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十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十篇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3:12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1

「关键词 大会计学 形成与发展 内容与范围 理论体系 发展趋势

一、“大会计学”从何而来(一)“大会计学”的提出

这里提出的“大会计”,不是“大财务”与“大会计”之争的“大会计”,而是另有所指的“大会计”。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我们常常听到有关“大农业”、“大流通”和“大交通”等等之说,之所以言之为“大”,主要是反映在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对于原有之物要大。在科学界,早期有人把科学只限于自然科学,后来才有“大科学”之说,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人们认识之后,再不提“大科学”,也知道科学的内涵就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见,言之为“大”,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认识。

会计科学是否在扩大,这不是什么人主观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思考已久,并先后多次表达了这一观点:1996年发表《论建立会计科学学》一文(《财会月刊》1996年第9期),在文中孕育了“大会计学”的思想 .1997年发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现代会计》1997年第2期),正式提出了“大会计科学”(即“大会计学”)的概念,并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历史发展对会计科学的要求;会计科学在发生变化:“大会计科学”的学科体系:“大会计科学”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等。此后,又发表了《试探“大会计科学”》一文(台湾《管理会计》1997年第40期),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大会计科学”在形成:“大会计科学”的结构:“大会计科学”的特点;建设“大会计科学”等。有关“大会计学”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关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还获得中国会计学会1998年会计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大会计学”观点的提出并得到会计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和认同,这表明会计学在发展。“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有人担心,我们提出“大会计学”,而国外还没有提“大会计学”,在理论上是否能站得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实践来检验“大会计学”是否能站得住。当然,有关大会计学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

“大会计学”的提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形成的基础,它是会计环境变迁的结果,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也决定着会计学的发展与变化。

1.会计所处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20世纪中期以来,会计发展的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新经济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新经济正在逐渐发展。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使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源于两种动力:一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基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并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有了知识,就可以有资本,就能创造价值;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经济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性经济将继续发展。(2)不断创新的高科技环境。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成为知识经济建立的基础,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为核心,用高技术发展产业;信息社会化,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居主导地位;高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3)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人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强调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4)依法治理的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在进入wto的条件下,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中国的各种法律和法规,还要包括wto的各种运行规则,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国际通行规则、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种规则。(5)实行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化不仅要建设和经营信息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在业务与管理两个方面广泛运用信息。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应要求管理信息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推行信息化以来,经济管理已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现代管理时期,它的特点是实施系统管理、战略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内部管理、信息管理、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加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实行管理信息化。

2.客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大会计学的发展。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会计的范围在扩大。会计学“大”的领域,反映了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会计领域是指会计的范围。这里的会计,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说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1)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2)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也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3.会计的范围不仅是从表面形式上看范围扩大了,而从其内在的质量上分析也是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联系在扩大,会计领域范围的扩大是一个过程,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在其扩大过程中,会计对外联系是日益密切,相互联系在扩大,形成了会计对外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作用在扩大,随着会计对外联系的扩大,相伴而使其影响作用在扩大,在会计系统内部,在加强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日益重视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拓宽其他职能。客观环境的需要才产生“大会计”并发展“大会计”。

(三)“大会计学”的形成

会计环境变化使会计范围在扩大。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人们冲破了长期以来思想上的禁锢,从固守会计的“纯洁性”,即所谓“纯会计”——记账、算账、报账才是会计的老传统观念解放出来,向会计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大会计学”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会计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从总体讲,是要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即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会计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在“文革”期间,会计学的建设受到全面破坏。

2.会计学科发展的繁荣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此相适应,会计工作开始进行改革。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会计改革、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会计、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也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原有的会计学科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引进的会计学科得到全面运用,如《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实证会计》、《环境会计》等;新兴学科得以建立和得到社会的认可,如《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会计法学》、《会计组织学》等;一批新的会计学科深入探索和逐步建立,如《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文化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公关学》、《会计实验学》、《会计方法学》、《会计教育学》等等。各种会计学科建设,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综合研究,即对某些同类性质的会计学科,或全部会计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二是专门探讨,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研究;三是边缘性质,即对其他现代科学与会计学的结合进行探讨。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它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最起码的是要进行会计监督)。这并不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而是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客观存在的需要。

3.对大会计学综合研究的基础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各种会计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各种会计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在进行和发展,与之相应出版了一批综合性的著作和工具书。在这一时期,出版的综合性会计工具书主要有:王亘坚、岳曙耕主编《财会知识手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年);杨纪琬主编《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沈云主编《实用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王文元主编《新编会计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成圣树主编《会计审计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侯文铿主编《会计辞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葛家澍等主编《中国财会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于玉林主编《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等等。这些综合性工具书的显著特点,是对会计理论的综合研究,将会计理论分成各种类别或各种学科进行探讨,这实质上就是将各种分散的会计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会计学发展的规律。对大会计学的研究,在认识上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会计?是否有大会计? 在会计界,有些人始终存在一种认识,总以为会计就是“算”,不外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人员只是记账的形象长年萦绕在脑海。社会上有人也这样认为。在历史上,曾有过这种认识。但在历史上也有另外的认识。马克思曾说:“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马克思指出会计不仅要算(作为对过程的“观念总结”)而且要管(“作为对过程的控制”)。这种早就对会计“纯”科学认识的突破,值得我们后人深思。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以及反映会计改革成就的已出版的各种会计书籍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会计“纯”科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事实上,从会计学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一些发达国家会计学的发展也在突破“纯”会计学的限界。

4.21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人的智慧将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依托,新世纪将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知识大革命。在新世纪的条件下,大会计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学科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大会计学会有更多人士的关注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2002年5月,《大会计学概论》的出版发行,被认为是大会计学形成的标志 .可以说,21世纪是大会计学的新起点,会计科学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向前迅跑!

二、“大会计学”“大”在何处

会计环境的变化,促进会计学的领域在扩大,会计学反映的内容比原来的要大,但其范围空间应当有多大,需要加以专门研究。

(一)“大会计学”“大”的界定

会计学“大”的范围,即会计领域,反映了如上所述“大会计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这里的会计领域,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一是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二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在企业没有一项工作不与会计工作相关,岂不都成为会计工作的内容,如企业材料采购、商品采购与会计工作相关,购进设备、引进技术与会计工作相关。诚然,企业的各项工作,凡涉及资金的,都与会计工作相关,相关的内容不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这就需要对会计领域的“大”给予界定。凡属“大”的内容,要把握以下几点:(1)是能以货币计量的工作,在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即凡是能以货币计量的,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不属于会计工作范围。(2)是能引起资金发生变化的工作。即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凡是引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增加或减少,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引起资金发生变化,既或是能以货币计量,也不属于会计工作。(3)是有关会计人员的涉及工作内容的工作。会计人员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而会计人员的素质又是至关重要,与此相关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以做好会计工作。(4)是有关会计机构的工作。会计机构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通过会计机构组织会计人员工作,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正确处理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完成会计工作任务。会计领域的“大”,“大”在其范围大。这比原来的只以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为会计的范围要大得多,进而比以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为会计的范围又要大得多。

从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可以看出,有几种认识是对会计领域的误解:一是以为会计工作只是集中在企业财务部(财务科、财务处)的工作才是会计工作,而实行分层核算与管理的在其他层次的会计工作不是会计工作,实际上这些都是会计工作,只是实行的集中与分级核算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二是以为会计领域只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而与此相关的对会计工作的事务管理工作,为会计工作服务的会计市场,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会计研究工作,为会计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会计教育工作等不属于会计领域,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浑然一体的工作。

(二)“大会计学”“大”的范围

以上分析表明,会计领域“大”的范围,应当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等不同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会计工作。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把各种具体工作都叫做会计工作,或叫做财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在会计研究工作中,有时把会计核算叫做会计工作,把财务管理叫做财务工作。会计工作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的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的活动。会计工作的范围有多大,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工作的范围,按照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包括企业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的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政党组织等的会计工作。其他单位会计工作,如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的内容,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写写算算的工作,不包括管理方面的工作。从一定会计总体出发,会计工作的内容,按其性质不同,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全面的。会计工作按其内容不同,应当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三个方面。

2.会计市场。为适应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审计和咨询、服务体系。统一社会审计体系,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培养和发展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调节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在会计市场中,中介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中介服务行业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喻为企业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企业财务状况的鉴证者、投资人权益的维护者、资本流动的引导者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据统计,全国大约有90万个不同类型的社会中介组织。过去很多由政府完成的职能开始向这些社会中介组织转移。其中经济类的社会中介组织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业自主类,主要包括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第二类是经济鉴证类,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公证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质量检验所和计量中心等;第三类是咨询服务类,主要包括各种咨询公司、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产权交易中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经纪人公司和广告公司等。

会计市场是一个体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含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和人才招聘等。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加入wto,我国将有计划地逐步开放会计市场。

3.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会计研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在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包括实际会计工作者、会计研究人员和会计教学人员,其中主要是会计研究人员。进行会计研究的人员要熟悉和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手段。会计研究的内容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凡能反映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都是会计研究的内容。会计研究的任务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这里,会计研究主要是指会计学术研究,是对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

会计研究的内容是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反映会计工作规律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在实际会计研究工作中,为了全面、深入和创新地开展会计研究,还要把与会计相关的内容同会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会计研究的内容,还包括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会计。会计研究的内容,按其内容性质,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方法研究,或包括会计核算研究和会计管理研究;会计研究按其内容作用,包括学术性研究和实务性研究,或包括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也有人认为会计研究包括会计基础研究、会计应用研究和会计开发研究。

会计基础研究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建立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讨会计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求会计领域的新事物、新理论,扩大会计科学知识,建立相应的会计学科及其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内容,对于指导会计实际工作具有普遍、深远的影响;新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建立,会使会计工作有较大的改变和显著的发展。会计基础研究比较艰难,对于把握新的会计基础研究课题,在原有课题基础上的研究难有新的突破,进行研究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较长时间。会计基础研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既具有坚实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坚实的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才能保证会计基础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会计应用研究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会计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会计基础研究形成的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运用到会计工作中去。会计应用研究的内容,是会计基础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是针对会计工作中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会计工作中某种具体事项有直接作用。会计应用研究比较具体、灵活,能依据会计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在不同层次上,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容易地取得研究成果。会计应用研究是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既熟练地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又具有坚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或通过调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使会计应用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

