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光伏产业的利弊十篇光伏产业的利弊十篇

光伏产业的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05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1

关键词:太阳能企业持续发展制约因素改善分析

1太阳能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早在2004年我国整个太阳能行业的产值就已经超过130亿元,全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量已经突破1200万平方米,数字是最明显的象征,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太阳能企业发展的速度之快,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利用太阳能为资源来为生活添加便利。

1.1目前光伏产业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调查分析,2007年和2008年的上半年,是太阳能发展较好的阶段,但是,2008年金融风暴发生之后,各个行业的生产都受到严重的打击,经过行业内外一系列的调整,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渐进入了比较好的发展阶段。然而,光伏发电,也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企业,在经历机遇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与风力发电不同,光伏市场总在变化着,2007年,太阳能发电依靠着西班牙的支持,2008年依赖着德国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到2010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另外,谈到光伏产业的发展问题,产能在暴涨,而装备全部是用钱买来的,到12年底,预计是1500万千瓦,如果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中国的产能业水平将接近60%到70%,这就会导致这样一些问题,诸如原材料的价格会上涨。

金融风暴是一场危机,同时也潜伏着百年不遇的机遇。对于光伏产业在这个阶段里,广泛的吸收国际的光伏专业的人才,并购国外的优质的资产,提升光伏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此阶段,将光伏产业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在金融风暴的关键时期,会使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蜕变,在未来的世界新能源里占据到一定的地位。这无疑是一场不容置疑的机遇。另外,在国民看到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面临危机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更能够实现在经济方面、环境上、就业上的胜利,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将会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负面印象。从各个方面观察,再通过各个数据显示,光伏产业很可能会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出困境,重振力量,使各个行业恢复到健康、持续发展的正轨上。与经济发展本身具备的规律和周期一样,对于光伏产业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逐渐消失,变为正的能量,世界的光伏产业市场不会消失,会永久存在的,政策也在不断推动着产业的发展,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不仅仅要考虑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要考虑光伏产业的市场成长的强大动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光伏产业时,焦点无疑是对于光伏产业的发电成本,发电成本也是光伏产业实现电通天下目标的关键要素。中国的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摆脱了以实用硅为主的缺乏理性的模式,逐渐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由于产业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这将会加快产品的升级,从而提升效率,光伏发电的成本也会在未来逐渐降低。发电成本是人们对光伏产业关注的焦点,更是光伏产业实现“电通天下”目标的关键要素。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光伏产业由此摆脱拥“硅”为王的非理性模式,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产业技术创新将加快产品升级、效率提升,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假若光伏产业的成本降低,那么光伏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就更大了。

1.2针对耗能行业现状分析目前,能耗最多的行业无疑是建筑行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建筑的发展,这就导致我国的环境严重受到污染,城市中拉闸限电、燃煤燃气等都非常紧张,但是,国家要发展,企业要发展,居民要生活,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的发展已经在能源的短缺中受到限制,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使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再生资源也就成为了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使用源头,这对于大规模的,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对于建筑业这个能耗大行业,在全国中,建筑耗能量达到约30%-50%以上,政府也对建筑业提出了相应的能耗指标,而针对建筑行业节能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疑是利用太阳能。倘若使太阳能与建筑行业很好的结合起来,利用太阳能为建筑节能,实现太阳能供电、供热、制冷等行为,则实现建筑零能源供给也大有可能,这些项目值得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电成本是人们对光伏产业关注的焦点,更是光伏产业实现“电通天下”目标的关键要素。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光伏产业由此摆脱拥“硅”为王的非理性模式,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产业技术创新将加快产品升级、效率提升,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尚德目标则是在2012年,提前实现1元/千瓦时的目标。当光伏发电成本与火电持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光伏市场将具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今年十月,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作出“双反”的终裁,这将会进一步推进我国对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国内光伏发电,或许是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的一条道路。

2制约太阳能企业发展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分析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迅猛发展,产业发展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行业的弊病,正如不同的家庭,有各式各样的房子一样,各个太阳能企业的需求也都各不相同,有的用户是刚加入到太阳能技术产品的使用中,对于新接触这个行业的经营者而言,对这一领域并不是很了解,经验也少,企业对于这类创业型公司,都会给予指导,帮助客户明确目标。多数情况下,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建设一个生产车间和安装车间的生产设备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倘若确实技术人员的引导,则发展起来还是很困难,因此,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是制约太阳能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技术未得到更新也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太阳能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企业也不断增加,但是有些企业则缺乏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机床和设备生产厂家在新的领域可以开发,从汽车工业制造领域获得的自动化技术的经验,在太阳能工业领域也可以发挥,有些公司就已经制成了成套自动化解决方案、自动化工作站和成套太阳能电池板模块生产线,并把其机器人产品的经营方向转移到了更加经济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领域之中。有些公司也能为太阳能技术领域的用户提供有关拉丝、硅晶体接种和切片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利用这一硅晶片加工和切割的关键技术,也使其具备了提供生产硅晶片关键设备的能力。因此,采用新技术,对于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的生产车间与技术,创新的思维,则企业要想持续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太阳能领域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型企业,这些技术问题更不能忽视,在太阳能领域的增值技术中,采用创新型的设备和技术,也会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会为太阳能的发展更有利。

仍然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由于缺乏创新,太阳能热水器仍然运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结构,在一些问题上,例如太阳能产品无法很好地实现光电、光热一体化,假如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太阳能的缺点就暴露了,它不能很好的利用诸如热泵能源调配等其他热源来结合在一起,使不管是阴天还是雨天,都可以照常使用太阳能来加热水。太阳能热水器不能做到高效率的利用太阳能,实现光电、光热对太阳能的追踪等。

我们都知道,创新在一个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能否快速、稳步的发展,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太阳能企业而言,同样使用创新的思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可以克服许多太阳能应用所存在的弊端。创新将克服太阳能应用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创新将打破产品之间的同质化,使其根据不同需求而更具个性特点。此外,还要采取诸如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合理电价的确定等措施。

3结语

以上内容便是对太阳能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紧张,各个企业一定要重视太阳能资源的运用,科学发展,进行创新的思维培养,提高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欢怀,陈晓辉,包欢乐.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培育研究[J].企业活力,2011(04).

