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十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十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0:1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1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训目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的本校教师。

三、培训形式

1、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相关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

2、主要采用听讲座、教研组研讨和实践的方式,完成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并进行测试。

3、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的实践活动,开展心理(本文转自实用工作文档频道)健康教育辅导。

4、由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或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四、培训安排

本次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为期一年,按时间安排如下:

1.XX年3月,开展班主任(26人)培训活动。

2.XX年4月,开展全体教师(75人)培训活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2

9月28日我带领我们学校7位优秀的班主任参加在泰安培训会,议程两天,分别是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韩玲老师的《直面教育新问题,智慧化解新对策----我的班级管理之道》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一线班主任教育专家陈纪英老师的《重视心理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两位专家老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的教育形式,用大量的事例讲述现在一孩化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处理办法。专家的讲座非常精彩,两位老师的讲座很实在,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帮助。

两位专家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具体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作为学校的辅导员,我深深地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是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专家告诉我们不要用原来传统教育的眼光看学生,我们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教育的发展,换一种眼观看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生优育的情况下出生长大,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自各种亲人的爱,让一孩化的教育现状发生了改变。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我们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年代过去了,我们应该转变理念从尊重和赏识教育入手,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接纳你,相信你,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教,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教育效果才会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剩过许多教育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丰厚的学科知识、健康乐观的心态、品顺温和的语言、文中坚定的行为、善解人意的性格等无一不对学生有影响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都是形成学生眼中教师亲和力的必不可少的构件。所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是少先队工作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管理班级如同我管理班主任一样,我要想办法如何营造一种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动力的团队,让老师们感到在这个团队中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当下主要任务。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轻视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通过老师的讲授使我清楚的认识到: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实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谛!

其实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这样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抓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学无止境,有学习就会有收获,紧跟时代步伐,让知识充实大脑,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4-0007-03

我国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1]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的全面运作阶段。而当前,我国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仍然存在从业人员整体数量不足、专职人员少、专业知识缺乏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困境。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困境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多数中小学来说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都不是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一些调查发现,第一专业为心理学的仅有18%,教育学(包括教育管理、学校教育、学前教育等)的有22%,其余的均为学科教育(包括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等)[2],因此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数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从业之初都进行过相关的短期专业培训,但是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缺乏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许多中小学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高,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

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有调查表明,只有38.7%的教师经常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41.9%的教师经常对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15.1%的教师经常为学生或教师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心理教师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与中小学校不重视教师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足有关,有些学校认为教师们在师范学校都学过教育心理学,对于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而言已经足够,不需要再进行专业的培训;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没有必要再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些学校真正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很少。因为缺乏充分有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不足,导致多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力较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开展教研的动力和氛围,教育科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者认为在中小学能够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教师的工作量较大,缺少必要的教育科研时间;管理者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标准往往只趋向教学成绩,科研能力经常被忽略。另外,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只有一至两名,他们很难组建成教研团队。这些都是中小学心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较弱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发现,只有15.8%的教师有市级及以上立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项目,30.5%的教师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得奖,22.9%的教师的个案辅导报告公开发表或得奖,7.2%的教师的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或得奖[3]。教师教研能力的高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定影响,新形势下的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与以往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较大差异的,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

多数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专职心理教师占总数的11.8%,其余均为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3]。一些学校为满足开课和检查的需要,经常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员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学校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安排到其他岗位去工作,有的教师因为其他工作做得不够好而被调整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视,岗位不稳定,队伍流动性较大,导致心理专业毕业的许多教师不愿意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规划,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成效。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构成

(一)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小学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评估或心理测试,并建立心理档案、开展数据分析;两个月内制定教育、辅导和干预的实施方案;每学期负责组织1~2次全校性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专题讲座;中小学心理教师要不定期地给中小学生做心理辅导[4]。要完全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专业技能;应该熟悉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理性情绪疗法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理论与辅导技术;应该熟悉心理辅导课的设计方法、心理测量技术、个别心理辅导技术和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能够设计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其次,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包括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和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与学生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能够运用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基本治疗方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能够恰当干预心理危机,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转介工作;再次,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具有测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建立档案的能力,能够准确运用基本心理测量工具和其他心理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和评价,能够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准确地对学生心理进行描述、分类并建立档案。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教师研究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专题研究的能力,二是个案研究的能力。心理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工作过程和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这就需要心理教师有较高的反思、创新和研究能力。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资料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5]。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一)集体培训

