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职业决策十篇小学教育职业决策十篇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7:00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1

关键词:转型期;职业决策;培养模式;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8-118-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从1999年开始的研究生扩招,使得我国研究生培养数量急剧从2000年的在校研究生总人数的30.1万人,上升到2011年的155.2万人。从2009年开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由单纯的学术型逐渐转向应用型和实践型。研究生教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型带来一个新的现象,就是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成为就业指导过程中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职业决策是人生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决策的结果决定了个人的生活方式、交往范围、工作内容及地域,进而决定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如何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以辅助其理性地进行职业选择,是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界定

职业决策(Careerdecisionmaking)一词最早源于英国经济学家Keynes的经济学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职业目标选择时,会以收益最大和损失最小作为标准。Jepsen(1974年)首次将职业决策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决策主体通过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分析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前景,作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

龙立荣(2000年)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该定义强调了决策主体面对几种可能职业选择的时候,由于难以权衡大小得失时的矛盾状态。在“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思想中,该定义将职业决策困难限定“面临最后决策时”,缩小了职业决策困难研究的外延范围,没有突出职业决策是一个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过程。职业决策困难不仅表现在最后选择职业时,在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自我了解和探索中,在考虑专业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职业信息的搜索中,在考虑大小得失的职业目标确定中等职业决策过程,研究生都可能出现职业决策困难。同时,该定义没有强调职业决策困难是一种在几个彼此冲突的备选目标间进行权衡、对比和评估的心理现象,而仅将职业困难限定在决策行为本身的表象层面进行了表述。

综合上述理解,笔者认为: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是“研究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由于缺乏了解认识自我的意识或行动,或缺乏职业探索的意识或行动,无法准确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定位和评估,因而在个人现实、社会现实和个人需要之间无法实现调和时的心理状态”。该定义说明,职业选择是一个阶段性的时间过程,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可能出现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有阶段。其原因是研究生个体缺乏了解认识自我或职业探索的意识或行动,其表现是无法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和评估,无法实现现实和需要之间的调和,且职业决策困难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的表现

研究生思想比较成熟,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经验,具有一定职业意识,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研究生对职业的认识往往一知半解,对自我的认识往往故步自封,对职业路径往往存在“学术换工作”的片面认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根据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咨询,我们发现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有三个主要表现。

(一)双趋冲突带来的职业决策困难

研究生在面临两个及以上的职业选择时,看到的都是职业正面的报酬和利益,两个都舍不得,放不下。如在名牌高校辅导员岗位和普通高校的教师岗位之间选择,职业选择困难的研究生既希望拥有名牌高校的光环,又舍不得放弃专业教师岗位的自由发展空间。

(二)双避冲突带来的职业决策困难

研究生在面临两个及以上的职业选择时,看到的都是职业负面的因素和不利的状况,任何一个选择都觉得有问题,可能给自己带来负效应。如在工作地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选择上,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生既担心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人才竞争压力大,又担心小城市信息滞后,专业发展不利。

(三)双重趋避冲突带来的职业决策困难

研究生在面临两个及以上的职业选择时,既看到某种职业带来的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又看到该职业带来的其他不利因素,但很难综合比较何种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更多点,不利更少一点,这种职业决策困难是研究生职业决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如在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选择上,研究生既看到外资企业在用人制度上的灵活性,又担心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既看到事业单位工作的稳定性,又担心论资排辈,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三、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

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学生自我效能感、家庭教育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上,研究对象也以高职学生和大学本科生为主。作为思想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研究生来说,在研究生教育转型期,职业决策困难出现的原因主要和学校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及研究生个人自我期待紧密相关。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干预路径

一、就业困境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问题

根据麦可思最新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9.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80.6%、81.3%)相比有所下降”[1],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导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终生学习理念普及、工作转换频次增加、不充分就业比率攀升等社会现状之外,也涉及到高校工作模式“重安置轻发展”的倾向和学生扎堆体制内单位和选择主动失业等学校和个人因素。因此,研究并改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状况,应该成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偏重“就业安置”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高期望

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就业影响因素中,“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位置;亲朋好友、党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等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2]这表明学生对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决策能力具有较高的期望。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将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人格――职业匹配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却犯下选择性盲目的错误,片面地将其设想为完成毕业班“就业安置”任务的“特效药”和“季节性快餐”。“临门一脚”极易导致就业指导缺乏“发展之实”,学生则会因信息渠道不畅和职业道路迷茫引发负面情绪。

(二)部分学生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的现实不相吻合

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这就导致了他们就业方向狭隘,条件反射式扎堆体制内单位或选择主动失业。一方面,本科毕业生们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是择业首选。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36.5%的受访毕业生倾向于进入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而已签约受访者中仅有14.4%进入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相反虽然仅有6.2%的受访者倾向民营或私营企业,而实际上已签约受访者中33.8%进入民营或私营企业。[3]另一方面,部分本科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主动失业和“啃老”现象频发。更多的二本高校、“百搭”专业遭遇更明显的“寒流”,学生的心态较以往发生很大变化:以前的学生觉得不工作可耻,但现在觉得理所应当,部分家长娇惯子女,即使子女毕业回家啃老也不在乎。

二、职业决策困难理论为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职业决策困难理论回顾

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界定,有些学者认为是一个过程或状态,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具体面临的问题或困难。加蒂、克劳兹和奥西普三人将其定义为个体在进行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4]依据理论,他们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的模型。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模型里,职业决策困难主要包括三个独立的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有3-4个具体的小类困难。

1.职业决策前期:准备缺乏(LackofReadiness)因素,包括3小类困难:(1)动机匮乏(Lackofmotivation),没有决策的意愿,主观上不考虑或不进行决策;(2)犹豫不决(indecisiveness),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摇摆不定,下定不了决心;(3)信念不当(Dysfunctionalmyths),存在对未来职业的不合理认识和非理性的期望。

2.职业决策中期:信息缺乏(Lackofinformation),包括4小类困难:(1)决策流程的知识缺乏(LackofKnowledgeabouttheprocess),对于职业决策的具体流程,缺乏有关特定步骤和决定方法的知识;(2)自我信息缺乏(LackofinformationaboutSelf),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缺乏系统的了解;(3)职业信息缺乏(Lackofinformationaboutoccupations),不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无法找到或判断与自己求职意向相关的职业信息;(4)有关信息获取方式的信息缺乏(Lackofinformationaboutwaysofobtainingadditionalinformation),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3.职业决策后期:不一致的信息(inconsistentinformation),包括3小类困难:(1)不可靠信息(Unreliableinformation),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探索存在问题,获得的相关信息不可靠;(2)内在冲突(internalConflicts),内心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存在矛盾现象,出现心理混乱状态;(3)外在冲突(externalConflicts),内心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与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的看法是矛盾的,出现意见相左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参考涉及的量表包括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DmSe-SF)。1.职业决策困难量表。1996年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约拥俸涂死妥冉淌冢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奥西普教授合作编制,并于2000年修订完成。CDDQ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可用于评估职业决策困难的情况和原因,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检测干预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的措施的效果。2.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2003年由龙燕梅对泰勒和贝兹所的择业效能感量表进行本土化后所得。

[5]泰勒和贝兹的择业效能感量表乃是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克赖茨的职业成熟理论,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而成的,反映了自我评估、信息获取、目标筛选、计划制定和问题解决等五种职业选择能力。[6]