[2]张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8(04):56-67.

[3]刘帮成,姜太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可持续发展,2000(3):23-25.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2

昔比。

以往是追崇的投资者、同行业的学习者、热捧的媒体??现在却是将其总部大门紧锁、进行逼宫的讨债者,以及与前两年态度截然相反的资本市场、媒体和“国有化”的喧声。

7月25日,一位美国上市光伏企业的高管对外透露,目前江西省政府已与赛维谈判,如若最终谈判顺利,江西铜业等数家江西省级国有企业将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联合托管赛维,后者将变身江西省级国企。

2007年6月1日,赛维成功敲响美国纽交所的钟声,年仅32岁的彭小峰以400亿身家排名胡润百富榜第六,成为中国能源行业首富。赛维顿时成为当地政府GDp的功臣,一个长期被冠以欠发达帽子的地区,实现GDp连续7年保持15%以上增长,赛维更成为银行眼中的“香饽饽”。据悉,以国家开发银行为首的七大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都是赛维最主要的债权人。

好景不长,欧债危机导致市场萎缩,加上美国上半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关税和反倾销税,赛维的财务情况每况愈下。今年赛维毛利率已经出现负数,为-65.5%,资产负债率高

达87%。

此时其债权人乃至政府已经坐立不安了。新余市政府专门成立小组进驻赛维,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其最大债权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专门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团队处理赛维

事宜。

尽管有人抱怨政府是在拿纳税人的钱去挽留自己的“政绩”,但政府不这样做又能如何?赛维一旦倒闭所涉及到的已经不只是一个企业从商场上消失那么简单,届时任何一家债权银行都难以承受其倒闭所带来的打击。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将全部由曾经大力发展赛维、不断给予支持的政府买单。赛维不愿意倒闭,与其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方”更是不能看着它倒闭。

据了解,在此次“国有化”传出之前,英利、保利协鑫两大光伏巨头都曾与赛维接洽过,一方面是赛维天大的窟窿让二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也是彭小峰的坚持,其深信赛维能躲过这次危机,甚至将赛维与十年前的苹果公司相提并论。

但无论其多么努力,笔者并不认为仅凭其“大宴宾客”鼓舞人心就足以力挽狂澜。毕竟多晶硅拆分上市已经无望,欧债危机何时能渡过,光伏产业何时能再次崛起,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之下,国有化似乎已经成为赛维唯一的出路。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3

近两年,由于市场的火爆,以及舆论的轰炸式报道,光伏产业突然变得家喻户晓。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多的是看不明白――刚起步就被认为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如“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亏损4.6亿的英利却砸下重金成为首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公司……

更令人惊奇的是,2010年9月,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结果公布,某企业竟然以0.73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中标,让光伏产业提前5年跨进“一元时代”。顿时,业内一片哗然。在11月2日举办的中国(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诸多行业专家也直言不可思议。

“一元时代”提前到来?

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曾提出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的初步构想,计划到2015年实现l元,千瓦时电的目标,这与业内的普遍预期一致。

正因为如此,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的超低价格,引起业内一片哗然,中标结果在争议声中一再推迟。商业标本于8月16日就已开出,但9月14日方才公布结果。根据中标结果,13个项目中标价均低于1元/千瓦时,最低价仅为0.73元,千瓦时。直接让光伏产业提前5年跨进“一元时代”。

而从国外的情况看,目前在该领域做得最好的德国,2011年地面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0.218欧元/千瓦时,相当于1.9元/千瓦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0.73元/千瓦时这个价格着实有些离谱。

其实,这已不是光伏行业第一次开出如此惊爆价了。在2009年7月的中国首轮光伏电站招标中,英利与国投电力组成的联合体曾报出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旋即遭遇业界的集体“炮轰”,价格最终未被采纳。如今,随着0.73元,千瓦时的超低价再现江湖,唏嘘、怀疑……种种情绪也重新泛起。

“低于1元/千瓦时的价格肯定是不合理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在中国(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在中国,即便是技术再好的企业,其生产成本最少也要1.2元/千瓦时。”

按照赵玉文的估计,所有中标企业都是在做赔本买卖。那他们为何如此?

“从2010年的实际市场情况及原料价格情况看,这个报价是肯定做不下来的。这样投标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竞争。”教育部光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一针见血。

他分析指出,首先,这些企业想在产业发展初期野蛮进入,迅速占领市场,打击竞争对手,以至于赔本换吆喝;其次,他们很可能会拖延项目的建设时间,以等待未来几年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或者是政府补助政策的改变。

对此,行业巨头江西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也表示,中标价格超出了他的预期。但是他同时认为行业已经到了调整预期的时候。

“我2005年创办赛维LDK的时候,光伏发电的成本是8元每度,现在最多1.5元每度。而且放眼全球,很多国家已经进入了光伏能源平价上网的时代。无论如何,传统能源的价格一定是持续上涨的,而随着光伏产业规模效应的逐步扩大、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光伏发电的成本必将大幅下降。之前业内曾经估计要在2015年,光伏产业进入‘一元时代’,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肯定能提前实现。”

“光伏盛宴”的“正餐”

