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十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十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5:30:5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1

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复杂,与外资银行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业固有和新增风险进一步加大,风险管理能力随之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意义、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就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竞争默许,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对银行利率权限的开放,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它们会采取各种措施,以银行机构的放贷为例,贷款是银行获得利益的主要手段,因此商业银行在商业信贷上会采取主动的姿态,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不良风险,比如坏账、死账的产生,以此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论是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是技术、方法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存在差距,因此基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预防、回避、排除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全面风险管理要对所有影响银行目标的风险进行系统识别、评估、报告和处置,要考虑银行所有层面的活动,从总行层面的战略风险规划和资源分配到各业务单元的市场和产品,管理风险都应得到有效控制。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调整风险偏好和战略、加强风险应对策略、降低经营性意外和损失、识别和管理多重企业风险及抓住机遇等。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其一,商业银行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规避、分散、转嫁、控制和化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减少商业银行资产、资本损失,增强银行盈利水平,提高银行的声誉度和核心竞争力,保障银行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其二,商业银行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手段来保证从社会上融入资金的安全,可提高整个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可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维持公众信心,稳定社会金融。

二、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银行自身因素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自身风险主要是:首先是银行资金构成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满足公益的同时,必须要实现盈利,而行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就是银行的信贷业务,而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的前提就是银行要具有足够的存款资金,基于银行的特点使得银行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客户汇兑需求,一旦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会导致银行出现挤兑风暴;其次银行的资产规模带来的风险。维持银行经营的主要资金是来源于银行的流动资金,如果银行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之后,就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影响;最后主观因素引起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制度执行人的自主低下及对违章违纪行为的查处乏力,使问题不断蔓延,导致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去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二)银行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银行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银行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实现了经营主体化,也就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在市场中要自负盈亏,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需要独立的面对市场中的风险,一旦出现亏损现象,将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二是资金使用效益。如果银行所选择的客户对其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较好,就会减少或避免银行风险;当然银行选择的客户使用资金的效益不好,就会导致银行出现坏账、死账的现象,因此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将会使银行资金周转受到阻碍,从而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回流,影响银行收益;三是政策因素带来的风险。我国的宏观政策也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行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随着国家对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今年国家推出的存款保证金制度,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各大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在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并且将工作中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制度化规定;二是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增加。随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但是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创新了监管手段,尤其是近两年查处的多名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问题就是真实的案例;三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逐渐规模化、制度化。商业银行对各项工作的规定在不断细化,制定了科学的规则。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认识上的缺陷:一是商业银行对资金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细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属于国家控股,属于垄断行业,因此他们对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中,比如不少银行仍然将经营规模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忽视了资金结构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忽视对资产质量的考虑;二是对风险管理的内涵不了解。很多商业银行将风险定格在信用风险,认为信用风险是影响银行的主要因素,而忽视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因素;三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资金市场相对还不完善,因此银行的资金运作相对比较狭窄,另外我国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四大银行体系中,因此风险分散性不高。

(三)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内银行的审贷体制基本上是横向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四)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

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开展较晚,且发展缓慢,使得形成的机制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外金融机构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表现,这些正是我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机制落后的因素,尤其是目前我国缺乏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相对完善的执行标准。

(五)风险管理方法、管理技术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非常薄弱,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重视贷后检查而轻视贷前分析,重视定性分析而量化分析手段欠缺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评价方法不准确;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都有一些与风险有关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还没实现统一。这些系统的数据重复录入、系统间数据标准不一致、系统技术平台不统一,造成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影响了银行自身风险判断水平;同时,各银行本身都缺乏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风险分析手段落后,预警能力低下,常常是跟在风险后面亡羊补牢,缺乏预见性。

(六)风险管理工具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金融衍生产品成为商业银行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但是就目前现状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与国外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直接的反映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不足。

四、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新理念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开展实际业务和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精神动力,是取得业绩实效又保证运营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银行要培养与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营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首先,实现不同业务风险管理的差别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众多,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风险管理的差异化管理模式。比如在进行信贷业务时需要分析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行业及地区风险的分析等。其次,实现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的差别化。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企业类型也不同,因此他们的风险因素也就不同,因此需要银行根据具体的地区建立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其次各个业务部门要逐步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岗位,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使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三)改进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国内各银行信息披露工作还不规范和完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基于市场发育和监管理念滞后及会计信息不完备等因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以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定为基础,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域的关键信息进行准确核算,制定出最低的信息披露标准。同时,应提倡“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鼓励自愿披露。在制度设计上,要审慎授权银行开展对外信息披露。

(四)引进、培训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风险管理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一方面要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完善人力资源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商业银行要立足于世界,站在战略高度积极引进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网络体系。

五、结论

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我国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我国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葛林.欧洲商业银行的风险理念[J].金融经济,2012.

[3]张隽,朱明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2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最早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危机的冲击,如何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综合了资产风险管理和负债风险管理的优点,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20世纪九十年代后,在金融全球化、分业经营壁垒消除、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创新此起彼伏的时代背景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的进展包括在险价值法(VaR)和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等。现在,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市场风险VaR模型的方法和体系,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二、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新趋势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风险状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由此,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趋势。

1、要求银行董事会从战略高度认识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银行管理的最高决策层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到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制定有关风险管理政策。与此相适应,在组织制度上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以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要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既同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畅通,又充分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对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性。

2、加大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力度。新协议广泛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表明,金融监管正从着重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管。全面风险管理(eRm)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要重视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商业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新协议在保留外部评级的基础上,强调建立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并提出三个可供选择方案,即标准化方案、基础iRB方案和高级iRB方案,强调以内部评级为主导来衡量风险资产,确定和配置资本。新协议从过去强调统一外部监管标准转向多元化外部监管与内部风险模型相结合。

