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十篇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十篇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9:23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1

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不仅社会观念淡薄,是非观念差,连起码的家庭观念也极淡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可是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我们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它对于人品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小学生及时了解思想道德的内容,他们就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从小道德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的人,长大以后是很少违法犯罪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不良道德习惯的人,往往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因素

通过与学生谈话,家长沟通和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出现不良道德品质的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当前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稍遇不顺,便会发脾气,情绪冲动产生不良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二)家庭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质的要求都尽力去满足而忽视运用正确方法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孩子过早地推动父爱和母爱,在单亲照顾下成长。这样,很容易出现偷窃、斗殴、浪荡、内向、怯弱、忧郁等行为

(三)学校因素性格特点

在学校,小学生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免于从教师那里获得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为习惯,教师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社会学家的调查证明:强制专横型的教师只能培养出屈从推卸责任不愿合作、弄虚作假等品质的学生;放任自流型的教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道德品质差,学习也不会好,因为他们缺乏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责任,不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更无合作精神和自觉性可言;而民主型的教师,能尊重小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性格,培养的学生有责任心,有自觉的行为习惯,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行为表现,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小学生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小学生思想品质受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一)学校方面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教师要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牢固树立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信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习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把班主任单独评议改成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缩短评议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只有教育的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二)家庭方面

“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家长应积极地为孩子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爱护、尊重学生、对出现打架、骂人、旷课等行为的孩子要正确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改善他们与群体的关系,不能强制,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加快不良品德形成。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让学校的教育,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2

1教学起点生活化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沟通关系,教师除了改变课堂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以外,更应让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真正“生活”起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的需要。因为生活内容是书本内容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社会生活也缺乏经验。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少量经验,结合他们的现实生活,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原有认知、情感、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

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2教育资源生活化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师绝不能将品德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开来,要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学生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让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在上示范课――《我们一起做》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请小朋友们四人小组合作拼图,比一比哪组拼得又快又好。学生们便开始动手拼图。在拼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拼图并非普通的拼图,那是源自孩子们自身的照片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生当然拼得乐此不疲。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家体验着“一起做”的愉悦。

又如:在教学《我爱学习》时,整合语文课资源,让学生读课文,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回顾自身的经验,在课堂上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说说在西瓜球身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在生活中学会了什么?谈自己身边的事,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兴趣盎然。再通过区分“生、熟鸡蛋”的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做做,最后通过打鸡蛋检验,达到上课的高潮。这样,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品德课堂还原生活,同时课堂资源又是源于生活,通过实践,又高于生活,最终发展生活。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是新课标下的一个新概念。这个话题需要教师对其创造、加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在感受中提高、发展。

3抽象道理生活化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性,而且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感受生活。通过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珍惜童年生活的价值,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进而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我在教学《做事不拖拉》一课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救人、救火、耕作等场面,抛出问题:假如谁拖拉了??将会发生什么后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假如医生拖拉了,病人就会面临死亡。”有的说,“假如农民拖拉了,农作物就会错过生长的最好时机,不能春种秋收,我们就吃不到香喷喷的米饭了。”有的说,“假如农民拖拉了,田里的青菜就会被虫子吃掉,农民就没有好收成了。”面对火灾,孩子们说得更加激烈,“假如消防队员拖拉了,房子就烧毁了,可能性命都没有了。”“假如消防队员拖拉了,火势还会蔓延开来,把房子上面的电线也烧着了,我们国家就损失惨重了。”“假如消防队员拖拉了,那么加油站的火会越烧越旺,然后爆炸。”让学生通过假想,进行一次体验和撞击,从而认识到抓紧时间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读读各行各业的人和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农民说:时间就是丰收。工人说:时间就是产品。消防队员说:时间就是胜利。我们说――时间就是一切。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来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最后,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寒号鸟》,让孩子们在“寒号鸟”的冻死中,得到感悟,切身体会到抓紧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就把书本中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学生易学、易懂。抓住教育契机,把抽象道理生活化,实施无痕教育。