本次研究的对象界定为上海SF大学的本科学生,其中男生62人、女生238人;大一学生50人、大二学生50人,大三学生100人、大四学生100人;共发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7.67%。调查问卷题目是职业决策困难的表现,所以整个样本分值越小说明困难越小,分值越大说明困难越大。数据输入电脑后,处理主要使用SpSS15.0forwindows。

三、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经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研究样本均值3(样本均值a=3.55392)的有214个,占总样本的73.04%。这一结果与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是相符合的。

通过低水平职业决策能力样本的4个因素与均值对比可知,年级因素的均值a=3.00395、性别因素的均值a=3.63546、家庭因素的均值a=3.52743、社会实践因素的均值a=3.95642。这些样本中,职业决策困难影响的顺序依次为:社会实践>性别>家庭>年级。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1.年级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显著

在调研显示有73.04%的学生职业决策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年级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显著也就意味着,尽管不少学者呼吁,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要低年级化、全程化,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在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认知方面的低成长倾向仍然十分严重。此外,如今大多数的高校拥有多个校区,这使得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的接触机会变得更少,同辈教育的效果随之减弱。

2.性别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十分显著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能力上的差异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在资源整合上,男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要优于女生,从这个层面来看,其在决策时相比女生更为理性。另一方面,男生在理性思考的同时,也会更多地为生存压力所迫,最终做出非理性的选择。特别是在“北上广”地区,物价水平相对较高,大学生收入与实际购买力相比毫无优势,男生在择业时无疑会做更多的经济考量,这必然会增加职业决策的难度。

3.家庭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可忽视

家庭因素主要考量的是父母就业情况和学历层次。一方面,父母的就业情况对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父亲就业情况相对母亲的就业情况对于孩子的职业决策困难有更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的学历层次对于子女影响却是巨大的,而母亲的学历对于孩子职业决策影响更为显著,主要表现为目标筛选、计划制定与问题解决的不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这是不得不重视的现象。

4.社会实践因素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有重要影响

除了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最差的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得分较高外,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中上的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分都较高。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情况对于职业决策困难无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中下的学生比较容易缺乏职业信息、缺乏自我信息、缺乏动机与陷入犹豫不决的状况。

四、干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路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将其低年级化与全程化。

职业发展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入校的适应教育开始,并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而逐步增加更全面的内容。而职业生涯咨询工作也是一项防微杜衅的长期任务,等到学生因为职业决策困难而产生心理较大波动的时候,为时已晚。而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与生涯咨询的同时,还因注意高年级同学对于低年级同学的引导作用,重视同辈群体间生涯咨询的引导效应。

(二)关注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侧重点。

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男生和女生面对同样情境时的不同职业决策。现实情况下,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客观存在,不同的性别对于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高校应该深入调研和探讨男生和女生面对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因不公正性别对待而遭受权益损害和产生负面情绪。

(三)重视基于家庭因素在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中表现的个性化需求。

将学生统一起来上大课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模式面对80后、90后大学生已经越来越显得无力了,80后、90后大学生叛逆、张扬的背后是基于家庭因素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化需求。一切特殊的需求都可以从他们成长的环境中找出对应的原因。高校应该在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和氛围营造,增加与家长交流分享的频率,比照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行为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计划。

(四)关注社会实践困难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

在上述分析中,已经可以判断出社会实践对消减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正面作用。因此在现实工作中,高校应该积极构建以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为标的的社会实践体系,做好制度设计、资金保障、师资培训和基地建设等系统工作。要特别关注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拒斥心理和行为的学生,他们可能就是将来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尽早介入,提前谋划针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内容。

(五)进一步开拓创新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的工作方式方法。

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情况说明,除了结合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之外,高校工作者还应该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理论和实践方法,如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施罗斯伯格的4-S转变模型、威廉・詹姆斯的超个人理论等,可以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来激发学生在学习表现、专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的正面信念。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n].光明日报,2015-07-17(05版).

[2]岳昌君.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n].光明日报,2014-1-28(13版).

[3]杨群.到5月,38.9%的毕业生没找到工作[n].解放日报,2013-7-4(06版).

[4]i.Gati,m.Krausz&S.H.osipow.ataxonomyofdifficultiesincareerdecisionmaking[J].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1996(43):510-526.

[6]n.e.Betz&K.m.taylor.manualforthe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Scale[m].Columbus,oH:author,1994.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3