其实,业内人士在“一元时代”这个问题上如此纠结是因为,“一元”是中国光伏产业开启应用之门的关键节点,一旦此节点被跨越,中国光伏产业将迎来真正的曙光。

一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都存在着一个弊端――原料、市场“两头在外”。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的40%。但是市场仅占全球的5%,中国自己光伏发电装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绝大部分产能需要出口。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成本偏高,而且电网企业态度比较消极,导致光伏发电在国内无法大规模应用。一旦光伏发电行业平均成本突破1元,大规模并网发电将成为现实,国内光伏产业应用市场大门将正式开启。

那么,这扇大门应该如何开启?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政府又该出台什么政策去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

对此,赵玉文在中国(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建议,“相对于补贴而言,上网电价法才是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举措。”

他表示。30多年来,许多国家采取过几十种鼓励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效果都十分有限。只有德国在制定了上网电价法以后,拉动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使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2004年德国政府实施上网电价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光伏行业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截至2009年年底,德国的光伏安装累计总量已经达到了9.8Gw,居世界第一。

在赵玉文看来,去年推出的“光电建筑一体化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只是为中国光伏应用这场“盛宴”端上两道开胃小菜,上网电价法才是“光伏盛宴”开席后必不可缺的正餐。

“光伏发电只有大规模的应用,才能迅速降低成本。而上网电价法才能最有效发挥资金作用。”

其实,上网电价法早已被许多业内人士视为光伏产业的“救命稻草”,而且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是至今仍未推出。政府有关部门为何如此犹豫不决?

张晓安分析认为,上网电价法短时间内肯定无法推出。他告诉《徽商》。有关部门对光伏企业的成本底线有些拿不准。他们目前采取的是复制当年确定风电上网电价的做法,即通过招标来考量光伏企业的成本底线,再据此确认光伏上网电价的合理区间。然而,两次招标结果都出乎他们意料,造成了许多假象。

对于政府而言,如果光伏上网电价定价过高,不仅消费者负担加重,而且还将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光伏产业,届时,行业将出现真正的产能过剩;如果定价过低,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那么什么价格能够让政府以及企业都能接受?张晓安做出预测,应该与业内的普遍预期一致,政府有关部门的“心理价位”应该是在1元左右。这从中国首轮光伏电站招标结果可见端倪。当时,有企业投出了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但是政府最后确定了1.09/千瓦时的中标价。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4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理;应用

太阳能是无限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我国近八成的疆域光照充沛,且光能资源分布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无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随着化石能源供给与需求矛盾加剧及其给人类带来的污染压力,近年来,各国都在加紧探究新型绿色能源,太阳能成为共同选择。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新型能源,太阳能光电研发是能源研发方面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领域,随着成本问题将逐步解决,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太阳能市场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

1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源是把太阳的光能和热能,利用物理学的能量转换,将其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储量无限、清洁环保、循环再生的优势,是目前人类可探知利用的能源当中无与伦比的,所以,人类将太阳能作为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世界各国也将研究和开发太阳能发电上升到助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高度,使太阳能发电得以快速发展。

太阳能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是太阳通过内部自行进行的“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产生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的巨能量。因此,太阳能实际是太阳辐射产生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具有火力发电系统等无法比拟的优势:覆盖面广泛,环境适应性极强;供给充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x104kw;因为光伏发电是利用光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所以安全环保、安静、不产生污染物。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机理分析

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后储存电能所需的装置,这主要是在太阳能发电独立运行时的必备装置。但如果能与交流电网并联运行,则就可不用该装置了。所以,现在力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将太阳能控制器和直流一交流逆变器合二为一,不仅降低成本,还会减少蓄电池对环境的破坏。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把太阳辐射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核心元件是太阳能电池。把分散的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成太阳电池组件,配合功率控制器等部件,一个光伏发电装置就基本完成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一交流逆变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等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关键部分,它通过半导体的光伏效应把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而工作;太阳能控制器控制着整个系统的工作,发挥着及时给蓄电池充电、过放电等护卫作用,若温差较大,控制器还要提供温度补偿;当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就可储存到蓄电池(组)中。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白太阳能发电被开发利用以来,晶体硅作为基本的电池材料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主要类型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晶体硅电池等。他们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目前,薄膜晶体硅电池虽有很好的发展潜质,但应用率不高,还占不到光伏发电的6%,单晶硅与多晶硅电池仍是较长时间内的主流产品。因此,要想更好地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当务之急是实现在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上的重大技g突破。

3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及展望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主要是化石能源,但因其不可再生性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污染等问题,人们一直在探寻可替代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由于太阳光的资源丰富、覆盖范围广、清洁且可再生等优点,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具备可靠、安静、环保、能量随处可得、无需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易与建筑物结合等特点,所以,当前人类把它作为太阳能发电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前景的应用形式。

我国对太阳能的开发应用,和世界多数国家一样,首先主要在发电领域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光伏电池技术的研发利用科追溯到20世纪60年展空间用太阳能电池,之后开始研发生产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此后,我国逐渐进入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累计光伏组件装机容量约占世界份额的3%。现在,我国己成为世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拥有数家太阳能光伏生产的知名大企业。

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为分散用户供电,尤其对边远地区用电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解决建筑和太阳能光伏装置一体化难题,成功案例就是河北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堪称一个户用光伏系统的示范性建筑:楼房被太阳能电池板所覆盖,能独立发电供给大楼内生活及办公用电;第二,集中供电。通过建立独立光伏电站,可以安全、稳定、可靠地为人口集中的县、乡、村等集中供电;第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借助电网,联网发电。但在电网覆盖的地区,由于诸多原因,光电应用成本太高,发展较为缓慢。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5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一、光伏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陆续推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多项有利政策,并批准了“金太阳”、“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等多个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以大力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建设。这对于指导行业发展方向、引导市场资源倾斜、提升行业关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2.国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生产对能源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如何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具有清洁、安全和可靠等特点的太阳能给以上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且近年来太阳能发电成本逐年降低,给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未来低价的太阳能发电将会成为电力来源中的主流,太阳能行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对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宏观经济波动对光伏行业的影响