4重在实践,走向生活

“纸上得来总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为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生活中选择专题,让学生在延伸的环节中亲历感悟,通过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品德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整合教育资源,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着生活化、个性化、人文化的方向开拓创新。因此,我们应尽量引导学生放眼周围的生活世界,发现生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我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安排学生在课前去寻找春天。上课一开始,就播放语文课《找春天》的录音,让学生沉浸在春的芬芳中。紧接着,我问学生: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春天。有的说,“我看见小草探出脑袋了。”“我发现柳枝头上吐新芽了。”“我看见小麻雀飞来了,它是春天的使者”等等,孩子们的感受多么真切啊!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体验到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我和春天一起玩》一课,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生在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在一次《主动做家务》的教学中,我摆脱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设计了“本周我当家”的体验活动。先请同学们观察父母一天所做的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双休日进行当家活动,承担一天的家务活。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自己当家的感受时,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感慨万千,各抒己见。父母白天除了上班,还得回家干活,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真是累坏了。当家才知油盐贵,原来生活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自己还不听话,不懂事,常惹父母生气,真不应该!有几个学生还自己编排了“今天我当家”的小品进行表演,有的读了写给父母的信,还有的唱起了《我爱我家》。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作为父母的辛苦,于是下决心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解难,让父母放心。通过精心策划的家庭体验活动方案,把理性的要求融入了生动的家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道德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3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教育

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就像树木都有根一样,根扎得不深,枝叶就不会繁茂,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才。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

爱是人类生存的源泉,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为有了爱,社会才充满温暖,因为有了爱,人与人之间才变得和谐,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爱心意识的培养。例如,教育学生帮妈妈做家务;当家人有病时,耐心周到地伺候,当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时,先给长辈吃等等。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学生懂得关爱父母,才能逐渐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包容、学会团结。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手拉手”、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并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现在,大部分小学生都被长辈捧着、宠着,在他们心中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缺乏感恩意识。因此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开展“送给家长一个小礼物”“为家长洗一次脚”“听妈妈讲我的成长故事”、诵读《弟子规》、召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心怀感恩,刻苦学习,回报社会。

三、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家对父母讲诚信,在校对老师同学讲诚信,只有从小讲诚信,播种诚信的种子,长大才能做到言必信,形必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他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平坦,更宽阔。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诚信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踏实,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抄袭他人作业;做到诚信生活――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做到诚信考试――树立“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思想,自觉遵守考风考纪,不违纪,不作弊。

现在,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遇见老人路边摔倒该不该去搀扶也引起广泛争论,这些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现象的存在,给小学生品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贴近其实际的情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克服方方面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舞台上能取得多大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所谓自信教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树立信心,并在信心的激励下,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完成某项工作的教育方法,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不少人把孩子当成投资的主要对象,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使他们变得任性、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使这一代学生情绪容易波动: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不经意的犯错,都可能使他们失去信心。为此,教师应该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俎代庖,要留有余地。如学生问某字怎么写,有的教师会随口说出来,这样做虽然省力,但却要不得,倒不如鼓励学生:“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老师。”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学生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学生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案。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演讲比赛、开展“夸夸我们的中队”“我要做这样的少先队员”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成长意识,主动成长,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

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保证学生认真学习、积极生活、好好做人的前提。对小学生从小就进行礼仪教育十分有必要,它是小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要求的可执行性。如对学生课间的文明礼仪常规可以做这样的具体要求:谈吐举止文明,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细、具体,有助于学生遵循,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执行情况的检测。

《弟子规》不仅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准则,而且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于形象性和趣味性,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在学校广泛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实践中传承,此项活动是培养学生礼仪意识的有效途径。

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4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的教育,实现上就是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要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班(队)会、宣传栏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5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

中国在进行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不可耽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导致了现如今道德教育的倒金字塔现象十分普遍,即文化水平越高,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越低级,小学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研究生却进行宿舍文明教育,这种德育教育现状,有违常规,和人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同时,也打破了道德教育的层次。

