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务实施计划十篇劳务实施计划十篇

劳务实施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04

劳务实施计划篇1

一、总体思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省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省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将以就业训练为基础,以促进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开发岗位为依托,以促进就业为。目的,通过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就业前训练,实现就业训练与见习的有机结合,达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二、实施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应往届毕业生。

三、实施步骤

    l、各级劳动保障、教育部门以已开展就业训练的院校为基础,在搞好《劳动法规常识》、《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就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吸纳应届毕业生或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2、依托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处),对参加就业前训练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建档造册,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并纳入“大学生见习计划”的资源库;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可凭《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过原毕业院校或直接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3、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的应往届毕业生须填写《就业意向书》,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愿望与需求,为向用人单位推荐提供依据。

4、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填写的《就业意向书》,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提供见习岗位。

5、根据其意向书的要求,有组织地安排他们到合适的用人单位进行见习,见习期3—6个月。

6、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协调用人单位为见习人员提供生活费用300—500元/月。

7、学生见习期满,经双方同意可以签订劳动合同,转入正规就业。对见习结束但未被正,式录用人员;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和《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到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就业训练中心参加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已享受免费培训的不再享受该政策),并由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工作。

四、实施目标2004年—2008年五年间全省计划组织20万名应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成功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是搞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抓实抓好。省劳动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成立“大学生见习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各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或责成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务必使该计划落到实处。

劳务实施计划篇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责任部门:规划财务处时间:**年01月13日

文件编号:川劳社发[20**]9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和全省20**年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编制了《2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第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取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处理好城乡和劳动保障各项事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5号文件为契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增加就业总量,优化就业结构。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5号文件,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继续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法律实施与政策的衔接,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同时,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失业调控,加快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切实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逐步建立失业调控长效机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加大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劳务开发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万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年转移农业劳动力2020万人。

二、切实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继续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以品牌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工培训工程,在城乡统筹试点市(县)启动实施城乡“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和技工院校,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公共实训基地。规范技工学校管理,推进技工学校健全校企合作制度,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强化鉴定机构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技能评价服务,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年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0000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培训20万人,创业培训4万人,培训后的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分别达到60%和50%;农民工培训200万人次,其中品牌培训70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4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达到80%;为55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持基本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加快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做实个人账户基础工作,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切实抓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按照部里的工作部署及时研究制定我省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的具体方案。加快推进企业年金发展。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20**年全省试点市(州)数达到50%以上。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在全省50%以上的市(州)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并选择2-3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实行省级统筹试点,继续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失业保险金调剂促进就业试点。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机制,使三者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建立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新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使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有较大的提高。加强扩面征缴工作,力争到20**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7万人、850万人、410万人、420万人和330万人。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1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0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500.7万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巩固确保发放的成果。着力推动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切实认真履行社会保险稽核职能,依法组织稽核人员开展社会保险稽核,严格社会保险稽核行政执法,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质量和成效,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应收尽收”,防止出现和有效扼制欺诈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现象的发生,做到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发尽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水平,确保基金安全。20**年,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316亿元、92.81亿元、12亿元、6.3亿元和2.5亿元。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将更多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力争到20**年底,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80%。切实解决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确保制度办法可持续运转”原则,研究解决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超过劳动年龄未参保返城知青等群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等问题。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出台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指导意见。

四、以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契机,加快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基本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逐步建立健全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对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启动实施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计划,增加6-7个市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园区试点。改进和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和调控,促进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面。健全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扩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试点范围。继续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要求,继续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和仲裁办案机制,不断改革庭审方式,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健全各项基础劳动标准,严格特殊工时制度审批,加强对企业工时实施情况的监督。完善农民工维权联动机制。做好、维稳、综治、应急工作。

**、系统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制定《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劳动仲裁办案工作规定》措施,完善仲裁员管理办法。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推进网格化、网络化监察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情况、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用工等突出问题。加强执法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机制,创新行政复议方式方法,进一步推进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许可制度。

劳务实施计划篇3

1成本管理实现量价双控

1.1价格的控制   

原有模式(材料使用前通过比价临时出具控制价)出具的材料,这里所说的材料,通常指苗木。其控制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投标时询价即投标成本分析时所采用的材料成本价格,一种是市场价(其他无预算的项目,或是新增合同外部分)。第二种控制价,无法明显的对比出物资采购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而随着企业对成本管理需求的不断扩大,企业期望能够实时地监控项目成本的波动,以期及时调整成本计划规避风险。显然,第二种控制价不能满足动态监控的需要。   