2012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主要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欧债”危机升级及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可能恶化外部宏观市场需求;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内需下降;国内光伏行业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一直为欧美多晶硅供应商掌控,价格的上涨将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冲击。此外,行业供需结构不平衡、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也将会对光伏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2.转型升级时间紧迫,行业结构亟待优化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急需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设计业发展,发挥现有优势,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实现生产和贸易的转型升级。市场转型升级的宏观趋势将在短期内对行业中的初创期、中小规模企业带来较大的转型成本与技术压力。

二、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现状

工业化带来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大力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应用市场的扩大、地方补贴对分布式光伏的刺激,光伏市场被逐渐打开。

2009年7月21日,中国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金太阳”),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这被看做是中国支持光伏产业的首部政策。

不过在推出“金太阳”之时,中国光伏市场还未形成,成本尚未摸清,政策采取的是按装机容量进行补贴,这个方案简单易操作,但是弊端在于这种事前补贴方式,项目通过评审后就给补贴,“骗补、先建后拆、报大建小”的现象难以监管,而且电站建设“采用次级组件,质量缩水,难以管控”的问题也难以监控。

光伏产业经过几年迅猛发展之后,恶性竞争不断产生,当大家清醒之后才发现光伏的发展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国家上层的政策制定得很好,但是到下面执行和落实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时间慢慢改善,很难一步到位。很多地区根本没有落实国家政策,优惠的政策没有分享给用户。2013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对光伏电站发电实行上网电价制,按不同光照资源地区,上网电价划分为0.9元/千瓦时、0.95元/千瓦时和1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电量补贴,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尽管国家明确了补贴标准,但是下到地方部门落实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国内用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仍面临“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的问题。整个并网申请流程时间过长,手续复杂。相关文件制定的是45个工作日并网,可是实际流程一般会超过60天。

其次,光伏下游产业发展瓶颈还体现在国内公众对太阳能发电的认可程度上。欧美国家公众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可度比较高,因为,其有很长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真正鼓励公众投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从2013年才真正开始。光伏太阳能的电池板需要很大的空间面积进行安装,目前大多数的楼房小区不支持安装或者不具备安装条件。别墅区的住户不愿意投资这笔钱进行安装,他们觉得国家电网的电用着更省事省空间。农村的住户空间倒是没有问题,但是资金有问题,一套太阳能发电设备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大部分住户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再次,目前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还比较低,主要有3种商品化的硅光伏电池:单晶硅光伏电池、多晶硅光伏电池和非晶硅光伏电池。单晶硅光伏电池所使用的单晶硅材料与半导体行业所使用的材料有相同的品质,单晶硅光伏电池的成本比较贵,光电转换效率为13%~15%。多晶硅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比单晶硅光伏电池低,光电转换效率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低,一般为10%~12%。非晶硅光伏电池属于薄膜电池,造价低廉,光电转换率比较低,一般为5%~8%。最后,太阳能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数量众多的部分中型及小型企业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严重。生产厂家繁多、规模小,污染较严重、品质参差不齐,一些不具备环保条件的作坊式工厂一哄而上,约四分之一的企业未经环保审批擅自选址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生产没有在严格的环保措施和工业安全卫生条件下进行,对操作者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生产许可证制度没有严把清洁生产、环保设施达标这一关口。虽然我国自2005年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但由于在审批和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真正促使生产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许多不达标厂家都转为合法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分布式光伏市场潜力及发展趋势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中国光伏发展路线图(2020/2030/2050)”研究推算,2020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到700亿m2,其中可利用的南墙和屋面面积为300亿m2,按照可利用面积的20%用于安装光伏系统计算,则届时可安装光伏的建筑面积约为60亿m2。

根据每20m2安装1kw光伏系统进行计算,2020年建筑光伏最大装机容量可高达3亿kw(300Gw),由于80%的屋面面积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因此建筑光伏的主要建设区域在中东部省份。按照中东部地区年平均等效年日照小时数1300h计,2020年建筑光伏年发电量约为3亿kw×1300h=3900亿kwh,约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全年发电量(按照三峡电站2013年全年发电量828.27亿kwh电估算)。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易于消纳,盈利模式看好。我国目前建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地域优势,宽阔的地理空间便于大型地面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但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电网容量不足,并且地广人稀、不能大量消纳光伏电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弃光”现象,形成光伏发电阶段性产能过剩。相比于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主要位于中东部地区,该地区用电量大,光伏发电高峰时段与用电高峰重合,无论自发自用还是余电上网都可全部消纳,不存在产能消纳问题;而且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可以建在屋顶、厂房等闲置空间,不占用土地。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商业盈利模式上具有优势,国内光伏项目向分布式转移是合理布局的必然选择。

从国外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经验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成为光伏项目的主体。以德国为例,其太阳能发电占全部能源的5%,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占全部光伏项目的70%;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合理使用工业厂房、居民住宅等空间资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使得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步成为光伏项目的主体。