集体培训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体培训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提升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

(二)菜单培训

菜单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体系和业内培训专家的专长划分不同的培训模块,受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相对于常见的集中培训和周末培训,菜单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集中培训时间短、受训内容密集,各种知识过于集中的“狂轰滥炸”,受训教师没有时间消化培训内容。另一种比较松散的周末培训是教师平时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到培训机构或网络上接受培训,由于受训时间跨度长且结构松散,很容易导致受训教师遗忘先前所学的内容,所学知识前后难以衔接。而菜单培训主要是把培训的内容分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实践与个案督导三大模块,每一个模块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受训的教师可以像看谱点菜一样选择受训的内容,把各个阶段的培训尽可能地衔接起来,使得培训与培训之间具有“阶梯累进”的效果[2]。

(三)个别督导

个别督导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依据心理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阶段,结合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师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个别督导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工作坊相结合、通识教育与热点难点问题研讨相结合等。专家在督导的过程中要敏锐察觉教师的状况,当教师感受到专家是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时,信任开放随之而来,双方才能因此产生建设性的互动。在个别督导过程中,专家更容易发现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根据他们专业成长中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的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成长记录研究

成长记录研究即借助于辅导理论,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因此是一种自我反思与实践研究,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有助于向专家型教师发展[3]。心理教师成长记录研究是基于反思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依据教师的工作背景、知识和能力等因素来理解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方法有效时,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励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当方法无效时,教师会寻求专家或同行的帮助,从而学到别人的有益工作经验。成长记录研究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工作反思研究过程中使心理教师各方面素养得以提高。

(五)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自由团体,教师之间基于一定的问题或情境展开交流、沟通、协作,教师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实践知识,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和进步目的的非行政性组织。考虑到每一所学校的心理教师的人数较少,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式主要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本校各科教师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由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组成,他们之间交流、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与渗透的问题;另一种是基于同行的学科学习共同体,由各地的心理教师通过网络或定时的教研活动来组建的自由学习组织。学科学习共同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问题为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内容,教师相互间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与实施、学生个案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讨等内容。

(六)案例交流

案例交流是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收集和汇编教师们工作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性的案例,通过一定的交流平台提供给每一位教师共享,实现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是心理教师对工作过程中经历的典型心理健康教育事件捕捉的记述,对其他教师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心理教师通过案例能够对自己不熟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成份或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基[2002]14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动态改革,2002,(21):1-4.

[2]张贝玉.“兼容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4):15-17.

[3]高亚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15-18.

[4]粤教思[2008]83号.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专业化

中小學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的发育,特别是随着学业压力的加大,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源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特殊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他们既需要具备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并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下面从一般教师的专业素养基本构成来具体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精神卫生学、社会学等广博且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从专业能力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需要具备突出的观察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一般能力,还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心理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等特殊能力。在专业性向方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乐群、友善、幽默、心理健康的个体,用自己积极的性格和情绪感染学生,能够传递正能量。在专业情意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怀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应该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中的问题

2.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实证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置存在“两少一多”,即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由教导处工作人员、班主任、政治课教师转岗过来,其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是“身兼两职或多职”。不少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至多是转岗过来之后参加了一些短期或专题的培训,但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训练做根基,仅靠一朝一夕的培训难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的把心理活动课变成了纯粹的游戏课;有的教师则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让学生去背诵各个心理名词和概念……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被大打折扣。

2.2优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提出要“协调发展”,“按照‘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原则,加强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化发展。”从通知颁发至今,五年已经过去,师资分配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学校差距: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明显不足,弱于城市学校;一般学校弱于优质、重点的学校;私立学校弱于公办学校;小学和初中弱于高中。师资配备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差异,也影响了教育公平的推进。

2.3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机制不健全

(1)教师队伍的管理不够规范。在编制、职称晋升、待遇等问题上没有建立顺畅的管理通道和有效的政策激励,没能解决教师们关心的基本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一项工作,需要教师们格外付诸精力、热情和心血。如果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缺少激励政策,就很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稳定,甚至会造成极为难得的优质师资的流失。

(2)缺少资源共享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极具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共同切磋,互通有无。特别是很多一线教师的专业背景不足,就更需要彼此合作,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共同的学习愿景,借助集体的智慧谋求共同提高。然而现实的情形是,很多几千人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不能像其他教研组、课程组那样,大家一起商量、共同研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发展的脚步。