3、从事后的静态风险管理转向事前的动态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金融监管机构习惯于事后的静态监管,不能适应银行业的创新和环境变动,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反应。巴塞尔委员会的一系列文件,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原则,促使金融监管由事后的问题处理转向风险导向的事前动态监管。强调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监管。

4、更加重视强化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新巴塞尔协议将市场约束列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支柱,充分肯定市场具有促使银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功能。因此,要强化风险管理,就要促进市场游戏规则和内部管理规则的互补互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为了保证市场约束机制的有效执行,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全面信息披露的理念,明确规定信息披露包括核心信息披露和附加信息披露两种情况,综合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不仅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而且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资本结构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同时,加大对炮制和传播虚假信息者的惩处力度,遏制信息失真现象。

5、风险管理的措施不断趋于完善。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原则,新巴塞尔协议更多地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并提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的iBR法,即内部评级法。同时,它还要求进一步确认信用风险缓解技术来降低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把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商业银行纷纷制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细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逐步走上定量分析的轨道。同时,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逐步完善,银监会的成立,更是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一是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二是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新资本协议规定了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九个方面的最低标准,但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差距: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三是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的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也难以避免因岗位人员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弊端。四是风险预警信号滞后,缺乏先进的预警技术。风险监管工作还基本局限在风险形成后的监督、检查和责任划分上,缺乏对风险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分析预测,缺乏先进预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的制度化管理。

四、新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切实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应积极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增加银行规范的资本增加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水平,提高内部融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降低不良资产,减少风险资产数量;国有商业银行可向中央银行申请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来增加资本金,发行次级长期债券,补充银行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

2、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各商业银行要成立内部评级专门工作小组,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找出适应银行自身需要的风险分类特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要求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要建立一支风险评级专业化团队。对专业人员结构做优化调整,对现有人员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获得更新,从而确保内部评级体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机制。银行应完善自身的运作自律体系不断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改善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需要自觉地接受新协议的规则,以使银行自律体系具有明确的管理方向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不错和风险较低,所披露的信息令客户满意,就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新客户和投资者的支持。相反,如果银行的经营效益很差和风险状况不佳,那就会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和客户转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3

1.风险管理的体制性差异较大。

论文百事通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运作规范,具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2.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比较明显。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1)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2)风险报警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3)风险决策系统。确立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4)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5)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3.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4.人为的行政性垄断导致银行运行的低效率和高风险。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导致了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甚至是垄断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还是通过间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而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困难。

5.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盈利渠道狭窄,无风险盈利产品比例偏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是存贷利差,而中间业务、新业务等无风险盈利产品偏少、偏低,这样,就造成盈利越多,管理压力越大,管理成本越高,未来的风险越集中。

二、如何构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1.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所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离的现代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并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应明确区分出资人的所有权与银行独立法人的财产权和经营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银行执行管理机构并分别赋予其真正意义上的权利和责任。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原则.重新梳理产品和业务流程,相应调整组织机构、部门、岗位和员工安排,建立真正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有利于一体化营销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制,为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改革单纯追求数量型的经营管理理念,创建现代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化而来,在几十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经营管理理念。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涵盖银行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结合自身的实力、业务特长、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经营宗旨等,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才能使之真正起到统领国有银行经营发展的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单一的“贷款管理”、“存款管理”等数量型管理模式,树立起全面风险管理观念,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银行内部自觉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将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科学管理统一起来。

3.尽快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涉及到整个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和银行内部对于数据的采集和运用两个方面。从外部看,我国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刚刚开始,需要政府起到推动和规范作用,由政府协调,银行监管、工商、税务、司法等各职能部门配合,搭建数据平台、规范立法等.建立覆盖全国统一的企业代码、个人身份证标准,并确定其惟一性、终身性,以此代码或号码为基础建立整体信用数据库.汇集企业和个人的各类信息,并确保数据的共融、共享。同时,通过立法等形式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促使其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银行及其他单位提供、有效和规范的中介服务。

从内部看,国有商业银行在外部环境不够完善且短时期内难以完善到位的情况下,应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内部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采集的范围、来源和标准,加强对数据采集、录入和数据分析运用人员的培训.特别要通过培训提高有关人员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识别和把握,确保数据真实和准确.同时,做好自身内部基础数据的返回验证和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模式。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基础数据库的同时.也要相应改变对于各类数据分析、监测的手段,提高数据运用的技术含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尽量避免数据在内部各环节传递过程中出现的衰减和不实.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真实与准确。

4.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研究内部评级法(iRB).改进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和贷款分类管理方法。新巴塞尔协议对信用评级提供了两种方法、如果国有商业银行采用其中的标准法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求多数企业提供外部评级结果.但现阶段我国的中介评级机构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单纯依靠外部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确定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资产的信用风险权重是不妥当的。而如果不采用评级直接套算标准法系数.大多数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只能定为100%或150%.这将严重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敏感性。事实上,我国社会中介评级机构的现状在短期内是很难根本改变的,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标准法缺乏足够、必要的外部条件。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以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广为契机,积极推行内部评级法,建立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改进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的指标分类和标准值,科学考虑地区、行业、规模、性质等差异.改变评级的固定频次为动态频次,增强其时效性。使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并把信用评级的作用重心从单纯的信贷调查、审查和审批环节转移分散.增加对条件准人、风险预警、贷后跟踪管理等指标的重视和运用。当然,在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内部信用评级的一些技术性工作.也还要充分考虑借鉴外部评级机构的做法和意见。与此同时.进一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推进贷款分类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设立标准,把对客户的信用评级结果与其信贷分类结果结合,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某项银行债权的风险暴露程度.为实行内部评级法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经验。新晨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是与商业银行相伴生的产物,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最具决定意义的管理实践之一,也是衡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最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通过国内外商业银行近年来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训说明,加强风险管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近年来,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基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严格风险准则的迫切要求,逐步确立了“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全额的风险计量”的大风险管理战略,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全面推进,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已现雏形。然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目前依然滞后,从而使风险管理体系“徒现其形而未具其神”。同时,随着机构改革和业务拓展,各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是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为一体的综合性风险,风险管理形势严峻,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求迫切。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子系统,是指以银行企业文化为背景,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炼并通过由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知识层面共同体现、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家银行倡导的文化,决定了这家银行在市场上能够走多远。银行采取什么样的业务发展战略,风险偏好,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是否顺畅,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银行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在重大的风险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规章制度是否充分合理并得到贯彻执行,出现了例外情况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能体现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银行经营理念的影子。

