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十篇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十篇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9:53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1

大萧条与美国金融危机的比较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以吉林市为例

通货膨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研究

吉林省商业银行韩元兑换业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开展县域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对策研究——以松原市为例

从信用视角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

推进长吉图金融一体化的几点设想

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延边州为例

现金结算与非现金结算关系研究

对网络时代银行卡犯罪问题的思考

基层央行反洗钱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难点及建议

再贴现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于改善永吉县支付结算环境的调研

对基层国库机构设置的几点建议

发挥银行业纪委组织协调作用的几点思考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能动作用推动国有上市银行有效发展

加强央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金融统计标准化与区域金融稳健指标体系的构建

吉林辖区上市公司再融资状况分析

提升期货公司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问题研究

论多方联动推动外贸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关于新一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思考

关于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

关于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实践、问题及建议——基于吉林省白山地区的实地调查

欠发达地区的普惠制与市场化:双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研究——以吉林省舒兰市为例

“集体林权+农田水利”信贷模式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成效

新兴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反洗钱业务监管的路径选择

对强化基层国库非现场监管的思考

关于四平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情况的调研

白山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基层银行安全管理调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欢迎订阅《吉林金融研究》

投稿须知

监管引领吉林省银行业科学发展

利率不完全传递对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的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未来房价下降预期增强

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

韩国银行挤兑停业风波的启示及反思

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问题研究

解决关键问题巩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果——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八年发展情况的思考

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对保障个人信用权益问题的思考

商务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以辽源市为例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通化地区为例

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最大山葡萄生产基地产业优化升级的途径与措施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路径选择

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应抓好“四个环境”建设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2

一、主要做法

(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带头落实党建工作“一把手”工程,实行“一岗双责”。定期召开班子会议,专门研究党建工作,制定党建工作思路,严格制定并实施林业系统基层支部班子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及考核办法,实行年度奖惩考核。

(二)搞好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龙头作用

过硬的党委班子是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所以,我坚持把党委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作为“班长”,在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工作时,我坚持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涉及“三重一大”事项一律上会研究,人事任免实行票决制。

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纪检监察责任目标,在林业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和“林业系统预防涉林渎职犯罪专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聘请了7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并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全年向不同层面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走访100多人次,通过反馈信息,社会各届对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政风行风满意度比较高。

三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班子自身素质提高,全年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年初局党委班子集中听取局内各股站室、森林公安、国有场圃工作思路,反复研究制定林业局工作思路。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坦诚相待,分工协作,互相支持,共同维护领导集体的威信。四是切实加强二级班子建设。出台了《森林公安资金管理办法》,由林业局负责森林公安资金的日常核算和管理。针对国营场圃的管理权限下放到林业局,局党委加大对国有场圃班子的管理力度,制订了《区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区国有林场目标责任考核细则》等制度,全面系统的量化各方面指标,严格考核奖惩,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审批制度、资金财务运行定期审计制度等,归口后的国营场圃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团结务实奋进的职工队伍

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做到了3个注重:

二是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动作用。针对林业建设与保护工作任务重的实际,局党委为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每年对林业系统涌现出来的“两先两优”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机关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

局党委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推动政风行风转变。一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实行月工作调度制度。局内各股站室每月月底拿出下月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落实时限,力求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通过月工作调度的实施,提高了干部职工超前谋划工作意识,改变了以往“老牛赶山”式的工作方法。

二是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重点,建立健全几项钢性制度。几年来局党委对所有的制度进行统一整理,废止或合并12项,新修订完善16项,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接待制度》等几项钢性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同时严格财务监督和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各个渠道的资金全部纳入局财务统一收付,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杜绝了坐收坐支和跑冒滴漏的发生。

三是以强化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重点工程专项推进。每个重点项目都确定一名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采取包规划、包设计、包质量、包检查验收的办法,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把关。推行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对于全局重点工作,局机关干部职工全员下乡,定点包片。比如每年的清明节,就是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蹲山头、守路口,全力以赴,使得这几年都没有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四是以强化责任意识为重点,做好扶贫济困和社会公益事业工作。号召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通过为包扶村落实项目,群众通过劳动获得报酬29.5万元;筹集资金4.5万元为扶贫村完成机电井配套和10公里公路绿化。“博爱一日捐”及救灾捐款等活动筹得捐款1.4万余元。

(五)积极转化党建成果,促进全区生态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个别支部班子缺乏朝气,创新意识不够;个别党员文化结构偏低,素质有待提高;阵地建设不够完备。

三、2011年工作打算

认真落实区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支撑,重点推进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推进经济林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林业产业化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全年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80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8.13万亩。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强化工作保障,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

区局副局长2012年述职述廉报告

党委书记党风廉政建设述职报告范文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施工;问题;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生产、生活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和对改善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有效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门重点,甚至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园林绿化建设当做城市文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人们已经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分类的一种,是城市建设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多个方面组合而成,包括绿化的栽培种植、园路假山、城市给排水设施等等,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工程施工属于短期工程,而绿化养护属于长期施工,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并且较为复杂的工作。所以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以安全建设为基础,加大施工的现场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园林绿化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实现工程建设最佳效益为最终目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出现了施工环节分工不清、管理程序运行不善、施工成本控制不合理以及施工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造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经济效益低下等不利局面。如何妥善解决目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施工单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

