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学的本质十篇生物学的本质十篇

生物学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3:26

生物学的本质篇1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贯穿分析前中后的各个程序中。要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程序,进而为临床有效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的检验学依据。目前临床实践十分重视生物化学检验的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可以很好地控制分析中质量,并使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得到很好的保证。为此,笔者在分析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的同时,提出有针对性地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影响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因素

1.1标本因素

当在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的同一侧肢体、同一方向血管采集检测标本时,所检测的生物化学检验结果为局部血管内血液受到稀释后的失真数据,由此致使送检标本中K+、na+、Cl-出现异常降低而血糖明显增高的关键因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干扰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过程,患者静脉滴注能量合剂中大量维生素C可导致血糖浓度异常降低。能量合剂中含有的大量KCl可异常提高患者血液标本中的K+和Cl-的检测含量;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可异常提高其中K+的检测含量;采集并检测静脉滴注5%naHCo3患者输液末端回抽血的血液标本可异常提高Co2结合力的检测值。标本本身因素。在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生理状态、病理变化及其程度和不同的用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中生理因素可使标本检验正常值出现异常波动,如餐后检测无机磷可出现异常增高,检测早晨空腹和夜间血液样本血清铁分别会出现增高和降低现象。

标本检验结果与饮食因素和药物因素也有关系,如酗酒会提高7-谷氨酰转移酶、尿酸、乳酸的检测值,会降低血糖检测值。输液。采集正在输液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往往不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应在输液前或输液后1~2h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如采集输入脂肪乳过程中患者的血液标本,会异常提高患者的血脂检测值水平。采集标本的时间。早晨空腹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化验结果,但空腹时间超过24h后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使某些检测指标出现异常变化,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空腹时间过久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使血糖、血清胆红素和甘油三酯出现较显著的异常变化。因此,采集标本时应合理掌握空腹时间,保证获得准确客观的检测结果。送检和处理标本。采集血液标本后的送检时间与其检验结果之间密切相关。两者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反之,间隔(放置)时间越长,有的检测项目越容易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异而出现检验误差,严重影响临床诊疗。如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较长,会提高血清钾离子降低血糖检测值,误导临床实践。因此,采集标本后室温保存时间应在2h内及时送检。

1.2标本采集前因素

患者生理状态。患者的性别、年龄、情绪、生理状况、生活习性等都有可能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如新生儿的血氧浓度升高会破坏大量的红细胞,从而增加血中间接胆红素,而由于新生儿自身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会增加总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造成新生儿出现黄疸。为此应在取样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告知患者在取样前禁食,排除溶血与脂血等影响。这是由于食物成分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如甘油三脂会使血清变得浑浊,对采取比浊法进行检验所得的结果造成干扰。药物。药物的影响在于其化学反应。医务人员应在患者取样前嘱咐其正确合理用药。运动。运动会影响某些检测结果。在取样的前晚,患者一定要禁止剧烈运动或长时运动,且在取样前要让患者保持10min以上的休息时间。

1.3标本采集过程中因素

采集信息。医务人员在采集取样的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姓名等基本信息,杜绝出错,以免影响医疗质量。采集部位。按规定对患者进行采血取样。如在静脉采血时,应在正中静脉或肘前静脉进行,特殊情况可在踝部静脉或手臂静脉进行,但应避开皮肤病部位;小儿则可选择颈静脉采血取样。应注意的是,不宜在患者输血或输液侧采血,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采集。患者的改变也可能造成检测结果不一。分析原因是,从卧位到立位的过程中,水分进入组织造成血浆量的减少,进而使生化指标不断升高,此乃生理变异,医务人员应在抽血取样的过程中给予重视,并将采集统一成坐位,避免改变造成的误差。

2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措施

2.1构建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提高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率

根据医院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从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处理等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各相关部门采集标本合格率,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高质量服务。

2.2患者准备

患者积极准确配合生化检验是保证检验准确的重要前提。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心理状态都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检验结果。这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要详细向患者嘱咐清楚注意事项,采集检验标本时尽量要在患者处于平静的休息状态下进行。采血最佳时间是空腹后12h,空腹时间不足饮食会影响血液成分,但并不是空腹时间越久越好。为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尽可能在检验前停止服用药物,如果不能停用,则在检验结果出来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影响作用对结果造成的偏差。

2.3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首先标本采集是生化检验实际开始进行的第一步,标本采集原则上都应该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对于患有急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病后的4~6h是诊断价值最高的时间,这类患者在这一时间段采集标本对检验效果有利。不要在输血同时采集标本,应在输血完成一段时间以后再对患者进行采血。标本保存和送检应遵循及时原则。在采集标本后,要正确保存标本并尽快送检。长时间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条件下易使标本产生变异,影响检验结果。在标本保存和运送中要做好防污染防高温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标本要重新采集。

2.4与临床建立密切的联系,深入开展学术交流

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其他科室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多地与临床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以此来提供准确的及时的实验检测数据。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示范、专家讲座、学习资料等方式大力开展培训或考核,使临床工作者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医护工作者达成共识,临床医学紧密地结合检验医学,提升检验医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洪伟,梁又佳,刘玲,等.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标本的采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99-501.

