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十篇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十篇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0:17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1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健康宣教案例教学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前来我院实习的106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学生随机分作2批各53例,分别归入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内男26例,女27例;年龄20~22岁,平均(21.45±2.73)岁;入学成绩71~93分,平均(84.29±3.16)分。对照组有男24例,女29例;年龄20~23岁,平均(21.89±2.46)岁;入学成绩70~92,平均(86.17±4.33)分,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时间均为3个月,两组带教组长均为我院妇产科中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主治医师,带教医生均具备带教资格。

1.2方法

健康教育:先带领实习生熟悉妇产科病房情况,为实习生讲解妇产科日常工作,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并给予其适当的妇产科常见疾病知识、操作指导,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实施表,为学生讲解表格内容,告知其按照健康教育实施表开展工作。带教医生带领实习生依照健康教育实施表执行,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健康教育相关技能,并在完成每项计划后做好记录,由带教医生为实习生进行该项健康教育的评价,对不足之处进行校正。案例教学法:带教老师于临床教学前,先行选取典型案例,或病情复杂、罕见的病理,案例应当包括完整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结果等,并将本轮教学主题、案例告知实习生,同时为实习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组对案例中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如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等,讨论过程中,要求实习生能够针对案例中的诊疗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由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实际方法进行解答、补充等,案例教学结束后,带教老师进行重难点总结,并要求实习生做好记录。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成绩,并调查实习生对临床教学效果的评分,调查学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实习结束前进行成绩检测,检测内容分为理论、实操两项,每项均为百分制,内容包括基础、专科理论、操作等,分数越高,表明成绩越好;临床教学效果评分采取临床教学质量问卷形式开展,共含4项,每项25分,总分100分,内容分别为: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临床思维能力效果、临床实践能力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效果,分数较高者表明实习生对临床教学的效果更为认可[3]。教学满意度运用问卷开展调查,问卷得分归入以下三个梯度:≦80分,81~90分,≧90分,分别代表: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通过后两个梯度数量统计[4]。

1.4统计学方法

以Sp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为计数资料比,(x±s)为计量资料,各以x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成绩情况比较

研究组理论、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教学质量评分比较

就教学质量评分这一指标看来,研究组实习生对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临床思维能力效果、临床实践能力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效果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教学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对教学满意度高达94.34%,远高于对照组79.25%,组间差异显著,p0.05。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2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我省居民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XX行动,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9〕20号)和《健康XX实施方案(2019-2030年)》(健康XX委发〔2019〕X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促进生殖健康,推进企业女职工和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其中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1.强化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推进全省县域内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全省各县(市、区)均设立县、乡、村三级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的集中管理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加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2.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孕产妇分级、分类、“五色”管理,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高危孕产妇专人专案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3.强化危急重症救治。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各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

4.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喉罩气道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5.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扎实开展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工作,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基层卫生处、疾控处、综合监督局)

6.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高婴幼儿照护的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7.加强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加强高危儿童管理,规范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转诊及专案管理,提高高危儿识别与救治水平。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疾控处、医政医管处)

(三)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

8.广泛开展一级预防。因人施策,统筹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增补叶酸、孕期保健等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动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紧邻设置,推行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及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为生育困难的夫妇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妇儿工委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9.规范开展二级预防。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深入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10.深入开展三级预防。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相关疾病救助,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医政医管处)

11.完善出生缺陷服务网络。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骨干,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

12.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13.防治妇女常见疾病。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面,推进城镇妇女、企业女职工“两癌”检查。以妇女常见病筛查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加强女性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推进女性更年期保健工作,防治女性更年期疾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五)实施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工程。

14.深化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六)实施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

15.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省发改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规划信息处、妇幼处)

16.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复评创建。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17.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并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医政医管处、妇幼处、)

18.试点妇幼保健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在试点机构探索落实财政保障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结合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情况,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合理确定妇幼保健机构年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在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体改处、人事处)

19.强化妇幼健康学科建设。加强妇幼健康临床学科建设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学术技术水平和内涵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科教处)

20.加强妇幼健康人才培养。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妇幼健康紧缺人才。利用专家驻县蹲点、基层人才专项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好、业务精的妇幼健康专门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人事处、妇幼处、科教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完善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责任,加强综合指导,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卫生健康委、各级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二)加强督导评估。

要建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跟踪、督导机制,把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健康XX建设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健康XX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成员部门针对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价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各地要组织做好本地区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任务的督导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3

【摘要】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活动中,我院妇产科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改善护理服务,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努力为广大孕产妇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期间,我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努力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优质服务措施

一、创新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全程护理

(一)打造产科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推动模式病房的发展

在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妇产科护士牢记“病人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强化基础护理,从工作模式、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增强护理品位,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广大孕产妇的合理需求,让患者在轻松、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就医。我院妇产科从护理人员的护理形象、护理理念、护理技术以及服务态度等多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动员培训,有力打造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有效的跟踪、监督和管理,推动模式病房的发展。

(二)落实责任包干,实行小组负责、包干到人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长在临床工作模式及管理方式上都做了相应调整。病区严格实行“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的三级护理质控制度,权责分明,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首先推出了“基础护理班”的创新排班模式,实施个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每个床旁的基础护理实施记录表,包含了协助翻身、床上活动、排泄、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等项目,每天由专业组长动态评估病人的自理需求,及时修订基础护理项目,护士长参与跟班督查、指导,进行环节质量控制,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三)突出护士关床的服务特色,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服务

