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百科>百科>正文

全国营养周:不同年龄段如何吃才能提高免疫力? 中国营养周主题

时间:2023-11-06

健康饮食是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均衡的前提,也是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基石。尤其是疫情期间,如何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成为关键。那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饮食如何提高免疫力呢?在全国营养周到来之际,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多位营养医生,教大家从最基本的一日三餐做起,健康饮食。

不同年龄层怎么吃才能提高免疫力?

成年人(18岁以上):按膳食指南来吃

成年人一日三餐怎么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史丽娜认为,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原则:“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牛奶、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吃动态平衡,健康体重;杜绝浪费,推广新食品。”

简单来说,一日三餐要坚持食物多样化,注意清淡饮食,控糖限酒,做到餐餐有谷类蔬菜,每天有水果,奶豆不可少,坚果适量食用;适量吃一些煮熟的鱼、禽、蛋、猪、羊等瘦肉;少吃或不吃熏肉、火腿等熏制腌制食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同时适当运动,如瑜伽、八段锦、仰卧起坐、深蹲、跳绳等。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筷子勺子等。

此外,史丽娜还提到,“由于免疫功能减弱,老年人要多注意食补。除了正常的三餐之外,他们应该增加额外的膳食,如牛奶、酸奶、花生、核桃、鸡蛋、面包、水果等。”

初中生及高中生(12-18岁):保证足够能量

青少年处于中等体力活动水平,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相对高于成年人。因此,他们每顿饭都必须摄入足够的能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杨莉认为,“学生的膳食应涵盖主食、肉蛋奶、水果、蔬菜、油盐等人体必需的五大类基本食物。原则上主食要管理好,肉蛋不能少,每天一杯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限制油盐。"

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可以合理安排一天的饭菜和时间。杨莉建议,青少年一日三餐的时间应该是早餐6: 30-8: 30,午餐11: 30-13: 30,晚餐17: 30-19: 30。

“许多青少年爱吃零食。他们可以在两餐之间、课间、睡前30分钟以上适量吃零食。但建议选择牛奶、酸奶、鲜果、花生、核桃、坚果、瓜子、肉干(牛肉干、猪肉干、鱼干等)等零食。)、熟蚕豆、熟黄豆等。”杨莉说。

小学生(6-11岁):以正餐为主,适量加餐

小学生也到了成长的年龄。饮食方面,家长要注意一日三餐,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关于孩子的日常饮食,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文俊认为,要以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课间适度进餐,最好是水果、牛奶和坚果;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零食要营养、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要吃零食。

儿童(6岁以下):结合年龄来搭配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史丽娜认为,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克服饮食习惯的干扰,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膳食安排。比如:

1、6月龄内的婴儿:坚持尽可能母乳喂养。

2、7~24 月龄的婴儿:可以添加辅食,建议先从富含铁的糊状辅食开始;或者母乳充足时(500ml~600ml),不需要补钙,但需要补充维生素d。

3、2~6岁儿童(学龄前):更喜欢营养强化的婴儿配方奶粉或添加了维生素A、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素的儿童牛奶,以确保正确摄入奶制品。也可以选择普通液态奶和普通全脂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