1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无法很好的实现工程设计思想

园林绿化工程与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区别,技术性和方向性各具特点,由于园林绿化与社会环境、文化相关,所以有很多施工单位认为绿化建设施工无非就是种树铺草,再加上可观的利益驱动,使得一些水平低下的施工队伍融入到园林绿化施工中来,由于施工素质水平不高,导致对图纸认知的错误率加大,简单的照搬图纸现象时有发生,而一个优秀的绿化工程是通过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完成的,但是由于施工人员不能理解设计意图,造成施工结果与最初设计思路不一致。

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监理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监理是由建筑施工单位兼职担当的,再加上园林绿化工程有关验收规定中,对施工建设强制性条款较少,往往重视于最终的景观效果,而对中间施工环节如土壤环境、基肥的质量、树坑的规格等监理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导致绿化施工质量不过关,致使工程后期出现许多问题,给绿化维护带来很大的难度。

1.3园林绿化建设成本控制不合理

园林绿化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是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减少资金浪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资金成本,会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市场原因使各项施工材料价格发生变化,导致设计图纸的变化和工期完成时间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项目的成本。现阶段,这种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成本预决算出现最后失控的事件时有发生,停工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局面,就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成本管理导致的。

1.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严

在园林绿化施工工程管理中,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受到了利益的驱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偷工减料,例如对土方质量,施工材料的质量,绿化树木的质量和规格等等把关不严,许多低劣的产品以非常低的价格进入到了施工中,导致最终出现所谓的“豆腐渣”工程。有些施工单位过分注重施工进度,而缺乏对质量的管理,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

2如何加强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2.1严格把控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准入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首先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施工单位的资质标准、申报制度、园林绿化施工许可证管理及工程项目招标制等等方面。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严格对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对施工单位各项资质、指标展开考核,合格批准后方可施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的水平,规范园林绿化施工市场,便于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调控。使信誉差、施工质量不好、无资质的施工单位自动从园林绿化市场中清除出去,净化了市场,更好地推动了园林绿化的发展。

2.2加大对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园林施工单位首先要做好园林绿化施工准备管理工作,施工人员要准确地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意图,按照图纸设计做好现场的核对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出施工设计初稿。其次,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方案指导工人进行施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照图纸要求,艺术地体现出绿化工程的效果,并保证其后期的成活率,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因此图纸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提和灵魂,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要与设计人员做好沟通工作,充分理解设计人员的初衷和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中将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体现地淋漓尽致,达到物景合一。最后,在施工中要切实注意对土壤的管理,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后期的成长,对于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施工人员要对土壤的理化性质、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等等方面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测与分析,做好对土壤的消毒、基肥以及客土等管理工作。

2.3加强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制度

园林绿化监督管理是园林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施工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园林绿化法规政策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到有法可依,根据最新的法律制度进行施工管理。其次,规范园林绿化施工责任考核制度,使园林绿化工程实现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监管工作的开展要严格依据施工责任考核制度标准进行管理。

2.4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

首先园林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各项工程项目不必要的费用,如实反应出工程成本的支出,并进行正确的核算与管理,合理纠正超支现象,实现工程施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雷燕峰,王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

[2]刘有新,罗小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6)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4

1.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社会-经济-资源-人口”

复合系统构建工作,系统中所涉及到的4种因素相互协调,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若4种因素能得到协调,林业生态工程便可得到一定的发展,反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便会却步,进而恶化生态环境。

1.2国家地理上出现的高山、平原、低丘等环境的分割都具有局限性。

但如果将这些环境看做一个整体,综合规划建设,就有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1.3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质与量的问题,并且质与量之间保持适度性。

适度性包括时间是否得当、空间是否适宜、经济是否有效等内容。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管理是工程的核心,是林业生态工程得以增产的关键,如果将“管理”与“技术”综合运用,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会变得更好。

1.4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样,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建立阶环体制。

工程建设中提倡优化管理、优化组合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工程的整体功能,但追究其实现过程,工程的整体功能又必须通过结构来体现。因此对林业生态建设来说,它的立足点是建立良性循环经济和经济保障体系,希望通过生态规划设计来建立起一座能实现物质、信息、产品间相互交换的桥梁,使其在结构上形成阶环,稳定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发展局势。总的来说,不管是林业生态规划设计,还是林业生态建设,两者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重点强调生态经济学原则,并且建议将生态经济学原则引入林业生态建设,为实现“社会-经济-自然”这一复合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林业生态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林业生态规划设计以全局性、长远性、实践性与群众性作指导思想,实际设计时应该对这些因素作综合考虑。

2.1全局性思想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十分注意系统中各方面的整体要素,坚持社会、经济和环境优化的同步发展。因此,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各方面的特点与关系,从“天、地、人”即政治、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条件和人类活动各种因素的需要出发,制定、协调发展的策略,防止顾此失彼。从研究方法来看,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林业生态工程综合体进行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规划设计。

2.2长远性思想

规划设计本身要求在较长时间内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指导作用。因此,要用整体、综合、宏观的观点来探讨林业生态工程总体的地域差异、结构模式、总体布局和战略方向以及建设重点、措施等,正确制定出一个林业生态工程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范围,为指导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强调大方向、大目标,反对急功近利。规划一经确定,要求一代人或几代人为之奋斗,尽量避免决策者在指导思想上的波动,减少经济工作中的损失,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2.3实践性思想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来自实践,经过总结、归纳,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后,用以指导实践并为领导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服务,因此,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发展规划设计集理论、科学技术、政策法规于一体,要求人们按照这个规范去实践、去扎扎实实地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2.4群众性思想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林业产业;干部职工;思想政治;重要性;措施