护士管床是我科的服务特色,就是根据科室的床位和护士数量,将某几个床位分给一个护士管理。让每个病人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护士服务。在管理中,护士要做到自己所管辖的床位病患得到及时满意的服务,随时随地出现在有需要的病人身边,一改以往病人需要的时候急着找护士的现象。还实行老带新人一组的分组横向管理,同时实行管床护士、上级护士与科室质控护士的三层纵向管理,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全程无忧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保证护理安全,强化安全护理教育

为了保证护理安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妇产科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第一、加强制度与职责教育。重申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微机护士尽其职责,杜绝了病人对收费的怀疑,巡视护士尽其职责,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不良现象的发生等。

第二、加强安全教育管理。以实习护士以及新入科护士等为重要培训对象,加强对她们的法律意识教育,有效提高其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她们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第三、规范护理行为。让护理人员明确侵权行为的概念以及由此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在医疗服务中履行注意义务,防范医疗过错,同时尊重患者隐私权,真正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患者安全。

第四、完善护理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急诊病人入院处置现场救治能力提高,防火、灭火的常识及紧急预案。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以确保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护理能力

(一)加强对医护人员护理能力的培训

一是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细节决定质量,妇产科随机性强,需要从小事抓起,将质控工作贯穿于每日工作中,每周质控一到两项,形成规范,让科室护理人员在质控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学习专科疾病的知识,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每规范一种专科疾病,便将此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应用于日常工作,逐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专业水平。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系统学习妇产科学,围产期知识,新生儿复苏,产科急症护理及应急程序,同时多进行产科急证抢救演练,有效提高应急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妇产科病房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调动,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根据护理岗位的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劳动强度、工作重要性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同时进行实际工作质和量的考核,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感,增进了护患间交流与沟通,而绩效考评制度的实施又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妇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期间没有一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传姣.试谈在妇产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和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09).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4

关键词:人才强院;奋发工作;长期规划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35-02

1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求

妇幼保健人才的培养包括培养方向和培养目的两个方面,并始终围绕社会需求而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多规格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妇幼保健人才的培养要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体现多层次、多规格的特点,特别是要针对城镇、农村人口的不同特点,对妇幼营养、卫生监测、卫生信息管理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进行专门的研究。

2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必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当今社会,医学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妇幼保健事业也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从自身特点出发,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根基于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着眼于历史的发展和传统学术的传承。同时,要从科学及其发展的视角,从生命科学本身规律来审视妇幼保健事业,进而充实培养目标内涵。

3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必须突出妇幼保健教育特色

医学所具有的属性和特点是由其产生和构建的时代相对世界图景所决定的。受其时代的哲学思想、科学方法、认识论、社会文化等特征的影响,而分别产生不同模式的医学体系,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范式的不同,则要求教育特色的不同。妇幼保健教育事业必须彰显本身特色,针对其特殊性,在人才培养上突出母婴健康、幼儿教育、幼儿成长、母婴交流、育儿知识等妇幼保健教育特色,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妇幼保健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

4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必须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医疗市场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优秀人才就是一个“品牌”,谁拥有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要以人为本,根据当前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发展作出具体规划,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新格局。

实行自主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一方面,既要重视单位人才的选拔,不仅看到人才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更要注重他们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另一方面,要拓宽进人渠道,积极引进人才,对高层次、特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录用手续,广纳全国各地医学院校毕业生,集思广益,避免人才的“近亲繁殖”。

以情留人稳定医院的人力资源。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其实就是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营造和谐友好、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医院文化环境,为人才提供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使身处其间的人才心情舒畅、奋发工作,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医院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

5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必须强化“因人而动”观念

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既取决于拥有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更取决于人才的使用效率。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每一环节都要以“人才”为中心,其资金调配、资源配置都“因人而动”,人才在哪里,关注点就在哪里,其资源就流向哪里,使人才配置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制订中层干部考核细则,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与医院的实际和岗位特点结合起来,细化指标,分行政职能、临床医技和护理三类分别考核,考核结果与中层干部津贴、续聘、职称晋升挂钩。

建立公平、合理、具有竞争力、能够吸引人才的薪酬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实行评聘分开,打破终身制,将职务聘任与绩效考核结果及员工的科研教学能力、医德医风挂钩,按聘任的职务兑现相应的工资档次。对实际工作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素质高的低职称人才实行低职高聘;对实际工作能力低,出工不出力、医德医风差的高职称人员实行高职低聘。按照工作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严格岗位管理,建立专业人员聘用制度和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的薪酬机制,实行绩效考核,把绩效奖金的分配、使用与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打破分配制度的“大锅饭”,使高技术劳动在高薪资水平上得到充分体现,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妇幼保健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中长期规划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适应新时期妇幼保健需要的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科教兴医”和“人才强院”战略,确保妇幼保健健康发展。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5

一、勇于探索实践,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作为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四家试点区(县)之一,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新年伊始,我们便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我们今年工作重中之重。

1、认真学习调研,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的准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一是,精确测算补助经费。根据省财政厅、卫生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测算要求,对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年收支情况进行了测算、分析,为政府提供相对准确的经费预算方案。二是,认真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按照苏编办发[2009]7号《关于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测算,并上报市编办。三是,摸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库存情况。制定实施过渡期工作方案,妥善消化、处置非基本药物制度目录中的库存药物;四是,不断论证我区基本药物目录的合理性。根据市里基本药物目录的变化,不断调整我区基本药物目录,并根据我区的实际,不断反馈意见和建议。五是,纵横密切联系。同市、区有关部门密切联系,互通相关信息,协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套工作的落实。保证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区的顺利实施。

