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协调发展十篇乡村协调发展十篇

乡村协调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59

乡村协调发展篇1

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尼勒克县立足边疆贫困县实际,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收人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到20*年,农牧民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3200元大关,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坚持新农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生活宽裕新农村。尼勒克县围绕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立足资源优势,在统筹规划全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抓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农业规模化增收的路子。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集聚种养规模,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了生态旅游、绿色蔬菜、民族刺绣三大产业。二是按照“龙头带动,基地互动”的思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走农业产业化增收的路子。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围绕特色产业,通过强化农业招商,扶持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引进建立了“天伊亚麻”、“雪龙精淀粉”等6个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尼勒克,实现了亚麻、马铃薯、甜菜、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三是按照“支部+协会”发展模式,完善流通休系。以甜菜制种、牛羊育肥、脱毒马铃薯栽培及旅游开发等经营协会为龙头,以生产大户、农民经纪人为基础,推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的“支部+协会”的流通体系组织建设。

坚持新农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环境美好新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处于贫困县的尼勒克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存在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因此,尼勒克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坚持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统筹规划,明确方向。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整洁优美靠拢”的思路,由县财政出资,用两年的时间,编制完了全县新农村布局详规图,基本形成科学合理、布局有序、适度超前的乡村布局全景图,防止新农村建设无序发展。二是把握时机,试点带动。抓住抗震安居工程有利时机,结合农牧民住房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群众自建,政府补贴,结对帮扶的建房模式,以点带面,渐进式推进新农村住房向“整洁优美靠拢”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农家庄园型、旅游度假型、民族风情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五种试点村建设典型。三是突出配套,改善环境。采取项目支持,县财政列支,乡村自筹,农民自愿的筹资方式,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新修乡村道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田林网化,地头道路沙石化。一个整洁优美富有生机的尼勒克新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坚持新农村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协调发展,建设文明安宁新农村。一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养新型农民。县财政专门拿出资金,连同江苏盐城对口扶贫建设项目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了尼勒克县农牧民职业技术学校,并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两个关乎农民增收成败的关键,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夯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是围绕健康文明、志趣高雅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开展“流动电影进乡村、革命歌曲进农家、广场文艺联城乡、百册图书藏乡村、全民健身迎奥运”活动为载体,以城乡联动的形式,推动城乡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了城乡“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围绕以人为本支农惠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围绕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生产与民生“两项重点”,加大农村社会扶贫开发力度。在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社保、低保、医保、助学等“四个保障”的前提下,实施了“县直机关单位对口扶村、机关干部结队帮户”的长效帮扶制度,确保扶贫帮困无空白。

乡村协调发展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www.133229.com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乡村协调发展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协调发展篇4

[论文提要] 要通过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七种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造成了整体经济运行的低效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正是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状态,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为此,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所谓“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按照系统论的思想,有效的“机制”一旦形成,在外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系统就能保持稳定运转和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制度”、“体制”和“政策”则是促使有关“机制”形成并影响“机制”发挥作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指为保证城乡经济社会形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需要具备的城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构成城乡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生态、文化等,相应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应该包括空间]进机制、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产业关联机制、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生态良性互动机制、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主要内容。要通过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这七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七种机制。 

 

一、城乡空间]进机制 

 

城乡空间]进机制主要是指城镇化过程中空间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进的机制。合理的空间]进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确保足够的农业用地规模,以满足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于农业产品的需求;二是确保高效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以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 

我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但2006年城镇化率仅为43.9%,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但同时还面临着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等现实约束,以耕地资源为例,2006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9公顷。因此,中国别无选择,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空间]进机制主要通过规划、法律等手段来引导。首先,要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禁任何缘由的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和补贴,确保农业的持续增产增收。其次,要科学规划城镇和工业布局方向,城镇和工业用地优先使用荒山、荒坡等不宜农耕的土地。最后,要提高城镇和产业空间利用标准,城镇的空间开发要以内涵式开发为主,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和组团式城区,提高城镇空间利用效率;产业空间布局要符合高标准的多层标准厂房、单位土地面积投资下限等要求,采用节约型生产方式。 

 

二、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 

 

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机制是指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选择就业的机制。完善的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机制可确保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依靠城镇化吸收过剩的农业人口,依托大城市发展辐射作用覆盖面大的城市群,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 

通过城镇化使落后地区的人口实现充分就业是实现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主要通过制度的创新来加以完善。首先,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村和小城镇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大中城市高水平教育机构对农村及落后地区学校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这些地区居民的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其次,要彻底消除对于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禁止就业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充分尊重公民的迁徙权利和就业权利。最后,要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尤其要提高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治安、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城乡产业关联机制 

