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结构分析十篇经济结构分析十篇

经济结构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33

经济结构分析篇1

第一,应跳出部级国民经济系统综合平衡理念,建立省区级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分析框架。省区级经济是不同于部级宏观经济与企业经济的中观经济,其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点。从省区级行政区划的形成过程看,省区经济具有明显的环境气候、地理资源、人文历史的区划内共性特征。资源禀赋的特质决定了经济发展过程与结构的个性特质,决定了省区间经济的互补性以及在全国经济中的定位。省区级产业结构是在彼此的互补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结构性效益,非均衡发展是省区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省区级经济结构不能以部级经济结构的发展作为参照系,不能以传统的部级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作为其铁定的发展路径。省区级经济只是完整的国家宏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结构的不完整性,是在与域外经济的对接中实现经济的综合平衡,一些情况下必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牺牲区域的短期与局部利益,必须运用有限的调控手段完成国家赋予的结构性任务,规模效益结构的作用要远胜于规模比例结构的作用。规模效益结构就是要重视经济的结构性效益,在结构的调整中不断实现效益的递增。

第二,应顺应经济结构的演化规律,科学设计吉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路径。经济结构的演化过程既有共性规律,又有由各省区特点决定的个性规律。就共性规律而言,其理论多是针对国家系统的三次产业的顶层结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以及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霍夫曼定理。省区级产业结构,在国家顶层产业结构的支配下,实现有重点的产业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互补结构。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担负着国家先进制造业和基础原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这一特点决定了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必然在国家整体框架下,有其不同于国家的并且各省区皆有差别的独特发展规律。一次产业,重点在于建立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实现粮食产品的中高级化和效益化,逐步使吉林粮食产业由政策性维持产业向市场化效益产业过渡;二次产业,重点在于配套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和产业核心技术升级。汽车工业重点在零部件的省内配套体系做大,化工重点在省内精细化工深加工体系的形成;三次产业,重点在新型高端服务业态的成长,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兴产业具有技术与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巨额资金的长期培育,国家选定的七大产业我们必须有取舍地重点展开。

第三,应突破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以民生为核心调整好劳动者、企业家和政府的利益关系。目前的分配格局增加民生的空间有限,调整受制于相对固化的利益关系。吉林省的国民收入大概划分为四大部分,目前劳动者收入占37%,生产税占15%,固定资产折旧占14%,营业盈余占34%;到2015年如果目前的税收等分配政策不做大的调整,四者的占比关系大概为35%、16%、15%、34%。吉林省工资水平在全国排名居后,调整分配结构的任务迫切、繁重。目前吉林省的职工工资收入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与GDp排名第22位很不相称,面临的改善民生任务比其他省区更重、更艰巨。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考虑加速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显著、安排就业能力强的行业。

第四,应促升省内消费与地方产品的关联度,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吉林省居民消费的日用工业品及中高档农产品的产量不多,生产最终消费品的竞争优势亟待加强,除汽车外吉林品牌尚未形成真正优势,要适度面对吉林省内需经济调整结构,适度增加轻化工产品的比重。吉林省的城镇化进程应体现自身的地域生态和经济人文特点,应形成现代宜居型生态城镇和富庶恬谧的田园乡村的和谐交融。短期看城镇化过程可以推动经济增长,长期看城镇化水平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在城镇化进程上不仅要考虑农民进城的数量,还应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差距的减缩,逐步实现城乡生活均等化。二元社会的生活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造成的,只有切实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才能实现城乡生活的均等化。随着农村收入的增加,农村的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农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将逐步与城市趋同。农村消费是吉林省消费的巨大市场,其变化对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要超过城市。

经济结构分析篇2

关键词:VaR模型;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是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木范畴也是国民经济总体构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角度来看,它们分别属于生产和消费环节,产业结构与消费之间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规范研究的比较多,而进行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转换的影响;二是产业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把消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分开来研究。如杜俊平、叶得明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文启湘、冉净斐通过建立了消费与产业结构两者的和谐矩阵,测算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柯军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文章运用动态计量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动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及消费结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

一、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处理

产业结构指标:本文采取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设某区域有n个产业,将这些产业由高层次到低层次加以排列,所得的比重分别记为q(j),则该区域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为:■■q(j),该式实际上是对三次产业的比重进行加权求和,按三次产业的层次高低依次赋权。w越大,则该区域结构层次系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该指标考虑到三次产业之间相对结构的变化,因而较劳动力、产值结构指标方面更为全面,且反映了产业结构升级的信息。结构层次系数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反映某区域某年份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绝对水平,而主要在于进行不同区域之间和不同时间之间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比较和结构高级化变动状况的考察”。

消费结构指标:按照中国的统计方法,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八项,如食品支出、衣着支出、住房支出等,各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为了着重分析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用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eC),即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作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代表变量。

经济增长指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反映安徽省经济增长,为了消除物价水平的影响,用安徽省历年生产总值指数对GDp进行调整,得到按可比价计算的生产总值,计算公式如下:实际GDpt=■,其中GDp■表示1978年按当年价计算的生产总值,it为历年以1978年为100的生产总值指数。