4.会计思想。会计思想是会计领域的构成内容之一。国家兴旺发达关键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国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简称会计思想(观念),来自会计实践。会计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必然会对会计工作者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会计思想根基于会计工作实际,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应具有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会计思想也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思想(观念)是一个体系。思想(观念)体系是人们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对某种或某方面的认识形成某种思想(观念),对各个方面的认识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思想(观念)体系。

会计思想(观念)也是一个体系,是会计人员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方面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按其性质分为哲学思想(观念)、专业思想(观念)和规范思想(观念)。

会计人员要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客观的会计事物有正确的认识。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世界观是根本,人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科学地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科学地认识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也才能科学地形成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正确目标与方案。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制约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世界观中内涵了人生观。人生观是在实践中对世界观的运用,是应用世界观来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的。但价值观的范围要比人生观广泛得多。人的实践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关系统一于自身。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总是不满足于现存世界的价值,而要超越它们,构建某种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将价值理想不断转化为现实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5.会计教育。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对受教育者施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关于会计专业与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会计教育受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生产力状况、科技水平和国家社会制度所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运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教育基本规律培养会计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专门会计人才。“德”是思想品质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智”是知识渊博,专业理论扎实,技术操作熟练,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体”是有较好的体能,精力旺盛,具有胜任工作的体力。这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育工作者要依据会计教育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便促进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会计教育已成为一个体系。会计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会计专业设置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教育系统。会计教育体系包括中等会计教育(如中专会计教育、职业高中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专科或高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和成人高等会计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如各种短期会计培训班)。

三、“大会计学”建立何种体系

会计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样,大会计学也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问题在于“大会计学”需要建立何种体系。大会计学体系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体现在内容的性质上是会计理论体系,而体现在内容的形式上则是会计学科体系。

(一)“大会计学”理论体系

大会计学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大会计理论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大会计学理论构成也就是大会计学理论的分类。会计理论的分类,一方面是反映会计实践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反映了对会计实践的认识从个别、类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反映出其在不断地提高。会计理论的分类表明,对会计理论分类的研究、认识与运用,对于完善会计工作,深入开展会计研究,发展会计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理论按内容作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1)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规律的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技术基础性理论。(3)会计开发理论,是运用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阐述创造会计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理论。

2.会计理论按内容性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体制理论。(1)会计核算理论,是关于会计核算对象、职能、基本前提、原则等基础理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核算程序理论,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核算内容的理论。(2)会计管理理论,是关于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原则和管理体系(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管理内容的理论。(3)会计体制理论,是关于建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制定会计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理论。

3.会计理论按内容表达逻辑形式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概念、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1)会计概念,是反映会计领域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会计概念全面反映会计领域的客观事物;(2)会计判断,是对两个或更多的会计概念或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断定的思维形式;(3)会计推理,是由一个或一组会计判断(前提)推出另一个会计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会计概念体系表达了会计理论体系,反映了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构成会计理论的框架系统或网络系统,而用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去充实、丰富和完成这个框架系统,使之成为丰富的会计理论。

在国外,还有各种会计理论的分类。例如,将会计理论按其作用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就认为,会计理论可以分为:(1)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通过对会计实务中的各种实例的描述、论证和解释,试图证实会计理论就是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2)规范性会计理论,“试图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是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这种分类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不易将会计理论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且什么是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也不容易界定。如一本《财务会计学》,其内容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是比较困难的,不易掌握和运用。

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从基本方面反映了大会计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如何将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进一步明晰化,在会计界有不同的认识。为了建立一个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会计理论的体系,有必要从各种会计理论体系的对比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会计理论体系。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反映科学的分类,又揭示现实的认识。根据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会计基础理论: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会计学“大”的领域;大会计学的形成;大会计学的体系;会计基础学科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企业会计学科理论;预算会计学科理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理论;人本会计学科理论;专门会计学科理论;综合性会计学科理论。(3)会计发展理论:现代会计学的学科比较;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新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大会计学的发展在于创新。

(二)“大会计学”学科体系

大会计学科体系是由各种分支学科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怎样由会计分支学科构成的,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会计分支学科(简称会计学科)是在某个方面或某个专题的会计理论体系。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体系。它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分支学科。在会计学科体系中,某些相同性质的会计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类学科(学科群);不同类别及其所属的会计学科形成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学科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会计学科类别划分的科学性;类学科中各学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各类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大会计学得到发展的形势下,反映对大会计学的研究情况是出版了各种会计书籍,其中,综合反映“大会计学”情况的是出版了一些会计工具书。如1982年出版的《会计辞典》(龚清浩、徐振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一般、工业会计类、农业会计类、商业会计类、外贸会计类、基本建设会计类、预算会计类、银行会计类、国外常用会计和其他等10类词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89年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郭道扬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发展史、会计学原理、预算会计、税收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对外贸易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交通运输会计、军队会计、电子数据处理会计、西方财务会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工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农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商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分析和审计等21类篇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0年出版的《会计辞海》(侯文铿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会计(4门学科)、生产部门会计(3门学科)、流通部门会计(11门学科)、服务部门会计(8门学科)、其他专业性会计(5门学科)、检验性会计(3门学科)、技术性会计(2门学科)和研究性会计(5门学科)等8大类41门学科,较全面地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4年出版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于玉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学科(10门学科)、职能性学科(13门学科)、综合性学科(23门学科)、部门性学科(第一产业部门8门学科、第二产业部门18门学科、第三产业部门47门学科,共73门学科)和专门性学科(25门学科)等共5大类144门学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古今中外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地反映“大会计学”或会计学的学科体系,在我国的会计界还存在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会计职能不同,分为基础会计学科、职能会计学科和相关会计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基础性学科、实用性学科、检验性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范围不同,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此外,还有其他观点。以上各种分类,虽有其道理,但不尽完善。

笔者认为,大会计学科体系是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学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学科;各种相同性质学科形成类别学科;各种类别学科形成“大会计学”或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为了全面反映会计学科体系的构成,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分为:第一,基础性学科。又分为:⑴会计工作基础学科,如会计原理、计算机会计学;⑵会计行为基础学科,如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第二,职能性学科。又分为:⑴企业会计职能学科,如财务管理学、经济责任会计学;⑵社会会计职能学科,如咨询会计学、会计教育学。第三,部门性学科。又分为:⑴第一产业部门学科,如农业会计、农户会计;⑵第二产业部门学科,如工业会计、基建会计;⑶第三产业部门学科,如商业会计、交通运输会计、银行会计。第四,综合性学科,如成本会计学。第五,专门性学科。如税务会计、会计法学、物价变动会计、环境会计。同时,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还可分为:一是会计基础学科;二是会计单位学科;三是会计专门学科;四是会计综合学科。或者分为:一为会计基础学科;二为企业会计学科;三为预算会计学科;四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五为人本会计学科;六为专门性会计学科;七为综合性会计学科等。

按会计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形成的会计学科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类聚性,即将性质相近的学科形成一类;二是层次性,即学科类别与其学科小类、学科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三是相关性,即各种学科之间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四是相对性,即各学科的内容及其所属类别因其发展而有其变化。这种会计学科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会计学”未来怎样发展

人类已进入新的21世纪,新世纪在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必然影响会计学的发展。会计学发展的趋势,按其内容的形式是向边缘化方向发展,按其内容的范围是向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一)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科学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交流与联系日益增多、加快、加强、加深和扩大。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次级系统,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使得研究这个系统的各种科学也相互联系。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边缘化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同时,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认识,相应也就需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或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知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正由于客观事物的这种复杂性,如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会增加更多的投入,影响其效用;如采用多维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在少增加或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效用。因此,客观事物的联系性、复杂性和效用性,需要各学科的边缘化。

边缘化是两种事物在某点上或某方面、某种性质上的相互溶合。边缘化采取溶合的方式,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溶合。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会计学与各种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溶合提供了可能。如会计信息,是会计理论与信息理论的有机溶合,是将信息理论溶于会计理论之中。所谓信息,是以各种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总称,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信息。会计信息则是以各种形式反映资金运动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经济信息,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资金运动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会计信息。科学发展的科学边缘化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会计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使得原有会计学科得到完善,并建立新兴会计学科。会计科学的边缘化也即会计学的边缘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会计学与其他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主要是边缘化的会计理论和边缘化会计学科。

会计学科边缘化发展按学科融合的性质可以分为:(1)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的结合形成《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会计与生物学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等。(2)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的融合而形成《税务会计》;会计科学与相关学科融合而形成《会计文化学》、《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逻辑学》、《会计行为学》、《战略会计学》、《会计法学》、《会计公关学》和《环境会计学》等。还有,如引入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相应形成《知识经济会计》、《信息经济会计》和《网络经济会计》等。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形式分主要有:(1)单一融合,会计学与其他一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的融合而形成《会计哲学》;(2)多元融合,会计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法学、公关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而形成《人本会计学》。

(二)会计学向细化方向发展

在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细化了会计内容。这种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经济生活中需要的细化、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认识的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在会计学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趋势影响下,会计学内容的细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会计学细化的会计理论和细化的会计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是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在这方面,会计学科细化具有专门性的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形成会计的分支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主要有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和会计学中某些专门学科的形成。

1.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即在原有会计基本学科基础上发展的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等的细化。譬如,《财务会计学》的细化就是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资金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无形资产会计》、《负债会计》和《权益会计》等;《高级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合伙企业会计》、《合并报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和《破产会计》等;《管理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2.会计学的细化。即在会计学的研究内容中,客观需要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所形成的会计分支学科。譬如,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会计方法学》;在会计核算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质量会计》、《税务会计》、《所得税会计》和《增值税会计》等;在会计管理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加强某方面管理的《战略会计》和《会计市场学》等;在会计体制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人才会计学》或《人力资源会计学》和《会计组织学》等。

(三)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学科在边缘化、细化的同时,在其基础上还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学科综合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主要与次要、直接与间接等联系等。物质世界中具体事物有其相对性而作为一个系统存在,要从系统出发研究其联系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积累和消费)各环节相互联系;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种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国民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联系;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相互联系。科学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联系,如会计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会计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内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如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之间的相互联系。

