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学的原理十篇生态学的原理十篇

生态学的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19

生态学的原理篇1

原生态,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最近在各种媒体上广泛流传。其实原生态艺术活动在民间已经存在许久了,因其质朴自然,而显得清新、真实。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虽然大量进行阅读写作教学,但是仍然陷入难以突破的陈旧模式之中,沿着传统的老路徘徊不前。这里,我仅就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基本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一、应试训练破坏了作文的独创性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时间短,任务重,理应尽快提高写作能力,但许多学生仍图轻松走捷径——“克隆”作文。虽然高考作文考题上明明有着“不得抄袭”这样明确的要求,可是有些考生还是充当了“克隆”作文的机器。其实,“克隆”作文的出现,板子不可单单对着学生打。其源头祸水与我们沿袭已久的教学制度与考试模式有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学评估上仍未走出“唯分数论”的怪圈,使得教师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不是“素质教育”,而把“拿来主义”当成了主流,“背熟范文打天下”可以说是贻害无穷。要突出作文的创新性,就是要做到下面几点:①标题新。文题应含意深刻有新意,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②立意新。思想有新意,才更具创新性;③材料新。创新作文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能表现人物个性,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新鲜感。二、作文教学标准定位过高虽然,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有着很明确的规定,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或在高考作文试题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抬高了作文教学的标准,突出强调作文“主题明”“表达巧”“构思新”等要求,以达到在刊物上发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大多学生来说是办不到的,也背离了国家的教学要求。根据语文课程目标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符合写作规律的教学计划,一丝不苟地执行,努力落实不同环节的不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进行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形成关系重大的训练项目,应有所侧重,落实到位,以满足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需要。三、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教师为应付学校的作业检查,不得不增加学生的写作数量;学生为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也不得不去疲于应付。可想而知,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作文写作,其效果不言自明,课程标准上的作文要求也就很难落到实处。这样的作文训练只能是浪费学生的大好时光。许多教师为完成作业任务往往对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空话套话连篇,或者堆砌华丽辞藻,灵气全无。掌握作文正确的教学方向,打破应试体制条条框框的束缚,给作文教学松绑,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比如,坚持让学生记日记,记录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经验,增加语言积淀。再如加强个性化写作训练,比如如何审题、如何运用语言精确地表达主题思想等。四、作文材料空洞学生生活空间狭小,课外阅读量不大,从而导致作文内容贫乏,材料陈旧,没有新意。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指导学生多看书读报,多积累精彩的语言片段,不断去思考、领悟、总结。②收集名言警句与现代文中的优美语句。在全面收集的基础之后,如何让自己的材料与众不同呢?那就是要全方位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深入挖掘,让掌握的材料活起来。原生态的作文教学理念是一种对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更宽松更自主的平台。我们提倡作文原生态教育,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就是要在写作中张扬其个性,让他们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写作中优秀的东西,提高自己写作素养。

生态学的原理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51-02

2006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多样性、层次性和特色性,也给高校辅导员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物有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学,如今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其基本原理也从生物、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扩大到经济、社会、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1]。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正处在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通过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思维,以跨学科研究视角来思考、探讨和指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尽快适应社会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适应性原理

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便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环境对生物的性状和行为具有约束和塑造作用。简而言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法则。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目标上的自我选择、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心理和思想将发生急剧变化。迅速适应这一转变,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是每一个大学新生独立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课题。根据生态适应性原理,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心理筛查、班委选拔、联谊活动等,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按照“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标准,通过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技能的锻炼、素质的提高,不断发展、创新、改善、提升,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适应起码的生存条件下,不断地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所生活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扩展发展空间,以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2]。

二、生物多样性理论

在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多样性是这一群体所固有的客观属性,这意味着差异、独特,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大学生群体内的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二是指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类差异性及其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多样化需求与发展[3]。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多样性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统一性特点。这既不符合我国古代教育家“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行为,也不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心理学认为,每个社会人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以人为本”引申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就是要把学生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学校的发展之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注人的价值、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潜能,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专职人员,应认可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存在差异;应对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落后群体,如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成绩落后者、疾病学生、心理障碍者等给予特殊关注;应尊重每个学生在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允许范围内的个人追求。高校辅导员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学生的个体情况,既了解学生的学业追求、就业目标,又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既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发掘学生的特长优势;既关注优秀学生的持续发展,又鼓励后进学生的点滴进步。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为大学生自由、和谐、多样化发展服务的基础[4]。

三、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内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生态位理论告诉我们,在同一生境中,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布和分离,以达到有序的平衡。

生态位理论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及其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5]。针对大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要做到:

首先,帮助和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和全面分析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人生的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确立自身在大学四年,甚至是未来人生发展中的“生态位”,新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即是很好地机会和方式。以我们学校为例,每个辅导员都会担任本学院的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探索自身的职业能力,结合本专业特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世界,以便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大学生心智、生理的不断成熟以及社会环境的调整、个人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丰富、目标追求的提升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生态位”。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受家庭、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有的同学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生态位”,并对将来要达到的目标也不是很明朗,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学生。

再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积极地在适合自己能力、个性和优势的环境中寻求发展,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夯实基础,拓宽层次。同时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党员发展、文体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全面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态位宽度”。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在工作中要尽量提供多的平台给学生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发现更多的可能。

最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地认识到,在同一生态位的同学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的、激烈的竞争,从而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建立多元的思维方式,按照不同的目标和方向,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发展目标,发散性地求得发展,从而合理进行“生态位分化”,避免同一生态位的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冷漠”、“排斥”等消极影响。以团总支和学生会两大学生机构为例,难免会有直接或间接竞争的机会,怎样权衡、取舍,使两个机构都尽可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作用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引入目标化管理方案,将学生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并制定相关工作标准,配套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提高学生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作为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的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增长模式。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在不超越学生智力、体力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即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6]。按照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校辅导员应具备高远的眼光,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善成德、躬身自省、保持操守、知行统一,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前提;二是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是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掌握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四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社交能力、掌握沟通的艺术,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需要持续的创新性动力加以推动。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置于生态学视野下,以生态学原理、思维和方式进行深入思考,无疑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玲,胡涌,粟俊红,柳小玲.教育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林业教育,2009,(2).

