购房需求;要解决好以上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抓起:(1)加强宣传,强化归集工作,扩大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人群;(2)制度创新,扩大使用方向,开辟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新业务。增加公积金贴息业务,即在办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时,可申请公积金贴息。还可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住房公积金不同于其他性质的资金,是职工用于住房消费的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管理好坏,事关房改成败,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2号.《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1999-4-3

[2]《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2号

[3]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9-5

[4]关于印发《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办法》的通知.建金管[2004]34号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8

2016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下称“上海中心”)尝试通过微信平台晒出“成绩单”,主动发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上海公积金”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7月间连续三篇《住房公积金制度让缴存职工获得了什么?》系列文章,用数字说话,跨时五年(2011年―2015年),全面盘点上海公积金在提高职工可支配收入,支持职工住房消费、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的历史成绩和功能作用,让住房公积金制度主动走进广大缴存职工的心中,努力提升缴存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该系列文章阅读数总计35万,被多家公众号转载。上海公积金公众号在三篇文章当日新增关注者分别达到8430人、5477人和5180人。在2016年7月的《上海政务微信报告》中,“上海公积金”官方微信位列重要机构第三名,平均阅读量为第一名,平均点赞数第三名。在当月二十大热门文章中,该系列三篇推送分别位列第一、第五和第七名。

系列一――管好职工钱袋子,让住房公积金能使用、能得利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和职工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缴纳的用于职工住房消费的专项储金,归职工个人所有。管理中心为广大缴存职工管好这个“钱袋子”,围绕住房消费领域精耕细作,拓宽住房消费全生命周期的提取范围,并不断提高账户资金保值增值能力。

(一)住房公积金成为职工可支配收入特征体现更为明显

随着住房公积金使用渠道的不断拓展,职工每月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可以用于购房提取、租房提取和归还贷款等多种住房消费。同时根据国家规定,职工个人缴纳和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在规定的比例内可在税前列支,则意味着单位缴存实际增加了职工一块可支配性收入,职工缴存免除了一块个人所得税。因此,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增长,可看作为职工个人享受免税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据统计,职工平均年缴存额(不含补充公积金)从2011年的8450.4元,到2016年已达到11040.24元,提高了2589.84元,增幅为30.65%。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住房消费特征体现更为明显

近年,上海市不断开拓住房公积金使用渠道,提取额快速上升。五年来,职工购买自住住房提取使用公积金累计总量达到146.89亿元,从2011年的13.62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41.5亿元,增幅为204.69%,有效地支持了上海缴存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

五年来,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用于归还职工购房贷款的累计规模达到1275亿元,从2011年当年规模172亿元,到2015年当年规模达350亿元,增幅达到103%。当职工以贷款方式购房后,家庭财富结构中将增加较大的还贷压力,而职工每月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可以用来提取冲还贷款(包括公积金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有效减轻购房成本压力。

上海市还放宽了无房户家庭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让暂无计划和能力购房的职工家庭可以分月、分季即时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减轻了这一群体在上海的租房成本压力。

五年来,住房公积金住房消费类提取占提取总额每年均超过75%,2015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78.05%。随着今后住房公积金使用途径的进一步拓宽,住房公积金在满足职工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需求方面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住房公e金对职工账户保值增值特征体现更为明显

住房公积金过去一直按照“低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执行,2016年2月两部一行印发了《关于完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16年2月21日开始,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原来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即按照“平存低贷”的利率执行,进一步体现住房公积金惠及所有缴存者的政策红利。将存款利率提高到一年期定期水平,按当前利率水平,当年缴存账户公积金利率从0.35%和1.1%提高到目前的1.5%,收益分别提高3倍和近40%;同时住房公积金每年利息结转后自动计入本金形成复息。不仅可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也给使用需求较大的缴费职工在贷款能力、使用额度更增加一块福利。对较少使用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的职工而言,既互地支持了其他职工的购房贷款需求,又获得了自身比较合理的账户利息收入。