这种道德教育模式又被称为吊车型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为小学生设立了一个对他们而言极高的道德标准,让他们去遵守,这就好像是逼着他们达到这一层次。在1993年《小学德育纲要》中,大多数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但是,却有一小部分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这一纲要充分反映了现如今德育教育的悲哀,而且其中列举的内容及其抽象。现在的德育教育侧重于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们学习和模仿,虽然,书本中的知识和城市孩子所处的环境相差不大,但是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却是很空洞的,因为他们接触不到,敢问,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二、思想品德教育应取题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道德的身影,道德依赖生活作为其存在的基本形态,学习道德能让孩子体验到以善为主的情感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1.教育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旨在把幼儿园养成的德育成果保持下去,让他们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公共场合,都应养成以小见大,时时刻刻督促自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以礼待人,对老人要尊敬,懂得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国家资源,讲卫生,懂礼貌,敢于承担家庭责任,和家庭成员和平相处,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打好关系。有关道德教育,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教育方式,如果你处在美国,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看见他们的道德标准,犹如道德标准时时刻刻在你身边督促着你,这样,孩子们就能记住每一个道德标准,真正做到思想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

2.蕴基本德性于内的生活事件教育

基本德性是对个人道德的最低标准,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以下六个是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单元。

2.1基本道德的教育

2.1.1勇敢

在我们面临危险和挑战的时候,要无所畏惧,克服内心的恐惧,挑战自我,敢于斗争并且勇于为胜利付出自我。

2.1.2节制

所谓节制,就是要懂得限制,可以限制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是自己的某些欲望,私欲。

2.1.3勤勉

所谓勤勉,就是要尽心尽力,积极进取。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精神息息相关,而人类要想发展,首先就要学会勤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学会勤勉自己坚持不懈,勇于拼搏。

2.1.4友善

就是友好、亲善,要和别人团结友爱,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比较纯洁的,没有一点点瑕疵。

2.1.5公正

就是要为人正直,公平,毫不偏袒,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内心的标准在衡量着自己,督促着自己。

2.1.6忠诚

就是忠心,没有二心,小学生对待长辈也应该做到忠诚,不撒谎。

2.2热爱家庭的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对孩子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既关系到孩子个人以后的发展方向,对社会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的道德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家长应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为孩子以后的道路铺好奠定的基石。

2.3热爱集体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要学会以集体为单位,这是人们相处的首要原则,行事不能莽撞,要从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开始,长久以后,才能学会热爱社会,热爱国家。

2.4热爱家乡的教育

家乡的山水、风俗养育了我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要学会感受家乡的美,家乡人民的淳朴,努力让自己热爱美丽的家乡。

2.5热爱劳动的教育

劳动是人民的衣食父母,要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尽其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劳动,学会为家长分忧,同时,又能让他们体验生活,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粮食,对劳动人民更加尊重。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早在20世纪早期,就有美国有关学者对关于儿童教育做过相关的研究,最终发现,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没有多大作用,儿童的道德观念并没有得到些许的改变。

纵观历史发现,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还不如数码式的教育方式。所谓的数码式的教育方式,就是把道德教育的楷模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孩子们就能根据观察到的楷模行为进行模仿。

1.主体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所谓的道德标准就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以后,总结出来的相关标准。因此,小学生只有在体验过生活以后,才能领悟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真谛,才会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世界,这种感觉才会铭记于心。

2.冲破应试教育的壁垒,注重现实生活的实践

要想学生综合发展,就必须要把学生在学校的德、智、体、美的综合成绩纳入考核范围,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孩子更好的体验生活。

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只有家长清楚,因此,学校可以让孩子为自己在家里的表现自己打分,对那些低分的要进行鼓励,高分的要让他们坚持,父母要和学校配合,以此为依据,来得出孩子的德育成绩。

3.多学科渗透进德育教育

美国的教育至始至终,一直处于国际的终端,其教育方式值得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学习和借鉴。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不应当仅仅是局限于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应当是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丰富孩子们的知识,这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优方式。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6

