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十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十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5:31:29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1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全球80%以上能源消费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世界能源将继续维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主要介绍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能源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第二,必须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第一,我国的能源发展的特点,第一能源需求增长迅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能源生产大国和第二的能源消费大国,是石油消费和第三大进口国。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需求较快增长。2008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是28亿吨标准煤,从目前的规划来讲2020年将达到38.5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很不均衡,煤炭、水能以及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陆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两者的距离一般都在1千到3千公里之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约化开发,目前主要是集中在西北的地区。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是能源安全,这里是能源总量不足,供应压力长期存在。从目前来看中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能源消费不足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这种压力非常大。第二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从1992年我国由能源平衡变成赤字,它的对外依存度出现到了2007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1%。第三,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从下面可以看出中国煤炭所占的比重是达到了70.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8.6%。从未来来看以煤为主的将长期存在。中国能源面临的环境挑战第二个问题是环境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从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的酸雨分布存在着很大的面积,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没有大气环境的空间,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第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增大。从目前来看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地区世界第二位,增量较大。无论是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是应对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都必须要积极重视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着供不应求、结构失衡、效率偏低、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因此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推动我国能源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于眉睫。第二,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电网作为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集能源运、配送和市场交易功能于一体,是能源优化高效配置的平台,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电网技术升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已经成为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前面的专家讲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都有了一些变化,从欧洲包括美国奥巴马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国家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些背景和目的。智能电网把减少碳牌坊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背景是信息、控制、通信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是非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能源的高速发展。第三,电力人性化服务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电力需求不断提高。发展目的是一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二是应对气候变化,三是通过新技术来改造老旧电网,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第四是提高能源和电力资产利用效率,五是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是提升劳动就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前一段时间公司也组织了各个层次去国外进行了考察,对国外的智能电网有一个总的综述。总的来看各国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不统一,研究实践也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国家对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也不相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电力发展需求、电网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我国提出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第一,国外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而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在电力发展需求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对电力拉动有限,电力新增不大。而我国对未来电力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电网发展阶段,国外的主要发达国家趋于成熟,网架非常稳定,我国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既要加快电网发展,又要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土木工程;生态设计;节能措施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socialeconomy,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civilengineeringwillbemoreandmoretotheeraofsustainabledevelopmentrequirements.thisarticlefocusesonthecivilengineeringofthe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analyzesthestrateg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guidanceanddirectionofthelink,andintroducesthenewbuildingmaterialsandstructure,urbandesignsuchasecologicalstrategyconcretemeasures,andto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cientificperspectivetryingtoplanthefuturedevelopmentdirectionofcivilengineering.Civilengineeringfield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putforwardsomeconstructivereferenceandopinions.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nvironmentprotection;Civilengineering;ecologicaldesign;energysaving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述

土木工程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到处都是繁忙的施工工地,四通八达的路网,翻山越岭的隧道桥梁,规模空前地水利工程以及全面城市化的建筑工程及其相应基础设施。但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国内已经显现出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恶化问题,可以推断:高速、高效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社会效应: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追求更高的文明;另一方面又会造成短时间、大规模的资源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开采殆尽,时常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气候异常、物种消失和原始生态平衡被打破等众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面对规模庞大的建设活动,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各种工程环境问题,成为当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土木工程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厂涵盖了道路、铁路、桥梁、建筑、水利等众多工程,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某些分支领域理论、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却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我们具体就不同工程分类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道路和铁路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公路建设近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并逐步向高架立体空间发展;而我国铁路虽然起步较晚,但总里程已经超过5万公里。可问题在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运输任务日益繁重,人均公路里程和列车载重能力都有待提高,成为限制人口流通,物流运输的重要因素,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周期性大规模交通拥堵的出现。正因如此,我国道路和铁路土木工程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现状还不容乐观。

桥梁工程

特别是我国悬索桥、斜拉桥的技术研究与建设施工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世界著名的十大斜拉桥中国占有六席,而目前仅有的600公里以上的6座大跨度斜拉桥中国占了4座,分别在南京、武汉、福州和上海。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大规模自然灾害频发,加强桥梁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和质量管理对我国道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建筑工程