2、勇于创新不冒进,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在全面实施基本药物目录零差率销售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强宣传和动员。一方面,为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克服观望情绪,区卫生局召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会,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全面部署、动员和宣传。另一方面,部分慢性病患者的习惯用约基本药物目录中没有,这就需要向群众宣传解释,让群众理解,并改变用药习惯,用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代替原来用药。二是,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完善全额预算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收入全部上缴专户,按实际需要确定支出;规范中心收支行为,规定收支流程,收支平衡与资金运筹相结合,以收支平衡为主;全年预算与月度预算相结合,以全年预算为主;规范管理与适度灵活相结合,以规范管理为主。三是,建立基本药物使用财政补偿机制。修订出台了区社区卫生机构综合考核方案,多用多补,并将基本药物的使用列入医生考核办法,一方面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吃了定心丸,也增强了医生的积极性,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四是,密切跟踪各项配套制度的落实情况。一方面保证各项配套制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如有问题,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平稳有序推进。五是,跳出圈子开眼界。与区有关部门赴浙江杭州、安徽岳西等地学习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功经验。

2月10日,试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们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基本药品目录、统一零差率销售、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组织考核结算。“五个统一”加强了基本药物使用的监管,为社区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提供了精确数据支持,调动了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保证了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保障了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推进,药品降幅达25%。

二、整合区域中医资源,促进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培育区中医院康复科、夫子庙中医外科、皮肤科,双塘骨伤科,中华门儿科等中医专科建设。二是,依托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中医药产业化进程。区中医医院同有关部门合作,在水街建设的集中医养生理疗、健康养生餐饮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养心堂”项目将于近日开业。三是,联合市中医院开展中医药“三进”工程。充分利用市中医院“名医、名科、名院”资源,在“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服务我区群众的同时,加强中医技术交流,提高我区中医药技术人员水平。该工程将在近期启动。四是,举办了区卫生系统第二届“健卫杯”技术比武活动。参加比武活动的21名医生及21名护士人员都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比试。1-5月,区属医疗单位实现中医药业务收入1700.7万元,同比增长15.1%,中医门诊量9.66万,同比增长15.3%。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社区卫生工作又有新提高

1、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建立以效率、质量、满意度、管理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突出财政绩效、工作绩效、服务绩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修订了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形成了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大项27分项42小项指标的考核内容。出台了包括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创新、社会评价五个方面的绩效考核方案。

2、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修订了《区社区卫生服务对口支援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对口支援及双向转诊的工作内容。上半年,共有转诊病人2990人,其中,上转2065,下转925人。

3、进一步加强、规范全科团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各年龄段居民建档率、慢病患者建档率都有所提高。

4、加强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今年,我们在区医疗单位中强化了中医适宜技术及“三基三严”培训,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服务的优势和影响,我们在绩效考核方案中,突出中医药服务,突出医疗护理质量。上半年区共举办医疗和护理培训班5期,组织40名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组织29名参加中医医师全科培训。

5、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完成了秦虹、夫子庙、中华门、红花、双塘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信息的修订,按新的规范要求组织了培训。积极督促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启动医师工作站无纸化办公,实施电子处方。

四、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全力抓好季节性和重大传染病防控

截止5月31日,全区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183例,发病率55.18/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400例,发病率124.7/10万,其中手足口病346例,无死亡报告。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肺炎报告。

1、认真抓好手足口病防控。一是,完善工作网络。组织制定了《区手足口病(eV71)防控方案》,牵头建立了区政府、街道、托幼机构三级防控工作网络。二是,加强宣传培训。一方面,组织业务骨干和托幼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培训,《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儿科医务人员人手一册。另一方面,走进托幼机构,开展幼儿家长培训班,培训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每名儿童家长一张。三是,加强检测检验。一方面,督促托幼机构认真落实晨检制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病儿童;另一方面,加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重点对玩具、毛巾、餐具进行了检测。四是,加强监督检查。一方面监督检查疾控机构做好疫情报告;另一方面,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预检分诊、消毒等防控措施的落实。五是,建立预警机制。区疾控中心根据各级医疗机构反馈来的消息,经过统计分析,对手足病多发地区、托幼机构进行预警,并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2、加强对艾滋病防控。上半年,我区中盖艾滋病哨点监测由省级升为部级监测哨点,这对我区的艾滋病防控管理工作的肯定,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继续开展中盖艾滋病项目,主动深入mSm场所进行现场的咨询和检测工作,使我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率、mSm人群动员检测率、阳性检出率有了大幅的提升,今年新报告21例HiV/aiDS病例。截止至5月底,我区共管理病人129人,其中随访106人,死亡6人,查无此人2人,失访15人。所有在访人员均按时进行访视及网络上报随访情况。

3、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截止5月底,我区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48例,完成全年发现任务的49.48%,转诊率100%,痰检率80.00%,转诊率100%,追踪率100%。1-5月份共收治管病人107人,治管率100%;有84人满疗程病人,死亡2人,失败1人,治愈81人,治愈率96.42%。

五、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保障群众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1、加强对街道公共卫生科的管理,增强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对街道公共卫生检查员的培训力度。制订了详尽的培训计划和易于现场操作的培训内容,由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授课,着重对日常监督中现场检查的重点内容、卫生许可和复核的基本要求、常用法律文书的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讲解,进一步提高卫生检查员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卫生监督工作管理能力。二是,加强考核和评价工作。对公共卫生科进行每月一次的考核和每季度一次的评价工作,主要从日常监督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情况、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情况、科室管理情况、着装及行风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评,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落实,提升了公共卫生科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2、推行说理式执法,全方位做好卫生许可服务。为加快推进法治型和服务型行政部门建设,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开展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办案。我们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办案现场培训的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领会说理式执法办案文书的意义和操作核心,确保说理式的执法办案文书顺利贯彻实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提升当事人的接受度和群众满意度,坚持把好调查关、证据认定关、调查终结报告关和处罚文书核审关。通过实施说理式执法文书,虽然增加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但提升了执法的质量和水平,将宣传普法、指导规范、沟通和交心座谈融入到行政执法当中。

