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考试论文十篇教育考试论文十篇

教育考试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5:14:38

教育考试论文篇1

为深入了解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的方式,主要对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上王各庄村和于古庄村中青年农民,就关于农村自学考试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对自学考试是否了解及怎样看待,学习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平时怎样参与助学辅导,对自学考试的意见及建议。调查发现,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参加自学考试人数很少;二是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四是社会总体对农村自学考试不够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

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中青年。统计显示,只有3.5%的农民了解或者知道自学考试。

2.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问卷调查显示,自学考试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农业生产有差距,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如湖南省,在理论教学方面,多为短线式的应试辅导,学生机械式学习,深度广度都不够。大多数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忽视实践教学,忽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生实验能力和职业技能不高。

3.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考生只能到市里参加助学辅导,距离远、交通不便,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有农民表示,当初想参加自学考试时,不知道向哪里咨询,经多方打听才得知,但又需要到市里,还有后期参加助学辅导、考试等,因为太麻烦就取消了参加自学考试的打算。还有农民表示,前段时间给区自考办打电话询问报名事项,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上网报名,结果自己在网上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能报名成功,现在都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些东西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懂。农村大多助学辅导体系不健全,造成了考生咨询、参加辅导、毕业等环节的困难,加上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考试通过率极低,致使一些考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4.大学生就业难、农民个人自信心、厌学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报名热情

近几年,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400名中青年农民中,有农民表示对于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感到自己基础薄弱,担心学不好,不能毕业。有农民结合自己以前的上学经历,觉得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自己很不擅长学习,成绩也不好,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农民根本就不想继续学习,认为没有时间、学费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宣传,使农民了解自学考试的性质、助学服务、考核方式、毕业条件、政策、专业及课程设置等。同时,对于参加自学考试人数比较少的地区,干部可主动上门动员,耐心讲解,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规模。可聘用当地有威望的能人,经过岗前培训后作为村级联络员,专门负责宣传、咨询、动员等工作,联络员所需工资费用由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每村聘用一名,由乡镇自考办负责管理。大力宣传因自学考试而获得成功的先进人物事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农民明白要持续地学习才能更有能力建设新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以跟上正在不断变革的社会。

2.更新专业及课程设置

专业及课程设置应突破现有模式,考虑到实用性,因地制宜,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有些地区的农民大多以进城或村庄附近工业园区务工为生计,主考学校可以开设建筑、室内设计以及与园区产品生产相关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可以开设食品加工、水产养殖、鱼虾病防治等专业;在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就可以开设一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开设旅游管理等专业。在教学上应借鉴职业院校的经验,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对考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并用,让考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助学体系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指出:“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关键措施是助学到农村,最好到乡镇。否则,面向农村将是一句空话。”1999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立农村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纳入大教育的管理范畴。同时,明确了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因此,就目前助学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对于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经调查一些地区发现,有乡镇没有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如果需要助学辅导,必需到城里。农村相对城市,信息、交通、经济等较不发达,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此,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将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建到乡镇上,有条件的可建到村上,做好协助报名、宣传、咨询服务、助学等,将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特殊情况下,没能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地区,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如开办民办学校等,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2)采用分层教学法,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农村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城市较低且参差不齐,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考生主体性作用,这样一方面缓解部分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助学辅导的效率。同时还能培养考生的自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对于师资建设,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要联手打造一支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队伍,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种植或养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农民为专兼职教师,认真研究自学考试的教学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应牵头搭建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研讨教学、考核等的长效机制。

4.改进考核方式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适度减少理论课考试或者将考核改为考查,增加实践课课程、过程性考核课程所占比重,降低考试难度。可以将考场设置在田间地头,特别是对果树修剪、拉枝整形等技术的考试,这样在现实的环境里考核,一方面更能检测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引导考生平时学习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有些理论课考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考核,由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考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5.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自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并顺利毕业的考生,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表彰会,利用宣传栏、网络、电视、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媒体宣传优秀考生先进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自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取得自学考试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由地方政府协调,在自主创业、就业、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

6.把自学考试作为一项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

教育考试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在中国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之际,塑造合乎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国民就成为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将使大学生在国民人口构成中的比例日益提高,因而,国民素质的高低日益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成效。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文教育或备受冷落,或收效甚微。一些院校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简化成了“唯智主义”的单一化标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似乎家喻户晓,但急功近利的价值选择,却使一些院校弱化了育人的另一半责任——人文精神的培养。

20世纪初,章太炎就提出了发人深省的“俱分进化论”,他认为:“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进化,如影之随形。”(《俱分进化论》,《民报》第7号)。其意为:人的科学知识、智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化的,而人的物质生活、道德观念则是苦乐善恶双方同时并进。章氏的研究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在科技、智能进化的同时,促成人伦道德向善的方向演进,这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反观百余年来先进的中国人对于这一问题的深沉思索,不难看出,在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如何积极引导国民正确处理诸如道德与义务,个人与群体,道义与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更是关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发生了急剧变化。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完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系统、完整的当代人文精神又一时难以建立起来,正处于由旧趋新的转型期。加之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不甚得力,致使青年学生在精神领域中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如降低理想、厌弃崇高、不善合作、唯我独尊、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意志薄弱、难耐挫折等。作为思想理论和社会人才生产基地的大学,应当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新型人才精神理论的框架?如何才能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这些问题,都亟待大学教育工作者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蕴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教育。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一段时期以来,大学思想教育中存在一种“喜新厌旧”倾向,即对新思潮、新理论乐于接受,而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心存厌倦,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生对马列著作束之不观的严重问题。据说,有一位导师有感于学生的这种主观情绪,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隐去作者姓名等背景材料,让声称对马列著作不感兴趣的学生去研读,结果学生读后大加称赞。该故事似乎极具凋侃性,但其所反映的问题是十分严肃的。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教育方针,严守教育阵地,通过积极引导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工作,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大学人文精神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为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大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客观平和的教育态度,引导青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推理能力。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凡事都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取舍。如果对他们耳提面命,指手划脚,强行灌输,势必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教育成效。大学生们的另一特点是厌弃空喊高调,崇尚客观平实。为此,实施人文精神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目前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想太高,传统文化陈旧过时,西方文化合乎潮流。矫正这些认识偏差殊非易事,大学教育工作者若想在人文精神教育中有所作为,必须学贯中西,见解独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科学名著、西方哲学、当代社会思潮和热点问题、人文精神建设理论构想等等,均应有深入的了解并独具真知卓见。

