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孩心理学论文十篇小孩心理学论文十篇

小孩心理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5:22:52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1

“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本届论坛将以“读懂孩子塑造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同仁们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教育等方式引导。

同时,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本届论坛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衷心期待各地教育同仁共襄盛会、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二、会议地点:北京

三、参与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

四、日程安排(见右表)

五、专家组成

【美】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得克萨斯卫斯理大学教育系,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前任主席,得克萨斯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主席

【德】乌利齐・所罗门教授,德国生物能分析协会(DVBa)前任主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会员(DCap)、德国完形心理疗法协会(DVG)会员,组织行为学家

【韩】林世_教授,曾任圆光大学保健辅助医学学院艺术治疗学系外聘教授,韩国心理咨询专业协会理事长韩国艺术治疗协会理事长

林祺堂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博士,台湾新生医护管理学校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蔡仲淮先生,世界自然医学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致力于心理学各领域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等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在后续通知中陆续介绍,敬请关注。

六、工作坊简介

工作坊a、C:

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看见例外”

在寻常的事情中,看到不寻常,发现事情后面的心理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不被表现左右判断;

给婚姻家庭最好的保险柜,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需要看到寻常中的例外。

工作坊B:

林祺堂博士“故事中的孩子”

用故事构建生命的故事,开启生命的光,重塑美好生活;

问题故事外有新的故事,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可爱;

用有趣的问句,问出深刻的故事,捕获孩子的心灵。

工作坊D:

乌利齐・所罗门教授

“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理解孩子用身体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成年人的迥异;

孩子们的语言或许不丰富,但是有着丰富的身体语言;

和孩子有效地沟通,需要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

工作坊e:

蔡仲淮先生“积极暗示教育”

将艾瑞克森的理念与精神,应用于教育;

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健康成长,需要方法和技巧;

教养和教育可以利用催眠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助人成长。

工作坊F:

林世罗博士“艺术与孩子”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个满是音符的地方,随孩子的成长而动;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画意诗情的芳草地,随孩子的运动而变化;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品读,用乐谱,用画笔,洞察那幼小心灵的成长。

七、费用(其中含300元会议书籍和材料费以及注册费、证书费等)

(1)600元/人:论坛

(2)1800元/人:1个工作坊(会前会后任选)+论坛

(3)3000元/人:1个会前工作坊+论坛+1个会后工作坊

注:每场工作坊限额60人,请提前报名确认。京外参会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八、证书

颁发由专家签名以及北京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工作坊培训证书。

九、论文

欢迎参会人员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论坛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论坛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或《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发表,相关事宜将在会后另行沟通。

十、付款方式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苏州桥支行

户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账号:11001079800056009860

联行号(京外汇款填写):105100012091

十一、咨询及联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郭老师010-5880504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王老师010-88810835

参会回执请登录杂志社官网

下载填写,并发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2

一、小学写作教学应该循序渐进

这本应该是所有教学科目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也是教育普遍掌握的教学理论。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却很难把握这一原则。作为教师,如何去把握孩子的写作水平,这是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小学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的教学技能。所谓循序渐进,就是从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来看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其识字,这也是孩子识字能力最重要的时期,这时孩子通过一年的识字学习,可以从最初的只认识几个或几十个字到能认识上千个字。而小学二年级阶段,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简短的文章,加强字词的积累,而这些教学都是为后面的写作教学作准备的。小学三年级,已经有了简单的写作教学要求。而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阶段,很多孩子后来讨厌或喜欢写作,都与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师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最初写作,孩子无论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方式上,甚至在书写上都可能有很多问题,面对这些根本就不像作文的作文,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从中去欣赏到美,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去鼓励孩子提高写作兴趣,这就得看我们如何去适宜地把好脉了。但事实是,很多教师看到这“一团糟”的作文,不是心平气和地去把脉,而是气急败坏地作出武断的结论――这些孩子不是写作的料。就这样,一个个天才作家可能过早地在我们的手下夭折了。

二、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写作水平

“你的语言写得很好,如果再把字写规范一点就更好了”“你很有写作天赋,如果再多读一点课外书就更好了”“你的字写得很认真,语言也很丰富,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事,能写点实际生活就更好了”。“你的……很好,如果再……就更好了”这样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就有可能成为激发学生写作潜力的催化剂。对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被肯定,是方向,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而不是无休止的批评和写作理论的枯燥讲解。这如同给人看病,如果医生说,这个病问题不大,回去吃点药就好了,这给病人的就是一种信心、一种力量。而一些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往往会说,这个病我医不了、太难医治,你们另高人吧,这就会给病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教学有时也与看病一脉相承,即同样需要鼓励、需要信心、需要力量,而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就是信心和力量。

三、鼓励孩子在写作中学习写作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3

一、利用游戏,走进文本,品悟真情

在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很抽象,孩子没有亲身体验,很难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教学中顺应孩子学习情感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让孩子能在一种形象生动的生活式的空间内学习。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教师带孩子走进游戏情境。课堂上的每个学习环节都在情境中生成,每个情境都带着孩子的真实感受,而孩子的真切感受又强化了这一情境,使孩子忘我地沉浸其中。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这篇课文时,很多孩子对村子的缺水及水的珍贵不理解,因为我们淮安地区不缺水,他们根本没有缺水的体会。看到这种现象,我突发灵感,让孩子上台做游戏。我扮演文中的母亲,学生扮演文中的孩子。我让一个因在课间玩耍而满头大汗的孩子到讲桌前,用舀子盛点水,从孩子的头部开始缓缓地倾注下去。再让孩子通过语言和肢体把感受表达出来。紧接着,我把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你瞧,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这是一种多么舒服的感觉啊!学生们对水的渴望越发强烈起来,也渐渐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领悟到水对这个村子的人们有多重要,有多珍贵,从而引发他们对水的渴望。他们深切感受到缺水,但并不怨天尤人,而是苦中作乐,轻松地面对生活。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很不起眼,可孩子们在游戏中走进了情境,明白了水的珍贵,领悟到村里人苦中作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的情感也受到了很好的熏陶。

二、利用游戏,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是非常喜欢的。但课文文字的抽象性限制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理解,这时设计角色置换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投身到故事的情节中来。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角色置换的游戏。在学习课文第二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光明磊落的形象,以及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我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人物进行思考、说话,学生通过默读、思考、交流、讨论,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再通过亲身体验,把廉颇和蔺相如谈话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让孩子们聆听人物心灵对话,亲身感受人物的经历。角色置换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兴趣盎然地读书、感悟、表达,自然而然地把握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

三、利用游戏,树立自信,展示自我

游戏对于孩子不仅仅是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在游戏中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树立自信。有一部分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但他们在游戏中能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说出来,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能把在其他场合不敢说的话完整地说出来。在上“口语交际”这类课时,空洞的讲解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老师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我在上口语交际课《学会介绍》时,让每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台下师生还可以提问,以便清楚地了解对方,造成双向互动的态势。而上课前我准备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譬如“我真棒”“我真行”“我好伟大”“我真了不起”“我是未来的××家”“我是未来的博士”……写在纸上,让上台的同学抽取,然后围绕这些句子介绍自己。这样的激励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学生觉得展示了自己最棒的一面,而且讲得很有条理,心满意足地走回自己的位置。有一位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说完后,当同学们齐声说“你真酷”时,他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就这样,经过几次激励活动的开展,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大胆说话,展现了自我。

