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养老弊端十篇社区养老弊端十篇

社区养老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11

社区养老弊端篇1

中国养老金政策的四重弊端

中国养老金制度经历了由企业“劳动保险”,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再由“社会保险”转向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央统筹国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模式的发展过程,公共部门仍然沿袭1958年的退休金政策。中国养老金制度严重“碎片化”,在居民、用人单位、养老基金、国家财政四个层面都存在弊端。

弊端之一来自居民(包括参保的外籍居民)。首先是缴费不均,目前公共部门人员不缴费,企业职工缴费,公共部门养老金待遇高于企业职工2倍到3倍;累计缴费15年,难以应对20年以上的预期余寿;缴费基数伴随工资增长不断加大,费率却呈刚性,不能下降。其次是待遇失衡,如果基本养老金高于低工资(因残疾、失业等个别现象除外),则诱发提前退休;企业和职工28%费率与平均1362元养老金不匹配,内部回报率太低,降低企业和职工参保积极性;退休待遇提高(中央转移支付直接提高养老金),退休时点计发水平降低(主要指缴费工资替代率),伤害参保人积极性;最低养老金增长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养老金实际购买力下降。再次是流动错位,由于各地养老金政策差异,居民可能选择缴费低的地区就业,最后选择支付水平高的地区参保十年后领取待遇。

弊端之二来自用人单位,即费率高、费基乱。目前养老保险费率为28%(单位20%+职工8%),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综合社会保障税率。高费率导致逃费基现象,用人单位以薪酬分类、滥福利等手段蚕食费基,加之对困难企业的减免政策,2000年至2010年间的实际征缴率(包括税务和社保计征)仅为20%,这导致养老基金征缴能力和支付能力持续下降,误导参保人以非法方式参与竞争,使社会保险公共治理陷入混乱局面。

弊端之三来自养老基金,即社会统筹支付水平缺乏标准(政府承诺风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无路(养老金贬值风险)。首先,职工养老储蓄面临公共风险,1998年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企业承受高费率为已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原来由银行支付,银行实为政府出纳),挪用个人账户资金为提前退休(平均47岁)的国企冗员支付养老金,政府确保支付的是统账混淆的基本养老金。一方面,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缩水,每年投资收益损失超过1000亿元;另一方面,政府在挤出养老金市场后,又加大了自身支付负担,增加后期政府的隐形债务和政治风险。

其次,居民养老储蓄面临公共风险,2009年以来推行的城乡居民养老储蓄账户将面临资金贬值和被基层政府挪用的风险。

弊端之四来自国家财政,即指养老金预算缺位,公务员逆向参与。

首先,政府的养老金支付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国民需要参与决策和分享信息。目前依赖政府部门当期预算,缺乏立法机关监督,社保部门混账支付养老金,中央财政补贴不断增加(从几十亿元到几千亿元)。

其次,面对欧洲政府债务危机和高福利问题,有人认为政府的福利支出过高,重蹈欧洲国家覆辙。其实,2010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养老金补贴为1910.35亿元,占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的2.3%,占同年GDp的0.48%,不足西方国家的10%。

再次,公共部门养老金全部来自财政预算,2008年的预算支出为1873亿元,2009年为2141.36亿元。随着劳动人口和纳税人口不断减少,公共部门养老金转向个人储蓄、政府补贴和市场融资的三分法是必然出路。

中国养老金改革的三大挑战

中国养老金改革面临三大公共治理的挑战。

――调整养老金结构,一要完善社会统筹的互济功能和政府责任,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以克服老年贫困;二要打造个人账户的储蓄和市场融资功能,以改善老年生活。

――按照三分法设立养老基金安全投资机制,养老基金三分之一用于保守投资,包括大额储蓄和理财产品;三分之一投入社会基金(如英国环境与社会发展基金),即将优质国家项目向养老基金分配的渠道;三分之一投资股票市场,在长期投资中获得创新企业的利润和追求较高收益;由此保障养老基金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收益。

――建立居民征信系统,在完善社会保障权益记录基础上建立居民档案,由此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待遇的测算和调整机制,建立居民征信管理制度,确保国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有方,避免经办机构和居民勾结榨取养老金的现象。同时,政府要以“一个委托人”的资格出现(财政部门、社保部门统一),委托具有全国网络和窗口的大型商业银行托管养老基金,同时提供账户和窗口服务,做到国民基础养老金属地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方便异地携带和转换受托人。

养老金结构的“两辆车”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可以说是两条道路上的两辆车,一是公交汽车,另一个是私家车,各具功能,不得混淆。

国民基础养老金用于克服贫困。应按照公共品的原则,规范养老金税费征收,税率在2010年约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82%(从60岁开始支付),2035年升到12.79%;当领取年龄为65岁时,税率将从2010年的4.49%升到2035年的9.30%;财政支出占比从2010年的5.91%升到2035年的19.00%;GDp占比将从2010年的1.36%上升到2035年的4.38%。如果税率为10%,企业税率应为7%,个人税率为3%。中央政府支付基础养老金(可适度奖励纳税费贡献较大的人群,可鼓励高收入人群放弃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水平,应当是地方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40%至50%,GDp占比控制在4%至5%区间。