此外,还须具备较强的参悟能力,善于阐释发挥,讲解艺术娴熟,审美情趣高雅。从道德素质上讲,他们应该洁身自好,人格无瑕,先忧后乐,关心民瘼。但是,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难遂人愿。他们为求名利弄虚作假,知识构成难应时需,教育思想僵化拘泥,教育方法死板老套更有甚者,学术腐败渗入校园,致使学生疑虑、彷徨,人文精神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当代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于一身,“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专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益的事,而且这种关怀必须是超越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团体)的私利之上”(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序》)。大学教师应当以此自勉!正人之前,必先正己,育人之先,必先使自己成为素质过硬、人文精神强健的人。

教育考试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和谐职业人;绿韵工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立足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索和创新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适应国家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企业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现状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高等院校。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大楼很新,硬件很好,专业技术特性遮蔽了学校的文化育人的本质,而校园文化方面的历史积淀明显不足,无论是高职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等各方面都难以形成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在办学实践中,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普遍存在。高职院校无论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环节都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容易滋生个人主义、技术至上的思想,这就凸显了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二)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现行高考评价机制的受挫者。应试教育中高职学生略逊一筹,但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内容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新趋势。因此,高职学生的潜能有待于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在内的非应试教育的进一步开发。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中部分来自于中职技校,文化基础课程相对缺失;部分学生素质养成不足,这就制约了人文素质的提高。根据我们对浙江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大约1/3的高职生不能完整地回答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些著作;24.9%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哪些国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师的文化素养现状

一方面,由于现任教师中来源于中专的教师占相当比重、年轻教师人数众多、对高职教师强调双师专业资质的同时并未充分注重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三方面原因成了制约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瓶颈”。我们的调查表明:虽然有93.8%的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教育类课程是必要或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有26.5%的教师反映,“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比较困难或难度较大。另外,对于什么是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施这种教育,大部分教师和学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另一方面,高职学校缺乏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通过访谈发现,现在高职学校的院系体制建构基本上依据学术领域的分工原则,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最主要工作,而参与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被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负担,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教书育人的文化自觉已成为高职教育师资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只有在深入开展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逐步解决。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社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提升,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企业职业道德观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挑战

现代企业普遍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简言之就是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没有职业道德的员工能力越大破坏越大,缺少了职业道德,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性越大。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原高教司司长张尧学2009年6月1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高职教育要把坚持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职业道德第一,职业技能第二”,“职业道德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把职业道德放在高职教育的第一位,才能培养出找得到工作,干得好工作的人。”根据一份对企业经营者的调查显示,63.6%的经营者把“诚实守信”作为选择员工的首要标准,这表明,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经营者已将“诚实守信”视为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企业职业态度观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现代企业十分重视应聘人才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主要反映在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上。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样的员工才能真正的得到企业的赏识。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希望拥有责任心强的员工,责任心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现在许多企业的驻外年轻员工普遍面临着外派离家、吃苦、孤独等考验,加强职业态度教育尤为重要。根据一份关于就业力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影响就业力的主要因素中,用人单位看重应聘人员吃苦耐劳的占45.65%;看重敬业奉献的占32.6%。该项调查凸显了企业对员工职业态度的高度重视和要求。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更高需求,要求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观念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院校而言,因为普遍不太重视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势必造成了职业人的单向度发展、畸形发展。这就促使高职教育必须回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要求,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带着紧迫感和使命感,重视培养学生以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核心的职业人文素质。

(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急需健全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很难破解的难题。从发展进程上来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起步比较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才刚刚成立,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2007年4月才召开。从发展速度上看,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较,与文化素质教育在本科高校的持续、深入开展相对照,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从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成果上看,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

以上情况的形成实际上暴露了一个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即缺少文化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支持与保障,各项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都难以开展和实行,或者是难以大规模的开展和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怎样把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须要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真正“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2]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然而职业教育同样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始终要把人格的塑造、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基于此,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立德为本,致用为宗”的办学理念,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大胆探索,不断开拓,使高职学生成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既学会坚持,又学会创新,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成为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抓住一个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

针对高职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道德的新要求,高职院校首先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办学理念之中。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学者们曾长期争论,我们在实践中比较倾向于认为“人文”是“文化”的核心的观点。如张岂之曾指出:“作为‘文化’核心的人文文化可简称为人的精神文化,其实质就是自我精神家园意识,就是学会做人。”[3]季羡林、杨叔子等著名学者也有类似的论述。十年磨一剑。学校从1998年就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大力实施“以能力为本位,拓展载体、内化素质”的多元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努力构建“以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以诗教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兴华诗社”因组织有序、活动丰富、成果丰硕,被浙江省教育厅和团省委授予“浙江省高校优秀社团”称号。以诗教为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被浙江省教育厅、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确定为办学特色和创新项目。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促进中心”也正式挂牌成立,从而担当起宣传、促进、引领全国校园诗教事业的平台角色。

二是以适应多元化需求为目标,不断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内涵。在坚持开展诗词教育的同时,在人文选修课中相继开设《诗书综合创作》、《艺术欣赏》、《中国文化史》、《应用心理学》、《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影视欣赏》等课程,同时还积极由诗教向书画、工艺品欣赏、传统武术、中国戏曲方向拓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满足了学生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三是以提高教育效果为宗旨,不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载体。高职院校为提高教育效果,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先后开展了“西湖梦寻”人文之旅、“爱我中华”诗词吟诵晚会、“诗国青春”诗词楹联灯谜会、“江南毓秀”名家书画笔会、“明德励志”人文大讲堂等五大文化活动品牌,使广大师生充分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先后组建“兴华诗社”等20多个文化社团。邀请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等知名学者作专题讲座,为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载体。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育人工作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2年,我院被命名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教育部2007年第396期工作简报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题专门报道了我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果。同时,我院的文化素质教育成果被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校园诗教和谐育人》获得教育部2007年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在学院举行,现场推广我院文化素质教育成果。2009年,《当代诗教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改革实践》获浙江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我校成为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并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二)构建一个平台:以课余素质拓展学分制为平台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态度的要求,学校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以课余文化素质拓展学分制为平台的文化素质教育实现机制。实践表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也应遵循高职教育是“制器”与“育人”的统一观,即规范约束与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工具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文化素质教育如何与学生自主选择发展结合起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由软化走向硬化?我们认为,要逐步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测评系统尤其是考核系统,建立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积极推行课余素质拓展学分制,使素质教育具备一般课程教学所具有的标准化的素质课程、素质学分和素质证书,力求实现素质教育由软化走向硬化。素质分作为评定奖学金及其他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选修学分,使素质学分与选修课程学分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互通,并进入每一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只有达到一定的素质学分和课程学分后,才能准予毕业。学校专门制定了配套的监督办法与保障办法,力求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融入到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中去,为文化素质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机制。