目前,通过实践,摸索一种新的思路。项目开工前,做总成本预算及项目目标毛利指标。材料(苗木,如法桐)的采购价格应以预算的价格为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成本是在预算的可控范围内的。在实施过程中,材料的采购价格应小于或等于预算价格。若发生个别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也应寻求其他途径降低其他材料价格,以期达到总的材料价格不超出预算的目标。采购部门和项目部都应该对材料采购成本负相应的责任,同时对材料支出低于预算的部门进行奖励。材料的品质同样重要,若因品质不达标而发生整改,其相应成本计入材料成本中。   

材料控制价为总成本预算内材料价格,实际采购价格不得高于此价格。施工一线和采购部门对工程材料的采购负100%的责任,确保每一个核算期内材料总价不超总成本预算材料总价。工程结算完后进行成本核算,核对材料总价与预算材料总价的差异,进行相应的纠偏。

1.2量的控制量的控制主要包括苗木、材料、机械、劳务4个方面。   

就材料方面来说,在房建、市政等工程领域一般都配备单独的仓库、料场,施工时严格按照定额消耗量领料,在量的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好。在园林工程中,对于大批量单一材料可以集中采购,既降低材料成本又可以降低运输的费用。像市政园林的铺装类材料、砂石料等用量较大,就可以集中采购,按定额消耗量发料(前提要有成本计划)。而房产园林工程施工内容较杂,涉及的材料类别较多、量较少,一般都是施工时直接采购到场使用。尤其是像苗木类,一般都是施工前采购,到场即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收料后立即用于生产,缺乏材料员的把控,数量和质量无法保障。如果施工员在施工前未进行成本计划的话,材料极易发生超量或者损耗较大,如混凝土、碎石垫层过厚,砂浆使用过多,工料不匹配造成的窝工。就材料、苗木的量的控制措施。

1.2.1施工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做好成本计划(采购计划仅为其中一部分)。纵向是指施工前的总计划、过程中的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横向是指每个时段的材料计划、人工计划、机械计划及管理费用的计划。做到人材机相匹配,减少窝工、材料浪费等现象。

1.2.2做好材料验收。质量的保障可以减少数量的发生,验收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严格按照规格要求进行验收。任何低于规格要求的数据都应该反馈到收料单上面。若规格达不到规格要求,但是能满足项目需求,项目可以收料,但是要将实际情况反馈到收料单上面,成本部将就实际规格进行价格的扣减。若项目收下达不到规格要求的苗木或材料,因此造成返工或损耗,项目将对增加的成本负全部责任。成控将在今后参与较大项目的收料,不定时抽查其他项目的收料。施工员收料时应对应规格进行拍照上传钉钉验收流程。未经验收的材料不予审核入账。

1.2.3各项成本发生时,在采购审批时,成本与招采都要对数量进行比对,对超出预算的进行控制,如无特殊原因进行的采购审批招采与成本审核人负有责任。

1.2.4成本数据统计表格的完善。每月发生的材料成本与预算成本、发生的进度相对应,及时分析出各项成本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并在生产会进行汇报。项目与成本都进行分析,并对比差异。   

机械在园林工程中的使用也较广泛,尤其是大型市政园林项目中树木挖坑、吊装、塑造地形、整理绿化用地的机械使用量较大。机械的使用考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施工水平,合理地组织施工机械有利于降低此项成本。

1.2.5施工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做好成本计划,做好机械与进度及人工、材料的配合。若出现机械到场而无工作面或等待材料的情况,相应产生的机械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1.2.6机械收料单及汇总表的记录要清晰明确地体现机械的型号、工作时间段、工作内容、完工工程量。如:挖机(220型)、8:30-12:00、挖树坑100个;挖机(150型),9:00-11:00、整理绿化用地5001112n   

园林工程中的劳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工程量的形式分包(如铺贴、栽植),一种是零星用工的形式。按工程量分包的形式发生的劳务进度,按量计价,容易控制。以零星用工的形式发生的劳务成本,以计口工的形式计价,较难控制。就我司目前项目情况来看,铺贴劳务、栽植劳务、养护劳务已渐渐转入按量计价模式,结构施工、水电安装施工、老项目绿化养护等较零星劳务依然为计口工。在今后的项目开展中,应减少计口工,尽量按量计价,控制零星用工比例不超过劳务总额的10%。

