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安全的核心十篇经济安全的核心十篇

经济安全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8:24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1

关键词核电;安全性;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0-0187-01

核电厂运行是否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发电过程中,发电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核电厂在发电领域的有效应用。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仍然以传统的火力发电为主,这种发电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其是否能够成为能源供应主要方式,取决于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对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有效评价,对核电厂发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核电安全问题与经济性问题

1.1核电安全问题

核能在利用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存在着一定的“恐核”心理,这就导致核电在应用时,人们心中具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核能最初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并且第一次投放是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核能后来应用于发电领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且有效地降低了资源消耗,但是核废物、核能泄漏,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在对核安全问题处理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出现核泄漏问题,给附近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如何保证核安全,成为当下核电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1]。

1.2核电经济性问题

核电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性问题是影响核电应用的又一关键性因素。核能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并且其排放的气体,不会对大气造成破坏。在当下低碳理念得到较大发展的现实背景环境下,核电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推广。但是从我国核电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反应堆数未实现规模,核电经济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导致经济评价尚处于定性阶段,核电经济性评价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

2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2.1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评价

目前,核电厂安全评价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确定论安全评价法、概率论安全评价方法等。本文在对核电厂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中,主要以确定论安全评价法为主。确定论安全评价法应用过程中,以纵深防御概念作为基础,保证核电厂3个基本安全功能作为评价目的,并且利用假设和分析的方法,对核电厂是否具有安全性进行分析[2]。

2.1.1纵深防御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主要涉及到了纵深防御层次问题,具体层次内容如下:第一层以保守设计为主,保证核电厂避免出现偏离现象;第二层对核电厂是否正常运行进行检测,避免事故发生;第三层加强对故障问题进行安全设计,使核电厂能够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状态;第四层注重对严重事故后果进行减轻;第五层注重对人员进行保护,并能够对紧急情况进行有效预防[3]。

2.1.2核电厂涉及到的基本安全功能

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核裂变产物等核废料进行处理,降低核能的放射性危害。具体涉及到了反应堆停堆处理、排除余热处理、放射性物质处理3个方面内容,我们将之称为3个基本功能评价。

2.1.3假设和分析方法

在对核电厂安全问题分析过程中,采取了保护假设理论,从初始温度、压力、功率等问题,对后果偏差进行分析,并假设可能出现的事故,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验证,从而保证核电厂生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确定论安全评价方法在对核电厂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能够对核电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定义,并注重考虑到“影响因素”问题,能够对一些随机故障进行判断,保证核电厂在处理事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解决。

2.2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

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主要考虑到了核电厂进行发电过程中,产生怎样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发电模式相比,核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是否具有优越性。现阶段,关于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主要涉及到了电力系统发电环保综合规划模型。这一模型是核电厂运行经济性评价的主要模式,在进行评价过程中,着重考虑电力电量平衡、技术限制、排放限制等约束条件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问题。一般来说,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系统投资费用较高,运行管理费用较高,燃料费用相对较少,环境效益较大。传统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并且排放的气体会对大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在这一过程中,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其环境效益较高,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和破坏。在能源选择上,核能发电量较大,并且对材料消耗降低,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发展目标[4]。核电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核裂变产生的废物以及核电厂退役后去污处理等环节的处理成本较高,从而导致核电厂电能价格较高。但是,传统电力行业由于在脱硫脱硝等环保设备上的大量投资,以及近年来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传统电力行业的发电成本也在持续上升,对比二者价格,核电与火电的电价是相近的,甚至在南方省份,核电的上网电价远低于火电的上网电价。因此,核电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均优于传统电力行业。

除此之外,在进行核电开发利用的经济性评价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核电厂的特殊性。核电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安全性、核废料处理、公众接受性3个角度。核电厂安全性是当下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上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这里就不再论述。关于核废料处理,是核电厂运行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如何避免核扩散,是提升公众接受性的关键。2015年至今,我国核准的在建核电项目采用的均为满足美国URD和欧洲eUR标准要求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充分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可有效防止核事故发生,避免核扩散。

3结论

核电厂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综合本文的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核电厂在进行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对于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核电厂安全性,这就为核电厂在发电过程中进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关于核电厂经济性问题来看,核电厂的经济性注重于效益的实现。核电厂前期投入较大,后期资源运行费用较低,这就保证核电厂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效益是核电厂发电体现出的重要内容,综合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核电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为其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詹文辉,颜珍.pSa在三门与海阳核电厂SwS泵配置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3):449-452.

[2]杨萍,汤春桃.ap1000核电厂首循环CipS风险评价[J].核科学与工程,2012(3):284-288.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2

高级人才的严重告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少45万,2006年将缺少67万,而其通过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日本信息工程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缺口也高达20万。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虽然高达10%左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西欧地区2000年仅信息技术人才就缺员123万,其中德国的计算机和电信部门有7.5万岗位空缺;法国信息产业方面缺少1万名工程师;英国2000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达24万人,而其国内每年只能培养1.6万人。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如此态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来自国内金融和国防部门的消息令人焦虑。据有关人士透露,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中掌握政府间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人才,特别是位于重要岗位、有一定职务者,是境外机构挖掘的重点对象,其中一些人才已被挖走。承担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的国防科研试验部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仅引进的人才满足不了需要,而且存在高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悉,某研究所,十几年前在美国培训的一批计算机软件人才,如今几乎全部流失。北京市经委曾对工业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国企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曾透露:中国银行近3年辞职的职工多达4403人,其中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失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

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也在我国内“抢夺”人才,朗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前程”+“钱图”、优厚科研经费+优越科研环境、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稳定的职业保障等措施吸引、乃至“引诱”中国人才,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

2.“推动力”———我国落后的人才管理

沿袭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为了求得良好发展平台的人才流动的动机。

(1)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固化的户籍制度,让人们坚信:人才单位所有,人才流动不可想象,人才流不出,引不进,无所谓人才市场。这严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压制人才才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着改革开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思想的解放,人才展示才华的“自主人格”的确立,人才单位所有观念的弱化,人才“职业目标导向”的强化,人才与单位平等契约关系的建立,势必会对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提出“反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才流失。