从2006年开始探索这项工作以来,先后制定了《文化素质教育纲要》、《文化素质教育学分制评价方案》、《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拓展认证评价方案》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学校组织有关力量开展学分制平台的研究,并出版《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导引》一书。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学分制平台获得了各个方面的认可,尤其是学生的欢迎。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之后,学院图书馆的借书量和阅览室阅读人次均迅速增加,这说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配套制度对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一个融合: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

为了全面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开展以“绿韵工程”为主题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互动。实践表明,杨叔子院士提出的“绿色”教育理念完全适用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杨叔子曾精辟指出:“科学必须是人文的导向。”“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奠基。”“这就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就是“绿”。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更应如此。”[4]近年来,我院大力开展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绿韵工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做法是:

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提出和谐职业人的目标,着力培养具有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相统一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在汽车技术学院大力推行“汽车文化”建设,经过充分的调研和积累,提炼出“严谨、时尚、挑战、超越”为专业文化的内涵,并要求所在二级学院的学生以此作为职业追求。通过大力建设专业文化,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汽车技术学院的《汽车文化》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车以道载志在千里”的汽车文化品牌也成为了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二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培养人文精神,然后再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走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之路。

三是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衔接。实现校园人与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两种文化的互动;企业文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外来文化,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中可以拓展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视野,实现文化的全球性与本土性的对接。

教育考试论文篇4

委派的命题老师对自学考试的认识不深,导致命题的试卷质量不高。由于选派的教师都是从事普教的教学和科研,对自学考试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书本的内容和试卷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导致试卷整体质量不高。近几年来,自学考试试卷命题质量不是非常高,差错率居高不下。据统计,试卷的题型结构不合理,题型过于单一,难度偏高,题量过多,重点不够突出,超出大纲题、难题、怪题不断。使学生在考试时的得分率不高,通过率、毕业率不高。在命题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考核的内容,重点考核的内容不能低于60分。题型分布上要由简到易,题量分布在40题左右,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

二、高校命题管理中教师队伍建设

1.主考院校应起到中介沟通作用,高校教师是承担命题任务的主力军。高校自学考试管理部门应该做好老师和考试院之间的桥梁作用。每年四次的命题,考试院会下达命题任务和召开命题教师会议对教师开展命题要求和命题格式的培训。教师接到命题任务后,如有命题方面的困难和疑问的,可以第一时间向自学考试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反馈,管理人员接到意见和要求后,应及时向考试院命题科反馈,使问题得到及时的沟通和解决,并把结果快速反馈给有关命题教师,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命题教师的疑问和牢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主考院校要做好学院部自学考试教务秘书队伍建设。学院部的教务秘书队伍在选派命题教师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考学校要加强对学院成教秘书的业务培训,包括专业教师的选派,命题试卷的要求和题型,试卷编制的过程,试卷的审核排版,试卷的保密工作,签订保密协议。强化教务秘书在选派命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做好命题教师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和信息联络工作。由于自学考试命题工作大部分要占用空余时间来完成,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主考院校要积极动态地推进建设稳定的命题教师队伍。命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试卷的质量优劣。因此在命题任务下达之前召开命题会议,已成为提高命题质量的重要保证。命题会议的内容包括:自学考试试卷编制的总体的要求,包括出卷说明语、试卷的题型、各题型的分值分布、各题型的难易程度。试卷编制中的注意事项、试卷排版要求和历年试卷的通过率等。除此之外,我们要建立一批自学考试命题教师队伍,将命过自学考试试卷的有经验的老师纳入队伍中来。这批教师要怀有对自学考试工作的热忱之心,还要是有自学考试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能够编制出用教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性强的高质量的试卷,相关部门应制定出政策,鼓励和吸引一批中青年优秀教师加入到自学考试命题者的队伍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命题工作的管理和开展,而且有经验的老师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命题工作量,熟悉自学考试教材和大纲,对试卷的难易程度也容易把握,能够命出高质量的试卷和提高考试通过率。

4.主考院校工作管理人员要加强服务意识,做好教师的服务工作。命题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如何增强教师对命题工作的情感承诺,提高命题质量是目前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调动积极性不仅需要酬金等物质资源的补偿,也需要让命题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尊重等个人情感的满足,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在工作时间安排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弹性制度,让教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提高工作的效能。每次考试阅卷结束后,要及时反馈命题质量信息,还可以给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本次新命题的课程的难易程度,试卷内容是否编排合理,择优奖励,从而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主考学校做好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的建议

1.自学考试命题程序进一步简单化。考试计划的综合改革,使得考试的“瘦身”和实践的“增厚”应该成为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命题程序也应不断地从烦琐走向简约。随着自学考试的专业计划的综合改革,从之前的全是书面考试的试卷改革成部分的课程为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命题就要求老师增加实践的内容,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增强其动手能力,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实践。这种改革就要求教师在编制试卷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实践部分,使实践的内容成为试卷的重点和得分点。

2.进一步突出教师的中心作用。要重新认识教师在自学考试命题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命题任务的中心。我们应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考虑一些问题,如是否可以提早一些下达命题任务,让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素材和研究书本和历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延长命题时间,减少教师的紧迫感和焦虑感,让教师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使工作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3.及时更新命题的教材和大纲。旧专业每年的综合改革就要求教材更新。如命题的教材有更新,应及早更新和重新制定大纲。教材的大纲的周期性更新有利于教师命题的选择余地,就有更多的命题素材,避免出现山穷水尽、无题可出的情况。

4.主考学校要做好命题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命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管理中要保证试卷的保密性,做到发放给命题教师的命题工具一人一盘,拒绝多人使用。试卷编制过程中不允许连接网络。试卷命好后统一由命题教师将管理人员发放的光盘交至固定的管理人员手中,不使用纸质打印,避免试卷内容信息的恶意传播和泄露。

5.自学考试应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并通过规范管理,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给考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条件和机会。在试卷的保管工作中坚持做到“三铁”、“三锁”及专车、专人护送等,尽全力保护试卷的安全,防止信息的泄露。保管试卷按有关规定执行,如试卷进入保密室要经过二道有锁铁门,试卷也由有锁的铁箱保管,必须规定由分别保管锁匙的工作管理人员同时开锁才能取出试卷,保密室24小时有人值班,每班2人,负责保卫的值班人员不得带锁匙等。试卷的运送必须2人以上,中途不允许停留,确保试卷的安全。

