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暴力的根源十篇网络暴力的根源十篇

网络暴力的根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06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1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2

关键词:网络通缉令;人肉搜索;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G35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6(c)-0093-01

一、网络通缉令的概念

所谓网络通缉令,是指个人借用网络对有违背社会公德或是违法乱纪的人和事加以曝光,聚合众多网民之力,将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隐私全部找出,并公之于众的行为。网络通缉令没有法律效力,它利用的是网民,惩恶扬善的心理特点和网络信息迅捷的传播方式,激起网民们的愤怒和同情,从而引发舆论浪潮,促使相关部门对现实事件给予干预。

二、网络通缉令的性质

网络通缉从主体、条件、后果都不符合通缉令的规定,并不是有法律效力通缉令,只是借通缉令名称达到引起网民注意的目的,属于民事行为的范畴。目前,依据网络通缉的内容和目的,可以将其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自己或近亲属的利益遭到损害没有确凿证据而在司法机关无法立案或已立案但无法继续侦查情况下,的寻找证据的告示。这种告示往往具有许诺给予酬金的意思,其性质类似于悬赏广告第二类是人当自己的某种利益受到侵害,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引起公众关注,并要求侵权方停止侵犯行为而的声明。这种行为的性质类似于自力救济中停止侵害请求权的行使。第三类是人针对某个具体的社会事件,为达到某种谴责、批评目的而的告示。

三、网络通缉令的形成和特征

(一)、成因。网络通缉令暗含着网络暴力的倾向,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事物,也有其发生发展的土壤。网络暴力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1、网民的朴素的正义观;2、行为人故意公布他人的隐私信息,并希望他人受到网络谴责;3、网络的虚拟性,这是产生网络暴力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二)、特征。网络暴力一般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对有关行为的不满而产生的朴素正义感。第二,行为的盲目性和从众性。由于互联网信息的随意性,其消息来源和真实性往往得不到验证。广大网民在看到信息时,往往直接展开讨论,并在部分网民的号召下采取“道德审判”、“惩罚”等行动,既不去考虑消息来源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不考虑审判与惩罚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表现出了盲目性和从众心理。第三,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模糊性。很多网民在讨伐他人时,往往不考虑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不仅在网络上进行语言上的侵犯,更经常的转换为现实的攻击方式。第四,损害后果的严重性。网络的暴力,往往造成受害人的精神和肉体上极大的痛苦,侵害了受害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和人格尊严等权利,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四、网络通缉令的侵权表现

网络通缉令通过公布他人隐私的手段使他人受到侵害,当然构成了侵权,而且主要是侵害了他人的精神性人格权,这主要体现在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并且其也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但这几种人身权并不是一次网络暴力就会全部侵犯。而是网络暴力可能侵犯的人身权。1、姓名权。“姓名是正当,指明某人时应使用其姓名。”因此姓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姓名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其姓名的权利。2、肖像权。肖像权是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以及肖像品享有的各种合法利益,并排除他人伤害的权利3、隐私权。自然人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活动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情况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利用权。4、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他人、社会对做人资格的评价依法享有的权利。“网络通缉令”将他人隐私和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使他人受到谴责,使其社会评价降低,当然其人格尊严权可能受到侵害。

五、网络通缉令的预防和规制

网络暴力归根到底是由于网络法制不健全,网络虚拟性以及人们道德水平还相对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引发的,因此要防止和规制网络暴力的蔓延,应从以下儿个方面入手:1、区分网络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对网络传播领域进行监管。应该在网上进行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法律上的区分。2、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力争建立健全网络法制。3、实行网络实名制。推行网络实名制是解决网络虚拟化的最好办法,要让任何违法行为承担他应有的法律后果才能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4、对侵权者进行必要的制裁。法律让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对侵权行为的制裁。5、建立完善的网络立法及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网络立法是控制网络情绪型舆论的有效保障。我国政府也应积极地参与到网络发展的过程中,用现代法制规范网络。6、逐步倡导绿色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根治“网络暴力”的最佳方式,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很多方式在网络中无法实施,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谁也不能肯定在未来网络又会带给我们什么程度“自由”。倡导网民的自律不仅能满足网民的“自我实现”需求,更能从根本上约束网络民众。

综上所述,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兴的侵权行为如果不加制止必然会不断蔓延,这样,将很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各项民事权利,特别是精神性的人格权。因此,应加大注意力度,通过各种法律手段和私力手段加以防止。这样,才能在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不致损害自己的权利。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

参考文献:

[1]陈志强,王艺.”网络通缉令”现象解析[J].东南传播.2008.5(总45期)

[2]李嫦宏,赵玉玉,探析网络通缉的法律问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总67期)2007.8

[3]满洪杰.网络暴力及其法律规治[J].专题研究-法治空间.2008.7.66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3

2012年3月20日,舒淇在微博中表态支持甄子丹,随即引发支持赵文卓的网友炮轰,许多网友到舒淇的微博上留言,谩骂声不断,甚至有网友将她成名前所拍的古装艳照都翻了出来。不堪忍受的舒淇于3月26日凌晨一条一条地把1000多条微博全部删除,并取消了全部关注,关闭了微博。众多公众人物纷纷声援舒淇,引起一片混乱。力挺舒淇的香港演员杜汶泽随即宣布以后再也不上微博,著名导演王晶则效仿舒淇把微博全部删除。

这一系列事件让网络暴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暴力何以再一次猛烈来袭?互联网如何实现理性回归?

何为网络暴力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在突破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一些事件还未经证实,就有网民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心理承受重压:甚至一些网民还挖掘出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网络暴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暴力,网上频频出现的人肉搜索、“水军”围攻等事件,都可以归入网络暴力的范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如何礼让,也知道不该随便问别人的工资,不问女士的年龄,这是礼貌所在。但是在网络空间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网络文化。

网络暴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往往是一条信息发出以后,很多人就假定这条信息是真实的,于是进行转发、评论等。但很多事件都证明,初始的信息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存在误导的。信息的人,有一些出于善意,但没有核实信息的来源,也有一些在主观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恶意。

此外,现实生活的紧张忙碌,让部分网友积蓄了较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为这些压力和情绪找一个发泄口,是网络暴力产生的—个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通过网络发言缓解现实压力和负面情绪,但是这种发言本身,不能骚扰、打扰别人,更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和正当的权利。

环境影响态度

“网络暴力”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由民间开始使用,后进入了学术界,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有些平常生活中循规蹈矩,甚至温文尔雅的人在网络上就会变成谣言的制造者和毫无理性的谩骂者呢?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野兽,人本身具有两面性,而且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个道德水准普遍不高的社会中,当监督力量减弱的时候,即使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某些人对自我的控制力有时候也会大大减弱,在网络这个空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就很容易超越日常人们交往的底线,出现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

浮躁心态的反映

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浮躁心态的反映。在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人们焦虑、浮躁的心态有所增加,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由于缺乏监管和约束,人们的文明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会降低,于是出现了在网上随意发泄,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侵犯的行为。此外,网络的隐匿性,也使人们从众心态加强,容易让个人宣泄转变为群体表现形式。

“非理性网友+网络水军”造就暴力

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相对宽松的虚拟空间中,一些非理性网友习惯于把自己的压力与不满发泄到网络上,还有人则出于无聊,制造事端,于是网络暴力时有所见。这样的网络暴力不仅侮辱了当事人的人格,也损害了网络的公信力。

实际上,在此次事件中,大部分网民都对舒淇表示同情和理解,王晶、杜汶泽、冯小刚、姚晨、陈坤、曹方、宁财神等众多名人也都力挺舒淇。尽管如此,为什么多数响亮支持的声音却还是比不过只占少数的“网络暴力”呢?有专家分析说:“实质上,短期内有组织的网络暴力只有一部分来自非理性的网友,大部分还是来自行动有素的网络水军,他们往往知道攻击对象的痛处,攻其一点便达到目的。”

网络暴力上危害

网络暴力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网络暴力看似针对个人,但观众是谁呢?观众是整个社会的人。这些人作为旁观者,他们在看热闹。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失去道德感,失去对人的爱心,而且往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是网络暴力对社会的一个根本危害,而这个危害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因为这个事情没有摊在自己头上,而一旦摊在自己头上,大家恐怕就会深刻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

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网络暴力事件,危害同样不容小觑。比如泄露他人隐私,表面上看无关痛痒,不过是说了几句话,但它造成的后果有时候是非常严重的,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存在大小之分,彻底将其根除才是正道。

如何根除网络暴力

文明理性表达

网络是公共空间,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这需要网民们加强网络自觉、提高网络自律,重视网络隐私保护。网络的确给了每个人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网络暴力。现在反对网络暴力,并不是不让网民们在网上说话,而是要求网民们文明理性地表达,不要造谣、谩骂,更不要侵犯别人的正当权利。如今网络趋于透明化,每个人都犹如生活在显微镜下,一言一行随时可能曝光于网络之上,这更提醒网民们应对自己在虚拟世界的言行负责。