[2]刘隆剑.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控制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72-1373.

生物学的本质篇2

关键词:生物工程;大学生;创新素质;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42-02

随着“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日渐高涨,社会创新的活力与潜力正被激发。在此背景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独立自学能力,培养能够胜任目前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不同社会岗位的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提高质量的紧迫课题。笔者在生物技术与制药方向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中不断改进,在学生创新素质、实践和独立分析能力的培养方法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兄弟院校生物医药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生物技术与制药人才现状

生物医药的研发非常活跃。进入新世纪以来,生物技术与制药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焦点,目前生物技术专利占到世界专利总数的30%左右。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到,未来重点要加速推进我国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

利用基础工程技术和细胞生物学等科学知识来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等已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相对落后于其他国家,现在迫切需要提高生物技术研究水平[1]。随着生物技术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增设了生物技术相关专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招收的生物技术类学生超过4万人。学生数量的增加,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低层次的生物技术人才过剩,造成毕业就业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据报道,64%的用人单位首先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2]。而高校是培养相关人才的基地,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平台的建设

关于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物技术制药类人才、如何在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方面提升实力,提高竞争力,目前学术界看法和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实践总结主要有:(1)建立起相关专业的科研平台。(2)在承担国家和地区大型科研项目中培养科研人才,以科研促进教学。(3)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紧密结合[3]。(4)科研教学结合,师生结合,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多与企业开展合作的项目。(5)提倡学术自由,鼓励自由研究和非功利性探索。(6)建立方便快捷的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校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与制药方向)专业毕业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根据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毕业答辩时学生的表现,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动手能力和自学欠缺,在细胞和微生物相关实验操作中的无菌意识弱,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2)从毕业答辩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做的毕业课题了解深度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3)专业理论课重复率较高,多数学生上课听课效率低。(4)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优化课程设置,需要调研市场的需求,需要适时地了解市场对本科生学习内容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四、具体实施方法

1.加强对学生专业认知的教育。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学生专业知识太高深,而本专业的学生人数多,就业不乐观,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以上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应贯穿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为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增强就业信心,应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学生了解专业和热爱专业,使学生具有学好专业知识的目标。经过专业认知教育后,要让学生懂得,人总是要独立地面对社会,不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走入社会的竞争中必然会被淘汰。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工具书,查阅相关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可以邀请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举办讲座,用他们成功的事例激励学生,鼓励在校生学好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使学生意识到,要为了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而努力,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关注自己职业技能的培养,了解学科动向,提升综合素质。

2.增加研究型教学的授课比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有进度快、教学成本低和覆盖内容多等特点,但是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研究型教学的方法,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知识的研究过程。常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有这样几种:其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edlearning,pBL)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4]。其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建立团队,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得以培养,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共同推动研究顺利进行。

3.鼓励学生多到相关的企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在假期和实习阶段,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实习机会和信息,鼓励学生去对口的单位工作实践,提前接触就业环境。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做一定的规划,随后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当初预期的就业岗位之间的落差就会缩小。其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让大学生进驻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发挥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指导、孵化优势,促进大学生取得创业成功[5]。该方法使创业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提升,值得兄弟院校进一步推广。”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出现70次,“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创业观念,完善创业制度和氛围,激发创业意识与热情。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优质人才,从而使学生将来在开放、竞争、创造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4.对学生等相关人员的教学反馈做及时的调整。以遵义医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基因工程实验课为例予以说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共12个学时共3个实验,其中,植物Dna的提取与基因工程实验课质粒Dna的提取内容相似;另外2个实验,目的Dn段的扩增和目的Dn段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基因工程实验课已经设置。学生反映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内容重复较多,相当的实验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不利于高效率的学习。因此,对这两门实验课的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把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并入基因工程实验课。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和同学们的实验综合素质,其次做了以下教学改革:在基因工程实验课中,利用实验期间等待的时间,如电泳和酶切的中间时间,组织并引导同学们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结合将来走向社会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和能力的需求等,制定相应的话题,然后在课前查阅资料做ppt,在实验课期间作讲解。讲解结束后,同学们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指出汇报同学的优缺点和需要加强锻炼的方面。总之,通过引导同学们对基因工程实验课课前准备、课中ppt讲解、讨论、课后查阅疑问的训练,提高了实验课的上课效率,也提升了同学们查阅资料、讲解、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验课遇到的问题等能力。

总之,通过研究型教学,研究和教学均形成良性循环,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深入地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宇.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未来发展前景[J].数字化用户,2013,(08):107.

[2]郭玉娟,陈学年,付莉,等.生物技术专业科教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3,(05):56-60.