6.要统筹管理命题和阅卷工作,科学评价试卷质量,及时反馈试卷的考试结果信息(包括积极的评价信息)。每次考试结束后,要根据阅卷的成绩和通过率及时做出评价,更好地为下次命题及时做出修正和指导。

四、结语

教育考试论文篇5

论文摘要: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对女生的性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性别教育现状和女生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善女生性别教育的建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生的比例逐步上升。据统计,“到2004年,女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到2007年底,据报道,上海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女生占学生总数的52.7%,在某些文科专业,女生的人数远远高于男生,男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高校女生人数逐步上升的情况下,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是对女生的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性别教育的涵义

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广义上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开展的活动;在狭义上是相对课堂教育而言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进行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一切文化活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既包括了教学、管理、服务等形式的物质的、精神的、动态的、静态的文化活动,也包括了在校园内开展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即学校“官方”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社团“非官方”组织的活动。www.133229.Com在本文中主要论述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即课堂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高校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都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高校性别教育亦是如此。在女性学中,“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和制度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教育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性别教育是一种“淡化性别界限”和“跳出性别框架”的教育,不仅针对女生,而且也是培养男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和修养的途径。

在高校性别教育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女权主义认为,女性气质(femininity)是指对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建构。

笔者认为,高校性别教育中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要塑造女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培养女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不再拘泥于旧的性别观念,并推动全社会对性别意识的关注。

二、高校性别教育的现状与女生主体意识的缺失

在高校中,性别教育和女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高校女生的主体意识不强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受到自身或家庭传统的心态和思维定势影响,许多女生仍然保留着“男生应比女生强”的观念,出现了依赖性、自卑感和怯儒心理,缺少了勇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第二,在课程学习和教育中,由于传统的性别定位,女生更多地接受了顺从、乖巧、贤惠的性别定位,逐渐地失去了与男生平等展示的机会;第三,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在就业中,用人单位宁可录用能力一般的男生,却将众多优秀的女生拒之门外,这种现象使一些女生丧失了竞争的勇气,萌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念头,最终放弃了就业竞争和努力进取的机会。

目前,高校对女生的教育仅仅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只限女生参与,然而这些活动往往持续的时间短、内容有限,未能在女生群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终只能导致对女生教育的名存实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性别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高校性别教育普遍采取组织女生节活动的形式,虽然不同的高校举办特色各异的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时间仍然有较高的相似性,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外貌和形象的关注,例如在校园内举办美容、礼仪讲座和女生形象设计比赛等,通过讲座让女生学会社交礼仪规范和关注自己的外貌,通过形象设计比赛评出大家心目中最美丽的女生,但这些活动也给女生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在父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外貌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更多地是从男性的视角来设定的,女性的服饰打扮和行为举止最终都是要符合男性评判的标准,必须得到男性的认可。因此,这些活动最终只能导致女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外表,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在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第二,对生活技能的关注,例如在女生节活动中常常会举办一些水果拼盘比赛、厨艺比赛等等注重生活技能的比赛,这些比赛给参与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带来了许多生活乐趣,但这些针对女生的活动仅仅限于生活技能的展示,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框架,仍然定位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这些活动是传统女性角色的传承,可以说使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第三,活动时间短,活动效果不明显。对于高校女生节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广东工业大学在1991年首创的一个节日,以“关爱女生”为宗旨,在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举行,为期一周;另外一种说法是每年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7日一天。在女生节的那一周或者那一天,男生们会以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女生,包括修理电脑、送早餐等等,然而无论是为期一周还是一天,活动的时间还是非常短暂的,活动的效果也未能持续下去。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的性别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会性别理论教育方面仍有待加强,学生学习性别理论和探讨性别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不断地调高,女生的主体意识仍需要增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女生的性别教育:

首先,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除了通过开设女性学、性别研究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性别理论外,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对社会和校园的热门话题展开深人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培养从社会性别视角去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发挥学生社团女生部的作用。在高校中,学生会一般设有女生部,主要负责组织女生节活动和关注女生日常生活,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女生部的作用未能得到重视,因此女生部常常会被并人生活部。高校的性别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身的女性气质,培养女生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女生自觉地去关注和探讨性别差异和性别认同的问题,构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气质。

教育考试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动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1.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促进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进

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的外部动力。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代环境,不仅对传统社会生活得改变巨大,而且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也是深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迎接全球化、网络化浪潮下,既吸收外国优秀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防止和消除西方精神文化垃圾腐蚀,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来说,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持续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式改革奠定科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如学科由分散到整合、由弱小到盛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比较合理的学科结构;完成了覆盖面广的学科点布局,建构起了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兼职的学术队伍;同时,学科建设成果又有力地支持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与理论,公开发表或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专著,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材体系。思想政理论课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并促使课程考试不变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发生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动力源不仅来自于外在动力,更是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矛盾运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是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推动考试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主要有:

1.学习主体与管理主体对考试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如何满足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特殊要求的同时,又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基本动力。

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暂时还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思想政治发展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一般而言,大学生都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其要求也具有多样性。正事由于这种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性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管理主体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更为关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性,而就大学生从个体而言,则更多关心自己的能力发展,他们虽然也关心政治,但更多是具体的政治现象和事件。由此可见,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政治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以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管理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虽然教育者在考试这一实践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教育者要通过课程考试这一手段去考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学习情况,但是其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的领悟,也有一个不断学习、理解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是否能以承担整个考试活动会使考试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教育者是否充分把握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现阶段“在考核的具体组织和设计过程中偏重于对知识点的强记和对理论体系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状况和品行的考察。”只有当教育者以一种积极地态度不断对考试具体效果进行反思改良与管理主体对课程考试要求达到一致时,才能进一步推动考试方式改革的发展。

3.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对教学主体在满足管理主体的要求,所实行的具体考试方式的是否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和行为选择来评价的,但根本的检验离不开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主体接受考试的愿望和要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考试产的效果,如果对考试产生反感情绪,则使考试本身相应的激励作用在他们那里难以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矛盾性质和发展程度,决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基本效果。一般来说,两者同一程度愈高,效果就愈好,考试目标的实现就愈顺利;当两者处于尖锐对立状态时,就必然影响考试效果。但是差异和对立只能在过程中才能逐步淡化或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过程,正是要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通过双向矛盾运动来逐步消除矛盾,以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不断地向前发展,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的矛盾斗争,外在的推动力就不可能发生作用,当内在矛盾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革的时候,外部推动力又可以加快或者延缓这个过程。而这些最终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

教育考试论文篇7

[关键词]数学教育;应试教育;文化审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11-0058-03