1低碳经济环境下林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实施林业思政工作是对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保护,有些林业企业过度采伐,不重视育林工作,并且不能及时更新森利资源,导致森林生长量无法与森林采伐量持平,最终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出现采育失衡等问题,从本质上减少了我国森林的面积。因此,加强思政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林业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和监督工作质量,避免过度采伐和乱砍滥伐,低碳经济下实施思政工作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此外,加强思政工作能够促进林业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由于我国林业发展速度很快,人们保护环境和森林资源的意识弱。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能耗的经济,在这样的模式下开展思政工作,能够有效发挥林业的价值,为长期环境效益提供保证。

2低碳经济下林业思政工作的具体措施

2.1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以科技促发展

林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应当注重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新经济模式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一直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形式,不惜污染环境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对林业资源的采伐和利用,更是缺乏管理与控制。而当前,低碳环保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节约和保护森林资源,防止和杜绝乱砍滥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前提下,要使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平衡健康发展,必然要求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通过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利用,逐步取代传统木质材料,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木材的循环和多次利用,使那些被弃置的木材也可以得到利用,进而提高各类木材的使用效率,使木材浪费的现象得到更好地控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林业产业带来各种新的机遇,在经济发展上创造新的增长点,不断地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和经济价值,降低木材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应当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如此,还应当通过科技研发和创新来不断地培育优良树种,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水平和质量。由此可见,在低碳经济下,林业思政工作应当注重提高从业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以科技促发展,本着科技造林以及科技兴林的精神,使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挥。

2.2强化林业工作的管理,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得以落实

为了强化林业工作的管理,在组织上可以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由于林业产业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各方面的管理事务多种多样,更为合理地分配各种管理任务便成为了必然的要求。因此,应当设置多个层次的管理组织机构,使分工更为明确,责任划分更为细致,进而实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和各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林业产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使广大职工群众在经营和管护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不仅如此,在林业产业方面的监管制度以及实际监管工作也应当得到落实和加强,加大对那些毁林造房、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以及毁林开荒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确保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应当合理安排森林资源的采伐,将采伐与保育相互结合起来,避免仅采不育,着力促进和推动林业资源的不断更新。通过对林业产业管理工作的强化,使林业思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将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思政工作的一项根本理念加以坚持和贯彻

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林业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应有的满足,切实保障好林业职工群众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通过林业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能够为全体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利益和实惠。将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思政工作的一项根本理念加以坚持和贯彻,这对于林业职工群众的全面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林业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4林业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一方面应当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同时也不能放松各项实际工作,两者应当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应当将解决员工实际困难与化解各种思想问题相互结合起来,从与员工息息相关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切实考虑员工的利益,加强各方面实际工作,融入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以解决职工群众生产与生活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为出发点,营造出一种切实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的优良氛围。在林业思政工作之中,不仅应当在员工生产工作的场所和时间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还应当将工作领域拓展到员工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和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应当加深对职工生产生活的了解和认识,设立建议意见箱,让员工可以及时地、积极地将他们所关注的各种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来,以便于及时有效地了解员工在生产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而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并使林业思政工作的可以有更为良好和显著的收效。

3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林业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我国林业产业中,职工的思政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致使林业产业监督机制以及管理机制不合理。尤其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职工思想政治水平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因此,必须要明确低碳经济下林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林业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从本质上提升林业思政工作的水平。

作者:王振伟单位:内蒙古伊图里河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蒋林林,梁世欣.解决职工切身利益——高峰林场思政工作凝聚人心纪实[J].广西林业,2015(1):15-16.

[2]蔡莉萍,柴鹏凯.林业政务网站群政民互动内容建设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3):43-44.

[3]薛斌瑞,宁宝山,王红平,等.森林经营历史对林业发展的哲学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5(34):222-224,263.

[4]马正捷.分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5(8):23.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6

关键词研究生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概述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研究生的扩招政策以来,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达97万人。研究生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而有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更是越来越成为关乎学生真正成人的重大问题。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比本科生更趋于成熟和理性,更能适应学校教育和环境;另一方面,今天的研究生,又显得稚嫩和不够成熟。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绝大多数直升研究生还没有真正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定位,他们在自主学习、科学研究、社会交往、人格独立、品德修养、思想状况、价值取向、日常生活、婚姻恋爱、择业就业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准确把握当今研究生的特点,对于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的特点。

西南林业大学作为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硕士授权单位,现有11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点: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地理学、园艺学、工商管理、生态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其中,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西南林业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林学、林业工程和风景园林学等3个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学科进行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1、年龄跨度大。根据笔者初步统计,研究生年龄在21-35岁不等。

2、学生就读类别不一。通过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考取的公费生、自筹经费的研究生、定向生、委托培养生等之分,此外还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硕士等。

3、婚姻状况各不相同。目前就读的研究生既有未婚的,也有相当比例已婚的(包括离异的),还有相当多是已婚并有子女的。

4、学科背景不一。虽然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以理工科见长,但是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背景不一,有文科,亦有理科或者工科。