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因其内容性质的相互联系程度不同,有一般联系(共性联系)、松散联系和核心联系(紧密联系);因联系性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联系共同圈。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相关学科的比较、类学科的综合和全部学科的综合,从而形成相关的会计学研究。

相关学科的综合比较研究。会计学科相关学科的综合,是通过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相互借鉴、充实和完善本门会计学科,或将相关学科取其精华综合为一门会计学科,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相同学科的比较研究等。对相关会计学科的比较研究,在现实的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如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职能比较;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内容比较;从我国现实管理会计变化比较;等等。以上比较表明,从发展趋势看,管理会计或者是具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将财务管理融合其中,或财务管理吸收管理会计的内容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这两种可能都将使管理会计成为一种会计管理活动。

类学科的综合研究。会计学科对类学科的综合,是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怎样确定类学科,一是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综合研究,如以会计管理为标志,将具有会计管理性质的会计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再是把全部会计学科作为一个总体,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进行研究,如按会计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职能学科、会计专门学科和会计综合等学科群(类)进行研究,或按其他标志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若干学科群进行研究。对类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同类各学科的共性及其特点、差异及其原因,探讨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和具有特点的专项理论,以发展同类各个分支学科。对类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各学科特点等。

会计学总体的综合研究。 对全部会计分支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大会计学”进行研究,就是对全部会计学科的总体综合性研究,探讨会计学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籍以发展会计学,探讨会计学体系籍以发展各分支性的会计学科。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1991 .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

2. 李京文 .1992 .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 .光明日报,12月7日。

3. 2000.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 .光明日报,12月31日。

4. 朱镕基 .1996 .管理科学,举国之道 .光明日报,9月20日。

5. 赵昌文、童利忠 .2000 .企业再造与管理变革 .光明日报,3月21日。

6. 关培兰 .2000 .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十大要点 .光明日报,7月28日。

7. 罗长海著 .1999 .企业文化学 .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杨纪琬、阎达五 .1980 .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 .会计研究,第1期。

9. 葛家澍 .1981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厦门大学学报,第3期。

10. 杨纪琬等主编 .1991 .经济大辞典-会计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2

第一,该书从学科的层面和高度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理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重要的学科价值。

该书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中,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范畴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仅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获得了学科支撑,明确了学科归属,而且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内容。即有的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多以应用研究、政策研究等经验性研究为指向,较为缺乏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学科归属较为模糊,学科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从而使得其学科特色、学科特质难以彰显。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策科学和教育科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学科支撑,从基本理论、实践运用特别是学科建设的层面,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历史沿革、目标任务、内容结构、方法途径、测评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全景式、多方位、跨学科的学理研究,既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理论的厚重感,更突显出鲜明的学科意识和学科特色。作者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党史党建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学养,尤其是对政治观教育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在该课题的研究中,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学理积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基点,博采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并进行融会贯通,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熔铸了全新的理论框架,提供了明确的学科支撑。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既是作者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的理论总结,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升华和学科深化。这对于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该书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并建构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创新性。

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内在规律等问题进行探究,构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的基础理论。而此前对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不够系统和深入的,这也是制约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深入开展的理论短板。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该书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核心概念进行了准确阐释,对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进行了系统阐发,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结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理论概括。在基础理论研究中,该书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论断。比如,该书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实际上是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特殊而具体现实的政治教育。这是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发前人之所未发,富有启发意义。该书不仅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各要素进行了理论解析,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综合和上升,提出了四层次结构理论模型。该模型是构成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要求、内容体系和效果检验的四个层次框架,从结构模型的顶端到底层依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或总路线总任务总政策教育,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形势与党和政府的各项具体政策教育。这四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一个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整体,不仅展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结构,而且揭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运行规律。四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在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体系、运行过程的科学把握基础上,既是对前人理论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创新,为深化人们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认知,推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开展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三,该书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实践运行进行了系统研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现实针对性。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0—0009—02

自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科技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改变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面貌,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当代意识形态理论领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争论基本上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科学技术的“对立论”“等同论”。“对立论”观点认为二者性质不同,形态各异,功能相反,是绝对对立的。“等同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并提出了“新意识形态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功能的分析向来都是辩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科技的评价和描述可以说成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关系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是不能等同的,同时,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联系的,不是对立的。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过程中应该一直坚持的,不能忽略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是绝不能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起来,认为科学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一方面涉及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问题。因此,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必须要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现代科技通过控制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进而支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并为政治合理化提供依据,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成为新的统治形式。然而,科技虽然更多地承担起了影响社会和人文发展的角色,但它并不能回答和解释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科学技术不能成为与意识形态等同的意识形态。首先,二者的所反映的对象不同,科学技术反应的是自然界的的各种关系,而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二者的属性和功能不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则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取向和观念的总和,其特征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盖现实的联系。郑永廷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一书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2〕第三,二者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实施判断。而意识形态是为人类思想和行动定向的价值体系,它引导人们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辨别善恶和美丑,提供人类活动的价值规范,也提供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事物之间不仅是有区别的,也是有联系的。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郑永廷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互动共进》〔3〕一文中指出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中指出: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革,丰富意识形态的内容。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意识形态功能:维护政治制度,服务政治需要。再次,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一个国家的重要事业,他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本身具有扩大政治影响的作用。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政治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意识形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保证也只制约,“也就是说,进步的、民主的政治能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而落后的、专制的政治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4〕

(二).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意识形态,它坚持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在它的指导下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但是,我国的科学技术,由于历史的原因,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是落后的,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强。二者关系上处于不平衡的地位,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推动作用不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的指引作用也不强,“对科学技术作为动力推进意识形态发展的作用也重视不够,对科学技术强化意识形态功能亦缺乏研究,”〔5〕这对于我国而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尤其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中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进大量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任何一种科学技术成果都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那么简单,它一定连带着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与之相随。我们不可能完全同时引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只能根据我国价值观与道德观的要求对引进的科学技术加以改进和应用。所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引进科学技术与外资,又要抵制与之相伴随的西方价值观和思想文化,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对外来的科学技术进行消化。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对世界政治局势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发展国防,维护政治的稳定。科技的发展使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也会不断上升。但是,这绝不是说科学技术本身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把科技上升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是为了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寻找的一条道路,这种科技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科学认识不能代替人文认识,科技理性不能代替价值理性,技术解决不能代替政治解决,自然矛盾不能代替社会矛盾。所以一定要认清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我们认清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价值功能,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前提。

二、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合理的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日益成为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一观点片面的强调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简单的等同起来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西方学者关于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论断,虽然极端地夸大了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联系,但是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研究,除了积极的社会功能还要研究其消极的社会功能,除了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还要研究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对我们的生活各个领域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也不可否认当今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人口危机等问题也是和科学技术或多或少的有关系。怎样在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能的同时抑制其负面效应,是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又相当棘手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片调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造成了一些难以弥补的损失。正确处理好科学技术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际政治关系及政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凭借科技经济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日益拉大,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对立。二是科技的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提供了机会,这就会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形成政治多极化格局。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才能促进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才能保证政治的稳定,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是指被各个领域所使用,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或者说是被意识形态化了,但其本身绝不能称之为意识形态。

三、正确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同时带来了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意识形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趋同论、终结论其要害无非是要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否定世界范围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这些理论不符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也是站不住脚的。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形成一些经济共同体,制定一些共同的经济条约,但是这只是谋求自身经济利益发展的需要,是互惠互利的产物,这并不能代表政治的一体化,不能代表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成立。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多极化的出现更是对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有力反驳,所以我们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必须抵制这种思想的侵蚀,维护政治的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论。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经济和意识形态发展的双重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扩张,跨国公司的建立,核心科技的加强等都对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思想渗透,推行其所谓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和文化冲突的复杂局面。所以我们要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和平的方式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积极的去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全面研究、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对于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效发挥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文化激荡,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好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68.

〔2〕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04.

〔3〕郑永廷.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互动共进〔J〕.高校理论战线,2012:12-13.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4

1.1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脱节

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医学信息的上、中、下“三游”来加以组织。医学信息学上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机制与机构、传播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中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定、组织与分析,以及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的描述与信息库、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深加工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下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及其文化传承等知识。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研修相应的“三游”知识。如临床专业的学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学、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课程。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调研发现,在医学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疗保险专业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而作为未来医学信息的产生者——医生,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这种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良好的医学信息学素养,进而导致这些医学生在未来成为医生之后对医学信息不重视,甚至为医学信息产生、收集、整理而烦恼。

1.2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不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其顺序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延边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华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等33所高校。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利用“题名=医学信息或卫生信息,文献类型选择‘中文书籍’进行检索,返回结果为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文献。在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医学信息检索的文献为31本,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基础教程的结果为8本。其余主要包括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决策与支持系统和医学信息分析等。综观这些检索结果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学课程教科书。在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卫生信息管理的结果为8本,涉及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果为2本,涉及卫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卫生信息技术与卫生信息资源的各1本。从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在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作重复现象。如在检索结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雷同多,书本编排应急就章,重复建设,后出版之书不仅没有超过前者,有的反而出现倒退现象。除刘冰、黄玉玲主编的《医学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丁宝芬教授的《医学信息学》、罗爱静教授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和《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教材规划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鲜有得到国际或国内同行普遍认同。有些著作虽然注重吸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能够与医学信息学有效融合,移植现象比较明显。当然笔者在此无意于简单否定医学信息学界与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国33所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应该反思,应考虑利用范式理论指引学科发展,加强知识横向与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引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弥补国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学科地位。

2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是解困之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医学信息学也将与其他学科更加相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必将走向开放与合作,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我国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利用范式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从国外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为解决国内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之瓶颈成为应然解困之举。