[3]钱洁,房健民,陈志宏.生物技术专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1):207-210+224.

[4]崔国祯,苏良辰,申慧芳.基因工程药物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4,(25):94-95.

[5]ZhangG,wangF.improvementoftheinnovativeabilityforUndergraduateStudentsBasedontheCollegeindustrialpark;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management,ComputerandSociety,F,2016[C].atlantispress.

practiceandexplorationofinnovationQualityand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forBioengineeringUndergraduates

CUiGuo-zhen,YUeXu-peng

(ZhuhaiCampusofZunyimedicalUniversity,Zhuhai,Guangdong519041,China)

生物学的本质篇3

关键词:物质的量教学认知摩尔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215-01

“物质的量”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计量概念,它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搭建起桥梁。但由于“物质的量”较为抽象,学生对这一概念会比较难以理解。那么教师对这一节的教学认知就是关键,因为教师的教学认知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1]因此,本文从6个方面对笔者的教学认知做了简单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课程标准的内容规定了内容的名称及其要求。[1]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将内容知识进行性质分析。经过对知识内容的精致化分析,奠定了优质教学的基础。首先,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习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结合课程标准,笔者将教科书的内容具体化为:(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2)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3)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a。(5)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6)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位m,常用单位为g/mol(g・mol-1)。(7)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n=m/m。

二、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分析

在学习“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节之前,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照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也在初中阶段《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中从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了物质构成,同时了解到一分子水的质量及一滴水中大约含有的水分子个数。接着又学习了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并能够用简单计算。这就为学生在本节内容中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奠定了基础,且能将物质的量抽象概念具象化理解。

三、学习目标的分析

根据前文对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结合课程三维目标,针对其中一个知识点作出如下设计:(1)了解物质的量的定义,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2)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宏观质量组成,引发对微观层面的思考,学会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3)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的重要物理量及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如果这个概念没有彻底学会,会对后续物质的量浓度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高中化学计算的学习。

四、作业的设计

教科书涉及了比较基础的分散练习且题量较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每结束一个环节可加入随堂练习,一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概念,二是巩固学生的正确认识。整个内容结束后,可加入适当综合练习。同时提出能够承上启下的问题以加深学生理解。

五、教学基本思路的形成

(1)通过已学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相关化学知识,由简单的宏观质量引发对微观水平粒子数的思考,使学生认识物质的量;(2)通过已学其他基本物理量的比较,引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通过前两步的学习,使学生思考1mol粒子中有多少个微粒,从而学习阿伏伽德罗常数,同时建立n=n/na的认识;(4)通过不同物质1mol该物质的质量及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比较,引出摩尔质量,并建立起n=m/m的认识;(5)通过上述学习,引导学生建立n=n/na与n=m/m的联系。

六、学习主题的设计

学习主题是教学基本思路的问题化,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可设计为:(1)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中有多少个H2参与反应?又生成多少个H2o?(2)长度的单位是千米,时间的单位是秒,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那物质的量有无单位?(3)1mol该物质微粒中有多少个该粒子?(4)观察1molal等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分子)质量[3],发现什么?(5)如果已知某物质的物|的量,还可由此得知哪些量?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积累自身教学设计的内容也是提升教学认知的一种途径。只有不断丰富教学认知图式,才能提高自身教学活动的专业水平。[1]

参考文献:

[1]梁永平.论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基本图式[J].化学教育,2013(10):3-7.

生物学的本质篇4

论述了古代哲学“精气合一”到中医学中精、气涵义分离的演变,揭示了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根本区别在于:“精”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袖与本原而无调控之用;硕士论文“气”为调控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不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本原。古代哲学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化的辫证调控思想在中医学得到充分合理的继承。中医学“气分阴阳”最大的意义是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

中医是古代哲学科学化的产物之一,又通过其科学哲学化不断丰富和充实古典哲学的内容并推动了古典哲学的发展。“气”、“精”与“气分阴阳”为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与指导思想,中医学对它们进行了演变和传承。