社区养老弊端篇2

关键词:农村;失地农民;养老

正如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管仲所言:“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失地农民养老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探究农民失地后的养老问题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一、失地农民现状

城市化是时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区土地征用环境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围,把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征用为其他各种商业用地或公益性用地,成了一大司空见惯的事件,但这样的事件却使得一些祖祖辈辈在土地上“有依有靠”的农民从“有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唇齿相依的土地,从“地地道道”的农民——有土地的农民,变成了“不地道”的农民——失地农民,一个特殊是名称。失地农民成为一个不同于农民(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群体。

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化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市民化是其实质。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拥有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来自于土地的收入成为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家庭保障的经济基础。而今,失去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饭碗。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业,由于受年龄、文化、技能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再就业,而是立即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群体,由此出现“难就业、难创业、难保障、难发展”的“四难”窘状。

“失地农民问题实际上暴露的是中国的土地制度问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崇法指出,土地对农民来说就是财产,但现行的征地补偿方法并不能把它当财产来看待,这就是最大的矛盾。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农民希望更多地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这样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财产权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但是现行的征地办法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占用方式,具有强制性、垄断性,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利益分配体系之外,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受损,失地农民养老等问题由此产生。

二、当前我国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当前,我国各地现行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主要有:货币安置、征地费入股安置、保险基金安置、留地安置、调地安置、低保安置等。虽如此,我国现今多数地区现行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仍存在着严重弊端,主要弊端如下:

(一)安置方式单一

在失地农民安置模式中,虽存在多种安置方式,但以货币补偿为主,据有关机构数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货币安置方式所占的比重在85%以上”。货币补偿,简单易行,因而,成为目前多数地区对失地农民普遍采取的安置方式,即失地农民在一次性全额领取安置补助费后,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就业等问题。虽然货币安置操作简单,农民心理上容易轻易接受,但一个明显的缺陷是不利于失地农民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在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待遇。

(二)失地又失业问题严重,养老更无保障

据调查,在失地农民当中,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大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现在没有了田地,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二是失地前完全依靠土地为生的纯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生活在远郊和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相对于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性要小,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2005年底河南省被调查的7.2万劳动年龄段征地农转非人员中,已获得就业安置的2.65万人,仅占36.8%,其余的都是自谋出路,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失地农民因失业而引发的养老危机更加凸显,就业本无保障,养老又从何谈起?

三、我国失地农民养老的对策建议

社区养老弊端篇3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照顾;社会养老;有效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结构的日趋老龄化,加上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对传统的家庭养老造成冲击,使得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社区照顾作为源自英国的新型老年人照顾模式,逐渐受到普遍认可和关注。2001年民政部制定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大力挖掘杜区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为社区照料提供载体,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场所。国务院于2011年9月17日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把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星光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本着就近、就便和实用的原则,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之下,研究老年人社区照顾顺应社会福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探索新型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社区照顾的概念

社区照顾(communitycare)又称为“社区照料”,不同国家的定义各不相同,学界也有着不同的界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因此,社区照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体系。

所谓社区照顾,是专业性的社区工作者动员和调动社区资源,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的机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来为有需要的人所提供的援助。[1]

此外,还有其他不同概念界定。英国在1989年颁布的《社区照顾白皮书》中是指提供适当程度的干预和支持,以使人们能获得最大的自主性,并且掌握自己的生活,给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家庭成员提供喘息机会和老人的日间照顾,通过团体之家和临时收容所,以增加照顾范围,直至提供居家照顾;[2]社区照顾泛指在社区层面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照顾及支援,既包括正式的社区结构与资源,也包括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去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顾。[3]

老年人社区照顾通过运用社区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资源,尽量做到使需要照顾的老人能够继续留在社区或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下维持独立的生活,而同时又能获得必要的照顾。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因此,它是介于老年人家庭照顾和老年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年人照顾方式。[4]

三、社区照顾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社区照顾的概念与工作模式起源于二战以后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反院舍化运动”,是对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福利国家的反思,是伴随着福利国家的转型过程而兴起的福利理念与实践。

院舍照顾(institutionalcare)又称为机构照顾,提供有针对性的集中照顾,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房间设计、设施配备、膳食搭配及健康护理等方面的服务,因此能基本保证服务的质量与管理的规范。1946年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法(thenationalHealthServiceact)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thenationalassistanceact)的陆续出台,规定了公民拥有享用国家提供的健康服务和院舍照料的公民权利。其中,国民救助法第21条明确了地方政府有责任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居住性照顾(residentialcare),造成机构服务的迅猛增长。然而,院舍照顾在此后数十年的理论及实践中也逐渐显露出其弊端,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展“反院舍化”“去机构化”运动,对院舍照顾模式的缺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使得原有福利国家模式受到冲击,势必迫使政府与民众重新探寻更有效的养老模式。