系列二――支持对象有侧重,让住房公积金贷款见实惠

住房公积金具有互、普惠性和公共性的特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大优势是相较于商业银行贷款的低利率,同时住房公积金还能用于偿还购房贷款,减轻居民家庭的还款压力。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始终围绕公积金制度设计的初衷,主要用以支持职工的首套住房,优先满足职工首次贷款,满足职工基本住房需求和合理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实行差别化的贷款政策,并通过政策导向稳定市场预期,对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健的发展起着正向推进作用。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互、倾斜中低收入特征体现更为明显

职工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额度与其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资金积累呈倍数关系,也与月缴存额反映的还款能力直接挂钩,因此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的增加,意味着提高了职工利用互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从而体现在职工的最高可贷额度和能力的进一步放大。五年来,越来越多的缴存职工在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上得到了实惠。

1.继续保持对刚性需求支持,继续保持对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2014年、2015年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144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住房贷款比重一直保持在95%,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占全部贷款的67%,有效支持了刚性自住的购房需求。

2014年、2015年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中,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84.35%,购买改善型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15.65%。住房公积金贷款不支持购买非改善型第二套住房、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家庭贷款,体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重点支持职工基本住房需求的特点。

2011-2015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贷款占所有贷款家庭的比重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对低于上海平均收入的缴费职工家庭贷款占所有贷款比重为35.93%,对处于上海平均收入以上、三倍以下的缴费职工家庭贷款占所有贷款比重为58.97%。有效地支持了职工刚性自住的住房需求。

此外,住房公积金贷款在职工购买首套住房和改善型第二套普通住房的需求时,还在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方面给予职工优惠的政策倾斜,体现了对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见表1)。

五年来,住房公积金对购买共有产权房(经济适用房)的缴存职工,支持力度和贷款规模也在不断上升。2015年贷款比2011年增长了19.81倍,获益人群比2011年增长了18.27倍。

2.受益群体不断增加,贷款规模不断提高

2011-2015年共向全市67.49万户家庭发放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直接受益人群达到200万以上。年放贷规模从2011年的265.05亿元,到2015年的1192.87亿元,上升幅度为350.07%。总贷款金额累计达到5288.30亿元。

3.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户均贷款不断提升

2015年,上海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放宽了贷款抵押住房的房龄年限。职工家庭的每户平均贷款额也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36.16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65万元。同时,由于放宽房龄限制,平均还款期限也有一定程度的放宽。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低成本特征的体现更为明显

住房公积金近年来贷款利率不断下降,为职工购房还贷减轻压力提供了保障。2011年以来,住房公积金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贷款利率分别从4%和4.5%,下降到当前的2.75%和3.25%,各降低了1.25个百分点。5年以上的每百万元贷款的年利息成本从2011年的49000元下降到2015年的32500元。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成本则更低。

系列三――守护职工权益,让公积金更具保障性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从国家立法的层面确定了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强制性。五年来,上海中心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丰富执法宣传,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同时,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形式外,上海中心积极拓展项目贷款渠道,支持上海公租房、动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等项目,制度设计形成规模效应,满足更广范围缴存职工的住房需求,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水平。

(一)住房公积金对职工权益保障力度更为明显

2011-2015年,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互、保障性、可支配性、低成本性、便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制度红利产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加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保障,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数逐年增长。缴存单位从2011年的11.72万个增长到2015年的26.67万个,5年内上升了127.56%;缴存职工从2011年的450.18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643.87万人,5年内上升了43.03%。

近年来,上海中心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加大执法宣传力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2013-2015年3年内通过执法检查共推动约9.7万个单位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维护了约41万名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性特征体现更为明显

五年来,上海中心通过“投贷结合”的方式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一是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公租房、动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15个,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92.61亿元,支持了合计229.90万平方米、28061套保障性住房,也取得了安全和较高的贷款利息收入;二是使用公积金廉补资金收购并向社会供应包括公租房和廉租房的保障性住房合计37.77万平方米、5602套。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9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住房公积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13.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6(c)-0027-01

