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鼓励式教育的方法十篇鼓励式教育的方法十篇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44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1

关键词:鼓励;批评;学生教育

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而封建时代的中国,崇尚儒家的道德修养、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统教育方式,自古崇尚“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等传统思想。虽然一种教育方式在形成、发展早期,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或进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其在某一程度上将会变得陈旧、落后。为了与时俱进,其中违背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糟粕就必须被剔除、摈弃;将符合客观实际和认识社会发展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下去。批评和鼓励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科学要讲究它的科学性;艺术要讲究它的艺术性。在教书育人时,我们应该怎么身体力行?如何巧妙地将批评与鼓励相辅相成,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教师教导学生的方式

1.批评方式及其作用

不论是鼓励还是表扬,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学生犯错,很多老师采取的行动是批评,批评是需要的,但是重要的是技巧,批评是让学生不敢再次犯错,一般委婉的批评方式有间接提醒式的批评,巧下台阶式的批评,现身说法式的批评……一些教师经常用纯粹批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语言或者一定的处罚进行教育,却不知道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伤害。学生一犯错,有的老师不分场合,便在班上公开点名,用挖苦的、刻薄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对他大声地进行呵斥。被批评的学生往往因胆怯教师威严,嘴上不敢和老师申辩,可是心里却是非常不服气的,甚至有些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因此他们的心里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最终的效果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纯粹的体力性的惩罚,没有后续更进一步的语言沟通交流,这样亦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采用委婉的批评却可以彰显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期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反思自己的过错,最终反而可能会收到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2.鼓励方式及其作用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毫无疑问,鼓励犹如阳光,鼓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天生就喜欢被肯定的感觉,学生更是如此。许多老师惯用的鼓励方式我们都不陌生,它们大概可以分为精神鼓励法、物质鼓励法、情感鼓励法、兴趣鼓励法、信任鼓励法、目标鼓励法、成功鼓励法、赞赏鼓励法、荣誉鼓励法、榜样鼓励法、职位鼓励法、竞赛鼓励法、评语鼓励法、暗示鼓励法、活动鼓励法等。好的方法会相应产生好的效果。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可以让学生从困难中勇敢地走出来,去面对现实。

3.批评与鼓励相辅相成的关系

批评与鼓励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实激励和批评都是代表老师对自己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批评和鼓励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做好事情,但是相互对比之下,学生当然更喜欢被肯定。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正在发展的人,表扬会使学生更加努力奋斗,勇往直前,把优点一直发扬下去,而批评时,虽然学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这样也会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错误及缺点,及时改正,他们就能够取长补短,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如果仅仅是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就不知晓自己的错误,不能进一步成长。反之,纯粹的批评,没有表扬,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可能会把优点变缺点。所以,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的。

二、教师教导学生应采取的批评与鼓励方式

1.采取积极的鼓励方式

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的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才能。只是学生因为年龄和认知上的不足,总是没办法看到自身的真正价值。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总能发现有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没有被周围人寄予注意和期待时,他可能会就这样碌碌无为,一直平庸下去,毫无斗志;可是如果所有人经常鼓励某一个人时,他就能如新生一般,永远都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而且还乐于为之。比如,很多老师采用评选“班级之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既让学生特长得到展示,又让学生体验到做榜样的荣耀,其也会严于律己,将自己的优点带给更多人;更有甚者,将鼓励的语言转化为文字,让学生把老师对他的赞美和鼓励带回家里去,使其再次在家长那里体验到被表扬,被肯定的喜悦,采用“家校”合力的方式,让学生的优点保持、发扬下去。中南大学有一老师自掏腰包,设立班级奖学金奖励进步学习学生,让全班的挂科率大大降低,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和激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更激励学习优越的学生,让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鼓励。

2.采取适当的批评方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样的意思可以有多种的表达方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说话方式应该更加讲究语言艺术,批评的方式有各种各样,其中委婉曲折式的批评历来被许多老师所采用,比如,一位男学生因为头发太长,影响校容校貌,一种说法是:“你头发怎么那么长啊?把头发给我剪掉,难看死了!”另一种说法是:“大夏天,你头发那么长,热又不好看,剪了吧?”不同的说话方式将会收获不同的效果,委婉曲折式的批评,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又不伤害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有经验的老师会采取“赞赏―批评―鼓励”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批评,先夸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长处,再告诉他在这件事做得确实不正确,最后在对她说要是他可以改正错误,好好地向别人学习,我会很高兴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改正错误,还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肯定,充满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当然,我们有一些教师比较幽默,也会经常采用幽默式的批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批评。幽默诙谐的交流,精辟入理又令人回味。在批评学生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就可以用幽默的笑声消除学生的反叛心理,使学生在笑声中悔过,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这一幽默式的批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3.批评与鼓励应相结合