 

城乡产业关联机制是指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镇产业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产业之间的互利合作。完善的城乡产业关联机制是体现城乡经济主体利益一致性,进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我国对外输出的产品仍以低附加值的能源、矿产、粗加工品为主,过短的产业链条和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削弱了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的实现。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就必须合理安排各类城镇和乡村的产业发展方向。城乡产业关联机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首先,要大力扶持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城镇食品工业、农机工业、批发零售、粮食期货等涉农产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要理顺乡村农业与城镇工商业的产品交换关系,避免粮食、食品和农资价格的大幅波动,确保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物流的顺畅和贸易的公平。最后,要大力调整产业的布局结构,按照规模化的要求布局农业,按照集群化的要求布局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各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和融合。

四、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 

 

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是指城乡之间存款、贷款、证券、财政资金等金融资源交互流动的机制。合理的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应当确保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和乡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存在明显的二元性特征,由城镇流向乡村的金融资源主要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而由乡村流向城镇的金融资源则主要是大量的居民存款。建立和完善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效果将产生关键影响。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来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打造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提高金融资源的整体规模和质量。其次,要积极引导城镇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开拓业务,提高城镇金融对农村金融,以及大中城市金融对小城镇金融的带动作用。最后,要努力创新农村地区的金融组织制度,大力推进小额信贷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效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业务。 

五、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 

 

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是指城市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对乡村及落后地区的扩散并带动乡村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般来说,大中城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集中地,而创新成果向乡村地区的扩散和传播能力将决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小。 

我国城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中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弱,而且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渠道不畅。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主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科研机构的整体规模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增强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实力,而且要大力鼓励企业界的研发活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其次,要加强科研机构与广大农民和落后地区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产业转化。最后,要提供合理的利益诱导政策,鼓励技术人才投身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建设。 

 

六、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 

 

城乡生态互动机制是指城乡之间生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地域上相连的城乡在生态上本就是一体的,任何一方生态的变化都会对另一方的生态造成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影响,甚至产生进一步的连锁反应,而良性的生态互动机制则可保证城乡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代价,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扭转生产方式,实现碧水蓝天的良好生态。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主要通过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来实现。首先,要大力改造和恢复生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抓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划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地区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其次,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制订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投资项目环境保护审查、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最后,要积极扶持循环型经济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改造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 

 

七、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 

 

乡村协调发展篇5

关键词:城乡;新农村建设;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乡发展的统筹已经成为了一项基本方略。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发展差距要想在根本上消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改革开放后,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差距却有着扩大的趋势,这便让“三农问题”变得很严重。所谓的“三农问题”是指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当今社会,农民的收入增加落后,农业总得不到突破性发展,农村便在经济上呈现落后的局面。这些都是导致城乡差距过大的因素,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严重,是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

为此,我国也极其重视该方面的问题,也曾提出过统筹城乡发展,让“重工轻农”的陈旧观念得到清理。还在后来的多次重大会议中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是全党的重中之重。我国总书记还曾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这也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也在2006年中央的1号文件中曾提到过,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做了极其全面和深刻的论述。

要想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以农村为基础来开展,这也是最艰巨的开始,要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就要妥善处理工农、城乡之间的复杂关系,因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才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让所有的人们都能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盛的果实。另外,要想全面的治理和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制定一套综合系统工程,其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还有在这个基础上,要扩大内需,让国民的经济能够持续并不断的发展。自从改革之后,我国农村需求总不能得到足够的满足,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内的不足需求很严重的关键因素,当然这归根结底是农民的收入过低造成的,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可以让农村的需求大大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有了更多的收入途径,还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很好地转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民会因为有了更多的收入,空余资金也得到提高,便在消费水平上有了提升,还可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庄更有规划,人居环境治理更科学!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协调推进经济方面的建设,还有在政治、文化、社会和党风方面的建设,不仅让村容更整洁,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在农村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养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建设者,这极大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对于生产中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是产业支柱,是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对于农村管理方面,进行民主管理,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加强民主建设,让新农村的治理机制更加贴近人性化,得到更好的完善。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对协调机制的实行,该建设不仅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还要动员各级政府还有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进行不同的分工负责,让监督机制更有力,在政府的监督下,在各部门的领导下,来建立更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让新农村不仅在农业方面,也在其他领域都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样才会给新农村建设增添动力和能量。

在农村要注重引导农民,运用激励机制让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农民是该建设的主体,建立激励机制,让农民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自力更生的来建设我们美好的新农村。并且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于在农业上有突出贡献的农民进行支持和补贴,积极进行宣传,并在人群中树立农业示范带头作用,以此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更多农民的响应和支持。

为了更好的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一套监督机制是极其重要的。这需要来着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个是来自国家的监督,国家对于该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有效的监督;还有来自政府及其以下的相关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实行情况进行同步的监督并给予帮助,让该政策不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政策;最后要对支农投入情况进行细致的监督,让该方面的资金流入更需要的地方,而避免资金被挪用的状况出现,还要提高效率,认真进行建设工作。

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得到尽早的实现。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也能够极大的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让共同富裕的实现不再只是想象,成为真实的写照。

参考文献:

[1]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导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0(第1版).