在土地资源紧张,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我国建筑工程总体呈现层数增多,高度加大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进入兴盛时期,据统计1998年末,全国高度在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就已超过两百个,并且其中相当数量的高层建筑处于高地震等级地区。但高层建筑带来的不只是城市CBD价值体现,更有交通、采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环境隐忧建筑从本质上讲是土木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在解决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人居环境问题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和策略时土木工程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水利工程

我国近五十多年来,兴建了一大批用于发电、防洪、灌溉、排涝,开发可持续能源,治国安邦的水利工程,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全面结合的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以七大江河为核心建成了一系列防洪蓄水、河道堤防的土木工程体系。例如,水库数量由建国伊始的一千余座,增加到约9万座;又如南水北调和引黄济青工程的建设。数据表明,我国城乡水利工程蓄、供水能力较之建国初期增加6倍以上,年均减少水土流失15亿吨,累计水利工程治理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但是水利项目的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即饮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用水量激增等,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导理论和技术措施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导理论

作为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人类活动之一,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意义十分重大。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追求的科学理念,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全世界的地球居民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各国对此指导理论的研究和推进从未停止,联合国环境规划部门早在二十世纪初就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最高级别的纲领性文件,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涵盖了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材料的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坚持后项目的运营、维护,最重要的是土建工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处理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运用中矿产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等、高强度钢材等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土木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则着重开发智能设计、结构优化等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措施。

结论

土木工程影响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破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海波,颜其搏,徐子欣.浅析节能减排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2):147-148.

[2]叶俊辰,周丹.道桥工程电力系统的施工管理[J].科技向导,2001,(53):37.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3

1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过去公路景观设计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开展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无论设计内容或设计手段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有的研究也仅限于对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方面的探讨,全面且系统地对高速公路景观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与关注。近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公路景观绿化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1983年,我国交通部制定颁发了《公路标准化美化标准》,即GBm工程,要求道路畅通、整洁、绿化、美化,道路景物交叉协调,构成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的道路环境。在现行公路设计规范中,对公路线形与环境的协调等等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也考虑了某些景观设计的原则,如注意立体线形的舒畅,避免大填大挖,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和生态平衡等等。在某些地方,已有绿化园林公司承担了高速公路绿化方案的专项设计和种植栽培工作,设计手段也已经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伴随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公路的行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公路环境的保护也做了很多工作。由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1983年交通部制订颁发的《公路标准化美化标准》,已不能满足不同环境等级的公路绿化、美化的需要。此外,我国的公路景观环境建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公路绿化、美化效果也没有完善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公路景观环境建设的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对公路景观环境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容易造成建设资金的无端浪费;第二,道路绿化、美化科学性不足,忽略了道路景观建设应强调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统一;第三,道路绿化、美化技术水平低,绿化美化效果难以保证。

人们对公路环境问题的关注,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公路景观、生态进行探讨。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熊广忠先生是国内较早研究公路景观的学者。他提出,公路美学的基本理论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动视觉特性的应用,二是公路线性自身的协调,三是公路线性与环境的协调。他认为,公路要形成优美的景观,首先要搞好线性设计,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设计、施工不对其有大的破坏,公路景观要反映地方特色和公路特征。熊先生还对绿化间距以及景物印象的车速与距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任福田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考虑驾驶员心理特性的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其论著《交通工程心理学》成为公路景观设计的基础;徐吉谦先生在其新版的《交通工程总论》中,把公路景观单独作为一章,对公路景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长安大学张玉芬教授在交通环境领域也有很多贡献,对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了较多的工作。

2公路景观特征分析

“景观”最初的含义更多体现在视觉、美学方面,即与“风景”、“景物”同义或近义。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人开始用社会的和生态的眼光关注生存环境。人们对景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拓展,不再把它当作仅供人欣赏的视觉关照对象和毫无生机的地表空间景物,而认为“景观是在地貌运动过程和各种干扰作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即:景观同时体现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的交流和融合。公路附着于大地表面,属非自然环境,是具有供汽车行驶功能的人工构造物。因此“公路景观与单纯的造型艺术、观赏景观等存在显著不同为满足车辆通行功能,在具有自身形态性能、组织结构的同时,又包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等涵义”。也就是说,公路景观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功能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是公路与周围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综合体系。