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批评和鼓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讲究批评和鼓励二者适当的相互结合。用不断的鼓励,支持学生不断进步;用适当的批评,提醒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重新改过,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进。我们知道鼓励具有激励作用,因为不断的鼓励,会防止学生产生自负情绪,从而不会在学习上养成懒惰、拖沓的坏习惯,而适度的批评可以使学生随时有一种高度的警觉,他们就会去做不懈的努力让自己进一步成长。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应该将鼓励与批评运用好。这两把教育的标尺,当用则用,当弃则弃,对学生应该积极地、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最终使学生不断进步,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总的来说,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话,那么一定要选用适当批评时机和批评方式,再加上使用合理的鼓励性语言,讲究批评和鼓励二者适当的结合。只要能够做到这样,就能真正与后进生进行内心最深处的沟通,从而达到“教育改正其行为必先改正其心灵”的目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注重的是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当学生有闪光点或错误时,作为教师只有巧妙运用鼓励和批评的方法,批评与鼓励有效地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塑造他,避免学生反感而产生逆反心理。其实就鼓励或批评来说,只要我们可以正确对待,客观地看待鼓励和批评,它们就能够成为学生奋斗前进的动力,鞭策学生攀登上成功的顶峰。用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这样不仅提升教育者的层次,一代人的水准也将会得到提高。少年强,则国必强!

参考文献:

[1]戴晓梅.对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1(18).

[2]邓蓉.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技巧[J].科学咨询,2011(18).

[3]刘洪刚.论教学中的表扬和批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

[4]任亚南.高中班主任领导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赵莎莎.差异性学生评价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6]姬跃武.班主任如何把握批评教育的时机和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1).

[7]廖凡.教师批评学生的学问[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4).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鼓励教育作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10

鼓励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鼓励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其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其优势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人生环境,消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拉近师生之间在思想、情感上的距离,跨越师生之间由于年龄差异而产生的年代鸿沟。它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有各自不同的心理需求,尤其有被尊重被鼓励的需要,他们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教师的鼓励。

一、鼓励式教育的三点要求

(一)鼓励式教育首先要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方式都遵从“师道尊严”,这种传统的教育^念使得学生对教师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敬畏感,而且,这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起到了严重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学生中威严的形象,要以真诚的微笑来面对小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来感染小学生,消除小学生心中对老师的畏惧。课堂上,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打破小学生的羞涩,让小学生自信心增强。曾经有位诗人对鼓励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

(二)要因人而异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小学语文课堂中使用激励性语言,也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激励性语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之前,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和激烈方法,以免学生对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质疑,怀疑教师的同时,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教师如何实现了解学生的个性与习惯呢,其实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与学生谈话、与其他教师沟通、与家长交流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其次,教师要根据平时收集的学生资料,以及自己对学生观察做出相应的个性评价,将此信息全部归档总结。通过学生信息归档总结,可以将学生个性的优缺点进行区分,在进行激励性语言教学时,才能做到因人而异。

(三)要发自内心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语言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个人魅力,由内而外的,以独特的激励教育方式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语言。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如何做到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呢?首先,教师自身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究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对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进修。良好的教学素养,不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也是教师独具一格教学风格、个人魅力的重要体现。并且,良好的教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演化而成。最后,教师在进行激励性语言时,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而使用夸大其词的激励性语言。例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给与不同程度的激励性语言,就算学生有微妙的小进步,教师应将其进步放大,促进学生更大的进步空间。

二、加强课堂鼓励

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有利的环境,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鼓励中教会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能够展开丰富想象,在探索中有所创新。

(一)以导促探,以探解疑,让学生在鼓励中完善自我

在教学上,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索,在鼓励中自主解决问题。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首先在多媒体软件中显示了一个大石头,并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有学生提出:“石头有多大?”另一位学生则问:“‘石头奇怪在哪里?”还有的问:“这么大的石头是哪里来的?”于是,我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我看谁最醒目,能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在受到老师表扬后,都情绪高涨,纷纷愿意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只是作了引导,学生们的脑子里就拼发出无穷无尽的点子来,从而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趣促思,以思求异,让学生在鼓励中升华自己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激励模式