6、背景不要,读书目的不一。除了一直在学校读书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外,受“考研热”和“考博热”影响,当前不少科研院所、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与职工也纷纷加入到考研大军和考博大军的行列。这样,在就读的研究生中,既有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型”研究生,也有工作经验丰富的“经验型”研究生,不少研究生入学前在原单位已经是领导和本专业的专家。

7、政治面貌、信仰不一。当前就读的研究生的政治面貌中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其中也不乏有派的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的信仰也有差异。

(三)西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特色概述。

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都指出,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心必须下移到学生宿含,并强调设置学生公寓辅导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

校公寓管理第一级别为学校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主任、大学生工作部部长任副主任的学校公寓管理委员会;第二级别为校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最后一个级别为各个学生宿舍设置的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这一级别的关于管理委员会又包括了:专职辅导员、管理员、治安员、保洁员、兼职辅导员及管理员、楼层长、宿舍长、学生党员代表等。

总之,校公寓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公寓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激发投身教育改革的热情,树立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观念,积极协调高校与后勤服务单位的关系和工作,把学生公寓建设成集“服务、教育、管理”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培养高尚品质的乐园,成为学生团结奋发、情感交流的驿站。

二、研究过程

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和分析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科研心理及思想上的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实际,覆盖全年级研究生共500人,占研究生总人数62、3%,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走访学生宿舍、面谈法以及网络沟通法。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调查在2011年6月份起,先后涉及研究生2008级,2009级,2010级以及2011级四个年级共500人次,全部问题及反馈都进行了整理和记录。

(三)问题设置。

问卷共设计了25个问题,包括有选择题和主观论述题。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爱情、心理、入党以及如何改进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等进行了调查。

三、问题分析及结论

在进行回收、整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笔者对几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不同阶段,思政教育需求不一。

在参与调查人群中,以研究生三个年级为划分点,有98%的被调查者有以下相同的结论:(1)研究生一年级阶段,主要是学习角色的转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际关系不协调(45%)、学习动机不强烈(57%),进入一个相对迷茫的时期;(2)研究生二年级阶段,主要的是实验的进行、学业完成的主要阶段、党员发展、诚信考试、和导师及同门间关系的相处等。存在的问题有64%的学生认为导师不关心自己、3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题或者学习没有兴趣、33%的学生承认自己有厌学倾向、45%是同学没有十分明确的入党动机;(3)研究生三年级阶段,作为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主要的焦点在于就业压力、就业心理、恋爱心理等。笔者进行统计发现,76%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意向模糊不清、56%的学生存在有恋爱和工作的矛盾问题、87%的同学感觉有进入社会工作前的恐惧感。

(二)目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笔者进行统计并归类发现,存在有以下几点问题和不足:

1、有52%的学生认为学校层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感觉自己在学习、住宿、餐饮等方面都没有凸显出自己的研究生的优势。

2、47%的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的经费太少,不能够开展更多的活动。

3、78%的被调查者认为导师没有很好的担负起来教书、育人的终极目的。很多学生抱怨导师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交流机会很少、几乎不会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至于针对目前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措施,但有些缺乏考虑或在实际操作中有困难,笔者仅加以整理:(1)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的投入;(2)实行导师双向选择及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评价并重新选择导师的机制;(3)加大推进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的配备机制,对研究生的就业、心理、爱情等加以指导;(4)对优秀研究生的评选中,加到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的权重;(5)提高研究生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等的表彰幅度。

四、结论及讨论

(一)拓宽思路,积极、适时开展各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大多数研究生团队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等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一些活动的基础之上,应大力开展各项活动:(1)开展各种文体、科研竞赛活动,并大力推进以班集体为单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2)以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感恩、风险等精神;(3)大力推进党团活动,发挥党员、团员的带头作用,开展深入基层、支边支教等各种服务社会的活动;(4)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研究生不同的需求,开展各种有目的性的活动,以便能提高研究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二)深入落实导师负责人,覆盖教育学生的全面。

西南林业大学目前的情况就是一个导师可能有2-3个学生,很多导师只关注学生的科研和学习情况,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更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知之甚少。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及时进行沟通和反馈;另外,导师要切实提高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意识,和学生多多交流和沟通。

(三)构建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

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的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后盾,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1)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总支老师的指导之下建立更有活力和闯劲的研究生学生会组织,能够及时和各个年级、班级、同学建立很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2)以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为基础,建立一支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研究生自律委员会,以党员、学生会干部及班干部为主干,加以辅导员老师的参与,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优势,实现研究生特色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西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这一优势,在辅导员牵头的情况下,深入走访宿舍,关心研究生的衣食住行;同时;将研究生自律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再辅以党员、班干部、宿舍长的力量,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联动好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最终实现公寓思政教育、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学生组织、个人四位为一体特色思政教育。

总之,研究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术教育,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毕竟研究生担负着国家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大计。目前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存在有研究生数量和培养硬件不相匹配的问题和实际,笔者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拓宽思路、集思广益,融公寓思政教育、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学生组织、个人四位为一体特色思政教育,以便开创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项目资助:西南林业大学2011年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201110)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处)

参考文献:

[1]李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

[2]谭劲松,吴霁乐.把握研究生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教育研究,2010(3)::105-108.