(2)滞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如今,在强调人才竞争规则平等的同时,我们却存在许多容易让别人可钻的“机制洞隙”(梅德平: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才》,2002年第5期):一是在认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同时,却在人才薪酬上本土化,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众化。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现实化的情况下,仅有思想教育,爱国观念、敬业精神的强化,有点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从根本上使人才尤其是重要人才“拴心留人”;二是我们在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却提供不出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了招“女婿”(引进人才),冷落“儿子”(原有人才)的现象。

(3)尴尬的人才处境。博士找不到工作、或受到单位的冷遇等现象,时有耳闻。固然有人才本身的原因,但大都是一些用人单位短视和急功近利造成的。加入wto后,享有“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其不太成熟的人才管理心态也使人才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首先许以重金招聘来,且委以重任;其后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监督防范;最后因“功高震主”,或因功成“价值已无”,惨遭老板“杯酒释兵权”。人才处境的尴尬,客观上加速了人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勇奔“前程”,重寻“钱图”。

(二)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才的流动,就没有人才安全问题,但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安全而拒绝公平竞争、阻碍人才流动,以保护自身“弱势群体”。当前关于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关系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观念。

1.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认为人才安全是人才流动的直接产物,要想人才安全就只有关闭人才流动的大门。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性人才流动,只是主张增强核心、关键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人才的有序流动。

2.无视人才拥有的功利性,主张不提或少提人才安全。人才拥有的功利性极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断;一个国家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3.与己无关,不重视此工作。认为人才安全是国家主管部门的事而与各地区、各单位的人事工作无大关系,不重视此项工作。实际上,在理顺政府和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及职能分工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才是人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战场。只有每个地区、单位的人才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才能确保安全。

4.认为人才安全及其管理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机制。确保人才安全,固然离不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不懈努力,健全一种机制,使我们国家、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不想离开、不愿离开、不敢离开,离开后得不偿失,并做到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丰富,后继有人。

实际上,没有人才的适度流动,就没有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正确认识、处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鼓励人才“适度”有序流动。加入wto,意味着包括人才流动在内将更加开放,原有体制性、政策性壁垒将被打破;原有保护性政策、法规,乃至办事程序将公之于众。具体到人才市场,将允许合资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中介服务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修订完善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改革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办法等。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就不是有效、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策是,找到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最佳“互动点”———鼓励人才正常流动的同时,吸引一批国外“核心人才”为我所用,避免对国家经济、国防等建设造成威胁或损害。

2.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准确把握人才“安全度”。不应该拒绝或害怕人才流动,相反有时还应该人为地制造人才的“不稳定”,以使整个人才群体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关键是掌握好一个人才“安全度”———区分不同人才群体,在允许一般性人才适度流动的大背景下,构筑“人才特区”,保护、激励、留住那些掌握国家或单位机密、核心技术的人才,将其流动严格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如果超过了人才“安全度”,就会造成整个人才群体的动荡不安。调查表明,企业人才流动的替换成本是原有人才成本的1.5~2.5倍,如果企业重要级人才跳槽,有可能将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一起带走,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判断人才“安全度”,关键是看流失的人才是否为顶尖级人才,事关全局的专门人才。

3.变“强堵”为“巧疏”。高科技、全球化,使人才资源成为世界性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尊重人才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个人与组织之间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平等契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为避免人才流失而简单地采取暗地跟踪、逼迫交保证金、强行不予签证,甚至采取有损人才人格的做法,这种片面强调以服从为前提的制度“刚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管理。有时“强堵”会适得其反,加速人才流失的进程。要变“强堵”为“巧疏”,通过“巧疏”使人才“倒流”。

二、关键少数人才是人才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才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关键核心人才的管理体系,就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在国家科技、金融、外贸、国防科研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掌握了国家机密、核心技术的人员。一旦这些人员被境外组织挖走,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安全构成危害。

从企业安全的角度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会因业务性质、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等不同而有别。他们的留任并有效激励,能确保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仅有关键核心人才的留任,尽管能确保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没有辅助人才的存在和有效激励,一个组织也不能有效运转。因此,正确处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建议:

(一)根据各种人才所任职位的职责任务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科学区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

(二)考虑人才市场价位,结合本单位特点及人才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职位评价、人员分析与业绩考核技术,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区别对待关键核心人才和辅助人才。

(三)在操作程序及实现技术方面营造一种全员统一的、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氛围,可以在保护、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的同时,不挫伤辅助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键少数人才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国人才管理现实,真正建立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的我国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首先是如何保护、留住、激励、使用现有人才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遵守同样规则、在同一国际舞台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主要涉及认识、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层面措施的尽快制定与实施,通过这些层面的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或“特区”,胜过外方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牵引力”,抛弃或弱化落后人才管理机制促使人才外流的“推动力”,形成对关键核心人才的巨大“凝聚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安全管理战略的主战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政府只提供人才竞争的规范及人才战略的导向性政策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各施其能,争夺人才,确保各自人才安全,这在本质上也解决了国家人才安全问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关键核心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构架表

(一)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形成“拴心留人”机制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国家制定有利于人才安全的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建立、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确保人才安全的机制,即: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的机制,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安全。该机制应该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绩的人才资源甄选机制;(2)实施适量淘汰的人才竞争机制;(3)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4)推行“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5)营造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6)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7)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8)完善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及其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应对人才竞争,规范人才流动。

(二)尽快制定、完善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

在我国积极推行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国家、用人单位、人才等各方面获利、免受损失,是政策、法律应该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我国人才安全,修改、制定各种与人才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社会保障法》、《工资福利法》、《知识产权法》等,应该注意:

1.鼓励人才流动,但应规定明确的人才流动条件,全方位关注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修改、完善、制定有关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人才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用人单位,主要是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人才,不应该仅单方面限制、强堵人才流动,应该尊重人才及其劳动、技术、智慧、创新和个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

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人才大市场的同时,规范人才中介服务的程序、方法、内容等,确保人才的有效、有序流动。

2.根据人才所从事工作与国家安全、企业竞争优势等的关联度,尽快区分一般性人才、核心关键人才,针对核心关键人才制定有效的保护、激励、使用等政策。对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不同阶段国家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才,并定期有关人才信息。通过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留任、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确保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安全。