一、非公有制企业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部分的非公有制企业法人、业主、职工对公积金存在着模糊认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领导认识不足。一是民营、私营、三资企业业主、法人将公积金收缴与乱收费、乱摊派、强制实行保险等行为混为一谈,误以为推行公积金制度是向企业强制推行额外保险开支或负担,从而产生强烈抵触情绪。二是部分企业领导不够了解实行公积金制度可享有的财税政策,而将本应用于公积金部分的住房补贴直接以实物或工资补贴形式发放于职工,从而造成部分公积金在归集过程中的流失。另一方面原因是企业职工的认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企业职工不了解缴存公积金对于自己的政策性优惠,也不清楚公积金存款的利率优势。尤其是一些并未处于购房状态的职工更加知之甚少,对企业是否为其缴纳公积金也漠不关心。二是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中职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经营前景状况不够稳定,相当部分企业职工只顾眼前利益,误认为公积金的使用除购房或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不能“套现”。这么大笔钱不能用实在可惜,同时因不了解“中心”工作程序,认为支取程序较为繁琐,从而更加倾向于直接的工资补贴,造成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对公积金制度的一致消极态度。(二)宣传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在公积金制度的宣传上,已借助于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并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收效。但在调查未建立公积金制度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原因中发现,仍有相当部分企业业主、法人、职工并不了解何谓住房公积金,缴存公积金对单位及职工有何好处,究竟什么样的人应该缴存。不清楚公积金是一项法定的、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的政策性住房保障基金,而更多的是将其错认为公积金只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家支持行业部门所应享有的特殊性待遇,与私营企业无关。即便在已建立公积金制度的企业中,职工不知何谓公积金、不知怎样使用公积金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三)社会保障意识不够强烈。现行的法律制度已将住房公积金纳入国家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在发达城市,“三险一金”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既定社会保障形式。无论是国企员工还是私企职员对“三险一金”的保障意识都极为强烈。(四)催缴意识有所松懈。住房公积金设立之初,归集额少,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迫使管理机构“腿勤”、“嘴勤”,跑单位,做宣传,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缴存额。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公积金归集额有了较大的提高,资金逐渐充裕,尽管归集的积极性仍旧较高,但催缴意识已有所松懈,这也是导致住房公积金归集覆盖面降低的一个原因。(五)行政执法难。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实施虽有《条例》作为保障,但在多数企业业主眼中,行政法规根本不及国家法律具有震慑力。一些改制企业存在着法不责众的思想,故意拖欠、降低比例、少缴甚至拒缴公积金。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本身并不是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能力较弱的客观条件也使得一部分有能力缴交的私营业主对公积金制度无动于衷。(六)职工维权意识淡薄。针对企业业主为减少经营成本不愿掏钱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行为,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督促作用,不能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更多是采取缄默、妥协态度。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较差。

二、加大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工作力度

(一)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活动月等方式,继续普及扩大公积金宣传面。引入媒体曝光方式,对不遵守公积金制度的企业予以公众警告。(二)转变宣传工作方式。将传统和特定的宣传方式相结合,以职工点对点、面对面为手段,以公积金对职工个人的好处为切入点,以精简办事程序、优化亲情服务为主要方式,消除职工疑虑和误解。同时,拓展宣传形式,一手抓公积金制度宣传,一手抓个人法制维权意识宣传。既提高职工公积金制度观念,又增强其法制维权观念。引导职工与企业领导的自觉主动交流,提高其自觉维护个人合法利益意识。(三)降低门槛,采取灵活政策,激发企业缴交积极性。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原5%的最低比例上适当下调,以利一些有意向但经济实力实力较弱的企业进入,待有能力时再适当提高比例或补缴。同时,对于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可在不违反相关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比例,这样既有利于调动企业缴交的积极性,也有益于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四)精心组织试点,分步、分层次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对目前鹰潭市未建立公积金制度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情况摸底,制定建立目标。通过树典型,立榜样,扩大影响力,增强感染力。采取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逐批建立。(五)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制。解决好“中心”工作人员在上门催缴方面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畏难情绪,将归集任务划块、分解责任到人,实行目标奖励机制,调动“中心”职工催缴积极性,使其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六)制订专门的催缴管理办法,使“中心”工作人员在催缴过程当中能够有章可依,同时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联合协作,提高自身行政执法能力。(七)建立协调机构。学习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政府及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作用,组建以政府主管市长为组长的非公有制企业公积金制度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加强各单位的协同作战能力,力争将这项制度早日覆盖到全市所有职工。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蔡颖.完善非公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制度[J].发展研究.2008.(05):25-26

