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城市的特色十篇生态城市的特色十篇

生态城市的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48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1

关键词:特色城市;生态型园林;规划;反思

abstract:theheightthatthistextstationdevelopsinthecity,carriedontotheLiunewlyarisenparkviewofthecityecosystemprogrammingwithinthisdevelopmentinsunCitydetailedanalysisstudy,elaboratedtheprogrammingoftheLiucityparkviewinsunCityandconstuctspecialfeaturesfromtheangleofspecialfeaturescityfuturedevelopment,andtosexgroundcarriedonthinkingandintrospectedinthefulfillment.

Keywords:charactensticcity;ecotypicgarden;program;introspect

1概述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与江西相邻,南与醴陵相接,西靠省会长沙,北连平江。市区位于浏阳河中流,境内三水围绕,河网密布,其中浏阳河穿城而过,捞刀河,南川河亦从境内左右蜿蜒流过。东部的连云山,大围山,九岭山等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使浏阳市三面环山,岭谷相间,对北方寒流起到了良好的阻滞作用。因此浏阳境内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加上境内至今保护完好的广袤的原始森林覆盖,使其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链保护良好。

2城市发展特色及城市功能定位

在我国,由于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中造成的局部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已给当地很多发展中城市带来了难以估计的后果。能源的过度持续消耗,自然环境的持续大量破坏,自然生态持续肆意无修复地践踏,让这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动的经济增长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各界人士现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政府和环保人士的强烈呼吁下,现今各种以绿色环保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和建设竞相在各地出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地球人共同的呼声。

对于浏阳而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速度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短短的十年时间不仅摘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贫困县”的帽子,还一举跃升为我省现在的经济三强县市,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究其原因,一是上千年历史传统的支柱产业浏阳花炮产业集团成功突围崛起,目前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花炮之乡”,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另一个原因就是浏阳市吸取了沿海发展中城市的经验教训,在招商时就杜绝污染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落户,在产业总体规划上则偏向于发展相对环保绿色对环境影响较少的健康食品、现代医药产业和高科技的现代制造业作为另二个支柱产业;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将城市的功能定位确定为生态型园林城市,远景目标争取创建我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将浏阳市营建成为适宜人们居住发展和创业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浏阳市传统的产业特色,外加不断发展的经济特色,以及独一无二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和历史人文特色让这座城市个性十足,魅力非凡。

3城市园林景观总体设计规划

按照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为35万以上,城市总建设用地为34.9km2,规划2020年城市绿地面积为14.7km2。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并顺应湖南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及浏阳市南拓东进的发展战略要求,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在整体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实施森林围城和“山水城市”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战略,构筑“碧水、青山、田园、绿城”的景观格局;实现生态化、园林化、人性化的结合与统一;规划制定了中长期目标为2011-2020年,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园绿地占16.5m2以上,具体规划指标见表1。

4城市园林景观特色规划

4.1城市园林景观指导思想

面向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更高要求,以生物学理论为指导,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树立城市生态绿化圈的新理念,通过高起点的城市系统规划建设,构筑浏阳市生态绿地系统。

4.2市区园林景观特色规划

主城区生态绿地系统在“一廊、二环、三区、四心、五带”的主控框架下,形成“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组团隔离,绿环相扣”的格局,以公园为主要形式大量拓展城市公共绿地,同时将市区周边的山林,河湖景观引入城市充分体现山水城市的特色。规划以山、水、桥为架构,形成环、点、楔网状绿地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模式。“一廊”具体指浏阳河生态走廊,浏阳河穿城而过,在城区形成带状公园,两岸各控制绿地景观的宽度为100m,共分为四个特色景区,分别是以“高峡平湖、繁花似锦”为主题的双江口景区;以“水上乐园,烟花淀放”为主题的赐金滩景区;以“江阁临风,轻舟临波”为主题的天马山风景区;以“绝顶揽胜,乡土情愫”为主题的西湖山景区;从而沿浏阳河两岸建成一条生生不息的生态风光带。“二环”指沿花炮大道与南环路形成的环状防护绿化带以及沿城市外环线形成的环状防护绿化带,这类绿化带以常青树木或风景林为主;“三区”是指天马山、宝塔岭、道吾山三个天然生态风景区;分别分布在市区周围,形成天然的绿色生态屏幛,风景区内树木葱翠,土地肥沃水草肥硕,为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另有“四心”即西湖山、翠园,长塘,新屋岭四个城市公园静静在市中心的四角,让日益现代化的城市平添几分雍容,还有淮川河、济川河、渭川河、浦梓港滨水绿化带及原醴浏铁路形成的绿化带,从而用绿色将浏阳市这座正在崛起现代城市紧紧包围簇拥。

4.3城市广场景观特色规划

根据浏阳市城市特色和人文特色规划的主题城市广场多达4-5个,分布于城市市区主干道和中心功能区,并辅之城市雕塑和生态型园林小品布景,成为浏阳市民休息与休闲活动的好地方。

一曲《浏阳河》唱遍大江南北,浏阳河九曲十八弯的别致风景让众多国人心生向往,位于浏阳市中心的浏阳河城市广场,以歌曲《浏阳河》命名,以盛情绽放“浏阳之星”作为雕塑主题,另配置下沉式音乐喷泉广场、浏阳八景园、江畔休闲广场、临江观景台等主题景观,占地面积达5万m2,动静皆宜,惟妙惟肖,充分诠释这座城市历史人文渊源和现代浏阳人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努力奔小康精神面貌。位于城市一角的另一个主题广场——花炮广场,则充满现代奔放气息,采用一个中心岛和四个扇形角方案,既互相独立,又互为呼应,中心岛主题雕塑“九曲浏阳河”,高30m,主题雕塑以燃放的彩色焰火作为主题背景,环绕长长飘带则蓄意城市特色九曲浏阳河环绕,充分展现“花炮之乡”浏阳人们对家乡热爱和未来的追求;广场中央缀满绽放的盆花和带状绿化,并辅之多个次主题景观,衬托起宽阔的城市广场绿地。此外,以“腾”为蓄意的将军广场;以“浏阳三花”为主题的才常广场,以“花之韵”为主题规划建设的新文路,让浏阳这座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充满现代化城市的独特韵味。

转贴于4.4城市生态型公园和道路的特色规划

浏阳市城市公园规划方面分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五类,浏阳市现已规划的城市综合公园有烈士公园、西湖山公园,新屋岭公园、长塘公园、料园公园、翠园公园、以及植物园等,其中建成的有烈士公园、西湖山公园、思邈公园等,外加天马山、宝塔岭、人形山三个生态风景园区;在城市公园布局上充分考虑公园的生活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大、中、小型公园均匀分布,市区内各类公园的生活性服务半径控制在300~500m以内;公园设施内容考虑各种年龄、爱好、文化水平居民的需要,公园以绿地为主,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公园在设计上突出植物景观,通过种植和设计使乔木、灌木和地被常绿树和落叶树搭配合理,并考虑季节变化,春花秋叶,为公园营建多种多样植物生态景观。

在城市各主干道除街道两旁做好带状绿化和风景树外,中间还设置常绿植物景观带,从而将整座城市的植物生态景观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也通过城市道路使整个城市园林生态概念得以发展和延升。

5建设现代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反思

通过对浏阳市近期和远景园林规划的研究和探讨发现,尽管整体规划中对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公园等作了比较全面并深具特色的规划,但具体规划的建设实施和管理还有待各部门的配合和加强。

笔者认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建设现代生态型园林城市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应体现在广大市民的意识和行为上,二者之间缺一不可。首先,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应从生物的多样性出发,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对水土的保持和生态的维护,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应将生态保护原则放在首位,避免大开大挖和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以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大的不利的影响;其次,大力发展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宜根据本产业的特点作好环保措施和废水处理,达到污水废水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水源;最后,应加强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市民在意识行为上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加强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让人也能成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让现代化城市、公园、绿地、河流,清新空气围绕在市民周围,真正实现现代特色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浏阳市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模式上,还是人城市区位、历史人文上都是一个富于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其创建我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尽管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但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城市规划科学完整合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浏阳这座有着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参考文献:

[1]刘源.城市绿洲文化溯源.小城镇建设.2003(12).