1、福利国家的危机

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为福利国家绘制了一副蓝图,主张由国家提供普遍的、基本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福利国家,标志着社会福利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福利国家政策在消除贫穷疾病以及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内在的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福利国家面临经济困境,支撑福利国家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开支的需求变得愈发困难。由政府出资兴办养老机构、提供院舍照顾的养老模式必然受到财政紧缩的政策影响。经济合作组织对福利国家危机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描述:其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其二,经济衰退的危机;其三,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危机;其四,福利开支的危机。[5]

2、人口老龄化

长期以来,老年人主要依靠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照顾体系实现养老,然而随着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小型化、养老功能的弱化,家庭无力承担传统的照顾责任。福利国家则由政府开办福利机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的机构照顾。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陆续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养老需求的急剧增长,给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的不景气,使福利国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社会福利支出逐年递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变得多样化,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机构照顾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3、意识形态的影响

(1)新保守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一致,新保守主义仍然反对激进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变革,反对福利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认为政府在福利体系中应扮演“有限政府”的角色,即国家提供的福利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由于国家提供全面福利极易造成个人责任的缺失并形成福利依赖,危害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因此应增强个人的责任,削减国家对福利的提供。20世纪7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代表撒切尔政府执政英国,对原有的福利国家模式进行改革。在福利制度方面努力减轻英国经济所承受的福利重负,大规模削减政府社会福利支出,合理减轻国家在福利方面的责任;重塑个人及家庭的福利责任;推进社会福利的市场化和私人化,鼓励更多的非正式及私有化服务,大力发展私人的、营利与非营利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福利产品和服务。

(2)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崇尚经济的自由竞争,将市场视为最有效且公正的资源配置途径,社会福利可以通过市场自发的作用而获得最大化。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亚当・斯密提出“无形之手”的著名观点,认为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会在市场中得到协调。因此,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采取自由放任的原则,不加干预。20世纪中期,以哈耶克、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对福利国家展开猛烈抨击。哈耶克指出:“政府决不应当是唯一有能力提供不具物质回报的服务机构,而且在此领域也不应当有垄断,相反,应当允许尽可能多的独立的个人或组织运用其各自的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6]福利国家标榜的凯恩斯―贝弗里奇模式由于实行了过多的政府干预,从而严重干涉了个人自由,破坏了市场秩序。理想的社会应该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降低科层官僚体制无效率所带来的弊端,使社会发展更加民主,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主张“最小政府”原则,即把政府的干预限制在最低层面。政府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只是规定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可以提供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险,但不应过多强制性干预。

4、院舍照顾的弊端

(1)损害社会适应能力。在推行高福利的过程中,英国对无依靠的孤寡老人实施住院式照顾,政府通过兴办大型福利机构,集中照顾这些老人。这些福利机构通常和被照顾者生活的社区相分开,虽然能够给予老人较好的生活和物质照顾,但却使老年人对机构的保护产生依赖,加速老化进程。同时,由于脱离了原来家庭、社区的熟悉环境,缺乏同正常人的交往,使得老年人逐渐失去了适应社会、进行正常生活的能力。

(2)无法充分满足心理需求。集中式的院舍照顾虽然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和生活照顾,但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由于老年人离开家庭和熟悉的社区进入机构,原有的来自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无法维持,难免产生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已有的实证研究也对此观点提供了证据。[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个体具有交往的需要。因此,院舍照顾隔断了老人与原有社会环境的人际关系,破坏了其社会交往能力,无法满足其心理需求。

(3)缺乏人性化,忽视个性。院舍照顾的科层化官僚体制追求照顾的规范性和效率,这种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难免照顾不到所有老年人的需求,忽视受照顾者的独特性和需求的个别化。其次,机构的制度容易僵化,往往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难免发生老年人的隐私不受尊重,以及虐待、疏于照顾的现象。此外,在机构的集中照顾下,老年人丧失自主性和自决权。

四、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体系构建

由于社区照顾鼓励更多非正式及私有化服务在福利提供方面的参与,从而有效减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投入,并在养老服务方面体现出优势。因此,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社区照顾计划,社区照顾日益成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政府颁布了《社区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和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社区照顾发展成英国的主要养老方式。[8]除英国外,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已将社区照顾作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养老模式。

1、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一是在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兴建中小型的院舍设施,对无依无靠、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进行院舍照顾。但这种院舍是开放型的,住院老人可以走出院舍,进入他所生活的社区。这与传统的将院舍与老人生活的社区隔离开来的院舍式照顾有本质的不同。二是在社区中兴建服务设施,有需要老人可定期来享用这些服务设施,同其他老人交流。政府派交通工具接送,老年人一般当日返回自己的住所。三是对行动不便或日常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实行上门服务,包括代买生活用品、代做饭食、清理卫生、陪同聊天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具体的服务内容方面各有特色。如英国分为日间照顾、人身照顾、送餐服务、紧急求助、暂歇照顾、社区健康服务、直接给付等。香港的社区照料称为“社区支援服务”,包括各种长者中心(邻舍中心、活动中心、地区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度假中心)和服务队的上门服务(长者支援服务队、综合家居照顾服务、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两类主要形式。社区支援服务旨在协助长者尽量留在社区中安享晚年,同时为护老者提供支援。为了配合多元化的社区支援服务发展,未来的服务形式将以综合模式为主。[9]