[2]杨仁德,向华,魏善元.我国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与路径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0(04).

乡村协调发展篇6

关键词:城乡商贸协调度主成分分析对策

协调度是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定量表述,通过研究协调度可以很好揭示隐藏在系统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深层次的作用规律(张仲伍等,2010)。协调度这一指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定量探讨城乡协调发展状况,众多学者结合自己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认识从资源、经济、社会、人口等多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王富喜等,2009;高新才,2010;薛红霞,2010)。将协调度引入商贸发展,探索城乡商贸协调度演变在城乡统筹研究和城乡商贸发展研究中均尚属首次。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系统探讨2003年~2012年河北省城乡商贸协调度变化,定性和定量研究商贸资源在河北省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市场一体化,推动河北省城乡互动发展等创造条件。

河北省城乡商贸发展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购买能力,从而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经济基础。近年来,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不断提升,增幅较大。2012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达到20543元;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1元。2003年~2012年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表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平均涨幅为12.30%,农村平均涨幅为12.31%,城乡涨动幅度基本持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城乡市场发展迅速

近年来,河北省城乡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河北省商品交易市场4011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摊位306369个,成交额4430.60亿元。大型商业市场由中心城市不断通过连锁方式向周围郊县转移。2012年,农村地区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27个,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9.5亿元。消费品市场十分繁荣活跃。2012年,河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001.4亿元,增长1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52.6亿元,增长14.7%。此外,在商贸流通领域开展的“家电下乡工程”、“万村千乡工程”等多种举措使得城乡市场规模,尤其是农村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发展。

(三)商业流通方式和交易手段多元化

河北省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市级、县级商业企业利用货源和管理优势,采取合资、合作、加盟等形式,建立分店、连锁店、批发点,通过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市场延伸,提升和带动农村市场管理水平和层次。目前,河北省已初步确定了武安等56个试点县(市)及河北好日子集团等98家试点企业。在商品交易手段上,目前在河北城乡已形成批零兼营,经销、代销、包销兼产销一体经营,市场内交易、市场外交易兼营,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兼营等方式。

城乡商贸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2004~2013)》、《河北省统计年鉴(2004~2013)》、《中国商业年鉴》以及河北省统计信息网、河北省商务厅信息网,此外还有大量数据分别来自河北省各级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政府及民间学者的研究分析报告、抽样调查数据、专题年鉴等。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乡商贸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依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等主要原则(王君,2012),选取2003年~2012年反映河北省商业发展环境和发展规模的数据资料建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城乡人口数量(X1,Y1)、消费品零售总额(X2,Y2)、居民人均纯收入(X3,Y3)、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4,Y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5,Y5)、电话用户数量(X6,Y6)、固定资产投资(X7,Y7)、消费价格水平上涨率(X8,Y8)、邮电处所个数(X9,Y9)、通车里程(X10,Y10)、商服就业人员(X11,Y11)等11个指标。依据上述指标分别建立城镇和乡村两个体系,用以确定城乡商贸协调度。

(三)研究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镇和乡村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商贸协调发展指数模型,对河北省城乡商贸发展协调程度进行测算。

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评价体系中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张萍等,2006)。这种方法可剔除多指标间的相关性和信息重叠,便于对城镇、乡村子系统进行综合实力评价。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两个系统10年的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影响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系统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前k个因子作为主因子。依据初始因子载荷矩阵测算出前k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ak1、ak2……akk,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与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代入以下公式,求得各主成分(或主因子)得分fk:

fk=ak1X1+ak2X2+ak3X3+……+akpXp(1)

式中ak1、ak2……akk表示第k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X1,X2……Xp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根据主成分的贡献率和各主成分得分运用以下公式计算系统综合分值Fi:

(2)

参考诸多系统协调度的测算模型,依据经济学中效益理论和平衡理论,构建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模型如下:

(3)

i为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指数。

河北省城乡商贸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一)计算过程

依据上述研究方法,将搜集整理的数据资料输入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2003年~2012年城镇与乡村各主成分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如表1。