当下,人们谈论数学教育,总是与应试教育联系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倾向:一种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已步入应试教育的歧途,考试评价制度是制约数学教育发展的瓶颈,数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进,这似乎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应从整体性的文化脉络去把握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数学教育发展与应对考试要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一些专家学者持这种观点。

一、中国的数学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

回眸数学教育发展史可知,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评价政策、制度和评价行为主要是以选拔为目标,考试成为数学教育评价的风向标。60多年的数学教育评价史可以说是一部以考试变革为枢纽来驱动整个评价体系革新的复演史。

(一)应试教育评价决定中国数学教育的实践走向

“中国的数学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这一命题根植于我国深远的“科举”考试文化哲学,是由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和评价制度决定的。大多数人认为,高考是中国教育的死结,只要取消高考,应试教育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但现阶段取消高考并不现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导致中、高考成绩成为选拔学生进入高中、高校的标准,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绩效的标准,从而阻碍了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学者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课程标准的中西文化差异:课程标准在我国是衡量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因为我们的升学考试是教育集权制下的统一考试;而在西方,课程标准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低标准,学校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可以超越这一尺度标准。这种分析是客观的,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校自主选择课程的权限与动力十分有限,课程计划仍然是“考什么,教什么”。这样,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学是基础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应试教育评价决定了它的实践走向是应试性教育,数学教育文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考试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应试教育教学模式是中国数学教育的基本现实

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数学教学的五大特征:注重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中长于由“旧知”引出“新知”;注重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强调解题;关注教学方法和学习技巧;重视及时巩固、课后练习,记忆有法。“不难看出,中国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应试性教育,教学方法重视解题和解题思路的探求,注重一题多解,一法多用;数学教学每课有练习,每节有习题,每章有复习题,课内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单元有小考,学期有大考。而且学生的数学学习强调记忆,基本理念是“趁热打铁,熟能生巧;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全景式图景。

由此可见,中国的数学教育通过课程改革来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并没有真正落实,应试教育仍在扎扎实实地进行着,学生学习负担繁重,教师教学苦不堪言,学校教学压力很大。而且,国人对教育的误读更加使教育教学偏离学校正常的教学轨道,社会与家长热衷于“英才教育”和“全才教育”,不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盲目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中国的数学教育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

当下,中小学数学教育在新课程理念和考试高压下徘徊,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苦苦追寻数学教育的“本真”所在。有学者立足于中国当下数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从认识论视角对中国的数学教育作了客观分析与评判,认为当下的数学教育具有“考试压力”是一种事实存在,但并非是主流因素,数学教育应试现象有其社会根源和文化诱因。从本质上看,数学教育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数学教育应在这种考试高压下作出新的发展。这种认识充满辩证哲思,理性地回答了中国数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

(一)数学教育应试现象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诱因

教育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一方面,教育服务于社会,社会又决定着教育的发展与走向。数学教育也是如此,考试高压下的中国数学教育服从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考试作为一把水平尺度量和选拔人才,其政策、制度和评价容易被社会接受,这是为什么新一轮数学课程评价改革具有渐进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教育具有文化继承性。观念系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文化特质最深刻的体现。考试高压下中国数学教育充满浓重的个人主义文化色彩,明显打上“功利主义”“科举仕官”的文化烙印, “学而优则仕”是其深层的文化诱因,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考试是改变个人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途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仕官之众,爵位之崇”隐隐为中小学生所顶礼膜拜。因此,现实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决定了我国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改变必须是个渐进的过程,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数学教育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中国的数学教育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不应被简单地等同于应试教育。从中国数学教育教学的文化伦理来分析,其一,中国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基础”,这形成了中国数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因素,对于“双基”的重视,并非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也是为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其二,中国数学学习目标是达到“理解学习”。“理解学习”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观,数学教学中对于记忆和练习的强调,是与追求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相关联,是使数学学习向“理解”的深层结构转化提供认知条件。其三,中国数学教学文化体现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强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活动,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

天地宽”的意境。这种对中国数学教育文化的认识视角是全面的,实质是强调要用整体l生的文化脉络去把握中国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内涵。这一观点的价值分析在于:在人们模糊了中国的数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视线时,能够辩证地分析中国数学教育文化的合理性,且对中国数学教育文化的认识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中国的数学教育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形态,经过千百年的历练,形成了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不能简单地用“应试教育”加以否定,而是要理直气壮地继承、批判和发展。

(三)数学教育发展与应对考试要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

中国数学教育具有“考试压力”,这是数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数学教育如何发展?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育新的发展或者说改进措施必须与应对考试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首先,数学教育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文化,要全面理解和挖掘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文化思想的深刻意涵,防止简单化与片面化。其次,数学教育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育人目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数学教育教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育人目标。再次,数学教学的金科玉律是教会学生思考,数学教学要唤发数学课堂教学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这些建议都富有辩证哲理,但又不是“中庸哲学”“相对主义”,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和客观评判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对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的改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就“数学教育发展与应对考试:对立还是包容”这一论题而言,我们显然不应停留于“两者是相互包容的”这样一个结论,应有具体的制度措施,比如在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稳步推进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积极完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逐步消除中、高考等升学考试的高利害性,以期达到数学教育文化与考试制度文化的兼容。

三、数学教育应试观不同认识的文化反思

面对不同的数学教育应试观的争鸣现象,我们必须客观分析与冷静反思。数学教育要继承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基”教学,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在不断地侵蚀着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为应试而进行无谓的练习活动。有学者针对中国数学教学实际,提出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洞悉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的本质。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数学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很有启迪的。