公积金缴存方式篇10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强制储蓄利益补偿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74-03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创立以来在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建立职工个人住房资金专户积累机制、促进我国住房金融发展和廉租房建设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未获彻底解决的事实严峻考验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国内学术界和公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仍不绝于耳。如何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保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维护中低收入参缴者的利益,对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推动保障安居工程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为何要对住房公积金部分参缴者进行利益补偿

我国住房公积金是强制积累的“低存低贷”基金,其制度运行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由于按工资一定比例缴存是法定并强制的,没有考虑参缴者收入高低和今后有无能力购房贷款,按月存入的公积金储蓄全部采取低利率计息,不管公积金如何增值,只要参缴者不参与公积金贷款就很难成为公积金的受益对象。事实上,只有那些有能力购房者才可以申请获得公积金贷款,通过低息贷款利息优惠弥补储蓄低息损失并获取房屋增值收益,而这些具备购房能力的人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为主。中等以下和低收入人群往往因无力承受房价而难以通过购房贷款的低息福利弥补储蓄低息损失。很多学者经过多地区调查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清华大学教授刘洪玉等(2007)以江苏省常州市的微观抽样数据作为对象,将公积金参缴者的月缴基数由低到高排序,按照七等分收入组的划分标准分为最低收入组、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最高收入组,统计七分组中各组公积金贷款概率,得出参缴者的收入越高其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概率越高,与事实相符,即收入高的家庭有更强的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和改善住房条件,所以其公积金贷款的概率也更高。张梅达(2000)从收入层次入手,以北京、上海和合肥三个城市的公积金贷款为案例,发现北京、合肥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中、高收入者占比为40%,中等偏上收入者占比为34%,相应的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只占到26%。在上海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中,高收入者占比为20%,中等偏上收入者占比为58%,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占比为22%。李锋等(2006)对某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得出上年度缴存额位于前10%的高收入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占该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总户数的12.7%,相比之下缴存额位于后10%的中低收入职工申请贷款的户数仅占当年总贷款户数的1.7%。

可见,在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下,有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参缴者,不仅没有享受到公积金福利贷款,还用自己低息存款损失补贴了使用贷款的中高收入参缴者,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净贡献者”,不仅有失公允,也有悖于住房公积金的互和政策性本质。结果导致公积金的潜在受益人群体只是城市就业人口的一小部分,即主要是那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国有企业和那些最不可能下岗甚至享受特权的职工。可以说,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未能提升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收入再分配的方向,偏离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在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已然较大的背景下,自由主义的分配原则易导致社会群体间出现隔阂抵触,损害社会间的团结协作,相比而言,既具有平等主义思想,又强调重视社会最少受惠成员利益的西方罗尔斯主义分配公平观无疑更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安定,其“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及“补偿社会最少受惠者”的思想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具有借鉴意义。在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下,承担了住房公积金缴存的义务而仍旧无力承担购房成本、且亦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标准的这类人群就是该制度的最少受惠者,既然住房公积金已经让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参缴者通过贷款解决自身住房问题,享受到参缴住房公积金的益处,那么对于未能解决住房问题、承受储蓄存款损失的这部分中低收入参缴者,理应在制度内设立额外的利益补偿机制。