本文所选变量数据均来自历年的《安徽统计年鉴》,数据时间跨度为1978-2008年。由于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初级向成熟转变阶段,所以三次产业按二、三、一顺序排列,按照结构层次系数公式,对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加权求和得到结构层次系数,由于是比重关系,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以当年价计算,未剔除物价因素,不影响分析目的。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经过处理的数据取自然对数。分别表示为LnGDp,Lnw,LneC,输出结果由eviews5.1实现。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安徽省经济增长(LnGDp)产业的结构层次系数(w)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eC)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关系,以及在给定单位变化条件下各变量系统内相互影响的综合动态反应,建立由这三个内生变量组成的并且不考虑外生变量的VaR的具体形式为:

Yt=a1Yt-1+…+ap+Yt-p+εt

t=1,2…,t

其中,Yt=LnGDp■Lnw■LneC■,a1,a2…,ap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p是自回归滞后阶数,εt白噪声序列向量。

(二)单位根检验

考虑到序列可能存在高阶自相关,我们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法检验序列LnGDp、Lnw、LneC,及其一阶差分序列LnGDp、Lnw、LneC,是否存在单位根。根据水平序列与差分序列的时序特征,水平序列检验方程包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差分序列检验方程仅包含常数项,同时根据aC和SiC准则确定检验模型的滞后阶数,具体结果见表1。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LnGDp、Lnw、LneC(即水平序列)是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时间序列。根据一阶单整的定义:过程不是平稳的,而它的一阶差分却是平稳过程,记为i(1)所以原序列LnGDp、Lnw、LneC,都是一阶单整的。

(三)协整检验

利用Johansen检验方法进行协整性检验时,由于在建立VaR模型结构的时候,需要确定变量的滞后区间。依据aiC,SC信息准则最小化,并考虑样本容量较小的情况,初步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aiC=-13.04305,SC=-11.6032)建立三阶滞后的VaR模型,并进行稳定性检验,所有根的模的倒数都在单位圆内,表示模型稳定。下面对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采用观测序列有线性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Ce)仅有截距,不包括常数和线性趋势,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列于表2。

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着性水平下,序列LnGDp、Lnw、LneC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即在研究数据期间的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系统未来能够将新息变化带来的冲击加以吸收,使系统维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下运行。用方程来表示这些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令其等于vecm得:

Vecm=LnGDp+3.4459LneC-4.90221

Lnw-16.2546

[15.4561***][-13.8562***]

为验证序列vecm的平稳性,对其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由于检验统计量-4.9179小于显著性水平为0.01时的临界值-4.3743,因此可以认为残差序列平稳,表明回归方程各项统计检验通过,序列LnGDp、Lnw和LneC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因此,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间的短期与长期的综合变化,需要构造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由eviews5.1输出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VeCm的整体效果,模型整体的对数似然函数值足够大(调整前为206.0812,调整后为215.6348),同时aiC和SC值分别为-13.8181和-12.0761,都较小,说明模型整体解释力较强。将估计结果写成矩阵形式可以清楚地看到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影响:

ΔY■=ΔLnGDpΔLnwΔLneC=0.04310.02060.0032+-0.08830.0778-0.1283vecmt-1+0.62920.75890.38010.05410.0742-0.1973-0.1476-0.64590.2302ΔYt-1+-0.02380.22410.2244-0.2169-0.16060.00820.1057-0.47710.3019ΔYt-2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综上可知,原序列LnGDp、Lnw和LneC,虽然不平稳,但都是一阶单整且存在协整关系,因而可以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4。

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是通过检验有限制条件回归和无限制条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是否发生显著变化来实现,因此检验统计量是F统计量,对于第一、第四零假设其F统计量分别为1.07174、0.48179,相应伴随概率为0.30974、0.49354,大于0.1的显著水平,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消费结构(LneC)不是引起经济增长(LnGDp)和产业结构(LnGDp)的格兰杰原因;在0.1的显著水平下,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同时经济增长是消费结构的单向因果关系。

(六)方差分解

格兰杰因果检验只能说明多个内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强度的大小;而方差分解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可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可以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表5中给出了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值,可以看出:GDp对变量ln(GDp)的影响较,且GDp的冲击影响是递减的,在第10年到达50.8912%;而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冲击影响是递增的,在第10年分别到达33.5726%和15.5360%。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大于消费结构的变动,而且其冲击基本保持增长趋势;同时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也表现出持续增强趋势。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相对于消费结构,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当前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对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结论

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VaR分析方法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构表明:

第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在0.1的显著水平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馈关系,亦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两者互为促进。

第二,消费结构演变并未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拉动作用不明显,分析原因,是因为安徽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因此,企业要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投资方向、产品结构等,要按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使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相互适应。

第三,消费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在0.1的显著水平下,安徽省的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使人们的消费结构从单纯的生理物质需求向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层次转变,但是,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方差分解也表明消费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小于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原因可能是一部分消费需求被压抑,特别是广大的农民消费需求还未得到释放,以及传统落后的消费观念制约。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从调整收人分配结构入手,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提高收人水平,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引导居民把更多的购买力更多地引向劳务消费特别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上去如文化消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等从而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杜俊平,叶得明.基于VaR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产[J].湖南农业科学,2008(5).

2、文启湘,冉净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5(8).

3、柯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8(11).