因此,搞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银行治行之本、动力之源、持续发展之基,只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作为银行企业文化重要子系统的风险管理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保证和表现形式,四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全部内涵。通过四个层次的建设,形成理念科学、制度完善、“四位一体”的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

提升风险管理精神文化,强化风险意识

现代银行经营观念认为,风险具有双重性,它既包含形成损失的可能性,也是形成收益的来源。金融学的核心原则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匹配。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本质是通过管理风险而获取风险收益,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得额外报酬,这是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必然反应。在当今平均利润率不断降低的银行业,高效的风险管理与递增的规模效益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它应该被看作是为产生利润而承担的业务活动风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强化对风险认识的文化导向,赋予风险管理以明确的价值取向。

作为高级管理层应坚信,风险的控制过程能给银行带来价值,增进运行质量,降低波动性。高层管理者应在机构内部创造一种文化,向各层次工作人员强调风险管理人人有责,增强其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自觉性,并充分参与这一过程。

对于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的银行,要树立和推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绝非易事,文化的根系要触及思想和观念。通过持续宣传、培训、研讨,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基本原则,让整个银行更新观念和认识,统一思想和步调,为科学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

规范风险管理制度文化,完善制度框架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要求商业银行牢牢抓住制度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层面,构建具有商业银行特色的风险管理机制,让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制度建设,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并通过制度的运行来发扬和发展风险管理理念。

保证制度制定的科学性首先,在制度体系的规划层面,划分层次,明确确定各项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执行效力高低顺序。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层面,针对各个环节和阶段,建立全过程管理,形成固有的流程和权限。第三,在制度效果的反馈层面,完善信息收集和传导反馈机制,针对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度的修订收集信息。第四,在制度的完善层面,要有周期性评审、梳理、清理和修订制度,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保证制度持续有效。

强调制度执行的严肃性首先,必须推行管理问责制,使每位员工作为责任、权力、利益的集中点,带有约束地去负责任;其次,要建立对违规违纪事项的举报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强化激励机制,做到约束和激励并举;第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制订具体防范措施,从治本上解决问题。总之,要以制度的刚性来保障银行经营活动的依法合规。

形成规范的风险报告机制应高度重视事后的整改,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提高和升华管理水平,避免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被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相应负责的管理人员,使其了解事件发生真相;根据事件发生的性质和损失程度确定相应的负责层级,制定整改措施并定期检查、反馈整改效果;对事件全过程做好记录,根据事件性质分门别类,统计发生频率和损失情况,为计量损失和配置资本提供基础数据。

形成风险管理行为文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控制

目前,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构刚刚建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仅局限在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和风险资产的保全处置上,属于损失管理而非对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全方位动态风险管理此外,在风险控制的责任认定上,认为风险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与业务部门关联度不强。这些都与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要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必须突破目前意识上的局限,拓展风险管理的范围,实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源头监测、主动出击,建立系统化、上下联动、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预警、分析、报告、处置及后续评价机制。风险管理部门应树立全局观念,将风险管理工作始终寓于全行业务的发展之中、服务之中、协作之中,通过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主动管理风险,推进各项业务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夯实风险管理物质文化,提升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注重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定量分析技术缺乏;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的影响,市场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落后;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缺乏;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上严重滞后,信息的缺失和失真,直接影响了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加了困难。

从各商业银行目前和今后的业务发展来看,建立风险管理知识体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贷款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借综合业务系统上线之机,建立电子化、远程化、实时化的风险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搭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信息科技平台,建立透明高效的风险信息报告体系;三是研究系统、科学的资产风险量化和评级技术,从主要依赖主观判断向积极引入现代风险管理方法、模型和技术转变。

参考文献:

1.叶永刚,顾京等.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5

摘要随着经营活动不确定因素的剧增,财务风险及其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工商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来分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探讨其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现代企业经营中,各种内外不确定因素剧增,财务风险已成为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形成,不少经营风险较小的企业却因财务管理失败而被财务风险所葬送。”(郭复初,2000)因此,财务风险及其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处在金融体系枢纽的商业银行,它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承担风险以及保持市场竞争力的财务机制,实施有效地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导致企业的实际与预期效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一般的,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盲目的规模扩张、投融资结构不当、内部财务关系不明晰等等都可能诱导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本文主要以工商银行2009年的财务状况来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方法。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工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履约引致损失的风险。其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但资金业务、表外业务等也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对于贷款类信用风险,工行加强各类信贷资产的分类管理及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实施标准化信贷管理流程,并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信贷业务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资金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工行的资金业务主要进行投资和同业拆借活动,针对资金业务采取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授信额度控制、投资限额控制、保证金控制、最低评级要求和单笔最高权限等。

(二)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促使银行表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工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包括黄金)。

市场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市场风险的全过程,旨在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工行根据全行风险偏好,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

1.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是利率的不利变动引起的。工行利率风险包括收益率曲线风险、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其中利率敏感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日错配带来的风险是主要来源。利率风险分析主要是评估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之间的缺口状况,以及分析利率变动后潜在的敞口敏感性。2009年,一年以内利率敏感性累计负缺口973.22亿元,比上年末大幅减少10,044.12亿元,降幅91.2%。