2.1范式研究有助于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深化与拓展

医学信息学要想从宏观上和根本上提升学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学理论,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即是指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当医学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对学科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便产生了“学中之学”、“科学之科学”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类的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称之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遵循学科发展史的轨迹,即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具体发展走向为病案管理、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化、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信息保护技术学、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合作和医学信息学史等。在此基础之上,医学信息学科分支中会产生医学信息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以“揭示医学信息学现象本质和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就是关于医学信息学学科自身的深化与拓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从根本上认识医学信息学的元问题和本质规律。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培训l等传统领域向面向语义互操作的知识体系构建、跨系统和跨应用的互操作标准制定、网格与云环境下的应用、转化医学、人体模型建设、临床决策和认知学领域深入发展。尽管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对元问题层面的挖掘探讨仍对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医学信息学元科学代表“医学信息学概论”或“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为例,现有的文献仅有一本,即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信息管理概论》。笔者认为作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应当注重对医学信息学生存环境、发展史和共同体的研究,应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问题出发建立起本学科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不宜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对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阐述上。基于元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信息学理应将更多的空间设定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学科地位。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理应针对医学信息学自身的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认识医学信息学基本问题和本质规律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与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医学信息元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它是以医学信息学发展史为研究主线,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研究医学信息学学科共同体主体作用、医学信息范式变迁与学科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范式研究是医学信息学汲取外学科精华的典型尝试

较之于医学信息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医学信息学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的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将不断推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即使医学信息学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不可通约性,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医学信息学也会在反复的推敲和质疑中逐渐成熟。因为在外学科理论引入医学信息学的磨合期中所产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创新点。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与目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论及:“将自己的领域当作独立的王国,而忽略它与其他领域,诸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造成了归纳的一般性无法演变成演绎的精确性,演绎的精确性又无法上升到归纳的一般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困扰没有成为公共论题,甚至于渐行渐远。人文精神的组织力进化成为科学精神的机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则成为了问题的主导因素,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们对社会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无所知,而只是无意识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更容易加深身处其中人的无力和无助感。”医学信息学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学理论进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一大尝试。医学信息学由单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发展,从病案管理学向病案学、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系统、医学决策支持系统、认知学和医学伦理与监管等方向发展,医学信息学专业呈现日益增多,学科日趋分化的趋势。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初期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知识是从病案管理实践着手,对于学科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认识的推进,与学科内外发展动力因素的影响,对医学信息学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在学科组成上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成病案学、医学信息学、卫生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或专业)。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理应汲取外学科的精华充实与强化本学科内涵建设,来解决医学信息学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因此,为了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刻剖析与之存在学科依赖关系及其运作原则,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此情境下的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问题,而不是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端于2o世纪80年代初的医学图书情报学,研究体系不够完整和成熟,研究领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视文献信息管理、技术路线和微观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设研究不够深入,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新时期的医学信息学又面临学科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学、伦理学、认知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意味着医学信息学已经沿着范式理论的轨迹,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精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医学信息学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借鉴社会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分支学科,或许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的封闭视野所不能看到的演进过程与规律;也有助于当我们习惯于现有学科思维框架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之余,换之以外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演变,给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输入新的血液。

3医学信息学学科范式内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词是托马斯•库恩首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于科学研究的,他在该书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社会学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现为‘符号概括’、‘信念’、‘价值’和‘范例’等。”在解读与理解库恩关于范式的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生产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范例)等成分,是指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公认的“模式”。共同体、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范例等是医学信息学范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虽不可能涵盖医学信息学范式全部的“应有之义”,但可以把这些当作医学信息学范式的核心内容。

3.1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简称为共同体,最早运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把“共同体”理解为科学范式的承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执行者,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研究主体。科学共同体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正因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时,首先要明确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的医学信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医学信息学的对象、方法论、理论标准,而很少涉及医学信息学的认识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理解为发展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主体,拥护同一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由授受相应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背景和学科训i练的学者构成,他们以发展医学信息学为使命,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和维护共同的学术尊严。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通常遵循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规律,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是医学信息学学科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正式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前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成员、规范和活动方式。如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下的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学信息学会,全国33所开设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院校教师组成的同事式组织、导师与学生组成的师徒式组织,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科研、实践机构组成的固定团队等。后者一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传统固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稳定人员构成等内容。如因课题立项而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形式,各地组织的拥有固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博士论坛,同一学科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共同爱好者等。从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发挥的作用来看,非正式组织形式的学科共同体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正式组织形式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的补充力量。当他们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会及统治阶层认可时,自组织形式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有组织形式。

3.2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为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由于医学共同体所处的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医学信息学世界观,这种观点是共同体自身医学信息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者对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指导学科发展的哲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体对整个医学信息学学科,以及共同体与医学信息学之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而言之即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对于医学信息学这一学科的总体认识,对医学信息学的共识,包括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承诺,以及对自身在医学信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可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开展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的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表现在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中则是要解决“如何看待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对象”的问题。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历史记录属性时,要维护的是学科历史有机联系;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知识属性时,要实现的是学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论

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学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所自觉沿袭的一般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以解决医学信息学中的问题为目标的一种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问题分析、任务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方法论体现在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组成的经验研究成果、案例和实用技术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范式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为一般原则,即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为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线索,并利用历史主义方法构建医学信息学范式理论;在经验层面,方法论是理论适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历资料时,利用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进行归档管理;在医学信息学安全和实用技术中则是一些纯事实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导医院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医学信息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路径与纲领,解决的是“医学信息学如何从事专业学术活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中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证方法、比较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论成果

医学信息学理论成果是指对医学信息学范式形成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共有医学信息学理论。理论需要寻求解释,而范式则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医学信息学理论在成为共有认识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层面,达到范式层面的理论成果同一般的理论成果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范式层面的理论来自于一般理论而又高于一般理论,它是医学信息学共有的概论、命题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作为医学信息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约定,而这些概念必须是以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现。如“病历”、“医嘱”和“病案”。命题是表明判断结果的陈述语句,有真假意义的语句才是命题。如病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医疗记录性——这是对病案本质属性的肯定判断,是一个可以做真假检验的语句。共有命题是指医学信息学学科理论中类似自然科学中定理、定律性质的命题。推理是指一判断借以另一判断推出的思维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题中引申而来的。如从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凭证性。虽然范式层面的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成为共同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公理,但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不会因为具体理论的不完善而影响范式共有理论的存在,对于共有理论,也不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不同阐释而影响其范式指导作用。虽然处于同一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往往引用同样的理论成果,得出类似的理论观点,医学信息学共同体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

3.5范例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5

 

作为一门近代学科的教育学,是与20世纪同时降临到中国的,说其是“降临”而不是“诞生”,只因为教育学由国外“引进”,并非国内自生。①20世纪是中国教育学学科从初建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由最初的翻译介绍国外教育学说,到寻求国外教育学说与中国教育实际的结合点创建中国本土的教育学,一百多年以来,教育学在中国经历了几度内含着中断的转换,至今已初具了以人类的教育存在为共同研究领域的、且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学科群,形成了一支有活力和潜力的研究队伍,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而且在当前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也从教育研究者的心理情结走向内在使命。而作为方法的批判性思维,也成为了教育基本理论建设的重要工具。

 

哲学上的批判本质上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所提出的对事物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前进过程。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②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康德指出,批判式理性的职责和使命,是对理性本身的召唤,“这正是对理性的号召,叫它重新负起它最艰巨的任务,认识自己这个任务,并且要它建立一所法庭,来保证理性合法的要求而驳回一切无根据的僭妄”。③所以在康德看来,批判思维其实有三重含义:一是它是理性主体的使命,主体具有批判的职责和义务;二是对所有事物都应该运用自身的理性来加以审查;三是理性本身的自我批判,为自己建立一个“法庭”。④而从教育学研究的角度而言,具有批判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在批判认识中进行创新和发展,也是教育学研究者的使命,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批判理性的存在,不仅使我们能够去重新思考教育学的既成理论话语,反思教育学研究方法和发展路径,同时也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支持。“什么时候少了批判思维,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理论发展的静止与平庸。”⑤可以说,教育学研究中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教育学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创新,更难以有教育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之所以能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有所作用,从根本上来讲是源于教育与教育学发展以及教育研究过程对批判这一工具的内在需要。而且因为“有价值的领域就有批判的必要”,教育学作为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体,批判性思维的存在必然重要;另外,教育和教育研究作为关于价值的实践与理论本身也内在地蕴含着对批判思维的需要。

 

作为并非本土发展形成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我国的教育基本理论自一开始就带着先天的不足,比如学科立场问题、学科独立性问题、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等都是不甚明确的,而且这些先天的不足也并未随着教育学在本土的成长发展而逐渐弥补,反而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而批判思维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从理性的角度对各种文化形态、理论体系进行质疑从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站在客观的角度,不盲目崇拜某种文化、学术话语,也不盲从某种理论和研究模式。而在教育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既存的教育思想进行扬弃性的选择,保留和发展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而否弃阻碍其发展的部分。因而,作为研究教育中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者,有责任对现有的教育及教育理论进行批判,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以及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

 

(一)批判思维能够促进研究者对教育理论本土文化传统的反思与继承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肇始于西方,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没有教育思想。相反,教育思想在我国一产生,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就很快达到了顶峰。从孔子和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到《学记》,我国的教育思想已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教师素养、德育等教育基本理论的内容,比同时期的西方教育思想更为完善和明晰,为我国古代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但是由于我国古代典籍重视直觉体悟多于严谨的逻辑体系,没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多是以直观经验为依据,把事物联系起来作出综合性分析,虽有着深厚的生活和实践的根基,但它却是非逻辑非体系性的,因而没有形成严谨而清晰的理论体系。但这也并不能否认那些传统教育理论对我国几千年来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学是在一定的文化和传统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它的发展,难以离开传统的文化语境而自成体系,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彰显中华文明的意义重大,而建立本土化的教育学体系,形成中国化的教育基本理论,也是教育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因而更应该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在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正视教育历史和本土的教育传统,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盲目复古,要对其进行批判性地反思和继承,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原则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学理论的内生发展,推动本土化教育学理论的建设。

 

(二)批判思维能够使研究者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教育和教育学理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创造了条件。但自一出生就带着西方色彩的我国当今教育学理论,尊崇西方话语的同时却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学术话语权,一直跟在西方的教育学研究后面亦步亦趋,没有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少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拿来主义成为了一种自觉的无意识行为,因而也就未能从根本上对西方有所超越,走在西方教育研究的前面。正如一些学者所批评的:“教育学研究中实际奉行着一种西方标准,用西方话语来套解中国教育似乎成了一种惯例。”⑥西方的教育学研究者往往是在大面积、长时间的教育实验中总结出研究成果,形成教育思想,再推广施行教育改革,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我国很多研究者或者将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重复研究上,或者将西方的这些研究结果拿来就用,不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也不考虑文化的差异,不管到底适不适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缺少对我国现实教育语境和本土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教育理论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相联系,因而不同主体的教育理论也不尽相同。而批判性思维能够使我们以谨慎和怀疑的态度面对西方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中寻求与外来教育理论的结合点,提高教育学发展的自觉意识,从而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和内生发展的关系,保持教育学学科的自主性,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