宏观上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联系;中观上协调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关系;微观上加强职教与普教、成教以及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沟通与衔接,打造人才培养立交桥。因此,培养与提高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决策力,已成为当前地方行政领导者能力建设的必修课。教育地位凸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呼唤21世纪是教育世纪。可以说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社会的尊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并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意义,并赢得了历史发展机遇。但要将历史赋予的基础地位落到实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前提是解决怎样保证发展的问题。历史表明,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实力与利益协调以及效能最大化释放的结果,其中政府管理方式和能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政府特殊地位和特定功效,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及农村职业教育,基于目前的办学条件和基础,呼唤着“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一体”时代的到来,对地方行政领导者抱有急切的企盼。地方行政领导者应不负众望,尽一份职责,做职业教育发展的热心人、推动者、支持者和维护者。在思想上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先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和教育为先、职教为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意识,把职业教育摆到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位置上来;在决策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规划设计和战略管理,着力提供舆论、资金与政策(决策力)支持,激励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参与度,构建多渠道筹措经费和合作办学的新体制;在实施上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的统筹协调,促进和谐发展,从而推动人力资源建设,加速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核心内涵探析1.认知判断力。认知判断力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心理基础和条件,也是决策行为与活动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能力。地方行政领导者思考决断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思路与对策,把握方向与道路是大局和关键,必须同时具备两大前提:一是充分认识和把握国(区)情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这是保证教育行政决策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之关键。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是一种独立门户的教育类型,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犹如五谷杂粮,各具不同的属性条件,各具相匹配的生态和发展基础。职业教育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灵活开放多样办学,并且与社会、经济、产业、职业、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等休戚相关、和合相处、协调发展。这种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行政决策认知判断力的内涵本质与形式的特殊性。但反思目前现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和教育改革的滞后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外在客观条件局限外,与内在主观因素、特别是管理者的决策认知能力欠缺有直接的关系,而且省市县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提高决策者认知基础能力抓起,方能奏效。二是善于科学判断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和趋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机遇就有发展,失去机遇就错失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举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情势下,地方行政领导者应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敏捷的预测判断力,应善于发现并把握机遇,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回暖与走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中与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认知力不可分离。但这种素质能力形成“岂一日之功”,需要时间积累、实践磨砺和不断提升。2.方案抉择力。世上没有最好的决策,只有更好的决策、满意的决策。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生态学的一条重要法则,运用于人类社会有积极意义,对职业教育决策也具有重要启示。如在发展战略决策上,要深刻认识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与条件,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是对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抉择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决策走向理性自觉的保证。事实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贫困、边远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上存在着客观差距,在发展速度与规模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逐级递减的状态。各地职业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形成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模式。要求行政决策者正确看待地区差异性,通过比较,确立优势,扬长避短,创优创新创特,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其关键取决于地方行政领导者抉择力高低,包括社会调研、信息分析、综合归纳和选优决断能力等。因此,提高抉择力是政府能力建设的核心。地方行政领导者既要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研究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还要加强实践,丰富经验,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理论家、战略家与实践者。3.实施推进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决策的中心环节和目的所在。从管理学视角看,任职教论坛/2013.10理论经纬LiLUnJinGwei何决策都是为实践服务的,而且被实践所检验。据此可言,决策贵在可行性,重在实践性。如一种决策只是停留在文本上,束之高阁,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而只有付诸于实践,真正作用于职业教育,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产生应有价值,凸显生命之律动。因此,决策的实施推进力,即决策执行力,就成为决策行为与过程的重要内容与环节,也是衡量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强弱高低的试金石,应摆到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位置。地方行政领导者要在思想上确立强烈的实践意识,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决策理念;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决策体制机制,加强事前的调研与过程的监控;在实施上加大投入与统筹协调力度,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基本保障,保证决策的全面实施和如期实现。4.督导评估力。督导评估,是行政决策付诸实践的信息反馈与修正优化的重要环节和过程。它既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决策力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一项决策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实效性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必然会受到现实社会环境诸多条件及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督导与评估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决策实施的制约性瓶颈问题,不断矫正决策实践方向,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但目前,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实践还不平衡,存在“虎头蛇尾”的缺陷,即重抉择轻过程,重结果轻督导评估。究其原因:一是认识欠缺,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制度约束与保障。因此,加强督导评估,是推进决策实施的需要,也是完善与提升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应有之举。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的出台与实施,对督促地方行政领导者更好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提升决策力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地方行政领导者不仅要增强督导评估意识,更要加强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并且要贯穿于决策全过程,落实在各个环节上,固化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与社会效应之中。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本质特征聚焦决策力是地方行政领导者管理职业教育的关键和核心能力,具有独特的性质与形态,除了有决策的预见性、综合性、规范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深层的本质特征。1.适应性与发展性契合。满足社会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与办学宗旨,也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能力建设的出发点与根本点。关键是增强适应性与发展性,提高两者的契合度。适应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由此,凸显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社会价值与本质要义和谐统一的特征。其一,适应性。它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外部条件特征,是“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发展前沿的地方行政领导者,应时刻关注、敏锐感知这一阶段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趋势,加强对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为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发展提供应对之策。其二,发展性。发展是大趋势、硬道理和生命线,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内含本质特征。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开放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关键是要解决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地方行政领导者只有增强历史忧患意识,坚持服务宗旨,与时俱进,改革发展,才能与时代、社会和地方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不断焕发政府主导活力,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慧贡献、政策支撑和动力供给。2.科学性与民主性沟通。科学性与民主性是决策力的本质属性。两者虽属于不同的范畴,却彼此沟通,相互支撑,合作共生,成为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规律性与制度性辩证统一的特征。历史证明,两者统一是决策力稳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任何排斥或缺损一面,都会造成许多不小的麻烦。一是科学性。它是决策力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的科学决策性,必须坚持以宗旨为方向、以规律为准则、以专业为基础、以师资为资本、以满意度为目标、以现代先进技术方法为支撑。这是一个求真求实求善的抉择发展过程。在这方面力戒两种倾向,即“技术至上”与“市场决定”倾向。前者将技术置于决策之上,扩大了工具性质,弱化了职业教育的社会、道德和人文性;后者将决策置于市场经济框架,看重于眼前物质利益,追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加剧了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的矛盾与冲突。这些都是影响职业教育决策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发展隐患的深层原因。二是民主性。它是决策力的制度特征。民主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对职业教育决策力形成具有约束性与规范性。体现在事前,确立民主决策意识,完善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程序规则,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形成提案;事中,充分酝酿,深入分析,综合比较,全面把握,谨慎抉择;事后,大力实施,强化执行力,注重督促评估,保证落实,提高绩效。如果这些都能在教育决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社会各个主体有关职业教育预期、愿望、要求与利益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反之,两者就毫无关联,民主也只能成为一种徒有虚名的空洞之物。所以,地方行政领导者应高度重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建设和结合,惟此才能把职业教育发展推向历史的新阶段。3.择优性与创新性整合。择优需要创新,创新为择优服务。两者整合,成为决策力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重要特征。首先,择优性。它是决策的前提和重要手段及方法。选择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满意方案,是决策的前提,也是决策的预期目标。但这种选择只有在多种提案综合比较权衡后,才能脱颖而出。其次,创新性。它是择优决策的灵魂与源动力。

由此可见,“种种理性决策模型,各有各的‘风味’。”[8]但无论选择何种模式,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都离不开决策的择优与创新整合的基础。这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优化创新的必由之路。人本性与生态性统一。人本性,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决策的根本目的和保证,体现为一切为了人,但人又是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生态性,则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繁衍成长的根本条件与保障,也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赖以形成的客观条件和基础。两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动合作,和谐统一,成为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精髓和基础,构成主客统一特征。首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9]。满足人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和根本任务。落实到地方行政领导者方面,对外要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内关键是加强行政领导与管理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行政能力与决策水平,尤其要重视专业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地方行政领导者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和把握的总体情况还不平衡,有些层面和岗位还较薄弱,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以完善与提高。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10]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体系,已成为未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对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要求。反思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事业蒸蒸日上,已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方热土,但从生态学角度看还存在不平衡、欠和谐的“亚健康”问题:生态意识淡薄,发展方式失衡,制度建设薄弱,文化支持乏力等。地方行政领导者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和谐发展的生态决策观和实践观,大力实施生态决策战略,构建“绿色”教育体系,营造“天人合一”的友好型生态发展环境和条件,对外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对内完善自身体系建设,正确处理学术与行政、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以及物质与精神、数量与质量、层次与水平、规模与效益等关系,使职业教育在投融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办学、师资培养等方面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优化整合、集聚优势、提升合力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蒋旋新蒋萌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紧迫性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国务院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召开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部署,形成了在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从国家统一实施、地方承担试点和基层自主改革三个层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格局。目前,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一些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成效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以改革促发展的势头良好,我国教育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职责,涉及多种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调整,靠原来的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套路已难以奏效。教育改革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一些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党的十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要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办法推进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不断增强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紧迫性、坚定性,在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提振教育改革信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始终,扎实把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二、准确把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完善推进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按规律办事,不断推动教育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服务大局,更加突出民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增添活力,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整体谋划。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强化顶层设计,以发展出题目,以改革做文章,以稳定为前提,统筹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进一步优化改革整体布局,系统推进改革。

――尊重基层首创。从基层实践创造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选择要求中完善政策,尊重实践,尊重基层,鼓励试验,大胆突破,保护基层改革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深入实施改革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扩大改革成效。

――增强政策协调。凝聚改革共识,更加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联系及教育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更加注重上下左右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改革政策措施的相互促进,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有机衔接,更加注重社会各方参与,形成合力,顺利推进改革。

三、进一步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破口,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进展

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聚焦改革重点;从工作有基础、社会有共识、群众能感知的环节入手,找准突破口;组织力量攻坚克难,尽快取得更具标志性、更具显示度的成效。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制订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分类考试。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完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加大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实施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推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加强艺术、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和自主招生的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课标制订、教材使用与考试评价的衔接。

3.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深化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启动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落实试点学院改革指导意见,加大支持力度,深入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鼓励和支持高校结合实际,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开展地方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组织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4.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体系、制度、政策和机制建设。制定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改革试点;选择示范性职业院校与重点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职业院校开展社区教育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农民。

5.落实人才成长立交桥支撑措施。研究提出加强开放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开放大学改革。统筹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建立多种形式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制定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相关制度。