从表1中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它们分别以91.559%和88.986%的精度体现了原始指标体系。因此,针对城乡两个子系统,分别选取城镇人口数量(X1)、城镇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X2)、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X3)、乡村人口数量(Y1)、乡村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Y2)、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Y3)作为两个系统的主成分。各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2所示。

将两个子系统中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和标准化后的指标代入公式(1)中可得城镇商贸子系统和乡村商贸子系统中各主因子的得分fx和fy。以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作为系数,和主因子得分一起代入公式(2),即得到城镇商贸子系统和乡村商贸子系统的综合得分FX和FY(见表3)。依据计算出的综合分值绘制10年间的分值变化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显示出,城镇商贸和农村商贸综合分值在近十年内总的趋势均为上升,但从上升趋势上看,城镇商贸子系统十年间的变化值基本随直线变动,而农村商贸子系统十年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城镇商贸子系统各指标内部发展变化较农村更为协调。为了更加明确城乡商贸发展的协调状况,将测算出的城镇商贸子系统综合分值与农村商贸子系统综合分值分别代入公式(3),测算两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数i(见表3)。依据表3中河北省2003年~2012年城乡商贸协调发展指数绘制城乡商贸协调指数变化图,如图2所示。

(二)协调度结果分析

协调度的变化区间一般为[-1.414,1.414],它的大小是由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决定的。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张晓东等,2001),根据协调度指数的变化,把协调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为协调类型,协调度指数i在[0,1.414],且综合发展指数都大于0,表明两系统都在优化发展,呈现总体最优。二为调和类型,协调指数i在[0,1.414],且综合发展指数中有一个值小于等于0,表示该系统发展水平下降,由于协调指数还为正值,说明衰退系统短期内还可以接受,如果长期有可能阻碍系统发展。三为不协调类型,协调度指数在[-1.414,0],综合发展指数都小于0,或者有一个小于0,前者为严重不协调,整个系统处于衰退状态,后者是由于一个系统衰退时间较长造成的。

综合上述划分原则,河北省城乡商贸在2003年~2005年间,协调指数为负数,城镇和乡村商贸综合发展指数均小于0,表明在这几年整体协调度不高,甚至出现一度失调的状况。2006年协调度指数>0,城镇综合分值

从统计数据上分析,2003年~2005年间,虽然河北省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在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但居民收入的增长以较大形式转化为银行存款,未能得到充分释放,购买力在这几年间显著偏低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城乡商贸综合协调程度偏低。2006年伊始,围绕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河北省全面推进“农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对农村市场按“农家店”建设规范,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改善消费环境。在2006年一年间,河北省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万家,有3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3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得到商务部重点扶持。2007年以后,河北省城乡市场均衡发展态势更加明显,特别是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村市场发展不断提速,有力地拉动了消费的扩大,与城市市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进一步推动了城乡商贸协调发展。

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综上所述,在研究期内,河北省城乡商贸协调度呈“S”型发展态势。受政策调整、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收入水平提高、市场工程建设等多方面影响,河北省城乡商贸发展协调度在2003年~2005年间曾一度失调,2006年进入初步协调阶段,2007年以后基本进入协调发展阶段。

(二)具体对策

1.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具体做法如下: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建立农户贷款激励机制,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加大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商贸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2.统筹城乡商贸规划,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商业网点是发展农村商贸业的基础设施,以连锁为主要形式的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是发展河北省农村商贸业的前提。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可采取发展与城市商业对接乡村连锁商业网点(易开刚,2010),在坚持新型农家店建设标准不降低、经营管理不走样的同时,放开对新型农家店数量和布点的限制,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村小卖部通过改造成为新型农家店。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从整体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村消费环境质量和市场档次。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城乡基础设施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积极发展水运交通和航空港建设,加快区域内交通联络线、县及农村社区城乡公路网络建设,为物流、商流、信息流提速,形成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不仅方便城乡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有力地促进城乡居民融合,而且也为农村物流、商流、信息流顺畅流动提供交通通信网络。交通的现代化渠道保障,大大促进农产品流通。其他设施配套应将城乡作为整体,发展城乡统一的供水、排水、能源、通讯和环卫等基础设施网络,统一配套教育、卫生、文体、商贸、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并适当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

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一批商贸购物中心,合理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区,专业商品市场,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具有较大区域性影响的新型商业中心,形成通畅的双向流通渠道。

4.将城市零售网络和批发网络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流通网络的整合。城乡零售网络体系的整合需要在“农村与城市零售网络共享消费品采购与配送系统,实现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的同时,使“城市消费品与农村产品共享采购与配送系统,实现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积极倡导大型连锁超市、商场等到农村安家落户,将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销售模式引入农村商贸建设中(张玉双,2011)。城乡批发市场体系的整合,一方面需要引导城市批发企业通过发展自由连锁建立农村零售网络,通过消费品采购和配送系统将消费品送到农村市场;另一方面批发企业也可以通过采购和配送系统将优质农产品送到城市市场。通过城乡零售网络体系、批发市场体系的整合实现城乡市场互动融合协同发展、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张仲伍,杨德刚,张小雷等.山西省城乡协调度演变及其机制分析[J].人文地理,2010(2)