关键词:爱心弟子规言传身教家校联手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品德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性质和方向。《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礼记·大学》中也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自古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德育,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也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因为德育是一个隐性、漫长的过程,我们常常注重于可以量化的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德育如此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可以以什么样的心态、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品格,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呢?下面是我在学习和就教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以爱奠基,用心育人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是的,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教师就是学生在校的父母。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每个学生、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而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教师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其一是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对学生心灵最好的关爱;其二是做到和学生交知心朋友,这种关系是在平时点滴中形成的,教师要放下身段,从细微处入手,赢得孩子的心;其三是讲信用、讲原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教师的威严,赢得学生衷心的尊敬。做到上面这三点要在多方面下功夫,即用心、用脑还要用情。用心指的是无论上课或下课,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就是对学生的事要用心;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给他最需要的关爱;用情指的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用温情贴近学生的心灵。

今年我接手的是一个“联合国”班,孩子们从原来的班级转入到新班级后,大多会出现情绪问题。小琳就是班上一个内向敏感的女孩子。从分班至今大半学期过去了,每次下课大部分孩子都迫不及待的招呼伙伴到室外玩,而小琳除了上洗手间几乎不在课间离开教室,甚至不与别人交流。找她聊了几次,没什么改变,于是特意安排了班里一性格开朗、待人平和的女孩子小艾与她同桌,在小艾的主动下小琳偶尔会跟她说说话,人也开朗了一些。但是我心理总有些疙瘩,一个孩子如此内向,甚至有些自闭,肯定有原因。为了更有效的帮助小琳,我到小琳家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小琳的性格内向,跟家人缺少沟通有关;基于此我向家长提出了要家长定时与孩子交流的要求,并指导了家长一些方法。家访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小琳的变化,她的笑容比以前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二、以“弟子规”为依据,适时劝告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让孩子敬爱而不是敬畏。动辄发怒的教师只会使学生敬而远之,而让孩子敬爱的教师应该要耐心地给予学生教育和引导。在学生有违反纪律或是不当行为的时候,我经常借用“弟子规”中的话来劝诫、教育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课间时间,有些调皮的孩子喜欢在走廊追逐打闹。有一回,我们班有位孩子飞跑下楼梯,在转弯的时候险些撞到我,孩子很紧张,我没有严厉指责他,而是把孩子叫到一边,在确认他没有受伤后对他说:“弟子规”中有那些话是告诉我们如何走路的,你能告诉我吗?(我们学校学生一年级开始学“弟子规”,二年级以上全部会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说出来:步从容,立端正。宽转弯,勿触棱。孩子一下就恍然大悟,主动认错。这样的事例多不胜举,如孩子不愿意独立思考或上课不认真时,我就会劝导他“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样孩子马上就会转变态度;又如孩子违反纪律或是做错事不主动承认或撒谎,我就会告诫他“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样孩子一听,也很愿意承认错误。所谓“话不在多,而在于精”,通过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和运用“弟子规”,我感觉收获很多,孩子们也进步很大,特别在教育学生时,适时适当的运用“弟子规”中的话来点醒孩子,往往事半功倍,效果很好。

三、家校联手,心齐泰山移

德育最重要的“阵地”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一个孩子的成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结果,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相信在家长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教育效果会更加显著。在这方面,我的做法如下:一是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二是不定时进行家访,加强家校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及生活环境,同时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有利于双方的教育;三是利用通讯工具,如电话沟通或校讯通等工具随时汇报了解孩子情况,做到及时教育、及时反馈;四是利用学校开展的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家长会等家校“双边”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谈家教体会等,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

总之,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必须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省,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我们要把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为己任,遵循教育规律、用爱铸造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沐爱飞翔。

参考文献:

[1]《今天我们怎么做班主任》作者:班华,高谦民,夏青峰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弟子规》到底说什么,作者:郭文斌出版社:中华书局

[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作者:(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7

一、充分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小学生一日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加强德育教育

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社会却是纷繁复杂的,再加上家庭教育不合理,甚至诋毁学校教育,这些都起着负面作用,出现了5+2=0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进行

