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地下水的特点十篇简述地下水的特点十篇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0:08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1

一、准确区域定位,夯实各区的基础知识和特殊知识

提高地理试题答题能力的前提是从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历年高考来看,区域地理知识约占试卷分数的30%~40%,平时常说“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地理知识。从命题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命题的基础和背景,如果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扎实,答题也是南辕北辙,得到“一棋走错,满盘皆输”的结果。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根据各区域经纬网及典型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准确定位;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可见,区域定位及不同区域的基础知识是高考备考最后冲刺的重中之重。

二、熟悉高考20类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为了让每年的高考试题有新意,简答题的问题也趋于多样化,这就需要准确理解问什么,我应该怎么做。现将高考常见20类地理简答题答题思路归纳如下,供参考。

(1)原因(自然、人为);(2)条件(有利、不利);(3)影响(正面、负面);(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8)要素(总量、结构);(9)评价(积极、消极);(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处,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13)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14)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15)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1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气温特征(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温差);(1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1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1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2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两方面概括),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的哪种分布趋势。

三、明确答题之要领

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指明了答题方向。为了提高答案的质量,需认真研究提问中的谓语动词。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要有因有果;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地理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对比、评价等

四、主观性试题答案之要求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3.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2

1.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2.④省西侧的海峡属于()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分值:8分查看题目解析>2图-2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降水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4.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南岭B秦岭C太行山脉D天山山脉分值:8分查看题目解析>3读图-3南美洲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

5.基多被称为“永春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纬度②洋流③地形④大气环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图示范围山地面积约为()a74000平方千米B740000平方千米C35000平方千米D350000平方千米分值:8分查看题目解析>4图-4为“世界局部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温差可能达()a4℃B6℃C8℃D10℃8.6月22日,①、②、③、④四地中()a白昼时间最长的是①地B日落西南方的是②地C日出时间最早的是③地D正午太阳高度的是④地分值:8分查看题目解析>5图-5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依据物候均温为指标来划分的。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城市中,最早进入春季的是()a武汉B上海C郑州D青岛10.北京秋季起始日期大约为()a8月中旬B9月上旬C9月下旬D10月中旬11.福州冬季天数远少于南昌的最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较低B海拔高度较低C受海洋调节明显D冬季风影响较弱分值:12分查看题目解析>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2.读图-6,比较110°e以西秦岭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北坡地势特征的成因。(6分)13.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江上游。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14.读材料一,分析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江谷地物种丰富的原因。(6分)15.渭河平原和江汉谷地南北跨度仅两百公里,但种植业显著不同。试比较两地农业(农业类型、熟制、主要粮食作物)的主要差异。(6分)分值:26分查看题目解析>7读图-7“巴西地理要素图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柑橘是葡萄牙人从中国引入欧洲然后转折到巴西。巴西几乎所有地区都可以进行栽种,但其集中产区主要在巴西东南部的圣保罗州、里约州等几个州。其中圣保罗州占全国柑橘产量的84%。圣保罗州立大学的三个农学院每年约招收400名柑橘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巴西柑橘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稳步发展现居于世界第一。94%的柑橘品种为制汁型甜橙,人工采收,全自动化制汁。浓缩汁制成后,即进入冷库贮藏或即由冷罐车运至海港经远洋冷冻万吨轮出口至欧盟、美国等地。16.简述圣保罗州柑橘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10分)17.R河(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内百分之九十以上为高原地形,该河流中下游流域被称为全球的热带半干旱地区。解释R河流域分布有大面积热带半干旱地区的原因。(4分)18.由于甲地植被的大量破坏,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大气热状况的影响。(6分)分值:20分查看题目解析>8自然灾害与防治江南丘陵地区是我国春雨明显的地区。而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1%。6月3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3成至5成。气象干旱分布图降水量实况图2011年5月28日2011年6月3日-6月4日

19.图中B省的简称为,简述B省5月28日干旱程度及6月3日-6月4日降水量的分布状况。(6分)20.阐述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季以来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4分)8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赣;自南向北逐渐加重;自南向北逐渐增多;(每一点2分)解析

根据轮廓判断为江西省,简称为赣,再根据图例,干旱程度和降水的分布进行描述。考查方向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阐述描述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能力。解题思路

根据轮廓判断为江西省,简称为赣,再根据图例,干旱程度和降水的分布进行描述。易错点

可能审题不清,描述江南丘陵状况。8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年春季以来的降水异常主要受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影响(1分)。春季以来,由于夏季风势力偏弱,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2分);进入6月,夏季风势力迅速增强,锋面雨带北移且较长时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该区域降水量异常增多(1分)解析

注意审题,“时间点春季以来”,“降水异常”,说明从夏季风对我国影响,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去解释了。考查方向

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考查阐述描述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能力。解题思路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3

专利号:201210539532

专利权人:王振牛

项目简介:“潜气式”有机类文物考古发掘现场作业创新技术方案。最新背景技术:《考古发掘现场移动实验室》发明技术方案,国际领先。该枝术总特点是:能“争分夺秒”地、相对最能减轻文物因出土接受新活能而带来的侵害。但是,该技术仍未摆脱地上新环境的干扰。本发明技术总特点是:寻找到了置换文物原地下空间无负作用、良好的“代血浆”,研制出了发掘地下文物现场作业的“金钟罩”,专业人员潜入“金钟罩”作业,完全封隔地上新环境带来的各种“活化能”,始终达到文物发掘、维护、保存全过程都处于“代血浆”空间,摆脱了地上新环境的干扰,与原地下环境“零对接”,把地上环境中各种“活化能”封隔在“金钟罩”之外。

专利名称:定态长效发电机

专利号:201210350047

专利权人:孙学君

项目简介:定态长效发电机它是用于发电领域的机械,这个新形式的发电机械解决了历来不能以电发电的障碍,如果直接用电动机带动发电机而发电,作为发动的电动机它需要的电流w数必须要超过发电机本身应发出电流瓦数的二分之一,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矛盾,因此,目前没有能突破这个矛盾的技术,然而电动机马力扩大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马力扩大器主要代替了电动机与发电机直接发动,电动机只负责拉动下缀滑车在长长的滑道式杠杆上一面向里一面向外滑,使连接滑道式杠杆的附载轮产生很大马力的悬转作用,然后,再与变速箱配合,最后在带动发电机而发电,然而拉动下缀滑车的电动机总耗量是发出电量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因此,以电发电的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专利名称:—种负氧离子海绵体