一、前言

激励一词我们可以理解为激发和鼓励,通过语言和物质等形式,刺激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主动从事生产和学习活动,形成自主的创造性。激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鼓励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能力,因而也是体育教学的艺术。

二、小学体育教学激励模式的必要性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小学体育教学的应该把调动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开发作为教学目标,因此,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提升自信,主动学习和发展。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有效的激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需求、动机和激励呈正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很缺乏,内在的学习和发展动机需要刺激才能生发出效果。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积极探索开发学生潜力的方式和方法。这样从学生主观、内在的层面上,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师生之间关系是保证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采取激励教学模式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内存盘,课堂气氛僵化呆板。而采用激励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气氛更民主,课堂学习环境更轻松,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开放。对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提高体育技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代的小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由于自小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宠爱的世界中,所以他们竞争的心理都很强,争第一、争表扬的心理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所以教师要呵护这一份自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高度重视,以安慰、鼓励、肯定、帮助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活老师要公平、公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让学生喜欢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的大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乐于与老师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模式的应用

(一)情感通融激励式

教学的民主对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一种粘合剂,也是一种催化剂,是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保证。学生虽然小,但是也有感情需要,他们尤其看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希望被老师重视和肯定,来自老师的尊重和鼓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拥有这种鼓励和肯定,会激发他们无穷的潜力,他们便会以超越常规的激情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进而上好体育课。因此师生感情民主、平等,是高校体育课堂的基础。单有融洽的感情还不够,还需要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对知识掌握的信息交流。教师应该多用鼓励和激励性的语言,增进相互信任感。比方说在一些体育技能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用鼓励的眼神和语气跟学生交流:“你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大胆实验一次,你就是好样的!”“同学们pK一下,看谁做得最好?”“你太棒了,动作越来越规范了!”“你瞧同学们都在为你鼓掌!”等等。学生听了这样的鼓励,情绪高昂,积极性高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二)殷切期望激励式

教师在教学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导致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老师对每一名学生的鼓励和肯定,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中燃起一把火,给他们提高了学习的劲头。学生以得到老师的夸奖为荣,以得到老师的肯定为进步和成绩的标准。所以老师的期望和夸奖,往往会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我能行,老师等着表扬我呢。老师满怀期望的肯定,对学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会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如果老师冷言冷语,都是否定和打击,那么学生是不会进步的。看似很简单的几句话,其实是把一棵幼苗压弯了,使他们不能正常成长。例如在教学中,一些难度大一点的技术动作和运动量,学生无法完成,我就用一种鼓励和信任的眼神看着他们,并且饱含感情地说:我觉得你能行,你的水平没有发挥出来,再来一次,肯定就可以了,我对你希望很大!学生在这时往往是信心百倍地开始有一次尝试,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式鼓励,往往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

(三)比赛结果激励式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爱热闹、爱游戏、争强好胜,因此游戏和竞赛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延长有意注意时间。比赛是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的开展,可以分组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球、接力跑、体操表演等内容的比赛。体育精神就是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就是一种斗志的体现。比如篮球的控球训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排球接力训练,四人一组,谁先把球排掉就为失败。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非常高,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积极有效的鼓励,是学习的动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和促进体育课具备生动、活泼、有实效的学科教学特点。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应该认真进行课堂教学的思考,不吝啬自己赞美和夸奖的语言,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体育学习的优胜者更需要鼓励、肯定、期待。

参考文献

[1]刘彬.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4

[关键词]鼓励性评价儿童英语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作为启蒙教育的奠基石,儿童英语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是促进儿童英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外学者对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ellis、allwright&Bailey等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鼓励性评价可以给外语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国内学者对在中国环境下创设英语教育环境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定性的理论探讨,王文静、冯惠燕和马金艳提到了用激励原理提高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次研究抽样调查了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师课堂使用鼓励性评价的情况,以便为鼓励性评价在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教育环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增加新的例证,以期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理论基础

1.鼓励性评价的界定。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性评价方法包括语言鼓励、情感鼓励和动作行为鼓励,积极性鼓励话语类型分为简单表扬、表扬加以点评、重复加以表扬和鼓励继续回答等。

2.心理学与语言习得理论。把鼓励性评价引入课堂教学是符合儿童外语学习的规律的,宽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语言习得的输入。由于儿童学习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时或犯错误时,他们依赖教师的表扬或鼓励。教师的积极性鼓励话语不仅给儿童创设自然、轻松、亲切的外语学习氛围,同时也是控制和改进儿童行为的重要手段,能让儿童知道自己是否正确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更加成熟。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①儿童英语教学中使用鼓励性评价的状况;②鼓励性评价对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教学环境的影响;③如何使用鼓励性评价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教学环境。