(3)职后培训质量不高。一是大部分培训是专题式培训,比如“沙盘技术培训”或“情景剧在活动课中的应用”,而系统性的培训比较少。对于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讲,支离破碎的片段式培训,不能解决其专业功底差的问题,导致其只能掌握皮毛,无法掌握其精髓,所学的“技术”难以灵活运用。二是群体性培训多,针对性培训少。不能根据教师们的个性化需求“量身打造”。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基础各有差异,这种忽视差异,一刀切的培训效果不佳。

3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对策

3.1抓好职前培养工作

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就要从职前培养抓起。可以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或心理咨询专业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方向,开设教育学、学校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等课程。另外,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3.2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同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评聘标准,吸纳有专业背景,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师范毕业生进入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争取新入职人员均能持证上岗。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想办法解决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评价制度,以此来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3.3借助自我反思和“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三分工作、七分学习”。有两种主要的成长途径:一是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专业性的审视和反思,通过教育案例、教育心得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我思故我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种是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校内可以跟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在校外,则可以同其他学校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中“共同愿景、合作文化、共享机制”等思想精华,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流,在互动中分享甚至创生知识,实现思维碰撞,促进专业智慧的提升。同时,在分享和互动中,改变过去冷淡疏离的现状,变同事为伙伴,相互支持、相互鼓舞,满足教师的自尊感和归属感。

3.4改进职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改进培训:第一,变“群体式”培训为“分层式”培训。培训之初,对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专业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参训教师进行分层:哪些教师需要进行系统专业理论的补习、哪些教师需要进行实践技能的提升,以提高培训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变“讲座式”培训为研讨式培训。讲座式培训缺少培训双方的互动和交流,受训教师参与积极性低。研讨式培训,改变了辅导教师和受训教师的角色关系,彼此可以在平等的地位上,提出困惑、分享经验,实现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第三,拓展培训的内容和操作方式。内容上由单一的心理学理论拓展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咨询室建设、团体心理活动的组织。操作方式上则可以根据培训内容灵活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听课评课的方式,咨询室建设可以通过现场参观、经验介绍的方式等。

总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成效,优化教师资源是重中之重。這其中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姜涛,安海燕.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导刊,2011(11):57-59. 

[2]裴娜.浅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8):52-55. 

[3]李涛,王萍萍,刘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职培训的几点思考——以长春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例[J].继续教育,2015,29(12):28-2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42400410256)。

作者简介:高金才(1974―),男,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也就随之增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道路问题就凸显了出来。然而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专业队伍不稳定、专业知识不牢固、专业能力不深厚、专业技能不精湛、专业发展动力不充沛等,影响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以做好“两落实”、实现“两完善”为切入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是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做好“两落实”,构筑教师专业化的基石

“两落实”即落实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和地位待遇要求,使教师心有所属、心有所系,最终实现身心安顿,专心本职。“两落实”主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吸引力和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问题。

1落实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意义、目标、任务、途径和原则,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此,要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执业标准和素质要求,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学校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丰富的教育和教学经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支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的专业队伍。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待遇要求

现行的这种自上而下的貌似完备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很难反映和满足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真实需求,不能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愿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和尴尬直接制约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使他们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岗位资格认证、职称评定、工作性质等问题不清不明,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因此,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强化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切实保证与班主任享有同等福利待遇,保证在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与自我价值感相关问题上享有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对待的权利。对工作突出的教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并在各种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

二、实现“两完善”,永葆教师专业化的生机与活力

“两完善”即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机制,使教师心有所思、心有所专。“两完善”主要解决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动力和水平提升问题。

1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工作机制

教育部门虽然自上而下颁布了政策、出台了文件,但政策法规的规定过于空泛,既没有明确的责任范围,也没有健全的执行机构,缺乏反馈及监督机制,实际而有效的可操作性不足。同时,这些规定是柔性的,非硬性要求,缺少相配套的制度保证。虽然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已经有要求“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现实也表明没有学校的支持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的发展,但如果学校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责任不明,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无人问责的情况。而如果校长只是表面上的支持,而不是真正从思想意识层面具体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就会直接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阻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纲要》修订稿为指导,一方面要根据对教师的资格和素质要求,制订务实规划,在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前提下,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着力解决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组建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的进展。校领导必须充分重视并大力支持,要将教师专业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督导范围,制订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把教师的专业化落到实处,而不是只把某些美好的要求写在计划总结里、讲在大会汇报里。