结束语

分布式光伏产业是前景广阔的可持续发展行业。首先,它是绿色环保行业,将太阳能合理利用,不破坏生态环境;另外,它使用方便,无噪声,适于工商业和家庭使用。但现在的分布式光伏发展仍存在部分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进行开发,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析,对分布式光伏进行稳中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知寒.杭州地区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方式及其保护与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贾志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无功控制策略及算法的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6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将新能源发电放到人们触手可及的城市,不仅增加了观赏性,同时节能环保的特性也使光伏建筑一体化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而迅速蔓延。上海虹桥火车站、武汉火车站、上海世博会等均采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逐渐的,在追求建筑美学的今天,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垂直立面建筑上的应用随之诞生。光伏幕墙、锯齿状的光伏墙,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眼帘,而对此的技术也开始慢慢的突显,到底是平铺的光伏幕墙好还是锯齿状的光伏墙好,说法不一。

光伏幕墙,是采用光伏组件代替传统的玻璃,不仅能够装饰建筑物,同时可以发出清洁、绿色的电力资源,共人们使用。

锯齿状光伏墙与光伏幕墙类似,不同的是,它不是全部利用光伏组件代替建筑物,而是采用一定的角度,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墙壁上,形成了锯齿的效果。顾名思义,锯齿状光伏墙。

下面以山东新泰市为地点,以185的晶硅组件为例,就这两种建筑物的优劣讨论如下:

1、安装容量

1.1锯齿状的光伏墙的安装容量

由于考虑遮挡的问题,因此,在排与排之间设置间隙,如图所示:

因此,为使组件相互之间不产生遮挡,必须计算阴影的遮挡长度,而阴影的长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如图所示:当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时,所产生的阴影最长。

在我国,一年中6月21日(夏至日)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为最大。因此,我们利用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如下:

(1)太阳赤纬角δ计算由下式计算:

δ=23.45sin[360*(284+n)/365]

式中n——从1月1日算起的天数

故δ=23.45sin[360*(284+172)/365]=23.45

(2)太阳高度角h计算由下式计算: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式中φ——地理纬度,山东新泰为北纬36°

δ——太阳赤纬,23.45°

ω——太阳时角,正午时为0°

故Sinh=sin36°sin23.45°+cos36°cos23.45°cos0°

由此算出h=77.45°

(3)由上图可得出计算公式

tgh=D/1166

由此算出D=5237mm

故组件之间选取的间距不应小于5.3米。

假设建筑物的面积为2610平方米(21.4*122米),按照组件尺寸1580*808计算,根据美观与发电量因素综合考虑,组件安装倾角为20度,则可以得到:此立面安装组件为476块,总功率为88.06kw。

1.2光伏幕墙

光伏幕墙可使组件布满整个墙壁。同时,由于没有角度,所以不会产生任何阴影。因此,考虑光伏组件的安装间隙,通过计算,可以安装组件1980块,总功率为:181.3kw。

由此可见,光伏幕墙的组件可利用面积几乎是锯齿状光伏墙的2倍之多。

2、发电量测算

2.1锯齿状光伏墙发电量的测算

根据naSa的辐照数据,在新泰,当组件的安装倾角为20度时,即组件与地面的夹角为70度时,利用Retscreen软件计算可得,光伏组件有效利用小时数为4.18,考虑80%的系统效率,因此,按照88.04kw的安装容量计算,锯齿状光伏墙的年发电量为107458.1024度电。

2.2光伏幕墙的发电量测算

同样,根据naSa的辐照数据,组件在安装角度为0度,即组件与地面的夹角为90度时,利用Retscreen软件计算可得,光伏组件有效利用小时数为3.31,考虑80%的系统效率,因此,按照181.3kw的安装容量计算,光伏幕墙的年发电量为175230.076度电。

因此,对于上述发电量的测算可以看出,光伏幕墙的发电量由于其安装容量的优势,其发电量比锯齿状光伏强的发电量多1.6倍。

3.经济性分析

3.1锯齿状光伏墙的经济性分析

根据目前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电缆以及施工的一般价格(在这里仅考虑低压侧并网,无升压变压器),粗略的计算,可以得出投资成本在10元/w左右,按照88.04kw计算,那么总投资成本为88.04万元。结合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25年,那么,此种方式25年可获得268.6452万度。因此,按照发电量与初投资的结果(不考虑贷款利率等)可以得到度电成本为0.3277元/度。

3.2光伏幕墙的经济性分析

同样利用上述计算方法,按照投资成本10元/w,功率为181.3kw,则可得总投资成本为181.3万元。按照25年的电站使用寿命,那么,光伏幕墙25年可发电438.075万度。因此,同样按照发电量与初投资的结果(不考虑贷款利率等)可以得到度电成本为0.4139元/度。

可见,通过经济性对比,可以看出锯齿状光伏墙的度电成本较光伏墙光伏幕墙的度电成本低,在经济性方面比光状幕墙要略胜一筹。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虽然光伏幕墙和锯齿状光伏墙都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垂直立面建筑上的应用,但是光伏幕墙和锯齿状光伏墙各有利弊,根据不同的需要及要求进行设计,主要总结如下:

光伏幕墙的应用主要考虑完全建筑一体化,即:光伏器件与建筑材料集成化。将光伏器件代替部分建材,即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物的外墙,这样也可以用以发电,可谓物尽其美。从另外一个角度节省了部分投资。虽然度电成本较高,但是总装机容量大,发电量高,最后收益多。

锯齿状光伏墙的应用主要考虑最大程度的降低度电成本,从光伏电站的角度出发,发挥光伏电站的最大能力,在空间利用上,稍逊于光伏幕墙,但是可以发挥光伏组件的最大能力。在最求效益的情况下,采用锯齿状的光伏墙。

光伏建筑一体化提出了“建筑物自我发电、自我供电”的新概念,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表面,无需额外用地或加建其它设施,能够省去输电费用。把太阳能同建筑结合起来,将建筑发展成自我循环式的新型建筑,是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而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垂直立面建筑上的应用更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升华。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7

扶持政策密集推出多行业迎来机遇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连发两大特急文件,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51号)。

