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十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十篇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0:21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1

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也不断出现,全球都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如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孕育诞生的,并不断完善。30多年来,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执法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中国连续5年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各项措施累计达1000多项。2008年,中国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8个成员单位正在努力贯彻实施。

根据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商务部主要负责组织经贸领域多双边知识产权对外谈判工作。按照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部署,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初步建立了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框架,扩大了多双边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参与构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和解决国际争端的水平,启动了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建设。

一、建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

(一)在《对外贸易法》中增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专章

1994《对外贸易法》由于历史局限,没有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为了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适应外贸发展的新形势,商务部(原外经贸部)于2003年6月完成了外贸法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

2004年4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新修订的外贸法增加了“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章,包括第29条、第30条和第31条,分别对保护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进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中知识产权滥用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境外保护等事项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目前,商务部正在研究起草《对外贸易法》的配套制度。

(二)在《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原则性规定知识产权保护事宜

在对外技术贸易中依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的转让方与受让方的共同需要。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立法,促进以知识产权为主要交易对象的技术贸易的发展,我国从1985年开始,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法规,为开展对外技术贸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知识产权处副处长王洋2001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自2002年起施行,对技术进出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禁止滥用行为做出了原则性规定。这有利于我国在技术贸易中,遵守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我国引进、借鉴别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并鼓励开拓技术出口市场,逐步使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国际技术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

(三)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繁荣发展,展览会上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时有发生。为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2006年1月10日,商务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和版权局颁布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自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突出展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环节,将专利、商标、版权作为其保护重点,强调展会主办方自律与行政执法并重,其中,展会知识产权投诉站的设立规定,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投诉提供了便利。为落实《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商务部还会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版权局、知识产权局、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蓝天会展行动”。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今后,商务部也将考虑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该办法。

二、加强知识产权双边交流与合作

(一)中美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在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一直是美方关注的重点。

1991年,中美两国政府开始知识产权谈判。

1992年1月,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主要涉及中国改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承诺。1995年2月,双方就《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达成协议。1997年6月,双方达成了第三个协议,该协议由双方的部长换函和《关于中国在1995年知识产权协议项下所采取的实施行动的报告》、《其他措施》两个附件构成。

2004年,中美商贸联委会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工作组,作为中美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的专门机制。

截至目前,知识产权工作组共举办3次副部级会议、6次司局级磋商。讨论议题涉及立法、执法、商标、专利、版权、行政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涵盖了几乎所有知识产权领域。

(二)中欧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1992年中美知识产权协议签订后,中欧双方也于1992年6月签订了会谈纪要,将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中对美国药品和农业化学物质产品发明提供的行政保护措施适用于共同体。1995年4月,中欧双方又签订了一份纪要,将所有在1995年2月中美双方的换函(包括附件)中适用于美国个人和实体的条款适用于欧盟的个人和实体。同时,欧盟委员会代表也确认,为帮助中国进一步改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欧盟委员会已准备大幅度提高援助水平。

2003年10月,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建立了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我国商务部和欧盟贸易总司分别作为双方牵头部门,讨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的事项。在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项下,为了使中欧知识产权合作更加具体深入,2005年7月,双方建立了中欧知识产权工作组,在对话会议休会期间举行会议,并向对话会议报告工作情况。截至目前,双方召开了6次知识产权对话,7次工作组会议。

此外,为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1996年至2004年,商务部与欧委会开展了中欧知识产权合作第一期项目,并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中欧知识产权合作二期项目,合作涉及能力建设、立法和执法等各个方面,目前进展顺利。

2009年,双方领导人还表示欢迎启动《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的谈判,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三)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双边知识产权合作机制

2006年11月,在与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在上海共同主持召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期间,中国时任副总理吴仪提出在中俄经贸合作分委会框架内成立知识产权工作组,以加大双方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目前,中俄知识产权工作组已举行了4次会议。

2007年5月,在中瑞(士)第17次经贸联委会召开期间,商务部与瑞士联邦经济部签订了《中瑞经贸联委会关于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知识产权对话合作,交换相互信息,并致力于通过对话方式探讨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目前,中瑞知识产权工作组已举行了3次会议。

2008年11月,商务部为落实双方领导人共识,组织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代表团赴日本开展宣传交流活动。2009年6月,商务部与日本经产省签订《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交流与合作备忘录》,成立中日知识产权工作组,并已举行了1次会议。

为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沟通与协调,商务部与巴西建立双边知识产权工作组,并已举行了1次会议。

此外,我国还通过双边经贸混委会、联委会等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与德国、法国、英国、瑞典、韩国、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知识产权交流和对话。

三、参与国际组织知识产权议程

(一)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知识产权议题讨论

apec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和目标是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1995年,apec《大阪行动议程》认识到了知识产权在促进外贸、投资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推动亚太地区知识产权工作,1996年apec贸易投资委员会决定建立“知识产权会议”(iprget-together),并于1997年更名为“知识产权专家组”。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版权局、知识产权局参加apec知识产权专家组会议(每年2次),主动提出了知识产权滥用调查、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等议题,推动知识产权的全面平衡发展。

(二)完成批准《修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议定书》的国内法律程序。

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艾滋病、肺结核、疟疾等流行病给人民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受到国际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trips协定〉与公众健康问题的宣言》。2003年8月,wto总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执行多哈〈关于〈trips协定〉与公共健康的宣言〉第6段的决定》。2005年12月,wto总理事会通过了《修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议定书》,将此前宣言和决定的有关内容纳入了《trips协定》。议定书允许各成员为了向“有资格进口的成员”出口药品的目的而授予专利强制许可,突破了《trips协定》关于专利强制许可的使用应主要为供应各成员内部市场的规定。

商务部牵头就我加入该议定书的问题的进行了研究,并启动了国内程序。2007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了该议定书,这有利于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健康问题,也有利于支持我国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2007年11月,中国向世贸组织递交《修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议定书》批准书。

(三)参加wto知识产权理事会会议及相关议题谈判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一般每年举行三次,议题涉及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审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实施情况、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等问题。商务部会同各知识产权部门,积极参与相关议题的讨论,并做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政策审议和过渡性审议工作。

在地理标志多边注册体系、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扩大、trips协定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知识产权议题的谈判中,商务部会同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参加,积极推动谈判进展。

2008年7月,中国与巴西、印度、欧盟、瑞士等100多个wto成员联合提交了《trips相关议题的模式》,成为目前谈判的重要文件之一。

(四)协调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谈判

商务部会同各知识产权部门,积极开展自贸区协议中的知识产权谈判。我与新西兰、秘鲁、智利、哥斯达黎加已签协议中均包括知识产权内容,与澳大利亚、挪威、冰岛等正在商谈的自贸协议也包括知识产权议题。

(五)参与联合国知识产权规则

制定联合国的专业法律机构——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领域,并为制定相应国际通行规则作出努力。针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担保信贷体系的问题,贸法会专门建立了一个担保权益工作组,制定并通过了《贸易法委员会担保交易立法指南》。在此过程中,知识产权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和越来越具体化的关注。

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成为信贷的重要来源,不应排除在现代担保交易法之外。鉴此,委员会认为《贸易法委员会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的各项建议应在不违背知识产权法的情况下适用于知识产权上的担保权。委员会现编写了指南中关于知识产权担保权的附件。

商务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等一直积极参加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担保权益工作组会议,参与知识产权担保议题的讨论和相关规则的制定工作。2010年6月,担保权益工作组将《<贸易法委员会担保交易立法指南>关于知识产权担保权的补编草案》提交第43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审议,并获得通过。

(六)参与其他国际组织知识产权议程

商务部配合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认真研究世界海关组织、国际邮联的知识产权议题,参与协调我国在不同国际组织中的立场。

四、推进知识产权海外维权

(一)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

2008年,商务部制定了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实施方案,印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工作的通知》,推动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网络。

2009年和2010年,商务部确定了年度海外维权工作计划,主要工作包括:构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网站平台;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行动年度报告;

开展海外知名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纠纷集中的技术进行专利分析;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宣传和培训等。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顺利推进。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的改版工作已经完成,设置了海外维权、境外展会、咨询服务等栏目。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报告的编写工作已接近尾声,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国外形势、保护动态、维权案例和技巧等方面的信息。

(二)加强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保护

2009年2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工作的通知》。2009年至2010年,商务部在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二期的支持下,在汉诺威电子通讯与信息技术国际博览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柏林消费电子展、埃森焊接技术展等境外展会上设立了“中国参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为我国参展企业免费提供咨询和调解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商务部编印了《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欧洲的经验和实践》、《欧洲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等指导资料,在北京、南京、银川等地举办多次培训,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五、处理知识产权争端

(一)妥善应对中美知识产权wto争端案

2007年4月,美将我国知识产权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此案是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提起的第一个有关知识产权的案件,包括刑事程序和处罚门槛、海关罚没侵权货物的处置方式、未经授权出版或传播的作品著作权保护等3项争议措施。2009年1月,wto公布了专家组报告,驳回了美方绝大部分主张,仅在2个具体问题上裁定我国与wto规则不符。2010年2月,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著作法》的决定;3月,国务院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中国完成了裁决的执行工作。

