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世界经济的问题十篇世界经济的问题十篇

世界经济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21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1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增长;经济不平衡;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001-03

一、2007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但经济增长速度会略低于2006年

2007年已经过半。世界经济形势的增长状况同2006年的大多数预测基本相符。最出乎意料的恐怕还是中国,同大多数预测相反,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不仅没有放缓而且还有加速的趋势。到5月份为止,中国经济增长的年率已经超过11%。

关于世界经济增长前景,imF、oeCD、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都作了预测。关于发达国家和地区,imF的预测结果是:2007年,美国、日本、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9%、2.1%、2.0%;oeCD的预测结果是:2007年,美国、日本、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4%、2.0%、2.2%;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预测结果是:美国、日本、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0%、2.3%、2.6%。关于发展中国家,imF预测结果是:2007年,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0%、7.3%、4.0%、4.0%、6.5%;《经济学家》杂志预测结果是:2007年,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8.1%、3.9%、4.8%、6.7%。结合上述预测,笔者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做一些分析。

美国200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2006年,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生人们早先担心的一系列问题,如房地产泡沫崩溃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等。为了制止美国经济由于it泡沫的崩溃而陷入衰退,2001年起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联邦基金利息率由6%下降到1%。低利息率政策大大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房价上涨是增加家庭支出的一大因素。2001年以来的低利息率和各种金融创新,推动美国房价迅速攀升。居民通过用低息新按揭代替高息旧按揭,从按揭贷款中释放出大量现金用于消费开支。当利息率上升、房屋价格下跌后,居民消费开支可能大幅度减少。因而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宣称美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世界经济将随之进入通货收缩。到目前为止,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并未发生,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可能会实现软着陆。不过,美国的次级房贷市场还是出现严重问题。总的来说,美国经济中的一系列不平衡、不稳定因素并未消除,许多矛盾的爆发只不过是进一步拖延了。

欧元区经济是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达到2.6%,在三大经济体中增速最快。2007年,欧元区经济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到目前为止,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年率3%。自2005年12月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已经升息8次(每次0.25个百分点)。对于实行盯住通货膨胀率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来说,控制通货膨胀始终是它所关注的唯一目标。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欧洲中央银行可能会在年内再次调高利息率。根据欧元区经济的现状和欧洲央行的政策取向,一些机构推测,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维持在2.6%左右。欧元币值仍可能上升。

日本经济在2005年开始强劲复苏。2006年前三个季度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分别是3.3%、1.0%和2.0%。但日本经济总体形势依然看好。2007年到目前为止,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为2.6%。应该说,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强劲的经济增长期,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势头都很强劲。但日本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牺牲工资阶层利益获得的。日本过去的许多社会保障体系受到严重削弱,就业形势并不很好,工人工资不断下降。由于对通货收缩的担心(日本物价指数的增长速度依然在0上下徘徊),日本中央银行仍然推行超低利息率政策。

2006年上半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曾一度威胁到部分发展中大国的经济,但最终并未酿成金融危机。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下降及原材料价格周期可能出现的转折,多数发展中国家会因此而受益,但俄罗斯、巴西、南非会因此而受损。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能保持较好势头。

二、对全球经济不平衡、全球流动性过剩等问题的看法

2006年,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的关注主要是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由此导致的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这一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8640亿美元左右。经常项目逆差对GDp比大致为6.5%,美国净外债对GDp比大致将达到50%左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显示美国将能够明显降低其经常项目逆差对GDp比,换言之,美国净外债对GDp比还将会继续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当前的全球国际收支格局。为了吸引其他国家继续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融资,美国必须提高利息率。而利息率的提高将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美国不提高利息率,其他国家就可能减少甚至停止为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融资。而流入美国资金的减少(即对美元资产需求的减少)必将导致美元贬值。到目前为止,美元的实际汇率已经贬值了23%。美元之所以没有像有些经济学家所担心的那样急剧贬值,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的发展,美联储自2004年后17次提高利息率。联邦基金利息率由2003年6月的1%上升到目前的5.25%。其次,由于内需不足,日本、中国、东亚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了对美国的大量贸易顺差。近几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石油输出国的大量石油美元找不到更好的投资场所又回流到美国。最近两年,石油输出国成为美国的最大顺差提供国。2007年市场对美国利息率的走势十分关注。当美国经济统计数字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减慢时,市场纷纷预测美联储将会降息,反之就预测美联储将会升息,美元汇率将随之发生变化。目前,大部分分析家认为,美联储维持利息率不变或升息的可能性较大。到目前为止,美元并未发生戏剧性变化。

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2007年的突出现象。自2002年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资产(股票、房地产、贵金属、艺术品和石油、铜、铝等各类商品)的价格都在暴涨。在历史上,资产泡沫一般只出现在个别类型的资产上。所有资产的价格集体暴涨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由于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美钞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的暴涨。而后者又通过财富效应导致美国居民消费的增加。居民消费的增加意味着居民储蓄率的下降,而储蓄、投资缺口的扩大成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有经济学家指出,在一个资产价格驱动的经济中,经济增长取决于信贷的增长。信贷的扩张速度必须不断提高,才能维持资产价格的增长。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旦信贷的扩张速度减慢,资产价格就会暴跌,从而把实际经济拖入衰退。日本的超低利息率政策使日元在全球流窜,为世界流动性泛滥火上加油。中国在世界流动性泛滥中所扮演的角色较为独特:一方面,中国通过其廉价商品的出口.抵消了世界性流动泛滥本来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但却背上了输出通货收缩的恶名;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保持出口竞争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不断干预外汇市场,释放流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国内流动性的增加是世界性流动性泛滥的结果。世界性流动性泛滥同中国国内流动性泛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2007年,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个重要变化是美国债券长期利息率的上升。长期以来,美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化的现象。按经济学的常理,债券的期限越长,其收益率应该越高,长期债券收益率与短期债券收益率大致相当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经济学家试图用全球流动性过剩,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债券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是,2007年6月,美国长期债券的价格显著下跌,收益率明显上涨。这种现象可能包含两重含义:全球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上升,廉价货币的时代已经结束。债券市场对资本市场的其他部分,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影响,以及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三、2007年世界经济中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球通货膨胀形势值得关注。在过去十几年中,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有效抑制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的发展。世界经济得以在低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伴随全球化的进程,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分配都出现了不利于劳动而有利于资本的变化。例如,1999年到200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增长速度缓慢,日本制造业工人工资下降了7.3%,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工人的工资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但是,目前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全球范围可能会出现工资增长的趋势。中国劳动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有可能会使全球国民收入分配出现向着有利于劳动而不利于资本方向的趋势。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可能加快,低通胀的时期可能结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可能会有所减缓。