1.古代哲学的气、精及中医学涵义的演变1.1哲学之气的涵义与精气合一古代哲学之“气”的涵义是非常复杂的,气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统摄了广泛的义项与外化形式。曾振宇川对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的“气论”分门别类地加以剖析。认为古典哲学之“气”是一个模糊、驳杂而游移的概念,具有泛生命性、泛伦理道德性、直观性和前逻辑性等“四大特质”,其内涵与外延都不清晰,只是一个“前哲学”的概念。这种中国古代哲学中概念的笼统性、模糊性的特点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古典气学理论是诊释自然、生命、精神、伦理、社会、人事等多维世界哲学规律的思维载体,“气”的概念虽然“辞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却以它“大一统”的独特优势达到了古人经世致用与认知追求的价值目的。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气“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去粗取精后可以看出,气的最终涵义有“元素与本原”物质之义[4〕,一方面气为天地万物之基本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本体“元素”,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具有构成万物的“质料因”;并且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调控、维系着万物发展变化从而具有“动力因”。另一方面气为宇宙万物之“本原”,为化生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这种“元素与本原”的观点反映在古代历代“气本论”哲学思想中。持“道本论”的道家、持“理本论”的程朱理学家在认识气方面,则否定气的“本原”部分,把道或理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原,但保留了气“元素”部分的涵义。古典哲学中也有“精”的概念,但与气的概念基本是统一的困,如《管子》有“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一气能变曰精”,《淮南子》有“烦气为虫,精气为人”,可见精与气概念的统一性,有时精是指气的精华部分,总属于气的范畴,所以哲学中常“精气”并称,都是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且无形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元素与本原”物质,如《易传?系辞上》说“精气为物”。古代哲学精气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的本原与物质基本的认识无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1.2中医学中气、精涵义的区别与关系中医相对于哲学来说是具体的科学而不是抽象的。中医学之气、精主要指人体之气、人体之精,它本身的精气概念是为了自身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而生,所以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医学的人身之气“是人体内的活动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无形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故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其运动来维系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在人体这个系统中,气是一个具有调控动力作用的流通物质及信息的载体。中医学人体之气的概念的形成源于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法与观察体悟,并受到古代哲学精气思想的渗透影响〔5〕。在其概念形成过程中,继承了古典哲学之气的“元素”的部分含义,以“元素”中的“动力因”特点为主,即主要表现为调控作用,作为“质料因”的涵义是不完整的,气只是基本物质之一,并不是“最基本物质基础”,气是不断运动的,不能直接凝聚为人体脏腑和代谢形体等有形物质,只能通过其不息的运动来促进和调控精、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化生。正因为如此,人之本原也不可能来自于气,中医学之气已无“本原”之义。人体之精的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第7版中的定义是“由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狭义上讲,精为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如《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这是人之本原的含义;广义上讲,它包括生殖之精、水谷之精、血、津液、髓等一切精微物质,且“精一般呈液态储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所以精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基础,如《素问?金匾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中医学人体之精的概念源于古人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并受到古典哲学中精气思想影响〔5〕。在其概念形成过程中继承了古典哲学中精气“本原”与“元素”的双重涵义,但它继承的“元素”部分的涵义也是不完整的,只有其中的“质料因”,而没有“动力因”,也就是说精只构建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没有推动、调控、维系作用的含义,这和气的“动力因”为主的特点形成互补。看来古代哲学之“精气合一”的气学理论渗透到中医学中,其气的“本原”与“元素”的涵义被作了新的调整与分配,中医学人体之气主要是继承了“元素”中“动力因”的涵义;而人体之精继承了“本原”和“元素”中“质料因”的涵义,这样中医学精与气的涵义与作用有了不同而分离开来,从而构建了人体大致模型:在以精为最基本物质与本原的基础上,以气为人体信息调控、维系的物质力量。因为气的无形性、不断运动性的特点与精的有形性、相对静止内藏的特点,二者因而构成阴阳关系:气为阳,精为阴。二者互相化生、互相依赖而存在。一方面气可化精,气可通过调控运动促进精的生成;另一方面精又可化为气,精虚则无气。

2.古代哲学“气分阴阳”思想及中医学对其传承2.1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想及意义气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与元素”,它化生天地万物,并推动、调控、维系万物发生变化的

生物学的本质篇5

1.基本概念

1.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见的物理变化:三态变化、机械分割、简单的混合与分离、电灯发光发热、金属导电导热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金属锈蚀、食物腐烂、酿酒(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注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上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要把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了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也没有变化,就属于物理变化,否则就属于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

1.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概括为色、味、态、两点、两度、两性)。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注意: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特点。

1.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说法。

1.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上看,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2.命题趋势作为考查概念的主要内容,物质的变化多为选择题,且一般出现在试卷的前几道题;对物质性质的考查,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联系典型的科技、新闻热点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根据题给新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成为中考命题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宏观、微观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或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释的简答题增多。

3.典型例题

例1、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选项a、B、D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野火烧不尽”有燃烧过程是化学变化。

答案:C

例2、请用下列描述物质的词语填空(每空只填一个选项)。

a.可燃性;b.腐蚀性;c.氧化性;d.还原性;e.吸水性;f.酸碱性

(1)使用浓酸、浓碱等药品时,应防止粘到皮肤或衣服上,因为它们有。(2)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因为它们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态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因为它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煤矿矿井中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为甲烷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物质的用途等为切入点,考查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又反映物质的性质,只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便会得出答案。

答案:(1)b;(2)d;(3)e;(4)a

例3、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本题时只要紧扣“物质变化的描述侧重的是过程,物质性质的描述侧重的是物质的能力”这一解题思路,便会得出答案。