这两项通知明确了对光伏行业的三项扶持政策:新的地面电站三类电价补贴,分别根据光资源优劣分为0.9元/千瓦时、0.95元/千瓦时和1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0.42元/度;可再生能源附加从8厘涨到1分5。

江苏某光伏企业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两项实施政策都高于市场预期。可再生能源附加的提升则可带来350亿左右的增收资金盘子,弥补可再生能源基金的过往缺口”。据数位光伏业界人士预测,2013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可达8.5Gw,较之2012年的4.5Gw增长88%,而2014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或可达到10Gw以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张平会长对《经济》记者说,这让经历两年的亏损寒冬之后的中国光伏行业终于开始嗅到春天的气息。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13年-2015年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采访时,相关专家分析,《通知》与2009年的《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相比,就名称而言,有两方面不同,一是以前的工作重心是“试点”,而最新的《通知》则落脚于“应用”;二是以前补贴政策对“节能”和“新能源”采取了两手并抓的方式,而新《通知》则直接锁定“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据悉,《通知》中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推广区域、车型范围、补助对象和标准等多方面都有明显调整和变化。

对此,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认为,《通知》让补贴政策的“阳光”终于再次照进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实”。

9月25日一名风电行业人士兴奋地向记者透露,国家能源局已经制定完成《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并已上报至国务院,批准后将于近期下发,政策扶持力度和光伏保持一致。

近日,连消费者对其失去信心的中国乳品业也有消息,据媒体报道,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牵头,有关部门将首次针对国内5家乳企举行新闻会,集中推介国产新品高端奶粉,提振消费者信心。业内多位专家则表示,行业将迎来中外乳企“大对决”。消息还称,9月28日,伊利股份、蒙牛乳业、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5家乳企最终获得工信部钦点,入围工信部乳粉首批重点扶持名单,共同抗衡“洋奶粉”。业内人士测算,涉及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各类扶持资金额度,或将超过300亿元。

扶持政策应细化行业需自力

对于这些之前有很大争议的行业,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有人叫好,有人质疑,还有人担忧。叫好的认为行业盼来了春天;疑的是政策能否真正帮助到行业;忧的认为是否会带来又一轮的“产能过剩”。

面对光伏产业迎来的扶持政策,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可能使一批活跃在细分市场的中小企业“灭亡”。如果不出意外,大批中小企业将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可以预见,伴随着新政的付诸实施,一轮破产重组浪潮将席卷中国光伏业,而中小企业将在剧痛中直面严酷考验。

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呼吁并强调,光伏产业的创新,不能仅仅理解为是提升组件转换效率。其实,产业创新有很多种类型。

对于新能源汽车新政,全国汽车服务高科技产业化委员会汽车咨询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志勇认为,《通知》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需要更多细则配套才能保证实施的效果。张志勇向记者表示,《通知》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规定仍存“模糊地带”,这两块“模糊地带”不能明朗的话,此番补贴措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则坦言,“只注重环保不注重节能”是新一轮补贴政策的最大问题。对于《通知》中针对某些技术路线的车型采取“有所补、有所不补或少补”的做法,宋健也无法认同。

对于新能源行业,张平认为,扶持政策只是药引,能否渡过难关,健康发展,还要看行业企业自身的调整。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8

【关键词】光伏产业反倾销应对措施产业结构

一、我国近年来光伏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近年趋势

根据wto公布统计结果显示1,从1995年wto建立以来至2012年,由43个wto成员发起的4125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884起是针对中国的。中国已经连续18年位居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立案-实施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首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从2001年的55件下降至2012年的30件,下降幅度达到了36%。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上下降了,但是占全球的百分比却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在2001年,2007年和2012年,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占全球数量的百分比分别是14.8%,37.5%和26.3%。并且,相比较在2012年排名第二的韩国,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数量足足是韩国的一倍。

2.对华反倾销案件比重快速增长且具有不合理性。[1]将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a),与同期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目占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b)进行对比的话,会更加突出的表明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不合理待遇。在2001-2010的这十年间,b值最高为a值的4.1倍,最低为2.5倍。a值一共增长了6个百分点,而b值却增加了10.7个百分点(最高时期增加了22.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清晰的表明了出口规模的大小不是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原因需要从产业竞争、政治体制方面去寻找。[2]

(二)美国和欧盟近两年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情况

2011年10月,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七家在美企业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使得中国企业得以向美国市场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美国商务部随即向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终我国产品被征收最高达249.96%的反倾销关税和最高达15.97%的反补贴关税。

2012年9月6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该调查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中国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光伏企业的产品有60%以上出口销往欧洲,如果丧失了欧洲市场,那么对于我国的光伏产业来说将是一次灭顶之灾。根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

二、欧美连续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原因

(一)全球范围内竞争加剧和国内光伏产品的恶性竞争

1.跨国公司利用反倾销措施抢夺市场。步入21世纪以来,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垄断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达到在各个市场实行价格垄断,获取垄断利益,反倾销措施也成为了跨国公司人为占领市场的工具。[3]

在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有跨国公司策划的。最为接近的一起就是大家所熟知的,2011年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联合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要求对我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次“双反”调查就是外国企业在企图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利用反倾销的手段在母国或者第三国市场上对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企图击垮甚至吞并我国同类竞争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本国的市场份额,还能同时抢夺第三国和我国的市场,从而达到垄断来获取巨额利益。