[3]宋加木,陈建伟,孙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2,(1).

[4]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生态学的原理篇3

关键词:林业规划;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行业发展较快,已经逐步由传统的林业资源开采向生态环境修复的现代化林业建设迈进,保护了现代林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平衡。但由于目前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肆无忌惮的开采和利用,忽视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没有做好,降低了林业的发展水平,破坏了林业生态平衡。因此,需要解决当前的林业安全发展问题,就需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入手,建立良好的生态发展模式。

1运用景观生态学管理规划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1.1林业建设中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林业行业建设逐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向环境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发展,改善了林业的生态环境,推动了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林业生产中,却没有将效益增长作为林业建设的目标,而是注重了数量的增长,使得系统的规划缺少了长远性,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为林业后期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因此,在规划建设中提出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生态的角度来规划林业建设结构,稳定健康、安全的林业发展格局。

1.2现代林业规划必须具备的途径在现代林业规划建设中更多的是采用了填空的方式来进行布局设计,当前林业中按照工程的项目类型进行管理和分类,并设定了发展模式。按照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土地利用难易程度和林业用地布局来划分工程的类型。在建设中利用也使用了混交、集中连片和适地适树的种植模式,但整体而言,这种规划模式较为单一,规划中就忽视了小班之间、小班和林班之间以及林班和林班之间的土地类型等,忽视了农地、居民用地、水利用地和草地之间的关系等,很难把握整体的布局和建设结构。因此,在规划建设中容易出现一些规划和布局上的关系问题,影响林业建设的发展。

1.3景观生态学是处理林业规划中问题的系统科学林业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有:1)林业用地相对来说较为贫瘠,土壤成分较差;2)林业用地分布在畜牧业用地、农业和水利用地、居民居住点之间,区域较为分散,不利于管理和发展,布局较为零散。

2景观生态学

1939年,德国植物学家troll在解决东非的土地利用问题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而在1983年,Vink对该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强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可以为林业生态规划作出一定的贡献。在1986年,m.C,odron和R.Forman的著作《Landscapee—Colog》中指出:利用景观生态学思想来探究异质、结构的变化等。

3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管理规划林业建设

3.1建设景观廊道,保护景观的平衡性和生物多样化一个完整的景观单元需要具备能量流、物质流、生物流等要素,但林业系统中的居民点、草地、农地和道路交通用地错综复杂,打乱了整体的布局,使得林业景观趋向于破碎化,影响了其生态功能。因此,需要建立区域之间的系统关系,搭建起景观廊道,满足各区域之间物质和能力的交换,打造健康、和谐的多样性生态格局。其具体的参考表格如下图所示:

3.2协调好生态和人类生活的矛盾,消除人类生活对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消除人类活动对系统的破坏,就需要根据水系和道路的特点来建立网络体系和绿色廊道,满足各区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因为道路的修建会使景观的破碎化变得更严重,对生态斑块起到了破坏和干扰作用,所以要在道路两侧设置廊道,在道路和斑块之间设立隔离带和缓冲带,避免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起到防护的功能。

3.3建立生态跳板,消除景观斑块之间的隔离现代农业生产中遗留下的杀虫剂、农药和化学肥料等,给系统的斑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林地景观斑块之间的隔离状态,加剧了生态的破坏程度。

3.4根据林业的具体状况来建立和谐的群落结构,达到景观的异质性现代林业建设中多半是采用的土壤贫瘠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在物种的布局和搭配上严格管理,有利于林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生态学的原理篇4

一、前言

教育无疑是理性的事业,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它应当充盈着理性精神,并由健全、合理、澄明的理性来引领和规范。相应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就有必要形成合理的教学理性来审视、评量和改造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正在由传统的“工匠型”向“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不断转型,也可以说正反映了这样一种内在要求。实现这种转型,除了外在的保障体系与支撑条件以外,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自由自觉的内在发展愿望、自我意识以及根本动力。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立足于已有的相关文献,对教学理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教学理性整体上的思考和观点。

案例分析法:深入课堂教学中获取在已有理论假设基础上的信息,直观的呈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发展,从而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课堂观察法:深入课堂生活,更直接的描述课堂教学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理性的做出解释、归纳与总结。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理性的内涵

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想活动。理性的认识是一种解放性、扬弃性的认识,它处处体现着人类自主特性的一种反思和超越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批判。“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斯普朗格),每个孩子都被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通过教育者对他独特的关注而认识他自己,认识个体的价值和权利,获得个人感受世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进而获得个人自由选择的理性能力,并学会为个人的选择承担责任。从此种意义来看,教育无疑是理性的事业。

教学理性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追求,也足教师一种应有的生存状态。教学理性是对种种教学观念、行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配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批判与重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非理性成分的过程及其结果,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思考或探险活动。

2.教师教学理性缺失的现状

(1)思想守旧、落后,缺乏理性的批判精神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体育教师的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只会盲目崇拜或接受专家和权威认可的东西,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学上,他们多采用灌输一接受的教学方式,不择手段地满堂灌,不去考虑学生学会了这些运动技能或参加了身体活动究竟会对健康有什么好处。这一层次的教师对体育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是对问题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较少进入到抽象或反思理性层面。不少教师对体育教学只是知其然,不问所以然,体育教学完全被当作了一种具体操作,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

(2)对技术的偏执,理性体育文化知识欠缺

在“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的长期影响下,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其专业成长中喜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气力从前辈那里求取关于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普适性的实用技术和技巧,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自身运动技能的操练、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花样翻新上。体育教师对理性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就技术论技术的层面上。相当多的体育教师都会认为,体育的核心要素就是运动技术,从而把眼光只停留在最直接最具体的技术动作上,对理论知识却重视甚少。体育教育固然要传授体育技能,但同时更要强调这一学科的文化知识或文化理念。体育教师若不懂得体育技能的理性文化内涵究竟在哪里,就技术论技术,本身就是缺乏对体育理性认识的表现,其结果只能导致自己的理性思维想象空间越来越窄,使得我们拼命推崇的体育文化理念表现形式往往多是狭隘的技术动作,体育课变成了一种纯生态学的改造过程。