3、分片包干,落实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上半年,积极抓好文明城市行业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对经营性公共场所实施网格化管理,以街道为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经营性公共场所均有明确的责任人。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卫生监督整改意见,督促整改措施落实,对拒不整改的单位依法实施卫生行政处罚。同时及时处理市、区下发的菜单问题,及时督促问题单位整改,按规定时限反馈整改情况,主动加强各部门沟通,同心协力,狠抓长效管理,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六、认真履行政府职能,扎实开展妇幼卫生工作

坚持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宣传贯彻《母婴保健法》,拓展服务项目,服务低收入妇女群体。

1、坚持宣传贯彻《母婴保健法》。妇幼保健人员每月结合形势、任务和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法律规范,使全体职工进一步懂法、守法、用法,进一步认识在新形势下妇幼保健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并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孕妇学校、育儿知识讲座等时机走向街头,深入社区12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出宣传栏4期,横幅6条,发放各种宣传品约2500份,较好地宣传了《母婴保健法》、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优生优育等知识。

2、履行政府职能,做好公益服务。一是,重点对基层低收入妇女群体开展妇女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为下岗妇女、外来务工妇女、单亲特困母亲献爱心活动。其中,联合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夫子庙街道1365名妇女进行了防癌为重点的妇科普查,减免各项费用达12万余元;配合区妇联完成663人特困家庭免费妇女病普查工作,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当中。二是,“六一”前夕,开展儿童,完成了为全区托幼机构4949名儿童六一体检工作,并向他们广泛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知识,指导托幼机构加强晨检和落实防范措施。

3、响应群众需求,拓展服务项目。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产妇对产后身体恢复有了更高要求,为响应群众需求,我们一是,在产后42天检查的产妇中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产妇的需求,通过分析发现80%以上的产妇希望得到产后康复服务;二是,组织妇保人员到白下区妇保所、下关区妇保所进行学习,了解他们开展产后康复工作项目、经验等;三是,创新融资渠道,与仪器厂家合作开展产后康复项目。四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努力让新项目使更多的群众受益。4月份正式开展产后康复项目,截止5月底,共开展服务167人次,在得到产妇好评的同时,也产生经济效益万余元。

上半年,较好地完成市区规定的妇幼各项指标,目前,省级甲等妇幼保健所复核评估、创建省妇幼工作先进区迎查工作也已准备就绪,

七、加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建设,提高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水平

1、以抓强基为先导,加强应急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一方面组织人员参加应急培训班,到省级应急示范区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应急人员的传帮带,注意应急人才的后继队伍的建设。

2、以抓监测预防为重点,努力增强卫生应急工作的主动性。根据往年的突发卫生事件统计数据,以月为单位,提前向相关单位发出预警,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演练。今年高中考期间,我们密切关注6月份流腮、水痘、麻疹、流感等常见传染病,加强学校因病缺课预警工作,对考点周边地区宾馆、饭店的食品、饮用水进行仔细检查,对考生提供单位的菜单进行了预审,保证了考生考试期间饮食营养卫生,未发生因传染病缺考事件。

3、以节假日及重大活动保障为契机,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夫子庙地区是南京的名片,今年的两节两会期间,共派出卫生监督员132人次,32车次,对夫子庙景点及周边356家宾馆饭店、小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工地食堂、集中式供餐单位进行专项检查的同时,加强突发卫生事件的演练;5月初,成功完成了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代表们夜游十里卫生保障工作,成功处置了一起艾滋病病人到上海世博会闹市事件;为配合夫子庙景区创建“5a”景区,我们对景区内158家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目前景区内大、中型餐饮业已基本实施了定点采购,有相对固定的供货商,并索取了供货商的卫生许可证及相关证件,索证实施率达100%,基本杜绝了“地沟油”使用情况。

4、以抓长效管理为目标,着力提高应急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今年我们调整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完善了应急处理队伍和专家组,规范全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管理程序,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时效性。把应急能力建设作为系统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单位完善了应急设施。

目前,省级应急示范区创建工作正有序顺利开展。

八、认真整改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年初到3月中旬为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各单位精心计划、部署。从实际出发,内容不少,环节不缺,步骤不减,标准不降,在构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体制上有新创造,在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研究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是“整改提高”阶段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各党总(支)部在对照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群众普遍关心“看病贵”、“医德医风”方面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整改提高。各参学党总(支)部和每位党员能够根据前阶段找出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照自己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基本做到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实事求是,整改措施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二是,措施扎实具体,不搞原则性强、操作性差,大而化之、无法落实的东西。三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整改方案确定后,以党员大会和通报会的形式,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立说立行,见诸行动。参学9家党总(支)部全部撰写了《整改方案》。

2、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各党总(支)部及领导班子制订的《整改方案》共包括人才队伍建设、思想理论建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看病难、看病贵”、行业管理、工作作风等6方面65个问题,共制订整改具体措施35条,在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上都明确了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坚持以转变工作作风,边整边改,边议边改的方式对存在的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改的马上改,确定了明确的期限,不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应该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情况,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落实整改坚持上下结合,综合治理。

3、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各参学党总(支)部坚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把整改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二是把整改与立章建制结合起来,把整改措施制度化。修订13项长效工作制度。