2007年日元对美元的持续贬值也是世界经济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现象。日本对美国保持了大量的贸易顺差,日元理应对美元升值。但是由于日本继续保持低利息率政策,大量国际金融机构(包括日本本国的金融机构)借入日元购买外国金融资产,进行套利交易(carrytrade)。例如,国际金融机构购买新西兰、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资产,从而导致日元对这些国家货币的贬值。而投资者为实现利润,出售其他国家资产,购回日元偿还日元贷款,引起日元的升值。2007年第一季度,由于预期日本银行会调高利息率,许多投资者进行套利交易的反向操作,日元一度出现升值趋势。但是,由于日元资产和其他国家资产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而日本银行坚持低利息率政策(日本的基准利息率始终保持在0.5%的超低水平),市场对日本银行升息的预期消失,日元的套利交易再次趋热,致使日元进一步贬值。到2007年6月中旬,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为4年半以来的最低点,对英镑、韩元创10年来的最低纪录,而对欧元的汇率则创下历史最低纪录。许多分析家认为,在不出现意外冲击的条件下,日元会继续对欧元和英镑等货币贬值。在美国房地产不出大问题的情况下,日元对美元也会继续贬值。日元的持续贬值值得我国关注。在纠正世界贸易不平衡的过程中,美国不断对我国施压,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一直在试图把“操纵汇率”的帽子戴到我国的头上,但对日元的贬值却保持低凋。这固然反映了美国某些人的双重标准,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自2004年以来,日本银行停止了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而采用了维持低利息率,促使资金外流,以压低日元汇率的间接干预办法。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同日元套利交易密切相关。套利交易导致日元贬值,同时又造成东亚国家资产泡沫的形成和发展。套利交易使东亚国家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日益脱节,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爆发。日元套利交易对世界经济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在经过数年的暴涨之后,石油价格暂时趋于稳定。但是,无人能够准确预测石油价格的短期变动趋势。世界经济的增长、资本市场的发展、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战争、中东冲突、沙特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国内政治局势、全球气候变化等等都会对石油价格造成重要冲击。如何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将始终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战略问题。

尽管还有争议,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公众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会带上越来越多的政治色彩。尽管发展中国家拒绝承担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各种义务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实现“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减排目标,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合作。

总之,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基本是良好的,但世界经济中的种种不平衡、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并且还有所发展。努力利用好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中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世界经济不平衡发生等重大调整对我国经济造成的的冲击,特别是世界金融、货币市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theworldeconomicSituationandtheConcerningproblems

YUYong-ding

(worldeconomicandpoliticalinstitute,ChinaacademyofSocialScience,Beijing100836,China)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2

一、已有研究及其不足

按张晓晶(1996)的说法,对现代经济实现方式作明确区分的首推彼得。德鲁克在1980年《未来经济学趋势》和1986年《管理的前治》两书中,把现代经济一分为二: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在定义上,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流通,而符号经济是指资本的运动、外汇率及信用流通。前者以货物、工作、劳务为构成要素,后者以货币、信用、贷款为构成要素。张晓晶正是循着这样的认识基点。论述了“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1996)。他认为,符号经济开始于货币产生后实物流与货币流的分离,而股份公司的兴起,两权分离使符号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支配地位。所有者远离以其资本购置生产的机器、厂房和材料及产品,但运用股票、债券等符号能有效的控制和生产经营过程。在资本市场上,符号经济斩钉截铁地引导着资本流动进而直接影响各个上市公司-实体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符号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信用支持,使迂回的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同时,符号经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个别性风险,大大地减少了实体经济领域的振荡(破产倒闭),促进了资源配置与运作的健康发展。现代衍生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对此,阿伦。格林斯潘1994年在向美国国会作证时作了如下结论:“本委员会认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金融工具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些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每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担和篮球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不过,符号经济往往又会扭曲反映实体经济,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导致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追求高分红,追求高增长率,以换取市值的上升,这容易使企业陷于经营行为短期化的陷阱。

无独有偶,欧美学者拉鲁什和eiR也曾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现代经济过程包含两个方面:1.金融和货币过程;2.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技术进步。按他们的看法,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实物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与贸易,再上层是复杂的和名义上的债务、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最上层是衍生期货和其他纯粹的虚拟资本。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提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失衡(何清涟,1998)。

由此可见,对现代经济发展实现方式,经济学界已形成了两分法,即把经济世界分成两大紧密相关的领域:实体(实物)经济与符号(货币)经济。货币经济占主导统治地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这种分析,为深化对现代经济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过,这种分析仍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这就是,无论是认识实体经济,还是认识货币经济,或是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都是借助于一系列数据进行的,离开了这些数据,所谓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皆成为不可捉摸的东西。这表明,我们所认识的,首先是数据表现的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本身。数字表现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与客观存在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虽然是后者决定着前者,但前者又往往偏离后者,所以前者在存在形式上具备了相对独立性。我们对现实经济的认识和分析决策,一般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我们把数字表现的经济世界,简称为“数字经济”,是人类认识现代经济的第一世界。现代经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贷币经济,首先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并为我们所认识和管理。如此,现代经济已客观地表现为三重形态:实体、货币、数字。两分法的最大不足,就是未能看到并在上肯定数字经济的客观存在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正因如此,两分法不能为正确认识、研究并控制现代经济提供一种比较完善和实用的分析。

二、现代经济三重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贷币经济的关系

1.实体经济决定货币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理论,完全适用于本项分析。实体经济的顺利进行,必然表现为货币经济的顺利周转;实体经济的生产周期,对货币经济的周转期起决定作用;实体经济的质量,决定着货币经济的效率。

2.货币经济控制着实体经济

在现代,拥有一定的货币资金,是实体经济顺利进行前提。保持企业支付能力,避免出现偿债危机,虽然不是现代企业的目标,但却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商业信用的产生并广泛,标志着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离,使货币经济对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产生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现代证券市场的发达,以及新金融工具的使用,导致了货币经济背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并形成独自的运行。这些规律主要包括:(1)平衡规律。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在数量与时间上要实现平衡,不能收不抵支,也不能无收就支;货币存在的各种形态,不论是作为支付职能存在的货币,还是作为价值尺度职能存在的货币(实物价值伯货币表现),在运行环节上要保持衔接,以使货币顺利周转,在数量上要保持比例上的协调,以实现货币经济对实物经济的控制作用;货币所有者权益结构适当,一个国家财政收入与借债之间要有严格的比例控制,一个企业资本与负债之间更要把握恰当的比例。(2)综合反映实体经济的规律。货币形式表现的耗费效果,综合反映了实体经济人力、物力消耗的质量;货币形态表示的周转速度,综合反映了实体经济各环节是否衔接顺畅;货币形式收益规模,综合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货币表示的资源报酬水平,综合反映了实体经济对各种资源利用效益的好坏。(3)增值规律。货币经济塑造了一种天性,即哪里赚钱就流向那里,货币流向的唯一驱动力是增值。货币经济的这些规律作用,使之对实体经济具备直接的控制职能。

3.货币经济可以背离实体经济

就一个国家范围看,由于货币发行权控制在政府手里,所以流通中货币数量大小完全体现了宏观控制的愿望。货币经济借助于银行组织,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政府对货币数量和利率的操纵,调节和控制国家的实体经济。在微观领域,货币经济通称为财务活动,由于商业信用的采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与实物表现的经济,往往会在时间和数量上产生背离。例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就是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时间上背离的产物;而材料与产品、劳务价格的涨跌,造成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的不同步运动。立足世界角度,由于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货币,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国际收支活动,产生了汇率制度和功能货币,从而形成了由实体经济的国际交往产生并独立存在的不同货币折算后的货币经济,这种外币折算及交易表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方式,对不同国家的实体经济交流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而现代证券市场的充分作用,客观上塑造了一个既与实体经济有关又往往背离实体经济的货币经济,从而赋予了货币经济通过自身运行亦能产生利润的功能。例如,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业绩表现是股份的涨跌,而股价涨跌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这样,人们为了追求市场股价的良好表现,只追求短期利润,而不一定在实体经济领域苦练内功。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违规操作,将上市后而获得的资金再投入股市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做法,某种意义上表明,货币经济离开实体经济,也能独立创造利润。货币经济的这一功能,是产生泡沫经济的根源。