对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适时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明确确保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留任、激活关键核心人才资源。

(三)建立部级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部级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首先,应该整合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部级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全国核心关键人才安全的预测预警。其次,组织专家分析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的要素、结构、功能等,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技术,设计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最后,在广泛、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国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安全预测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从粗放型逐步走向高、严、细、实、全,企业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班组是供电企业的细胞,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注重完成安全生产任务,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班组效益及班组效益对整体影响关心较少。这种条件下,职工对自己工作和劳动的价值心中无数,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要讲求经济效益,而班组又是企业的基础生产经营环节,电力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线损率的降低、电费回收率的高低、成本的控制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是通过每一个职工的辛勤工作实现的,可以说,每一个职工工作成就都可以用货币形态表现出来。因此,班组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效益的好坏,而班组经济效益好坏就是通过班组经济核算来体现和完成,同时也通过班组核算为企业整体效益的好坏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班组核算虽说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很多班组总感觉到无从着手,顾此失彼,很零乱没有系统性,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供电企业班组人员基本是学技术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对经济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同时因为具体工作忙而无暇顾及。那么怎样使班组经济核算及经济活动分析既坚持开展又有实在意义呢?笔者看法如下:

班组经济核算,就是通过对班组生产活动的记录、分析、比较,从而揭示矛盾,提出措施,挖掘潜力,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从概念中我们可得出一个班组经济核算的明确目标:

最高的收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效益

班组经济核算就是围绕分属你班组生产经营工作范围最低成本和最高收入中的各要素作文章。下面谈谈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班组经济核算员

由于班组经济核算带有一定的算术技术和要求有一定基础的文字能力,因此,要在班组内选择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担任,随着办公手段的自动化,还应要求能操作微机。

二、选择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

班委会和班组经济核算员一起分析分属你班组生产经营收入与成本各要素,确定班组的经济核算内容。在选择时,可根据班组具体情况,结合部门和企业年、季、月度主要工作目标和下达给班组的各项具体生产经营任务来选择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析。

影响供电企业收入的因素有:电量、电价、电费回收率、业务扩展工程(大修、更改、业扩)收入等。影响供电企业成本因素有:材料消耗量、工时利用率、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指标、管理费用、线损率、工程成本(大修、更改、业扩)等。如用电营销部门班组根据内部模拟市场承包情况可选择:电量、电价、电费回收率、业务扩展指标、材料消耗、管理费用、营业自动化系统设备完好率、线损率等主要指标为核算内容。修试管理所班组可选择:材料消耗、工时利用率、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管理费、单项工程收支等指标作为主要核算内容。

三、根据核算内容选择核算形式

经济核算形式根据各班组管理的特点,各不相同,班组内也根据指标性质特点不同各不相同,一般有以下形式:

l、以班组为单位的综合技术经济小指标核算。如承包内的材料费、管理费、安全指标、电量、电功、电价等,可用这种形式,并根据局或部门考核规定时限结合班组情况,以确定年、月、日核算时限。这种形式最合适制成表格分析。

2、按设备为单位进行核算。有的班组所管理和维护的设备较多,如把全部设备合在一起核算,无法真实地揭示事实本质,因此必须分并核算。如线路班所管线路很多条,要想获取有价值的可靠率、大修理费用、负荷控制等指标,必须一条条分开考核。同样,一台主变、一台车辆应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可制成表格分析。

3.按大修、更改、业扩工程项目为单位进行核算,将一个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工时消耗费用与计划或定额比较单项进行核算。

四、完善班组经济核算各项基础资料

确定了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和方式后.就可以着手基础资料的收集管理,除按局和部门要求必备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外,要根据班组核算内容和方式着重准备核算资料,如原始记录、台帐、统计图表等。有了这些基础资料,加上局、部门下达的相关时期的技术经济小指标、单项工程承包费和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就可以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了。

五、班组经济活动分析

班组通过各项数据资料的记录统计,揭示出了存在班组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矛盾,根据这些核算资料与局部门下达计划指标、同行业班组和上期经济核算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在收入因素或成本因素上存在的正反两方面变化。即收入的增加或减少,成本的降低或升高,如有积极的变化,总结经验,推广交流;如有不利的变化,吸取教训,寻找措施,努力取得局、部门支持,消除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达到堵塞漏洞,挖掘潜力,推动生产,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班组经济活动分析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l、确定班组经济活动分析时间,可定期组织活动,对专项工程和突发事故要及时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分析。

2、选择本期活动的内容。由班委和经济核算员选择本期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各项核算内容中选出变化最大的一个或几个主要内容。这里要注重一点是如果基本没有变化、没有单项的工程和事故时,可组织大家提出一些节能降耗、提高工时利用等措施。版权所有

3、由经济核算员进行计算比较出结果。

4、召开班组经济活动分析会,提出核算结果,全班对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找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5、班长可结合大家意见,根据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在今后工作上应发扬或提出几条改进措施定期完成。

6、经济核算或记录人作好会议记录在下次活动时检查落实情况。实际上,班组经济核算,完全可以采用QC活动中的pDCa循环的方法。

六、班组经济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班组经济核算内容中有的因素是货币资金形态表现出来的,如材料消耗、管理费、电费、电价、单项工程的收入支出等。但有的不是直接的用货币资金形态表现的,为了让班组每个成员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建立强烈的效益意识,只有指标的变化幅度(%)和统计增减(次)是不够的。因此,在班组具体核算时应把技术指标货币化,如一个线损百分点、每千瓦时电量、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等都应合理折算。如安全指标中对一次事故分析损失应包含抢修人工费、材料费、少供电损失电费和合同违约赔偿金等。

七、加强对班组经济核算的管理。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4

粮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和特殊的商品,对于有13亿人的中国来讲粮食问题关系着全球发展和安全。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未来,中国必须坚持粮食自给,这是基于国情的要求,也是确保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连年增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国家粮食储备区和核心区建设,在全国建立13个粮食核心产区,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有一系列亟待思考和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试图对这些问题构建法律解决、保障机制。