2.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6)

3.高新才,魏丽莉.中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2)

4.薛红霞,刘菊鲜,罗伟玲.广州市城乡发展协调度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J],2010.24(8)

5.王君.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张萍,严以新.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港工技术,2006(12)

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4)

乡村协调发展篇7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abstract:Researchgoal:thepaperembarksfromthecityandcountrysidecoordinateddevelopmentangle,basedonsystematictheorymethod,constructsthecityandcountrysidelandutilizationstructuresystem,totakethereferenceforthesimilarresearch.methodsofdocumentation,theoreticalstudywereemployed.thepaperhaslimitedthecityandcountrysidelandutilizationconceptandthecharacteristics,hasbeenclearaboutbetweenthesysteminteriorvarioussubsystemsintrinsicconnectionaswellasmutuallyaffects.indicatingthatthecityandcountrysidelandutilizationsystemisacomplexsystem,includingthecitylandutilizationsystem,thetownlandutilizationsystemandcountrysidelandutilizationsystemthreesubsystems.

Keywords:the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systematictheory;thesystemoftheoflanduseofurbanandrural

中图分类号:U4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1.1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1)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发展是针对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其含义为:城镇与其所在区域具有地域上的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城镇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

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即乡村要确保农业的现代化,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在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协调、环境幽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2)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城乡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社会融合、经济融合、生态环境融合、人口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空间融合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空间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城乡空间融合就意味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直观印象。

资源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乡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乡村和城市用地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调节生态环境的方法,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综合生态观的物质题写,它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是城乡全方面融合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结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概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昭示了在一个发展中大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质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的大趋势下,各地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下,对农村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如何在既保证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为城市扩张提供土地保障,作好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城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协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2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构建

2.1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界定

系统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与研究解决诸如,社会、地理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工具。如果把城市、城镇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相对静态的因素来描述的话,这个因素则首选土地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城镇和农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土地按不同职能划分开来,又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把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本文界定的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包括与城市作用紧密的城镇和农村区域)内,土地资源经过一定时间在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有规律地配置而成的,土地资源应不断向最适宜的、最优的利用方式转变,促使各个子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最终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和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2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征

(1)协同性。从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城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由三个子系统共同变化决定的,城市、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向农村扩张,使农村土地减少,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同步变化,具有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其子系统间必须协调发展,即只有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土地利用的特点之一,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功能具有不可变更性,改变土地利用用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加以利用。

(3)时空不同步性。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具有时空不对应性,城市、城镇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占用农村土地,土地在系统内部的变化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在空间上具有逐渐变化的特点,农村土地通过征用变成城市土地,但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并不会马上发生改变,这与项目的进程有关,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特点。

(4)不可变更性或稳定性。是指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中,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向农用地转变的不可能性。一般来说,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就较为困难。因此,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和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5)可调控性即政策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土地正逐渐作为宏观调控对象,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正逐渐加大。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间土地在各系统间流动的速度、数量等有很大影响,同时影响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因此,由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实则是一个复杂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协调发展进行调控,它既可能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可能延续或者破坏系统的协调发展。

3结语

从系统学角度研究城乡土地利用关系,并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分析其内部具体关系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仅从概念上对城乡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界定与评述,并分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独特特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从全局考虑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使城乡系统中个子系统达到最优结构并发挥最佳功能;2)对城乡区域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市规划汇刊[J],1999,2:51-54

[2]宋西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eB/oL].2006-07-21

[3]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m].2006:1-3

[4]李小健.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9:89

乡村协调发展篇8

关键词:城乡协调;要素;互动;城市与乡村

**长期以来一直在**省承担着农业基地的重任,而**县更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农业来进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城乡二元落差明显,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地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及支撑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要素发展缺乏联动性,互动发展还很不够。究其原因主是城乡之间流动还不够协调,各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有序互动,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失衡。笔者结合**县来探讨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提出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城市概况与发展特点

**设县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市域的东部,全县土地面积为534.73平方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至沪、杭、苏、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从总体来看,**县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没有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优势产业特别是新兴优势产业还不明显、产业组织与业态方式比较传统、区域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综合配套水平相对滞后等。面对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还有更现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县的面前:建设用地指标对发展需求的制肘;生态与景观质量蜕化的压力趋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形象落差较大等。