2•1公路景观特性

公路穿越荒野、沙丘、农田、湿地、丘陵和湖泊等各种自然地貌,生态结构复杂,景观类型多样,故公路景观不同于城市和乡村景观,也有别于自然山水和风景名胜,它有自身鲜明的特性。

2•1•1带状性

公路是线性构造物,公路景观也就随公路的延伸而连绵起伏,形成一个宽窄不断变化的带状空间。乘客被限定在带状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因此其视线将受到一定局限。但通过这种带状空间横向宽窄的不断变化,或峰回路转,或豁然开朗,或盘山而上,或涉水而过,纵向绵延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跨越不同的气候带。虽然乘客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单一的线性运动方式,但因沿途宏观景观的交替变换、细微景观的丰富性和特异性,非但不会使运动过程有单调感,相反时常会有惊喜发现。

2•1•2动态性

公路景观以动态序列性景观为主。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乘客以高速运动方式在公路线性空间内行进,因此公路景观有别于以步行等低速运动或静态方式欣赏为主的景观形式。受高速运动的影响,人的视觉接纳能力限制,乘客只能走马观花对公路景观留下整体宏观印象,而忽略较多细节。同时,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方向使公路景观也具有典型的单向序列性,即使对同一公路,因来去方向不同也会获得不同景观印象。当然,在公路沿线合理利用景观资源,适当布置休息服务区、观景台等设施,也可使游客有机会欣赏静态景观。这种局部的静态观景,不仅有利于缓解游客因长时间高速浏览窗外景致所造成的视觉疲劳,也有助于丰富整个旅途体验,做到动静结合

2•1•3四维性

公路景观不只是位置变化的三维空间,它还与时间存在密切关系。这种四维性不仅体现在前后伴随的空间序列变化,也体现在周边环境的季相、时相、位相变化以及人的心理时空变化。

2•1•4多元性

公路景观由自然的和人文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多种元素构成。它既满足运输功能,同时又要被赋予一定的历史、文化、地域和民俗等内涵。以往对公路景观的理解多局限在视觉品质的考虑和评价,而实际上乘客的感受是全方位的。虽然还是以视觉感受为主体,但听觉和嗅觉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清脆的鸟鸣、混杂着淡淡青草味的新鲜空气都同样能给驾驶人和游客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

2•2公路使用者要求

公路使用者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路域居民及游客等,欣赏者不同,视点不同,对景观要求也不同。驾驶员和乘客以欣赏公路动态景观为主,路上行人以欣赏静态景观为主;路域居民及游客等所欣赏到的则为外部景观。

2.2.1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人类需要生存的同时,也需要美。公路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隐含着与自然、生态等诸多平衡,人类的活动应以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界的平衡为前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平衡,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的价值。自然界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经济价值、多样性价值和审美价值,但人们往往只注重第一部分,而忽略后两者。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巨大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和,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材料、能源、药物等,还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对稳定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所需要物质100%来自生物圈,其中2%靠水体提供,98%靠土地提供。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维系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大自然秀美的山川、奔腾不息的河流及蓝天白云构成美丽的图景,使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愉快,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生机勃勃、多样统一的自然景观,对人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维系人类生存的精神财富。

2.2.2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人类从自然中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始终存在着“返璞归真”的愿望,“钢筋混凝土森林”是人们必将厌倦的对象。在公路景观的构成因素中,自然景观空间分布广阔,随季节变化个性明显,是公路景观环境的主体,它决定了公路景观的基调。公路使用者要欣赏的是公路景观的自然性和原始性,任何喧宾夺主的非原生景观均会对自然的主题造成破坏,形成视觉和心理污染。从另一个方面看,公路景观是“此”与“彼”的相互作用。所谓“此”,是指公路自身景观,所谓“彼”,则是指公路沿线景观。公路自身景观和公路沿线景观的这种相互作用以协调性为纽带,以共同塑造公路景观的整体意象为目的。公路使用者对公路景观的整体意象,是对公路自身景观和公路沿线景观的分别意象,以及对其间关系的联想所组成的具有统一情感激发作用的系统。按照系统论原则,整体意象不是各部分意象的简单叠加,而是各部分意象中共性部分的升华。如果部分脱离了整体,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为此,可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关系,以及公路自身景观与公路沿线景观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公路自身景观的营造不必求“新”,而应求“融合”。