一、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1.用法律手段保护粮食核心区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内在需求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呈刚性的增长的。为了适应这种刚性需求的增长,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划定,以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通过粮食核心区的建设试图解决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种粮效益偏低、主产区财政状况紧张等问题,但为了使这一政策具有强制性,需要用相关的法律保障。

2.粮食核心区建设必须用制度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般核心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还不能取代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主体地位,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尤其要加速发展农户家庭经营中的非农产业,增加核心区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主销区农民的兼业数量和规模大于核心区农民,而且这种差距正在逐年扩大。我国从21世纪初相继出台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措施,逐渐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但没有上升为法律层面,用制度保护粮食核心区农民的利益。3.加大粮食核心区投入,必须有法律保障优化核心区的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增加财政对核心区的投入,同时改革和创新核心区农村金融信贷体制,改变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4.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依法建设粮食核心区粮食核心区建设必然会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产生积极影响,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促进核心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提高核心区城市化水平,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其活动建立的法律和理性的基础平台上,使其能够真正独立自主地为农民利益发挥作用,故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都需要制度作为保障。

二、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存在的法律保障不足

对于粮食核心区建设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在供给方面不足,制度是稀缺资源,需要各类社会主体进一步互动以便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1.2002年修改的《农业法》增加第五章粮食安全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粮食安全,并确定粮食安全的概念。《农业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对粮食产品实行保护价制度。建立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支持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国家对粮食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等方面作了规定。《农业法》是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基本法,但是《农业法》在粮食安全这一章中关于粮食核心区的规定只有1个条文,规定的内容较为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没有规定保障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相关具体措施。农业法的其他各章、《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土地管理法》等构建了粮食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但几乎没有针对粮食核心区的规定。2.国家对粮食核心区的宏观指导、统一规划及资金支持方面缺少法律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虽然把粮食核心区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并且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措施积极推进,但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跨区域、跨省市的规模经济。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资金支持没有制度支撑。近几年,国家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由于粮食产业本身的利益导向机制,投资者不愿意对粮食生产过多地投入资金,国家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投入资金奖励的制度支持不够,国家在税收、用电、用水、用地及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需要有国家强有力的制度扶持。3.粮食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保护机制未建立,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粮食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最晚放开的市场,粮食市场发育程度低,制约着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民普遍反映,现在是种什么,什么卖不出去。这对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既是考验又是机遇。农民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在市场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市场法规尚不完备,市场监管缺乏统一性,粮食市场管理与产业化经营不配套,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4.粮食核心区的涉农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大面积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国家没有积极的制度支持在粮食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企业是促进地方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购销和精深加工的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的粮食企业通过产业化发展已步入集团化和跨国化。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5

关键词:组合城市郑汴一体化西成一体化区域比较

有关研究表明,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城市群,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最具竞争力的空间组织方式。在城市群内部,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展,都市区范围的不断延伸,都市区之间形成了首尾相连的都市连绵区。这就形成了集合城市,也就是组合城市,组合城市一般都是城市群的核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之一,而郑州开封一体化是中国中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二者同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而西咸一体化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随着各自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将会形成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将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进行比较研究,对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推进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发展,乃至中国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区位优势比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陕西省会西安与其相连的咸阳市构建的组合城市。西安、咸阳两市紧密相连,相距不过30公里,同处陕西关中产业开发带的核心位置。2002年签署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西安、咸阳联体后,形成中国西部的一个大都市圈。

郑州开封一体化是河南省会郑州与其地域相连的开封市构建的组合城市。郑州、开封地域相接。两市城区相距40公里,处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带。2005年,郑汴一体化发展工作全面启动。2006年11月郑开大道建成通车,实现了两市建成区的直接对接。在此前后,建立了郑汴协调发展机制,以同城化服务为目标。实施了郑汴电信同城方案,启动了金融、邮政同城工作,全面加强了旅游、商务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利民互惠措施。2007年,《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正式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面勾勒了郑汴一体化的骨架和核心区――郑汴产业带的未来和发展。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郑州、开封新旧两个省会最终将变成一个“大都会”,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成为中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西咸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9.86%,郑汴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8.3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46倍。西成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19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的50.55%,郑汴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63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28.19%,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87.88%。其中,西安市建成区面积261平方公里,郑州市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公里,西安市为郑州市的92.55%。2006年末,西咸一体化总人口1320万人,占陕西全省的35.34%,郑汴一体化总人口1137万人,占河南全省的11.58%,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16倍。其中,西安市总人口823万人,郑州市总人口657万人,西安市为郑州市的1.25倍。两市建成区面积基本相当,而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的人口都多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

二、综合实力比较

从经济总量来看,郑汴一体化经济实力较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GDp总量1934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42.75%,郑汴一体化GDp总量2488.8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19.9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77.71%。其中,西安市GDp总量1450亿元,郑州市GDp总量2013.5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72.01%。西咸一体化财政收入98.5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27.21%;郑汴一体化财政收入182.3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26.84%;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54.03%。其中,西安市财政收入85.9亿元。郑州市财政收入176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48.81%。

从经济均量来看,郑汴一体化地均GDp达到1790.5万元/平方公里,西咸一体化达到952.7万元/平方公里,比郑汴一体化少837.8万元。其中,郑州市地均GDp达到2684.7万元/平方公里,西安市达到1435.6万元/平方公里,比郑州市少1249.1万元。郑汴一体化人均GDp达到20844元,西咸一体化达到1473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6108元。其中,郑州市人均GDp达到27965元,西安市达到17798元,比郑州市少10167元。郑汴一体化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609元,西咸一体化达到74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863元。其中,郑州市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687元,西安市达到1044元,比郑州市少1643元。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均量来看,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郑汴一体化的经济产出效率或说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占全省的比重来分析,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较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在全省的核心地位不如西咸一体化和西安。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消费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99.7亿元,占河南省的25.76%,为西咸一体化的107.53%;其中,郑州市达到822.2亿元,为西安市的105.93%。从投资来看,郑汴一体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8.3亿元,占河南省的20.28%,为西咸一体化的95.83%,其中,郑州市达到1032.0亿元,为西安市的102.66%。从出口来看,郑汴一体化出口总额达到188324万美元,占河南省的28.12%,仅为西咸一体化的63.45%,其中,郑州市达到180763万美元,仅为西安市的66.25%。旺盛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有力地推动了两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工业发展来看,郑汴一体化工业化程度较高,行业门类比较完整,产业集聚度较高。2006年郑汴一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3.1亿元,占河南省的19.83%,为西咸一体的1.61倍。其中。郑州市达到723亿元,为西安市的1.94倍。