2.研究对象:小学一年级4位英语教师及其任教班级的86位学前儿童。

3.研究方法:①采用自然调查的方法,在没有任何干预即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对4位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进行录音。为了保证其可比性,录音时保证4位教师都上同样的内容。录音后,将教师的鼓励性话语转成书面文字,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对鼓励性评价的认识、认可及儿童对鼓励性评价的情感体验。为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儿童的调查交由家长和儿童共同完成。

(三)结果与讨论

1.鼓励性评价的课堂体现。根据课堂录音,我们分别对4位教师一堂30分钟的英语课中不同类型的鼓励性评价及其在鼓励性话语总量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4位教师的鼓励性话语存在较大差异:①教师t1的鼓励性话语数量明显高于教师t2、t3、t4;②教师t1的鼓励性话语类型显得丰富多样,比较注重表扬并加以点评、重复加以表扬的评价,而教师t2、t3、t4的鼓励性话语类型显得单一,偏向简单表扬。同时,我们发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课堂氛围:使用鼓励性评价较多且话语类型丰富多样的教师t1的课堂气氛活跃,儿童踊跃发言,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在课结束时,教师t1给所有上课的儿童都发了一朵小红花,引导幼儿评出谁回答问题最多、谁表现最棒、谁最有进步,再以漂亮的纸制奖牌奖励,鼓励儿童再接再励。教师t2、t3、t4较少使用鼓励性评价,且以简单表扬较多,儿童参与积极性较低,学习兴趣不高。3个班只有少数儿童能大胆地回答问题,部分儿童即使被教师点名也是小声胆怯地回答。课结束时,教师t2、t4班的每个儿童都得到了一个红星,教师t3没有进行口头总结表扬,也没有物质奖励儿童。教师t1的教学效果表明,积极有效的反馈形式应该是表扬并加以点评、重复加以表扬,这样更有助于语言习得。而教师t2、t3、t4的课堂表现正如nunan所说,教师话语的质量直接影响与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笼统、机械的评价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为了弄清楚以上现象是否是由于教师本身对鼓励性评价的认识和实践上的差异引起的,我们对4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了解教师使用鼓励性评价背后所支撑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方法倾向等。

2.教师对鼓励性评价重要性的认可程度。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4位教师对使用鼓励性评价的自我评定是:①教师t1表示经常使用鼓励性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评价的丰富多样性和适当性,对儿童的错误行为,基本采取以鼓励性话语为主的方式;②教师t2、t3情况类似,两位教师表示经常使用鼓励性评价,有时候会注意到使用鼓励性评价的丰富多样性和适当性,对儿童的错误行为不会以鼓励性话语为主;③教师t4表示经常使用鼓励性评价,但很少注意到使用鼓励性评价的丰富多样性和适当性,对儿童的错误行为是否以鼓励性话语为主表示不确定。

从问卷的结果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推断,教师t1的教学观念同教学行为完全一致。教师t1重视鼓励性评价,对鼓励性评价有深入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个体差异的儿童有效地使用了不同类型的鼓励性语言,注重多使用表扬并加以点评、重复加以表扬及鼓励发言等积极性鼓励话语,让自己走进儿童的心里,使儿童信任自己,喜欢自己,喜欢英语课。教师t2、t3、t4对鼓励性评价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践性方面缺乏自我监控、自我调整,不注意使用鼓励性评价的量和质,使课堂出现了较沉闷机械的气氛,导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了语言知识的学习。

在访谈中,4位教师基本认同鼓励性评价在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教学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意识到发挥鼓励性评价能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认为儿童教学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评价。但提到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倾向方面时,问及教师为何没有充分有效地运用鼓励性评价,教师t2、t3、t4觉得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对课堂的组织、调控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另外,他们觉得儿童英语课堂学时短,儿童阶段孩子认知能力低,给予简单表扬鼓励就行,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使用表扬加以点评、重复加以表扬、鼓励继续回答等多样性鼓励。总而言之,我们验证了原来的假设: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本身对鼓励性评价的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引起的。