(二)协助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针对美国对我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商务部加强应对机制建设和对重点个案的应诉指导,我国应诉企业在无汞碱性电池、三氯蔗糖、覆铜板、葡萄糖胺、制冷剂、闪存控制芯片等案件中获得了胜利。对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商务部积极配合相关知识产权部门,妥善应对处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2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审议《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工作简要发言。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知识产权工作是实施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正处于新发展阶段,出台《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知识产权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加大政策支持、保护力度,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有力举措,必将有力促进对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的实现。前期,省知识产权局已多次征求并吸纳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几易其稿,省公安厅没有新的意见建议。我们将按照规划内容,准确把握、扎实推进我省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的主题主线、重点任务以及三大工程、三大行动,为建成高水平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贡献公安力量。

二、积极主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迎检工作。接到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后,省厅高度重视,副省长指示认真梳理打击犯罪工作成效,全力配合迎检工作;分管厅领导组织对迎检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成立由牵头等相关单位参加的厅知识产权保护迎检工作专班,制定迎检工作方案,将全国检查考核方案中涉及的具体指标、加分项等内容进行细化分解,重点就部署开展“昆仑”、“云端”等专项行动,破获的全省重大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与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的“行刑衔接”工作,以及举办的侵权假冒商品集中销毁和“5.15”打防经济犯罪主题宣传活动等工作情况,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挂图作战、限期归总,确保公安机关迎检材料全面、真实、客观、准确。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3

第一条 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 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 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第四条 合作内容

(一)政策研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调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时研究政府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战略性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渠道和措施,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宣传与培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等方面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培养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提高区域知识产权意识。

(三)中介与信息服务。消除地区障碍,加强规范和管理,统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标准和从业纪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及服务质量;加强中介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中介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众服务领域的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信息服务和公众信息利用水平。

(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定期交流与考察学习机制,及时交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成功经验,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五)知识产权保护。九省(区)间打破地方保护,加强区域内知识产权执法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有效、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秩序,整体提高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六)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建立区域专利技术转移促进机制,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及区域间的合作与转移,充分发展各方的产业优势,促进产业优势互补,构建区域产业发展链条,提高泛珠三角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条 合作机制

为保证有效开展合作,各方同意建立以下合作机制。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由协议各方省(区)级知识产权协调机构及相关专利、商标、版权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研究决定合作重大事宜,必要时可召开临时联席会议。会议由协议各方轮流召集和主持,每届会议确定下届会议的主办方、时间和地点。会议设会议主席,由当年主持会议的省(区)知识产权负责人担任。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各省(区)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联络员应加强跟踪、落实和情况反馈,畅通各成员单位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建立专题工作小组制度。根据每年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项目,成立相应的专题工作小组,开展具体的专项合作工作。专题工作小组成员由协议各方指定,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制订合作计划,提出工作措施,落实合作事项,并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合作项目落实情况。

第六条 联席会议视合作情况,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可对本协议进行修订。

第七条 本协议一式九份,签署各方各执一份,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广州签署,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4

关键词:tRipS协议;知识产权;立法策略

1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从经济运行来看,知识经济是以信息通信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为内容,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依托,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以创新为核心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在社会财富中,技术成果的比例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的竞争逐渐演化为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产权立国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发展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联系,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推动知识产权权利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知识产权扩张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在规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谈判中,由于力量的非均衡性,使得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更多的是考虑发达国家的利益,而较少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科技和经济状况。知识产权国际谈判的结果是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纳入wto体系中形成tRipS协议,使知识产权扩张得到了合法化,可以说,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范是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延伸。

2tRipS协议的基本要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法律文件。tRipS协议是第一个把知识产权与贸易挂钩,将知识产权保护全面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国际协议,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议,也是知识产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tRipS协议扩展了原有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保护的内容,并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程序。它规定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为发明专利权、著作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工业品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最低保护标准和最低保护水平进行了规定;它还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一起,在解决各国之间知识产权纠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tRipS协议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一个里程碑,但是,tRipS协议是一个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形成的协议,明显带有西方发达国家政策主张,更多的体现发达国家的利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许多不利影响。

3中国应对tRipS协议进行知识产权法修订的评析

根据wto规则,与tRipS协议所规定的义务相抵触的成员域内的任何规定都应进行修改,并要求成员必须达到tRipS协议的知识产权最低保护标准。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政府履行承诺,遵循国内法不得与tRipS协议相冲突的原则,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修改,构建了全新的知识产权体系。

3.1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知识产权权利扩张得到tRipS协议的确认,我国根据tRipS协议的要求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新《专利法》将保护客体扩大到所有化学发明,对方法专利保护延及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并增加了专利产品进口的保护等;新《商标法》增加了商标权客体,不仅规定了立体商标的注册,还增加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将“地理标志”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使我国的商标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新《著作权法》赋予著作权人出租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将建筑作品、工程设计图、计算机软件、杂技作品等列入受保护作品的范围,还将“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修改为“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扩大该类作品的保护范围。此外,还颁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为集成电路提供法律保护;颁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将软件的保护延伸到软件的实际使用者。

3.2延长知识产权保护期限

根据tRipS协议,我国知识产权立法都相应地延长了权利保护期。

在著作权上,新《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是合作作品的则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在商标权上,tRipS协议第15条规定,“对商标权的保护一般为7年,但可无限制地延期。”我国新《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十年,可续展注册,每次续展的有效期均为十年。”

在专利权上,tRipS协议第33条规定:“专利使用保护期,自提交申请之日起20年届满前,均为有效。”第25条规定,“工业设计保护期为10年或以上。”我国新《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20年,适用新型外观设计10年。”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修订,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并延长了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给予了知识产权更加充分有效的保护,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基本符合wto规则与我国所作的承诺,建立起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不应当是我们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法的唯一理由,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新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4我国完善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策略建议

4.1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争取主动权

知识产权战略是防止知识产权工具化的权利限制策略手段,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主要目的来看,它是应对权利扩张的有效手段。因为知识产权战略目的一方面是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综合国力的提高,并通过提升本国、本地区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适应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并通过与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接轨,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参与国际规则的调整与制定,赢得主动权,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保障经济安全。

4.2积极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及时调整国内知识产权相关法律

知识产权战略是发达国家对外扩张的核心依托,更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知识产权强保护,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知识产权布局逐步完善和规范化,并且具有全局性、宏观性和长远性,它们以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以专利战略为核心,从单纯以竞争为主走向竞争与合作并重抢占我国市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为发达国家构筑的壁垒,已经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提高了门槛和更多的障碍。它们以知识产权为手段阻隔竞争对手,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在一些主要产业领域实施知识产权垄断固化其产业竞争优势,这对于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适应知识经济竞争的新趋势,应对tRipS协议及时调整与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转4.3从国家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利益出发,确立国家知识产权立法战略目标

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目标,应从我国改革开放和贸易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知识产权立法上不应局限于tRipS协议,只要有利于我国国家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利益,我们都要积极、自主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真正能为发展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并为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是wto的成员,必须遵守tRipS协议。同时,我国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承受超越我国实际情况的义务,知识产权立法应注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能全盘照搬tRipS协议或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应该在tRipS协议条件下认真研究相应对策。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主要是知识产权输入国,如果不顾国情,一味追赶西方国家的潮流,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纵使是国民待遇原则,也会形成“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不平等的合法保护伞。”表面上看,知识产权是一种先进制度,而实际上,却是一种既能促进也能延滞国家产业的制度。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关注技术转移和技术开发,能否有效利用这一制度是决定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国家应积极利用这一制度,又应对其加以适当限制,做出全面考虑。

就目前来看,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完全和tRipS协议的要求相符是没有必要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历程来看,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法律也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完善,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以美国为例,其已有上百年知识产权保护历史,也没有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其采取的是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而“被动”地修改相关法律的立法策略。美国的立法策略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最终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纠正和调整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是应对tRipS协议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利益,为我们的企业赢得时间,使我们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和空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5

刚才,我们共同收听收看了全国和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下面,我结合实际,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好我市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讲3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成为各国制定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持续增强。截止年底,我市共申请专利6876件,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超过1000件,居全省第3位;目前我市拥有8个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2个省名牌、35个省著名商标,主导制定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137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既不利于改善引进外资环境、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也不利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我们一定要从事关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高度,从建设创新型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好。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是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的一次为期半年的专项集中行动,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并结合的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抓紧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时限要求、保障措施等,确保专项行动有序、高效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涉及的领域很广,开展专项行动的内容也很多,要取得实效必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要以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为重点内容,以新闻出版产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领域,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地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权、假冒、盗版的大案要案,大力净化市场环境,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社会氛围,积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知识产权管理、公安、工商、新闻出版、技术监督、司法等部门要在市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同时要建立、完善跨部门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强大合力。要重点查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出现的群体侵权、反复侵权案件,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教材、软件、音像制品侵权盗版行为。要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恶性案件依法立案查处。要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力度,提高案件审判质量。要注重源头治理,规范日常监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领导,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6

――编者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分析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12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下面,我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会议报告。

一、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年初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部署,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注重谋篇布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果