2、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工作体系

在英国,社区照顾的工作体系是由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管理员(或称经理)是对某一社区的社区照顾工作负全部责任的人。他负责政府资金的分配、基层社区照顾人员的聘用及工作监督和指导。关键工作人员是受管理员委派对于更小社区或区域内的一定数量的老年人进行照顾的主要责任者。他们负责老年金的发放、对老年人需要的了解和为他们解决一些重要问题。照顾员是被政府雇佣的从事直接日常生活服务的人。由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的服务体系延伸到所有需求的领域。

在社区照顾的工作体系中,社会工作者是核心人物。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教育者、倡导者、使能者、资源协调者、个案管理者等,在服务的设计、实施、评估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计划制订时,社会工作者使社区服务项目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评估福利需求;在计划实施中,社会工作者是社区福利活动的组织者和资源的整合者,协调受助者、政府、机构或志愿者间的关系,确保福利资源的分配与合理使用。如在社区中,卫生保健体系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和临终关怀。在社区中养老,医务社会工作可在这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0]

五、结语

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将老年人留在社区中接受养老服务,综合政府、市场与民间力量,避免了传统院舍照顾的弊端以及家庭照顾的不足,符合当今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成为一种应对当前严峻的养老压力的有效模式。未来的老年人社区照顾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社区建设,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及志愿者队伍,调动社区民众的参与及互助意识,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从而整合个人、家庭、政府、机构、社会的多方力量,推进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杜会科学),2002(5).20-21.

[2]祁峰.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启示[J].西北人口,2010(6).20-28.

[3]阮曾媛琪.社会支持网络与社区照顾.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94-97.

[5]oeCD.thewelfareStateinCrisis,paris:oeCD,1981.

[6]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97.153.

[7]张天生,韩卫军,孙桂荷.公寓老人心理卫生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3935-3936.

[8]张民省.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创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7-122.

[9]田青.老年人社区照料服务: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107.

[10]许丽遐.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与临终关怀[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社区养老弊端篇4

【关键词】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原因,利弊,政策设计

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由来已久,现行退休制度存在弊端。延迟退休年龄有其客观必要性。

一.原因:

1、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4岁,女性约为77.4岁。可见,现行退休年龄远低于平均预期寿命。另一方面,我国养老金的受领时长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法定退休年龄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调整,而现行退休规定显然不适合发展需求。

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隐形负债问题显现,我国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大。我国“人口红利”即将进入收割期。依现行退休年龄,我国很有可能形成“未富先老——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局面,这必将对我国财政形成巨大负担。由此发展,只有两种结果:年老后得不到足额养老金;通货膨胀,民众手中的养老金不具其应有价值。

3、立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们的劳动年限增加,而现行退休年龄并未适应于这一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脑力劳动者,其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但其劳动年限较短。这种投入产出的失衡,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利弊分析: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大趋势,但其施行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有利也有弊。下面将对其利弊进行分析。

(一)利:

1、从政府的角度,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减小养老金缺口。通过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使政府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即增加养老金的收缴收入,同时降低养老金支出。这一措施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压力,消除养老金的“空帐”危机,使得养老保障制度能够正常运行。

2、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随着经济发展,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期限也相应延长。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于社会上相对短缺的智力劳动者,延迟退休有利于他们拓展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人力资本的投入也能得到充分的回报。

3、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老龄化不断加剧。有资料显示,“在2035年我国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对2.94亿老龄人口的局面”。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数量将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市场上的劳动力人数,有利于应对这一危机。

(二)弊:

1、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会加重就业压力。这一弊端是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意见的重大原因。作为新旧员工的一种更替方式,当老员工的工作年限延长,新员工将很难进入该企业。而如今,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因此,延迟退休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就业压力。

2、加重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低收入阶层,民众的反对态度是很明确的。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强度较大,决定了他们对自身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延迟退休会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未落到实处。延迟退休对这一群体是不利的。

3、延迟退休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手段。延迟退休政策的受益者多为脑力劳动者、高收入群体及权贵阶层。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握实权的政府官员,他们更愿意延迟退休。而这也为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钻空子”提供了便利,不利于社会公平,同时也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

三.政策设计

延迟退休有利有弊,但为大势所趋,如何设计一种方案,使得尽可能多地降低其不利影响才是重中之重。

1、在现行退休年龄下,应该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前面已经分析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尽管现阶段对其施行还有困难,但控制提前退休是需严格执行的。政府需加强引导,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以防更多的人提前进入退休大军。积极发展退休金“早领惩罚,晚领奖励”的制度,联合各企业单位,控制提前退休。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采取缓和的手段。首先,可以提高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在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其次,以点带面,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试点,充分总结其经验教训,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