[2]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2

关键词: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发低碳展模式、低碳发展方向

1前言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两极消失、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碳排放量居于世界第二的水平,因此,坚持低碳发展理念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探索的重要途径。

2中国低碳城市的标准和发展方向

2.1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

对中国而言,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呢?2010年3月,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中国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该标准将低碳城市的评价标准确定为: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城市”[1]。该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些评价标准均为相对指标,即:如果某城市达到低碳水平,也就是说该城市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够确保城市所取得的进展与气候变化相一致,即缺乏绝对指标对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因此,在制定低碳发展标准时,绝对指标同样重要。

2.2中国低碳城市标准确定

2011年1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开展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的研究课题,最终构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四大类共30项指标[2]。规范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可以为低碳城市发展指明方向,为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提供标准依据。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能耗和碳排放构成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不同的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探索新的标准;国内部分低碳试点城市(如:深圳、吉林、南昌等)也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城市进行低碳城市发展所选择的路径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低碳城市发展标准时,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从低碳城市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能更加科学有效的确立城市低碳发展标准。

2.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方向展望

综合各类低碳城市发展经验,可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归纳为:综合型“低碳社会”模式和过渡模式。由城市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理论[3-5]可知:综合型“低碳社会”模式是城市发展与碳排放处于脱钩的状态,以英国、日本、丹麦等成功实现低碳转型的国家为代表,这种模式几乎关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过渡模式是现有的城市运营状态向“低碳社会”转型的一种中间过渡模式。根据各城市切入点的不同,可将过渡模式分为:低碳产业拉动模式、示范型“以点带面”发展模式和“低碳支撑产业”模式。

对中国而言,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目前大多数城市的低碳发展方式为过渡模式,而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以低碳经济为载体,因此,产业结构升级、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等应该作为当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案例分析:顺德区低碳发展方向研究

3.1顺德低碳发展现状

3.1.1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顺德区2005年~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如图1所示:

图1顺德区2005~2012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单位:亿元)

3.1.2碳排放水平现状

随着顺德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能源消费量迅速增大,2005年~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如图2所示:

图2顺德区2005~201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万吨)

3.1.3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

由以上数据统计可知:2005年~2012年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呈总体上升的趋势。

利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应用回归分析法,由2005年~2012年GDp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得出顺德区GDp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预测数学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顺德区GDp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测模型

参考城市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理论,结合顺德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数学预测模型可知:未来一段时期内,顺德的经济增长水平将持续上升,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也将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虽然增长速度逐渐变缓,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还不能达到完全脱钩的状态。因此,顺德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该选择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型“低碳社会”发展模式。

3.2顺德低碳发展模式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顺德区地理位置、产业、城市空间、建筑、交通、能源与资源利用等方面发展现状,将顺德低碳发展模式定位为: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导向,引领城市低碳转型的过渡型低碳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产业低碳化发展为主要手段,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节能环保、生产业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实现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城市空间高效开发和碳汇能力的完善,利用低碳技术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和能源与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系的一种过渡型低碳发展模式。

3.3顺德低碳发展方向研究

产业的低碳发展。依据低碳产业体系特征,结合顺德区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传统高碳排产业改造升级、绿色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扩张等几个方面来突破顺德低碳发展瓶颈,构建顺德低碳产业体系。通过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引领顺德产业向低碳转型。

其他领域的低碳转型。以产城融合发展思想为核心,通过产业的低碳发展引领顺德区其他领域低碳转型。主要路径包括:打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低碳城市空间格局;通过新型低碳交通网络的构建、低碳交通技术的应用等方式发展低碳交通,建设低碳出行体系;以太阳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式引导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加强森林、湿地及城市绿地的绿化建设,完善碳汇系统,增加绿化的固碳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构筑低碳生活理念,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为未来顺德的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低碳支撑体系与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引导产业转型、公共机构节能、公交优先、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引导城市低碳转型;建立并完善具有顺德特色的低碳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健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政策;设立“低碳发展专项基金”,确立专项资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机制,支持并指导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建设。

4总结

城市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城市低碳发展指明方向、确立低碳发展标准,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纵向和横向的评价依据。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

城市低碳发展可从产业、交通、城市空间、低碳技术等方面入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找到城市低碳发展的突破口,为城市低碳发展寻找针对性的道路。

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城市的低碳转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还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将低碳转型路径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城市自身的特征相结合,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发展指引。

参考文献:

[1]木子林.中国公布首个低碳城市标准[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3):94-95.

[2]李爱民,于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J].建设科技,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24-29.

[3]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3

陕西省西安市是千年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科教实力较强;又是内陆西部城市,经济实力不强。据此,我们把西安城市特色概括为三句话: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把西安的发展目标定为: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要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把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按照这个总体构想,我们着力从六个方面塑造和体现西安城市特色。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体现特色。合理继承和发扬隋唐以来的城市格局,形成具有中国都市传统的“九宫格局”。在干道的交叉点和起终点规划建设城市广场,构成城市景观节点和景观轴线体系。在主城区规划建设的新城区,其空间布局也以棋盘路网为特色,以保持城市空间布局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在处理城市空间布局与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关系上,变传统的产业园区为特色鲜明的城市主题组团,在保持中心城区古都风貌的基础上,在西南郊重点建设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高新区组团,在北郊重点建设以装备制造为特色的经济开区组团,在南郊重点建设以盛唐文化为特色的曲江新区组团,在东郊重点建设以生态环保为特色的灞生态组团。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上体现特色。西安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需要保护,不能大拆大建;而要发展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需要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为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我们实行“新老分治”的分区建设方针,注重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老城区以保护为主,在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前提下凸显古城风貌;新城区为居住、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同时以扩大城市绿地、保护大遗址凸显现代城市形态。老城区在功能和建筑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但又以历史文脉为内在联系,形成新老和谐共生的城市特色。

在文化上体现特色。城市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采用“城市主题文化”的发展理念,把“东方神韵”作为西安的文化定位,大力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政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立法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实现西安文化复兴。积极保持灿烂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丰富的近代革命文化,加快发展先进的现代文化,不断繁荣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并努力使隐性文化显性化,让过去在地下、在书本里的文化走上来、走出来、活起来,成为可视、可感、可消费的文化产品。

在建筑风格上体现特色。西安存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其风格有古典也有现代,如果在规划上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导致城市风貌杂乱无章。我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定了建筑风格分区控制的方法,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当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引导建筑风格的取向。在风格分区的基础上,对于特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城市节点和特定的城市地段,不但精选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而且对其周边环境也进行高质量的设计,严把风格特色关,保持群体和谐。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4

一、语义学对城市色彩的分析

语义即指事物本身所代表的概念及含义。所谓城市色彩,即指城市的公共空间一切外露物体表面在光的作用下被感知的色彩综合,广义讲,包括人工色和自然色两大类,狭义上主要包括附着于地面的建筑物、广场、广告、植物、草坪等,同时在城市人工色彩构成中,按性质划分固有色彩、流动色彩、永久性色彩及临时色彩,流动色主要包括行人服装、车辆等,固定永久色包括公共或民用建筑、雕塑等,临时色主要以广告、报亭、路灯等为主。

(一)城市色彩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情感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于城市内在实力,外在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城市发展表明,在文明初期,建筑的外表面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体现,此时,城市色彩主要受传统等级观念及自然风貌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色彩语义,如用白色大理石构造成的雅典卫城,不仅为了美观,更象征了雅典纯洁的民主社会,红黄色彩搭配的的紫禁城代表封建社会庄严的等级制度等等。