一是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首次将专利统计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的目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十部委共同制定和。出台《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及全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审查、人才、信息化、国际合作等专项规划。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规划。其中,天津将规划作为市重点专项规划;广东、江苏、贵州等集合各类知识产权的规划;河南、上海等将规划列入省(市)专项规划;湖南、重庆制定知识产权人才规划;山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被纳入商务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四川推动全省21个市州制定实施本地知识产权规划。至此,一个涵盖国家和地方多层级的知识产权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会同28个成员单位实施《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初步评估、全面总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三年以来的情况。制定《2012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确保《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按年度推进。首个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中心落户江苏泰州,国家专利战略基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制定《关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稳步推进。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也在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并实施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或实施意见,16个省(区、市)制定了战略实施的年度推进计划。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政府共同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工作取得实效。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天津全市16个区县全部出台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或实施意见。地方战略实施评估研究工作基本完成,辽宁、江苏、湖南、贵州等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试点工作,知识产权战略在基层的推进与实施进一步深化。

(二)协调政策融合,知识产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融入国家科技产业政策。启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加强国家重点产业重大技术专利分析预警工作,支撑产业优化升级。配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编制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年)》。会同四部委《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知识产权服务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参与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和《现代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参与国家标准委组织的《高技术服务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知识产权服务内容被列为重点工作。与国资委行业协会联席办公室共同出台(《专利信息应用优势行业协会培育工程方案》,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成立知识产权或专利工作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

各地重视加强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科技工作。江苏结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海外人才引进、高新企业认定和复核,建立知识产权审查机制。陕西局联合六部门出台《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意见》。天津启动市级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审议试点。湖北建立跨部门的科技成果与专利管理协作机制。黑龙江将专利产出纳入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管理。江西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专利推进工程。

二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同十部委《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化布局。开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技术领域研究,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科技领域及经济区域专利审查协调机制建设。

各地加速运用知识产权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广东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重庆设立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重庆)试验区。江苏将新兴产业专利统计报表纳入省统计口径。陕西等开展专利产品产值统计。湖南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试点工作。

三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联合国家统计局和质检总局,继续开展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研究。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印发了《中小企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托管工作指南》,在32个首批实施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工作。会同认监委启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认定工作。配合财政部开展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工作,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各地着力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上海突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导向。广东建立21个知识产权(专利)联盟,提升行业竞争力。北京《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指导规程》,提高企业海外纠纷应对能力。

(三)优化发展环境,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取得新成效

一是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全系统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大力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集中检查和专项整治,查处了一大批侵权假冒案件。完善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强化督导督办,有效发挥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强展会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净化展会环境。以新闻会、专栏、电视宣传片、公益广告和短信、读物、微博等多种形式,加强执法宣传。参与筹备2011年专项行动成果展,举办本系统专项行动成果展,取得了良好宣传成效。

各地全力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重庆、河北、湖南、广东、贵州局积极履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江苏、湖南、新疆等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广东、北京、陕西、上海、湖南、四川等进驻多个大型展会。天津、武汉、广州、成都、长沙等

12330中心在展会设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站。专项行动期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6.7万余人次,检查商品228.6万余件;办理各类专利案件2572起,罚没物品8万多件;跨部门执法协作665次,跨地区执法协作1092次;中央和各地媒体宣传报道专项行动、播放宣传片和公益广告4.4万余次,发送公益宣传短信1.35亿余条。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协调工作持续加强。联合十部委印发《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组织协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8个成员单位制定《2011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联合九部门共同加强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多部门召开全国内资暨港澳台资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座谈会和全国外商机构保护知识产权座谈会,促进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沟通。联合工商总局、版权局开展“2010年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及有影响人物评选”活动。启动地方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工作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福建将“保知办”职能划归省局,增设保护协调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协调工作。广东深圳通过立法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协调机构,市场监督局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

三是专利执法维权能力建设成效明显。完善执法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决定》,制定《专利行政执法文书表格》。完善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机制,强化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加强执法能力建设,55家地方局进入5・26专利执法推进工程,38家司法机关、研发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加入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机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配发执法标识。扎实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共建立75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展,电话接听量同比增加200%。创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模式,在广东中山成立首家针对单一行业设立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立快速审查、确权、维权工作机制,高效服务企业、产业,探索知识产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各地普遍加强执法工作体系建设,完善执法制度,创新执法模式,继续推行执法重心下移、端口前移。四川、贵州、云南等10余个省制定了专利执法办案操作性规范。安徽落实专利行政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河南、浙江等深化与公安等部门的执法协作。重庆组织建立重大案件协调机制。天津局与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案件联审。山东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广州首创知识产权保护市长奖,最高奖金额50万元。

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7.5万人次,检查商品251万余件;办理各类专利案件3017起,同比增加65.5%;同期,还办理展会期间专利投诉案件1110件;跨部门执法协作623次,跨地区执法协作875次,有效遏制了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发生。

(四)强化工作导向,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再上新水平

一是专利数量快速增长、质量稳步提高。发挥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引领作用,引导关注焦点由三种专利数量向发明专利数量、由专利申请量向拥有量转化。启动《向国外专利申请资助办法》修订工作。非正常专利申请监控工作持续开展。

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提升创新主体专利产出能力,突出质量导向。湖北、重庆、云南将专利授权量纳入地方党政一把手创新工作考核主要指标。广东、福建省政府制定《专利奖励办法》,江西省政府《关于首届江西省专利奖励的决定》,激励提升专利质量。江苏、上海、宁夏、湖南、辽宁、四川、成都等修订专利申请资助办法,河南出台向国外申请专利资助管理规程,重庆出台加强区县专利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专利资助政策的质量导向作用。广西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安徽实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等目标量化管理,内蒙古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战略,强调发明专利数量增长。河北联合科技、商务部门开展专利提升行动,河南开展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天津实施千企工程,福建、新疆启动消零工程,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出能力。

在多重政策措施的激励和引导下,截至2011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9.7万件,同比增长23.4%,其中国内拥有发明专利35.1万件,占总有效量的50.4%;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7件。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三种专利申请163.3万件、授权9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同比增长34.5%,发明专利授权17.2万件,同比增长27.4%;我国受理pCt申请17473件,同比增长35.3%。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首次与商业银行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签署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交通银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近20个地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投融资服务试点及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等试点工作。在16个省(区、市)推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17个省(区、市)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家辅导团队。2011年,专利质押金额90亿元,同比增加28%,涉及专利1953件。成功举办12个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或参与主办的知识产权展会。

各地不断推动专利商用化和产业化。北京中关村、湖南长沙、广东顺德等通过引入风险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方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湖北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一站式专利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8家银行授信103亿元。北京、河南、青海、武汉、南昌与交行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其中河南合作意向50亿元。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投入运营。广东一项新能源专利在高交会成交4000万美元。广西、福建新增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优秀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

(五)加强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一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向国务院呈报《专利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实施新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完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办法》修订,《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专利标识标注方式的规定》的修订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工作。

地方法规建设有效推进。湖南《湖南省专利条例》,天津《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南京《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四川、新疆、甘肃、云南、福建等专利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14个较大的市人大了专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二是政策研究和政务信息工作成效显著。启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工作定位、知识产权文化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开展全国专利实力发展状况评价研究。中国专利年度调查报告。加强政务信息和专报报送,编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动态》25期,编发《知识产权局信息》63期,被中办、

国办采用28篇次。反映专利质量数量、专利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等热点问题的多篇信息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推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

三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全面深化。建立专利统计调查制度。研究制定试点示范、展会、强县工程和传统知识等各类专项工作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突出省部合作的高端引领、区域特色,与陕西建立合作会商机制,组织召开广东、湖北、黑龙江会商年度会议。以“实施专利战略、推动创新发展”为主题举办第五届中国专利周,150多个城市开展900多场活动,参加企业1.3万家,参加人数近80万人,达成意向成交额14亿元。成功评选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15项专利金奖项目自实施之日起至2010年底,新增销售额425亿元,新增利润56亿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精简会议和厉行节约精神,制定《会议管理办法》,清理、规范、精简会议、庆典、论坛和研讨会等活动。

各地不断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广东、天津建立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江苏开展企业贯标工作,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上海、浙江、江苏推进长三角知识产权服务一体化,京津冀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甘肃、陕西完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协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15个省(市)局与新疆地州签订合作协议,加大援疆力度。

(六)紧贴社会需求,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呈现新面貌

一是专利审查能力持续增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分别降至22.9个月、4.7个月和2.6个月。审查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审查质量稳步提升。公众满意度继续提升,指数达81.5。与地方政府共建成立了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广东中心,推动专利审查资源全国布局。持续推进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巡回审查工作,创新审查方式。积极宣传推广电子申请,月电子申请率由2010年底的52%提高到2011年底的77.81%。深化代办处职能拓展试点,新增兰州、海口代办处。截至目前,全国专利代办处增至29家,专利复审与无效巡回审理庭增至8个,专利审查等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幅提升。

二是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制定实施《全国专利文献信息传播与利用工作指导意见》。由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构成的三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中心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广东区域中心试点筹建顺利开展;47个地方中心申报评审工作全面启动。地方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面向公众的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加速应用。