2•2•3景观的多样性

人类具有足够的好奇心和猎奇心,渴望得到不断变化景观的刺激。人靠视觉来认识景观环境,并且所得到的视觉感受通常比预想的要多。同其它景观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公路景观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公路的动态景观以一系列“显现”和“隐藏”的交替变化,呈现给驾驶员和乘客。可以设想,一条两侧是田野风光的公路,在曲线后隐藏有一个湖泊:当车辆驶入这条路时,乘客首先看到的是公路本身;而后,田野进入视线,新的景象展现出来;最后,行至弯道处,湖泊景象赫然入目,美不胜收。一条景观单一的公路不会有很强的感染力,即使其景观品质再好,再具特色,最初的良好印象也会因很快就被品味完而显得单调。只有使公路两侧的景观错落有致,随着车辆的前行,景观不断峰回路转,才会使人始终保持一种新奇感和探究欲望,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人的大脑会对视觉所接受的事物进行对比,并对差异产生反应。在公路上行驶,人的大脑始终保持着对已显现景观的印象和对正在浮现景观的分析,这种印象和分析之间的差异使人感受到生动的对比。也就是说,公路景观的并置和迭现使公路充满活力。

2•2•4景观的地区特性

人类具有求知欲。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及社会环境等;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审美观。归纳起来,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地区独特的景观环境。公路使用者的求知欲在欣赏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品味地区特有的文化,领略地区特有风貌的过程中得以满足。

3可持续发展设计要点

3•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战略思想。目前已为全世界所普遍接受,并己上升为国家之间的行动准则。目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理想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Bruntland)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委员会上所作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1989年出版了中译本)的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取得共识。这个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从工程技术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标志着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通过“零排放”或者“封闭式”工程,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的工业或技术系统。

3•2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它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相当广泛,除一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外,还包括消除贫困等。在本文中,所谈到的可持续发展与上面引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略有不同,这里谈到的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比上面《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涵义小。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即使在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范围之内,也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尽管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到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方面。现在,可持续发展已被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其指导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发展与限制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但我们目前的发展,不能走“涸泽而渔”的道路,必须顾及后代人的发展和我国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应是协调统一的。寻求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公正、经济高效增长和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唯有如此才可能不断追求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保护环境和促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保护环境无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环节。同样,离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保护环境也将丧失其物质基础。

3•3工程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

如前所述,保护资源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这里讲的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也包括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健康的,与自然相和谐的物质环境或实体环境。与此相关的公路桥梁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非再生资源与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先进的、宜人的、高效率的舒适的公路交通系统等。公路桥梁结构一经建成,就会长期留存在环境当中。公路桥梁是道路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规划必然是在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规模之初就必须进入考虑范畴的。公路交通量的路网总体规划若只是按照近期规划设计的公路桥梁设计,则不能满足远期预计发展的需要;而如果按照远期规划的预测需求进行公路桥梁设计,又将会在近期内造成显著的浪费。如何按照城市的未来发展规模进行适宜的公路桥梁设计,做到满足近期需求,不会造成近期显著的浪费,又能方便远期目标的扩建或改建,这样的公路桥梁设计无疑是优秀的。