1.学校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是榜样引导法。如:教育学生讲究卫生,维护校园整洁;待人热情有礼貌。我是这样做的:从自身做起,看到地板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连打个喷嚏,也用纸巾捂着;从不随便吐痰。在当有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也常常报以微笑或说“谢谢”。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什么是讲卫生、什么是有礼貌。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了。学生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使自己养成教育人格化,使榜样的力量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为了避免5+2=0的现象出现,学校联合移动公司设立了校训通。平时利用校训通和家长取得联系,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利用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在家的情况通过电话的形式反映给班主任。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做,得到了多数家长的认可,而且效果也不错。

此外,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每月开一次家长会,详细汇报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表现;认真听取家长们对教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共同探讨家教体会。同时,我还不定期的家访。教师在家访中汇报成绩和缺点时,要求家长鼓励子女继续努力学习,告诉部分家长不要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使学校的德育要求让家长了解,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加强家庭德育教育

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应该首先要求自己的内心做到阳光而博爱、心理健康,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把孩子培养成长为一名阳光少年,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家庭德育教育”的作用,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如家长每次领着孩子走到红绿路口时,无论是否有警察执守,是否有车辆通行,一定领着孩子的手停下来,直到绿灯亮起。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遵守法律、遵守社会规则。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多读书;在日常生活中不溺爱孩子,只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不随便扔纸屑,不随地吐痰,见到纸屑就捡,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会鼓励孩子与伙伴或同学共同克服。

3.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读好书、唱好歌、讲好故事、看好电视”活动。充分利用影片、书籍、故事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帮助他们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作用。让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让他们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电视剧,通过观看电视剧,让他们热爱祖国,争强民族凝聚力。

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传统的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俗语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严格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思想品德课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还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也就是做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的判断准则,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规范自身言行。

四、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为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骄傲。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位学生自己对照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如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教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开学初,我结合学校的“学习雷锋”活动和每周的“流动循环红旗”争创“文明班”的活动,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的同时,还力争为班级争得荣誉章,很多学生询问教师争章的办法,我通过班会活动给他们讲解,捡到物品上交可以获得诚信章,主动捡起校园的垃圾等可以获得环保章等,孩子们听了,很受鼓舞,个个表现出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决心。我还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努力为班级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争夺流动循环红旗、争创文明班级,我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仪表,每天佩带红领巾、讲文明,讲礼貌,早上及放学对校门口的值日师生主动问好、再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8

【关键词】孩子;品德教育;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对父母不懂得感恩的人,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知道感恩了。因此,在品德教育中通过感恩教育唤回孩子回报爱心的良知,并引导孩子通过体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什么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教育和道德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者形成感恩意识,对恩惠施与者识恩、报恩甚至图报的一种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做人起码的品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看待问题不会偏激;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想事情不会只顾自己;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处事;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不怨天尤人,才能坦然面对一切。所以说,感恩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相互关怀的起点,是道德良性发展的剂。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亲密,学生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感恩,社会是由恩情联结起来的,人人都去感恩,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健康发展。

三、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为孩子做出表率

老师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做出榜样。一句“谢谢”,一个微笑,都会为学生种下感恩的种子。课堂上要教育他们,懂得他人的付出与帮助,并回报以感恩和付出。父母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首先要懂得感恩。感恩生养自己的父母,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平时多与孩子交流这方面的事情。做父母的,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过年过节、老人生日的时候,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用家长关爱他人的言行来影响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

2.让学生懂得付出

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付出,没有责任感。现在很多家长帮孩子背书包,把阳面的卧室让给孩子住,这种溺爱,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极为不利,最终将使孩子不懂得感恩,会认为家长的一切付出是应该的。教师应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在家长忙的时候,帮他们做些家务;在父母累的时候,为他们捶捶背;在家里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懂得付出,了解付出的不易。这样,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3.化态度为行动