3.儿童对鼓励性评价的情感体验。为了进一步了解鼓励性评价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影响,我们对86位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儿童的反馈:70%儿童表示从教师那得到的表扬多数是简单性的话语;只有13%的儿童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33%儿童表示有时候会,而54%儿童表示很少有机会;60%的儿童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表扬;当儿童回答错误时,只有22%儿童得到教师的鼓励,很多儿童的语言错误都是被轻易地否定了;85%儿童表示受到教师表扬和鼓励时都觉得很高兴,他们会因为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而更加喜欢英语学习。

通过对儿童的了解我们发现,儿童的想法正如4位教师课堂教学的反馈结果一样,大部分教师给出的鼓励性评价远远没有满足儿童的需求,积极性鼓励性话语在儿童英语课堂里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①随着儿童的理性判断能力的逐渐提高,儿童很有可能会对单一重复的表扬无动于衷。这将会降低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扼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②儿童的自我评价往往受到教师和父母的影响,教师在父母面前多表扬儿童,让儿童觉得教师和父母都以他为荣,这将会激发他更自信地学习。③表扬要及时,如果表扬错过了儿童对表扬渴望的最佳时期,表扬所产生的效应自然就会大大降低。及时表扬不仅能坚持儿童的信念,而且还能以此教育其他儿童,促进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动机,特别是对于在班集体中缺少信任和威望的儿童。④在儿童遇到挫折时,教师的不鼓励或鼓励方式不恰当,在某种程度会影响儿童学习的信心。这时候的儿童更需要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这种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将会成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巨大动力。

无论从当代应用语言学或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还是从常识来说,没有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儿童的参与,儿童英语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师t1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合理使用鼓励性评价对促进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方面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由此可见,正确认识鼓励性评价,多使用适当的多样性鼓励性评价能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学习环境。

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学习环境,提高鼓励性评价使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充分调动多种鼓励评价方式与科学运用鼓励手段时,使鼓励性评价具有适度性、过程性、互动性和差异性;把握儿童认知水平高低的程度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表扬方式;对英语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儿童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鼓励师生互评,促使儿童反思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提高认知能力,形成一种多向互动的儿童自动建构过程。以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参照,找出每个儿童的“闪光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促使不同的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llwright,D.&Bailey.

[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1991.23-25.

[2]ellis,R.

[m].oxford:BasilBlackwell,1990.54-56.

[3]nunan,D.

[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91.60-67.

[4]冯惠燕,蔡秀萍,彭迎春.幼儿园双语教育环境的创设[J].幼儿教育,2007,(2):58-60.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鼓励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057-01

我国的英语教学已经从小学教学中开始普及,由此可见,国家对学生的英语课程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就进行英语教学,是为了让小学生从小就对英语产生兴趣,为以后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适应了英语全球化的趋势。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个性比较贪玩对英语的认识不够,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应该适当的运用鼓励与批评,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消除消极的因素。但是目前,在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鼓励与批评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英语。下面就分析在英语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鼓励与批评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对学生倡导的是一种发展性评价的方法,激励性评价作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1.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鼓励语言太过贫乏以及空洞。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对学生进行了鼓励,但是鼓励的语言太过贫乏以及空洞,没有得到的很好的效果。小学生在课堂上无论是举手了很多次,还是在小组的活动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以及读对了单词,教师的的鼓励永远都是“VeryGood”,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教师的鼓励太过频繁,没有根据具体的问题以及实际的教学情境来进行鼓励,因此,鼓励性评价在小学课堂上就失去了原有的针对性以及激发性了,只是走形式,没有得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2.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认为鼓励与批评是相对的。大多数教师认为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就不能够对他们进行批评了,导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味的对学生进行鼓励,那么这样一来,就使评价失去了尺度,无论学生对错都是鼓励,就助长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适当的运用批评,适当的批评也来激励学生学习,还能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3.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对鼓励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没有明确的认识到鼓励与批评带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忽视了在课堂上进行鼓励。针对小学生贪玩的个性,教师应该做好鼓励和批评,不能在教学中很好使用鼓励机制。

二、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使用鼓励与批评

英语是一种新型的科目,特别是小学生刚刚接触到英语,更希望他们获得每一知识点,每一阶段的进步的时候得到教师的鼓励,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夸奖,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愉悦,更加积极的学习英语,不断地推动小学生克服困难,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

1.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学会有针对性的鼓励。在硒课改的形势下,提倡需要层次理论,从学生的需要心理来探索鼓励的方法,找到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评价方法。只有抓准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出的鼓励才有效。