(二)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现代经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货币经济,只有通过数字经济表现出来,才能为我们所感知、认识进而管理。可以这样说,我们面对的经济,首先是最广泛的表现形式是数字经济。我们管理经济只能从数字经济入手,借助于数字经济引导、控制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

1.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直接反映

数字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数字经济就不复存在,也无法为人们理解。可以这样说,数字经济只是对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按人们认识与管理的要求所作的“录相”。就此而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并非二物。

2.数字经济是人们知识、管理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通用语言

经济活动规模小、范围窄、关系简单,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不但合而为一,而且极易为人们认知管理。同时,对之所作的一些记录只对学家有用,对日常管理确实可有可无。但若经济活动的主体扩大、范围广泛、关系复杂,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开始分流运行,此时,对其运动过程及结果作出同步的记录,从而形成数字表现的经济,对于管理决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其活动中,贯穿始终的是三种流动:一种是人力、物力的流动,一种是财务的流动,一种是随上述这两种流动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等信息的流动。前两种流动是现代经济的主体流程,其通畅与否决定着经济活动效果的好坏。人流、物流、财流畅通的前提条件是信息的畅通。因此,现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灵敏的信息系统。以信息系统表现的数字经济,成为人们认知、管理实体经济、贷币经济的通用语言,并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管理意义的领域。因此,从事现代经济管理的人们,首先要能解读数字经济。不然,管理就难免无的放矢。

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产生偏差

必须指出,本文所指的数字经济,与现代流行的数字货经济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含义是不同的。实体经济、货币经济、数字经济的规范说法,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实物形式、货币经济、数字的规范说法,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实物形式、货币形式和数字表现,因此,本文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经济活动的三重世界而非三个世界。经济的数字化、化是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所凸现出来的一种趋势,但经济的数字表现即数字经济却是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与生相伴的现象,其历史与统计、的历史一样悠久。只是,在初期,实物化的数字经济为主,到后期尤其是现代,货币化的数字经济占了统治地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产生偏差,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数字经济并不是实物经济、贷币经济的直接“录相”,而是对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语言化“录相”。这种语言化“录相”并不是对客观的简单复制,而是按管理决策要求所作的系统化描述。这种描述,强调的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同声翻译”。其次,数字经济的形成往往是统计、会计工作的成果,作为统计尤其是会计,其对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关系化描述,往往需要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上,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和会计准则,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对各事项作出处理。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限制,又由于会计准则对众多经济业务的处理往往提供了多种方式,加上会计信息生成与报告全过程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利益和单位领导操纵行为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发生各种各样的偏差。因为会计信息在财务分配、经济奖惩中发挥着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性作用,导致这种信息偏差的广泛存在,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五花八门。

实践表明,我们管理经济,依据的既不是实物经济,也不是货币经济,而是数字经济。因此,在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里,数字经济是一个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领域,它是连续管理与经济的唯一桥梁。

三、现代会计是数字经济的主体

现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可在数字经济进一步研究中得到答案。譬如,过剩经济表现为实物经济方面的问题,但这是数字经济未能正确地反映和控制供求关系的结果;泡沫经济来自于货币经济领域,但却是数字经济未能及时预见并准确揭示货币经济“自创利润”现象所致;而人们熟知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与数字经济盛行作假直接有关,大量不合规、合理的财务开支,在会计人为操作变通下,披上了合规、合理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列支于会计账上。由此可见,现代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莫不与数字经济有关。要解决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首先要解决我国数字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管理决策所依据的信息,80%来自于会计信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是主体;据管理软件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我国管理软件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果的是会计软件。这表明,会计已成为现代数字经济的主体。

其实,在历史的源头,会计之产生,完全出自人类对物质生产过程及结果数量方面的关心。明确资源的具体数量,无论是占用资源,还是消耗资源以及分配资源,都是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基础。会计的发展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普遍需要,会计职业因此为社会所必需而且越来越重要。换言之,会计之存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一旦形成,则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便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会计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是通过以下效用逐步确立并体现的。

(一)会计信息的微观效用

1.会计信息披露了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现代典型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承担着所有者所赋予的经管责任,包括财产的保管和使用责任。这种受托责任是决定现代企业成败的一块基石。经营者是否称职,所有者能否实现目标,完全取决于受托责任关系的一根纽带,它向投资者提供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投资者作出有关决策。

2.会计信息的加工与报告,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首先,会计信息全方位和有效地满足了管理的各种需要。财务会计反映一定时期会计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影响,是管理当局评价过去的成绩与不足的基本依据;管理会计提供有关会计单位未来经济活动的信息,便于经管当局未来的经济活动作出预测、决策和规划、预算。其次,会计信息在生成过程中,还发挥着监督、引导、分析等职能,能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管理要求,达到管理标准,实施动态监控,把企业目标的实现落到了实处。

3.会计信息服务于资源分配,能发挥维护企业利益的积极作用。现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会计就成为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力工具。比如,在确定损益过程中,体现资本保全原则,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贯彻配比和谨慎性原则,将利润建立在资本保值和维护基础上,使企业发展后劲、资本所有者的利益都得到充分保障。由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准备金等制度日臻完善,会计在生成信息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经济利益的保护能力较前有了很大提高。

4.会计信息提高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与其他主体进行商品交换,方能实现预期目标。为此,必须对客户和竞争能力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其基本途径就是会计报表。具体地说,企业对外投资、购销、借贷、担保等都需了解对方单位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5.对责任信息的披露,可以督促更好地履行“市民”的基本责任。现代企业不但要对投资者和政府负责,而且要对社会公众和社会进步负责,从而产生了会计的社会责任。企业会计披露企业在慈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尽的具体责任及开支情况,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使社会更全面地评价企业。

(二)会计信息的宏观效用

1.会计信息的公开,确保了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顺利进行。①投资者、赊销企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均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②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的帮助。③社会保障部门对各单位社会保障义务履行情况的了解,完全依靠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的处理,对遏制活动中的腐败现象发挥着显著作用。会计如实反映,能客观地起到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依法分配的作用,对国家经济民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3.会计的,与国家民主进程紧紧相关。会计发展受民主政治进程的。在民主的启蒙时期,人民只要求取之于民的能有所限度,并不过问取之于民的如何花费,此时会计只是一些组织收入、量入为出的工作。随着民主意识的增长,人民开始要求取之于民的必须用之于民,人民要了解实际是否这样,这促进了财务会计的成型。民主权利的进一步增长,人民又要求取之于民的不但用之于民,而且要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管理会计应运而生。近二十年来,污染、噪音、职工健康福利、妇幼保护、生态平衡、就业保障等,越来越引起人民广泛的关注,并求政府采取措施迫使企业对社会负责,于是出现了社会责任会计。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的形成发展,与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存在着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会计在现代民生政治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政府会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根据我国宪法,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一切资源财富为全体人民所有。人民将公有资源,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选举出来的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经营管理,各级政府在接受委托之后,其一切经济活动均应对人民负责,以最大的忠诚、最有效的办法、最低的资源耗费,完成人民的重托,造福于社会,并向人民报告。政府会计信息公开,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现成的捷径。有了会计和审计,政府就能理直气壮地向人民交待,以表明自己在经济活动中是负责尽力工作有效的。

会计信息的上述效用,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现代,数字经济的职能,只有借助于会计系统才能实现,会计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

四、会计信息对实体与货币经济世界的反映质量现状

由上论述,我们进一步认为,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主体的会计,在现代经济中将担负重大的使命。履行这一历史使命就表现为实现上述会计信息在微观与宏观两大领域的效用。会计信息要实现这些效用,必须具有真实可靠的特征。但在现实中,会计恰恰在这一方面产生了诸多。