四、利用游戏,学会交往,懂得尊重

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发展决定的,游戏是孩子人际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小孩子年龄小,一玩游戏就入迷,假如把语文知识也设计成游戏,那孩子学起来不也着迷了吗?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4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首先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小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是学生核心素养核心内容之一,其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人生奠基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成败。因此,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笔者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注重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并收到一定的成效。这里,将自己的心得与同仁共享。

1.全面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状态

小学生一般处于童年期(6至10岁)和少年期(11至12岁)这一个区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间"。他们学习生活的时间和场所主要是家里和学校。而学校集体的学习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作尤为重要作用,他们不但要掌握读、写、说、算、画、唱等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发展了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识性和自觉性,他们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要有各评估考查,他们已成为参与社会集生活成员实习者,随着他们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性。

小学可分为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这些阶段是相互连续的又相互区别的。小学中、低阶段,成人与与他们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容易融洽,所以这一时期是了解他们真实心理活动的最好时期。这一期间他们心理发展是可塑的,它比逐渐成熟的青少年,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性、社会性和品德都易县于培养,诸如人生观、世界观等一类稳定的具性意识倾向性,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倘未萌芽,又如性格这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即稳定的内外行为只是开始形成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习惯能通过教育加以改变,所以小学中、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我们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既要根据具体的年龄特征和低、中、高年级的学生活动的性质、范围、内容和要求的各自特色,又要用辩证的观点来掌握这些特征的一般性和个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所以,只有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施教行为。

2.营造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和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

社会是个大杂汇,形形的怪现象层出不穷,但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是家庭和学校,家庭生活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就像一个染缸,家长和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无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因此,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和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尤为重要!

2.1营造康健文明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熏陶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积极向上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关爱子女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是培育孩子的最好苗圃。怎样做呢?

一是对孩子生活上关心。家长在安排好自身的工作、学习外,要做到一日三餐满足孩子,要吃饱,不要让孩子养成缺少餐或乱吃零食的坏习惯;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感冒生病,加强锻炼,增强体魄;夫妻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但关心不是溺爱、迁就,孩子做错了适当惩戒是必要的。

二是思想上引导。在孩子眼里,家长是效法的榜样,要做勤劳、勤奋、勤俭的表率,充分发挥自身的楷模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孩子。家长工作勤奋、生活勤俭的品质,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也要有良好修养,用正能量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辩是非,析美丑,明理知行。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要立刻矫正,不能任其发展。

三是学习上帮助。有的孩子思维敏捷,学习轻松,有的反应迟钝,学习困难。若孩子学习轻松,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戒骄戒躁,鼓励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朋友,不能老是家长作风训斥。渠县一学生高考后跳江自杀就是惨痛教训,家长要引以为戒。

2.2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春雨润物细无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受影响最大的他们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中要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尊师爱生,要建立同志式的、平等民主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老师既不袒护和偏爱优等生,也不排诉和歧视后进生,要更多地给后进生以关怀和温暖。只有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公平正义,善待他人的人。

二要民主对待学生。无论在教学中,还是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应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没有意义,都必须认真解答,并引导学生抓住时机怎样问才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一时难以回答,要实事求是地给学生讲清原因,并在下课后给予回答。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3.加强管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1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点一线"的紧密联系制度。建立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师长访学生制度,互通信息,对症下药,强化督促检查。所有访问、检查环节都是全方位、经常性、制度化的、多层次的。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定期和随机抽样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做到记录及时公布。对好的表扬,不好的指正限改。问题不推诿,现场解决,错误限期改正,使学生良好行为由不自觉到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培养小老师、小干部,让学生管理学生。这既可培养锻炼一批学生,成为榜样,同时也是培养今后社会主义接班人,因为他们要管理别人,自己就要做好这本来是最好的教育,同时也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实践证明这是可取的。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5

读书会多种课型的开发立足两点,一是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真实阅读相对接,二是为扩大孩子的阅读面与阅读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方法、品位、能力等。小学阶段是学习阅读的关键时期,也是在阅读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多种多样读物的阅读与交流能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真实阅读的种种经验、掌握真实阅读的种种方法,体验阅读对于学习发展与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各种课型的读书会一般都具有以下两个运行特点:以小组协同分享为主耍的组织形式,以交流讨论为重要的活动方式。现阶段,读书会的运行还有一大特点是以阅读单协助阅读与交流。

一、以小组协同分享为主要组织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读书会阅读材料内容的广博性与学生收获的多元性,为这一学习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跟大一统的全班性活动相比,小组协同分享至少有以下两点优势。

(一)贴合阅读的交互理念,扩大阅读的效益

阅读是交互的过程。首先是读者与作者及作品的交互。当一位作者完成了他的作品,就完成了对作品意义的可能性建构,接下来的多元解读就是读者的事了。每一位读者都是带着一定的背景知识、生活经历以及阅读能力来阅读的。阅读中,读者原有的积淀会成为对作品解读的基础,并影响着最终建构的结果,所以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意义。其次是读者与读者的交互。人是社会的人,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借助阅读之媒介,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跳出“街头巷议、闲言碎语”的局限,走向广阔而有意义的话题。

阅读交互只有在小组中才能真正开展。因为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学生不仅发言的机会有限,更重要的是心理会有压力,发言者会思忖其观点正不正确、深不深刻,表达流不流畅、精不精彩等等,那样会很辛苦,每读一本书都要做这样的发言,学生宁愿不读书。而在同伴的小圈子里,他们就很少会去考虑说得对还是错,只想着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得所获说与伙伴听。而在自由的分享中,学生会发现原来大家既有不谋而合之想法,也有迥然不同之观点。也正是在与相同想法的共鸣与不同观点的思辨中,才使学生的思想走向深刻、思维走向发散、认识得到提升。所以小组协同分享才是贴合阅读交互理念的、深受孩子欢迎的组织形式。

(二)实现社会化的学习,让班级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

阅读是学习最重要的途径。学生时代的阅读学习与工作岗位上的阅读学习有着不一样的情境。前者是社会化的,后者是孤独的。前者的社会化在于班级、学校的学习场所、学习情境。

“社会互助建构论”认为:“在儿童的文化发展中,每一种功能都会出现两次:首先在社会的层次,其后在个人层次;首先在人与人之间(人际心理的),然后在儿童之内(个体心理的)。”可见同伴互助是儿童内化过程的开始。可是,在我们平时的很多课堂中,学生除了被动接受教师这一权威的讲授与提问之外,能听到的是少数学生的发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少有发言与展示的机会。