守卫道德底线

现在上网的网民中未成年人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而网上的暴力行为很可能诱发未成年人去模仿。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一代人如果习惯于在网上恶搞、谩骂、造谣、诋毁,甚至随意搜寻、曝光他人的隐私,那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牢牢守卫道德底线。守卫道德底线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正当权利。你尊重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重你。

强化制度监管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4

【关键词】网络暴力;形成原因;治理对策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手段。尽管互联网有着诸多的优势,但其也产生了“网络暴力”这一有害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在近年来有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网络暴力”会给当事人和参与者带来许多危害,并且这些危害不仅存在于网络世界,还会扩展到现实世界中,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不良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影响越来越大的新的社会现象。但“网络暴力”的概念,却是备受争论,学界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事实上,“网络暴力”的“暴力”并不指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暴力行为。对于“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样容易使其内涵和外延得不到准确的界定,从而产生错误结论。根据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网络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暴力是指网络上网民进行的一些暴力活动,如暴力影片,暴力游戏,网络盗窃等的暴力行为。而狭义的网络暴力就是指网络舆论暴力,是不特定的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用激烈言论和公布个人隐私的手段对特定当事人进行群体谴责和惩罚,从而对当事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不良行为。

随着网络影响的日益扩大,在互联网技术缺陷,互联网用户自身修养不足以及相关调控政策缺失等因素的作用下,网络暴力事件在网上呈现蔓延的趋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暴力虽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发生,但其作用的对象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它一方面给事件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另一方面也扰乱了网络环境,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犯罪。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1、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匿名性和虚拟性是网络的突出特点。在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时空中,人们的行为不用像现实世界中那样为各种客观事物所制约,变得“非实体”化了。人们在其中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是保持匿名的理想场所,网络极大地鼓舞了匿名的互联网用户参与和推动网络暴力。此外,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网民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己想要的信息。这虽然是有利于言论自由和思想交流的,但是也因缺乏对网民的有效监控而存在相当大的道德隐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网络比其他媒体更能容纳人们的冲动与暴力,因此增大了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

2、我国网民的结构特点

年纪较轻、学历较低是我国网民的突出特点。不少网民在网上表现出心理不成熟、情感脆弱等特点。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由于缺乏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而容易冲动,并容易受他人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大部分的网民对发生的事物都渴望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较低的教育水平限制了他们做出客观、细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往往使他们无法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这促进了网络暴力的形成和扩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网民缺乏法律意识和其自身的从众心理导致了网络暴力的形成。当网民在发表网络评论时,许多人υ鹑魏头律规定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实现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时候却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律的不健全更加剧了网络暴力的蔓延。我国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专用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涉及到了保护网络中的肖像权、名誉权等。二是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这种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虽然近年来我国关于网络的立法逐渐多了起来,但大多数都是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法律法规依然不健全。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可操作性比较差,处罚力度也较小,无法对散播网络暴力的网民形成有效的约束。这些都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

三、“网络暴力”的治理对策

1、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虽然是一个跨越全球的虚拟世界,但它毕竟还是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网络也必须要受到社会法律的约束。然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遭受网络暴力侵害的人却很难找到依法维权的合理途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在我国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要想找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者是比较困难的,受害者找不到要投诉的对象。其次,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在依法维权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相关的法律支撑。最后,在我国现在的法律体制下,要想对网络暴力进行治罪,将会付出高昂的成本并且难度极大。因此,面对网络暴力的侵害,受害者往往求助无门。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加快速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让网络暴力受害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基本上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但是,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往往隐私权受到侵害,而处理这类侵害的时候能够援引的法律法规又很少,导致受害者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面对这种窘境,我国也在加快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事实上,我国可以制订一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并在其中加上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的条款,使个人信息的披露和保护在法律的大框架内有序地进行。

2、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上的新兴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自由发声的平台,但网络新兴媒体匿名性的特点也是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度,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因为只有这样网民的责任意识才能得到加强,才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事实上,为了促进网络信息传播朝有序化方向发展,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2012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网络信息,并进一步要求网络运营商在办理用户网站接入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在推行网络实名制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相关技术水平,保证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确保个人的隐私不会因此而泄露。在网络新媒体的注册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让网民自由选择用真实的名字还是虚拟的名字作为自己前台的名字,而在后台注册的时候,则要求网民必须提供自己真实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既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又能使网络舆论传播处于监督之下。

3、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了其自身的文明程度,一个国家网民的整体素质反映了这个国家网络的文明程度。我国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说明了我国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而网民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媒介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我国网民的素质,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分e入手,综合提高。从文化素质方面来看,低学历人口在我国网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互联网在低学历人口中逐渐普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接触到网络,成为新的网民,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提高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升网民素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推进文化“扶贫”,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网络,开阔眼界,提升生活品位。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继承吸收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因为这是我们道德的根基。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分析现代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特点,参考当代道德规范的新要求,制订出一些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并让网民学习和遵守,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和遵照执行。接着,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网民的法律素质。网络暴力事件之所以在我国频繁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民的整体法律素质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网民积极学习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到知法、懂法。媒介素质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指网民合理地享受大众媒体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体上的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媒介素质的目标是使网民成为能够善用媒体,对媒体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做出独立、正确判断的公民。我国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折射出了网民媒体素质的欠缺,需要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公民的媒介素质。最后,心理素质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特征的实际发展状态。为了有效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引导网民自觉提升心理素质,在网络世界中努力做到遵守法规、心中有责、尊重他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事件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频频发生,给网络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我们只有采取多种手段对网络暴力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还网络和现实社会一片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永华.互联网与网络文化[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王菲.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104-105.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5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失范表现

关于网络暴力,至今尚无一个规范定义。笔者认为,它应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行为,它是一种行为的失范。这种行为有以下具体表现:

散布谣言,进行人身攻击。在网络上肆意散步谣言,不良图片或言论等,并栽赃嫁祸到他人头上,置该人于舆论浪尖。如2008年初。一组“北大女生国外裸奔”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并谣说裸奔的女子是留学生张颖,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aV截图,这场谣言风暴愈演愈烈,迅速波及国内近千家论坛,张颖被迫休学,回国维权。

肆意传播他人隐私,随意侵犯隐私权。即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日志等个人隐私公布到网上,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网上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他们原有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近几年出现的“人肉搜索”引擎、屡见不鲜的“易录像”等。

非理性谩骂,脏话侮辱性攻击性的话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对自己所说的话无所顾忌。于是很容易出现一些低俗甚至脏乱不堪的语言,出于盲目的跟风心理,很多网友一看到有人开骂,也就不分青红皂白,跟着骂起来,导致骂声一片,给被骂者形成强势压力。

二、网络暴力的深层原因分析

许多专家在归纳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时,都把它归结为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所致,认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得网民无所顾忌,笔者认为暴力并非网络特性所致,网络的暴力来源于网络幕后的人和人性。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放在网络上就是“网络即人”――人的善的、恶的本性,人追求自我的本性与对集体的归属本性,人的自我表现欲望与向社会展示的欲望,等等。因此我们应该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千年封建统治积淀下来的人性缺陷。汉代以来的“告缗制度”、“保甲连坐制度”等制度的影响。汉武帝时,为防商人手工业者偷税漏税,下令百姓告发偷漏缗钱者,称为“告缗”。“保甲连坐制度”系宋代以后的封建旧制,保甲编组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甲内如有人违法其他人不揭发,则全甲受牵连。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中国人爱揭人丑、喜看人倒霉的性格缺陷,这个缺陷在匿名的网络里就更明显地暴露出来,“人肉搜索”以及网络无端地谩骂一大部分是出于看当事人倒霉出丑的娱乐心理,虽不排除一部分人是为打抱不平,但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理,从被追捕的猎物的痛苦中取乐。

中国人的传统教育影响。受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崇尚道德,一定程度上却又缺乏公共道德观念。加上传统教育中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做事容易极端化,由此造成人人都厌恶不道德行为,喜欢惩恶扬善,但往往在“惩治”过程中表现出极端行为,出现“红卫兵思维”现象,认为只要目的是正确的、是善的,过程如何不重要。在网络暴力中,不能否认有些人是出于对不道德行为的惩治心理,但是他们在惩治过程中由于公共道德意识的淡薄和自身修养的不足,简单地用了以暴治暴的方式,丝毫没发觉他们已违背了伦理道德。