[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7

今天这个大会,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进行研究部署。可以说,这次大会是近年来重视程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发动面最广的一次关于召开造林绿化的动员大会、誓师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加快魅力*建设、实现我县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刚才建设局、交通局、琅琚镇作了大会发言;之前,徐俊副县长传达了全省、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动员大会精神,*书记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我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讲得非常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会议还向各乡镇(场)下达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责任书,请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结合《实施意见》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概括来说,就是“思想认识要有深度、工作谋划要有高度、组织领导要有力度”。

一、思想认识要有深度

做什么事情,态度决定一切。思想认识没到位,工作肯定上不去。我想大家至少要解决这几点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全省全市的大势所趋。省委苏书记一到江西工作,就明确要求始终坚持保护生态不动摇,指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青山绿水,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青山绿水”,作出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先后开展了三次调研,提出了三大具体措施,其中第一次调研提出了要分两年解决县城以上污水问题;第二次调研提出了所有农村垃圾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第三次调研提出了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省政府吴新雄省长也多次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保护和建设好良好的生态是我们最大的责任。10月6日省里专题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动员大会,苏书记、吴省长、国家林业局贾志邦局长、凌成兴常务副省长、陈达恒常委副省长都参加了会议,苏书记、吴省长、贾局长还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自苏书记到任后,省委、省政府两位主要领导共同出席一个业务工作会议,这是第一次。由此可见,省委、省政府对“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林改。紧接着市里也于10月19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市委钟书记、市政府甘市长、省林业厅刘厅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造林绿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什么叫讲政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就是讲政治。

第二、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建设*人文生态型工业新城的迫切需要。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心旷神怡、延年益寿的地方,才是人民群众向住的地方。把森林建在身边,把绿色留在身边,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迫切需要。不知大家到过维也纳这个地方没有,维也纳是个只有40余万口的小城市,但城市框架拉得非常大,有时从城市这头到城市那头,要通过一段很长的原始生态区,那里到处是古树参天,其中有林间小道、健身跑道等,可以说,维也纳这座城市建在森林中,森林环绕着这座城市,使得这座城市充满魅力。近年来,我们*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设人文生态型工业新城的目标定位,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初步成效,先后获得了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称号,正在争创全国园林城市。但对照全国园林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绿化方面差距更大。前不久,我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调度会上也讲了,县城绿化品种单一,档次不高,绿化带稀稀松松。要结合这次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全国园林城市的要求和标准抓好县城绿化,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人文生态品牌。

第三、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流的生态环境既是人们向往的生存环境,也是集聚财富的重要法码。现在人们选择投资创业地,已经不再仅仅看重政策是否优惠,而是越来越看重一个地方风景是否秀丽、生态环境是否优美。可以想象,以后赚了钱的老板,一方面要赚钱,一方面要追求生活质量,而要过高质量的生活,首先要呼吸清新的空气,饮用卫生的水源,他们将会向生态良好的地方迁徙,就像候鸟一样,逐渐远离生态恶劣的地方,来到生态良好的地方。*生态良好,进入*,满眼都是绿色。我记得20*年有一位客商来到*后对我说,*有点仙气。我说,怎么有仙气?他说,从龙虎山过来,看那丹霞地貌、云烟飘绕,到这里看到到处青山绿水,他说这个地方有仙气,这个地方可以落脚。目前经济总量小、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最基本的县情,发展不足、发展不够仍然是当前最主要的矛盾,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实施项目带动不动摇,坚持项目引进不松劲。最能吸引项目落户是什么?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此,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全局的思维、系统的方法,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保护好*的绿水蓝天、青山秀谷。

二、工作谋划要有高度

刚才,*书记对我县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了部署,明确了我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的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这里我就在工作谋划中需要把握的地方简单强调几点。

一是要突出科学规划这个基点。搞好规划是造林绿化的前提,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花园城市”新加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已成为其重要的旅游吸引力之一。但这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其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相当于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在规划过程中,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地块适宜栽植什么品种,什么品种栽到什么地块成活率高,一定要搞清楚,在这方面一定要多听一听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的意见,绝不能闭门造车,绝不能拍脑门决策,必须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同时,对于每一项专项绿化规划都要立足实际,高标设计,突出品位,建成精品。在实施过程中,要将规划内容落到实处,要一张图纸干到底,坚决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坚决克服各种形式主义。

二是要突出补弱增量这个重点。补弱,就是要进一步弥补农村绿化不足。特别是乡镇、村庄、公路沿线等平原绿化较低。我每次从抚州来,沿途看到一些非常美的山体遭到破坏,心里就感觉特别难受。如云林三十六峰的崇岭那一带,包括正在建的浒湾战役纪念碑山体以及进入*的左边那一带,已经破坏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抓好农村及公路沿线的绿化是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的重点所在、潜力所在。要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对自然村落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倡导和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四旁”,在“村边、田边、路边、渠边、沟边”栽植杨树、泡桐等速生树和经济林。要注重示范引导,各村委会要抓好1—2个村(组)绿化示范点,努力实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一个村一片林,一村一片景;要结合“日元贷款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抓好高速公路、316、2*国道、县乡公路、新建农村公路等通道绿化及两侧辐射路沟的绿化,努力形成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走廊,成为提升*生态品牌的绿色风景线、致富线。