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6元,比西咸一体化的10558高228元,其中,郑州市达到11822元,比西安市的10905元高917元。

三、产业结构比较

2006年,西咸一体化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8.74:43.08:48.18,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模式,同期郑汴一体化为8.37:50.98:40.65,还停留在“二三一”发展阶段。对比各次产业的比重,二者第一产业

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关键在于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郑汴一体化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西咸一体化高7.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咸一体化低7.53个百分点。再来比较两个中心城市。2006年,西安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4.88:42.43:52.69,同期郑州为3.83:53.19:42.98。郑州第一产业比西安低1.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西安高10.7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安低9.71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可以说,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落后于西成一体化和西安市。当然。也不能就此只专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当前,郑汴一体化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必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占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最有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尤其是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目标。

四、外向程度比较

对经济外向度比较采用出口依存度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般而言,出口依存度越高,区域经济的外向度也越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经济拉动力也越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出口依存度为12.23%,比郑汴一体化高6.2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出口依存度为15%,比郑州高7.84个百分点。西咸一体化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7274万美元,占陕西省的94.36%,是郑汴一体化的2.43倍,其中,西安直接利用外资82463万美元,是郑州市的2.46倍。

统计数据显示,西咸一体化及西安市的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依存度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这说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度较低。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同处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外向程度本来就较低。相比之下,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程度就更低了。

五、科技教育比较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大市,科研机构集中,高等院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济济。西安、咸阳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实现总收入1463.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9.76亿元,上交税费51.13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66865万美元。相比之下,郑州虽拥有一批科研机构和不少高等院校,但其科教资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与西安都还存在差距。

六、结论

综上所述,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占有比较相近的区位优势,构建组合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组合城市的轮廓正在显现。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郑汴一体化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西咸一体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占优,郑汴一体化经济外向程度较低。西咸一体化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同时各项指标表明,西咸一体化和西安的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也明显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其在本省和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也要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针对郑汴一体化的现状,借鉴西咸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点,笔者认为,在推进郑汴一体化,构建郑汴组合城市的进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加快郑汴一体化的进程。提高郑汴组合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升其在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的核心地位。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制度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变,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市场上企业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本区域,更多的区外资源进入区内。同时,制度建设也可以降低本土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其竞争力,促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新,唐新平,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2]高汝熹,罗守责,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3]胡刚,共同开发:城市组合的途径,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4).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6

一、都市圈形成的现实条件 

1.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西安已经具备了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实力。2011年,西安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64.21亿元,与5个重要城市(铜川、咸阳、宝鸡、渭南、杨凌示范区)持平,总人口达到791.83万人,占4个重要城市总人口之和的1/2以上,非农业人口占到67.12%,具备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实力。 

2.从产业发展格局来看,当前西安都市圈正处于工业转移的活跃期,西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为了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准,西安都市圈的产业发展必须加快重组与转型,而最为有效的就是产业空间的合理再分布,目前,西安和咸阳周边的郊县成为现阶段西安和咸阳工业转移的集中承接地。西安与周边市县正逐步形成各有分工、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格局。 

3.从人文地缘渊源来看,关中五城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从古到今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构建西安都市圈就是要以这些城市为核心,利用这些人文地理的优势、资源,共同谋求扩张发展空间,并利用西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与周边城市实现发展联手、产业联合、经济联动,从而全面提升关中地区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4.从区域竞争形势来看,对比国内外一些成熟的都市圈,西安都市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产业,但是还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区域竞争力不明显的产业类型,因此西安急需借助周边县市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动中国西北地区经济腾飞。 

5.从政府推力和政策导向来看,构建西安都市圈得到国家、省政府、周边市城市政府的积极回应。十七大报告指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这为西安都市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证。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关中是国家打造的对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三个西部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也是陕西省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支撑,加快关中城市群的发展,是陕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二、定量分析西安都市圈经济空间集聚、扩散和极化现象 

1.运用熵测度指数分析集聚扩散效应。为了综合考察关中地区经济集聚效应,此处通过计算熵测度指数分析集聚扩散趋势,该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经济集聚效应越低,即经济扩散效应越明显。attaran和Zwick(1987)提出的熵测度指数公式为: 

其中Si表示城市i在该区域的GDp份额,因此,通过计算得图1。 

2.运用esteban-Ray指数极化效应。esteban-Ray指数是经济极化的度量模型,测度原理是通过变量间的不断循环比较,从而测度变量间的差异程度。公式为: 

式中:a和α分别是标准化系数和极化敏感度系数,α取(0,1.6)之间的任意值,为反映出区域极化趋势,α取值接近1.6,本文取1.5。pi为区域权重,本文指各区域的人口权重,xi为被测度的区域经济指标,本文用人均GDp表示,μ为研究区域按项目数加权的经济变量均值。通过计算得图2。 

三、西安都市圈演变历程分析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7

1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调度分析

在世界范围内,电力工业正在经历电力市场化的变革,电网管制的最佳方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电力工业中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分析应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个电力部门应注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价机制。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静态分析,可根据一定的模拟试验分析,即逐个断开线路和变压器元件,检查元件的负荷、电网电压、电网结构强度和运行方式。

为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有效开展静态校核,即有效执行核心标准。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各个电力部门应努力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实施的核心标准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则应停止实施该标准。电网公司应选择不同的运行方案,如果出现单一的线路运行模式,则电网的安全运行会失去保障。在暂时稳定校核方面,在一般电力工业中,电网稳定对平衡系统的安全、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提升主要在于有效处理系统故障。在各种电机的同步运行中,要积极恢复原先的运行方式,并保持震荡功角稳定。对于稳定计算分析,主要目的为规定运行方式和解决系统故障。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故障,进而会引发停电和系统崩溃等问题。因此,为了维持电力部门自身的经济效益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校核电网。一般而言,如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较高,则相关电力部门更有可能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阻塞管理制度分析