(3)过分强调“教”,缺乏理性教学的民主性

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教”的主导和权威,过分注重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违背了教学的民主性。比如教师过分讲求教学环节的紧凑衔接,而不给学生充分思考、选择、练习、表达不同见解的空间和时间,并通过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来规避、排解教学意外事件的发生。当教师的主导与权威成为一种对教学全程性的监控甚至霸权时,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显得徒有名了。

(4)过度依赖经验教学,消蚀了教学的理性特性

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而且是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必要中介。但是,经验毕竟不同于科学,其本身有着天然的缺陷――狭隘性。从哲学观的角度看,经验层次的体育教学属于一种机械主义。处在这一层次的体育教师通常把体育教学视为一种按照既定程序和已有经验进行的简单重复性活动,其教学行为和策略的形成往往来自于传统、例行、习惯,有时甚至是一种直觉反应,鲜有理性的思考。对经验的极度依赖还造成了教学活动的简单重复,使体育教师在处于类似教学情境时通常不再重新审视情境本身的具体特点,就直接照搬过去的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重视经验是必要的,但经验本身不等于科学,经验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加以改造和升华。如果不去追究经验间内在、深层的关系和规律,不对具体经验进行反思、批判和修正,上升为理性的、抽象的认识,就难以科学、恰当地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现象。

3.体育教师教学理性的原生态回归

(1)教师理性文化知识的重构

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会对体育教学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狭隘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必须借助于教育理论的分析。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吸收理论的精髓,站在理论的高度来俯瞰教育现实,这对其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体育教师要力争做到能将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表现出理论上的抽象能力;将纷繁杂乱的东西系统化、概括化,表现出理论概括能力;能从一般原理推断特殊事实,表现出理论演绎能力;对复杂的动作练习或理论原理能理性地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解释与分析,表现出理论解析能力;能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某种设计以检验某种理论的正确性并显示其价值大小,从而表现出理论上的设计能力与检验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具体表现。

(2)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活化

从外表来看,体育教学就是一种采用合适的形式“传递”和“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职责被认为是“准确无误地”阐释体育知识、呈现运动技能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主要职责就是“听讲”、“观察”、“模仿”和“练习”等。但是,从教师实际的“教”和学生的实际的“学”的过程来看,“好”的体育教学并不止于这些,它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对教学内容要进行二次开发,经过筛选、改造、整合和创新,使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活化。这种由教学内容的反思所产生的理智的愉悦,要超过任何外在的教学组织形式或手段所产生的愉悦,是一种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教学美感,它是学生产生和维持高水平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3)师生关系从控制走向对话

对于理性化的教学而言,教师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讨论引入到理性批评和对话的轨道上。“好”的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交往、对话、理解和共享而达成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只是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传递的“授―受”关系,而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相互吸引,相互接纳,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和激励。教师对学生个性给予接纳和肯定,对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能够宽容和支持,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获得了工作乃至生命的意义感。

(4)教学伦理从他律走向自律

体育教学活动与其他任何人类活动一样,是一种伦理性的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师生双方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伦理要求。就教师而言,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如“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的评价”、“对学生一视同仁”等;就学生而言,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如“尊重老师”、“客观评价自己”、“遵守课堂纪律”等。师生双方只有遵循这些教学的伦理要求,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而遵循教学伦理要求的前提在于教师“认同”这些伦理要求:首先,教师不仅从观念上“知道”或“了解”有关教学的伦理要求,而且从情感上“接受”或“接纳”这些伦理要求,并愿意受其约束;其次,不是个别教师接纳了有关教学的伦理要求。而是整个教师集体接纳了有关的教学伦理要求。只有这样,整个教学活动的伦理性才能够显现出来。

四、结论与建议

理性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对于社会前进和个体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作用。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身体认知的活动,人的情感、人格等必须参与其中,其本身是一种理性的探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去理解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探索种种“未知世界”,并获得“理智的愉悦”。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汲取理论的滋养,及时反思自身的经验和行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合理、健全的教学理性,从而使我们的体育教学逐步合理化、理性化。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理性的教化与教学的理性化[J].高教探索.2002(4):7-10.

[2]樊莲香,潘凌云.体育教师教学理性的缺失及其回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86-88.

生态学的原理篇5

1、自然式设计。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应用在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土化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特色。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应用在园林中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4、恢复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来源:文章屋网)

生态学的原理篇6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景观生态学;建设意义;应用原理;应用原则

景观生态学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更有原则性的关键,对园林建设中斑块-廊道-基底、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以及景观异变性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原理研究,结合经济与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做出相应的建设设计规划理念。并在景观生态学中还能够充分的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需要遵循生态安全性、生态整体性、生态可持续性、人为干扰性等原则,所以景观生态学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园林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持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城市园林已经被定为城市进程中重要的建设内容,不仅要求园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同时还要求园林建设要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城市环境中,工业化的进程与发展使得城市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在经济效益方面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工业化建设不断涌出严重的负面影响,空气污染程度提高、温室效应加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这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而在城市园林建设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的净化效果,还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物|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人与自然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是实现园林建设更具有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生态性的重要理论知识参考依据,从景观生态学中可以掌握更多的设计技巧与设计理念,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植物设计,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对植物的结构进行设计。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能够设计出更为合理的建筑方案,美化城市并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下面是对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分析:

1、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应用

从科学角度来看,景观的结构单元可以分为3种:(1)斑块:其大小、形状及边缘效应等理论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广场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2)廊道:可以将它认为是线性或带装的斑块,用于指导园林绿化设计中城市道路、滨河等线状地带的设计。(3)基底:它是决定景观性质的重要因素,对景观动态起指导因素。基底的组成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系统丰富多样,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努力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成。

2、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原理应用

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与人为干预综合形成,具有连接度低、连通性高的特点。景观结构的连接度在景观生态形成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功能连接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其连通性,还要提高其连接度,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