4、靖学青.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增长[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经济结构分析篇3

建筑业每年消耗大量资金和材料,但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有限。因此,在影响工程总造价的关键阶段——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分析各建筑设计参数与造价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其技术经济效果,合理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节约的设计方案,在满足适用、安全的条件下,降低造价。

1.1平面布置

开间和进深是房屋设计的建筑平面参数。当层数、层高一定的条件下,开间和进深决定了单位建筑面积的外墙面积。由于房屋立面装修和建筑热工要求,外墙造价一般高于内墙。通常用外墙周长系数来衡量。外墙周长系数越小,能源消耗就越小,造价就越低.经济效果就越好。合理加大进深可减少外墙周长,节省墙体工程量,降低造价。单元组合也是影响造价的一大因素。建筑物面积不变,其宽度大而长度小时,则外墙周长系数就小。当进深一定时,适当增加建筑物长度,采用多单元拼接,亦可节省造价。通常单元组合中采用3—5个单元,建筑物总长度小于60m。

1.2空间组合

房屋的高度对建筑一次投资和使用及保障费用有很大影响。高度减少可以缩小楼与楼之间的日照和安全间距,节约用地。而高度又决定于层高与层数,层高降低,可以减少墙身和粉刷工程量,节约管线,加快施工速度,节约用地并有利于抗震等,从而最终降低造价和节约能源,层高降低对总造价有较大影响。房屋层数增加,有利于提高居住面积净密度,减少每户的建筑用材,节约用地。在一定范围内,给排水管道、电气照明,建筑设施随层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层数超过七层,由于需要综合考虑增加的垂直运输设施、防排烟与疏散通道,供水供电设备等,以及结构强度中增加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因此,对层数的考虑应区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对于多层建筑,层数为五层是其经济层数;高层建筑则相对复杂,需根据各地区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加以考虑。

1.3美观性

建筑物采用不同造型和不同装修标准,工程造价往往不同。建筑师必须注意发挥这种表现力和利用这种装饰效果,自然地显示结构,把结构的形式与建筑的空间艺术形象融合起来,使两者成为统一体。因此,在建筑造型设计、装修设计中应有效开展投资控制,加强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1.4安全性

建筑结构是由若干构件相互连接而成的几何不变体系,它的安全性能取决于结构中的构件性能及构件的组成状况—几何不变形两方面。从结构原理可知,影响结构体系安全性的因素很多,它涉及结构的组成、材料性质及荷载情况等。众所周知,结构设计是决定建筑物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最佳结构型式,优化基础,外墙、内墙、楼板、屋面等部位的构造设计,将极大的提高建筑物的技术经济效果。

2成本因素分析

价值工程强调的是寿命周期成本,考虑的不仅是生产者的成本,还考虑到了消费者的成本,这使成本控制的范围由传统的生产阶段扩展了,既包括生产设计、样品研制、加工制造、对外销售阶段,还包括售后服务、消费者消费阶段直至产品报废,这是成本观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和延伸,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更多的效益。

就建设项目而言,我们应该考虑到全寿命成本,所谓全寿命成本,包括初期即一次性建造成本和消费期的消耗、维护运行成本。就初期建造成本与消费期消耗、维护运行成本相比较而言,人们往往忽视后者。在漫长的消费过程中,运行成本是很可观的。美国的经验是“初期成本”只占到生命周期成本的5%至10%,而运营和维护成本占到60%至80%。对于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分析也是要受到经济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市场投资者都是以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结构体系经济性分析将成本因素与项目功能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希望以此来提高项目的价值。

结构投资主要由结构体系所决定,所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首先通过恰当合理的结构体系来实现对结构经济性能的宏观控制,然后再通过结构优化布置、精确的结构内力分析和结构构件优化设计等途径进行微观调控。建设项目体型大、投资高,从建设到投入使用直至报废有较长的周期,因而结构的成本是指其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结构的初始投资,使用维护费用等方面,所以将结构经济性中的成本因素分为结构建造成本、结构的使用维护费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1结构建造成本

从施工成本的构成角度分析,结构建造成本的直接费用主要是由材料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施工机械使用费三部分组成。

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又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来源,所以它是项目成本分析的重点,材料费的分析主要是通过预算材料费与实际材料费的对比。求出节约或超支的情况,然后从量差及价差两个方面分析原因,重点是量差。要分析量差和价差的与原因,以便挖掘材料节约潜力,降低材料费。

分析人工费用对发现节约人工费的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工资基金有重要作用。在这一分析中必须把握影响人工费的主要因素;一是工日差,即实际耗用工日与预算工日数的差异;二是工资单价差,即实际日平均工资与预算定额日平均工资的差异。根据工日差和工资单价差分析工日利用、工效、劳动组织等情况,寻求节约人工费的办法,克服浪费现象。

机械使用费的分析是根据施工预算、实际成本、台班产量定额及台班单价进行的,要对预算使用台班和实际使用台班进行对比,分析多用和少用的原因,这样可以提高台班的使用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材料消耗量的节省必然带来人工费用和一次性投资的节省。从结构体系的组成角度分析,结构的建造成本包括基础结构费用、主体结构费用、屋面结构费用和围护结构费用四部分。不同的结构体系由于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建设环境,其结构建造成本将有根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在满足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提供与项目的使用功能和建设环境相协调的结构方案。