增量,就是要进一步增加县城绿量。推进城镇人性化,不仅要在空间上把城镇做大,更重要的是在内涵上把城镇做强、做优、做美,努力建设成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人文生态型新兴城市。近年来,县城绿量得到一定增长,城区绿化率达32%,绿地率达28%,并打造了波尔山庄、象山公园等一批绿化精品工程,但是绿地的连通性、城区与郊区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城西新区与城东老街绿化不均衡。因此,在造林绿化过程中,要注重点、线、面相结合,树、花、草相配套,新区与老街整体推进。要充分借鉴北京市建设“城外青山环抱、城里绿树环绕”的现代化森林大都市、上海市建设宽500米的环城绿带、有关先进城市建设规模宏大的城市森林等做法和经验,从整体上布局城市林网建设,均衡绿带空间分布,形成“林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森林“绿肺”与湿地“蓝肾”相互配套的“大绿化”格局。当前,要重点加快新行政中心、锦绣广场、秀谷西大道、行政办公新区、工业园区及单位庭院等地段的绿化,将森林引入城市,将花园建在街头,努力实现“绿不断、园成串、百步见绿、举目有景”。

三是要突出全民参与这个节点。“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不是一家一户、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独力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捆绑式、集团冲锋式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在新加坡,从政府工作人员到普通市民,都要坚持参加一年一度的植树运动;各居住小区、学校、企业都有自己养护的绿地;所有的绿化工程都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市民承包或租赁公共绿地、花木、公园设施,推行全民管理方式,形成了男女老少共同养护,政府、单位、群众同心协力造林绿化的机制和风气。我们的县乡机关广大干部要在造林绿化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企事业单位、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造林绿化任务;妇联、共青团、武装部等单位要组织妇女、共青团员、民兵踊跃参战,营造“三八林”、“青年林”、“民兵林”;部队要积极为美化绿化第二故乡出力,营造好“双拥林”、“爱民林”。各乡镇要加大群众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向造林绿化投放的力度,做到户户造林,人人植树;要落实好国家关于宜林地有偿转让的有关政策,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栽植,谁管理”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城乡个体工商户、下岗职工等开发治理荒山、荒地,从而形成全民造林的局面。

四是要突出投入机制这个难点。造林绿化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困难。新加坡的绿化管理并不仅仅是主管部门的责任,所有建设项目,如街道、建屋、开发土地的绿化都作为项目建设的组成部分,按照绿化规划落实,验收合格后移交绿化部门管理。对于大面积的绿化养护、树木花草的管护,公园设施的维护,绿地的建设等,都用招标的方式承包或租赁经营。市场机制的有效利用加快了新加坡城市绿化的步伐,提高了绿化的成功率,调动了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管理、养护的积极性。关于资金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应创新思维,创新途径,改变以政府为主、财政拿钱的传统方式和观念,千方百计引进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我想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方式:一是出售林地冠名权,吸引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大户投资;二是借栽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吸引城乡广大干部群众个人投资;三是采取承包林地等方式,用经济利益吸引个体大户投资;四是采取对外招商的形式,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五是大胆、放手地发展非公有林地,在执行林业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实行“谁投资、谁所有”。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只要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只要能有效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只要能有效保证植树造林的效果,都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三、组织领导要有力度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既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大事,更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明责任、健全机制,确保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明确责任抓落实。一是明确领导责任制。县里已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四套班子领导也落实了相关责任和任务。各地各部门也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全身心投入到造林绿化工作中去,组织好、协调好本单位的造林绿化各个环节,抓具体,抓落实。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一大四小”总体要求,科学分解近期、中期和长期造林绿化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各项措施,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严格管理考核制。对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主要指标,逐级签订造林绿化目标责任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县委常委会已研究决定,从明年开始纳入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二)要依法治林抓落实。一是要加大林权保护力度。凡是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过程中确定的林权,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支持保护,严禁任何蓄意破坏、损害林农权益的事件发生,千方百计保护好林农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提高全民遵纪守法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爱林、护林、兴林风尚。二是要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依法治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要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发生一起,严查一起、重罚一起,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损毁幼树、占用和践踏绿地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有效整合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林业检查站、森林防火站、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以及乡村护林员等林政执法队伍,建立林政专业人员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护林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护林管理,全方位、全天候服务林业安全。同时,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安全工作,严格森林防火责任机制,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确保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8

一、稳定机构,建立林业站管理体系。

我县各乡(镇)都设立了林业工作站,人员一般在3-5名,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负担,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并负责对其人事的任免、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保障了经费,稳定了机构。

二、加强林业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业工作站标准化建设进程。

我县林业主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办公场所、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采取突出重点,逐个解决的办法,对主要林区、重点林区的工作站给予资金上的倾斜。至今为止,基本保障了各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办公条件。

三、加强学习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各林业工作站的工作职能。

我县林业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制定了学习制度,设定每周日为学习日,从思想理论武装到业务技能培训一丝不苟地抓,工作人员要经过考核方能正式上岗。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林业工作站的工作职能。今年,在各林业工作站的积极配合下,我县全面完成了森林资源“二调”工作,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工程验收工作。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回顾“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政府协调支持不够;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着眼实际,我县林业站建设今后的工作思路如下。

1、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当地乡(镇)政府的林业重视意识。

各林业工作站虽是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离不开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配合,我们要加强部门协调,提高乡(镇)政府对保护森林、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争取更大的支持,确保我们有力地发挥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政执法、山林纠纷调处、林业科技推广等各项工作职能。