读书会上的小组协同分享,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多层次的社会化的学习情境。小组是一个层级,组与组是一个层级,全班又是一个层级。小组是基础层级,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化的团体,在这个小团体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阅读学习的过程与收获,并为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而努力。组与组是第二个层级,组际展示是团体与团体间的竞争与共赢,牵动着每一个个体的心灵,与其他小组的比较往往会激起孩子在小组内进一步合作与探究的欲望。

二、以交流讨论为重要的活动方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阅读就如同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有成人的陪伴与领路,也要有同龄伙伴的相依相随。学校教育让孩子的阅读旅途有了很多的同龄人,跟同龄人同行,一路才会引吭高歌、五彩斑斓。学生时代阅读交流的快乐体验,往往能直接影响人一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厚厚的一本书也是需要意志支撑的行为,而支撑意志的除了书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还有同伴之间的快乐交流。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交流”是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讨论”是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给予、交换、碰撞、生成。交流讨论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常态。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上大量充斥着师问生答、教师以知识权威面目出现、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者的非真正交流,而师问生答是培养不起学生对阅读的好感与对交流的期待的。读书会上实现真正的交流讨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以营造交流的氛围

真实的交流,有安全宽松的交流氛围,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每一个成员热诚的参与,有平和的互动与精彩的生成,其中交流氛围是基础。影响读书会交流氛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书对孩子的吸引力、话题对孩子的吸引力以及班级交流文化。班级交流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准确的角色定位。

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他们从教师细微的神情话语中,能敏锐地感觉到是假民主还是真民主,是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还是应和性的话。只有在真正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的心门才会放心地打开,才能畅所欲言,才能彼此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思维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在组织讨论与交流时,教师要摆脱一些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不要太把自己当老师,老想要教给学生什么,或是知识,或是人生的道理,或是方法:也不要去主导小组或全班的讨论与交流,老是将“为什么?是吗?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给人压力的问题挂在嘴边。

教师在读书会上的角色可以用几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教师是交通警察,让车流顺畅,人人有平等的机会。教师是乐团指挥,了解各乐手擅长的以及演奏过程中需要提醒的,使整个乐队走向和谐。教师是球队教练,自己的球技不一定最高,但能看到不足,并且有策略,让球队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是顾问,提供便利,等人来问。这四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引领者”与“协助者”的角色。有时,教师也可以作为“同读者”来参与讨论。

(二)设计开放的话题以发散讨论的思维

交流能否成功,话题占了一半的因素。唯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起交流的欲望。不过,读书会毕竟不等同于生活中的随意闲聊,是阅读之后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话题的设计,除了追求共同感兴趣的之外,还要追求思维的含量。读书会上的话题与课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会追求统一的甚至标准的答案;话题是谈话的中心,更追求开放的答案与多角度的回应。

开放的话题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没有统一答案,可以有多个角度的思考;具有思辨性,有时甚至可以有相反的观点;人人有话说,在相互的碰撞中有助于认识的全面深刻等。话题的开放包括答案的开放与回应方式的开放。

夏玲玲老师在组织《杜甫》一书的班级读书会时,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与阅读能力、此类传记阅读的一般方法,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一,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每一人生阶段的重大事件;话题二,吟诵诗歌,谈谈阅读后新的了解(包括创作背景、创作故事、表达的情感等);话题三,杜甫被称为“诗圣”有哪些原因;话题四,假如杜甫穿越到现代,从事什么职业比较合适。

四个话题中,话题二可以有个性化的选择性回应。话题三需要作出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评价。话题四可以有多个角度的回应。而话题一的开放性在于画曲线图来表示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让孩子的理解有了不同的呈现方式。

(三)学习技巧使讨论顺畅深入

由于口头语言的即时性、迅疾性以及孩子年龄特点的局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讨论最常见的状况是每个人各说各的想法,没有耐心与技巧作出相互的回应。看似热闹,其实是个体阅读之后的单向展示。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孩子学一些讨论的技巧.使讨论不仅顺畅而且深入。

首先,可以学用一些讨论的常用语。“讨论的语言”是相对于陈述性语言而言的,是在听了别人的发言之后,陈述自己的想法之前说的过渡语、评价语、质疑语、反对语、鼓励语、肯定语等等。学习讨论的语言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作出回应的习惯。如:表达自己的不解——请再说一遍好吗?鼓励深入——这个观点很有意思,能多说一点吗?避免误解——我说的是你的意思吗?表示疑惑——我觉得有点怪怪的。作评价——我赞成(不赞成)你的观点,因为……

其次,可以学一些使讨论深入的策略性提问。“讨论的常用语”能使讨论更顺畅更自然,学起来也比较容易。可要把讨论推向深入,还有必要学习一些策略性提问;引导讲出更多的证据,如:作者的哪些观点支持你的看法?要求进一步澄清,如:你能为所讲的内容举个恰当的例子吗?提示联系各种意见,如:你所讲的和某某同学刚才所说的有什么关联?帮助进行概括总结,如:这次讨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等等。运用技巧促进发言者与倾听者的角色互换与观点碰撞,使交流走向深入。

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在每一次讨论中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讨论的语言,有意识地运用讨论的策略性提问,就能使孩子的讨论一次比一次有质量。

三、以阅读单协助阅读与交流

对正在学习阅读的孩子来说,如此大容量的整本书的阅读与交流需要有成人的协助,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单是协助阅读与交流的良好载体。

(一)阅读单的特点与作用

阅读单又叫任务单、阅读探究单,是阅读中或者阅读后所使用的助读工具,是阅读策略的可视地图,也是阅读交流的媒介。

阅读策略是阅读方法的上位概念,是为阅读理解整个文本而有意识运用的即时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比阅读方法更具规律性与普适性。在实际的阅读中,两者之间的区分并非界限分明,所以经常会台用“阅读策略方法”。常用的阅读策略有:预测、推论、抓重点、视觉化、提问、联结、统整、监控理解等。

熟练的阅读者总会运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灵活的策略去建构意义,并在理解出现困难时改变、调整策略。也正是由于对成人来说,阅读策略的运用是内隐的,是一种自动化的认知心理过程,所以我们会觉得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实,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可以言传的,也是可视的。言传的办法就是教师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大声说出来,让孩子从教师的思考过程中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调整自己的理解。可视的办法就是设计图式化的阅读单,帮助孩子将阅读的思考历程呈现出来。

阅读单一般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话题、文字说明(图表)。话题起到的是聚焦作用,帮助孩子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根据文本体式、特点与阅读目的将注意力聚焦在某几个重点上;文字说明与图表都起到提示思考路径与方法的作用,并将阅读策略具体化与形象化。比如下面的这份阅读单。

高年级《生于天空》阅读单

1.两只失去父母的幼雕,为了生存,经历了哪些第一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相关内容,在书中贴一张贴纸。

2.从雕身上,你认识到“真正的强者”应具有怎样的风范呢?