“80后”年轻网民占绝大部分。据有关网络统计表明,在中国,35岁以下的网民占82%,其中24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3.3%。而中国的年轻一代深受中国巨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突出特点就是理性对话和平等交往精神的严重缺乏,在此环境中长大的"80后”不可能懂得尊重别人的说话权利并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平等理性地和他人进行讨论交往的重要性。他们养成了一种分裂的人格:表面的遵从和内心的拒绝,这种拒绝是非理性的、破坏性的、情绪化的。是不加选择的和发泄性的。由于在公开场合不能发泄内心的这种破坏欲,一旦网络提供了这种机会,就会加倍激烈地爆发出来。

网络法律和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网民还不能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在我国,网络在大众中推广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迄今,因特网上尚无全球统一的网络规范。我国网络管理的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法规的研究都存在滞后现象,这使网民在网络空间上陷入无法可依、无规范可循的茫然状态。另外。现实社会转型时期所存在的一系列伦理道德的滑坡现象,使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存在有了现实参照。而我国网民自我道德约束力仍很薄弱,在这样一个无所约束的自由国度,还不能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三、完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是防止网络暴力的根本手段

对于网络暴力的对策,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实行网络实名制、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但这些方法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笔者认为,这些方法大多是治标不治本,根据上面对网络暴力根本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监督必须强调网站和网民的自律,网络自律的加强是全民素质提高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将重点落实到加强道德教育上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以及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网络行为,真正发挥网络监督的强大力量。

四、如何进行网络的伦理道德建设

进行立体多面式的网络道德宣传。各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应大力宣传和倡导网络公共道德,并进行“慎独”教育,使网民在没有周围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能自持而“不逾矩”,形成倡导网络文明,谴责网上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舆论强势。同时,道德修养的提高、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全部精神财富的武装,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专注于道德一个方面,还要注意道德的其他辅助方面,使网民在智、体、技艺等各方面得到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注意在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构建网络道德。网络道德虽应具有网的特性,但网络与现实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网络道德需要在与现实社会的不断互动中构建,不能寄希望于单就网络构建与世隔绝的理想真空。特别是对“80后”的年轻一代网民,他们的暴力行为很多源于与现实社会的不相融。其他大部分网民也是受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或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将其发泄于网上。因此,家庭、学校、社会要为青年一代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样逃避现实、在网上宣泄仇恨心理的青少年就会减少。同时加强现实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网络道德建设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发挥行业人士和典型个人的引导示范作用。人们都有模仿和追求卓越的一种心理特征,据此,一方面,应强化行业人员自律,规范网站行为。因为行业人员可以说是网民网络社会中的“行为老师”,是引导网民的重要力量。而目前一些网站受经济利益驱使,迎合一些网民的低级趣味,放纵论坛和聊天室的不良言行,客观上为网上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平台。目前急需网络业界提高企业道德水准,加强行业自律,多提供格调高雅的内容和服务,使网络行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利用个人典范进行引导,也是一种有效方法,可选择生活中存在的,而在网络中有一定代表性。又和网民身份较接近的道德模范进行宣传,这种方式网民较易接受,能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6

【关键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视频播放成功率拨测powza数据库

[abstract]inordertosolvetheproblemssuchasthelowsuccessrateoftheinternetvideoserviceandtheexcessiveusercomplaints,thepaperanalyzestheinfluencingfactorsofthesuccessrateofthevideoplaythroughtheactualplaycase,throughthevideoFlashpluginloading,ipaccessrights,p2pdomainnamepointingFocusingonthekeyelementsoftheoperatorperspectivetoimprovethesuccessrateofvideoplaybackmeansandmethodsdesignedtohelpsolvethevideoplaybackfailure,themorethenumberofCartonandotherissues.

[Keywords]iSpvideoplaysuccessratedialtestpowzadatabase

1引言

互联网视频(internettV)业务一直深受用户喜爱,在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承载网络上,45%的流量为流媒体流量,占据了iSp的大部分带宽。目前视频网站越来越多,有如爱奇艺、央视CntV、暴风影音、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等,同时随着电视盒子的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内容服务商)厂商越来越多,iSp如何更好地承载这些视频业务,如何给用户带来更优良的体验需要研究与探讨。本文着重以提高用户体验为目标,对热门的视频业务的组网、调度过程以及其他一些影响播放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剖析,从iCp厂家的调度节点、iCp厂家的p2p控制策略、资源引入等几个角度出发,旨在提高视频播放的成功率,提升用户视频播放感知[1]。

2视频播放业务现状

目前针对用户投诉量高的视频业务进行了拨测,通过拨测结果发现,在央视CntV、暴风影音、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播放成功率较低,如表1所示:

3影响视频成功率的因素

通过对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分析,总结出目前影响视频播放的因素[2]主要有:

(1)用户操作不当:用户存在登录错误、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协议、DnS(DomainnameSystem)服务器设置、网络防火墙设置错误等问题,导致访问失败。

(2)终端问题:用户终端中毒、手机故障、网卡故障等。

(3)线路问题:网卡终端、网口脱落等。

(4)网络环境:带宽不够、小区网络故障等。

(5)缓存问题:缓存系统对此网站进行缓存的业务无法播放。

(6)源站原因:由于源站自身原因产生调度错误,在没有资源引入的情况下,源站自行将用户请求调度到其他省份,由于流控策略导致用户获取不到该省份的数据,从而播放失败。源站自身的播放插件问题导致用户无法加载Flash插件,播放失败。

(7)DnS域名解析[3]:DnS是用户请求反馈数据的第一步,通过调整DnS的解析地址,可以将用户的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分发到不同资源上。例如:将爱奇艺调度至iDC资源,这样用户就不必去源站请求资源调度,而在省内DnS服务器上即可做到,可大大减少视频播放的等待时间和卡顿次数。而某些视频网站由于程序控制,对于不同资源模块的调度方式也不近相同,在各个资源调度切换(例如p2p-CDn(peer-to-peerorContentDeliverynetwork,点对点网络或者内容分发网络))中每次都会请求DnS返回服务器ip,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控制用户直接访问到某个资源上,将大大减少卡顿时间。

(8)ip地市权限问题:用户的ip地址不在访问列表中,不被允许访问。

4案例剖析

4.1源站调度错误

在没有资源引入的情况下,用户访问和请求都是由源站调度到其他省份,而其他iSp由于流量成本压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流量控制策略,流量控制策略直接导致用户无法获取到该省份的数据,流媒体数据加载失败,从而播放失败。某些源站由于播放加载页面时需要提前加载播放的Flash插件,而各个源站的插件不尽相同,故插件文件也会导致播放失败[4]。

具体案例:

某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内容运营中心接到用户关于使用暴风影音网页播放视频经常失败的投诉之后,使用暴风影音客户端对用户的播放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具体的拨测数据,发现暴风影音的播放成功率较低,在20%左右,针对相关问题,运营人员对暴风影音进行了抓包测试:

(1)根据对数据大量抓包分析发现,播放情况与域名相关,加载这个域名的时候会出现失败。

(2)根据抓包分析,得到问题域名的ip地址,解析ip后发现,目前提供服务的节点为北京节点和成都节点,而服务给运营商的节点地址为成都节点。

(3)由于windows的域名解析服务首先是通过对“/windos/system32/drive/etc/hosts”文件进行解析,如果这个文件定义了域名和ip的关系,则会先使用hosts文件进行解析。通过对域名绑定测试,将暴风影音网站的域名强制解析到某省份的节点上,在iSp网络下通过绑定hosts文件,即hosts文件执行以下操作“221.204.234.44,60.220.197.199”,播放出来的效果为:北京节点广告几乎全部可以播放,视频资源部分可以播放;成都节点广告几乎全部不可以播放。而服务给iSp的为成都节点,直接导致了用户在获取成都节点资源的时候出现失败。

4.2DnS域名解析

在用户访问互联网的过程中,DnS解析(即域名和ip地址的解析)是所有访问请求的第一步,iSp通过对DnS的调度,可以针对不同的网站和不用的用户群体分配不同的互联网内容资源。例如:将某个视频网站不通过iCp的调度方式,采用DnS的劫持,将用户的请求直接分配到某个节点之上,从而减少用户通过源站和其他节点之间的相互调度在网络中转时给用户带来的网络等待。

具体案例:

某省运营商在日常巡检时发现,央视盒子在程序最开始加载广告的同时,程序下方显示p2p启动失败,广告播放完毕后画面即处在一直加载的状态,需要等待1分钟才出现画面,等待时间较长,容易让客户误以为视频播放未成功。

根据对央视CntV的播放测试发现,央视CntV播放完广告之后,在请求资源时会先发起p2p的资源请求,p2p模块加载的时候,通过域名在DnS服务器上查找到了一个ip,根据此ip去服务器请求资源,而iSp的带宽保障策略又不允许p2p流量通过,程序请求不通过,继续调用CDn域名。等待时间即出现在p2p域名请求的过程中。