3、景观异质性原理应用

景观异质性,指景观中对特定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的变异过程。园林景观的异质性正是由于人们对园林绿地的使用目的和方法的差异性产生,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行为也会导致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原则的应用

1、生态安全性原则

生态安全原则,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安全原则在城市园林基础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为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曾有科学家借助此理论,建立模型,并构建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探讨此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之后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生态整体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系统工程,城市景观综合了自然景观和人为干预2方面因素,因此,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必须综合考虑景观的整体性。通过全面分析,采取有利于景观结构与自然特征、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实现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整体优化。目前,我国很多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都应用了整体性原则,这样可以实现在保证城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景观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增强对景观整体性的保护意识,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景观的整体性。

3、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目前,我国正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也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是以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基础。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设计师在设计规划时,必须要保证该区域内生态系统、景观的可持续性。

4、人为干扰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由人来进行,因此,人的干扰在其规划建设中是普遍存在的。干扰对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等生物层次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干扰具有两面性,适当的干扰有利于增加景观的异质性,但干扰过度就会破坏景观结构,降低景观的异质性。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积极倡导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和花草树木。

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原理不断趋于成熟,并实现了与园林学科的有效结合,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综合考虑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重视人在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生态城市建设更为系统化。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些原理更全面、合理地应用到生态城市园林建设中,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的审美,适当进行人为干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城市。

结语: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景观生态学,将斑块-廊道-基底原理、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连通性、景观差异性原理以及生态安全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应用其中,从而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得更好建成,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志成.城市绿化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7).

生态学的原理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地本资源;教学;意识形态;诉求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77-04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为“原理”)因抽象的理论性内容较多,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脱离社会现实,脱节于学生实际,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原理”课的教学,应该从特定区域以及存在于该区域的各种资源即“地本资源”出发,并以之作为教学的重要教辅资料,才能增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但“地本资源”因民族、时代、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限制,其所赋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或有相左之处,势必会消解或遮蔽“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探讨“原理”课运用“地本资源”的意识形态诉求,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奠定社会共识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诉求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是促使大学生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力、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的重要媒介。“原理”课教学固然离不开“灌输”路径,但纯粹的理性灌输对于已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者而言,会存在理论排斥或理论拒斥现象。毕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承传范式而言,是“舶来品”,其句式结构、表述方式、逻辑范式、论证依据等都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禀赋。因此,“原理”课教学应该在秉承教材理论旨趣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历史特点、地域特质的“地本资源”进行理论阐释和解析,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特定时空界域的“地本资源”相结合,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理性的理论感性化,晦涩的理论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源自西方国家,其必然带有西方国家文化底蕴和表述范式等,“马克思主义一经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与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结合,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社会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教育对象所拥有的历史资源、民族资源、时代资源、人文资源等有机融合,降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难度,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祛魅”,提高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兴趣,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提高识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辨别力,免受它们的蛊惑和腐蚀,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毋庸讳言,“地本资源”因其滥觞和发展于特定的时空界域,因而难免会隐含着特定民族的文化理念、价值指向、思维方式等,也必然会隐含着与“原理”课教学旨趣和要求不相符甚至相对立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此形成“原理”课教学的阻抗力。因此,在将特定时空界域和民族的“地本资源”应用于“原理”课教学时,必须明辨“地本资源”所隐含的诸类意识形态及其价值指向,辨清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或相对立之处,正确引导大学生科学地看待这些“地本资源”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价值指向,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审视“地本资源”所隐含的地本资源,这样才能使“地本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原理”课的教学。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流传一个著名的“三婆(娘)石”传说,相传三娘湾原初只有苏、杨、李姓三个青年小伙子居住,他们以打鱼为生,随着生活水平渐好,他们便在海边建起了房子。一天,天堂三位仙女下凡,为风景优美的尘世海湾以及三位英俊勤劳的小伙子所吸引,遂留人家与他们结为秦晋之好。玉帝得知之后便命她们只能在尘世间住三年。三年后,玉帝见仙女未归,便在三个小伙子出海打鱼之际掀起狂风猛浪,使他们殁于海底。三位仙女顶风迎浪前往海边迎夫,久等未归,遂化为三柱并排而立的花岗岩石。此乃“三婆(娘)石”的由来。三娘湾也由此而得名。诸如此类的“地本资源”,无疑是运用于讲授“认识与实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等内容的好题材,藉以阐明“地本资源”所蕴藏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否则就会陷入非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窠臼里。

强调在“原理”课教学中运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既是“原理课”特殊的学科属性和教育目标使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影响力、感染力和赢得人民群众的崇高使命所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上诸多迥异的意识形态会对人的思维领域和精神领域起着隐蔽性的复合性影响,且处于各种文化资源(如宗教文化资源、迷信文化资源、鬼神文化资源等)笼罩之下的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未在其思想领域构建并指导其社会实践时,必然会受到隐藏于各种资源的意识形态先人性的“污染”和“诱导”,由此其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方式会潜意识地被支配,也会潜在地阻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接受和认同。“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地本资源”应用于“原理”课的教学,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范式,明晰各种“地本资源”的意识形态蕴涵,切实保证“原理”课教学并非纯粹抽象性的理论灌输,而是能从特定界域的“地本资源”认知、感悟和践行,增强“原理”课的实践化和本土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

“原理”课的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属性和要求,但坚守属性和要求并不等于“照本宣科”地复制和灌输,而是应该把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难题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融汇于“原理”课教学中。毕竟“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在于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初始的基本原理,而是在理解和掌握初始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唯此才能科学地解读和理解本区域和本民族的“地本资源”,从而理解党和国家为促进本区域和本民族发展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逐步培育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8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原理”课教学毫无疑问必须立足和借助“地本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曾经在全国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红色资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迹印证,也是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各地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轨迹,为“原理”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地本资源”。