二、国际典型住房金融制度利益补偿的经验

在研究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借鉴一下国外相关住房金融经验。纵观全球住房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分为互助储贷、强制储蓄和证券市场筹资三大模式。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证券市场筹资模式,其住房金融制度高度市场化,住房问题通常通过市场进行解决,不存在利益补偿问题。以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强制储蓄模式则普遍重视利益补偿,按照边沁的强制储蓄理论,强制储蓄抑制储户当前消费愿望,若没有响应公平、合理的利益补偿弥补储户可能产生的损失,就会产生不公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互助储贷模式,与我国目前强制性住房公积金制度明显不同,但其在融资奖励、配贷方面的成功经验对缓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同参缴者利益分配不公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1.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作为强制性储蓄制度中最为典型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于1955年,现已成为一种涵盖多种保障的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中央公积金配贷机制的特征是“存贷分离、高存低贷”。“存贷分离”是指中央公积金的管理部门是中央公积金局,但其无权向公积金参缴者发放住房贷款,向购买组屋的参缴者发放贷款的只有建屋发展局。因此中央公积金局的运作不依赖于住房贷款的收益,且有政府债券收益提供保证,使其能够为公积金参缴者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储蓄存款利率。“高存低贷”是指中央公积金局以高于市场化的存款利率向公积金参缴者付给利息,同时建屋发展局以比市场化利率更为优惠的利息为公积金参缴者提供住房贷款。目前公积金存款利率为新加坡国内四家主要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且不低于年利率2.5%,确保公积金不存在储蓄利息损失。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公积金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0.1个百分点,即缴存人申请组屋贷款利率为2.6%,低于市场贷款利率。

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公积金福利功能不仅涵盖了住房保障,还延伸到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险,这种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储户在没有获得住房优惠福利时可以从养老、医疗等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有助于实现住房公积金公平地对待每一类参缴者。

2.巴西的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巴西政府为保障住房投资与信贷资金来源,于1966年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设立一种兼顾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的综合性社会保障资金――失业与保障公积金(FGtS,UnemploymentandprovidentFund),属于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由巴西国家银行运作管理。其主要做法是:雇主定期需按照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8%),将归属于雇员的个人福利基金存入指定机构――保障就业基金会的雇员个人账户。这部分基金由政府转交给巴西的全国住房建设银行进行保管和经营,雇员个人账户的存款可以用来支付失业、养老和医疗费用,并于参缴后6年用于偿还住房贷款。

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属于强制储蓄范畴,但国家住房银行按物价指数对职工账户名义存款进行调整,一般按年利率加3%(通货膨胀率)计息支付存款利息,这种指数化保值机制不仅规避了像我国住房公积金“低存”的利息损失,还有效防范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存款贬值风险。此外,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并非专款专用,不仅能用于住房贷款、住房补贴,当雇员在结婚、购房、偿还医疗费用和退休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取基金会的存款。多元化福利制度弥补了那些不能使用公积金低息贷款雇员的利益损失,对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利益补偿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住房储蓄制度是德国运用最广泛、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政策性住房融资制度。德国住房储蓄制度是储蓄者通过签订自愿储蓄合同,先连续、足额缴存一定数额的资金,在达到一定年限和一定数额要求之后,才有权从该金融机构取得优惠利率住房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德国,雇员可以在自愿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收入高低、消费偏好大小、投资欲望强弱,决定是否签订住房储蓄合同。德国同样采用“低存”的融资模式,但为提高储户自愿储蓄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住房融资体系,德国政府采取了多样化的住房储蓄奖励,包括创设住宅储蓄奖励、雇员储蓄奖和职工资产积累奖,还配套地提供了多种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弥补储蓄存款利息的损失,保护雇员的利益。

德国住房储蓄也采取“低进低出”的运作模式,但在配贷中实行的指数化评分确保了每个储户都有机会获得低息贷款。评分值是反映存款人对储蓄群体所做贡献大小的指标,即存款额越多、存款期越长,评分值就越高,这样就给予了那些长时间存款,但未使用贷款的储户更多地使用贷款的机会,保障了储户存款义务和贷款权利的对称。德国储蓄银行每月计算一次评分值,并按评分值的高低来确认借款人资格和分配贷款顺序。考虑到不同雇员参缴住房储蓄时签订借贷合同的金额也不相同,为公正地评估不同的储贷合同,德国政府按每1000马克的借贷合同所获得的利息额来计算评估值,这样就保证了每个雇员(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都能得到公正而平等的配贷机会。

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参缴者利益补偿方式探讨

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住房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公共政策,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缴存者,为其提供公平的住房贷款权利,使其获得相对公平的收益。对于同为储户的终身或长时间未使用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的参缴者,既然目前条件下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就应该对其储蓄利息损失(出让平等的贷款权利)进行补偿。