城市色彩同样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寓意是不同的,比如在传统文化里,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表示喜庆的正色,给人联想到热情、奔放,寓意着活泼、热情、兴奋、健康、饱满、庄严、革命等。橙色给人以温暖、明亮之感,寓意着积极、充实、华丽、辉煌等。现实中,不同的城市色彩不同,感受也不同,或兴奋,或悲伤,或喜爱,或厌恶,或明亮,或黯淡等。因此,在发展城市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同时,决不能忽略色彩的作用。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的存在,她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然而商业林立的今天,人们似乎忘却了对于城市色彩整体性的把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破坏周边的色彩整体性,导致一个城市的美观性下降,造成视觉污染,最后逐渐破坏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进而破坏城市形象。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的理解城市色彩的意义才能更好的给一个城市定位,通过鲜明的城市色彩增加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二)珍视城市色彩特质,突显城市特色

不同的城市在其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及其对文化的传承下,逐渐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质,而城市色彩也愈发走向成熟。其中,绝大多数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保护其城市特色,延续其历史文脉尤为重要。

在市规中,应通过合理的色彩选择以及材料的运用,以历史文脉为依据,继承并发扬,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城市。当一个国家或民族根据城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赋予某种色彩特殊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建中的主色调,色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每个城市都要学会珍视城市色彩特质,打造有个性的城市。

(三)色彩对于城市品格的影响

伴随着城市的出现,色彩便开始发挥效能,合理的城市色彩规划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有重要的协调作用,她即能构建出合理的色彩环境,更能塑造、美化城市品牌形象,继而提升城市品格。然而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课题依然处于薄弱环节。

二、形态学对城市色彩的分析

形态一般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两层意思的内容。所谓“形”即指一个物体的外形或形状,而“态”则是物体本身所传达的精神态势,形态就是指物体的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城市色彩的形态是从其色彩构成的空间结构形式而言的,包括形态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内涵。

(一)点——城市景观色

点是原生要素,第一特征是“小”,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第二特征是它的灵活性,有视觉调节之效能。第三个特征是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点的视觉特点常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在城市色彩中与点有关的主要包括广场铺装、绿化小景、雕塑、标识等点缀色构成。一般来说,城市点缀色所占的面积较小,才不至于影响城市整体色彩的和谐,同时又与城市界面色、总体色相辅相成。

(二)线——城市界面色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不同的线性具有不同的表情。如平行线使人感觉平稳、安定;斜线则使人不安定和具有前进感;垂直线挺拔向上具有伸展感等等。线除形外,在造型中的界限、骨骼都是由线起作用的,能分割、布局各异的形象和形态。设计中的点或面往往需要线的连接贯通,才能达到较好的整体效果。城市的界面是指城市的道路、公共空间和区域空间等可视边界,这些可视边界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线性界面色。线性界面色是城市色彩连接的纽带,它有效地将城市的面、点状色彩连接起来。色彩的城市界面色与城市的总体色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距离的城市色彩的感知,两者一起构成了城市色彩的线与面的关系。

城市界面色是连接城市点缀色和整体色的枢纽,从而构成步移景异的动态城市形象。因此,人们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可以考虑以道路为主线,不同区域、不同方向在注重其城市总体色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色彩区分,或者依据城市的环路或主次干道为原则来确定色彩的布局,并通过这种色彩轴线将城市节点、公共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脉络明晰的城市界面色。

(三)面——城市总体色

面的基本性格与线的基本性格相似。平面的表情有平整、光挺、简洁之感,曲面的表情柔软、温和、富有弹性等。若把城市总体色比喻成一个“面”,那么这个“面”的整体色应当在符合其特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运用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演化出清晰、分明的城市总体色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城市的宏观基调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结合城市性质考虑到该城市微观色彩的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色彩对城市的不同功能构成要素给予赋意,以形成整个城市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规划设计师,有必要注重城市主色调、辅助色及背景色和点缀色的形态语义分析,从而形成宏观的城市色彩印象。

三、城市色彩中形态语义的重要性

色彩语义学是研究色彩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城市色彩的形态语义设定就是对城市的形态和元素进行色彩的赋义、赋值,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色彩语义对人的视觉生理机能的影响,也要考虑色彩对城市物质形态语义的表达以及对城市非物质形态语义的传承等因素。

(一)城市色彩设计是影响人的视觉生理机能的重要因素

无论从色彩的物理性还是其对人所产生的生理性能,其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总能引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习惯性的去联想审美的情趣,同时给色彩披上感情的轻纱,并为此引发的象征性及其对于不同色彩产生的心理上的好恶。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因此,色彩是促使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不断的美化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二)城市色彩语义反映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同样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她具有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三个特征,其中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丰富的视觉美学信息,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首先,城市色彩与丰富的视觉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视觉美学不仅包括一座城市的内在、外在形态造型特征,同时色彩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充分体现其特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这与色彩的形态语义研究是分不开的。城市色彩不仅作为一种宏观概念存在,同时,对于特定的城市空间划分也具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上所说,城市色彩也体现了特定的人文气息,这与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色彩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代表了深层次的精神方面以及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城市整体色。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城市色彩之于传统社会历史、文化、审美观念的信息承载性,于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通往传统文化的媒介。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当代城市化急速演变的过程中,应正视杂乱无序的色彩现实,同时,充分理解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并更好突显其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徐雷.造型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孙烨,张德顺.浅议城市色彩与历史文化[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01)

[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张岁丰,蒋涤非,刘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0(03)

[6]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5

关键词:现代生态城市;新区规划;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很多属于城市边缘地带或者郊区都面临着重新规划、开发建设的问题。城市新区的规划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如何利用原有城镇基础进行合理改造、统一规划,如何保持与本城市风格的融合、文化传,挖出本城市的风貌特色,以及做好生态规划和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都是城市规划建设者不断思索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对现代生态城市新区规划设计要点进行论述。

二、现代生态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城市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城市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城市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城市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

2)地方特色原则。城市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城市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3)突出主题原则。城市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主题。围绕着主要功能,城市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展示城市形象、满足人们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城市布局规划。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个体,要和谐处理城市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城市空间意向。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三、现代生态城市新区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1)“田”字城。这种新建城市规划模式的初衷是解决城市中心绿地不足、大气污染严重而限制城市发展的问题。其基本思路是:1)城市新区中心为“十”字大街,便于建设为商业街区,沿“十”字大街建设商业服务设施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居民住宅、极少量花园式无污染轻工业企业,建成繁华街道,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背后为大面积公园、绿地,给处于城市中心地位的“第一张大饼”留下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2)主城区可建设四座大型公园或绿地,便于建成花园式城市。大型公园(绿地)包括植物园、水上公园、花卉园、文化公园、普通公园、森林公园、烈士陵园等,均可作为整个城市绿化、美化的基础;3)十字大街的四周可建设若干条环城街道,与市中心的“十”字大街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田”字城。

(2)空间布局。规划采用规则式几何构图手法,以地形的长边中线为主轴线,将市政府大楼置于主轴线上方,面南背北,负阴抱阳。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建筑规划格局,又顺应了现有的城市空间肌理和脉络。以政府大楼为中心,行政中心城市呈规整的长方形,以体现政府的庄严形象。规划在城市中央设置方形水面,以表现政府公正、开放、亲切、平和的形象。主城市区是市民进行文娱、交往、游憩等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主城市中央规划椭圆形旱喷,两侧的休闲空间以草坪为主,流线型的花灌木点缀其间,使得作为人造景观的城市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

(3)绿化景观。规划注重高质量的生态学效应,因地、因材制宜地配置草坪、灌木、乔木等生态要素。植物培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寒地城市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冬季由于缺少绿化,景观较为单调,城市利用率和其他季节相比不高。因此,一方面应选择适合于寒冷地区生长的植物类型,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并避免设置大面积的空旷草坪。另一方面,在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绿化设计夏季以遮阴通风为主,冬季以向阳避风为主。