2.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外汇敞口受不利的汇率变动影响产生损失的风险。工行确保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主要通过采取限额管理和风险对冲手段规避汇率风险。每季度进行汇率风险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

3.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而对银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其潜在来源主要有存贷款客户提前或集中提款、债务人延期支付、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变现困难等经营活动以及流动性资金头寸的日常管理。工行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流程化管理,及时满足全行业务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平衡资金的安全与效益。

4.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有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实物资产的损坏,it系统风险等。工行管理坚持“统筹管理、分工控制”的原则,通过明确各级管理层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中的作用和主要工作职责,建立合理有效的操作风险防范体系。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工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工商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遵循的原则包括收益与风险匹配、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风险分散、动态适应性调整等原则。积极推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和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建设。

(二)建立财务预警监控体系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银行的财务报表等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对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属于事前监测,并相应地融入到银行的财务控制、考核、分析和决策中。对无法规避和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记录,同时要对已采取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行评估总结。财务风险是不断变化的,新的财务风险出现,旧的财务风险可能减弱或消失,应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进行动态调整。

综上,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经营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6

(一)投行业务机构设置

目前,商业银行投行的机构设置主要有两种。一是设立单独的投资银行部,业务近似于内部综合经营的全能型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建行、招行等。二是将其投行业务下设至资金部或公司部。这样的银行包括中行、民生等。

(二)投行业务范围。

由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程度、管理模式的不同,其投行业务的种类和业务范围差别也较大。一些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相对成熟,产品种类也较为丰富,例如工行、建行等;更多的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开展了一些投行业务,如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但其并没有将这些业务作为投行业务进行管理,导致业务效率较低,不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银行开展的投行业务大多集中在项目投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发债等业务领域。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往往是通过表内发放贷款方式为客户进行融资,但由于该类业务不但100%占用信贷规模还100%占用风险资产,因此需要通过投行业务解决上述问题。

二、投行业务面临多重挑战

(一)同业竞争

伴随金融市场改革深化,国内银行逐渐意识到发展投行业务的重要性,并纷纷制定策略,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促进投行业务规模扩大。但是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的进入,势必对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带来挑战,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商业银行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面临诸多问题,这也成为投行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外部监管

为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规范了同业业务的分类和核算标准,使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的业务本质,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结构和风险实质进行风险资本计提和会计核算。

2016年2月,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要求将非信贷、表外业务等类信贷业务统一授信管理,建立各类资产的质量监测体系。

(三)各类风险逐步暴露,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投行业务的发展,其业务的风险特征也不断演化。早期,同业业务品种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后期,同业业务被多层包装嵌套,设置多重通道,交易资金方、项目方、通道方?e综复杂,操作风险被放大,在同业业务规范化、专营化后,风险有所降低;近年来,市场利率水平不断下移,资本市场波动剧烈,信贷资产荒初现,外部环境因素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投行风险面临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交叉的综合风险,加上各类资产的风险传染,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三、投行业务风险管理防控措施

(一)整业务定位,优化业务流程

综合经营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并不可持续,及时调整业务定位,逐渐将投行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尤其是伴随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未来,投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谁先抢占了更多的投行业务市场份额,谁就具备了未来金融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从流程优化角度看,由于投行业务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和审批效率,强化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业务流程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健全科学高效的审批制度,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审核指标体系对投行业务实施审查和审批。

(二)遵循“穿透”原则

投行业务在风险管理上应坚持遵循“穿透”原则:即要穿透资金最终走向,了解各方在业务中的角色,如业务中的底层资产、出资方、风险最终承担方、担保受益方、法律关系等,对于最终承担风险方,还要坚持穿透业务的利润来源,是来源于资产流动性溢价、资产市场风险溢价,还是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溢价,决不能因为同业交易对手的业务隔离和复杂业务结构就放松对风险底线。

(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制度体系

投行业务的制度管理需要总体的管理框架,全流程的操作细则。定期将个案批复的共性要求总结为该业务品种的管理通知,再将各类管理通知整合为该业务的操作规程制度;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保证各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和互相制衡,最终使业务流程类的管理制度与业务种类的管理制度形成纵向与横向交叉管理的网状制度结构,及时废除零散、重复的管理要求,最终形成完善的新兴投资制度体系。

2、强化系统支持

高效率的业务办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离不开系统的支持,业务操作系统要将制度管理体系中的流程管理、岗位职责、内控制衡等要求嵌入其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及系统的升级,如可通过手机终端登录操作,实现集中与外出业务办理的双重需求。

3、持续自查和督查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外贸进出口也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达26.43万亿元,我国外贸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情况,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走势难以掌握,全球范围内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2015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还是面临很多的积极因素,出口还是稳步增长的。在看到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赖账的风险性。在我国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际保理业务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的防范也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积极研究国际保理业务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Charpentier(2003)分析了保理和信用保险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出应从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体概念,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以互补,尤其是在保理业务中可以借助信用保险转移风险。王杰(2013)认为我国保理业务存在法律不健全、保理意识有待改善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出的建议有:提高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培养和加强风险防范,以达到加快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目的。因此,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问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出口背景下的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发点,研究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期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商业银行科学高效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

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现状

目前,国际保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2010的修订版本中定义:“根据保理协议,供应商为了获得融资、账户管理、资信调查、托收、买家信用担保等服务,而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而目前普遍接受的解释是:指出口商采用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进口商资信调查、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而出口商转让时可以获得70%-80%的预付账款与100%的贴现融资。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发展,图1显示我国保理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378,18百万欧元,上升10%,并且我国国际保理量占世界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保理业务结构存在问题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的对比,国内保理量明显比国际保理要高,并且每年差额逐年增加,而且有持续增长之势。