2、加强领导,建立林业工作站考核监督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自年林业工作站经费纳入县财政负担后,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工作人员的惰性,思想散慢了,缺乏工作热情,今后我们要建立完善工作站的考核监督制度,设立监督小组,建立考核办法,通过群众测评、乡(镇)政府测评及林业主管部门评议的方式对工作站及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依据,通过抓管理,提高林业工作站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站的工作效率,树立林业站的新形象。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9

【论文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浙江永嘉

永嘉县土地总面积26.95万hm2,其中林地面积19.04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70.65%,是一个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山区县。在林地当中,其中有林地占83.54%,疏林地占0.47%,灌木林地占8.62%;其中乔木林蓄积量560.47万m3,占91.64%。全县森林覆盖率62.02%。目前永嘉的森林资源有如下特点:一是森林资源丰富;二是森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三是森林资源质量低,树种单一且结构不合理;四是无林地和宜林地所占比例较大,且呈增长之势;六是林种结构趋于合理;七是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地增长;八是经济林面积偏小,与全县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根据永嘉县森林资源的特点,永嘉林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永嘉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无林地面积逐渐增大,放任自流的后果就是森林资源最终将减少。二是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三是山吃山,靠水吃水,永嘉县的地理现状决定必须对林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保障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2]。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3]。

1顺应时代,更新思想

大胆改革旧体制和旧机制,使林业管理体制顺畅,机制灵活。永嘉作为一个山区县,现在依然存在很多古村落,很多思想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积极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永嘉县经济林面积偏小,与全县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而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符合永嘉林业特色的经济林建设,比如杨梅、枇杷、红柿、竹子等具有浙南特色的经济作物;在第二产业方面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利用楠溪江-雁荡山这条风景名线,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具有特色的风景点和森林公园。

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林业的经济效益指林业在经济发展上带来的利益。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受到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而且这种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的、饮鸩止渴式的经济发展,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永嘉县林业的发展道路上,必须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的路线,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从而实现永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4]。

对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大多采取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二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加大造林力度,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三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根据永嘉县的特色,由于永嘉县的林地地质多以石质为主,并不适合第1种,而应当采取以造林多样化为主,同时大力发展造林规模的方式。以目前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上吴枇杷、东皋红柿,以及遍布各地的杨梅基地为依托,形成规模化,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效果。

4制订与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

一是完善林业监控职能。在我国,由于经费和种种社会遗留问题的掣肘,很难顺利地开展这项工作。要开源节流,专款专用,不断充实监控机构的软硬件设施,提高监控能力;同时要加大监控的力度和透明度,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政府牵头、全民参与的立体监控体系,为林业的法制体系提供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林业的立法和执法工作。立法是上一级政府部门的职能,作为一个县级政府,不能只在立法上提供建议,而应该在执法上下功夫。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尤其要以法治林,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保护林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三是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并每年在各乡镇进行一至多次演练,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5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永嘉县林业的特点,无论是森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或是森林资源质量低,树种单一且结构不合理,还是其他特点的要求,以及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性的考虑,都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以保障森林资源的长久利用,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5]。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一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法律支持;二是建立林业保障资金体系,动员全社会参与;三是加强科技院校与永嘉林业的结合,尤其是与浙江林学院应建立一个长久的合作机制【整理]。

 

林长制工作的几点思考篇10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现代园林;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黄旭慧,柳州市龙潭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园林工程师,广西柳州545005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96―04

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它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回顾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分析其差异及特点,有助于现代园林的创作。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差异原因的探究

(一)历史起源不同

从《诗经》及《孟子》的记载可知,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就筑灵台、灵沼、灵圃,这是最早的皇家园林雏形。自此,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从周文王时代至东汉末年的萌芽期。从早期供狩猎之用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为理念、观赏游览为主的园林艺术。第三个时期是隋唐宋的成熟期。文人参与造园的活动把园林与诗、画相联系,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第四个时期是明清的全盛期。建造了以大规模写意自然山水园及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为特点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造园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传统园林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纳须弥”。至此,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了最高峰。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因丈量尼罗河泛滥退水后形成的土地,发展了几何学并把几何概念用于园林设计,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公元前500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及园林建设的繁荣兴盛。罗马继承古希腊传统发展了别墅园和宅园,以精确的数理推导、规则的几何形状、精致的雕塑等,形成了西方园林的基本雏形。此后欧洲经历了近千年漫长的、极度压抑的中世纪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春天,也迎来了园林空前的阶段。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由勒诺特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明显反映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以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成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西方园林由此步入辉煌时期。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

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多元互补的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崇尚“仁义”和“礼乐”,重义轻利;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提倡“道法自然”,追求虚静;佛教追求“息心去欲”、“清静无为”等境界。园林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打上了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作为最高境界。

西方以征服、改造、战胜自然为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动力,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是在我们心中。”西方文化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表现自我。因此,西方园林的发展处处体现着人对自然的强制性约束,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

(三)哲学理念的差异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突出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重经验直觉。中国人的理性注重具体及实践,考察事物常忽略细节,提供的往往是关于对象模糊的整体。受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元化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国人多数不愿问津自然科学。受此影响,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深沉、虚实互生,注重对意境的追寻。

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是向外思维逻辑,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倾向于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重唯理,习惯探究事物内在规律;较多关注自然,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西方人的理性是讲功利、求效率、重实效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受其影响,西方园林艺术形成了分析、理性的思维。