2.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

2.1城乡要素互动的内涵。城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要素互动是指资金等要素在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内交流、传递、融合、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资金要素为例,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使政府有足够能力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改善。所以,城乡要素互动是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一切城乡发展要素,挖掘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要素互动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在乡村经济发展初期,动态的非均衡双向流动以农村要素流向城市为主;在发展中期,要素流双向流动发生逆转,以城市要素流向农村为主;在发展后期,城乡要素流发生质变,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的互动模式,也正是这种互动的持久性才能使城乡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乡协调的实质。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整合的社会架构,包含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具体而言,城乡协调就是在城乡空间系统内,人口、文化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城乡协调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城乡经济实现有序互动,城乡居民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2.3**县如何来达到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要素互动就没有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城乡要素在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就难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或配置合理的资源,那么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城乡协调的发展。在本次规划中,以**县整个区域内都作为规划范围,对其产业定位、空间发展与管制、城乡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分析与规划。

2.4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要素互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有序互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又为城乡要素互动创造了广阔的流动空间。

3.城乡要素流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3.1城乡要素隔离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时期,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消费型的商业和政府管理结构所在地。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少,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城乡之间的空间聚散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稳定状态。农业时期,城乡节点相对独立影响范围较小,无等级关系和从属关系,区内外要素流动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以较封闭的县域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城乡处于低水平、均衡化和稳定的状态。

3.2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工业化初期,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乡村的人流、资金流、物流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发展缓慢,相对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空间聚散以聚集为主,城市的发展更为突出,城乡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3.3城乡要素互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工业化后期,城乡专业化分工明显,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城乡要素强度增大,城市的辐射功能突出。空间聚散以扩散为主,城乡之间形成合理聚集规模。城乡在联系日益加强和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产业与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分工。城乡要素由从城市向乡村的单向流动逐渐转化为城市到乡村与乡村到城市的双向互动,要素流在城乡之间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突出。城乡协调过程中各种要素流的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使得城乡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4.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途径

4.1城乡协调初期阶段。首先,加快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铺平道路。要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一靠交通,二靠通讯。通畅的交通运输便利了城乡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物质要素的流动,;发达的通讯设备保证了技术、信息要素流动的快捷性和准确性。其次,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向城市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目前家庭作坊式企业在农村的发展,虽然使一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给农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从实际来看,产品质量差,价格低,更重要的是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急需加以认真解决;乡村企业的引进绕开了城市对农村产业活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使城乡要素得以在农村区域内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紧密的城乡产业联系。

4.2城乡协调发展中期阶段。目前,劳动力就地转移使城市二、三产业失去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资金技术要素由城市流向农村已影响到中心城市自身的投资和发展速度;城乡工业同构使城乡要素难以充分发挥要素流动互补的优势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挥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要素的作用,从而使城乡产业形成最优的空间配置。

首先,政府要在城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聚。其次,政府应指导农业用地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过渡,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等。

4.3城乡协调发展后期阶段。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完成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经济发展对知识、技术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造和培植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工作的重点。当前**正处在城乡协调中期向后期发展阶段,所以应将着力点放在解决城乡各要素充分互动发展上。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高,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乡村协调发展篇9

关键词:区域板块;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71-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差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做出了重要论述,并提出了相应要求;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开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陕西省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陕西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其在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综合竞争力排名从1999年的第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并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陕南、陕北和关中各个县市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尽管近几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鸿沟也在加大。所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于陕西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许多学者曾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如夏安桃等(2003)主要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1]鲁奇等(2004)运用因子分析和arcGiS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并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罗雅丽和李同(2005)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城乡间各种要素流的测度研究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3]朱允卫和黄祖辉(2006)以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为例,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数据的协整关系研究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黄水木(2007)基于福建省泉州市对沿海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5]

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定性研究文献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展开,对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未能从定量角度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而定量研究文献基于量化研究分别从城乡协调发展度确定、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导因子及驱动因子、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流动、城乡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等四个角度展开研究,对于深化城乡协调发展规律研究具有一定作用,但主要立足于各个局部角度研究城乡经济的联系强度。而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区域板块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特别是联系区域经济内部的不同发展板块,从区域统筹的角度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度同经济发展相关关系,进而研究不同板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文章尚不多见。

本文立足于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概念定义,综合考虑驱动因子、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城乡经济协调等要素,以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首先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其次,对陕西省各个地级市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基于经济发展板块研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关系,得出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等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