(4)交通系统。我国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总目标,是构建满足城市基本机动性,支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安全、高效、经济、公平、低碳、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城市新区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构建、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既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需要,同时要体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推行toD模式;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城市规划中要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观念,把城市交通的系统观和可持续观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在管理和引导层面,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实现对交通总量、结构和分布的调控。(5)推广绿色建筑设计。首先要研究有效的政策策略。在政策方面,以全方位政策法规推进绿色建筑是最理想的方式。短期内可以以政府推进为主导,长期内辅以市场化方式。其次,要尽快完善行业标准。要尽快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标准及验收相关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科学指标研究。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权重因子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相互影响因素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数据库开发,开发辅助的绿色建筑评价软件。在技术产品层面,要加强创新,提升价值。

(6)更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理念。在很多城市,从地理上分隔的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或办公区成为城市蔓延、交通堵塞和污染加剧的来源。新兴的城市规划专家已引导人们返回到基于紧密联系的居住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模式上(toD模式),在功能分区和结构上强调生活—生产—休闲为一体的结构特色,小区居民能够方便地工作、生活、娱乐,避免了交通拥挤之苦,这样即集约土地、低碳生活又减少了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避免居民经常使用私有汽车作为旅行工具。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建设块状或带状的林地和绿地,使之能够辐射整个城区范围,这样既能美化绿化又体现了低碳生态且能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收噪声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新区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全局眼光,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社会文化、经济能力、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然后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和统一规划,从而依靠城市的发展来带动整个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6

关键词:山水城市城市特色宁国

abstract:Since1900,theusualstereotypeofurbandevelopmenthasbecomeobviouswithrapidindustrialization.thisisgoingtoofar,especiallyinthe21stcentury.

asknowledgeeconomyandeconomicglobalizationhasdevelopedconstantly,howtodevelopourcitywithoutlosingitscharacteristicsappearstobeoneofthemostimportantsubjectsinurbandesignandconstruction.

thisessaystartswithurbancharateristicsandthetheoryofbuildingasceniccity,andhasdiscussedtherolethatcreatingurbancharateristicsplaysincitydevelopment.

takingningguoCityasanexample,thewriterhasinvestigatedtheproblemsincreatingurbancharacteristicsandhasconceivedseveralsolutionstotheproblems.

Keywords:sceniccity;urbancharateristics;ningguo

引言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一座城市特有的风采、特有的韵律,也是城市的主要魅力所在。近几十年来,许多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对城市特色,没有进行科学深入地探讨,使得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和规划趋向同一化,“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千城一面”的现象已绝非夸张。甚至于某些颇有地方风采、自然景观的城市特色,也被相似的建筑物所掩盖,被相似的广场和笔直的大道所忽略。

“一个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座城市,强调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是其在全球舞台上立足的资本。城市特色蕴于多种形式与内容中,有民族的特色,有城市景观的特色,有产业功能的特色等等,而城市景观特色是一个城市特色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从塑造城市特色的立足点出发,把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对形成城市独特的形象和价值,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1、城市特色与山水城市

1.1城市特色

1.1.1城市特色的概念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包括城市内涵及其外在表现两个方面。城市的内涵,是指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城市内涵的外在表现即体型环境,指某城市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而就具体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而言,特色一般主要涉及与人的视觉相关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结构及景观规划设计问题。

从上述有关城市特色的内涵、不同阶段对城市特色的关注点可见,一个城市的特色由其“场所”特质和“非场所”特质所决定和体现。城市的“场所”特质主要体现在建筑形式、传统空间风貌、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绿化小品、区域环境等方面,而非场所特质则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特色、文化制度及人才、知识、创新等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各类城市地域文化、经济、自然相结合而成为发展特色城市的重要特质,一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或个性的城市脱颖而出,如水乡城市、滨海城市、高原城市、山海城市、沙漠城市等以地理风貌为特色的城市;服装之都、水晶之都、丝绸之都、玩具之都等以产业与资源为特色的城市;以及昆剧之乡、南音之乡、评剧之乡等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城市迅速为世界所了解,并为形成、维持城市竞争优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1.2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首先,体现文化记忆。从文化角度来说,每个城市特色都体现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基础。文化继承和发展如同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对传统的继续和借鉴。发展特色城市,目的就是要继承过往历史脉络,记忆历史,展现文化风华,使得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一起进步。

其次,形成品牌认知。特色就是排他性和独占性的资源,塑造特色城市就是要将城市的特性凸现出来,形成一种形象,一种标志性的独特认知。这种城市品牌的形成,如前所述,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也可以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二者兼而有之。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条件,城市的社会民族风情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的社会因素。虽然社会因素这个隐性因素,它大多是通过人工因素而显现出来的,但有时它也具有独立的意义。另外,诸如城市文化、产业等等都是城市特色的促进因素。相对于自然、文化等惰性的城市特色,通过经营城市的理念,也可以挖掘或形成新的城市特色,尤其后者,更具有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城市品牌的独特气质。

1.2对山水城市的认识

1.2.1山水城市理论的起源

“山水城市”概念最早出现在在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教授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中,提到:“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随后即引起了包括各级管理者、规划、建筑、园林界人士的强烈反响,他们与钱老书信往来,相互交流、探讨,使“山水城市”理论日趋深入、完善。1995年钱老在给高介华的信中写道:“生态城市实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基础――物质基础。建设山水城市要靠现代科学技术,例如现在正兴起的信息革命就可以大大减少人们的往来活动,坐在家里就能办公,因此有可能再下个世纪解决交通堵塞,空气噪声污染,从而大大改进生态环境。山水城市则是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意境是精神文明的境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此后,一系列论述山水城市的研究论著发表,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目标,促使山水城市的概念不断得以推广,并获得实际的建设效果和实施经验。

1.2.2山水城市的特点

第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人和自然是构成城市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自然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基础,人则是城市的创造者,是城市的核心内容。山水城市体现人和自然有机融合,高度和谐。这种和谐实质上是一种平衡,是人类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山水城市的发展就是不断寻求人类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点的动态的过程。这种和谐、平衡可以体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如“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就是一种科学的布局平衡;也可以体现在人工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平衡,如“小桥流水人家”所传递的东方古典美;还可以是人口和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场、湿地、水、能源等在量上的平衡。

第二,以人为本。山水城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要求将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山水城市的“以人为本”有着特殊的含义。现在很多城市着手建立社会医疗制度、社会养老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以及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保障。而山水城市的“以人为本”更强调在城市解决基本物质保障的基础上,着眼于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着眼于人的全面、长远发展上的“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向人们提供人与自然相亲的环境条件,满足城市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要;体现在建设富有亲切感、充满人情味的建筑;体现在建设优质的游憩空间和游憩产品,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还体现在积极促进各社区、各族群的交流、认识与融合,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总之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塑造完美的人性,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1.3塑造山水城市特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3.1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的角度研究和考虑城市问题,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崭新关系,是一定哲学基础上的环境观。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方式,成就了先民崇尚山水自然的传统生态意识。在传统的山水观念引导下,创造了苏州、杭州、桂林等千百个与山林水网有机密切结合的传统“山水城市”。常熟“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无锡被描绘为“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由此可见,山水成为城市的构成与构图要素。然而,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涌入,使得传统的自然观被挤下正统的地位,自然被简单的视为征服和奴役的对象。山水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被当作阻碍城市迅速集中、扩展的障碍。“移山填水”成为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广泛行为,并被当作人定胜天的标志,大量自然景观消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城市环境急剧下降,令人扼腕叹息。

“山水城市”的提出,是以生态平衡为理想的城市环境具体化。山水作为自然生态因素的代表,被提到与城市人工环境并行的地位。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人工环境构成城市系统中两个等同的子系统。山水与城市通过生态联系,建立起一种共生共荣的协调关系。山水作为调节保持城市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应受到尊重与保护。