在整改落实评议阶段,共发放满意度调表450余份,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我系统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还被评为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先进集体。

九、其他工作

1、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上半年,我们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干部职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特别是医疗单位绩效工资等相关政策未到位带来的矛盾,公共卫生单位职能调整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增进医务人员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内部机构调整等各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开展迎青奥健康卫士登山活动。活动共有18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活动分比赛组和健身组两个大组,其中比赛组分四小组,即:女子中年组、女子青年组、男子中年组、女子青年组,每组20人。全体人员身着印有“迎青奥”及“健康卫士”的t袖衫,一路上你追我赶,顽强拼博,展现了卫生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比赛结束后,团员青年还自发组成小组,到密林深处收集垃圾,得到登山群众的好评。

3、开展“健卫杯”技术比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系统卫生工作人员理论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5月,局工委组织开展了“健卫杯”技术比武活动。活动分理论比武和操作比武两部分,理论考试主要考查“三基、三严”有关内容,操作比武主要考查毫针、艾条灸、拔罐、刮痧、穴位按摩、耳穴埋籽等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比武邀请了市立一院、市中医院专家作为评委。本次活动分医生组、护士组、公卫组三个组,各设个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其中医生组一等奖由区总工会授予“五一创新能手”称号,护士组一等奖由区妇联授予“巾帼岗位明星”称号,公卫组由区团委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另设流动医生组、护士组、公卫组“健卫杯”三座,分别授予获得各组总分第一名的参赛队。此次活动在该区医疗卫生单位掀起了一股学技术、做能手、讲奉献的热潮。

4、开展医德医风专题讲座。为进一步巩固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活动成果,5月26日,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刘虹教授,为区卫生系统200余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讲座。

5、红花医院复建工作有条不紊。位于明匙路的红花医院拆迁复建工程,占地480平方米,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每层320平方米,共计6层,土建已接近尾声,预计6月下旬即将交付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装修阶段,装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一是,对建筑内部功能已按卫生流程进行初期规划分割;二是,医疗电梯已经到位;三是,消防、水电有关配套设备已经规划到位。四是,装修招标有关事宜也准备就绪。

2010年下半年区卫生局工作思路

一、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

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市卫生局对活动指导工作的要求,在区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筑牢坚强堡垒,促进卫生发展”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展示先锋形象、争当健康卫生”活动,着力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的全面落实,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及其他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深入落实二项制度

1、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监督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价廉的药品。建立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操作细节和管理办法,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的供应。加大对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力度,规范处方行为,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2、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评制度,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一是进一步明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二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标准。探索建立以效率、质量、满意度、均费双控为重点,以有效工作时间为单位,管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社区卫生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机制。三是不断完善医务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

三、继续完善三个体系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按照3-5万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统筹全区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和明确辖区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立15分钟健康圈。

2、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协调机制,积极发挥公共卫生科在日常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职能,形成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3、完善社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在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实施医师工作站无纸化办公,将居民就诊信息全面应用于个人健康档案,将居民健康档案应用于医疗卫生工作流程。解决区域范围内的健康档案数据共享问题,提高各种医疗卫生数据的使用效率,避免对各种数据的重复采集,打造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管理网络化。

四、实现五个突破

1、以强基础促提高为重点,在加强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健康素质上求突破;

2、以加强综合防控为重点,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上求突破;

3、以保先进再创新为重点,在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上求突破;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6

    为促进新一年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3年我县实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及县级妇幼卫生工作有关情况作以总结,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基本概况:

陇县地处陕甘交界,共辖15个乡镇,158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6.85万人,全县社会生产总值33.5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5500元,属部级重点扶贫县。全县有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执业机构5个,母婴保健技术人员55人。乡级产科及妇幼保健人员31人,村级妇幼保健人员158人。乡镇卫生院15个,其中两所卫生院开展平产接生业务。全县年出生婴儿3515人。

    近年来,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镇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为中心,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努力完善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创新妇幼保健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狠抓内涵服务和功能完善,认真实施妇幼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积极开展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全县妇幼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开展,各项妇幼业务工作取得了社会公认,群众满意度良好。

二、    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情况

我县按照省、市妇幼卫生项目安排,先后分别实施妇幼重大公

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六个项目。在项目启动实施中,我们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程序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坚持抓项目落实,解释是难题,求群众满意,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在全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县妇幼工作者的齐心努力,项目实施比较顺利,实现了年度目标。

(一)组织管理情况

我县将妇幼卫生项目实施工作,作为惠及全县妇女儿童的一

项卫生民生工程来抓,列入全县年度卫生工作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督查督导。每个项目启动之初,制定了符合陇县县情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了由主管县长或卫生局长担任组长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职责,确定县妇幼保院为项目管理单位,细化了工作管理流程;坚持项目实施全程检查督导,制定了我县项目督导评估方案,有标准,有考核,有督导检查结果。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下发了指导意见。年内举办项目管理、技术培训班3期,促进了项目实施科学规范运行。在所有项目管理过程做到了“方案、计划、培训、督导、评估”五到位。

(二)实施进展情况

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

娩补助项目有序开展。重点加强了项目的管理及督导,严格执行服务包,实行直通车报销你。2012年10月—2013年9月份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2409人,补助金额达2090073.49元,补助率达100%,剖宫产率36.32%。

    2、育龄妇女曾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大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工作的宣传活动,普及曾补叶酸项目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今年共组织发放叶酸片10332瓶,发放人数3444人,知晓率达90%以上,待孕妇女叶酸片服用率达到90%,依存率达70%。