2.2结构的使用维护费用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在其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结构构件的老化和侵蚀而引起材料强度刚度退化、非正常使用、地基不均匀沉降、可能遭遇到雨、雪等作用而引起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损坏,因而需要有多次的维修、加固的过程,直至不能再维修、加固而停止使用,或虽可维修、加固后使用,但因需投入的资金过高或代价太大等原因而导致停止使用。一般地,减少初始建造费用往往会导致将来的使用维护费用的增加,所以要综合分析结构的总成本费用。在结构经济性分析的过程中,结构体系的细部构件,以及建筑使用的具体方式、组织管理、人员配备等都还没有确定,因此结构经济性分析中的结构使用维护费用根据各种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已有建筑的使用经验,按结构建造成本的一定比例加以考虑,并且为方便起见,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参考文献

[1]毛义华,建筑工程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结构分析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37.05亿元,人均GDp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经济结构分析篇5

关键词:汉中地区;住房结构;经济性

一、汉中住房的现状及问题

1.汉中住宅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房子一直是人们日常交谈不可或缺的话题。就汉中地区来说,总人口有380.62万人,全年GDp有509.7亿元,属于中小型城市,自200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急剧升温,新开楼盘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比过去有了较快的增长,房价也稳步上升。根据调查发现,2014年前后,我市对商品住宅的需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本地首次置业者的购房需求;二是城市拆迁户购房需求;三是外地(各县区以及市外其他地区)人口购房需求;四是一部分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的需求。

下面就汉中地区近年来的房价和已建与预建的住宅结构型式作了详细的调查,并且通过细致地分析研究而总结出来的结果如下。

从表1.2的数据可以看出,就目前情况来说,砖混结构的住宅所占的比率最大(76.97%),剪力墙结构住宅为最小(2.52%);而相对于将来的住宅发展建设中,砖混结构的住宅将有所下降,而剪力墙结构住宅将会得到大力发展(7.89%-57.14%)。从而进一步说明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所以在国内小高层住宅中占有一定的市场。考虑到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相比,汉中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在汉中地区住宅建设中应推广剪力墙结构住宅型式。另外,下图为汉中近几年来房价的变动图。

如图1.1所示,在2007年以前,汉中房价虽有增长的趋势,但是比较缓慢,从07年开始,房价大幅度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西汉高速建成通车,使汉中交通得到很大发展,07年到10年房价涨幅为近年来最大,之后10年至今房价仍在上涨,但涨幅较慢,虽然平均房价4000出头,在汉中有些地区房价其实已逼近5000元每平方米。

2.问题的提出

我们从汉中地区部分住宅小区的结构形式调查出发,综合多方面内容,提出在汉中地区住宅结构中发展剪力墙结构的可行性。

二、汉中地区发展住房结构的经济性分析

1.影响住宅需求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的因素:住宅需求和居民的收入是成正比的,居民收入的增加决定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而如今汉中市经济发展势头正猛,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住宅需求量的增长。

(2)城市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都直接地影响住宅需求量,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会造成城市住宅需求量的极大增长,即使城市人口总量不变,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造成住宅需求的增长。

2.结构与造价的比较分析

只有从汉中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来讨论,才能选择出更加适合在汉中地区推广的住宅形式。本着这种主导思想,我们针对汉中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来讨论更加适合在汉中地区推广的住宅形式。首先我们调查了传统砖混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如下表:

牢固性能牢固性一般,基本不超过六层牢固性很好,可以做到几十层

改造特点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的,你只能在少数非承重墙上做文章。多数墙体不承重,所以改造起来比较简单空间大小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适合开间进深大,形状自由的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造价较低,根据施工地点不同而造价差异不同。工程造价较高适用范围适合多层和低层的房屋适用范围广泛,高层,多层环保特点砖由粘土烧制而成,浪费耕地大部分原料都是工业废料,节能环保

再者,结合现在汉中大多数的住宅结构类型,我们提出新型住宅结构,基于汉中市的具体地理位置,新型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另外,要形成较大的建筑内部空间,以利于室内的灵活布局;配合建筑墙体改革,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从而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具有较低的造价,应使其综合造价与现有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说明:本概算只研究设计项目的地上土建部分。

新型民用住宅结构体系分四种结构型式,即砖混结构、大开间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大开间薄壁剪力墙结构和混合结构。本篇只对前三种结构型式进行经济比较分析。这三种结构型式均为六层,层高28m,塑钢门窗,水泥楼地面,坡屋顶,瓦屋面。三个单元,一梯两户,甲户建筑面积为109.26m2,乙户建筑面积为97.48m2,共36户,总建筑面积为3721m2。

(1)砖混结构:外墙和楼梯间墙为430mm厚,即在370mm砖墙外侧附加一层60mm厚加气混凝土。内墙为240mm、120mm厚砖墙。

(2)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为120mm厚空心砖与180mm厚加气混凝土,内墙为15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120mm厚加气混凝土及120mm厚空心砖墙。

(3)薄壁剪力墙结构:外墙为15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和160mm厚加气混凝土墙,内墙为15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和120mm厚加气混凝土墙及120mm厚空心砖墙。

通过表1.3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建筑构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虽然砖混结构的造价较低,按使用面积的单方造价低7%左右,但是后两种结构的使用系数要高10%左右。所以剪力墙结构,在经济性方面呢还是占很大的优势。

三、结论

综上所述,汉中地区住宅结构宜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住宅方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不但能够满足大开间的要求,而且其造价通常都低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框―剪结构。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剪结构虽然能满足高层住宅的要求,但是与此同时增加的电梯设备、防火、安全疏散等等的公摊面积都会增加,同时单位面积的造价也就增加了。所以从减少公摊面积降低造价的角度来考虑剪力墙结构更加适合在汉中地区推广。