我们认为,上述关于数学教育应试观的不同倾向,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基于数学教育评价机制内部的探讨,是外在的矛盾现象,如何认识现象后的潜在本质是关键。辩证地分析原因,不难看到,数学教育应试现象反映了一个时期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数学教育应试观争鸣的本质最终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文化继承性。以文化视角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应试现象,本质上应是文化变革与文化适应。课程改革的过程是“各种次级文化、利益团体和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冲突、协商、适应和妥协的过程”。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在文化层面上往往矫枉过正或滞后发展,未能协同,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进入了高原期,成绩、问题与矛盾共存。但我们应当认识到, “批评与争鸣”都是一种关爱,促进我们反思。从文化角度来看,数学教育课程及其评价改革的诸多焦点与矛盾,是数学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以及学校文化的教育适应问题,是不同的数学教育观、数学知识观以及数学评价观的价值选择问题,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选择问题。针对新课程展开的种种问难、质疑以及来自新课程的诸般辩护、反诘,本质上是素质教育新文化与强势的应试教育旧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例如,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原因之一是其与当下的考试文化不能协同。又如“轻视知识”教育思潮的理论论争,某种程度上是基于“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文化立场之争。文化是影响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层原因。所以,从文化角度来看,转变数学教育教学新文化理念,转换教育文化体制,以适应数学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以及学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是解决数学教育及其评价改革固有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社会发展性。数学教育及其应试观的文化争鸣应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文化是影响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层原因,而文化机制受社会发展机制的制约,因此,社会发展制约教育发展。今天,追求教育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只要追溯我国科举考试文化制度几废几兴的历史,再看看今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权威性和社会信誉,就会理解严格的考试制度之所以被认同和存在的理由。中国考试文化制度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政治文明和社会信誉的教育基础,它的血液里流淌着千百年来“科举哲学”所孕育和传承的历史文化基因。因此,从社会文化学角度来审视数学教育应试观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数学教育应试问题,不单纯是教育问题,它与国家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简单地从教育体制内部去寻找数学教育评价机制的有效性是不够的,它是社会发展矛盾与数学教育内在发展矛盾的统一体,要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矛盾人手,要做到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渐进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涕,夏雪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处在十字路口:兼论评价范式的转移[J]教育发展研究,2006(9):6--9.

[2]中国应试教育为何死结难解[eB/oK],(2008-01-15)[20io-08-20],http//www,jyb,cn/comments/kz/t20080115-137378,htm.

[3]涂荣豹,中国数学教学的若干特点D],课程・教材・教法,2006:43--46.

[4]郑毓信,考试高压下的中国数学教育:现状与对策[J],数学通报,2007(5):23―26.

教育考试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试;反拨作用

作者简介:马云桂(1969-),安徽寿县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G71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58-04

考试是指检查、评定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切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为了达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而组织并展开的。因此,“考试不是一种孤立的、自足的活动,而是从属于教育活动,为达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目的,考试是方法。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是目的与方法的关系”。①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目的与方法倒置了。应试教育就是这种目的与方法倒置的典型。读什么书,如何读书,都是为了应试。把考试作为学校教育与教学的目的,而忘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培养人。这种现象不仅高考中存在,也在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校内考试中存在。之所以会产生目的与方法的倒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考试会对教与学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反馈作用,理论界称之为考试的“反拨作用”(washbackorbackwasheffect)。本文试图利用考试反拨作用的理论成果,分析高职教育考试中存在的负面反拨作用,并对高职教育考试改革进行一些理论反思,以期引起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的关注。

一、考试反拨作用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试反拨作用的研究集中在语言测试和大规模标准化考试领域。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型国际标准化测试,如托福(toeFL)、雅思(ieLtS)等,以及各国的外语测试。国外有关考试反拨作用的成果体现三个方面②:一是反拔作用的假设。1993年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查理斯・安德森(J.Charlesalderson)和戴安娜・渥尔(Diannewall)在《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反拨作用真的存在吗》的文章。他们提出了考试的15个反拨作用假设,其中两条基本假设是:测试影响教学;测试影响学习。据此引出相关的假设:例如测试影响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测试影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测试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进度与顺序;测试影响教和学的广度与深度;测试影响教学双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态度等等。二是“ppp反拨作用模式”。英国语言学家休斯(Hughes)对于考试反拨作用的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他把教学全部内容分为“参与者”(participants)、“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三部分。综合这三部分,他建立起一个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模型,认为测试的性质会先影响参与者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和态度,而这种认识和态度又会影响到参与者在进行活动中的所作所为,诸如只练习那些在测试中出现的项目等,这必然会影响学习结果。三是考试的显性反拨作用和隐性反拨作用。希腊的语言学家普罗德罗姆(prodromou,1995)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应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反拨作用(overtwashback)和隐性反拨作用(Covertwashback)。显性反拨作用指直接的、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如做全真试题、模拟试题;而隐性反拨作用是一种对教学的深层次、不易察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国内学者张宝均(1998)和黄大勇、杨炳钧(2002)等对有关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了研究;而亓鲁霞和黄大勇分别对我国高考英语的反拨作用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的反拨作用进行了研究。何琮周(1998)和金艳(2000)分别探讨了我国英语专业八级(tem8)的反拨作用和Cet口试考试的反拨作用。目前,国内学者对英语之外的其它教育考试的反拔作用研究还很少。

二、高职教育考试中的负面反拨作用

从考试反拨作用的理论成果中可以看出,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十分广泛,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等等方面。考试对教学的影响,有可能是积极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就是考试的正面反拨作用,是方法与目的的统一,消极影响就是考试的负面反拨作用,是方法与目的的背离,是方法与目的的倒置、错位。因此,研究高职教育考试的反拨作用就是要认识到高职教育考试中存在的负面反拨作用及其危害,并寻求将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当前在高职教育考试中存在的负面反拨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陈旧的考试观念误导教学观念

中国教育考试的历史非常悠久,一般认为成型的教育考试制度形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为吏,回地方充任吏职。这样一来,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③。从隋唐开始兴科举,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20世纪中国的考试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从科举考试被废除到建立统一高考制度,再从时期高考中断到改革开放后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可以说中国教育考试的经验是全世界最为丰富的,从考试制度到考试方法、从考试命题到防止考生作弊,都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延续千年的考试制度和传统的考试观念一直在影响着今天各种类型的考试。其中有些考试观念是陈旧的,不适合现代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和实际的。这些观念包括应试观念、选拔观念、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等等。

应试观念是影响最大也最为根深蒂固的一个考试观念,这种应试观念也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学习。考试注重书面形式,强调统一的要求、标准的答案等等,结果导致教师大量时间花在理论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上面,学生大量时间花在理论知识的阅读和记忆上面。使得高职教育教学的“学以致用”、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等等教学观念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落到实处。又比如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也有很深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重新建构。由于经验相异,建构知识的方法不同,不同个体对知识有着独特的建构过程和结果”。④因此,考试命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察,应该是了解教学双方的活动现状,诊断教学困难所在,获取改进教学活动为目的的形成性考试和评价教学双方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了既定标准、达到标准的程度总结性考试的有机统一。然而现实则于考试过多关注总结性考试,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唯一考试。结果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整体的目标,而较少关注学生个体,导致教学模式固化,机械教条,缺乏生机。