    3、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按照公共卫生项目要求对0—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保健知识咨询,对体弱儿童进行重点保健管理,2012年10月—2013年9月为全县22275名儿童尽享健康体检,补助金额达763858元。为全县3011名婴幼儿进行了听力筛查,筛查率85.75%,为2962名孕产妇进行健康检查,补助金额达723293元,孕产妇产后访视率达92.16%,儿童健康管理率93.9%。

    4、国家“降消”项目: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各级人员培训,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我县“降消”项目实施技术方面,经协调,由宝鸡市妇保院产科专家驻县指导,严把技术规范关。年内市级专家深入县级医疗单位开展疑难病例会诊、讨论3次,举办产儿科人员专题培训52人次。通过科学指导带教,有效地提高了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我们组织县级产、儿科专家驻乡蹲点指导,培训业务骨干,开展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县妇幼卫生服务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确保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5、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我县被省卫生厅列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县后,我们及时研究部署,选派专业人员赴省、市妇保院培训学习“两癌”检查项目相关技术,全县在妇保院设立两癌检查点进行随机筛查的同时,在各镇集中设点,采取巡回检查,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今年已开展宫颈癌免费检查13000例、乳腺癌检查2000例,其中宫颈癌确诊阳性5例,乳腺癌确诊阳性1例,圆满完成了“两癌”目标任务。

   6、艾滋病、梅毒何乙肝孕产妇母婴阻断项目:为确保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产妇母婴阻断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已做好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为先导,自筹资金制作宣传折页6000余份,宣传横幅12条,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了项目信息收集、报送工作,每月定期收集各医疗保荐机构相关信息报表,统一汇总后上报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9月全县各医疗保荐机构孕期开展艾滋病检测2525例,梅毒2505例,乙肝2551例,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注射32人次。

   (三)项目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妇幼六项项目的实施,我县妇幼卫生工作无论是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管理服务发生了大的变化,迈进了新的台阶。一是妇幼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医疗设备装配全面加强。县镇村三级妇幼检查治疗基础设备从无到有,逐渐完善,有力的推动了妇幼业务的有效开展。二是妇幼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人员,经过项目技术培训,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得到不断强化,技术操作得到规范,业务素质全面提升。三是社会评价良好。妇幼卫生项目全部是涉及千家万户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一项政府得信誉,群众得实惠的卫生民工工程。我县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提高了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群众的医疗负担,社会各界反映良好,也提高了群众对妇幼工作的满意度,据行风测评,我县群众对妇幼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

三、 县级妇幼卫生工作

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与有关部门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全县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各医疗卫生单位能够坚持依法管理和提供质量较高的妇幼保健服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逐渐的待改善。

    一是政府保障政策基本落实。我县把孕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妇幼卫生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建立了卫生、民政、计生、妇联等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在叶酸发放、婚检、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联动效应,促进了妇幼卫生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同时,县政府加大了妇幼卫生工作经费保障力度,落实了妇幼卫生项目配套经费,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工资全额保障。

    二是全县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健全。各助产机构产房急救设施

设备配备齐全,符合产科质量要求。全县15各基层单位公共卫生科独立设置,保健科室办公设备配置齐全。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妇幼保健工作,能够开展相应的个体及群众体妇幼保健工作。

   三是妇幼卫生管理基本规范。依法加强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审批,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管理,健全出生医学证明出入库、发放和作废登记管理措施,全县当年出生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率在95%以上。针对本县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妇幼健康教育活动;普遍开展了孕产妇死亡评审和妇幼卫生信息漏报调查工作;落实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和爱婴医院管理工作。孕产妇急救转诊“绿色通道”通畅,孕产妇急救工作扎实有效。

   四是妇幼保健服务质优。我们严格按照规范提供妇幼保健服务。2013年,全县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7.8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7.6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38.0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8%,6个月内母乳喂养89.31%。认真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各接产单位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序开展啊,1-9月累计采集血样3470份,筛查率98.83%。

   五是妇幼健康状况良好。制定了针对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的干预方案,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全县孕产妇、婴幼儿死亡呈下降态势。2013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28.4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3.98‰。

四、 存在问题

1、群众对妇幼卫生项目知识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妇

幼卫生服务项目的接受程度和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部分项目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了正常工作运转和群众及时收益。

3、由于乡镇医疗机构整体人员编制相对不足,妇幼从业人员

兼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妇幼保健管理有待机一部加强。

4、剖宫产率需进一步得到控制。

五、 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省厅督导检查为契机,认真总结,寻找差距,扎实工

作,确保项目发挥更大效益。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职责,力争增加资金投入,做好部门合作,确保全县妇幼卫生项目有序有效实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是进一步增强妇幼卫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着力突破涉及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难点指标,共同努力解决涉及民生的妇幼卫生保健问题。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7