1.3.2传承地域文化

文化是一个连续体。论及城市特色的必然性,也就是它的根本性,不是建立在人类的多元需求上,而是建立在人类物质和社会存在的客观差异性中。对城市而言,尤其是建立在城市所处地域的地理、气候及社会固有的差异性中,也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它所包涵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秩序可以深刻地超越表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革,持久地在现实中扎根并继续存在。“山水城市”是这种文化自我整合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传统山水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国社会文化体系的整合找到衔接点。因此在塑造城市特色的时候,必须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反映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比如素有“水乡”之称的江南城市,犹如江南山水画,清新秀美,韵味绵长,令人如痴如醉。与这种氛围相得益彰的是传统文化赋予的水乡街道固有的尺度感和气氛,其良好的比例关系也是秀美的,水乡的街道给人以亲切、宜人的感觉。这些别具一格的特色,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彰显出城市的独特魅力。

1.3.3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的经济活动包含了许多职能,随着地域分工过程的加深,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分化,专业化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市职能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要功能,形成一两项强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纵观国内外那些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城市,如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德国展览名城汉诺威、意大利服装名城米兰、瓷都景德镇、药都樟树市等,都是以其产业与资源形成的特色城市。因此,从发展经济角度看,一个有特色的城市会形成更好的软环境,尤其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会更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从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可见,城市特色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双向的互动过程。一方面,城市特色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城市特色的质与量。以特色产业带动特色经济的发展,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特色城市的发展,最终实现特色城市化。

2、宁国市山水城市特色的现状

2.1城市背景分析

2.1.1优越的地理条件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边陲,天目山北麓,水阳江上游。地理特点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市境内有水阳江、青弋江、富春江三个水系。其中以水阳江水系为主,分东津河、西津河、中津河三个支流,流域面积为2369.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8%。

宁国市城区坐落在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相汇合的河谷盆地,城市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万人。全市区依山傍水,牛头山、燕子山、嵩山尖等其他大大小小的山体,市内的三条内河:小南河,星河,龙潭河,崭新的城市及三津河两岸连绵数十公里的元竹林,形成以山、水、城、林为主要特点,融田园风光于一体,“三水穿城过,绿水青山满城郭”为特色的城市自然景观资源。

2.1.2丰富的自然资源

宁国市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据不完全调查,本市已知野生植物资源有162科1700多种。已查明拥有树种61科195种,其中三尖杉、方竹、香榧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宁国山核桃为华东地区著名干果;元竹品种多,竹材优良;南极的重瓣牡丹堪称南方牡丹一绝,早在清代就有“土人运往广东,价重洛阳”之美称;绿茶产量丰富,“黄花云尖”品种为全国名茶。

水域面积达32.8平方公里的港口湾水库,环境优美,水域开阔,已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确定为皮划艇项目训练基地之一。与港口湾水库相连的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被誉为“过渡带上的桥头堡,中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块绿色阵地”。区内主峰海拔1153米,有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植物千余种,拥有堪称中华一绝的成片甜槠林、多种珍稀植物及云豹、麋鹿、金钱豹、娃娃鱼、环颈雉等珍稀动物,专家称之为“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殿堂和基因库、可贵的净土”。区内景观丰富,以高峰十景为代表,集峰、水、石、洞、花、树、鸟、兽为一体。

近年来,宁国市还曾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安徽省园林城市,“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之乡”以及“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称号。

2.1.3悠久的历史文化

宁国始置县于东汉建安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取名意在祈求“邦宁国泰”之意。宁国城区自古就有“凤形夕照”、“巫山云雾”、等景观。境内更是有摩崖石刻、古陶遗址、山东寺遗址等众多人文景观。

2.2宁国市城市山水格局现状和基础

2.2.1完善的城市发展规划

宁国市总体规划起步于1983年,历经1987、1997二次调整并于2008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新一轮规划中,明确了宁国市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皖南地区副中心,皖浙边界生态工贸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重点培育适合宁国特点的现代制造业、都市农业,把宁国建设成为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打造成苏浙沪地区生态旅游度假的“后花园”。2.2.2完善的基础设施

近几年来,宁国市按照“东连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新建宁国大道,人民路等城市道路三十余条,完善了电力,排水等基础设施。通过对西津河滨河绿化带、宁阳公园、凤凰广场、锦苑广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和三条内河的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2.2.3较为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宁国市空间发展结合自然历史条件,按照“完善主城,北进南扩,组团式发展”的发展策略,形成“四轴、两带、五区一中心”的市域空间结构。以芜屯路、宁国大道和双龙大道为城市发展主要轴线,沿宁国市区西津河和小南河两岸建设50―100米宽滨河绿化景观带,规划形成六个片区。即城市中心区、城北新区、工业园区、凤形区、西城区和河沥溪区。老城区自由式的道路格局依照地形地貌自由布置,在近十年的改造中,道路体系已基本形成,较为合理。

3、宁国市塑造山水城市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没有协调进行

随着招商引资的推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大面积的挖山推平工程,对山体的破坏相当严重。城市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自然山水环境质量下降。

3.2山水生态景观通透度降低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连通性的降低,即城市中的各个功能构件(如道路、铁路、建筑物等等)分割了山水生态景观及视线廊道,使它们之间缺乏联系而降低景观连接度。二是视觉受阻,即在立体的视觉空间内,景观之间的联系被一系列不合适的建筑轮廓阻碍而缺乏景观之间的呼应。城市周围虽然山体连绵起伏,但是建筑对景观的遮挡较为严重,常常步行水边而不见水,抬头仰望而不见山。

3.3原有的山水性建筑缺乏保护,历史文化未能得到延续

宁国城中现无任何一个公共场所可以查阅城市中有关山水的传说和故事,传统的“景观”已难觅踪迹。正如周俭编辑的《在城市上建造城市》这本书中所说的:“一座城市的魅力无外乎出于两种情况,要么是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要么是城市拥有特殊的人文气氛。”而现状的宁国,则是两者皆无了。

3.4对山、水自然景观利用不足,缺乏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现状宁国城区对于山体和水体的开发基本上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对山体和水体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山体被闲置。西津河中段以外的其它河流两岸均未作为城市开敞空间,基本上被建筑基底占领,城市扩张挤占了很多传统公共空间,建筑密度逐渐加大,容积率也在增加。人们步行在城市街道中,偶尔可以看到山,间或看到水、桥,而真正属于人们感观的是无休止不停顿的店面商铺,增加了人在行进中的疲劳。

4、塑造宁国山水城市特色的若干建议

4.1高起点规划,形成合理的规划结构山水城市的规划结构应以城市中的水体为主框架,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以西津河、小南河为主组织绿地建设,沿岸布置带状的公共绿地,并连接点状的城市公园,形成环状绿化“廊道”,在主要过境道路布置20米宽的防护绿地,树立入城通道式的绿色形象,结合周围山体和田园布置生态绿地,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

针对宁国市城区“山抱城,城抱水”的总体格局,,规划城区结构布局可概括为:“一核、两楔、三廊,四库”。

一核:以宁国市城区各级绿地为核心。

两楔:加强常年主导风向和夏季主导风向上的山场的建设,形成两大楔块,构筑城市的两大引风区。

三廊:三条水系廊道,通过西津河、东津河、中津河水系廊道把四大绿库的自然气候引入城市,加强城区的空气对流。

四库:指板桥自然保护区绿库、青龙湾景区绿库、夏林景区绿库、石柱山景区绿库。以四库为支柱构筑城市的大生态背景。

4.2保护优美的山际线与水际线

宁国市建筑天际线与山际线结合不好,总体感觉太平淡,因此在规划中将城市中建筑轮廓线做局部修改,形成能够突出城市山际线,波动感强,识别性强的城市天际线。宁国市水际线蜿蜒曲折,无论从烈士陵园俯瞰还是在滨水区眺望,都具有很好的视觉景观效果,这种纯自然的曲线为城市景观增添活泼、动感的气氛,同时也给人的亲水活动带来的便利条件。保护河流水际线也要注重河流两岸建筑的形体及位置的选择,注重生态绿地的围合及搭配,为河流景观的俯瞰效果和透视效果创造条件。