针对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每一个学生在个性、体力、智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如果教师在鼓励的时候都用相同的标准,就失去了鼓励的效果。当某些学生非常聪明以及接受能力也比较得快,以至于在对于教师的提问和小组活动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因此,教师就频繁的鼓励他,这样一来就失去称赞带来的效果了;当有些学生大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对于教师的提问,回答的相对较慢,教师还是根据以前的标准来进行称赞,就无法实现鼓励的目的了,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就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这种评价模式比较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的鼓励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小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教育,找准学生需要,因材施教。

2.教师应该使用真诚以及丰富的语言。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时要富有丰富的情感,用相对简短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在进行鼓励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是语言,也可以从手势、眼神、自身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爱的情感。教师的这些情感的传送对于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创造温馨的学习气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小学生使用恰当的鼓励语言,能够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例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Youareveryprofessional”“itdoesn’tmatter”等语句来鼓励学生,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消除恐惧以及紧张的心理,从而轻松的学习英语。

3.教师批评时要有爱。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但是适当的批评还是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批评要立足于实际,千万不能把学生批评的一无是处,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应该对他们做到刚柔并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避免讽刺,以及挖苦,更不能在教学中采取错一罚百的方法,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时间长了,就使师生关系恶化,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师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对小学生批评时,要有爱心,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乐意与教师配合,从而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4.重视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有效的教学时,对于学生发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以及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教师就要及时的鼓励,赞美学生,让学生感到满足,对学习更有积极性;对于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犯错了,教师应该及时的纠正,帮助小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样适时的鼓励和批评才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应该适当的鼓励与批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荷芳.英语兴趣教学效果好[J].教育科研论坛,2006.

[2]刘彦会.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6

鼓励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进行教育,主要是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来开展的教学,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就是要把小学生比作种子,不断的针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和素质化的教育。鼓励式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动机和兴趣,动机和兴趣需要不断的激发,也就是需要他人的肯定。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言语行为进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学生自身人格的发挥,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我们看到教师的鼓励式教学对于学生教学的促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对美的看法,培养学生进行绘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不断的利用鼓励式教学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鼓励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于学生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无疑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提升学生对于小学美术的热情。只有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小学美术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具有显著的成效。因此,本文浅谈一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1.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是课堂上为了促进教学所进行的课堂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展现自身的才华,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都是以传统讲授的方式进行的,教学生关于小学没事的基本知识,缺少学生的参与。小学美术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你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小学美术中《动物朋友》这节课,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利用绘画材料,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个小动物?喜欢这个动物的什么特点?等等问题,从而教师采取鼓励式的方法,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奖励,从而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2.鼓励学生要有自身的审美意见

小学美术课堂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好的事物的欣赏能力,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审美意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针对于美术的相关知识尚不十分的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能针对作品,做出简单的审美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充分的肯定学生自身的审美观点,评价学生的审美意见。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审美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在以往的美术创作中,充分的展现自身审美的意识,能够为以后的美术欣赏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节还是根据《动物朋友》作为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鼓励学生的审美标准。例如,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幅关于猫捉老鼠的图画,让学生看着图画,描述一下图画里的内容,有的学生描述猫和老鼠是好朋友,有的学生描述小猫饿了,有的学生说那是大洋芋和小米渣。学生们在上课过程中,针对一个画面,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培养学生大胆的创作能力,能够在发挥学生自身个性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充分的进行个性化创作

引导学生充分的参与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在具备审美意识的基础子上,还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能够创作风格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创作作品。小学生自身的想象极其丰富,对于世界和社会的事物,存在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美术教学就是应该在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创作和学习,教师需要严格的避免针对学生进行统一风格的创作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能力的同时,从而提高美食课堂的教学效率。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7

关键词:激励;体育教学;宽容式;目标式;嘉奖式;勉励式

激励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中的激励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巧妙运用灵活多样的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1.宽容式激励

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

2.导向式激励

“行为是一面镜子”。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从我做起,要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不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酷热的夏天,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情态,提前到达场地,安排好场地器材,等待学生的到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率先垂范,始终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理解、沟通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练习疲劳和遇到困难时,老师大喊一声“跟我来”!身先士卒地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行为去爱学生,给学生以激情和力量。体育教师的良好行为是最有影响、最见成效的激励方法,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导向,对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予以鼓舞,使之意志更加坚强。

3.目标式激励

人的积极性的源泉在于人们的内部需要,而人的需要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符合人们生理需要的目标,可以引发、指导和促进人们朝着目标努力奋斗。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足以鼓励学生在各类教材中的具体目标,可以激励学生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奋斗。比如在跳远项目上,在沙坑两边插上旗子作为标志(优秀、良好、及格),用以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学生练习起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学生、娱乐、竞争的良好氛围。