 

(三)批判思维能够促进教育学理论体系的自我革新

 

批判是一个以自身为中心不断向外探索、向内自省的过程。教育学学科的形成并不是先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术语和逻辑系统,从而自然发展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的。自赫尔巴特试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以来,教育学便是依附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而存在的,而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理论融入到教育学中来。教育学理论对其他学科的依附性也成为了教育学学科立场独立性的隐忧。就我国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瞿葆奎先生提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开始成为教育研究者的题中之意,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到了新世纪,问题中心实践取向的研究逐渐占了主要部分,而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建设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却逐渐减少,而这也正成为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在当前,我国教育学学科的学科性和独立性还未得到明确的肯定,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其研究的基本范畴、逻辑起点、基本概念等都还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教育研究者本身也否定了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存在。在概念混乱、术语庞杂的情况下,只有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在批判的过程中建立严谨的学科体系,把教育学的概念和范畴置于一定的关系和结构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辩证理论体系,才能更深刻、更全面、更正确地揭示其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有成效地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研究和教育活动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教育基本理论的批判性

 

教育基本理论是教育学研究者依据教育学理和逻辑规则,经高度抽象概括而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关于教育活动和教育发展的一般的、基本的教育认识、主张和思想观点。理论所具有的批判性是其功能以及生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动力之一,缺乏批判性的理论是难以发挥其功能而且难以持续发展的。教育基本理论是研究教育中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的学科,贯穿整个教育学体系的始终,也是各个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具有其他分支学科不可替代的关键的、基础的地位,具有统观全局的哲学性格,它对教育实践和其他教育学科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和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具有根本上、方向上的批判性。作为应对教育实践和整个教育科学发挥导向作用的教育基本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教育实际和其他各种教育思想与理论经常进行一种批判性的审视。

 

(一)对教育实践的批判

 

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起到整体性上的引导和批判作用。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而对现行教育实践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是对影响教育实践人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批判。作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对象之一,教育学的两大基本矛盾——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一直贯穿教育发展的始终。而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必须要考虑好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但是在近年来的基础教育中过于重视升学考试而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所忽略的情况下,“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意上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的人异化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⑦教育本体功能的弱化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实现,确实需要通过改革来挽救,但是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及一些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中,却也存在对于上述现象的矫枉过正现象,过度追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而对知识学习有所轻视。而事实上这两种情况就都是偏离了教育原本的目的,不利于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在对教育实践的批判中,具有全面的场域认知能力,有一个通观全局和放眼未来的视角,能够将心比心地彻底地与实践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因为只有同一主体的理论才能指导他的实践,所以要尽可能地将理论的构建与具体的实践相联系,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发挥其批判功能,紧紧围绕教育的两大基本矛盾,维护好教育本真之意,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二)对教育基本理论自身的批判

 

由于近年来教育学学科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分支学科,教育学学科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这些分支学科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教育学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研究零碎,各个学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失去了教育学学科的整体性。而作为基本性、整体性的学科的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基本理论是贯穿整个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是最为基础的研究,对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具有方向上的引导性和批判性。学科的分化和扩展是一个学科进步的前提,但进步的结果则必然是学科的综合化和统整化。教育基本理论应加强自身建设,站在通观全局的角度,发挥其批判功能,使得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处理好学科领域的固守与拓展,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关系;还要加强对教育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探索,寻求教育学理论创生发展新的生命点,如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教育研究思维方法的变革等都能够使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新的活力,不断引领教育学研究走向更深层次的本质。另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还要加强理论自觉意识,对现有理论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进行判断,在批判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教育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三、对批判性思维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关系的理性审思

 

批判性思维作为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对教育基本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批判性思维作用的发挥也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合理的批判的基础上。

 

(一)批判并非否定一切

 

我国的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尚处在不完善阶段,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而来,在借鉴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拿来主义”以及与其相对的否定一切的现象。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是辩证的。因而,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国外的理论或者本土的理论,而应该要注意在批判的基础上促进国外的理论与本土的理论和谐共生。

 

(二)批判并非目的

 

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批判的存在,是为了革故鼎新,也是为了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更好地发展,而批判只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为了批判的批判,反而会使得原有的理论支离破碎,混乱不堪,并不能达到研究的真正目的。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形式,对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使中国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能够走上自己的路,保持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开创属于自己的研究范式和发挥其整体作用的内在基础。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6

1.教学艺术啥模样

教学艺术形成不仅指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也指教学史中,人类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杜威的“从做中学”;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人类的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教学艺术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是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自然表现。人的生命本质就在于人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自我生命实现不断的超越。超越的过程是一个应然不断代替实然,理想不断代替现实的过程。人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不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教师正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否定过去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冲动中,实现着教学艺术的磨炼与提高。没有这种人生的冲动与生命的激情,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就会缺乏动力。

教学艺术绝非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我们不能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应追求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教学艺术才能有表现的良好功力。

由此可见,教学艺术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着观念体系的形成、实践意向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保证它们得以体现的人生态度、社会情感等品质的形成。

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就是教师学会把自己的经验、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融入到教学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更多地是一个客观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应试性,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兴趣关系不是很大。为什么学生对现在的教学兴趣不大?教师对它的兴趣也不大?这主要是教学不能很好地体现师生的经验、师生自己的理解,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一般而言,越是年轻的教师,教学的客观性越强,主观性越差。什么时候教师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融入到教学中,而且越来越多,什么时候教师就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2.教学艺术为了啥

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变成学生发展的精彩活动

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学变成学生获得发展的精彩活动。只从技术、模式的层面考虑问题,教学就会死板,缺乏活力。只有当教学达到艺术的水平,它才会呈现出不拘一格、生动活泼的局面。富有程序化、技术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可以掌握的,这在教学艺术形成的初期是不可缺少的。但当教学艺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应突破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机智地去把握教学。从无模式到有模式,再从有模式到无模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优化教学认识方式,影响课程运行的价值

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教学认识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课程运行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教学艺术在于在教学中把课程资源挖掘到最充分的地步。教学中,一个班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课程实施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掌握教学艺术的教师可以从教的方式探求实施课程的最优方式。从教学历史进程来看,人们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对最优的教学认识方式的追求。教学模式的产生是人类追求最优教学方式的结果,即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优化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教学方式方法研究中非此即彼的对立,会形成许多偏颇。因此,我们要鼓励教学认识方式的多样化、多元性探索,广大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索。一是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认识方式,二是要从实践中提炼富有创新的教学经验。一个教师一辈子只靠一种教学方法“包打天下”是行不通的,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师自觉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同时,教师应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进行综合优选或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艺术的形成过程既是形成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方法进行重组改进的过程。

3.教学艺术因为啥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必然要采用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许多人对自己的前途缺乏系统的规划,没有长期与近期的发展目标。人应当从态度上“拒绝平庸”,为自己的发展设计好蓝图。

其次,要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受传统影响,许多人总是把人生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吸收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作——谋生阶段。人们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后,一般很少继续学习。许多人仅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种境界是比较低的。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许多人把个人的发展定位在个人功利的获取上,而没有把它社会化为一种体现个人生命价值,实现人格完善的途径;还有一些人在发展中不注意身心健康,只考虑今日的发展,不考虑明日的发展,从而不能实现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科学知识创造的主体,这就要求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自己的长期、不断发展。

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使自己的整体素质获得不断提高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教学艺术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化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缺乏正确的专业意识,这是其教学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使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有利于他们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前提。因此,教师专业化理论是教学艺术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近一两年,教师专业化在我国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领域普遍接受的一个术语,或者说已经成为教师教育中的核心概念。教师专业化为我们探索教学艺术形成设立了必要的学术背景。只有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教师教育需要专业化,才能使人们去钻研教学的奥秘,探索教学规律。这种探索不仅是在科学的角度,而且是在艺术的角度进行的。

4.教学艺术咋形成

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的过程,它需要一个支持探索,鼓励创新,你追我赶的学术氛围。科研兴校作为一种学校发展的理念与策略,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需要科研”这一关键,因而,教学艺术形成的基本氛围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校是指通过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三位一体的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

钱伟长先生曾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今天,我们不仅要提研究性学习,而且要提研究性工作。因为我们面对的工作、局面越来越复杂。不研究工作的性质、工作开展的过程、工作计划、工作组织环节、工作评价等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教学是十分复杂的活动,是对人的一种工作,教师只有研究教学,研究构成教学的要素,才能把工作做好。研究性工作是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

科研氛围不只是由学术大家来营造的,它主要取决于在普通教师身上生发的一种科研活动与激情。不能小看构成文化氛围的这种活力,这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这种富有活力的科研氛围当中,教师的智力劳动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生生不息的科研氛围,正是教育名人辈出的希望之所在。在科研兴校过成中,我们应当对于构成科研氛围的活力给予必要的重视。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对自己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变成研究性工作。首先要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选好题,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5.教学艺术三策略

行动研究

所谓行动研究法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教师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从而获得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实际操作中,行动研究一般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学艺术形成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对理论运用的自觉性、经验的积累以及经常的反思与总结。传统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经验主义的教学法,缺乏理论运用的自觉性。许多特级教师成功的经验表明,教师要形成教学艺术,就必须学习并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因此,行动研究法在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理论是应用理论的前提,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业务提高主要指学科知识的提高。但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是低相关的态势。而教育理论却是教师普遍缺乏的,它是教师教学活动赖以顺利开展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在教师教学艺术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主要包括:理念性知识,主要指教师的现代教学观;策略性知识,主要指教师设计、组织教学的知识;相关性知识,如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如现代教育技术等。