专利号:201220470169

专利权人:邬汝源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海绵体,包括海绵体,所述的海绵体内设置有纳米电气石;所述的海绵体用聚氨酯发泡或橡塑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的纳米电气石为吸收在海绵体内的纳米电气石浆液;所述的海绵体可设置为圆形或多边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能改善人们周围的空气。

专利名称:移动式喷灌机

专利号:201120098806

专利权人:李文泽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喷灌机,包括管道系统、喷头、支架、地轮、动力系统、卷管盘和驱动装置,所述喷头设置在管道系统上,所述支架为“t”型结构,其顶部水平设置有管道系统,所述卷管盘装置在支架的中部,所述地轮装置在支架的底面,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控制地轮,所述驱动装置装置在地轮和卷管盘之间,卷管盘内卷装的水管连接管道系统。本实用新型不仅跨度大,能够横跨300米左右实施喷灌作业,且可移动式的设计使喷灌时不重复不留死角,其卷管盘的设计能够实现远离水源的地块的灵活喷灌,平均1000亩地仅需要一口水井即可,平均4000亩地的喷灌作业仅需要一台本实用新型,实用性极强,尤其是节水,平均每亩地的喷灌成本在1到3元人民币,成本低。

专利名称:斜拉桥式电气化空中铁路环城公交车

专利号:201110037924.5

专利权人:刘振安

项目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式电气化空中铁路环城公交车,它包括建造在路边的索塔、钢架横梁、斜拉索、钢轨、钢轨支撑架、动力及照明供电线路、公交电车、站点电梯、及计算机自动监控控制运行系统等构成,所述索塔相对建造在道路两侧的边缘外,两塔之间用钢架横梁连接,将连接在一起的钢轨紧固在钢轨框架内,再将所有钢轨框架用紧固件及多条斜拉索固定连接在索塔上,使其形成环状“空铁”客运线,将现有公交电车的轮胎改换成如同火车上的铁轮子,并倒置悬挂夹在高空的钢轨上。电车的行驶、电梯的升降及之间的相互配合均采用高科技自动化运行控制系统,即可实现无人驾驶,采用大跨度建造,减少建设用地,投资少,见效快,运行安全,绿色环保,美化城市环境,是多快好省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优选途径。

专利名称:燃水热水器

专利号:201220146644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4

(一)正确理解提倡简练为文,根据内容需要,用简使繁的道理。

(二)学习运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难点重点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阐述简与繁的辩证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阐释立论的根据。这一段内有三个小的层次;

①层(1~2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

③层(3~5句)阐释为什么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作者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方面,简有“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之分,后者是缺点,前者却是难得的优点;连同作者所赞同的“文章家”的见解,繁也有“繁冗拖沓”与“以繁胜简”之分,前者虽是缺点,后者也是难得的优点。这一层是中心论点立论的根据,也就是对“单以文字多寡论”“繁简”的武断作法的否定。

③层(6~8句)以文学大师们的创作为例,证明简笔与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这一层既是对中心论点的证明,又领起下文,为下文列举文学大师的创作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具体范例引线。

要读懂第1段,关键是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要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关键是理解其中“繁简”两个词的含义。繁,是繁冗拖沓的意思;简,是简练的意思。其它句出现的“繁”与“简”则是指写文章用笔墨“繁多复杂”与“简练”的意思,要注意区别。

第二层(2~4段)紧承第1段第③小层的概括提示,具体列举《水讲传》与《社戏》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例子,说明不管是简笔还是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会“各尽其妙”,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第二层(5段)指出做到“繁简适当”的方法,即需要提炼,但主要是“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二部分(6~7段)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拖沓累赘”的较普遍的弊病及这种弊病的成因,说明“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问题的必要性。

(二)课文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以辩证的观点分析简笔与繁笔各自都有优劣之分,脱离内容的简笔与繁笔都是败笔,适应内容与表达需要的简笔与繁笔都是妙笔,正所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第二部分,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长的趋向”、“拖沓累赘”的毛病,提出作者自己的主张,“提倡简练为文”。这是点明了文章写作的针对性,即写作目的。第一部分所阐明的道理,是达到第二部分指出的写作目的的手段。因为不懂得辩证地分析简笔与繁笔,就不可能作到“言简意赅”,而只能是由“繁冗拖沓”变成“简而淡”。

(三)本文典型材料与观点是怎样密切配合的?

分析:作者为了证明“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从文字的多寡论”的中心论点,辩证地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侧面,从事理方面说明,“单以文字多寡”断定是“繁冗拖沓”还是“简练”是不能成立的。接着概括列举“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有时用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接下来紧紧扣住论点,—一对应“文学大师”“用简”与“使繁”两个方面举实例分析。证明“用简之妙”,作者专选百万言的长篇巨著《水游传》中的两个例子,虽在长篇之中,作者照样惜墨如金,只一两个字,便把景物写得生动传神。证明“使繁”之妙,作者先选《水游传》中一例,有意与上文“用简”的两个例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一部长篇巨著,同一作者,用简时惜墨如金,用繁时不厌其详。作者选择的“用繁”的另一个实例也是深有用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一面以“用简”著称,但在内容表达需要时,“甚而至于借重‘啰嗦”’。文学大师“用简”与“使繁”的四个实例,有力地说明简与繁都可以成为妙笔,如何以字数论优劣?这就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四)什么叫“简笔”“繁笔”?

分析:“简笔”即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详尽,写得充分。简笔与繁笔主要是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上讲的: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简而淡,繁而冗”都不好。

(五)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分析:本段的重心落在“然而”这一转折连词之后。作者认为,文章的简练或繁冗拖沓与否,又不能仅仅只根据所写字数的少或多来衡量评判:字少的,未必都是简练,未必都值得肯定;反之,字多的也未必就是繁冗,未必都应该否定。这就是说,言少的,可以是简练、即言简意赅,也可能是简陋即言简意少;言多的,可能是繁冗拖沓,也可以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再看大家一致公认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大师们亦有时用简,有时用繁。这就更表明绝不可单以文字多寡来论繁简。那么,简笔与繁笔究竟应据什么来判定(也即作者的正面意见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提出,应该是在该用简的地方用简,并且确是富有言外之意的;在宜用繁的地方用繁,并且确是做到了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的。这些,就正是本段末句的含义。本段的中心,一也即本文第一部分的中心,即由本段第三句和末句综合而成。

(六)本文对简笔与繁笔关系的辩证论述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分析:运用辩证观点进行分析说理举例。

(1)“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这句话一方面肯定了文章繁简与文字多寡有关,但又不能单以文字多寡论。同时又告诉读者并非“言简”一律都好,关键要看“意赅”还是“意少”、。这就是辩证地看待问题,语言不多,充满了辩证法。

(2)“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

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事物的辩证法。通过严密的推理,区分了“字面上的简”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与“啰嗦”的严格界限,体现作者在逻辑推理上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本文是怎样运用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的?