会计信息存在着普遍的质量问题,已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国务院16号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规定重点检查四个问题:(1)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建账而没有建账,或者账目混乱的;(2)账久设账,或者假造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隐瞒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3)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挤冲减国家资本金的;(4)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私设“小金库”的。但是,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政府行为,并未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财务与会计》杂志1996年6期刊载,据审计部分提供的资料,企业采用各种手段调节利润,致使企业虚盈实亏,会计报表被扭曲的现象相当普遍:(1)积压在库的原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产成品等,因管理不善或会计核算不严密等原因,发生盘亏、丢失、变质、毁操作和报废,长期作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未按规定及时处理。(2)多列在产品或利用待推费用、递延资产账户作“蓄水池”,把已经发生的费用转入待摊或递延长期挂账。(3)期末不按规定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致使材料及成本差异借方余额长期停滞账面。(4)坏账长期不清理而形成潜亏。(5)把发生的亏损设往来账户长期挂账,有的单位已完成利润指标甚至在往来账上虚列收入,随意调整利润。(6)有的联营企业和股份公司,在对外报告时,将总部与联营股份或母子公司报表分割,隐瞒平营股份或子公司的亏损数额。该刊1997年5期又反映,在一些内部、外贸企业,会计工作中的混乱状况触目惊心:(1)企业私设账久账现象严重。如某进出口公司在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私设“小金库”时间长达七年之久,隐瞒收支1400多万元。(2)企业盈亏不实问题普遍。如某四家大型物资企业为了发放效益工资和奖金等自身利益,将亏损5050多万元挂账不列入损益核算,硬在年度财务报表上作出盈利1132万元的虚假反映。(3)不少企业造假报表谎报情况。如某公司为了以严重亏损的名义获得上级补助,竟然在年度资产负债表中虚列资产1000万元、负债2856万元、亏损1856万元,致使报表严重失实。(4)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混乱现象严重。会计账证表不按规范编写填列,如:记账凭证号码随意更改,凭证不按号码顺序装订,摘要不填写或者随意简写,账薄目录不填、页号不编等;记账不及时,特别是有的企业现金账、银行账登记不及时,不能做到日清月结;往来账核算混乱,大量的固定资产、收入或者亏损等挂在往来账不按制度规定进行核算。

据蒋义宏(1998)提供的,我国上市公司也在存在着会计与财务双重作弊问题。其中,会计上作弊的做法有:(1)提前确认营业收入,(2)推迟确认本期费用,(3)潜亏挂账,(4)变更会计,(5)账证、账实不符,(6)利用关联交易影响利润。财务上作弊的一般做法是:(1)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财务包装,无一不是通过会计作假而完成的。上市公司若盈利会多报利润,如亏损则推迟确认损失,这已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更令人疑惑的可能是1997年上市公司的会计年报,在723个样本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为9%-10%之间的企业有20家。有人戏称1997年为“10%年”。业内人士认为,1997年上市公司的会计年找表现出了明显的人为操纵的迹象。高估收入,多计成本费用,推迟确认本期费用,已成为我国企业会计比较普遍的作弊方法,这与我国业绩考核的短期利润导向、政府业绩考核的短期财政收入导向,以及厂长经理缺乏有效的股权债权约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这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严格、有效的会计监管制、措施也有相当关系。而这类会计作假基任其继续及蔓延,最终必然使我国大部分企业走入资产“空壳症”的死胡同。

会计预测结果不准确,是大陆会计实务中所暴露出来的又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1996年报资料,有90多家新上市公司未能完成盈利预测,红占当年新上市公司的44%.下表所列8家新上市公司因盈利预测失误严重而受到中国证监会的通报批评。

资料来源:上述8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及时1996年报。

历史的发展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证交会主席阿瑟。利维持不入前基于美国会计实务发表了题为《数字游戏》的演讲,认为上市公司面对市场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已把主要精力放在操纵利润上,日常的经营活动反而退为次要的地步。会计作假的做法有:(1)确认巨额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当企业日后盈利不足,这些虚列的费用就可转为收入;(2)利用兼并,核销费用,已为公司保留一些未来利润;(3)巧立名目储存利润,以夸大的方式估计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以便公司好年景时多计提准备,待业绩不佳时补充利润;(4)滥用重要性原则,对一些有重大影响但金额不大的事项有意不作披露;(5)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利维特呼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重视会计方法和监管机制的完善,同时使大家明白,玩弄会计数字只能是自取灭亡(《会计》1999年4期p63)。这表明,数字经济偏离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会计信息失真,不只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现代会计研究,绝不能就会计论会计,只是紧密联系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建设这一无可回避的现实环境,才能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产生富有成效的影响。

五、严格会计的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中国会计改革已形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1993年迈出实质步伐的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虽步履艰难,但已取得公认的成绩。就已的具体会计准则而言,尽管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在促使中国各界熟悉国际会计惯例方面,确实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仅就这一点而言,中国会计改革已在功不可设。不懂国际会计惯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培养一批懂得国际会计惯例及其运作的专门人才,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遵循国际会计惯例的意识,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

不过,中国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仍任重道远。除了前面所描述的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令人担忧外,在会计基本方面还面临着如下挑战:

1.资本泛化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所说的“资本”,主要是指“股本”,广义上还包括“负债(借入资本)”。现代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出现了“研究与开发资本”、“工程资本”、“制造资本”、“服务资本”、“质量资本”等众多过去会计中未曾出现过的新资本概念,资本已泛化(戴布拉。艾米顿,1997)。传统的会计只关注经营起点意义上的“资本”,这与社会货币资本的决定作用紧密相关。在现代经济中,经营过程的资本比起点资本,对经营发展更具决定作用。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应更关注“过程”资本。会计要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拓展资本概念,把过程资本纳入工作视野,提供相应的信息。

2.资产扩展的挑战。传统的会计主要关注的有形资产,现代资产条件下的企业资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有形资产,而是资产、技术资产尤其是智力资产。对智力资产的计量,是我国传统会计的一个致命残缺。在国外,尽管度量与管理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智力资产、技能、知识和信息这些无形资产令会计师作伤透了脑筋,但据美国《财富》杂志1994年10月另发表的托马斯。a.斯图尔特的文章,由于目前公司的智力资产通常是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3-4倍,知识已成为企业经济的决定因素,智力资本已是企业资本的主体,一些国际公司始重视对智力资产及资本会计的研究,从而拓展了会计作用的领域,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经济对会计发展的迫切要求。拓展的会计树立了如下新观念:(1)智力资产价值要超过体现在资产负债上的资产价值表上的资产价值许多倍;(2)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可产生财务成果;(3)企业必须分清智力资本的决定因素及其基本类型。智力资本由满足客户需要的个人持能-人力资本、满足市场需要的组织能力-结构资本、公司特权力量-客户资本组成。智力资本包括人力智力资产和结构智力资产、客户智力资本三种基本类型。人力资产是创新更新的来源,结构资产是把分散的个人创新更新能力转化为集体资产的能力,客户资产是创造满意顾客的能力。这样,企业就能有效地把自己的创造变成顾客诉需求,甚至可以说,把顾客满意的需求作为自己创造的动力和目标。

3.企业经营模式转换的挑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单一,即简单的市场导向,企业资产的买是为了卖,低进高出,从而使企业取得更多的利润,损益表由此成为最重要的会计报表。然而,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经营的模式将多种多样,买卖模式已不占主流,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合作模式(见表1)