反思性教学

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也意味着他们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理性,即善于对实践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实践理性是教学实践主体主体性精神的充分体现,即教师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实践主体只有不盲目、有计划,才能在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理论的理解靠理性,理论的产生也要靠理性。理论主体在一定的理论理想的鼓舞下,去掌握理论,去创造理论。实践主体在理性的自觉行为中,去践行自己的理论。当理论与实践统一在一个主体身上时,理论与实践便出现了很好的契合。与纯理论思考者不同的是,实践性思考者内涵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它是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结合中去完成社会使命的。对于他们来说,理性是实践的开始,也紧伴随着实践。实践结束了,理性有可能还在延续。他们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创造着自我,实现着自己完美人格的发展。教师在形成教学艺术的过程中,要增强自己理性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应具有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的意识与能力。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与理论胸怀是培养他们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前提。

群体研讨

在教学艺术形成中,必须形成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制度或模式,要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群体劳动效应,即教师在积极上进的群体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向上的行为。教学艺术形成问题,不能孤立地从单个主体的角度去考虑,而应当从群体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在群体中,教师才会你追我赶、互相观摩,共同提高。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在一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校长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探索,一批教师的教学艺术在逐渐形成,产生了像刘可钦等这样在全国有影响的青年教学专家。

群体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为个体教学艺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在现代社会,任何个体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不能不受到其他教师教学艺术表现方式的影响。即使是著名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也离不开这种方式。魏书生出了名以后,应邀四处讲学,他在给别人讲教学之道时,他自己未必都是输出,而无输入。首先他在给别人讲解时,他的思路更加理清;他对自己的理论更加充满自信,听众就是他的理论的最好验证者;同时,别人意见的反馈对他又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这是进一步完善自己理论的一个重要机会。

(王升,教育学博士、教授、石家庄师专副校长;刘晓鹏,副教授,石家庄师专外语系主任)

本文学术看点

教师要有不断否定自己过去经验的冲动

我们不能仅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

掌握教学艺术,需要形成教学智慧

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融入教学可成为艺术

让教学充满活力,让教学更加精彩

从技术、模式层面考虑问题,教学死板,缺乏活力

教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

一个教师一辈子只靠一种教学方法“包打天下”,行不通

人应当从态度上“拒绝平庸”,为自己的发展设计好蓝图

仅仅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境界比较低

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

不仅要提研究性学习,而且要提研究性工作

研究性工作是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

教学艺术形成需要对理论运用的自觉性、经验的积累以及经常的反思与总结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7

[关键词]远程教学模式;发展趋势;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09)05-0043-03

一、远程教学模式发展的基础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形式。而这一教学形式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也不仅仅是随着时间的更迭而发生变化的教学形式,而是一种需要在观念上加以重新认识、重新学习的新的教学形式。正是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和焕发着魅力的信息技术为远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师生行为发生了变化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伊始,在很长的时期内,电大教学的基本方式是沿袭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理论没有摆脱行为主义的影响。1999年自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在电大系统内广泛地、大规模地开展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工作,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即现代远程教学模式。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内容。教师行为开始由“教”变“导”,即指导学生学习,向他们提供认知路线,使之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同时为学生提供反馈、答疑,教师在教学中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采取灵活的辅导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的行动直指教学目标,为达到目标而付出各种努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利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不仅注重对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他们重视辅导过程中的反馈,在反馈中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并通过形成性考核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促进学习。总之,远程教学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转变。

2.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是学生学习不受时间上的限制,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学生可以在自己单位与家庭或在学习中心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室获取学习资源,也可登陆试点各学校的互联网站,获取动态教学信息、重点难点辅导信息与网上学习支持服务;二是各网络学校开发了网络版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和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的网上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各网络学校努力使每个专业有一个主页,建一个教学平台。此外,学生可以在校园网或宽带地区网上进行课程或课件点播;三是有些课程学生可利用网络学校开发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学习,进行人机和人与教学内容的交互,这有利于实现个体化学习。学生,特别是尚未接通网络地方的学生,还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VBi接收点,接收课程辅导,并可以通过VBi接收网上全部信息。在这里,传统校园被完全打破了,一种真正意义的远程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学习的个别化出现了。

3.教学资源与教学交互发生了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传播媒体多样化,教学交互形式多样化。比如英国开放大学“它的大多数课程附加电子邮件、讨论板和网站,并且还有很多改革的教育技术项目。”[1]在中国,学生可以定期进入直播教室,接收学校的直播课堂的实时授课,并通过电话或e-mail与主讲教师进行实时的提问讨论。与此同时,文字教材、录像教材(VCD)(包括卫星与有线电视播出)、网上课程(web)和Cai课件等应用于教学中。学生接收动态教学辅导信息或向教师发出学习请求反馈信息,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交互,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直播课堂、VBi、电子信箱和电子答疑系统、BBS网上讨论、收发e-mail、电话以及小组学习、面授辅导和作业批改等实现。

二、远程教学模式发展的条件

1.技术条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应用于教学,促使了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这种新的教学形态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并产出了部分科研成果。远程教学模式不仅有一般的教学模式,而且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出具体的用于不同学科教学的特定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学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条件,教学技术的智能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人们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也将不断向人们提供更为便利的工具,为人们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环境,进而为远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重要的技术条件。

2.理论条件

教学理论的更新与发展为远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条件。无论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任何一种理论有其合理性,也存在不足,并不是任何一种理论适用于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的所有阶段。教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和发展,这些学科被引用到教学中,会产生新的教学理论和流派。毫无疑问,远程教育学是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自己特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自成一体的学科体系。但是,并不影响利用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心理学及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如构建主义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远程教学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的发展,系统科学、信息论和控制论、通信理论等其它学科被引用到教学中,也会引起远程教育学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也将促进远程教育学的成长。各种教学理论随着人们教学实践的深入而层出不穷,人们依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新的诠释,得出新的结论,为远程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提供理论条件。

3.社会条件

学习是人类的终身行为,这为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社会条件。学习是人类终身行为的理念被人们所接受,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远程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人的终身行为,也是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社会条件,远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取决于们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的对象是在职成人,这类人群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未来的社会中,社会的职业越来越多样化,参与学习的成人学习需求、学习愿望也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学习的多元化、学习的个别化以及学习的终身化在远程教育中更加突出,而这一现象为在学习型社会中构建新的远程教学模式提供了社会条件。

三、远程教学模式发展的新动向

1.远程教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大

教学模式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有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必然存在教学模式。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到赫尔巴特,人们开始用哲学、伦理学来研究教育学,多学科的运用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理论的产生,使教学理论可以吸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运用于教育学的研究必然成为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此外,各种理论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借鉴。

一种教学理论的形成是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观点对教学规律的探索,也正是这些不同观点的理论才形成了今天的不同流派,正是这些不同的流派的形成才不断发展和丰富了教学理论,促进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提示教学规律,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本身就说明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理论被多样的教学理论所替代。如同教育学吸纳其它学科发展自己一样,教育学中的流派也在互相学习、借鉴、渗透来丰富自己。互联网已经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家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不受其他国家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一种新的重要的教学理论产生后也会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而用于教学活动中。实际上,目前各学派也都在互相借鉴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2.远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长期以来,教学模式的构建都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有极大的创新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理论。近代以来,一些教学理论得以发展并被人们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证明对教学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并据此形成教学模式。人们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通过演绎的方式来形成的。无论是归纳形成的还是演绎形成的教学模式都来自于教学实践,通过演绎的方式来形成的教学模式也是在前人对教学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教学理论都是教育家长期实践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晶;同时,教学模式是否符合教学实际还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不断充实与完善并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教学活动,世界上影响很大的教学理论的形成概莫能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教学理论服务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更为成熟、更加丰富,也使教学实践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促进教育理论及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了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

3.远程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巴班斯基认为:“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目的明确的选择,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依据的一种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2]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有两条,一是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最优化思想一直是远程教学追求的教学目标。现代远程教学要求教师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一体化设计,其设计依据的教学思想就是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要求把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网络、多种媒体、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进行最优化设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远程教学超越了传统的教师学生面对面的教学信息量的传播,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下,教学信息量的传播在同一时间内百倍千倍地增长,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不仅能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益。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习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资源、教学交互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说,教学模式的构建实际上是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了最优化的教学技术,应用这一技术,使教学工作者对教学任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注重对影响教学因素的分析、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教学的内部与外部条件对教学的影响,对多种教学方案进行选择,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远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与手段更加丰富

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归纳法、演绎法、综合法、观察法、经验总结、实验法、统计分析、案例法、行动研究法等等不同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研究。此外,上个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范式,即质性研究开始运用于教学研究中。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质性研究范式与传统的利用数据、实验、相关检验这类实证研究手段不同,采取以长期、持续的第一手观察和记录为主要方法,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更加细致观察,并对这些教学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解释。不难看出,远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的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手段现代化。这些研究方法和手段深入教学内部,使教学研究具有更富有创造性,它不是一种纯思辨的而是行动的、过程动态的、参与的特质研究方法。而且随着人们的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研究的方法也必然不断更新。

5.远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则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始于概念、要素、框架、特点、方法和相关理论等理论方面的探索,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从转变观念入手,随之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此同时加强了教学资源、教学基础设施、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在国家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后,远程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各具特点,呈现出地方特色,基本上为各地的教学提供了基本范式和模型。但是,远程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教学的基本范式和模型,而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运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完善了已有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如比较文学教学、刑法学、会计学、英语、现代文学等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模式。这些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各学科教学模式则是远程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6.远程教学模式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从总体上说,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教育上的反映,就是使人在德、智、体等各方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不同时期人们或社会对人的要求在上述等方面是不同的。不同时期的教育质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反映在教学上: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都是有所区别的。从教育发展史分析,教育家对教育对象关注由重视知识的传授逐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各种理论、教学流派尽管对于如何育人众说纷纭,其实质是关心所培养的目标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而实现的途径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来完成的。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变化,包括对教学规律的研究都是围绕上述目标进行或开展。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的技术,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行动路线,通过构建教学模式的活动寻求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在实处,通过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来提高教学效果,完成对人才培养的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我们认为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加]托尼・贝茨著,祝智庭译.技术、电子学习与远程教育[m].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17-18.