1.2.7对于按量计价的劳务,项目要按月上报劳务进度。成控会不定时去项目抽检劳务进度是否属实。

1.2.8对于计口工劳务,项目在上报劳务考勤时,应附带劳务口志,记录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及完工工程量。如:2018年3月20口,劳务10工口,打混凝土垫层。2完善产值成本统计制度   

通过完善相应的制度,督促各项目及时上报项目成本产值情况,确保公司了解最真实的项目生产情况。

2.1成本(报销单、材料货单及汇总表、劳务进度、零星用工、机械货单及汇总等成本数据)报账时间节点为每个月26口,上报上月26口至本月25口的全部成本数据。成本数据反应的是项目最真实的成本情况,成控部将对全部数据进行现场核查,若发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每偏差2%,进行研究和纠偏。产值上报时间节点为每个月28口。每个月,记录各项目上报数据的时间节点,按时上报。

2.2劳务进度应与材料货单、报销单同时上报。报销单、材料货单及汇总表、劳务进度、零星用工、机械货单及汇总等成本数据应一次性报给成本部,且不应发生调整替换。每个报账人员应上报本项目的成本汇总表,与其他资料同时上报。

劳务实施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改进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加强指导,改进服务,强化监督,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为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二)从20**年至20**年,用三年时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其中,20**年力争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20**年力争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合同内容趋于规范,劳动合同得到较好履行,基本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三、行动措施

(三)加快劳动合同立法进程。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审议工作。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研究制定具体贯彻实施的办法,抓紧修订或制定本地区劳动合同法规或规章,为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四)全面建立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续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作为劳动用工登记的主要内容,要求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或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对不依法履行劳动用工登记义务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结合实施劳动用工登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准确摸清企业劳动用工及其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底数,建立健全相关数据库,对用人单位签订、履行劳动合同情况实行动态监管。

(五)加强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针对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类型用工的特点,分类制定规范、简明、实用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并向社会公布,指导用人单位特别是私有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改善和加强对用人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管理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不完善、内容不合法、权利义务不对等问题。探索建立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格式文本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的制度。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加强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完善与劳动合同制度相配套的内部规章制度,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变更、解除、终止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促进劳动合同依法履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规范运行。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加快实行微机管理,研究开发和推广劳动合同管理软件,逐步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信息化。

(六)加大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的执法监察力度。加强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依法向社会公布,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劳动合同实施情况大检查,重点检查私有企业、改制重组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列入劳动保障年检和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七)积极开展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宣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开展劳动合同宣传月或宣传周活动,深入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街道社区、职介中心和企业,举办现场咨询等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意识,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劳资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其劳动合同管理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组织工作

(八)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充分认识劳动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把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作为协调劳动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切实把三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工作机制。要统筹规划三年行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要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研究建立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调查统计制度,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定期通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

劳务实施计划篇5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一、建筑装饰施工组织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装饰工程全过程合理安排、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通过编制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全面分析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技术经济指标等措施;通过编制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可以预先安排好人力、材料、机具的先后使用情况,做出合理的调配及施工现场的布置方案,并且可以将设计与施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以及其它相关单位的关系更好协调起来,使工程能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打好基础。

装饰工程施工程序是指装饰工程项目整个施工阶段必须遵循的一般顺序,通常是指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直到竣工验收所经过的主要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一般包括:①确定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必须同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是要负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②统筹安排,做好施工规划。甲乙双方签订好施工合同后,施工单位在调查、分析原始资料基础上,拟定施工计划,安排施工力量,编制施工进度设计,确定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便全面施工创造优良条件。③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开工报告。为保证开工顺利进行,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力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当一个施工项目进行了图纸会审;批准了施工组织施工、施工图预算;搭设了必须的临时设施;建立了现场组织管理机构;人力、物力、资金到位后,此时即可向建设单位申请开工。④全面组织施工。此阶段是整个装饰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必须严格按图施工,由于此施工过程决定了施工工期、产品质量、成本和装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装饰施工中要跟踪检查,进行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确保达到预期的目的。⑤竣工验收。此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好各项交工验收资料,并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建设单位或监理部门、设计单位、质检站等单位的验收。只有通过验收的工程,才可交付使用。⑥保修阶段。在合同规定保修期内,对出现质量缺陷的各部位进行返修,以保证达到原有的设计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建筑装饰施工科学管理