2.国内产品的恶性竞争。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仅浙江省就有200多家从事光伏产品制造的企业。但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有限,不少企业竞相走上了对外出口的道路。然而与国内产业竞争不同的是,很多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常常展开了缺乏理性的竞争,企业间相互压价,互相拆台。这种竞争短期看是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从长期看来无异于一种自杀性的恶性竞争。因为光伏产业本来就是一个技术链相对较短,产品技术更新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4]这就导致了光伏产业对价格非常的敏感。因此想要从中获利,规模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光伏产业遭遇了需求持续萎缩、供给不断增长的严重挑战。2011年形势更加急转直下,多晶硅已从2008年的500美元/公斤跌至21美元/公斤~28美元/公斤。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仍然互相压价,严重扰乱了出口贸易的秩序。

(二)产品结构及营销策略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亟待转型。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制造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制造国和出口国,中国光伏电池的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5%。但在高端制造设备方面,中国还与欧美有着很大的差距。硅体晶电池制造的高端设备基本上还是要依靠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设计也还处于起步后的发展阶段。并且中国的企业大多是处于光伏产业链的最末端的环节,中国光伏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的电池封装、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整个光伏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及核心技术缺失,直接造成了产品的附加值低,同时间接造成了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不平衡。[5]大多数的企业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同质化的竞争行列。这时再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就非常容易造成国外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6]

2.产品营销策略存在风险。主要原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出口“两头在外”,国内市场启动不足和产能过剩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7]根据统计调查显示,由于我国高纯度晶体硅的制造能力有限,光伏产业所需的原料有近50%是从外国进口的。并且有90%的产品需要依靠出口来销售,包括欧盟的73%和美国的18%。市场的缺失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无法参与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而只能被迫的接受规则和调整自身策略。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影响,降低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光伏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做法不当

回到美国这次的“双反调查”中,被的除了尚德、英利等几家大型光伏企业外,很多小型的光伏企业也是这次调查的受害者。然而,大型出口企业从反倾销的应诉成功中获得的收益好处明显要比小企业大得多。同时,小企业的实力,资金,技术人才都十分有限,单一的小企业不敢,也不可能主动去发起反倾销应诉。在缺乏完善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应机构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出口份额不是很大,本来收益就不多的小企业就自然会选择“坐便车”这种行为,坐享其他企业努力奋战的结果,而不是自己主动积极应诉。[8]这给我们光伏企业在应对反倾销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因素。

三、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行业协会,联合中小企业抗辩

行业协会在现代市场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在贸易纠纷中发挥的作用是政府和企业不能代替的。[9]在wto的法律框架下,政府职能收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出口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个体的能力却很有限,也难以将它们全部凝聚起来。行业协会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选择,它不但可以组织协调各个企业进行应诉,甚至可以直接代表出口企业进行应诉。

这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有着明显的连锁示范效应和转移危机色彩,因此,我国的光伏企业应该抱团自卫,以行业组织为平台,请求政府层面应对。由于欧盟对我国市场地位的认知缺陷,对我国产品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歧视,当美国针对中国同类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获得成功后,对欧盟市场产生了强烈的暗示作用,会导致同类市场效仿。

同时,在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时,行业协会恰恰可以将这些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力量庞大的整体,大家共同处理,同等享受胜诉带来的利益。这无疑会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对待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积极性。

(二)合理应对“替代国价格”规则

本次调查的另一特点是,其显然是欧盟市场针对中国大宗优势进口商品反倾销的一次有力延伸,其相应程序措施将相对严谨。但如此大规模的反倾销金额,欧盟成员国和其反倾销机构都表现谨慎。显然,其管理机构会聚焦价格,以此作为调查核心。因此,我国相应产业应分流其重复建设的生产线,对欧盟企业经验性紧盯的恶性压价争夺市场的低附加值产品分流转移,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完善企业内部财会制度,以确保向调查方提供准确详实的财务数据。

对于调查方聚焦价格的特点,其调查往往会采取“替代国价格”方法。在欧盟看来,中国国内的价值就不能反映商品真实的价值,从而就采取了一个最典型的歧视政策,“替代国”政策{2}。9月6日,欧盟初步决定,选择美国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但是中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对我国出口企业非常不利的形式。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我国企业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规则,争取其制度例外中的市场证明规制,

(三)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市场分布

1.改善中国出口光伏产品的结构,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光伏产品核心竞争力。中国光伏产业“墙内开花墙外香”局面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光伏核心技术和国际话语权的缺失。[10]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实现光伏产业由市场驱动向创新驱动,增强光伏产品的竞争能力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从低利润的产业链末端向上游转型,从光伏电池的生产、组装向高纯度硅制品、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商品转变。加强对光伏创新产业项目的扶持,重点推进以多晶硅节能降耗、副产物综合利用、太阳能电池高效高质和低成本新工艺技术及硅烷法、流化床法、冶金法等新兴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发。增强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两头在外”的被动格局,这样既增加了收益,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同质化带来的价格竞争的后果,极大的降低了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

2.改善出口商品市场过于集中、销售渠道狭窄的现状。我国如今光伏产品80%出口到了欧洲市场,10%出口美国市场。这就好比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更好地降低风险和反倾销带来的损失,我国光伏企业应该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开国际市场。在维护好欧美市场的同时,有选择的开发巴西、俄罗斯和亚洲的阿拉伯国家这些新兴市场。适当的降低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依存度。

(四)快速启动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逐步减少“外需”的依赖性

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我国的需求与产能却极为的不对称。以2010年为例,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比例高达94%,其中欧洲市场占据了出口量的80%。以至于海外需求变化、国外补贴政策、汇率变动均会对中国光伏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过度受制于人,我国应大力开发国内光伏市场,增强内需,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是最大限度避免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根本途径。[11]我国应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避免出口的超速增长和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并且国内光伏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加速启动和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是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布局的核心命题。首先是加快光伏电站建设。以农村市场为重点,加强非并网式、离线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究应用,解决阻碍农村光伏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促进农村光伏市场开发。其次就是加快上网定价,突破电网瓶颈。要尽快形成国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机制,加强光伏并网发电、分布式应用、离网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发并尽快出台。通过上述方法带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

注释

{1}本文所有数据均由wto网站http://数据资料整理计算得来。

{2}由于我国入世后签订了“非市场经济条款”,在他国在我国出口产品倾销价格的确定上,他国反倾销机构有权利使用其他国家的价格来替代我国的真实价格。

参考文献

[1]李勤昌.全球反倾销滥用演进与中国应对策略[J].中国经贸2012(7):30.