“原理”课应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既是理论回应实践和实践辉映理论的需要,也是“原理”课蕴含的基本原理“落地”的需要。从教材的总体性看,“原理”课多是结论性的知识,缺乏论证性。若在教学进程中缺乏运用“地本资源”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就会让学生有空泛而难以落地之感,教学效果欠佳。此外,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日趋频繁和隐秘,“地本资源”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地歪读和误解,、新自由主义等言论和现象就会弥漫难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理论根基等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诉求,就能坚持“原理”课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指向,确保“地本资源”正向价值彰显,服务于“原理”课的教学。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汇聚着丰富的“地本资源”,如六峰山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六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牛圩坡革命烈士墓、张世聪革命烈士纪念碑、官垌镇烈士陵园、北通镇烈士陵园等,这些“地本资源”都是讲授“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等内容的辅助材料,从而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懈奋斗和探索的光辉足迹,由此导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原理”课应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是抵制蔓延和泛滥的需要。理论掌握群众,扩大和巩固理论的群众基础,是理论的重要使命之一。“原理”课教学实质上就是为了确保青年学生能了解、理解、掌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增强对它们的抵制力,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诉求。但是,社会上存在着诸多与“原理”课相对立的意识形态,腐蚀和消解着特定时空界域的“地本资源”的正能量发挥,阻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提升。“原理”课作为灌输、普及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应该敢于面对社会诸多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各种资源的解读,审视这些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构建起“地本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读范式,使“地本资源”的解读体现意识形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彪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的科学引领,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价值。

三、坚持“原理”课的实与虚相结合的意识形态诉求

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是理论生命力之所系。真理总是以高度凝练的抽象形式展示于人,迫使人务必进行艰苦的思维探索活动,才能感悟和体现真理。“原理”课教学的指向和旨趣,预示着“原理”课教学必须坚持抽象性的“虚”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普适性。“原理”课并非都是务虚的结果,而是无产阶级政党在追求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伟大探索中形成的务实和务虚的结晶。因此,在运用“地本资源”进行“原理”课教学时,毫无疑问要坚持“原理”课虚与实相结合的意识形态诉求,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要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从“原理”课的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旨趣来看,虚与实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相互促进。实是虚的根基和源泉,虚是实的总结和凝练,虚依赖于实而又对实起指导作用。务虚废实,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使人对理论有空洞之感;务实废虚,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使人对实践有盲目之感。因此,“原理”课教学在运用“地本资源”时,只有坚持务虚与务实的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诉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的规律性以及教育的有效性,也才能确保“地本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生态学的原理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原生态民歌;保护与传承

一、原生态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镜像

(一)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根基正在逐渐丧失,有学者指出,“原生态民歌本是为‘用’而唱,它与为表演而唱的民歌,在文化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用”,即实用,我国原生态民歌主要为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信仰、节令岁时、人生礼仪、商业贸易、文艺游艺等各种民俗事项中,具有促生产、促婚配、促交往、促娱乐、促教育等实用功能。”[1]然而随着各种现代科技不断介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原生态民歌赖以依存的生产与生活秩序正在逐步被打乱,“一定的民俗文化模式形成于相对稳定的生活形态,归根是受制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结构上,如果经济结构根本改变,引起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变和原生态民歌的衰落,更具无可挽回的颠覆性。”

(二)多样化的需要与价值选择的无奈

从理想的角度而言,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现实的做法却是一种选择性的保护和传承。2005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一批原生态民歌,如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等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相继播出原生态音乐元素的节目,这一切很是令人欣慰和振奋。

但不管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还是经主流媒体的展示也好,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有入选的就有被淘汰的,这其中的标准是什么?论历史,大部分的原生态音乐都有着悠久历史,历经时间的洗礼;论内涵,无论哪种原生态音乐都含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论表演技艺,恐怕很难说,那一种民歌的唱法就更好一些,原生态民歌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是具有独立的价值体系的。由此看来,不管怎样选择,都是不甚公平的。

(三)“传人”的需求扩大与现实供给的日渐衰微

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传人,但是,目前原生态民歌的“传人”整体呈现逐渐衰微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老一辈“传人”的逝去。老一辈的传人经历了那个封闭保守的年代,他们是原生态民歌最忠实的护卫者和最精湛的表演者,但他们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流逝,已步入迟暮之年。其二,是中年“传人”的离去。中年“传人”经历了新旧时代的更迭,他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并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在这样一种迁移、奋斗的过程中,他们的角色开始向多样化转换。其三,是青年“准传人”的不屑。青年传人是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但现代化社会所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与原生态民歌所传递的似乎格格不入,他们不喜欢听也不愿意学,因此,民歌传承的代际障碍无法避免。

(四)理论与实践间的相互漠然

在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理论与实践应该达成一种理想的沟通状态,即科学的思索来源于艺术实践,而艺术实践又进一步受益于科学研究成果,将研究中所发掘音乐文化的内涵恰当地反映到表演中来,将研究中所探索的关于音乐表演的创新型发展,在实践中予以尝试,并加以革新,使原生态民歌获得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是脱节的,研究虽来源于实践,却并没有很好的地回馈实践。“20世纪以来我们所开展的各种规模的传统文化收集、记录、整理工作,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它们都属于文献的记录整理,且带有很强烈的中国古代整理文化的特征。从文化保存的角度看,也以“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保存为主要取向。”理论研究被束之高阁,实践却日渐衰微,无疑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实际上研究无论如何攀爬到理论的高峰,没有实践的依托,终是海市蜃楼。

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面对强势的西方音乐,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常常被专业音乐教育所怠慢。“专业的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起到了资源的保护作用,但是西方的体系是非常顽固的,由于传统音乐的内容在不断萎缩,因此现在有了恢复的观念但基础还是薄弱的”。实际上,专业音乐院校除了受到西方体系的桎梏之外,还有很无奈的一点是相对于多元的原生态民歌而言,真正有所作为或者愿意有所作为的高等学府实在太少。

二、职业院校何以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应然分析

(一)职业教育“实用性”与原生态民歌的“情景性”的耦合

职业院校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旨在培养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重视职业情境的介入,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获得实践操作的能力,这种方法恰好满足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要求。