(二)缺失的考试功能误导教学目的

考试是主导教育或人才选拔与使用的一只无形的手,是指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测定。考试的功能是多元的,考试的目的、形式、对象、执行主体、执行范围、手段的不同,都会使考试的功能发生偏移和变化。由此可见对考试功能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与具体的考试类型与目的联系起来。就教育考试来说,它的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人功能两种类型。社会功能包括强化国家意志、选拔实用人才、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分层;个人功能包括评价功能、诊断反馈功能、激励功能、自我实现功能等⑤。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中,教育考试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甄别、选拔功能被无限的放大,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最具典型性。在应试教育时代,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这一功能也呈强化的趋势,而考试的个人功能则出现很大的缺失和偏离。

考试的社会功能强化与考试的个人功能弱化,也是高职教育考试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由于教师对考试的认识不足和研究不够,导致考试功能单一化为评价功能。教师认为考试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成绩,保证学生听课的手段,学生则认为考试就是为了过关。这种评价的结果没有起到真正衡量学生水平,激励学生信心的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理想的考试操作困难,导致教师弃繁就简,在专业课考试中,文科的考试题型经常是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理工科的题型经常就是几个基本的原理和公式化的数目,这种考试不能真正发挥诊断教学的功能。由于忽视了考试目标与学生成长目标的一致性,考试基本上不适合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考试内容与方式僵化,考试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考试功能的缺失与偏离必然误导教学的目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各种能力,而是仅为考试服务,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使学生的这一能力片面膨胀,其他素质片面缺失”⑥。

(三)重知识轻技能的考试内容误导教学内容

传统的学校考试重知识、轻能力,由于客观知识便于命题、考核与评定,所以现在的高职教育考试内容多是以结构化、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考核为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很少,实操能力考核更少。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识的记忆对于能力的发展是必需的,但是知识的记忆并不―定导致能力的提升,而死记硬背却往往导致思考、判断的依赖性,导致想象力的匮乏。片面注重知识的考核会使学生习惯于这种考试模式下的惰性思维,遮蔽对发展自身能力的关注,同时也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征相违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教育和教学内容要以传授各种技能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制约考试内容的理论,考试内容就应该以考核能力为主。而现实中的考试却以记忆性知识考核为主。片面注重知识的考核将会产生两种负面作用:一是会阻碍高职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能力的培养,违背高职教育规律;二是会使学生脱离实际学习生活,习惯于这种考试模式下的惰性思维,导致想象力的匮乏,遮蔽对发展自身能力的关注,局限着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而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四)单一的考试方法误导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教育考试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笔试考试形式由于其自身的弊端,不太适合高职教育考试。笔试试题内容的抽象性、考生所处的考试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带给考试成绩的偶然性,是笔试无法克服的弊病。并且在笔试中,记忆力的考核处于主角地位,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处于边缘角色,所以笔试对于学生素质的考察是不全面的,考试无法测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笔试一般客观题较多,标准性答案使得课程教学走向趋同,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的发挥。另外,单一的笔试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反作用不可忽视。高职教育目标要求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能够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如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笔试形式相对于语言性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比较有效,但是语言性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又不应该成为主角。这样一来,势必影响师生对实践性教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考试反拨作用对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的启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不仅要面对普通高校的竞争,而且要面对高职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很多高职院校都把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改革中,往往强调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等。但是,对于高职教育的考试改革却很少人关注,甚至认为这与教学改革关系不大。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改革跟不上,整个教学改革就不完整。根据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原理,我们认为,高职教育考试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转变单一考试观念,树立多元评价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应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把考试当成教育目标自身。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单一考试观念,树立现代的多元评价观念。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考试的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认识,是一种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则是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诸种要素进行价值评估,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考试为教育评价提供了量化资料,但不能替代教育评价”。“以考试代替评价的现象是我国教育评价机制缺失的表现,其直接后果是以应试方法取代教育过程,这种现象不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削弱了教育改革的成效”⑦。他指出,“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改造我们的考试,利用考试的数据开展评价工作,是实现考试改革和推动教育评价的最佳结合点”。就高职教育的整体来说,应该树立“大评价观”,即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的全部领域为对象,包括与教育对象相关联的各方面的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就某一学科专业来说,要把期末的终结性考试与平时的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考察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人努力和进步状况。

(二)弱化考试指挥棒功能,发挥考试整体效能

一个好的考试要考出人的长处和优点,要能够把学生的兴趣、能力、潜质等特征性的东西描述出来,并予以引导,鼓励其发展自己的特长,即马克思所说的“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比较一下我国和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考试,就会发现国外考试是考出特长。如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制定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提出必须使各个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在几个重要的年龄段,通过测试提高其能力和素质,鼓励每个人发展自己的特长,起到了人才分流的作用。而我们的考试是单一的选拔功能,是挑错考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高职教育考试不同于高考等选拔性的大型社会考试,考试更不应强化甄别、选拔等社会功能,而是要强化考试的反馈、矫正和调节作用,发挥评价激励、教育和发展等本质功能,从而回归本我发挥整体效能。具体来说,高职教育考试的改革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应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机制,将平时表现成绩与终结考试评定相结合,扭转单―的终结考试成绩决定教学全局的现状。二是学校和教师应综合利用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考试的结果分析来调整现有的教学策略。为考生不仅仅提供一个分数,还要通过各种数据给考生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报告。三是考试应确立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对学生素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明确学生的素质优劣及其潜能所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

(三)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能力导向

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考试内容必须突出职教特色,这个特色就是确立能力导向。也就是说,高职教育考试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试方式。具体来说,高职教育考试内容的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二是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规划测试知识和能力的题目分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大非智力因素考核的命题力度,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综合评估,通过答案的灵活多样性.给学生想象力等的发展创设一种弹性环境,注重学生的个性,使具有特殊学习性向和才能的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四是考试不应限制答案,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四)革新考试方法,形成多样性考试机制

考核形式应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具体形式应根据学校自身条件以及学科性质和特点来确定,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间或采用开卷考试、论文与答辩、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间或采用实验设计、课程设计、实际创作等形式,使得考试模式多元化。针对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还必须利用一些测量手段,测量其技术参数,如对电机修理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对电机故障的诊断、拆线、计算、画图、绕线、嵌线、上漆、烤漆、检测等整个工艺过程独立完成,成绩好坏主要依靠对其技术指标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这种考试不仅鉴定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试过程本身也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⑧。此外,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

注释:

①潘懋元.教育与考试――目的与方法[J].教育与考试,2007,(1).

②黄剑平.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J].US-ChinaForeignLanguage.2005,(10).

③柴子文.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Z].。

④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⑤曹赛先.再议考试的功能[J].湖北招生考试,2003,(12).