这份阅读单提示了阅读这本书值得关注的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帮助孩子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抓住重点。第二个话题在交流会上讨论,用形象的概念圈来帮助统整人物形象,避免单一与零散。整份阅读单既提示了关注的重点,又提示了阅读思考的策略方法,还提供了交流的支架。

(二)阅读单的设计与使用

只要把握住了阅读单的本质,就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阅读单来。下面分文学类作品与信息类作品两大类来看看丰富多样的阅读单设计。

“国际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eRS)按照真实阅读的目的与功能,把阅读的文章分为两大类:文学类与信息类。认为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旨在享受阅读乐趣,丰富生活经验;信息类作品的阅读旨在搜寻、获取、应用资讯,以应付或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文学类与信息类的文本在阅读时所关注的重点与使用的策略显然是不同的。

文学类的文本多有情节、角色、主题、场景、>中突等要素,是阅读时需要关注的要点。对这些文学要素的关注离不开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比如一边读一边由线索预测故事的发展;由人物的言行推测人物的心理:将书中的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与生活中的故事、这本书中的故事人物与那本书中的故事人物作联结;等等。而对观点思想的多元体悟、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主要事件的综合解释等等则都离不开统整的策略。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单设计,需要将阅读策略的运用与文学要素的把握非常巧妙地融为一体。可以设计出综合解释事件的阅读单、写角色日志的阅读单、画人物关系图的阅读单、陈述观点的阅读单、言语欣赏的阅读单等等。

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单,可以围绕信息的搜寻、整理、应用来设计,也可以围绕原有知识与新获信息的对比来设计,还可以围绕说明性语言与文学性语言的不同特点来设计等。分别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画人物关系图的阅读单(中年级《请为我骄傲》一书)

大卫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努力与执着,也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想想哪些人给予他帮助,从你认为最重要的开始一个个填写在爱心图中,并说明理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的阅读单(六年级《小狗钱钱》一书)

书中介绍的理财方法与知识,有的是你急于去实践的;有的想今后去实践;有的一知半解;还有的想去跟父母作沟通交流……小组合作进行理财方法的整理(将写有理财方法或知识的贴纸贴在相应的栏目)。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6

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源高论”将文学定位于对自然或是社会生活的模仿或是反映。这理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论。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论述是“源高论”教学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文学又如何高于生活呢?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从宽泛的角度说,一切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没错;但是,仅仅这么说对于文学创作与写作并不能产生真正的指导作用。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源高论”强调能动的反映,但在实际写作指导中并没有在“能动”上真正细化,而是在“反映”上着落,文学创作或是写作就简化为两个简单的程序:生活作文(文学)。在这个简单化的处理中忽略了写作主体的特殊作用。文学创作与写作必须重视作家或作者的独特作用,需要从生活作文(文学)两环节的“源高论”,过渡到生活作者(中介)作文(文学)三环节的“中介论”。通过作家(作者)这一中介环节的加入,才能将作者的独特性充分挖掘出来,在写作教学中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因人施教。

通过写作主体的介入,来重新审视作文教学中的“源高论”,应该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源高论”修正为“源于体验”与“艺术提升”,即将“源于生活”落实为“源于体验”,在学生作文后进行“艺术提升”,并在作文教学中分两个步骤来落实,即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落实“源于体验”,而且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也只是落实“源于体验”,落实了“源于体验”后再来落实“艺术提升”。

“源于生活”通过“源于体验”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其实就是对写作主体中介作用的充分尊重。不是什么生活都能写,只有自己体验的生活、熟悉的生活,学生才能写出来。当学生作文时,要落实“源于生活”,就要提倡“源于体验”,即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寻找材料,不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江苏教育出版社姚卫伟编审说过一件事,他曾经与浙江一个二十来岁的小老板聊天儿,姚主编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不上学,而是做门市?那个小老板说,上了学还是要为工作奔波,而且即使读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那还不如现在扎扎实实地做生意。这是生活中一件真实的事情,可如果我们的学生把这件事写进作文,那肯定是世界观消极,不能得到老师的正面评价。即使写,也要从反面来批评。姚主编还讲过他指导一个邻居学生作文的事情。那个学生的作文不好,总是无话可说。姚主编就和他聊,你看我们院子里(他们住在省级机关大院里)某某某是个将军,他经历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你可以去了解了解他,把他的事迹写出来。那个学生一听就怕了,说那个人那些事太伟大了,我根本驾驭不了。姚主编又和他说,我们大院里那个看门的老大爷,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早退不迟到,对什么人都是有求必应,你可以写写他。那个学生说,一个普通看大门的,有什么写头。这个学生无话可写的苦恼不能怪他,责任在于教师与家长,大事写不了,小事不想写,正是家长与老师“唯高论”指导的结果。对于那些将军战争的事迹,这个材料高是高了,可毕竟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了解的;那个看门的老大爷与他的事情,是我们的日常人与日常生活,但写出来似乎又不高,孩子该怎么写,该写什么呢?写熟悉的,被批评,得不到正面的评价;写大事,那是假的,只能胡编乱造,其结果是漏洞百出,情感也是虚假的,也还是难以得到认可,长此以往,孩子作文能不痛苦吗?

要打开孩子写作的思路,必须彻底放弃“唯高论”,坚持“源于体验”,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在自己熟悉的材料中选材。叶圣陶联系自己的创作体验说:“现在回头想一下,我似乎没有写什么自己不怎么清楚的事情。换句话说,空想的东西我想不来,倒不是硬要戒绝空想。我在城市里住,我在乡镇里住,看见一些事情,我就写那些。我当教师,接触一些教育界的情形,我就写那些。中国革命逐渐发展,我粗浅地见到一些,我就写那些。小说里的人物差不多全是知识分子跟小市民,因为我不了解工农大众,也不了解富商巨贾,只有知识分子跟小市民比较熟悉。”叶圣陶所说的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其实就是讲“源于体验”。南京晓庄学院常小鸣副教授曾经讲过自己指导的一个学生的例子。这个学生一直不会写作文,写了一段时间还是不理想,他自己也很苦恼。有一天,他将自己作文的烦恼与苦恼化为了作文,结果这恰恰成了优秀的作文,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当我们提倡“源于体验”时,就彻底解放了孩子们的选材框框,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可以写,从而打开了写作的视野与思路。姚卫伟主编指导邻居的孩子时,告诉他从看门老大爷身上发现一种执著的精神、一种负责的态度,就是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的。我在指导“偶尔停下来,真好”作文写作时,也让我的学生回忆自己生活,包括学习、学校活动、家庭活动、户外活动,自己什么时候一直做,后来或因为累了,或因为不知道如何做了,停了下来,后来积蓄了力量,或是问到了方向,找到了方法,做得更好了。他后来选择了自己做俯卧撑间隔一段休息时间再锻炼,来谈积蓄力量的问题,这就打开了思路,而且因为源于自己体验,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但是,说作文“源于体验”,并不是说学生写自己的体验与生活就一定能写好了。普通学生与文学修养好的学生不同,他们是“中介断裂”,即他们的生活体验是一种“记忆碎片”,表达欲望不强,也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想表述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普通孩子的心理特征。很多教师和家长不明白这一点,一个节日或是一个活动后,让孩子作文,并乐此不疲,美其名曰:“源于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生活体验进入习作,有一个主体“图式”内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有生活就有作文。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力与注意力恰恰不足,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长时间关注;而且由于阅历浅,看了就看了,也很难看出独特的东西,无法形成丰满的意象世界,难以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我主张多写想象类作文,多写短作文。多写想象类作文,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会发现,写所谓的游记、活动,学生的表达会远远不及童话,这就是因为童话由他们自己作主,想怎么写就这么写。而游记、活动则有一个生活的原型,我们成年人容易用这个原型去对照他们的作文,而孩子的有意观察力并不强,这一对照就让他们的表达相形见绌了,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孩子的想象力根本就不需要去激发,他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让孩子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他们就会乐此不疲。由于普通孩子对于生活的画面感并不强,与作家相比,往往是记忆碎片,让他们把这些碎片组装成成品非常困难。与其让孩子为难而痛恨作文,不如顺应孩子,让他们把每个碎片擦亮磨光,装饰得流光溢彩,让孩子爱不释手,这就是我所提倡的写短作文。朱永新所提倡的写一句话作文,其实正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奇思异想很多,一旦发现这个闪光点,立即让孩子记下来,或是帮助孩子记下来。