4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的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事物的用途,还要求感受事物的美,这样人们总是尽可能使事物的功能与美融合起来。能吸引人并能给人以乐趣的各种事物与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同样交通也不能忽视功能与美的和谐统一。人们进行交通活动时,首先要求的是安全顺利地完成空间位置的变更,同时也要求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和良好的道路视觉环境。这些就是人们对道路美学方面的需求,也是提出公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本文从公路景观的发展历史出发,主要探索了公路景观的特征,并提出了人性化设计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实际工程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我国对公路与桥梁景观的研究较晚,目前还有还多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4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www.133229.com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http://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56-0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的“7.23”再次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生态文明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道路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是确保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所决,资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马克思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论断,但他们的而理论中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最为明确的是他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基础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是一个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1]所以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社会。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生态文明是和社会主义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平等,而生态文明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难以避免,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限的剥夺。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所以,马克思认为,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对生态文明这一社会主义内在要求内在属性在认识上不但不够深刻,而且存在着很大空白。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经济发展还是当务之急的背景下,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主观上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使得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被遗忘。近年来,随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谐等基本价值原则是与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试想,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那么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样,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同志曾经说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而且包括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最深刻的意义和最基本的内涵就在“全面”两字上,即促使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兼容并包地、铢两悉称地、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3]生态文明主张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完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一体,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文明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并且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形态是人们都主动遵守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自然法则是人类根本的生存法则,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和遵守自然法则,尊重自然发展,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统一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统一的人与人的和谐共进。

二、生态文明: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也就是说和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和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道路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

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道路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表现为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但这条道路以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经济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或者确切地说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的提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独一无二,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中国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国道路目前最成功之处。但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走的仍然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模式。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走下去,到204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时,既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消耗水平,中国在未来的三十年中,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我们在发展及生活方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4]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要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发展的压力和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根基和基础。既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政治意志也无理论争议,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具体说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然是死路一条。虽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对中国道路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种以要素投入尤其是以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驱动的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0%”,是名副其实的“高碳经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同志进一步强调:“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5]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增长模式,则不但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反而会导致中国道路难以为继,也会招致国际社会的敌意和反对。

那么,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才能继续推动中国道路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进?答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与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我国需要同时完成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项重大任务,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这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背景,也是我国与那些工业化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全不同的历史境遇。

三、生态文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阔前进的道路,因此,中国道路不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道路,它的生机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适应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断开辟出新的方向,从而使中国道路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道路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保证中国道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缓解当前生态危机的应急举措,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道路的内涵

中国道路是着眼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服务于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总体目标。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内涵或本质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态文明建设这条道路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道路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道路最终目标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就必须确保中国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社会主义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多考虑GDp指数的价值,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只经济不要生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这种发展观念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使得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制约。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彻底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生态文明理论是党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前提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正确思想。

(三)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走中国道路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因生态危机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却在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给人的健康、生命带来很大威胁,这实际上是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如果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高度紧张的社会里,那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张,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不公正,而这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因此,社会整体文明协调均衡发展是推动社会不断走向和谐的直接动力,其中生态文明状况是影响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大因素和重要变量。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确保中国道路继续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重大推动量。

参考文献:

[1]徐春.生态文明是科学自觉的文明形态[n].中国环境报,2011-01-24(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3]陈学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78.

[4]周天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始终面临着发展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向人们昭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于发展,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发展结果。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19世纪中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抨击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并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的研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动因、阶段、手段和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它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一般规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突出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既是物质、经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结果,也是政治、文化、思想、精神等方面因素起反作用的结果。一句话,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和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围绕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他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实践原则。党的八大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代替敌我矛盾已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为我们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这些重大的判断和理论观点是正确的,对于指导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此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党坚持用革命的斗争的方法促社会发展的路线,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脱离国家实际,导致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停顿、滞后甚至倒退,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党和国家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义无反顾地超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模式,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统领一切。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脉搏,认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更为重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发展放在首位,用发展来统领一切,中国人民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才能复兴,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而“不坚持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第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同志,其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他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早就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义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的结果如何,关键是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本质也是以最终达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这些闪光的思想超越了早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使我国的发展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第三,发展观应该是全面协调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制定的社会发展战略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这突出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统一观点中。如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面抓经济建设,一面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一面抓计划生育,一面抓人口素质的提高等等。可见,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第四,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下,突出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同步富裕,其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邓小平主张中国的发展应是跳跃式、非均衡发展。从全局来看,在突破口的选择上,先农村后城市;在整体推进方式上,先经济后政治;在区域推进方式上,先沿海后内地;在发展途径选择上,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这种非均衡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要以富强、民主、文明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终极价值目标。因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价值取向。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运用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的最终归宿等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带领我们党和人民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从党的宗旨、任务和执政规律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功能和地位,使我们党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理论在邓小平同志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扩充了新的内涵。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江泽民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超越,不仅体现在创造更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上,还体现在创造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规定,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可贵,积极参与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协定的签署,将可持续发展列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可持续发展观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关系上,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人类的长久健康发展。