⑥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教育考试论文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考试改革;考核策略研究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教育部明确了大学的培养目标,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发展度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完全熟练精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再次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探讨,但素质教育实施多年以来,收获仍然不大。如何建立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核能力以知识教师们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旨在:依据新的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指导方针,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考试考核方法和培养策略,从而真正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对时下严峻就业形式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的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方针内涵发生了一系列演变,而目前的教育方针是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又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基于以上的指导方针,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考试和毕业论文的形式对一个学生进行大学四年的综合评价,考试基本上都采取考试课和考查课二种形式,大四下半学期都是进行论文准备,没有考试进行。一般情况下,只要大学四年都各门课程及格,毕业论文通过就可以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中国的大部分高校都采取这样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三、当前高等教育考试考核体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考试成绩固然是一个学生在学校学到知识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但它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大学的考试成了60分万岁,多一分无用的现状,学生知只是为了能够及格就行,完全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当前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讨论。

(一)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缺乏一股闯劲和创造力,做事只求四平八稳,没有过错,因循守旧,缺乏开创新局面,创一流业绩的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所处时代对大学生业务素质提出的具体要求,解放思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面对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背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强烈的进取性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二)重视考试课程忽视了考查课程。

目前大学里开设的课程都有考查课,学生看到是考察而不是考试的科目就不在重视,对于考查课就是去也可以,不去也行的态度,最后的考察也不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素质,考查课也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毕业论文大同小异,网上摘抄。

对于大四下半期的的毕业论文,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大学四年并没有切实完成学校规定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拓升,所以在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就采取网上多篇取材,摘抄加工,在论论审核中勉强过关,大大地降低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整体的论文质量。

(四)高分低能。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等都是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具体表现。据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存在着矛盾,成才愿望和社会客观条件及需要存在距离,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其实,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的不可替代的环节。

四、建立合理的考试考查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教师把讲授、辅导、自学结合起来,进一步在加强学生的训练上下功夫,重视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思想和新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课程建设。我国高等学校长期以来相同的专业实行学计划、学大纲、材、且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专业课多、通识课少,分析课多、综合课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违背了知识、个人与社会多样性的特点,从而造成培养的人才类型和规格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基础要扎实,专业面要宽,适应性要强”和多样化的要求。所以,加强课程建设必须对教育模式(主要是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开设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应具宽厚和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和博大的专业知识,动态和易变的新知筹备以及实际工作的一专多能”知识技能结构的要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各高等学校都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基本要求,建立起以实验课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系列;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为主体的实践训练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系列。并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并纳入教学计划。要千方百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建立董事会、校企合作办学等办法,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要重视学生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成立科研小组、发明协会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使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四)毕业论文改革。改革现行的论文审核制度,鼓励学生可以在大学四年时间内最少在国家Cn期刊或部级重点期刊上发表过2篇论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在真正完成大学规定的只是学习和能力培养,规避学生的论文从网上摘抄的现象,从而真正提高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整体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lJ],职教论坛,2005,(3).

教育考试论文篇10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功能、目标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就目前的一些教育家及学者的观点来看,大体上分为(1)“社会适应说”,这一学说强调的是培养人的社会适应性;(2)“潜能说”,提出的是对人的身心潜能的全面开发;(3)“六要素说”,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健康、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心理人格教育六个要素;(4)“个性说”强调的是人的特长和创造力开发教育。

以上各说各有切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和开发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和潜能为目的,以个性特长的培养为补充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素质教育的功能有三点:一是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三是适应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主动性与能动性特点。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并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实现人自我开发突破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素质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及成因

(一)没有从历史的纵深去比较分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仍然把教育作为一种手段,考试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方法,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困难。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不妨分析一下应试教育与科举制的关系。科举制度自隋唐时起至清末结束存续1300多年。考试内容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者即进士科。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还有皇帝特别主持举行的科制。武则天在位时增设武科。考生来源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学校经考试合格的生徒,一是由地方选送的在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的分贡。明经进士等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法、明算等科,还要考试各科所学专业。考试的方式、方法,唐至宋初,有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宋以后主要试经义。贴经是唐代试士的一种主要项目,各科均须贴经。方法是主试者将经书上的字任取一行,上用纸贴盖三字,令考生将被遮盖的字读或写出来,墨义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笔答,不加解说,策问是主试者就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为书面回答;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项目。经宋废除了帖经和墨义,代之以经义。经义就是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到了元代明文规定经义考试者首先四书,答案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中叶以后,又要求阐发经义的文章采用,八股文形成,于是,经义考试从问题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宋神宗熙宁时仿周朝三年一考,考试的结果分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纵观科举,不难明白这些考试其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这不但不能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演变到现在其核心由选拔官吏到了现在选拔人才,考试内容扩大数倍,但其考试方法主要仍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一功利主义的问题上。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应试都是唯考而学唯考而教,这正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可以说现在的应试教育其发源地就是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教育,认识到这点才能分请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因资源上的欠缺导致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途中的困难。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力的开发,社会的适应性问题,目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以过去那一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远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非智力因素受到同样重视,凡如教师培训,学生参加各类兴趣组及文体课外活动,实验室创设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有经费保证。我国拥有2亿多学生和1000万以上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占世界的2%,而学生及教师的人口数量却占世界的23%。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第二是当前教师队伍中缺乏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水平和自身的素质都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直接作用,而当前我们恰恰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三是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其操作性就不易掌握。也正因为如此,实施素质教育使许多人感到茫然。教育理论落后于教育实践,导致素质教育实施“百花齐放”各执一端,往往具有片面性、盲目性,由于资源上的困难导致我国在发展素质教育上速度缓慢。

三、摆脱素质教育的尴尬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从理论层面上抛弃一些错误的观点。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和开发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和潜能为目的,以个人特长的培养为补充的教育。这里所指的社会需要,是指人类文明社会的需要,人类的文明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分,物质文明指的是社会财富物质积累度,精神文明指的道德文明,法制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度。学生的基本素质指的是学生的德、能、勤、绩的综合体,潜能是指人的潜在能力,个性化的能力特长。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发展自我,张扬个性,开发自我的创造力。在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抛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唯学生成绩论,唯道德论、功利论,唯知识论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二)建构合理科学的教育体系。一是建立教师资源保障体系,教育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在先,学在后,没有优良的教师队伍就难带出一流的学生,对于教师的培养,笔者想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要对优秀者有吸引力,诱惑力,引得来,留得住。二是建立好教师能力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以升学的高低去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不能因个别学生的恶劣去否定一个教师的功绩。三是满足好老师的物质保障,任何工程的构筑都离不开物质作基础,教育也莫不如此。四是注重教师的潜能开发,让教师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