由于普通学生写作中的“中介断裂”,他们的生活体验难以形成完整的画面,故写作冲动不强,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值得写的材料,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与表达欲望。前几天,女儿和同学逗猫玩,结果被猫抓了,因注射狂犬疫苗整个七月份不能吃巧克力,喝茶,吃辣的食品,一次路上她用“1234568”来表达黑色的7月,我立即告诉她这个创意非常好,她回来就写下了《1、2、3、4、5、6、8》一文。我一直要求女儿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她一直觉得是个负担,一次我给她哥哥讲付出与回报的道理,她听了深有体会,然后一气呵成写了《有付出就有回报》《学习并不是一种压力》两文。她被家里养的小鹦鹉给咬了,就告诉我:“鹦鹉也疯狂!”我就告诉她,她太有才,这表达太好了,又是一个值得记录下来的想法,她就准备写下来了。生活中这样的点滴很多,我们要善于发现,并鼓励、表扬孩子,让他们乐于去写,去表达,享受表达的愉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顺应了儿童心理的记忆碎片特征,降低孩子的表达难度,从细处培养孩子的表达冲动与表达能力,就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乐写,爱写。

以上说的是“源于体验”,那么如何“艺术提升”呢?我之所以提“艺术提升”,不说“高于生活”,原因在于:每个人写出的作品,都是自己艺术世界的呈现,并不存在文章之外的中心。作品的“主题”“中心”其实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自我情趣的体现。作家笔下的艺术世界之所以高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并不是艺术生活本身高于实际生活,而是作家的生活体验高于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在一般人看来,女孩子的“恋衣癖”是一种浪费,但张爱玲却看到了这本身是女孩子的一种生活,一种自我实现。巴金在《家》中批判着封建家庭礼教的罪恶时,鲁迅却洞察了并无抽象的礼教,礼教只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是鲁四老爷、祥林嫂、柳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你我他。提“高于生活”,对于普通的老师和学生而言,其结果往往导向主题先行,让写作成为悬在高空的难以企及的神话,让学生作文成为脱离生活体验的假大空。作文之高,其根源在于作家的洞察力、作家的情趣之高,这种高,“功夫在诗外”,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内化,而非作文时进行文字“突击”,如有些学生作文通过槐花见党恩,通过撞人说道德。学生作文后,我们指导学生提高,应该回归到艺术本身,通过“艺术提升”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所谓作文的“艺术提升”,应该限制在艺术范围内,即通过语言、文章结构的锤炼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具体说来要从四方面进行提升。

一是结构优化。小学生的作文结构往往比较杂糅,要帮助他们理出清晰的脉络,并优化结构。比如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作文时,他们往往就是一大段,写好后让他们自己说说讲了几件事情,一件事情一段话,这就是分段写;比如,孩子作文时往往前面说了一半没说完,后面又要提到这件事,这时要告诉他们,一件事情放到一起说;比如,学生作文时往往是平铺直叙,从头说到尾,这时可以告诉孩子,把结尾或是中间的段落调整到最前面,这就是倒叙或是插叙。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以“别了,南京”为题,用第一人称写水西门高架爆破的作文,其构思、行文都很好,我指导时告诉他,只要把中间两段调到开头,就形成了插叙,优化了文章的结构,作文也提升了一个层次。

二是材料取舍。小孩子没有中心概念,让他们写生活中的材料,他们往往把这个时间段的所有事情都记下来,就是所谓的流水账,这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取舍,把无关材料舍弃掉。我女儿曾以“记一次体验活动”为题,写柠卡王国体验活动的作文。但是活动前教师的讲话、叔叔阿姨的事情、绣球公园的景色与此无关或是关系不大,我就让她简写或是不写。

三是内容充实。由于普通学生意象不丰满,写出的文章往往点到为止,这时要帮助学生寻找、还原生活场景,将模糊的粗线条的场景丰富成丰满的画面。一个三年级学生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题写自己的同学被电动车撞后担心肇事者是自己爸爸的事,其中间两段心理点到为止。我就引导他思考,当时想到了是不是爸爸,那课上是否还能安心听讲?有什么表现?如果是爸爸,自己想到什么呢?第二段开头想问不敢问时,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如何斗争的呢?最后为什么会鼓起勇气问呢?作者选择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自己心理斗争本来是最能出彩的,但是小作者点到为止,将本来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简化成几个零碎的点,如果我们能引导作者在这些方面去回忆、补充,就会还原出原来丰富的场景,让作文丰满充实。

四是语言锤炼。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最终现实,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中浸润玩味,让孩子修炼语言,锤炼语感,而不是在所谓的中心思想上作无谓的提升。我们尤其要在一文一字上下工夫,不能流于泛泛。这是一个被语文教师忽略的大问题,这里限于篇幅,我不能长篇举例,会另外撰文阐述。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源高论”,简单化地处理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又异化为主题先行的“唯高论”,忽略了特殊的作者主体的中介作用,架空了学生独特的个体体验,使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重视学生的中介作用,从“源高论”走向“中介论”,尊重普通学生心理特征,落实“源于体验”论,并从结构优化、材料取舍、内容充实与语言锤炼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艺术提升”,让学生在语言的浸润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7

马金鹤,北京市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德育主任,北京市大兴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2010年以来,她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主持班主任培训活动50余场。她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同时,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正在开展着促进生命个体发展这一最大工程。

走进儿童世界

马金鹤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她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时常被一些“特殊儿童”弄得焦头烂额,其中就有一个叫做谭谈的孩子。谭谈几乎具备一切“问题孩子”的特征——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头跟同学说话,老师讲课接下茬儿,出怪声,回答问题从不举手,等等。谭谈上课还特别积极,课堂上,只要老师不叫他回答问题,他就嗷嗷大哭,弄得课堂乱哄哄的,根本没法上课。