4.3道路格局要对山接水

城市道路系统既要能建立起城市骨架,支撑起城市的形态,又要为城市性质和功能服务。作为生态旅游城市,宁国市的总体规划规划了两条重点旅游线路:一是市区---板桥自然保护区;二是市区---夏林自然风光保护区---千秋关。沿着这两条线路,是两条道路主要景观轴,一是西津河沿岸成片的毛竹林,二是东津河沿岸连绵的元竹林,形成一个“人”形的主要交通和景观轴线。宁国市城市原有的路网形式为自由式,规划的路网形式应延续以往的脉络,依地形、山势、河流的走向布局的特点,加强组团间的联系,充分体现山水城市的地形特点,风貌景观。规划建设的道路尽量做到,每条道路视觉走廊的尽端能看到山,沿河流走向的道路沿途能看到水,让山和水从自然环境中“跳”出来,让每一条道路都是一条视觉景观轴线,使城市的山景与城市中的水景均可以通过最便捷的通道渗透到城市的中心区域,让人们在城市中的各个地方都能够感受城市山水之美,而且由于山体形状的不同,很容易形成识别性强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景观面貌。如宁国大道,北接燕子山,跨东津河,南连鸡山,形成南北一条主要的景观轴;如城市东南---西北方向上,可以把牛头山---西津河---任新民广场---宁阳公园在空间上联系起来,形成一条主要的景观轴。这两条景观轴,都是通过道路体系把“山”和“水”联系了起来,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4.4建筑布局要显山露水

由于宁国县城地形为南高北低的盆地,建筑与地形结合较为紧密,整体统一于山体的连绵起伏中,形成建筑与山体景观的和谐融合。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宁国山水要融合更多的多层乃至高层建筑,运用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手段来分析、探求城市空间关系,使城市的尺度关系和空间序列兼顾现代化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态的双重要求。如在街道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山水环境的协调,街道两侧建筑不完全封闭,留出一定开放空间来借景;建筑布局与周边山水环境协调,形成有机建筑;高层建筑不沿山水做屏障式布局,增强山水城市空间的流动性等。让山露出来,让水透出来。

4.5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景观

宁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尊重自然生态、延续历史文脉。城市是一个建立在自然和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持续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发展要同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保护结合起来,不能相互割裂、相互对立,这是形成城市特色最基本的原则。宁国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首先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历史内涵,在历史文化,地方特色上做足文章。如有条件的,可恢复建设历史性景观“宁国八景”,“环城十二景”;宁国公主出生地就在现宁阳公园范围内,可在公园建设结合利用这一史实;可利用《红楼梦》这个著名文学品牌,积极创造氛围,深入探索“宁国”与“宁国府”的联系,利用与《红楼梦》一书中相吻合的“水月庵”、“通灵峰”、“风月宝鉴”等历史遗留景点,引导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山水园林景观。积极打造市委政府提出的“黄山脚下的明珠,红楼梦中的府地”的城市名片。既可形成独特的地方人文景观,也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6加强山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提高山水环境质量,对营造山水城市特色举足轻重。对山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6.1加强水源上游的水土保护

控制乱砍乱伐,可保持山体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避免河床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4.6.2保护建设好沿河生态绿地

沿东、中、西津河两岸中上游的原生态元竹林,应重点加以保护,严禁毁林办厂,毁林建房。对已遭破坏的地段,要组织栽种保护,努力恢复原生绿化。东、中、西津河两岸市区段,在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要做好控制性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建设好沿河两岸空间资源。

4.6.3营造滨河地段宜人景观

划定滨河功能区,坚决杜绝违章建筑现象的发生。坚持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决制止单纯追逐经济利益的无序开发,合理控制建设滨河建筑,布局小品、滨水广场、游园等滨水活动空间。在完善城市中心区绿化美化的基础上,规划培育大环境绿化体系,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形象设计,搞好城西湖、滨河公园等城市生态水系环境设计,控制好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组织内外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4.7城市雕塑等“公共家具”的选择要体现城市特色

如果说广场是一个城市的“客厅”,那么,城市雕塑、小品、路灯等城市公共设施可称作一个城市的“家具”。它们是依托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脉、升华城市精神,美化城市空间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城市雕塑、园林小品应以宁国市的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地方特色为主题,溶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增强城市景观效果,体现宁国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自然、勤劳致富精神。城市主要出入口、城市广场、道路交叉口,宜设立市标、主题性、纪念性雕塑。以体现宁国市地方特色,反映宁国人民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公园雕塑及街头园林雕塑,应把握各自的特色,以历史人物、地方民间传说、生活内容为题材;应树立歌颂为主题的雕塑作品;居住区雕塑小品应具有生活气息,富有情趣,企事业单位雕塑,则需反映企事业单位的创业、敬业精神;校园雕塑应以激励青年少努力学习、刻苦攻读为主题。市各居住小区等地均可设置不同题材的雕塑作品,供人们品赏。雕塑小品的题材、尺度、材质及其表现形式(抽象或写实),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性质、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创造良好的艺术气氛。

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贸易和文化都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宁国市要合理地利用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塑造山水特色城市的形象,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旅游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加大部门协调等诸多措施,力求在积极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同时,把宁国建成一个独具魅力的江南山水城市。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著,鲍世行、顾孟潮、涂元季主编.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m].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

[2]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黄虹.城市文化的意义与城市景观的特征[J].建筑与规划理论研究,2005(l)

[4]周岚.城市空间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6]石成球.关于城市特色问题的讨论[J].建筑学报,1991(6)

[7]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8]吴良镛.关于山水城市[J].21世纪城市发展,2001(2)

[9]于志熙.城市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版

[10]孙书存,包维楷.恢复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7

[关键词]城市绿道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5-0129-0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和政治效益而忽略了“城市特色”,导致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可以说是“千城一面”。未来三十到五十年依然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应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结合城市全面转型建设,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1城市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一词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其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绿道及其规划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区域-城市-场所”三个层面。其中在城市层面,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形态模型。“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特尔、罗伯特、杰克?埃亨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根据各位学者理解,在结合绿道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的意义以及城市本身对绿道的诉求,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绿道理解为,在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把各类自然或人工要素串联起来进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这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对城市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城市特色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具体到城市特色而言,就是指这个城市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风格形态,这种独特的风格形态是城市物质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的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当然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既然是特色,那就一定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同时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而且这个整体空间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类的建设,所以城市特色的特点还有整体性、时空特征和主客观两面性。笔者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两面性,客观上,城市的特色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主观上,城市的特色必须是能够被感知的,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城市特色的前提是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城市人文活动所反映出的地方气质是城市物质空间所体现的形象特征以及这种形象美。总之,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

3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从城市特色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素,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因此,想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在规划城市绿道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3.1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自然与城市相依共生,塑造城市特色必须以城市自然环境为依托。在科学组织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城市特色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因此,在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中,应该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同时人工与自然环境应该合理搭配和谐共处,从而打造一个城市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抓住自然环境的特色,充分发挥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在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开发和创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整个城市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城市绿道规划要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资源,要让这些自然资源从城市的背面走向城市的正面,将这些自然资源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结合形成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形态的“骨架”、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市民的共享场所。

3.2以人文环境为背景

在过去的一段时里,城市的发展偏重经济和政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但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需要经济更需要文化,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那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一个城市的文化形态,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特征,无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产,实质上就是保护城市的地方特色、场所精神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相结合不但能构筑城市亮丽的风景,而且能够发挥出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效益,进而实现一种城市双赢。不同空间位置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别,它们之间风格各异,特色分明。保护城市文化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保护城市人文精神、注重历史文态保护、注重建筑、街道、绿色文化。城市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同时结合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最后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实践就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以城市浓郁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城市居民,从而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一定要注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3.3以人工环境为切点

从本质上说,城市的人工环境必须能够体现和发展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城市的建筑物、市民的行为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的人工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的联系。城市人工环境能够传承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诉,塑造城市特色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传承当地地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结合其历史文化遗产,在绿道系统设计中提倡生态设计,最终串联起这个城市的绿脉、文脉,进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绿色文化系统,以这个绿色文化系统激发和推动这个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总之就是以城市绿道系统塑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方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3):40-43.