(二)改革办学体制。

1.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出台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出台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全面清理针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政策。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办法。

2.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出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提升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建立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开发课程机制。

3.落实高校办学自。进一步减少和严格规范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落实高校办学自。加快大学章程建设,理顺大学、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规范高校办学行为。2013年所有试点高校都要制定章程。扩大公开选拔大学校长试点。

4.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扩大来华留学规模,落实《留学中国计划》,出台外国留学生招收和管理有关规定,提高来华留学教育水平。完善市场选择和淘汰机制,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支持办好一批高起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推进教育国家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涉外管理方面职权。

(三)改革管理体制。

1.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集中连片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逐步消除义务教育薄弱校、大班额。着力解决大城市的中小学择校问题,各省(区、市)分别制订实施方案。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国家公布各省(区、市)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名单和比例。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奖励机制。

2.落实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健全中央和地方统筹有力、责权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对试点省份,有序下放学校设置、招生计划、学位点评审、学科建设等方面权限。分省制定省级政府加强教育统筹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加大教育统筹的职责,统筹落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职责,统筹落实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职责,统筹编制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确定合理教育支出结构。开展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3.健全教育监测评价机制。研制学生综合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办法。启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的监测评估,2013年年底前,各县(市、区)公布辖区内所有学校监测结果。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发挥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教育评价作用。推广中小学“绿色评价”,组织开展试点。以质量、创新、贡献为导向,改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健全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

4.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发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尽快完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全面落实《教育督导条例》,扩大督导范围,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督导全覆盖,依法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督导。

5.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加强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建设,完善决策程序,规范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全面落实校务公开,建立社会参与和监督高校办学的有效机制,加快形成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

(四)改革保障机制。

1.改革教师管理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大幅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在村小和教学点长期从教。完善教师评价办法,全面落实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扩大教师“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改革试点。拓宽用人视野,多渠道补充教师。制订吸引政策,扩大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2.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加快研究制定高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

3.改进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格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四、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形成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体合力

推进“深水区”的教育改革,必须采取综合改革的办法,统筹兼顾,上下结合,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凝聚共识,减少阻力,增强引力,形成合力。

(一)加强统筹协调。中央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推进教育改革的责任,积极支持教育改革。要采取联合调研、部门会商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加强政策协调,建立改革重大政策突破机制。要发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决策咨询,提高决策水平。发挥教育领域学会、协会在教育综合改革中的作用。各省(区、市)也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本地区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改革领导协调机制。

(二)加大激励引导。加大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改革条件成熟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研究出台改革试点转示范的办法,确立一批改革示范项目,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动态调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及时淘汰一批毫无进展、有名无实甚至发生偏差的项目,补充一批基础好、积极性高且初显成效的项目。通过召开座谈会或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把改革试点成效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以适当方式予以奖励。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5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决策;家庭因素

 

   中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根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高达27.25%。急剧增加的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加重了大学生就业严峻局势,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影响着社会稳定。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作出科学、合理的职业决策,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有大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家庭背景、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自身因素对就业决策的影响,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影响。根据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调查中发现,家庭价值观、父母职业水准和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社会关系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影响比重越来越大。高校就业辅导传统的单向动员,忽视与毕业生家庭互动的做法,是近年来高校就业辅导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分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的影响,并纳人大学生职业决策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家庭对于大学生职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决策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人生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人才战略,而且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职业决策理论认为:对各种信息的掌握,包括对职业环境、自己的人格特点、价值观、需求、学习能力、对其他可能选择的方案和可能的结果,和对不同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好的程度、评估技巧、评估标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个人职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职业环境主要受父母的职业影响;而家庭环境是他的人格特点、价值观、需求、学习能力主要养成场所;在大学生进行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家庭为他提供就业信息的来源、就业方案以及评估的标准。根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有41.6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可以看出家庭中的各种构成因素不仅影响子女早期思想意识、智力和身体发展,影响到他(她)在学校读书和接受教育的全过程,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职业发展。1966年公布的科尔曼报告(ColemanReport)通过对美国3000多所学校、约65万学生和7万教师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在诸多因素中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大。Herr和Lear(1984)的研究发现,来自不同社会经济地位所塑造的价值观会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Super和overstreet(1960)在职业发展模式研究中发现,家长的职业水准与子女的职业成熟成正相关;Schulenberg,Vondracek与Crouter(1984)]对于原生家庭如何影响职业发展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强调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程度等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家庭因素,揭示大学生家庭环境对其就业决策、职业倾向的选择和期望收人的效应,为引导大学毕业生作出科学的职业决策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二、家庭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择业态度、择业观念、择业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有时家庭甚至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或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一)家庭价值观的影响

   家庭价值观是个人在家庭环境下对相关事物所抱持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念。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初次就业时期,成长过程中家庭价值观促使个人形成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和物质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家庭对某种职业的认同和需要往往支配着毕业生求职行为。通常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家庭荣誉感越强,则子女进修倾向越强,而家庭对某种职业的认同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则往往决定子女的职业种类。因此,要促成大学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实施有效的职业指导,需要从家庭层面解释和把握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

   (二)父母职业水准和教育程度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早观察模仿的角色,孩子必然会得到父母职业水准和教育背景的熏陶。父母的职业经历对子女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有较大影响。大多数父母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生活阅历、职业感受和社会价值观灌输给子女,子女也倾向于将父母的职业发展经历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借鉴和参考。因此在子女的职业规划和选择上,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求职过程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三)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

   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不同的影响。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学生往往会养成许多优良的品质,比如,独立工作能力很强,有毅力,能吃苦耐劳,懂得体贴和关心别人,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等。但在这种家庭中,由于物质条件相对较差,成才环境较差,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决策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职业决策的机率也会减小。而生活在经济条件优裕的家庭中,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虽然在这样的家庭中成才环境较好,但如果过分溺爱,往往就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独立性的形成,尤其是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四)家庭社会关系的影响

   家庭社会关系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也有较大影响。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家庭社会关系提供给学生的就业信息往往有着极强的针对性,能直接提供给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最全面的行业及职位信息,并能对学生进行专门引见、推荐,成功率较高。而缺乏家庭社会关系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往往会形成不科学、不合理的职业决策。这一类学生与有家庭社会关系资源的学生比较,在职业发展决策中处于劣势,更需要科学合理的作出职业发展决策,需要学校在就业辅导工作中

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三、探索将家庭因素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教育的有效途径

   怎样整合家庭资源,使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发展决策,是摆在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引导家庭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形势相符合,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针对性

   家庭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和就业观。科学、合理引导家庭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避免受到家庭不科学价值取向的影响,树立科学的、适应社会价值取向的人生职业发展观,是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基本要求。首先,转变择业观念。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孩子考人重点院校,是社会公认的热门专业,理所当然应该找到好工作,对孩子就业的期望值很高,却没有考虑孩子在本专业领域学习的实际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发展变化。这样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带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要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强调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的结合,自觉抵制功利的诱惑,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事业为重,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的关系;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己,并了解家庭价值取向与自身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和择业观,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学业规划,探索其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职业规划。其次,宣传就业形势。高校要向大学生宣传国家、社会、地方区域等大环境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加强学校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应当充分发挥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学校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作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减少家庭背景的不良导向,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最为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家庭背景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比如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父母职业水准高低或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要减少家庭背景的不良导向,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有学者通过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大学生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差异显著。比较结果显示,低收人家庭学生的自我效能最低,且与中等、良好、富裕家庭相比均差异显著;中等、良好、富裕家庭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高校要克服家庭肯景的不利影响,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抓住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关键期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拓展,建立正确的职业成就观念。首先,各高校要保证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经费投人,保证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经费;其次,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教育提供相应的设备,比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计算机化的生涯辅导工具等;最后,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稳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发展规划辅导相关活动。