1、施工过程管理

⑴实施

即按计划要求组织施工,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既要组织、协调各个专业的运作,也要组织不同工种的工人和不同的机械设备,使之在不同的时间位置上,按照工艺顺序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各个工种和机械设备的需要及时供应合乎质量和数量要求的材料和半成品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长是生产活动的基层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施工队长组织能力的高低,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任务的能否完成,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作业负有检查监督的责任。

⑵检查

所谓检查,就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今后工作的要求。整个施工过程也就是随时检查,随时提出要求的过程,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通过检查要做到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控制,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项指标进行检查,检查可分为定期检查和经常性检查两种。所谓定期检查,是指经过一定的时间阶段便进行检查,所谓经常性检查,是指时刻对工程进行控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纠正,这两种检查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⑶调整和调度

对检查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找出差距,发现问题然后合理调度人力和物力,调整施工组织,适当调整原计划使之能在新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

2、施工调度

⑴施工调度是实现正确的施工指挥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施工中各环节、各专业、各工种协调动作的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检查计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协调总包、分包及各协作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及时地、全面地掌握施工进度、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克服薄弱环节,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⑵施工调度工作应遵循的工作必须建立在计划管理的基础上,没有计划,也就无所谓调度,在制定计划时,虽已考虑了施工的平衡,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计划失去平衡,应及时修改和调整原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使施工过程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情况下进行。

⑶调度工作必须有权威性,调度的决定必须贯彻落实,但调度的决定也不是行政命令,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集中统一的权威作用,调度所作出的决定是建立在了解情况和掌握矛盾的基础之上,所以其熟悉情况,分析原因和提出的处理措施都必须准确,同时,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的现场,经常处于变化的状态,因此,一旦看准了问题,就应果断地作出决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⑷调度应抓住的重点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故应分清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一般服从重点”的原则,当人力、物力有限时,即使放弃解决某些次要的问题也要保证重点。

⑸调度工作只是调度生产,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它的职责范围只能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来调动人力和物力,调整组织和管理工作,而不能干预和替代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

⑹施工调度须检查作业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检查监督施工现场的道路、水、电及动力的使用情况,建立正常的施工秩序,做好天气预报的传达,督促施工现场防寒防冻、防暑降温、防雨防风等措施,定期召开施工现场调度会议,并检查会议决定的执行情况。

⑺调度管理措施必须建立健全调度工作制度,调动值班制度,调动会议制度,调动报告制度和现场碰头会制度。每天下班前或隔一定时间,在施工现场召开班组长碰头会,及时反映进度及所发生的问题,使问题能及时得到平衡和解决。调动值班制,为了组织调度,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在一定机构范围或现场都应建立值班制度,其工作包括经常检查施工情况和计划完成情况,检查调度会议的决定执行情况,填写调度日记,记录当班处理和发生的问题。调度报告制,为了使领导和上级建筑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情况,掌握情况指导施工。调度会议制,这是企业这一级了解情况,进行协调工作的一种形式,这种会议可定期举行,也可临时召开,也可采取电话会议的方式,主要是解决公司范围内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3、生产要素管理

⑴劳动管理,劳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管理的任务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有关劳动力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度,从而协调职工的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生产率。劳动管理是对劳动力及其劳动活动的管理,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筑及其装饰施工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过程,又具有流动性、单件性,生产周期长以及作业等特点,因此,对劳动力及其劳动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更具突出的意义。

⑵劳动计划和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生产计划的保证条件之一。工程劳动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工程进度计划、劳动生产率,工程劳动计划编制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完成任务的效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建筑及装饰企业工程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节约劳动力,减少职工人数,缩短劳动时间的基本途径,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职工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方法来降低劳动消耗量,才具有更大的潜力,才是发展生产的有效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个人对工程任务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劳动态度和生产过程中的情绪,组织安排的合理性,对新技术的认识掌握以及采用定额和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客观因素是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劳动技术装配程度及设备效率的发挥,劳动生产的组织形式,计划安排的合理性和管理水平,材料质量的供应情况,由于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所以,提高生产率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⑷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研制和采取新型材料,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由于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生产分工细,情况复杂并且各工序严格的要求,所以管理工作就更显重要,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和组织生产的研究工作,使其成为促进生产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⑸材料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在建筑及其装饰工程施工中构成工程的实体,装饰材料品种规格繁多,消耗量大,并且由于工程对象不同所需的材料也有很大的差异,就是在同一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其所消耗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也不一样,由于材料的需要量大,品种规格多且极不平衡,所以加强材料管理是搞好工程施工的重要条件,工程施工对材料管理要求主要在于材料的现场管理,进场材料必须经过验收、,检验其品种规格、质量、数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达标化。