3、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最低退休年龄以后,有选择退休或者继续留在劳动市场的弹性空间。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它鼓励劳动者多劳多得;给予劳动者相对较大的自由度,依照个人喜好有选择地工作。同时,依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制定有一定区别的退休年龄。在鼓励延迟退休的同时,考虑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异。

4、把握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出的适当时机。具体年龄的制定与其所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具体来说,退休年龄的延迟应与劳动者当期的就业形势及老龄人口比率紧密联系。尽可能减少阻力,顾及更多的利益主体,使制度的施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论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一条必经之路,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但必须承认,其推行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考虑到经济社会大背景,选择适当时机;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就业者、退休者和失业者的现实生活状况并提高他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的信心,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J].发展.2010(01)

[2]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05)

社区养老弊端篇5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43-02

0 引言

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到位,因此,农村的青壮劳力在农村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便促使他们纷纷产生反正在农村也没有前途、也没有保障,还不如到城市闯一闯,打打工也比在农村赚得多一点,在城里反而更加有保障。这就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持续下降的深一层的原因。

1 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之现状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的国体性部门,只要农村稳定国家就能够稳定,只要农村不稳定,那么国家一定陷于动荡之中。这是我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总结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应该是我国国民保障系统中的重中重,必须做到农村先行,率先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全国推行农村集体、国家、个人三位一体的全面保障模式。我国目前在农村推行的社会保障项目则既没有达到全面保障的目的也没有得到全体农村人口的认可,无论是社会保障还是医疗保障都只是流于形式。并且目前我国农村推行的社会保障模式既未得到广大农民们的拥护,也未得到广大农民们的认支持,在操作上没有可行性。目前推行的农民自愿参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能覆盖所有的农村人口,反而给参保的农民造成了经济上的沉重负担。这与国家的取消农业税等为农业减负的政策背道而驰,在实施的实践过程中也被证实是与广大农民们的意愿相违背的。某些学者提出的由家庭向互助、由互助向社区、由社区向集体,最终形成覆盖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观点是极其主观的,也是极其错误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不是家庭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国家对其公民应负的责任。仅仅依靠农村由家庭向集体的过渡是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的,也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更谈不上实践性。

2 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弊端

新中国是中国的农民以血汗建立起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中国是靠农民崛起的。我国的国家主席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国建国初期的百分之九十的将军元帅也都是源于农民。可以说我国的这块热土上离不开农民,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令人极为担忧,在农村我们现在几乎找不到青壮劳力,这些人都“跑”到城里来打工了,这虽然对城市发展建设与城市化发展带来了生力军,但是却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这一切皆源于农村没有成体系的社会保障造成的。我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这样的现状正在我国的农村形成更为严重的问题,土地被越来越集中,被越来越多地用来建房,无地的农民越来越多,这部分农民要么成为城市的农民工,要么成为农村的“贫农”为集中使用“土地”者所雇佣。这种情况与新中国建立之初何其相似。这就是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最大的弊端,也是我国目前整个社会的最大弊端。

我国共有县级地方行政单位2 861个虽然在其中的不到一半的县级单位里开办了所谓的养老保险业务,但是这样的养老保险业务却是你出钱,我来给你保险的“保险业务”,严格来说不是养老而是保险。因此,导致了这部分县级地方行政单位中的所谓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少,也只达到了区区的10%。农村也有医疗卫生所,但是,那仅仅是商业化运营,所以,从我国目前农村的所谓的养老保险与所谓的医保而言,只能称这为商业,而不是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即便这也算是社会责任,可以这不到一半的县里的10%对于我国的整个农村乃至整个社会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更何况这区区的百分之几也没有。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正在开始初步建立以社会救助为主的,以自愿参保为辅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点初步进展,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而言,在这里我们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我国的农村建立起农村全民社会保障体系,使我国的广大农民们能够在农村“乐不思蜀”;在我国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以社会保障把农民留在农村;以精品农业让农民不想离开农村;以全面农村社会保障让我国的农村“老有所养”、“壮有所创”、“幼有所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十以后,我们从国家的许多举措中似乎看到了实现这些梦想的希望。

即使是在经发达地区,由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险也会无形之中增加农民们的负担。我国的农民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自愿购买养老保险,更没有能力参加医保,因为其收入来源与金额不同于城市。农民们靠天吃饭,没有保障性收入,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岁有丰歉,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等情况就会极大影响农民们的收入,虽然农村也有各种保险,但是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将自然因素到了许多规定与说明,以躲避它们对于农民的责任与承诺。

4 研究评述

农村社会保障应该建立起一种对全体农民普遍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模式。只有使我国的广大农民们安居乐业才能彻底地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更快地达到国家的真正的繁荣富强。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政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在主张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同时,忽视了关于缩小不同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差别,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研究。

社区养老弊端篇6

一、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弊端应是有目共睹的,大家较有感触的有以下几点:

1.将谋生作为受教育的主要目的。

2.教学内容中所呈现的知识越来越少,而复习的材料越来越

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只注重理论学习,少有实践的机会。小学教育更是只重视语数成绩,而忽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只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升学率的方法,而无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4.教育评价仅采取现实的纸笔测试,强调终结性评语。

不过,应试教育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要改正它的弊端得靠标准的改正。在没有对标准进行革新的情况下,空谈素质教育并没有很大的作用。

二、弄清素质教育的内涵

1.什么叫素质教育

素质在总体上来讲,可被视为每一个个体内在精神的充分施展,是人性丰富性和自主性的实现。它隐含了两个假设:

(1)假设人生具有一种自然进化和文化进化的累积的遗传基础,这是一种特殊的技能结构及由此产生的不定型的能量;

(2)这种不定型的能量一方面随自然成熟和社会生活而逐渐成熟;

(3)在此过程中经学习和自我修炼的经验建构而凝聚为具体和独特的心灵结构,即素质的框架。

总而言之,素质专注的是充分而和谐,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而非一味强调齐头并进。不理解素质的含义,就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平均发展教育,就等于从一个误区走入另一个误区。

2.什么是教育

真正的教育培养的是素质。之所以说以前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有密切关系的。真正的教育不仅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为目的,在方式方法上也尊重教育者的自主性。堪称“教育”的影响或活动,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等至少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现实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训练和灌输的机械性可以成为实施教育的基本和辅助手段,但它本身并不是教育。教育包含知识、理解力和认知。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一种强调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真正意义可以体现。这种教育的结果是让每个人获得最好的、最大可能的发展,因而不可能是所有人一样发展的均衡教育,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全面发展,但能激发个体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并使其不断产生自我更新的需求,从而产生主动发展,以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来创建更好的生活意愿,也就是自由发展。

三、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回归和必然走向,只有人人都达成这种共识,方能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这种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社区养老弊端篇7

在心理咨询中,常听到许多家长谈到老人抚育孙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一名16岁的高一男孩小伟,在刚刚升入高中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班同学逐渐地疏远了他。在各项活动中,大多数时候只有他独自一个人看着大家活动。大多数学生反映是:跟他在一起很没劲,说话让人很难受,而且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为中心,又不肯为集体做事,还很喜欢发脾气。到了高中,一般的学生都能够与同学相处得很好,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班主任对他进行家访。据父母说,这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就由四个老人照顾,父母亲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来照顾他,他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四位老人是绝对服从他的意志,父母又没有时间来教育。在家访中,班主任还了解到:他从小到现在几乎没有做过家务活,过的完全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里许多事情都依着他的性子;小的时候在学习方面老人还可以帮助辅导一下,基本上能够解决问题,到了高中,课程的难度增加了,老人没有能力来辅导,父母又没有时间,而他自己遇到了问题又无法通过与同学交流来解决,时常回到家里就为学习的事情发脾气,几位老人很苦恼,父母也束手无策,结果成了现在这样。

不少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关注隔代教育给儿童带来的心理等诸多问题。小伟的例子就是典型的由隔代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他的问题也反映了隔代教育的弊端。隔代教育很容易导致早期教育的缺欠,而早期教育的缺欠极易导致学生长大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隔代教育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隔代教育弊端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偏爱、溺爱。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许多老人家常会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年轻时无法给予子女的,全数转移投射到孙子孙女身上,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代劳,以致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结果。同时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们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着孩子。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在祖父母的庇护下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胆小怕事、不合群、应变能力差、性格内向;另一个极端则是专横跋扈,是个小霸王。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有60%以上的少年失足,与隔代老人教育不当有关。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袒护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很多老人不懂得什么叫大爱、什么叫真爱,只是一味地溺爱,这样的是不胜枚举。

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变工作。

一、开主题班会——认识问题

隔代教育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过程中,自身一些心理问题未被自己所认识。认为自己的这些错误言行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使其认识到该问题及其严重性。

只有在他们自己认识到问题和问题的严重性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才会积极配合。

教育是集体的行为。教育学生应充分利用集体舆论与班级组织的育人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讨论来认识自身的问题,比如开展以“我与祖父祖母”、“怎样做守纪的学生”等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表演、辩论等形式把这种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一予以展示,在看、讲、辩的过程中运用集体舆论的力量让他们明辨是非,并认识其心理问题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改正自身不良行为,消除不良心理影响的动力。

二、加强心理教育——适时开导

隔代教育的孩子在生活中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在学校难免会成为问题学生,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进行必要的指导,不但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且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感受,随时随地地进行生活化的教育,不仅仅是对他们进行理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在他们的生活体会中插入心理健康技能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时产生了心理问题后及时给予疏导,化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引导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及时化解其心中苦恼并学习解决烦恼的方法。

三、丰富“课余生活”——拓展视野

如何拓展隔代教育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呢,关键要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上下功夫,因为学生在学校,爷爷奶奶对他们的影响几乎为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指导读课外书。(2)巧借大众传媒。(3)参加课外活动。

四、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教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只靠在学校的教育是很难改变的。教师要想办法及时纠正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不但要让家长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弊端,而且还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辅导课、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家长的责任意识,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地让孩子的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沟通,为孩子多想一些,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要尽可能地达成一致,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合力纠正孩子各个方面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社区养老弊端篇8

如何为空巢老人养老,世界各国正在探索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9成。目前一些国家流行的同居(搭伴)养老,能成为中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他山之石吗?