电网阻塞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发电商与用户间的电能输送通道问题。输电电网在电力系统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电网而言,大多数都存在因经济和环境因素而形成的问题,进而造成一系列的网络问题。在一般开放式的电力市场环境中,电网资源之间的竞争问题会导致很多输电网络资源的发展遇到瓶颈。为了保证输电网络的安全运行,输电网络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管理输电中的各个环节,以保证线路潮流稳定。对于电网阻塞问题,应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校核电能的交易模式,并在输电中合理分析电网的运行情况。对于严重故障的处理,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细化防范措施,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电网安全、经济调度工作的意义

从传统意义上讲,有效运用发电计划的目标函数知识可降低全网发电成本费用,约束条件为系统约束方式和机组约束方式。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在交易中心购电可降低用户的总电费,从而使社会总利益最大化,进而实现电力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约束条件方面,除了机组约束和系统约束外,电量合同和期货合同等多种贸易形式也具备了约束条件。此外,制订交易计划的基础是发电服务贸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参与者需要在运营模式交易中合理规划,安排好交易模式,并合理分析电价、定价规则和结算过程。对于地方电网而言,虽然我国未实行全国联网,但实现了局部区域联网。因此,应分析各个网点之间的协议方式和优先次序,并利用中断负荷合同对电网开展调度工作。此外,还可结合发电系统停运容量进行模式设计,保持受电方面有效参与联网计划,并根据电网的数目和容量开展支援工作,确定网络的协议方式和发电系统各个领域的发电容量。

4结束语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8

一、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根植于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

食品安全属于生态安全的大范畴。近年来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假蜂蜜以及蔬菜和水污染等,已经严重威胁到全国人民的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的特点表现为: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防不胜防;组织结构已由分散作业变成一种隐暗的“产业”,甚至一些较大的企业也参与其中;手段多样化,尤其是利用高科技作案;不法分子与地方官员勾结,受到庇护纵容。这些问题的出现同一些人散布“市场万能论”和某些地方政府“有形的手”不到位有关。“市场万能论”最迷惑人的地方是经营者不讲社会责任和其他前提条件,而一味宣扬市场经济就是要赚钱,人人、事事都争取利益最大化,也不问其采取什么手段。这类片面性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甄别。

1、低成本、高价格可获取高利润。优质优价,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越大。当然,必须在保证或提高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而不是不择手段制造伪劣产品,或者以假冒优质的手段欺骗消费者,以获取高额利润。劣质甚至有毒食品会直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比如,豆芽使用硫磺和氯作为添加剂,看起来又白又嫩,其利润可以提高30%左右,但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如,火锅中的牛肚经过火碱水、福尔马林、工业双氧水浸泡之后,其成色十分美观,也可多获利30%以上,但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全面看,讲成本不能只看经销者的经济成本,还要看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保证它的使用价值。而“市场万能论”的“利益最大化”却把它歪曲成不择手段地压低成本,以至使产品变质。

2、规范市场秩序有个过程。这话不无道理,但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药品食品,绝不可等出了问题再去整治,必须事前预防、及时严办。中国的法律现在已经逐步健全,问题在于执法不严,不法私商同腐败官员内外勾结,包庇纵容有毒产品泛滥。实际上,即便法律已经很健全的国家,在市场上也经常有造假的现象。比如从国外进口的一些奶粉,也发现了三聚氰氨,这就说明靠市场自发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行不通的,必须发挥政府管理这只“手”的作用。

3、富起来以后才有钱治污。这实际上是要走“先发展后治污”的老路。少数地方官员目前仍然沿用这样一种思维,不顾环境污染而去发展那些低级的造成一大片严重污染的产业和产品,造成老百姓水不敢喝、饭店不敢进。一些官员对食品安全问题和污水排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保经济增长速度当成自己的事,把治理污染看作别人的事。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对人民的极端不负责任。实际上,“先富裕后治污”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都很大,尤其是对子孙贻害无穷。西方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不仅使本国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对全人类造成了重大灾难,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能重蹈覆辙。

因此,以上所提到的这些为“市场万能论”辩护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表现了片面市场化的严重缺陷。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福祉,我们不能迷信“市场万能论”。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保证核安全

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比我国早200多年,因此成熟得多,但它属于以钱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纵容私人大资本以牺牲环境来发横财。日本核泄漏的严重灾难就是鲜明的例证。全面看,日本福岛7级核泄漏事故是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天灾即9级地震和巨大海啸;二是技术缺陷;三是制度弊端。天灾固然难以避免,但如果制度优越、事前有备,就不至造成这样大的灾害;技术有缺陷,制度优越也可以弥补。而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则加倍放大了这场灾祸,具体表现在先天畸形、后天失养、病来延误。

先天畸形,是指它在建立前就为降低成本而在选址和设备上存在病患。日本是个岛国,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土面积仅37.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建立了55座核电反应堆,分布密度为世界之最。福岛核电站的设计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首先是选址错误,有的学者曾经建议不要建在地震高危的福岛,但其老板和为他说话的学阀却坚持认为,这个设备可以抵御地震和海啸。事实上,在这之前已经发生了因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如2005年8月一场7.2级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两座核电站核废料的存储溢水,但他们怕受经济损失,拒绝迁址。其次是设备陈旧老化,标准太低。这个核电站一号机组反应堆供应商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设备的设计本身就有问题。通用公司中有人曾经提出,这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但东京电力公司却贪图投资少,坚持使用。

后天失养,是指在设备维修、操作管理上只顾降低成本,不注重设备的维修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导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故。东京电力公司使用的设备,其寿命本来是30年,他们却用了40年,甚至还要求再延长“寿命”20年。而且机组本身防震设计标准只有6.5级,现已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但他们拒绝更换,该维修的不维修。早在2007年,1号核电站就存在遭遇海啸破坏的危险,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都没有理睬。作为高科技大规模运用的企业,东电公司应当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和完备的用工制度。然而,该公司为省工钱而使用许多缺乏必要培训和足够防护知识技能的“临时工”。有核电领域的专家指出,东电的这种用工方式既对职工健康构成威胁,也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构成隐患。