4.3powza数据库无权限

powza数据库为ip访问权限数据库,用户在使用移动网络获取到ip之后,如果此ip不在powza数据库中,用户则没有网络访问权限,无法请求到视频数据,导致播放失败。

具体案例:

手机端的部分用户在使用央视CntV播放视频时发现,广告播完之后画面一直处于加载的状态,而在pC端测试却无此问题,通过对多个安卓终端在3G/4G网络下测试发现,只有部分ip存在此问题,由于故障处于223.104.94.0/24中,故与源站进行联系,发现223.104.94.0/24这个地址段为新增的ip地址段,在ip138上没有更新,归属地显示为“中国移动”。在本省的移动powza数据库中没有此ip的信息,导致用户对该网段没有访问权限,在加载视频的时候无法加载。

4.4省内资源引入问题

在省内资源引入的问题上,对于iDC资源在引入之后未有其他保障措施,由于iDC服务能力不够导致了用户播放失败。

资源调度方面,iSp省内没有CDn节点,而本省iSp无法控制他省的网络策略、流量、带宽等情况,用户在点播视频时受限于这些因素从而播放成功率不可控。

5解决方案制定

5.1问题列表

影响视频成功率的问题及时策列表如表2所示。

5.2问题对策

(1)对策一:协调源站资源节点更新

协调暴风影音源站,针对用户插件无法加载的问题对贵州访问的成都节点的Flash插件进行更新,更新之后用户不再出现播放插件无法加载的情况。在解决此问题之后的两个月,暴风影音网页版全国均不能播放,抽取北京、河北、贵州、陕西等8个省市进行测试后发现情况相同,与其他运营商抓包分析发现视频问题的产生与域名相关,更新该域名全国移动节点后视频播放恢复正常。

效果:在源站修改问题之后,网页版播放正常。

(2)对策二:p2p[5]域名指向为空

在针对央视CntV播放卡顿的问题中,用户请求p2p域名,DnS和用户交互的时间导致了用户点播卡顿。省内流控对CntV的p2p的流控限制为0,在引入了央视CntV的CDn资源之后,在DnS服务器上将央视p2p域名直接指向为空,DnS服务器直接返回空给用户而不去解析,这样就减少了交互时间。

效果:将央视CntV的p2p指向为空之后,p2p和CDn的节点切换时间减少了23s,用户在播放完广告之后,只需要等待p2p到CDn模块的切换时间(大约在0.01s)即可观看视频,无卡顿感。

(3)对策三:powza数据库专人更新

由于powza数据未更新导致对央视CntV访问失败,故将新增的地址段加入到powza数据库中。目前公网地址更新均由集团公司负责,且每次更新针对的目标也不一样。今后将安排专人进行powza数据库更新,所有的公网ip也将由专人负责。

效果:将新增地址段加入到powza数据库中后,播放正常。

(4)对策四:省内资源引入[6]

为了集中解决资源受限于他省而不可控的问题,贵州移动互联网支撑室经过多方联系,与暴风影音以及央视CntV商务部门建立了CDn引入协议,成功引入了暴风影音和央视CntV贵州CDn节点,暴风影音和央视CntV的播放将不再经过成都或其他CDn节点省份而使用自己的资源,实现对本省用户访问的内容可观可控。

6效果评估

通过资源引入和源站协调工作,在对视频网站进行模拟用户播放的拨测测试后发现,暴风影音的播放成功率由原先的80%提高到了100%,央视CntV的播放成功率也由65%提高到了100%,同时爱奇艺的视频服务质量也大大提高。整改后当月拨测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7]。

7结束语

针对互联网视频类故障进行研究,深入各iCp的视频服务原理,对影响互联网视频播放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视频服务商进行归类,针对相同的服务方式,对影响视频播放成功率的要素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合于大多数视频播放成功率提升的方案方法。在解决了央视CntV、爱奇艺、暴风影音的播放感知不理想的问题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后期将不断完善业务测试保障体系,对各大视频网站的网站调度和访问原理进行梳理,作为后期处理该类问题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杰.互联网视频产业发展要素[J].互联网天地,2013(1):35-39.

[2]陈卓.改善p2p流媒体系统服务能力的架构和机制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3]杜跃进,张兆心,王克,等.基于用户感知的DnS解析网络性能测量技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1):11-0-115.

[4]牛宪龙.云网络视频服务平台及其资源调度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5]刘晨光,秦华.基于混合式p2p的域名系统中超节点选择策略[J].微计算机信息,2010(9):107-108.

[6]孙银青,文静,李倩,等.Cache、CDn、iDC内容引入协同策略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5(3):51-54.

[7]马志龙.基于用户感知质量优化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8]杨戈,廖建新,朱晓民,等.流媒体分发系统关键技术综述[J].电子学报,2009(1):137-145.

[9]杜建凤,姜欣,吴茜,等.互联网资源引入效果评估方法设计及实现[a].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7

[关键词]防雷技术设备防雷感应雷的防护差模及共模浪涌的防护。

[编者按]从某种意义上讲,通信网络运营绝对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尤其是遭遇强雷暴天气时,位于户外的传输线缆、无线基站和交接箱等部分,都会遭遇“被雷一下”的问题。对于有线网络而言,随着运营市场化、服务规范化和管理精细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业务线的不断延展,对无间断持续服务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如何有效预防雷电对网络造成的破坏,不但是个安全问题,更是一个业务问题、经济问题在本期的专题中,来自保定及南京的作者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在分析雷电损害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各种防雷技术及实际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您的日常工作带来有益参考。热忱欢迎您的实践经验,来稿请发.cn。

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对于雷电的防护,不仅要做到遭遇强雷电时自身不受损伤,更重要的是保证网络信号不中断。在2008年以前,保定有线网每次遭遇强雷暴天气时,均会出现大量放大器停止工作的现象,最严重时达到500余台,如何有效避免雷电对有线网络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成为保定有线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从2008年8月开始,保定经过深入研究及全面测试,出台了解决此问题的防雷技术方案。截至目前,该方案已经过两次强雷暴天气的检验,有效避免了有线电视网络因受雷电影响而中断信号的现象。

重点与难点

1 防护重点:感应雷

造成灾害的雷电主要有直击雷及感应雷两种形式,其中感应型雷电会对有线电视网络构成威胁及损害。

直击雷是指网络设备或线路成为雷暴的放电回路,带电云团直接通过它们放电,但这种情况对于有线电视网络来说极其罕见,尤其在城市中几乎不可能遇到。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众多的建筑及很多设施均远高于有线电视线路及设备,其构成了有线电视网络的保护屏障,能有效避免有线电视网络遭遇雷电直击。在野外或山区,失去建筑、植物及其他设施保护的有线电视网络有可能会遭遇直击雷的损害,但相对于感应雷电来说,其几率要低得多,一般来说概率小于1%。其主要是由于带电云团只有通过有线电视线路或设备对地放电才会形成直击雷,而大约有95%的雷电是云间放电,剩下5%的云地放电,在位置及高度上要与有线电视网络或其设备巧合,显然几率非常低。防止直击雷的方式主要包括加装避雷针或避雷线,避雷线是指在有线电视线路上方架设类似于高压输电线路上方的避雷线,并对其进行有效接地,此问题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不予详述。

感应雷是雷暴产生的电磁场在传播途中遇到有线电视线路或设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及电压。这种感应电流及电压的强弱与雷暴的强弱及雷暴与线路或设备的距离有关,同时无论云间放电还是云地放电,均会在有线电视线路及设备上产生感应电流和电压。据气象专家介绍,由于气候及环境的变化,近年来雷暴的密度及强度均呈显著提高的趋势,因雷暴形成的电磁场非常强,能在有线电视线路及设备上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和电流。因此,如何避免感应雷对有线电视线路及设备带来的危害,是有线电视网络防雷的重点及难点。

2 防护难点:由供电线路引入的感应雷

由雷电引起,在有线电视网络和设备内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有两个途径:一是射频信号传输途径,如电缆和各种设备的信号通道;二是由供电线路引入。其中,防止供电线路中的雷电感应电压施加到设备内部电路上对设备造成的损伤,是有线电视网络设备防雷的重点及难点。

由于有线电视信号采用非平衡传输,电缆的屏蔽层、设备及器件的外壳既是外导体,也是信号通道的组成部分,因此,当电缆屏蔽层、设备及器件的外壳产生的感应电压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损伤设备的元件和电路。另外,由于电缆的屏蔽网、设备及器件的外壳,能有效屏蔽雷暴形成的电磁场进入内导体或内部电路,因此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及器件遭雷击损坏,并不是由于雷暴电磁场穿透屏蔽,在内导体或内部电路上形成高感应电流及电压引起的,而是由于在外导体上产生了较高的感应电压,而良好的接地则可避免在外导体上形成高电压。因此,根据网络所处的环境,对外导体进行规范接地,在少数受雷电威胁较大的区域,提高接地密度,不但是避免有线电视网络受雷暴影响的有效措施,而且也是将感应电流及时泄掉的根本之法。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补充手段,如在设备及器件的内外导体间增加隔离电容。因为雷电的频谱能量主要集中在100~200kHz范围内,远低于有线电视5mHz的信号频率,因此隔离电容可有效阻止外导体产生的感应电压施加到内部电路上。