2.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仅把风险分为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国际保理上风险管理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商业银行不是采取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而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不同风险采取具体的风险防范手段。首先,商业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国交通银行设立了[1+3+2]风险管理委员会,且下设信用风险、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反洗钱三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各个管理部门都有统一的管理规范,相互合作管理风险;工商银行实施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国际保理业务的全部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分别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分别制定详细防范方法。比如中国银行为了降低海外机构信用风险,通过完善国家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加强评级管理,强化限额管控,完善国家风险监测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潜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有效控制了信用风险。最后,加强风险高级计量方式实施,通过采用较高级的风险计量方式,达到更好的度量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可能。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实际风险状况,就信用风险计量来说,已开发完成包括违约概率(pD)、期限(m)的内部评级模型、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建立起包括16级pD和5级LGD的两维主标尺以及由上述风险参数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Rwa)、预期损失(eL)、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oRaC)等工具。但是,我们在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也应该看到所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壮大。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但由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处于初期,风险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足,与国际先进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识别存在的问题

风险识别是对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良好的风险识别,才能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对于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较难识别,特别是信用风险识别难度最大,信用风险主体多,包括出口商、进口商、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在国际保理业务中,要准确、及时识别是比较困难的,主要的问题有:一是缺乏识别的优秀人才。各大银行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各大银行人员学历多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上,并且股份制银行本科与大专的相对比例要高于四大行,本科比例相对较高,学历高低影响识别能力。国际保理业务涵盖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领域,需要从业人员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商法、惯例等方面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熟练的英语运用等等。目前,很多相关从业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国际保理培训,在实践中也缺少实务方面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保理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可能导致从业人员不能识别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二是没有有效的识别方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比较晚,虽然其他业务也需要风险管理,但是由于业务不同,需要形成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识别技术。现行的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财务分析,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大部分基于财务因素,但是国外的先进识别技术对非财务因素给予足够重视,这限制了运用先进风险识别的方法。

3.2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度量存在的问题

对于风险度量,我国风险度量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定量测量风险,风险度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比较差,从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比较差。比如信用风险度量,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5C”原则、oCC贷款评级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等,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度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一逾二呆”、“五级分类”信用风险度量法、贷款风险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度量方法相对于国际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并且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更多是依靠信贷业务员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然后进行综合评定,主观性较强,影响度量的结果。

3.3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受到制约,商业银行缺乏再担保,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成本相对较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中,普遍需要采取抵押品的方式。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对进出口商、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比较差,对于进出口商和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只能采取事前的审查,而不是事前评估与事中的动态监控结合,并且传统的信用等级评定都是以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作为标准,而国际保理业务同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性质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就会导致评估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国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大部分采取事前调查评估风险,而在业务过程中,忽视风险变化过程,增加了损失的可能性。

3.4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对于风险控制方法,国际保理业务采取审批授信等直接控制方式,而不是直接控制与以定量分析等间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定量分析风险,并且强调事后被动的监督管理,而不是事前主动引导管理和事后被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对于风险管理途径,商业银行采取末端治理型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风险控制途径狭窄;最后,对于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尽管每一银行都有风险管理机构,但是比较单一,且都是对全部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的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并且需要拥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能够得以蓬勃发展应得益于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好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是国际保理建康顺畅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快信用立法工作。信用立法不仅应该涵盖信用方面,对信用中介也要提供一定的保护,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发展,应该出台相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中介组织的成立、操作和运行也要进行规范。二是加快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展开首先可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银行等的客户信息体系,可以得到客户的信贷情况、信用情况和拖欠还款情况等信息,然后,通过国家在全社会展开企业征信操作。当企业征信系统建立成熟,数据开放给需要的部门使用,达到数据开放利用,发挥数据的作用。

4.2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条件

4.2.1培养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国际保理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熟悉国际保理、国际外汇市场、世界经济动态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识别、度量、评价、决策、控制方法与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员最好能做到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国际保理风险发生之前,能够准确预测,主动采取避险措施,使银行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方面,对国际保理业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4.2.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电子化建设

通过资信调查,国家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可以详细了解进出口商的情况,而资信调查则依靠可靠信息来源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即采用eDi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FCi其他成员、国内外银行建立信息交流系统,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的传输,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建设,完善电子化。

4.3积极加入FCi,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协会的数量相对较少,缺乏与其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在风险管理上也缺乏其他保理商的协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入FCi,加强与国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学习他们风险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其次,应该加强风险研究,国际保理业务收益较高,伴随着风险性也较大,加之其业务复杂、风险种类较多,因此,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研究能力,可以召开国内外保理商的风险交流会,共同探讨风险管理办法。

4.4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进出口商的资信调查系统,分不同部门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相关数据也要善于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把信息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需要的部门。其次,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较为独立的执行风险管理职能,较少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客观的对风险进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部门专职进行风险管理,专业性较强。

4.5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政府监管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存在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对其中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对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而政府监管,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政府规制或管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某些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制约。主要通过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进入、退出、资质、价格及涉及国民健康、生命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来实现。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依然是信贷风险,但是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风险也日趋明显,与此同时,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则始终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领域。因此,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做好风险管理、量化与评估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较少,混业经营程度不高,竞争力较弱,在严峻的国际金融形势下,仅靠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还是不够的,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手段实施有效的监管来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运作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政府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二者之间互相制约的因素以及平衡点,并最终提出完善这两种机制的对策建议。