各地加快专利信息的传播利用。广东省政府投资1200万元支持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基地。江苏依托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安徽开通专利信息服务系统。黑龙江针对新型农机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行业、四川结合“白酒金三角”区域规划开展专利分析。河南、广西、海南赴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帮扶活动。辽宁、吉林、陕西、四川、河南、广西等建立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利数据库。

三是专利服务业规范发展。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行政审批;指导行业自律,有序实施年检;认真查处举报投诉,维护行业秩序。制定《专利人实务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委托北京局完成首批试点培训。启动专利管理平台开发,提高监管效能。启动专利援助试点,提升服务能力。成功举办2011年全国专利人资格考试,报名和参考人数分别为13854人和10212人,通过考试人数1493人,均创历史新高;首次面向台湾同胞开放考试,参考台湾居民188人,通过考试人数17人。2011年共收到105件机构设立申请,批准79家,不予批准23家,撤回申请3家。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12991人获得专利人资质,其中7220人领取专利执业证,审批设立专利机构869家。

各地推动服务业健康发展。江苏设立专利人考前培训专项资金,开展考前3个月的集中脱产培训,效果明显。北京、吉林、江苏、青海、安徽、云南等出台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天津组织机构成立知识产权服务队,开展帮扶。广东、四川等推动机构与园区、企业对接,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七)夯实事业基础,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

一是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推动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实施的若干意见》通过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审议。制定实施《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干部挂职工作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各地也完善人才政策制定,上海、安徽、重庆、贵州等推进专利工程师职称评聘工作。

二是人才工程稳步推进实施。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三大工程。制定《2011-2015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开展第三批百名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制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年)》,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新建立3家,总数达到12家。实施人才信息化工程,出台《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与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评选工作。各地积极推进人才工程,河南、广东、北京等实施了省市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

三是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加强统筹规划,召开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会议。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展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修班,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知识产权专题班等。联合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审查员实践基地增至6家,推动实现审查员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和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培训的双赢。各地充分整合利用培训资源,全年举办培训班3000余期,培训人数近50万人次。多层次、多领域、统筹协调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八)突出工作特色,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得到新改善

一是知识产权宣传报道及时深入。围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国专利周、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以及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等重大活动和热点焦点工作,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围绕全国各地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数据的排名情况,组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结合重点工作进展、重大举措出台,及时举办新闻会信息。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开展“知识产权、竞争未来”主题采访活动。

二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大使活动,制作由文化知名人士参与拍摄的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公益服务电话系列广

告片,推广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与教育部共同支持开展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2011-2015年)》,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宣传。

各地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大多数省(区、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吉林突出专利转化典型企业和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宣传。四川以知识产权“十一五”工作成就进行重点宣传。黑龙江举办高校发明创新大赛。山西开展知识产权“三晋行”和“绿书签行动”。重庆开展大学生知识产权志愿者服务队实践活动。武汉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素质教育进校园巡展。深圳、长沙开通微博,通过新媒体宣传知识产权文化。

(九)提升国际影响,涉外交流和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中国专利文献纳入《专利合作条约》最低文献量,标志着中国专利文献走向世界迈出重要一步。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关于发展知识产权局信息服务的合作协议》。深化与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推进与东盟的合作。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稳步推进,中日韩三局合作日趋紧密。双边合作全面深化,签署中德、中日、中韩及中美专利审查高速路合作意向声明,启动与日、美专利审查高速路合作试点。在英国成功举办中英知识产权研讨会。开拓与柬埔寨、埃及、吉尔吉斯、埃塞俄比亚、土库曼斯坦、哥斯达黎加和古巴的双边合作关系。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加大对地方涉外知识产权工作指导。

各地积极开展涉外合作。江苏与美、日、德等国专利局、民间机构举办知识产权论坛。广东加强与日、美交流。重庆举办国际贸易大通道知识产权护航行动欧洲专利制度圆桌会。

二是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改革。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磋商,就专利制度国际协调、pCt制度改革、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等议题提出我国主张。参加中美商贸联委会、中美科技创新高官对话会、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重大知识产权对话,参与中澳、中欧、中瑞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章节谈判,主动宣传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反映我国诉求,有力维护国家利益。

三是港澳台工作跨上新台阶。与香港知识产权署签署首份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落实《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首次开放台湾居民参加大陆专利人资格考试。举办第四届两岸专利论坛和内地与香港、澳门三地知识产权研讨会。福建加强闽台交流,设立闽台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广东深化粤港合作。

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告诉我们,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必须注重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注重知识产权工作统筹规划,必须注重发挥各类知识产权主体的作用,必须注重夯实工作基础,必须注重创新工作理念、方式和方法。

同志们,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方、各部门协同推进、通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向为知识产权事业付出心血和努力的知识产权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部门、各地方及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

二、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略)

三、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现知识产权工作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全面落实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服务产业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六大支撑体系建设为工作重心,全面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要重点做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全力推进战略和规划的贯彻落实

一是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做好宣传、政策解读和实施推进工作。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部际联席会议重点联系单位工作制度。加大行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导力度,加快行业知识产权信息交流平台和分析研究机构建设。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和地方试点,开展农业种业和服务外包业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出台《2012年全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要点》,推进地方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启动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试评估,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服务地方特色经济试点、国家重点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试点、地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试点等工作。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合作平台建设。扎实做好与江苏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工作。开展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基础问题研究,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协调机制,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深入开展。

二是全面推进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扎实落实《2012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通过重点任务择优扶持、重点部门座谈研讨、重点问题专题调研、重点省份督导检查、重点政策实务研究等方式,明确10个专项计划、34项具体工作的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各项战略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强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服务区域中心工作的有效工作模式。

三是扎实落实“十二五”规划阶段性工作。按照《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从7项重点任务和10项重大工程出发,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管理协调和宏观指导。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机制与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推动8项重大工程实施。准确理解“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内涵,综合考虑有效发明专利的绝对数量、增长比率及组成结构,做好指标考核评价工作。各地要以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契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能力,促进知识产权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产业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相关部委出台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预警机制,继续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态势研究。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分析工作。联合相关部委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行业知识产权分析研究定点机构建设。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对照表的研究制定,探索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定期机制。

二是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出台并实施企事业

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规范。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制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政策,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建设企业专利工作交流站、制定企业专利工作薄弱环节专项指导计划等方式,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三是助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出台《知识产权托管考核标准》,推选若干优秀服务机构为一批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服务。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大对中小企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建立发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与交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扩大覆盖区域和服务范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聚集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三)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

一是健全专利法律制度体系。配合法制办完成《专利条例》的修改。完成《职务发明条例》起草,完成专利法涉及行政保护和外观设计的部分条款的修改,并及时向国务院提交送审稿。进一步研究论证《专利实施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中日韩三局合作等为平台,努力提升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协调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我加入外观设计海牙体系的研究和谈判。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具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地方需求,切实摸清全系统资源。深化重大政策理论研究,探索管理创新的科学路径。根据形势需要,梳理、调整现有政策,制定出台新政策,推动工作转型升级,促进事业科学发展。编发《全国专利实力发展状况报告》。制定《加强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

法规政策体系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特别是对于因法而生的知识产权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水平,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协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本地立法,研究制定知识产权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经济、科技、产业、贸易政策融合。

(四)服务于创新发展环境,全面加强执法维权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保护长效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决定》,高度重视执法工作,深入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执法办案工作。加强督查督办,开展执法工作绩效评价,健全激励机制。创新专利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完善执法协作。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改善执法工作条件,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5・26”专利执法推进工程。深化专利保护重点联系机制,继续遴选若干司法机构、研究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进入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机制。建立企业海外专利维权援助机制,开展企业海外专利纠纷应急救助工作,重点涉外领域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和新兴市场国家知识产权环境报告,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

二是深化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协调机制。制定2012年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别编写2012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组织知识产权保护年度重大事件、案件和有影响人物评选。继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社会调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工作试点,做好全国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试点工作。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库。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评价办法。

三是加强维权援助举报投诉工作中心建设。规范中心运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大力推进重点中心建设,在客观需求较强的城市新增约10家中心。搭建全国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先行先试,扩大维权志愿者、监督员队伍,发挥维权基地作用。推进高层次人才和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

执法维权体系是事业发展的保障。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就没有知识产权事业的良性发展。行政执法是地方局的核心职责。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执法维权体系建设,一手抓行政执法保护,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专利纠纷解决途径;一手抓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切实降低维权成本。各地要将执法维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持续抓好。

(五)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有效构建知识产权运用体系

一是提高专利申请质量。推动完善国家资助创新成果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规范专利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专利奖励及资助政策调整。建立并完善专利申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申请档案数据库。加强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控工作。各地要为创新主体改善专利质量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各方主体从关注专利数量向关注专利质量和结构转变。

二是促进专利技术运用。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认证体系,启动认证试点工作。加强专利展示交易中心等专利技术运用转化平台建设。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培育3~5家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融资)示范单位。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公共服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动态调查机制。搭建银行投行、私募创投和社会资金与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对接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分析服务机制,探索开展专利价值分析师的职业技能考试和执业资质认证管理。推动专利许可权证券化、专利保险试点等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运用体系是事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创新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运用是目的,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我们必须着力构建运用体系,推动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商品的商业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促进政策,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各地要根据工作需求,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知识产权运用机构,有效集中和运用知识产权资源,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六)服务于“中国创造”能力提升,切实强化专利审查体系建设