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管理。机械设备是进行施工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物质基础,随着建筑工业化、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用建筑机械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于全面完成生产任务、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以及现场文明施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激烈的建筑装饰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而每个工程质量的好坏都代表着企业形象。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如何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是现时代迫切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劳务实施计划篇6

1999年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五在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贫目标承前启后的一年,同时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全面落实“三二一”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认真做好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工作,将对保证今后几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三二一”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切实做好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继续以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以下简称中央10号文件)精神为指针,根据中央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三二一”工作目标,在客观、全面分析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现状和科学预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真做好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

二、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10号文件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8〕8号)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并做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随下岗随进再就业服务中心。

三、认真做好培训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特别是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摆到战略高度,抓紧抓好。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实施再就业工程、落实“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为重点,规范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国有企业已下岗职工和当年新增下岗职工的50%以上实现再就业。同时,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切实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合理调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规模。

四、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建立起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为主要内容,覆盖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体系。养老保险方面,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精神,进一步做好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政策调整工作,继续做好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和统一制度的并轨工作。要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努力提高收缴率。要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清理企业欠费,明年要完成全部清欠工作。医疗保险方面,要根据国务院明确的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原则和主要政策,明确各地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规划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失业保险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调整统筹层次和基金支出结构,切实做好提高缴费比例后的收缴工作,并使失业保险制度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工伤保险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工伤保险政策,努力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实行地市级统筹。生育保险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实施范围,提高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要通过调研和摸底,提出开展农村(含乡镇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的建议,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继续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和企业工资改革工作。要在巩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推进非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积极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地区性三方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妥善解决劳动争议。要继续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搞好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确定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目标,结合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本部门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合理安排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对少数工资总额增速过快、工资水平偏高的垄断性行业和企业,要继续贯彻从紧调控的原则。

请你们按上述精神和要求,抓紧编制本地区、本部门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草案),并于1998年11月15日前将计划草案报送我部规划财务司(一式五份)。

附件:1.《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略)

劳务实施计划篇7

附:关于加强城镇青年就业和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计划管理的暂行办法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城镇青年就业和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管理使用的暂行规定》的精神,为了加强对就业、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的管理,做到使用有计划,开支有依据,用钱讲效益,从财务上参与就业工作的决策,使这项经费更好地为城镇青年就业和就业训练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经费计划管理的范围

就业、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计划资金的来源,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预算内资金,指上年度结转数,本年度中央财政拨款数和地方财政安排数。预算外资金,指借出的扶持生产资金在本年度计划回收数、上年结存数和其他收入等。

经费计划支出共分五项:(1)扶持生产资金;(2)安置费;(3)就业训练费;(4)业务费;(5)其他费用。五项开支范围和使用原则要严格按照《关于城镇青年就业和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管理使用的暂行规定》执行。

第二条:经费计划编制的原则

(一)就业、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计划的编制,要贯彻“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在计划安排上,要促进集体经济和就业训练事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动员挖潜,落实安置工作和就业训练计划所需的财力。

(二)预算内外的各项资金,要统筹安排,充分调动各级经费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促进集体经济的联合与专业化协作的发展。

(三)各级经费管理部门在编制经费计划时,要加强调查研究,本着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原则,提出使用经费的计划措施。在下达经费指标时,要同时提出使用经费的效益指标。

(四)在计划安排上,要保证专款专用,真正把这笔经费用到安置城镇青年就业和就业训练上,不得挪作它用。

第三条:经费计划编制的依据

在提经费建议指标,下达拨款指标和编制就业、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计划时,要根据就业和就业训练的需要以及财力的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1.预算年度内本地区计划安置就业的人数和计划培训的人数;

2.当年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安排的经费数;