病来延误,是指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企业行动鲁莽,反应迟缓,置人民利益和安危于不顾,以私人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采取保守手段,耽误最佳救灾时机,使灾难进一步扩大,甚至殃及全世界。突出的表现是为保全资产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使机组“空烧”。东电心存侥幸,既没有及时向政府通报核事故,也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海水冷却法给反应堆降温,导致这场灾难未能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该公司习惯性地瞒报和篡改数据,多次隐瞒事故,给福岛核电站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也让日本民众对东电的各种数据心存疑虑。在核事故出现初期,最了解核电站内部构造的核电机组制造商、技术专家第一时间赶到东电本部,希望能出谋划策,但一直未被东电接纳。直到地震3天后,事态失控,东电才开始与外面的技术专家沟通。日本政府官员透露,核泄漏事态一发生,美国方面就提出支援要求,但遭到东电拒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东电担心美方可能会建议用海水冷却反应堆而损坏核电设施。东电还以邻为壑,在事先未与相关国家进行沟通的情况下,于2011年4月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1.15万吨含低浓度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以腾出空间容纳部分机组内所积高辐射污水。

作为大资本家代言人的日本政府,在这次事故处理中表现得软弱无力,贻误战机,缺乏具体措施。我们可以发现,以东京电力公司为核心,已形成了一个由官僚集团、研究机构的学阀等组成的利益集团,他们互相包庇,疏于监控,应急不力。

日本是地震频发和世界上唯一遭受美国两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因此其应当站在防范和应对地震与核事故的前列,并且在这之前又有三里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其更应痛定思痛,防止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的发生。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主却财迷心窍,日本政府债务缠身,心在竞选,于是酿出这样大的后果。据世界银行预计,此次灾难对日本造成的损失金额将达到1220亿至23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2.5%至4.3%。现在迫于全国的压力,不得不出钱赔偿。但政府为防止该公司破产,又建立了一个救助组织,实际上是用老百姓的钱为私人企业垫底。

以上事实表明,福岛核泄漏事故扩大到如此程度,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长期积累的恶果,金融危机又使它积重难返、雪上加霜,其深层原因就是私人占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说,“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个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效益”,“销售时可获得的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而产品的“效用”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这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完善“两只手”高效协调的机制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9

一、建立健全核对机制,确保核对结果客观公正

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是一项全新的民生基础工程,通过建立专业、科学、权威的核对机制,不但能够确保社会保障审批机关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同时还能培育公民诚信意识,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以互通共享为原则,搭建核对信息平台。首先,核对系统是一个支持性政务平台,能为各类公共政策提供居民经济状况权威信息;其次,核对系统不仅能核对居民收入信息,还具备对申请人财产、支出等其他经济状况进行信息核对的功能;第三,核对系统除了承担具体核对业务外,还具备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决策提供数据分析的功能。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建立电子比对专线,把原本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有关申请人的经济状况信息,通过核对系统进行最大效率的整合和利用。迄今,核对信息系统已完成了与全市所有区(县)、街镇乡的联通,与人保、公积金、税务、民政、公安、房管、工商、医保、红十字会、总工会、证券、银行、保险等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电子比对专线,并形成了数据查询交换的常态机制。

以合法为前提,出台核对政策文件。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直接涉及个人隐私和公民权利,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法规政策,对申请、审核、流转、比对、核实等流程予以规范,为开展核对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尤为必要。2009年7月,《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作为政府规章正式出台,这是我国第一部与居民经济状况核查有关的法规,提供了核对工作开展的法律依据。在此法规框架下,上海市民政局针对不同的核对项目,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实施细则。2009年《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201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2012年出台《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试行)》以及《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2013年出台《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办法(试行)》。

以数值为依据,设计核对基本规则。根据申请人不同的收入特点,科学确定不同的核对要素。核对要素分为“基本核对要素”和“补充核对要素”,通过电子比对专线从相关部门获得相应的要素信息,按照事先设定的合算规则,在核对系统中直接生成该申请人的收入财产数额,再与申请人申报的数额或政策规定的数额进行比对得出偏差值。偏差值小于等于零的出具标准线内的核对报告;大于零的进入重新确认程序,根据重新确认的情况,对于仍大于零的,或敦促申请人自愿退出并终止核对,或出具标准线外的核对报告并纳入不良诚信记录。

以持证为手段,培养核对人员队伍。核对机构分为市、区(县)两级,核对人员为市、区(县)、街镇乡三级,分级管理,统一核对。2009年6月,市级机构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正式成立,至2011年底全市17个区县均成立了区县核对中心。为确保基层核对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所有核对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迄今,市、区(县)、街镇乡三级人员队伍架构和“两级三审”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以服务为根本,设置核对确认环节。在信息比对时,如果个人申报和相关部门反馈信息得出的核对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核对机构并不简单认定申请人的经济状况不符合公共政策的准入条件而建议业务审批部门直接拒绝申请人的申请,而是向申请人提供一次解释说明和重新确认的机会,同时重申相关诚信规定以及虚假申报的后果。如此,既可使申请人对核对结果心服口服,避免后续的争议纠纷,又可以检验相关部门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信息提供部门,以便改进工作。

二、严防严控信息使用,确保私密信息安全保密

限制对接、规范流程,消除外部顾虑。首先,核对机构与信息提供部门签订保密协议,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其次,核对系统和信息提供部门的业务系统间设置前置服务器,不直接对接,核对信息及查询结果经由此服务器间接取、送,其他无关信息由此被有效隔离,从而保障双方系统数据安全;再者,双方均指定专人负责数据交换工作,制定操作规程,责任落实到人。

技术防范、制度监督,防堵内部泄密。从技术层面上,在核对信息系统中加强信息安全的设计,通过加密技术实现数据传输高可靠性,通过数字签名与电子签章建立起可信度高的数字审批流程,通过应用审计、电子监察系统保障数据合法化使用。从制度层面上,制定相关信息安全制度、保密制度等,明确责任主体,加强保密监督。从人员层面上,要求核对工作人员具备高素质,拥有优秀的职业道德,签订保密协议,并定期接受保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不得泄露申请人的个人隐私信息。