1.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交流和组合,形成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结合的统一体。在发展目标上突出以人为本,公平配置社会资源,基本建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人均GDp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初步改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业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属于一项涉及到多方面发展情况评价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系统性、可测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科学性原则,在借鉴其他学者评价指标和结合陕西省省情的基础上,选取以下八项指标进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见表1)。其中:(1)人均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确定经济发展阶段对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2)第三产业比重指标衡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即是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就业环境。(3)地方财政收入用以衡量地方政府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政府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体,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具备一定财政能力。(4)公路货运量、电话用户和公路客运量三个指标衡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乡村融入城市市场化发展轨道、扩大乡村产品市场的重要措施,该类指标用以分析城乡市场协调度。(5)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指标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协调程度。(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指标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程度,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协调程度。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为各个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主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基本思想是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然后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最后归纳出综合所有变量影响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通常称为因子。分析具体步骤为:

(1)对选用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指标均为正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Xij=(xij-minxj)/(maxxj-minxj)其中,i=1,2…,11;j=1,2…,8

(2)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各个主因子的得分计算出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以此作为权重,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的综合评价模型。

(3)计算综合指标值,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

(4)对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比较。

(5)对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三、实证研究

1.数据检验。本文采用陕西省2010年统计数据对陕西省11个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限于篇幅略去原始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8个变量间相关性很高,由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拒绝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通过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可知前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654,表明这3个因子已经集中了原始数据92.654%的信息,达到了选取公共因子的标准,基本可以描述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

2.主成分因子提取。经过旋转的载荷矩阵表明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荷载。通过表3可知,第一公因子在公路客运量、地区财政收入、电话用户量、公路货运量、三产比重等几个指标上载荷较高,因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体现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力水平,因此第一公因子能够很好地代表城乡经济发展潜力度;第二公因子在城乡消费水平比值和城乡收入水平比值上有很高的荷载,能够很好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第三公因子在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上载荷较高,能够很好地代表城乡经济水平度。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和评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以下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矩阵。(如表4所示)

根据系数矩阵将三个公因子表示为8个指标的线性形式。

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046X1+0.120X2+0.207X3+0.278X4+0.279X5+0.243X6

+0.113X7-0.019X8

F2=-0.046X1-0.166X2+0.051X3+0.013X4+0.021X5+0.061X6

+0.519X7+0.509X8

F3=0.449X1-0.533X2+0.320X3-0.047X4-0.015X5-0.064X6

+0.078X7+0.133X8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综合得分及相关性分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综合反映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为了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对各地区在3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分值F,即

F=0.469F1+0.298F2+0.159F3。计算出陕西省11个地区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得分如表5。进一步根据综合得分得到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分类图(见表5,图1,图2)。

四、研究结论

1.经济实力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的协调发展。根据表5、表6、图1和图2,在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性评价中,基本上都是经济因子得分较高的地区总得分就高,但在局部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二位,低于延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但西安市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为第一,而延安市为第四。另外有两个特例,一个是陕北的榆林,一个是陕南的商洛,榆林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为第三,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却落后到了第七位;相反,商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为第11名,居于最后一名,然而协调度却位于第二名,远远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施以相应的产业、财政和分配政策改革,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才有可能随之提高。

2.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区域板块上表现出“U”型曲线的特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度和城乡经济协调度,按照陕南、陕北和关中的顺序排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关系呈现出典型的“U”型曲线的形状,说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先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系数分析,如表6,陕西省总体上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11,相关性并不显著。但陕南各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8357,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说明陕南各区的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说明,陕南目前的这种相对协调在整体上表现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升高而降低的特点。陕北各区(注:因为铜川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具备陕北资源经济的特点,笔者把铜川从经济上划入陕北板块)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9933,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现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的现象,原因主要在于陕北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资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该产业的典型特点是依赖于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经济,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限,财富的社会扩散速度远远小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而呈现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低的现象。但是正向的相关系数表明陕北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各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如果包括杨凌为0.236,正向相关而显著性不高,如果去掉杨凌,仅考虑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则相关系数高达0.994,说明关中经济发展程度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高度正相关,而杨凌经济发展特点不具备关中板块的特点。杨凌的表现特殊起因于杨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教育为主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的高产值,对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带动作用并不大,甚至还凸显了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差距,可以说杨凌的第三产业是建立在非常薄弱的第二产业的基础上,使得杨凌在关中经济板块中表现出陕北经济板块的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特点,杨凌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型。

3.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关中区域的西安市第一公因子排名第一,说明西安市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大。宝鸡市的第一公因子得分排名紧邻西安,第二公因子和第三公因子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说明宝鸡目前的城乡经济发展潜力、城乡生活水平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度都比较好,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好,宝鸡的综合和单个因子表现都足以作为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标杆。其次是咸阳和渭南,以上城市处于第一梯队。商洛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较高,主要是因为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协调度的第二因子F2得分最高,然而代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F3和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F1都非常低,说明商洛市目前较高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实际上属于一种低水平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协调必将被打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因此不应属于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包括延安、榆林和铜川。这些地区因为拥有密集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存量,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第二梯队里各区表现为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城乡生活水平度的第一公因子F1和第二公因子F2都很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不高,应该采取适当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分配政策改善此种局面。