答案:①②⑤③④⑥

例4、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学的本质篇6

一、“氨铵盐”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唯一一种碱性气体,由此推测氨气可以与酸反应,转化为铵态氮;从价态的角度看,n处于最低价(-3价),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转化为硝态氮,而且氮元素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变价最为丰富、最为复杂的元素。通过氨气性质的探讨,有助于学生建立从物质的所属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这两个角度学习某一具体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氨是非金属氢化物的重要代表(新课程中唯一一种系统研究的氢化物)。通过本节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非金属的知识体系。同时,上一单元中学生对于钠、铝、铁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特别是本单元对于硫的化合物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元素观的一些基本观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无论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都存在着自身的系列变化,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变化系列中都有两条线:一条是氧化还原线;另一条是非氧化还原线,即常说的离子反应线。最终将学生的认识转化为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二维关系图。转化关系图,既可以预测其他含氮物质的性质,也能寻找相应的反应路径。比如,寻找实验室制备氨气的途径,在选修1第四章寻找含氮()废水的净化路径等等。

二、学生学习“氨铵盐”的基础与困难分析

关于“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在初中对于铵态氮肥已有初步的认识,前面又学习了氮和硫的氧化物的知识,知道了由的转化路线,初步形成了研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但是学生对于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变化两个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还有很大欠缺,而这既是元素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观察能力,但在对比学习和实验设计方面缺乏训练。而且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为欠缺。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通过建构和应用“含氮物质间转化的二维关系图”发展对物质间转化的认识。

三、基于实验支持的“氨铵盐”教学活动设计

1.整体教学结构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整体把握氮元素家族不同物质间的转化,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做了重新布局和组合,力求学生对元素观的理解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简单分解如下。

必修1:将第四章3、4两节内容重组,把含硫元素的物质和含氮元素的物质分别集中,突出“元素中心”,通过物质间的转化研究物质的性质、制法等。即将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硫酸盐作为一个整体,将氨(铵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硝酸盐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含氮化合物的学习,借鉴鲁科版教材思路,与人教版教材整合,分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即将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作为第一课时,氨气和铵盐作为第二课时,硝酸和硝酸盐作为第三课时。第一课时熟悉几种常见的含氮物质,了解自然界中由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的过程;第二课时构建含氮物质间转化的二维关系图;第三课时直接运用转化关系预测并验证硝酸的性质。

选修1:以含氮污水的处理为素材,进一步从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角度,深入探究含氮物质间的转化,由必修阶段对含同种元素物质间转化的研究,过渡到按照预定的方向和目标改造物质。

高三总复习阶段: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氮元素化合物间转化的条件,进一步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本节课通过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利用二维关系图预测性质,寻找反应路径,有助于学生从以物质为中心、记忆单个物质的性质转变为以元素为中心、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常见含氮物质间的转化,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提供了工具和方法。本节课的整体教学结构如图1。

2.关键教学环节

观念和方法的形成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本教学设计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使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将前一节课学习过的含氮物质初步画在二维关系图上(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氮元素主要化合价为纵坐标)。课上通过实验完善二维关系图,并应用二维图寻找实验室制氨的途径。课后进一步应用二维关系图预测硝酸的性质。本教学设计中的主干知识采用实验建构,用图示加深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强化。以下三个关键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体现了上述教学构想。

(1)预习交流,推测性质的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2]组织小组讨论:请你依据二维关系图,预测氨的化学性质,并说明预测依据。从学生的讨论结果看,多数学生能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预测出氨能被氧化,具有还原性。而对于氨与酸反应的预测更多的是借助于氨水显碱性的经验,而不是由氨的所属类别推测出的。通过活动发现,学生对于氢化物比较陌生,缺乏系统性认识。

(2)实验探究,建构转化关系的教学活动设计

[实验1]教师演示,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见图2)。

[问题]在喷泉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原因。实验中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氨的主干知识是水溶液呈碱性。此实验设计有两个功能:功能之一是丰富学生对于气体溶于水的实验方法设计。通过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几种验证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实验方法。本实验则更加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功能之二是由喷泉的颜色引出氨水的碱性,自然过渡到氨的化学性质,建立起氨与氨水的联系。

[实验2]实验视频,“变色蝴蝶”实验(见图3)。

[问题]“变色蝴蝶”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纸蝴蝶由白变红,加热后又由红变白的现象分析,形成对可逆反应的深层认识。与实验1结合,突出了氨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主干知识,形成对氨气与氨水之间实现相互转化的完整认识。

[实验3]学生分组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见图4)。

在培养皿一侧滴入1滴浓盐酸,另一侧滴入1滴浓氨水(二者不要接触),立即盖上表面皿并不再打开,观察现象。再把整套装置颠倒过来,观察培养皿底部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