但当外导体的感应电压超过电容的耐受值之后,电容就会被击穿,进而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这种将感应电压堵在外面的办法,只是防雷措施中一个辅助的办法。笔者认为,在确认接地良好的前提下,仍不能有效避免器件或设备损坏时,可将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或舍本求末。

保定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受雷电影响而停止工作的网络设备全部是电源部分受损,其中较轻的为保险管烧断,较重的则是电源板损坏,极少数信号通道受损的设备也伴随着电源板损坏。而无论电源受损的情况如何,均会造成网络停止工作,因此对以上三种现象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应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予以有效避免。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中有源设备的接地,并不能直接将电力线路中强大的感应雷电电流泄掉,甚至可以说对其毫无作用,即单靠加强接地,并不能提高网络设备对感应雷的防护能力。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电力线中的感应雷对网络设备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是有线电视网络防止受雷电影响的难点。

防护性能需求分析

1 有线网络基本处于雷暴威协性最大的区域

在iCe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中,将雷电威胁的区域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受威胁性最大的暴露区域为LpZo区,建筑物外部很少遭到直接雷击但本区电磁场没有衰减的防护区域称为LpZoB区。根据以上定义。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几乎均处于LpZoB区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有线设备虽然安装在室内,但只要其供电线路直接从室外引入,且供电线路自室外至设备间没有安装SpD(防雷保护器),也应看作是处于LpZoB区。

2 差模、共模浪涌的防护同等重要

供电线路中的浪涌电压有两种模式:在其相一相和线一线之间的浪涌电压被称作是差模浪涌,在相一地和线一地之间的浪涌电压被称作是共模浪涌。由于电力线相一相及相一线之间的距离很近,甚至会紧紧并靠在一起,中间只有绝缘层相隔,受雷暴电磁场感应,在供电线路各条线上形成浪涌电压的相位及幅度差异很小,因此,供电线路中由雷暴引起的浪涌基本上均是共模浪涌。但笔者经过进一步思考后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由于各相、线之间的负载不平衡,随着雷电浪涌在线路中的传播,相一相和相一线间浪涌电压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即差模成份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单相用电设备来说此现象更加突出,原因是在单相电供电回路中,其中的一条是直接与大地相连的中性线,其与相线相比,两者与大地之间的负载极不平衡。因此,对单相用电设备来说,差模及共模浪涌的防护同等重要。

3 防护标准分析

鉴于有线网络均处于雷电威胁区的现状,决定了有线设备对感应雷电应具备很强的防护能力,同时,有线的网络特点决定了其防护最终目标为:遇有强雷暴时有线有源设备能正常运行。我们发现目前尚没有国家及行业标准对相关问题给出具体规定,在有关防雷的各项标准中,只有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YD/t1492-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可以借鉴。该标准附录c中规定:“各类通信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雷电过电压抗扰度要求,根据需要通过抽测网上运营设备的抗扰度水平,掌握通信局站防御雷电的整体综合安全指标。”其中,对接入网及传输设备的交流电源接口规定见表1。

该标准给定的通信设备抗扰度测试方法如图1。

由YD/t1492-2006得知,通信行业接入网及传输设备对浪涌的防护水平要求高于6kV,且要求在规定浪涌电压的冲击下,设备不产生损害或出现其他紊乱,如保护器件的误动作等。显然有线电视网络设备要高于通信局(站)内的通信接入网和传输设备,因此其防护标准也应高于6kV,根据保定的实践应达到10kV(注:保定相关测试均在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进行)。

4 现有的常规设备防护性能不理想

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有源设备采用的均是开关电源,由于缺少了串联稳压电源中的变压器,因此抗浪涌能力非常差。保定的实际应用证明,不但雷电会引涌,日常停电、来电、大负荷设备的开关等,均会在电网中产生浪涌,对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而早期的网络设备(主要是放大器)一旦遇到雷雨天气则会发生大量的电源板损坏,那时设备自身的防护措施为:在电源保险管后的220V相线及中性线间跨接一只门限电压为600V的气体放电管。

笔者认为,在设备拥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仍发生电源板损坏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SpD后面的电路抗浪涌电压值为600V(厂家提供),超过此值后,电源板就有可能损坏;其次,气体放电管反应较慢,在其导通之前,过电压已导致后面的电路损坏;第三,保护措施对共模浪涌不起作用,而供电线路中的雷电感应主要以共模为主,即使在单相供电系统中,其共模成份也占主流。厂家应保定要求对电路进行改进后,烧坏电源板的现象降低到3%(在受影响设备中的比例),但改进后,烧断保险管的现象仍大量存在,通过对改进后的设备进行测试(早期设备已无样品),结果触目惊心:当测试电流为120a(8/20μs波形)时,首次出现烧断保险管现象,表明回路电压已超过SpD组件的门限电压;更换保险管后,其防护能力更降至100a以下。测试中心的专家研究分析后认为,面对如此之低的防护能力,再测下去已毫无意义,因此,没有测得该产品的真实抗压数据。图2为厂家提供的设备雷电防护原理图,其他厂家的产品在原理上基本与其相同。下面,笔者就依此对开关电源型网络设备的抗压保护特性进行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防浪涌保护电路由两级组成:第一级对共模浪涌的保护电压为900V(DRi+RVl或DR2+RV1),对差模浪涌的保护电压为1200V(DRi+DR2);第二级中,t1对共模浪涌起阻碍作用,c2和c3起泄流作用,RV2对差模的保护电压为300V(这与我们的测试结果相吻合)。理论上这种两级保护电路基本能有效保护后面的电路免遭浪涌电压损害,但是,从实际应用角度,这种模式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首先,无论是出现共模还是差模浪涌,只要SpD导通,前面的保险管就会被烧断,导致设备停止运行,尤其是第二级保护电路中的RV2对差模浪涌的保护电压只有300V,当来自供电线路的差模浪涌超过此值后,RV2会导通烧断前面的保险管;其次,图2中的DR1及DR2两只气体放电(图中符号为瞬态抑制二极管)反应速度慢,t1又太小,当共模浪涌来临时,在保险管被烧断之前,后面电路可能已被损坏。保定的情况为,当出现强雷暴天气时,总会有10~20台设备的电源板损坏,一般情况均是其是保险管被烧断。

技术措施及性能分析

1 先堵后限是最佳方式

防雷采用的是均衡原则,即通过阻碍、泄流(限压)两种基本方法或混合运用这两种方法,避免在设备相关端口上出现过压现象。针对有线遇到的问题,不能采用单一的泄流方式,而阻碍方式的原理为依靠串接感性器件来阻挡雷暴感应电流的通过,单一采用阻碍方法就可大大提高网络设备对供电线路中雷电浪涌的防护能力。如果在感性器件后面并接限压型SpD,则防护能力会更强,可将感性器件后面的电压限制在设备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另外,由于所加感性器件对雷电脉冲呈高阻,所以,当雷电浪涌来临时,限压型SpD所释放的电流也会大大降低(测试数据显示,能降低一个数量级),从而有效避免烧断保险的现象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论述的先堵后限,与前面介绍的信号通道的防护要以泄为本并不矛盾。这里的先堵,是为了避免供电线路中的感应雷电脉冲进入设备;前面论述的以泄为本,则是为了避免在信号通道的外导体上产生高电压,根本目的均是为了避免在设备上出现高电压,因两者防护的对象不同,因此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2 感性器件的选择

由于差模电感只对差模浪涌起作用,因此不予考虑;共模电感理论上只对共模浪涌起作用,但因存在漏磁。对差模浪涌也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可作为一个选项;共模电感的漏磁越大,对差模浪涌的防护作用也就越大,但对共模浪涌发挥的作用会相对减小,考虑单相用电设备对共模及差模浪涌的防护能力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应选择对共模及差模浪涌感抗基本一致的共模电感;50Hz电源变压器除对差模浪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还能够完全阻断共模浪涌,主要是由于共模浪涌在变压器输入端没有电位差,形不成初级电流,因此次级也就不会存在感应电流。结论:对于感性器件来说,50Hz变压器是最佳选择。满足要求的共模电感次之,差模电感则不可选。