第三梯队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和杨凌四个地区,也是全省经济总量较低的地区,这四个地区除了杨凌位于关中外,其余地区都属于陕南山区。改革开放以来,陕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获得的发展机遇相对较少,经济发展不足,属于有待发展的地区。第三梯队里各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度的第一公因子F1和第三公因子F3都很低,即使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很高,排在全省前列,也只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不足,没有拉开城乡经济的差距,并不能说明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所以此种高F2只能说明经济的落后特性而有待发展。根据区域分布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杨凌应该被划入第一板块,但因其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得分以及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F3都非常低,经济发展潜力有待培养,所以放归第三个板块。

4.发展协调性好的地区各个指标因子之间发展不均衡。从发展协调度得分来看,关中区域城乡经济协调性比较好,但这些地区的协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潜力水平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和经济水平因子之间并不均衡。比如西安市和渭南市,西安市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因子得分最高,但是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因子得分为负数,排名第九,说明西安市虽然经济发展潜力大,但在城乡协调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渭南市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因子和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协调的F2因子得分比较高,说明渭南市发展潜力和城乡协调度在目前表现比较好,但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F3因子为负数,排名第九,这说明尽管总体得分较好,很可能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需要在发展中均衡各个指标的关系。经济发展协调度高,并且各个因子之间相对均衡的是宝鸡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潜力、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乡生活水平协调都表现得非常好。

五、提高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合理统筹不同区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根据陕西省11个地区不同发展水平,采取适宜措施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陕南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和技术条件较差,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上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特色,大力发展特色资源产品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促进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城乡经济协调。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而城乡协调水平比较差,应在立足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致力于产业的技术密集化,同时加强财富分配政策改革,通过财富分配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应该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好和城乡协调水平高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

2.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上述评价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潜力因子F1在综合评价模型中所占权重很大,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城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的集聚,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提高,推动城镇经济发展。而且,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提高规模经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3.充分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在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政策的同时,坚决贯彻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化建设途径,加快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

[2]鲁奇,曾磊,王国霞.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

乡村协调发展篇10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举措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社会矛盾突出,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矛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将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一圈两翼”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基本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还没有质的突破,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两翼”地区发展短板的现实需要。占全市人口绝大多数的“两翼”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到重庆的整体发展水平。“两翼”地区是发展的“短板”,但换个角度看,也正是重庆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来缩短二元社会差距,把“两翼”地区培育好、发展好、建设好,才能真正实现全市共同富裕。

准确把握“六个统筹”深刻内涵,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十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新的精神和要求的指导下,要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一圈两翼”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六个统筹”的重点任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统筹“一圈两翼”发展,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活力;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的张力;统筹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增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合力。“六个统筹”相辅相成,既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又凸显了功能定位;既着眼于结构优化,又注重了能力提升;既着眼于城市,又倾斜于农村;既从重庆的市情特点出发,又凸显了国家战略;既坚持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只有深刻把握“六个统筹”的内涵,弄清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深入推进“六个统筹”,才能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全市上下都应遵循党的十精神,对照“六个统筹”,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认真履责,以形成强大合力和巨大声势,为破解城乡二元社会难题作出贡献。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为缩小二元社会差距发挥保障作用

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适应并落实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打破城乡党建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桎梏,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促进要素融合、实现城乡交流,构建起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以统筹组织建设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结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打破城乡界限和隶属关系,改进组织设置,建立村企、村与社区联合党组织,构建起以城带乡的组织形式和党员管理模式,探索区域大党建机制创新。要创设“城乡支部结对共建”等多种载体和平台,让城市党员感知市情、区情、县情,感受城乡区域差距,聚焦农村发展,加深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的感情,激发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让农村党员走出山区进城“见世面”,充电洗脑、开阔视野、激活自信。要发挥城市党组织信息灵通、交通便利、资源富集等优势,实现城乡党组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经济共建,互促互学、党建共进,为农村送信息、引项目、注资金,实现二元融合互动,共同发展。

以统筹干部资源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配置城乡干部资源,因地制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圈翼”干部交流,在“一圈”与“两翼”之间互派干部任职、挂职,把城乡干部优势转化为指导推动“三农”和“两翼”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一圈”与“两翼”区县也应选派干部直接到村挂职,既历练干部作风,又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带来新理念,带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