谭谈为什么在课堂嗷嗷大哭,许多“刺儿头”为什么水火不进,怎样才能取得教育的主动权……思考的结果,让马金鹤逐渐认识到,缺乏教育理论功底,班主任工作就没有了“底气”,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才能走进童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马金鹤给自己制定了学习教育理论的“三部曲”。第一步,从看得懂的教育书籍开始“入门学”,她反复阅读了霍懋征老师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书,在工作中模仿霍老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使后进生教育初见起色;第二步,带着问题“深入学”;初步尝到理论应用到实践的甜头后,她又阅读了《给年轻班主任工作的建议》、《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丛书,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第三步,提升理论素养“拔高学”;为了实现“高位思考”,她系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研读了相关的大部头专业性论著。

马金鹤认识到,对于“问题儿童”的反常行为,不能只看表面,必须作深入的调查。“谭谈父亲长年在外经商,根本顾不上教育孩子,母亲则一味溺爱儿子,使孩子没有起码的‘规则意识’。”马金鹤通过家访了解到,父爱缺失,母爱畸形的谭谈,特别渴望被“关注”,渴望“伟大”,上课随便说话、大哭都源于强烈的表现欲和希望引起注意。

“谭谈那些看似捣乱的行为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渴望成功的积极因素,只要因势利导,没有不能转变的孩子。”因此,在课堂上,马金鹤尽量满足谭谈想发言的合理需求,同时,她采用了“贴标签”的方式教育、转变谭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肯定知道上课该怎么做”、“谭谈最懂事了,知道倾听别人的发言”……一个个“好孩子”的标签,让谭谈不好意思做出不好的行为。与此同时,这些标签还隐含着一种引导,暗示谭谈上课要好好学习。

之后,谭谈变了,变得懂事了,学习习惯越来越好,期末考试,他考出了语数平均分99分的好成绩,被评为班上的“学习奋进星”。望着这个学习优秀、纪律良好的孩子,谁能想到他是曾经搅得全班不宁的“混世魔王”呢?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论证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学习教育理论让马金鹤眼界大开,在调入北京小学大兴分校6年来,36岁的她先后研读了28本教育专著,写下18万字的读书笔记。近年来,她运用“签约法”,使上课只能注意2~3分钟的李奇学会了听课;运用“训练法”,让“小马虎”王腾学会了检查作业;运用“快反馈,小勺喂”的方法,引导考试从不及格的张涵,走出失败的阴影……一个从“失败误区”走出来的学生对她说:“马老师,您比妈妈还要好。妈妈只管生活,您却管我们的成长。”

捕捉教育契机

放学了,站在校门口的丁丁生气地撅着小嘴——家长没有按时来接他。这时,丁丁的父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来,满脸歉意的父亲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见丁丁生气地问:“你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么晚才来?”“公交车堵车了,我是跑着过来的。”父亲连忙解释。“你就不会早点出来,人家爸妈怎么就不晚呢?”丁丁大声吼道。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马金鹤看到了。丁丁的表现让她大吃一惊,就在刚刚结束的“懂礼貌,讲文明”主题班会上,丁丁慷慨陈词的发言,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丁丁课上课下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让马金鹤陷入了沉思:缺少道德情感体验的道德认识,是难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她决定捕捉教育机会,给孩子们补上道德情感体验这一课。

马金鹤想起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段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于是,每天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时依依不舍的镜头被马金鹤偷偷拍了下来;放学时,家长们在太阳底下伸长脖子,翘首等待孩子放学的镜头被她拍摄下来;国庆节,天安门前的花坛前,一个小男孩开心的笑声吸引了她,原来他的爸爸为了让他更好地观看花坛,用双臂把他举了起来。看着汗流浃背的父亲,马金鹤箭一样地冲进人群,抢过爱人手里的相机一通抓拍。

在“走进父母的爱”主题班会上,当马金鹤把一张张精心拍摄的照片展示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被父母那平凡而感人的付出感动了,他们争相讲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讲着讲着,许多同学哽咽了,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台下的父母们眼眶里也噙满了热泪……来自心灵的倾述,净化了儿童的心灵;道德情感的升华,大大改变了孩子们的道德行为。

之后,孩子们见到父母、老师主动问好的多了;关心他人的多了;懂文明、讲礼貌的多了……许多家长激动地说:“马老师真是一个有心人,把孩子交给她,放心!”她的这堂主题班会,也被评为北京市大兴区优秀班会一等奖。

为孩子成长“储值”

为了加强养成教育,马金鹤曾在班里开展过“文明生百分赛活动”。哪个学生违反了文明生某一方面准则,就扣相应分数。最后,谁扣分少,得分最多就当选为班上的“文明小标兵”。试行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效果并不好,文明检查组分越扣越多,但学生的文明行为并没有多大改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金鹤从心理学研究结果上找到了答案:鼓励是正强化,它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批评是负强化,它只能弱化孩子某些不良行为,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虽然知道做什么不对,但不知道做什么才对。

据此,她设计了“文明储值卡”,规定了学生上课、上操、课间、上下学和家中的文明行为准则,学生在哪个方面做得好,就发给他一张“文明储值卡”以示鼓励,哪个学生得卡最多,就当选为班上的“文明小标兵”。

开展文明储值卡活动以后,学生的文明行为越来越多了。硕硕过去课间爱打架,为此,没少被扣分,但他依然如故,成了班上的“小霸王”。但有了“文明储值卡”后,他一周没有打架,得到了一张“课间文明卡”,逢人便展示,一连3周没有打架,连续获得3张“课间文明卡”。第4周,一个同学惹怒了他,他刚举起拳头,看到了桌上3张鲜艳的文明储值卡,立即放下了手。“小霸王”变成了“小君子”,让全班师生惊叹不已。

以前,芹芹上课不爱做作业,经常抄同学的答案。现在,她坚持一周独立完成作业,得到了一张“课堂文明卡”。受到鼓舞后,她坚持天天独立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欣欣过去在家中连吃饭都要父母喂,现在她不仅能自己照顾自己,而且主动帮父母洗碗、扫地,也因此连续获得了13张“家庭文明卡”。

“文明储值卡”储值文明,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文明储值卡”变教育的“减法”为“加法”,探索教育的增值功能。2010年,学校让马金鹤担任班主任兼学校德育主任,在全校推行“文明储值卡”,探索学校德育的创新。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8

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有qq群。在班级群里,教师可以和家长分享用镜头记录下来的孩子的学校生活,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可以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使家校沟通更便捷、顺畅。有的教师还开设了教子有方之类的育儿交流平台,给家长们搭建教子经验的交流空间。总之,网络为教师和家长搭建了一个开放、民主、立体的德育平台。今年,我送走了一届高年级学生,孩子们难舍原来的班级,建立了一个带有纪念意味的班级群,取名永远的2班。在这个群里,我听到孩子们更真实的心声,也对网络德育产生了更多思考。

一、让位学生,激发其主体意识

实际上,无论你让不让孩子进入班级qq群,建不建立qq群,孩子们对在网络空间进行交流的热情都是我们无法阻挡的。很多时候,他们会自己建立班级群,当然,这个群也不可能对教师和家长开放。