4.嘉奖式激励

体育教学中嘉奖激励是通过精神鼓励来进行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效果更佳,但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用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人不同于动物,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教师满足学生需要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有的人要从精神激励上着眼,有的要从物质激励上着手,但作用到一个人身上,必须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并掌握适当的度和一定的“火候”,否则会适得其反。

5.启发式激励

启发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它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维保持在最佳状态,以利于教学。譬如,在中长跑教学中,由于其技术枯燥乏味,运动强度较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进而产生借故请假或消极应付的思想,这时,教师可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意义,借助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启发学生强烈的思想感情,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6.评价式激励

这是一种调节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教学中学生一旦能够独立完成时,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和指导,以便对其自觉学习和改正技术错误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如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中,一个胆小的学生勉强跳过山羊后,教师可用“跳得不错,若起跳力量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来鼓励评价学生,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喜悦,从而积极地投入练习。

7.勉励式激励

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8.期望式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约,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9.竞赛式激励

体育竞赛在教学实际中运用得十分普遍的激励方法。合理地运用体育竞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注意通过竞赛使学生尝试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斗志,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在教学中应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游戏教学比重,选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竞赛性游戏。如教“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动作时,在平地上画若干单圈与双圈。让学生跳入单圈,一脚蹬地起跳,两脚落后双圈。练习立定跳时,按照立定跳远距离量好适当标准,双脚落地时过两条横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组织单、双脚跳接力等。

总之,激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它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8

关键词:数学创新;教学理念;发散思维

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以此为基本价值取向。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并不是说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创新教育离不开素质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动力,创新教育的实践和发展将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和实施,进一步具体了素质教育的范畴,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教学入手。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而学生往往分析能力差,思路狭窄,方法单一,常出现思维定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它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形式,它的特点是迅速、灵活、流畅、变通。善于进行发散思维的人,思考问题才能够有创新意识,少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产生出新颖独特的构思,培养出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对于创新教育有深刻认识,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了解实施创新教育对学生的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学校的创新教育工作,并且在数学教学时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教师还应该具备开展创新教育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具有条理性,而不是盲目地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创新的理解是透彻的,而不是一知半解的,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及相应的、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个相对和谐、愉快、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愉快、稳定的教学环境的建立。因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和学生是构建师生关系的主要力量,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地位,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比如可以和学生多交流心得体会,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案,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巩固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多使用学生喜欢的教学工具,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可以多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学习品质。兴趣能够带给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没有兴趣,学生对知识就感到索然无味,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只有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积极探索的动机。要想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动机,使他们沉浸在积极思考的探索中,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疑、激疑、质疑,使学生的思维畅通灵活,思维方法新颖独特,从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研究、分析、解决问题。

三、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寻根问底”的质疑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思路才能开阔。

1.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开端。

2.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上课时,针对某一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组织对师生提出的问题开展辩论,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咬文嚼字。数学中的各种术语用词科学,思维严谨,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对教学术语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咀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发散训练,可以使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得到提高,长期下去还会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强。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和简便方法运算,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解那类用简便方法省力,而用常规方法计算费时的题目,通过解法对比,体验到简便方法的甜头,有利于激发学生打破常规、寻求新解法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课堂教学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的开放,解放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多使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向学生传达教师对其的尊重和理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以减少对学生解题错误后的批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这种大胆创新的态度。

六、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思维能力,创新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且将学生的个性表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个性常表现为对待课堂问题出人意料的反应,教师在这时不能一味地抑制学生的这种反应,而应该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激发更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将其注意重点引致课堂问题的本身。

总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老师要有目的、巧妙、灵活地提供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和机会,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大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充分拓展思路,在团体协作下,使发散思维收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9

关键词:赏识;奖励;小学数学;有效方法;应用

随着全球教育一体化的形成,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以符合现代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了教育改革潮流。素质教育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但并未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更突出了教师的能力,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我国各种小学生也都掀起了改革热潮,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始充分利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虽然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致于学生在学习中太过于被动。

(二)赏识和激励的应用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性

赏识和激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再畏惧数学学习,能促进小学数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应用价值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高效课堂,充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转换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需要予以重视。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为此,应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便能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