表1资料来源:戴布拉。艾米顿(1997,p60)所述改制

在合作模式导向的企业经营体制下,培养、激发企业创造能力将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企业创造能力综合表现在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上。所谓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得以顺利和传播,从而产生最佳效应。企业运用的知识,包括形式知识与无形知识,前者是组织共有的知识(相当于结构智力资本),后者属于个人智慧(相当于人力智力资本)。所谓知识创造,是通过无形资知识和形式知识的高度结合使用中产生新的知识。在这方面,目前会计确实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会计只有充分反映了单位在运用与创造知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在这方面,会计确有很大且十分光明的发展空间。

会计迎接这些挑战,必定带来一场深刻的会计革命。这场革命最终的标志是,会计信息不但成为经济与管理行为效果的唯一权威的记录,而且成为经济与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和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与管理须臾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资源,会计学因此成为置身于市场经济中每一位成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为此,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必然洗心革面,围绕以下目标作出实质性的改革:

1.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全面、综合、及时地说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质量。而目前所能做的,只是有限地反映货币经济的质量。

2.会计信息必须完整地反映企业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包括人、物、财务各种资源的受托责任,也包括企业在运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迄今为止,会计只反映了对财产所有者委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3

一、教学内容专题化选择的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任何一门经济类公选课程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综合考虑“三求”,即学科要求、学生诉求和社会需求,为此需要兼顾三个基本原则。

1、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基础性原则(学科要求),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关键知识点,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也就是“学科体系有什么就教什么”。目的是将已有的知识结晶高效传授给学生,这是教育存在之根本原因,也就是传统教育所采取的主要原则。

二是针对性原则(学生诉求),即要考虑学生的诉求,采用拉动型教学,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去安排教学内容,也就是“学生要什么就教什么”。这种重点考虑学生需求的“点菜式”教学安排,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实效性原则(社会需求),即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教学中要重点传授这些内容。即使由于课程自身特点导致涉及的实效性内容不多,但在教学内容设计时,也要尽量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上述三原则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来确定优先级的顺序。专业课必须考虑到基础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搭建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公共选修课则更应该关注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内容选择的具体原则

实际上,世界经济热点问题没有现成的教材。当然也可以从国内众多的《世界经济学》教材中选定一本,略加变动教学内容后进行授课,但这可能导致授课内容被迫注重基础性原则,而忽略了公选课要注重的后两个原则。另外如果过于注重后两个原则,虽然教学效果好,但是对于缺乏经济学素养的理工科学生来讲,只是能搞懂所讨论的专题,不能形成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也只是达到了“授鱼”而非“授渔”。因此如何专题化类似《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公选课的内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基础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背后隐藏的世界经济一般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什么是世界经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主体及其运行的一般机制、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等。

基于针对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公选课的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情况。学生学习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间随谈来获得。问卷调查在第一堂概论课课后进行,概论课讲述世界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框架,在课后对全体选修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了解学生选修本课的目的、感兴趣的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基于实效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内容选择上,要反映当前社会需求和热点,主要体现为所讲授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解释和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公选课《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共计30个学时,10次课,除去各1次相关世界经济热点视频学习和随堂考试,共计安排8次专题。遵循基础性原则,把握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8个专题。

专题一是世界经济导论,结合中国的实际,从最基本的经济测度指标GDp谈起,循序渐进导入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何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等。专题二是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从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开始,进而考察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最后一般性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专题三是世界经济中的贸易问题,回顾历史上国际贸易战,并结合实际谈我国对外贸易遇到的倾销反倾销问题,进而分析贸易战背后的主导因素和变动趋势。专题四是世界经济的汇率问题,结合中国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先升后降这一现象,分析什么是汇率、汇率与贸易关系、汇率变动决定因素等。专题五是世界经济中的能源问题,考察历史上历次能源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波动,总结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世界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如何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专题六是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结合2008年世界经济波动,探析区域经济波动是如何传导扩散,最终导致世界经济波动形成的,进而总结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和变动趋势。专题七是世界经济一体化问题,以当前的热点问题tpp为分析对象,考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决定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加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专题八是世界经济协调治理问题,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分析世界经济失衡、出现波动,已远非一国之力能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采取措施来共同应对。

三、专题化教学过程

1、专题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一种在保持学科体系完整性下的灵活性。在保持基础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现实情况来调整各个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如笔者上学期在讲到专题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为啥遇到发展瓶颈,为什么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世界其他国经济发展怎么样?为什么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会出现金融危机,其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等。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时,结合参与金砖国家峰会,分析了中国为啥看重金砖国家。同时结合最近媒体关注的tpp,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并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分析为啥美国意欲主导tpp等等。

2、专题化教学内容的灵活导入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专题化教学内容要注重灵活的导入方式:

一是可以采用故事诱导法,以一个醒目的疑问式话题引入,形象描述出一种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解专题七(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假设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贸易没有任何阻碍,经济发展会怎么样?在进一步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完全自由贸易和完全封闭对世界总产出和各国经济会有怎样影响等,让学生感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等。

二是采用时事诱导法。时事应该是当前各方热议或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学生们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如讲授专题四时,可以联系2013年人民币汇率一路升值,追问汇率为啥升高,对就业有和中国经济有啥影响;而到2014年后人民汇率连续贬值,这背后的推动因素是啥等。

总之,课程内容专题化设计的关键在于专题的合理确定和每个专题的问题导向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能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灵活组织内容,真正兼顾基础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原则。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能使他掌握解释一类现象或者处理一类问题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龚新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9):26-29.

[2]陈炜,邝季萍.新时期高校公选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34-37.

[3]李太龙.博弈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J].教育探索,2012(1):17-19.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4

论文摘要:邓小平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转化的规律,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作出了对当代世界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政治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是他对政治与经济、战争与革命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他观察和分析社会形势,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政治与经济、战争与革命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判断,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根据之一。深刻领会这一判断的精神实质,必须对邓小平理论在形成这一判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作一番考查,揭示它所蕴涵的哲学含义。

一、时代主题问题的提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是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作出的概括。党的十三大在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时,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列为12个观点之一。十四大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时,更明确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时,是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两大问题提出来的。1984年5月29日,他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1985年他进一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一般说来,它产生于三种情况:一是新的观察与旧的理论的矛盾;二是原有理论之间或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三是要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邓小平之所以能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两大全球战略问题揭示出来,既基于一定的事实判断,又包含新的价值判断。

邓小平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世界形势变化作出的事实判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一方面,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因其在进行军备竞赛,因而世界战争的危险还存在。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条件成为美、苏两家企图直接毁灭对方的冒险举动的制约因素;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似乎已走进了“死胡同”。在南北关系上,一方面,在五六十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后,集中在南方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它们同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而矛盾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在70年代,北方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南北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南北对话;南北合作形成了一股改变南北不平等关系的力量,从而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矛盾缓和。

邓小平在考察世界形势变化时所蕴涵的超越传统的价值判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和平问题之所以凸显,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同时,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使世界任何国家,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综合国力,乃至不同对外政策的国家,都不得不认真对待。

就南北关系而言,发展问题之所以突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南北差距的拉大阻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人口数量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使发展成为南方国家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北方国家的资本、贸易和市场的出路受到限制;同时,社会主义优越性没能充分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发展与提高。因此,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这些判断,同样也反映了邓小平对整个人类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愿望。

很明显,邓小平的思维判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一是以人类的利益为重,二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没有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强烈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二、时代主题的概括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时代主题相互关系的把握