一是控制审查周期、提高审查质量。实施全流程分段审查周期目标管理,划分审查技术领域,实现各审查程序的平均审查周期目标和结构化审查周期监控。开展超长周期案件定期消除专项工作。力争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审查周期分别控制在23个月、4.5个月和3个月。持续改进专利审查质量,完善审查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过程保障与控制,畅通社会反馈渠道,形成专利机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审查质量协同改进机制。

二是加强专利审查社会服务。研究构建多轨制审查方式,创新巡回审查工作模式,拓展电子审批系统对外查询子系统功能。加快与地方政府共建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根据实际需求新建一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加强专利复审委员会巡回审理厅建设。完善代办处工作体系,深化职能拓展试点,提升服务能力。开展重点区域知识产权业务能力提升工作。做好中德、

中日、中韩和中美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的后续推进工作。到今年年底,电子申请率保证不低于80%。

审查体系是事业发展的前提。从权利本身来讲,只有经过审查授权赋予了发明创造独占权,权利的保护和运用才成为可能。从全系统发展来讲,审查作为重要的法定职责,是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审查员队伍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审查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专利审查体系,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七)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落实,建立全国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宏观管理与业务指导体系。完善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培训体系,构建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帮扶顾问体系。实施专利文献信息情报支持工程和企事业单位专利信息利用促进工程。推进实施全国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基地工程。充分发挥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作用。在国家中心方面,上线试运行专利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全面完成国家专利数据中心的业务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推广。在区域中心方面,继续为中心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完成有关区域中心验收工作。在地方中心方面,继续开展设立地方中心的评审工作,推动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向下延伸。完善在线专利分析系统功能,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加速发展。出台《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大力促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预警、交易、运营、资产评估和价值分析等服务业发展,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和监测体系,指导和推动各地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状况调查。实施行业发展促进工程,落实倾斜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利用高校培养专利人的新途径。严格行业监管,建立专利服务标准化体系,探索建立优质服务评价制度,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实施重点产业专利信息应用优势行业协会培育工程,指导建立产业专利联盟,支持开展专利信息人才培训、重点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提升专利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

服务体系是事业发展的支撑,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切入点。知识产权服务是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个环节的必要支持,是加快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点,着力构建内容实、领域宽、质量高、效果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各地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契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体系建设,提供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

(八)服务于人才强国战略,继续推进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建设

一是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按照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确定的“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工作任务,会同科技部、文化部等部门共同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积极推动《职务发明条例》的制定,为人才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二是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长效体制,进一步总结推广地方成功经验,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专利工程师职称评价体系。恢复开展专利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促进专利行业执业水平的提高和规范管理。

三是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知识产权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使用为中心环节,以高层次人才和实务型人才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拓宽培训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继续实施知识产权人才三大工程和六大计划,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拟新增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4~5家。

人才体系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才质量决定着知识产权工作的水平,决定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成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各地要把握当前人才工作的大好机遇,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快培养一支适应事业发展的工作队伍。

(九)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区域管理工作

一是推动优势区域跨越式发展。实施区域知识产权促进工程。出台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适时出台重点经济区域知识产权工作指导意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平台。加强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总结中山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经验,选择2~3个产业集聚区推广试点,运用知识产权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二是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深化省部会商机制,集聚省部双方资源,加大支持力度,突出重点指导。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改革管理方法,建立试点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的考评机制,制定出台分类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和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

三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结合产业布局、功能区定位、城市集群发展需要等因素,以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制定实施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东部地区大力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中部地区推动知识产权综合发展,西部地区加快能力培育,东北地区深挖工作潜力。

(十)服务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一是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制定《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意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出台《关于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局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知识产权教育逐步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高等教育体系,继续加大对青少年群体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编制知识产权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公益广告、普及读物等宣传品。各地要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作。

二是围绕事业发展大局加强宣传。精心组织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各项活动,深入开展中国专利周宣传报道。在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扩大影响上下功夫,在全国范围内将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推向高潮。主动加强与中央各类媒体的合作,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挖掘运用知识产权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报道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的推进计划、工作措施、目标任务以及取得成就。加强对国内外知识产权舆情的跟踪分析,针对我国的知识产权重大事项,组织新闻,使新闻逐步实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密切与有关国家知识产权组织以及境外媒体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对外宣传渠道。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7

“演进中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国际研讨会在南开举行

5月13日,“演进中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专家公寓举行,来自国内外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由南开大学法学院和南开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旨在通过对当今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内热点问题,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知识产权发展问题的探讨,在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方向指导和对策应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南开法学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深入协同合作,推动南开知识产权研究进程。

2017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成功举办

5月2日,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环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知识产权局承办的“知识产权强区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2017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在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及海淀区政府等政府部门领导、知识产权业内专家学者及众多高科技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活动。

首档知产视频栏目《知产观察家》上线

4月26日,由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制作的《知产观察家》第一期正式推出。《知产观察家》是一档全新的知识产权行业对话式新闻评论节目,一个泛知识产权媒体聚合平台,将于每月26日播出。在第一期节目中,《知产观察家》走进各地法院知识产权新闻会现场,听法官解读2016审判热点。主持人力邀三位重量级嘉宾,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副庭长金克胜,北京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阿里音乐集团董事长宋柯,共同论道中国原创音乐的未来。

我国将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试点示范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会议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实施两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会议指出,抓好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支持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形成智能制造创新氛围和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区域。

工商总局《商标评审案件口头审理办法》

工商总局近日《商标评审案件口头审理办法》,明确在商标评审中,案件当事人可在商评委的主持下,对相关证据当场进行质证,以确定证据效力,便于查明案件事实,尤其是查明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事实,保障评审案件的公正审理。依照商标法、商标评审规则的相关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审理商标评审案件一般实行书面审理。但如果对案件的有关证据存在疑问,认为有进行当场质证的必要并作具体说明,商评委可以根据案件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决定对评审案件进行口头审理。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8

知识产权是21世纪科技、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对建

>>2014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高峰论坛会议综述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与思考第五届中美知识产权高峰论坛聚焦“知识产权与经济转型”关于举办“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沟通交流会”的通知2013年乌克兰、缅甸海外农化展会邀请函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日程3D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在松江隆重举行第十一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2002年绿色项目投资会暨中国知青论坛邀请函中国化妆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打假会议召开两会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特别邀请函第六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会议通知邀请函生活邀请函盛夏邀请函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探讨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2012中美城乡发展论坛邀请函陕甘宁振兴论坛邀请函2013天府花城邀请函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科技>2013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2013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各有关单位:

知识产权是21世纪科技、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对建设创新型企业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农药行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出现的陷阱和纠纷越来越多,使不少单位陷入困境并损失惨重。与此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的农药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农药人才及相关生产设施,可以生产的农药品种已达500种以上,加工剂型几十种,制剂产品已近万个,已经成为全球非专利农药的最大生产基地。如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对自己进行保护,如何分析世界农药专利并确定正确的专利战略,同时发挥我国农药生产的优势,充分开发专利即将过期农药的巨大市场,是国内农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继2012年举办“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沟通交流会”和“第二届专利过期农药的有效利用专题研讨会”之后,定于2013年4月18-20日在上海举办“2013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届时将邀请商务部、农业部相关领导,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专家、复审委专家,知识产权律师,国内外农药专家,农药行业跨国公司和国内巨头,信息检索专家与到会的农药企业领导、研发人员,农药研发单位的科研人员,生产经营者针对专利战略、创新农药的有效保护、如何获得有用专利信息、充分开发专利即将过期农药的技术与市场,以及遵守法规、防止侵权和如何严厉整治侵权行为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我们还将在会议期间开辟专利技术交流、转让洽谈会,欢迎国内外农药相关生产、管理、经营单位,以及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会。

二一三年三月十一日一、主办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三、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四、媒体支持

《农药》、《农药市场信息》、《农药快讯》、《现代农药》、《今日农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中国化肥信息》周刊、中国化工信息网、山西化工网、中国化肥信息网五、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3年4月18日-20日(18日报到)会议地点: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君谋楼会议厅(上海市

零陵路345号)会议报到地点:上海徐汇国际行政公寓(上海市徐汇

区东安路255号)

六、大会议题1、强化知识产权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促发展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2、农药登记与专利保护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政处副处长吴志凤3、近年国内外热点农药品种专利与市场分析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总监胡笑形4、中国农药专利发展战略探讨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吕龙5、中国农药专利现状分析及如何获得最佳的专利保护范围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审查部处长赵霞6、企业加速转变成农药研发主体的思考与实践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景梅7、新农药创制与知识产权

沈阳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长令8、农药专利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忠9、如何提高有效的农药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蔡志勇10、近10年世界农药专利概况与趋势剖析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总监胡笑形罗亚敏11、近10年GmC专利概况与趋势剖析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何军光12、如何利用专利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资深合伙人耿小强13、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总经理兼植保(中国)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主席

mr.RobHulme(贺远波)14、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更多报告正在落实中。七、会议日程