[问题]氨气以氮肥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学习你认为氨气和氨水适合做氮肥吗?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植物是通过根部吸收氮肥,而氨气难于作用于植物根部,氨气转变为氨水之后,虽然能够被植物吸收,但是由于氨水不稳定,会造成肥分损失,也不适合作氮肥。气态的(氨气)不行,液态的(氨水)不好,学生的思维自然想到要转变为固态的铵盐。但是由氨气直接转变为铵盐,还是先转变为氨水,再转变为铵盐,学生的想法是模糊的,更多的学生更倾向于后者。此实验设计正可以解决上述疑问,同时从另一角度补充了学生对于氢化物的认识。根据物质的所属类别和化合价,按照实际需要和预设方向改造物质,并通过实验探究提供实证,既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和思路,更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意义。

[实验4]学生分组实验,与浓naoH溶液的反应(见图5)。

[问题1]参照的产品使用注意事项,推测铵盐可能具有哪些性质?:请记住我站域名

[问题2]观察两瓶不同存放方式的碳酸氢铵,找出不正确存放的那一瓶。你是依据什么找出来的?

[问题3]打开盛有碳酸氢铵的广口瓶,闻气味,试写反应方程式。

[问题4]依据二维关系图推测铵盐与碱反应可能的生成物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建构含氮物质之间的可能转化关系,形成对氨、氨水、铵盐之间转化的完整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理解物质间的转化。从氨、氨水到铵盐的转化通过与酸反应实现,反过来由铵盐到氨或氨水的转化就要通过与碱反应实现。这样就为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提供了工具和方法上的支持。

(3)总结应用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2]如何认识和使用二维关系图?

[问题3]请你利用二维关系图寻找适合于实验室制的反应路线。

[设计意图]二维关系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工具和方法,应用二维关系图可解答性质预测及物质制备等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化问题。指导学生从宏观上,立足于元素的角度认识物质,把握物质间的转化,再具体到从类别和价态角度综合分析性质,寻找制备物质的可行途径,按照预定的方向和目标改造物质等。

生物学的本质篇7

关键词:成本会计;环境素质;物质流成本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78-02

一、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现状

成本会计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经历1880年至1920年的奠基期后,逐步从普通会计中脱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战之后,成本会计逐步形成了以事前、事中与事后成本控制的相对完善的理论与应用体系。该体系能够达到三个目标,分别为: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给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但现代成本会计发展却非常缓慢,除了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作业成本法之外,成本会计的很多方面都渐渐地落后于实践,特别体现在教学方面。综观国内成本会计教材,多数的篇幅都在讲解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除了作业成本法解决了成本核算准确性与深入精细化的成本管理问题之外,其他内容都未将现有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中来。尤其是环境保护素质的培养并未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得到足够重视,实际上,引起工业企业污染的源头主要是物质资源未充分利用所导致的,而成本会计对资源消耗记录、归类与控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实效上讲,在我国已经确定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国策,将建设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纳入工作日程的大背景下,虽然成本会计在对学生环境意识培养上拥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优势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成本会计研究性课程改革的契机

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物质流成本会计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物质流成本会计产生于德国,是由德国阿鲁克斯布鲁克研究所于1992年开发的环境成本会计的一种核算方法。沿着物质流向进行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不仅可以核算出流向产成品的物质的成本,还可以核算出各个工序形成废弃物的物质的成本,进而找到企业造成损失浪费的控制盲点,为企业减少损失浪费提供科学依据和控制线索,使企业在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国外对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定义为:用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来记录追踪企业投入生产的所有原材料、能源以及相关的人工费和其他间接费用的流向,以此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不必要的物质资源损失浪费成本,以期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目的的环境会计核算方法。物质流成本会计自开发以来,在德国企业中进行广泛试验并取得成功。1996年,德国联邦环境部和联邦环保局总结了一系列案例研究成果,颁布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手册,以加大推行力度。1999年,日本经济产业部委托产业环境管理协会进行环境工作发展促进调查,国部克彦教授和中岛道靖教授对德国发明的物质流成本会计进行详细研究后,于2001年导入4家企业获得成功。2002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部《环境管理会计指导手册》推进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应用。2003年与德国、英国和美国组成mFCa联合协作组织,2004年开始向日本全国普及。2007年日本政府向iSo国际标准化认证组织提出mFCa国际标准认证方案。到2009年为止,日本企业导入mFCa的企业已经超过100家。国内学者肖序等对物质流(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进行了介绍与研究,但转化为教材并进行教学实践在国内尚未得到尝试。