在永远的2班这个群里,学生是管理员。我发现,当孩子成为主体,一切都在悄然改变。他们在群里向师长展示自己的学校生活。在班级进行的微演讲成功了,有孩子向父母报喜:请看,我也能说会道!在阅读一站到底活动中崭露头角了,有孩子说:爸爸妈妈,书是精神营养习作有进步了,有孩子会晒出自己的文章,真诚地向家长们请教:请各位师长多提宝贵意见!因为是面对孩子,交流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家长们有的真诚称赞,有的给孩子的习作提出中肯的意见,有的给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安排提出新的设想。有时我和家长们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出乎预料地,孩子们对这样的话题关注度并不低,他们也会加入师长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以为,这是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开始。

当我们让位于学生,激发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份尊重。教师和家长也就会听到孩子更加真切的心声,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的交流可以推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教育的切入点和尺度,一些班级制度的推行和活动的实施也得到了孩子更热情地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师长对孩子的管理、教育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这不正是我们德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吗?

二、雕琢细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时下,qq个性签名成为学生的一种时尚,并且更新很快,几乎可以看成学生心理变化的晴雨表。他们的喜悦、郁闷等心理变化以及喜好、理想和世界观等都会通过这个平台有意无意地展现出来。作为班主任,关注并雕琢好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班上有一位优秀学生叫范俊鑫,说他优秀,不仅因为他思维活跃,还因为他看待事物比较客观、辩证。在永远的2班这个群里,当其他孩子因为适应新班级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而抱怨不断时,他却能比较幽默地开导伙伴。他的个性签名是:分别是一种成长。这让我和不少家长纷纷点赞。可是,最近,我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说孩子近期情绪比较低落,学习状态不佳。偶然看到他的签名,换成了:成长如此孤独!他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很有主见,貌似大大咧咧,实则重情重义、情感细腻,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于是,我与他个别交流。得知他和新老师的相处情况后,我把自己刚接手教他时的想法如实相告:有个性,有想法,但不太会理解别人。我引导他:你很有主见,所以更要懂得倾听师长的劝告;你在同学们中间很有号召力,所以更要站在新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体谅她,她一定很期待你的支持。和他交流后的第二天,他在群里给我发了张奔跑的图片,一看签名,变成了:奔跑吧,范范!(范范是伙伴们给他的昵称)。

关注学生个性签名的变化,我们能及时捕捉到孩子不同的心理:自信、自强、自尊等积极、健康的心理,自傲、自弃、自私等消极、不健康的心理。针对不同孩子的心理状况,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引导,矫正不健康的心理,给孩子正确的行为导向。当然,有时孩子的某些亚健康性质的个性签名也只是一种情绪的排遣或发泄。我们要关注,但也不必过度紧张。适当引导,静观其变,是更明智的做法。现在,我也会更新自己的个性签名,让学生了解我,让师生在坦诚的心灵交流中共同成长。

三、引导价值,提高学生媒介素养

德育的过程是生活的,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学习。班主任要善于在网络生活中与学生坦诚沟通、真诚交流、巧妙引导,滋养孩子的心田,涵养孩子的德性。

永远的2班建群之初,孩子们很兴奋,经常活跃在群里,这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于是,我和大家商量,制定了群规则,规定成员只能在周末时间进群,每周六下午的4点至5点之间进行群聊,时间不超过40分钟。群主果断发话:如有违反规定者,劝诫两次;如再犯,请自行出群。这样一个具有宽松、坦诚交流氛围的空间,自然谁也不想违反规则而离开。每周一次的交流,像一次小小的聚会,也是好友的重逢,孩子们畅谈自己一周的生活,话语之间充满了喜悦。有孩子说,这个群没有网络的神秘,更像是一个话吧,是他每周要来进行一次心灵沟通的港湾。这个群,使孩子们学会了自我控制,增强了他们的自制力,也给所有成员一个情绪抒发的空间,是一处小小的心灵家园。

如果说,自制力是媒介素养的一部分,那么,学生的道德选择与判断能力就是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前阵子,电视剧《琅琊榜》成了孩子们在群里讨论的热门话题。男生对主人公和反派人物斗智斗勇的壮举佩服得五体投地,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一出出计谋的精妙。女生们对男主人儒雅的形象也是赞不绝口。一旁观望的我暗暗沉思:如果孩子们看一部作品只停留在这样浅的层面,对他们的精神成长实在没有多大益处。

想起德育中的价值澄清理论:人的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可以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于是,我打趣孩子们:你们是喜欢主人公的精于谋算吗?当然!孩子们毫不犹豫地为主人公点赞。不是说精于谋略的人不适合做朋友吗?剧中的主人公怎么会有那么多肝胆相照、生死相依的朋友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讨论得热闹非凡。讨论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主人公身上最让人敬佩的是那份男儿气概、家国情怀。小男生胡楠甚至表示:换成我,我也愿意像主人公那样把自己的生命终结在保家卫国的战场,而不是尔虞我诈中。从小培养孩子心底的这份正直之气,我以为,是给他们打上了一道亮丽的精神底色。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9

一、做一名充满童趣的教师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教师只有变成小孩子,才配做他们的先生。”我们做教师的,只有俯下身子,丢掉架子,走入学生中,用儿童的眼光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志趣,研究学生的情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才能找到最佳教学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不能领略文章中词句的美,他就不会看到周围环境的绚丽多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保持童心,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童真童趣。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小小的船》一课时,我根据儿童爱玩的特点,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自己像孩子一样表演坐在小船上的情景,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们满脸喜悦,正是自己的这份童心让课堂充满了童趣,让自己融入学生当中。做童心未泯的教师,自己既收获了不老的青春,也收获了做孩子的笑容。

二、尊重孩子的天性

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面对那些好动、好玩、好说、好奇的孩子,一棍子把他们打死,不分青红皂白地拿纪律来“棒杀”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走向迷茫、走向歧途。因此,在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善待孩子们的“插嘴”,从不因他们打断自己的讲课而训斥他们,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尽情释放。例如在学习《小山羊和小熊》一课时,我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有的学生选择分组讨论,有的学生选择分角色朗读,有的学生选择课本剧表演,无论哪种形式,我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组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编排。正是这份尊重,才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乐融融、情浓浓,才让童趣充满了整个课堂。

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的人,不是被动学习知识的机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走入孩子中间,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孩子的心理对待学生,语文教学课堂才会充满“童趣”。

小孩心理学论文篇10

关键词低龄入学;双生子爬梯实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儿童低龄入学现象是指儿童没有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入学年龄(6周岁)而提前入学的现象。近几年“普九”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少数地区还存在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的情况,但是儿童低龄入学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搞清楚目前儿童低龄入学的现状、趋势和造成儿童低龄入学现象的原因,以及儿童低龄入学可能出现的弊端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特进行本研究。