妇女干部已经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她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女性优势,不断增长才华才干,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第九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代表中女性82名,占代表总数36.0%。区级人大代表中女委员51人,占总数的25.8%,政协委员67人,占总数的34.0%。截止目前,在全区356名科级领导干部中,有女干部83名,占23.3%,比2011年增加了4.2%,全区8个街道的党政班子中均配有女干部。2015年,发展党员女党员39名,占党员总人数的46.3%。在我国积极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大环境中,她们在参政议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着眼于认识女干部的成长规律,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区委高度重视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始终坚持把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抓不懈,建立妇女人才库,不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在全区上下营造关心、重视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坚持从解决女干部的思想观念入手,采取谈心谈话、各方听取意见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女干部责任意识现状,认真分析女干部的成长规律,通过思想触动、考核推动、典型带动,引导女干部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理念,培养履行职责、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工作态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2、着眼于完善女干部的知识结构,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近年来,组织部按照__区妇女发展建设要求,加大对女干部培养教育的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女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强化对女干部的培养培训。2011年以来举办的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清华大学培训班等培训中,做到了三落实:一是参训人员落实,实行了点名调训,对年龄在35岁以下,德才表现优秀的年轻女干部,通知到所在单位,并点到参训者本人;二是培训内容落实,科学制定计划。针对女干部学习、工作实际和女干部自身特点,教学中贯彻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的教学方针,较系统地安排课程,并采取聘请省高等院校教授专题讲座、区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授课的形式,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管理考核落实,在培训中随时了解学习进展情况,组织进行座谈和学习交流。在结业时组织部会同党校、妇联对学员在学习期间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遵守纪律、考核成绩等方面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严格进行考核、鉴定,并将鉴定材料装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之一。5年来,全区先后培训了女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500余人次,同时鼓励她们通过函授、自修、脱产学习等途径,提高理论文化水平。通过这些学习培训,女干部们全面增强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性修养,普遍提高了政治、业务素质,理清了工作思路,一大批女干部成为各部门的工作骨干,更好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着眼于提高女干部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坚持把培养女干部的重点放在实践锻炼上,一方面安排女干部和女后备干部到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一线工作中挂职锻炼,不断提高她们在重要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对其中表现突出的女干部给予了提拔重用。另一方面选派女干部到区局、房屋清欠办等特殊岗位进行挂职锻炼,让女干部和群众零距离接触中、在矛盾纠纷突出的环境中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近年来,共选派9名年轻女干部到乡街担任助理、村居副书记;今年又选派了1名党外女干部到房屋清欠办锻炼,1名女干部到局锻炼。

4、着眼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区委高度重视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始终坚持把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抓不懈。在研究科级领导班子调整方案时,把女干部配备作为硬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街道人事安排女干部不达标的方案不研究,区级

机关科级班子调整方案中没有女干部的不研究,保证了女干部的配备真正落到了实处。一方面加大女干部培养、配备力度,对素质较高、实绩突出的女干部敢于打破身份和职级限制破格使用,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另一方面重视村级“两委”班子女干部选配,选拔优秀女青年充实到两委班子队伍中。目前,全区村级党组织43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个,村“两委”中女性27名,占总数的25.0%;社区“两委”中女性174名,占总数的59.8%;村(社区)主任女性17人,占总数的63.0%。几年来,我区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发展女党员,改善领导班子和党组织队伍结构,提高女干部占比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与形势的发展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女领导干部总体比例仍然较小、女干部担任街道、农村领导班子正职者较少、发展女党员比例绝对数量偏少、妇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数量还不充足,工农业生产一线女党员的比例仍然偏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女干部培养选拔。

1、加强舆论宣传,为女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女干部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宣传女干部的政绩和典型,树立全社会关心妇女参政、支持妇女进步向上的良好风尚,为妇女参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激励广大女干部树立自信、奋发进取,增强女干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8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规范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1]。尤其在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人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面临了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妇产科以妇女、新生儿为服务对象,是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一,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初步探讨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1.1护理人员观念有待提高护士的工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一因素,如今年轻护士多,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有些护士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工作压力大、待遇低,护士对工作持消极态度,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2护患沟通不足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人们关注和重视,妇产科业务量大,护士相对不足,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床位周转率高,护士整天忙于日常工作,而忽视与患者的交流,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患者与护士沟通障碍。

1.3护理知识更新较慢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人居多,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保健意识强,对护士的需求高,护士原有的知识水平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观念知识更新较慢,护理服务专业水平偏低,服务措施简单,尤其年轻护士普遍专科水平低,临床经验不足,不能给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1.4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比较周全,护理人员放松警惕,致使责任感不强,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致使护理质量不高。

1.5风险预警机制差部分护士安全预警机制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评估、及时整改,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护理质量提高方法

2.1加强护患沟通,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临床效果住院时做好入院宣教,消除紧张情绪,住院后及时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将患者意见调查表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患者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时向患者讲解妇产科相关知识,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时为每位患者发放“爱心联系卡”,保证患者能随时与科室保持联系,做好出院随访工作。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和对疾病认知的变化,患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加强护士的医德医风教育,规范护士的从业行为,提高护士情绪调节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安全隐患及应急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转变护理服务模式,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2],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

2.3规范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完善妇产科护理工作流程,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士学习,按照流程进行落实,各项工作的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按照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并详细记录,在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限期改进,进一步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2.4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妇产科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患者要求标准高,医院制定适合该岗位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向临床护理一线倾斜,增加临床护士的岗位风险系数,让劳有所得,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5加强护士继续医学教育,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护士对医学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鼓励护士通过自学、刊授及进修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6加大医院后勤保障支持合理安排医技、药剂、后勤等科室的支持力度,使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9

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基本现状

2010年河北省有177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其中76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配置达不到国家编制标准,占43%,平均每县缺编20.3人。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为3人,占0.1%;本科学历为310人,占10.9%;大专学历为1205人,占42.0%;中专及以下学历为1371人,占47.0%。全省县级妇幼保健人员的职称构成为高级职称占3.0%,中级职称占34.0%,初级职称占54.0%,无职称占9.0%。县级机构以初级职称所占比例最高,中、高级职称人数与2005年相比增加到969、79人。在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拥有高级职称人数最多的为4人,有129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无高级职称的妇幼保健人员。