三、成本会计研究性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为:物质流成本会计部分教材编写、实训模块设计、研究性学习模块设计与试验阶段内容和考核设计。具体内容包括:①增加物质流成本会计到成本会计教材中。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概念与发展历史、作业单元的划分、正负产品的价值、物质流动记录、物质资源损失的计算以及物质流信息披露。②实训模块设计。为了加强学生对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解,选取一家污染型企业的资料作为物质流成本会计实施的基础,并依据该企业资料设计实训所需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主要实训内容包括三大模块:资源损失的计算。使用eXCeL设计样本企业的年报与相关投入物质资源的数据资料,让学生进行资源损失的计算,并分析影响资源损失的因素;物质资源投入产生分析。同样使用eXCeL设计出样本企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要求使用Dea分析工具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并得到研究结论;定额管理设计。根据以上两部分分析结论,结合样本企业具体资料,要求学生进行物质资料消耗的定额设计。③研究性学习模块设计。除了给出既定条件下的实训外,本部分主要给出某个企业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具体分析该企业在环境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本会计能够起到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④实验性教学与评价设计。由于该部分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设计,本部分设计约3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1节课讲授、1节课实训与1节课考核。内容要较实际,对外培训内容要少,主要考查学生的反应与接受程度,以备后续教学改进。

2.实施方案。①查阅国内外物质流成本会计与低碳意识教育相关文献,然后进行集中讨论,确定教材内容与实训内容,并讨论出详细提纲。②根据提纲,对教材内容进行分工,分头撰写教材内容,并定期进行交流,汇总所写内容,并讨论教材内容是否能够对培养学生的环境素质提供帮助。③汇总教材,进行统一撰稿,修改后交由专家进行评审,之后修改定稿。④依据教材内容,课题组选择徐州一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污染企业作为实训资料来源,并对该企业的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生产工艺、定额计算、差异处理以及对废弃物的核算制度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学生实训的资料,包括:作业单位中心确定、每个单位中心的资源投入产出、计算每个作业单位的资源损失、计算负产品的价值以及进行报表列示。⑤针对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训后进行总结,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对实训结论进行讨论,重点探讨成本会计在环境控制中的作用,以及作为一名成本会计人员应具有怎样的环境保护意识。⑥课后给学生留研究性学习内容,一周后提交研究报告,并进行课堂陈述。⑦综合教材内容与实训结果,对一个年级的讲授与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并撰写相关教学论文,对下一次讲授与实训提出修改意见。⑧对教材与实训内容进行持续修订,最终形成定稿。

参考文献:

[1]庞碧霞.《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141-143.

[2]王艳丽,赵英鑫.对“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38-40.

[3]李艳芬.环境会计的材料流成本核算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肖序,周志方,李晓青.论资源流成本会计在铅锌冶炼业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8,(6):28-33.

生物学的本质篇8

一、还学生一双“自由”、“明亮”的眼睛

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教学,但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初中物理知识是最基础、也是与现实生活最接近的,只有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从另一方面讲,解决物理习题的过程是学生还原出题人构造物理模型的过程,一般说来,出题人是根据自己头脑中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编写的物理习题,学生在解题时能否正确的还原这个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详尽讲解课本中重要的定理、定律

课本部分重要的定理或定律的叙述“过于精简”,造成了学生对定理和定律理解的片面性及模糊性。物理学中的概念和定律是几代物理学家经过反复推敲才建立起来的,是以最精简的方式展现在教科书中的。正是由于这种简洁造成了学生的“消化不良”。做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给学生详尽地讲解定律中隐含的或不易注意的内容。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条件下,才能更顺畅地解决物理习题。

为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定律以便更好地解决物理习题,教师很有必要对定律进行“咬文嚼字”,扣住其中的关键字词。例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课本中是这样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定律本身的简洁性使学生不能清楚地理解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问及很多的学生,他们的答案是有可能静止也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不定性的答案是不符合物理思维的。我们首先应当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到底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静止状态,是什么决定了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引起学生的深思与讨论之后再讲解定律。首先教师应讲清楚“保持”的意思。“保持”就是不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让学生选择一个固定的参考系,如果物体相对于这个参考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外力消失后,物体仍然相对于这个参考系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这个参考系是静止的,那么当外力消失后,物体仍然会保持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最后我们可以把内容做适当的扩展,讲解这个物理定律的来源,为什么是伽利略做的思想实验结果,却冠名为“牛顿第一定律”?这时我们就应当给学生讲解物理学史,讲解物理学家们发现物理定律的过程和有关的趣事。转贴于

三、使学生的物理思维逐渐顺应课本本身所隐含的要求

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还没有达到相应课本本身所隐含要求的程度,而日常的生活习惯也会误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还是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教师应当瞻前顾后,有时要把课本后面的东西拿到前面来讲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沪科版的初二物理教材把牛顿第一定律拿到质量的前面来讲,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又给学生说明了“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尽管惯性的概念在前面已经学过,但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还是感觉很陌生,决定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就是质量,在学习重力的计算时,也用到了质量,课本中是以加油站的形式给出的。

总之,“质量”的概念在学习之前反复用到,而课本上的“质量”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说的“质量”完全不同,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很熟悉的“质量”的理解必然会影响到对有关物理概念的理解。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本的一些章节的安排顺序加以适当的调整。