2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

依据《纲要》修订稿的相关要求,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应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建设和发展充分纳入视野,统一制订培养目标,统筹培训内容,保证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的衔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6

一、建章立制,注重机制建设,发挥导向作用

1.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先行”的导向机制。一是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从20*年开始,区政府、区文明委分别把“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兼职教师”列为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和文明创建目标。二是建立并落实了保障机制。区教育局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转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评估标准以及心理辅导机构建设等三个专门文件,制发了加强*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经费投入、师资培训、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2.建立了“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组织机构。区教育局党委、党委党校把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作为干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普教科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督导、检查和评定;教师工作科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进修学校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计划;教科室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学校和教师则从操作的层面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相应的政策、法规变成具体的教育行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师的言行和学校的教育活动之中。

3.落实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近年来,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落实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从20*年开始,建立了“资金跟着项目走”的以奖代拨的评价激励机制,凡是科研工作或专项评比中取得突出成效的学校均有奖励。20*年,将军路中学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城郊中学生心理障碍及其辅导策略研究》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奖励4万元;这次我区获得*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称号的3所学校,获得了3至5万元的奖励。

二、分类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效能

根据市教育局“所有的校长和全体教师人人都要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我区制定了教师教育“十一五”规划,于20*年启动了教师心理健康全员培训计划,按照分类要求,分级培训,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对学校领导者团队、专业骨干团队和专任教师团队进行了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学校领导者团队建设。目标是让学校领导者熟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目前,168名校级干部已有112名接受了培训,效果很好。我区5所市级心理健康合格学校都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吴家山四小方贵琴校长、吴家山三中王彩娥书记都是市级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亲自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做个别辅导。20*年,34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论文中有13篇是涉及师生心理健康工作的。

2.专业骨干团队建设。目标是让骨干教师准确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教师心理、学生心理维护的专业技能,能对本校教师、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问题趋向进行分析,能做个案辅导和分析,同时在全区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设计和活动实施方面起到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我区共有8名教师参加了市级骨干培训,8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101人参加了区级兼职教师培训。

3.专任教师团队建设。目标是让所有专任教师了解师生心理健康维护的一般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自觉维护自己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开展了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通识培训和班主任培训,计划在五年内分十期完成所有教职工的培训,目前已经培训了5期,约10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20*年,涌现出了市教育名师1名,市优秀校长1名,市优秀书记3名,市功勋班主任1名,市“十佳”班主任1名,市“百优”班主任3名。

三、整合资源,加强课程建设,促进规范发展

1.注重联合视导,确保课程计划到位。区教育局每年初将市、区两级目标分解到各个学校,将“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兼职教师”作为年终绩效管理考核目标。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和第二天统一下校检查,以查阅资料、师生访谈和实地考查的方式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必查内容,在检查中我们发现教材循环使用后,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够,普教科与新华书店联系,区财政统一付款,及时为学校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

2.建立教研机制,确保课程实施到位。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备课组,每两年调整一次备课组成员,第一届13名成员,第二届20名成员,主要是由区教科室、市级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和在市级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的教师组成。中心备课组活动主要以同伴互助为主,主要围绕师生心理健康维护和课程实施开展研讨,力求做到研究与培训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教授与学习相组合。中心备课组坚持每月一次研讨活动,每年举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承担了市级研讨活动3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7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各学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辅导室并着手开展宣传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挡案、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以多种方式、多条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1时间真快,转眼间半年时间就快过去了,在这半年时间里,我充分运用了我的专业知识,让同学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得到全面的放松,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下面我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的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心理咨询工作。可能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式走进课堂的原因,这学期开学以来,接待来访的学生不是很多。而来咨询的学生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一般学习问题(包括厌学)、考试焦虑、人际交往、神经衰弱(包括失眠)、适应问题、个性发展问题、情感问题等等。从咨询的内容来看,高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适应性、人际关系和家长沟通的问题;高二年级的学生则主要是学习、恋爱的问题,高三年级的学生则以高考焦虑以及和家长沟通交流等问题。

从总的咨询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通过面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了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转学的现象,心理老师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也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咨询者服务的宗旨,热情诚恳地倾听学生的困惑,认真负责地科学疏导,为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服务。