2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如人力资源的引入、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长期培养等,已与当前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不相适应〔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2008年度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河北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总体来说基础差、底子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发展举步维艰,有88.2%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缺乏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高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存在严重人才外流现象。综合分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卫生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河北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结构和分布很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在许多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可以胜任妇幼保健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行政管理人员中部分是由中途转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当,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的思想、管理专业背景,难以胜任现代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岗位的要求。卫生管理人员与职业化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2县级妇幼机构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目前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总体上是传统的,人事部门相关职责界定不清晰,职能不全面,缺乏人力资源危机意识,一旦面临失常的高人事变动率和人才流失率便很被动,没有上升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同时,财政补助不足也影响我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的开展,制约着人事与分配制度的具体改革。

2.2.1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匮乏,编制不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内部各岗位人员相对固定,缺乏人员流动、岗位互换的制度,限制了妇幼保健人员对于不同领域专业的学习及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人力资源配置与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不匹配。从人员结构看,本科以上学历和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所占比例比所在地综合医院明显偏低,现有人员编制与结构已远不能满足保健工作的需要。

2.2.2缺乏系统的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绩效考核一直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绩效考评过于原则化、定性化,薪酬分配制度缺乏激励与约束作用。国家在近些年来提倡的事业单位按绩效领取薪酬,以拉大收入差距,但这一制度还处于落实的阶段当中,还有很多妇幼保健机构依旧沿用过去的等级工资体系,这样的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性,难以调动妇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机构的长远发展。

2.2.3缺乏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文化,未形成长效培养机制文化是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管理作风、核心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体现,它是所有员工需要遵守的准则,能够促使妇幼保健人员产生对单位的忠诚感,能够稳定安心工作,明确单位及自身的奋斗方向和目标,从而促使工作效率的提高。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管理文化的贯穿,从而未形成有效的人才长期培养机制。

3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新时期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既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又需要有创新的管理思维;既需要大力实施妇幼卫生人才战略,又需要充分认识人才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如何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妇幼机构进行有效地人力资源组织建设,需要从用活人才流动、丰富激励手段、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做好机构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入手。

3.1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采取薪酬、职务、培训等激励手段来进行有效激励。对于工龄不长而对收入需求相对更大的人,更多的可以利用薪酬激励手段;对于工龄相对较长的人而言,更多的可以从职称职务、外出培训等方式入手,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4〕。这样做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激励资源,也能基本满足激励目标的需要。坚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完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对妇幼机构人员在外出进修学习、学术交流、科研资助等方面优先考虑,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用感情关心人,用待遇留住人,为具有实干精神的妇幼保健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者,根据刊物的级别也应给予相应奖励,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

3.2完善县级妇幼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及其生产绩效是其健康服务职能的核心要素。因此,需要建立和应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人才团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设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科学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做出公正评价。其次,提高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必须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或科室)实绩的科学的考核标准。最后,要针对妇幼保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同类别和层次,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体系。在实际的薪酬分配中,要敢于根据员工不同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拉开分配档次,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

3.3加强培养,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才培养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培训,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形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长效培养机制,从而给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带来活力。如河北省部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学硕士(emBa)培训班,学习现代妇幼保健机构管理理念,并运用到本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3.4用活人才流动,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高度重视人才,树立“甘为人梯,尊贤使能”的意识,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对急需、紧缺人才,坚持按需引进、讲求实效的方针,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坚持“不拘一格”的做法,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进外部智力。

妇产科绩效分配方案篇10

1.1研究对象

我院2007级高职护理专业119名学生,全为女生,平均年龄(19.2±1.6)岁。将119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8)和对照组(n=61),两组学生年龄、医学基础课程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室进行教学。(2)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善教学环境、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降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1.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是顺应当前护理职业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为:采用多媒体、实训室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或在教室模拟临床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一体化,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1.3.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授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聘请临床妇产科护理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传授最前沿的妇产科护理信息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2)安排教师到临床学习,了解最新的临床护理动态和技术;(3)研究小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体会交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进而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热情。1.3.2改善教学环境(1)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根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将重点知识制作成色彩丰富的图表,让学生一目了然;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添加最新的教学视频或动画、彩色图片,将枯燥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使教学内容更有吸引力和科学性;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时增加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利用模拟产房、模拟病房创建临床实践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枯燥深奥的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具体。(3)定期组织学生去医院见习,让学生感知真实的病房环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4)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进行校园科普知识宣传等,使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3.3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要求,充分评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明确教学重点及难点,并根据学生需要及教学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典型临床案例,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更轻松。1.3.4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常用的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运用在医学教育中则是以具体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育[2]。pBL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师课前准备1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评价。(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设计思路为: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病例讨论教学法。病例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利用案例来说明知识点,或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3]。设计思路为:教师在某章节授课完成后,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分发给每位学生,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依据护理程序确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再由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评价。

1.4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1.4.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调查表设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调查表,调查内容:(1)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2)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3)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满意度;(4)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5)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满意度。1.4.2理论考试成绩学期结束后由学院组织统一考试,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15分),选择题(50分,由a1、a2、a3、a4型题构成,病例题约占60%),简答题(20分)。1.4.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调查结果

2.2理论考试成绩

实验组妇产科护理学平均成绩(89.4分)高于对照组(72.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开始消费某种商品时的刺激较大,因而人的满足程度就高,如果不断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即同种刺激不断反复时,人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满足感必然会减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消费者消费的某种商品数量的变化与相应的消费者主观心理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之间具有某种稳定的(而不是偶然的)数量关系。徐益荣等[4]研究发现,学生刚开始对妇产科护理学很有新鲜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接受快、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教学环境单调,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下降,同一时间接受的知识减少,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同样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现象。

3.2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