   (三)整合家庭社会关系资源,扩大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选择空间

   家庭社会关系资源的整合程度主要通过家庭功能体现。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平衡的依恋和独立代表了功能良好的家庭功能。功能良好的家庭允许家庭成员作为一个群体的部分发挥作用同时保持了个体的同一性。在这样的家庭中,成员被支持和帮助,并且被鼓励公开地行动和直接表达他们的感受,可能会遭遇到较少的冲突,青少年能建立起心理分离以及变成一个独立的人(Bowen&Child,1976)。与之对比的是,在功能失调的家庭社会关系里,自我和他人的界线非常具渗透性以致家庭成员很难从他人那儿区分开自己的希望、思想和目标,它抑制了一个个体以其自己方法思考工作和大学生个体同一性的发展,因此家庭社会关系的整合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选择空间。高校要使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一方面,要探索学校、院系、家庭以及朋友等构成的小环境中的可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了解国家、社会、地方区域等大环境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探索其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6

一、科学决策,重点解决教育核心问题

只有发展教育,才能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决策是确保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航灯。年,我坚持一月一次教育调研,一季一次听取教育汇报,一年一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我亲自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市二中、湘南中学、职业中专、市一完小石榴湾校区等区直学校和大奎上、岗脚、荷叶坪等边远农村学校,调查研究。先后听取了教育等部门关于职教中心组建,城区扩容规划,合格学校建设,教育经费筹措等情况汇报。在全面掌握教育工作现状和困难问题的基础上,于10月13日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重点明确了如何解决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城区学校扩容、合格学校建设、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

各级各部门围绕决策,政令畅通,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大力开展“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建设,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率达87.5%。成立由区长任组长,教育、财政、劳动、发改、科技、移民、扶贫、职中等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职教中心,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教中心规模达3466人,各类培训2300人,职中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办学经验在中南六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会上推广。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太挤、农村学校太弱问题,大力开展城区学校扩容和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完成了高职东院整体接收,实现了市一完小石榴湾校区按时开学;全面启动了湘南小学、龙门小学、爱莲湖学校选址、规划、报建工作;改造危房5万余平方米,创建农村合格学校7所。大力开展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创建工作,构建了全区信息技术教育网络平台。大力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提升和业务能力提高,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25人,组织教师培训1200人次,公开招聘教师35人,评定市级骨干教师14人,区级名师2人,名校长1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实行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制、边远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制和向农村教师倾斜绩效工资制,有效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二、科学投入,重点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发展教育事业,经费投入是关键。年,我区在推动经济逆势增长的同时,坚持保重点、保发展、保民生,重点解决了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坚持教育投入财政主渠道。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比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增长13.25%,与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14.26%,提高1.01个百分点。年生均预算内支出比年生均预算内支出高370元,预算公用经费高57元。坚持教师工资按国家及省定项目和标准金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政策性津补贴、年终奖、绩效工资、特岗山区津贴等福利待遇由财政全额预算,由工资中心统发,教师社会保险由有关部门与财政直接联系,全部得到落实。困难家庭学生扶助金、生活补助、中职学生助学金由财政全额预算,及时拨付,按时发放。年,我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事业720万元,占总额的67%,城市教育费附加900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314万元,专项基建经费280万元和上级下拨3700万元全部用于了教育。财政预算安排的教师培训150万元、职教专项35万元、民办教育10万元、教育督导12万元和教育行政部门业务费73万元,按期全部到位。在确保教育经费财政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开辟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加大教育投入。积极争取金旺实业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建好了寄宿制学校,车承科技有限公司投入30万元,改善邓家塘学校,积极争取妇联、共青团、教育基金会、香港烛光基金会等群团组织捐资助学120余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化解教育债务,科学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成立教育化债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化债计划,剥离“普九”债务2847万元,偿还债务1431.79万元,核销1416.09万元,全面完成化债任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三、科学管理,重点解决教育热点问题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政策举措等深深地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样态。本文基于政策文本的剖析,按照政策的目的、政策出台动因、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之框架,对我国高职教育二十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高职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一、高职教育的提出和鼓励发展时期(1978-1990)

这一时期主要的政策文本有:《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简称《报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

这些政策文本主要是提出和鼓励发展高职教育。《报告》要求:“积极提倡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短期职业大学。”还“建议短期职业大学规模不宜过小”。《决定》规定:“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当时提出和鼓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基于经济建设的背景。党的十二大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但是,“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规模、规格和质量……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然是很薄弱的环节”。

上述政策颁布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现在:(1)短期职业大学发展迅速。短期职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仅有几所,1986年达到了126所。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1985年拥有16所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力量。(2)国家进行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建设试点。1985年原国家教委分别在原上海机电技术学校、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国家地震学校基础上批准建立了三所五年制的高等技术专科学校。1990年,又在邢台军需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不同办学模式的试点。(3)国家在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高职教育的试点,以解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问题。从1989年开始,原国家教委先后批准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八所大学分别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使之成为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出台积极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主动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次成功尝试。短期职业大学的蓬勃兴起和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学校的试点不仅为高职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规模基础,而且为高职教育的领导体制、专业设置、办学形式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短期职业大学实行“收费、走读、毕业生不包分配”的政策又束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

二、高职教育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5)

这一时期主要的政策文本有:《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简称《几点意见》)等。

这些政策明显地体现了两种导向。其一,继续倡导积极发展高职。政策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结构调整,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其二,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研究,调整和改革高职教育。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影响了职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办学部门要认真研究这些学校(即短期职业大学,作者注)的办学方向。”在“九五”期间“进一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以现有高等学校为基础,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岗位适应性,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这两大导向的确定是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第一,经济建设的需求。党的十四大认为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从而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作了大幅度调整,并就产业结构调整作了战略部署。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第二,理顺高等专科教育与短期职业大学关系的需要。高等专科教育与短期职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的相似与交叉现象,在1985年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座谈会上就已指出,但是当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专科院校与短期职业大学之间的相似性越来越明显,引起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在教育界,无论是普通教育系列和还是职业教育系列都在探讨两者的关系。《意见》是全国首次专科教育工作会议的成果,指出:“现有大多数短期职业大学在服务对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区别甚微。”认定短期职业大学“实际上是由地方举办的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而同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高等专科教育的性质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侧重实际应用、有自己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提出了高等专科教育叫不叫职业教育的疑问。在社会上,人们对职业大学与高等专科院校相互归属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在此情况下,引导人们深入研究专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理清二者的关系,是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政策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上,提出了“三改一补”内涵式发展高职的基本方针。“三改一补”的发展思路,将高等专科教育、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统筹规划,对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整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资源、稳定和积极发展高职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将高等专科学校的改革方向确定为发展高职教育,对于巩固高职的地位、扭转专科教育本科化的现象具有战略性意义。这一时期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制定切实有力的配套政策,使专科院校及时地向高职教育的方向改革。

三、高职教育的加快发展与制度建设时期(1996—2001)