相对于学院派的音乐而言,原生态民歌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它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概念用于传授,没有系统的发声训练以做基础,它的歌与舞完全来源于对生活情境、生命体验的一种自然抒发,舞蹈家杨丽萍就说:“原生态的东西是无法教的,只能去体会。”这句话虽有点绝对,但道出了原生态音乐中的精髓,唯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和顿悟,仅靠课堂的理论讲述和机械的重复训练,恐难以学有所成。另外,除了表演要从实践中学习以外,深入实践的田野调查也是保护原生态民歌资源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

转贴于

(二)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原生态民歌的“本土性”相契合

职业院校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地方性办学定位。职业院校大部分分布在不同的地级市,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立足地方是学校基本的定位;其二是培养对象的地方性价值取向。学校要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三是学生来源的本土性。

我国灿烂而丰富的原生态民歌艺术,具有巨大的地域差异性和明显的本土性的特征。“我国原生态民歌构建的绚烂多姿的传统文化景观,实际上大多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文化孤岛”拼接组成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孤岛’就是指的由于封闭而形成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封闭文化现象。长期以来生活在这个‘孤岛’上的人们把其视为音乐图腾,成为获得音乐美感的惟一来源,它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本地区或本民族的一种象征和相互亲善的纽带。

由此可见,封闭的地域性特质,反而成就了原生态民歌的独特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它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生命力要得以延续,唯有保持它的本土性特质。

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本土化的特质使原生态民歌能持久拥有瑰丽的色彩,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标识,也是当地的一种地域标示,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这种文化的力量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驱动力。也理应成为当地职业院校“本土化”专业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职业院校教师结构的“多元性”与原生态民歌传人的“草根性”的融合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在用人机制上相比普通院校显得更为灵活,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和艺术的传授,必须特聘一些民间艺人来校授艺。

原生态民歌在传承上有别于其他的音乐形式,即“口传心授”——“人民性和民间性,决定了她的传播方式要显现出较为突出的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凡是具备‘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都必然会选择与之适应的‘口头文化传播’方式,这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与相关文化类型对应而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最佳选择。”而这种口头文化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当地的原生态民歌的“传人”是传授原生态民歌最好的老师,无疑,立足于当地的职业院校在聘用原生态民歌的“草根”传人较之其他专业音乐院校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职业院校如何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策略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诉诸于实践的教学,并非不重视理论学习,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在其文化语境逐渐隐退的时候,它更需要一种能够对其文化内涵有所阐释的理论,来保证其传承的完整性和原样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职业院校要培养的,主要还是实践层面的人才,能将理论切实运用于实践,而不是专门进行理论研究的人才,我们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扎根于实践的大地。

(二)保守与开放的关系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一种保守的态度,这是原生态民歌传承正宗性的基本保证。原生态民歌在演唱方法、伴奏和表现形式等等方面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这是职业院校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设置相关课程,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依据,也是其有别于其他院校音乐专业的重要特征。

学生在坚守原生态音乐正宗性的同时,还要以一种开放的眼界,吸纳多元的音乐文化。能够更睿智地处理原生态民歌与其他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到不盲目追从迷失自我,既彰显所有音乐诉诸于人类感觉体验的审美共性,又能保证以其独立的个性价值成为多元音乐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职业教育秉承“实用主义”原则,以服务地方经济为要旨之一,故而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要能准确地把握经济与原生态民歌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经济的发展和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了天平的两端,一端是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另一端是经济的大力发展促成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之所以这两端要保持平衡,是因为这两个要素无论哪一个被破坏,都会造成另一个发展遭遇阻滞。

事实上,经济的发展终归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人类的幸福终归来源于精神的极大满足,人们听原生态音乐终归会从直观的听觉满足中走向更深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尊重市场机制,熟悉市场的运作方式,依托新的良好的经济基础,保护和传承一种原始的、丰富的、整体的、富有文化语境的原生态民歌,这样的原生态民歌,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经济,两者产生一种长效持久的互动。

(四)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传人”,切忌急功近利,因为相对于数量而言,质量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生态学的原理篇9

关键词:“原生态”;价值;高校体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87-04

1“原生态”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的文化诉求

“生态”是指各生命群落在环境中互栖共生的平衡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从生境获得资源,通过自组织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实现维持、繁殖、修复的动态平衡,“生态”不是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1]生态包括原生态、次生态和衍生态。“原生态”包括自然的“原生态”与文化的“原生态”。自然的“原生态”指原生环境,即没有被人工干预的自然环境;而文化的“原生态”指活态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的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2]

“原生态”一词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是人们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关注与反思。工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一步步走向繁荣与昌盛,我们所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却如履薄冰、危如累卵。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要关头,人们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各种环保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还自然以“原生态”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同时,“原生态”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文化生态”的领域中,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乃至世界范围内小型社会的关注姿态。[3]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共同的特性,物种多样性在自然生态中的减少意味着生态失衡,文化生态也是一样,当一种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而走向销声匿迹,这无疑是对文化生态系统的人为践踏和摧残。“原生态”作为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来使用,是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直接而深刻的作用并挤压于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背景下,传统意义的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异,使得传统文化处于不断的边缘化过程之中,于是产生了带有强烈文化诉求的“原生态”概念,以此来表达对文化市场中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和自我意识严重缺失状况的担忧。[4]原生态提倡向事物的本源回归,使人的思维向简单性方向思考。我国艺术界沿着这种发展思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代人以满腔热情去欣赏人为雕饰的音乐艺术时,仍然留给“阿保们”的原生态唱法以多层次的展示舞台;原生态艺术的采风一直一来就是艺术工作者的基础课;至于雕塑艺术,则往往是以最简洁表现最复杂。我国企业界也在管理过程中化复杂为简单,如白沙集团成功贯彻了“简单管理”的三大理念:驭繁就简的思维方式;说到做到的执行能力;去掉多余,凡事找规律。教育界也在将“教育”与“原生态”融合起来,在教育研究与设计上力求“原生态”,通过“原生态”研究来反映教育发展的真实面貌,如现在倡导的“教历研究”、“行动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等,都是力图追求着类似的目标。