(2)按占地面积来说,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使用率高。在相同建筑占地面积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比砖混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比较适合建造小高层建筑,这样在相同占地面积下,剪力墙结构的住宅相比砖混结构能居住更多的住户,因此这样的住宅公摊面积就会随住户的增加而减少,这无疑能减少住户的经济负担,降低住宅的价格。

(3)建筑面积相同(相同建筑布置)的剪力墙结构的使用面积大: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通常为200mm,180mm,小于普通实心(空心)粘土砖墙240mm。而墙体占的面积是建筑总面积的10%,所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能够节省大量砖墙所占的面积,从而增大住宅使用面积。同样的建筑面积,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所能提供的住宅面积远大于砖混结构。

(4)相对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住宅更方便于住户进行二次装修,住户可根据自己对住宅的要求对住宅的房间分布进行改造、装修。剪力墙结构在这方面更能体现人性化与个性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根据汉中的地域特点,在住宅楼所有的结构型式中,还是优选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备注:本课题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

参考文献:

[1]胡世德,《我国住宅建设与住宅体系的发展》,建筑技术,1998

[2]邬滋,《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与建议》,城市开发,2004.6

[3]韩学燕,《多层住宅框架结构与砌体结构的比较》,建筑科技,2004.2

经济结构分析篇6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内蕴线性模型;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内蕴线性模型对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3日

一、引言

经济增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控制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和适宜的财政支出结构,这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物质保障基础,同时也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实施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有效配置的主要措施。政府要想成为有利协调的杠杆,使财政支出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依赖于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还要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金额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各类财政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是政府职能和政府政策的具体体现,即财政支出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一项支出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项支出的减少,所以需要综合考虑财政支出直接的比例关系。财政支出结构的分类方法有:(1)按照财政职能划分,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和其他支出;(2)按照财政支出经济性质划分,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3)按照部门划分,可以将财政支出划分为不同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4)按照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划分,可以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5)财政支出用途划分,2007年进行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后,国家统计年鉴将财政支出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即2007年度以前的行政管理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交通运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吉林省统计年鉴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农业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行政管理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二、实证分析

本文以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研究对象,对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为此,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选取1984~2014年间河北省相关统计数据,对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在stata中先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分析、虚拟变量、多重共线并利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检验并建立内蕴线性模型消除异方差性、自相关检验,得出GDp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双对数模型。

(一)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搜集。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和河北省经济年鉴,以1984~2014年为研究期间,选取了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较大的八项财政支出,来研究GDp与财政支出的内在联系。本文选取的自变量包括农业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环境保护支出以及交通运输支出。数据来源为河北省经济年鉴。自变量分别用X1、X2、X3、X4、X5、X6、X7、X8表示。由于2007年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使得2007年之前缺乏X4、X5、X6、X7、X8的数据。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添加虚拟变量,分别用D1、D2、D3、D4、D5表示。D1为1表示存在社会保障补助支出,D1为0表示不存在社会保障补助支出;D2为1表示存在城乡社区事务,D2为0表示不存在城乡社区事务;D3为1表示存在公共安全支出,D3为0表示不存在公共安全支出;D4为1表示存在环境保护支出,D4为0表示不存在环境保护支出;D5为1表示存在交通运输支出,D5为0表示不存在交通运输支出。

(二)模型设定。设定模型首先要知道所选取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搜集的数据分别建立以GDp为Y轴,分别以X1、X2、X3、X4、X5、X6、X7、X8为X轴的散点图,大致判断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为确定模型形式做准备。

GDp分别与X1、X2、X3、X4、X5、X6、X7、X8的散点图,可以看出GDp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形状大致为一条直线,所以可以得出GDp与财政支出大体呈线性变化趋势。因此,估计财政支出和GDp之间的关系可选取线性模型来分析。首先,对各项财政支出与GDp进行回归。可以得到如下模型:

GDp=54.69+16.79x1+35.88x2+7.01x3+97.65d1x4-1126.19d2x5-80.35d3x6-85.14d4x7-32.18d5x8

(0.694)(0.338)(0.000)(0.375)(0.000)(0.000)(0.003)(0.001)(0.000)

(括号里是p值)

F(8,22)=2255.11

adjR-squared=0.9983

由得到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x1、x3的p值大于0.05,说明八个自变量之间很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在stata中输入命令:coldiag2x1x2x3d1x4d2x5d3x6d4x7d5x8得到条件数是176.98>30,说明各个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采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

首先GDp分别对X1、X2、X3、X4、X5、X6、X7、X8进行回归,并将自变量按R2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序:x2、x3、d1x4、d3x6、x1、d2x5、d4x7、d5x8,拟合优度越大,证明对GDp的影响越大。下面按上面的顺序对GDp进行逐步回归,逐步回归剩余自变量为:x2、x3、d1x4。为了检验是否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stata中输入:coldiag2x2x3d1x4,得到结果为:16.19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在stata中输入:regGDpx2x3d1x4;imtest,white

得到结果为:chi2(9)=29.62

prob>chi2=0.0005

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异方差。存在异方差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模型错误,也就是说线性回归模型并不是研究此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变换了模型的形式,采取了内蕴线性模型中的双对数模型进行修正。修正结果为:

Lngdp=5.36+0.482lnx2+0.0954lnx3+0.1307lnd1x4

R2为0.9834,F值为138.94

为了检验是否消除了异方差的影响,在stata中输入:reglngdplnx2lnx3lnd1x4;imtest,white

得到结果为:chi2(7)=8.00

prob>chi2=0.3326

p值大于0.05,说明此时不存在异方差。

检验序列相关时,本文采用了Dw检验,在stata中输入:tssett;reglngdplnx2lnx3lnd1x4;dwstat

得到结果为:Durbin-watsond-statistic(4,8)=1.789775

查Dw检验表得dl=1.28,du=1.57,由于1.189775介于du与2之间,所以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因此,对此问题的分析结果为:Lngdp=5.36+0.482lnx2+0.0954lnx3+0.1307lnd1x4

(三)模型分析。经过stata的实证分析,最终建立了GDp与科教文卫、行政管理、社保补助的双对数模型。双对数模型的含义为自变量每增加1%,因变量相应地增加β%(β为自变量系数)。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具体经济意义为科教文卫支出每增加0.1%,经济就会增长0.482%;行政管理支出每增加1%,经济就会增长0.0954%;社保补助每增加1%,经济就会增长0.1307%。

因此,为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可以从科教文卫、行政管理、社保补助这三方面合理高效地分配财政支出。

主要参考文献:

经济结构分析篇7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住宅;经济效益

钢结构建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其具有工业化程度高、建设周期短、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基础费用省、易于保证工程质量、绿色环保、抗震性能强等综合优势[1-3]。本文通过对高层钢结构住宅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的对比,从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钢结构住宅的特点。

一工程概况

(一)沈阳某小区高层钢结构住宅

本工程为沈阳市铁西区高层住宅楼,建筑面积为6795.12m2,层数18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的混合结构形式,楼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板,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外墙采用200厚粉煤灰空心砌块外贴100厚阻燃型聚苯乙烯板。住宅平米造价(不含水、电及配套)1236元/m2,工期约256天。

(二)沈阳某小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

本工程为沈阳市大东区高层住宅楼,建筑面积7128平方米,层数18层,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外墙为240厚现浇混凝土墙外贴80厚挤塑保温板。住宅平米造价(不含水、电及配套)1189元/m2,工期约338天。

二经济效益分析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住宅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由于钢材的轻质高强,以及钢结构住宅所采用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结构的自重比混凝土结构自重可减轻30%-50%左右,使得钢结构的基础费用明显下降,钢结构的基础费用在总造价中所占比例由混凝土结构的9.7%下降到6.3%,下降了3.4%。钢结构的平米造价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平米造价约4%,主要是外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费用增加所致。

三综合效益分析

(一)住宅面积利用率提高带来的效益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住宅相比可以增加使用面积,本文中两个工程对比钢结构住宅可增加使用面积6%左右。若按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住宅使用率提高6%计算,假设购买一套100m的住宅,用户将获得的潜在资金为100m×6%×8000元/m=48000元(按沈阳地区平均房价8000元/m计算)。

(二)施工工期短带来的效益

钢结构构件工厂制造,工地拼装,施工便捷,而且不受天气及季节的影响,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工期以加快资金流动。假设贷款2500万元,按照年利息率8%计算,则可节省利息44.93万元。

(三)其它效益

除以上效益之外,钢结构环保节能方面也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明显优势。钢结构建筑环保理念贯穿全周期,现阶段能达到65%的节能要求,建造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钢筋混凝土住宅降低30%左右,主体结构可100%循环利用且施工现场湿作业少,减少粉尘、噪声污染,节约水资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具有增加有效使用面积、施工速度快、基础费用低、布置灵活、环保等优势综合经济效益优于传统的建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绍蕃.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经济结构分析篇8

关键词:经济结构;演变;动因;趋势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研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其演变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同时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速该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步骤

1.建国初赶超型战略促成二元经济结构的建立

在建国初期由于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加上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像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2.改革开放后体制改革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到70年代末,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长期停滞,使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无法继续进行。

从1979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了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以1987-1992年为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资料来源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农业投入中来自农业内部的比重已从46.7%,下降为39.l%,而由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从41.7%,上升为44%。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以前,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从12.6%上升到17.92%,年均上升0.2%,而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3.6%,年均上升约0.81%。

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78年至1998年,共有13585万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平均每年转移为715万人。与此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9年的50.l%。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1999年的23.0%。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1999年的26.9%。

3.当前形势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二元经济,而且是三七开的二元经济,我国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每一年以10%的成长率增长的原因,主要就是二元经济的过热部门推动的,因此当前我们经济发展的组成超过一半都是固定资产,消费不到35%。因此,逼迫大量的出口,因此逼迫大量的积累外汇,因此人民币升值厉害。这个汇率的上升,打击到了二元经济过冷的部门,尤其是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

以大家熟悉的GDp为例,这是非常畸形的GDp,和欧美相比非常奇怪的。以日本为例,他们的GDp组成是以消费为主的,消费所占的比重是70%,而我们不是,我们的消费只有别人的一半,只有35%。那么我们的GDp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基础建设工程拉动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GDp几乎超过一半都是高楼大厦、桥梁高架等等,叫做固定资产投资,而消费只有35%,所以我们当前是一个消费力严重不足但生产却又严重过剩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担单任重道远。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特征