邓小平对当代全球性战略问题的概括,是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基础上,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一步变化了的世界格局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面对60年代开始的世界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以及苏联对中国威胁的增加,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新形势,在1971年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974年,在第六届联合国特别大会上,邓小平系统地阐述了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两个阵营”的传统观点,客观地反映了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也为调整中国的外交战略提供了理论根据。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没能透过世界的变动进一步揭示出蕴涵其中的时代主题演变的端倪,以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他正确地看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后果的严重性,却夸大了战争的现实危险性;他正确地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反霸斗争形势的发展,却忽视了这些国家反霸斗争的注意力已更多地转向发展经济的事实,从而高估了它的革命性质以及世界革命的形势。

邓小平考察了8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把它概括为“东西南北”四个字。这一概括继承了划分“三个世界”格局的基本思想。首先,在划分标准上,同“三个世界”理论一样,“东西南北”格局的划分也超越了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划分方法;其次,在基本态势上,“东西”格局包含了“三个世界”格局中的“第一世界”的内部矛盾,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而“南北”格局则体现了“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因此说,“东西南北”格局的概括发展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邓小平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的转化,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概括出对当代世界最突出问题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政治问题,其实质是要不要和平;“南北”问题是经济问题,其实质是要不要发展;由于和平离不开发展,因此,“南北”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核心问题。邓小平对当代世界格局和问题的分析,体现出了当今伟大无产阶级政治家放眼全球,透析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趋势的气魄与胆识。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才把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时代主题”。这是完全符合邓小平的思维逻辑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战后形成的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各种力量开始重新分化组合,新的格局尚未形成。邓小平从“东西南北”格局中揭示出来的时代主题,是否会因两极格局的终结而改变呢?邓小平的回答是: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首先,苏联解体后,和平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方面,西方某些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延续了冷战思维,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两极对抗时期被掩盖着的、反映大国利益的一些地区性矛盾,不时酿成局部冲突。其次,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南北差距仍在扩大,而冷战思维也被一些人用于对付落后国家。再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两极对抗时期一些世界热点趋向缓和,加之反对霸权主义意识的增强,表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希望依然存在。总之,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三、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对经济、政治、战争、革命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

如果说,作为科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的提出,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其中包含了观察现象的理论视角的转移的话,那么,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原有的思维方式作出调整。邓小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了他科学的思维逻辑和唯物辩证的哲学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敢于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经济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和作必要调整,在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模式和理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这种战略思考与判断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走向进步和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首先,邓小平在1987年曾提出:现在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的只有苏美两个国家,我们把第三世界看作是和平力量的支柱,也把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看作是维护和平的力量。他在1987年又说:“如果下一个世纪五十年里,第三世界包括中国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整个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我看那个时候可以真正消除战争的危险。”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和平力量”在不断增长,革命并不是消除战争的惟一手段。

其次,邓小平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运用“和平方式”或“非和平方式”是解决世界争端的“新办法”,战争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惟一途径。

再次,邓小平认为,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应把和平的希望寄予发展。这一思维方式调整的重要客观根据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当代世界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5

论文摘要:鉴于有些学者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怀疑和争议,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既是大战可以避免,各国能够抓住机遇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的状态,也是一个和平面临霸权主义威胁,发展受到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的严峻问题,因而是世界各国人民应付出艰辛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如此全面地看待和平与发展,则不难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于和平与发展民间与学界有许多争议,甚至有人怀疑“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认为,这些争议和疑虑主要缘于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解不全面。那么如何全面理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呢?

一、和平与发展是一种存在状态

邓小平在论述和平与发展问题时,首先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世界大战可以推迟、可以避免的一种和平状态,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利用这种和平的国际环境去搞好国内经济建设的一种和平状态,是要我们抓住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的时机,加快发展中国经济。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双方的争夺战一日也没有停止过,但这些争夺、对峙乃至危机一般都被严格控制在“只扩大势力范围和遏止对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导致大国本身的全面战争和世界范围的紊乱”的战略意图内。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门阐述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理由: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两个超级大国,都还不敢打。一是双方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二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三是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i2。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仍然认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1989年3月,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大战可以避免。”[2]z91990年3月,在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动乱的情况下,他仍强调:“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脚的。”他还指出:“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看得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国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地位,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最为显眼的是各大国建立起的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10月,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中俄、中美伙伴关系的推动下,中日两国于1998年11月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欧在1998年4月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关系”。另外,美俄、日俄、美欧、日欧,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在各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各国都抓住机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上。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艰苦的谈判后加入了wt0,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水平融人世界经济,正在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的领导集体又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战略都是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党的英明决定,是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决定。

二、和平与发展是一个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一个问题。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危险已经根除、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也并不意味着世界实现了共同繁荣,因为现实中和平与发展仍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冷战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美苏虽然不敢打世界大战,但是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分属东西方不同势力范围的其他国家,使这些国家在对外关系中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它们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是造成第三世界国家不得安宁、矛盾加剧、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各个国家都遇到了经济发展的问题,发展经济成了他们共同的任务。然而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还是南北问题,即南方发展中国家同北方发达国家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邓小平指出:如果“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而南北问题是因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支配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仍然是威胁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号干涉国家的内政,不但继续用西方的人权民主价值观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还企图用它“重塑第三世界”。在美国的领导下,北约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就大国关系而言,也还存在诸多矛盾。中美之间一方面“致力于”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对华奉行接触加遏制战略,因而“问题”又特别多——1995年允许李登辉访美,1999年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2001年出现“撞机”事件,在上竭力维持不统不独现状,又默许“”势力不断生事,还炮制日美安保体制,将台湾纳入其势力范围。这些都是美冷战思维、霸权主义的表现,损害着中美关系,威胁着世界和平。中日关系因历史认识问题、领土问题、而徘徊不前。美俄关系也由于北约东扩等难以成为真正的伙伴,日俄因北方四岛问题举步维艰。另外,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突出出来,造成严重的局部冲突和动荡。同时,发展问题更加严峻。冷战后,随着经济和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的提高,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愈加突出,数字鸿沟越来越深。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把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资金转移和贸易优惠与发展中国家是否实行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和社会价值西方化挂钩,动辄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制裁和封锁,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解决面临更大的困难。总结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说:“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三、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冷战结束后,国际相互依赖关系迅速发展,全球性问题,如核战争威胁、国际恐怖主义、世界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粮食危机和人炸等,在国家相互关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世界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所以要维护世界和平就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邓小平指出:“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也就是维护世界和平。”社会主义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相当严峻,争取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并非现成的,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韧的毅力才能达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1984年5月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将和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第三世界人民一道,进一步倡导和推动多极化。冷战后,尽管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仍受到挑战。中俄都认为这是由于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果。中俄两国都主张世界格局多极化,反对单极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两国都主张坚决捍卫领土和完整。中国和欧盟一道倡导和推动世界多极化,共同反对美国单极世界图谋。欧盟力争“构筑多极世界,使欧洲成为其中一极。”在多极化问题,中日都主张多极世界,但日本主张的是“日美欧”三极世界,中国主张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极世界。多极化本质上是对美国企图建立霸权的制约,促进多极力量发展就是反对霸权主义,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中美关系,使之健康发展。美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对外关系具有最大影响的国家。因此能否处理好中美关系,无论是对中国国内建设,还是对外关系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半个多世纪中美关系的经验教训,我们一方面应该正确利用两国问的共同利益,扩大和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应该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斗争。在力量对比悬殊,强敌对我进行战略试探的情况下,应当避其锋芒,挫其锐气,韬光养晦,善于周旋,才能有所作为。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是反对它的霸权政策和霸权行径,而不是同美国搞对抗。“我国将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中国将和第三世界人民一道继续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谋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6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出版了专著《谁来养活中国?》,渲染“中国粮食”,在当时引起一场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大辩论”,实际上,当时对中国粮食问题会造成世界级影响的担忧在国内外学者中已屡见不鲜。仔细思考,如今已经不是“谁来养活中国?”这样的区域性问题,而是“谁来养活世界”这样的世界性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与此相对应,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的粮食安全问题仍在困扰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加速了环境的退化,并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粮食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粮食出口国也包括粮食进口国都无法漠视的重大问题。

尽管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但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

不可否认在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长期稳定甚至低迷时期,个别国家尽情享受了遵循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所带来的所有益处,可是,这些国家也必将承担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诱致的巨大粮食需求和生物质能源开发消耗的巨大粮食需求以及投机基金引起的粮食金融化导致的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暴涨诱发的长痛。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也具有相对性?