(四)美学思想的差异

由于诗人、画家直接参与经营,中国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楷模,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来萃取其精华,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色彩。文人特有的恬静趣味、浪漫风度、朴实气质,反映在其营造的园林风格中,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重情”的美学思想。

公元前6世纪毕达格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他们提出的。黑格尔也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也影响形成了西方几何图案的园林风格。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

(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中国古典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构造

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5.中国园林的景观配置

“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园冶》的描绘说明中国园林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选择上除重视花木的姿、色、香、韵,还十分推崇植物的“品格”;数量上贵精而不求多;配置上仿照自然,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环境。

(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特点

1.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及人化自然

西方园林艺术完全排斥自然,体现严谨的理性,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来造园。布局均衡对称、规则严谨,具有明确轴线引导,呈现几何人工美。西方美学认为园林只有按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境地。

2.西方园林追求的是形式美

西方人对自然美的看法决定了其对自然美的改造提升态度与对形式美的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园林更是明显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3.西方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布局构造上。整座园林以体积巨大的建筑物为基准构成主轴,建筑物矗立在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上。主轴线伸出的几条副轴上布置着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笔直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4.西方园林以突出建筑为特色

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突出的是建筑,而不是自然风景。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物控制轴线,轴线控制园林。

5.西方园林的景观配置

花木不是自然生长的形状,被人为地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草坪、花圃、水池被严格地规划成菱形、方形和圆形等几何形。水池中总是布局着人物雕塑和喷泉。各要素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推敲精致,体现对称性和整一性。

三、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思索

(一)尊重历史,正确评价

中西方古典园林都伴随着古老的历史文明发展而来,都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两者表现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抒趣不同,所走路子不同,但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自成一体,都对世界各国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由于所处时代、社会的原因,中西方古典园林均带有自身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由高墙围合,供少数人游玩居住,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属于私人园林范畴,具有内向性和私密性。西方古典园林则由于一味追求形式美,使设计过多地考虑平面化、图案化,大尺度的平面布置图案虽美仑美奂,但考虑实用功能较少,设计思想及内涵过于简单,使园林景观装饰味过浓,与自然环境及人的距离拉大。

园林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其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并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任何一种成功的艺术形式都与其所在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紧密联系。因此,在评价古典园林艺术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优秀传统,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纯现代派”;又不能一味地持“颂古非今”的态度,做照抄照搬、不加扬弃的“仿古派”,而应尊重其产生及发展的背景,持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正确分析和评价古典园林。

(二)传承文脉,古为今用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的立足之本,其造园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需要,又是发展现代园林事业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审美情趣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差距很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没有自我否定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因此,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是在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襟,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来批判地认识、扬弃地继承中国古典园林,摒弃其历史局限,发扬其优秀传统。

蕴藏在表象之下的文化内涵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恒久的生命力,文化是衡量经济、技术乃至社会进步的尺度标准。在日益全球化、国际化的当今,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多样性就显得更为珍贵。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一笔无价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中国现代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积极深入研究传统园林,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重视本土自然景观资源特点,提炼园林文化的地域特征,根据现代人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结合现代材料、工艺的应用,在园林思想内涵上下功夫,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环境,形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做到古为今用。

(三)兼收并蓄,洋为中用

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民众,这就要求其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西方园林大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可以满足民众健身娱乐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园林发展过程中,西方园林风格曾在我国很多地方流行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随处可见的罗马柱和欧式雕塑,讲究群植的植物配植形式,体现出纯西方园林风格。人们在初期对其手法倍感新奇,赞其风格豪华气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受到严重的挑战。然而时间与实践证明,不注重考虑园林的实用功能和对历史文脉的传承,采取拿来主义,机械效仿与生搬硬套西方园林风格,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挪移”只会生产出苍白无力的景观垃圾。简单地、片面强调西方园林景观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方法,是不切合中国园林发展需求的。

当今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中国的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追求逐渐多元化。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势必产生新的契合点,现代园林走多元化创作发展之路既是客观趋势,更是时代要求。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局限性,任何单独的应用都不能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现代园林有必要研究两种园林的优势和不足,继承与“拿来”都有一个“扬弃”的过程。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古典园林先进理论,不仅借鉴其外在形式,更要学习其内在理念,从而取优去劣,取长补短,洋为中用,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适应中国现代园林发展需要的融合。

(四)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推动着园林的进步。简单的模仿、抄袭、拼凑、组装的手法,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正如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最后一段总结性文字中说:“在新旧文化碰撞的急剧变革时候,如果不打破旧文化的统治,‘传统’会成为包袱,适足以强化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旦旧文化的束缚被打破、新文化体系确立之时,则传统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获得全新的意义,成为可资借鉴甚至部分继承的财富。”

因此,在世界园林发展的潮流中,只有以严谨的态度不断汲取、传承、扬弃、交流、融汇和贯通,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现代园林。我们既要传承历史,又要考虑时展;既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又要借鉴国外园林的经验;既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地域性,又要发展其民族性。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从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类文化的角度出发,用更宽的视野将园林规划建设放入城市范围内考虑,使中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历史文脉的同时,实践园林即城市,城市即园林的大地景观规划理念,不断迈向现代园林的理论新高度,实现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在中国现代园林建设发展中,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理念精髓,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园林。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