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今年,学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选择了合适的心理教育教材,同时,我们心理老师根据实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课都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感情、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

再次,开展心理讲座,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高三学生承受着高考的压力,每次模拟考试后,学生的信心受到打击,因此常出现考试焦虑,为了能让高三的学生顺利进行高考并考出好的成绩,心理辅导老师定期的为高三学生做一定的心理讲座,让学生重拾信心迎战高考。

最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心理知识,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学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制作心理小报、黑板报等。同时,学校还组织我们心理学老师去参加贵阳市组织的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学习活动,让老师的理论知识和上课技巧都得到了提高。

本学期的工作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高的创新。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2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这个学期当中,心理健康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常规工作:

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的开设:本学期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这些学生基本上从未参加过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对心理完全没有概念。为此,本学期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在对心理、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及心理学基础知识。针对这个年龄的发展任务(认知发展和同伴交往,增加人际交往技巧及学习方法的辅导,共十六课时。课程内容的选材尽量使心理学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解释,将身边的现象用心理学观点去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识,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实用又便于操作。

心理咨询工作在原来的模式上,今年新增加了网上咨询,开设电子信箱,帮助那些不愿意来心理咨询室当面咨询的学生。除此之外,为初三学生特设了心语信箱。初步实施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在下学期要加大宣传力度。

心理联络员网络的建立:各班挑选心理联络员定期与心理老师联系,关注、沟通同伴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及问题,形成心理联络机制。每星期心理委员汇报班级情况给各年级组长,并进行记录,组长汇报给心理委员。为了增加心理委员的知识量,提高其工作技能,每月对心理委员进行一次心理学知识培训。本学期开展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网络成瘾的两次培训。通过培训,学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浅,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发现同学的问题,并及时通知心理老师。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遵照市教科所和学校的工作部署,围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心育活动,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小结如下:

1、继续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克服学校心理咨询室设施简陋的困难,使各项工作正常化开展。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团队,正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附:__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梁锦茂

副组长:赵志平、王冬妹、农建达

成员:领导、资深心理辅导老师:梁锦茂、赵志平、王冬妹、陈丽国、韩志红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班在读的老师:唐吉香、梁皓华

国家心理咨询师:林海云、苏桂英、朱健敏、郑阳春、梁小婵

经过心理辅导专业培训的老师:韩志红、陈玉、郑中、农建达、温毅珍、苏荣辉、庄俊等

年级组长:韦海雄、苏明亮、黄少军、钟敏、何志红、黄英春

各班班主任

3、协同政教处组织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发挥班主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作用,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此项工作有序开展。

4、对教师开展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通过各种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作用。

5、向学生推介心理健康科普读物,开展读心理健康科普读物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

6、协同教务处举办毕业班备考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耿春华对初三、高三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

7、邀请教科所所长杨春城所长来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为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职业愉悦感,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提供帮助。

8、派教师参加市教科所举办的由知名专家主讲的应考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回校后对毕业班师生进行传达,为毕业班师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中高考,夺取升学考试的胜利作出贡献。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4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于__年10月。在上级指导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指导中心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__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

永教[__]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__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

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

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

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各学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辅导室并着手开展宣传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挡案、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以多种方式、多条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8.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化。

市教师进修学校申报的课题《区域性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获得省级立项,同时有30多所学校也已经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5一、工作思路

1。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帮助学生适应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令人担忧,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近30%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更甚者,贵阳市某中学一项调查显示,该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近80%。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别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表现为厌学、焦虑、孤僻、自卑、自暴自弃、敌对、逆反、狂妄、网络沉迷,社会交友不良等等,甚至导致犯罪和自杀。

2。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心里健康水平,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使学生达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学习;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智力正常,人格完整等六个方面的要求。

二、具体举措。

(一)领导重视,严密部署:

1、高度重视: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严密组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

校长亲自担任领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领导直接负责,充分联系少队,团辅导员及班主任,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我们采用了‘三位一体’,即以心理辅导与咨询为‘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线’,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为‘面’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严格考核: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专业教师,人员落实:

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深度和教学应用,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我校除了具有专业专职心理教师两名外,先后派出王兴刚,龚静奚,等九位老师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并取得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