孩子受到家长表率作用的感染,懂得付出的不易以后,重要的是把这种态度转化为行动。一个小举动,比如一个微笑,一件小礼物,一张贺卡,永远是受欢迎的“爱”。当一个孩子在家帮忙把碗盘放好,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家庭与食物的感恩。当一个孩子帮助老师提录音机,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学校与老师的感恩。在节假日,亲手做些小礼物送给亲人朋友,这也是学会感恩的一种实际做法。布置感恩作业,让每天要孩子完成。“今天有无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孩子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

4.让孩子学会怜悯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怜悯之心,不知道体贴亲人,只知道享受别人的付出。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教育学生经常注意社会上那些流浪的、丧失劳动力的或是残疾的人们。让孩子了解这些人的生活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的困难。同时也可以尽力帮助那些因生病或因灾难而生活遇到困难的人们,有条件的话,要带领他们深入这些人的家庭,在看过他们艰辛的生活以后,在经济上或用自己的劳动来帮助他们。这样做孩子对自己舒适的生活也会是另一种体会,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们,怜爱他们,培养孩子一颗善良、感恩的心。甚至这对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5.及时鼓励孩子感恩的行为

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教育孩子,获得了别人的帮助,要报以真诚的微笑,说声谢谢!同时,也要培养和教育孩子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积极的帮助别人,让孩子在帮助别人中体验快乐。孩子的感恩不仅仅局限在对父母、师长、朋友的感激上,它应该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情感。当学生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保护好孩子萌发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意识,因为,有爱心的孩子才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作为品德教师,更是责无旁贷。通过感恩教育,教育孩子知足惜福,心存感恩,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

参考文献:

[1]薄伟英.点燃感恩的火焰――新时期孩子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9

创新是主旋律——浅谈少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严斌

农村小学品德学科开展社会调查探微张敏

谈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康煜翔

刍议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王皓

浅谈文言文教学雷泽晶

创德育环境促幼儿发展张晓红

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动力王富存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施建议东方青年·教师赵丽梅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张宝刚

谈谈课改下高中生物之有效教学李建军

学生养成教育七字诀卿深林

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杨燕平

以读为本读中训练张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于晓梅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景凤琴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熊爱梅

浅议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毕艳云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谢文成

谈地理课堂教学艺术张士平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东方青年·教师周国华

我的班主任工作浅谈于晓梅

校本教研直面地理高效课堂李文玲

小学班主任经验总结孙丽双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赵秋燕

学生运动损伤事件的分析与启示汤谦

新课改下的小学和谐德育之我见马刚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刘斌

小班幼儿品德教育初探史书文

在品德课中体现德育思想李晓翠

追求个性发展创设活力课堂钱宪宇

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汪威强

一片丹心献教育李文莉

影响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贾万玉

浅议小学生"倾听"素养的培养董学磊

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周粉娟

自主,给学生一片天陈春裕

让情境成为你课堂的"魔法棒"杜桂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孟春萍

教师言语锤炼四重奏周新桂

浅谈导数在中学数学的应用唐国剑,唐福根

浅谈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边巴卓嘎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益尝试东方青年·教师李兆柏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张春霞

浅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吴炳友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马龙

初中新课改中数学教师的作用薛平涛

思想品德课五步教学法马龙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赖运明

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巧妙教育罗文华

初中数学新课改中教学方式初探薛平涛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王文霞

让学习资源,花开于语文教学的百花园曹郡蓉Http://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安祝怀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李玉芬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雷武

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罗文波

改革体校学生的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王晖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蔡启雄

浅谈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曹云

让生活走进课堂陈伟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周萍

打磨细节,向数学素养的深处漫溯张月兰

语文课堂应成为师生的乐园谢洁

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杜小艳

试论多媒体Cai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东方青年·教师冯子微

阅读教学,贵在品读付红梅

浅谈复习课教学的策略李强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王庆

管窥识字课堂——低年级科学认读的实践与探索蒋双英

谈作文教学中周记的潜移默化作用付红梅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王小燕

关于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洪梅,李海江

教师转变角色"三者"谈朱长君

课文后练习要落实在课堂上张永勇

谨防评价天平失衡李慧丽

话说科学课堂点拨李戊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东方青年·教师刘巧玲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四步走"李贺岩