分析: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和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直接关系。如开头一段,用“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对比。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用“简”与“繁”的对比,就有“惜墨如金”与“用墨如泼”的两种不同方法。用比喻也同样是简洁生动的。如用“顺风行船”比喻读大师门的名著是如何感到“轻松愉快”,用“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比喻阅读拖沓累赘的作品是多么让人“吃力,头痛”。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八)从论点的确定和论据的选择来看,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分析: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在对比分析中提出论点,明确指出“简笔”与“繁笔”的关系,应当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论证中心论点,列举了(水滩传)中(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和鲁迅《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生动有力地论证了“繁”“简”、“各得其宜”的“宜”,“各尽其妙”的“妙”。这些例子准确可靠,十分典型。说明了只要相“宜”,只要能达其“妙”,用简则“惜墨如金”,使繁则“用墨如泼”。文章又精选了刘勰和顾炎武的评论,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可信。可见全文立论精辟科学,引论又精当有力,紧扣了中心论点,进行了层层深入的论证。

(九)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

分析:文章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1)用例证法鲜明、准确地论证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论点。选取《水游传》、《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证明文章应繁简适宜。

(2)用引证法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繁简得当。刘勰顾炎武的评论,都是权威性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这种引用,起了进一步论说,深化内容的作用。

(十)为什么作者在论证观点过程中,先用例证法,后用引证法呢?

分析:例证、引证的先后,体现了作者论述问题的层递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论证方法的选择,由文章的内容所决定。使用论证方法的先后,又根据说理层次要求来安排。要阐述繁简“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必须列举生动的实例,才有说服力。以典型的事例开道,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引用名人警句,是要说明“繁简”绝非有意而为,而是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只要“来自生活,发话真情”,就能做到“繁简适当”。从论证的需要来看,例证在前,引证在后,体现了说理的严密性、合理性。

教学过程设计

(-)速读测试。,

1.本文的题目是,作者是,出处是。

2.本文是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

3.作者对文章繁简的基本看法是______________。

4.什么叫简笔?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5.什么叫繁笔?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6.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有时使繁:__________。简笔与____________繁笔,__________。

7.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是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写的,这“味觉、视觉、听觉”的感觉者,是。(①鲁智深③镇关西③作者)

8.文章要写得繁简适度,就需要提炼,但最根本的还是要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9.本文是针对什么情况而发的?

10.刘勰,字____________,南朝梁代的一家。他的主要著作是____________。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本文对简笔繁笔的辩证论述表现在哪些方面?

2.本文选用的事实论证(即事例)有什么特点?

3.本文有很多引文,联系学过的议论文,归纳一下,引用名著、名言时应注意哪几点?

(三)精读导引。

1.精读全文,了解作者对简笔繁笔的全面的看法,是可以回答好这个问题的。

2.本文是文学短论,选用的事例都出自文学作品,因此只要把握住作家、作品的特点,并从其特点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

3.不只是我们学过的议论文有引用,我们同学的说话也常常有引用,把二者综合一下,想一想,是会归纳出几条的。

(四)疑难讨论。

1.“提示”中说本文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说理,是抓住了本文的议论特点的。所谓辩证的观点,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在本文中的表现如下:①作者认为,繁与简各可有两种情形。简,既可能“言简意赅”,又可能“言简意少”,提倡简练为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繁,有时会“繁冗拖沓”,“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不能笼统地认为繁是“作文病忌”。②写作中“有时用简”,“有时使繁”,用简使繁应“各得其直,各尽其妙”。③繁简是否适当,主要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而不在于是否“有意于繁简”。④除此而外,作者还分析了“写得过长”的原因,在于艺术概括,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有问题,从而“提倡简练为之”。

综上,作者的分析说理全面、系统,避免了绝对化和片面性,所以称他用了辩证的观点。顺便说一句,本文就是“简练为之”的典型,值得学习和借鉴。

2.作者为证明“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列举了两方面的实例作证明。简的实例,都出自百万言之多的长篇,都可用繁笔而用了简笔;繁的实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本来可以“求简”却使了繁,特别是《社戏》一段,出自一向讲究语言简练的鲁迅,“有意采用繁笔”,“借重啰嗦”。综上,作者引文时只引用最有说服力而又最有代表性的语句,所以我们可以说,作者选用事例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典型”。事例典型既有力于论证,又缩短了篇幅,经济又实惠。

3.引用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引文引语一定得有用,有助于说明或证明自己的观点;②要准确把握原意,不可歪曲和篡改原意;引文或引意应完整,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③引入文章后,要认真核对,不得有衍、漏、错、别字,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搞错,并要把引文加上引号。引意不要加引号。④重要的引文、引意,都应注明详细出处。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简笔与繁笔),周先慎,《人民日报》1981年2月18日(共9分,各3分)

2.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1分)

3.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炼、厚重;言简意少,是平淡。单薄。繁,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突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10分)

4.简笔就是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富有言外之意。即作者所说的“言简意赅”。(共10分,各5分)

5.繁笔就是写的繁复,极为充分,极为详尽。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以达其妙处”。(共10分,各5分)

6.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共12分,各4分)

7.②(8分)

8.来自生活,发诸真情。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共10分,各5分)

9.①“从来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的一般观点。(5分)②“现今,

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势。”(6分)

10.彦和,文学理论批评,(文心雕龙)。(共9分,各3分)

【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概述论点各得其宜

“简”“繁”不以文字多寡论

明确标准各尽其妙

以简胜繁“破落”二字染景

典型事例言简意赅“紧”字境界全出

对比证明以繁胜简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穷形尽相《社戏》等待小叫天出场

引证论证句有可削来自生活

提出见解字有可减发诸真情

创作上超长倾向

切中时弊提倡简练为文

简而淡,繁而冗

(二)关于本文结构的另一种意见: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在概述文章繁简的观点之后,提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论证“繁简适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论点。

两层:

1.(2、3自然段)举例说明繁简得当,各尽其妙。以《水浒传》为例,分别用《武松打虎》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简笔与繁笔用得好的事例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先说明用笔极为简省,《武松打虎》中作者“写景阳岗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的“紧”字,都是用笔很简,又富有“神韵”,这有力地说明了简笔的好处。同样一部《水讲传》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只写了三拳,却用了繁笔,从味觉、视觉、听觉三方面去竭力铺张形容,使读者不但不厌其繁,反而产生了对鲁智深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行为的同m和赞赏。论据典型有力。

2.(4.5自然段)进一步论证论点,引用名人名言,阐述上。何做到繁简适当。为了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作者对简繁问题,又作了一段精辟的论说:“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炼,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这样又使文章的论证深化了一步,读者所得到的是辩证的、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列举鲁迅《社戏》中“我”焦躁不安地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的例子,精当有力地说明了在特定的情况下运用艺术上的繁笔,有别于啰嗦,起到了难以言传的强烈的艺术效果。文章进一步引用了刘恕、顾炎武的论述,从本质上深入说明了要做到繁简适当,必须经过文字的提炼,繁简必须“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5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生写,师巡视)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看似平常的一节随堂课,简约而不简单。不经意间,渗透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单调的“词语盘点”教学,在教师简要的点拨下,被盘活了。其中分类识字积累,借助多音字深层积累,利用文本理解词语,拓展写话练习,达到盘点词语的终极目标――学习和运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思考】

“词语盘点”该盘什么

回到办公室,我开始盘点我的听课笔记,脑海中产生了“词语盘点”究竟盘什么的疑问?基于这样的问题,鉴于朱老师的给予我的启发,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将陈旧的教学方法盘活

俗话说:“好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听了朱老师的课,让我对“词语盘点”的教学茅塞顿开。原先我那种简单抄抄、读读,理解一下词义,这样简单、老套、落伍的方法,要坚决摒弃。我认为盘活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归类识记,帮助积累。教学“词语盘点”,重要的是学生将积累的词语,恰当运用于习作之中。对于词语识记,仅仅停留在读字音、记字形、解字义这样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机械的记忆,这样简单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给学生传授枯燥的知识,增加学习的负担。而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往往不尽如人意,回生现象依然居高不下,并没有达到“词语盘点”的目的。“词语盘点”中词汇量较大,怎样将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每一组“词语盘点”的词汇特点,采用灵活的分类识记方法,开展词语的积累教学。在教学时,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地分析词语特点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照样子,从“词语盘点”中找出词语。

本课例中的分类:

(1)根据词语的作用分类:①描写颜色的词语:白茫茫、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②描写水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沸腾、奔腾、涨潮、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

(2)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分类:aBB(白茫茫)(aaBB)郁郁苍苍(aaBC)涓涓溪流(aBaC)若隐若现

2.借助文本,理解词意。“词语盘点”集中了一组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教学时,可以借助词语盘点中的词语,铺设“台阶”,再次对文本进行梳理、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用词,这是盘活词语的另一妙招。

(1)把词语放入文本的精美语句中理解其意:先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再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

(选自五上第三组“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

胎生特征寿命珍贵急促报警盗窃

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

窗帘保持噪音废水集中处理对付

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

读读记记

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躲藏追逐

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苔藓

狭窄勉强遮蔽然而面临颗粒来源

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

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

如:①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②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2)通过复述课文的重点内容,运用词语:先找出写鲸的词语: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胎生,再根据这些词语结合文本,把鲸的生活习性复习巩固。

这些词很快被学生融入文本,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再次的回顾、感悟,这绝不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文本进行二度利用。在这过程中,词语被感知、理解、强化、运用,获得了生命力。

3.加强练习,运用词语。我们开展“词语盘点”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这些词汇,能在学生的口语

表达和习作中得以灵活应用。如案例中: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

(生写,师巡视,生汇报)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地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还可以根据词语归类,进行练习。如:(aBB)白茫茫)、(aaBB)郁郁苍苍、(aaBC)涓涓溪流、(aBaC)若隐若现。

这样,根据这些词语写一段话,或写归类的词语,注重的是迁移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内驱力,真正使学生习得的大量词汇,内化为积极的语言,灵活运用于交际表达和书面习作之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将老套的教学模式盘新

教学“词语盘点”时,简简单单地将词语读读、抄抄、写写、默默等形式,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教学中,应该依据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情的不同,采取不拘一格的形式组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也愿意变换更新教学模式。

1.对症下药式。词语盘点是一个单元词语的整理和总结。在课文教学时,哪些词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有哪些典型的错误?哪些词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需要教,可作简略处理?哪些词语学生一知半解?哪些词语要重点突破?这些教师应该做到找准点,下对药,心中要有数,备课时认真整合,选择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突出重点,不求全,但求精。针对词语盘点中容易写错较多字的情况,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记忆。就拿错别字的练习来说吧:

(1)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如:词语擂台赛,词语听写大比拼,查字典比赛,手舞足蹈(用肢体语言比画学生猜),猜字谜等。

(2)分步骤多重练习:

如:教学五上第七组词语时,由于这组词中,有些词在课文教学中是学生容易写错的。我设计以下改错别字的练习:举世文名(闻)、玲珑锡透(剔)、满腔努火(怒)、斩钉诫铁(截)。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a)让学生独立改错。(b)生生互相出题再改。学生这时有着师生双重身份,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加深记忆。(c)布置作业,让家长帮助督促改错别字。

总之,在专项练习中,找准练习点,对症下药是至关重要的。在错别字的这个练习点中,教师不断变换形式,使之常教常新,学生始终对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分步骤多重练习,不仅培养他们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反复练习,再次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书写的正确率。

2.因材施教式。

(1)根据教材选择教学形式。“词语盘点”的教学,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安排,变换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因词而异,各有侧重,“盘”出新花样。有的“词语盘点”可以根据词性、构词特点等,给词语分类,让学生归类识记;有的“词语盘点”可以利用其中的词语,理解文本,训练表达,让学生活学活用。如:教学四上第一单元案例中的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组织教学。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2)根据学情变换教学形式。“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是整个单元重点词语的总结。在教学单元课文时,班级中哪些学生只要求能正确书写本单元中的词语?哪些学生要求会写会用?哪些学生可以利用词语再提升?这些情况,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时进行分层教学,还可以采用“兵教兵”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此学习过程中,不仅盘点了词语的内容,更注重了学习词语的能力培养,既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又对学力不足的学生做到不放弃。

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盘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词语盘点”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本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的编排特点,本着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理念,处处彰显个性化学习。“词语盘点”是新教材体系中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探索和挖掘,便会流淌出汩汩清泉。积极利用它来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反复地理解、运用、积累,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基,他们会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实验学校)