二、风险管理现状

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企业通过识别、计量和分析风险,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和化解风险。风险管理水平是制约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甚至影响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因此风险管理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整个金融市场稳定有序运行和发展进步的基础。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将分别论述三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一直是整个银行业最重要的风险形式,其根源主要在于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纵观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发展,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良贷款率。作为一项重要的银行财务指标,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之比)是信用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高低与银行经营稳定性成反比,通常情况下,不良贷款率应小于5%。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不懈努力,在降低不良贷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平均不良贷款率已经从2008年的2.42%降低到2012年的0.95%。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信贷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新增的贷款不完全是硬增长,很大一部分是表外业务转换为表内而来,并且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额高达9.6万亿元,这种贷款规模的扩大意味着计算不良贷款率时分母变大了,且远大于分子的增长,这种不同步的增长“稀释”了统计计算结果,呈现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明显减小的现象。因此,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并不真正意味着风险降低。2、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8%为达标)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国281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达到《巴塞尔协议Ⅲ》中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为了达到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虽然使目前银行资本金不足的状况暂时得到缓解,但这种大规模融资毕竟只是缓兵之计,要真正实现资本充足率达标,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应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二)操作风险。

近年来,由于监管不力以及个人道德问题导致的银行违规操作行为屡屡出现,操作风险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部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是造成操作风险发生的两个最主要原因,二者造成的风险事件数量56起,占被分析案例的78.88%,损失金额占比接近100%。其中更为突出的是内部欺诈,其引发的风险事件数目为41起,占比为57.75%,损失金额占比高达67.5%,这也增大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难度。另外,操作风险通常都发生在商业银行的支行,这是因为在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实行行政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一个弊端是支行一级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因此尽管总行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却难以对支行做到实时有效的管理控制,从而提高了支行机构操作风险事件的集中度。

(三)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加快,不确定因素的涌现加大了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中由利率和汇率所引发的风险是当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最主要的市场风险。当然,不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也是造成市场风险的隐患之一。1、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市场价值会因为市场利率的变化发生波动和偏离,这种现象即利率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偏高。2007年,央行为改善经济过热现象,不断地对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前后共计6次,2008年9月至12月仅3个月间基准利率就被频繁下调达五次之多,至2011年2月份,央行又对利率进行了3次调整,而在2015年下半年,利率已经调整了两次,这种利率环境的频繁波动,导致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还依然保持着长贷款、短借款的操作模式,进一步增大了利率风险的威胁;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的各项收入中,利息收入占比过大,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模式即为存贷利差收入,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显示,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例,从2008年到2012年两家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均在75%以上,虽然靠利息差额带来盈利的模式收益可观,但是随着资本金监管约束越加严格化,加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已经在两年前全面放开,商业银行放弃以大量放贷获利为主导地位的盈利模式来降低利率风险势在必行。2、汇率风险。如今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和居民更倾向于减少手中持有的外币数量,同时企业对外汇贷款的需求也提高了,因而当汇率发生波动时,商业银行将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并且,我国经营出口贸易的企业大多属于制造加工产业,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原本利润不高的企业经受更大的经营考验,如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增长居高不下,会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

三、政府监管现状

商业银行的政府监管,是指政府对银行的监督与管理,即政府或权力机构为保证银行遵守各项规章、避免不谨慎的经营行为而通过法律和行政措施对银行进行的监督与指导。主要是为了保护金融秩序的安全,保证中央政策的实施以及维护银行的公平竞争。应该说,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尽管2003年以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正式确立,但是在监管的有效性、监管手段的运用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一)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三部法律,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三部法律的实施是我国在完善银行监管法规建设方面的重要里程碑。但也应该看到,这三部法律都是在中国加入wto初期,中国金融业面临着逐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张时修订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受限于当时对整个金融形势的判断认识,从而使银行经营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这三部法律对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分离得不够彻底,而且在银行监管职责划分、不良资产处置、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等问题上,也没有很好地予以解决。

(二)监管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央行把监管权移交给银监会后,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权和影响减弱,而由此形成的多方监管局面又使得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显得较为分散。因为银监会并不是央行的下属机构,因此央行在对有关的监管信息收集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力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央行和银监会在职能上划分的不明确,使得当前形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监管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政府监管还存在一个由“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即监管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问题。监督制约机制包括对监管人员的制度规定及责任划分。在我国,监管人员在对银行依法监管的过程中无人对监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其是否秉公办事、廉洁公正,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当利益无从得知。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法律机制,同时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监管者的监管成效。因此,监管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有待完善。

四、对策建议

针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管理和政府监管上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应用摩根银行提出的Creditmetrics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来解决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Creditmetrics模型是基于VaR的信用风险度量系统,主要是以历史数据为依据来确定信用等级矩阵和违约时的资产回收率,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未来该信用资产组合的价值变化,并通过基于VaR的办法来计算整个组合的风险暴露。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组合价值的变化不仅受到债务人违约的影响,也受到债务人信用等级转移的影响,模型将信用风险与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转移联系起来,通过度量资产组合价值来确定信用风险的大小,模型输出结果是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

(二)应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供的三种计量操作风险的办法来度量。

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建立了一套针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特殊框架和程序,提出了“巴塞尔十原则”。新资本协议提供了三种计量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其中高级计量法又包括内部计量法、损失分布法、极值理论模型和记分卡法。

(三)应用久期模型来度量市场风险。

久期分析也称为持续期分析或期限弹性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然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某一给定的小幅(通常小于l%)利率变动可能会对银行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用经济价值变动的百分比表示),各个时段的敏感性权重通常是由假定的利率变动乘以该时段头寸的假定平均久期来确定。

(四)构建完善的银行监管机构体系。

包括明确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责、建立多层次的政府机构监管体系。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在出现央行和银监会职能重复的地方,更多让银监会发挥监管作用,而央行更多的是提供政策指导和监管方向的把握,与此同时,央行与银监会实行信息共享。