三、挖掘利用沉淀数据,协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随着相关核对业务的持续开展,核对系统中累积了大量个人经济数据,逐渐呈现出大数据的特征。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规律性特点和前瞻性趋势,进而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政策制定和决策支持服务。

检出率逐年下降,有效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对核对系统中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各个核对项目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首先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其次,居民对于经济状况核对政策和核对手段的知晓程度提高,抱有侥幸心理的申请人减少;再者,加大了对隐瞒虚报行为的查处力度,上海民政部门和房管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严肃查处隐瞒虚报行为的通知》,增强了核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此外,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还参与到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安全的核心篇10

[关键词]制度;文化;皖江城市带;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989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教授和伦敦商学院的加里·哈默尔(GaryHamel)教授联名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概念,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认为企业无需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保持全面的优势,而只需要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保持竞争对手无法模拟的竞争力,就能在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将核心竞争力概念从企业研究领域移植到区域研究领域,提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目前,国内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还没有形成共识,大多仍沿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只不过将竞争主体由企业换成了区域。国内学术界主要观点有:赵修卫(2002),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模仿和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黄善明(2004),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中最基本的竞争力,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李仁安、徐丰(2005),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区域所独具的,使该区域能在一个或数个产业领域使其主导产业获得并保持领先地位所依赖的关键性能力,是能将区域的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政策、知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而非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本身。

以上学者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功能对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了定义,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以下共同点:1.竞争力的独特性;2.较难的模仿性;3.具有吸引、利用、整合资源的能力;4.竞争力的长远性和持久性。

二、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

(一)促进落后地区形成竞争优势

落后地区在本文指在某些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的区域,在发达地区回流效应的作用下,大量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金等纷纷外流,大大削弱了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投资的作用,即使有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仍停滞不前。区域竞争力最直接地表现为一个区域能够比其他区域更有效地向区域内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提供服务,通过区内企业的繁荣来促进区域自身的繁荣和发展。因此,一个落后地区要想具备同其他地区竞争的实力,就需要思考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帮助发达地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发达地区在本文指已建立起竞争优势的区域,这类区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实践证明把区域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某个特定产业上是不持久的,因为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会不断地调整和升级,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模仿、追赶,该区域将丧失已获取的竞争优势。发达地区要想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对高等要素进行不断升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环境,即起到高级要素孵化器和竞争优势转化器的作用。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在汽车、钢铁、电子等产业上相对于日本具有绝对优势,但是随着日本的不断追赶,最终使美国丧失了在这些产业上具有的优势。虽然美国在这些产业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但是美国在整体国力上却始终保持着对日本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拥有核心竞争力——独特的文化和优秀的制度。

三、皖江城市带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需要

2009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安徽省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范围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9市,国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左右,人口约1200万,占全省的18%左右。至此,安徽省最终放弃了之前在“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二者间游移不定的态度,坚定地选择了以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将皖江城市带作为实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桥头堡。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重镇之一,近年来随着金融、贸易等服务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支柱产业的形成,一些传统优势行业,诸如加工制造、原材料、能源等产业,因面临着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资源匮乏、投资成本剧增等一系列困扰,正逐渐向外扩散转移。

安徽省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大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还是加快城市化进程,都需要大量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据估计,长三角地区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对于这样一块大蛋糕,国内众多省份——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都“垂涎欲滴”,并制定了相应政策,以吸引和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虽然皖江城市带毗邻长三角地区,更有黄金水道——800里皖江与之相连,区位优势明显优于其他省份,但是随着近年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中西部其他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化,皖江城市带在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皖江城市带需要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其他区域的竞争。

(二)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需要

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除了区位劣势之外,缺乏一种适宜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才是这些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块制度与文化贫瘠的土地上,民间投资者出于安全考虑往往缺乏投资的信心;出于盈利考虑往往缺乏投资的热情,仅靠政府的投资很难促进经济的繁荣。因此必须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吸引高等生产要素,形成适合经济发展的环境,并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最终促进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繁荣。

四、皖江城市带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和措施

(一)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

社会秩序:确保投资的安全性;产权界定:确保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市场竞争:确保企业进入、退出市场灵活性;激励与创新:鼓励企业研发、人才培养;大众教育:确保劳动力质量;企业家精神: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财富理念:追求财富、尊重财富;健康消费理念:形成有效市场。

(二)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1.提高政府绩效,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作为一个区域的政策制定与制度供给者,对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起到主导作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说过:“一个有效的政府就是一个好的公共产品,政府所提供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环境,可以使每个人、每个企业受惠其中。”因此,优化区域经济环境,构建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政府自身做起,构建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创建一个宽松的有利于高等要素生成和作用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里》曾说:“历史告诉我们,技术和商业是会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他们在本土受到了迫害、压制,就会逃避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家,在那里寻求自由、安全和支持。无论何处,驱逐它们的总是理性的缺乏和专制虐政,吸引它们的总是自由精神。假使不是欧洲大陆各国政府的愚昧无知,英国就很难达到掌握工业优势的地位。就我们德国所处的地位来说,与其抱着守株待兔的态度,静候着别国由于政策失当,把他们的工业驱逐出境,使这些工业不得不流亡到我们这里来寻求避难所,不如不要等待这样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而主动提供对工业有利的条件,邀请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安家落户,这样做不是聪明得多吗?”可以说我国很多区域人才吸引不过来,培养不出来,技术提高不起来,投资吸引不过来,结果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或即使发展起来了也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缺乏资金是一方面,但是缺乏一种适合投资、适合高等生产要素生根发芽的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这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仅仅做“守夜人”是远远不够的。

2.加强大众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古巴学者蒙塔内尔认为“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心态才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状态。”当然这种文化决定论的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思考,但是不可否认优良文化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一个区域民风是否纯朴,民众是否善良,对财富创造活动是否认可和尊重,是否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是否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是否拥有乐观的创业精神,对于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和高等生产要素的培育,以及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就必须加强大众教育,提高区域民众的整体素质。

总之,皖江城市带要想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中获胜,仅凭自身的区位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政府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为转移产业创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此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麦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m].华夏出版社,1997.

[2]赵修卫.区域发展应突出核心竞争力[J].决策咨询,2002(3).

[3]黄善明.论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J].云南社会科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