【案例】

我校王娟老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五上《莫高窟》一文中的“彩塑”和“壁画”。

一、“彩塑”

1.映示课文中介绍彩塑的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

3.交流:(1)这段话有三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2)第一句和下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板书:总起分述)

4.谁来读读描写彩塑的三个短语,你发现了什么?(抓住特点分述)

5.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神态各异,看看下面几尊彩塑,你也来试着描述一下。

6.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卧佛的?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7.这句话介绍了卧佛的长度、姿态和神态,写得比较详细,这是特写。(板书:特写)

8.小结:这段话先总述了彩塑的特点,接着抓住特点,简要地介绍了三种彩塑,最后是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条理十分清晰。

9.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谁来背一背。

二、“壁画”

壁画的教学流程同样,但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学习。

三、练笔

让学生模仿“总写――分述――特写”的构段方式,进行练笔。

【反思】

一、“总问”引领“指方向”――问准“一”

举一反三,首要的是问准“一”,因为它是实现举一反三的起点。所以“一”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在《课标》中,我们知道高年级的学段目标中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从上述案例看,王老师显然是把课文当成说明文来教的,所以她避开浅、碎、平、繁的提问,提出“总问”――“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指向“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以及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6

1.气候特征:气温(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最热月、最冷,月均温、气温年较差等),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年降水量),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海拔,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和分布。

3.地势特征:地势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如西高东低)。

4.地表环境特征: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5.河流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和流域面积,支流情况,上、中、下三游的划分,流经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等。

6.河流水文特征: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水量,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7.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水文等),人文地理特征(工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等)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等。

9.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主要部门,技术水平,发达程度等。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7

简历就是将你自身的经历、工作成绩、能力、性格等简要地列举出来。受栏目及空间限制,你不一定将所有的东西罗列出来,但最能反映你优点及能力的经历可千万别忘了有条理地加以介绍。一份好的简历当然应做到个性突出、结构严谨、朴实简洁、设计精巧,让用人单位一看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份能吸引招聘者注意力的简历能创造面试的机会及增加录取的机率,所以在制作简历时千万不要繁琐冗杂。

简历最好是用计算机打印出来,可复印多份,这样可以在参加人才市场、面试、走访招聘公司、拜托朋友帮忙时,增加一个书面介绍自己的机会,从而达到“普遍开花,重点结果”的效果。简历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社会工作、兴趣爱好等。其主要内容和要求大体如下:

(1)个人基本资料。主要指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政治面貌、身高、视力等,一般书写在简历最前面。

(2)学历及工作经历。用人单位主要通过学历情况来了解应聘者的知识及专业能力水平,而工作经历又通恰好的表现出应聘者的工作能力,所以学历和工作经历一般要比较详细的写出来。

(3)特长。的特长是招聘单位最关心的项目之一,罗列出你的特长是非常必要的。

(4)兴趣、爱好与性格。如果社会工作经历较少,为能表现你的个性,可加写兴趣,以展示你的品德、修养或社会能力及与人合作精神,但注意最好写一些你有所研究并具有个性的爱好。如没有兴趣爱好也可不写,可直接描述你的性格特点。性格特点与工作性质关系密切,所以用词要贴切。

一份个人简历撰写出来以后,应该再认真检查一下,看它是否符合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积极表现出自己的优点、专业特长;

(2)由于它是目录形式,必须简洁有序;

(3)注重语言技巧,表述力求突出个性、避免平庸;

(4)用词妥当,无虚假内容,通俗易懂、言语诚恳,自信,适当自谦;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smwang1983”为你整理了这篇地方志书记述资料中的工作总结内容转换,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提要:文章从工作总结内容与地方志书记述资料的主要异同入手,提出从工作总结中摘录地方志书所需资料的步骤:首先需审视标题,选择地方志书所需资料,并提炼标题作为地方志书目录标题;再通读正文,摘录地方志书所需资料。摘录资料,需要做到资料要素齐备;同时,提出从工作总结中摘录的资料转换成入志资料,需要对资料作进一步的选择、整理、核准,同时消除“流水账”痕迹。

关键词:地方志资料工作总结转换办法

翻阅已出版的两轮编修的部分县(市)志,发现在记述内容中存在第一人称记述、用词概念不准确、时间表述不具体、词语含混不清,以及空话、废话、套话,甚至出现较多“流水账”痕迹的问题。在档案资料中,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工作(事物)发展全貌的资料就是工作总结。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两轮修志,工作总结是编写地方志书收集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工作总结与地方志书不是同一体例,如果工作总结中的内容不经加工整理而仅将逐年资料简单按时间顺序连接后入志,那么地方志书记述资料势必会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将工作总结内容转换成地方志书记述资料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工作总结内容与地方志书记述资料的主要异同

将工作总结内容转换成地方志书记述资料,首先需要了解工作总结与地方志书的异同之处。

工作总结内容与地方志书记述资料的相同之处,表现为两者都反映相关领域所做的工作(事物)、发展的背景、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训)、采取的主要方法(措施)、提供的主要政策、完成工作的结果(取得的效果)等。工作总结内容与地方志书记述资料的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两者性质不同。工作总结属于总结类文书,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即对过去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存在问题)的总体回顾、评论和结论;地方志书是资料性文献,即具有较高存史价值资料的地情书。

(二)发挥作用不同。工作总结是人们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到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地方志书具有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三)记述内容不同。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期或某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和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地方志书是记述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记述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

(四)行文特点不同。工作总结行文的主要特点有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逻辑性强、符合事实、数据说话等。数据说话即通常将发展指标量化,以指标数学的形式直观醒目地展示发展情况、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工作总结还可以赞誉,阶段性记述,概括性叙述经验和教训;地方志书行文的主要特点有四点:(1)纵述史实,不断主线,详今明古,述而不作;(2)时间、空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指代明确;(3)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4)慎用评价词语,不用模糊、空泛词句。

二、如何从工作总结中摘录地方志书所需资料

从工作总结中发现并选择地方志书所需资料的步骤:首先需审视标题,选择地方志书所需资料,并提炼标题作为地方志书目录标题;再通读正文,摘录地方志书所需资料;然后摘录资料,做到资料要素齐备。