3.上年经费结存情况和预算年度内计划回收的扶持生产资金;

4.上年经费的使用效益,预计预算年度的发展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第四条:经费计划编制的程序

(一)各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在每年四季度根据就业和培训的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向同级财政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提出下年度就业、劳动服务公司补助费的建议指标数。

(二)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根据同级财政部门和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安排的预算拨款指标,(经费包给市、县的地区,根据同级财政部门的安排数,下同)结合各地、市、县的具体情况在预算年度的第一季度内逐级下达预算控制指标,同时提出使用经费时必须达到的安置人数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指标。

(三)地、市、县劳动部门根据省、市、自治区下达的预算控制指标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级编制、汇总,上报年度经费计划,作为指导和考核工作的依据。

各地在编报经费计划时,要附有文字说明包括:1.经费的主要投放方向、扶持项目及其使用效果;2.主要的就业训练项目和措施;3.上年度经费计划的执行情况、经验和问题以及改进经费计划管理的意见等。

劳务实施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加强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就业、维护权益、保障民生,使劳动者充分享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成果;围绕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三大主题,深入研究全市劳动保障事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十二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框架。

二、组织领导

成立《__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五个编制工作小组:

1.收入分配、就业与技能人才建设编制工作小组:由王林同志负责,市就业服务中心、局机关基金监督与劳动工资科、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科参与,贾宏明同志承担汇稿任务。

2.劳务输转编制工作小组:由杨艾琳同志负责,市劳务办承办,__(来源:文秘站)同志承担汇稿任务。

3.社会保险编制工作小组:由周侃同志负责,市社保中心、局机关养老失业保险科、医疗保险科、工伤保险科参与,__同志承担汇稿任务。

4.劳动关系与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编制工作小组:由__同志负责,市劳动监察局、局机关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科参与,__同志承担汇稿任务。

5.综合编制工作小组:由__同志负责,局办公室牵头、从局属单位办公室(综合科)抽调人员承办。

各编制工作小组负责本业务领域规划内容的组织落实和起草工作,综合组负责总体规划的合成撰稿,负责与市发改委的联络、信息通报及沟通协调工作。规划的研究和制定采取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相互联动的方式,以局属单位为主,充分发挥各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广泛组织社会各界专家参与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咨询。

三、编制任务和工作安排

“十二五”时期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预计需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1.“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3.“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十二五”期间的基础和保障能力建设

5.附件“十二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为20__年1月至6月,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开展前期调研,各编制小组初步提出规划框架及思路、事业发展目标及任务、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机构能力建设方面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上述规划建议进行汇总衔接,提请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第二阶段为20__年7月至8月,编制规划草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十二五”规划工作小组按照确定的基本思路,修改完善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起草规划草案,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成立专家组组织论证。

第三阶段为20__年9月至10月,审定通过__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要求,修改完善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四、工作要求

1.各编制工作组开展“十二五”规划起草,要建立在对以往五年计划实施情况(包括计划指标、政策措施和经济社会背景等)全面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和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市内外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走势,认真分析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按照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提出“十二五”的规划建议。

2.各编制工作组初步提出规划框架及思路、事业发展目标及任务、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机构能力建设方面的建议于20__年6月10日前报综合组。

劳务实施计划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projectmanagementproblemsof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discussesrelatedmeasurestosolvetheproblemofprojectmanagement.

Keywords:engineeringmanagement,problem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以及单位。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逐步改制和私营建筑企业的大量的出现,使得以往所制定的许多内部管理机制大大被削弱,建筑市场竞争从良性走向恶性,造成建筑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不断和质量问题严重等情况,造成了建筑工程中存在相当多的管理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1技术方面的因素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

1.2管理方面的因素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因素”简单地概括为: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

2.1进度控制

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计划目标。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实施时,要求施工企业制订详细的工期附图,采取各种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始,在工程过程中记录各工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时间,在每星期工程例会上将各活动的完成程序与计划对比,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序,并结合工期、生产成果、劳动效率、消耗等指标评比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对下期工作作出安排,对一些已开始、但尚未结束的项目单元的剩余时间作估算,提出调整进度的措施。

2.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为此要制订科学的目标成本:

(1)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目标成本的制定要按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进行取价;