一、儿童低龄入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各个领域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家长认为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艺术训练班和学习辅导班,也有不少家长奉行“早上学,早毕业,早工作”的教育理念,为了送孩子提早上学,到处托人找关系,甚至更改户籍年龄。同时,一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为了拉生源,凑人数,动员、鼓励家长让年龄不足的孩子提前入学,也有一些学校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加收数千元费用,“准入”学龄前儿童提早进校读书。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儿童低龄入学现象日趋严重。

二、儿童低龄入学的原因

(一)家长方面

1.一些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家长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笨鸟先飞”。这些家长认为孩子虽小,但早读一两年,打打基础很划算,如果实在不行,留级重读也不吃亏;其二,从众心理。认为别人家的孩子能早上学,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其三,“早上学、早成才、早就业”。这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越早,越有利于智力开发,今后越有竞争力,越有利于考大学。上述这几种认识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存在误区。因为儿童能否上学既不由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主观愿望来决定,也不是根据孩子将来考大学的年龄来决定,而是根据儿童自身的生理、心理发育的完善程度来决定,而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完善的程度又是与他们的年龄密切相关的。

2.一些家长为了省钱

目前,学前教育费用不断高涨,加上住宿费、伙食费及孩子平时开销这是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相比之下,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因此,很多家长为了省钱把本该上幼儿园的孩子千方百计送进小学,让孩子把小学当成幼儿园上,认为让孩子在小学多上一年甚至两年都划算。

3.一些家长为了攀比和炫耀

现在有些家长,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家长虚荣心强、爱面子、攀比心理严重,在比完了吃、穿、住等条件之后,继而拿孩子做比较,认为谁家孩子入学早,就说明谁家孩子聪明,家长教育有方。因此,一些家长为了炫耀自己教子有方,不惜拔苗助长,过早地把孩子强行送进了小学。

4.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早就业

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许多工作都有年龄限制,比如,干部的任选和晋升,有些系统的公务员招考就明确规定参加考试的人员年龄必须在25岁以下,众所周知,公务员招考,僧多粥少,只有少部分人是一次考上的,更多的人寄希望于第二次考试,但年龄稍大一点的考生,一次考不上后就可能因年龄的关系永远失去考公务员的机会。对于别的行业来说,情况也大致相同。因此,有些家长就把机会寄托在孩子早上学上,指望孩子小学早入学,大学早毕业,为将来就业或读研读博创造年龄优势。

5.家长常年外出,孩子无人照顾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大迁移,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又无条件把孩子带到就业地生活、学习,只好把子女寄养在亲戚家或由爷爷、奶奶看管,老年人因身体状况受到限制,子女为减轻其照顾孩子的负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过早的转移给学校,于是想方设法把低龄的儿童送进小学就不足为怪了。

(二)学校方面

1.一些学校为了拉生源、凑人数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见成效,能直接看到的事实就是一些小学的生源逐年减少,学校面临生存危机,为此,一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为了拉生源、凑人数,动员鼓励家长让年龄不足的孩子提前入学。这些孩子入学后学校大多又不把他们当成一年级学生对待,任其自由发展,甚至对其是否按时上学也不做严格要求,一年后让其留级从头开始。这是造成有些低龄儿童入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前教育落后

学前教育落后也是诱发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这里文章只针对幼师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执教者很少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机构的管理层也并非专业的教育专家,有的幼儿园老师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执教者不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如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更不懂得幼儿心理等,有些家长鉴于此方面的考虑也会把低龄儿童送进小学。

三、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儿童低龄入学的弊端

(一)关于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介绍

1.阿诺德・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双生子爬梯实验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格赛尔选取了一对双生子t和C参加实验。从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让t每日进行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六周。而从第53周起C开始爬梯训练,每日10分钟。结果发现,C只接受了2周的训练,在爬梯的各项动作指标上就达到了t的水平。该实验表明,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在个体发育尚未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前,进行过高的训练和学习,是不经济的,也是低效的。

此后的几年,格赛尔又对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在其他学习领域进行试验,都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在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正在成长的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冲突,人一生面临8个主要危机或冲突,即发展的8个阶段。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或危机,个体是通过解决这些冲突而发展的,即每一时期的冲突只有得到积极解决,发展才是健康的。

文章只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阶段进行介绍,即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这一阶段是学龄初期(3-5岁),此时的儿童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后,开始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探索更加广阔的外在空间领域,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儿童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儿童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因此,儿童是否能够战胜内疚感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对其主动行为和好奇心的反应。

(二)结合理论分析儿童低龄入学的弊端

1.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

低龄儿童由于骨骼和肌肉稚嫩,肌肉的持久性差,要较长时间维持正确的学习姿势比较困难。而小学与幼儿园相比,学习任务明显较重,需要儿童较长时间的听课和写作业,由于人小力薄,他们的身体吃不消,所以容易造成低龄儿童脊椎变形及偏头、斜肩等不良姿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沈晓明教授发现,多动症、近视眼、睡眠不足等均与不适龄的早入学儿童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在一年级中,相对低龄的儿童多动症发生率占比达50%以上。同时,由于低龄小学新生接受能力有限,更明显地感受到课业负担加重,牺牲不少睡眠时间。研究认为,缺睡正是造成儿童肥胖、多动、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的原因之一。研究和事实证明,儿童低龄入学影响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2.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低龄入学儿童处于学龄初期3―5岁,这一时期面临的冲突主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索行为受到鼓励,儿童就会发展出主动性人格,如果成人讥笑儿童的独创行为,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低龄入学儿童由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容易产生被大一点的孩子压迫的感觉,在班级活动中大多表现比较消极、怯懦、缺少自信心,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很容易被给予消极评价,容易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忽略,失去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导致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缓慢。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每一时期的冲突只有得到正确、积极的解决,才能发展出良好的性格,倘若这一时期的冲突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就会形成消极的性格,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大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决,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并衍发出更多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从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儿童低龄入学的弊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人的学习以脑力活动为主,正规教育开始的最佳时期是以儿童大脑发育的完善程度为基础的,而不是由家长的主观愿望决定。积极开展育儿咨询工作,向家长普及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减少其拔苗助长的盲目性。

(二)把学前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轨道或对学前教育给予政策性补贴。鉴于学前教育收费高昂,一些家长因为缴不起学杂费而把应该送幼儿园的孩子送进了小学的现实,建议国家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轨道,免收学杂费,实行包括学前3年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义务教育。目前也可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由政府直接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分级分类进行政策性补贴,让其降低收费标准;或者由政府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给予专项经费补助,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条件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学前教育。

(三)在严格入学年龄标准的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标准,但儿童入学年龄又不可一刀切,可根据具体条件人性化地把握分寸,比如看其离六岁到底有多远?已经非常接近6岁的小孩(一般相差在三个月以内)其身体、心理状况怎样?之前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自制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何?能否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四)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低龄儿童入学的原因之一是其父母考虑到学前教育落后,而学前教育落后又突出的表现为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提高对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若要从事幼儿教育事业须在教师培训学校接受两年专业教育后并通过专业考试才有可能执教,这样不仅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而且可以避免因学前教育落后而提早入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