2实体与价值――我国高校对继承与借鉴中西体育的理解误差

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体育的理解是实体性的,即将体育理解为一种固有的客观存在,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分割其文化的整体性,脱离人和社会对体育的现实需要,以一种固定的思维去判定传统体育的优与劣,势必会丢弃体育文化的价值根基。固然,失却了价值性的体育当然也就没有大力继承与发展的理由了。我国高校对远离其文化原生态的西方体育的引进与借鉴十分偏爱,而对植根于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统体育价值有意无意地忽视,其所产生矛盾的根由就在于缺乏对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性角度的思考。

2.1“洋为中用”日盛――我国高校对西方“原生态”体育的借鉴多年来,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等几乎都是参照西方较为成熟的竞技体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与活动设置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竞技化单一发展倾向,表现出显著的西化特征。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西方竞技体育的“舶来品”,诸如篮球、足球、健美操等竞技运动占据了高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大半江山,甚至垄断了高校体育市场,但在教学与活动形式上也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众所周知,每一个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原生态”历史环境,与其所属地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背离与抛弃了这些体育项目的“原生态”属性,如果人为刻意的将这些项目移植到其他民族和地区,极有可能引发“水土不服”的不良症状。我国高校体育为适应西方竞技体育的全球化,曾在消化和融合西方竞技体育的征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一开始就或多或少忽略了西方竞技体育所固有的“原生态”属性,以至于后来把西方竞技体育“请进来”的实践操作中有如邯郸学步、囫囵吞枣,这种盲目引入与极端效仿不免带有削足适履的感觉。把异地“原生态”的竞技体育生搬硬套在我国高校所特有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其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渐浮出水面,高校体育由此也陷入了如何把异域民族“原生态”体育“洋为中用”的矛盾境地。

2.2“古为今用”日衰――我国高校对国内“原生态”体育的继承另一方面,西方“原生态”体育的移植对我们本土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大规模、全方位、多层面的西化体育,挤压了本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削减了“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教育中的应有份额,造成了中西方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中的严重比例失调,影响了高校教育体系对我国“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古为今用”。对西方“原生态”竞技体育的这种过分依赖与求助,已经使得我国的“原生态”体育资源在国内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了在高校推广和发扬的绝好平台,逐渐走向萎缩,面临着失传的噩运。本土民族体育与外来竞技体育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呈现出鲜明的反差,高校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西方竞技体育一路高奏凯歌,大举“侵占”我国高校市场的同时,“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荡然无存,我们已经很难在高校找到“清水芙蓉”的“原生态”民族体育了。时至今日,大纲中虽已明确加入了“武术”、“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项目,但相对于成百上千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总量来说,则显得寥寥无几。在“星星之火”尚未在高校领域“燎原”之际,期待这些为数不多的“原生态”项目能与来势汹汹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平分秋色,无异于螳臂挡车。暂且不论高校体育在中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是否沦落到“舍本逐末”,但我国“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教育体系的渐行渐远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优势与责任――高校体育对“原生态”文化的引领

3.1高校引领“原生态”体育文化的优势高校应引领文化。“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大学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精神建构、学术研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人才培养于一体,成为新文化的孵化器。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

高校体育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是学校体育走向全民体育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引领“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高校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最理想的载体,师生既是学习受益者,又是传播者,通过出国讲学、互访、外事活动、留学生和各国新型移民的交互流动等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国,学生进入社会后又可传播给整个社会。”[7]高校以其较为典型的开放性、传播性、辐射性以及对外部体育文化较强的吸收和融合能力,从而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奠定了一个绝好的交流平台。如果把潜意识形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提炼并融入到日臻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去,不管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对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来说,都将受益非浅。

3.2高校引领“原生态”体育文化的责任古语云:能者居之。既然高校体育具有传承和发扬“原生态”文化的独特优势和能力,在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日趋凋零之际,高校体育更应该承担起保护和重整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高校体育责无旁贷。这是文化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高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2002年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别强调高校体育要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以“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为手段,体现高校体育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同时,创新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有力推动了国内诸多高校向创新型大学的转型,而文化创新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内容,要求始终代表优秀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民族特质,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源泉和内在动力。高校体育在文化创新上更应该坚持民族化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体育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当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8]

4“善本再造”――我国高校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应有视角

“原生态”体育在高校中的“善本再造”是指利用高校教育的特殊优势,追求“原生态”的价值取向,对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或其它文化价值的本土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乃至全社会得以发掘、复活和修缮,通过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而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生态”体育的“善本再造”是我国高校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视角,包括对外域民族“原生态”体育和我国传统“原生态”体育之“善本”的“再造”。“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对我国善本古籍的复制出版)和全面深入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是其社会文化背景。

4.1“善本”资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特征与价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多种价值取向和表现特征。1)自然性:在“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指引下,体育行为强调与周围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和谐共存的良性发展,在运动过程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水融,善于从自然界中发现美、创造美,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生态体育”。2)内生性:作为“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本土体育文化的自发演进,而非外力强加。3)地方性: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民族性,其表现形式大相径庭,拥有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渗透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艺术等,也反映出各民族都具有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强烈自我意识。[9]4)民间性:民族传统体育多数源自各民族的狩猎、祭祀和生产、生活等,始终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与民间生活同根连脐,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沉淀,具有鲜明的民俗性。5)永恒性:民族传统体育经漫长的历史演化而世代相袭,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拥有稳定的民众基础,标志其传统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保持基本不变,具有较强的内在稳定性,充分体现出其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稳固的传承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善本”资源。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设施、器材等硬件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其组织形式也简单易行,在缓解体育投入压力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和干预减小到最低限度。其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以其广泛的参与性、浓厚的趣味性,对活跃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体都大有裨益。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熏陶,还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有利于落实“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有效衔接学校体育培养的人才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再者,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进行,竞争机制退居其次,学生能较好的享受过程美,通过学生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得到了运动与锻炼,精神得到了洗涤与升华,科学和人文素质都有了全面提高。