搭伴互助

德国大约有8200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到总人口的23%。在大多数德国家庭里,儿女结婚后都不会和父母住在一起,于是德国的一些老人就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同居生活。

这些老人往往具有相同点,即家庭条件尚可、身体条件尚可,同时又对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心存芥蒂,因此他们才会根据兴趣爱好等相同点而自愿结为同居关系。

一般来说,标准的老人同居关系是这样的:老人们集中住在一套或相邻的公寓内,平时各吃各的饭,保持相对独立的活动,每周要确保至少一次集体聚餐,同时在闲暇时间组织共同的集体活动,包括旅游、散步、购物以及文娱活动等等。而一旦同居群体中有人发生疾病或意外,照顾工作则由全体老人共同分担。

当然,大量的同居关系中自然包括异性的“搭伙过日子”。这种异性同居可能是一对或者几对住在一起。他们维持彼此的情感,同时没有结成法律上的夫妻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量同居老人的出现,德国政府已经开始在兴建老年公寓时注意征求老年人的意见,为了进一步方便老人同居养老,德国一些城市目前正对一些原有的老年住宅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造,比如在改造时留出一间公共的会客厅。

由于同居日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经济、情感等纠纷,没有婚姻法保护的异性同居关系尤其可能出现各类问题,因此想同居的德国老人通常会事先制定相应的同居规则,比如在同居之前要公开各自的身体情况、疾病情况以及家庭子女情况等,此外还要在经济花费和各自权利义务方面做出平衡妥善的分配。

同居养老有不少好处,比如能够较好地老有所养,而且对老有所乐的解决也有针对性。老人暮年最怕寂寞,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同居式养老能够在生活习惯、情感和阅历方面较好地实现互助。

同居也可以跨代

当然,老人同居养老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比如说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相同年龄段的同居老人,在面对这些紧急情况时往往力不从心,再进一步说,同居养老的核心是老人互助,而老人因为年纪导致的生理衰退,使得他们只能在自助有余的情况下有限助人,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同居养老的效用,况且同居养老对老人个人的健康也有一定要求,对于那些行动能力受损的老人,同年龄段同居养老就不是一个好主意。

面对这种情况,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在同居养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展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跨代式同居养老。

这种养老的前提是,老年人往往拥有生活积蓄,能够有较为满意的住房条件,而年轻人刚步入社会,缺乏积累,生活压力大。双方在物质层面存在互补的可能性。

跨代同居的基本形式是,老人以屋主的形式承担一个或几个年轻人的住宿,同时在正常租金的基础上降价,而年轻人则在居住期间承担一部分老人生活中不方便进行的生活活动,比如重体力劳动、照料疾病等等。实践证明,这种跨代同居在一些生活成本较高的大城市往往很流行,而跨代同居能够部分满足老人对年轻一代的需求,因而近年来有进一步流行开来的趋势。这种跨代同居的好处很多,包括年轻人在膝下的频繁活动,会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生动,精神愉悦加强,同时年轻人行动迅速反应快,也能够在老人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给予必要的援助。

经过这些年来的跨代同居实践,专家们给出了最重要的建议:跨代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年龄差导致的价值观差别以及生活习惯差异,为防止跨代之间隔阂加剧,一个服务于跨代同居的中间人是必要的,这个人必须经常参与跨代同居老少间的琐事调解。这个中间人可以是老人或者年轻人的亲属,也可以是当地所在社区的义工。

他山之石能帮咱们吗

其实国内的搭伴同居养老,在进入21世纪后是很多老人的选择,不过这其中大部分还属于异性非婚同居。关于异性同居养老,在过去十多年里,法律及民政专家曾给予过很多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认识到异性非婚同居养老的一些优势,也认识到一些弊端。

优势不必再说,弊端则包括财产及经济权责不明导致的纠纷、目前司法对异性同居并无相应法律保护导致的各类麻烦等等。同居导致的无证婚姻,引发诸如财产划分、遗产划分以及子女赡养问题等纠纷,这类情况是经常出现的。

而如今当我们探讨同性及跨代同居养老时,以往这些讨论过的弊端依然存在,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困难,比如老人往往缺乏对诈骗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有效预防。目前一些日本跨代同居的老人已经遇到了这类诈骗分子,这些老人往往缺乏对风险的防御认知,面对一些诈骗分子冒充跨代同居的年轻人大献殷勤时毫无抵抗之力,养老金被诈骗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

此外,同居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矛盾与冲突,当发生龃龉时,国内同居老人尚缺乏及时有效的缓冲和调解力量,这些理应成为未来社区、居委会等工作推进的重点。