这一时期主要的政策文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实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简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

这一阶段出台的高职教育政策有三大目的。目的之一,贯彻《职业教育法》,明确高职教育的任务。目的之二,加快发展高职教育,将其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若干意见》规定:“今后,国家每年新增的高校招生计划指标应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目的之三,加强高职教育制度建设,探索高职教育新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政策目标的确定是与以下社会和教育因素分不开的。第一,高等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短缺乃至断层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等的发展和调整急需大量的高级技工,但是高级技工的供给却存在很大缺口。以工人素质较高的上海为例,高级技工只占技工总数的3.7%。第二,解决大量高中毕业生升学的需要。1996年以来,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以近百万的速度增长,1999年突破了1000万大关。因此,要缓解巨大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必须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第三,完善高职教育制度的需要。“三改一补”政策出台后,专升本之风更烈。本专科的招生比从1996年的1:0.91变为1998年的1:0.66。1998年本专科院校的在校生规模分别为261.13万人和73.33万人,极不平衡。专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再次导致了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对稳定和发展高职教育极为不利。另外,高职教育系统本身对其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的理论探讨滞后,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功能的切实发挥。因此,加强理论探讨、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制度时不我待。

在以上政策的推动下,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教育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职业技术学院由1999年161所增加到2001年的386所。高等专科院校由1998年的431所增加到2001年的628所,招生数从1998到2001年翻了两番多。1999年,试办高职班的成人高校计871所,在校生达到261.91万人。第二,明确提出了“三教统筹”的方针,高职教育的发展途径由“三改一补”发展为“三多一改”。第三,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制度建设,确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框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教育法》颁布,高职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法律保障。(2)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对已有的与新建的高职院校的规模、师资、设备、经费、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3)改革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自主权。《实施意见》规定:“省级政府具有确定年度招生计划、招生办法、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和户籍管理,监督检查学业证书发放,指导毕业生就业,确定生均教育事业费的补贴标准等的职责。”(4)探索提炼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等等。

这一时期的政策比较明确地回答了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些政策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商榷之处,比如“三不一高”政策、本科院校办高职的政策等。

四、高职教育的特色化创建与持续发展时期(2002年—

2002年以来主要的政策文本已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

这些政策文本蕴含了两大主题:(1)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育,打造高职教育的特色,提高高职教育的效益。《行动计划》要求“以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2)继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决定》提出要“狠抓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从现在起到2007年,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应占一半以上。”“每个市(地)原则上要重点办好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这两大主题的确定与以下两大因素紧密相关:第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职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职院校存在两种定位不准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学科型教育,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另一种倾向是盲目追求“专升本”升学率。这两种倾向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致使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成为现阶段整个高等教育就业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第二,经济、教育与社会诸方面要求继续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经济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原已暴露出的高级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教育方面:(1)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贸易。如果我国的高职教育不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话,就面临着在与国外的高职教育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危险。(2)短期内大规模的扩招给本科院校带来了资源紧张,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本科院校急需在稳定规模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因此,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量必须由高职教育完成。社会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以上政策的大力推动下,2002年以来高职教育已取得了如下的重大进展:第一,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统筹解决职业教育的重大宏观政策问题。第二,高职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高职(高专)院校招生237.43万人,首次超过了本科院校209.92万的招生数,在校生规模达到了595.65万人。高职教育已成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命的主力军。第三,出台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促使高职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比如,《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等政策对高职教育的师资、专业目录、评估标准等作了有别于普通高教的特殊要求,将使高职教育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五、反思与建议

从以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传统的社会心理歧视和高职教育在高教系统中的新生性,高职教育的整个发展状态就与国家政策的导向与实施直接相关。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职教育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生成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反思以往高职教育政策的目的、内容和实施等,调整未来高职教育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消解国家政策对高职教育的限制性影响,对高职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反思

从上文概括的“鼓励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时期”、“持续发展时期”这些字眼可以看出,“发展”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主题。在高职教育政策的长期鼓励与大力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上由小到大,由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为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经济建设对大量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成为高职教育政策主题的根本原因。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确实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部分需要。

显然,这里所说的“发展”主要是指规模扩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一直要求扩大高职规模。这说明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的供给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固然与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有关,但是更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滞后有关。而高职教育发展的滞后又是高职教育政策中的一些限制性内容的必然结果。比如,我国长期大力地提倡发展高职教育,旨在改变民众轻视高职教育的落后观念,为高职教育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是20世纪80年代短期职业大学的收费政策和90年代新高职的“三不一高”政策,却加剧了民众轻视高职教育的心理。又如,在经费条件上,由于对师资素质、实训场地等的特殊要求,高职教育的举办需要很高的办学成本。在国际上,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一是主要由政府承担,二是主要由企业承担。而上述我国高职教育的政策规定是“收费”且是“高收费”。这种“高收费”政策的实施效果是高职院校长期招生不足。如此一来,高职教育的规模如何扩大?

高级技术人才供给不足,除了上述规模不大、数量不足之含义外,还暗示着质量不高、不符合社会岗位要求的含义。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1999年以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已与普通高校的不相上下,且有超越之势。然而社会现状却是: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迅速解决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高职教育就业问题严峻与其自身没有特色、质量不高紧密相关。而这个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高职教育政策长期以来实行重规模轻质量的单向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因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或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或依附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母体之中,在办学模式及运作机制上无不深深印刻着普通高等教育的烙印。高职教育政策没有及时引导或强制高职院校克服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惯性,高职教育的特色如何形成?优势如何体现?

2.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因此,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剧烈变化和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剧上升的时期。高职教育将在培养国家急需的制造业紧缺人才、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和为农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一村一个大学生”的目标等方面责无旁贷。因此,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在相当时期内仍然为高职教育政策的一大重点。

要使高职教育抓住历史机遇,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的价值,未来的高职教育政策在思想观念上,要体现“大职业教育”的视野。即在纵向上,构建高职教育完整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层次;在横向上,设计与高职教育系统沟通的渠道,搭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由此,在社会心理上有利于克服高职教育就是低学历教育的偏见,在办学上有利于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激发高职教育的活力。

在目标确定上,未来高职教育政策应在稳定规模的同时,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打造高职教育特色为中心工作。为此,高职教育的政策必须具有创新性,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切实推动高职教育更紧密地与市场相结合,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紧密结合。

在发展策略上,未来高职教育政策必须推动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大幅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因为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仍处于初创阶段,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提高的瓶颈。

另外,从上述对高职教育政策自相矛盾的反思,笔者认为,未来高职教育政策在制定、出台和实施等形式方面,应做到全面调查、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周密论证、科学设计,使政策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285.

[2]刘光。1949—1987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Z].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21.

[3]潘懋元。20年的实践与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集(序)[J].江苏高教,2004,(4).

[4]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885.

[5]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661.

[6]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885.

[7]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092.

[8]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970.

[9]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221.

[10]王明达在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1985.9.25)[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52.

[11]杨金土。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职业教育卷)[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0.608.

[12]根据中国高职高专网1996至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成,tech.net.cn.

[13]数据来源见《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4]中国青年报[n].2000-03-13.