4.2“再造”视角――我国高校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注意事项合理开发与利用“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善本”资源,是高校体育改革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结构和存在,而且蕴涵了健康的运行机制,因此,注入生态机制的体育精神将像大自然一样,具有强劲、持续的生命力,绿色体育是体育生态化地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生态体育是对体育原生态保育基础上的升华。只有生态体育才能将“应然”和“实然”连接起来,也即是将科学的事实判断与伦理的价值判断结合起来,达到“适然”的目标。原生态体育的保育与升华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现代复杂的科学与技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与技术。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至少应当有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人在体育运动中就完全可以实现“本我”和“超我”的共生。

4.2.1“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不宜在高校盲目模式化“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再造,不能功利性地模式化,必须把握其“原生态”的价值本位。脱离“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本源意义,功利化地改造与建设,“实际已与民间生活脱节,已经不是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是为表现民族特色的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10]它并不能在大范围内生根发芽,反而会给“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带来越来越大的伤害和破坏,使很多进步和建设走向异化的陷阱之中。余秋雨先生曾经说道:“原生态不能快速走向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不仅是生命力的消失,而且也比不过同时期的其他许多更为成熟的艺术。”[11]如何将我国“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及活动当中,我们须遵循“抢救――保护――发展”的逻辑顺序。对于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项目,“抢救”应摆在首位,充分给与其生存的空间,为它“输氧”,使其存活下来,这样才能再谈它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而在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过程中,应当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产生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做出适当的考虑,在保留其“根和源”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创新,但其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则基本不变,保持民族和地域风格,先把较为成熟的传统项目作为高校体育的“善本”资源,一方面使高校体育从民族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中汲取营养以求自身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原生态”不等于原始性,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的“善本”资源也需要通过高校体育来督促其推陈出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向后现代的一种转化和升华。高校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互动,既需要保留民族传统体育“善本”资源的“原生态”属性,又要把握好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客观规律,根据适度与灵活多样的开发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来整合资源,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求成。

4.2.2“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蕴涵着丰富的优秀文化思想,它们是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根基。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果不能传承与创新这些“原生态”的文化精神,也许能在一时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但最终无法保障这种“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高校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因为在与现代强势体育文化相抗衡的过程中,失去了内在的文化精神的有力支撑,民族传统体育终将只剩一个躯壳,必然将昙花一现。因此,无论从保持民族的文化安全还是维护国家的文化形象来说,在我国高校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精神本质的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创新,都将十分重要。为此,高校管理层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证,给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适当的优先政策,转变文化认知观念,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课堂教学、墙报交流等生动灵活的教育形式,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其次,加强体育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教师应主动积累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业务知识,培养自身在这方面的综合素质,拓展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鼓励教师对相关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并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本校实情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再者,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为前提,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感悟与传承,不断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保证民族文化的后继有人。此外,高校体育还要以广大学生的对外交流为契机,将国外“原生态”体育“请进来”,更要极力将把我国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去”。

5结语

在西方竞技体育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的同时,如何保护我国自身“原生态”体育文化的种质“善本资源”,尊重和善待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无形遗产,培养人们的民族文化认知和文化责任,不管是从发展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还是照顾我们祖孙后辈享有“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际公平角度来说,都将意义重大。高校体育无疑是这一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活体传承的最佳载体和重要基地,唤起广大师生乃至更多的人群来关注和重视“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确保这一母体文化能够薪火相传,高校责无旁贷。如果连高校体育都不对原生态(尤其是其精神)保留、牵挂与呵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会固步自封,以至走向沉沦;现代性和建设性的破坏作用势必会抬头,当然,一切进步和建设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我们期望通过“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珠联璧合。

参考文献:

[1]刘晓丹,孙英兰.“生态环境”内涵界定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6,25(6):724.

[2]苗欣.“原生态”理念与农民安置社区设计问题研究――以长沙为例[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7.

[3]丁丽洁.“原生态”唤醒文化记忆[n].文学报,2006-5-18/第1版.

[4]李松.原生态――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n].光明日报,2006-7-/7/第6版.

[5]李德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n].北京日报,2006-8-21/第3版

[6]赵沁平.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J].北京;新华文摘,2006,21:121-123.

[7]张建雄,江月兰,刘学谦.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高校的战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45.

[8]汪焱.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方向与营造的基本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1):78.

[9]郭赤环,赵建林.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128.

生态学的原理篇10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生态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2.1缺乏基于不同区域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生态水利工程对服务目标具有特定性和地域性。由于生态系统存在地理区域的差异,因此决定了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也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当前,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有一些理论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但对于一个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实践缺少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这与当前水利工程对生态影响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较少和相应科研成果积累较少有关。水利工程由于涉及工程力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国家对水利工程结构建筑物执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但缺少足够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工程的生态服务目标。

2.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目标和标准难以确定。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维护和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实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和谐。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实践中,必须事先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和维护生态健康的标准,提出生态水利工程要达到的定量化的指标,但是,目前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目标大多还是定性描述,缺乏定性的目标和标准,无法设定量化的目标和标准,因此导致设计的目标和标准仍旧模糊不清或不明确,也无法判断工程能否实现设计的预期目的。

2.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缺少生态水文测验资料。如果不能从水文测验站的观测资料去分析水文过程对生态过程的正负影响机理,就很难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寻求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当前,我国水文测验工作相对落后,水文测验站还不能适应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对资料的需求。目前有关生态水文站方面的设计与布局在我国还未正式开展,国内也少有报道。

2.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人才匮乏、高水平的设计不易。实现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学的有机结合,需要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不仅具备水利工程设计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学的理论和知识。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使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具有两方面综合知识和设计能力技术人才匮乏,加之生态水利工程的实践活动的经验缺乏,可以参考与借鉴的设计项目有限,难以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

3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求。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便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可以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过去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后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一样,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大概说是帮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

3.3坚持与环境工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当前尤其是应与水污染防治工程进行有机结合,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使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挑战与阻力。如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补水工程,虽然实现了连续几年的补水,但由于水质不符合湿地水质要求,导致湿地水域中底栖生物明显减少,部分物种消失,一些迁徙水禽不在此处停留。为了减少早田排水挟带泥沙或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而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在植物生长季节充分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这种设计思路来源于水污染的自然稳定塘处理理论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