试析师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张悦,李美素,李岩,张议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刘桂香

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刘燕

浅谈小学低段体育教学彭建平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经历教育张丽君

浅谈差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转化教育于丽薇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篇10

翁小梅四川南江让爱做主

江松浙江云和在合作中共赢

吴志毅广西贵港浅谈地理教学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

张升举甘肃榆中对西部农村地区高中学困生问题的思考

徐娜江西南昌试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吴秀环广东英德也谈“克服职业倦怠及教师专业化发展”

孙虹山东德州小学语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曹文辉上海浦东条形统计图(一)

周伟甘肃张掖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打造高效作文课堂

周昌品湖北钟祥用电子白板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灵活

德育教育·一等奖

陈雪峰吉林通化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生活海洋中翱翔

张忠华湖南凤凰班主任工作艺术

王亚真福建漳浦趣读绘本

曹建斌贵州盘县今生无悔

德育教育·二等奖

孟艳安徽固镇我们的生日会和班歌

雷庆容四川遂宁如何指导班干部开主题班会

张先红四川万源谈如何赏识后进孩子

王惠真福建漳浦如何加强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分析

吴秀环广东英德教育要注意方式和沟通

德育教育·三等奖

周伟甘肃张掖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

渗透策略

罗方丽江苏丰县班级管理从“心”开始

张先红四川万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陈玉芳湖北随县激励教育,点燃自信

王海娟陕西西安关于生命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及反思

李鸣山东淄博浅谈让数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课堂

教育管理·一等奖

王平贵州余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王思敏山东阳谷浅谈如何有效备课

教育管理·二等奖

李良钢四川大竹校长办学重在把思考变为行动

刘玉梅湖北秭归有效的预习也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李鸣山东淄博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

教育管理·三等奖

田维清四川木里搞好县域内教育工作之浅谈

童惠丽浙江绍兴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有效评改方式的实践报

王晓梅四川青神促进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一等奖

隋海霞吉林扶余《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李文炳福建永春英语时态知识的推演和识记

麦秀爱广西贵港浅谈小学写作教学三步走

畅晓山西临猗《onthefarm》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等奖

王萍新疆库尔勒我心中的高效地理课堂

俞素珍福建长汀让细节在作文中闪光

钱春铧甘肃永登美育视野中的《边城》教学

教学设计·三等奖

殷建芳江西余江高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王萍新疆库尔勒地理实践课的探究

王辉黑龙江伊春结束比例题的新解法

王辉黑龙江伊春理性思维的程序化方式解题

刘立民吉林吉林新目标(Goforit)八年级下册Unit1第三

课时

刘俊红山西太原《种子的构造和类型》教学设计

麦玉导广西贵港“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刘海静黑龙江安达BodyLanguageandnon-verbalCom

munication

课程整合·一等奖

张成湖北十堰浅谈信息化在高中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童惠丽浙江绍兴巧设情景利于初一英语词汇教学

胡清河江苏丰县怎样的教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

李冬梅黑龙江大庆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吴秀环广东英德听《实施有效教学》有感

马红红宁夏隆德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尝试

课程整合·二等奖

兰斌广西防城港如何在新课改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张先红四川万源如何上好作文第一课

金巧俐浙江云和科学预设精彩生成

苏祥国山东阳谷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王亚真福建漳浦如何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周群英湖北仙桃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秦斌湖北秭归教会学生用“数学”

朱海云江苏阜宁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李鸣山东淄博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整合·三等奖

唐惠柳广西大化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之我见

李占超吉林长岭电化教学

周祥山江苏扬州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策略浅析

王光才湖北宣恩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杨再志贵州余庆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

李良钢四川大竹学生作文修改之我见

施海燕安徽肥西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何登秀四川松潘小议“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麦玉导广西贵港浅谈诵读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麦秀爱广西贵港浅谈语文教学朗读的有效实施

曹文辉上海浦东《条形统计图》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