3 不同防护措施的性能比较

为了验证分析结果,寻找出最佳的防护措施,保定对5种不同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测试,测试采用电流注入法,冲击波行为8/20μS,测试模式为差模,注入点在220V的90度相位上。各种防护措施的防护性能如下:

(1)SpD+串联稳压电源模式,防护性能最弱(图3)。

测试数据为:测试电流为3.5ka时正常,形成的回路电压为2.07kV,回路电流为1.56ka。当测试电流上升至4ka时,保险管被烧断,此时形成的回路电压为2.35kV,回路电流为1.79ka。

(2)SpD+共模电感+原设备开关电源模式,防护性能略优于(1)模式,原理见图4。

测试数据为:测试电流为4ka时正常。形成的回路电压为2.48kV,回路电流为1.72ka。当测试电流上升至4.5ka时,保险管被烧断。此时形成的回路电压为2.99kV,回路电流为2.23ka。

(3)共模电感+SpD+原设备开关电源模式,防护性能排第三。原理图见图5。

测试数据为:测试电流为14ka时正常,回路电压为6.5kV,回路电流为0.3ka。当测试电流上升至16ka时,保险管被烧断,回路电压为9.03KV,回路电流为3.7ka。测试数据显示,与(1)、(2)模式相比,该方式的浪涌防护性能明显提高,而回路电流却降低了―个数量级。

(4)串联稳压电源模式,防护性能为位列第二。原理如图3,只是将变压器前面的SpD组件全部去掉。测试数据为:测试电流为16ka时正常,回路电压为7.45kV,回路电流为0.2ka。当测试电流上升至18ka时,保险管被烧断,此时形成的回路电压为8.3kV,回路电流为6.0ka。但其烧断保险时的现象比(3)要柔和得多,保险座无损伤,仅保险管爆裂。

(5)隔离变压器+SpD+原设备开关电源模式,防护性能最高,原理见图6。

测试数据及测试现象为:当测试电流为18ka时,220V电源接线端子处击穿空气,形成放电;加大接线距离后继续测试,20ka时,前面加装的5a磁插保险保险丝被烧断,此时线路中感应的回路电压及电流分别是9.9kV和7.4ka;将磁插保险短接后继续测量,当测试电流为24ka时,设备电源线接头处放电。测试专家认为,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包裹电源线接头的胶带缠绕不规范,或胶带性能较差,使绝缘胶带及空气被击穿所致,此时回路电压和电流分别是10.2kV和10ka。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包括在出现空气被击穿现象时。放大器一直在正常工作,这表明:流过放大器保险管的瞬间电流在保险管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此时已开始出现频繁放电情况,因此专家建议结束测试,专家的意见为:考虑到放大器的工作环境,这样的防护性能已能完全满足要求。

保定只是对差模防护进行了测试,考虑到变压器可对共模起到阻断作用,因此此措施对共模的防护性能基本没有问题。

4 综合结论

结合原理及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SpD置于感性器件之后的先堵后限措施,防护性能大大优于SpD置于感性器件之前的先限后堵措施;

变压器的防护性能大大优于共模电感;

加大共模电感后的电感量,可进一步提高共模电感方式的防护性能,但对共模浪涌的防护则无法达到变压器方式的水平;

在串联稳压电源中加入SpD后,其防护性能可达到或接近变压器+SpD组合的性能。其中,只有单一的变压器发挥作用时,就可使串联稳压电源的防护性能超过16ka;如果在变压器次级并接适当的SpD(视工作电压而定,要介于工作电压和后面电路耐压之间),防护性能将接近或达到隔离变压器+SpD的水平。因此,当设备处于LpZo区域时,只有采用变压器为感性器件的方式才能满足防护要求;在其他雷暴威胁相对较弱的区域,则可选择共模电感方式。

5 实际应用情况

保定有线希望通过提高现有设备的防雷能力,保证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不间断地传输,因此采用了隔离变压器+SpD方法,具体做法为:首先,在电源板输入端的保险管之前并接了一支压敏电阻,型号为20D561K,压敏电阻焊接在电源板上,因新加压敏电阻需要空间,因此,我们将原电路板上第一级SpD的组件全部拆掉;其次,在原设备电源线上串接一支11变压器,变压器安装在设备箱内(为便于变压器散热)。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8

关键词:网络暴力;形成;缘由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加之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层出不穷,互联网深深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网络改变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异化失序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理性认识、研究和把握网络暴力的形成规律,及时引入法治治理模式,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作为政治学的术语,则是指不同政治利益的团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达到目的。”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新的特定形式,是传统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学者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从本质上看,网络暴力主要是一种言语性质的暴力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敌意行为。从其对象上看,其背后所指涉的对象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某个人所引发的连串性或暂时性的公共讨论。但在网络暴力里的公共讨论并不是充满理性平和的交流、讨论,而是充满了恶语相向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尖酸刻薄、恶毒甚至道德低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的正常承受范围。不光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极端者更将这种暴力从虚拟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成为恶性循环。互联网的出现为暴力的泛滥提供了比过去更为便利的条件,与一般暴力相比,网络暴力有着三大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暴力,按理说其残暴性应该不及现实暴力。然而,网络暴力在很多情况下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而呈现出比现实社会暴力更多的产生机会、更大的参与范围以及更深远的影响。为了认知网络暴力这一异化失序现象,需要厘清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之道,构建足以预防和应对网络暴力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网络的特征与言语的暴力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网络技术,本身就蕴涵着发展和风险的“双面性”,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积极力量,但它并不总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风险问题紧密相关。”于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那些网络所与生俱来的特性成了网络暴力产生的潜在根源。网络空间交流的虚拟性可以让参加者拭去“身份”的束缚,加上参与成本低,使得一些网民摆脱道德、法律的“枷锁”,肆意宣泄着现实的不满和压力。同时,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公众能突破种族、社会、国家的界限,自由平等地参与到任何事件的讨论中来。公众无论身在何处、何时,只要具备上网的基本条件,通过手机、电脑等都能进入网络公共空间以获取信息、交流看法。网络的种种特征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公共空间。在网络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言语谩骂还是“人肉搜索”都需要一定的公共领域才能得以表现出来。正是网络的独有特性使得网络空间更易出现暴力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去抑制行为”。一些在现实生活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在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低俗、粗暴和极富攻击性。

(二)社会转型与公信力的缺失

当下的中国仍处于一个复杂困难且极为重要的转型时期,伴随着“权力的下放”和政治改革的滞后,我国出现了经济上的贫富悬殊、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加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成为常态以及全球后现代化带来的剧烈震荡,都使得观念碰撞、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社会矛盾的更为激化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更是对各种信息,尤其是公共信息的需求量大增。今年来,我国虽然在公共事务的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当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便会把信息的获取渠道转向真伪信息并存的网络,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如对权力机关的不信任、对所谓的“专家”的不信任,加上不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人自危”境地,使得公众在网络世界里如同现实社会一样无所适从,人们往往以自身的想象或感受去处理周遭的事情,这就造成了社会的非理性化。同时由于言论方面权利的不完善,使得网络成为了现实社会矛盾的宣泄地,遇到不公不顺的事都要到网络上去发泄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暴力便更为具有了市场或传播空间。

(三)网民的低龄化与从众心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56.1%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络公共领域参与者的年轻化与低龄化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网络暴力横行的直接原因。青少年由于心理承受力以及理性分析能力的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加上青春期躁动的心理和较差的自控能力,在网络上容易脱序失范,于是成为了网络暴力的主要实施者。同时,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人类所具有的天生的从众心理,暴力情绪便凭借着文字、图片等媒介在网民中散播开来。网民像被传染一般,失去理性的自我判断,人云亦云,不由自主地加入暴力的队伍之中,正如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感染类似于一种催眠作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在现实环境中,现场亢奋的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四)泛道德化与“沉默的螺旋”现象

网络暴力的产生于泛滥并不取决于者所披露的事件真实与否,而是由于事件或事件当事人触动了大众的道德神经。中国在传统上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之而衍生出的是公众的泛道德化。群体年轻化的网民容易受周围大众情绪的影响,急于对一件事情下道德的是非判断,而无法真正看清事件背后的复杂关系与原因,加之“沉默的螺旋”作用,使得暴力声讨的态势便成一边倒的难以扭转趋势。在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9