第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传统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是以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国家,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转换发展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

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吸取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创造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和重大创新。

第一,全面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唯发展经济为大。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全面而又统一的整体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而克服了以往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片面性。

第二,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标志的协调发展观,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统筹区域发展,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做到经济、社会同步和均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力争外援,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第三,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扬弃,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不应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着想。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以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前进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这一过程,实质就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的过程。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2]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进程,所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品质和鲜明的中国特色。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个“发展点”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百废待兴、百业重建的历史条件下,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用“向自然界开战”的语言表达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需要转移的思想;提出要以苏为鉴,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提出要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提出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安排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标志着我们党开始初步探索和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后来在发展方向上走了弯路,但它毕竟是特定历史阶段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并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适应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基本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指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出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等;指出要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国际条件加快发展现代化等重要思想。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不仅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而且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探索,主要包括: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的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重要思想,从而把我们党的发展观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对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高度,既坚持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强调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看,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今天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是:它们都必须以中国工人阶级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前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作为现实根据,并且是以其前者的思想范式和原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后者的探索、产生与形成,而后者则只能以前者为起点、以实践为基础,而实现对前者的继承、深化、发展和超越。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像“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4]就会变形走样。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高度凝炼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发展认识的思想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入了体现时代特点、符合中国需要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以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走向新阶段。二、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三个“我们要永远铭记”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宝贵经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重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世界风云变幻和国内发生困难的考验面前,继续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取得了辉煌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其实质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了发展的核心理念、发展的重要原则、发展的根本途径,使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形态转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指明了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人”和对“本”两方面的理解。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这里的“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谁”发展,就是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承认并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价值观念,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依靠谁”发展,承认并尊重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去促进发展,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创新精神。总而言之,以人为本,包含了“人是根本目的”和“人是基本动力”双重意义,解决的是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问题。可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指明了发展的重要原则。发展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必须充分考虑发展要素空间上的全面性、系统结构上的协调性与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全面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的量和质、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协调发展,就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要互相适应、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就是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城乡、区域、内外、上下之间,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利益性结构和社会功能性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5]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当前,只有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指明了发展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统筹兼顾,就是指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现阶段,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要始终站在战略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可见,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统筹兼顾,已经不是某个局部、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方法和策略,而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根本方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三、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澜壮阔、艰难曲折、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冲击甚为剧烈,代价无比昂贵,同时也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彻底觉醒。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到底该走什么路,社会主义运动的突破方向到底应该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始终成为关注和实践社会主义运动的国家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开创的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社会主义已有近16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个阶段,是从1848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主要任务是进行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目标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二个阶段,是从1917年到1978年,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主要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第三个阶段,是从1978年以来,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飞跃,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辟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第一阶段,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成果,特别是在列宁领导下取得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由此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生,而且又是在一个国家单独举行革命,巨大的历史飞跃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难题,由此引起的争论贯穿于以后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毅然实行了向新经济政策的战略转变,继续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其实质在于探索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列宁的过早逝世,这一探索没有能够在俄国结出应有的果实。

在第二阶段,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斯大林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这次转变的结果,是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即后来持续存在了半个世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到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尽管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尽相同,但基本框架是一致的,都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等。