[2][苏]尤・克・巴班斯基著,李玉兰译.教学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省略);王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explorationinDevelopmenttrendsofinstructionalmodelinDistanceeducation

LiuXiaoqing1&wangYing2

(1.CollegeofmediaSciences,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117;

2.instituteofDistanceeducation,ChinaCentralRadioandtVUniversity,Beijing100031)

【abstract】itis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teachingpracticean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providesthebasisforthedevelopmentofdistanceteachingmodel.meanwhile,thatall,thedevelopmentofiCt,teachingtheoriesbeingmatureandthepenetrationoftheconceptoflifelonglearning,provideconditionsforthedevelopmentofdistanceteachingmodel.thispaperexploresnewtrendsofdistanceteachingmodefurtheronthebasisofabove,andhopestogivesomereferencesfortheoryandpracticeofdistanceteachingmode.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8

一、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

从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发展状态来看,无论是社会学、经济学,还是教育学、心理学,自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强调研究中的问题取向,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上,着重对学科所属领域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学科的建构与概念、范畴、命题的梳理不再是研究的“显学”。对于领导学这样的学科来说,应该秉承哪种取向,还是在两种取向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应该看到,领导学的学科发展与其相邻学科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学科尚未成形,基本原理尚不清晰,基本概念有待明确。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研究领导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将相当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要借助于对学科本身的研究,为领导学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立场和方向,从而将对问题的研究切实纳入领导学的学科范畴,以促进领导学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

二、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领导学似乎更强调应用。国外的各种领导理论在提出各种理论观点、阐述理论基础、形成理论流派的同时,非常注重将其理论与具体的领导实践结合起来。无论是特质理论,还是风格理论,抑或情境理论等,都有一整套走向实践应用的程序与工具,比如,根据这一理论,如何对领导素质进行测评,如何对领导进行培训,如何对领导力进行开发,等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领导理论总体上还是应用性理论,领导学总体上还是应用性学科。

中国领导学的学科发展还没有形成自己成形的理论。如果这种理论要萌生、发展的话,也应该在创建之初就考虑到其实践应用性。一方面,从理论建构的基本要求出发,梳理学科自身的概念、命题,探寻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实践中领导学发展的新动向、领导实践和新需求,把这些动向与需求转化为理论的重要土壤和思考的重要坐标,也就是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之间探寻最佳的结合点。

三、理论观点与方法意识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观点的提出,同时也离不开方法的寻找与确定。从领导学发展的状况来看,我们借助于理论的推演与思维的深化,提出一系列观点,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所依赖的方法并不是非常明确。领导学有无自身独到的研究方法?如果没有的话,传统意义上判断一门学科独立的三个基本条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是否需要改写或重新界定?对这些问题我们思考得并不是很深入。

当下中国的领导学研究方法意识还有待增强,我们的研究结论很少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很少有明确的真正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基础,很少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元研究。这样一种状态,既使得我们的领导学研究很难与西方的领导学研究同行相沟通,也使得我们的研究很少能为其他学科所认同。对话渠道的丧失,常常意味着自身发展与改进机会的丧失。

四、多学科交融与本学科自立

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是融合、整合、整体、系统,领导学也不例外。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从多个不同学科汲取养料的,离开了其他学科的滋养,领导学也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领导学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未来,都需要吸纳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问题是,在注重领导学研究多学科交融的同时,领导学自身的独立如何实现呢?

领导学在借鉴其他学科成果时,要做到不被其他学科所湮没,就需要自始至终用领导学的视野与立场观察其他学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统整其他学科的相关成果,并且注重在吸收借鉴的同时提炼出领导学自身的概念与原理。换句话说,领导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应该是双向互动、共同成长、互惠互赢的一种关系,不仅是领导学通过多学科的交融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领导学研究的一种特质,而且其他学科也通过领导学对其相关成果的汇总与分析获得理论成长的启迪与感悟。

五、多领域并举与本学科抽象

领导学所涉及的领域林林总总,从领导人才上看,涵盖三支队伍: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从领导范围上看,包括政府领导、企业领导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领导;从领导行为上看,涉及领导测评、领导教育培训、领导心理、领导选拔任用等;从领导培训上看,有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中心、社会化培训机构、mBa、emBa、mpa等。这些领域所积累的经验汗牛充栋,所产生的智慧多种多样,按理说来,领导学应该从这些领域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对这些领域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领导学的基本框架与立场。

要做到这一点极为不易,不仅仅是因为领导学研究者个人经历有限、知识背景有限,而且在如此庞大繁杂的领域中,如何判断哪些经验与智慧是为领导学学科发展所需要的,研究者与各领域工作者采用何种合作研究机制或方式才能提取这些经验与智慧,这些经验与智慧如何纳入领导学研究的既有框架与范围,等等,这些问题均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六、全球视野与本土立场

领导学的学科发展前沿在西方,这大体上是为大家所认同的。中国领导学的研究需要具有全球的视野,充分吸取国际上一切先进的领导学理论,对这一点人们也没有大大的争议。相伴而生的新问题是,本土立场是什么?本土立场如何与全球领导理论相互作用?如何将西方领导理论引入我国领导学研究中来?对这些问题,我们较多的是原则性的认识与说明,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与规范。

从总体上看,目前西方领导理论的引进与中国领导理论的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融合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还较为突出。西方形形的领导理论,如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等还处在介绍、引入的阶段,对这些理论如何成为本土领导学建设的参照,本土领导学如何成为全球领导学家族中的一员,我们还不甚明了。

七、政府决策与领导学视角

近些年的领导学研究越来越贴近政府决策,重视对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诠释与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领导学研究的价值。从领导学自身来看,关注领导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领导决策进行深入研究,为决策提供咨询与实施引导。与此同时产生的一些问题就是:领导学研究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处理?如果凡出台重大决策,领导学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解释与宣传,领导学自身的价值如何体现?领导学自身的理论范畴如何形成?领导学如何从政策解读之外获取发展的力量?此类问题,颇值得思考。

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在领导学这门学科中确实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但学术、学科一个重要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它与政治、政策有着一定的距离。距离意味着立场,距离产生客观的分析与评判,距离也意味着独立。我们之所以要把这种距离日益缩短,从学科自身来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视角,还没有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身的立场。

八、政治话语与学科话语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9

引言

如何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一直是哲学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早期的哲学思想具有静态、抽象等显著特征,比如认为整体由部分组成,人们可以通过认识部分来认识整体。其在哲学方法上表现为典型的机械论、还原论和形式逻辑。

随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入,发现早期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日益显示出局限性。仍以整体与部分这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为例,线性叠加原理显然忽视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随便堆放在一起的材料并不必然构成一所房子”(亚里士多德,1990)。可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世界并非是线性叠加的。要深刻认识现实世界的非线性特征,有必要借助新的哲学思维和方法。分形理论的产生正好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分形理论(fractaltheory)产生20世纪70年代,其与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s)、混沌理论(chaostheory)一起被认为是该时期科学史上的三大重要发现。分形理论最初被应用于水文观测、海岸线勘测等自然科学领域,其后逐渐延伸到数理化、生物医学、地质与地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已渗入到经济学、金融学、绘画、电影等社会科学领域。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惠勒指出:“可以相信,明天谁不熟悉分形,谁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

本文首先介绍了古代哲学中的还原论观点,指出线性科学的局限与不足;其次介绍了分形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用实例来展示分形几何的魅力;然后详细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研究方面的若干成果。

还原论与线性科学

(一)还原论的产生及意义

1951年,奎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还原论(reductionism)一词。以科学哲学方法来定义,还原论是一种旨在将复杂性分解为更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以研究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复杂性的方法。此后,牛顿进一步发展了还原论思想。牛顿力学拆整为零的做法,对整个古典科学起了示范作用,也使还原论成为近代科学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原则。

还原论在科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线性叠加原理为基础,将复杂的、整体的系统还原为简单的、部分的子系统来研究,通过分析部分的性质、规律来认识整体的性质、规律。不仅如此,还原论还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物质可分性的理解,如古希腊的原子论、印度的“四因说”、中国的“五行说”。即使是结构主义的理论也能隐见还原论的影子。

(二)线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也奠定了线性科学发展的基础。

线性科学研究的主要是线性的、可解析表达的、平衡态的、规则的、确定的、可逆的、可用逻辑分析的对象。在方法论上,往往把一些复杂系统分解为几个简单化的子系统,分门别类地去研究。从哲学思想上说,线性科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问题处理方法。牛顿第二定律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唯一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结果,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线性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几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左右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出现,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才发生了新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后期,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先后产生;20世纪7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耗散理论相继问世。当代科学逐渐从简单转向复杂,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分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分形理论的产生

美籍法国数学家b.b.mandelbrot于1967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著名论文,标志着分形学科正式诞生。1977年,mandelbrot发表了《分形:形、机遇和维数》的专著,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分形几何的思想、内容、意义和方法,将分形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mandelbrot又出版了另一部专著《自然界的分形几何学》,分形理论至此初步成形。

mandelbrot将分形定义为局部和整体按某种方式相似的集合,这是目前关于分形定义普遍被接受的说法。然而,该定义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某集合f是分形集,一般要求具有以下性质:f具有精细的结构,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总是有复杂的结构;f是不规整的,其整体与局部都无法用传统的欧氏几何来描述;f通常有自相似性,这种自相似可以是形状上或统计意义上的;一般地,f的某种定义之下的分形维数大于它的拓扑维数;在大多数情形下,f可能由迭代过程产生。

(二)分形理论特征及实例

分形理论研究的对象通常具有难以用欧式几何描述其形态的客体,具有标度不变性(对称性)(invariantscale)和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等显著特征,体现了自然的造化之神奇和艺术之美。

标度不变性指事物的局部与整体虽然不同,但经过拉伸、压缩等操作后,不仅相似而且可以重叠。标度不变性表明系统中的每一元素都反映或含有整个系统的性质和信息,从而可以通过认识部分来认识整体。

自相似性是分形理论的核心,指某种结构或过程的特征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或时间尺度来看都是相似的,或者某系统或结构的局域性质或局域结构与整体类似。对于有规则分形,这种自相似性表现为无穷嵌套;对于无规则分形,这种自相似性表现为统计的自相似性,在无标度空间中表现出自相似性。雪花、晶体,以及人体的小肠,都具有高度的自相似性。

转贴于

以下是几个有规则的分形图形:

冯科克曲线(vankoch’scurve)是瑞典数学家赫尔奇·冯·科克在1904年创造的。具体生成的方法是:把等边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三等份,去掉中间的三分之一,在被去掉线段处向外做出两边为此线段三分之一的尖角;重复这一过程以至无穷。其形状类似雪花,又名雪花曲线。冯科克曲线具有独特的数学性质: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长度无限,面积为零(见图1)。