1.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虽然我国三大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999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7.7%,而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为50.1%,二者相差-3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3%,劳动力的比重为23.0%,二者相差2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劳动力的比重为26.9%,二者相差6.1个百分点。显然这种差异,第一产业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

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绝对对称是不可能的,就业结构的转换要慢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但中国的就业结构滞后性更为突出。世界银行在《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发展中国家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人均接近700美元时(1979年价格)达到相等,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两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也达到相等。我国的工业与农业产值相等,是在196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134美元时达到的,当时,工业为38%,农业为39%。到198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1.3倍,达到310美元,而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7.2%,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68.4%。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转换的严重失衡,造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扭曲。从工农业产值构成看,到80年代末,我国的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然而从就业结构来分析,到90年代末期,我国的第一产业仍占劳动力份额的1/2,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

2.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都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渐进的结构演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由于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与此相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特点。

我国1999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仅高于1988年的泰国和1991年的巴基斯坦,却低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其他各国。

3.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表现出与上述城市化发展规律完全不同的特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1999年我国制造业比重为42.7%,不仅大大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并超过了工业化后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达10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指标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的水平,为30.98%。

三、中国未来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到今年底,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般说来,特别是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很大的国家来说,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需要升级,产业结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2007年中国工业占GDp比重为49.2%,低于预测值0.8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工业占GDp比重可能超过50%,工业化的趋势和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仍将加强。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也会更加显著。

1.资源短缺导致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2007年中国能源消耗实际增长9.3%,电力供应增长14.9%。考虑中国能源政策紧缩及电力生产能力扩张等因素,2008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10%左右,电力供应增长15%左右。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而且经济基数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

2.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工业化。参考国际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比目前加快l倍,达到年均增长2~2.84个百分点,城市化将成为推动我国下阶段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首先,城市化步伐加快将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制约我国结构升级的“瓶颈”,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步伐。其次,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需求对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汽车、建筑、建材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直接作用,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相关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3.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产业将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过去几年,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及受其带动下形成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群,都充分地证实了消费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巨大的推动作用。到2020年,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考虑到中国l3亿人口的现实,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爆发出来的增长带动力量将是史无前例的。另外,我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左右,消费结构不在同一档次。这就决定了中国多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变将同时发生,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多层次的推动力量。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未来20年将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从衣食和部分用的需求,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住宅、轿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并拉动这些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期。

但是中国经济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约束。事实表明,2007年中国资源价格明显上涨,资源更加紧张。同时,生态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无锡等许多城市已经到了没有干净水喝的地步,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突出。2008年世界经济总体环境趋于紧缩,意味着世界市场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放慢。以上这些都将影响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更大。因此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演进、增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以结构优化求速度、以结构协调求效益日益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曾寅初.我国工业化与二元结构转型效果的历史评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4)

[2]曾寅初.我国工业化带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教学与研究》2006(8)

[3]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周爱民编著.《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李新安中国区域市场化差异的经济效应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3)

[6]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7]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

[8]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8期

经济结构分析篇9

[摘要]本文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指标以及行业等级差异评价指标对杭州市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行业协调性作了分析。从产业方面看,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从行业等级位差分析来看,金融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严重紧缺。研究结论对杭州市人员引进、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就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行业等级位差

近几年,杭州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89.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13.1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6%、9.0%和13.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50.2∶45.8调整为3.7∶50.0∶46.3。合理的从业人员结构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关等级指标来考察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协调性。

一、就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及对杭州市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分析的应用

从业人员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合理的从业人员结构能实现技术、物质和资本的高效率使用,并由人力资源要素合理利用引起各种投入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从业人员的调整要受产业结构的制约。

1.从业人员结构偏离度指标的构建

根据“塞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的基本思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国家,其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应保持合理的比例,超出这一比例的程度称为就业结构偏离度。

就业结构偏离度=(GDp产业构成比/从业人员产业构成比)-1

根据偏离度系数计算的公式,如果两者是完全协调的,则它们的比值应该是1,根据公式计算的偏离度就为0。若偏离系数变化趋向于0,说明两个指标的协调性得到改善,是相互促进的。反之,偏离度系数偏离0越远,即正值越大,负值越小,说明两个指标间的协调程度越差,即两者的结构不能互相匹配,不能满足相互的需求。

2.杭州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利用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数据,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

表1中计算出了三大产业各自的结业结构偏离度系数、总偏离度系数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系数对总偏离度的贡献率。其中:

总偏离度系数=第一产业偏离度+第二产业偏离度+第三产业偏离度

表1结果显示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偏离度系数均没有出现较大数值。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过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略有不足。从对偏离度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占的比重最大。2000年~2007年间,第一产业偏离度系数没有太大变化,总体上保持第二产业偏离度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偏离度系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不足情况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偏离度系数只有0.09015;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2004年增加较大,之后逐年减少,这与杭州市在2003年后包括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密切相关。杭州市在打造休闲之都过程中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方面的成效也是导致2004年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偏离度逐步减小的原因。

二、相关等级指标及对杭州市从业人员结构分析的应用

1.等级差异评价指标的构建

不同行业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其真实就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求C.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思想,采用“等级差异评定法”,采用等级位差对行业人员结构协调程度进一步分析。