(一)提炼标题作为地方志书目录标题

工作总结中的标题是一个单位所做的工作类别,注意审视标题名称,选择地方志书所需资料,做到不漏缺主要工作(事物),并从标题中提炼事物作为地方志书目录标题。如工作总结中的“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工作标题。根据地方志书“标题简明准确”的要求,分别提炼为“城市化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地方志书目录标题。

(二)通读正文,摘录地方志书所需资料

需要通读并全面了解所选工作总结所记内容。工作总结中记述的各类工作(事物)及发展背景、取得的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教训)、采取的方法(措施)、提供的政策和工作结果等都可以作为地方志书的主体资料,予以详细摘录备审。

(三)摘录资料,做到资料要素齐备

在工作总结中摘录的资料,需要注意各类事物(工作)的“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同时注意每一项工作(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的资料。

三、如何将工作总结中摘录的资料转换成入志资料

《地方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地方志书行文不用总结报告等写法。要将从工作总结中摘录的资料转换成入志资料,需要对资料作进一步的选择、整理、核准,同时消除“流水账”痕迹。

(一)选择入志资料

选择资料,即选用资料,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原则:1.删去不全面、不连贯、不系统的零星资料;2.选择准确、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资料;3.选择表达观点需要的资料;4.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典型资料;5.选择体现时代特点、地方特色的资料。

(二)规范入志资料

规范入志资料须注重以下八点:

1.纵述史实必须有事物(工作)发端、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地方志书下限年份),不缺失事物(工作)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反映事物(工作)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应连贯、系统,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

2.需要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工作总结等写法。

3.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我市”“我镇”等第一人称。

4.用词概念要准确,言必有据,据事直书,不用“大抓”“大搞”等不确切的词语,不用“有人认为”“由于种种原因”等含混不清的词语。杜绝浮词、虚词、空话、大话、套活。

5.去除滥用的时态助词、模糊词句、空泛词句。

6.时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不用“今年”“前年”“目前”“现在”等时间代名词;不用“最近”“以前”“以后”等不确切的时间概念;表述年份应完整具体,不用简称,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表述时间段也应详细,写明起讫年份、月份或日期,不能写“几年前”“四五年前”等。

7.各种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会议等专用名称使用全称。使用简称的,可在适当地方括注于全称之后。简称概念准确规范,不产生歧义。

8.有关历次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的表述,应按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的提法使用。例如,不用“四人帮”之称,而应写成“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不能简写成“文革”。

(三)核准资料

从工作总结中摘录的资料还须逐一考证,多方印证,鉴别真伪,确保入志资料的真实可靠,即资料经过鉴别、考证、核实,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实等准确,尤其是统计数据,其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做到清楚、准确。

(四)消除“流水账”

工作总结中摘录的资料,如出现每年都记的相同项目,像每年度大事记这样的内容,可分别采用设计制作数字表格、设置节前无题小序的方法处理,避免出现“流水账”记述方法的问题。

1.每年都记的相同项目。如税收财务大检查,可采用设计制作数字表格,即将每年税收财务大检查的参加检查人数、自查单位家数、重点检查家数、查出违纪金额、应补缴税款、年末入库税款等项目及数据设计制作成数字表格。配置表格后,能比较明显地全面反映地方志书上下限时段内的税收财务大检查的总体情况。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9

关键词新疆煤田抽水试验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p64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钻孔抽水试验是一种定量揭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手段,目前仍然在地质勘查中被普遍运用。随着地勘工作巿场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地质报告提交周期的不断缩短,如何快速完成钻孔抽水试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技术,还将直接影响到地勘单位的长久信誉和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本文针对新疆煤田地质勘查中的钻孔抽水试验实际特点和根本目的,对快速完成钻孔抽水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祈望能对这项工作产生积极地推动和指向作用。

新疆煤田地质勘查特点

在新疆煤田地质勘查长期实践中,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投入主要还是地面水文和水文地质点的填绘、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和钻孔抽水试验三个方面。而确定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分析认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划分含水层参数等定量数据的获得,还是以钻孔施工、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和钻孔抽水试验为主。因此,解决钻孔中抽水试验影响因素的问题,不仅对矿区水、工、环工作产生积极作用,还将涉及与推进煤田地质勘查钻孔的尽快完善。才能逐步解决新疆煤田地质勘查报告中的水文地质问题⑴、勘查内容的系统完善⑵、煤田地质勘查方法的通感利用问题⑶,实现对新疆煤田地质、煤田水文地质和煤层气地质勘查的合理配置⑷⑸。

钻孔抽水试验的根本目的

简易水文观测和抽水试验原本不是只局限于钻孔之中的。还应该包括于井、泉、库、塘等一切可能实施观测和试验的涉水围岩。由于简易水文观测和抽水试验都是通过对水位、水量和水质的变化量观测,达到了解认识涉水围岩的水理性质,间接计算反映岩土层的含(透)水程度、渗透能力、水力联系、边界条件等⑹⑺。只是在煤田地质勘查中通过钻孔开展的较多,更被大家所熟知而显得突出罢了。从新疆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现状来说,就是要通过1~2次的钻孔抽水试验划分含(隔)水层、统计含水层厚度、获得水位和流量关系、求取钻孔单位涌水量、计算渗透系数……就是确定矿区水文地质类型、预算矿井涌水量、定量评价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等也都是通过钻孔抽水试验获取的数据来完成的。

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钻孔抽水试验影响因素的分析,应该涉及到整个抽水钻孔施工的全过程。按照六个阶段进行分项分析。

设计阶段:

就是对准备进行抽水试验的钻孔进行孔位的合理设计确定。首先是所确定孔位的代表性。从煤田水文地质勘查而言,抽水试验钻孔的孔位应该选在相对富水的部位或区域。其次,在孔位的设计时就应考虑钻孔可能揭露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含水层组合关系和富水性等。因其将关系到钻孔施工工艺、抽水试验方法和抽水试验设备的选择与难易程度。另外,对于位于构造带、富水带、采空积水区等的抽水试验孔,还应有相对应的特殊考虑。由于先期勘查钻孔简易水文工作的轻视,在设计抽水钻孔目的性不明确和完井后仍不清晰的情况下,往往是影响抽水试验难易、质量和成败的重要方面。

完井阶段:

这一阶段不仅是钻探技术充分展示的阶段,也是最可能出现诸多问题而直接影响抽水试验成败的关键阶段。特别是综合勘探中利用探煤孔进行抽水试验的就显得尤其突出。这一阶段包括了钻孔施工和成井工艺实施全过程各环节的良好完成。首先是探煤钻孔施工过程中就要为后期抽水试验打下相对良好的基础。实际就应该按照水文地质孔的技术方法和质量要求来施工。因为探煤孔所针对的煤层在水文地质孔中只是一种岩层而已,只是在采取率、分层描述、测井解释给予如同含水层一般或更高要求的特殊对待。值得一提的是在钻孔施工中进行初见水位判断、钻孔简易水文观测。