二、方法和建议

(一)有效赏识。树立学生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教育中的重要学习科目,需要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点关注。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很高的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其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以致于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之处,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当学生表现的很好时,要给予学生表扬,当学生回答的稍差些时,要鼓励学生,对其正确的部分给予肯定,让学生提高自信心。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对每个学生都有大概的了解。要突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会让学生过于畏惧教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骄傲学活动,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与教师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其还能帮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目标,重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赏识教育,要对学生给予肯定,时常鼓励学生。作为教师,其必须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坚持唯物主义辩证观,从两方面来看待一个学生。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要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鼓励那些喜欢数学却不敢发言的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数学基础稍微薄弱些的学生。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能有效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鼓励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鼓励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可采用即时性的评语来表扬学生,例如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见解,教师便可以称赞其勇敢,让其他学生都向他学习;可采用书面性评语,每个学生之间的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教师的鼓励方式也要与学生的性格相结合。例如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便可对那些作业完成质量不太好、错题太多的学生进行书面评价,在其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

三、结束语

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观察,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点,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使其继续保持,让学生将其不足之处加以改善。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畏难情绪,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巨钊.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赏识与激励[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

[2]郭文康.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赏识与激励[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6)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教育;身心健康

一、良好的音乐教育就有效作用于学生的心理,能怡情、励志、解忧

音乐能怡情,亦能励志,又能解忧。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洗礼,对学生的身心都有裨益。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的心智,化解学生的烦忧。音乐是和谐优美的正能量。美妙的音符、甜美的乐曲,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聆听中放松了学生的心情;《义勇军进行曲》热情奔放的音调鼓舞着学生的斗志。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是胜过语言和文字的美好且深刻的体验,是美妙且有效的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特别是音乐催眠治疗,已经成为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正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二、以赏识、鼓励为主的心理教育是成功音乐教育的法宝

美妙的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心里获取深刻而愉悦的体验。而美好的心理体验又是成功音乐教育的法宝。心理教育实践表明,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卑元素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渴望来自教师的赏识、鼓励和肯定。赏识的本质是看得起,鼓励的效能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音乐的天资和基础方面是有差异性的。对于音乐天资相对弱一些,音乐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教师要做的主要是赏识和鼓励,而不应歧视、打击。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从源头和本质上来说,都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只是受先天遗传和后天成长经历的影响,在学生身上的表现而已。教师要理解并善待每一名学生,无条件地接纳每一名学生。要懂得学生悦其人才能信其道的道理。作为音乐教师,如果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和悦纳,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首先要赏识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喜好、勇气和激情是自信之基,音乐教师应该常去赞赏每一名学生的表演和歌唱,常去发现和捕捉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嘉许和鼓励。学生因在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自己的赏识和肯定而信心大增,进而会坚定学习音乐的勇气和信心。赏识和鼓励要把握好度,赏识不是不讲原则和方式一味地夸赞。对待学习态度上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合理适当的批评。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注意力不能主要集中在情绪上,而要更多地集中在学生做错的事情上。教师合理适当的批评也是对学生的赏识。放弃和不闻不问才是教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上,鼓励学生要具体化,要结合音乐教学的具体问题进行。给学生自信,及时表扬学生的长处,然后指出学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加强。这样得法适当的赏识和鼓励,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便于帮助学生愉悦地改正不足。音乐教师不仅要懂心理学,更要不失时机地把心理教育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实践中。

三、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是成功音乐教育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在先天遗传和后天成长经历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性的独立个体。在不同学科领域及同一学科领域的不同方面,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都是有差异的。音乐教育作为特长教育学科,更应该结合每个学生在心理发育和成长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成功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使者,更要做雪中送炭的智者,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把一群天资聪颖、勤奋刻苦的学生送上音乐的殿堂,更要帮助一些天资普通、勤勉不足却有兴趣的学生重建自信、勤能补拙、坚持不懈,开辟属于自己的音乐圣地。音乐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在音乐天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音乐教学的个性化教育,既要帮助部分学生解决“消化快、吃不饱”的问题,更要帮助部分学生解决“消化慢、吃不消”的问题。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开放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创新之源

心理学研究的实践表明:作用于学生大脑皮层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印记肤浅,也容易被大脑遗忘。作用于学生大脑深层中枢的“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印记深刻,也最不易被大脑遗忘。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类、情感型的教育,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对于教学的效果尤为重要。教师要解放教育教学的“运动员”角色,做好音乐教学的引导员、服务员角色。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特别是对于部分学生在音乐学术等领域的批判思维和行为应给予保护和鼓励。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思维导图、角色扮演、交流讨论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