(2)以效益为目的,要分析研究各种因素与项目成本的依存关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项目目标成本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控制好“质量成本”、“工期成本”,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与成本的关系,对施工项目的效益和成本应统筹兼顾,做到既要降低成本,又能全面完成其它各项经济指标;

(3)具有可操作性。作为项目业主,投资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质量标准的提高、进度的调整、工程量的增加、业主方由于工程管理失误的索赔、不可抗力因素等。

2.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2)制定工程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计划。在确定了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制定出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及方法,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

(3)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就是实施质量计划,增强项目投资人、项目最终用户对项目质量的信心。

(4)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际就是程序控制和过程偏差控制。

(5)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6)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并设专人负责。

2.4安全控制

(1)项目安全管理中应明确责任和分工,做到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控制,并针对工程项目具体要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得安全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

(2)安全生产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护职工的生命则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

(3)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把安全生产情况作为监理例会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措施,保障安全资金足额投入,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宣传达到降低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的目的,要严防为赶工抢工而忽视安全生产。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益的措施

3.1善加强招投标管理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应提倡合理竞争,以企业所承建工程的质量、信誉、综合实力及合理报价为招投标的竞标条件,避免建筑单位盲目压标和施工单位互相杀价。各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建筑法》对将要投票的项目从立项、招投标至开工、施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严格实行监督管理,依法维护建筑施工企业的利益。

3.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承包体系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在潜力,降低消耗。应加强项目管理,促使项目的承包行为合理化、规范化。实施开支与审批领导制度,严格控制企业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使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3.3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要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管理的重点。企业要根据工程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建筑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建筑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建筑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劳务实施计划篇10

20xx年劳务员工培训计划1

一、培训目标

通过加大对公司、项目经理部、架子队三级培训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加强项目劳务人员培训,突出地铁、客专、高铁等施工领域对劳务人员提出的新标准,全面落实《劳务人员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某某【20xx】52号文件)的要求。努力实现首次进入司属各施工项目的劳务人员岗前培训率达100%,取得培训合格证率达100%;转岗劳务人员参加相应岗位的岗前培训率达100%;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务人员的持证率达100%;司属各项目劳务人员专项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率分别达到80%和100%;对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等方面的培训坚决覆盖到位,确保劳务人员的素质能满足企业施工生产的需求。

二、培训工作及内容

继续做好对全体劳务人员的岗前、岗中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劳务人员全体参与、全面覆盖,争取通过各类培训,使劳务人员切实了解并掌握工程施工常识及安全生产教育的全部内容,遵守项目安全施工生产规章制度,保证项目安全生产,促使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结合某某、某某以及恢复生产的铁路项目施工进展情况,继续加大内部培训力度,依托项目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建、在建、复工项目的劳务人员培训,提高项目劳务人员综合素质,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各项目经理部要对从事涉及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劳务人员,要加强安全操作规程与职业技能的培训,严禁未培训人员上岗,杜绝各类违章施工作业,确保安全施工。

三、培训相关要求

劳务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安全培训,各项目经理部要紧密结合项目施工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要认真总结往年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整改。各项目经理部领导要重视劳务人员培训工作,要将培训工作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训责任落实到人,并按照《劳务人员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某某【20xx】5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培训实施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公司年度劳务人员培训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同时各项目部经理部要对公司年度计划里统筹负责的培训班要提前策划,督促授课老师认真备课,并在授课期间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负责办班单位(项目经理部)要做好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确保办班质量。

20xx年劳务员工培训计划2

一、基本思路

(一)加强

安全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员工端正事项,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同时对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包括领导、项目部各部门、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也应加强安全思想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做好带头作用,从关心人、爱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

(二)将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加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做到因为生产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哪里有生产,哪里就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三)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用,尽量采用符合人的认识特点的、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针对我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议形式。主要有:安全知识讲座、座谈会、报告会、先进行经验交流会、事故教训现场会等。

2、张挂形式。主要有:安全宣传横幅、标语、标志、图片、安全宣传栏等。

3、音像制品。主要有:安全教育光碟、安全讲座录象等。

4、现场观摩演示形式。主要有:安全操作方法演示、消防演习、触电急救方法演示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0学时。

(四)严格执行项目部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杜绝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的现象。

对于新进厂的员工新工人,应严格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考核情况要记录在案,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0学时。

二、培训要求

1、具体的培训方案应在培训的前一个月制定出来,并报领导审批,及时通知培训涉及的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2、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