当今的世界,已经由“富有”就可以买到粮食走向“富裕”也未必能够买到粮食的新阶段,以粮食(经济)援助和中断粮食贸易契约为代表的,以粮食作为武器的趋势日益凸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人类真的已经步入重新定义“富裕”这个概念的时候了。也可以说经济学在面对粮食问题时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分析粮食问题对经济学而言真有些强人所难的感觉,抑或是也许经济学已经踏进需要认真思考自身的基本观点、参照物和分析工具的门槛阶段。何故?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包含着浓厚的政治、军事、生态、社会等色彩。说到底粮食问题是人性的善与恶的完美结合。

《谁来养活世界》旨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世界粮食问题置于世界经济坐标系中,分析世界粮食生产条件、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消费、贸易和库存的基础上,对农业协定以及粮食价格等进行详尽的考察。以此为依据指出世界粮食面临的问题,并从提高产量、合理消费以及科学制定粮食价格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方略。

《日本的粮食》利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食品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日本粮食问题放在日本经济的坐标系中,把握日本粮食发展的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从空间维度探讨了以下理论与实践问题:日本粮食生产条件和农业经营规模的空间分布剖析;粮食生产、农户经济分析、农业组织化、粮食贸易、消费、库存现状、粮食价格与政策等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的把握;日本食品经济的发展;日本粮食问题面临的挑战;日本粮食问题的对策。

本丛书最大的特点是资料详实。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次使用,前后加工整理的数据超过100万之多。第二个特点是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一点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第三个特点是客观性,也就是在分析世界及各国粮食问题时,完全依据世界粮食发展的客观情况,没有主观臆断的色彩,也没有意识形态的表露。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7

①开始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非、拉等地区成为西欧资产阶级疯狂掠夺金银财货和获取廉价原料的狩猎场(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②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生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刺激了对这些地区的原料需求和商品销售。火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加快了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标志:伦敦逐渐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

影响: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先进科学技术广泛传播。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一些国家则改革政治与经济结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①完全确立: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特点:①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

②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分工初步显现——经济全球化启动:(具体表现为)其中,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资本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与此同时,世界已无“世外桃源”。19世纪末掀起的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狂潮让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迫卷入国际政治漩涡。

②加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表现:1948年,由23个国家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多边贸易协定。

⑤深入发展: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在此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宣告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大力增长。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就已启动。到20世纪初,一个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然而不久,这一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

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1:跨国公司既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它以整个世界为生产、经营的领域,推行全球发展战略,

作用:加强了各国经济联系,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往往伴随着私人资本竞争的无序性,对东道国的民族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稳。

表现2: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二战结束后,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问题,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多边协定的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各国开始筹划建立世界性贸易组织。1994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经过多年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该组织。

性质: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诞生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制。

作用:它共有五项功能:1促进多边贸易协议的实施与运作;2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3推动争端的解决;4执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5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进一步融合全球经济政策的决策。

特点:它实行非歧视原则、互惠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二、发展不平衡与全球性问题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又引发了大量全球性问题:

问题1、经济全球化凸显了世界经济体系所固有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矛盾与日俱增。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异。“南北关系”日趋紧张。

应对:1964年,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问题2、经济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迭现,人类环境也因此变化,出现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水土流失、陆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

应对:针对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推行节能政策,加强循环经济: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联合国环境署”)的推动下,陆续通过《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和公约,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问题3: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人员与物质的高度流动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造成的国际威胁也更大,如艾滋病、禽流感等。

应对: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加强科技合作,增进信息交流,努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8

迪拜的危机无非就是迪拜世界集团向世界70多个金融机构借了几百亿美元的债务,而这些债务主要集中在欧洲银行,与去年冰岛危机和次贷危机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之所以这个事件会引起这样一场金融震荡说明或反应了哪些问题?

第一,所谓的世界经济复苏只不过是泡沫资金推动的虚假经济的结果而已。今年以来的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都经历了大涨,尤其是很多期货商品价格几乎回到了去年的水平以上,这一切都是由于世界各国超级宽松货币的功劳,这些钱没有多少进入实体经济大部分投入了资产和金融市场,也正说明人们认为经济环境不好,而购入资产以避险和回避通货膨胀。这种意识是基于金融市场的一种共性存在的,这种共性一旦被打破就造成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不信任于是恐慌抛售。

第二,当前流动性患难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与其说复苏经济不如说心理经济,因为当前背景下的情况就是世界投资者包括普通投资者在内的心理在起作用,迪拜现象正是反映了这一点。而影响这个心理变化的因素一定还是美元。目前世界经济所谓的复苏就是在美联储和日元0利率政策下的结果。而美国低息政策有利于美元的弱势,美元的弱势符合美国的战略!首先弱势美元有利于美国的出口,从而缓解当前国内泡沫消费不断萎缩的经济矛盾。其二,美元的贬值有利于资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能源价格的上涨,这样才能让他有力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透过低碳经济战略实现低碳美元的目的,最后挽回美元的颓势,重新领导世界。

第三,迪拜危机只不过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震”而已,这说明世界各国还没有完全从金融杠杆效应中摆脱出来。去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说要去杠杆化,要金融监管,要遏制泡沫经济的蔓延,发展务实的实体经济。但是今年以来的资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黄金价格的上涨是值得反思这个问题的。人们没有完全摆脱旧的体制,各国还是在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自己服务。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9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和推动者。不管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变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向外扩张而实施剥削和掠夺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年前就曾指出:“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立、占据统治地位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的阶段,这种扩张性早在资产阶级的环球航海时就已经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拉开了序幕。

实际上,欧洲早期探险家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东亚的黄金和市场,但他们不经意间发现的新航路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即使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这段历史对于西欧的意义,“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鲜明的‘断裂’,其原因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而且主要在于由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注:[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延续了几个世纪。”(注:[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这种变化就是指欧洲向全球扩张而将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了“中心—”结构。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狭小的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扩大的需要,于是,“资本一方面……要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更多地去消灭空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3页。)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其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实际上也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资本主义扩张的不同表现。

在早期的殖民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伴随着军事征服和殖民战争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使得西欧资本主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造成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从沿海贸易商人、航运商和领事的‘非正式影响’到对种植园主、铁路建造人和采矿公司进行更直接控制的各种经济关系中,还表现在对探索者、冒险家和传教士的渗透、西方弊病的传入以及对西方的信仰中。……如果说,‘西方人的影响’,譬如英国在印度建设公路、铁路网、电报装置、港口和土木工程,最后留下的纪念物给人以深刻印象,那么,它在这一时期多次殖民战争中制造的流血、抢劫和掠夺,更令人毛骨悚然。”(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187页。)