4月18日星期四15:00-21:00报到(地点:上海徐汇国际行政公寓,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55号,电话:021-33988888)4月19日星期五9:00-17:00大会报告、专题研讨4月20日星期六9:00-12:00大会报告、专题研讨4月20日星期六13:00-17:00交流、参观(参观上海紫竹园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农药研发基地)

八、会议注册

会议资料及注册费:3000元/人。2013年4月1日前交费优惠为2500元/人。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九、会议赞助

主办方热忱欢迎企业和个人对会议提供赞助,对赞助者将给予相应的回报和宣传,详情请与组委会联系。

十、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64444070

传真:010-64437115

email:

联系人:王丽娟(手机:13910727276)

十一、汇款方式

请将会务费汇到以下帐户,并请注明“农药会议费”字样。同时将汇款回执单和参会回执单一并传真或邮件到组委会。

户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9

本次会议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司法部党组《关于加快建设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决定于2009年6月15日—18日在安徽黄山召开“全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行业发展高层峰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

峰会的召开得到了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商标局、国家版权局、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和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及专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2009年6月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原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罗东川法官,发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主题演讲。该部分演讲由本专业委员会执委庞正中律师主持。罗东川法官的演讲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以及形成法官、律师职业共同体的一些看法;二是,在国际大背景下,探讨我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三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最新进展。

1.律师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作用

对于律师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作用,罗法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且认为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律师仍大有所为,律师不但应该介入知识产权的纠纷,更应该介入整个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始终。当然,现在的律师队伍中,高素质的、有国际背景的律师还是非常欠缺,因此大家应该通过每一个个案扎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这个前提下,立法司法机关应该通过相关的法律和法律适用保障律师的基本权利。同时,法官和律师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的职业共同体的观念,通过律师协会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律师站在法律适用的最前线,因此在制定司法解释的时候,也特别应该听取律师的意见。只有相关的法官和律师都共同努力,知识产权保护的事业才能获得进步。

2.知识产权的发展与国家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知识产权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必须要以增加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作为首要前提,贯彻于战略的每个方面。一方面要明确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种私权,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管理,对于整个国家的gdp增长有极大的影响,确立知识产权工作关系国家利益的观念;另一方面则需要以全球的视角来看待知识产权,了解国际标准。对此,我国近年来主要取得了这几点经验和教训。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得到国家领导和全社会的重视;第二,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将国内法与加入的一些国际条约相统一;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实行的“双轨制”富有成效,但也是政府的负担;第四,执法标准的统一尚需要制度完善和各方面协调。

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

最后,关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进展,罗法官主要谈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第二,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及执法体系,注意各部门的配合;第三,企业要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第四,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第四,对于知识产权纠纷,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五,建立知识产权案件的数据库;第六,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通过证据交换、依法合理确定赔偿额度等制度和方法,切实保障权利人的权利;第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以及在现有情况下完善再审制度;第八,加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第九,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制度以及法院的不同业务庭对于知识产权管辖权的协调;第十,知识产权领域的不正当竞争以及恶意诉讼的判定及解决。

在演讲结束后,罗法官又就统一商标、著作、专利等的行政管理,商标、专利人参与知识产权诉讼,专利侵权案件司法解释的出台等问题,回答了与会律师的提问。

(二)深入展开对专利法律业务的研究与讨论

按照会议的议程2009年6月16日下午,原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程永顺做了专利法律业务的讲座。该部分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涉及十几个方面。

1.专利案件诉讼管辖问题

在专利案件诉讼管辖部分,程法官做了总结。专利、商标、行政案件在XX年专利法修改后对管辖问题,法院做的重新划分,由民五庭和行政庭共同管辖。专利在去年(XX)《专利法》修改的时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两个庭审理同类案件的时候标准不一样。

2.实用新型检索报告问题

在XX年7月1日实行的专利法当中,第57条第二款讲到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法院可以要求专利权人出具检索报告。这个规定是XX年《专利法》在第二次修改时重要的变化。现在第三次修改专利法提出来进一步要搞外观设计的检索报告,在最高法院理解这条规定的时候,曾经把“可以”两个字,改成“应当”,就是可以出具检索报告,改成应当出具检索报告,很多法院立案的时候,如果实用新型专利,没有检索报告根本不立案等实例案件的介绍。

3.反诉专利权无效侵权诉讼中止的问题

在专利诉讼当中案件多涉及到关于反诉专利权无效,侵权诉讼中止问题,85年、92年和XX年三个司法解释,针对中止不中止这个问题。程法官把解释分了三个阶段,基本上第一个阶段,在讲中止不中止。第一阶段是一律中止。到第二个阶段不中止的多,第三个阶段是回归了法律的原样。共6页,当前第1页1

4.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与允诺销售问题

程法官介绍了关于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关于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案件。就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的争议问题做了总结。就1985年专利法当中第62条的规定(现在是63条)中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五种情况,应当如何理解作了分析,特别是对“不知道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的侵权产品的不视为侵权”的规定发表了意见。关于许诺销售,在司法实践当中到底应该怎么样来理解许诺销售,律师在案件的时候应该怎么衡量,以及是不是形成了许诺销售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给律师实务增添了许多经验。

5.专利间接侵权与诉前禁令的问题

关于间接侵权我们国家专利法到现在为止没有间接侵权的明确规定,在有关最高法院的文件当中提到过间接侵权。比如,一些总结和一些讲话当中提到过这些概念。程法官指出,其范围比较宽泛。目前,社会上看到学理上的解释,谈到间接侵权的问题,说法很多。在实务中,北京法院有一个侵权判决,也谈到了间接侵权,明确表示对产品而言怎么样、对方法怎么样。他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完善这个问题。关于诉前禁令问题,他认为:专利法61条规定了诉前禁令,从立法本意上并不是我国提出来的,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不应该同意或者允许这个条款写进来。关于诉前禁令的适用,他认为必须提交担保,必须是如果不及时制止,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6.在先权利与侵权赔偿问题

程法官介绍了专利法修改涉及到在先权利的问题。专利法XX年修改了第23条,增加了防止外观设计与在先权冲突的规定,应当说理论上是一个进步。最高法院发了一个司法解释,把什么叫在先权,在先权包括什么做了一个规定。并就冲突的相关处理办法与大家做了沟通。关于侵权赔偿的问题,他认为在民法通则没有改的情况下,没有间接的赔偿,也没有惩罚性的赔偿。所以,目前从国内的情况看,权利人普遍认为赔偿太低,尤其是外国的权利人认为我们的赔偿太低。

7.诉讼时效、专利权溯及力与重复授权

就诉讼时效、专利权溯及力与重复授权等,如何适用最高法院新的规定,如何理解专利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两年,以及在实践当中如何适用等问题,程法官的发言,使与会的代表受益良多。他还提醒大家注意专利法47条的溯及力条款。这个条在1985年的法条当中是没有的。1985年的专利法第50条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演讲后,程永顺法官对各位律师提出的问题关一一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三)与法官就商标诉讼业务进行了多方位的沟通

原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张广良,应本专业委员会的邀请于2009年6月16日下午就商标诉讼业务和与会的代表作了全方面的沟通。涉及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商标确权、商标侵权判定当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商标侵权抗辩、商标侵权救济问题和确认不侵权著作、商标权之诉等。

在沟通的过程中,张庭长介绍了注册商标的一些实质性条件,比如可视性、显著性和合法性等具体的案例。在商标侵权行为的问题上,从对相同商标的理解、商品用途、功能到对解释什么是类似商品,进行了逐一的分析解释并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剖析。就承揽加工者侵权责任、商标更换、平行进口等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还就注册商标是否会侵犯另外一个注册商标的权利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关于误认的问题,他指出从商标法基本原理看,商标权所要制止的主要行为就是混淆行为,并根据具体的案例对这一观点阐述。

张庭长简单介绍了商标侵权的抗辩事由。他总结审判实务的经验,商标侵权最重要的抗辩事由是正当使用和商标实施条例第49条的规定。在侵权救济问题上,介绍了停止侵权、赔偿等方面的争议问题,就赔偿的原则、方式、法定赔偿的适用和能否超出50万元等,逐一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就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理解与适用做了讲解。

(四)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审判中的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就最近颁行的《反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相关条款的理解与适用,与出席会议的代表做了沟通并回答了相关的问题。蒋庭长的演讲在2009年6月17日上午进行。他介绍详细地介绍了该解释起草的背景和基本精神。

蒋庭长就仿冒行为的演讲内容主要包括:(1)知名商品的认定;(2)保护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以及地域范围;(3)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4)装潢的外延;(5)混淆误认;(6)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原则和方法;(7)禁用,禁用标志等。他指出了三个要点:第一,是立足于保护企业名称,立足于反仿冒;第二,国内的企业名称和国外的企业名称这两类;第三,是关于使用的界定等。第三个问题介绍了关于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行为。除此以外,还就商业价值与赔偿的关系,举证责任的分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级别管辖等问题与大家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沟通。