简易水文观测,就是利用柏努利流体连续性原理和达西渗流原理,通过对钻孔上下钻间隔冲洗液液面的高度变化、钻进过程中冲洗液消耗量变化的观测与终孔洗孔后的静止水位稳定或近似稳定的观测比较计算数值的……因此,实时对冲洗液主要性能指标(种类、成份、比重、粘度、含砂量、流变指数等)的准确测定,才是真正定量分析利用钻孔简易水文资料的基本保证。

对于钻孔简易水文观测中,只进行上、下钻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观测,却没有含水层稳定水位的观测是违背简易水文工作原理的。特别是全矿区的煤田地质勘查钻孔中,若不进行初见水位判断、洗孔和稳定水位,更不进行含水层的单层稳定水位观测……不要说对钻孔抽水试验影响重大,就是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迳、排关系的评述都没有任何依据。

对于新疆煤田地质勘查孔的现状而言,增加钻孔检验时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相关内容的简单描述和常规测井方法对含水层的解释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综合勘查孔更应该增加水文测井等相应工作……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抽水设计方案制定的科学合理、简单易行与抽水试验实施过程的经济、有效和成败。

对于综合勘查孔还可能涉及孔斜的控制、孔径的扩大、筛套管的安装、分隔止水与效果检查和孔深的保证(不得埋没最下部含水层厚度的1/5)等。特别是筛套管安装后所涉填砾效果和分隔止水与效果的检查,要抓住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一旦既成事实无法变更……往往对钻孔抽水试验始终都产生主要影响的问题多在这一阶段隐伏或出现,也是钻孔抽水试验影响因素产生的主要工作阶段,更是可通过努力就能明显改善的重要阶段。在不同的水文地质和现场条件下,在钻孔、井(探井、水井或矿井等)中开展简易注水试验、压水试验、连通试验等,同样能够实现了解认知岩土层水理性质的目的,而且是对实际投入工程量很少的正式抽水试验的最经济有效的补充,若认真落实多孔简易水文的工作是可以替代抽水试验的⑷⑸。

试抽阶段: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将洗孔和试抽工作合并一次完成。因为洗孔是为抽水试验服务的,试抽的过程既检查了洗孔质量又为正式抽水试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在洗孔和试抽阶段的洗孔工作是起关键和决定作用的。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洗孔机械种类、洗孔方法和洗孔步骤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可供借鉴⑻。针对新疆煤田勘查的实际现状特点,采用压风机、二氧化碳或压缩氮气洗孔方法将会有相对广泛和良好的适用经济效果。简单的清水、提筒、刷子和活塞洗孔对含水小、渗透弱、水位埋深大又使用泥浆钻进钻孔的洗孔效果很差,是目前影响钻孔抽水试验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可通过努力就能明显改善的关键环节。

4.4.抽水阶段:

对于综合勘查孔来说,前述各项工作都是服务于本阶段的基础工作。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较好的抽水试验来确定含隔水层数、厚度、组合关系,含水介质类型特征、渗透能力、富水程度,水位与涌水量关系类型等等。在完井阶段完整良好的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资料就是对本阶段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与本阶段的工作同属整个数据系统,可以得到相互利用与验证。而抽水试验也是利用上述原理,通过对钻孔中水位或水量的人为改变,观测地层水与钻孔水间的动态平衡和相互关联数据。包括针对水位、水量和水质三个方面的观测或测试来降低主观因素对抽水试验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前面工作各环节的优劣都会在抽水试验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显见。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涉及抽水试验方法、机械种类、试验步骤三个部分,这部分已经有很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本文只针对新疆煤田地质勘查实际进行分析阐述。

利用提筒抽水试验只适用于对含水介质类型特征已经查明地区的简易抽水试验。用其单一方法确定矿区水文地质类型的唯一依据值得商榷。但对于普遍采用泥浆钻进工艺的新疆煤田地质勘查实际,特别是在水位埋深不大、水位降深小、涌水量适中等条件下,利用提筒进行洗孔、试抽和简易抽水仍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单方便快捷的好方法。

利用电泵抽水试验是被经常使用而受推崇的方法。然而,只用电泵来进行洗孔、试抽和抽水试验全过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水位埋深较大、多含水层混合、泥浆钻进的钻孔中尤其突出。因为电泵抽水时的影响带较小,加之受扬程与泵量、泵径与孔径的限制其洗孔效果无法保证。泥浆孔还容易烧泵和造成抽水试验成果错误或质量不好。若与有效的洗孔方法合理配合好,在很好平衡电泵抽水扬程与泵量、泵径与孔径、混合降深与分层水头等矛盾的条件下还是最经济快捷的好方法之一。

利用压风机抽水试验是适应性较广、洗孔效果最好⑻、设备安装最复杂、要求操作技术、很多人没有接触或操作不了、正规抽水试验却多用的方法。对于新疆的煤田地质勘查孔的综合经济效果和简单快捷来说,均用压风机洗孔则应该是多方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对于水文地质类型中等以上的矿区,推行压风机洗孔后利用终孔稳定水位估算渗透系数的方法⑹实在是多快好省。然而,其水位波动误差大和要求沉没比等都会对不太符合其适应条件的抽水试验结果产生不可消除的影响⑺。

射流抽水、注水和压水等方法则是应用较少、针对特殊情况才采用的辅助方法。但在新疆许多水位埋深大、抽水困难的矿区,射流抽水和注水试验亦不失为亡羊补牢……可是,其需要先注入水流或气流的工作原理,是会造成抽水试验钻孔涌水量数据分离计算误差影响。

无论是哪种抽水试验方法,除了抽水方法本身的缺限影响无法消除外,若抽水阶段出现了问题就不仅仅是“影响”的问题,而是需要抽水试验报废返工不能利用的问题。但是,对于抽水试验反曲线的问题,应该运用混合井流非稳态理论给予综合研判,不能简单进行反工时的人为纠正。因为混合流的反曲线有可能恰是多含水层井流流态的真实反映⑼。

4.5.恢复水位阶段:

恢复水位阶段是完成一次抽水降深后地下水通过含水层自然向钻孔汇流的动水位观测过程。是不受抽水设备和方法影响条件下的钻孔揭露含水层组混合水位与涌水量关系的客观反映过程。通过对恢复水位的准确加密观测成果的合理分析研判,就是对前期洗孔效果和抽水试验成果的修正、补充和完善。准确测量、记录瞬时动水位是消除抽水试验影响因素的关键。而在洗孔、试抽、正式抽和恢复水位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如实、准确的同时完成对水位和水量观测,才能更好地达到抽水试验的目的。

4.6.封孔阶段:

这里特指先期施工钻孔的封孔会对后期进行的钻孔抽水试验存在的影响⑴。因为含水层组被先期钻孔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沟通。特别是只针对于煤层进行封闭的先期钻孔,已将不同类型含水层的概念打破,对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类型、条件和水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更何况是水位与涌水量关系?特别是勘查初期没有进行配套水文地质工作的勘查区尤其显著。

结语

综上所述,只依靠1~2次专门的钻孔抽水试验来消除其主客观的多种影响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抽水试验钻孔的代表性不好时就会造成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类型确定的误判;原需通过抽水试验进行证实的问题无法显示;水文地质条件无法全面反映;含水层各种水文地质参数和水力关系不实等等。若能针对勘查各阶段的钻孔都进行压风机洗孔后利用终孔稳定水位估算渗透系数的方法,再利用规范规定的少量钻孔抽水试验工作量给予准确印证,才是真正消除钻孔抽水试验影响因素的根本。

主要参考资料:

⑴葛海林,盖春平,关克然,新疆煤田地质勘查报告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涉定[J],科技信息,2010,9,382~383.

⑵关克然,盖春平,新疆煤田地质勘查内容的系统完善探析[J],新疆有色金属,2011,1,30~32。

⑶关克然,盖春平,通感新疆煤田地质勘查方法[J],科技信息,2010,9,384~385.

⑷盖春平,关克然,新疆煤田水资源勘查合理配置[a],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热能利用和热泵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⑸徐宏顺,,盖春平,新疆煤田地质勘查的合理配置构想[J],煤炭技术,2009,28(7),137~140。

⑹盖春平,闫连群,浅谈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利用稳定水位计算渗透系数[J],新疆煤炭,2007,2,

⑺盖春平,闫连群,抽水曲线的研判推断地质构造[J],新疆有色金属,2008,,4,

简述地下水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入渗产流坡面动力学

1概述

雨水降落在坡面上将产生雨水的聚集并形成坡面水流。坡面水流是土壤水蚀过程的主要动力,搞清产流的动力学特点是进一步研究侵蚀过程规律的基础。坡面水流不同于一般明渠流动,其水深极浅(一般只有几毫米),沿程不断有质量源和动量源加入,使其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变化。且坡面流的坡度较一般河渠陡得多,边界条件也更为复杂。这些特点使得对坡面水流的研究有相当的难度。

坡面产流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但对它的数学求解还只有三十多年。60年代后期woolhiser和Ligget(1967)将运动波模型引入坡面水流研究,大大简化了计算工作,促进了研究的发展。运动波模型是从一维圣维南方程简化而来,其基本假设是水流的能坡和底坡相等,并借助Chezy阻力公式得到流量和水深的关系。woolhiser和Ligget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波波数k>10时,运动波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坡面水流运动。而实际坡面流的运动波波数一般远大于10(沈冰等,1996)。因此,运动波近似是一种较好的数学描述方式。其后,又有对运动波理论的修正(ponce,1978,Govindaraju,1988),保留了水深的沿程变化项,相当于压力梯度,被称为扩散波模型。该模型扩展了适用的参数范围,但并无实质性改进,因此实际应用仍以运动波为主。也有使用完整圣维南方程求解实际问题的(戚隆溪,1997)。土壤入渗过程的研究也有很长历史,从1911年提出概念明确形式简单的Green-ampt积水入渗模型开始,相继有Horton(1940),philip(1957)等模型出现,但G-a模型仍以其简单的形式,明晰的物理概念,良好的扩展性和可信的应用效果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经过mein&Larson(1973)和Chu(1978)的两次改进,使其可应用于不均匀降雨的入渗计算,更使它成为最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在国内,G-a模型尚未受到重视,Horton模型曾得到相当广泛的运用,但其参数的物理意义明显不如G-a模型明晰。也有研究者使用更基本的土壤水分运动微分方程,但所需的参数更加难于获取,计算也更为复杂。

本文工作旨在建立物理概念明晰的降雨入渗产流综合计算模式,并用以研究简单坡面的产流过程,分析各主要因素的影响和各主要因素的影响和各主要参量的变化规律。以期对坡面产流的动力学规律有清楚的认识。2计算模式

坡面流运动十分复杂,目前主要采用运动波理论、扩散波或完整圣维南方程进行描述。正如前文所述,运动波近似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描述坡面流运动过程,且计算简单。因此本文仍采用一维运动波理论,即坡面流基本方程为 (1)此处第二式直接使用了水力学中熟知的Chezy公式和manning公式。其中,x为沿坡面向下的坐标,t为时间(s),h为水深(m),q为单宽流量(m2/s),p为降雨强度(m/s),此处假设降雨方向垂直向下,i为入渗率(m/s),S0为坡面坡度,S0=sinθ,θ为坡面倾角,n为manning糙率系数。

土壤的入渗过程对坡面流的形成和流动过程影响很大,本文采用形式简单、物理概念明晰的G-a入渗模型,其计算方程为i=di/dt=K[1+(θS-θi)S/i]i=Kt+S(θS-θi)ln(1+i/S(θS-θi)(2)

其中K为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s),θS为土壤饱和含水率,即有效孔隙率(%),θi为土壤初始含水率(%),S为土壤吸力(m),i为累积入渗量(m)。

经典的Green-ampt模型是干土积水入渗模型,其前提是在整个入渗过程中地表始终有积水。mein&Larson1973年将其推广应用至降雨入渗的情况。设有稳定的雨强p,只有p大于土壤的入渗能力时,地表才能形成积水。而在降雨的初始阶段,全部降雨都渗入地下。由G-a模型知,入渗率是随累积入渗量的增加而减小的。设想当累积入渗量达到某一值时,i=p,此时开始积水,称此累积入渗量为ip。因此由G-a模型入渗公式可以导出开始积水时的ip值ip=(θS-θi)S/(p/K)-1 (3)

开始积水时间由tp=ip/p给出。因此整个过程的入渗率可表示为i=pt

≤tp

i=K[1+(θS-θ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