希尔宾斯基三角形(sierpinskipyramid)由正三角形不断去掉中间占四分之一面积的正三角形得到。可以证明,希尔宾斯基三角形的面积也为零(见图2)。

康托尔集(cantorset)生成方法为:从单位区间[0,1]出发,三等分并去掉中段,得e1,将e1两个区间继续三等分并去中段得e2,以此类推,所得极限集合为cantor集。其由德国数学家格奥尔格·康托尔在1883年引入。康托尔集的一个典型性质是点数无限,但长度为零(见图3)。

(三)分形理论产生的意义

分形理论的产生,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深刻理解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方面,分形理论与还原论的方法和实质并不相同,前者是对后者的有力补充和突破(李后强,1993;李后强、汪富泉,1992;王世进,2006)。

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包含在整体之中;部分相加可以构成整体,整体大于部分。微积分中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不过,还原论将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过程是机械的、静态的,这是还原论的局限性。

分形理论认为,部分以与整体相似的方式存在于整体之中,部分可以反映整体。同时,分形理论提供了部分到整体的生成规律、形成方式。分形理论体系中的有限和无限关系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并非简单的哲学思辨。它融进了整体方法、非线性方法、非解析方法、概率论方法等,正确地理解了数学的可分割和物理的可分割、思维的可分割与物质可分割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

综上可知,在分析事物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还原论是基于线性研究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分形论为研究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工具,在认识论上进步到非线性层次,从更深的层面揭示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哲学中的普遍联系和世界统一性原理。

分形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分形理论已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分形理论在国外的研究于20世纪末就有重大突破,并且已将理论成果付诸实践中。好莱坞影片《星球大战》中,就使用了分形技术。

我国的分形理论研究在最近20多年才开始。1989年4月,中科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为推动分形理论研究而特别举办了分形学习班。曾任该中心主任的龙期威教授关于“分形和固体断裂”的研究在当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并完成了两本比较有影响力的专著:《金属中的分形与复杂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金属的力学性质:原子观点、分形和连续介质方法》(与英国n.hmarch合著,英文)。

1989年7月,由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分形理论及应用学术讨论会”。其后,第二届和第三届会议分别于1991年11月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3年10月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第四届会议于2011年底在东北大学召开。该研讨会为分形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研支持方面,1991底,中国国家攀登计划(“八五”计划:1991-1995)首次启动了“非线性科学”研究项目。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中,首次列出“分形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内容,此后每年都资助若干有关项目的研究。

综合来看,分形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理论与应用并举。大家自始就比较重视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重庆大学的孙隶华教授等研究了“分形理论在制造决策模型实验数据建模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的吕志民等研究了“分形维数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将分形维数作为识别滚动轴承故障的特征量;上海交通大学的汪慰军研究的“关联维数在大型机组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提出了将分形理论用于故障诊断的技术路线及基本计算方法。

分形理论应用于资本市场研究综述

分形理论除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外,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实际上,在公司财务和资本市场研究方面,已有学者试图用分形理论重构市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些投资绩效测算和评估的新方法和新结论。

(一)分形市场理论形成与辨析

分形(fractal)一词源于拉丁语“fractus”,意为“碎化、分裂”等。peters(1991;1994)首次将分形应用于资本市场,通过分析有效市场假说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足,突破了有效市场理论的独立、线性、正态、静态等假定,是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的直接应用。

国内学者樊智等(2002)在系统回顾emh的内涵并指出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将分形理论引入到金融市场效率研究领域中,分析了分形时间序列的经济涵义并提出分形市场理论的意义。黄诒蓉等(2006)认为emh无法解释资本市场具有的实际特性,指出分形市场假说框架下的分形结构特征更能有效地解释资本市场的实际特性,分形方法是认识资本市场的有效非线性工具。

(二)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的应用

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形成的研究成果并不系统。

国外学者trikimohamedbilel&selminadhem(2009)以g7股票市场数据为样本,采用分形检验与修正r/s分析法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具有正的长记忆性;siow-hooitan,lee-leechong,peik-foongyeap(2010)以1985年1月-2009年12月马来西亚股票牛熊市场数据,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早期—尤其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股票市场具有长记忆性,可以一定的概率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

转贴于

国内学者宋加旺(2005)介绍了分形市场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应用,运用r/s与修正r/s方法实证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长记忆性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其成因。胡彦梅等(2006)运用修正r/s方法分析检验我国沪深股市日收益序列的长记忆性,发现两市的日收益序列均无长记忆,但深圳成指日收益序列的记忆长度比上证综指日收益序列的记忆长度要长。李宇海(2009)运用r/s方法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分形特征,发现我国股市的趋势周期成分具有56个月左右的非周期性循环;季节成分中记忆性可覆盖约10个月;短期波动成分中记忆性可覆盖3.3个月。王鹏等(2009)把分形理论引入到我国债券市场中,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价格变动是以分数布朗运动方式进行的,呈现出典型的特征指数2<α的稳定帕累托分布,说明分形特征广泛存在于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各时间标度下的收益中。

(三)分形市场理论的发展

在早期的分形理论产生后,也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断完善和发展,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比如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方面,苑莹等(2010)从资本市场的多重分形结构、资本市场多重分形特性及多重分形在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资本市场中多重分形理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多重分形理论在该领域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并展望了该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此外,许林等(2011)在分析及修正r/s分析法的基础上,首次把多重分形r/s分析法引入到基金投资风格领域,通过计算6种风格资产指数在不同时间标度下的收益率序列hurst指数与平均循环长度来挖掘风格漂移及轮换规律,为基金经理及投资者在不同的股市风格行情下构建适度风格漂移投资策略提供了决策参考与理论支持。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篇10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文科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45-02

1引言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亦可称特色型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众多的行业部门管理的单科性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工业部委,后在世纪之交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这些学校行业特色性的特点鲜明,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该行业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并有很强的学科行业背景,群体优势明显。本文以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选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助于行业特色大学学科布局的合理化、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大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2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必要性分析

2.1从时代背景来看

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推动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针对教育全球化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要想真正的与世界接轨,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高校的发展经验,要走全面发展之路,走综合化之路。

2.2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

是顺应文理渗透、交叉融会的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科学是一种认识手段,本身没有文理之分,我们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人为地把它文理化,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这种单纯的学科分化已经不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为此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将其重新综合化。

2.3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

是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思维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形成大学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性格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与形象水平的需要。

2.4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实中,由于片面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忽视人文社科教育而导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单纯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心理问题等。科技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内心的矛盾,反而使矛盾逐渐的加剧,这就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行性分析

3.1时间优势

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时间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相对来说较少,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较强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办文科起步晚,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理工科院校成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先进经验,吸取其发展文科的先进理念,从而少走弯路。

3.2资源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为其在文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科师资配备、图书建设等方面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3学科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极强的理工科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文科,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产生新兴交叉学科,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现状

4.1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取得的成果

(1)文科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由表1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行业特色大学文科飞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文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文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科体系,建成了政法、经管、人文、外语等文科学院,形成了哲学、文学、历史学、外语、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点。

(3)培养了大批通用复合型人才,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在几十年的文科建设与发展中,行业特色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文科通用复合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4.2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其建校背景与多年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大都对文科不够重视,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科的重视严重滞后,重理轻文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文科的发展与建设。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文科“无用论”“冲突论”的错误思想。

(2)目标定位不清。就目前来说,国内一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文科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是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仅仅是为了单纯适应学科综合化的趋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才被动的发展文科,文科发展只是一味的贪大求全,过分强调文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

(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并不仅限于研究内容,二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成果的评价、取得社会效益的时限都不尽相同。工科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性;而文科侧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新颖,其成果多体现在发表文章的质与量上。一方面,理工科大学文科的管理体制往往延续了理工科的管理体制,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师晋升、科研经费的划拨与监管等方面往往延用理工科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文科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

(4)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配备与图书收藏严重滞后。有人说文科建设就是大师加图书馆,作为理工科院校来说,在经费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文科建设经费严重滞后于理工科,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很难引入与留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保重充足的图书配备。

5对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几点建议

5.1观念上要重视文科发展

要重视文科建设,破除文科无用论,正视文科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命题,必须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使科学发展永远为人类服务。科学是培养人的方法论的,而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精神,培养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方法论必然服务于价值观。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文科的发展,必须在政策上、组织上、资金上给予文科更多的支持,同时指定分管文科办学的副校长,划分权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科发展。

5.2要合理规划文科的发展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要结合自身现状,实施阶段性发展的战略。要遵循理工科大学成功地发展文科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是为理工科服务而发展文科,这一阶段的文科发展主要是为理工科服务的;第二阶段为依托强大理工的背景优势发展独立的特色文科,朝着文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这一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构造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追求与一流理工科地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一流的文科。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文科的时间短、基础弱,短时间内很难大幅度提高文科的办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新的文科生长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汇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以理工科为依托的文科。

5.3加大对文科的投入

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经费投入。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发展相对薄弱,更要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留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保证充裕的文科课题经费,促进文科的发展。其次,要大量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学者之间探讨某某学校某某学科的强弱,往往指的是这个学校是否拥有大师级的人物及科研成果的多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引进留住高水平的教授,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管理学中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教授们单靠经济与物质激励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权力与地位等的刺激激励,赋予教授相应的权力与地位,使教授的责、权、利相统一,帮助其实现自身的抱负和价值。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要确保充足的图书资料投入,俗话说文科建设就是教授加图书馆,没有及时丰富的图书资料,是很难推动文科的发展的。

5.4要完善文科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交叉新兴学科

学科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要能够抓住学科前沿,前沿是学科的生长点、突破了前研就是学科的创新,学科就向前发展了。要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有所不为,有所为”,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要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发展思路,重视人文科学的建设,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行业建设的支柱,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形成了比较强劲的理工科基础,因此,依托理工科发展新兴交叉文科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多年的积淀中这些学校聚集了一批文理兼容的专家学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优势明显。在完善学科建设,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科。

注释:

杜向明.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eB/oL].长安大学新闻网,2009年5月12日.

刘元芳.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建设[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