在第三阶段,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甚至跌入谷底,经历一个重新分化组合之后,社会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缓缓回升,结束了“震荡期”,进入“调整期”,并在总体低潮中出现了局部复兴。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自1978年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就是不断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科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外交往、祖国统一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方略。这些新思路和新方略,既承载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也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实践规律认识的深化,又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我们相信“只要中国不垮”、“旗帜不倒”,“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6]“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7]我们应当站在这种政治高度,来看待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增强了自身的示范效应和吸引力。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是和世界范围内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进步潮流相吻合的,它反映并丰富了人类文明成果。

从世界范围来说,自从195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易斯提出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GDp增长的发展观以来,半个世纪内的人类发展观大致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着:一个方向朝横向扩展发展观念,如法国社会学家佩鲁在1983年提出的“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观;一个方向是朝纵向扩展发展观念,如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和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方向是从内涵上扩展发展观念,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开发署以及斯蒂格利茨、阿玛蒂亚·森等人提出的人类自身的发展观、实现社会转型的发展观、以及作为自由、人权的发展的发展观等等。

科学发展观既借鉴和吸取了发展观在这三个方向上发展中所包含的人类文明成果,又丰富和发展了这个成果。例如,在朝横向扩展发展观方面,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朝纵向扩展发展观方面,我们党提出了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等;在从内涵上扩展发展观念方面,我们党阐明了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说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国际上则提出和平、开放、合作的发展,建设一个民主、和谐、公正、包容的和谐世界。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注重扩大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注重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国际地位和影响也显著提高。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对世界劳动人民的鼓舞作用、对世界人类进步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自明、难以估量的。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8

论文摘要:介绍了哈尔滨市道路运输业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保障措施。论文关键词:哈尔滨市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1哈尔滨市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1坚持发展的原则发展是硬道理。哈尔滨道路运输业的结构调整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这些道路运输企业调整范围之中,而是应该以加快行业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的角度出发。必须在保持行业发展的前提下着手行业结构的调整,用发展的方法解决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1.2坚持以市场_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在研究和预测道路运输市场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市场有需求而又供给不足的运输服务形式,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多层次、优质化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创造新的需求,拓展道路运输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1.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特大型汽车运输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放开搞活中小型汽车运输企业并弓J导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1.4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加快结构调整必须坚持政企分开,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动行业结构调整。1.5坚持发挥道路运输优势的原则要以有利于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机动灵活、覆盖城乡、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以及可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可靠的集疏运衔接服务等特点和优势为出发点,扬长避短,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结构调整,切实提高本行业的竞争能力。1.6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哈市以松花江为界的江北、江北县域和行政区域内各区工矿企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行业结构调整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地区差别,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2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2.1制定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加强运输市场宏观调控道路运输发展规划是指导道路运输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哈尔滨市交通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交通部确定的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道路运输市场的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分析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适应哈市的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要将其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并组织实施。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抓紧发展现代化的主干线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同时要根据公路网的建设规划,在区域公路网形成之前,做好区域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2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行业管理完善的道路运输法律法规是经营者依法经营、管理者依法行政的可靠保障。要切实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法规体系,为国家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力争早日形成以国家统一的《道路运输法》为龙头、《道路运输条例》等全国性和地方性法规为补充、部门规章相配套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使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和行业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确保道路运输业的结构调整顺利进行。2.3加强政策理论研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道路运输经济理论和发展政策是指导行业健康发展的依据。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道路运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等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道路运输经济理论,同时要联系哈市的实际,加强道路运输发展政策的研究,为道路运输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中国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实行的基本原则作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的奋斗历史中,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牢记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即他们的理论始终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僵化的教条,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时代和国情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脱离时展和本国国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采取教条主义态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将会出现不同的民族或国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展的伟大范例。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我们一方面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保证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实践。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党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忠实继承者,也是结合中国实际开辟社会主义新境界的发展创造者。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

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唯一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逐步开辟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富强中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一如既往,奋力开拓,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地沿着已经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人民群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中,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得到了丰厚实惠,看到了美好前景,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走这条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意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在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更好地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标准。我们党要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努力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其指导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一个始终不渝”与“四个坚定不移”,二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解决新世纪新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对“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自觉实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10