[15]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moe.edu.cn/,2000-1-17/2006-6-20.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8

摘要: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推动系统运动的各种力量产生积极效果的机制,它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活力与升级创新。基于“公平物品”的理论,探究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其中,建构公平性的行政执行机制,建构“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机制,建构有效率的、公平导向的市场机制,优化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整合机制。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决策执行;动力机制;公平

物品艾利森(G.alison)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作用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执行。”[1]此话不无夸张,但政策执行确实是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解,学者专家见仁见智。笔者结合已有理解,可将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界定为各级政策执行者为了达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而综合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践与结果的过程。不难看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延续,为了达到政策制定的目标,必须动态科学地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科学化、合理化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将会使职业教育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内涵解读: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推动系统运动的各种力量产生积极效果的机制,它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活力与升级创新。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系统工程中,各种动力因素以及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政策的适当性与合理性,进而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要素分析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个体的主体与环境的客体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考察职业教育的政策执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来解释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由此,可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两个方面阐释其动力机制。1.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是推动政策实施与发展的各种动力。这些力量不仅来自经济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和职业技能人才终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等外部动力,还来自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内部动力,诸如内部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活力以及教育财政的推动力。同时由于不同类型政策间的差异,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于政策执行的主体、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技能人才的打造等有更高的要求。当然,高效的、科学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具体环境及政策客体会有更高要求。2.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外部动力从提升国家制造业的综合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而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制度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职业教育政策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动力。因为职业教育政策的合理运行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外部保障,需要公众的支持与合作。职业教育政策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服务中,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实现自身持续稳健地发展。

(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特征

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客体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系统。主体因素的差异性、政策客体的多维性以及外部环境的繁杂性形成有别于其他动力机制的独特性。概括而言,主要有多维复杂性与差异合成性两大特征。1.多维复杂性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于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方案细化分解和再决策的过程,需要整合多种资源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对应,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也是以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和动力来实现政策目标的一种动力机制,当然要随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主客观环境改变顺势而为。具体而言,按照政策执行的实践表现,可分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网络执行等三种价值取向[2];就其时间和空间而言,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区域环境内的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就其研究类型而言,可以分为政策应用型、基础研究型以及综合研究型等。由于政策执行者自身存在千差万别,加之外部环境的繁杂无序,内外部交织使得动力机制呈现出多维复杂性的特征。2.差异合成性在现实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于政策执行的利与弊体现在各自的利益博弈上,经常使得政策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差异性、执行客体的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变幻性相互作用,形成动力机制的不同力量。基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元利益诉求,可从经济学中的投资与收益角度进行分析,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各利益主体的一种投资行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的协调整合,以及外部环境所能提供的经费财政、社会资源的制度保障相整合,最终促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机制的建设。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机制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协调与整合,其中的主导力量将决定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发展方向。

二、原因探析: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缺失

(一)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分配制度不合理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上,虽然国家和政府部门设立了专项资金,例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配套相应的资金。但是总体而言,投入的力度仍然不够,职业教育发展的总量仍然不足。在分配制度上,虽然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普遍低于普通高中[3],没能充分体现出按照职业教育的贡献度与实际需求的差别。分配制度不合理,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困境。

(二)师资队伍结构建设薄弱,“双师型”教师动态性加剧

教师既是职业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基层执行者。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关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成败,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其师资水平不容乐观。例如,数量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规模情况,结构反映了其师资素质水平,生师比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总体来说,在这三项指标上,情况差强人意,更严重的是“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制约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各方利益者合力尚未形成

事实上,健全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事物得到良好运行的强力保障。完善的内外部动力的协调与有机整合则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有效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就现实而言,管理服务理念的滞后、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以及程序公正的弱化,导致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管理制度僵化与不健全。具体表现在:重视经验的政策总结,重视政策的制定,轻视多方利益者多方参与协商的机制,轻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预警机制与监督机制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多方参与协商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三、超越现实: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动力机制的构建

“公平物品”是我国一位学者在论述政府供给的制度建设时提出的:“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用来满足社会公平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程度提高的公共物品。”[4]结合公平物品概念属性,可将职业教育定位于公平物品,其内涵可概括为公平物品属于公共物品、公平物品直接受益人群具有弱势性、公平物品的供给主体具有强势性、公平物品以推进公平为核心特征。因此,在公平物品的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应该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以人为本与发展至上等关系。构建公平性、和谐性、人本性、发展性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

(一)建构以公平性为导向的行政执行机制

公平既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重新定位的要求,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实际上,职业教育本身就承担着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的责任,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于公平的追求更是义不容辞。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涉及社会稳定与个体生存发展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具有提高“弱势群体”地位的价值。根据“公平物品”的理论指导,一是中央政府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强者”的责任。例如,要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的中央财政经费拨款制度,努力提升中央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公平物品的支付力度;加强顶层设计与宏观的指导引领,重视监管地方行政权力及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制定职业教育的归口管理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力度,提升各级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效率。二是增强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与执行效率。地方各级政府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地方政策。吸纳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政策执行的网络体系中,体现开放性与决策的透明性。积极探索事前预防、事后监督、违规审查、法律诉讼和预警机制等环节构成的统一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此外,也要建立适应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地方财政支付机制。

(二)建构“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以公平物品为核心理论的价值是系统的、全方位的,落实在职业教育中则是要求机会的平等与权利的有效保障。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走向阶段性与终身性、就业需求与创业需求并举的时代。因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前后衔接体系。要构建一个开放的、灵活的、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体系。第一,改革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打通中职—高职与普通教育的人才立交桥,培养具有教育性、成长性、就业性、文化性等多维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第二,建立以公平为指导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机制。职业教育的稳健发展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为了培育德行高尚、勤于奉献、技艺精湛的技能型人才,需要社会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制度。在法律框架体系内,尤其要重视社会与企事业单位的力量,通过多方协商与合作的形式保障高技术人才的待遇。

(三)建构以效率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的市场机制

对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而言,公平物品的市场属性要求职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以效率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于政府执行机构政策效率的提升,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均有裨益。为此,应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各市场主体平等公平地参与到市场机制。政府应鼓励多元办学主体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创建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让公私立学校在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竞争。第二,建立多元开放共享的人才交流机制。在发挥市场性资源配置方面,不妨采用教育券形式,直接拨款给职业教育消费者,尝试改变直接拨款给职业教育单位。这样增强社会与个职业教育办学主体间的联系,客观上对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具有引导作用。第三,建立责权利明晰的运行机制。根据“智猪博弈”的规则,小猪把等待作为最优选择,大猪则会把做出努力作为最优选择。因此,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市场运行机制,参与市场主体的各大小企事业单位需要尽其努力获取收益。

(四)优化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整合机制

公平物品是以公平为旨归,着眼点是政府对于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物品。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到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都要妥善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等关系,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5]。实际上,以公共利益为基准,以公平为核心,是建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利益主体整合机制的关键所在。不妨从如下方面做出实质努力。首先,建立有效的多方参与共享的共同体治理机制。卢梭曾指出,判断一个政府的统治是否合法,最为根本的标准是统治的立场和出发点是否为公共利益。为此,组建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共同体共享机制,该机制包括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及个人等多方利益者。其次,建立损益补偿为特点的利益平衡机制。坚持利益损益补偿的原则,建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补偿,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最后,动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约束性与监督性。在职业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政策法律法规则是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完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以及个体等各方利益主体责权利。建立多方合作的协调机制,保障各方利益整合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2]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7.

[3]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60.