在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隔绝于网络之外是不理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大力整治网络不良信息的同时,更要弘扬绿色网络文化、发展绿色网络产业,用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和内容占领网络空间。从根本上讲,网络不良信息之所以一度泛滥,是因为一些企业抓住了人性弱点,利用色情暴力信息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以便从中牟取暴利。而从事绿色网络内容建设的企业,由于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主动放弃了利用人性弱点和激发人性阴暗面的经营方式,但在其他很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竞相采取此类不良经营手法的激烈市场竞争格局中,绿色网络企业赢利能力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大局限。特别是一些相对绿色的网络游戏,会采取缩短游戏开放时间、严格限制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去除等坑害玩家利益的设置、避免玩家过度投入金钱等经营方式,以企业短期经济效益受损的方式去换取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对于绿色网络企业的严格自律,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很多不健康网络游戏的运营公司甚至公开的宣称自己运营的就是成人网络游戏,肆无忌惮的采取任何可以谋取暴利的经营手段,从而导致产业界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性循环。在国外,无论是自我宣称还是被审查机构认定为成人网络游戏之后,都要面临高昂的税收门槛,并受到严格的市场传播限制。但在国内,宣称自己运营的产品是成人网络游戏产品,不仅不会受到任何政策和市场限制,事实上反倒可以规避一切的政府管理,并扩大市场传播效果。这正是很多网络游戏以色情和暴力作为主要传播噱头的根本原因。而原本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更被一句“本游戏不允许未成年人注册”轻轻绕过,事实上,由于防沉迷系统目前管理跟不上、技术存在漏洞,未成年人可以轻松注册和使用任何成人网络游戏。因此,应加强从法律和政策源头制定相应的扶持绿色网络产业、限制成人网络产业的发展规划。

同时,绿色网络产业由于严格自律导致无法形成快速赚钱效应,目前主要靠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少量天使投资来支撑,无法带动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大量海内外资本的主动投入,导致绿色网络企业资金微薄、利润小、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作为国有的骨干大型电信企业,拥有着政府和社会给与的无与伦比的垄断资源,这种垄断是电信企业赚钱的根本基础。当然,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的。只是拥有了这种垄断优势的电信企业,就已经不仅仅肩负着赚钱的责任,更应承担起引领互联网发展方向的重任。这种引领,不应仅仅是技术上的,更应该注重内容。毕竟技术仅是工具,一个工具无所谓善恶,但一旦更容易被恶的方面利用,那技术越先进,贻害就越大。这正是互联网和手机3G已经面临和即将面临的信誉危机。互联网上如果绿色、健康的内容无法成为主流,则必然被黄色、暴力等低俗内容所占领。而绿色网络内容的本质导致资金回报率低,回收周期较长,很难靠资金微薄、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差的民营企业去推动。这就需要每年营收数以千亿计的电信企业承担起国有、骨干、垄断的电信企业应尽的责任,至少以总收入的千分之几,去大力发展绿色网络产业。同时,国家主管部门也要主动负担起帮助绿色网络产业打开市场通道的重要责任,使从事绿色网络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能获得长远的、稳定的回报,从而推动绿色网络产业迅速做大做强,为青少年打造一片绿色的网络空间。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教育机构、协会组织等第三方具体执行,尽快制定关于绿色网络产品和服务内容的相关标准,经社会各方论证修订后,由国家主管部门进行权威,使绿色网络产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发展,同时也为青少年选择适合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重要参考。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卓有成效,包括文化部推出的三批适合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制定并推出的《绿色网络游戏推荐标准》和《绿色网络产品和服务评选标准》,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与中国电信在西安等地推出的青少专网宽带业务等。

二、建议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绿色网络产业的配套扶持政策。对于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给予税收、市场、宣传和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对于自我宣称或被认定为成人化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以高税率等方式抬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限制宣传渠道,包括不得在有很多未成年人用户的媒体平台上广告和软文(如电视台黄金时段、腾讯QQ等),在零售场所和大型展会上严格规范产品摆放位置和展示内容等,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暴力的根源篇10

这些网络暴力案件很多是由“人肉搜索”引发的,比如最近几年一些著名的“肉搜”事件:从最早引起大规模关注从而提出“人肉搜索”这个概念的“虐猫”事件,到“一同须门”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以及最有影响的“周老虎”事件等等。如今,“人肉搜索”似乎已经成为网民曝光不公正待遇、维护正义的主要手段人肉搜索”像一张“网络通缉令”任何违背网民意愿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成为网友的合力追缉对象,直至被搜索者的姓名、照片、手机、家庭住址、工作单位、配偶和子女、甚至车牌号等等相关信息逐一曝光。然而,“人肉搜索”尽管在一些问题上能起到澄清事实真相的作用,但它的弊明显大于利,特别是其严重侵犯当事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甚至出现网民的一些过激行为伤害到被搜者的身心健康,由此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网络暴力”。2008年8月底,即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通过已经启动的刑法第七修正案的程序,将“人肉搜索”列入刑事犯罪范畴,引起巨大争议。问题主要集中于:在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如何选择,这是由“网络暴力”引发的价值取向问题。

网络暴力的产生当然与网络传播这种新媒介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但是,网络暴力和侵权的最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缺乏,特别是现代公民责任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引发网络暴力升级的关键问题。所以,要认清网络暴力和侵权的本质并有效预防和治理网络暴力和侵权问题,必须厘清网络暴力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并进而关注网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植,由此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公民社会与公民法律意识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截至今日,互联网在中国走过了15个年头,近1/6的中国人成为“网民”,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网民”大国。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1,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可见一种多元的社会生活方式一“网络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网络社会和网民孕育着中国实现公民社会的理想和契机。网络社会具有多元化、群体性和公开性等特点,但也存在产生上述网络暴力的风险。网络暴力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和快速性使网络暴力和网络侵权的影响范围甚广。因此,网络暴力对公民社会的形成存在极大的威胁。现实需要我们重视对产生网络暴力的关键因素的研究,即对公民法律意识与网络暴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我国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和谐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的培育以及良好公民意识的形成,被认为是法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也因此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在公民社会、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的研究中,最为基本的当属公民法律意识的培植问题,也可以说是公民意识中的最核心内涵。而且,当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网络社会的形成对公民法律意识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公民社会理论是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它来源于20世纪在全球复兴的市民社会传统。近年来这一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公民社会”②是改革开放后引入的对civilsociety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civil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即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很多学者认为“公民社会”的定义更有利于阐释中国的现实。就civil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而言,本来侧重的就是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所以在当下,公民社会确实是一种较好且较为普遍的译名2。英国学者戈登怀特(Gordonwhite)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指出:“从公民社会这一术语的大多数用法来看,其主要思想是,公民社会是处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于国家的自主性,它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3在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公民社会被认为是法治社会的基础,而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文化的弘扬和公民意识的塑造。

因此,公民意识是形成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前提。如日本学者川岛武宜认为“近代的法不同于其它各个历史时期的所有法律,它尤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一定的意识性、精神性的因素;没有这个条件,日本的民主化这一历史性课题就不可能完成”4。也就是说,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建立现代法制的基础。一般认为,公民意识主要体现为:公民作为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中进行活动时所应具备的心理修养和素质,它是现代社会公民对自己角色和价值的自觉认识。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责任意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公民意识的法治价值主要体现为: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培养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③。

由此可见,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一个主要方面。建设中国的公民社会离不开公民意识的积淀,而建设一个法治国家,则不仅依赖于法制的完备,更要以公民进步的、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法律意识为基础。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公民文化思想培育的指向,它有助于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有助于公民理性地、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一个法治社会中,不仅需要公民具有积极主张自身法定权利的意识,更需要在具备公民权利意识的前提下,恪守法律义务并勇于承担责任。公民的法律意识主要包括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一方面,公民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以“合法”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向,遵守义务性和禁止性的法律规范,只有如此整个社会才有达到和谐有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强调公民应具有责任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是与公民权利意识相辅相成的。从法学意义上而言,公民责任意识是公民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的意识。

在现代社会,当我们大力宣扬权利话语和自由话语的时候,而“责任”这个话题却被很多人忽略。无法否认的是:社会的发展既需要宏扬权利意识,也需要公民有主动承担自身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正如有学者所言:“对于任何社会来说,维持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只依赖政治制度的作用是不够的,必须要考虑人的主观性因素,社会成员若缺乏良好的公民德行和责任意识,任何制度都可能遭受扭曲与破坏。”5公民的责任意识包括公民责任感、法律规则意识、理性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等四个要素,并具有主体性、公共性、民主性和权责统一性等特点6。在社会转型时期,公民责任意识对当下法治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二、网络暴力的产生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

如前所述,网络暴力侵害了受害人的人身权益,同时也恶化了网络空间环境=“人肉搜索”在网络暴力案件中起着私刑的作用,似乎成为公共暴力的代名词。王菲案可能成为网络暴力案件的一个界碑,对网民起到1种警示作用。如何使“人肉搜索”这一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网络行为走向规范是很多法律人士不断思考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法律缺位是滋生网络暴力的根源”7等论点。因此,很多人将加强立法和执法作为治理网络暴力的首要考虑因素,但是,作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和基层管理者一网民和网站一是否更应该对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承担责任昵?即使立法很完善、法律监管也很有力,如果网民普遍缺乏相应的现代法律意识,无法理性地进行网络行为,那么这些立法和执法的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是遏制网络暴力的最关键因素,而网民法律意识的缺乏是造成网络暴力的心理基础和最深层次的原因。