1.建立制度内的利益补偿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对公平的补偿原则应当是,使得从参与公积金缴存到退休公积金销户使用贷款的储户和未使用贷款的储户都能依据其自身对公积金资金池贡献大小获得相对合理的收益,简而言之就是单位公积金资金池贡献获得的收益对于使用贷款储户和未使用贷款储户是无差异的。对于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来讲利益补偿方式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额度补贴,即在储户退休销公积金账户时,一次性补贴一定数额的利息;第二种是利率补贴,即调整未使用贷款储户的储蓄利率,减少其利息损失,使其与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一样获得与贷款优惠相当的收益;第三种是比例补贴,即借鉴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提供一定比例的缴存额度奖励。

2.逐步推进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改革。强制储蓄是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参缴者收益分配不公的重要根源。从长期来看,高效率的市场化运作是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也应当逐步推行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这方面的改革在我国己有先例。2006年12月,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通过《上海市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上海市的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可以自愿缴纳公积金。之后,西安市、北京市、湖州市以及扬州市等先后都通过法律手段规定了城镇工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合法性。在进行自愿缴存试点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公积金制度以增强其吸引力,如逐步提高政府对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利率、优惠政策的储蓄品种,或税收减免、股金分红等方式鼓励居民参加住房储蓄,也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奖励实行多样化奖励政策,给予储户更多的选择机会,减少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的不公平感受。

3.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进行多元化福利改革。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基本上只能用于住房领域即专款专用,福利范围小,用途少,也是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遭受福利损失的重要原因。在新加坡、巴西住房金融制度中,这种福利损失主要是通过多功能的“无差异组合”来弥补,即低收入未使用贷款者尽管在购房消费中丧失一定的优先补贴权,但在养老和就业保障方面得到政府的优先权。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巴西、新加坡的住房金融制度,扩展住房公积金的外延功能,延伸到养老、医疗等社保领域,使得未能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从其他方面社保领域得到补偿,同时,也可以提高公积金提取的频率以减少公积金利息损失。如大连市已允许因疾病、子女上大学等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生活开支;武汉等多地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武汉从2014年7月1日起月收入在1900元以下且从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定期提取公积金;北京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也放宽,由一年一次进一步放松为三个月提取一次。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推行多远福利化政策,有利于缴存公积金而没有能力买房的居民更为合理地使用住房公积金,减少储蓄存款的利息损失。

4.完善住房公积金配贷机制。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参缴者与使用贷款参缴者之所以存在利益分配不公问题,是因为储蓄者和借款者是不匹配、不对称的。因此,要完善公积金贷款的配贷款机制,给予未使用贷款的参缴者更多的贷款机会。目前我国公积金贷款审核基本比照商业银行的做法,谁收入高、支付偿还能力强,谁就最有可能得到公积金贷款。在评估贷款额度时通常只考虑到储户的缴存额度、余额以及收入水平等条件,没有全面考虑储户对住房公积金的贡献。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在配贷方面应采取一些利益补偿的措施,如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降低中低收入者购房首付比例,提高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除了降低首付款比例之外,还应该在保障性住房分配、资格审核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优惠,通过政府机构或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提高中低收入者获得贷款的能力。还可以尝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权益转让机制,对于没有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以考虑将其贷款的权益转让出去,这样一方面转让费用可以补偿自己缴存公积金的利息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需要公积金贷款的职工获得更大比例的公积金贷款。除此之外,也可借鉴德国指数化的配贷机制,建立指数配贷标准,在贷款审核时以存款额与存款时间相乘为基础来衡量客户存款表现对整个住房贷款资金池的贡献度,存款额越多、存款期越长,评分值就越高,这样就给予了那些长时间存款,但未使用贷款的储户更多的使用贷款的机会,保证每个储户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配贷机会,保障参缴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

[本文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R2013008)资助。]

参考文献:

[1]李宏洋.让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n].人民日报,2012.02.01

[2]徐峰,胡昊,丛诚.住房消费中住房公积金的贡献度――以典型城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7(4)

[3]刘洪玉.推进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张达梅.论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利益失衡现象的调控[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李峰,李一乔.论住房公积金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

[6]张汉亚,杨萍,汲凤翔,赵培亚,余芳东,翟善清,陈淑清,贾一苇.实现我国城镇住房建设健康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9(3)

[7]李志明,徐悦.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