行业等级位差=行业产值在GDp中的贡献排名-行业人才结构中人才数量排名

在排位过程中,两个等级排位位差越大,说明它们的不协调性越大,亦即该行业从业人员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适当程度更高,人才资源在该行业中的配置更加不合理。我们的划分标准如下:若某行业等级位差≤2,说明该行业就业人员供给与需求协调;若20,说明该行业人才供大于求;若等级位差

2.杭州市行业等级位差分析

表2数据是根据杭州市各行业产值及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得到的排位结果。由于统计口径不同,部分行业的数据是通过合并、拆分加以估算得到的。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年鉴(2008)》

根据划分标准,对杭州市2007年行业等级位差分析结果可以分为三类:

(1)人才供给与需求协调的行业

这类行业包括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人才供给与需求基本协调的行业

这类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中农林牧渔等级位差为4,行业就业人员略有过剩;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级位差为3,略有过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级位差为3,略微供大于求。

(3)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协调的行业

这类行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级位差分别为-9和-7,反映了这两个行业从业人员严重供不应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等级位差为9,反映了该行业从业人员的严重过剩。

从产业结构来看,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略有过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略有不足。2000年到2007年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不足情况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偏离度系数接近0,已基本没有不足。第三产业在2004年从业人员不足情况较为明显,之后逐年改善。从行业等级位差分析来看,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和房地产业严重紧缺。由于杭州市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来自在杭高校,今后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可考虑向这两个行业倾斜。

参考文献:

[1]杨益民: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的指标及应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张其春: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机构调整的关系研究.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经济结构分析篇10

1楼盖结构方案

1.1楼盖布置方式地下室结构常用的楼盖形式有主次梁楼盖、十字梁楼盖、无梁楼盖等多种结构型式,本文依据规范[2]对地下室顶板分别提出单向单道次梁体系、单向双道次梁体系、十字次梁体系、井字次梁体系、无次梁厚板体系、空心楼盖体系共计6种结构楼盖布置方案(图3),对其分别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以比较不同楼盖的经济性。

1.2结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楼盖平面布置形式,为便于比较计算结果,主次梁截面尺寸和板厚的确定以梁、板配筋满足相关规范及规程的设计要求,并使梁、板的配筋处于合理范围之内作为前提条件,具体如下:(1)结构梁、板的挠度以1/250作为控制标准;(2)结构梁、板的顶面、底面的裂缝宽度分别控制在0.2、0.3mm之内;(3)结构梁、板的保护层厚度按二a类环境类别取值,分别为25、20mm;(4)结构梁、板的配筋率分别控制在1.0%~1.2%、0.3%~0.4%之间。为降低结构用钢量,结构主、次梁上部设置通长架立钢筋,楼板采用双层双向钢筋通长布置为主;对梁、板支座处配筋不足区域另行设置附加钢筋。

2经济性比较

不同于常规楼盖,地下室顶板的厚度须按照规范[6]的要求考虑防水处理,本工程中所用楼盖a)~d)的板厚均取250~350mm;楼盖e)为无次梁结构,其板厚为500mm;楼盖f)采用现浇空心楼盖,依据现行设计规范计算及构造要求取其楼板总厚度为500mm。空心楼盖采用高度为250mm箱体填充,箱体底面为正方形,边长为600mm×600mm;箱体顶面及底面的混凝土层厚度均为125mm。

2.1楼盖梁板计算楼盖布置方案中的楼盖a)~e)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中的Satwe模块直接计算,楼盖f)采用规范拟梁法等代后,再由Satwe进行计算分析;配筋、挠度以及裂缝的计算采用pKpm相关后处理模块处理。按照结构设计原则进行反复试算,得到满足预设设计要求的各个楼盖方案梁板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其中,楼盖梁板的具体构件信息见表1。

2.2梁板材料用量综合图3所示梁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计算结果,得到其相应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见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对楼板中的混凝土采用空心箱体填充,极大降低了楼盖的自重并减小了梁板的配筋,故框梁空心楼盖方案f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最小。采用常规梁板布置的方案a至方案e中,方案b所示的单向双道次梁方案所用混凝土及钢筋用量最为经济。

2.3楼盖经济性分析材料单价取值根据2013年10月份《上海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提供的数据,分别查表选取对应的混凝土、钢筋和模板的价格。梁、板所用混凝土选用强度等级为C35的商品混凝土,包含工地运费与泵送费在内的单价按400元/m3计算。HRB400级的钢筋单价以直径规格划分,价格介于3620~3690元/t区间,统计计算时取其平均值3650元/t作为依据。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造价的计算,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按照60元/m2计算。

现浇空心楼盖中所用的箱体材料及其附属配件折算至单个箱体的综合价格约为95元/个。根据以上单价规定,对经过计算配筋设计的6种类型梁板进行标准柱网造价统计。为便于比较分析,将其换算为单位面积土建造价,见表4;其中,现浇空心楼盖中箱体的综合价格折算计入单位面积总造价中。从表4中可以看出,采用框梁空心楼盖方案f以及单向双道次梁方案b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最小,框梁厚板楼盖e的用量最大;方案f以及方案e的模板用量最省,方案d的用量最多;综合单价方案f最为经济,方案b略高于方案f。综合考虑防水处理以及管线布置等因素,方案b为最经济的楼盖形式。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