(五)进一步加强监管人员的准入机制。

在选拔人才时,除了注重个人学历、素质之外,也要考虑其是否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是否对相关领域熟悉等。加强监管人员的准入机制,应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金融监管当局内部先建立金融监管干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监管岗位,探索建立金融监管员等级制度,建立金融监管员任职资格培训考试制度,规范相应任职资格必备的知识能力要求;第二,要完善监管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制度,尤其要注重基层监管人员的培训,改变目前单一培训的方式,实行多种培训相结合,促进监管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构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市场约束机制。

首先,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加强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约束;其次,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使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时变得有序规范;最后,建立市场化的有限补偿机制,如存款保险制度,促使各类存款人主动关注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并加以慎重选择,充分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

(七)加强风险管理与政府监管的联动。

风险的防范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关键,风险管理起到了事后管理风险的效果,政府监督则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的发生,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有效的监管能发挥风险预警功能,在事发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同时应该重视风险的事前预警,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发挥自身的约束功能,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控制的双重保险。另外,为充分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银监会还应该要求银行增大信息披露力度并要求高管在风险管理中承担主要责任。

(八)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还不成熟、管理方面也有待改进,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方面不能完全照搬,应该讲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少华.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2]王建平.国有商业银行运行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张宇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区域金融研究,2013.1.

[4]吴俊,杨林,李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研究.商业研究,2012.6.

[5]梁力军,李志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及管理状况分析.管理评论,2010.5.

[6]宛璐.国外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其启示.学术交流,2005.3.

[7]李红侠.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金融,2009.1.

[8]安玉雪.基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探讨.特区经济,2012.2.

[9]李宝宝.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11.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2008年1月24日,法国第二大上市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宣布,旗下一名在巴黎的交易员因从事巨额欺诈交易而给该银行造成了49亿欧元的损失。这是一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典型案例,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银行业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操作风险管理一直是我国商业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自200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接连爆发了多起欺诈事件并造成巨大损失。当前,我国已经兑现加入wto时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承诺,因此,能否有效解决操作风险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的金融甚至经济安全。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对提高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其安全性、盈利性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与管理标准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做了明确界定[1],即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流程、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而造成银行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人员风险、系统风险、资本控制风险、产品和销售风险、流程操作风险、工作环境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同时提出了“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督以及市场约束以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地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可视为操作风险管理的最低标准[2]。第一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的本质在于使商业银行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并通过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度量规范判定其是否取得特定评估方法的使用资格。第二支柱即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督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按机构风险全貌评估所需经济资本,且评估程序必须由监管机构审查。第三支柱即市场约束要求商业银行及时公开地披露操作风险管理信息,以借助市场力量来促使银行稳健经营。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出现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管理理念失当、组织结构缺陷以及管理方法落后等三大原因。

1.管理理念失当

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理念上存在许多误区,归结起来主要有:首先,轻视事前防范而偏重事后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在操作风险出现引起损失后采取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缺乏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措施。其次,轻视对整个银行体系操作风险的全面分析而偏重对操作风险个案的查处。因此,导致如欺诈等案件的屡次发生。再次,轻视对高层领导人员的管理而偏重对基层操作人员管理。典型地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将精力集中于基层操作人员,却仅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离任审计而缺乏日常稽核监督,近年许多银行高层纷纷落马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最后,轻视对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而偏重审计稽核。多数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等同为操作性风险,因此往往将操作风险管理职能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而非风险管理部门,从而造成诸如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无人管理。

2.组织结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缺陷导致操作风险的管理出现问题,集中体现于风险管理部门组建不利,具体表现在:

首先,管理职责分散。银行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乏部门间协调。比如,安全保卫部负责安全保卫方面的操作风险,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操作性风险,科技部门负责系统方面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的分散使银行无法全面进行操作风险管理,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

其次,管理职能缺失。这在银行基层分支机构里体现得较为明显。我国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基本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仅在总行有设置风险管理经理一职,而基层机构基本没有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因此造成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的缺失。

最后,部门权力缺乏。主要体现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不强。我国商业银行大都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在部门设置上与一般部室平行而非直接隶属于监事会,因此导致该部门缺乏权威性,从而造成对分支机构的稽核监督容易,而对总行层面的稽核监督难以开展。

3.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以定性管理为主,多从管理制度方面入手,缺乏定量管理即风险数据库和度量模型的建立[3],从而给操作风险的科学度量和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造成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观性强且缺乏科学性,管理方法仍停留于较低层面。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设计

我国商业银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首要措施是规范操作风险管理流程[4],可建立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风险报告等流程。具体地:

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指导整个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商业银行根据其风险环境,通过选定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并设定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

操作风险识别是进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起点。商业银行可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分类运用决策树方法来识别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评估是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核心。商业银行可设置相关业绩评判指标分别对不同种类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受险程度。

操作风险缓释是缓解释放操作风险的过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其政策以抵御预期风险;通过资本管理以缓释非预期风险;通过保险转移异常风险。

风险报告存在于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风险报告为决策部门提供完整的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以促进风险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四、结论

操作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其安全性、盈利性和竞争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管理理念失当、组织结构缺陷以及管理方法落后等三大问题。本文建立了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风险报告等流程在内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力求通过规范流程逐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金约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17-2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篇10

一、支付结算体系概述

(一)支付结算体系

支付体系是商业银行为了给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完成货币债权转移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安排,包括支付业务、支付渠道、支付系统、支付条线组织架构、支付监管要求和支付相关运维操作管理制度等。

(二)支付结算业务

现代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主要以传统的“三票一卡”(汇票、本票、支票及银行卡)为主要支付结算工具,以电子渠道结算为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现金、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传统支付方式,票据类支付工具和卡基类支付工具和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以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例,近三年主要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如表1-2所示。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支票类业务依然占据重要位置,现代化支付系统汇兑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支付结算工具,已远超传统的汇本支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三)支付清算系统