社区养老弊端篇9

1.是构建养老公平机制的内在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凸显出诸多弊端,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由政府和单位负担,自己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严重削弱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远远高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易引发广大企业职工的不满,生成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为此,必须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消除企业职工不平衡心理,缓解社会矛盾激化,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是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劳动力寻求就业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劳动力常常会在不同的岗位或是不同的地区间流动,这对于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助推作用。然而,从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上看,国家颁布实施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对人员的正常流动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以公务员为例,当其从机关事业单位转入到企业后,除了补贴会有所减少之外,退休待遇也会随之下降。正是因为双轨制存在的弊端,制约了人员由机关事业单位向企业流动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若是能够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一融合,即养老保险并轨,并在基本养老保险部分建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缴费比例及养老金待遇,便能够使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和企业员工在两个单位之间自由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是缓解财政压力的有效途径

国家保障制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这部分养老金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国家财政负责提供所需的全部资金,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不需要缴纳任何与养老金有关的费用,当公务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便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由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人数较多,从而导致了养老金的基数较大,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对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增多和退休金比例的增大,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逐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扩大养老金的缴费人群,能够使养老金的收入多元化,在保证退休人员领到相应养老金的前提下,减轻了财政资金压力,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

二、机关事业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的原则

1.统账结合原则

为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可采取统账结合的模式,具体做法是基本养老金由单位及职工共同承担,社会统筹部分则应由职工所在的事业单位负责缴费,由此形成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则由个人负责缴纳相应的费用,进而形成个人账户基金。为使缴纳的基金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保证养老金发放的及时与足额,其管理方式可实行收支两条线。

2.同步改革原则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一般都是从政府机关开始,而事业单位则是在有关政策通过之后参照执行,鉴于此,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并轨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并始终坚持同步推进的改革原则,以此来确保并轨的顺利实现。

3.统一协调原则

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可将分类改革工作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一进行,从而使两者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这样不但可以使分类改革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而且还有助于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推进。

4.平稳过渡原则

社区养老弊端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犹如一股歪风,席卷中国几乎所有的高校,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作弊,是指用欺骗的手段去做违背制度或规定的事情。”大学生常见的作弊形式有偷看、夹带纸条、互通暗语、传递、代考和高科技作弊等,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与隐蔽性,破坏了考试的正常规则,导致考试结果的公正性、真实性偏颇,严重影响考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当前我国教育中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不仅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深切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考试作弊不仅是校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大学生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考虑事情相对简单、片面、乐观,自控能力相对较弱,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受到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的冲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日益盛行。这滋生社会道德的缺失与成功速成的意识,淡化了大学生对自身要求的约束,社会上存在一些浮躁、急功近利的价值理念,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使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扭曲,思想上产生了对作弊罪恶感的淡化,造成部分学生反以考试作弊为荣的非正常心态。

利益是诱导考试作弊的根源。随着经济的增长刺激了人才的竞争。考试作弊无非是为了取得高分,而利益便隐藏在分数背后。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考试就像一道龙门关,谁能顺利跃过,谁就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利益。某些用人单位片面的追求求职者的学历、证书、在校成绩等,把它作为优秀大学生综合评价的有力标准,也致使众多大学生过分的追求高分,追逐荣誉证书,但在自己的要求还达不到的情况下就会使用作弊这种手段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于是在这种考试利益的诱导和残酷现实的压力下,很多考生不自觉地陷入到了考试作弊的漩涡里,并且越陷越深。

二、学校因素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大学生成才的发展的发展之地。我们现行教育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在考核人才的过程中,以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而往往会忽视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教学体制与学校管理的缺陷是的成为了大学生作弊的一个催化剂。高校现行的教学体制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创新这就存在着很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给大学生作弊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考试制度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纰漏,使得学生投机取巧。现行考试在考试方法、命题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端和漏洞,给大学生作弊提供了空间和条件。首先,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基本以笔试为主,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试题机械,区分度不明显,甚至考前勾划重点,全凭死记硬背。其次,考试组织不严密。有些考场布置欠科学,使作弊学生有机可乘,监考教师有时也难以发现。最后,高校对作弊者处分偏轻。作弊学生一旦被发现,或出于同情心理对学生“手下留情”,往往有二级学院为之说情或隐瞒不报,力图降低处分等级,从而削弱了处分的惩戒作用。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的错误导向是大学生作弊的诱导因素。一方面,家长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往往寄希望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取得高分方式和途径的关心,有些学生为了不辜负家长过高的期望,逃避家长的训斥而采取考试作弊的方式来提高考试成绩,迎合家长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给孩子灌输了混个毕业证的观点,甚至鼓励或者帮助孩子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合格成绩能够顺利大学毕业,自己就可以利用家庭的钱或权给孩子安排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甚至还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和偏袒孩子,不愿让孩子吃亏,给孩子灌输“太老实吃亏”的处世哲学,过于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对于孩子偶尔发生的不规范行为,不能及时制止,使得孩子诚信观念逐渐缺失。