[2]林珏.加入wto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J].国际经济研究2008(4):14.

[3]屈丽丽.外资巨头掠食中国光伏“剩宴”[n].中国经营报,2013-01-14(a09).

[4]李慧,于佩.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下2012(5).

[5]何青青.“双反”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n].企业导报,2012(15).

[6]赵伟,管汉晖.中国彩电企业遭受美国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8):78.

[7]刘先雨.对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美欧“双反”的思考与建议[J].对外经贸2012(10).

[8]林琼慧.反倾销应诉“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之路-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9]曹晓超.“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视角2012(5).

[10]李晓君.国内光伏产业亟待调整升级[n].中国石化报,2013-01-31(007).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9

关键词: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路灯可行性分析

风能、太阳能作为可利用的自然可再生能源,二者在转换过程中都是受季节、地理和天气气候等多种因素制约,但是,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扬其两能各自之长,补其两能各自之短,相互配合利用,因地制宜,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远离电网的地区,独立供电系统成为人们最需要的动力源。结合风能、太阳能

的特点,综合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而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无疑是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最佳方案。

风光互补路灯即是有效的利用风能及太阳能之间在能量及时间上的互补特性,通过两者各自的发电装置,共同向蓄电池进行充电,为路灯提供独立供电电源的独立供电系统。路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且实用,它给我们夜晚的生活和交通带来光明和便利,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路灯的耗电能力,其实常规的路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路灯也是一个“耗电大户”,由于路灯的低压输电线路长,不仅路灯耗电,输电线路上的耗电也很大,而且常规路灯必须用埋地电缆供电,在离电源点超过三公里的公路就要建一个供电线路,随着公里的延伸,还需要设升压系统。因此大部分远离电源点的市郊公路和高速公路都没有安装路灯,这实际上给道路交通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也给人们的夜晚出行带来不便。然而,风光互补路灯的出现正规避了这些弊端。美观独特的风光互补路灯既能把城市的夜晚装点得多姿多彩,又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风光混合供电系是由风力发电机、太阳电池阵列、蓄电池组、充电控制器、逆变器、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风力发电机及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通过控制器贮存在蓄电池中,当负载为直流时,通过控制器直接输送给负载;当负载为交流时则需经逆变器将直流转化为交流再输送给负载。整个系统由能量产生环节、能量存储环节、能量消耗环节三部分组成。能量的产生环节又分为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部分,分别将风力、日照资源转化为高品位的电力能源;能量的存储环节由蓄电池来承担,引入蓄电池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尽量消除由于天气等原因引起能量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能量调节和平衡负载的作用;能量消耗环节在本文中主要是指路灯的能量消耗。

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条件为例,来分析风能太阳能混合发电的实用价值。以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参考,下图是各月的风能太阳能能量分布情况,

图1风能太阳能的各月能量分布图

尽管风光互补路灯初投资较高,但是该系统不需要输电线路,也不需要开挖路面做埋管工程,不消耗电能,从长远来看该系统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风光互补路灯利用天然能源发电来工作,不消耗化石燃料,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清洁干净,环境效益良好。目前,在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普及风光互补路灯,用在沿海公路、偏远山路,特别是对已建成的道路增设路灯非常方便。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城市试验性将风光路灯系统用作城市道路景观照明,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越来越低,风光复合发电方式必将在解决远离城市的高速公路,海洋上的孤岛,偏远的山区用电问题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雅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优化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5

[3]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1~35

[4]方燕,马金花,高善峰等.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J].可再生能源,2009,27(1):88~92

光伏产业的利弊篇10

然而,当全世界都在为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之时,有一种声音却不能被忽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盲目扩张的势头必须加以警惕。”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于新能源这样一个发展时间并不长,政策和技术也有待完善的行业来说,科学的规划和理智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个别产业甚至出现“井喷”的势头。有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业近5年来每年增长近150%,风电增长也是翻倍。截至2008年,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第四大风电国。

但是这种“繁荣”之下却有隐忧: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或者重复建设产业链,致使某些产业刚刚起步,就已出现发展失衡或盲目跟风的前兆。

以风电为例,截至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为1220万千瓦,相比并网总容量的894万千瓦,这意味着至少有近28%的已建风电设备被闲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在江苏的风电厂调研时指出,我国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近年来在生产环节发展迅速,但是相应的电网建设却还有待完善。距离生产和利用的合理分配还有一段距离。

面对新能源定价机制还需理顺,并网发电配套的技术和政策有待加强,国内市场尚未打开等现实的问题,政府和相关企业更应该加强统筹布局,有计划的发展,防范一头过热,一头过冷的失衡现象。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近20个省份都在申请或已建立新能源产业基地,其中大多数打出太阳能和风能牌。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实力大户,又有多少是渔利政策者着实难说。

其实单纯的产能高倒也无伤大雅,而更严峻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下隐藏的往往是某些生产环节技术含量不高、工艺简单重复等问题。这意味着高速运转的机器不但没有产生更多的利润,反而消耗了许多生产资料。如果一个背负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从上马伊始就隐藏着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阴影,那才是新兴产业起飞途中折戟的巨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