在我国,支付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即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系统及第三方支付清算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各层级的支付系统逐渐相互连接,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支付清算体系总体构架。

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支撑各种支付结算工具和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实现了全国商业银行点对点连接、实时清算,加快了社会资金周转,提高了支付结算业务资金清算效率,降低了支付结算业务风险。

二、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部门规章制度滞后,支付结算业务监管流于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以监管部门制定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度为支付结算管理依据,但上述法规制定时间过长,已远远落后于当今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管理要求。目前商业银行支付系统发生了大变化,结算票据较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公转私业务条件进一步放宽和简化;对一些新兴业务,例如电子印章效力等电子银行业务问题尚需制度规范;空头支票行政处罚流于形式等等问题需重新修订和规范。因此,支付结算监管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已丧失其业务指引、督导和约束作用,亟待重新修订和完善。

(二)商业银行重业绩,轻管理,支付结算业务风险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重经营、轻管理,重存款、轻结算,注重效益、忽视风险防范。过于抓存款、贷款等业绩指标,注重规模效益和利润,忽视风险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商业银行内控不力,造成违规违章操作

当前,商业银行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中有些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内控控制流于形式、有章不循、违规违章操作是导致商业银行各类风险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商业银行流程因素带来支付结算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转型与改革的背景下,营运集中化处理渐成趋势,将会计业务处理由前台网点串行操作转变为后台中心的集中并行处理,使全面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其操作风险主要根源于人员、流程、系统等方面。

1、人员因素

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员工道德原因、因岗位职责混淆或因业务操作生疏而引起操作风险。

2、流程因素

主要包括内部作业风险和流程外包造成的风险。前者是由于业务流程设计缺陷导致作业流程在安防、制约监督机制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形成的风险;后者是在业务外包时因操作或管理问题而引起外包商履职不力,进而危害银行经济利益。

3、系统因素

指因业务系统失灵、或存在漏洞、误操作等因素而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风险。

(五)人员素质因素带来的支付结算风险

指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不能胜任其岗位工作;或在当前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和业务系统更新快、业务岗位调整频繁的情况下,业务人员不能适应新业务知识,接受程度较差,从而带来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

(六)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带来的支付结算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虽然在电子渠道业务领域采取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比如设置用户名与密码、动态口令等,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和业务风险,事前防范为主的防控体系潜在危机越来越大。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缺陷风险、技术漏洞风险、及黑客攻击等风险;业务风险主要是因一些客户对操作系统不熟悉导致误操作或因安全意识不强将账号、密码等泄露他人产生的风险。

三、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内部支付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先进经验,结合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修订落后或不适应现行支付结算业务的相关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修订后的《支付结算办法》应涵盖最新支付结算业务操作流程、新兴支付结算业务介绍和风险防范。对电子渠道业务内容进行重点修改和明确,切实起到指导和规范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作用,为支付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强化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需尽快构筑比较完善的电子银行法律体系。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支付结算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将支付结算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渠道,深入研究新业务新做法,重视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应在健全支付风险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明确商业银行、政府部门等对金融风险的管理责任,制定应急救助方案、长效保障机制,共同努力化解支付结算业务风险;还应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与发展后劲,弱化操作风险。

(三)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1、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各业务条线、重要岗位和重点环节的业务流程制度,特别是重要岗位应严密内控,实施科学的内控岗位分工。采取监控措施,加强操作流程管理。例如近期为加强身份核实,某城商行研发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录音录像功能,使个人身份识别和开卡环节更加科学严密。

2、健全内控制度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银行各条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独立开展的调查、评估、测试和分析的系统性活动。

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评价选取重要业务建立控制点,通过建立样本对风险点进行评估,最终确定各项支付结算业务内控风险比率。指标数值的获取大部分通过非现场系统模型库跑批,随着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侧重点的相应变化,适时调整各项指标的权重占比,从评价结果中归纳出各分行内控管理的缺陷环节,并选取样本对风险点进行验证,以对支付结算业务起到警示监督作用。对支付结算业务操作缺陷从制度的完备性、流程的合理性方面考虑控制薄弱环节,健全内控管理,防控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

(四)强化流程因素带来的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

1、制度规范

在支付结算业务大集中的趋势下,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制度是支付结算业务高效、低风险运营的基础和根本。应多方衡量业务集中化纳入范围,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及业务环节风险控制措施。科学评估制度的合理性,并根据业务处理和风险控制要求对业务流程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检查辅导

在对传统业务处理方式的检查辅导基础上,强化业务集中处理的风险研究,定期对相关业务进行专项检查,防患于未然,并确保业务集中化高效运行。

3、系统建设

营运集中化处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因而更依赖高科技信息和影像技术,易导致信息系统新型操作风险。应从以下方面来规避风险:

一方面要做好信息系统技术保障,设计及维护好系统,优化和拓宽系统功能,以满足集中化处理业务系统风险控制要求;另一方面要针对外部突发事件建立有效应急预案,将操作风险减少到最小。

4、优化组织架构

建议建立商业银行总分行前后台分离的集中操作支付结算业务服务体系,探索专营机构等多种经营组织形式。建立包括作业中心等完整的业务集中处理中心,实现后台业务的集中管理,提升营业网点业务处理效率,促进网点营销化转型。

(五)强化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和客户安全意识的提高。

首先是要加强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确保电子银行技术安全可靠。其次,将电子风险纳入全行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实现电子银行全渠道、全流程风险监控,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方式迈进。

(六)人员管理

商业银行在日常管理中要培养、引进电子银行专业人才,要加强对临柜员工思想道德及责任心的教育,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防范员工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应积极开展业务宣传活动,培养自律学习型团队,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风险责任意识。加强一线员工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技能竞赛,同时加强柜员考核和员工管理,从而防范支付结算业务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