[2]周年兴等.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8

【关键词】历史名城;文化创新;地域特色

历史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文物保护与城市开发的碰撞、文明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文化发展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三个方面。历史名城发展战略应是:坚持保护第一思想,废除破旧立新意识;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制定名城品牌战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抛弃仿造人文景观,力求历史真实再现;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促进名城持续发展。

一、池州概况介绍

池州,一方萦绕历史神韵的土地,一片充满文艺气息的天国,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东邻金陵,南接黄山,西眺匡庐,是长江南岸的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特的地理位置催生出池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在这里融会流转,孕育出一代代文人墨客、风流才俊。

基地分析:白洋河滨河景观带位于贵池区西郊,景观临近杏花村大道,周边分布着居住区、行政办公区、教育区、文化区等,交通十分便利。基地有着特殊的自然地形,地势高低起伏,最大落差可达12米。

我们这次的开发目的旨在通过寻求滨河绿地的生态恢复与价值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立足现状提高开发附加值,形成城市空间的民俗风情展示带。

二、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理念

所谓地域特色就是某地区在历史积淀、文化背景、空问形态、民风风俗、物质构成、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人们的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是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内容。安徽池州市发展到了现代,“城在景中”是池州山水城市的又一空间特征,我们这次的开发目的旨在通过寻求滨河绿地的生态恢复与价值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立足现状提高开发附加值,形成城市空间的民俗风情展示带。

(二)地理特色和空间形态特色。在旧城改造中,应充分体现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原有的空间形态,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地域特色。旧城改造以前,白洋河滨河景观带周边建筑均为村民自建竹筒房,形态简单,缺乏特色。成功进行文化城周边景观改造后,这一现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三)文化梳理与总体规划设计。我们这次对白洋河滨河景观带的设计为体现池州特色的秋浦历史文化,设计从文物古迹、文化遗存、名人踪迹、民间传奇四方面对池州文化进行梳理,来作为景观整体规划和局部设计的依据。我们将整个景观分成五大块,分别是:秋浦古韵、秋浦诗林、秋浦仙境、秋浦乐章、秋浦禅茗。

(四)景观系统分析――“一轴三入五心六配”。一轴,即一条景观主轴线。方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规划,整条主轴线东西向900多米一线贯通,上置观景平台、座椅、亭台等一系列供游人观赏、游玩、休息的场所,配合花池、树池、跌水、小品,将900米的长距离景观线路联接起来,使整条线路更富有生命力。三入五心,即三条主入口和五个重要景观点。入口作为景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在连接景观主轴线的基础上,配合小径,也成为了五心中的三个主要景点。五个大景点做为本案重要设计对象,融合了当地文化特色,丰富了公园的主题,使广大市民更加了解这座历史古城。六配,即一些小型景观和休息场所。小型景观与休息场所的介入,不仅使幅员开阔的景观带的文化内涵更提升了一个新层次,而且还注重了整个景观体系的空间连贯性,使整个方案一气呵成,在设计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方案的设计充分的利用了基地的特殊地形,抓住了马路与沿河两个方位高低落差的特征,在设计中也站在施工时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角度,确定了打造一个自南向北由高到低的滨河景观带。

三、规划设计构思

1、设计理念。基地自身具备良性循环城市水环境,加之融于自然、变换自然、装点自然、取材自然的设计理念,设计将着力从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修养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社会公益价值及经济价值并重的角度出发,通过将以上水、岸、绿三种元素的重构,进而实现池州市缤纷色彩的民俗文化展示功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池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现代滨水景观――具有鲜明文化风情的亲水休闲开放空间、优美的生态景观体验区以及丰富的秋浦文化风情展示带。

2、设计亮点。设计在现有元素基础上,强调景观绿化及公共空间设计,同时完善交通体系,深入剖析相应的文脉资源,加强对区域风情的挖掘;细化白洋河不同形式的亲水岸线形式,对池州市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归纳,追求旧有基地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创新,通过“秋浦历史、秋浦故事”进行风情主题的演绎。生态景观园人文风情线从自然、科技、生态三大块展开,并分别衍生到文化、创新、环保的层面,力求自然生态元素的完美融合以及基地历史文化的强烈体现。再加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景观规划理念的创新,使此方案的设计实现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再生利用。

四、历史名城的文化发展

历史名城的文化创新与发展,要坚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水融,和谐发展。

1、坚持保护第一思想,废除破旧立新意识传统的历史名城保护理念。

2、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开发中,准确的城市定位是保持名城个性特色,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要为历史文化名城准确定位,就必须首先做好文物普查工作,其次是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战略。

3抛弃仿造人文景观,力求历史真实再现。白洋河滨河景观带周边景观进行改造规划将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整体环境进一步提升,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有得有失,池州市白洋河历史文化名城周边景观改造规划延续地域特色的方式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在旧城改造时借鉴。

4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城市:进行旧城改造应该着眼于将来,整合城市中的物质资源,同时依托城市中的非物质资源,以延续地域特色的方式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池州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塑造了池州市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城市风貌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加大保护力度,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守特色。

池州香格里拉滨河公园的建设将为市民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池州特色的城市现代城市滨水景观。

【参考文献】

[1]王淮梁.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2]王淮梁.城市家具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3]王光新.《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

[4]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华南理工大学.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1、城市园林的功能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所谓身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最有效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谓心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应该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并且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色彩的丰富绚丽,品味到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与历史脉络,从而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但草坪的生态功能有限,只相当于森林的1/25.光靠草坪来改善生态,改善环境是不够的。相比起来,建设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低矮的灌木林,地面上是草本地被植物的森林,其生态和环境价值就要高得多。国际上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森林对城市的作用。由城市森林构造的“肺部”吸纳的则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这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1.2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森林绿量是草坪的3倍。据测定,同样面积的乔、灌、草复层种植结构的森林,其植物绿量约为单一草坪的3倍,因而其生态效益也明显优于单一草坪。因此,为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的绿化方式是最优选择模式。而森林则有良好的参与性能,人们可在森林中尽享鸟语花香、尽情休闲娱乐,使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地相处。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并获得知识的启迪。美好的市容风貌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城市园林现状

   2.1城市绿地结构趋向单一,缺乏生态学指导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尤其是在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然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使人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佯在白桦掩映的林阴道上,便会使人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这种突出地理特征、凸现城市风貌、因地制宜而又经济实惠的绿化理念,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导法则。但这一法规近些年来在名为“现代化”实则西洋化的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削弱甚至否定了。于是原产于韩国、后风行于欧美、现风靡于中国的韩国草草坪大片大片地在城市铺起来了,不论这个城市地处东西还是南北,也不管这个城市是干旱少雨还是多雨潮湿;而一些适合在热带沿海城市生长的植物如槟榔树、棕榈树、椰子树等等,也被广泛引种到大江南北的城市之中。在这样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消失了,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可见,这种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从旅游经济的发展角度看,这种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也大大降低了旅游者对城市的兴趣,使他们将城市作为旅游的“站”而不是旅游的“点”,显然这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绿地生态效益重视不够,绿化体系亟待完善