[关键词]探险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徽杭古道

[Doi]10.13939/ki.zgsc.2016.51.212

探险旅游在中国是一个新兴旅游产品,但是从1989年开始,我国的探险旅游一直保持着年30%的增长速度,中国探险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探险旅游按性质可将其分为硬探险和软探险。硬探险侧重于“运动”,软探险更侧重“旅行”,但比普通旅游“险”。如野外徒步穿越、山地自行车等。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软探险的参与度更高一些。

本文选择了徽杭古道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徽杭古道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主要是:它已经是一个发展成熟的也是华东地区最早普及的户外徒步穿越线路,并且徽杭古道属于入门级户外徒步线路,强度适中,适合普罗大众参与。近年来,徽杭古道年均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过半亿元。从2009年起,徽杭古道相继获得“全国驴友休闲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等称号。

1徽杭古道探险旅游现状Swot分析

具体分析见下表。

徽杭古道作为一个探险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一个旅游目的地广受欢迎的时候,它就面临接待太多旅游者和承受过度开发而导致环境破坏的风险。做Swot分析,是为了找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发现对于徽杭古道探险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而整合自身的资源,做出徽杭古道探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2实现探险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途径

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旅游开发商、旅游经营者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旅游的客体。探险旅游作为不同于大众观光旅游的一种特殊旅游产品,对旅游资源有较高的要求。景区开发建设时尽量不要对景观、景点实施大规模人工改造建设,要尽可能保持景观原始、自然的风貌。徽杭古道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工程建设基本只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实施初步建设,保留了古道的原貌。宾馆、酒店等大型旅游服务设施都建在核心景区外,核心区内只建一些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简易而有特色的休息和食宿设施,如木屋、木棚等,公路也并没有通入景区内。

2.2旅游经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前往徽杭古道一日游或二日游的探险旅游者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旅行社或户外机构,比如游侠客等组织前往。这些旅游企业在策划线路时应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例如清凉峰是部级自然保护区,徒步线路应绕行该区域。此外,探险旅游的人数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景区应计算出在目前条件下能接纳的合理游客容量,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旅游者人数。小团队旅游便于探险游领队实施有效管理,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领队应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培养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徽杭古道的住宿设施主要是原本的村居改建的民宿和一个露营地。由于游客的持续增长,目前民宿发展非常快,当地村民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露营地的选择和规划既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考虑能为旅游者提供基本的使用与服务实施,同时保证安全和便于维护。

2.3探险旅游者行为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企业也好,相关政府也好,都应当教育每一名游客做文明的探险旅游者。旅游者最基本的要做到不随地丢弃垃圾,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消费的塑料饭盒和饮料瓶等白色污染物,古道上垃圾箱等基础设施也还需要加强建设。另外,徽杭古道属于部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的蓝天凹是天目山杜鹃花的主产地,旅游者不应干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存,而要做到不采集野生植物,不踩踏贵重植物,不食用、不购买被保护生物及其制品。

2.4社区参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地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重视旅游与社区关系问题的研究,从社区的角度思考和寻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目前当地的社区居民很难有机会参与到旅游业中,只有少数当地居民通过经营客栈、露营地、路边摊获取一定的收入,然而由于淡旺季明显,经营维持相对困难,大多数居民并没有从当地的旅游活动中获得收益。应当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探险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中,让旅游业替代原有的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生产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5国家旅游政府部门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制定法律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目前中的《旅游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都有相关条款涉及旅游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对旅游业有关部门、企业和从业者进行培训和教育。最后一定要保障探险旅游者的安全。

安全是旅游者的基本需求,是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探险旅游危险系数高,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我国探险旅游主要由俱乐部组织,加上个人组织,不规范。应成立专业组织,如专业旅行社,进行相关人才培养,系统学习,建立系统安全措施。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也要关注建立探险旅游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尤其是救援队伍的建设。对所有旅游者都应普及探险、野外生存相关知识,并完善人身意外保险。

3结论

探险旅游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探险旅游未来必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国内关于探险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的相关理论几乎是空白。笔者认为在政府的引领下,开发过程中强调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者、旅游企业共同努力,必然会使探险旅游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增文,向宝惠,王婧,等.国内外探险旅游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