(五)分享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策略与技巧

2009年6月17日上午,全国律协知产委执行委员会主席李德成律师就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策略与技巧与大家做了分享。其主要的内容包括: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拓,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业务操作,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风险控制以及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品牌建设等。共6页,当前第2页2

.李律师主张要将目前的业务点连成链,并以出版业为例阐述这一观点。他认为可以以自己和本所的核心业务为中心先整合,分别延伸至该业务的上游和下游,然后把本所业务和关联业务连成链,以合作为主,形成共赢的局面。他指出知识产权法律产品应当多元化,并以金融创新电子商务业务为例进行了分析。他把新的律师业务点总结为:金融产品标识商标化、金融产品商标的流程化、金融创新的反模仿设计、金融新产品模仿的风险控制、金融创新电子商务业务的风险控制、电子商务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规则、主营业务与新产品的品牌建设等。

他强调核心业务要不断地创新并精心呵护,并以文化创意与信息网络的交叉为例,指出该业务的交叉领域可以作为律师业务研发的主要点。李律师形象地比喻高新技术的发展像栽树、文化产业的发展像种蘑菇;网络知识产权的核心业务像栽树,与核心业务相关联的业务像种蘑菇。在实务中,他建议大家要关注引起本业务领域行业重视的技术,要看整合不同技术和行业资源的故事,要关注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经营模式,要注意可期待利益不稳定性,要注意安插和应用知识产权成果,要强调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延续性。

李律师建议律师同行要熟悉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的行业模式,在法律的适用与案由的确定问题上要跳出技术之外。善于从各地法院收集并总结判决,针对同类案件进行分析有利于规则的归纳,并应用于指导客户业务,要特别关注可期待利益不牢靠业务模式的风险控制。

在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品牌建设问题上,他就如下问题与律师同行们分享了他的经验与策略:信息网络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知识产权安排,网络融合和网吧数字娱乐应用的新型法律需求,版权在线交易平台与娱乐产品在线发行,高新技术知识产权融资方案设计。

(六)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和业务开拓

2009年6月1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副庭长罗东川在本次年会上作了关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演讲。演讲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就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两个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问题做了讲解。

1.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基本内容

中国在1979年的刑法中就已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为刑事违法行为,但当时我国并没有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也比较淡泊。XX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中把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作为重要的问题,一些工作组成员对于我国的刑事程序不能够有效的用于打击盗版和假冒行为表示关注,特别提出刑事诉讼的现行追诉标准非常高,当时我国承诺降低刑事救济的追诉标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主要致力于《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的修改,并没有相应的部门来关注《刑法》的修改。

XX年,中美的知识产权磋商开始密切,美方对我国的刑法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追诉标准提出了很多要求。在外在压力和我国自身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情况下,促成了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在近年来得到重视和加强。在XX年,我国出台了降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追诉标准的司法解释。但是,我国的刑事保护、民事保护、行政保护有整体协调的作用,每一种保护都有自己的范围,民事保护和刑事保护有明确的界限和分工,刑法不可能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指导思想不是为了打击犯罪而打击,而是要围绕保护知识产权的大局,保证知识产权在建设创新社会中的作用,保障创新能力能发挥作用。

关于信息公开方面,罗主任还提到每年最高法院都会选取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公布。在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可以查询刑事、民事等各种裁判文书。保护知识产权办公室还通过新闻会、网络及时相关的信息。

2.关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两个司法解释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两个司法解释,都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为了履行入世的承诺,并且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重要措施。XX年的司法解释中主要降低了追诉标准并对刑法知识产权条文中一些术语的规定做出了界定,包括相同商标、使用、明知、假冒他人专利、以盈利为目的、未经他人许可复制发行等概念,解决了实践中由于理解和操作不一致引起的一些分歧。第二个司法解释中加大了刑罚的适用力度,界定了复制发行的概念,并规定了四种不适用缓刑的情况。演讲后,罗主任对各位律师提出的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追诉标准、复制发行概念的立法缘由、互联网复制拷贝行为如何界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个案答复的函的效力等问题一一作答。

(七)进一步了解著作权司法审判信息与行政执法状况

就著作权的司法审判决和著作权的行政执法问题,本次年会邀请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是产权庭副庭长陈锦川和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分别就上述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

1.著作权司法审判的信息对律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助益

2009年6月17日下午,陈庭长先就著作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和与会的律师代表做了分享。他还特别就侵权构成和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谈到:民法跟我们版权法的关系;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民法通则的原则和原理的重视;过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条件;即发侵权的构成与法律适用;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停止侵权问题以及赔偿等民事责任的适用等。陈庭长还结合了一些具体案例,就版权和外观、商标、不正当竞争等交叉的案件进行了分析。这些典型案件的分析对律师实务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共6页,当前第3页3

2.著作权行政保护与著作权行政执法的相关法律实务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首先就与会代表关心我国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的法律适用问题回答了提问。他谈到,虽然我国的著作权法在XX年修改以后,仍然没有实用艺术作品这个概念,但是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美术作品的解释来看,包含了实用艺术作品,有独创性构成艺术品就给予保护。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和专利法保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是两个独立的保护范围,保护的客体是分离的,但有其相交叉的部分。

许司长介绍了涉外版权的新动向,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美商谈的一些内容,包括已进行的全国政府部门的软件正版化工作、以及美方所关心的提高行政处罚执法透明度的问题。关于正在进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方面关心的两高修改司法解释的相关情况以及网络盗版的问题。针对网络盗版,美国提出了几个要求,包括通知移除制度的扩大化;冻结专门进行盗版软件活动的银行账户以及要求网络服务商提供终端客户的信息。我国一一予以回应,表示在现阶段不可能做到以上几点。

关于正在进行的wto诉讼,是与会律师们比较关心的话题,许司长对此简单地做了介绍。美国认为必须经被侵权商标权人同意才可以拍卖被中国海关没收的侵犯商标权的假冒物品,而中国缺少向侵权商标权人征求意见这一步骤,这违反了trips协议。还有关于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法律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美国认为这条法令有违trips协议。许司长最后总结,美国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真正关心盗版问题。

许司长的演讲中还介绍如下几个方面引起国内外重视的问题:(1)XX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予以批准加入《国际互联网条约》,XX年年3月份外交部向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6月9日这条约已经正式生效。(2)关于apec论坛峰会中,中美双方关于政府网站保证不被用来提供非法文件的探讨。美方的真正用意在于,要求政府来承担约束终端客户的责任。最后中美双方妥协,约定apec各经济体在国际条约和国内法有规定的情况下保证政府网站保证不被用来提供非法文件。(3)最新的几个规定,包括去年公安部、国家版权局的关于打击侵犯著作权违反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以及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版权局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规定。这些规定促进了形成计算机硬件生产厂商公平的竞争环境,减少了盗版系统软件的使用,获得国内外各方好评。(4)XX年的《行政投诉指南》以及国家版权局开展的一些普法教育,比如“版权进入中学课堂”活动,以及与世界知识产权组合作出版的一些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的书籍。

演讲后,许司长对各位律师提出的关于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程序、出版物印数备案、网络服务供应商的责任承担、艺术作品的署名、演绎作品的权利范围等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

(八)评选10大案例、10佳论文、出版2部图书和19张会议光盘

本次年会评选出的十大案例有(1)迪比特诉摩托罗拉侵犯其印刷线路版著作权;(2)“星巴克”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3)五教授公益请求宣告飞利浦一项dvd专利权无效案件;(4)罗氏药品有限公司药品独占权利之司法保护;(5)北大方正诉高术天力公司、高术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6)华纳唱片有限公司诉各地ktv侵犯著作权案件;(8)环球等七大唱片公司起诉百度搜索引擎侵犯其网络信息传播权案;(9)九牧王驰名商标行政诉讼案;(9)gap商标行政诉讼案;(10)西安市人民检察院诉裴国良侵犯商业秘密案等。

本次年会出版的两本图书分别为:《商标业务指南》(32万字)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律师业务》(55字)。经过充分讨论评选出十篇优秀的论文,并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名义颁发了“优秀论文奖”。

为了更好地利用本次年会的成果,还制作了十九张光盘。作为全国律师协会赠送给各地律师协会的礼物,展示了会议成果。本次会议还在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增选了名委员,现有委员人,研讨员人,扩大了本专业委员会影响力。

二、召开“《专利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征求意见专题讨论会”

2009年3月10日、11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全国律协知产委”)在全国律协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征求意见专题讨论会”。本次会议就专利法的修改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呈送国务院法制办。所涉及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行政权力扩张不符合专利法的私法属性

专利法的性质为私法,大范畴属于民法范围,其中涉及到的专利授权、确权虽然有行政程序的内容,但是并不能改变专利法的基本性质。但专利法修订草案对于专利行政机关的权力规定过多,而专利权主体的民事权利的空间以及司法审判权的空间却过小,这在立法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因此,建议在专利权的保护中,加强司法的力量,偏重从司法审判权的角度进行规定,而不是过分强化行政的准司法权,以避免在保护上的多程序性。