   城镇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改受到重视。北方城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许多城镇都非常注意常绿树种的引进。当然,从丰富景观的角度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后,许多都处于濒死边缘,不要说发挥生态效益,仅仅是维持生命。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阔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尤其是建群种的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导致城市森林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森林生态效益。从全国城镇绿化的现状来看,除了城镇森林公园、城郊片林等原生绿地体现了多树种、多层次的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以外,在其余的大部分的绿化模式中,品种单一,抗逆性差,甚至是仅为造景而造景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类设计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于城市森林绿地建设自然化、生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2.3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

   如同建筑不是建筑材料的堆砌而是建筑思想的体现,城市不是建筑的胡乱拼凑而是城市建设思想的物化一样,城市园林绿化也决非简单的植树、栽花、培草,也并非仅仅是从生态法则角度来种植好花草树木,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树栽花培草活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的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和运用这些文化背景。然而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都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模仿别人的成功之作,如欧美式草坪的全方位推广,模纹花坛的广泛流行等。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3、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3.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3.2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

   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10

1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林业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林业是建筑在城市森林体系的资源基础上,是为城市服务的,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林业两者之间是共同发展、相互依托、相互存在的关系。(1)城市林业规划应当纳入当地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成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林业的建设应该是长久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林业是共同发展的关系。(2)城市林业规划的实质是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本系统与外系统,本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时、空、量、序四个层次的关系,实现效率、公平、可持续能力的建设目标。(3)城市林业规划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划,制定的规划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可以实施,并能做到长久的发展。总之,城市林业发展的好坏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林业建设就无法实现优美的生态文明城市。

2可持续发展对城市林业发展的要求

人类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一定要有所限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和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3西昌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绿化建设,把城市林业建设推向现代林业建设、建设生态田园西昌的高度,科学实施森林城市建设工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作为生态建设理念,做到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头兼顾,西昌市森林覆盖率达54.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8%。西昌市2007年和2010年分别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森林城市和部级森林城市。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一颗明珠,山、水、城相连,是西昌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邛海不仅担负着西昌城区及邛海湖盆地区居民的水源供给,还兼具旅游、灌溉、养殖、调节地区气候等功能。西昌市在保护邛海规划中,遵循着“突出生态、显山露水、具有田园特色,建设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的要求,在2010年和2011年围绕邛海分别建成的占地约133hm2的观鸟岛湿地公园和梦里水乡湿地公园。湿地中心的大面积水域和植被成功改善了西昌地区小环境气候和空气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野生动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部生物圈;湿地中心塑造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生态环境,成为联接西昌市民和自然环境的最佳景观,使城市湿地成为多功能的综合城市公园。目前,西昌把邛海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之一,依托邛海规划,绕“生态田园、和谐亲水”定位,突出抓好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探索生态田园与现代城市有机融合的途径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大规模开展邛海湿地恢复,大力实施退塘还湖、退房还湖、退田还湖的“三退三还”工程,加大截污管网建设,加强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投入20亿元以上,用5~10年时间,分5期对邛海湿地进行恢复建设。规划共三大片湿地,包括西北岸湿地、东北岸湿地、南岸湿地,总面积为820hm2。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建成后将与观鸟岛、梦里水乡湿地保护区连成一体,定位打造国际重要湿地。

4西昌市城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昌城市林业建设虽有迅猛发展,在改变环境、治理污染、降低噪音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特别是新建城区创建了较好的人居环境;城市林业的文化功能在近郊的邛海、庐山风景区也得到一定体现。但西昌城市林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1)西昌市中心绿化整体文化功能较差,没有突出的文化主题和艺术活力;(2)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古树(如榕树、柏木、黄葛树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绿化少了灵魂;(3)老城区生态环境并不理想,绿化覆盖率远远不够,繁华区和主干道噪声、污染仍较大,对城市居民的危害仍未改善,缺少相应的治理措施;(4)干道绿化、生活小区和工厂绿化量小面窄、参差不齐,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发挥不够,缺少舒适与宁静,植物的艺术配置较差,缺乏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虽然政府也在市中心投资不少绿化资金,但效果并不理想,原来固有的模式无法改变,存在绿地总量不足,空间层次简单,多为纯林、同龄、单层、单行,导致绿地空间利用率不够,垂直绿化被忽视,进而影响城市绿地生态效能的充分发挥。即便是绿化小区,建筑物挤占了人的视觉空间,整体的绿化面积不足造成了市中心绿色景观的逊色。如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城市游园和绿化小区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场所,对于改善和提高都市人精神生活质量势在必行。目前,西昌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较少,数量和质量都离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公共绿地分布不均,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休闲需求大,而绿地分布较少;人口较少的城市周边,应以节日休闲和旅游休闲的需求为主,虽然相对绿地较多,但档次较低,有待改善和提高。已建成的湿地公园在邛海和庐山的衬托下虽显自然之美,面积也大,但植物选种、搭配上,区域的布局、规划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红叶杨不应作为主风景线;其它乔、灌、花、草的搭配也很凌乱,在1期和2期湿地公园都没有特色鲜明、风格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景观带,没有能够突出不同季节、不同叶色、不同地域特色的色彩斑斓的奇妙景致等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5西昌市城市林业建设的建议

5.1统一规划,突出特色

根据《西昌城市总体规划》的宗旨,确立西昌建设生态田园城市,打造“彝乡水韵林城,五彩休闲西昌”的理念,加快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的、具有“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之称的品牌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营造全国最佳人居生活环境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体现时代风貌相结合,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具有西昌绿化特色的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打破单位的条块制约,突出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观赏性和功能性等,创建具有时代气息的可持续发展的西昌生态旅游城市。

5.2充分挖掘潜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在城市林业建设过程中,应根据西昌优美的自然景观格局和民族特色,吸取国外森林美学和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按照“天人合一、林水结合、林水相依、林水一体”的建设思路,构筑西昌“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实现森林、湿地等生态用地与各类建设用地的科学布局,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改善西昌生态环境,进一步美化城市人居环境,增强西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充分挖掘“彝乡水韵林城,五彩休闲西昌”的内涵。“彝乡水韵林城”包含“彝乡林城”和“水韵林城”两方面建设内容,应加强这两方面建设,从而提高西昌的特色风情游。“五彩休闲西昌”,是指西昌森林城市建设的特色和品质,西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特色树木景观资源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为“五彩休闲西昌”的打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西昌森林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西昌丰富的特色景观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根据人们的审美观和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按照“人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彩中”的建设思路,营造景色优美、地方特色浓郁的休闲景观带,形成具有西昌特色的山水相融、色彩丰富、芳香宜人的彩色休闲西昌,提升西昌城市生活品质。在此建设期间始终贯彻“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在建设湿地公园时,要综合考虑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利用与邛海紧紧相连和蜿蜒曲折的海河自然景观打造具有西昌特色的江南水乡,增添湿地的诱惑力。

5.3多元化筹措资金,强化管理

城市林业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投入较大的基础建设。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政策扶持。政府要把城市林业建设列入财政预算,从城市建设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城市林业绿化建设,编制好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确保城市林业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要引导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林业建设中来,鼓励和支持不同经济成份的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林业绿化,通过对城市林业绿化小区、游园、森林公园等绿化用地经营、管理权的拍卖,采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市林业,让投资者从城市林业绿化建设的市场运作中获利,提高投资者参与城市林业绿化的积极性。城市林业绿化具有特定的功能,应服务于城市,要实现城市绿化各项服务功能,必须进行精心的管理。根据季节变化,适时搭配植物,做到四季有花,常年有绿,色香交替,构成活的动感园林。加强绿地的水肥管理和依法护绿,保证绿地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定期对绿地内的休闲、娱乐设施进行维护,使城市绿地长期有效地为城市居民服务。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要以实用为主,不要过分追求高档次、讲排场,浪费有限的绿化资金,偏离城市居民的正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