[4]刘亚丽,孙增武.公平物品的政府供给:一个迟到的概念和被忽视的课题[J].河北学刊,2008(5):125.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9

关键词:新课程;中职数学;教学策略;任务

作为中职文化课程的基础学科,数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传授的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而且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学生就业发展的前景密不可分,可以说,数学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单独讲授为主,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掌握,学生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和引导,严重缺乏自主学习动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导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倡导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下面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策略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从相对“注重升学”转化为“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数学教育从关注数学学科知识转化到关注专业学习及职业岗位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注重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尽量生活化。

联系生活策略是以学生生活的日常环境为教学背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让传统的数学课堂讲授变成贴近生活、联系生活的讲解。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一是在日常课堂中探究。例如,在接触“集合”概念时,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性别、年龄和家庭住址,并思考能将全班同学的信息分成几类,根据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任务。

上课时,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了大量的信息特点,自己思考并总结了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接受由教师讲授的集合概念,理解就会比较透彻。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于是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时刻联想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联系生活教学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还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情趣,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愉悦、有成就感。

二、项目导向策略

项目导向策略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多种学科技能来完成该项目的调查和研究。这种教学策略是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强调中职学校接触学科教育的落脚点,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中职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究性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让每位学生都直接参与到项目小组的实际研究中,教师在过程中负责对影响项目进程的关键性问题给予引导和帮助。比如,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将基本函数图象与性质等内容作为研究的载体,设计适当的项目目标,让学生团队分工、团结协作、自主探究,并通过集体的合作发现隐含在知识背后的一般规律,体验项目研究的乐趣。在项目导向策略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任务驱动策略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习过程必须与任务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任务目标完成的情境中不断探索,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主体的姿态,充分挖掘内在潜力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角色则是任务的布置人、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专业指导者、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激励者、任务完成后结果的评价者等。例如,布置给学生“调查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任务,让学生自行分组到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了解、收集数据,并运用已有的函数、数列等知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再将任务研究结果汇报给教师。这种“任务驱动策略”十分契合新课程理念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对学生自主反馈学习信息的能力进行强化,从而达到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专业协作策略

新课程将中职的专业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数学是基础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学科甚至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新课程倡导学生要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限定选修内容,即学生在掌握一定数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根

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与继续学习的需要,加强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整合,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并实现新课程背景下中职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最佳目标。

为了更好地将中职数学教学和其他相关专业课有机融合,各专业教师应该展开专业协作策略,就某个特定跨专业课题组成攻坚团队或突破专业协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经历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互为补充、共同提高的过程。例如,任教机械加工专业的数学教师应该对机械加工中主要的数学处理方法和机械加工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的模式有大致地掌握和了解,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知识融合到数学课堂中,提升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专业协作策略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探讨并研究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和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还要适应社会生产、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新课程理念灌输的中职数学要想突破传统,教师必须努力寻求有效的联系生活策略、项目导向策略、任务驱动策略、专业协作策略等,找寻最佳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满足现在社会对新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绍飞.巧设计促效率: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3).

[2]赵祖林.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8).

[3]杨书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篇10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是这个奠基工程的主体部分。从事这项伟大工程的小学教师,工作最辛苦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管好农村小学的重任在校长肩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小学校长更辛苦。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关键词: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在一个学校中作为领头人,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校长优秀的管理胜任能力,乃是他们取得优质经营绩效的根本。农村小学校长要紧紧把握住育人这个主旋律,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真正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一、农村小学校长进行学校管理创新原因管理创新,就是按照时展的要求,学校放弃旧的管理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方法,以实现学生学业进步的目标。农村小学校长是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承担者,是创新的主体。农村小学校长进行农村学校管理创新原因有二:(1)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时效性,管理者所面临的是一个动态、多变的世界,今天成功的经验,明天不一定适用。管理活动的三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和客观环境,均在发展变化着;相关的条件、因素也在发展、变化着;因而管理者必须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2)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经常的面临着大量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也必须创造性地去对待和解决。二、农村小学校长具有的管理素养在一所具有较完备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学校实施品牌管理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还需要校长能准确地为学校定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抱有坚定的信念,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如果定位欠准确,容易形成“表面功夫”,学校宣传搞得热闹,学校发展成效不大的局面。其中校长的管理素养是非常好重要的,对于农村小学校长而言,应具有以下素养:(一)校长要有新课程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校长一定要走在这场变革的前列,领导好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校长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中陈腐的东西,引领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用教学方式的改变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新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二)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加强教师教学创新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求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严格按照“师德八条”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二是必须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以新课程培训、评优课、新教师过关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形式开展听、评、改活动,转变教育观念,确实改变教学方法。三是必须熟练地掌握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备好课、上好课,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让农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达到40分钟最大限度的利用,效益最大限度的提高。(三)校长要以情感人校长以情感人,就要走出办公室,走进教师的工作中、生活中、情感中,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用对待学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诚心对待教师、管理教师,对教职员工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亲疏远近,不欺弱惧强,靠威信而不是权力来管理。校长要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也要对教职员工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业务技能、生活习惯等方面了如指掌。能够经常深入到教职员工中去,善于与教职员工沟通思想,掌握教职员工思想动态,理解教职员工所急、所想、所愿。真心实意地为教职员工着想,把出发点放在对他们的关心体贴和照顾上,构建领导,朋友,荣辱与共的多层面关系,让学校成为“家”的延伸,心灵依托的港湾。当然,当好农村的一名小学校长还需要更多方面的要求和更高的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调动更广泛的教职工积极性,才能得到各级领导对你工作的支持,才能使学校稳步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对学校的好评,才能逐渐缩小城乡学校的管理水平。因而,需要对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进行创新。三、农村小学校长管理艺术创新的对策(一)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校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常把教师看成是具有各种需要的人而不是工具。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自

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校长,也要给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要管得太死,让教师能自由支配自己,根据自己的好恶有所选择地工作和学习。要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承认每一个人的价值;要尊重教师的各种合理需求,注重感情交流和投资。(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决策需要承担风险?决策就是对决策者心理素质的全面考验。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决策是不成熟的决策,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决策者是不称职的决策者。那么,农村小学校长应该怎样提高决策的心理承受能力呢?一是要加强决策熏陶,多看一些成功决策者的人物传记,学习他人驾驭风险的经验;二是要加强心理考验,有意识培养吃苦精神;三是要胸怀开阔,少计较名利,树立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四是要未雨绸缪,超前做好决策的各项准备工作,使自己时刻处于决策的主动地位。(三)农村小学校长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跳出狭小的学校教育范围,摆脱就学校论学校,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模式。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小学校长必须清楚,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真正的质量是不仅要体现在对农村学生的现在负责,也应当体现在对农村学生的将来负责,也就是说,应当挖掘农村学生的潜能,为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创新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只要开发得当,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苗子。总之,实行民主管理,形成民主氛围,农村小学校长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民主氛围,尊重人、善待人,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要主动听取意见,采纳群众建议。政治上信任同志,生活上关心同志;业务上帮助同志;工作上支持同志;为教师学生多办实事,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质量,促普及,以良好的教学质量求得群众的信任。学校有事与大家商量,集群众智慧于一体。校长要勇于顶大梁,挑重担、敢于负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事事处处做出表率。善于当好参谋,给村干部提出好的点子,想出好的办法,引出好路子,做出好榜样。参考文献:[1]孔炜,杨东主编.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化胜任特征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2]刘登霄等主编.西部高等教育与课程改革[m].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4.[3]李春山,杨雪梅主编.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的有效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7.11.:www.lunwenwang.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