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的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的狭小远远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扩大市场,有两种办法,一是向深度发展,即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二是向广度发展,即将“资本主义统治范围推广到新的领土”,(注:《列宁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545页。)这“新的领土”就是非资本主义环境。于是,进行资本输出,向海外移民,就成为西欧向外扩张的新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向外扩张已不可能,只能借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机寻找新的方式和途径。战后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既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维持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工具,“战后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向全世界的内涵式的扩张,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内化于资本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即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注:房宁、王小东:《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重重盘剥,加重它们的债务负担,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恶化和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注:甄炳禧:《债务:第三世界的桎枯》[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本来是为维持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发展而服务的,但由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操纵这些组织,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西方国家推行扩张政策和干预别国内政的机器,甚至联合国也不能幸免。正如布热津斯基说的:“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可以说代表‘全球’利益,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特别是美国倡议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注:[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在经济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在政治上影响并控制这些国家的决策,宣扬“人权高于”干涉他国内政,向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些实际上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随着苏联、东欧剧变,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西方资本主义失去了长期与之分庭抗礼的对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还会处于主导地位,它们扩张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就如萨米尔·阿明指出的“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中心,拥有资本、生产技术、营销网络并攫取绝大部分利润,其他国家则只是充当全球化生产的劳动力。因此,全球化将资本主义逻辑无情地扩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第三世界国家追求工业化并不能阻止全球化进程,只是加速自己被中心的金融、技术、文化和军事力量所统治。”(注:[埃及]Samiramin,CapitalismintheageofGlobalizati-on:themanagementofContemporarySociety,ZedBooks,1997.)所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思考,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抵制西方国家的扩张和霸权主义,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尊严,稳定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是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以推行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所以它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全球化并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西化”或“资本主义化”,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它又是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的加强。任何民族或国家要想求得发展,都不能回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绕过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又是各个民族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世界历史”概念本是黑格尔提出的。他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世界历史是通过民族精神的阶段更替来发展的,冲破狭隘的民族和地域范围,由民族历史汇成世界历史,是历史演进的规律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以及交往的扩大,封闭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不断转变。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通过向外扩张,把世界上众多的民族和国家相继卷入到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体系中来。

资产阶级创造的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并进而消灭了各国各民族的特殊性,使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样,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在这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都不再可能是狭小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而是日益被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及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马克思、恩格斯进而以实例来论证了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的,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要不可避免地走向世界历史;这种走向是由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形式的变革,不仅取决于本国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还取决于与它相联系的其他国家内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受世界历史的制约;世界历史为无产阶级的存在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及其对外扩张,扩大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范围,消除了狭隘的“民族历史”和经济民族化、地域化状态,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加入到世界历史和世界经济进程中来,从世界历史整体的角度看,是符合区域性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93页。)历史上的资产阶级负有为未来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就是造成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而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就为人类的相互交往提供了重要条件。马克思是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来看待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的作用的,从这一点看,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条件和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所以,任何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走向世界历史。从这一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就是民族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文明并一度被欧洲各国奉为学习典范的中华民族,即使在17、18世纪还出现了100多年“康乾盛世”的满清帝国,为什么到19世纪40年代以后就迅速衰落了呢?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就不难发现答案了。其实在此时,正是欧洲乃至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形成并日渐明显、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之时,但当时的中国却走着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相左的道路,对内固守传统,反对变革;对外则闭关锁国、反对开放,盲目排外,最终失去了与世界交流、走向世界历史的大好机会,也失去吸收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机遇。

所以,从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的轨迹和不同民族发展的道路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就是民族国家不断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经济的过程,也就是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越发展,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进这一进程,尽管经济全球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但毕竟已经成为每个民族和国家都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所以,我们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走向现代化,就不能背离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不能失去历史又一次给我们提供的机会,要主动地、审慎地、不失原则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获得更好的外部条件。

三、经济全球化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曲折过渡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客观趋势,它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并非全是福音。作为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创和主导的、至今众多国家都要参与的客观进程,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这种矛盾和冲突除了表现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扩张而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各种派生矛盾扩散到世界各地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化、地区化的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并大力推行经济和文化殖民主义、政治霸权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及价值观,欲使经济全球化变为“西方化”或“美国化”,这种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全球化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抵制和反对。同时全球性的加强对民族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以及国家带来严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家权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迷失方向。因此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比以往任何时候表现得都强烈。因此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之间就会出现冲突,这些冲突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地区化也在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但还是以北美、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地区化,对他们而言,地区化首先是为了确保自己在这一区域内的各种利益,并依靠地区化从外部世界获取更多的利益,还可以作为讨价还价的政治工具。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也要借地区化保护自己的利益,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由于立足于本地区的发展,所以一些地区性经济组织在制定协议和政策、采取行动时就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排他性,它实际上是一种扩大了的“民族化”,难免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其他地区化之间产生冲突。

第二,国际性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全球化的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就是全球性问题的扩散,全球性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和贫富差距等,但更重要的是,如邓小平所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和平问题是政治问题,即东西问题,主要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即南北问题,反映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对其他国家进行掠夺和剥削,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和全球贫困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贫富鸿沟和“数字鸿沟”即信息技术差距在不断加大。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不可忽视的。同时,跨国犯罪也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总之,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的两极分化、环境退化、资源匮乏、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的存在注定了全球化不会是一路赞歌的。

第三,经济全球化要求超越国家与国家作用加强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是以经济的市场化、贸易自由化、生产和投资跨国化为基础的、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金融领域的自由化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减少对金融资本的管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追求的是垄断利润,其经济决策要求不受国家边界的约束,一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大力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这些都会对民族国家传统的经济管理和控制功能构成严重挑战,从而逐渐销蚀民族国家的权力。“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注:马来西亚副总理巴达维:《全球化——风险与前景》[n],参见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2000年6月7日。)但是,另一方面,单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往往势单力薄,很难化解风险,加上经济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要求各国必须强化政府的作用,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宏观干预和国际调节的力度,这就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冲突。

第四,经济全球化的扩散与反全球化的冲突。

世界经济的问题篇10

中国将继续以大国担当的姿态引领经济全球化

2017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反全球化思潮高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关键当口,这个演讲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发展,发出了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为推动世界经济更快地复苏,开出了综合施策的中国药方。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被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蕴藏了无尽的财富。在世界经济低迷徘徊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又被当成潘多拉的盒子,成了万恶之源。应该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全球贸易投资充分发展、全球供应链快速形成、全球技术进步高速推进的同时,也对一些国家的特定群体形成了冲击,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更加放大突出,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引爆了英国“脱欧”等一系列冲击性事件。

那么,世界问题的根源是经济全球化吗?在演讲中给出了坚定的判断――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比如,中东北非y民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问题都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而是源自战乱、冲突和地区动荡以及金融监管严重缺失下的资本过度逐利。“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诚然,我们不应过度赞誉经济全球化,但也不应过度诋毁经济全球化,将其一棍子打死。

经济全球化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是经济深刻变革的进程。如同几百年前,工业革命中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被机器工厂生产方式取代,造成了传统手工业者与工厂工人间的矛盾一样,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但今天世界上有几个人愿意将生活水平降低到工业革命之前的状况呢?受限于现有制度的不完善,经济全球化在增大蛋糕的同时可能使部分群体利益受损。但这里的问题不是经济全球化本身。回避问题的鸵鸟态度并不可取,因噎废食更不可取,勇于担当的领导者应当直面问题、顺势而为,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

找准了病根,才好对症下药。指出,世界经济长期低迷的根源在于,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协同联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这是一剂综合施策的中国药方,这是一套旗帜鲜明的中国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