2.缺少加快专利审查的制度设计

专利法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鼓励发明创造,但一直以来,我国专利申请审批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部分发明人的积极性。虽然国家知识产权局也为加快审查做了大量工作,但在现有的专利审查制度下,仍然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修订专利法时,建议考虑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专利审查机制,在保证专利审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审查流程,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专利体制。共6页,当前第4页4

3.在提高专利权稳定性上应有所侧重

目前,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涉诉较多,专利权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垃圾专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建议完善专利授权制度,提高专利的稳定性,突出对发明专利的鼓励和保护;同时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提高发明创造的水平,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专利法的目的。

4.应合理限制专利权的滥用

专利保护的水平不应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一些专利权人,特别是跨国公司,有滥用专利权打压民族企业的倾向。因此,建议明确滥用专利权的主要类型、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对滥用专利权的行为进行合理规制,既能引导专利权人正确行使权利,也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5.具体法条的修改意见

专利法的第五条、第六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a1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a2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第四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a4条、第a5条、第a6条、第a7条、第a10条、第a11条、第六十条、第a12条和第a13条分别提出了修改意见,并陈述了修改意见的理由。

三、出席第七届中国律师论坛大会主办分论坛

本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了新业务论坛,本专业委员会执委庞正中律师主持、执委主席李德成律师发表了“金融创新中的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彩演讲。

四、XX年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在深圳举办

2009年7月24-25日,应公安部的邀请本专业委员会指派李德成执委出席了在深圳麒麟山庄举办的“XX年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的会议。并于25日上午发表了主题为《有原则地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力度》的演讲,得到了与会领导及专家的响应和高度评价。李德成执委发表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1.围绕大局、打击犯罪、保障创新

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为本次论坛的核心和亮点,看到这么多的成果、成就、经验和业绩,我发自内心的为此而高兴,并向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曾经和现在做出重大贡献的各位表示由衷地敬意!既然做的这么多,这么好,为什么我们还会受到那么多的指责、甚至非难?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打击知识刑事犯罪本身不是目的,评价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成效,不能仅以抓了多少人,判了多少年为标准。况且,因为知识产权犯罪而有几百人被判刑,这个数字也是惊心的!应当把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是否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局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作为评判的科学依据。所以也就有了下面这段话:围绕保护知识产权的大局,有效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保障知识产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促进创新能力的积极发挥。虽然说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是确有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战略部署和打击策略。

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但是并不等于说抓的人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就一定上去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要反复强调的问题,要放在这个大局中来考察、分析并慎重决策!如果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看作是一盘下不完的棋的话,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可以是车、可以是马、可以是炮,当然还可能是车、马、炮的集合,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弥漫的销烟下还要有粮草的供应和兵、士的供给!更何况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包括法律制度和非法律制度等多元化的内容组成。既然我们不能过度夸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作用,当然也就不能用不切合实际的标准,对中国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提出过分的要求。说到过分,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零门槛制度”就是其一!这就所说讲的要有原则的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力度。

2.总结问题、完善制度、有力有节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系统而复杂,认真对待客观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完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方面的不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策略要有力有节,在尊重并保证刑法制度的自足性和社会政策充分性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发挥刑罚的保障功能,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整体提高。相关司法解释大大降低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门槛,在非法经营额、违法所得、盈利目的、蓄意和商业规模等问题的分歧上,有了很大程度的厘清,并大大减少了争议。对于刑法和著作权法的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也在通过司法解释最大限度地加以完善,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制度上。这是两码事。

刑事保护制度与所有的制度一样都存在着局限性,我们要有清晰的头脑认清这样一个问题,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法律只能解决法律问题,如果用法律去处理非法律问题,就会引发更多严重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比如,街头卖光盘和卖西瓜,对于抱着孩子的妇女和老公来讲,可能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一个过程。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要特别地慎重。规定犯罪并处以刑罚应当遵循“谦抑原则”。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要以充分的社会政策为基础。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当尊重并保证刑法制度的自足性。所以说,“零门槛”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制度不可行。共6页,当前第5页5

3.抓住重点,形成合力、理性调整

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手段可以多元化,但是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制度建设的重点还是要放在“源头上”。各职能部门在工作的配合与工作成果的总结等方面要尽快地形成合力,善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制度设计,理性地加以调整积极地发挥作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制度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源头上,即便这样做很难,但是有利于“长治久安”!这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其本身有自愈的功能。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一般而言是要出现自身的免疫力不足以抵御病毒的情况下,才考虑借用药物,以维护人体功能的正常。如果不尊重自身的免疫系统的自愈性,就有可能出现抗生素滥用的现象。虽然这个例子不是很恰当,但是有利于我们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多元化和制度的一致性。”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篇10

这次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年度例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总结全市2011年度知识产权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度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任务,进一步振奋精神,强化措施,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刚才,中级法院、公安局等部门汇报了工作,大家都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知识产权整体工作有了显著提升,多次受到省政府表彰,并在全省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协同作战、争创一流的精神,推动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产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积极打造科学发展高地,就必须发挥好知识产权对科学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适应发展需求,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要牢固树立服务中心的意识,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为目标,明确责任、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的现实需要。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煤电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十二五”时期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要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品牌发展战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专利技术布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积极培育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营造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促进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1655”企业升级计划的完成,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区域自主创新高地的关键举措。知识产权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指标,只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才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打造区域对外开放高地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日益成为投资者考察的重点。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招商质量和引资水平,必须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资源来菏投资,提高对国内外先进技术、优势品牌等知识产权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为我所用,进而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开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优势,打造区域社会事业发展高地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传统文化与优势的内在动力。要加强“一城四乡”文化资源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保护创新的作用,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就是通过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优化创新的社会、市场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打造新的城市发展“名片”。

二、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扎实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的开展

2011年7月5日,市政府召开专门动员会议,正式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一年来,全市严格按照菏办发[2011]53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市知识产权组织领导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217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13件,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1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1193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1件,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注册商标7122件,新增著名商标13件;新增名牌1个,省服务名牌2个,登记著作权18件。创建省知识产权园区1个,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获“省长质量奖”。全年处理专利侵权案件12件、商标侵权案件126起、版权案件200多起,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08件,结案105件。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总体上还未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对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当前和今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需突破的薄弱环节。一是知识产权还没有真正广泛地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的重视,知识产权的社会认知度较低。二是知识产权的资源和资产意识弱化,部分企业还没有给与高度重视和科学管理,仅是作为申报项目和企业评级的手段。三是全市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在全省处于较落后位置。四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亟需规范。五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亟待加强。六是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率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窄等。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问题,整体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实施方案》,按照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9月底圆满实现全部工作目标。10月到12月是总结验收阶段,相关单位要充分做好准备,对照各自的任务逐项检查,对任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迎接上级部门的考评验收。

(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继续实施专利战略、商标品牌战略,落实名牌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印刷出版、动漫影视、文化娱乐、工艺美术等核心版权产业,加强对小麦、棉花、蔬菜等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着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截至2011年,全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著名商标59件,名牌3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著作权登记432件。按照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今年全市专利年申请量要超过23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低于560件,创造国家驰名商标5个,著名商标6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5个,原产地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著作权登记280件。这些任务目标都是刚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目前著作权和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占比已经达到要求,其他还需要大家进一步明确责任,攻坚克难,确保目标实现。

(二)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重点抓好县区知识产权机构建设,力争2012年底前县区全部建立知识产权局和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按照全省部署,尽快启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加快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规避产权风险。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重点抓好创新型企业和全市60家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提供支撑。支持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要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化机制,大力推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大力培育一批熟悉知识产权制度、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创造条件,年内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拓宽知识产权资本化渠道。支持产学研结合,规范创新成果的产权化、资产化管理,完善知识产权的奖励分配制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知识产权,加快知识产权流转;鼓励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评估、转让、许可、联盟等方式推动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

(四)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完善行政司法部门之间、周边地区之间的执法协作网络。尽快建立侵权案件投诉举报制度、重点案件移送报送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公布制度。完善展会知识产权监管保护机制,重点加强农资交易会、林交会、牡丹花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时间紧,头绪多,任务重。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不能滞留于开会、发文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一)协同配合,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要注意互相配合、协同工作,真正把试点城市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协作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坚决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全面加强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地推动试点城市工作开展。市、县区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机制,有力管理,有效协调,有序推进。要注意做好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多方听取成员单位的意见,定期通报知识产权工作情况,重要的问题要抓紧研究解决,确保圆满完成试点城市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已将2012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要加大对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考核督查力度,尽快形成定期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和检查。争取市人大的支持,加强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三)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全市知识产权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配套政策,重点加强与产业、科技、金融、贸易等政策的衔接。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和《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市政府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希望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文件相关内容的起草工作,把上级精神落实到位,把的实际体现出来,任务要明确、措施要具体。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委、财税、科技、经信、知识产权、工商、版权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商、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形成管理有序、规范协调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部门的协作,建立协同配合、执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机制。要尽快把知识产权作为教育、医疗、科研、工程技术等行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切实落实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新。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确保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力争县区全部设立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

(四)加强宣传,扩大培训。要做好知识产权宣传的统筹规划,各新闻单位首先要发挥舆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知识产权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和公务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切实履行《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公务员培训计划》,确保初任培训知识产权参训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