此外,我们还应当把课本上严密的科学语言以通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和概念。把中学物理中的概念尽可能集合成各种组合。使学生把这些组合变成自己的概念,并且应当懂得这些概念此时此地在他实际生活环境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实际的应用而由衷地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使学生克服物理的思维和现实生活所逐渐养成的思维的矛盾冲突,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抽象概念。

四、以唯物辩证法贯穿物理教育

生物学的本质篇9

一、物质的变化

例12001年3月11日13时,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大海啸,造成巨大损失。下列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破坏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房屋倒塌

B.山体滑坡

C.火山喷发

D.树枝折断

解析:本题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考查。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树枝折断这些灾难发生时,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而火山喷发时,生成了二氧化硫等物质,是化学变化。答案C。

二、物质的性质

例22011年3月17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处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随后引发大火。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性属于甲烷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无色、无味的气体

解析:本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甲烷的颜色、状态、密度、是否溶于水都属于甲烷的物理性质,而甲烷具有可燃性是通过甲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答案B。

三、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例3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酒精是一种绿色能源。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与变化的描述: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

(1)用序号回答: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用文字回答: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性质和变化的联系和区别,判别时要把握好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叙述时使用词语的差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及是否溶于水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酒精挥发、酒精汽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易燃烧是通过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答案:(1)①②③;④

生物学的本质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研究

学校的课堂物质环境和设施设备建设,体现着时代特征,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使学校的环境,设施和设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物质文化环境,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1先进经验的启示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在课堂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积极有益的探索。学校从教室环境建设,到课桌椅等设施的设计,都在悄然突显"以生为本"的历史性的变化。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县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文化建设考察团,去江苏考察学习,我看了不少学校,其中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课堂文化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是苏南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它的出名不在楼高,不在地大,也不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施,而在于"以生为本"的先进办学理念。校长介绍说,课堂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它必须首先是一个文化场所,不能流行什么就搞什么,追逐表面浮夸的东西,而忘却了办学的本意。管理好学校,说穿了也很简单,关键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融入其中。教育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一切设施建设应有利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的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和条件,这才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事实上,走进这所学校,我们不难发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课堂物质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室的设计上,除了主空间之外,还规划了一个用来自学、个别辅导和谈话的小空间(即辅助教室)。而且大教室都建成组合式,根据学生需要可以随时变化。这样就为实现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方便。

为了方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室里全是可以拼接组合的课桌椅。另外,对黑板的设计、信息化接口,校园的生物点缀等都围绕师生需求进行了充分论证。教室、图书馆、艺术室、体育馆都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建设;都加强了数字化建设,设置了许多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的工作室,研究室,孩子们可以随时上网,获取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这在整个学校的投资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学科实验涵盖了理科教学的全部内容,从设备的配置来看,有助于由原来的"验证型"向"探索型"转变,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实,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大楼可以迅速盖起,设备可以短时积聚,但人的素质的提高,文化的积淀却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加强学校课堂内涵建设,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应当严禁搞不切实际的标志性工程,尤其不得在教室内建设非教育设施,以保证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学生学习直接有效的项目上去。注重文化品位,提倡俭朴大气,讲究实用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方便学生学习,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投资方向,而且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事实上,国内还有很多像江苏锡山高级中学这样的中小学校,它们都十分关注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甚至可以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突显"以生为本",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校悄然兴起的一种共同趋势。

2当前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国内许多中小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重要启示,但是,课堂文化建设,不能依靠简单移植,更不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只有立足于本校办学的实际需求,才能培育出根深蒂固,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文化。我县农村中小学的课堂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中小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当地的实际,走出一条体现本校办学理念,反映农村办学特色的课堂物质文化建设之路。

近年来,我县农村中小学文化建设,在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全面推进学校课堂文化重建工作,其中在课堂物质文化建设领域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各个农村中小学普遍重视装饰教学大楼门厅,走廊和楼道;设置黑板报、橱窗,阅报栏;设计制作学校标志,包括校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展板等。同时,在走廊,楼梯口醒目的地方,设计制作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名言警句,从而使整个教学办公大楼洋溢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

但是,农村中小学课堂物质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别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把课堂物质文化建设单纯理解为课堂物质环境的建设,因而在课堂物质文化建设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解决这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应当成为新时期进一步改进农村中小学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进一步改进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考

3.1以解决当前课堂物质文化建设建设中普遍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好突破口,开展课堂物质文化建设专项建设活动,切实把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工作摆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显著位置,强化建设措施,加大建设工作力度,优先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2课堂物质文化建设,不等于简单的物质堆砌,在校舍设备更新,设施改善和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过程中,要突出"以生为本"理念,一切要以经济,实用、安全、高效、方便学生使用,满足学生发展来设计和实施。严禁搞不切实际的标志性工程,尤其不得在教室内建设非教育设施。教室里任何建设都要符合教育功能的要求,保证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学生学习直接有效的项目中去。同时,注重文化品位,提倡俭朴大气,讲究实用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方便学生学习,这不仅关系到课堂物质文化建设的投资方向,而且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