(三)、全校动员,健康教育

1。广泛宣传,多方渗透

积极有效的宣传,对于心理健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如阅览室的报刊和书库适当增加了心理类的书籍和报刊杂志,校园广播台,板报栏也充分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内容积极健康,贴近教育,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并力求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我们通过合力,全体教师都参与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在教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对心理知识进行恰当渗透或心理技能的训练,由此,学生在学习数理化的过程中,即提高了学科知识水平,又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素质逐渐的提高。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中,广泛的教育下,人人参与的情境中,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艰难局面,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认可与重视。

2。原因分析,有的放矢。

我们调查之后发现,主要问题有:

①学习问题,包括学习困难,成绩落后,考试焦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所困扰的。

②人际交往问题,包括人际关系问题,异性交往问题和家庭关系。由于自身的某些原因,性格上或是没有掌握好人际交往技巧,和同学之间相处不和谐,要么关系冷淡,凡人不理,要么关系紧张,剑拔弩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独生子女从小养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别人都要围着自己转,没有学习和别人交往的技巧,容易和人发生冲突或交往不当。异性交往似乎是青春期阶段学生和教师的用恒话题,现在也是一样的受学生关注。家庭中和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多的被学生们提出,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太多的干涉自己,从一系列的由于父母监管过严,孩子杀父母的事件中我们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探讨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

③自信心、自制力、情绪控制等问题,这些应该算是一些常见问题,是学生们成长的一部分,反映出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感受自己,渴望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

同时,造成学生不良心理的原因是多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我们班主任经大量工作,详细调查了解,掌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兴趣,甚至父母亲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关系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健康教育工作才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身正为范,教师表率。

教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教师是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学生的眼里都是可资模仿、借鉴的榜样。教师个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学校严格要求,每一个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意衣着,言行,提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4。不拘一格,方法灵活:

(1)以班会、团队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定期投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以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站为途径,用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阅读、举办讲故事比赛、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旨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课堂游戏、心理剧、团辅;

(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如主题队会“我与青奥同行”;

5。心理咨询,防患未然。

心理咨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家庭及学习压力的增大,青春期躁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只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向应开设了电话咨询、QQ群咨询、学生个体咨询及家长咨询。

咨询室定于每周二至周五中午,学生可以按时间来当面咨询,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并建立相应的随访机制,确保此学生从新回归集体,健康成长。

6。家校联合,效果贯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积极推进,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是非常必要的。

利用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平台,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每年学校最少举办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通过心理信箱、家长委员提案等方式参与学校的教育。也要求教师必要时,可以多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同疏解学生的心理困惑。

三、取得成效。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应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扰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8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对策

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两者在学校工作中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界限不清,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象比较常见。

要走出这一误区,必须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如学习心理培养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号陡心理教育,休闲与消费心理指导,等等。

(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工作方法要用辅导咨询等方法,特别要强调启发与疏导。

(4)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助人,为学生保守秘密等。只有突出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中小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正确心理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怕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过度“宽容”,采取迁就、容忍、回避的态度,不敢让学生接触社会,怕学生染上坏毛病。这样做的结果等于将学生放在温室里,后果是经不起风吹雨打,久而久之,学生的竞争能力、耐挫能力减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化倾向”。

要走出这一误区,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即创造条件和利用各种时机锻炼学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将学生推向改革大潮,融人市场经济社会,感受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感受科技进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培养他们的竞争力。

(2)创设必要的环境,如夏令营、生存能力训练活动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磨炼、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正确认识来自各个方面对自己的批评与评价,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胜不骄,败不馁,从而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三、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中小学全部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二、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00年初,教育部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随后,教育部出台了许多“减负”的规定与措施。强调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应抓住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农村中小学真正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摇篮。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具体,组织管理上的混乱,造成了工作中的无序与被动;在教研机构上,各中学、学区设置教研组的少之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的更是难得一见,理论指导的缺乏,导致了实践工作中的盲目,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

3.从实际出发,确定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实施纲要前,各校要借鉴发达地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高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在人的种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它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的情况下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教师的培训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

6.努力探索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采用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的形式外,还要大胆尝试下列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种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与熏陶;强化团体心理辅导,应对“群发式症候;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宽心理教育手段;聚焦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教育范围等。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与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各方面工作都比较薄弱的现实,期望短期内大规模地、全面地铺开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实效、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2,(7).

[2]高飞,叶少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4.

[3]张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11.

[4]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辅导,团结出版社.

[5]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篇10

[摘要]通过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以兼职为主,女性教师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中特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000~5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