我国要建立法治社会,单纯依靠法律移植和法制建构是很难带来现代法治的。因为法治的主体因素至关重要。只有在法治进程中塑造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确立公民的现代主体精神,才能使法律制度不再成为“一纸空文”,从而有效地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要求。也只有这样,在网络社会的新形势下,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才能克服社会失范现象,最终实现法治社会。因此,建立在公民文化基础上的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得以形成的思想前提,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和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的公民意识并未在全社会普遍建立,公民的法律意识未普遍形成,这是导致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公众法治观念淡薄以及社会失范的主要原因之1。为了培养公民意识,我国已经开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比如国家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成为我国塑造公民主体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现代公民社会,公民需要具有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包括责任意识)以及较高的道德水平。亚里士多德将公民定义为:公民是有资格担任政治公职的人,公民是那些永久性地参与施行正义和公事办理的人8。杰诺维兹指出,这个定义中的“永久性”1词使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定义成为“民主国家公民”的定义。他将这个定义修改为“公民是那些在某一时段中曾参与评判和讨论公众事务的人”这一修改将非民主国家中的公民也包括进来,使“一切民族国家,即使最具压制性、最极权的国家,也能具有公民性的因素”9。从上述公民的定义来看,公民应自觉成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人,具有极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就当下的网民而言,大多数网民并不缺乏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热情。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十分重要的话语平台。比如2009年的两会报道中,各家网络媒体都在力促网民互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两会有我”、新华网的“民意直达”、网易“我和总理唠家常”等等,都为网民的意见表达提供了平台。网络成为提高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以及逐渐培养人们自由思考与发言的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都在张扬一种“权利意识”即知情权和监督权等的诉求和表达。然而,作为公民的社会成员在知晓和主张自身权利的前提下,也应该具有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就是要强调网民的行为中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致性。特别是在网络暴力案件中,网民以“正义的代言人”身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批评,这些非理性的、过激的言行只能形成表面上的正义。由于网民未考虑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性,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公然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因此,从网络暴力的实质来看,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网民法律意识的缺乏。网民并未将自身的权责统一起来,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中恣意宣泄着表达的激情和窥探他人隐私的快意,使得自身的权利和他人的权利处于失衡状态。所以,当下的网民还未具备现代的公民法律意识,这种维护网络空间和谐秩序的心理基础和法律精神的欠缺成为网络暴力产生的最主要根源。

三、治理网络暴力需要培植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是建立在公民的开化性(civility)之上的,而公民必须在社会中通过公众事务参与来获得这种开化性。对于公民意识的形成来说,社会的参与更重要。公民意识的培植与发展民主法治是一致的。马赛尔曾指出公民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和道德目标。公民权利的理念和价值观对克服社会不平等、不公正是必不可少的:“公民是一种赋于群体每个正式成员的身份,一切具有这一身份的人在它包含的权利和义务面前都是平等的。”10当下,社会公共性话题和事件总会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些网络言论甚至会影响现实。近年来,无论是华南虎造假事件、杭州飆车案、还是邓玉娇事件、高考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凡是涉及政府公信力、社会道德、社会公平等重大公共事务的,都会成为网民的关注焦点。而这种网络舆论一般是以追求自由公正、民主法治为目标的,同时也反映了公民素质的水平之高下。但是,由于网络舆论通常缺乏实地调查基础以及理性引导,大多数网民都是在缺乏调查研究、事实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参与这些公共事务的讨论,这种参与的热情往往走向极端,最终非但不利于事实真相的查明,反而会催生一大群“网络暴民”最终形成网络暴力。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网络暴力和网络暴民,最主要的根源就在于网民在参与网络讨论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言论表达空间,但这种相对的自由是以守法为前提条件、并以责任承担为保证的。公民社会中的公民身份,最重要的就是与公民身份相对应的权益与责任的认定。相关的权益与责任的意识的形成是实现这种认定的基础。权益和责任的意识仅靠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难以在网民心中生根的。只有通过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使网民在参与权利和责任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形成公民的意识和品格。网络恰好为一般民众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和手段,这就为我国民众实现现代的公民意识创造了条件。所以,网民在参与网络社会行为的过程中,既需要自由、平等和权利意识的张扬,也更需要与权利、自由相对应的责任承担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网民才能成为真正的公民,实现权责统一并净化网络空间环境。

公民责任意识是公民法律意识中的重要内容。责任是宪政的生命。责任意识反映的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任务的自觉程度,它要求个人除对自己所作的各种行为负责外,还必须

对社会负责。这是法治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法治要求政府退出私权领域,给予民众主张权利的空间。法治社会虽然以保证公民的权利为根本,但也要求公民知晓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权利,对一切合法的权利运行给予尊重。也就是说,公民在追求自身权利的同时,应该具有现代的社会责任意识。近年来,我国民众的权益维护意识正在不断加强,这是我国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进步。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当下我国的公民意识往往表现为权利意识有余,而责任意识不够。网络暴力案件的产生恰恰反映了这种与责任意识相悖的现象,由于权利意识的夸大,形成了认知上的偏差,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通过网络参与的实践,网民的权利意识觉醒,在未得到有效规范和限制的情况下,法律意识的缺乏会造成网民之间权利的互相侵害。“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权利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利益冲突,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m网络舆论暴力实际涉及的就是关于公民之间权利的博弈,如何在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其他权利的保护之间寻找平衡是值得探讨的。引发网络暴力的案件主要是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等领域,特别是“弱势群体”遭到公权和特权侵害的事件为主。因此,网络这样一个公共空间也需要一种罗尔斯阐述的社会正义,从而建构一套合理公正的公民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体制,最终实现一种比较正义的社会秩序。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单靠加强网络立法、严格执法,提高网络技术等措施是难以奏效的,必须下大力气培植网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道德规范建设。由于网络是个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现实社会的法律规范很难起到约束作用,这就需要靠网民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的培植以及道德规范建设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效治理网络暴力的1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网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正当行使权利的意识

公民意识不仅要求公民具备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还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应以正当性为限度,即公民要按照一定程序在法律范围内维护权利,不能滥用权利。否则,如果不以正当性为权利行使的基础,而是破坏程序和规则,甚至不择手段,势必会造成过度维权、滥用权利,从而损害国家的、社会的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国际比较法百科全书》归纳了故意损害、缺乏正当利益、选择有害方式行使权利、损害大于索取的利益、不顾权利存在目的、违反侵权行为法的一般原则等权利滥用方面的六种标准12。由此,权利行使必须有一定的界限。就网络行为而言,网民有言论自由、知情权等自由和权利,但网民在行使这些自由和权利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坚守一定的限度,如不违反公共利益、不滥用权利(如随意散布他人隐私等)、遵循诚信原则等等。如果网民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不能正当地行使权利,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就会造成恶劣后果。网络暴力案件中的大多数网民一般都是出于“惩恶扬善”的初衷,手持正义的道德宝剑,试图对一些有违社会公德和社会公正的事件和当事人进行一种道德审判,但由于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不当,对受害人的名誉或隐私形成了伤害,这样就超出了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度,违反了正当性要求。所以,网民在行使自身权利时,必须具有正当行使权利的意识,在心理和行为上构筑一道法律防线。

(二)培养自觉守法意识

法治是良法之治,法治更表现为法律被普遍遵守和服从,它要求主体能自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因此,自觉守法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觉守法,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一个秩序良好的公民社会需要社会成员自主自律精神的支撑。这种守法意识主要表现在尊重和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等意识,它成为守法的前提和关键因素。建设法治国家,不能单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法律,更重要的是要靠公民的自觉守法来实现。网络空间环境的净化也要靠网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在发表网络言论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三)培养公民责任感

公民责任感是公民保护权利、主动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的心理保障。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责任意识的权利意识必将导致权利的过度张扬,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公民的责任感要求每个公民能清醒认识自己的公民角色,并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和主动履行义务,具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只有行使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公民,才是真正的公民。在目前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滑的情势下,我国也“需要通过对公民责任和公民品德的积极实施一包括经济自立、政治参与甚至公民礼仪来补充(或代替)对公民权利的消极接受”13。网络暴力之所以产生,其深层次的原因正是网民的责任意识欠缺,对他人的权利保护缺乏责任感。因此,网络暴力所反映的恰恰是网民对权利的滥用,他们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尊重。这说明广大网民还不具备法治条件下的公民意识,更不具备实践公民身份和行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而负责任的公民才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石,所以,公民责任感的培植是造就公民社会重要的因素。

除了以上几点外,公民的理性意识、规则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的培植同样也很重要,鉴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